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贝多芬与阿炳异同 正文致谢

浅谈贝多芬与阿炳异同 正文致谢

浅谈贝多芬与阿炳异同  正文致谢
浅谈贝多芬与阿炳异同  正文致谢

一绪论

(一)论文的背景及目的:

通过对大学四年的学习情况,在毕业之际,最后对自己的学习作一个总结、归纳与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从一生坎坷,以艺为生——浅谈贝多芬与阿炳异同这篇论文, 对贝多芬与阿炳在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作品创作等方面进行浅析,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两位音乐家的异同,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在自己心理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那种感情以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表达的形象传达出这一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贝多芬与阿炳的一生创作经历与结果都是一项艺术活动。

(二)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

贝多芬与阿炳都是世界乐坛上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贝多芬在世界乐坛上创作了很多著名的乐曲,历来受到世界各国文人学士的喜爱,他的很多乐曲几乎是家喻户晓。阿炳虽为我国当时社会最底层的民间艺人,随着《二泉映月》一曲的广泛流传,他的名声也是越来越大,他仅有的几首乐曲也是家喻户晓。被群众所喜爱。

在音乐创作领域,随着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和深入研究,贝多芬与阿炳的曲子受到专业人员的普遍关注,是研究音乐文化不可缺少的领域。在贝多芬的作品中他的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等可谓流传甚广。它不同的曲子都有不同的风格。阿炳以一曲《二泉映月》轰动了大江南北,轰动了世界。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深刻的了解它们,更有力于民族音乐的传播,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本课题中,通过对图书馆以及网上的搜集和讨论,指导老师和专业老师的精心教导,平时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与交流等方法来搜集准备资料。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运用了对比、分析、举例等方法来完成论文写作。

(四)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对贝多芬和阿炳的童年时代、青年时代、命运的转折期、生命的终结与身后的怀念、主要作品及作品分析,来论述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异同点,从而使我们对这

两位音乐家有更深刻的了解。

本文主要从贝多芬和阿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展开论述,对双方不同的生活背景、社会背景、创作风格等进行对比论述。

二、童年时代

(一)贝多芬—灰色的童年

贝多芬1770年出生于德国波恩一个贫寒的音乐家庭。祖父是选帝侯的乐长,在当时波恩的音乐界颇享盛名,因贝多芬的外貌酷似其祖父,且有一个和祖父相同的名字,所以他的祖父特别宠爱他,给了他最初的音乐启蒙,只可惜在贝多芬3岁时祖父便去世了。父亲也是选侯的宫廷歌手,但无多大才能,且喜怒无常,嗜酒如命,母亲是一个厨司,心地善良,性情温顺,但婚后倍受折磨,在贝多芬十七岁时便去世了。

贝多芬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因此在贝多芬四岁时,他的父亲便开始逼着他无休止的学习钢琴和小提琴,稍有不慎,便遭毒打。八岁时开始他的第一次公开演奏会,但因为这时期他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凌乱和没有系统的,所以最终没有成为父亲预想中的神童。九岁时贝多芬有幸向波恩城的宫廷乐长聂费学习演奏,在聂费先生的亲自指导下,他广泛地了解和研究世界各国的音乐和作曲理论。十一岁时便辍学在家专心学习音乐,十二岁时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古钢琴,小提琴,大风琴并开始在当地剧院,教堂乐队工作。

(二)阿炳—艰辛的童年

阿炳1893生于江苏无锡。父亲华清和,为无锡洞虚宫雷尊殿当家道士,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母亲秦氏先前是个寡妇,与华清和的结合遭到族人痛骂,在阿炳出生四年后便悒郁而死。阿炳一生下来就被父亲送至无锡县东亭镇小泗房巷老家托族人抚养,8岁后带回道观,取学名华彦钧,小名阿炳,并被送入私塾读书。

阿炳幼时便表现了罕见的音乐天赋,在他10岁那年,父亲便教他迎寒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12岁那年,阿炳开始学吹笛子,父亲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且在笛尾上挂铁圈或秤砣以增强腕力;阿炳在学二胡的时候,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茧。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

三、青年时代

(一)贝多芬—奋进的青年

贝多芬在17岁时首次去了维也纳,在那里,他拜访了他所崇拜的莫扎特,他的音乐才华得到了莫扎特的肯定。但同年4月,贝多芬的母亲去世,这不得不使他返回波恩。母亲的去世给贝多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不但要养活两个弟弟,还要照顾他的父亲。他担负起了全家的所有责任。

1789年正值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贝多芬来到当时革命新思想的中心地波恩大学,听讲了哲学课,接受了最初的革命思想,心中涌动着爱国的精神和感情。贝多芬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向往着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法国大革命和资产阶级的反封建运动使他拥护共和的思想越来越肯定和明朗,这种思想在他后来的生活和创作中更加明显的显现出来。

22岁时,父亲去世。贝多芬才离开故里第二次去维也纳,但那时莫扎特已经不在人世了。因此贝多芬转向海顿门下学习作曲,此后又向沙里埃利,辛克,艾布雷斯贝格等人学习作曲理论,到维也纳不久他便以钢琴手的身份活跃于当地乐坛,他把戏剧性的,炽热的激情和民歌风格的、宽广舒缓的意趣融为一体。很快就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地位。

贝多芬获得了成功,渐渐的他的名字轰动了整个维也纳。此后,他经常举行演奏会,不断把新的创作介绍给听众,并且还到欧洲各地作巡回演出,从此贝多芬这个名字在整个欧洲家喻户晓。

(二)阿炳—失足的青年

1890年至1950年之间中国是一个乱世之国,而阿炳恰恰就生在这个统治阶级极端腐朽的社会里。阿炳在22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那时他年轻气盛,禁不住那些花前月下,靡靡之音的诱惑,渐渐的误入了歧途,他开始放纵情欲,常去花街柳巷,在那里吸食鸦片,又染上了梅毒。由于他染上的梅毒很厉害,导致他双目失明。

阿炳眼睛一瞎,失去了经济来源,成了一个活废人。他堂弟渐渐控制住了殿里的事

务,最终把阿炳赶出了雷尊殿。那时阿炳30多岁,正值人生中的大好岁月,然而由于他的失足,却成了一名流浪街头的艺人。

四、命运的转折时期

(一)贝多芬—战胜病魔

贝多芬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被社会承认,本以为从此一切都将一帆风顺。然而,痛苦的现实却又降临到了他的身上--他完全失去了听觉,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一种致命的不幸。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觉到听觉日渐衰弱。药剂,湿布,温泉浴等治疗方法他都用过,但耳聋未见好转,反而更加恶化。整日鸣响的两只耳朵使贝多芬的内心受到了剧烈的痛苦和折磨。但他并没有把耳朵失聪的事告诉任何人,他尽量减少与人见面谈话,自己独守着这个可怕的秘密。但人们逐渐发现,和他谈话时离他稍微远点,他就瞪着眼睛不说话,可是过一会儿,他又向别人发问。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他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韦格勒医生和阿芒达牧师。

这种悲剧性的愁闷与苦恼的心情,在贝多芬当时和后来的许多音乐作品中都有所表现。与此同时,让他雪上加霜的是他遇到了一位令他倾心相爱的姑娘琪丽尔荻,可是因为他的失聪让他不得不放弃自己心爱的人儿,这给他的心灵带来了更大的创伤和打击。

但是,他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战胜了他个人的痛苦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创作力量的源泉。1801—1814年贝多芬完成了八部交响曲,这八部交响曲都是大型的综合的音乐体裁,这对于一个患了耳疾的音乐家来说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也足已见他旺盛的创作热情和巨人一般的能力。在贝多芬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作品——第三交响曲《英雄》。《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

(二)阿炳—流浪街头,卖艺谋生

双目失明是阿炳人生中的转折点,他的命运在他眼前一片漆黑的一刹那间就已经被确定下来了,因为那时他已经没有了丝毫挣扎的余地。失明让他从雷尊殿的当家道长变成了一个潦倒不堪的街头艺人。为了维持生活,他不得不身背琵琶、胡琴,走上街头,自编自唱,说唱新闻。

阿炳每天都穿着一件旧长衫,戴着一副圆墨镜由跟随他的董崔娣扶着,沿着无锡运河的码头闹市边走边拉琴,每天下午都在崇安寺三万昌茶馆门前围场演唱。他敢于抨击社会黑暗,善于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吸引听众。有时,他也会拿自己瞎了双眼的惨痛教训奉劝世人不要被恶习传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他的许多新闻唱出了群众的心声,深得市民们的喜爱。他富有一腔爱国的热情: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又编唱《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人们去爱国。谋生活动结束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活”,阿炳便换成胡琴,由崔娣搀扶着在大街上边走边拉,这时他拉的不再是卖艺时拉的小调,而是随心所欲的去拉,拉自己的所想,拉自己的心声。

被命名为《二泉映月》的旋律正是在这个时候显现出来的,阿炳经常拉这个旋律,他边走边拉,一路上可以拉出六七种不同的变奏。阿炳是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创作,把生活的艰辛和苦难融入到了他的音乐里。

阿炳纯粹靠演唱来维持生活,他在黑暗、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却从来没有做过向人乞怜的样子。他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都通过他的音乐反映了出来,他没有因为生活的艰难困苦而潦倒、庸俗。相反,他的音乐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他的艺术成就融入了很多生活的苦难,也正是在这种苦难的生活中,他的音乐才能才显示出来,他的音乐才被赋予了更高的价值。

五、生命的终结与身后的怀念

(一)贝多芬——伟大的专业作曲家

1827年3月,贝多芬和折磨人的病魔持续斗争了4个多月,贝多芬在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永远的离开了人们。1827年3月29日下午3点,人们在维也纳为贝多芬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葬礼。参加葬礼的人有两万多。大家都哀送着音乐大师贝多芬。学校停课,军队去维持秩序,凡是维也纳的著名音乐家,没有一个不参加葬礼的。在公墓前,歌唱演员宣读了最后的告别辞,这篇悼词充满感情,感人肺腑,在场的人无不热泪盈眶。

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如今结束了他那历经沧桑的一生,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为了音乐艺术。他的一生和创作活动都说明了作曲家巨人般的性格,他集中了卓越的音乐天赋和坚强的反抗气质,他的创作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个顶峰。他的离去让人潸

然泪下,人生的荆棘始终缠绕着他,并狠狠地刺伤他的心,音乐是他苦难中唯一的安慰。他是一位真正的,勇敢的艺术家。他继承了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的伟大艺术,同时也使这种艺术向前发展。他有着崇高而高尚的情感,他的至高无上的音乐,渗透着他的生命与血汗。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产生出崇高的思想,构成了他一个音乐家的特殊品质。贝多芬的创作源泉来自人民。他把从人民那里接受的东西加以创作,变成新的更完整的艺术作品又还给了人民。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去创造欢乐,他把这种用苦难铸成的欢乐却奉献给了全人类。他始终把自己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所以他的音乐受到了人民的欢迎,也被给予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使人民对他的作品感到十分亲切。一个艺术家最大的幸福就是找到了同向人民心灵的道路,成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的人,这一点贝多芬做到了,贝多芬应该算是最幸福的艺术家之一了。

(二)阿炳——不朽的民间艺人

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学家杨荫浏与曹安合带着一台进口的钢丝录音机来到无锡给阿炳录音。由于当时条件不允许,录音的钢丝不够,所以就只录下了这六首曲子。据说阿炳还有七百多首二胡和琵琶曲。当阿炳听到自己的琴声从录音机里传出来时,心情无比的激动。

阿炳录音的事情传遍了无锡,在他录音第五天后,当地的牙医协会成立举行晚会时,请了阿炳去拉琴。会场挤满了前来观看啊并表演的老百姓。阿炳登台首先弹了曲琵琶曲,接着又拉了二胡曲《二泉映月》,当时的阿炳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拉完两首曲子后,他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但是听到台下掌声如此强烈,阿炳心中万分激动,最后他还是硬撑着上台又演奏了一曲《听松》。这是阿炳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上台演出,而且是坐着拉琴。演出结束的第三天,也就是1950年12月4日,阿炳突然大口大口吐血,当天就离开了人世。

阿炳死后被葬在无锡市西郊山脚下“一和山房”墓地。阿炳的死是静悄悄的,他膝下无子,死后没有多少人来为他送行,就像当地一户普通人家死人一样,甚至比普通人家的葬礼还要寒酸,一个民间音乐家就这样悄悄的消失了,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悲剧。

他作为一名中国的民间艺人,作为当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民间艺人,在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历史积淀上,以自己度过的沧桑岁月和不平凡的经历凝聚成了逐渐获得世界

性声誉的传世之作。应该说,他是一位在中国音乐史上罕见的,走向世界的民族,民间音乐家。

六、主要作品及作品分析

(一)贝多芬——向往自由,斗争再斗争,对未来充满信心

贝多芬一生写了很多部作品,不仅是数量众多,他的创作体材也很广泛。在声乐领域里有歌剧、清唱剧、弥撒、康塔塔、合唱幻想曲和艺术歌曲;在器乐领域里包括:9部交响曲、11首管弦乐序曲和戏剧配乐;另外还有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3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变奏曲等等。他一生的奋斗为世人留下了享不尽的精神财富,而他的许多重要作品却都写于全聋时期。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在他的音乐创作领域中,可以说交响乐是最为突出的。在他的九部交响曲中,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最为著名。

《第三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深刻地表现英雄思想的第一部大作品。英雄的性格,英雄的精神世界以及向专制暴政所进行的斗争行为,是这部光辉作品的主题思想。《第五命运交响曲》的创作揭示了人民革命斗争的辨证规律,充满了英雄主义的精神,反映了“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的主旨。与《第三英雄交响曲》不同的是英雄主义是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第三英雄交响曲》歌颂的是个别的英雄,而《第五命运交响曲》所歌颂的是人民以及人民的斗争和胜利。但这两部交响曲却都表现了生活斗争中的悲剧性和英雄精神。但他的《第六田园交响曲》则反映了另一个新的主题,即“英雄与大自然”。《第五命运交响曲》与《第六田园交响曲》表现出了贝多芬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前者是激烈的,雄伟的;后者是安详的,宁静的。不同的作品,一方面表现了贝多芬勇与同命运搏斗,决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敢战斗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贝多芬赞美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第九合唱交响曲》是贝多芬创作生活的总结,是前八部交响曲,特别是第三、第五交响曲中英雄思想的继续和发展。在这部作品中体现了“从黑暗到光明”的典型思想。他把《欢乐颂》作为歌颂的核心,把伟大的欢乐奉献给所有的人们,表现出全人类团结友爱的理想,也表现出人民对和平、自由的渴望。可以说第九交响曲集中地体现了贝多芬创作的思想境界、革命热情和艺术理想。

(二)阿炳——对现实不满,无奈,抗争,对前途信心不足

阿炳的作品是有很多,可是流传于世的却只有屈指可数的六部。这六部作品分别是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

《二泉映月》作为中国近现代民族器乐创作的优秀代表,以逻辑严谨的结构以及对人生的深切感叹,展现了古老民族的东方神韵。这首作品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运用二胡五个把位上的宽广音域演奏,再配合苍劲的运弓处理,流露出如泣如诉,如悲似怒的情调以及对现实的不满,无奈和对光明理想的憧憬。表现了阿炳历经旧中国生活坎坷和磨难的一个流浪艺人的感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阿炳的另一首二胡曲《寒春风曲》的音调与《二泉印月》相近。明亮音区的演奏显得更加活泼流畅,舒展宽广,展显了充满活力的世界。《听讼》是以南宋名将岳飞抗金的史实而写的,寄托了对民族解放的期望。阿炳传谱的琵琶曲《大浪淘沙》取材于十番锣鼓曲中的《将军令》音调铿锵有力,表现了热情奔放的情绪,使人陶醉与“天人合一”的意境。《昭君出塞》是他的父亲华清和传授的琵琶曲,曲中展示了威严端庄,富于动力和明快的形象。《龙船》源自江南民间套曲,表现了端午节龙船竞赛的欢快热烈的场面,反映了阿炳的民俗生活情趣。

这些作品无不显示出阿炳丰富的精神世界,但《二泉印月》的影响最为广泛。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当时当时文化艺术界“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口号下,众多艺术家对国家的传流音乐文化遗产进行了加工处理。《二泉印月》先后被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钢琴独奏曲,弦乐合奏等,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爱。日本的指挥家小泽征尔在第一次听到这首乐曲时,潸然泪下,他说,“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首曲子相继又由一些世界级的指挥家,著名的中外交响乐团演奏,《二泉印月》跨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结论

同为音乐巨匠,阿炳和贝多芬都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音乐,他们的身世极为相似,然而创作风格却迥然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贝多芬的乐曲是人类智慧的创造物,是遵循某种人为的制作程序而制,他的注意力是创造作品本体,对于音乐本体,演奏家自由二度创作之责任的可能。而阿炳的音乐却不是这一类音乐,严格地说,他的音乐甚至不能称为“作品”。他只是拉琴,用他的心拉琴,没有乐谱,他并没有想到他拉出来的《二泉映月》是一首名曲,会名扬四海;从体裁上说,贝多芬的音乐是多乐章的交响乐,阿炳的音乐是单乐章的独奏曲;从旋律上说,贝多芬的音乐是横向纵向都有的多线条旋律,阿炳的音乐是横向的单线条;从情感上说,贝多芬与阿炳都不在自己的音乐中诉说自身的苦难,悲哀或不平。生活确实铸造了贝多芬,铸造了阿炳,他们的音乐都是感情的超越与升华,是更超然、更抽象、更普遍的人类情感、社会情感甚至宇宙情感,而不是他们个人的狭隘的情感。

致谢

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学习,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而且要感谢母校黄河科技学院音乐学院所有老师与同学四年来对我的关心与支持,感谢各位老师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同时也要感谢身边同学的热心帮助,没有你们的支持与关心,就没有我今天的毕业论文!

最后,我要向我的父母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没有你们无私的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怀着感恩的心情,再次对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家人、朋友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赫费尔.西方音乐的故事[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杜亚雄.中国民族音乐学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3]王华南.听音乐家在邮票里说故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4]孔在齐.共享美妙的音乐[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6.

[5]罗曼.罗兰.贝多芬传[M].北京:人民文化出版社,2007.

[6]李岚清.音乐笔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朱敬修.中外音乐欣赏[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8]朱敬修.西方音乐史[M].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9]王志艳.让灵魂在维也纳闪光[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6. [10]郑孝时.音乐大师贝多芬[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11]庞培.阿炳[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12]阿炳艺术成就国际研讨会.阿炳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 [13]胡适.国学宗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14]黎松寿.阿炳传略[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浅谈贝多芬的音乐精神

浅谈贝多芬的音乐精神 音乐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从古典音乐的纯净音符中走来,站在大潮退后的沙滩上领略轻音乐的美妙。绕梁三日,余音不绝。欢快洒落在心窝里,宛如一些活泼轻盈的精灵,在为心灵进行一次洗礼。优美的音乐让人沉醉,优美的灵魂,优美的歌谣,让人有种返璞归真的童乐,如阳光般温暖美好。 人生之路遥远漫长,路途中有着明媚的阳光,艳丽的鲜花,但也有杂草,有荆棘。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掌声有鲜花,但也有艰难有挫折。这可能会让那些畏惧困难的人低头,放弃。可对那些不甘平庸一世的人来说,那是一场不分昼夜的争斗,通常是在孤单与寂静的情形下展开的惨烈的,没有光辉和幸福可言的争斗。在他们身上重压着贫苦、每日的烦忧,还有繁重和愚笨的劳动,不存在任何希望,看不到欢乐的曙光。而贝多芬就是其中的一个经典。以下就从贝多芬的成长经历与其创作的作品来分析贝多芬的音乐精神。 讲起贝多芬,一个画面就不由得飘过脑袋:头发蓬松,金刚怒目。是的,这就是贝多芬在大多数人们心中的形象、标志。他的笑不带任何愉悦的气息,它是粗犷而狂野的,丑陋的,而且时间极短—那种笑来自于一个不习惯欢愉的人。他总是神情抑郁,表现出“一种无药可治的忧伤”。这与他的成长经历有不可撇清的关系。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出生于夫拉芒家族,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祖父叫鲁特维克,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他的母亲是一个女佣,一个厨子的女儿。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迅速。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感想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感想 《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歌,他在失聪的情况下,依旧创作出令人产生共鸣的音乐。所以我很敬佩贝多芬,他是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欣赏了《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后,使我再次感受到贝多芬的伟大,他那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使我十分难忘。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乐曲体现了贝多芬那种通过斗争换取美好生活的哲理思想。和着熟悉的旋律,感受着变化的节奏,那是灵魂的交响乐,贝多芬用生命的力量完美的演绎了这部作品。在一次次欣赏贝多芬的《欢乐颂》时,一次次被它所感动。那高亢、优美的旋律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振奋,生活中增添了勇气,这就是贝多芬的音乐,能使人感动、使人称赞不绝的音乐! 《欢乐颂》,第四乐章里的合唱部分,也是这部交响曲里最重要的段落。它是依据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同名诗歌写成的,内容反映例如贝多芬那个时代的人们“四海之内皆兄弟”,“亿万人民团结起来”的理想愿望。我们应当理解贝多芬那种通过斗争换取美好生活的哲理思想。“交响合唱”部分气势磅礴,一气呵成,但又自然地分为了七个部分。贝多芬用生命谱写了欢乐,讴歌了胜利,这是他一生创作的总结与终结。作曲家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以伟大的《第九交响曲》登上了他的艺术思想的峰巅。在当时欧洲席卷黑暗阴云的时刻,他以

锐利有力的音乐语言,写出了光明的时代之音,实践了他的“艺术只应该为穷苦的人民服务”的信念。他曾经在黑暗王国中慷慨地预言过:“五十年内,世界上到处都将由共和国。”这精确的预言,使贝多芬这部最后的杰作至今放射着灿烂的思想光芒和绚丽的艺术光辉。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曲式分析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曲式分析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 引子呈示部(11-132) 主部连接部副部连接部结束部 (1-10)(11-27)(28-50)(51-88)(89-113)(113-132)c,降E,c c,V/c c,V/降e 降e,降A,降e 降e 降E,c,V/g 连接部分展开部(137-194) (133-136) g,V/e 引入部分中心部分返回部分 引子材料(137-148)(149-167)(167-194) e,G,g g,C,V/C C,c 主部材料 再现部(195-294) 主部连接部副部连接部结束部 (195-202)(203-220)(221-252)(253-277)(227-294) c f f,DD/f 向c小调过渡 c,DDVII7/c 尾声(295-310) 第一尾声第二尾声 (295-298)(299-310) c————————— 引子材料主部材料 第一乐章,c小调,极缓板,转辉煌的快板,宏伟的奏鸣曲式。开头是一段相当长的充满悲怆情绪的极缓板,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 第二乐章:回旋曲式 回旋曲式 主部插部I 主部插部II 主部尾声 (1-16)(16-28)(29-36)(37-50)(51-66)(66-73)降A f 降A 降a,E 降A 降A

第二乐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2/4拍子。本乐章是极为优雅的慢板音乐,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无词歌曲。本乐章的主题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它曾被现代轻音乐队改编为轻音乐曲,成为通俗音乐中的精品。 第三乐章:回旋奏鸣曲式 回旋奏鸣曲式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2/2拍子,回旋奏鸣曲式。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欢笑的背后,是微微的不安和骚动。大调的副部主题虽然明朗,却也以急速的运动暗示着心态的不稳定。插部以一种宣言式的坚定语调表达了真正坚强稳定的意志。这个乐章的好几个段落都有贝多芬惯用的“签名式”结尾,让人领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潇洒。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逝世。创作上,他对古典主义音乐传统的继承与拓展,对奏鸣曲式和交响套曲形式结构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最杰出的大师之一,被后人尊称为“乐圣”。 出版于1799年的《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1792年27岁时创作的,题献给酷爱音乐的 亲王李斯诺夫斯基。当时,既是暴风骤雨般的革命年代,又是自由与平等受到镇压的年代 因此,在创作风格上,这部作品也具有以上两种因素的结合。作品中,没有了海顿与莫扎 特的影响,充满活力的贝多芬经过生活的磨砺,经常陷入悲剧情绪中。这部作品的音调取 材于青年贝多芬在波恩创作的《f小调奏鸣曲》,其形象深刻、新颖而独创,诉说了愤怒、 苦难和热情。这部作品构思气势磅礴、音调庄重威严、情绪悲壮激昂、感情崇高伟大,它运用厚重的织体、丰富的和声、频繁离调和转调、音区与力度上的对比等表现手法,使音乐更加富有戏剧性。它是贝多芬早期的杰作,是贝多芬奏鸣曲逐渐向浪漫派风格靠近的代 表作,是贝多芬里程碑式的作品。标题“悲怆”,隐藏着生命的磨难,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但音乐本体更多的是对不幸遭遇的“隐忍”,对命运的“挑战”和“抗争”,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1]这是年轻贝多芬的悲怆。 《悲怆奏鸣曲》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c小调,二二拍子,是整首奏 鸣曲中最为伟大的乐章。其结构如下: 1、引子(1 T 10小节) 2、呈示部(11 T 132或者134小节)主要主题T连接T副主题T第一个结束主题T 第二个结束主题T 主要主题的双片断T连接 3、展开部(135 T 196小节)慢板的引子T主要主题和引子动机发展T连接 4、再现部(197 T 296小节)主要主题T连接T副主题T规则地移到第一结束主题T 规则地移到第二个结束主题T规则地移到第三个结束主题T同样再现 5、尾声(297 T 312小节)引用慢板引子T引用主要主题部分T动力结束[2]130第一乐章的引子,在矛盾因素的对置与较量,伴随力度与音区的对比中拉开帷幕,仿佛 是被沉重的压迫下痛苦的叹惜与呻吟。作品中,贝多芬打破了传统奏鸣曲的形式,创造性地在快板乐章前加进的这个具有相当篇幅的引子。使用如此重份量引子的手法,在贝多芬全部奏鸣曲中都是空前绝后的[3]。在引子庄严的慢板中,利用c小调和E大调变换, 烘托了强烈悲壮的情绪和性质,弥漫着痛苦哀求的气息。沉重的和弦,伴随着命运痛苦的叹惜与呻吟,时而让人感受到对光明的期望,时而又让人感受到命运沉重的压力。在庄重 缓慢的和弦多次强调之后,双手同时推向到一个宽广激昂的优美旋律,不让人有丝毫的喘息,音乐又急速地推向音阶,象激流一般一往无前。在引子中,休止符在音乐中是一种等 待和酝酿,集中内在的爆炸力,增强了音乐内在的紧张度,从而产生浓烈的悲怆气息。 [4]引子结束处,从高音倾泻而下的一连串快速半音已蕴积着反抗的情绪,为后面情绪的爆发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由四个首尾相接的乐句重叠而成,奋发向上、奔腾不息的音流反映了人 们向命运挑战的气势、与黑暗势力搏击的决心。作品不断运动的节奏,像卷起的巨浪拍击 岩石。他天才地运用了同一的节奏脉动,给人一种快速变化的印象。快板部分的进行是以 二分音符为单位,而引子和快板部分也在尖锐对立中求得一致,节奏不允许有丝毫的自 由,往上升的渴望支配了快板主题的所有部分,一种使内心获得自由的解放感,使乐思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赏析

英雄的颂歌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感想法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在其著作《贝多芬传》中 对《第九交响曲》有这样一段激动人心的精彩描述:“黄昏将至,雷雨也随着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还给了我们。”初次聆听音乐巨人的巅峰之作便深深地被这种庄严肃穆、厚重深邃的音乐氛围感染,像是一条长河有奔流入海的激荡也有涓涓细流的幽静,又像是一部英雄的史诗,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有辉煌也有落魄,心潮跟着音符激昂澎湃,曲终时恍如经历了一场很久之前的战争。 “贝多芬一生中从未间断过阅读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席勒的作品,其中尤以《欢乐颂》给他印象最深,影响最大。” ①德国著名诗人弗里德里希·席勒具有很强烈的反专制思想,渴望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在其著名诗作《欢乐颂》中深刻表现了这一主题,同时对青年时期的贝多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考证说早在波恩时期,贝多芬就有意将席勒的《欢乐颂》谱写成一部宏大的乐曲。但此时的贝多芬还未经过漫长的生活旅途,艺术与思想没有进入成熟阶段,几经尝试都未能成功:“一七九八年, 贝多芬又曾记下一首配唱“慈爱之父必定存在”《欢乐颂》中的诗句的旋律。一八一一年, 在第七和第八交响曲的草稿之间, 又有一个主题, 配唱‘欢乐, 神明美丽的光芒’。一八一二年又有过草稿设计, 曲名是《席勒序曲》, 拟以《欢乐颂》作为高潮结束。” ②直到晚年创作《第九交响曲》的时候才得尝夙愿。《欢乐颂》作为作品的最后一部分,正体现了他“通过苦难得到欢乐”或者“通过斗争得到胜利”的人生信念。不少的研究者认为贝多芬的音乐在思想内涵上超过了诗歌。“俄国音乐评论家里亚历山大·谢觉夫( 1820—1871) 曾着重指出, 贝多芬作的曲在思想上超过了席勒的诗……席勒把欢乐当做亲密团结的前提, 贝多芬却认为, 两者的关系应该倒置,只有取得了亲密团结, 欢乐才能降临人间。所以, 贝多芬从席勒的诗中理解到了积极而又具有活力的特点。” ③《第九交响曲》全曲都试图在向人们传达“通过苦难,得到欢乐”的信念,欢乐必须要经过抗争、奋斗,而不单纯是乌托邦的想象。“在贝多芬的不少期作品中包括第九交响曲, 既显露出贝多芬以及这时人民群众普遍经历苦难的悲痛和孤寂情, 也显示出去克服悲痛、战胜苦难的意志和力量。这是《欢乐烦》原诗所没有的。正如贝多所说的‘人们只能如此(指蒙受苦难)。即使这样, 人们也应当保持他的力量……’(1816年5月13日致埃士朵弟伯爵夫人的信)。” ④贝多芬一生未曾与当时黑暗的统治妥协,坚持着对自由平等解放的追求,未曾停止过斗争。整个乐曲就像是一位英雄的斗争史,起伏跌宕波澜壮阔,更像是贝多芬传奇一生的映射。在聆听音乐的时候,有时大脑里会闪现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塑造的人物形象——桑提亚哥老人。贝多芬似乎也在塑造一个人物形象,一个与命运与黑暗势力斗争的英雄形象。贝多芬所要塑造的英雄形象与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更关注社会、人民的安慰,渴望一个自由民主的新世界,真正的着眼点在于社会、世界;而后者则更多的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超越,是对人类顽强毅力的肯定。整部作品又给人一种自述式的感受,似乎是作曲家在向人们激情澎湃地做着讲说,有时娓娓道来有时手足舞蹈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教学内容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 , 1770 年 12 月 16 日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 , 1827 年 3 月 26 日在维也纳逝世。创作上 , 他对古典主义音乐传统的继承与拓展 , 对奏鸣曲式和交响套曲形式结构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 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最杰出的大师之一 , 被后人尊称为“乐圣”。 出版于 1799 年的《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 1792 年 27 岁时创作的 , 题献给酷爱音乐的亲王李斯诺夫斯基。当时 , 既是暴风骤雨般的革命年代 , 又是自由与平等受到镇压的年代 , 因此 , 在创作风格上 , 这部作品也具有以上两种因素的结合。作品中 , 没有了海顿与莫扎特的影响 , 充满活力的贝多芬经过生活的磨砺 , 经常陷入悲剧情绪中。这部作品的音调取材于青年贝多芬在波恩创作的《 f 小调奏鸣曲》 , 其形象深刻、新颖而独创 , 诉说了愤怒、苦难和热情。这部作品构思气势磅礴、音调庄重威严、情绪悲壮激昂、感情崇高伟大 , 它运用厚重的织体、丰富的和声、频繁离调和转调、音区与力度上的对比等表现手法 , 使音乐更加富有戏剧性。它是贝多芬早期的杰作 , 是贝多芬奏鸣曲逐渐向浪漫派风格靠近的代表作 , 是贝多芬里程碑式的作品。标题“悲怆” , 隐藏着生命的磨难 , 流露出内心的痛苦 , 但音乐本体更多的是对不幸遭遇的“隐忍” , 对命运的“挑战”和“抗争” , 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 , 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 [1] 这是年轻贝多芬的悲怆。《悲怆奏鸣曲》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 , c 小调 , 二二拍子 , 是整首奏鸣曲中最为伟大的乐章。其结构如下 : 1 、引子 (1 → 10 小节 ) 2 、呈示部 (11 → 132 或者 134 小节 ) 主要主题→连接→副主题→第一个结束主题→第二个结束主题→主要主题的双片断→连接

浅谈贝多芬及其作品

浅谈贝多芬及其作品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男,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 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于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家庭的不幸和命运的坎坷并没有将贝多芬打到,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音乐天分. 贝多芬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乐师,四岁就被迫开始学习音乐,由于父亲是个酒鬼,所以经常半夜醉醺醺地喝酒回来让贝多芬练琴.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担任了管风琴师尼福(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尼福学习音乐。尼福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在贝多芬十七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酗酒失声,家境陷入贫困,不得不担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苦难和逆境能使人不断成长,安逸的生活只会让人不知进取.贝多芬小小年纪 就遭受着常人没有的遭遇,也使得他的性格坚强,努力好学.还有一点就是贝多芬多音乐的热爱,从而创作出许多流芳百世的作品.我们扪心自问,十二岁的时候,我们还在父母的身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己喜欢的东西父母要是不买,我们就又哭又闹,可是就算如此,可以理解为还小,不懂事.那十七岁呢?我们又干了什么呢?还是依靠着父母每天给的生活费过着日子,自己还在那以此为乐.贝多芬不仅在音乐上的造诣值得我们学习,在人生成长的历程中同样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贝多芬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能让它毁灭我!”可见贝多芬对命运的阐释和理解,贝多芬还创作了《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这部作品创作于1805——1808年,与他完成《英雄交响曲》的时间相隔4年。在这4年中,他不但

我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有感

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有感 在浩渺,悠远的人类历史长河中,音乐仿佛是在想象空间中飘逸的精灵,伴随着人类自身的成长与体验。是的,在人类的成长的岁月中,音乐成为一种必须的历程。有史以来人类最伟大的音乐,仿佛宫殿般的建筑在贝多芬的笔下诞生了。 这是一部音乐的“圣经”,一部描写人类在磨难、艰辛中进行斗争的过程,这就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俗称“合唱交响曲”。这部交响曲既超越了莫扎特的儿童般的浪漫,又透视着理查.瓦格纳歌剧中的神性,它所能缔造的无非是一种超越尼采心中那种超人的力量与意志。这是音乐的顶峰、音乐的沧海,在充满抽象化的哲理中,体现那种博大、精深,令人无可抵卸,同时又是如此的在沉重中透露出无比的锋芒。 “黄昏将临,雷雨也随着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挟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还给了我们。” 第九交响曲的创作开始于1817年,与《第八交响曲》整整相隔了十年之久,他历时近七年的时间,于1824年春完成,同年五月七日晚首演于维也纳。如今距离1824年的首演盛况,已经过去近两百年了,但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欢乐颂》却成为了长盛不衰的经典作品。在这两百年岁月中,几乎所有的后辈音乐家、作曲家都被这部宏伟的作品所倾倒;更有无数业余的听众被这部作品所带来的音乐哲理、音乐气度所感染!因为这部作品,贝多芬成了神一样的人物,《欢乐颂》成为了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不灭的自由、和平之明灯。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以其严谨深刻的思想、永恒神圣的热情、无与伦比的力量和伟大高尚的心灵,赢得全体听众的心。首演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功。听众沸腾了,欢呼、兴奋、不能自已,许多人流下了热泪。起初贝多芬在指挥台旁,背向听众,因耳朵早已失去听觉,对身后沸腾的场面毫无察觉,当女中音独唱演员把他扶转过来时,他才发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大受感动,频频致意。谢幕五次仍掌声如雷,激动的人们不能平静。这早已超过了当时的皇帝到场只准三次鼓掌欢呼的标准,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第九交响曲的首演成功,给晚年的贝多芬以莫大的精神安慰。

大学生音乐鉴赏论文---浅谈贝多芬

浅 析 贝 多 芬 文传张申慧 22号

浅析贝多芬 文传张申慧 22号最开始去了解贝多芬是高中学播音的时候,那时候又一遍文章叫《月光曲》,讲述的是传说贝多芬月光曲的由来。看文章把月光曲形容的很美的样子,于是便搜来听听,由此,变喜欢上了贝多芬的音乐。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 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 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100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 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主题。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 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 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其实贝多芬写作这部作品时正值1801年,当时他的耳聋疾患日渐严重,失恋的创痛尚未平复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写出了这首钢琴奏鸣曲。因此在第一乐章中 那支叹息的主题融人了他的忧郁的思绪。有人曾借助想象力解释了这个乐章说 “第一乐章犹如月之初升,充满希望,但被浮云所掩,万影俱逝,令人悲从中来”。 第二乐章——小快板 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比较短小 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冥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得非常完美。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第二乐章是个小快板。作为过渡性乐章,音乐情绪趋于柔和温馨,像是回忆昔日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乐章中的两个音乐主题仿佛是抚慰着创伤的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2)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感受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音乐情绪及欧洲古典音乐的特点。 (二)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代表作及音乐历史贡献。 (三)初步懂得奏鸣曲、奏鸣曲式及交响曲的音乐知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理解音乐内容。 难点:认识古典主义的音乐特征。 教学内容安排: (一)以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为重点内容,再感受、体验 音乐情绪表现,理解内容方面进行细致的赏析。 在教师的引领下,掌握几个音乐主题,特别是《欢乐颂》主题。 (三)了解贝多芬创造的背景,亲自指挥的状况以及作品产生的影响及作 用。 (四)引导学生探索音乐创造的风格特征与忍受经历的关系。 教学资源: (一)教材及配套资料,贝多芬生平、创作背景及高水平乐团《第九交响 曲》第四乐章的演出视频资料。 教师示范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音乐主题。 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如:器乐、声乐、指挥等激发兴趣、调动情绪 活跃气氛。 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一)完整聆听全曲 (二)出示乐曲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乐曲发展的脉络。 (三)指导学生演唱主题及四声部。 (四)师生合作用器乐、声乐、指挥形式等表现音乐。 (五)引导学生从贝多芬音乐中感悟音乐与人生,。 教学评价设计 (一)以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理解情况。 (二)探究讨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理解音乐内容。(以组为单位交流,教师评价)。 (三)教师对学生演唱主题及四声部时的评价。 (四)师生合作表现音乐时对学生表演的评价。 (五)学生写一篇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后的感想。 教学过程:

贝多芬--合唱交响曲(第九交响曲)赏析

合唱交响曲---贝多芬赏析 Ⅰ.第一乐章 庄严而不太快的快板奏鸣曲式,D小调,2/4拍子描写了巨大而紧张的斗争面开始深沉、失望、孤寂的引子是复辟时期令人窒息的空气的写照。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而后逐渐加强,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作曲家一上来就用一种严肃、宏大的气势表达出了整部作品的思想源泉。其实这是贝多芬很多作品中反复表现过的主题——斗争,也折射出斗争的必然过程——艰辛。旋律跌宕起伏,时而压抑、时而悲壮,我们似乎看到的是勇士们不断冲击关口,前赴后继企盼胜利的景象。宏伟的乐章,仿佛在描绘无限的宇宙,序奏部非常精采。瓦格纳评论道:“这明暗的、失去了欢乐的气氛好像巨人似地膨胀,它在那包容一切的祟尚和庄严之中,占据了现有的世界,也就是占据了为了神的欢乐而创造的这个世界。” 音乐由弱奏加颤音开始,呈现出一种遥远、朦胧而又平静的、原始的远古景象,但平静的同时,又使人稳约感到有一种力量的燥动,感到平静中正孕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紧接着音乐由弱到强,由平稳、低沉、朦胧、渐渐发展到明朗、刚劲、节奏鲜明和震撼人心。表现出在远古时代的自然界,生命从无到有,由低等到高等,由弱到强,发展壮大起来,不可抗拒。这个过程也包含着人类的形成、生存和发展,与异常险恶的自然界进行顽强的搏斗,在斗争中,人类变得更加强大。人类的出现是神圣的、必然的,必将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Ⅱ.第二乐章 极活泼的快板 D小调,3/4拍,庞大的诙谐曲式 紧接着的,按照传统通常应该是慢版,但是贝多芬打破了这一惯例,居然用了极活泼的而且是庞大的诙谐曲式。整个第二乐章主题明朗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动力,主旋律中具有精力充沛的奥地利民间舞曲“连德勒”的特征,和谐而具有舞蹈性。似乎给正在战斗的勇士们以积极的鼓励,似乎让人们一下子在阴云密布的战场上看到了和煦的阳光和蓝色的天空。但仔细品味,大家不难发现,到了乐章最后,旋律重新开始急促起来,隐约透露出非常不安的气氛。 第二主题悲叹的音调表现了苦难、悲哀和同情的形象。展开部中各种矛盾的形象交织在一起,并与再现部联结起来,如同一场暴风雨般的激战。结尾悲壮的气氛再一次体现了艰苦斗争的坚强意志。在第一乐章悲剧性地结束后,为更好的体现英雄主义创作思想作者有意打破以往慢板乐章的程式,将第二乐章定成急速活跃的诙谐曲,表现出明朗振奋的情绪和积极的行动。这一乐章是三段体结构。第一段为奏鸣曲式,主题坚毅、激动;乐章中段安静柔美,同前后形成强烈对比,表现出田园般的梦幻境界。极为快速的谐谑曲。这是非常卓越的谐谑曲,但是,它有些接近狂乱。“几乎是被绝望追逐着,又从绝望中脱逃,在不间断地、无休止地努力之下,想要获得新的、末知的幸福。” ——瓦格纳与之相反,中间部(trio)却非常快活。木管流水般的旋律发出诱人的音响。也许那就是年老的贝多芬心中燃烧的爱情的圣火吧。本乐章表现人类

论贝多芬音乐精神的现实意义

2010· 1纵观音乐历史长河,能够给人类留下深远影响的大师,可以如数家珍。而他们中,集古典之大成与开浪漫之先河者,当数“乐圣”贝多芬。说到贝多芬,人们的大脑中马上就能闪现出“悲怆奏鸣曲”、“埃格蒙特序曲”、“命运交响曲”、“欢乐颂”等众多的音乐作品;或者浮现出“狮子一般蓬松的乱发”、“坚毅的眼神”、“随时拿着笔准备记录内心感受”的大师形象。对于这位伟人的事迹,我相信人尽皆知。而我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一直渴望再从贝多芬人性光辉中找到对本人的现实影响以及对当代青年的人生启示,树立坚毅顽强的价值观,从而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求索,与时代共进。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科隆附近的波恩。童年时代的贝多芬不曾享受过家庭的温馨,一开始人生对于他来说就像是一场斗争。父亲是一个男歌手,长期酗酒,经常用暴力迫使年幼的贝多芬学习,稍有不慎即遭毒打。十七岁便失去了母亲,年纪轻轻就做了一家之主。这些经历在贝多芬幼小的心里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是即便在这么恶劣的环境里成长,也没影响到他在音乐领域展露才华。贝多芬十二岁时就被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负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说到这里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学琴的经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国还处于改革开放以后的萌芽时期:经济慢慢开始复苏,人们潜意识里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开始逐渐显露出来,我就是在那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下被父母引进了音乐之门。由于身处外地,要到四川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只能每星期由家长陪同乘坐火车路途颠波数个小时才能到达,学完之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回家。学习很辛苦但很愉快。后来由于在路上耽误太多学习时间,但昭仪老师建议我寄住到音乐学院旁边一所小学的老师家里。那时八岁的我便独自一人来到了成都这座陌生的城市,走上了艰难漫长的学琴之路。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有幸接触到贝多芬等许多伟人的作品,也对贝多芬其人有了模糊的了解,小小年纪就觉得应该向他学习并视其为偶像,也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明确了自己的目标。 贝多芬在波恩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时代,在这里贝多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草原上笼罩着雾气蒙蒙的白杨,茂密的矮树,细柳和果树的根被表面寂静暗自里却很湍急的水流牵引着,到处是村落,教堂。天空蓝蓝的,古堡的影像若隐若现。贝多芬的心对于故乡一直是很眷恋的,直到生命即将终止,他还想着回到了故乡看一看但最终未能如愿。在这一时期虽然经历了丧母的悲痛,但大自然给予了贝多芬创作的灵感,比起他以后人生的大苦闷、大烦忧和大压抑应该是很幸福的了。所以在贝多芬早期创作的这些作品中人们能听到的是少年的愉悦,有一些调皮、有一些憧憬、有一些感动,如《A 大调回旋曲》、《降E 大调小步舞曲》、《f 小调前奏曲》等等。应当说如果贝多芬没有受到后来耳疾的困扰,他可能会很顺其自然地结婚生子,平静地度过他的一生。贝多芬是非常向往家庭生活的,在他晚年曾哀叹:“哦上帝,没有妻室,这算什么人生啊!”不过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真是这样的话也就没有《命运》、《第九》等旷世杰作的出现。写到这里想起中国古代学者孟子的一段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转眼间来到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革命影响到德国,作为波恩大学旁听生的贝多芬也沉浸在革命的激情之中。1792年,战争蔓延到波恩时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来到维也纳。大革命征服了贝多芬,在思想上带给贝多芬许多启发,奠定了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人类平等;反对封建专制的压迫;追求正义和自由;推崇人民、斗争、胜利。他把这种信念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也就成为了贝多芬中期创作的思想基石。他曾说:“在艺术界里,如同在一切伟大的创造里一样,自由前进就是目标。”这就是贝多芬创作的誓言,他的创作实现了这些誓言。贝多芬的《第四》、《第五》、《第六》这三部交响曲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有人把这三部交响曲称之为“自由交响曲”。另外,贝多芬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就写于1806年,它也是贝多芬向往“心灵自由”的典型代表。第一乐章贝多芬在一开始就大胆地把定音鼓作为“独奏乐器”来使用,这种效果一下子就抓住了听众的心,使协奏曲具有了一种昂扬振奋的力度和深度。紧接着第二乐章所表现的沉静、舒缓和第三乐章呈现出的旋律相互之间的对比都让人觉得这首优美的曲子在甜美中渗透出一种追求自由的决心。贝多芬的这种激情,这种对人民、国家的热爱,对自由、正义的向往是我把他作为精神领袖的原因之一。我想我们当代的青年人就应像贝多芬一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确立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目标,这样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待这个世界,会使自己思想豁然开朗,身心得到解放。正当他的创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人生最大的打击降临到了贝多芬的身上。后来的事情我想大家也都很了解,贝多芬在他患耳疾以后的三十年的时间里创作了许许多多伟大的作品,对世人的影响是巨大、深远的。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介绍贝多芬由于身体不适造成性格上的一些缺陷,患有抑郁症并且对于他的创作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耳聋对于贝多芬意味着什么我们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是非常能理解的,这样的事情落到谁的身上想必都是很残酷的。贝多芬的伟大就在于他没有被命运吓倒,而是从绝境中站立起来,就像他著名的《命 论贝多芬 音乐精神的现实意义■江音婵(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 [论坛]Forum 21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曲式分析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曲式 分析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曲式分析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 引子呈示部(11-132) 主部连接部副部连接部 结束部 (1-10)(11-27)(28-50)(51-88)(89-113)(113-132) c,降E,c c,V/c c,V/降e 降e,降A,降e 降e 降E,c,V/g 连接部分展开部(137-194) (133-136) g,V/e 引入部分中心部分返回部分 引子材料(137-148)(149-167)(167-194) e,G,g g,C,V/C C,c 主部材料 再现部(195-294) 主部连接部副部连接部结束部 (195-202)(203-220)(221-252)(253-277)(227-294) c f f,DD/f 向c小调过渡 c,DDVII7/c 尾声(295-310) 第一尾声第二尾声 (295-298)(299-310)

c————————— 引子材料主部材料 第一乐章,c小调,极缓板,转辉煌的快板,宏伟的奏鸣曲式。开头是一段相当长的充满悲怆情绪的极缓板,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 第二乐章:回旋曲式 回旋曲式 主部插部I 主部插部II 主部 尾声 (1-16)(16-28)(29-36)(37-50)(51-66) (66-73) 降A f 降A 降a,E 降A 降A 第二乐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2/4拍子。本乐章是极为优雅的慢板音乐,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无词歌曲。本乐章的主题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它曾被现代轻音乐队改编为轻音乐曲,成为通俗音乐中的精品。 第三乐章:回旋奏鸣曲式 回旋奏鸣曲式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2/2拍子,回旋奏鸣曲式。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

音乐鉴赏论文-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关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歌剧的赏析 贝多芬的第九号交响曲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从作品的酝酿到完成,第九交响曲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全曲从头至尾的演奏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但并无任何冗长拖沓之感。 《第九交响曲》一共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而后逐渐加强,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作曲家一上来就用一种严肃、宏大的气势表达出了整部作品的思想源泉。其实这是贝多芬很多作品中反复表现过的主题——斗争,也折射出斗争的必然过程——艰辛。 紧接着的第二乐章,按照传统通常应该是慢版,但是贝多芬打破了这一惯例,居然用了极活泼的快板,d小调,3/4拍,而且是庞大的诙谐曲式。整个第二乐章主题明朗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动力,似乎给正在战斗的勇士们以积极的鼓励,似乎让人们一下子在阴云密布的

战场上看到了和煦的阳光和蓝色的天空。同时主旋律中带有奥地利民间舞曲"连德勒"的特征,和谐而具有舞蹈性。 第三乐章倒是慢板乐章了,如歌的柔板,降B大调,4/4拍,不规则的变奏曲式,可见贝多芬有意在编排上作了创新。这个乐章相对前面两个乐章显得宁静、安详了许多,旋律虽然平缓,但是不失柔美。法国著名作曲家、乐评家柏辽兹评价此乐章是"伟大的乐章"。第三乐章共两个主题,其中第一主题充满了静观的沉思,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第四乐章是整部作品的精髓,急板,D大调,4/4拍。通常划分为两个部分——序奏以及人声。在一些唱片中,第四乐章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也有一些唱片把序奏部分和人声独唱、重唱、合唱部分分为两轨,但其实上两者都属于第四乐章这个整体。其中的人声部分所演唱的也就正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但在人声部分上台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这个序奏部分是坚强刚毅,惊心动魄的。 第九号交响曲在速度和力度上,都让人想起尼采的那句名言:“欢乐——比心中的忧伤更为深沉。”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欢乐颂》的乐队几乎没有一个人会笑出声来,连听众都一个个神情严肃,沉浸在一种精神享受之中,其情绪与在听悲歌时是一样的。,这个杰作是贝多芬给人类做好的礼物。

浅谈贝多芬的音乐风格

浅谈贝多芬的音乐风格 学院:人文学院班级:09经济信息管理(1)学号:0902307039 姓名:卢晓娜 摘要:文章通过赏析贝多芬的九大交响乐来浅谈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来体验一个音乐巨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关键字:贝多芬九大交响曲海顿莫扎特独创精神爱情自由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音乐最高级的建筑师,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的音乐风格富有独创精神,与众不同。 贝多芬的创作的音乐非常之多,九大交响曲是其代表作,下面就通过他的九大交响曲来浅谈他的音乐风格。 首先,从《第一交响曲》开始,贝多芬就赋予了他的音乐以新的精神,这是贝多芬伟大一生中的第一部交响音乐,这是一部充满了海顿和莫扎特一辈所特有的音调,《第一交响曲》给人以通俗幽默的第一感觉,而又略带一些舞蹈性韵味上接近莫扎特和海顿时期的交响曲。 《第二大交响曲》更接近浪漫主义精神,是贝多芬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一首赞歌。整部作品洋溢着乐观向上的青春气息以及对生活的渴望。在思想上《第二交响曲》已经超越了《第一交响曲》,它更富有内涵和哲理,而在艺术性上则依然稍稍带有莫扎特和海顿的影子,但属于贝多芬的自已的东西越来越多了,越来越丰富了。 《第三交响曲》是献给他心目中给人类带来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时代英雄—拿破仑。这部交响乐完全突破了莫扎特和海顿的风格,贝多芬走出了自已的一条独特的道路。而这种艺术构思的来源可以说恰恰来自作品主题所蕴含的自由和革命的精神,真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作品将法国大革命这场人类历史上永载史册的大众运动以及其中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用交响乐这一种艺术手段进行了记载加工和升华。 《第四交响曲》是一部充满活力,充满青春气息,充满浪漫情趣,充满诗情画意,充满明朗欢快气愤的新型交响曲,反映了贝多芬性格中主要的特征和精神面貌,贝多芬对爱情充满了信心,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爱心。法国大作家罗曼·罗

悲怆奏鸣曲分析

悲怆是贝多芬伟大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第一首(按顺序)出名的、有代表 性的、被出版商附加标题的重要作品。在整个贝多芬的全部作品中,悲怆 奏鸣曲也是作为他第一阶段创作期的必须提及的重要的代表作品(同期还 有英雄交响曲等等),可见其地位。而月光是偏中期作品,个人认为可算 作古典至浪漫的一个小小的分水岭(月光第一乐章打破了古典奏鸣曲快板乐章的传统,踏板的全面使用也可算作“正式”宣告了现代钢琴的全面登场),也是相当有代表性和重要的作品。比 较两部作品的难度,特别是教师作为教学曲目的选择上,决不应单单从纯 技术的角度看,对作品内容、表达情感深度的理解能力(这里会涉及触 键,踏板的运用,rubato的运用等高层次技巧),更为重要。如果比较整 个的两部作品,难度是不相上下的。但是本帖有个限定范围:悲怆一乐章 和月光终乐章。这是个重要的因素,而且这两个乐章也是各个音乐学院 钢琴考试(包括主、副科)考学的常用曲目,难度的分析和比较一定程度 上是可行的。 分析这两个乐章的差别,最主要应该先从乐章在奏鸣曲中的作用和地位来 分析。众所周知,奏鸣曲作为维也纳古典音乐时期最流行最风靡的题材, 它的深度,影响力的体现,就必须提到一个重要的乐曲结构,即曲式:奏 鸣曲式。简单来说,奏鸣曲在那一时期是一个三(四)乐章的题材,而真 正运用标准奏鸣曲式写作的部分,通常只有第一乐章。而奏鸣曲式由于其 丰富的相对复杂的结构性,使得表达较为深刻的思想性和内涵成为可能, 所以倍受当时作曲家推崇。正因为如此,在当时的奏鸣曲中(包括海顿莫 扎特贝多芬),每一部作品的第一乐章是最能体现其内容、思想、深度、 全曲精髓的部分。第一乐章在这一时期的大多数奏鸣曲中,几乎是全曲思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背景资料

[悲怆]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的顶峰之作,史科托把这部作品与[罗米欧舆朱丽叶]比较,指出两者间存在共通的[青春哀伤感]第23号钢琴奏鸣曲由于前后两个乐章如暴风雨般有万钧一发之势而为出版商命名为热情,而[华尔斯坦]是在贝多芬制作最辉煌阶段的作品,给人以一种辉煌与壮丽的效果,钢琴大师54年在美国录制的这盘唱片,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作品中动人心强的人生激情。 《悲怆》奏鸣曲是反抗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伟诗篇。全曲充满着斗争的力量和热烈追求的激情。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悲壮的慢板引子揭开了全曲的序幕。第一小节严峻阴森的和弦象征着残酷命运的威胁,级进上行附点音符的哀求音调与之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两种因素的矛盾冲突,奠定了引子发展的基调。这个戏剧性动机是整个引子发展的核心:接着,阴暗的减七和弦一次次鸣响,痛苦哀求的音调在高4度、高8度处反复模进出现,当曲调上行到高音"降A"时,一串下行的快速音型飘忽而过,使人仿佛听到轻轻的叹息。在引子结束处,从高音倾泻而下的一连串快速半音且蕴积着反抗的情绪,为后面爆发的涛涛怒潮作准备。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以奋发向上、奔腾不息的音流反映了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气势、与黑暗势力搏击的决心:右手笔直上升的音型、坚定有力的节奏、左手分解八度的主音持续音一出现就具有召唤人们进行斗争的力量。副部活泼、抒情的主题在低音区和高音区一唱一和,感人动听。左手舞曲性的伴奏织体,充满生气,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和欢乐的遥想:活跃的上行跳音,带有倚音的附点音符和轻巧的三连音下行音调具有幻想的意味。浓重低音与明快高音的色彩对比更增加了欢乐的气氛。它表现了厄运的幽灵无法阻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幸福理想的憧憬。呈示部的结束部在降E大调上开始,以主部的材料变化写成,左右手连续不断的半音反向进行,掀起了更汹涌的反抗热潮。这股音流从低到高、从弱到强,把主部的斗争情绪推向高潮。整个呈示部在高潮出现的强劲和弦中结束。展开部以引子的素材在g小调上开始,集中凝练的音乐形象,描绘了阴暗势力、残酷命运的威胁依然存在,受伤的心灵仍在隐隐作痛。接着激昂奋进的上行音调在左手分解八度持续音衬托下与引子中哀求音调的轻吟形成对照:这两种冲突因素互相交替先在e小调上出现,又在D大调、g小调上重复。接着,滚滚向前的分解和弦不断蠕动象远处传来的雷鸣,昂扬激进的音调反复插入与之交替,掀起一个个浪潮。第一乐章的再现部一往无前、坚定有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奏出了胜利的凯歌,最后几个所向披靡的和弦宣告了光明战胜黑暗的胜利,显示了人"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力量和气概。 悲怆奏鸣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C小调,奏鸣曲式,由极慢的慢板转为辉煌的快板,在序奏中掩埋着悲怆动机。这一部分出现在第1,2,3小节中,表现出那种突如其来的打击将精神的防线击溃的那种情形,随后的几个小节中有所缓和。如果说前面几小节是悲痛的话,那么紧接着的几小节就是悲伤。随后主部的第一主题展开,在一系列的断音爬过钢琴键盘的小字二组,小字一组后,有种乘着震音断奏而热情上升的一种感情,这一部分共有五次的持续的感情上升,可以说是热情澎湃。随后第二主题展开,这一部分轻快而富有流动感,从第65小节开始,加入了大量上波音的使用,一直持续到第90小节。随后进入发展部,总体来说在发展部从音乐中可以听见第一主题中的大量不断上升的断音,从内容上来讲,是G小调的极慢板动机进入快板而发展的第一主题,至300小节,进入曲末,在上升的断音中结束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整个乐章充满抒情的气氛,形式为三段体。第一段,优美而抒情的主题,风格与第一乐章迥异。回到了一种平静的心态,进行之中也悄悄地从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