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方法汇总

实验方法汇总

实验方法汇总
实验方法汇总

一、色度——色度计

二、浊度——浊度计

三、盐度——手持盐度计

四、悬浮物——滤膜或滤纸过滤

?步骤:

1、将滤膜滤纸烘5-10分钟,快速称重。

2、过滤。50ml

3、滤膜滤纸再烘干、再称重。

?注意:烘干至恒重(至少测2次,结果之差小于0.2mg)

五、溶解氧——碘量法

?仪器与试剂:溶解氧瓶;硫酸锰溶液、碱性碘化钾溶液、浓硫酸、硫代硫酸钠溶液、淀粉溶液、碘化钾固体、重铬酸钾溶液、(1+5)硫酸溶液

?步骤:

1、现场用溶解氧瓶取水样。

2、立即固定。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1ml浓硫酸、2ml碱性碘化钾,盖好颠倒混合数次。静置5分钟,待沉积物降至一半时再次颠倒混合。

3、加2ml浓硫酸(吸管插入液面以下)。颠倒混合。暗处放置5分钟。

4、滴定。1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淡黄色后,加1ml淀粉溶液显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记录V。重复滴定2次。

5、标定硫代硫酸钠。往100ml碘量瓶中加100ml蒸馏水和1g碘化钾,加10mL重铬酸钾溶液和5ml(1+5)硫酸。密闭摇匀。暗处静置5分钟。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步骤同上。

六、亚硝酸盐——重氮-偶氮分光光度法

?仪器与试剂:100mg/L亚硝酸盐氮标准储备液、磺胺溶液、盐酸萘乙二胺溶液

?步骤:

1、配制亚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溶液:稀释亚硝酸盐氮标准储备液:5ml—100ml

2、(1)取7个50ml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0、0.10、0.20、0.30、0.40、0.50ml亚硝酸盐标准使用溶液,加水至标线,混匀。另一管加50ml水样,混匀。(2)各加1ml磺胺溶液,混匀,放置5分钟。(3)各加1m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混匀,放置15分钟。

3、543nm波长测吸光值(以蒸馏水做参比)

七、氨氮——重氮-偶氮分光光度法

?仪器与试剂:聚乙烯瓶;100mg/L铵标准储备液、溴酸钾-溴化钾溶液、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磺胺溶液、盐酸萘乙二胺溶液

?步骤:

1、配制铵标准使用溶液:稀释铵标准储备液:10ml—100ml

2、配制次溴酸钠溶液:往聚乙烯瓶中加入1ml溴酸钾-溴化钾溶液、49ml水和3ml盐酸溶液。盖紧摇匀,暗处放置5分钟。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混匀。

3、(1)取7个50ml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0、0.20、0.40、0.60、0.80ml铵标准使用溶液,加水至标线,混匀。另一管加50ml水样,混匀。(2)各加5ml配制的次溴酸钠溶液,混匀,放置30分钟。(3)各加5ml磺胺溶液,混匀,放置5分钟。(4)各加1m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混匀,放置15分钟。

4、(与上(3)步同时进行)往具塞比色管中加5ml配制的次溴酸钠溶液,立即加5ml磺胺溶液,混匀,放置5分钟。加50ml水样。加1m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混匀,静置15分钟。

5、543nm波长测吸光值(以无氨蒸馏水做参比)。

八、无机磷——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仪器与试剂:300mg/L磷酸盐标准储备液、混合溶液、抗坏血酸溶液

?步骤:

1、配制磷酸盐标准使用溶液:稀释磷酸盐标准储备液:1ml—100ml

2、(1)取7个50ml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0、0.50、1.00、2.00、3.00、4.00ml磷酸盐标准使用溶液。加水至标线,混匀。另一管加50ml水样,混匀。(2)各加入1ml混合溶液和1ml 抗坏血酸溶液。混匀,显色5分钟

3、882nm波长,5cm比色皿测吸光值(以蒸馏水做参比)。

一、氯化物(mg/L)

主要仪器

250mL锥形瓶、25mL酸式滴定管、50mL和25mL移液管等。

试剂

1.氯化钠标准溶液(cNaCl = 0.01410mol/L):此标准溶液1mL含0.5000mg氯化物(以Cl-表示)。

2.硝酸银标准溶液:称取2.40g硝酸银,溶于纯水并稀释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准确浓度需要标定。

3.铬酸钾溶液(50g/L):称取5.0g铬酸钾溶于少量纯水中,再稀释至100mL。

操作步骤

1.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标定

准确移取20.00mL氯化钠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加纯水30mL,铬酸钾溶液1mL,在不断摇动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到淡砖红色沉淀为终点,用量为V。另取一锥形瓶,量取50mL纯水以同样方法作空白滴定,记录用量为V0。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硝酸银的浓度和滴定度(每毫升所相当的氯离子质量)。

2. 水样测定

准确移取50.00mL水样于锥形瓶中,加入1mL铬酸钾溶液,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到出现稳定的淡砖红色沉淀即为终点,消耗体积为V1。另取一锥形瓶中加入50mL纯水,同法作空白滴定,消耗体积为V0。

结果与计算

氯化物含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T硝酸银标准溶液对氯离子的滴定度;C为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

二、化学需氧量

碱性高锰酸钾法——主要仪器与试剂

25mL碱式滴定管、250mL锥形瓶、电炉(或电热板等)、移液管、吸量管等。1.NaOH溶液(250g/L):2.硫酸溶液(1+3):3.碘化钾:

4.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5.淀粉溶液:

6.高锰酸钾储备溶液(0.1mol/L):称取3. 2g高锰酸钾,溶于1.2升水中,加热煮沸,使体积减少到约1升,在暗处放置过夜。若有沉淀出现,取上清液贮于棕色瓶中备用。7.高锰酸钾标准溶液(0.01mol/L):吸取0.1mol/L 高锰酸钾溶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纯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酸性高锰酸钾法——主要仪器与试剂

仪器同碱性高锰酸钾法。

1.硫酸溶液(1+3);2.高锰酸钾储备溶液(0.1mol/L);3.高锰酸钾使用溶液(0.01mol/L)以上试剂同碱性高锰酸钾法。

4.草酸钠标准贮备液(0.01000mol/L):准确称取草酸钠(Na2C2O4)固体0. 6705g,加少量水溶解后,全部转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混匀。此溶液浓度为0.100mol/L,置4℃保存。使用时稀释10倍,即得0.0100mol/L草酸钠标准溶液。

碱性高锰酸钾法——操作步骤

1.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略)

2.水样的测定

(1)准确量取50.00mL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加纯水稀释至50mL),于250mL锥形瓶中(测平行双样),加入几粒玻璃珠以防爆沸。加入250g/L氢氧化钠溶液0.5mL,摇匀,用移液管准确加入10.00m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0.01mol/L),摇匀。

(2)立即将锥形瓶置于覆盖有石棉网的电炉(或电热板)上加热至沸,准确煮沸10min(从冒出第一个气泡时开始计时)。

(3)取下锥形瓶,迅速冷却至室温,用量筒或吸量管迅速加入(1+3)硫酸5mL和10%碘化钾5ml,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待反应完毕(剩余的高锰酸钾和生成的二氧化锰与碘化钾反应,释放游离碘),立即在不断振摇下,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再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消失,记录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体积V1。两平行双样滴定读数相差不超过0.10mL。

*另取50mL高纯水代替水样,按水样的测定步骤,分析滴定空白值,记录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体积V2。

酸性高锰酸钾法——操作步骤

1.准确量取50.00mL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加纯水稀释至50.00mL),置于250mL 锥形瓶中(测平行双样),加入1+3硫酸溶液 5.0mL,摇匀,用移液管准确加入10.00mL 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摇匀。

2.立即将锥形瓶置于加热板上加热至沸,准确煮沸10min(从冒出第一个气泡时开始计时)。

3.取出锥形瓶,用移液管迅速加入10.00mL草酸钠溶液,摇匀,溶液变为无色。趁热用高锰酸钾使用液滴定至刚出现粉红色,并保持30s不退色。记录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V1 。

4.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标定:将上述已滴定完毕的溶液加热至70℃,准确加入10.00mL 草酸钠溶液。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刚出现粉红色,并保持30s不退色。记录消耗的高锰酸

钾溶液的体积V2。按下式求得高锰酸钾溶液的校正系数K。

三、总硬度

总硬度测定——主要仪器

25mL酸式滴定管、250mL锥形瓶、移液管、吸量管等。

总硬度测定——试剂

1.EDTA二钠溶液(c1/2EDTA=0.02mol/L):称取约2g Na2 H2Y?2H2O,用纯水溶解(可加热促溶或放置过夜)并稀释至500mL。

2.氨性缓冲溶液(内含Mg—EDTA盐):

①NH3—NH4Cl缓冲溶液:称取16.9g 分析纯NH4Cl固体溶于143mL浓氨水中。

②Mg—EDTA溶液:称取0.644g MgCl2?6H2O 溶解后于50mL容量瓶中定容。然后准确移取

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1mL NH3—NH4Cl溶液,3滴铬黑T指示剂,用0.1mol/L的EDTA 二钠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为止,记录用量。再按此比例取相应体积的EDTA 二钠溶液,加到容量瓶中,与剩余的MgCl2溶液混合,即成Mg—EDTA溶液。

③:将①溶液和②溶液混合,用纯水定容到250mL,即得含Mg—EDTA盐的氨性缓冲溶液。此溶液pH≈10。

3.铬黑T指示剂:0.5g铬黑T固体溶于100mL三乙醇胺中,可用最多25mL乙醇代替三乙醇胺,以减少溶液的粘性,盛放在棕色瓶中。

4.HCl溶液(1+1):

5.氨水(1+1):

6.标准锌溶液:精确称取0.31~0.35g的基准锌粒(WZn)于100mL烧杯中,加入1+1盐酸溶液10mL,盖上表面皿,待锌粒完全溶解后,将烧杯内的溶液全部转入5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锌标准溶液。

总硬度测定——操作步骤

1.EDTA二钠标准溶液的标定:准确移取20.00mL Zn2+标准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纯水约30mL,逐滴加入1+1氨水,待溶液有氨味后,再加入氨性缓冲溶液1mL,铬黑T指示剂3滴,立即用EDTA二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滴定终点,消耗EDTA 二钠溶液的体积为VEDTA,则EDTA二钠标准溶液的浓度用以下公式计算:

2.水样的测定:用移液管移取澄清的水样(若浑浊需过滤)50.00mL或适量(V样)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氨性缓冲溶液1mL,铬黑T指示剂3滴,此时溶液的颜色为酒红色,pH应为10左右。立即用EDTA二钠标准溶液滴定,开始时,滴定速度可较快,接近终点时速度要慢,逐滴加入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滴定终点。记录消耗EDTA二钠溶液的体积为V1。

总硬度HT:

四、硫酸盐

仪器及药品

1)仪器:分光光度计,9个150ml锥形瓶,9个50ml比色管,比色皿若干,滤纸9张,烧杯100ml若干,1个1000ml容量瓶,2个1L烧杯,1个3L烧杯。

2)药品:硫酸盐标准溶液(称取1.4786g纯无水硫酸钠,溶于少量水,置于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浓度为1g/l。)

2.5mol/l盐酸,1+1氨水.

铬酸钡悬浊液(称取19.44g铬酸钾与24.44g氯化钡分别溶于1L蒸馏水中。加热至沸腾。将两溶液倒入同一个3L烧杯内,此时生成黄色铬酸钡沉淀。待沉淀下降后,倒出上层清液,然后每次用1L蒸馏水洗涤沉淀,共需5次。最后加蒸馏水至1L,使成悬浊液,每次用前混匀。每5ml铬酸钡悬浊液可以沉淀约48mg硫酸根)。

步骤

1)分取50ml水样,置于150ml锥形瓶。

2)另取150ml锥形瓶8个,分别加入0,0.25,1.00,2.00,4.00,6.00,8.00,10.00ml硫酸根标准溶液,加蒸馏水至50ml。

3)向水样及标准溶液中各加入1ml2.5mol/L盐酸溶液,加热煮沸5min左右,取下后再各加2.5ml铬酸钡悬浊液,再煮沸5min。

4)取下锥形瓶,稍微冷后,向各瓶逐滴入(1+1)氨水至呈柠檬黄色,再多加两滴。

5)带溶液冷却后,用慢性滤纸过滤,滤液收集于50ml比色管中(如果滤液浑浊,应重复过滤至透明)。用蒸馏水洗涤锥形瓶及滤纸三次,滤液收集与比色管,用蒸馏水稀释至标线。6)在420nm波长,用比色皿测量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计算

硫酸盐(SO4,mg/l)=M/V*1000 式中:M----由校准曲线查得的SO4量。(mg)V----取水样体积(ml)

实验室常用标准

1.GB21549-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烧器的安全要求; 2.GB/T21784.2-2008实验室玻璃器皿通用型密度计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使用; 3.GB/T21298-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试管; 4.GB/T21297-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互换锥形磨砂接头; 5.GB/T11414-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瓶; 6.GB/T12804-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 7.GB/T12805-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 8.GB/T12806-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 9.GB/T28211-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过滤漏斗; 10.GB/T28212-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冷凝管; 11.GB/T28213-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培养皿; 12.GB/T22362-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烧瓶; 13.GB/T22067-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广口烧瓶; 14.GB/T11165-2005实验室pH计; 15.GB/T30431-2013实验室气相色谱仪; 16.GB4793.7-2008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7部分:实验室用离心机的特殊要求; 17.GB12803-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量杯; 18.GB12807-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 19.GB12808-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 20.GB21549-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烧器的安全要求; 21.GBT11414-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瓶;

22.GBT12804-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 23.GBT12805-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 24.GBT12806-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 25.GB/T12807-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 26GB/T12808-1991 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 27.GBT12809-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设计和结构原则; 28.GBT12810-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 29.GBT14149-1993实验室玻璃仪器:互换球形磨砂接头; 30.GBT15723-1995实验室玻璃仪器:干燥器; 31.GBT15724-2008实验室玻璃仪器:烧杯; 32.GBT15725.4-1995实验室玻璃仪器:双口、三口球形圆底烧瓶; 33.GBT15725.6-1995实验室玻璃仪器:磨口烧瓶; 34.GBT21297-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互换锥形磨砂接头; 35.GBT21298-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试管; 理化仪器类 1.GBT1914-2007化学分析滤纸; 2.GB24789-200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3.GBT11007-2008电导率仪试验方法;

电学实验汇总

电学实验汇总 1、伏安法测电阻 为了测量一个“6.3V,1W”的小电珠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给出以下器材: A.电流表(3A,0.004Ω) B.电流表(0.6A,0.02Ω) C.电压表(10V,1kΩ) D.电压表(15V,15kΩ) E.电源(6V,2A) F.电源(9V,1A) G.滑动变阻器(0-20Ω,0.8W)H.滑动变阻器(0-50Ω,0.5W) I.导线若干,开关一个 (1)为测量安全和尽量准确,应选用器材 (2)画出电路图。 2、用电压表替代电流表测电阻 用以下器材测量电阻R x的阻值(900~1000Ω): 电源E: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 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0Ω; 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2500Ω; 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 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1/3,试画出测量电阻R 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2)若电压表V1的读数用U1表示,电压表V2的读数用U2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 x的公式为R x= 3、用电流表替代电压表测电阻 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器材(代号)与规格如下: 电流表A1(量程250mA,内阻r1为5Ω); 标准电流表A2(量程300mA,内阻r2约为5Ω); 待测电阻R1(阻值约为100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Ω); 电源E(电动势约为10V,内阻r约为1Ω); 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1)要求方法简捷,并能测多组数据,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每个器材的代号. (2)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用测的量表示待测电阻R1的阻值的计算公式是R1= 。 4、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消除 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由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影响,测量结果总存在系统误差。按下 图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这种系统误差。该实验的第一步是:闭合电键S1,将电键 S2接2,调节滑动变阻器R P和r,使电压表读数尽量接近量程,读出这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示数U1、I1。请接着写出第二步,并说明需要记录的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以 上记录数据计算被测电阻R x的表达式是R x=______。 5、用定值电阻的电流表充当电压表测内阻 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 X的阻值(约100Ω): 电源E,电动势约为6.0V,内阻可忽略不计; 电流表A1,量程0~50mA,内电阻r1=20Ω; 电流表A2,量程0~300mA,内电阻r1=4Ω; 定值电阻R0,阻值R0=20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 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①要求测量中尽量减小误差,并测多组数据。试在虚线框中 画出测量电阻R 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 图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②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原理图,将图中所示的实物连成实验电 路。 R P V A S2 1 R X r S1 2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电学实验专题

精品试卷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淮北实验高中高三一轮复习电学实验(电阻测量) 专题训练 一、安培表内外接法、滑动变阻器分压限流接法及仪表的选择 例题1.用伏安法测待测电阻Rx的阻值,备有以下器材: (a)待测电阻Rx (约为5Ω) (b)电流表A(0.3A ,内阻约为2Ω) (c)电压表V(3V ,内阻约为1.5kΩ) (d)滑动变阻器R(10Ω) (e)电源(E=6V ,内阻不计) (f)电键,导线若干 请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考查:限流式、分压式接法的选择,内外接法的选择 例题2.如图所示为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所需的器材实物图,器材规格如下:(a)待测电阻Rx(约400Ω) (b)直流毫安表(量程0~10 mA,内阻50Ω) (c)直流电压表(量程0V~3V,内阻5kΩ) (d)直流电源(输出电压3V,内阻不计)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Ω~15Ω) (f)电键一个,导线若干条 请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请设计出实验电路,并完成实物连线: 考查:限流式、分压式接法的应用,内外接法的选择例题3.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提供以下器材: (a)小灯泡(3.8V ,0.3A) (b)电流表A1(100mA ,内阻约为2Ω) (c)电流表A2(0.6A ,内阻约为0.3Ω) (d)电压表V1(5V ,内阻约为5kΩ) (e)电压表V2(15V ,内阻约为15kΩ) (f)滑动变阻器R1(10Ω) (g)滑动变阻器R2(2kΩ) (h)电源E2(电动势4V ,内阻约为0.4Ω) 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考查:限流式、分压式接法的应用,电表的选择 例题4.用伏安法测量某一电阻Rx阻值,已知Rx阻值约10Ω,现有实验器材如下: (a)电流表A1(量程0~0.2A,内阻0.2Ω) (b)电流表A2(量程0~60mA,内阻3Ω) (c)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3kΩ) (d)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15kΩ) (e)滑动变阻器R1(0~20 Ω,额定电流1A ) (f)蓄电池(电动势为6 V)、开关、导线. (1)为了较准确测量Rx阻值,电压表、电流表分别应选_______ 、_________ (2)画出实验电路图: 考查:限流式、分压式接法的应用,电表的选择 二、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基础上进行变换,充分考查学生对伏安法的理解 思考: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当题目中给定的电压表或电流表量程不符合要求怎么办? (方法一):已知电流的定值电阻可当电压表用、已知电压的定值电阻可当电流表用 (方法二):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当作电压表用,或用已知内阻的电压表当作电流表用,注意有时需要进一步的改装 例题5.现用伏安法测R x的阻值,备有以下器材: A:待测电阻R x(约为500Ω) B:电流表A1(量程0~6mA,内阻约为5Ω) C:电流表A2(量程0~3mA,内阻约为10Ω) D:电压表V(量程0~15V,内阻约为4kΩ) E:定值电阻R0(阻值为500Ω) F:滑动变阻器R(阻值为20Ω) J:电源E(电动势为2V,内阻不计) K:电键、导线若干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复习总结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 第一讲 电学实验基础知识 近几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的考查不断推陈出新,但仍然是基于两个基本的实验原理,即R =U/I,和E =U外+U 内.从考查的形式上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从机械记忆向分析理解与迁移应用转变;二是在试题情景设置上多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更注重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三是注重实验中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为学生进入高校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高考电学实验题是“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侧重考查实验思想和方法,考查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和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和简单的实验设计能力。电学实验虽然常考常新,但万变不离其宗,”题在书外,理在其中”,不变的实验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理论讲解 一、明确电路结构 除“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外,其他实验的电路结构都可以分为测量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如图1。 二、电流表、电压表的选取 1.顺序问题 一般情况下电源是唯一性器材,首先由电源的电动势E出发, 由E 或所测元件的额定电压来估算所测元件的最大电压U m ,以此来 确定○V表量程;再计算电流表的最大电流I m 或者由所测元件的额定电流来确定错误!表量程。 2.可获取的实验数据宽度问题 基于实验测量精确度的 ,实验可获取的数据宽度下限是电表量程的1/3,上限是电表量程和Um (I m)二者中的最小值。选择电表时,能获取实验数据宽度越大的电表,就是应选择的电表。 3.选择电流表、电压表时不考虑U m (Im)超过量程的问题,因为有控制电路可以控制。 三、两种控制电路的比较 2.两种控制电路的选择 (1)根据关键词选择 凡题目中要求“测量数据从0开始”、“数据变化范围大(图象、特征曲线、多测数据)”, 电路图 负载R 上电压U调节范围 负载R上电流调节范围 闭合电键前触头处位置 相同条件下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分压接法 R R+R0 U 0≤U ≤ U0 U0 R+R0 ≤I R ≤U 0R a U0I R 限流接法 0≤U ≤U0 0≤I R ≤U 0 R a U 0(IR +I aP ) 比较 分压路调节范围大 分压电调节范围大 保护电路 限流电能耗较小 测量电路 控制电路 图1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检测产品/类别检测项目/参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序 号 名称 塑料1 光源暴露试验方 法通则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ISO 4892-1:1999 2 氙弧灯光老化 汽车外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527:2004 汽车内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412:2004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ISO 4892-2:2006 /Amd 1:2009 室内用塑料氙弧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459-06 非金属材料氙弧灯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5-05a 塑料暴露试验用有水或无水氙弧型曝光装置的操作ASTM D2565-99(2008) 3 荧光紫外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ISO 4892-3:2006 汽车外饰材料UV快速老化测试SAE J2020:2003 塑料紫外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329-05 非金属材料UV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4-06 4 碳弧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ISO 4892-4:2004/ CORR 1:2005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GB/T16422.4-1996 5 荧光紫外灯老化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 光紫外灯GB/T14522-2008 6 热老化 无负荷塑料制品的热老化 ASTM D3045-92(2010)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7141-2008 7 湿热老化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溅和盐雾效应的测定ISO4611:2008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喷雾和盐雾中影响的测定GB/T12000-2003 塑料8 拉伸性能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1-2006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活动表现评价方法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活动表现评价方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活动表现评价方法 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活动表现评价的含义、特点及意义 1.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活动表现评价的含义活动表现评价( Performance Assessment) 发起于美国,20 世纪80 年代后,这种评价方法被大量地用于学科课程的教学诊断评价中。它是质性评价方法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化学实验教学的活动表现评价,是指评价者(可以是化学教师、家长、学生自己或同伴) 依据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对学生化学实验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所进行的一种客观、综合的评价。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活动表现评价的含义,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理解。 ·这种评价离不开一定的化学实验学习活动,而且这种活动是由学生完成的。 ·活动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学生在化学实验学习活动中要完成某种任务或一系列任务。 ·活动具有较强的情景性,力求在真实的情景中完成任务。 ·这种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外显的行为表现。 ·这些表现不仅仅只是化学实验学习活动的结果,更重要的还应包括学生在具体的化学实验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 2. 化学实验教学的活动表现评价的特点及意义同传统的纸笔测验相比,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活动表现评价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评价力求在真实的情景中来进行,因而,通过评价可以使学生关注与化学实验有关的实际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评价的范围扩大了,不仅能评价认知领域的内容,同时也能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化学实验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进行评价。因而,有利于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 ·评价深度增加了,不仅仅只是在记忆性内容的层面上进行评价,而且还常常涉及到应用和创造等能力的考察。因而,有利于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评价不是“一次性”的或“一考定终身”,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进行评价,因而,通过评价可以较为真实的了解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情况。 ·评价是针对学生个体的,同样一个化学实验学习活动,每一名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是不同的,有的甚至差异还很大,因而,这种评价更具有个别性和针对

常用化学试验方法

11.常用化学试验方法 11.1 PH值的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水、锅炉炉水、冷却水和污水的PH的测定。 11.1.1 方法概要 本方法以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以PH4、7或10标准缓冲液定位,测定水样的PH值。 11.1.2仪器 11.1.2.1酸度计; 11.1.2.2 PH玻璃电极; 11.1.2.3 饱和甘汞电极; 11.1.2.4 温度计; 11.1.2.5 塑料杯。 11.1.3 试剂 11.1.3.1 PH4标准缓冲溶液; 11.1.3.2 PH7标准缓冲溶液; 11.1.3.3 PH10标准缓冲溶液。 11.1.4分析步骤 11.1.4.1 取下电极保护罩,用待测液冲洗电极3~5次,(保护罩内有补充液,不可倒置)。 11.1.4.2 仪器校正:仪器开启半小时后,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调零、温度补偿以及满刻度校正等手续。 11.1.4.3 PH计定位:先取PH7标准缓冲溶液进行定位,在定位前,先用除盐水冲洗电极及测试烧杯2次以上,然后用干净滤纸将电极底部残留的水滴轻轻吸干;将定位溶液倒入测试烧杯内,浸入电极,根据所用定位缓冲液的PH值,将PH计定位;重复1~2次,直至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定位溶液可保留下次再用,但如有污染或使用数次后,应当更换新鲜缓冲溶液。 11.1.4.4 复定位:复定位就是将上述定位后的PH计对另一与被测溶液PH值相近的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测定。电极冲洗干净后,将另一定位标准缓冲液,倒入塑料杯内,电极底部水滴用滤纸轻轻吸干后,把电极浸入杯内,稍摇动数秒钟,按下读数开关,显示该测试温度下的第二定位液的PH值,若读数与定位液不符,调整斜率旋钮;重复1~2次定位操作至稳定为止。 11.1.4.5 水样的测定:将塑料杯及电极用除盐水洗净后,再用被测水样冲洗2次或以上;然后,浸入电极并进行PH值测定,记下读数。 11.1.4.6 测量完毕后,用除盐水冲洗电极,并将保护罩扣好。 11.1.5 PH测定注意事项 11.1.5.1 仪器位置固定,不准移动,否则影响测量精度。 11.1.5.2 测定中,PH计温度调节钮、定位旋钮及斜率旋钮均不可转动。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有: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问题和讨论等。 (二)、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 (1)、当制备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时,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 ①、制氢气不能用HNO3、浓H2SO4,宜用稀H2SO4等。另外,宜用 粗锌(利用原电池原 理加快反应速率),不宜用纯锌(反应速率慢)。 ②、同理,制H2S、HBr、HI等气体时,皆不宜用浓H2SO4。前者宜 用稀盐酸,后两者宜 用浓磷酸。 FeS + 2HCl = FeCl2+ H2S↑H3PO4+ NaBr NaH2PO4+ HBr↑(制HI用NaI) (2)、与反应进行、停滞有关的问题 用CaCO3制CO2,不宜用H2SO4。生成的微溶物CaSO4会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进 一步进行。 (3)、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的Cl2中含HCl气体和水蒸气较多;若用 KMnO4代替MnO2进行反应,由于反应不需加热,使制得的Cl2中含HCl气体和水蒸气极 少。 (4)、酸性废气可用碱石灰或强碱溶液吸收,不用石灰水,因为Ca(OH)2属于微溶物质,石灰水中Ca(OH)2的含量少。 (5)、检查多个连续装置的气密性,一般不用手悟法,因为手掌热量有限。 (6)、用排水法测量气体体积时,一定要注意装置内外压强应相同。

(7)、实验室制备Al(OH)3的反应原理有两个:由Al3+制Al(OH)3,需加氨水;由AlO2-制Al(OH)3,需通CO2气体。 (8)、装置顺序中,应先除杂后干燥。如实验室制取Cl2的装置中,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后用浓H2SO4吸收水蒸气。 2、可行性 (1)、在制备Fe(OH)2时,宜将NaOH溶液煮沸,以除去NaOH溶液中溶解的O2;其次在新制的FeSO4溶液中加一层苯,可以隔离空气中的O2,防止生成的Fe(OH)2被氧化。 (2)、实验室一般不宜采用高压、低压和低温(低于0℃)等条件。 (3)、在急用时:宜将浓氨水滴入碱石灰中制取NH3,不宜用NH4Cl与Ca(OH)2反应制取NH3;又如,宜将浓HCl滴入固体KMnO4中制备Cl2;还有将H2O2滴入MnO2中制O2,或将H2O滴入固体Na2O2中制备O2等。 (4)、收集气体的方法可因气体性质和所提供的装置而异。 (5)、尾气处理时可采用多种防倒吸的装置。 3、安全性 实验设计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的药品和一些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当必须使用时,应注意 有毒药品的回收处理,要牢记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1)、制备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务必认真验纯,以防爆炸! (2)、易溶于水的气体,用溶液吸收时应使用防倒吸装置。 (3)、对强氧化剂(如KClO3等)及它与强还原剂的混合物,千万不能随意研磨,以防止 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引起人身伤害等事故。 (4)、有毒气体的制备或性质实验均应在通风橱或密闭系统中进行,尾气一般采用吸收或燃 烧的处理方法。 (5)、混合或稀释时,应将密度大的液体缓慢加到密度小的液体中,以防液体飞溅。如浓硫 酸的稀释等。 (6)、用Cu制CuSO4,可先将Cu在空气中灼烧成CuO,再加稀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考点例题习题

电学实验电与磁专题复习 一、电学实验主要考查内容总结: 1、实验原理、电路图的设计与连接; 2、器材选择、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故障分析; 3、实验操作方法、电表读数、表格设计; 4、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5、实验结论; 6、减小误差的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等。 二、考点解析 (一)电路的选取 1.电流表内外接法选取 (1)基本电路 (2)电路的对比 连接方式误差来源测量值与真实值关系适用范围 外接法电压表分流 电流表的读数大于流过待 测的电流,故:R测

②临界值法:当待测电阻R x < V A R R 时,视Rx 为小电阻,应选用外接法;当 R x >V A R R 时,视Rx 为大电阻,应选用内接法;当R x =V A R R 时,两种接法均可。 2.滑动变阻器分压式、限流于接法选取 (1)基本电路 (2)电路的对比 调节范围 限流式电路 分压式电路 电压调节范围 U R R U R x x →+ 0→U 电流调节范围 x x R U R R U →+ 0→ x R U 说明:U 为电源端电压,R 为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Rx 为待测电阻阻值。 (3)判断方法 ①负载电阻Rx 远大于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 ,须用分压式接法,此时若采用限流式接法对电路基本起不到调节作用。 ②要求负载上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大,且从零开始连续可调,须用分压式接法。 ③采用限流电路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电压)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或超过用电器的额定电流(电压)时,应采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 ④负载电阻的阻值Rx 小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 或相差不大,并且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不要求从零开始起调,可用限流式接法。 ⑤两种电路均可使用时应优先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式接法总功率较小。 3、伏安法测电阻及其它特殊测量总结: 一个同学急需知道收音机上一个电阻元件的阻值,以便于更换,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帮他把测出这个未知电阻值。(要求:①画电路图②说出步骤(写明用什么仪器测什么物

常用试验方法标准名称

常用标准名称一览表 序号检测标准编号(含年号) 1 GB/T2910.1-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部分:试验通则》 2 GB/T2910.2-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部分:三组分纤维混合物》 3 GB/T2910.3-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3部分:醋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 维的混合物(丙酮法)》 4 GB/T 2910.4-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4部分:某些蛋白质纤维与某些 其他纤维的混合物(次氯酸盐法)》 5 GB/T 2910.5-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5部分:粘胶纤维、铜氨纤维或莫代尔纤维与棉的的混合物(锌酸钠法)》 6 GB/T 2910.6-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6部分: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棉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 7 GB/T 2910.7-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7部分:聚酰胺纤维与某些其 他纤维混合物(甲酸法)》 8 GB/T 2910.8-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8部分:醋酯纤维与三醋酯纤维 混合物(丙酮法)》 9 GB/T 2910.9-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9部分:醋酯纤维于三醋酯纤维 混合物(苯甲醇法)》 10 GB/T 2910.10-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0部分:三醋酯纤维或聚乳酸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氯甲烷法)》 11 GB/T 2910.11-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 维的混合物(硫酸法)》 12 GB/T 2910.12-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2部分:聚丙烯腈纤、某些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某些含氯纤维或某些弹性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基甲酰胺法)》 13 GB/T 2910.13-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3部分:某些含氯纤维与其他纤 维的混合物(二硫化碳_/丙酮法)》 14 GB/T 2910.14-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4部分:醋酯纤维与某些含氯 纤维的混合物(冰乙酸法)》 15 GB/T 2910.15-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5部分:黄麻与某些动物纤维 的混合物(含氮量法)》 16 GB/T 2910.16-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 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17 GB/T 2910.17-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7部分:含氯纤维(氯乙烯均聚物)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重要知识点归纳修订稿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重要 知识点归纳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电学实验重要知识点归纳 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秘诀:“想” 1.关于实验要注意: 描图要时分析点的走势,确定直线或曲线;用直线或圆滑曲线连线,点不一定都在线上; 反比关系常画成一个量与另一个量倒数成正比 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能减小偶然误差 2.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 需要估读的仪器:在常用的测量仪器中,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弹簧秤等读数时都需要估读。 根据仪器的最小分度可以分别采用1/2、1/5、1/10的估读方法,一般: 最小分度是2的,(包括0.2、0.02等),采用1/2估读,如安培表0~0.6A 档; 最小分度是5的,(包括0.5、0.05等),采用1/5估读,如安培表0~15V 档; 最小分度是1的,(包括0.1、0.01等),采用1/10估读,如刻度尺、螺旋测微器、安培表0~3A 档、电压表0~3V 档等 不需要估读的测量仪器:游标卡尺、秒表、电阻箱在读数时不需要估读;欧姆表刻度不均匀,可以不估读或按半刻度估读。 3.游标卡尺的读数量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是: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L 1,再看游标尺上哪条刻度线与主尺上某刻度线对齐,由游标上读出毫米以下的小数L 2,则总的读数为:L 1+ L 2。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读出下列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工作原理及读数方法与双缝干涉测波长中的测微目镜手轮的读数相同) 〖解析〗从左到右测微目镜手轮的读书分别为:0.861mm ;3.471mm ;7.320mm ;11.472mm 按照有效数字规则读出下列电表的测量值。 ⑴ ⑵ 接0~3V 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_V 。 接0~3A 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A 。 接0~15V 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V 。 接0~0.6A 量程时读数为______A 。 〖解析〗⑴2.17;10.8;⑵0.80;0.16 4微安表改装成各种表:关健在于原理 首先要知:微安表的内阻、满偏电流、满偏电压。 (1)改为V 表:串联电阻分压原理 g g g g g g 1)R -(n R )u u -u (R R u -u R u ==?= (n 为量程的扩大倍数) (2)改为A 表:并联电阻分流原理 g g g g g g g R 1 -n 1 R I -I I R )R I -I (R I = = ?= (n 为量程的扩大倍数) 5.电学实验仪器的选择: 0 1 2 3 0 5 10 15 V 0 0.2 0.4 0.6 0 1 2 3 A

产品标准及试验方法

CPE质量检验 目录 一、原料检验 1. 生产工艺对原料质量要求 2. 原料采购标准 3 .原料标准和试验方法 4. 原料分析所需要仪器和试剂材料 5. 原料的分析 6. 原料的采样 7. 原料标准与青岛海晶分析项目对照 二、中间控制检验 1. CPE中间控制分析检验一览表 2. CPE中间控制分析所需要仪器和试剂材料 3. 液氯中间控制分析检验一览表 4. 中间控制项目的分析 三、产品检验 1. 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 2 .产品分析所需要仪器和试剂材料 3. 氯化聚乙烯的分析 4. 产品结果的判定 5. 产品标准与青岛海晶分析项目对照 6. CPE采样 7. CPE用包装袋采购及检验规定 四、分析专用仪器信息、使用操作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1. 分析专用仪器 2. 使用操作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3. 与分析专用仪器安装相关的公用工程 4. 分析专用仪器目前使用状况

六、需要青岛海晶提供的资料 1. 原料标准及试验方法 2. 产品标准及试验方法 3. 分析专用仪器档案资料(仪器说明书,采购资料,使用状况等) 4. 分析试剂和玻璃仪器采购厂家信息 CPE质量检验 一、原料检验 (一) 生产工艺对原料质量要求 1. 高密度聚乙烯(HDPE) LG公司HDPE 熔融指数MI5(CE6040)=0.45±0.05g/10min 190℃ MI5(CE2030)=1.5~2.0 g/10min 190℃ MI5(CE2080)=1.4±0.2 g/10min 190℃ 颗粒分布≥500μm ≤2% ≤63μm <5%(CE6040)<15%(CE2030) 125—315μm >60%(CE6040)>50%(CE2030/CE2080) 125—250μm >55%(CE6040)>45%(CE2030/CE2080)熔点(DSC)法133℃—139℃(CE6040) 131℃—137℃(CE2030 GE2080)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化工三厂HDPE 熔融指数MI5(L0555P)=0.50±0.10g/10min 190℃ MI5(L2053P)=1.6—2.4 g/10min 190℃ 颗粒分布≥500μm <5% 过筛 <125μm ≤5% 熔点(DSC)法136℃—139℃(L0555P ) 131℃—136℃((L2053P) 三星TOTAL株式会社 N220P)=0.60±0.10g/10min 190℃ 熔融指数MI5( ( MI5((N230P)=2.0±0.20 g/10min 190℃

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验1 《科达组装电脑管理信息系统》 一、上机实验目的 1. 了解使用数据库开发一个小型信息系统的过程。 2. 掌握使用Access 数据库保存数据、按用户要求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友好界面输出信息报告的方法。 3. 掌握Access 数据库查询、统计、输出等功能。 4.通过实验理解数据库知识、软件开发工具知识和管理信息系统知识,了解如何将它们融会贯通起来为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服务。 二、上机实验基本要求 1. 在规定上机时间内完成信息系统的开发任务,由指导老师检查通过。 2. 按时提交上机实验报告。 3. 指出系统的创新之处(学生要说明系统的创新点及意义)。 三、开发系统资料 (一)公司基本情况 科达电脑公司现在是一个销售电脑外部设备和组装电脑的小公司,成长很快。该公司成立于1997 年,由于销售量增长很快,公司考虑扩展其业务。 公司目前推出5 种型号的计算机:入门级PC、家用PC、小企业PC、高能PC 和超强PC。公司采用标准配件组装这些计算机,其中一些配件如键盘、鼠标、主板及电源对所有型号的计算机都是一样的。另外一些配件象CPU,不同型号的计算机有不同的配置,入门级和家用PC 使用的是Celeron 系列产品,而其它型号则使用不同速度的Pentium 系列产品。还有一些配件包括硬盘、显示器和声卡对不同型号的计算机有不同的配置。在某些计算机中可能有一个特别的配件,另外一些则可能有多个特别的配件。例如,一些计算机中配置多条内存,另一些则配置多个硬盘。 (二)各种型号计算机的配置说明 科达公司的仓库里存放着装配公司五种计算机的全部配件,一共有36 个品种,每组装一台计算机,会使用15~20 种配件。 下列表格给出了每种计算机使用配件的详细情况。(注意,这些表格含有大量的重复和冗余,这种格式是不宜用作数据库表的)。

常用的抗扰度试验标准

常用的抗扰度试验标准 钱振宇 摘要:详细地介绍了几种抗扰度试验的目的、方法、严酷度等级及要求。 关键词:抗扰度试验,标准,电磁兼容,电源管理 我国电磁兼容认证工作已经起动,第一批实施电磁兼容的产品类别及所含内容也已基本确定,它们是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信息技术设备,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电动工具及类似电器、电源、照明电器、车辆机动船和火花点火发动机的驱动装置、金融及贸易结算电子设备、安防电子产品、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低压电器。尽管产品不同,引用的产品族测试标准也不同,但其中抗扰度的试验内容基本相同,它们是静电放电、射频辐射电磁场、脉冲群、浪涌、射频场引起的传导干扰和电压跌落等6项。为了帮助读者对这些标准的理解,作者试图从试验目的、仪器特性要求、基本配置情况、标准试验方法和对标准的评述等方面入手,用比较简洁的文字介绍这些试验,以加深对标准的理解。 1IEC61000-4-2(GB/T17626.2)静电放电抗干扰试验 1.1静电放电的起因 静电放电的起因有多种,但IEC61000-4-2(GB/T17626.2)主要描述在低湿度情况下,通过摩擦等因素,使人体积累了静电。当带有静电的人与设备接触时,就可能产生静电放电。 1.2试验目的 试验单个设备或系统的抗静电干扰的能力。它模拟: (1)操作人员或物体在接触设备时的放电。

(2)人或物体对邻近物体的放电。 静电放电可能产生的如下后果: (1)直接通过能量交换引起半导体器件的损坏。 (2)放电所引起的电场与磁场变化,造成设备的误动作。 1.3静电放电的模拟 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静电放电发生器的基本线路和放电电流的波形。 图1静电放电发生器 图2静电放电的电流波形 图1中高压真空继电器是目前唯一的能够产生重复与高速的放电波形的器件(放电开关)。图2是标准放电电流波形,图中Im表示电流峰值,上升时间tr=(0.7~1)ns。放电线路中的储能电容CS代表人体电容,现公认150pF比较合适。放电电阻Rd为330Ω,用以代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电学实验考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电学实验考点归纳总结 一、电路设计或器材选择原则 1、安全性:实验方案的实施要安全可靠,实施过程中不应对仪器及人身造成危害。要注意到各种电表均有量程、电阻均有最大允许电流和最大功率,电源也有最大允许电流,不能烧坏仪器。 2、准确性:在实验方案、仪器、仪器量程的选择上,应使实验误差尽可能的小。保证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和加在电压表上的电压均不超过使用量程,然后合理选择量程,务必使指针有较大偏转(一般要大于满偏度的1/3),以减少测读误差。 3、便于调节:实验应当便于操作,便于读数。 二、内、外接法的选择 1、外接法与外接法对比 2、内、外接法的确定方法: ①将待测电阻与表头内阻比较 R R V x x x A R R R >?? 为小电阻 外接法 R R V x x x A R R R ??< 为大电阻 内接法 ②试触法 触头P 分别接触A 、B 电压表示数变化大?电流表分压作用大?外接法 电流表示数变化大?电压表分流作用大?内接法 三、分压、限流接法的选择

1.两种接法及对比 限流接法 分压接法 电路图 电压调节范围 x x ER R x U E R ≤≤+ 0x U E ≤≤ 电路消耗总功率 x EI ()x ap E I I + 闭合K 前 滑动头在最右端 滑动头在最右端 2.选择方法及依据 ①从节能角度考虑,能用限流不用分压。 ②下列情况必须用分压接法 A .调节(测量)要求从零开始,或要求大范围测量。 B .变阻器阻值比待测对象小得多(若用限流,调不动或调节范围很小)。 C .用限流,电路中最小的电压(或电流)仍超过用电器的额定值或仪表量程。 四、实物图连接的注意事项和基本方法 ⑴注意事项: ①连接电表应注意量程选用正确,正、负接线柱不要接错。 ②各导线都应接在接线柱上,不应在导线中间出现分叉。 ③对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要搞清楚接入电路的是哪一部分电阻,在接线时要特别注意不能将线接到滑动触头上。 ⑵基本方法: ①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分析各元件连接方式,明确电流表与电压表的量程。 ③画线连接各元件。(用铅笔画线,以便改错)连线方式应是单线连接,连线顺序应先画串联电路,再画并联电路。 一般先从电源正极开始,到电键,再到滑动变阻器等。按顺序以单线连接方式将干路中要串联的元件依次串联起来;然后连接支路将要并联的元件再并联到电路中去。连接完毕,应进行检查,检查电路也应按照连线的方法和顺序。 五、电学实验 (1)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器材:电源(4-6v)、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4v,0.6A 3.8V,0.3A )灯座、单刀开关,导线若干 注意事项: ①因为小电珠(即小灯泡)的电阻较小(10Ω左右)所以应该选用安培表外接法。 ②灯泡两端的电压应该由零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电压变化范围大)。所以滑动变阻器必须选

电学实验考点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1电学实验考点归纳总结 一、电路设计或器材选择原则 1、安全性:实验方案的实施要安全可靠,实施过程中不应对仪器及人身造成危害。要注意到各种电表均有量程、电阻均有最大允许电流和最大功率,电源也有最大允许电流,不能烧坏仪器。 2、准确性:在实验方案、仪器、仪器量程的选择上,应使实验误差尽可能的小。保证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和加在电压表上的电压均不超过使用量程,然后合理选择量程,务必使指针有较大偏转(一般要大于满偏度的1/3),以减少测读误差。 3、便于调节:实验应当便于操作,便于读数。 二、内、外接法的选择 1、外接法与外接法对比 2、内、外接法的确定方法: ①将待测电阻与表头内阻比较 R R V x x x A R R R >?? 为小电阻 外接法 R R V x x x A R R R ??< 为大电阻 内接法 ②试触法 触头P 分别接触A 、B 电压表示数变化大?电流表分压作用大?外接法 电流表示数变化大?电压表分流作用大?内接法 三、分压、限流接法的选择 1 .两种接法及对比 限流接法 分压接法 电路图 电压调节范围 x x ER R x U E R ≤≤+ 0x U E ≤≤ 电路消耗总功率 x EI ()x ap E I I + 闭合K 前 滑动头在最右端 滑动头在最右端

2.选择方法及依据 ①从节能角度考虑,能用限流不用分压。 ②下列情况必须用分压接法 A.调节(测量)要求从零开始,或要求大范围测量。 B.变阻器阻值比待测对象小得多(若用限流,调不动或调节范围很小)。 C.用限流,电路中最小的电压(或电流)仍超过用电器的额定值或仪表量程。 四、实物图连接的注意事项和基本方法 ⑴注意事项: ①连接电表应注意量程选用正确,正、负接线柱不要接错。 ②各导线都应接在接线柱上,不应在导线中间出现分叉。 ③对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要搞清楚接入电路的是哪一部分电阻,在接线时要特别注意不能将线接到滑动触头上。 ⑵基本方法: ①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分析各元件连接方式,明确电流表与电压表的量程。 ③画线连接各元件。(用铅笔画线,以便改错)连线方式应是单线连接,连线顺序应先画串联电路,再画并联电路。 一般先从电源正极开始,到电键,再到滑动变阻器等。按顺序以单线连接方式将干路中要串联的元件依次串联起来;然后连接支路将要并联的元件再并联到电路中去。连接完毕,应进行检查,检查电路也应按照连线的方法和顺序。 五、电学实验 (1)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器材:电源(4-6v)、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4v,0.6A 3.8V,0.3A)灯座、单刀开关,导线若干 注意事项: ①因为小电珠(即小灯泡)的电阻较小(10Ω左右)所以应该选用安培表外接法。 ②灯泡两端的电压应该由零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电压变化范围大)。所以滑动变阻器必须选用分压接法。 在上面实物图中应该选用上面右面的那个图, ③若选用的是标有“3.8V 0.3A”的小灯泡,电流表应选用0-0.6A量程;电压表开始时应选用0-3V量程,当电压调到接近3V时,再改用0-15V量程。 ④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电压的升高,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低电压时温度随电压变化比较明显,因此在低电压区域 内,电压电流应多取几组,所以得出的U-I曲线不是直线。 为了反映这一变化过程,说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也就说明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用U-I曲线,则曲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⑤开始时滑动触头应该位于最小分压端(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零)。 (2)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步骤] 1.机械调零,用小螺丝刀旋动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在左端电流零刻度处,并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入“+”、“-”插孔。2.选挡: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1”挡。 3.短接调零:在表笔短接时调整欧姆挡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右端电阻零刻度处,若“欧姆零点”旋钮右旋到底也不能调零,应更换表内电池。 4.测量读数:将表笔搭接在待测电阻两端,读出指示的电阻值并与标定值比较,随即断开表笔。 5.换一个待测电阻,重复以上2、3、4过程,选择开关所置位置由被测电阻值与中值电阻值共同决定,可置于“×1”或“×10”或“×100”或“×1k”挡。 6.多用电表用完后,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挡或交变电压的最高挡,拔出表笔。 [注意事项] 1.每次换档必须重新电阻调零。 2.选择合适的倍率档,使指针在中值电阻附近时误差较小。若指针偏角太大,应改换低挡位;若指针偏角太小,应改

标准名称

标准名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溢彩公司玻璃酒瓶的产品分类、规格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格、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溢彩公司玻璃酒瓶检验通用标准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本公司玻璃酒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溢彩公司玻璃酒瓶的产品分类、规格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格、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2828.1/T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式(适用于连续批次的抽样检查) GB4545/T玻璃瓶罐内应力检验方法 GB4546/T玻璃瓶罐内压力试验方法 GB12416.2/T玻璃颗粒,121°C,耐水性的试验方法和分级 GB10809玻璃瓶罐,冠型瓶口尺寸 3、产品分类 3.1 按满口容量分为:215—265ml,475—520ml,525—540ml等 3.2 按颜色分为普白、优白料和晶白料三种 4、技术要求(外形尺寸和特殊要求见模具图纸及产品标准)

4.1 理化指标见表1 表1 理化指标 4.2 容量、尺寸极限偏差碱表2 表2 容量、尺寸极限偏差 4.3 外观质量见表3 表3 外观质量

5、检验方法 5.1 理化指标 5.1.1 耐内压力按GB4546/T的要求测试5.1.2 抗热震性按GB4547/T的要求测试5.1.3 内应力按GB4545/T的要求测试5.1.4 耐水性按GB1241 6.2的要求测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