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寒假复习学案及答案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寒假复习学案及答案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寒假复习学案及答案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寒假复习学案及答案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寒假统考复习学案

编辑人:高二化学组 2013.12.23

一、水的电离:精确实验表明,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存在有电离平衡:

在25℃时纯水中 ,[H+]=[OH-] = ,Kw = [H+][OH-] = mol-2·L-2

[结论] 1、水的电离是个过程,故温度升高,水的Kw。

2、水的离子积是水电离平衡时的性质,它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任何稀

溶液。即25℃时溶液中[H+][OH-] = 1.0× 10-14mol-2?L-2

3、在酸溶液中,[H+]近似看成是酸电离出来的H+浓度,[OH-]则来自于水的电离。

4、在碱溶液中,[OH-]近似看成是碱电离出来的OH-浓度,而[H+]则是来自于水的电离。

【练习】1.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3mol·L-1,该溶液可能是( )

①二氧化硫②氯化铵水溶液③硝酸钠水溶液④氢氧化钠水溶液A.①④B.①②

C.②③D.③④

2. 某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10-3mol/L,,该溶液中溶质可能是()①Al2(SO4)3

②NaOH ③NH4Cl ④NaHSO4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3.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 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水加热,K W增大,溶液的pH增大

B.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正向移动,c(OH-)增加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降低,K W不变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正向移动,c(OH-)增加

4. 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是()

(1)将水加热煮沸(2)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3)向水中通CO2 (4)向水中通NH3

(5)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6)向水中加入NaHCO3固体(7)向水中加NaHSO4固体

A、(1)(3)(6)(7)

B、(1)(3)(6)

C、(5)(7)

D、(5)

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1.溶液酸性、中性或碱性的判断依据是:看和的相对大小.

在任意温度的溶液中:若c(H+)>c(OH-) c(H+)=c(OH-)

c(OH-)>c(H+)溶液的pH值: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H= ;

3.pH值计算的基本规律(1). 两种强酸溶液混和,先求c(H+),再求pH。C(H+)= (2).两种强碱溶液混和,先求c(OH-),再通过求c(H+),最后求pH值.C(OH-)= (3).强酸和强碱混和,先确定过量离子的浓度:若H+过量 c(H+)=

若碱过量 c(OH-)= 当酸过量时,必须以剩余的氢离

子浓度来计算溶液的 PH 值;当碱过量时,必须以剩余的氢氧根离子浓度通过K W来计算溶

液的c(H+)值,再求pH值。

(4). 有关酸、碱溶液的稀释

强酸溶液每稀释10倍,pH增大一个单位,弱酸溶液每稀释10倍,pH增大不到一个单位;

强碱溶液每稀释10倍,pH减小一个单位。弱碱溶液每稀释10倍,pH减小不到一个单位。

[提醒]:混和后溶液呈酸性时,一定用c(H+)计算pH;呈碱性时,一定用c(OH-)通过K W来

计算溶液的c(H+)值,再计算pH值

【练习】1.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

B.C(H+)=1.0×10-7mol/L的溶液

C.C(H+)= C(OH-)

D.PH=3的酸与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2.取浓度相同的NaOH 和HCl 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等于12,则

该原溶液的浓度为( )

A .0.01mol·L -1

B .0.017mol·L -1

C .0.05mol·L -1 .............

D .0.50mol·L -1

3.95℃时,水中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6 mol ·L -1,若把0.01 mol 的NaOH 固体溶解

于95℃水中配成1 L 溶液,则溶液的pH 为 ( )A .4 B .10 C .2 D .12

4.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 一定小于7的是 ( )

A. pH =3的硝酸跟pH =11的氢氧化钾溶液

B. pH =3的盐酸跟pH =11的氨水溶液

C. pH =3的硫酸跟pH =11的氢氧化钠溶液

D. pH =3的醋酸跟pH =11的氢氧化钡溶液

5.下列四种溶液:①pH=2的CH 3COOH 溶液;②pH=2的HCl 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

的NaOH 溶液。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 .由水电离的C(OH -):①=②>③=④

B .将②、③两种溶液混合后,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C .等体积的①、②、③、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 2的量:③最大

D .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100mL 水后,溶液的pH :③>④>②>①

6. pH = 2的A 、B 两种酸溶液各1mL, 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 其溶液的pH 与溶液体积

(V)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

B 两种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 .稀释后A 酸溶液的酸性比B 酸溶液强

C .a = 5时, A 是弱酸, B 是强酸

D .若A 、B 都是弱酸, 则5 > a > 2

7.在200 mL 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1×10-3 mol 的钡离子,

溶液的pH 为____。将此溶液与pH =3的盐酸混合,使其混合溶液的pH =7,应取氢氧化钡

溶液和盐酸的体积之比是_ 。

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1、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 电离的电解质。常见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 电离的电解质。常见弱电解质

2、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的关系: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

电能力也不一定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取决于

四、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1、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 这叫

做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的特征

3、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

(1)电离平衡常数是 。

如HA H + + A - K=

注:①在此计算公式中,离子浓度都是 浓度;②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与 有关,

与浓度无关;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的,一般温度越 ,电离平衡常数 ;③电离

平衡常数反映 的相对强弱,通常用 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用K b 表示

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K a 越大,弱酸的酸性越 ;K b 越大,弱碱的碱性越 。④多

元弱酸是 电离的,每一级电离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用K a1、K a2等表示),且

电离平衡常数逐级减小。

(2)电离度 %100?=弱电解质的初始浓度

已电离的弱电解质浓度α

注: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与溶液的浓度有关,一般而言,浓度越小,电离度。

4、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加水稀释,电离平衡,电离度。即稀释促进电离,其电离平衡常数。

(2)温度:因为电离是吸热的,因此升温电离。

(3)加入其它电解质:加入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相同的离子,电离平衡逆向移动,电离度减小,其电离平衡常数。加入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离子,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度增大,其电离平衡常数。

例如:

A.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就是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B.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被溶解的碳酸钙全部电离,所以碳酸钙是强电解质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弱电解质

2.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c(OH-)+c(CH3COO-)

B.0.10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

C.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3.已知室温时,0.1mo1/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A.该溶液的pH=4 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 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 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

4.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1.0×10-14 mol/L,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Al3+、NO3-、Cl- B.Na+、K+、NO3-、Cl-

C.Na+、K+、Al(OH)4-、Cl-D.NH4+、K+、SO42-、NO3-

5.在0.1mol/L的CH 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滴加少量0.1mol/L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少D.加水,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6.在体积均为1L,pH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投入0.23g Na,则下图中比较符合反应事实的曲线是()

7、H+浓度均为0.01mol/L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锌粉,

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B.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C.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大D.盐酸和醋分别与锌反应的速度一样大

五、盐类水解 1、水解本质:盐类水解的本质是盐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

或与水分子电离出的H+或OH―结合成弱电解质,从而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最后使得溶液中c(H+)(或c(OH―))大于c(OH―)(或c(H+))而使溶液呈酸性(或碱性)。如:NH 4Cl:NH4+ + H2O NH3·H2O + H+(显性)CH 3COONa:CH3COO― + H2O CH3COOH + OH―(显性)

2、条件:

3、影响因素:内因(越弱越水解)①升高温度有利于水解反应,盐类的水解反应是。②浓度,水解程度越大,但水解产生的酸碱性比浓溶液弱。③溶液中有酸或碱对盐水解有较强的影响,相同抑制,不同促进。

4、水解规律(谁强显谁性)

4

阴离子:CH3COO—、HS―、AlO2—、ClO—、F—、HCO3— SiO32—、HPO42—、CO32—、S2— PO43—……

六、水解的应用 1、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对盐类水解的判断,可知酸越弱,本身越难电离,其酸根阴离子越易水解,溶液的碱性越强。如:NaX、NaY、NaZ三种钠盐的pH分别为8、9、10,则HX、HY、HZ三种一元酸的相对强弱的顺序应为:

注意:酸式盐溶液一定显酸性吗?如何判断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② 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一定显酸性。如N a H S O4

②弱酸酸式盐存在两种趋势:HR-H++R2-(,显酸性),HR-+H

2O H2R+OH-(,显碱性)。很显然,如果电离趋势占优势,则显酸性,如;如果水解趋势占优势,则显碱性,如等。

2、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①、电荷守恒:任何溶液中,溶液总是呈电中性,所有的阳离子带的正电荷等于所有的阴离子带的负电荷。如Na2CO3溶液:。

在NH4Cl溶液中,

②原子(元素)守恒:---物料守恒

即在任何溶液中某些特征性的原子是固定不变的:如Na2CO3溶液无论碳原子以什么形式存在,始终存在关系式:n(Na) = 2n(C),即:

③质子守恒规律:指溶液中酸碱反应的结果,得质子后的产物、得到质子的物质的量应该与失质子后的产物、失去质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如Na2CO3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为:

④、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规律

Ⅰ、多元弱酸溶液,由多步电离,如在H3PO4的溶液中,

Ⅱ、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由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

如Na2CO3溶液中。

Ⅲ、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的因素。

如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各溶液中①NH4Cl ②CH3COONH4 ③NH4HSO4,c(NH+

4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Ⅳ、同一溶液不同离子的比较:

在(NH4)2SO4溶液中,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为:

Ⅴ、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如电离因素,水解因素等。

如等量混合的CH3COOH和CH3COONa中离子浓度大小

3、判断盐分解后的产物:①、由所形成的弱碱盐,加热蒸干得其氢氧化物,灼烧之后得到的是其氧化物;

②、由所形成的弱碱盐加热蒸干之后可以得到原化合物;CuSO4、N H4H S O4。

③、由挥发性的弱酸或不挥发性的弱酸所形成的强碱盐加热蒸干之后仍得到原化合物。Na2CO3。

④、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等)。如Na2SO3、FeSO4。

⑤、考虑盐是否分解。如加热蒸干Ca(HCO3)2、NH4Cl、NaHCO3、NH4HCO3。

4、化肥混施:注意酸碱性不可混用。如K2CO3和NH4Cl不可混用。

5、溶液配制:配制FeCl3溶液,应先将FeCl3固体溶于中,再加水稀释。(防止水解),否则配出的溶液呈浑浊状:Fe3+ + 3H 2O Fe(OH)3 + 3H+

6、净水:明矾(KAl(SO 4)2·12H2O)可以净水:Al3++ 3H2O Al(OH)3(胶体,净水) + 3H+

7、泡沫灭火剂——Al2(SO4)3和NaHCO3溶液:Al2(SO4)3溶液显酸性:

NaHCO3溶液显碱性:两溶液无沉淀无气体,若两溶液混合,则:

8、物质除杂: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Fe3+,可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加入MgCO3,过滤。(用离子方程式和适当文字表示)

9、解释某些现象事实:某些活泼的金属Mg 和NH4Cl 溶液反应,氯化铵用于焊接金属除锈,原应是:制备胶体如:

【练习】1、在Na2HPO4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HPO42-H++PO43-,HPO42-+H2O H2PO4

-+OH-,并且溶液呈碱性。欲使溶液中的HPO

42-、H+、PO

4

3-浓度都减小,可采取的方法是()

A.加盐酸 B.加石灰水 C.加烧碱 D.用水稀释

2、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

C.c(OH-)前者大于后者

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32-)均增大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L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B.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 w均减小

C.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不相等

D.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下降

4、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c(NH+4):③>①

B.水电离出的c(H+):②>①

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H2O)

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H+4)>c(Cl—)>c(OH—)>c(H+)

5、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mol/L的2种溶液混合面成:①CH3COONa与HCl;②CH3COONa与NaOH ; ③CH3COONa与NaCl;④CH3COONa与NaHCO3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

A.pH:②>③>④>① B. c( CH3COO-):②>④>③>①

C.溶液中c( H+):①>③>②>④ D . c( CH3COOH):①>④>③>②

七、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

(一)沉淀溶解平衡

1、定义:一定温度下,当沉淀的速率和沉淀的速率相等时,形成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我们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2、特征:(1)(2)(3)(4)(5)

+-

(s) Ca2++2OH-中,能使c(Ca2+)减小,而使c(OH-)增大的

例题1:在平衡体系Ca(OH)

是()A.加入少量MgCl2固体B.加入少量Na2CO3固体

C.加入少量KCl固体D.加入少量Ba(OH)2固体

(二)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溶度积)K sp

1.定义: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时,_____ ________的乘积为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之为溶度积常数简称为溶度积,用表示,有单位。

2.表达式:例如:PbI

2(s)

Pb 2+ + 2I - 25℃ K sp =[Pb 2+][I -]2 = 7.1×10-9 mol 3·L -3 练习1:请写出Cu(OH)2、BaSO 4的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与溶度积K SP 表达式

3.溶度积性质:a.溶度积(K sp )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

b. K sp 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_____________。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的Ksp 越小,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越难_____________。

如: K sp (AgCl)>K sp (AgBr)>K sp (AgI),溶解度:

练习4:将足量AgCl 分别溶于下列试剂中形成AgCl 饱和溶液 ,沉淀溶解平衡表示式为:

AgCl 的K sp =1.76×10-10 mol 2·L -2① 水中 ② 10mL 0.1mol/L NaCl 溶液

③ 5mL 0.1mol/L 的MgCl 2溶液中。相同温度下,Ag +浓度大小顺序?

八、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一)沉淀的溶解与生成:Q >K SP 时,溶液为过饱和溶液,沉淀 。Q =K SP 时,溶液为饱和溶液,处于平衡状态 。Q <K SP 时,溶液为未饱和溶液,沉淀 。

【思考:】1、为什么5.0%的NaSO 4溶液能有效除去误食的Ba 2+?

2.为什么医学上常用BaSO 4作为内服造影剂“钡餐”,而不用BaCO 3作为内服造影剂“钡餐”。

(二)沉淀的转化 1.沉淀转化的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种沉淀可转化为 的沉淀,难溶物的溶解度相差 ,这种转化的趋势 。

如:在AgCl(s)中加入NaI 溶液可转化为AgI(s)沉淀

2.沉淀转化的应用

(1)除去废水中的Cu 2+、Hg 2+、Pb 2+等,常用 等难溶物做沉淀或 沉淀剂

(2)将某些用酸或其他方法不易除去的沉淀转化为用酸或其他方法易除去的沉淀。如可以用 把锅炉水垢中的CaSO 4转化为 ,再用酸除去。将CaSO 4转化为CaCO 3的过程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

【巩固训练】

1.下列属于微溶物质的是( )A .AgCl B .BaCl 2 C .CaSO 4 D .Ag 2S

2、除去NaN03溶液中混有的AgNO 3,所用下列试剂中的效果最好的是 ( )

A .NaCl 溶液

B .NaBr 溶液

C .NaI 溶液

D .Na 2S 溶液

3. 当氢氧化镁固体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Mg(OH)

2(s) Mg 2+(aq)+2OH -(aq)]时,为使

Mg(OH)2 固体的量减少,须加入少量的 ( )

A .NaN03

B .NaOH

C .MgS04

D .NaHS04

4.把足量熟石灰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Ca(OH)

2(s) Ca 2+(aq)+20H -(aq)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 升高

B .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溶液的PH 升高

C .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钙固体增多

D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增多

九、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1.概念:溶液中________之间,以及离子与原子或分子之间发生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如果离子之间结合能结合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挥发性物质),或者发生____________反应,本质是使溶液中某种或某些离子浓度________,就会发生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主要包括以下两类(1)以离子互换形式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如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复分解反应等。(2)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如溶液中的置换反应等。

A 、生成沉淀(1)生成沉淀:由于生成沉淀的反应迅速且现象明显,因此常用于______________。如:可根据有无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生成,来检验溶液中有无

________或________存在;根据有无不溶于稀盐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生成,来检验溶液中有无__________或__________存在。

(2)沉淀的转化:沉淀的转化是由一种__________在水中溶解生成的离子与其他离子反应生成另外一种更难溶电解质,使相应的离子浓度________,促进原沉淀继续溶解而转化为新沉淀的过程。

如MgCO 3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如AgCl 与NaI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生成弱电解质(1)生成弱电解质: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及极少部分盐

如①NaOH +HCl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H 3COONa 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H 4Cl 与稀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两个反应就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原理。

(2)弱电解质转化为更弱的电解质CaCO 3+2CH 3CO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之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H 2CO 3(CO 2+H 2O)比CH 3COOH 酸性____,即酸性CH 3COOH____H 2CO 3。

C .生成气体:Na 2CO 3溶液与足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 4Cl 溶液与NaOH 的稀、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非原电池、电解池的反应

在溶液中,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的离子相遇时,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

离子浓度降低,如5Fe 2++MnO -4+8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n +2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n +Cu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 2+2Br -===____________________;2Fe 3++Cu===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 2++Cl 2===____________________;4H ++MnO 2+2Cl -=====△

_______________。

(2)原电池、电解池的反应

①原电池 如Zn —Cu —CuSO 4原电池的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 ②电解、电镀池 如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子反应顺序:如果溶液中存在多种还原性离子并且浓度相同,向其中加入强氧化剂时,还原性____的离子首先被氧化。例如,向同浓度NaBr 与NaI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氯气,通常是______首先被氧化。同样,多种氧化性离子共存并且浓度相同时,有可能是氧化性____的离子首先被还原。

【巩固练习】1.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 .H 2和O 2反应生成水

B .锌片投入稀硫酸中

C .KMnO 4加热分解制取O 2

D .NH 3遇氯化氢气体生成白烟(NH 4Cl 小颗粒)

2.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 2-3

B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2-4

C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 +4

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 2+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SO 2+OH -===HSO -3

B .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CO -3+Ba 2++OH -===BaCO 3↓+H 2O

C .盐酸滴入氨水中:H ++OH -===H 2O

D .碳酸钙溶解于稀硝酸中:CO 2-3+2H +===CO 2↑+H 2O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CaCO 3+2H +===Ca 2++CO 2↑+H 2O

B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2Cl -+2H 2O=====电解2OH -

+H 2↑+Cl 2↑

C .少量Cl 2通入FeBr 2溶液中:2Br -+Cl 2===2Cl -+Br 2

D .过量NaHSO 4溶液加入到Ba(OH)2溶液中:

2H++SO2-4+Ba2++2OH-===2H2O+BaSO4↓

5.下列离子组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NH+4、CH3COO-、Cl-B.Ba2+、Na+、SO2-4、Cl-

C.H+、NO-3、SO2-3、Na+D.HCO-3、OH-、Cl-、Ca2+

6.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2-4、Fe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

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

D.碳酸氢钠溶液:K+、SO2-4、Cl-、H+

十、酸碱中和滴定

1、定义:

2、原理:(1)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为:

3、仪器:,药品:。

4、准备过程:检查→用水洗涤→用标准液→装标准溶液并 (记录初读数)→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

5、滴定操作:移取待测溶液,加指示剂2~3滴,滴定,判断终点,读数,重复实验,计算。

〖注〗操作时左手,右手,眼睛。滴速:先后(填“快”或“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

6

【巩固练习】1、下列实验中,直接采用沾有水滴的仪器,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 )

A.氨的喷泉实验:烧瓶

B.实验制取氧气:试管

C.中和滴定:锥形瓶

D.中和滴定:滴定管

2、中和滴定中,视线应注视( )

A.滴定管内液面变化

B.液滴滴出速度

C.滴定管刻度

D.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3、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稀溶液,所用相同浓度的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

A.V3>V2>V1

B.V3=V2>V1

C.V3>V2=V1

D.V1=V2>V3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寒假统考复习学案答案

一、H 2O H++OH- 1.0×10-7mol/L 1.0×10-14

1.可逆吸热增大

2. 酸碱盐练习:A B D D

二、1.c(H+)c(OH-)酸性中性碱性㏒[H+] 3.⑴c(H+)1×V1+ c(H+)2×V2/V1﹢V2

⑵Kw c(OH-)1×V1+ c(OH-)2×V2/V1﹢V2

⑶C(H+)酸×V酸-C(OH-)碱×V碱/V酸﹢V碱 C(OH-)碱×V碱-C(H+)酸×V酸/V酸﹢V碱练习:C. C. B .D .B D. 12 .1:10

三、1.完全强酸强碱大多数的盐类部分弱酸弱碱和水 2、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

四、1、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分子电离为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为分子的速率,而溶液中弱电解质分子和店里处理子的浓度不变的状态2、逆动定等变3、⑴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浓度乘积与溶液里未电离的分子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H+][A-]/[HA]①平衡时②温度高越大③弱电解质电离能力 Ka 强强分步

练习:C B B B A B BC

五、1、弱酸酸根离子弱碱阳离子打破酸碱⒉溶于水电离出弱碱阳离子或弱酸酸根离子⒊弱酸酸性越弱其酸根离子的水解能力越强;弱碱碱性越弱其弱碱阳离子水解能力越强。

4

阴离子:CH3COO—、HS―、AlO2—、ClO—、F—、HCO3— SiO32—、HPO42—、CO32—、S2—

六、⒈HX>HY>HZ①水解②电离水解 H2PO4―、HSO3―;、HCO3—HPO42—、HS―

⒉①[Na+]﹢[H﹢] =[OH-]﹢2[CO32-]+[HCO3﹣] [NH+]﹢[H﹢] =[OH-]﹢[Cl-]

②[Na+]=2[H CO3-] +2[H2CO3]﹢2[CO32-]③[OH-]= [H +] +2[H2CO3]﹢[HCO3-]

④Ⅰ[H +]>[H2PO4―]]>[HPO42—]>[PO43—]Ⅱ[Na+]>[CO32-]>[OH-]>[HCO3-] >[H﹢] Ⅲ③>①>②Ⅳ[NH+]>[SO42-]>[H﹢] >[OH-] Ⅴ[CH3COO—]>[Na+] >[OH-]>[H﹢]

3.①挥发性的强酸AlCl3 MgCl2等②不挥发性的强酸

5.少量盐酸 7. Al3+ + 3H 2O Al(OH)3 + 3H+H CO3-+ H2O H2CO3+ OH-

Al3++ 3H CO3- == Al(OH)3↓+ 3CO2↑

8 Fe3+ + 3H 2O Fe(OH)3 + 3H+ MgCO3+2H+==Mg2++CO2↑+H2O

9. NH 4+ + H2O NH3.H2O + H+如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练习:D C D B B

例题:BD

㈡⒈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在沉淀化学式中系数的次方 Ksp

练习:Ca(OH)2(s) Ca 2+(aq)+20H -(aq) Ksp (Ca(OH)2)==[ Ca 2+][0H -]2

BaSO 4(s) Ba 2+(aq)+SO 42-(aq) Ksp (BaSO 4)==[ Ba 2+][ SO 42-]

3.a.温度 难溶电解质的性质 b.溶解能力 越小 溶解 S(AgCl)>S(AgBr)>S(AgI)

练习:①②③

八、㈠生成 溶解 思考:1.课本93页 2.课本92页 ㈡ 更难溶 越大 越大

2. ⑴FeS MnS ; H 2S Na 2S 等⑵Na 2CO 3 CaCO 3 CaSO 4+CO 32-==CaCO 3+SO 42- 练习:C D D D

九、⒈离子 沉淀 弱电解质 气体 氧化还原反应 减小

⒉A.检验离子 Ag + Cl - Ba 2+ SO 42-

⑵难溶电解质 降低 MgCO 3+2OH -==MgCO 3+CO 32- AgCl+I -==AgI+ Cl -

B. ⑴ ①H ++OH -=H 2O ②CH 3COO —+ H +== CH 3COOH ③NH 4+ + OH -== NH 3.H 2O

生成弱酸 生成弱碱⑵ Ca 2++ H 2O+2 CH 3COO — 弱 >

C. CO 32-+2 H +== CO 2↑+H 2O NH 4+(稀) + OH -== NH 3.H 2O

NH 4+(浓) + OH -== NH 3↑+H 2O

D. ⑴氧化 还原 5Fe 3++Mn 2++ 4 H 2O ;Zn 2++H 2↑ ; Zn 2++Cu ;Br 2+2 Cl -;

2Fe 2++Cu 2+;2Fe 3++2 Cl -;2H 2O +Mn 2++Cl 2↑⑵Zn +Cu 2+= Zn 2++Cu

通电

2NaCl+2H 2O===2NaOH+Cl 2↑+H 2↑、⑶强 I - 强 练习:B C B D C C

十、⒈用已知浓度的标准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测定其浓度的方法。 ⒉H + + OH -== H 2O ⒊主要仪器: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锥形瓶 铁架台 滴定管夹,药品:标准液 待测夜 酸碱指示剂 ⒋滴定管是否漏水 滴定管 润洗滴定管 排除尖嘴部分气泡并调整液面 锥形瓶 5.酸式滴定管活塞或碱式滴定管玻璃球 摇动锥形瓶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或液滴滴速 快 慢

6.

练习:C BD C .

高中化学选修导学案:原子结构(人教版)

4月12日学科高中化学年级高二作者 课题1-1-1 原子结构(1)课时 1 课型新授【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知识链接】 原子模型的发展史: 不同时期的原子结构模型: 古希腊原子论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 ___________________ (1911年)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_______ ___________(1926年) 【自主学习】 一、原子的诞生 ________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地球上的元素大多数是________,非金属(包括稀有气体)仅有________种。 二、能层与能级 1.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________的,按________________可以将电子分成不同的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表示相应的1~7能层。各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________。 2.多电子的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________,还可以分成________。在第n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________。 能层… 符号… 电子离 核远近 电子能 量高低 能级… 最多容纳电子……

数 1.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 2.不同的能层分别有多少个能级,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 3.不同层中,符号相同的能级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否相同? 三、构造原理 即电子排布的能级顺序 1.比较同一能层的不同能级间的能量关系 2.比较不同能层的相同能级间的能量关系 3.是不是能层越高,能级的能量一定越高? 4.观察构造原理图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应遵循的顺序是: 四、电子排布式 1.电子排布式表示方法:用数字在能级符号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的排布的电子数。

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 苯

第2课时苯 1.会写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2.知道苯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并会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一苯的物理性质及分子结构[学生用书 P50] 阅读教材P69、P71,思考并填空。 1.苯的物理性质 2.苯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3.检验苯分子中是否含C===C的实验探究

结论: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 判断正误 (1)标准状况下, 22.4 L 苯分子中含有3N A 个C —C 键。( ) (2)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 (3)苯分子中有6个完全相同的碳碳键。( ) (4)苯分子中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 (5)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静置,溴水层褪色,证明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 答案:(1)× (2)× (3)√ (4)× (5)× 苯的分子结构 1.(2016·南京金陵中学期末)以下有关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B .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 .二氯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 D .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 解析:选D 。甲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因为甲苯可以看成是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苯基取代,A 错误;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有可能共平面,因为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共面,而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也共面,所以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有可能共平面,B 错误;二氯甲烷分子为四面体结构,但不是正四面体,C 错误;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

可能共面,D正确。 2.能说明苯分子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布,而是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的事实是() 解析:选B。苯分子结构中无论是单、双键交替出现,还是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苯的一取代物都只有一种结构,间位二取代物、对位二取代物也都只有一种结构,因此A、C、D项不能用以说明苯环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B项,苯分子结构中若单、双键交替出现,则苯的邻位二取代物有两种结构,因此B项可以说明苯分子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

江苏省高中化学知识点学案(必修2)

江苏省高中化学知识点学案(必修2) 复习材料 一、食品、药品与人体健康 1.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 人类的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它们在人体内的代谢和生理功能见下表: 营养物 质 食物来源代谢与功能 糖类葡萄糖:葡萄 等带有甜味的 水果、蜂蜜, 植物种子、叶 和动物血液 蔗糖:甘蔗和 甜菜 淀粉:植物种 子和块茎(大 米、马铃薯) 纤维素:干果、 鲜果、蔬菜等 糖类是生命的基础能源物质,提供人体所需的大部分能量。 葡萄糖容易被人体吸收并能直接为人体组织所利用;淀粉和蔗 糖必须在酶的催化下,先水解为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 要: (C6H10O5)n(淀粉)+n H2O n C6H12O6(葡萄糖)。 葡萄糖在人体中的功能: ①氧化放能,C6H12O6+6O2→6CO2+6H2O; ②合成肝糖元,当血糖低于正常值时,再转变成葡萄糖补 充到血液中; ③合成肌糖元,供给肌肉运动时使用; ④转变成脂肪,储存在脂肪组织中。 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为葡萄糖,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内的作用:①刺激肠道蠕动和分泌消化液,有 助于食物消化和废物排出;②减少有害物质与肠黏膜的接触时 间;③预防便秘、痔疮和直肠癌;④降低胆固醇、防治糖尿病。 油脂猪、牛、羊等 家畜肉类和大 豆、花生等油 料作物的种子 油脂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人体摄入油脂后,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 油,脂肪酸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有: ①氧化热量,1 g脂肪在体内氧化时放出约39.3 kJ的热量, 远高于糖类和蛋白质; ②合成人体所需的脂肪,存于脂肪细胞中(相当于“能量” 的储存); ③合成人体所需的其他化合物,如磷脂、固醇(细胞的主 要成分)等; ④促进发育、维持健康和参与胆固醇的代谢等。 蛋白质动物性蛋白 质,如鸡、鸭、 鱼、肉等 植物性蛋白 质,如谷类、 豆类、菌类、 蔬菜、水果等 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一部分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 各种蛋白质,包括激素和酶,满足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另一 部分氨基酸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供给人体活动的需要。 另一方面,人体内各种组织蛋白质也不断地分解,生成尿素, 排出体外。高中生每天大约要摄取80~90 g蛋白质。 酶是一类特殊蛋白质,对于生物体内复杂的新陈代谢反应有很强的催化作用。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二节 煤的干馏 苯1

班级姓名组别 【学习目标】 1.了解煤的干馏,了解苯的结构及物理性质 2.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3.掌握苯的同系物的性质 【课前预习】 一、煤的干馏 1.煤的成分:煤是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复杂的,从元素组成来看,主要含有等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混合物里的无机化合物主要含硅、铝、钙、铁等元素。 2.煤的干馏 (1)定义: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叫做煤的干馏。 (2)煤的干馏的产品有:焦炉气(包括:、、、四种气体)、粗氨水、粗苯、煤焦油、焦炭。 (3)煤的干馏的目的:解决燃煤污染、提高燃煤效率,从煤中提取有关物质并将其转化成有价值的化工原料。 二、苯 1.物理性质 苯是一种_ ___色、________味、有毒的液体,密度比水_____,难溶于水;沸点比水低,熔点为5.5℃,当温度低于5.5℃时,苯就会凝结成无色的晶体。 苯的用途: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农药、医药、染料、香料等;另外,苯也常用作有机溶剂。 2.苯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____________ 结构式:_____________ 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实验证明,苯分子里不存在一般的碳碳双键,其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_____________,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苯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键角120° 3. 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燃烧的方程式 现象: (2)取代反应 硝化反应方程式: 【注】硝基苯是一种带有苦杏仁味的无色油状液体,密度大于水,有毒。 (3)加成反应:特定条件下,和氢气的加成 方程式:

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精品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盖斯定律的内容,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2.学会有关反应热计算的方法技巧,进一步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一 盖斯定律 1.在化学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测定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但是某些反应的反应热,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直接测得,只能通过化学计算的方式间接地获得。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这就是盖斯定律。 2.从能量守恒定律理解盖斯定律 从S →L ,ΔH 1<0,体系放出热量; 从L →S ,ΔH 2>0,体系吸收热量。 根据能量守恒,ΔH 1+ΔH 2=0。 3.根据以下两个反应: C(s)+O 2(g)===CO 2(g) ΔH 1=-393.5 kJ·mol - 1 CO(g)+12 O 2(g)===CO 2(g) ΔH 2=-283.0 kJ·mol - 1 根据盖斯定律,设计合理的途径,计算出C(s)+1 2 O 2(g)===CO(g)的反应热ΔH 。 【试题参考答案】根据所给的两个方程式,反应C(s)+O 2(g)===CO 2(g)可设计为如下途径: ΔH 1=ΔH +ΔH 2 ΔH =ΔH 1-ΔH 2 =-393.5 kJ·mol - 1-(-283.0 kJ·mol - 1) =-110.5 kJ·mol -1。 4.盖斯定律的应用除了“虚拟路径”法外,还有热化学方程式“加合”法,该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掌握。试根据上题中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利用“加合”法求C(s)+1 2O 2(g)===CO(g) 的ΔH 。 【试题参考答案】C(s)+O 2(g)===CO 2(g) ΔH 1=-393.5 kJ·mol - 1

乙烯和苯学案

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知识回顾】 一、乙烯 [思考] 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是什么? [科学探究] 课本P59 现象:①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和甲烷对比) ②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③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一试管气体,点燃后现象是 [结论]研究表明,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主要是和的混合物。(一)乙烯的结构 1.烯烃的概念: 2.结构: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空间构型 (二)化学性质 1.乙烯的氧化反应 a.可燃性:CH4 + O2 现象: b.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思考]如何利用化学方法鉴别甲烷与乙烯? 2.乙烯的加成反应 H H H H H—C==C—H + Br—Br H—C—C—H H H Br Br 现象: 加成反应: [思考]从反应物的化学键角度来分析: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有什么区别? [练习]根据加成反应的特点,完成乙烯与H2、HCl、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乙烯的用途 1.重要的化工原料制造聚乙烯,用来。 2.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水果的催熟剂。 【巩固练习】 1.既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是() A.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B.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 C.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蒸馏水的洗气瓶 D.混合气体与适量HCl混合 2.下列物质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C2H4 B.SO2 C.CH2=CHCH=CH2 D.CH3—CH2—CH3 3.下列关于乙烯的主要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燃料 B.植物生长调节剂 C.化工原料 D.生产聚乙烯塑料的原料

威海二中高二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 导学案:反应方向导学案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方向(2010.3.19) 主备人:吴珍丽、徐加涛参与人员:高二化学组全体教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了解焓变和熵变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能通过关系式△H-T△S由给定的△S数据定量判断反应的方向;了解熵变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存在熵变。 过程与方法要求:培养自己分析数据并获得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接触热力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了解热力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难点:根据△H-T△S及给定数据判断反应方向。 【预习准备】 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 ①△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 > 0 表示____________反应;△H < 0表示____________反应。如下图所示 【预习回顾】写出以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常温、常压下含20gNaOH的溶液与盐酸完全反应放出28.65KJ的热量。 2、常温、常压下1mol的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完全氧化释放出约111KJ的热量。 3、常温、常压下1mol碳酸氢铵固体与醋酸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吸收约37.30KJ 的热量。 4、1200K时,1mol的碳酸钙分解吸收178.2KJ的热量。 【学案导学】

【知识支持】自发过程:(阅读教材P35小字部分)你能找出一些属于自发过程的例子吗? .................一、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 【合作探究一】 1、“预习回顾”中四个反应是否都可以自发进行? 2、有人认为:放热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你认为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的关系? 【预习体验1】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自发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自发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有的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D、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二、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合作探究二】 1、NH4NO3(s) 、NaOH(s)、 NaC1(s)和蔗糖都能溶于水,它们溶解过程的热效应如何? 2、上述固体的溶解过程都是自发过程,它们的溶解过程与焓变有关吗? 3、固体溶解过程中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是什么因素决定它们的溶解能自发进行? 1、熵:描述体系的,符号___________。 【思考】 ①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的熵。 ②同一物质的熵与聚集状态关。如对同一物质来说,S(g) S(l) S(s)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2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1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及重要用途。 2.掌握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3.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 19世纪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使煤炭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产煤气剩余一种油状、臭味、粘稠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这种油状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确定了这种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并叫作苯。 1.苯的分子结构: (1)组成与结构: (2)实验探究: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和溴水褪色。 温馨提示:溴单质易溶于苯,溴的苯溶液呈橙红色,苯可将溴水中的溴单质萃取出来。 (3)空间构型:苯分子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所有键角为120°;碳碳键键长为1.40×10-10m(介于C-C键1.54×10-10m和C=C键1.33×10-10m之间)。 温馨提示: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苯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中单双键交替的写法只是沿用以前的习惯写法,并不能代表和说明苯的真实结构。 2.苯的物理性质:苯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有毒液体,比水轻(d=0.87g/cm3),不溶于水,沸

点80.1℃,熔点5.5℃。 3.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 ①因苯分子中含碳量高,故燃烧时冒浓烟。 ②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故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2)溴代反应: ①反应物是苯与液溴,苯与溴水不反应;但苯与溴水混合时,通常因苯萃取了溴水中的溴而使水层接近无色; ②催化剂是FeBr3,反应时通常加入铁粉,发生反应2Fe+3Br2===2FeBr3; ③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油状液体,由于溶解了溴而显褐色; ④除去溴苯中过量的溴,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再分液。 问题解答:①长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②导管末端不能插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溴化氢易溶于水,防止倒吸;③导管附近形成白雾的原因:溴化氢结合了空气中的水分,生成氢溴酸小液滴。 (3)硝化反应: ①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时,应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浓硝酸中;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脱水剂; ②药品取用顺序:HNO3―H2SO4―苯,加入苯后不断摇动的原因是苯应等到浓硝酸与浓硫酸混合液冷却后再逐滴加入,以防浓硫酸溅出,且可以防止副反应发生。 ③一般采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是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④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油状液体。 (4)加成反应: 4.苯的用途: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广泛地用于生产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农药、医药、染料和香料等,也常用作有机溶剂。 5.苯的同系物、芳香烃及芳香族化合物

2019届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9学案含答案

2019届高三第二轮复习——反应原理9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Ⅰ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一.惰性电极且主线元素价态不变的电化学过程 【例1】【2018新课标1卷】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3)制备Na2S2O5也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其中SO2碱吸收液中含有NaHSO3和Na2SO3。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电解后,__________室的NaHSO3浓度增加。将该室溶液进行结晶脱水,可得到Na2S2O5。 【变式1-1】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4)H3PO2也可以通过电解的方法制备。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 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①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②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 ③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 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 【变式1-2】【2017天津】某混合物浆液含Al(OH)3、MnO2和少量Na2CrO4。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2CrO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如图所示),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回答Ⅰ和Ⅱ中的问题。 (4)用惰性电极电解时,CrO2-4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 _________,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阴极室生成的物 质为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二.惰性电极且主线元素价态变化的电化学过程 【例2】【2018新课标3卷】KI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在物质制备中的调控作用学案(含解析)

化学反应原理在物质制备中的调控作用 李仕才 基础知识梳理: 1.化学反应方向的判定 (1)自发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2)熵和熵变的含义 ①熵的含义 熵是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用符号S表示。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熵值也不同,一般规律是S(g)>S(l)>S(s)。 ②熵变的含义 熵变是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用ΔS表示,化学反应的Δ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3)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ΔG=ΔH-TΔS ΔG<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 ΔG=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Δ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2.化工生产适宜条件选择的一般原则 (1)从化学反应速率分析,既不能过快,又不能太慢。 (2)从化学平衡移动分析,既要注意外界条件对速率和平衡影响的一致性,又要注意二者影响的矛盾性。 (3)从原料的利用率分析,增加易得廉价原料,提高难得高价原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从实际生产能力分析,如设备承受高温、高压能力等。 (5)注意催化剂的活性对温度的限制。 3.平衡类问题需综合考虑的几个方面 (1)原料的来源、除杂,尤其考虑杂质对平衡的影响。 (2)原料的循环利用。 (3)产物的污染处理。 (4)产物的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 (5)气体产物的压强对平衡造成的影响。 (6)改变外界条件对多平衡体系的影响。

专题训练 1.(2017·四川资阳诊断)无机盐储氢是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的储氢新技术,其原理如下: NaHCO 3(s)+H 2(g)?????????Pd 或PdO 70 ℃,0.1 MPa HCOONa(s)+H 2O(l) 在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氢钠固体并充入一定量的H 2(g),在上述条件下发生反应,体系中H 2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当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0~4 min 内H 2的平均反应速率v (H 2)=0.2 mol·L -1 ·min -1 C .若温度不变,平衡后再充入2 mol H 2,达到新平衡时c (H 2)=0.4 mol·L -1 D .若保持温度不变,平衡后再充入少量H 2,H 2的转化率减小 答案 C 3.(2018·武汉高三模拟)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 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 TaS 2(s)+2I 2(g) TaI 4(g)+S 2(g) ΔH >0(Ⅰ) 如下图所示,反应(Ⅰ)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先在温度为T 2的一端放入未提纯的TaS 2粉末和少量I 2(g),一段时间后,在温度为T 1的一端得到了纯净TaS 2晶体,则温度T 1________(填“>”“<”或“=”)T 2。上述反应体系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 (2)CO 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 2(g)??CH 3OH(g)。CO 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ΔH ________(填“>”或“<”)0。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 ℃、1.3×104 kPa 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二节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第3课时煤的干馏与苯学案鲁科版必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二节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第3课时煤的干馏与苯学案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了解煤的干馏原理和主要产品,进一步认识煤的综合利用。 2.认识苯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与应用。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通过对苯的学习,体会有机化学反应与无机化学反应在反应条件、反应试剂及生成物等方面的差异,深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性质决定用途”等学科观念。 煤的干馏 1.煤的干馏: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 2.煤干馏的主要产物和用途 干馏产物主要成分主要用途 出炉煤气焦炉气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气体燃料、化工原料粗氨水氨、铵盐氮肥 粗苯苯、甲苯、二甲苯炸药、染料、医药、 农药、合成材料 煤焦油苯、甲苯、二甲苯 酚类、萘 医药、染料、农药、 合成材料沥青电极、筑路材料 焦炭碳冶金、燃料、合成氨 化学中“三馏”的比较 名称干馏蒸馏分馏 原理隔绝空气、高温下使 物质分解 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 组分沸点不同进行分 离 与蒸馏原理相同 产物混合物单一组分的纯净物沸点相近的各组分组成的混合物 类型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1.判断正误

(1)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 ) (2)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为物理变化。( ) (3)煤的干馏产物出炉煤气属于混合物。( ) (4)干馏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大量的乙烯。( ) 答案:(1)×(2)×(3)√(4)×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原理相同 B.将煤进行干馏可直接生成NH4HCO3 C.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实验室中煤干馏 D.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必须采取环境保护措施 解析:选D。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二者原理不同,A项错误。煤干馏的条件之一是高温,NH4HCO3受热易分解,故将煤进行干馏不可能直接生成NH4HCO3,B项错误。题图为蒸馏装置,而干馏是固态物质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产生新物质,故题图所示装置不能用于实验室中煤干馏,C项错误。煤干馏和石油分馏都会产生环境污染物,故必须采取环境保护措施,D项正确。 苯 1.物理性质 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有毒的液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熔、沸点低,易挥发,当温度低于5.5 ℃时苯就会凝结成无色的晶体。 2.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结构特点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导学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 全册导学案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学习目标】 1.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知道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能 量变化的原因。 2.知道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通过比较的方法理解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区 别,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3.初步学习测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方法,能正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 当措施减小误差。 4.知道盖斯定律的内容,能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化学反应中的焓变 【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回顾】 下列变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有属于吸热反应的有. ①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②铝热反应 ③点燃的镁条继续在CO2中继续燃烧④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⑤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⑥C与CO2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1)(2) (3)(4) 常见的吸热反应 (1)(2) (3)(4) 一、化学反应的焓变 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的温度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符号单位 2.能量变化的原因 (1)宏观?H= 总能量-- 总能量 (2)微观化学反应本质 ?H= 破坏键吸收能量—形成键放出能量 破坏键吸收能量形成键放出能量?H0 放热反应 破坏键吸收能量形成键放出能量?H0 吸热反应(填>,<或=) 【问题解决】已知断裂1molH2(g)中的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裂1molO2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498kJ的能量,生成H2O中的1molH-O键能放出436kJ的能量。试写出O2(g)与H2(g)反应生成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2019.2.16《苯》导学案

导学案《苯》 使用日期2019.2.28 主备人:刘刚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69页,记住苯的物理性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2)通过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理解苯的化学性质,会写苯的燃烧反应、卤代反应、硝化反应、 加成反应等化学方程式。 (3)通过苯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学习,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 观点。 【教学过程】 [引入]在装修中使用的胶、漆、涂料和建筑材料的有机溶剂有些是用苯。苯有毒,对中枢神经和血液有较强的作用。急性苯中毒严重时可引起抽搐,甚至失去知觉。慢性苯中毒能损害造血功能。 练习:法拉第发现一种新的有机物-----苯。它由C、H两种元素组成,C%=92.3%,其蒸气的密度是同压下H2的39倍,试计算其分子式。 【探究问题1】 从实验入手了解苯的物理性质。(观色态、闻味(慎)、验密度等)注意方法。 1、怎样用实验来验证苯的密度与水、四氯化碳的密度大小?若苯与四氯化碳混合会出现什么现象? 2、将盛有少量苯的试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过会儿取出观察现象,这说明? 3、2中取出的试管室温放置一会儿向其中加入一些乒乓球碎片并观察。 【归纳整理】 苯的物理性质:色、气味液体,密度比水,溶于水,和许多有机溶剂相互_____________,是一种重要溶剂,毒,沸点:80.1℃易挥发,熔点:5.5℃,若用冰水冷却,可凝结成色体。 【探究问题2】 (1)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根据苯的分子式C6H6 苯是饱和烃吗?若苯与链状烷烃分子结构和分子组成 (C n H2n+2)为基础进行分析和比较:每有一个环,或一个碳碳双键,就比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少2个H ,每有一个-C≡C- ,就比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少4个H 。依据以上信息,结合苯的分子式C6H6 ,猜测苯分子可能的结构,并写出其结构简式?,推测可能结构。可能有何

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学案

《铁及其化合物》学案 一.铁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铁在地壳中的元素中排_________,在金属元素中排_____,常见的化合价有 ____、 _____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常温下纯铁的抗腐蚀能力_____;①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能与活泼非金属Cl 2、O 2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化合价的变化及其氧化剂、还原剂 _______________ 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 ③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二、铁的化合物 铁最常见的化合价为+2、+3价,+2价化合物既具有_____ 性、又具有____性,+3价化合物通常只具有_______,Fe 2+的盐溶液通常显____色,Fe 3+的盐溶液通常显 ___色。 1、铁的氧化物 酸相遇,Fe 2+被氧化成Fe 3+,生成铁盐

②Fe 3O 4在三种氧化物中最为稳定,一般不与酸、碱和氧气反应,所以在铁的表面若能形成Fe 3O 4膜,便能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生锈 ○ 3空气中:6FeO + O 2 = 2Fe 3O 4 [思考] (1、已知I-有强还原性,HI与Fe 2O 3 反应能否得到FeI 3 和H 2 O?(对比HCl (2、已知HNO 3为强氧化性酸,HNO 3 与FeO反应能否得到Fe(NO 3 2

和H 2 O? 2、铁的氢氧化物 比较Fe(OH 2与Fe(OH 3 [ 思考] (3、由于Fe2+与Fe(OH 2在通常状况下易被空气氧化,所以实验室制备Fe(OH 2 要解决的主要措施( a、使用新配置的的亚铁盐溶液 b、将配制亚铁盐溶液的蒸馏水煮沸,以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c、在亚铁盐溶液表面加上煤油,以隔绝空气。

化学选修4学案全册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绪言学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本教材的内容,即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范围; 2、引导学生学习“有效碰撞”概念模型、活化分子、活化能的概念,并对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方法有初步的领会; 3、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研究意义。 【重、难点】 “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的学习。 一、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化学反应与能量:反应热的计算; (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酸、碱、盐的本质; (4)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 二、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 有效碰撞:能够导致化学键断裂,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即: [思考] 为什么有些碰撞无效,而有些碰撞有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1、活化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思考]活化分子发生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活化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活化能的大小决定了化学反应的难易,它会影响反应热的大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化能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供“活化能”的途径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催化剂 1、催化剂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剂的研究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

苯优质学案

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苯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及来源和应用 2.掌握苯的分子结构特点 3.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二、自学指导与检测: 1.分子结构 (1)苯不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类似的________。 (2)研究表明: ①苯分子为平面__________结构。 ②分子中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共平面。 ③苯分子中6个碳碳键_________,是一种介于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独特的键。 【变式训练1】(1)苯分子中处于对位的两个碳原子及与它们相连的两个氢原子,不可能在同一条 直线上( ) (1)苯分子中处于对位的两个碳原子及与它们相连的两个氢原子,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 (2)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 (3)苯分子中的6个碳碳键可以分成两类不同的化学键( ) (4)苯分子中既不含有碳碳双键,也不含有碳碳单键( ) (5)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12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 (6)苯分子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 【思考讨论】1.最多有多少个原子共面? 1.最多有多少个原子共面? 2.最多有多少个原子共面?

3.二、苯的性质 1.苯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通常) 毒性溶解性熔、沸点密度 2.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苯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_________,燃烧时____________。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苯很难被强氧化剂氧化,在一般情况下_________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 ①溴代反应:在溴化铁催化作用下,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硝化反应:在浓硫酸作用下,苯在50~60 ℃时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成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苯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苯的用途 【变式训练2】(1)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进行加工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 (1)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进行加工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 (2)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静置,溴水层褪色,证明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 (3)苯中含碳碳双键,所以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 (4)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 (5)苯、浓硫酸和浓硝酸共热制硝基苯( ) 【思考交流】1.一定条件下,苯、甲烷和乙烯均能与溴反应,反应条件相同吗?反应类型分别是什么? 1.一定条件下,苯、甲烷和乙烯均能与溴反应,反应条件相同吗?反应类型分别是什么? 4.从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分析,列举苯分子中碳碳之间的化学键不是单、双键交替出现的事实依据。 日积月累成大器

高中化学导学案

导学案 高一化学备课组 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学在实验中的应用导学案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 授课日期: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能根据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重点与难点:重点: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的关系难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知识梳理: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与分子,原子与原子按一定的比例定量地进行化学反应,而原子或分子都很小,我们直接用肉眼不可能观察到,更不可能一个一个地进行称量。怎样将微观的粒子数目与宏观的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来研究分子、原子或离子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呢?这就需要确定一种物理量。 1、物质的量 (1)概念:表示含有的集合体。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 (2)单位:简称,符号为。强调指出:“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 2、摩尔 (1)概念:摩尔是_______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__________个微粒。 (2)适用范围:摩尔可以计量所有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注意: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要使用__________表示。如:2mol H ,1mol H2 ,1.5mol NaOH ,1molOH-和1mole-等。 (4)定量关系:物质中所含某微粒的n=该物质的n×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微粒的数目。 例:1mol Na2SO4中含有______mol Na+、______mol SO42- 1mol NH3中含有______mol N、______mol H、______mol e- 1mol S2-中含有______mol e-、1mol NH4+中含有______mol e-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概念:1mol任何粒子的______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2)摩尔基准的规定:以______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1、2节学案教学提纲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2、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学习难点】有机物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烃的概念:仅含和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2、分子组成与结构 在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以___ ___分别与________形成_____共价键,分子式为__ __,电子式为__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 3、甲烷物理性质 甲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_______、_______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__,比空气___ ,__________溶于水。 4、化学性质 通常状况下,甲烷比较,与等强氧化剂不反应, 与、也不反应,但在特定的条件下,甲烷也能发生某些反应。 (1)燃烧(氧化反应):甲烷燃烧时,火焰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在光照的条件下,甲烷和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②; ③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种氯代产物中,为气体,、、为液体,且它们均溶于水. 二、课内探究 探究一、甲烷的空间结构 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有哪几种结构呢?甲烷的空间结构是什么样的? 探究二、甲烷的物理性质 由甲烷的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你能否求出在标准状况下甲烷的密度呢? 探究二、甲烷的化学性质 问题一:有机方程式与无机方程式写法的区别? 问题二:甲烷燃烧时,若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烧杯,会有何现象?如何证明反应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问题三:甲烷的取代反应(教材图3-3) 化学反应现象:光照时,氯气的黄绿色逐渐,瓶壁上有 生成,液面,试管中有少量。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导学案

物质的量 高一()学号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2. 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3.初步学会N=n×N A, m= n×M 公式的应用。 二、导学过程: 【趣味问题】你知道你喝一口水喝下了多少水分子吗? 【经验问题】 1.取用一定质量的硫和取用一定数量的硫原子,哪种容易做到? 2.在化学反应中判断反应物是否完全反应,是用微粒数判断方便?还是用质量判断方便? 能否建立一种新的物理量,其目的是: 物质的质量(宏观)←→新的物理量(桥)←→微粒数(微观) 【课外知识】 你知道哪些国际单位制中的物理量和基本单位吗?请举几例。 【课内问题】 新物理量的制订标准是什么? 若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则0.012 kg C-12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个。∴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一)物质的量 1.定义:1mol 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的微粒数与0.012 kg C-12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

新物理量:(符号:),其单位:。 如:1 mol H2中所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H2,约含有6.02×1023个H2。 1 mol C中约含有;1 mol H2SO4中约含有; 1 mol Na2SO4中约含有 Na+离子和。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和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公式:。2.应用物质的量概念时应注意: 【趣味问题】若有6.02×1023粒小麦,全球60亿人每人每天吃一斤(约20000粒),能供60亿人要吃年。 (1)物质的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物质。 (2)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如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 (3)摩尔既不是数量单位,也不是质量单位。 (4)在问到A微粒中含有多少其他微粒时,先从A微粒的物质的量求A微粒数,再乘以1个A微粒中含有其他微粒的个数。 例1. 1mol H2O中含有_______个水分子,含有________个氢原子,含有________个氧原子,含有______个质子,含有_______个电子。 例2. 0.1mol NH4+中含有________质子,含有_______个电子。 【简单问题】“一打”铅笔和“一打”篮球的质量相同吗?如果要知道它们的质量,要先知道什么物理量? 【知识准备】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已知C-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试利用所学知识推出1mol氧原子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