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升过渡环节质量 重视幼儿自主性培养

提升过渡环节质量 重视幼儿自主性培养

提升过渡环节质量 重视幼儿自主性培养
提升过渡环节质量 重视幼儿自主性培养

提升过渡环节质量重视幼儿自主性培养

摘要:幼儿在过渡环节中的自主游戏具有自发、自由、愉悦的特点。教师介入得适时、适度,适宜,就能帮助幼儿轻松过渡、有序自主。为此,教师需要根据中班幼儿在过渡环节自主游戏时的问题,与幼儿共同建立可多项选择的“游戏库”,增加隐含玩法的“游戏卡”,以及运用“游戏星”支持幼儿对游戏的升级与生成,在提升过渡环节质量的同时,也促使中班幼儿的自主性得到发展。

关键词:中班幼儿;过渡环节的自主游戏;自主性培养;教师介入

一、关于过渡环节中的自主游戏

过渡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中前后两个活动之间的衔接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孩子需要完成盥洗、喝水、点心等生活活动,然后准备进入下一个活动。

随着孩子身心的日益发展,进入中班阶段的孩子不但熟悉了各个生活活动,还能快速完成。但个别差异在所难免,动作快地早就开始等待,动作慢地往往还在厕所徘徊。等待的孩子们在这个完全自由自在的时空里,是否会遵循教师的要求,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互相闲聊或自主休息呢?答案当然是:不。他们会相互追逐、嬉戏,自发地进行着各种玩耍、游戏。这是孩子的天性索然。

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喜欢的游戏,没有严格的程序和方式,玩什么、怎么玩都可以自己决定,因此过渡环节时的自主游戏具有这样的特征:是自发的,自由的,愉悦的。孩子们在这个环节中同样也有着主动性、独立性,是一个有利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时间段。

二、为什么要介入过渡环节中的自主游戏

困惑1:既然我们认为“过渡环节中的自主游戏本身就是自由玩的,应该让孩子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轻松愉快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教师不要予以干涉,否则就不自由了。”那为什么教师还要介入呢?

(一)那是基于过渡环节的现状:从掌控到放任,非此即彼

我们的确越来越认识到宽松自主的过渡环节对孩子的意义,因此摒弃了以前把孩子牢牢掌控在自己视线里的做法,而是让孩子适当放松,并可以从事自己喜爱的游戏,希望自主性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然而,越是放任,越是发现孩子们状况百出,不是吵架、争执、告状,就是失去兴趣、放弃游戏,导致在孩子们的一片混乱中不欢而散。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内容单一,茫然无趣

自主游戏不是幼儿的空想,是其生活的写照,是其知识经验的再现。但中班

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摘要:幼儿教育的实施不是为了让幼儿掌握多少文化知识,而是帮助幼儿认知更多的事物,逐步让他们在无知中学会成长,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幼儿的独立性培养也是幼儿教育过程中应当重视的问题。独立性是指人敢于自我抉择,能独自解决问题的个性,独立性强的人能够独立面对困难,善于思考解决问题,影响着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让幼儿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好习惯有助于幼儿日后的健康成长。 关键字:幼儿教育独立性培养 幼儿教育过早“小学化”的尴尬局面需要幼儿教育体制进行深化的改革,幼儿教育应当以培育幼儿生活能力为主,因此,幼儿园不能过早施加给幼儿学习课程的负担,要正确对待幼儿教育,这就需要幼儿园及幼儿家长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着重对幼儿的独立性进行培养。 一、幼儿教师正确引导。 幼儿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及修养,并且能够对幼儿充满耐心,热忱地悉心教导幼儿。幼儿正处于成长的特殊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还在初步发展的阶段,,相对于成人来讲他们的语言和动作都比较缓

慢,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导幼儿学习和生活时要有一定的耐心,用幼儿能接受的语言鼓励和讲解。幼儿的天性是喜欢玩耍,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各种科学性的游戏,利用幼儿对待事物好奇心,在游戏过程中能够让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立性,独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独立尝试探索未知的事物,所以,幼儿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引导幼儿理解和吸收周围的事物的认识。 幼儿教师除了引导幼儿学习知识之外还要在幼儿生活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让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尝试独立做事,诸如上厕所,吃饭,睡觉等,尽量让幼儿试着自己完成,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让幼儿自己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且用赞美的语言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这样做很棒。幼儿的成长中赞美占有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正确的赞美可以让幼儿深刻的意识到独立完成任务的正确性,从而更加深化幼儿脑海中独立性的形成。 二、授课过程中注重幼儿独立性的培养。 幼儿课堂教育不同于传统的义务教育,不提倡传授理论知识,而是让幼儿学会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幼儿课堂教育授课过程中主要以“游戏”为主,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新事物。幼儿在进行手工制作时总

《小班幼儿在生活活动中自主性培养策略》课题方案

湘河镇中心幼儿园 《小班幼儿在生活活动中自主性培养策略》 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课程改革已进行得轰轰烈烈,各种课程应运而生,但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关注的是幼儿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幼儿的 生活活动很少受到人们的真正关注。当代中国独生子女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智力开发,而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往往容易忽略,对幼儿生活活动的组织缺少方法,父母、祖父母包办代替多,孩子生活技能相对比较差。而且随着课程的深入,越来越明显得感觉幼儿生活活动的组织组织形式简单,幼儿消极等待现象多,自主、自理能力差,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幼儿的一日生活皆为课程”,艾里克森也明确提出:“促进幼儿的自主性与主动性的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一日生活的始终。正确、有序、科学、合理的生活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自立终身发展的能力,为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概念界定 幼儿在生活活动中自主性培养策略:自主性是指个体对自身 行为的意识与调控能力。个体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依据个人对正确事物的信心行事,积极主动地去做想做的事情,它不是幼儿先天自发的

本能,而是在后天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幼儿生活活动指幼儿午餐、午睡、散步、盥洗等环节,在这些过程中探寻自主有效的生活活动组织策略,培养幼儿生活技能,关注孩子在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良好发展。通过自身活动而获得发展, 三、研究目标 (1 )通过对幼儿生活活动中自主性的关注,让教师转变观 念,把幼儿生活活动的实施纳入课程,提高幼儿自主、自理能力。 (2)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研究目标内容策略进行探讨、充实,促进幼儿自主意识发展的途径、方法。 (3 )融合学科领域与生活活动内容,通过多种形式使幼儿体验生活活动的乐趣,使幼儿在生活活动中愉快并自主的获得发展,使生活活动真正起到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 (4)进一步提高教师观察、分析、反思及组织自主性生活活动的能力,不断转变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最大限度地将观念落实到行动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感到轻松自如,体验教育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1)了解小班生活活动相关的研究、理论基础。 (2)梳理制定小班幼儿生活活动的研究目标和培养策略。 (3)探索小班自主性生活活动开展的流程、形式。

浅谈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地优化组织

浅谈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优化组织 工作单位:金苹果奥林匹克花园幼稚园 作者:刘再蓉舒品芬 【摘要】:“过渡环节”是一日各活动中的“驿站”,它是非正式的、轻松自由的活动环节,不仅能起到中转、衔接、休息调整、过渡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隐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应优化过渡环节的教育作用,有效的、开放的组织幼 儿在过渡环节中愉快度过。笔者将从六个方面对过渡环节的优化组织进行阐述:一、创 设丰富的感官环境,充分调动幼儿与环境互动的积极性,提升幼儿的各种生活经验。让 过渡环节充满乐趣;二、利用区角游戏,让过渡环节更开放、宽松;三、提供操作性强 的游戏材料,培养幼儿探索的欲望和思维能力,让过渡环节充满挑战性;四、开展有趣 的民间小游戏,让过渡环节成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桥梁;五、运用音乐作为过渡环节的 信号提示,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过渡环节自然、有序;六、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 让过渡环节张弛有度。 【关键词】幼儿园过渡环节有效组织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包括生活环节、学习活动环节、户外活动环节、游戏活动环 节等,而在这些环节之间用于转换的环节称之为“过渡环节”。“过渡环节”是一日各活动中的“驿站”,它是非正式的、轻松自由的活动环节,不仅能起到中转、衔接、休息 调整、过渡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隐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教 师应优化过渡环节的教育作用,有效的、开放的组织幼儿在过渡环节中愉快度过。 我们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好幼儿的过渡环节,让它成为师幼之间良好互动的空间 和机会,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这一直是我们追寻和思考的问题。评价一位优秀的幼儿 教师,不仅看她教学理念是否科学,教学方法是否有创新性,而且还要看她能否抓住一 日生活中寻常时刻的教育契机,及时给予幼儿诱导和启发。但是,在一日活动中教师们往往会忽视过渡环节的组织,常常存在这些现象,如:1、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走廊、班级环境的作用,为幼儿营造与环境互动的氛围不够,导致过渡环节无趣;2、有的教师不给予幼儿选择玩具和玩伴的机会,常常让幼儿集体休息,导致消极等待;3、部分教师认为过渡环节就是放松期,应由着孩子们自由发挥,过渡放任自流,教师指导不到位,导致此环节无教育价值;4、有的教师则怕孩子乱,在过渡环节中总是高控制、不敢放 手,如吃饭之前把全体幼儿组织在一起,或是讲故事,或是唱歌等,教师很辛苦,孩子

浅谈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导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家园配合逐步培养起来的,这要求教师和家长要做个“有心人”,在幼儿阅读活动的指导中,提供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主动学习,乐于用“百种语言”表达,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孩子一生受益。 新《纲要》把幼儿早期阅读的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充分显示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提倡和重视。7岁以前的幼儿应当掌握的是基本阅读能力,即自主阅读的意识与技能。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不仅能为他们升小学后接受正规的读写教育做好准备,而且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呢? 一、创设支持性的自主阅读环境,为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物质保障。 提供足够丰富的自主阅读材料,对大班幼儿显得很重要。教师应重视创设感知积累和主动探索汉字的环境,让幼儿感受到文字无所不在。活动室里的桌椅门窗、活动区的物品(钢琴、消毒柜、毛巾架、作品栏、玩具柜等)、自然角的植物、动物,都可用电脑打印成文字卡片悬挂或张贴于物品材料上,字与图、字与实物一一对应,睡床、床上用品、幼儿用的书本等也贴上幼儿的名字、墙面上及阅读区角把阅读活动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及在生活中的常见汉字,也制成卡片图文对照,让幼儿在空余时间随意翻玩、辨认。老师还可引导幼儿共同商量设置班级的区角标识,引导幼儿给区角取名称,如语言区“我是小小主持人”、音乐区“小音符之歌”、表演区“酷酷大舞台”、美术区“小手真灵巧”等,将设计好的图文并茂的区角标识悬挂在活动室内。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通过与环境的对话,激发了感知认识汉字的积极性、敏感性和主动探索汉字的欲望。活动室内阅读区还提供大量适应大班幼儿阅读的材料。除幼儿熟知的《恐龙家族》、《彩图幼儿故事100集》,《好儿童》、《娃娃画报》外、还有益智类书如《蓝猫淘气三千问》、《十万个为什么》,中外文学名著《西游记》、《安徒生童话》,趣味性强的如《趣味迷宫》,等等,将这些书摆放在敞开式图书架上,积极鼓励幼儿在来园、自由活动、点心后、离园前等时间段自由选择阅读。此外,还向幼儿提供随手可取的铅笔、彩笔、纸张等供幼儿绘画、书写的材料,黑板、粉笔也向幼儿开放,提高他们书写的积极性。 二、激发阅读兴趣,为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强大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强大的推动力”。幼儿有了阅读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促进在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图书等阅读材料选择上的激趣。教师为幼儿提供内容丰富,数量充足,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阅读的图书、故事光碟、录像等,阅读材料中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深深吸引着幼儿。(二)阅读技能指导上的激趣。教师着重指导大班幼儿从人物的动作神态来理解心理的发展变化,学习归纳主题及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阅读前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需要,有意识地阅读图书,阅读后鼓励幼儿大

浅谈幼儿独立性的培养

浅谈幼儿独立性的培养 独立性与自信心,创造力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独立性是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培养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条件。幼儿只有在能独立行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克服困难,体验成就的快乐,树立自信心;有自信心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乐观、谦虚、勇敢果断等良好品质,富有创造性,进取心和探索精神。因此人的独立性、自信心和创造力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相互促进的。对于幼儿来讲,培养独立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游戏、学习、劳动、日常生活中渗透。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幼儿独立性 首先要更新教育思想,重新认识教育对象,仔细体察他们的兴趣、愿望,尊重他们潜在的主观能动性,变培养“顺从型”为培养“开拓性”人才。其次改革教育方法,把“守业型”的教师打造成“创造性”教师,变“封闭式”上课为“开放式”活动,改变对幼儿管的过死、过严,一切按成人意志为转移的做法,要解放儿童,使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创设自由,宽松环境,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多问、多看、多想、多做、多说,手脑并用全面发展。 二、在有趣的游戏中培养幼儿独立性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选择玩具材料,独立构思,自由地选择同伴,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发挥游戏的情节与乐趣,扮演自己乐意扮演的角色,这样孩子才能有情趣,玩得主动积极,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由此得到锻炼。如:在选择游戏区域进行游戏时我们应该放手让幼儿自己去选择游戏角色、游戏环节、游戏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有选择、探索、表达的自由。在孩子间发生矛盾时,不是作为权威者的来评判谁对谁错,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幼儿,给予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问题。 三、在各科教学中培养幼儿独立性 上课是孩子们的学习活动,也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我们要改变那种“灌输式”的单边活动为“启发式”的双边活动,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质疑问难,教师要在上课时少提供模仿范例,在引导幼儿积极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放手让儿童自由地,大胆地提出设想,鼓励他们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其形成对每个问题寻求多种答案的习惯,这样才能大大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 四、在简单的劳动中培养幼儿独立性 幼儿在劳动中感兴趣的是材料,工具和动作过程,幼儿的劳动具有游戏性,其劳动的成果在于使自身获得了发展,幼儿的劳动主要是自我服务,用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劳动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

幼儿自主性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主的定义是“自 己做主”, 从心理学的眼光来看, 自主性是个性的一个方面, 主要是指独立性和主动性,既不依赖他人、自己主动负责的个性特征。幼儿自主性具体指幼儿按自己的意愿, 带着自己的问题, 在自己的探索中解决问题, 在自己的尝试中逐渐完成结果。 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取向的更高追求和 教育目标的重新选择, 自主性学习在竞争 日趋激烈的当代生存背景下已日益凸显 出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现代社 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它为人的发展和价 值的实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 同时, 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充满竞争、不断变革的 社会, 每个人都时时面临选择和压力。在 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只有具备较高的自主 性素质, 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机遇, 实 现人生的价值。幼儿在教育过程中, 不是 一个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 是一所“加工厂”, 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 进行着适合自己的“加 工处理”, 并深化为自身的需要。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能使幼儿成为一个有主见、有 主意、有办法、能独立做事和不断向自己 挑战的人, 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呼吁, 要培养能够适应 现代社会的一代新人, 究竟具备哪些素质 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素质教育 中, 何种素质更为关键?北京教育科学研 究院的副研究员冉乃彦认为:人的自主性 素质, 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 自主性素质 的发展和培养, 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自主 性素质有三个特征: 独立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 毫无疑问, 这三个特征是现代人最 重要的品质。自主性素质较高的人, 具有 很大的潜力, 他们不是被捏出来的泥人, 或者是模子做出来的标准件,因此他们不 仅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也更能为社 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自主性素质的核心, 是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和谐, 个人能在 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 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 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 支持幼儿自由选 择、计划活动, 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

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幼儿自主性培养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76378781.html, 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幼儿自主性培养策略 作者:简凌云 来源:《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15年第11期 幼儿园区域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活动,是一种满足幼儿自主体验、建构、发展需要的探索活动。[1]作为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区域 游戏在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培养、个性化教育、主动式学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改变幼儿被动式的学习,较好地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所谓自主性,也称独立性,是个体依靠自身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决定,并能自我调节而达到目标的行为倾向。幼儿的自主能力包括生活能力的独立、学习能力的独立以及交往能力的独立。[2]在幼儿园所有的活动形式中,最能给予幼儿自主性游戏机会的就是区域游戏。但是在 实践过程中,仍有多种因素影响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其培养幼儿自主性的教育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幼儿自主性培养对幼儿终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引起普遍关注。自主性能使幼儿主动建构知识与经验,对幼儿一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自主性强的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会相应地提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 作为与集中教学活动形式明显不同的一种相对自由、自主的活动形式,区域游戏提倡应该让幼儿自主地进行活动,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区域游戏,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自由游戏,对幼儿自主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论是从区域设置、材料提供、规则制定等诸多方面,仍以教师预定好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较多,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性多数仍停留在表面,并没有从实质上真正实现幼儿的自主游戏,影响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进而影响幼儿合作性、创造性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区域游戏中幼儿自主性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游戏的开展由教师预设为主 区域游戏内容以教师预设为主。多数幼儿园总在学期开始之前已经将班级的区域设置好,幼儿开学后直接在教师创设好的区域环境中进行游戏。由此,幼儿就失去了参与班级区域设置的自主性。教师预设好的区域幼儿是否真正喜欢并能积极参与,则不得而知。

过渡也精彩——浅谈幼儿园过渡环节的组织(2)

过渡也精彩——浅谈幼儿园过渡环节的组织(2)https://www.doczj.com/doc/676378781.html, 个体差异,许多老师采取这样的方法来减少孩子们的消极等待现象。事实也证明,这种方法的确有效地避免了消极等待的情况,从表面上看,秩序井然,时间隐性浪费的情况大大减少。然而,许多本质的问题却被我们忽视了,那就是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们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玩到积木,孩子们狼呑虎咽,本来能喝两碗粥,偏偏一口没喝就说自己吃不下了。为了看到心爱的图书,孩子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下一大杯水,飞快地跑出水室;为了多玩一会儿海洋球,孩子对画画敷衍了事……这种看不到的伤害潜伏在看似有“秩序”的外表中,而这时造就的坏习惯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 (四)考虑不周,不恰当的利用区角活动作为过渡环节 在早间入园,下午离园时,许多老师会安排一些区角活动,比如阅读区和建构区。因为这样的活动比较安静,让人感觉幼儿的秩序感很好。然而,笔者认为,在入园,离园这样时间短且不稳定的时间段,不宜采用阅读区和建构区作为过渡环节。因为孩子进行阅读和构建活动时,是一个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如果常常被打扰,强迫中止,不利于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应当安排相对完整的时间进行这些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恒心和毅力。 二、造成过渡环节误区的原因 这些过渡环节中的误区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传统教育影响太深,对过渡环节不够重视。 传统教育中,只有为过渡而过渡。把过渡环节看作一个可有可无的过程,为过渡而过渡。认为它不是“正规”的活动课,它的作用只是为下了个活动做铺垫,而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因此对其不够重视。 (二)对纲要的错误解读 纲要中指出“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许多老师错误理解为纲要要求压缩过渡环节。其实,通观纲要的精神,我们就会发现,纲要中强调减少的是“不必要”的过渡环节,而“必要”的过渡环节,不但不能减少,还要增加。 (三)追求教育活动的“效率化”,没有真正建立起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幼儿园的效率化使许多幼儿园片面追求外在的效果,而没有把幼儿本身的发展看作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应当适当淡化外在效果,把幼儿的内在发展放在首位。 (四)许多幼儿园在时间安排上过于整齐划一,不利于过渡环节的开展。制度化的管理,程式化的检查,让许多老师不得不尽力压缩过渡环节,以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应当适当增加时间安排的弹性,这样才能让过渡环节有机融入一日生活中。 三、过渡环节,契机无限

浅谈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化,幼儿在教育过程中,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一所“加工厂”,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进行着适合自己的“加工处理”,并深化为自身的需要。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能使幼儿成为一个有主见、有主意、有办法、能独立做事和不断向自己挑战的人,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试图在主题实施中进一步克服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需要,关注幼儿个别差异和不同发展方向的要求。因此,我就对如何引导幼儿自主性学习进行了初探,并得到如下体会: 一、给幼儿一点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选择自主学习的内容来自于幼儿的兴趣和生活,而兴趣是幼儿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并追随幼儿的兴奋点,大胆放手给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幼儿依照自己的兴趣点选择主题,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飞机》就是我们孩子自己依据的兴趣自主选择的主题活动:在户外开展活动时,天空中掠过几架飞机,孩子们看见了都兴奋极了,一边叫嚷着“飞机”,一边便跟着飞机飞的方向跑去,还纷纷议论着:“我爸爸坐过飞机!”“我家有直升飞机!”“我知道杨利伟叔叔坐火箭飞机从地球上钻到天空上去了!”等等。看到孩子们这么喜欢飞机,我们就尊重孩子的兴趣,生成了主题活动《飞机》。 在主题活动的进程中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非常高涨,丝毫没有减退的迹象。形形色色的问题也是从孩子们的口中随之提出:“为什么飞机能飞上天?”“飞机是谁发明的?”“飞机跟汽车一样也是吃油吗?”……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并没有给以答案,而是把问题反抛给孩子,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获得一些问题的答案。由

在家园共育中指导家长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在家园共育中指导家长培养中班幼儿的独立性 一、研究目的 独立性也称不依赖性,通常是自我决策,独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并实施解决问题的行为时所反映出来的个性品质。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期是独立性形成发展的关键期,适时对幼儿进行培养,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4-5岁的幼儿在活动中能有意识地提出行动目的,选择行动方法,有愿望去自己解决困难,完成任务,如果最后失败了,他们往往把原因归结于自己,这一切说明中班期是幼儿独立性的萌芽时期,也是教师与家长对幼儿进行独立性培养的最佳契机。 当今社会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如升学、择业均以成绩作为第一要素等,许多家长只顾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视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国内外许多项调查发现:当独立面对同一项任务时,外国儿童的表现是兴奋,积极主动,而国内孩子是胆怯,退缩,甚至哭闹。由此可见中国儿童独立性的培养势在必行。 家园共育是实现教育统一性的有效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充分利用父母与孩子的亲密性,教育上的渗透性及教育影响的深刻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充分利用家园共育的巨大作用必将有效地推动幼儿独立性的培养。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时间:共计41周(实际研究周数) 研究对象:本园中四班35名幼儿及其家长

研究方法:观察法、举例法、实践法、列表分析法 研究步骤:每周对研究对象跟踪调查一次,并作记录统计制定下阶段指导目标、计划,具体如下: (1)拟订研究计划 (2)进行前调查 (3)具体研究实施阶段 (4)月底进行后调查并列表分析 (5)月进行论文写作 三、研究过程 (一)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家长认知 1、提高家长对培养幼儿独立性的认识 我们在对中四班全体孩子独立性发展水平进行逐个评估的基础上,召开全体家长会,通过大量的具体实例,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独立性的发展水平,引起家长对独立性培养的重视。针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邀请有关专家来园进行专题讲座,在全体家长中开展了“我是第一任老师”、“家长的重要性”、“独立性的形成”、“为什么要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的大量讨论。同时我们搜集了各种有关独立性培养的资料,以“家教指导集锦”的形式定期印发给家长。如:《幼儿独立性培养研究》、《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培养简例》、《让孩子独立吧》等,使家长对独立性的内涵、意义,有了全面、系统、正确的了解。 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态度 在家长自我反思教育中存在的总题,相互启发,彼此教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利用家访了解到家长在教育方面截然相反的典型场面,精心编排了情景表演《两位妈妈》,并到幼儿家中进行拍摄。主要

新课程观下看大班幼儿自主性的培养

新课程观下看大班幼儿自主性的培养 内容摘要: 1、我们以区域活动为手段,着重在独立需要、自我情感、自我的确立三方面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长大了,产生较强的独立愿望,怎样满足大班幼儿的需要? 在小中班区域设置时,我们考虑到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较弱,教师参与指导较多,尽量利用教师空间设置区域,并规定参加区域活动的几个时间段,使每个孩子活动在教师视线范围内。显然这样的空间对于大班幼儿来讲,影响了区域内容的丰富,阻碍大班孩子兴趣多样化的发展,使他们独立活动受到限制。能否根据班级现有条件,扩大区域空间?在大班空间增设上我们考虑到:

1、空间的安全性 虽然大班孩子具有一定自我保护的能力,又有中小班参加区域活动的经验,有较强的规则意识,不需要时时处在教师视线范围内,但毕竟是孩子,减少和消除环境中不安全因素是对区域环境的最基本要求。 2、空间的卫生性 提到卫生人们就会与干净、整洁联系在一起,而对于幼儿的活动环境的另一个方面就是采光。光线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实力,增设的区域空间必须光线充足。 目标在活动中得以实现,又满足了大班幼儿的探索愿望,独立的需要。 二、根据需要增设生活区,使幼儿在学习独立生活中获得成功体验,增进自信心 自信来源于成功的体验,体验来源于经验的获取。在过去教育中,只重视学习经验的获取,而忽视幼儿生活经验的习得。中日夏令营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学习上的佼佼者,生活上的失败者。由此看来,生活经验的学习是我们教育中的

空白。《纲要》中指出:“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据此我们增设了生活区,并提供了针、线、转笔刀、衣服等用具。在促进大班幼儿小手精细动作发展方面有钉纽扣、捡豆子等;在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方面有整理文具、削铅笔等;在积累日常生活经验方面有怎样处理流鼻血、怎样乘车、与家人走散怎么办等。这些都使他们体验到有些事不用大人帮忙自己也能做,使幼儿生活上减少家人的包办,逐步走向独立。 幼儿的能力有大有小,每个人的水平各不相同,为使每个幼儿都能在生活区 2、启发的原则 教师的指导对幼儿应有启发作用。在活动中我们注意观察幼儿,经常采用“你是怎样想的?”“你发现了什么?”等开放的启发式提问,耐心引导幼儿寻找答案。幼儿不会时,则教给相应技能;幼儿会时,教师及时退出。活动后引导幼儿参与讨论,阐述自己的发现,对大部分幼儿没有参与的活动结果,不做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留给幼儿探索的空间,待全体幼儿参加活动后共同讨论,得出结果。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现在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可是独生子女的增加,使大多数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较差,经不起生活的磨炼,有的甚至是父母包办,而每一个学生最终都要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显得尤其重要。 那什么叫自主?什么叫独立呢?顾名思义,自主,就是自己做主;(当然这里所说的自主是需要建立在老师、父母的正确引导之下)独立,就是单独的站立,不依靠他人。这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技能和先决条件,当然学生也不列外。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他们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更应该从小就能够独立自主。但独立性和自主性并非天生就有的,更不是靠一时的说教就能培养的,它是在生活实践中反复强化、长期积累的结果。那怎样才能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呢? 一、要放开手放下心,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常听到一些做父母的说:“孩子还小呢!没关系,长大了自然会做。”殊不知学生的独立性是从小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长大了定性了,很难改变一些不良的习惯。我在班级里常常让他们遇到事情自己解决,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实在解决不了,我可以试着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绝不会自己动手,不过有时候我也会自己亲自去做,

但事后发现结果并不是很好,反而助长了他们对我的依赖性。 例如打扫宿舍,记得刚上三年级时,每天的宿舍卫生都有问题,我也每天一早起来肯定要去宿舍溜达溜达,看看他们打扫的情况,可是效果并不好,还是每天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于是在一天跑完操后我告诉他们“我决定不去检查你们的宿舍了,如果有问题自己处理,只要你们觉得每天被点名不丢人的话,可以继续这样做。”第二天我真的没去检查他们的宿舍,值得高兴的是那天真的没有点他们的名,在那以后,宿舍卫生有了明显的好转,所以说放手不一定是坏事,只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他们的独立意识慢慢养成了。 二、要提供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我国传统的教育中十分注意学生“听话”、“顺从”,但是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往往变成了“机器人”。没有自己的想法,缺少自主性。在家里一概由父母决定,在学校更是由老师决定,学生缺乏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将来他们就无法面对复杂的社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独立性和自主性是互相依存的,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自然就会产生,学生也能自主的选择,这件事想做还是不想做,就像学习,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你说一句他动一下,很多老师课下会说“这些孩子就像给我学了似的”,所以培养学生们的自主性时一定要告诉他们方法,并

浅谈中班幼儿过渡环节的组织与优化策略

浅谈中班幼儿过渡环节的组织与优化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过渡环节,简单地说,就是两个活动之间的中间环节。大课程观认为,“幼儿园每项活动都是课程,一日活动都是教育。”幼儿园教育仅靠一两个教育活动的培养是远远不能达到教育目标的,幼儿园一日生活是一个教育整体,过渡环节是贯穿其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发挥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和作用,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让幼儿在园的分分秒秒都过得充实,落实“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中班幼儿经过小班一学年的幼儿园教育,大部分具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基本能够较快地独立完成入厕、洗手、喝水等环节。4—5岁的幼儿有意行为开始发展,他们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已出现最初的责任感;规则意识开始萌芽,但是非观念仍较模糊;活泼好动,积极地运用各种感官去探索和了解新鲜事物;在活动中逐渐学会与同伴交往,会与同伴共同分享,初步学会合作,但是仍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过渡环节的表现,教师应以此为依据,发现日常组织过渡环节时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思考优化过渡环节的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过渡环节的组织是否有序、处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幼儿在园一日各项活动的有效进行。如果能够精心设计游戏内容、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安排、灵活地进行指导,则有助于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但是现实中,部分教师的精力更多的是倾向于如何组织好一个教育活动,特别是开放活动,或者忙于布置班级环境和活动区背景墙饰,而对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缺乏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 (一)忽略人际互动 教师有时会忽略过渡环节幼儿之间和师幼之间的人际关系。如入园接待环节,教师进入工作状态较慢,缺少对幼儿身体状况和情绪状态的观察;在入厕、洗手、喝水环节,教师没有给幼儿一个自主安排的和谐空间,要么是强制性的严厉说教,要么是任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现在的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样样事情都由长辈包办代替。所以到幼儿园了,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独立性比较差,意志力薄弱的现象。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尊重和满足他们持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立、自理的尝试。”所以,我们要深入贯彻《纲要》精神,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促动幼儿的健康发展。教育家蒙台梭利也十分重视幼儿的独立性的培养,她认为,儿童自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 (一)家庭是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首要场所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因为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水平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家长能够因势利导,把握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1、在日常生活中,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自理水平。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烦,因而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因为小孩长大自然就会。其实这些

观点都是不准确的。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不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自理水平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水平。所以我们要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里,家长能够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水平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幼儿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如学习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脸、穿衣服、整理床铺等。这些看上去虽是很小的事,但实际上给幼儿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无形中幼儿独立生活水平。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作父母的要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当孩子的存有价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水平被肯定,他们也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水准上增进孩子的自信心。 2、适合幼儿发展的需要,适合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水平 自我服务是幼儿发自内心的需要。对幼儿实行自我服务水平的培养,是为了适合未来社会的需要。我们培养的是未来这会的建设者,他不光有渊博的知识,更应热爱劳动,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在幼儿期对他们实行自我服务水平的培养,正是为他们对未来的劳动奠定心理基础和物质基础。幼儿手部肌肉发育不完善,动作不灵活,影响了他们的理解和探索,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自我服务水平的培养,不但能够有效地促动了幼儿肌肉的发育和完善,促动他们动作的协调发展,而且因为手部肌肉活动越多,越丰富,就越能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促动智力的发展。

幼儿园学前教育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doc

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 户外体育活动是通过丰富的活动材料,充足的场地空间,科学的项目设置来促进幼儿动作、思维、意志等方面发展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也是培养幼儿自主性、发挥幼儿创造性的一项自主活动。我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中,做了一些尝试,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一、注重环境,为幼儿创设自主发展氛围。 良好的环境创设应体现开放、自由,能让幼儿无拘无束地参与活动,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主性、自信心,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爱与宽松的环境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前提。 1、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材料。 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中,我给幼儿提供玩具、材料时,注意用心找到幼儿兴趣、要求、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结合点,及时调整玩具、材料,选择能引起幼儿的多种动作的玩具,让幼儿自主活动,如选择:、球、沙包、圈、轮胎等。球既可用手拍、又可用脚踢,还可用头顶;沙包可向远处投掷,既可练习投掷动作,又可练习抛接动作,还能把沙包放在头上顶着走或放在脚背上走,锻炼平衡能力;圈,既可玩套圈、滚圈,又可将圈放在地上跳,如:双脚跳、花样跳、侧跳等,还能用圈玩“开汽车”、“开火车”游戏;轮胎能滚、能走、还能跨。这些玩具都为幼儿的想象、创造提供较充分的空间,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 2、营造和谐平等的心理氛围。

幼儿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他们有自主性、独立性、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幼儿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除了在物质环境上满足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我们更应该相信孩子,了解孩子,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使其充分感受到被同伴接纳、喜欢的快乐,建立自信心。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我经常和幼儿交流,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和他们说话时能蹲下来,尊重他们,慢慢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发展的需求,并把教育目标渗透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引导他们产生自身的需要,逐步形成内部动力定型,最终内化为自觉行为,为他们提供宽松和充满爱与平等的环境。 二、转变观念,让幼儿成为发展的主人。 现代教育新理念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人。 1、激发幼儿的自主积极性。 兴趣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组织、创造、强化的功能。兴趣对提高幼儿自主性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幼儿时期,是天真好奇、主动探索的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一时期幼儿的特点,注重激发幼儿活动和学习的愿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充满好奇、兴趣广泛的幼儿一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和游戏。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应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关注幼儿对活动是否有兴趣,是否能以

幼儿园自主性游戏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自主性游戏的指导策略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手段之一。他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自主性游戏,就能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习,通过玩再现生活。自主性游戏可以满足孩子们长大的愿望,做一些大人能做的事。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活动,在平等、自由、轻松和愉快的学习环境里,找到他们学习的最佳途径。 一、确定游戏主题 幼儿不同的年龄段,对游戏的想法、要求也都不一样。指导幼儿玩角色游戏,生活是很好的一本书。“生活即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也反映在幼儿的游戏中。游戏和生活的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决定角色游戏的水平。因此,教师可以让孩子在社会中实践和总结,发现人们的生活活动,有效地帮助孩子丰富社会生活经验。小班的时候,小朋友刚刚离开各自生活的家,来到幼儿园,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他们对家,对老师比较熟悉,可以开展“娃娃家”、“幼儿园”等游戏;而到了中大班,幼儿接触的范围广了,可以引导幼儿来自己

确定游戏主题。如:上学期开学没几周,我们中1班感冒的孩子比较多,小朋友在医院看病、挂水时总能碰到自己班里的同学。回到幼儿园,孩子们还在说着自己打针、吊水的事。吃好饭,我利用这段时间,让小朋友说说:“我们什么时候会去医院”“医生是怎样给病人看病的”“自己打针时是怎样的哭吗”等等,幼儿讨论非常积极,他们把护士阿姨打针、吊水的细节都描述得很详细,我让孩子们表演一下动作,他们也模仿得惟妙惟肖。孩子们提出,“如果我们这儿也有医院就好了!”“那我们也开一个吧!”于是我们年级的“医院”游戏就开展了。到了大班,幼儿的表演欲望非常强烈,语言表达、交往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绘本教学是我们大班的特色,小朋友听了很多的故事,有些故事还可以组织孩子进行表演,所以我们开设了“小舞台”,有观众,有演员,有主持人等等,拿着话筒,穿上老师自制的衣服,带上头饰,大家有模有样的,玩得不亦乐乎! 二、游戏环境的创设和准备 游戏准备分材料准备和幼儿经验的准备。材料准备对幼儿游戏有着很大的影响,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教师要引导幼儿根据他们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收集相关的材料,进行制作、

浅谈如何组织好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教学提纲

浅谈如何组织好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 【摘要】幼儿的一日生活是由入园、离园、进餐、睡眠、喝水、入厕、学习、游戏等各种活动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过渡环节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之间的衔接转换,是一日各活动中的“驿站”,它是非正式的,是闲散的,自由活泼的。“过渡环节”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隐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一日活动;过渡;等待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与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的现象。”我认为至少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从《纲要》指出的“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的角度出发,在一日活动中区分出哪些是必要的过渡环节,哪些是不必要的过渡环节,并将不必要的环节从一日活动中删除;调整一日中幼儿的各种活动,优化一日活动的安排。 (2)从《纲要》指出的“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的角度出发,尊重幼儿主体性,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挖掘“过渡”环节的教育资源,丰富此环节的活动,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中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 (3)从《纲要》指出的“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角度出发,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一、一日活动细节观察记录 以下是本次本园大教研活动中的观察记录: 案例一:一个教学活动刚结束,教师一声“有小便的小朋友去小便”,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这时有的小朋友三三两两的走到卫生间,有的小朋友没事就在教室里你追我赶,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跑起来。 分析:此过渡环节纯属放羊式,在过渡环节中幼儿因为无所事事,于是就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幼儿好模仿的特点也体现出来,很多小朋友都竞相奔跑起来这种放羊式的过渡环节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也会造成幼儿过度兴奋,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 二、目前存在的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1)克服将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游离与课程之外的倾向,牢固树立“一日活动既课程”的观念,“过渡环节”在幼儿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价值,是承上启下,调节幼儿心理与教育教学的节奏的关键环节,关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注意各活动之间的有机的联系,使一日生活成为一个真正教育的整体。 (2)克服教师教育决策的主观性,避免过渡环节中由教师统一安排的倾向,避免过渡环节中高控制幼儿,不断催促幼儿的不尊重幼儿的行为。尊重幼儿的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幼儿在学习特点,发展水平,个性特征方面的差异。以“幼儿发展为本”,满足幼儿在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转换活动中的身心节奏转换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3)克服教师教育工作的简单化倾向,寻求教学的策略,避免在过渡环节的活动中“管则限”“放则乱”的状况,注重培养幼儿独立、自制、秩序、合作等品质,以及幼儿的养成习惯教育等。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在发挥幼儿自主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制定一些规则,使两者产生有益的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三、优化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意见和建议 1.调整幼儿身心转换的节奏,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需要过渡环节,这不仅是适应日常教学活动有节奏的更替的需要,还是适应幼儿日常身心活动有节奏更替的需要。这两种情况在日常的教学中既有彼此的区别,又互相交织在一起。以前,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幼儿在活动中身心转换的需求,而只是单纯考虑了教学转换的需要,用教学的转换生硬地取代了幼儿身心转换的需要。当然,我们不能否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终审稿)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 自主性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 [摘要] 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赋予了孩子们更多的个体活动空间,幼儿能按照自己的兴趣与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所以自主性区域活动的开展已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它的潜在的教育价值也在不断地挖掘出来,那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发展呢?我觉得应注重在目标的制定、环境的创设、幼儿的活动、教师的指导等方面考虑。 [关键词] 幼儿区域活动自主性 一、制定目标 制定教育目标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种在教学活动之前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即教师预先设定学生在学完这一课题后应达到的标准。它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它影响教学过程的设计;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它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决定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所以很容易出现忽视幼儿主体性作用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充分的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和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例如在“美工区”开展“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纸张、橡皮泥、油画棒、剪刀、浆糊等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自由选择泥工、绘画、粘贴等不同的表现方法。这样,能力较差的幼儿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完成活动内容,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完成活动内容,达到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作用的目标。 二、环境的创设

1、为区域活动创设物质环境 我们根据幼儿健康、社会性领域、语言、艺术等方面发展的需要,逐步设立了“娃娃家”、“宝宝看一看”、“宝宝动一动”“宝宝玩一玩”、”美工角”、“建筑区”“钓鱼岛”本着合理布局,便于流动的原则,根据活动室的特点,我们将建筑区、宝宝看一看、娃娃家等区域设为固定区,其余设为活动区,在区域活动环境的刨设方面,我们认识到区域活动必须刨设船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 2、提供多样、有趣的操作材料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合适的活动材料,为孩子自主性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如何有层次性地投放材料、使孩子各有所获是十分重要的。孩子们的发展水平和探索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投放材料时,一定要考虑材料的层次性。所以在选择、提供操作材料时,我们根据本班幼儿动作发展规律和发展水平进行投放。首先围绕同一教育目标,提供多种材料,如为了认识小动物,我们在饲养角进行饲养小动物、认知区设有图片、益智区进行动物分类等;其次,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提供适宜的不同层次的材料,如在益智区中,能力强的幼儿可选择颜色、图形两种分类法,能力弱的幼儿则可选择一种分类法。这些既给予了幼儿极大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支配控制自己的行为的空间,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又使大部分幼儿都能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自主性的形成。 3、做好进区计划 区域活动吸引孩子的关键在于能让孩子体验到自由和自主,体验到乐趣: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和决定去哪个区,玩什么,和谁玩,可以自己决定使用材料的方式和方法,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乐趣,容易交流、沟通,他们之间也需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