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销售量预测方法.doc

销售量预测方法.doc

销售量预测方法.doc
销售量预测方法.doc

销售量预测方法

1.1)季(或月)别平均法。就是把各年度的数值分季(或月)加以平均,除以各年季(或月)的总平均数,得出各季(或月)指数。

2)移动平均法。用上两个月的数据预测下一个月的数据。并计算出相应的季节指数。

2.指数平滑法(Exponential Smoothing ,ES )

指数平滑法是布朗(Robert G ..Brown )所提出,布朗认为时间序列的态势具有稳定性或规则性,所以时间序列可被合理地顺势推延;他认为最近的过去态势,在某种程度上会持续到最近的未来,所以将较大的权数放在最近的资料。

指数平滑法是生产预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也用于中短期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所有预测方法中,指数平滑是用得最多的一种。简单的全期平均法是对时间数列的过去数据一个不漏地全部加以同等利用;移动平均法则不考虑较远期的数据,并在加权移动平均法中给予近期资料更大的权重;而指数平滑法则兼容了全期平均和移动平均所长,不舍弃过去的数据,但是仅给予逐渐减弱的影响程度,即随着数据的远离,赋予逐渐收敛为零的权数。

也就是说指数平滑法是在移动平均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它是通过计算指数平滑值,配合一定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现象的未来进行预测。其原理是任一期的指数平滑值都是本期实际观察值与前一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

指数平滑法的基本公式

1(1)t t t S X S αα-=+-

根据历史资料的上期实际数和预测值,用指数加权的办法进行预测。此法实质是由内加权移动平均法演变而来的一种方法,优点是只要有上期实际数和上期预测值,就可计算下期的预测值,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数据和处理数据的时间,减少数据的存储量,方法简便。是国外广泛使用的一种短期预测方法。

一次指数平滑预测公式:

1(1)t t t t F S X F αα+==+-

其中:1t F +:第t+1期的预测值或称为第t 期的平滑值;

t X :第t 期的真实值;

t F :第t 期的预测值;

α:平滑常数,[]0,1α∈。

平滑参数α的确定

平滑参数α的确定至关重要,而且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通常确定α的最佳方法是反复试验法。

α的确定一般根据经验和数据变化特点或数据序列结构来选择,但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1)时间序列长期趋势变化平稳,有突然上升或下降时,取(0.05,0.2)α∈,使各观察值具有大小接近的权数。

2)时间序列有缓慢的变化趋势,取(0.2,0.4)α∈,使各期观察值施予的权数缓慢变小。

3)时间序列变化呈阶梯式或固定速率上升或下降时,取(0.3,0.6)α∈,使近期信息对指数平滑起重要作用。

4)遇到不容易判断的情况时,采用逐步逼近法,可以选用不同的α值进行模拟计算,选取均方误差(MSE )最小的α值。

当时间数列相对平稳时,可取较大的α;当时间数列波动较大时,应取较小的α,以不忽略远期实际值的影响。偏差平方的均值(MSE)最小时的α最好,即各期实际值与预测值差的平方和除以总期数,以最小值来确定合理的取值的标准。

1S 的确定

如果能够找到1X 以前的历史资料,那么,初始值1S 的确定是不成问题的。数据较少时可用全期平均、移动平均法;数据较多时,可用最小二乘法。但不能使用指数平滑法本身确定初始值,因为数据必会枯竭。

如果仅有从1X 开始的数据,那么确定初始值的方法有:

1)取1S 等于1X ;

2)待积累若干数据后,取1S 等于前面若干数据的简单算术平均数,如:12313

X X X S ++=

等等。 指数平滑的一般公式 10(1)(1)m

i m t t i t m i F X F ααα+--==-+-∑,01m t ≤≤-

如:2111211(1)(1)(1)(1)t t t t t t F X X X X F αααααααα-+--=+-+-+-+-L ,[]0,1α∈

二次指数;平滑是对一次指数平滑的再平滑。它适用于具线性趋势的时间数列。

3.二次移动平均法预测

t T t t X a bT +=+)

(1)(2)2t t t a M M =-

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摘要:土壤重金属检测是土壤的常规监测项目之一。采用合理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对土壤重金属检测和污染评价,并满足土壤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在介绍各个检测方法特性的同时,就灵敏度,测试范围,精确度,测试样品的数量等优缺点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 1. 前言 许多研究表明,种植物的质量安全与产地的土壤环境关系密切。重金属一般先进入土壤并积累,种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富集重金属,有时也通过叶片上的气孔从空气中吸收气态或尘态的重金属元素[1]。近几年,种植地因农药、肥料、生长素的大量施用及工业“三废”的污染,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较严重且普遍,这不仅毒害土壤-植物系统,降低种植物品质,而且还会通过径流和淋洗作用污染地表水,尤其重要的是通过食物链的方式进入人体内,对于重金属的富集人体难以代谢,最终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器官的健康[2]。为此,解决这一难题,建设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要求我们从土壤中的重金属检测分析抓起。本文介绍了土壤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并且对比各种方法优缺点。2.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方法 2.1 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以原子在辐射能量分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利用激发光源发出的特征发射光照射一定浓度的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使之产生原子荧光,在一定条件下,荧光强度与被测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关系遵循Lambert-Beer定律[3],通过测定荧光的强度即可求出待测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 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两种分析方法的优势[4],并且克服了这2种方法在某些地方的不足。该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目前已有20多种元素的检出限优于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谱线简单;在低浓度时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宽达3~5个数量级,特别是用激光做激发光源时更佳,但其存在荧光淬灭效应,散射光干扰等问题[5]。该方法主要用于金属元素的测定,在环境科学、高纯物质、矿物、水质监控、生物制品和医学分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6]。突出在土壤中的应用如何,以下各方法均是这个问题,相比之下2.5写的比较好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标准

uz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nZ/T 0145一 94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 1995一01一27发布 1995一12一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中主要方法、技术要求和规则. 1.2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矿产地质勘查。铀矿、地热、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查的土壤测量工作也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UB/T 14496 地质矿产地球化学勘查名词术语 DZ/T 0011 地球化学普查规范(比例尺 1:50 000) DZ/T 0075 地球化学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3 总则 3.1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简称土壤Nii量),是以土壤为采样对象所进行的地球化学勘查工作。 3.2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主要用于矿产地质勘查的详查阶段,也可用于在区域调查、普查阶段中水系沉积物测量无法进行的地区. 3.3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可用于找矿以及各类异常和矿化点的查证、评价,也可为地质填图提供信息。 3.4 区域调查和普查的土壤测量方法.其主要技术要求,按化探

区域调查和化探普查的规范执行。 3.5 用于金属矿产地质勘查的土壤测觉应选择在残坡积层发育地区进行。 4 工作设计 4.1 资料收集 编写土壤测量的工作设计前,一般应收集和分析以下资料 : a. 测区的地理和交通、生活情况以及测地资料; b. 测区及外围地质特征,矿产、矿床类型和成矿规律,矿床氧化淋失程度等特点; c. 测区及外围以往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的工作程度和工作成果; d. 测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第四纪覆盖物(尤其是土壤)的类型植被特征,人工污染情况等 有关资料; e. 表生作用对指示元素的影响及表生赋存状态。 4.2 方法有效性与技术试验 4.2.1 野外踏勘 编写设计前应对测区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工作、取得第一手资料,以了解所收集资料方法技术的有效性,其内容包括: a. 检查核对所搜集资料的可靠程度; b. 确定试验地点和测区的有效范围; c. 实地考察工区的交通、生活及工作条件。

土壤中镉含量的测定方法综述

土壤中镉含量的测定方法综述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认识到土壤中的镉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中,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土壤中镉含量的测定也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介绍土壤中镉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此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土壤中镉的监测治理起到作用。 标签:镉污染重金属测定方法 中国土壤污染的形势相当严峻,2011年10月25日,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曾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的正式报告中表示,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不容乐观,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18亿亩耕地的8.3%。而土壤污染中又以重金属镉的危害较大。如1931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出现了一种怪病,全身各部位骨痛,而这种“痛痛病”就是镉中毒引起的。 1镉污染的现状 在2009年深圳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从湖南采购上万吨大米,经检验,该批大米质量不合格,重金属镉含量超标。2013年5月广州餐饮环节食品抽检,四成五的湖南大米和米制品被检出镉超标。在人体内,镉的半衰期长达7~30年,可蓄积50年之久,能对多种器官和组织造成损害。有大量研究表明,镉具有致癌性[1],所以对土壤中镉含量的测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2土壤中镉的测定方法 2.1火焰原子吸收法 制备土壤样品,吕跃明[2]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铜试剂DDTC)做配位剂,用四氯化碳萃取,然后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绘制标准曲线进行镉的测定。 直接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存在问题,消解速度慢,耗时长,容易出现误差,灵敏度低,用了铜试剂DDTC后能有效的、简单、准确检测土壤中的镉。 2.2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3]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在聚四氟乙烯干锅消解,通过100目孔径筛,加入机体改进剂定容,根据镉对特征光的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检出限为0.01mg/kg。 测定条件:测定波长/nm 228.8通带宽度/nm 1.3灯电流/mA 7.5干燥温度/℃(s)80~100(20)灰化温度/℃(s)500(20)原子化温度/℃(s)1500(20)消除温度/℃(s)2600(3)氩气流量/(mL/min)200 进样量/μL 10

限幅与钳位电路分析

欢迎光临实用电子技术网愿你在这里有所收获! 实用电子技术网 返回电子知识 限幅与箝位电路 一、限幅电路 图一是二极管限幅电路,电路(a)是并联单向限同上电路,电路(b)是串联单向限幅电路;电路(C)是双向限幅电路,三种电路的工作原理相同,现以电路(C)说明:分析电路原理时认为二极管的正向电阻Rf为零反向电阻Rr为无限大,当Ui>E1时,D1导通,则Uo=E1;反之,当Ui

图三、任意电平箝位电路 箝位电路可以把信号箝位于某一固定电平上,如图三(a)电路,当输入Ui=0期间,D截止,Uo=-Eo;而当输入Ui突变到Um瞬间,电容C相当短路,输出Uo由-Eo突变至Um,这时D截止,C经R及Eo充电,但充电速度很慢,使Uo随C充电稍有下降;当Ui从Um下降为零瞬间,Uo也负跳幅值Um,此时D导通,C放电很快,因此输出信号起始电平箝位于-Eoo同理,电路(b)的输出信号箝位于Eoo值得注意的是,箝位电路不仅使输出信号的起始电平箝位于某一电平,而且能使输出信号的顶部电平箝位于某一数值,电路元件估算公式如下: -------------------------------------------------式一 式中:Rf、Rr为二极管正向、反向电阻。箝位电路的电容量为: C= ---------------------------------------------------------------式二 式中:C′≤T ρ/3Rs+Rf C″≥100(Tr/R) 其中Tp为输入脉冲信号持续期,Tr为间歇期,Rs为输入信号源内阻。要选用正、反电阻相差大的二极管,如要求变化速度快及反向 恢复时间短,则选硅二极管如2CK型为宜,若要求箝位靠近零电平,则选锗二极管2AK型为合适。

限幅电路

你问的是这个问题吗? 下图:是二极管限幅电路,电路(a)是并联单向限同上电路,电路(b)是串联单向限幅电路;电路(C)是双向限幅电路,三种电路的工作原理相同,现以电路(C)说明:分析电路原理时认为二极管的正向电阻Rf为零反向电阻Rr为无限大,当Ui>E1时,D1导通,则Uo=E1;反之,当Ui

导通,u O s=E;当ui低于E时,D截止,u O=ui。它的限幅特性如图Z1610所示。显然,这是一个上限幅器。 将上、下限幅器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如图Z1611所示的双向限幅电路,它的限幅特性如图Z1612所示。当输入一个振幅较大的正弦信号时,输出波形见图Z1613。 2.三极管限幅器 利用三极管的截止和饱和特性也可构成限幅电路(如图Z1614所示),这类电路还兼有放大作用。为了满足一些较高的技术要求,还可以用集成运放构成限幅电路。 备做一个限幅电路的整理,在学校内学的如下图:

二极管限幅电路实验报告(最新整理)

R u i D u O E t 一、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和探究二极管限幅电路 1、了解限幅电路的构成 2、掌握限幅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3、测量限幅电路的传输特性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直流源 3、函数发生器 4、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三、实验原理和装置图 1、二极管下限幅电路 在下图所示的限幅电路中,因二极管是串在输入、输出之间,故称它为串联限幅电路。图中, 若二极管具有理想的开关特性,那么,当u i 低于 E 时,D 不导通, u o =E ;当 u i高于 E 以 后,D 导通, u o = u i 。该限幅器的限幅特性如图所示,当输入振幅大于 E 的正弦波时,输 出电压波形见。可见,该电路将输出信号的下限电平限定在某一固定值 E 上,所以称这种限幅器为下限幅器。如将图中二极管极性对调,则得到将输出信号上限电平限定在某一数值上的上限幅器。 D E u i 幅限特性 2、二极管上限幅电路 在下图所示二极管上限限幅电路中,当输入信号电压低于某一事先设计好的上限电压时,输出电压将随输入电压而增减;但当输入电压达到或超过上限电压时,输出电压将保持为一个固定值,不再随输入电压而变,这样,信号幅度即在输出端受到限制。 u i u E R u i u O u O E E t t t

R u i D 1 D2 u O E E t 3、 二极管双向限幅电路 将上、下限幅器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如图所示的双向限幅电路。 u i u E E E E 四、实验内容 1、实验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2、观察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波形并记录,测试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即进行传输特性测试并记录。 3、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五、数据记录 A : -3.751V -2.145V -1.140V 1.340V 2.279 5.525 7.726 B: -2.547V -2.145V -1.139V 1.340V 2.279 5.429 5.563 六、数据处理和实验结论 1. 这些数据都几乎一样,没什么太大差别。 2. 结论:二极管最基本的工作状态是导通和截止两种。 信号幅度比较小时的电路工作状态,即信号幅度没有大到让限幅电路动作的程度,这时限幅电路不工作。 信号幅度比较大时的电路工作状态,即信号幅度大到让限幅电路动作的程度,这时限幅电路工作,将信号幅度进行限制。 第三小组: 时间:2012 年 5 月 10 日星期四 t

土壤化探规范模板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 DZ/T 0145-9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中主要方法、技术要求和规则。 1.2本标准适用于金属矿产地质勘查。铀矿、地热、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查的土壤测量工作也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GB/T 14496 地质矿产地球化学勘查名词术语 DZ/T 0011 地球化学普查规范(比例尺1: 50000) DZ/T 0075 地球化学勘查图图式, 图例及用色标准 3 总则 3.1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简称土壤测量), 是以上壤为采佯对象所进行的地球化学勘查工作。3.2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主要用于矿产地质勘查的详查阶段, 也可用于在区域调查、普查阶段中水系沉积物测量无法进行的地区。 3.3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可用于找矿以及各类异常和矿化点的查证、评价, 也可为地质填图提供信息。 3.4 区域调查和普查的土壤测量方法, 其主要技术要求, 按化探区域调查和化探普查的规范执行。

3.5 用于金属矿产地质勘查的土壤测量应选择在残坡积层发育地区进行。 4 工作设计 4.1 资料收集 编写土壤测量的工作设计前, —般应收集和分析以下资料: a.测区的地理和交通、生活情况以及测地资料; b.测区及外围地质特征, 矿产、矿床类型和成矿规律, 矿床氧化淋失程度等特点; c.测区及外围以往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的工作程度和工作成果; d.测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 第四纪覆盖物(特别是土壤)的类型, 植被特征, 人工污染情况等有关资料; e.表生作用对指示元素的影响及表生赋存状态。 4.2 方法有效性与技术试验 4.2.1 野外踏勘 编写设计前应对测区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工作、取得第一手资料, 以了解所收集资料方法技术的有效性, 其内容包括: a.检查核对所搜集资料的可靠程度; b.确定试验地点和测区的有效范围; c.实地考察工区的交通、生活及工作条件。 4.2.2 设计前的技术试验 4.2.2.1 有前人工作过的测区或邻区, 设计时其主要技术指标和

简述土壤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58415275.html, 简述土壤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 作者:张声皓龚德昌孙云帆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5年第05期 摘要:土壤监测的质量控制是为了保障获得具备代表性、正确性、准确性、可比性以及完整性的监测数据的主要方式,属于土壤环境监测系统的主要部分之一。 关键词:土壤监测;质量控制;评价方法 土壤种类繁多,成分繁琐,污染物性复杂,使得土壤监测质量控制尤其关键。通过创建质控指标体系,对所有质控指标采取评价,可以给获取具备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精准性以及可比性数据给予依据[1]。 一、土壤质量控制措施 1、质量控制。经由标准的方法采样,运用相对的采样工具,正规的包装、容器,通过相应要求进行收集、包装、存储,谨防交叉污染。 采样质量控制标准:(1)通过标准制定的样品编码。土样进行采集后,按照技术准则装入相应的容器内,用塑料袋对外侧进行包裹。在土壤标签处填写内容,共一式两份,一份放进袋里,一份置于封口处。(2)立刻进行采样记录填写,透过GPS卫星定位,使用数码相机将采样地点和四周情况进行采证,并对采样点位分布图进行标注。(3)在进行采样时,如遇到问题,可将其进行记录。(4)在进行农田土壤采集时,需要脱离田间、地头以及堆肥之处,这是由于这些地点均缺乏代表性,采样时应当清除掉土壤表层的杂物,如果有植物存在,可将土壤进行松动,将植物连同根系取出。并且去除掉土样中的砾石。工业土壤采集时需要规避 3m以上的水泥层,而对于水泥层较薄之处,应当先通过电钻将水泥层打破,之后进行采集。(5)为了降低在土壤样品间出现接触污染,当采集完成后,应当对采集的器皿执行彻底清洁,避免产生污染下一样品的可能。在对重金属样品进行检验时,可以透过非金属的一些木、竹刀、竹铲等将金属采样器皿接触的土壤进行去除,之后进行取样[2]。 2、控制标准。制备间应当做好通风、清洁等工作,确保室内无污染,风干室、粗磨室以及细磨室必须分开进行,以免在工作当中产生混样或交叉污染的问题。 3、内部质量控制。通过实验室的内部控制,将随机的误差减少到最低化,以免造成失误差。对总体监测过程进行核实,观察实验室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变化,以及变化会产生的质量问题。以便有利于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实验室的外部质量控制指的是经由上级部门或第三方透过密码执行正确控制的形式,经过外部质量控制核实实验室的能力,对相互间是否具备系统层面的偏差进一步进行分析与判断,对总体的分析测定结论是否正确、是否稳妥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土壤分析检测方法

第二部分土壤分析检测方法 第一、土壤、底质PH 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土壤元素的近 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992)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一般土壤、沉积物样品pH的测定 2、药品 2.1 、 pH4.01 标准缓冲溶液:。 2.2 、 pH4.87 标准缓冲溶液: 2.3 、 pH9.18 标准缓冲溶液; 2.4 、无二氧化碳蒸镏水: 3、仪器 3.1 、 pH 计:读数精度0.02 pH ,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 3.2 、磁力搅拌器 4、操作步骤 4.1 、试液的制备 称取过 20 目筛的土样 10g,加无二氧化碳蒸镏水25ml, 轻轻摇动,使水土充分混台均匀。 投入一枚磁搅拌子,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 1 分钟。放置30 分钟,待测。 4.2 、 pH 计校标 开机预热 10 分钟,将浸泡24b 以上的玻璃电极浸入pH4.87 标准缓冲溶液中,以甘汞 电极为参比电极,将pH 计定位在4.87 处,反复几次至不变为止。取出电极,用蒸馏水冲 洗干净,用滤纸吸去水份,再插入 pH4.01( 或 9.18) 标准缓冲溶液中复核其pH 值是否正确(误 差在± 0.2pH 单位即可使用,否则要选择合适的玻璃电极)。 4.3 、测量 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并用滤纸吸去水分,将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插人土壤试液或悬浊液 中,读取pH 值,反复 3 次,用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5、几点说明 ( 1)水土比对土壤 pH 值有影响,一般酸性土,其水土比为 5:1 ~ 1:1 ,对测定 结果影响不大;对碱性土,水土比增加,测得 pH 值增高,因此测定土壤 pH 值水土比应 固定不变,一般以 1:1 或 2.5:1 为宜。 (2)风干土壤和潮湿土壤测得 pH 值有差异,尤其是石灰性土壤,由于风干作用 使土壤中大量 CO2逸失,其 pH值全增高,因此风干土的 pH值为相对值。 第二、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0-1997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了测定土壤中铅、镉的碘化钾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的检出限(按称取0.5g 试样消解定容至- 甲基异丁基甲酮( KI-MIBK )萃取火焰50 mL 计算)为:铅 0.2 mg/kg ,镉

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4 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4.1 二极管的等效模型 1、二极管的直流模型 1)理想开关模型 2)恒压降模型 3)折线模型 2、二极管的交流小信号模型 当在二极管的工作点上叠加有低频交流小信号电压ud时,只要工作点选择合适,且ud足够小,可以将Q点附近的特性曲线看成是线性的(线性化),则交流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电阻rd来表示。 rd——即为工作点处的交流电阻,rd=UT/ID。 注意:小信号模型只能表示交流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不能反映总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1.4.2 二极管的应用电路 二极管在低频电路和脉冲电路中常用于整流、限幅、钳位、稳压等波形变换和处理电路,在高频电路中常用于检波、调幅、混频等频率变换电路. 1、整流电路

2、二极管限幅电路 二极管的导通压降为UD=0.7V, (1)|ui|< UD时, D1、D2 都截止,视为开路,输出为uo=ui。 (2)ui> UD时,D1截止,D2导通,输出为uo = 0.7V 。 (3)ui<-UD时,D2截止,D1导通,输出为uo = -0.7V 。 输出电压被限幅在±0.7V之间,是一个双向限幅电路。由于二极管在限幅时并非理想的恒压源,在限幅期间电压仍会有变化,所以二极管限幅为“软限幅”。限幅电路常用作波形变换和保护电路。 3、二极管钳位电路 钳位:把交流信号的顶部或底部固定在某个电位值上。 二极管钳位电路是改变信号直流成分的电路。

(1)ui负半周,二极管导通,uo=uD =0V,导通电阻RD很小, C被充电到ui的峰值。 (2)ui正半周,二极管反偏截止,C无法放电,输出电压为uo=ui+uC=5V。(3)下一个负半周,二极管上的电压为0,二极管截止,输出电压为uO=0V。此后,二极管保持截止状态,电容无法放电,相当于恒压源,输出电压为:uo=ui +2.5V,uo的底部被钳位于0V。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分析测试方法技术规定第一部分

1 土壤样品前处理方法-试剂的制备 1-1 电热板/ 硝酸―高氯酸― 氢氟酸消解 称取0.2500g?0.5000g (各单项中准确到0.0002g,以下都与此相同)风干土样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用几滴水润湿后,加入10 mL HCI( p1.19 g/mL),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蒸发至约剩 5 mL 时加入15 mL HNQ ( p1.42 g/mL ),继续加热蒸至近粘稠状,加入10 mL HF ( P1.15 g/mL )并继续 加热,为了达到更好的除硅效果应经常摇动坩埚。最后加入 5 mL HCIO4 ( p1.67 g/mL ),并加热至白 烟冒尽。对于含有机质较多的土样,应在加入HCIO4之后加盖消解,土壤分解物应呈白色或淡黄色(含 铁较高的土壤),倾斜坩埚时呈不流动的粘稠状。用稀酸溶液(稀硝酸?)冲洗内壁及坩埚盖,温热溶解残渣,冷却后,定容至100 mL,50 mL 或25 mL 最终体积依待测成分的含量而定。 1-2 高压密闭消解 准确称取0.5 g风干土样于内套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入少许水润湿试样,再加入HNO( p1.42 g/mL)、HCIQ ( p1.67 g/mL )各5 mL,摇匀后将坩埚放入不锈钢套筒中,拧紧。放在180 C的烘箱 中分解2 h。取出,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坩埚,用水冲洗坩埚盖的内壁,加入 3 mLHF ( p1.15 g/mL), 置于电热板上,在100C ~120C加热除硅,待坩埚内剩下约 2 ~3 mL溶液时,调高温度至150C,蒸 至冒浓白烟后再缓缓蒸至近干,按1-1 同样操作,(用水)定容后进行测定。对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样品,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请酌情使用。 1-3 微波炉消解 微波炉加热分解法是以被分解的土壤样品及酸的混合液作为发热体,从内部进行加热使试样受到分解的方法。目前报导的微波加热分解试样的方法,有常压敞口分解和仅用厚壁聚四氟乙烯容器的密闭式分解法和密闭加压分解法。后者以聚四氟乙烯密闭容器作内筒,以能透过微波的材料如高强度聚合物树脂或聚丙烯树脂作外筒,在该密封系统内分解试样能达到良好的分解效果。微波加热分解也可分为开放系统和密闭系统两种。开放系统可分解多量试样,且可直接和流动系统相组合实现自动化,但由于要排出酸蒸气,所以分解时使用酸量较大,易受外环境污染,挥发性元素易造成损失,费时间且难以分解多数试样。密闭系统的优点较多,酸蒸气不会逸出,仅用少量酸即可,在分解少量试样时十分有效,不受外部环境的污染。在分解试样时不用观察及特殊操作,由于压力高, 所以分解试样很快,不会受外筒金属的污染(因为用树脂做外筒) 。可同时分解大批量试样。其缺点是需要专门的分解器具,不能分解量大的试样,如果疏忽会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在进行土壤样品的微波分解时,无论使用开放系统或密闭系统,一般使用HNO3-HCI-HF-HCIO 4、HNO3-HF-HCIO4、 HNQHCI-HF-H 2Q、HNOHF-H2Q等体系。当不使用HF时(限于测定常量元素且称样量小于0.1 g), 可将分解试样的溶液适当稀释后直接测定。若使用HF或HCIO4对待测微量元素有干扰时,可将试样 分解液蒸至近干,酸化后稀释定容。对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样品,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请酌情使用。

数学建模报告公司的销售额预测汇编

公司的销售额预测 一、问题重述 某公司想用全行业的销售额作为自变量来预测公司的销售量,下表给出了1977—1981年公司的销售额和行业销售额的分季度数据(单位:百万元) (1)画出数据的散点图,观察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是否合适. (2)建立公司销售额对全行业的回归模型,并用DW检验诊断随机误差项的自相关性. (3)建立消除了随机误差项自相关性之后的回归模型. 二、问题分析与假设 销售收入预测的方法主要有时间序列法、因果分析法和本量利分析法等. 时间序列法,是按照时间的顺序,通过对过去几期实际数据的计算分析,确定预测期产品销售收入的预测值. 表1 的数据是以时间顺序为序列的,称为时间序列.由于公司销售额和行业销售额等经济变量均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这样的时间序列数据中,同一变量的顺序观测值之间出现相关现象是很自然的.然而,一旦数据中存在这种自相关序列,如果仍采用普通的回归

模型直接处理,将会出现不良后果,其观测也会失去意义,为此,我们必须先来检验数据是否存在自相关,一旦存在,就要考虑自相关关系,建立新的模型. 定义与符号说明 三、模型建立与求解 一、基本统计回归模型建立 以行业销售额t x 为自变量、以公司销售额t y 为因变量的散点图,其中1,220t = 图1 t y 对t x 的散点图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行业销售额的增加,公司销售额也增加,而且两者有很强的线性关系,因此可以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01t t t y x ββε=++,t ε为随机误差 ()1 假设t ε与t x 是相互独立的,且t ε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 由表1的数据以及上述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回归系数估计值及其置信区间和检验统计量,见表2.

二极管限幅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设计和探究二极管限幅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限幅电路的构成 2、掌握限幅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3、测量限幅电路的传输特性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直流源 3、函数发生器 4、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 三、实验原理和装置图 1、二极管下限幅电路 在下图所示的限幅电路中,因二极管是串在输入、输出之间,故称它为串联限幅电路。图中,若二极管具有理想的开关特性,那么,当i u 低于E 时,D 不导通,o u =E ;当u i高于E 以 后,D 导通, o u =i u 。该限幅器的限幅特性如图所示,当输入振幅大于E 的正弦波时,输 出电压波形见。可见,该电路将输出信号的下限电平限定在某一固定值E 上,所以称这种限幅器为下限幅器。如将图中二极管极性对调,则得到将输出信号上限电平限定在某一数值上的上限幅器。 D R E u i u O t E u O u i t E u i u O 幅限特性 2、二极管上限幅电路 在下图所示二极管上限限幅电路中,当输入信号电压低于某一事先设计好的上限电压时,输出电压将随输入电压而增减;但当输入电压达到或超过上限电压时,输出电压将保持为一个固定值,不再随输入电压而变,这样,信号幅度即在输出端受到限制。 D R E u O t E u O u i t E u i

3、 二极管双向限幅电路 将上、下限幅器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如图所示的双向限幅电路。 D1R E u O u i t E u i D2E E t u O E E 四、实验内容 1、实验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2、观察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波形并记录,测试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即进行传输特性测试并记录。 3、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五、数据记录 A : -3.751V -2.145V -1.140V 1.340V 2.279 5.525 7.726 B: -2.547V -2.145V -1.139V 1.340V 2.279 5.429 5.563 六、数据处理和实验结论 1.这些数据都几乎一样,没什么太大差别。 2.结论:二极管最基本的工作状态是导通和截止两种。 信号幅度比较小时的电路工作状态,即信号幅度没有大到让限幅电路动作的程度,这时限幅电路不工作。 信号幅度比较大时的电路工作状态,即信号幅度大到让限幅电路动作的程度,这时限幅电路工作,将信号幅度进行限制。 第三小组: 时间:2012年5月10日星期四

实验四 设计一个限幅电路

实验四 设计一个限幅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限幅电路的构成 2、掌握限幅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3、测量限幅电路的传输特性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直流源 3、函数发生器 4、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 三、实验原理 1、二极管下限幅电路 在下图所示的限幅电路中,因二极管是串在输入、输出之间,故称它为串联限幅电路。图中,若二极管具有理想的开关特性,那么,当i u 低于E 时,D 不导通,o u =E ;当u i高于E 以 后,D 导通, o u = i u 。该限幅器的限幅特性如图所示,当输入振幅大于E 的正弦波时,输 出电压波形见。可见,该电路将输出信号的下限电平限定在某一固定值E 上,所以称这种限幅器为下限幅器。如将图中二极管极性对调,则得到将输出信号上限电平限定在某一数值上的上限幅器。 D R E u i u O t E u O u i t E u i u O 幅限特性 2、二极管上限幅电路 在下图所示二极管上限限幅电路中,当输入信号电压低于某一事先设计好的上限电压时,输出电压将随输入电压而增减;但当输入电压达到或超过上限电压时,输出电压将保持为一个固定值,不再随输入电压而变,这样,信号幅度即在输出端受到限制。 D R E u O t E u O u i t E u i 3、 二极管双向限幅电路

将上、下限幅器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如图所示的双向限幅电路。 D1R E u O u i t E u i D2E E t u O E E 四、实验内容 1、实验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2、观察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波形并记录,测试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即进行传输特性测试并记录。 3、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限幅电路

限幅放大器电路原理 时间:2009-05-31 17:55:59 来源:资料室作者: 限幅电路(limiter circuit) :去除过高或过低的电压信号,保护电路不因为太高或太低的电压,造成电路工作不正常。利用二极管限幅,是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IC)设计中常用来保护电路的方法。限幅器采用的方法,可利用二极管的压降,三极管集电极电流截止与饱和或者差动放大器限制电流以及二极管正反向的电阻变化等方法。 s(t)=5sinωt(v) (1)图1即为限幅电路 输入信号: 外加电压小于0.7V的部分:截止状态 因此:I=0,V0=S(t)-IR=S(t) 外加电压高于0.7V的部分:导通且维持导通电压V D(on) = 0.7V 。 图1 (2)图2部分: s(t) > -0.7V:截止状态:V0=S(t)-IR=S(t) s(t) <= -0.7V:导通状态:Vo= -V D(on) =-0.7v →限制Vo大于-0.7V

图2 图3 双向限幅器 (3)见图4,s(t) > 0.7V:D1导通、D2截止Vo= V D(on)=0.7v s(t) < -0.7V:D2导通、D1截止Vo= -V D(on)=-0.7v -0.7V < s(t) < 0.7V:D1/D2皆截止,Vo = s(t) →限制Vo在-0.7V及0.7V之间

图4 (4),见图5 s(t) > Va + 0.7V;D1导通、D2截止Vo = Va+ V D(on)=Va + 0.7v s(t) < -(Vb+0.7V) :D2导通、D1截止Vo = -Vb - V D(on)=-(Vb + 0.7v -(Vb+0.7V) < s(t) < (Va+0.7V) :D1/D2皆截止,Vo = s(t) →限制Vo在-(Vb + 0.7V)及(Va + 0.7V)之间 图5 图6

详解二极管限幅电路和钳位电路

二极管最重要的特性是单向导电性,利用这一特性可以设计很多好玩实用 的电路,本文主要讲述限幅电路和钳位电路。 ▉ 正限幅电路 正半周时且Vin的电压大于等于0.7V时,二极管导通,Vout会被钳位在 0.7V;在负半周和Vin电压小于0.7V时,二极管是截止状态,所以Vout=Vin,即Vout波形跟随Vin波形。 ▉ 负限幅电路 在正半周时,二极管截止,Vout=Vin,即波形跟随;在负半周Vin电压小 于等于-0.7V时,二极管会导通,Vout电压会被钳位在-0.7V。

▉ 双向限幅电路 双向限幅是结合了上面两个电路,用了两个二极管。正半周,通过D1将超出的部分钳位在0.7V,负半周通过D2将超出的部分钳位在-0.7V。 ▉ 正偏压限幅 为了产生不同的限幅电压,有时候会在电路中加入偏置电压Vbias,当Vin 的电压大于等于Vbias+0.7V时,二极管导通,Vout被钳位。 ▉ 负偏压限幅 负偏压是一样的道理,Vin电压小于等于-0.7-Vbias时,二极管导通,Vout被钳位。 ▉双向偏压限幅 双向偏压限幅是两个二极管加两个偏置电压,正半周大于等于4.7V时,D1导通,超出部分被钳位在4.7V;负半周小于等于-6.7V时,D2导通,超出部分被钳位在-6.7V。

上面几种都是不含有电容的电路,主要是用来限幅。 下面几种是含有电容的二极管钳位电路,以下分析不考虑二极管的导通压降(即二极管正向导通相当于一根导线,反向截止断路),RC时间常数足够大,保证输出波形不失真。 ▉ 简单型正钳位电路 电路原理:输入Vin在负半周时(Vin上负下正),二极管导通,电流如红色箭头所示,电容充电至+V(左负右正),Vout=0V;输入Vin在正半周时(Vin 上正下负),二极管截止,电流如蓝色箭头所示,Vout电压等于电容电压加上正半周电压,所以Vout=2V; ▉偏压型正钳位电路 偏压型钳位电路和限幅电路很类似,在电路中加入偏置电压来提高或者降低钳位值。 Figure a为正向偏压型,所加的偏压与二极管导通方向一致时,波形向上,即钳位值会提高V1。 Figure b为反向偏压型,所加的偏压与二极管导通方向相反时,波形向下,即钳位值会降低V1。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分析测试方法技术规定4

4-6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4-6-1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1.0适用范围 1.1 本方法测定的目标化合物包括二氯甲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1,3-二氯丙稀、苯、氯仿、反-1,2-二氯乙烯、1,2-二氯丙烷、p-二氯苯、甲苯、二甲苯。 1.2 另外,通过选择适当的GC-MS选择离子检测方式中的监测离子,本方法还可以用于1,2-二溴-3-氯丙烷、苯乙烯、正丁基苯、二溴氯甲烷、溴仿、乙苯、丙苯、3-氯丙烯、氯乙烷、氯乙烯、二氯甲烷、二氯丙二烯、环戊烷、1,1-二氯乙烷、二溴氯甲烷、二溴甲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1,2,3-三氯丙烷、1,3-丁二烯、一溴一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1-溴丙烷、2-溴丙烷、正己烷、甲基叔丁基醚、一氯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异丙烯、异丙苯、氧氯丙烯、卞基氯、1-辛烯、氯乙酸乙酯、对-氯甲苯、乙酸乙烯酯、氧丙烯、1,2-二乙苯、1,3-二乙苯、1,4-二乙苯、1,2-二氯苯、1,3-二氯苯、1,2,3-三氯苯、1,2,4-三氯苯、1,3,5-三氯苯、二硫化碳、六氯丁二烯、五氯乙烷等化合物的测定。 1.3 各目标化合物检测限如表4-6-1所示。 表4-6-1 目标化合物的检出限 分析项目化合物单位检出限 挥发性有机物(VOC)二氯甲烷μg/kg 1 四氯化碳μg/kg 1 1,2-二氯乙烷μg/kg 1 1,1-二氯乙烯μg/kg 1 顺-1,2-二氯乙烯μg/kg 1 1,1,1-三氯乙烷μg/kg 1 1,1,2-三氯乙烷μg/kg 1 三氯乙烯μg/kg 1 四氯乙烯μg/kg 1 1,3-二氯丙烯μg/kg 1 苯μg/kg 1 氯仿μg/kg 1 反-1,2-二氯乙烯μg/kg 1 1,2-二氯丙烷μg/kg 1 对-二氯苯μg/kg 1 甲苯μg/kg 1 二甲苯μg/kg 1 1,2-二溴-3-氯丙烷 (DBCP) μg/kg 1 苯乙烯μg/kg 1 正-丁基苯μg/kg 1 2.0方法摘要 2.1土壤样品经甲醇萃取后,其中一部分用纯水稀释,通入高纯氦气或氮气等惰性气体,使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进入气相并被捕集管捕集,捕集管经加热将目标化合物脱附出,再经低 209

土壤和沉积物 酮类和醚类化合物的测定 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当土壤和沉积物取样量为2.0g时,21种目标物的方法检出限、测定下限见表A.1。 表A.1 目标物检出限、测定下限 序号目标物中文名称CAS No. 检出限 (mg/kg) 测定下限 (mg/kg) 1 乙醚ether 0. 2 0.8 2 丙酮acetone 1.0 4.0 3 甲基叔丁基醚methyl tert-butyl ether 0.1 0.4 4 二异丙基醚isopropyl ether 0.2 0.8 5 乙基叔丁基醚tert-butyl ethyl ether 0.1 0.4 6 2-丁酮2-butanone 1.1 4.4 7 甲基叔戊基醚tert-amyl methyl ether 0.2 0.8 8 2-戊酮2-pentanone 0.2 0.8 9 乙基叔戊基醚tert-amyl ethyl ether 0.2 0.8 10 3-戊酮3-pentanone 0.2 0.8 11 甲基叔丁基酮methyl tert-butyl ketone 0.1 0.4 12 4-甲基-2-戊酮4-methyl-2-pentanone 0.2 0.8 13 2-己酮2-hexanone 0.1 0.4 14 环戊酮cyclopentanone 1.2 4.8 15 3-庚酮3-heptanon 0.2 0.8 16 2-庚酮2-heptanon 0.2 0.8 17 环己酮cyclohexanone 1.1 4.4 18 6-甲基-2庚酮6-methyl-2-heptanone 0.2 0.8 19 二异丁基甲酮2,6-dimethyl-4-heptanone 0.2 0.8 20 3-辛酮3-octanone 0.2 0.8 21 2-辛酮2-octanone 0.2 0.8 10

关于土壤中总石油烃检测分析方法论述

关于土壤中总石油烃检测分析方法论述 发表时间:2019-09-04T10:40:42.0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2期作者:刘亭[导读] 以及这些检测方法的缺陷;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江苏博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摘要:本文先是分析了总石油烃对土壤以及大气的危害;然后阐述了土壤中总石油烃的检测方法,以及这些检测方法的缺陷;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关键词:土壤;总石油烃;检测方法1、总石油烃的危害 有着“黑色金子”美称的石油是一国工业的血脉,现阶段,石油的发挥的做仍无可替代。但是石油的开发、加工、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污染物,其中对土壤污染最严重的就是总石油烃。总石油烃又称为矿物油,它可以通过自身含有的反应基团来限制土壤系统中脱磷酸的作用,致使土壤有机质中的碳、氮、磷之间的比例发生变化,从而大幅度降低土壤的肥力,甚至会导致在该土壤生长的植物含有毒素。此外,总石油烃还可以通过土壤参与到地球的大气循环之中,从而对地球的大气和水体造成污染。因此,对土壤中总石油烃进行检测,提取、分离各污染物对治理土壤的污染有着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在对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的检测中,我国还没有监理统一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评估改善土壤质量的前提工作就是准确的测定出总石油烃的含量,而准确检测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的关键在于采用的检测方法和使用的萃取溶剂,所以在没有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先进的检测方法关乎着数据的准确性。目前主要使用的方法有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和非色散红外吸收光度法。每种检测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其中非色散红外吸收光度法只能检测总石油烃中的环烷烃和直链烷烃,对其他化合物还不能够检测或者检测的结果很不准确,不具有代表性;气相色谱法灵敏性高,但是只能检测具有高度挥发性的物质,对不具有挥发性的物质无法检测,也无法满足检测的要求。所以,要继续研究操作简便、检测结果准确性高的测定土壤中石油烃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国家测定土壤质量的要求。 2、实验分析 2.1样品的处理 首先取已经被污染的土壤10g,去除土壤中的杂质,加入硫酸钠溶液形成混合溶液;其次,加入90mL丙酮正己烷(1:1)混合溶液,把样品在索氏提取器进行提取;最后,把提取液进行过滤,留过滤后的溶液留作检测。 2.2实验用到的试剂和仪器(1)硫酸钠(2)丙酮正己烷(1:1)混合溶液;(3)色谱纯正己烷;(4)索氏提取器;(5)氮吹仪;(6)气相色谱仪;(7)微量注射器等。 2.3仪器的使用环境条件气相色谱仪:300mm*0.25mm*0.25um 柱箱升温程序:60℃(7℃ /min) FID检测器温度:300℃ SPL进样器温度:300℃ 2.4标准曲线配制及测定标准曲线如表1所示:表1:标准曲线 2.5检出限度 在本次对土壤中总石油烃检测中,检测结果显示空白无杂峰,说明试剂能够满足还方法要求。对气相色谱仪HJ168-2010检出限度的结果,采用加标回收的方式进行验证。以3.5mg/kg的样品进行5次试验。以10.0g试样,经前处理,浓缩到1mL进行计算,其检出限度如表2所示: 表2:检出限度数据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