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襞微循环 知识手册

甲襞微循环 知识手册

甲襞微循环 知识手册
甲襞微循环 知识手册

甲襞微循环知识手册

第一章甲襞微循环的基本知识

临床观测的部位主要是甲襞、球结膜,其次有唇、舌、皮肤等,目前开展的主要是甲襞微循环的检测。

手指甲襞是覆盖在指甲根部的皮肤皱折。其表皮为复层鳞状上皮,上皮下为结缔组织突起形成的真皮乳头,每个乳头内一般有一支毛细血管,走向表皮,接近表皮时与表皮平等,在显微镜下容易看见。因此,甲襞是观察微循环的良好部位,也是临床微循环检查最常用的部位。如下图

一、甲襞微循环的血管分布和血液循环通路

甲襞的血管来自指动脉。指动脉分出小动脉进入甲襞的真皮,在真皮中分枝为细动脉,互相连接形成乳头下动脉丛。细动脉分枝成毛细血管,走向表皮,是毛细血管的输入枝,在乳头顶端毛细血管急剧反转和输入枝平行,是毛细血管的输出枝。管袢的输出枝单独或汇合2-3

条输出枝,注入乳头下静脉丛。乳头下静脉丛互相交连形成浅、深二层乳头下静脉丛。甲襞毛细血管输入枝和输出枝形如发夹,统称毛细血管袢(简称管袢)。

甲襞微循环血液循环:沿小动脉→细动脉→毛细血管输入枝→毛细血管输出枝→细静脉→小静脉方向

流动。

二、甲襞微循环的观测

观测甲襞微循环主要从形态、流态和袢周三个方面进行观测

(一)形态

正常的微循环图形为发夹形,血管直,输入枝和输出枝平行且管径比例为1:1.5,血管清晰,排列整齐、分布均匀,数目正常。分为以下几个指标:

清晰度:清晰度是指能够清楚地看到血管的形状,但要考虑某些因素,如室温、皮肤角质化、皮肤粗糙及某些职业的影响等。

(清晰)(不清)

(模糊)正常为清晰,异常为不清和模糊,可能因为缺氧,血流不畅,亚健康等引起。

1.管袢数

以远心端第1排血管袢中部二分之一以上为管袢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在计数时不应改变焦距,以免将不同深度的另一排管袢计入。1mm范围内的均计入。如下图:

说明:左起第1条应计入,第2、3、5、7、9条管袢亦应计入,第4、8条模糊不清不计,第6条低于测量区不计,第10条超出测量尺度范围不计。本尺度内管袢数应为6条。图中水平虚线为计数区。

正常:监视器上可以看到7-9条

(上图管袢数为5条)

(上图为9条)

异常:a.管袢多:缺氧、慢性肺心病

b.管袢少:低血压、血量不足、感染性休克。

1.管径:是指血管中上部的直径。分为输入枝管径、输出枝管径、袢顶直径、管长。

1-输入枝管径2-输出枝管径3-袢顶管径4-管袢长度

异常:

(A增宽)

(B变细)

(C短小)

(D超长)

异常:

a.增宽:高血压、冠心病伴有高血脂、高血粘度等

b.变窄:贫血、急性肾炎、低血压等

c.短小: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水肿、休克

d.超长:小动脉硬化,遗传高血压等

1.管袢形态:正常为发夹形,异常为交叉和畸形,交叉的比例数应不超过30%,畸形应不

超过10%

(正常血管1)

(正常血管2)

(交叉型)

(畸形)

异常:交叉和畸形血管比例过高,

可能原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心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等

(二)流态:

①流速:由于血液是非牛顿流体,正确测定血流的速度非常困难,田牛教授采用半定量法,根据血液流动状态,将流速分为7个等级。

1.线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毫无颗粒感,形如塑料带(正常)

2.线粒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稍有颗粒感三,形如绸带(正常)

3.粒线流:血流较快,连续成线,有明显颗粒感,形如布带(轻度异常)

4.粒流:血流较慢,轴流、缘流混杂,如泥沙流,形如麻布(中度异常)

5.粒缓流:血流呈泥沙状,连续缓慢流动。(中、重度异常)

6.粒摆流:血流呈泥沙状,前后摆动仍能向前流动。(重度异常)

7.停滞:血流停滞不前。

也可使用光点跟踪法,调节软件中的光点速度,使之同血流同步,此光点速度即为血流速度。

②红细胞聚集:红细胞聚集在血流中,数个或数十个红细胞集合成团块的一种微循环改变,红细胞聚集是活体微循环观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出现红细胞聚集标志微循环有改变红细胞的聚集程度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

轻度:在管袢内可见2-3个血细胞聚集,呈颗粒状

中度:较轻度严重,多数颗粒状聚集

重度:聚集呈絮状,团快状,其间有血浆柱,出现血细胞和血浆分离

③血管运动性:

甲襞管袢自发地出现管径增宽和变细,或血流速度快和慢的交替变化,称为毛细血管运动性。

④白细胞:

白细胞离开轴流沿着管壁翻滚而过的现象,称为白细胞翻滚。正常状态下,可以有少数白细胞翻滚,但如有多数白细胞沿管壁翻滚,则属于病理现象,白细胞粘附管壁一段时间停滞不动的现象,称为白细胞帖壁。

1.白微栓:

白微栓是由血小板的聚集或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粘附、聚集而形成。因此凡是能引起血小板聚集和凝固活性升高的因素都可导致白微栓的形成。又分为壁栓和流动的白微栓两种。

白微栓的判断

白微栓在血管里流动的时候,容易和白细胞、血浆柱混淆,参照以下标准进行判断:

1.白微栓体积大,直径大于30微米或比白细胞大3倍以上的白色团块,体积接近管径或

比管径稍大。

2.形状不规则,像棉花团似的。

3.通过管袢时比较滞涩,挤涨管袢漂浮而过。

4.出现在乳头下静脉丛中或明显扩张的管袢中。

5.出现部位比较局限,数量比白细胞少。

6.白细胞的特点是:颗粒小(只有管径的1/3左右)、不透明、不挤涨血管、流过迅速。

7.血浆柱的特点是:血浆柱透明、不挤涨血管、通过狭长的细小输入枝时会变长、流过管

径较大的流速快的输出枝时会被冲散而不形成团块状、血浆出现在红细胞严重聚集有血球和血浆分离的管袢中。

血色:注意区分淡红、浅红、暗红、暗紫色。

(三)袢周

在进行了形态和流态的观测后,还应对周围的状态进行观察:

1.渗出:是指血管内血浆成分过量地通透血管壁并存积于微血管周围的一种现象,是常见

的微循环的改变之一。特征:管袢周围间隙扩大、明亮;管袢影像模糊,长度缩短。

2.出血:红细胞出至血管外的现象。

应区别外伤或其他非致病因素造成的出血,如果是漏血性出血,主要原因是微血管壁的损伤,导致通透性亢进及血流变等的改变。

1.乳头下经脉丛:

是指多个毛细血管管袢连接于细静脉而成,小儿与老人可见,但不扩张,体循环回流受阻可见扩张的乳头下静脉丛。

明显扩张的乳头下静脉丛提示:右心衰竭、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疾病,大面积炎症、结缔组织疾病等。

1.乳头:乳头正常呈锯齿状、波浪形,每个乳头下有1-2根管袢,异常可见浅波纹和平坦。

(波浪形)(浅波纹)

(平坦)(汗腺导管)

异常的乳头形状提示:血管动力差、免疫力低等。

汗腺导管:在管袢之间可见白色线条或螺旋线条,有时和汗滴相连

三、甲襞微循环异常分度诊断标准

根据微循环各项指标改变的程度和加权积分值,甲襞臂微循环检查的综合判断可分为:正常、大致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和重度异常等5级。

1.甲襞微循环重度异常

(1)具备以下1项变化者

管袢数减少至3条/mm以下,或减少80%以上。

红细胞重度聚集,血细胞与血浆分离且多数管袢血流呈粒缓流甚至全停。

血流中出现非局部因素引起的多数白微栓。

管袢出血大于或等于7条/1指甲襞。

(2)综合积分值大于或等于8

2.甲襞微循环中度异常

1.具备以下其中2项变化者

1.管袢数减少40%~60%。

2.输入枝管径缩小20%~60%或增宽60%;或管袢缩短80%或增长50%以上;或输出

枝管径增宽100%以上。

3.明显的渗出。

4.红细胞中度聚集,多数管袢血流为粒流。

5.管袢出血达3~6条/1指甲襞。

6.血色暗红,管袢形态短时间内变化,畸形加交叉型达40%~100%。

7.乳头平坦。

2.综合积分值大于或等于4。

3.甲襞微循环轻度异常

1.具备下列其中3项变化者

1.输入枝、输出枝或袢顶管径增宽或缩窄达20%,管袢增长250%~50%或缩短20%,

管袢畸形加交叉达40%。

2.血流呈粒线流。

3.有轻度渗出或出血1~2条/1指甲襞。

4.乳头下静脉丛明显且扩张变粗。

5.管袢模糊。

6.血流中白细胞全无或增多大于30个/15s。

7.汗腺导管3~4个/1指甲襞。

2.综合积分值大于2。

4.甲襞微循环大致正常

综合积分值小于或等于2。

5.甲襞微循环正常

综合积分值小于1。

四、临床意义

甲襞微循环重要改变对临床的提示举例

?短期内管袢数的急剧减少

提示:病人可能存在明显的血压降低,循环血量不足,感染性休克或末梢血管特别是细动脉收缩等。应结合临床判断并提出治疗方面的相应建议。急剧减少的管袢又重新出现,表明病情可能有好转。

?管径显著增宽,形态特殊血流减慢

提示:病人可能患有结缔组织疾病、巨球蛋白血症、慢性缺氧等。

?多数管袢血流停滞或呈粒摆事实流,管袢增宽,乳头下静脉丛明显可见,并扩张。

提示:病人可能存在心力衰竭,严重感染,各种伤病(血容量不减少)的危重时期。停滞或严重减慢的血流重新逐渐慢快,预示病情可望有所好转。

?严重的红细胞聚集

提示:病人可能存在血浆成分的异常,如巨球蛋白血症、高指血症、抗原抗体复合物增多、血粘度增加或红细胞增多症。亦常见于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结缔组织疾病等。

慢性进行性红细胞聚集,是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子,治疗上应考虑相应的对症措施如活血化淤等。

?两手多数管袢及乳头下静脉丛内出现多数白微栓

提示:病人可能存在DIC,常是心、脑血管意外的“先兆”或由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结晶缔组织疾病、妊娠毒血症等所致应结合临床建议医生做相应的检查和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多数管袢连续或进行性出血

提示:病人估内存在引致出血的因素或病理改变,应建议临床做进一步的检查。在抗凝治疗或服用大量降血压药过程中,出现管袢出血(除外月经周期和局部因素的影响)时应结合临床建议停药或减少药量。

?短期内管袢周围明显渗出

提示:病人可能存在严重感染、中毒、过敏、血管通透性亢进等。

五、重要指标的改变

红细胞聚集

(一)定义

红细胞聚集在血流中,数个或数十个红细胞集合成团块的一种微循环改变,红细胞聚集是活体微循环观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出现红细胞聚集标志微循环有改变。

(二)发生机理

红细胞聚集的发生机理非常复杂,涉及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常血流中有四种力作用于红细胞:一是形成聚集的红细胞表面大分子桥接力,二是防

止聚集的三个力:电荷斥力、剪切力、膜的弯曲力,正常情况下防止聚集的力和促进聚

集的力处于平衡状态,红细胞不会聚集。但当促进聚集的力大于防止聚集的力时,聚集就形成了。

2.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的含量增加会促进红细胞聚集,而白蛋白能促进红细胞解

聚。

3.血浆中内皮细胞Weibel-Palade小体和血小板释放的von-Willfrand Factor的聚合体

含量升高会导致红细胞聚集。

4.血浆中的二价阳离子和胶原结合蛋白含量升高会促进红细胞聚集。

5.某些细胞表面的受体会导致红细胞聚集。

6.红细胞表面的电荷减低会导致红细胞聚集,如外伤。

7.血流速度减慢,剪切力减少,易出现红细胞聚集。

(三)意义

1.红细胞聚集是最基本的病理反应之一

聚集的红细胞不能像正常的红细胞那样运输氧,从而影响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严重聚集的红细胞在动脉中不能解聚时则成为异物或栓塞微血管,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或被网状内皮细胞吞噬。

1.静脉中红细胞聚集会引起粘度增高,进一步引起血流停滞,导致血管病加重,动脉中会

形成局部狭窄,加重动脉疾病,导致组织结构的严重病变。

2.红细胞聚集是导致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危险因素,如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出现心绞痛、心

梗。

3.聚集程度

红细胞聚集程度分为轻、中、重度:

1.轻度:血流较慢呈粒流或粒缓流,有明显的颗粒感,失去流利光滑的状态,红细胞相互

粘连,聚集在一起,混杂流动。

2.中度:红细胞粘连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团块,血流中有明显的颗粒感,并有大小不等

的红细胞聚集团块,但没有血球血浆分离。

3.重度:数量较多的红细胞粘连、聚集形成较大的团块,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有明显

的血球、血浆分离,中间有明显的血浆柱。见下图

白微栓

(一)类型:

1.壁栓:微血管内皮损伤时,在损伤部位粘附、聚集较多的血小板、白细胞及纤维蛋白原

等形成的团块称为壁栓。

2.流动的白色微小血栓:在血流中出现的白色不规则的团块漂浮而过,成为白色微小血栓

或白微栓。下面重点介绍流动的白色微小血栓。

(二)定义:白微栓是流动的白色微小血栓,血流中出现以血小板聚集为主、缠络部分白细胞所形成的直径大于30微米的,外形不规则的白色团块,是白色微小血栓。

(三)形成过程

白微栓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血小板和内皮、特别是内皮下胶原组织粘附。

2.血小板相互间,特别是和已粘附于管壁的血小板粘附,缠络部分白细胞,形成较为松散

的壁栓。

3.白色壁栓部分脱落进入血流,形成流动的白微栓。

(四)基本机理:白微栓主要由血小板及白细胞等组成,基本形成机理就是血小板的粘附、聚集,白微栓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血小板的聚集或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粘附、聚集,因此凡是能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素都可促使白微栓的形成。

1.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的因素有:血小板与内皮相互间碰撞、血小板反应性、血小板中促

进粘附聚集的因子;对抗粘附聚集的因素有:内皮光滑和血小板分散、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的负电荷、内皮和血浆抑制粘附聚集的因子,血小板相互间或与管壁间的接触和碰撞是粘附和聚集的先决条件,同时流速、切变率和涡流也是影响因素,流速在300-400微米/秒时白微栓形成达到顶峰。

2.微血管内皮损伤时有四种因素可以促使血小板的粘附、聚集:

1.损伤的局部内皮带阳电荷可吸附带阴电荷的血小板。

2.内皮细胞及血细胞破坏释放的ATP,ADP以及组织胺、5-色胺引起血小板聚集形

成纤维素。

3.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胶原纤维外露可使血小板聚集和破坏。

4.内皮细胞破坏,释放出组织凝血因子等。

上述因素致使血液凝固性增强时血小板粘附性明显增大,互相聚集并与部分白细胞一起形成流动的微小血栓。

(五)意义

1.多处部位出现多个白微栓,表明微循环重度改变,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直接证据。

2.广泛大量的白微栓又可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如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减少、胞浆素

系统激活、纤维蛋白原溶解活性增加,从而导致严重的出血。

3.泛法性白微栓可以阻塞毛细血管,引起严重的微循环重度改变。

第二章?各种疾病的微循环的表现

一、各种疾病示意图如下:

图(1)、高血压:输入枝痉挛、纤细、可见鱼钩形管袢。血管数目减少,瘀血血流速度较快。

图(2)、冠心病:管袢数目减少、畸形较重,输出枝及乳头下静脉丛扩张、瘀血。红细胞聚集、血流缓慢、血球血浆分离、重症者血流呈泥沙状。

(1)(2)

(3)(4)

图(3)、低血压休克:管袢隐没、较平缓、僵直、血色较淡,血流缓慢或停滞。

图(4)、慢支、哮喘、肺心病:管袢数目减少,袢短或仅见袢顶或消失,管袢畸形,乳头下静脉扩张,血流缓慢。对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其管袢较正常,但乳间下静脉丛扩张严重。

图(5)、糖尿病:管袢模糊、畸形、管壁不光滑、多见絮状管袢、血粘度高、流速缓慢,有时呈虚线状。

图(6)、肝病:管袢畸形、不光滑、有渗出或出血、红细胞聚集严重、血流速度缓慢,重症者静脉丛明显。

(5)(6)

图7、周围血管病(脉管炎):管袢数减少、畸形、袢顶瘀血、有渗出或出血,血流速度缓慢不均匀。

图8、风湿病:管袢长度延长、痉挛、消失、动静脉搏明显扩张、瘀血、红细胞聚集、血栓明显、流速慢。

(7)(8)

图(9)、肾病:底色苍白、袢周有渗出、出血、瘀班、管袢数目减少不清晰、粗细不均、管袢迂曲扭绞、微动脉端痉挛、微静脉端相对驰张、流速明显减慢。

图(10)、动脉硬化:管袢变形、扭曲、管壁毛糙“麻花”和“交叉”状较多,血粘度较大、血流程度较慢。

(9)(10)

二、典型疾病的实际血管图形示例:

心脑血管疾病图形:畸形严重,麻花状血管,如下图:

冠心病或有炎症:输出枝扩张严重,如下图:

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畸形严重,鹿角状血管,如下图:

高血压:管袢短小,如下图:

低血压:血管纤细,管袢清晰度差:如下图:

微血管、毛细淋巴管都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属于循环系统。很多脏器的实质细胞、组织都和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以及毛细淋巴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以微血管为重要支架的立体结构,所以它们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推广活动操作手册

贵州益佰医药有限公司终端推广部 (内部资料 严禁泄露) 目录 做足100 ? 金牌伙伴 健康100中国行 社区活动推广执行手册

第二部分认识我们的工作 (4) 一、工作要点 (4) 二、工作职责 (4) (一)区域推广经理的工作职责 (二)业务主管的工作职责 (三)业务员的工作职责 第三部分社区推广活动 (5) 一、社区推广活动操作流程表 (5) 二、社区推广活动操作流程细则 (5) 三、社区推广活动执行要点 (8) (一)活动现场布置 (二)活动形式 (三)五大产品诉求点解析 第四部分社区推广阶段性主推产品排期 (13) 附件: 附表一《社区活动申请表》 附表二《社区巡展活动时间控制表》 附表三《社区巡展物料清单》 附表四《赠品签收单》 附表五《社区活动总结报告》 第一部分活动背景 目前药品市场上,同类的产品越来越多,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普遍,各医药企业之间的竞争变的更加激励。在零售渠道方面,连锁药店在一、二级重点的城市处在市场的绝对领导地位,占居着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各大药店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逐步在向商超化来演变。 并且在国家政策的大环境下,药店已经变成国内外各医药企业宣传产品、争夺消费者、提高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益佰业已形成以“克咳家族”、“四季草颗粒”、“定风蔴牌天麻头风灵胶囊”、“铁榔头正红花油模贴”、“铁榔头贴剂系列”、“怜香惜玉系列”为主导的OTC产品群,其品牌形象和产品销量也在稳步提升。 有鉴于此,益佰特举行“合联胜·做足100”系列工程,来加强与连锁药店的合作,最终达到双赢。而本次的社区推广活动,是益佰制药首次与全国各大连锁药店展开深入合作,举行“合联胜·做足100”系列工程中一个重要分支行动。因此,这次大型、长期的社区推广活动是以益佰制药与连锁药店共同之名义开展的。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社区消费者解决益佰系列产品知识的普及教育,树立企业为民服务的品牌,以期长期销售得以提升提高。同时帮助连锁药店扩大在当地社区影响,提高益佰产品的销售。 本次活动涉及的产品是四季草颗粒、铁榔头正红花油膜贴、铁榔头贴剂系列、天麻头风灵胶囊、怜香惜玉系列五类产品。 第二部分认识我们的工作 一、工作要点 1、通过在社区的一对一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益佰,信赖贵州益佰,选择贵州益佰。 2、社区活动是一项长期、繁杂、但最具实效的工程。它将直接对销量产生影响,它对贵州 益佰的品牌发展具备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3、打造旗舰品牌,在了解贵州益佰的同时帮助合作药店宣传。

中央空调基础知识-新手入门

一、空调常用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换算 英制单位:英尺ft(feet)、英寸in(inch) 1 in=25.4 mm 1 ft=1 2 in 1 ft =0.3048 m≈30.5 cm 1 m=3.281 ft 2、体积流量单位 CMH:cubic meter per hour CFM:cubic feet per minister 1 CFM = 1.699 CMH 3、功与能量的关系 能量=功×时间 1焦耳(j)=1 瓦(w)×1 秒(s) (1)能量单位: 国制:j、kj;英制:cal、kcal 1 j = 0.2388 cal (2)功率单位: 国制:w、kw;英制:kcal/h(大卡) 1 kcal/h = 1.163 w 1 kw = 860 kcal/h 习惯上的常用单位:马力(匹)HP、冷吨RT 1 HP = 735 w

1 RT = 3.516 kw =3024 kcal/h 说明: 1、冷吨:是一个英制的制冷量单位。 1冷吨就是在24小时内冻结1吨0℃的水变成0℃的冰,所需要的冷量。 美国是采用2000磅(907.2kg )作为一吨。因此1美国冷吨=12659 kj/h;即:1 RT=3.516kw 2、匹与制冷量的关系 在小型空调工程中1HP指给压缩机输入735W的功率所能产生的制冷量。与一般的功率单位匹意义是不一样的。这里的1HP 是根据能效比算出来的。 日本一般认为空调压缩机的能效比平均为3.4,则输入735W的电能所产生的制冷量为2500W。因此可以说1HP空调的制冷量相当于2500W的制冷量。小1匹一般为2200W,大1匹一般为2800W。 二、制冷原理 1、制冷原理及分类 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普通制冷范围,主要是采用液体气化制冷法。(主要是利用液体气化过程要吸收比潜热,而且液体压力不同,其沸点也不同,压力越低,沸点越低。) 另外根据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的不同方式,可分为: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 对于蒸气压缩式制冷,其工作原理就是使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热力设备中进行压缩、放热、接流和吸热四个主要的热力过程,以完成制冷循环。 2、制冷剂 1)制冷剂是制冷装置中进行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其工作原理是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而蒸发,在冷凝器中将所吸收的热量传给周围的空气或者水,而被冷却为液体,往复循环,借助于状态的变化来达到制冷的作用。 2)常用制冷剂 A、氨(NH3 R717)

微循环检测培训书

微循环 知 识 手 册 第一章微循环的基本概念 一、定义: 微循环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活动。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膜直接进行传递活动,肢节动物是通过组织间隙中的血淋巴进行传递,但进化至哺乳动物阶段(如人),只有肺和胃肠分别通过气管和食管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其他组织器官的位置、功能、代谢已经定型,构成器官的组织、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沟通,只有通过组织液、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 微循环就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通过微循环显微镜可以直接观测到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内的血液流动,而不做特殊处理是看不清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的,因此,临床上通常认为微循环就是指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微循环。 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称为微循环(田牛教授于1993)。 二、微循环的组成 血管系统是连续管道,小动脉进一步分枝成直径为15微米左右的细动脉,细动脉再分枝成直径为5-8微米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集注入细静脉(8-30微米),细静脉汇合成小静脉。微血管包括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等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血管部分。

从血管壁的结构看,小动脉管壁厚,有内弹力板、一至数层平滑肌细胞;小静脉管腔大、管壁较厚、内压低。现有材料都证明,不能通过小动脉、小静脉壁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壁的基本结构是内皮细胞、基底膜、外周细胞组成。细静脉管腔增大,外周细胞向平滑肌转化。细动脉管壁稍厚有一层平滑肌细胞。毛细血管、细静脉以及细动脉的管壁结构适合于物质通过。 大量医学实验工作证明,毛细血管、细静脉、细动脉及毛细淋巴管是血液、淋巴液和细胞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微血管是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血管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与循环血液之间物质交换的血管部分。毛细血管是微血管中最细小的部分,位于细动脉和细静脉之间,管径一般在5-9微米,红细胞需要通过变形才能通过管径小于红细胞直径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最重要部位。 三、微循环的特点 微循环和一般循环相比,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的特点: 1、微循环在属性上既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的部分,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血管、毛细淋巴管都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属于循环系统。很多脏器的实质细胞、组织都和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以及毛细淋巴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以微血管为重要支架的立体结构,所以它们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2、微循环在形态上既具有脉管的共性,又有脏器的特性 微血管、毛细淋巴管在形态上呈空腔管状,便于血液、淋巴液的流动。但微血管的形态和结构在各脏器都各有特点,如小肠绒毛、肺泡、肝、骨髓微血管的排列,形态和结构都不完全相同。甚至同一脏器不同部位,如淋巴结、脏器其小体髓质部位的微血管形态各具特点。 3、微循环在功能上既是循环的通路,又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微血管是循环的通路,全身的循环血液,除部分流经动、静脉短路枝外,几乎全部流经微血管,以灌注组织、细胞。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之间隙,流动于微血管、细胞、毛细淋巴管之间,毛细淋巴管是细胞、组织的重要输出通道之一。因此微循环是细胞、组织与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4、循环在调节上既受全身性神经、体液的调节,又主要受局部的调节 5、微循环既具有血管、淋巴管、组织间隙等代谢的共同性质,又表现出其所在脏器实质细胞代谢的一些特征。 四、研究微循环的意义 著名的生物学家贝时璋教授提出:什么是生命活动?根据生物物理学的观点,无非是自然界三个量综合运动的表现,既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生命系统中无时无刻地在变化,这三个量有组织、有秩序的活动是生命的基础。 人体是一个复杂而又奇妙的肌体,人体的五脏六腑各种器官都是“血肉相连”。任何一个器官,任何一个部位都遍布着许许多多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最细的仅2微米,最粗的也不过100微米,据估算,人体内大概有100亿根毛细血管,表面积可达500-700平方米,约为一个足球场。身体内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功能细胞距离毛细血管的距离超出20-30微米。它们的血管壁均很薄,大约是一张纸的百分之一厚度。把这种细动脉、细静脉之间毛细血管连接起来,其总长度可绕地球直径的一周半,有九百万公里,这样血液从心脏输出后要经过漫长的路途才能达到组织细胞,因此仅靠心脏的收缩能力是不可能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很远的组织细胞中去的,那么血液从心脏输出后靠什么力量才能输送到那么遥远的场所呢?那就是靠微血管自身的自律性活动才能将血液灌注进细胞;同时因为微血管的自律运动与心跳并不同步,它有自己的规律,这样微血管起到了第二次调节供血的作用,变成了“第二心脏”。因此微循环也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实际上它的功能远远超过了“第二心脏”。因为微循环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和物质交换的,它直接给细胞供血、供氧、供给能量及有关营养物质,同时还把对代谢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废物如肌酸、乳酸、二氧化

最新大型会议活动流程及操作手册1

大型会议活动流程及操作手册1 金凯悦酒店英雄宴地点:金凯悦宾馆活动时间:2011年7月9日参会人员:领导:李董、赵总及随行人员,分公司总经理室,各部门长 分公司:前线部分员工机构:机构总及营销培训负责人业务员:李董有约入围业务员,上半年新晋升主管(04、05、06、08),南阳A大队全体人员,各机构A大队入围英雄宴人员,新机构业务员,南阳外勤30名 “李董有约”工作组会议总指挥:周总会议总督导:罗亮经理荣誉会主持人:周总英雄宴主持人:欧利敏、崔志刚(暂定)策划:朱文婕、李开明 场控组组长:罗亮组员:李开明马德化崔洪武(培训部)钱志刚(南阳)节目组组长:欧利敏组员:李海蒂(南阳)礼仪组组长:朱文婕组员:金艳杰王策(南阳)徐艳丽设计制作组组长:牛志伟组员:张瑾(行政部)史翔资料组组长:徐艳丽组员:钱慧朋欧利敏后勤组组长:陈臻组员:姜华钱志刚(南阳)礼仪人员(6名,人员待定):丁丽丽(财务)李玉琳(财务)楮俏颖(客服)全体工作人员均协助设计组参与7月8日—9日上午的会场布置工作。 2活动议程:时间流程项目工作组13:30—14:00 业务员入场场控组、礼仪组、节目组、资料组 14:00—14:05 领导入场礼仪组、资料组、节目组

14:05—14:10 少儿手语舞《感恩的心》表演资料组、节目组14:10—14:20 主持人出场,介绍参会嘉宾、领导及各系列业务员 资料组、节目组 14:20—14:25 主持人宣布大会正式开始,全体起立,齐唱司歌、司训 资料组14:25—14:35 卢总为大会致辞并作豫南成长PPT汇报礼仪组、资料组、节目组 14:35—15:05 优秀业务员表彰礼仪组、资料组、节目组 15:05—15:20 优秀代表发言(平顶山:金建敏)礼仪组、节目组、资料组 15:20—17:20 李董演讲礼仪组、节目组、资料组 17:20—17:25 为李董献礼礼仪组、节目组、资料组 17:25—17:35 赵总致辞场控组、礼仪组、节目组、资料组、设计组、后勤组 17:35—17:40 全体参会人员共跳手语舞《平安到永远》,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场控组、资料组、设计组、后勤组 17:40—18:10 分机构与领导合影留念场控组、资料组、礼仪组、后勤组、设计组、节目组 18:10—18:20 全体集合安排前往英雄宴会场车辆礼仪组、后勤组、场控组 18:20—18:50 由南阳机构车辆引领车队共同前往南阳宾馆参

微循环检测基础知识手册

微循环检测基础知识手册 第一章微循环的基本概念 一、定义: 微循环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活动。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膜直接进行传递活动,肢节动物是通过组织间隙中的血淋巴进行传递,但进化至哺乳动物阶段(如人),只有肺和胃肠分别通过气管和食管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其他组织器官的位置、功能、代谢已经定型,构成器官的组织、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沟通,只有通过组织液、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 微循环就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通过微循环显微镜可以直接观测到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内的血液流动,而不做特殊处理是看不清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的,因此,临床上通常认为微循环就是指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微循环。 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称为微循环(田牛教授于1993)。 二、微循环的组成 血管系统是连续管道,小动脉进一步分枝成直径为15微米左右的细动脉,细动脉再分枝成直径为5-8微米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集注入细静脉(8-30微米),细静脉汇合成小静脉。微血管包括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等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血管部分。

从血管壁的结构看,小动脉管壁厚,有内弹力板、一至数层平滑肌细胞;小静脉管腔大、管壁较厚、内压低。现有材料都证明,不能通过小动脉、小静脉壁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壁的基本结构是内皮细胞、基底膜、外周细胞组成。细静脉管腔增大,外周细胞向平滑肌转化。细动脉管壁稍厚有一层平滑肌细胞。毛细血管、细静脉以及细动脉的管壁结构适合于物质通过。 大量医学实验工作证明,毛细血管、细静脉、细动脉及毛细淋巴管是血液、淋巴液和细胞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微血管是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血管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与循环血液之间物质交换的血管部分。毛细血管是微血管中最细小的部分,位于细动脉和细静脉之间,管径一般在5-9微米,红细胞需要通过变形才能通过管径小于红细胞直径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最重要部位。 三、微循环的特点 微循环和一般循环相比,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的特点: 1、微循环在属性上既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的部分,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堡垒主机用户操作手册运维管理

堡垒主机用户操作手册 运维管理 版本2.3.2 2011-06 目录1.前言...................................................... 1.1.系统简介 .............................................. 1.2.文档目的 .............................................. 1.3.读者对象 .............................................. 2.登录系统.................................................. 2.1.静态口令认证登录 (3) 2.2.字证书认证登录 ........................................ 2.3.动态口令认证登录 ...................................... 2.4.LDAP域认证登录........................................ 2.5.单点登录工具 ..........................................

3.单点登录(SS0)........................................... 3.1.安装控件 .............................................. 3.2.单点登录工具支持列表 .................................. 3.3.单点登录授权资源查询 .................................. 3.4.单点登录操作 .......................................... Windows资源类(域内主机\域控制器 \windows2003\2008) Unix\Linux资源类............................... 数据库(独立)资源类 ........................... ORACLE_PLSQL单点登录........................... ORACLE_SQLDeveleper单点登录.................... MSSQLServer2000查询分析器单点登录.............. MSSQLServer2000企业管理器单点登录.............. SQLServer2005ManagementStudio单点登录.......... SQLServer2008ManagementStudio单点登录.......... SybaseDbisqlg单点登录..........................

甲襞微循环的观测指标

甲襞微循环的观测指标 毛细血管形态,毛细血管流态,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细血管形态: 1)管袢清晰度:管袢清晰度是镜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不可缺少的指标。甲襞是手指远端的皮肤,由于职业或工作的原因(如搬运工人、清洗工人等),经常接受不同刺激,引起表皮增生,角化层增厚,皮肤粗糙,致使表皮透光性减退,造成管袢模糊不清,约4.1-10%正常人的管袢模糊。 正常人甲襞毛细血管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管袢清晰可见。 异常状态:排列紊乱,管袢模糊。 2)管袢数:微循环检测中,管袢数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远心端第一排血管袢中部1/2以上为管袢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计数时不应改变焦距,以免将不同深度的另一排管袢计入。计数每毫米内的管袢数,取三个视野的平均值;凡1mm内的所有管袢数均应计入。 正常值:8-10(7-9)根/视野(第一排) 异常:A、袢增多:缺氧、慢性肺心病。 B:袢减少:血压下降,循环血量不足。末梢血管收缩(细动脉收缩)感染性休克等。 3)管径:测量部位为血管袢的中部,要避开节段性扩张或收缩处。 正常人输入枝与输出枝之比为:1.5-2。 正常值:输入值—11±mm 输出值—14±3mm 袢顶—15±3mm 异常:A、管径增宽:高血压及冠心病(早期)袢细长,部分病例输出枝扩张。高血压、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血流粘度增加,输出枝,特别是袢顶增宽。 B、管径变窄: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由于动脉压升高,毛细血管阻力增加,管袢特别是输入枝管径明显变窄。血压低,房间隔缺血,严重贫血。(因血液灌流量减少,管袢变细)4)管袢形态 正常的管袢形态为发夹型(∩)、交叉型和畸形,三者比例为6:3:1。 异常:交叉型及畸形增多,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塞(95%异性管袢) 5)管袢长度:测量受观察角度,手指的位置、照明等影响较大。 正常:2—5CM。

微循环检测基础知识

什么就是微循环? 微循环就是生命活动得基础,就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得传递活动。人体血液由心脏流出后,经动脉至微动脉,再进入毛细血管后由微静脉及各静脉回到心脏,这种在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得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微循环得组成: 血管系统就是连续通道,小动脉进一步分枝成直径为15微米左右得细动脉,细动脉再分枝成直径为5-8微米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集注入细静脉,细静脉汇合成小静脉。 医学研究证明,毛细血管、细静脉、细动脉、毛细淋巴管就是血液与细胞组织进行物质交换得场所。 甲襞微循环显微观察仪得工作原理与作用 甲襞微循环显微观察仪就是通过高倍得摄像显微显示系统,对人体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得显微动态透视检查,清晰得显示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得形态、流态、袢周图像。临床上广泛用于由微循环发生改变而对心血管、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疾病发生得早期诊断、病情预报,疗效判断与预后观察等方面。 微循环3条途径及其作用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得通路; ②作用:就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得主要场所。 (2)直捷通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得通路; ②作用:促进血液迅速回流。此通路骨骼肌中多见。(3)动-静脉短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得通路; ②作用:调节体温。此途径皮肤分布较多 甲襞微循环得观测指标 毛细血管形态,毛细血管流态,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毛细血管形态:

1)、管袢清晰度:管袢清晰度就是镜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不可缺少得指标。甲襞就是手指远端得皮肤,由于职业或工作得原因(如搬运工人、清洗工人等),经常接受不同刺激,引起表皮增生,角化层增厚,皮肤粗糙,致使表皮透光性减退,造成管袢模糊不清,约4、1-10%正常人得管袢模糊。 正常人甲襞毛细血管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管袢清晰可见。 异常状态:排列紊乱,管袢模糊。 2)、管袢数:微循环检测中,管袢数得改变具有重要得临床意义。以远心端第一排血管袢中部1/2以上为管袢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计数时不应改变焦距,以免将不同深度得另一排管袢计入。计数每毫米内得管袢数,取三个视野得平均值;凡1mm内得所有管袢数均应计入。 正常值:8-10(7-9)根/视野(第一排) 异常:A、袢增多:缺氧、慢性肺心病。 B、袢减少:血压下降,循环血量不足。末梢血管收缩(细动脉收缩)感染性休克等。 3)、管径:测量部位为血管袢得中部,要避开节段性扩张或收缩处。 正常人输入枝与输出枝之比为:1:1、3。 正常值:输入值—11±mm 输出值—14±3mm 袢顶—15±3mm 异常:A、管径增宽:高血压及冠心病(早期)袢细长,部分病例输出枝扩张。高血压、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血流粘度增加,输出枝,特别就是袢顶增宽。 B、管径变窄: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由于动脉压升高,毛细血管阻力增加,管袢特别就是输入枝管径明显变窄。血压低,房间隔缺血,严重贫血。(因血液灌流量减少,管袢变细) 4)、管袢形态 正常得管袢形态为发夹型(∩)、交叉型与畸形,三者比例为6:3:1。 异常:交叉型及畸形增多,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塞(95%异性管袢) 5)管袢长度:测量受观察角度,手指得位置、照明等影响较大。

微循环检测基础知识

什么是微循环? 微循环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活动。人体血液由心脏流出后,经动脉至微动脉,再进入毛细血管后由微静脉及各静脉回到心脏,这种在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微循环的组成: 血管系统是连续通道,小动脉进一步分枝成直径为15微米左右的细动脉,细动脉再分枝成直径为5-8微米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集注入细静脉,细静脉汇合成小静脉。 医学研究证明,毛细血管、细静脉、细动脉、毛细淋巴管是血液与细胞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甲襞微循环显微观察仪的工作原理与作用 甲襞微循环显微观察仪是通过高倍的摄像显微显示系统,对人体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显微动态透视检查,清晰的显示甲襞微循环毛细血管的形态、流态、袢周图像。临床上广泛用于由微循环发生改变而对心血管、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疾病发生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报,疗效判断和预后观察等方面。 微循环3条途径及其作用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T后微动脉T毛细血管前括约肌T真毛细血管T微静脉的通路; ②作用: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2)直捷通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T后微动脉T通血毛细血管T微静脉的通路; ②作用:促进血液迅速回流。此通路骨骼肌中多见。(3)动-静脉短路: 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T动-静脉吻合支T微静脉的通路; ②作用:调节体温。此途径皮肤分布较多 甲襞微循环的观测指标 毛细血管形态,毛细血管流态,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毛细血管形态: 1)、管袢清晰度:管袢清晰度是镜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不可缺少的指标。甲襞是手指远端的皮肤,由于职业或工作的原因(如搬运工人、清

db2top工具详解(翻译)

Database (d) Figure 2. Database screen 在数据库屏幕,db2top提供了一组对整个数据库的性能监控单元。 用户可以监视活动会话(MaxActSess),排序内存(SortMemory)和日志空间(LogUsed)。这些监测元素可以帮助用户确定这些元素的当前使用百分比。如果这些因素中的一个开始达到很高甚至100%时,用户应该开始调查发生了什么事。 当前时间和数据库开始时间(Start Time)相比能让我们了解数据库运行了多久。这个值结合其他检测元素去调查那些已存在一段时间的问题是非常有用的。 锁的使用(LockUsed)和升级(LockEscals)对缩小锁定问题非常有帮助。如果LockEscals 数量很大时,则增加LOCKLIST和MAXLOCKS数据库参数是一个好主意或者寻找那些引起这个问题的不良查询语句。 L_Reads,P_Reads和A_Reads代表逻辑读,物理读和异步读取。结合的命中率(HitRatio)值,这些变量对于评估大多数的读取发生在存储器中还是磁盘I / O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磁盘的I / O比存储器存取慢得多,用户更喜欢访问在内存中的数据。当用户看到HitRatio 下降低则可以查看缓冲池(bufferpools)是不是不够大了,或是不是有查询进行了太多的全白扫描而导致页面数据从内存洗冲到磁盘。 和读类似,A_Writes代表异步写入,这表明数据页是由异步页清洁剂之前写的缓冲池空间是必需的。通过db2top 刷新频率这段时间内的写数量我们还能知道有多少写请求发生了。还能计算每次写入的平均花费时间这对分析I/O瓶颈引起的一些性能问题有所帮助。当A_Writes/Writes的比值越高则写I/O性能越高。 SortOvf代表排序溢出。如果用户发现这个数字变为非常高,就需要寻找查询了。排序溢出发生在SORTHEAP不足够大,导致排序(Sort)或HashJoin操作可能会溢出数据到临时空间。有时该值随着SORTHEAP增加而降低,但在其他情况下,可能没有多大帮助,如果进行排序的数据集比可分配给SORTHEAP内存大得多。如果请求的数据量超过缓冲池可容纳的临时空间大小那么就可能需要物理I/O来进行SORT或哈希链接在这种情况下排序溢出将是很大的瓶颈。因此优化查询来减少排序溢出的数量能显著提高系统的性能。

建设银行善融商务商城用户操作手册电子券营销活动

善融商务企业商城用户操作手册 (电子券营销活动功能) 1通用券商品 1.1商户申请加入建行发起的通用券活动 1.1.1功能概述 商户在前台申请加入我行总行发起的通用券活动,商户所有符合活动规则的商品在活动期间都自动成为派券商品、收券商品,显示派券标识、收券标识。活动结束后,自行取消派券标识、收券标识。 1.1.2适用对象 加入建行发起的通用券活动的企业客户。 1.1.3操作流程 第一步:登录建行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点击进入“商务中心”页面; 第二步:在“商务中心”页面导航条中选择“营销活动”; 第三步:在“营销活动”页面左侧菜单栏中选择“活动申请”;再选择“加入活动申请”选项卡 第四步:选择总行发起的通用券活动,点击“申请加入” 第五步:点击《商户需与活动发起方签订的电子协议》,阅读协议 第六步:点击【确定】,申请加入活动 1.2商户查看申请加入通用券活动的结果 1.2.1功能概述

商户在前台查看申请加入我行总行发起的通用券活动的结果 1.2.2适用对象 加入建行发起的定向券活动的企业客户。 1.2.3操作流程 第一步:登录建行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点击进入“商务中心”页面; 第二步:在“商务中心”页面导航条中选择“营销活动”; 第三步:在“营销活动”页面左侧菜单栏中选择“活动申请”;再选择“申请管理”选项卡; 第四步:在“申请管理”页面查看申请加入通用券活动的状态,点击“查看详情”可查看活动详情、返券规则。 1.3 发布收取通用券商品(卖家) 1.3.1商户发布 1.3.1.1功能概述 客户通过我行善融商城网站发布或取消收取通用券消费商品,商家自行设置的收券商品长期有效,不受活动时间控制,同时支持自行取消。 1.3.1.2适用对象 发布通用券消费商品的企业客户。 1.3.1.3操作流程 1.3.1.3.1商户发布收取通用券商品(新商品) 第一步:登录建行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点击进入“商务中心”

db2top

DB2TOP(1) User Manuals DB2TOP(1) NAME db2top ? DB2 performance monitor SYNOPSIS db2top [?d dbname] [?n nodename] [?u username] [?p pass?- word] [?V schema] [?i interval] [?P ] [?b option] [?a] [?B] [?k] [?R] [?x] [?f file <+offset> ] [?D delimiter] [?C

融合套餐活动受理操作手册40完整

融合套餐活动受理操作手册 注意事项(必看) 1.受理融合套餐包活动前必须确定该集团已经订购了【多媒体桌面电话和新增V 网】业务。 2.受理【多媒体桌面电话和新增V网】时必须新建账户,该账户是IMS固话合 户和专线的账户。 3.受理融合套餐包活动的号码必须是【多媒体桌面电话和新增V网】业务的计费 号码。 4.一定要注意,我们给用户的优惠专线的划拨是通过活动划款实现的,IMS固话 和手机号码费用划拨是通过活动划款+集团划拨来实现的,活动划拨给集团 80989账本下的钱是供IMS固话+需划拨手机号码一起使用的,因此【集团划 拨给手机号码的费用总和】+【IMS固话当月的消费额】不能高于80989账本 内的余额,否则集团划拨无法实现。 受理流程 1.为集团订购【多媒体桌面电话和新增V网】业务(新建账户) 2.为集团订购相应的专线业务(选择上步新建的账户) 3.IMS固话开户(选择指定的包月套餐) 4.IMS固话与 5.取【多媒体桌面电话和新增V网】业务的计费号码受理融合套餐包活动 6.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需划拨的手机号码进行个性化集团划拨 流程详解 为集团订购【多媒体桌面电话和新增V网】业务 在融合后版本PRM中选定集团客户管理——集团查询菜单 选择需要操作的集团,双击进入集团视图 选择左上角集团信息——V网菜单,进入集团V网信息界面 点击添加,查询需要绑定的V网;选定查询结果,点击【确定】 在弹出窗口中点击【确定】,V网绑定成功。回到V网页面中,可看到已添加成功的集团,点击【查看】可以查看已绑定的V网信息 在集团视图中选择套餐订购——基本套餐 在基本套餐订购页面中选择IMS业务分组——新增V网和多媒体桌面电话,点击【订购】 在订购页面中,输入订购信息(注意,V网编号下拉列表中选择之前绑定的VPMN编号,另外,因为牵涉到专款费用的划拨,此处的账户编号需新建,且仅用于IMS固话合户和融合V网域多媒体桌面电话使用)

commvault 操作手册

CommVault备份系统安装配置手册

目录 第一章湛江港备份应用环境描述 (3) 1.1 CommVault服务器环境 (3) 1.2 CommVault软件安装信息 (3) 1.3 Exchange环境 (3) 第二章备份系统安装及配置 (3) 2.1安装前准备(Windows操作系统) (4) 2.2 Commvault软件安装 (4) 2.3 客户端安装 (8) 2.3.1虚拟机客户端安装(Vitual Server Agent) (8) 2.3.2 Exchange客户端安装 (9) 2.4许可证管理 (14) 2.5存储介质管理 (16) 2.6存储策略配置 (18) 第三章VMware备份配置及恢复 (21) 3.1虚拟机备份配置 (21) 3.2虚拟机备份 (23) 3.3虚拟机恢复 (24) 第四章 Exchange备份配置及恢复 (26) 4.1 Exchange邮箱备份配置 (26) 4.2 Exchange邮箱备份 (28) 4.3 Exchange邮箱恢复 (30) 4.4 Exchange数据库备份配置 (31) 4.5 Exchange数据库备份 (32) 4.6 Exchange数据库恢复 (34)

第一章应用环境描述 1.1 CommVault服务器环境 CommVault服务器型号:IBM-3650-M2 CommVault服务器名称:cv Commvault服务器域名:https://www.doczj.com/doc/656597875.html, CommVault服务器IP地址:xxx.xxx.xxx.xxx CommVault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2008 (64位) Web访问路径:http://xxx.xxx.xxx.xxx/console 1.2 CommVault软件安装信息 CV-SQL密码:xxxx Commvault客户端名:cv Commvault登录用户名:xxxx Commvault登录密码:xxxxx DR备份设置:D:\CVDR 1.3 Exchange环境 一、Exchange备份架构 二、Exchange架构环境描述 Exchange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2008 R2 (X64)Exchange版本:2010 现有5台虚拟服务器作为Exchange环境, 2台作为Exchange数据库服务器,采用DAG技术(Exdb1, Exdb2), 2台作为客户端服务器做了负载均衡 (Excas1, Excas2), 1台作为边缘服务器(Exedge1) 第二章备份系统安装及配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