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访谈录第二期 书法社新闻稿

访谈录第二期 书法社新闻稿

访谈录第二期   书法社新闻稿
访谈录第二期   书法社新闻稿

栏目名称:访谈录

播出时段:3月21日星期四晚上18:00——19:00

策划负责人:王语嫣

播音负责人:

栏目流程:

双周:名人访谈

一.新闻

注:由于本期内容丰富,而学院暂无新动态,直接进入过渡音乐。

二、过渡音乐

要求:古典韵味浓的

三开场白: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书法更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它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并具有审美惯性的艺术形式。书法堪称中国的“第四宗教”,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仪式感和大众参与性,故有五千多年来,各时期代表人物灿若星河,最重要的人物有王羲之、颜真卿、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祝允明、王铎、毛泽东等。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墨法、章法等,与中国传统绘画、篆刻关系密切。这期节目就让我们跟着书法协会社长罗正贵一起走进书法的世界。

四、访谈内容

1、问:请问罗社长创建书法协会的初衷是什么?

答:我们热衷于书法,将其作为我们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

此创办书法社团,以突出特色,培养特长,使学生的书法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以书滋品导行,以书倡学兴问,以书静心养气,以书炼意砺志,以书探美求新为目的。以书法为桥梁,把广大书法爱好者聚集起来, 为其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利用课余时间实现提高书写水平和技能,陶冶高尚情操打造丰富的校园书法文化环境的目标。推进我校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弘扬中国书法艺术,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2、问:请问你对书法的看法有哪些?

答:书法,即书写的方法、艺术。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坚持认真书写,才能达到明心、明性、明法的目的,才能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中国书法源远流长,纵观全世界的文字,可以将书写提高到艺术层次的也只有中国的汉字了,而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地位也非比寻常,正如国画大师傅抱石所说:“中国的艺术最基本的源泉是书法,对书法若没有相当的认识与领悟,那对中国一切的艺术,可以说绝了因缘。”书法是一门中国传统的视觉艺术。欣赏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时,无疑会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陶醉。但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如文学艺术、音乐艺术、绘画艺术相比显得更为抽象,更难捉摸。因此赏析书法作品不仅是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以及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书法家靠手和思想来创造,欣赏者靠眼力来挖掘发现作品点画布白中蕴藏的生命与灵魂,是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成效取决于欣赏者的知识、修养、阅历,心境诸因素。

鄙人认为,作为中国人,作为一名高校大学生,写得一手漂亮洒脱的字是一笔财富。书法协会没有能力让所有社员最终都写得一手好字,我们追求的是让书法爱好者和参与书法练习的同学体会到书法本身纯朴,单纯的灵魂。让他们在练习过程中收起浮躁不安的心,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修养,让他们意识到为人处世应该像练习书法一样一丝不苟、踏踏实实,严格要求自己、督促自己。

3、问:向我们普及一下关于书法的知识吧

答:(1)书法四宝:笔:毛笔。墨:墨条。纸:宣纸。砚:砚台(2)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即楷书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

另外,有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以及源于中华汉字书法派生的日本书道。

(3)书体种类: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迄今考古文物发掘的情况判断为始于八千年前的中华黄河流域的古陶器文,再经由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4)书法名家: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书法家,其中以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张旭、怀素、苏轼、黄庭坚、褚遂良、米芾等书家最为出色。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世称“书圣”。字逸少,号澹斋,

原籍琅玡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伟大的书法家。

代表作品有:行楷《兰亭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楷书《乐毅论》、《黄庭经》等。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写出的字端庄清秀,飘若浮云,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

欧阳询

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北仙桃)人。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楷书《兰亭记》行书有《行书千字文》。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称为“欧体”。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琅玡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人,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

传世墨迹有《争座位贴》、《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是唐朝最后一位著名书法家。由于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后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主要代表作《金刚经刻石》、《李晟碑》、《玄秘塔碑》。

张旭

张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文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怀素

怀素(725-785)唐时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

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他的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字文》、《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帖》、《七帖》、《北亭草笔》等等。其中《食鱼帖》极为瘦削,骨力强健,谨严沉着。而《自叙帖》其书由于与书《食鱼帖》时心情不同,风韵荡漾。真是各尽其妙。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轼的主要书法代表作有:《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答谢民师论文帖》、《江上帖》、《李白仙诗帖》、《令子帖》、《怀素自序》,其中《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启功

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北京市人。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法家、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

主要代表作有《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古代字体论稿》等。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顾问等要职。

4、问:对今后社团的规划是什么?

答:本年度书协的工作重点主要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1)、学习内容由楷过渡到行书,楷书为主行书为辅;

(2)、由讲解为主过渡到练习为主,加强辅导深度;

(3)、完善会员交流平台,拓展学术交流空间;

(4)、建立专业小组,促进书写技巧的交流。

5、问:目前社团活动有:

答:(1)、每周一、周四18:00-19:20的书法课

(2)、每周一更新的社团作品展专栏

(3)、每周一检的会员书法作业

6、学习书法的方法:

答:

描摹

执笔姿式:首先用拇指与中指紧夹住,手掌中的空闲位置要有像4厘米左右的正方体的位置,然后用无名指和小指自然的放在毛笔后面,身体挺直,手臂要离桌子有合适的一段距离。

常用方法: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依照原来的样子去写或去画。描红即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临写

习书者对照书法原帖,在另外一张纸上尽可能和原作模样一模一样的书写出来。

临写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许多爱好书法的人迟迟未能迈入书法圣殿的大门,就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临写方法。汉字临写的根本原理——五千年来的书法家无数,他们虽然留下了相当多的书法佳作,但是却没有留下写字的科学方法,例如为什么临写的像?为什么临写的不像?来自大连的小学教师刘向东提出了汉字临写的根本原理,撰写了《汉字临写大揭秘》一书,从而解决了汉字临写的根本难题。这一方法不但适合于汉字的临写,也适合于世界上一切文字的临写。《汉字临写大揭秘》一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背临

多次临写之后,根据头脑记忆中留下的原作形象,再次书写出来。创作

依据不断修正的背临书写习惯和书写风格,重新选择书写内容及表现风格,书写出来的新作品。

7、问:创社以来遇到的困难?

答:资金不足,难以开展对外交流活动

大部分会员基础较差,课程进度很慢,效果很不明显

五、结束语

相信收听本期节目的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想挥洒笔墨书写自己的热情,现代社会写一手好字是你本身的大优势,是走向成功的垫脚石。本期节目已为你打开书法世界的大门,让我们一起领略书法的魅力吧。下面让我们关注下今天的天气

本期节目到此结束,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