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沙市雨花区大气环境规划

长沙市雨花区大气环境规划

长沙市雨花区大气环境规划
长沙市雨花区大气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

课程设计

学院:林学院

专业年级:环境科学

学生姓名: 肖曦韬学号: 20106968 设计题目:长沙市雨花区大气环境规划

指导教师:汤春芳

2013 年 5 月 29日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工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大气污染问题正以相同的或更快的速度在城市中扩散。大气污染问题扩散首先是因为城市规划方面对生态坏境保护意识较弱,整个城市的布局常作为城市规划的首要考虑因素,但对于规划建设后所造成的的大气污染问题没有进行周密的考虑。其次,过度的城市扩张已经引起了城市许多居住坏境的不良反应,威胁到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发展规划。因此,如何在城市规划中解决城市的大气污染问题成为了城市环境保护的重点。

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和湖南省政府“长株潭三市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想的提出,作为地处长沙市南大门的雨花区,在长沙市发展规划中及长株潭三市经济一体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协调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一步落实于贯彻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精神,同时为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提高环境建设与管理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长沙市雨花区大气环境的规划势在必行,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面透彻大气污染防治法,加强大气环境的保护,开展大气环境区划工作是十分必要和紧近的任务。

目录

引言 (2)

第一章前言 (1)

1.1 法律依据 (1)

1.2 技术路线 (2)

1.3 指导思想 (3)

1.4 基本原则 (4)

1.5 规划范围与期限 (5)

1.5.1 规划范围 (5)

1.5.2 规划期限 (5)

1.6 规划与评价执行标准 (6)

1.6.1 环境质量标准 (6)

1.6.2 污染物排放标准 (6)

1.7 十二五规划指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存在问题 (7)

1.7.1 大气环境管理模式滞后 (7)

1.7.2 污染控制对象相对单一 (7)

1.7.3 环境监测、统计基础薄弱 (8)

1.7.4 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 (8)

1.8 规划目标 (8)

第二章长沙市雨花区东区基本情况 (9)

2.1 自然环境概况 (9)

2.1.1 地理位置 (9)

2.1.2 地形地貌 (10)

2.1.3 气象与气候 (10)

2.1.4 水文 (10)

2.1.5 生物资源 (10)

2.2 社会环境概况 (10)

2.3 社会经济、人口发展预测 (12)

2.4 资源能源消耗 (13)

第三章大气环境规划方案 (14)

3.1 环境大气污染现状分析 (14)

3.2 污染源现状及分析 (14)

3.2.1 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排放 (14)

3.2.2 地面风向风速 (17)

3.2.3 大气稳定度频率 (18)

3.2.4 大气逆温层 (18)

3.3 环境空气功能区划与规划目标 (18)

3.3.1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HJ14-1996) (18)

3.3.2 功能区划分原则 (19)

3.3.3 功能区划 (19)

3.4 环境预测 (20)

3.5 污染物总量控制计算与规划指标 (20)

3.5.1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式 (20)

3.5.2 污染物总量控制计算 (21)

3.5.3 总量控制规划指标 (21)

3.6 规划目标可达性分析 (22)

第四章规划实施保障 (24)

第五章结语 (26)

5.1 规划内容 (26)

5.2 个人总结 (26)

第六章参考文献 (27)

长沙市雨花区大气环境规划

第一章前言

1.1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

(5)《湖南省城市规划实施办法》;

(6)《制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

(7)《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

(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4-93(95)

(9)《长沙市建筑色彩管理规定》长沙市人民政府2009年5月1日(10)长沙市规划管理局关于加强建(构)筑物夜景亮化规划设计管理的通知 -[长规发[2007]1号]

(11)长沙市建筑与环境规划设计管理规定 -[长政发[2005]34号] (12)当地政府、环保部门提供的该区自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有关资料。

1.2 技术路线

图1-1 环境规划技术路线图

确定任务

预 测 资料收集 现状分析 编制规划大纲 确定规划目标 费用预算 制定实施计划 可达性分析 编制规划报告书 编制规划附图 编制规划文本 修改完善 制定规划方案

1.3 指导思想

(1)面向未来,站在新世纪的高度,从区域范围进行战略分析,按照起点高、立意新、机制全、环境美的规划思想,确保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以增加环境规划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

(2)贯彻长沙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长株潭三市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思,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处理好局部与总体、近期与远期的发展关系,实现与长沙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3)在充分利用现有规划成果的基础上,拓宽规划思想,细化地域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人口规模、用地类型,明确今后的社会经济、环境保护发展方向、目标模式以及城乡各项用地布局,完善各项配套设施等重大建设问题,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4)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根本出发点,着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能力,统筹区域环境资源,实施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努力解决细颗粒物、臭氧、酸雨等突出大气环境问题,切实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提高公众对大气环境质量满意率。

(5)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的环境目标、区域规划与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既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方针、政策和法规、标准的要求,又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4 基本原则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采取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措施,用严格的环保手段倒逼传导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联防联控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机制,实现区域“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根据区域内不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状况,划分重点控制区与一般控制区,实施差异性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区域内污染减排的责任与主体。

总量减排与质量改善相统一。建立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控制、评估、考核体系。根据总量减排与质量改善之间的响应关系,构建基于质量改善的区域总量控制体系,实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多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和均衡控制,有效解决当前突出的大气污染问题。

先行先试与全面推进相配合。从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抓起,以点带面,集中整治,着力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地区环境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积累重要经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