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串口扩展IC

多串口扩展IC

多串口扩展IC
多串口扩展IC

模块化设计方法的设计流程

BJ-EPM240T100学习板实验教程 模块化设计方法的设计流程 将这种模块化设计思路运用于FPGA/CPLD设计,将大规模复杂系统按照一定规则划分成若干模块,然后对每个模块进行设计输入、综合,并将实现结果约束在预先设置好的区域内,最后将所有模块的实现结果有机地组织起来,就能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 (1)顶层模块的设计:项目管理者需要完成顶层模块的设计输入与综合,为进行Modular Design实现阶段的第一步—初始预算阶段(Initial Budgeting Phase)做准备。 (2)子模块的设计:每个项目成员相对独立地并行完成各自子模块的设计输入和综合,为进行Modular Design实现阶段的第二步—子模块的激活模式实现(ActiveModule Implementation)做准备。 模块化设计的实现步骤是整个模块化设计流程中最重要、最特殊的,它包含: (1)初始预算–本阶段是实现步骤的第一步,对整个Modular Design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在初始预算阶段,项目管理者需要为设计的整体进行位置布局,只有布局合理,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体现Modular Design的优势;反之,如果因布局不合理而在较后的阶段需要再次进行初始预算,则需要对整个实现步骤全面返工。 (2)子模块的激活模式实现(Active ModuleImplementation)--在该阶段,每个项目成员并行完成各自子模块的实现。 (3)模块的最后合并(Final Assembly)--在该阶段项目管理者将顶层的实现结果和所有子模块的激活模式实现结果有机地组织起来,完成整个设计的实现步骤。 模块化设计中模块划分的基本原则为: 子模块功能相对独立,模块内部联系尽量紧密,而模块间的连接尽量简单。

单片机外部RA扩展

单片机外部RAM扩展模块 MCS-51系列单片机外部RAM为64K,在一些特殊场合下,远不能满足需要,本文就AT89C51讨论MCS-51系列单片机大容量RAM的扩 展方法。 首先介绍128K随机读取RAM HM628128。HM628128 是32脚双列直插式128K静态随机读取RAM,它具有容 量大、功耗低、价格便宜、集成度高、速度快、设计和 使用方便等特点。如若在系统中加入掉电保护电路,保 护数据有很高的可靠性,可以和EEPROM相媲美。 技术特性: (1)最大存取时间为120ns; (2)典型选通功耗75mW;典型未选通功耗10uW; (3)使用单一5V电源供电; (4)全静态存储器,不需要时钟及时序选通信号; (5)周期时间与存取时间相等; (6)采用三态输出电路,数据输入和输出端公用; 图6 HM628128外部引脚(7)所有输入和输出引脚均与TTL电平直接兼 容; (8)有两个片选端,适合于低功耗使用,即为了保存信息,用电池作为后备电源。保存信息的最低电源电压Vcc=2V。 引脚安排及功能表: 图6是HM628128的外部引脚排列图,各引脚名称及功用分别如下: A0~A16是17条地址线;I/O0~I/O7是8条双向数据线;CS1是片选1,低电平有效,CS2是片选2,高电平有效;WR是写控制线,当CS1为低电平,CS2为高电平时,WR的上升沿将I/O0~I/O7上的数据写到A0~A16选中的存储单元中;OE是读出允许端,低电平有效。 HM628128的功能表如表3所示。 WR CS1 CS2 OE 工作方式 X H X X未选中 X X L X未选中 H L H H 输出禁止 H L H L 读 L L H H 写 其中,H表示高电平,L表示低电平,X表示任意状态由于AT89C51直接外部RAM容量为64K,地址线为16条,其中低8位地址和数据分时复用,因此需要外部地址锁存器和ALE锁存信号来锁存低8位地址。又由于AT89C51的外部数据和外设地址通用,若扩展外设必然占用数据地址。因此本系统采用P2.7(A15)口来区分数据和外设:当P2.7(A15)口为高电平时,

模块化机房技术方案设计书

实用标准文档 遵化项目模数据中心机房BM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北京超特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

目录 1BM系统简介 (2) 2模块化数据中心技术方案 (3) 2.1项目概况及需求分析(目前得到的信息有限,待得到更多信息之后要再补充) (3) 2.2设计理念 (3) 2.2.1 设计原则 (3) 2.2.2 设计目标 (4) 2.2.3 设计依据 (4) 2.3方案配置 (5) 2.3.1 机房内模块设计及布置 (5) 2.3.1.1 北机房微模块设计及布置 (6) 2.3.2 配置清单 (8) 3艾特网能BM系统介绍 (8) 3.1服务器机柜 (9) 3.1.1 突出特点 (9) 3.1.2 服务器机柜配置 (10) 3.2封闭冷池组成及特点 (10) 3.2.1 玻璃天窗组件 (10) 3.2.2 玻璃隔离门组件 (11) 3.2.3 钢制假墙组件 (11) 3.2.4 消防联动系统组件 (12) 3.3C OOL R OW系列列间机房空调机组技术特点: (12) 3.4艾特网能配电柜产品介绍 (16) 3.4.1 艾特网能配电柜技术特点: (16) 3.4.2 精密列头柜特点: (17) 1

BM系统简介 模块化数据中心方案,是当今行业中主流及领先的应用方案,在各行业的大中小型机房中广泛应用,并受到行业专家及用户高度认可。包括腾讯、阿里、国家超算中心、各国有银行、各国家及省市政府单位、各托管IDC及云计算中心都大量应用并对其便捷性,可扩容性、低运营成本(节能高效性)、高可管理性、整洁美观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项目考虑到机房布局,机柜数量等特定因素,同时考虑到后续扩容的便利性,支持在线扩容无需掉电及避免二次工程及施工、节能突出节约运营及维护成本、方案整体美观整洁兼容性好、维护时避免因不同厂家设备损坏出现扯皮,故障界面不清晰等问题,建议使用艾特网能iBlock 系列模块化数据中心中的BM 模块化数据中心方案。

电子元器件分销的发展

第一部分元器件销售模式的发展 了解元器件销售模式的发展,首先需要了解基本器件的发展、基本器件应用的发展和商务平台的发展,因为当一种产品只有规模足够大到成为一个产业并在原有模式上前进缓慢的时候,才会形成分工。 基本器件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分立元件阶段(1905~1959)真空电子管、半导体晶体管 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 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电子管时代(1905~1947的主要大事记: 1905年爱因斯坦阐述相对论——E=mc2 1906年亚历山德森研制成高频交流发电机 德福雷斯特在弗菜明二极管上加栅极,制威第一只三极管 1912年阿诺德和兰米尔研制出高真空电子管 1917年坎贝尔研制成滤波器 1922年弗里斯研制成第一台超外差无线电收音机 1934年劳伦斯研制成回旋加速器 1940年帕全森和洛弗尔研制成电子模拟计算机 1947年肖克莱、巴丁和布拉顿发明晶体管;香农奠定信息论的基础 晶体管时代(1948~1959)的主要大事记: 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巴丁、布拉顿和肖克莱研制成第一个点接触型晶体管1948年贝尔实验室的香农发表信息论的论文 英国采用EDSAG计算机,这是最早的一种存储程序数字计算机 1949年诺伊曼提出自动传输机的概念 1950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福雷斯特研制成磁心存储器 1952年美国爆炸第一颗氢弹 1954年贝尔实验室研制太阳能电池和单晶硅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8年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和仙童公司宣布研制成第一个集成电路 基本的分立器件 电容器电阻器晶体管电池线圈 ●集成电路阶段(1959~)SSI、MSI、LSI、VLSI、ULSI 自1958年第一块集成元件问世以来,集成电路已经跨越了小、中、大、超大、特大、巨大规模几个台阶,集成度平均每2年提高近3倍。随着集成度的提高,器件尺寸不断减小。 1985年,1兆位ULSI的集成度达到200万个元件,器件条宽仅为1微米;1992年,16兆位的芯片集成度达到了3200万个元件,条宽减到0.5微米,而后的64兆位芯片,其条宽仅为0.3微米。 发展图表如下。 基本器件应用的发展, 电子元器件的应用代表产品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推动了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伴随着电子技术 的发展而飞速发展起来的电子计算机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

利用单片机串行口实现多个LED显示的方法

利用单片机串行口实现多个LED显示的方法 在单片机系统中,常常用数码管(LED)做显示器。一般的显示器为4位或8位,即需要4个或8个LED。实现这种显示的方法比较多,也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多个LED显示,就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实现。本文介绍一种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设计的多路LED显示系统具有硬件结构简单,软件编程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经在储蓄所大屏幕利率显示屏中应用,效果很好。 1硬件电路 80C31单片机是MCS-51系列单片机的一种,它广泛应用于各种小型控制系统中。我们知道,80C31单片机有一个串行口可用于串行通讯,笔者发现它在方式0状态下,还可以扩展并行I/O口,从而实现多个LED显示,其硬件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74HC164为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74HC164为单向总线驱动器,LED采用5EF1183KR型共阴极数码管。 当80C31单片机复位时,串行口为方式0状态,即工作在移位寄存器方式,波特率为振荡频率的十二分之一。参看图2,器件执行任何一条将SBUF作为目的寄存器的命令时,数据便开始从RXD端发送。在写信号有效时,相隔一个机器周期后发送控制端SEND有效,即允许RXD发送数据,同时,允许从TXD端输出移位脉冲。第一帧(8位)数据发送完毕时,各控制信号均恢复原状态,只有TI保持高电平,呈中断申请状态。第一个74HC164把第一帧数据并行输出,LED1显示该数据(发送时序如图2所示)。然后,用软件将TI清零,发送第二帧数据。第二帧数据发送完毕,LED1显示第二帧数据,第一帧数据串行输入给第二个74HC164,LED2显示第一帧数据。依此类推,直到把数据区内所有数据发送出去。应该注意,数据全部发送完后,第一帧数据在最后一个LED显示。由于TXD端最多可以驱动8个TTL门,当LED显示器超过8个时,我们采用74HC244芯片驱动。每个74HC244有8路驱动,每一路可驱动8个LED,即每增加一个74HC244,可增加64个LED驱动。 2软件编程 该软件程序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汇编语言编制,并把显示程序作为一个子程序,以便在主程序中调用。设LED为共限极显示器,共有64个,显示区首地十在内部RAM20H单元,需显示的数据以BCD码依次存放在显示区。 LED照明https://www.doczj.com/doc/652143389.html,

单片机系统扩展

第六章单片机系统扩展 通常情况下,采用MCS-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只能用于一些很简单的应用场合,此情况下直接使用单片机内部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定时功能、中断功能,I/O端口;使得应用系统的成本降低。但在许多应用场合,仅靠单片机的内部资源不能满足要求,因此,系统扩展是单片机应用系统硬件设计中最常遇到的问题。 在很多复杂的应用情况下,单片机内的RAM ,ROM 和 I/O接口数量有限,不够使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扩展。因此单片机的系统扩展主要是指外接数据存贮器、程序存贮器或I/O接口等,以满足应用系统的需要。 6.1 单片机应用系统 按照单片机系统扩展与系统配置状况,单片机应用系统可以分为最小应用系统、最小功耗系统、典型应用系统等。 最小应用系统,是指能维持单片机运行的最简单配置的系统。这种系统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常用来构成简单的控制系统,如开关状态的输入/输出控制等。对于片内有ROM/EPROM 的单片机,其最小应用系统即为配有晶振、复位电路和电源的单个单片机。对于片内无ROM/EPROM的单片机,其最小系统除了外部配置晶振、复位电路和电源外,还应当外接EPROM 或EEPROM作为程序存储器用。最小应用系统的功能取决于单片机芯片的技术水平。 单片机的最小功耗应用系统是指能正常运行而又功耗力求最小的单片机系统。 单片机的典型应用系统是指单片机要完成工业测控功能所必须具备的硬件结构系统。 6.1.1 8051/8751最小应用系统 MCS-51系列单片机的特点就是体积小,功能全,系统结构紧凑,硬件设计灵活。对于简单的应用,最小系统即能满足要求。 8051/8751是片内有ROM/EPROM的单片机,因此,用这些芯片构成的最小系统简单、可靠。 图6-1 8051/8751最小应用系统 用8051/8751单片机构成最小应用系统时,只要将单片机接上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即可,如图6-1所示。由于集成度的限制,最小应用系统只能用作一些小型的控制单元。其应用特点: (1)有可供用户使用的大量I/O口线。因没有外部存储器扩展,这时EA接高电平,P0、P1、P2、P3都可作用户I/O口使用。

51单片机外部ram扩展c程序及硬件结构

c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int n,m; void main() { unsigned int i; while(1) { for(i=0x0000;i<=0x7fff;i++) { XBYTE[i]=n;//写入ram } for(i=0x7fff;i>0x0000;i--) { m=XBYTE[i];//读外部存储器 } }

} 62256外部ram芯片 相关知识: XBYTE是一个地址指针(可当成一个数组名或数组的首地址),它在文件absacc.h中由系统定义,指向外部RAM(包括I/O口)的0000H单元,XBYTE后面的中括号[ ]0x2000H 是指数组首地址0000H的偏移地址,即用XBYTE[0x2000]可访问偏移地址为0x2000的I/O端口。 这个主要是在用C51的P0,P2口做外部扩展时使用,其中XBYTE [0x0002],P2口对应于地址高位,P0口对应于地址低位。一般P2口用于控制信号,P0口作为数据通道。 比如:P2.7接WR,P2.6接RD,P2.5接CS,那么就可

以确定个外部RAM的一个地址,想往外部RAM的一个地址写一个字节时,地址可以定为XBYTE [0x4000],其中WR,CS为低,RD为高,那就是高位的4,当然其余的可以根据情况自己定,然后通过 XBYTE [0x4000] = 57; 这赋值语句,就可以把57写到外部RAM的0x4000处了,此地址对应一个字节。 XBYTE 的作用,可以用来定义绝对地址,是P0口和P2口的,其中P2口对应的是高位,P0口对应的是低位 如XBYTE[0x1234] = 0x56; 则等价于 mov dptr,#1234h mov @dptr,#56h 谢谢大家

超大型模块化建设关键技术介绍

超大型模块化关键建设技术介绍 2009-8-14 通过前期在上海进行的2009中国造船与海洋工程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及专题技术论坛,对超大型模块化建设关键技术进行了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希望其能对公司后期生产工作起到一定借鉴作用。以下将从超大型模块化建设技术概述和专业设备两方面进行简要汇报: 一、超大型模块化建设技术概述 1、主导单位 Fagioli和Antwiz(意大利) 2、基本概念 传统意义的模块化建造: 传统意义的模块化建造是从船舶的分段制造开始的。随着船厂的起重运输能力增强,模块化建造现在已发展到大分段制造,但是仍停留在“结构模块化”的阶段。 现代意义的模块化建造: 目前国际领先的模块概念已发展至“功能模块化”,即将整个系统按功能设计、分割成若干超大型模块,在专业制造厂组装调试完成后,整体运输至总装基地进行整体安装。 二、专业设备 1、自驱式模块化运输机(SPMT) ?重型运输卡车和拖拉机

?重型模块化拖车 ?大功率动力单元 2、钢缆起重器 ?液压动力的提升器系统,采用多股钢绞线及锚爪机构 ? 采用特殊的18mm多边形断面起重钢绞线,单根破断拉力达38吨 ? 单台提升器的起重能力从15吨至900吨 ? 提升器可单台或多台联合使用,采用计算机自动同步控制,可达到超大的提升能力。

3、塔吊系统 ?模块化标准设计,便于运输及安装 ? 无缆风系统 ? 可自由组合成标准四方形断面或三角形断面 ? 单塔承载能力达1500吨/60米 附件1:超大型模块化建设技术国外应用实例 附件2:超大型模块化建设技术国内应用实例

附件1:超大型模块化建设技术国外应用实例 1、韩国 在韩国三星完成SAKHALIN LUN-A平台的提升,提升重量31000吨,高度30米。 2、意大利 i、L NG接收及处理终端 亚得里亚海LNG是一个海上LNG接收及处理终端,终端安放在意大利Rovigo岸外约15公里处。整个项目包括在西班牙Algeciras 岸上设计、建造、组装及调试整个终端。终端得主要部件:混凝土主承重结构(GBS),两个13万立方米的储气罐(分成6个),上部结构(11个主模块)。GBS在西班牙现场建造,其他部件同时在世界各地的工厂同时制造,然后通过海运运输至西班牙现场,直接安装在GBS上。

51单片机的串行口扩展方法

51单片机的串行口扩展方法 -------------------------------------------------------------------------------- 摘要: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多级分布式系统中,常常需要扩展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口,本文分别介绍了基于SP2538专用串行口扩展芯片及Intel8251的两种串行口扩展方法,并给出了实际的硬件电路原理及相应的通信程序段。 关键词:串口扩展;单片机;SP2538;Intel8251 1 引言 在研究采场瓦斯积聚模拟试验台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主从式多机采控系统结构。主从式多机控制系统是实时控制系统中较为普遍的结构形式,它具有可靠性高,结构灵活等优点。当选用单串口51单片机构成这种主从式多机系统时,51单片机一方面可能要和主机Computer通信,一方面又要和下位机通信,这时就需要扩展串行通道。本文具体介绍了两种串行通道的扩展方法。 2 串行口的扩展方法 常用的标准51单片机内部仅含有一个可编程的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具有UART的全部功能。该接口电路不仅能同时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也可作为一个同步移位寄存器使用。当以此类型单片机构成分布式多级应用系统时,器件本身的串口资源就不够用了。笔者在实际开发中,查阅了有关资料,总结出如下两种常用而有效的串行通道扩展方法。 2.1 基于SP2538的扩展方法 SP2538是专用低功耗串行口扩展芯片,该芯片主要是为解决当前基于UART串口通信的外围智能模块及器件较多,而单片机或DSP原有的UART串口又过少的问题而推出的。利用该器件可将现有单片机或DSP的单串口扩展至5个全双工串口。使用方法简单、高效。 在应用SP2538扩展串行通道时,母串口波特率K1=2880*Fosc_in,单位是MHz,且Fosc_in 小于20.0MHz, 在SP2538输入时钟Fosc_in =20.0MHz时母串口可自适应上位机的56000bps 和57600bps两种标准波特率输入。子串口波特率K2=480*Fosc_in。 母串口和所有子串口都是TTL电平接口,可直接匹配其他单片机或TTL数字电路,如需连接PC机则必须增加电平转换芯片如MAX202 、MAX232 等。SP2538具有内置的上电复位电路和可关闭的看门狗*电路。上位机写命令字0x10可实现喂狗,写命令字0x15关闭看门狗,初次上电后看门狗处于激活状态或写命令字0x20激活看门狗*功能。上位机可通过芯片复位指令0x35在任何时候让芯片进行指令复位,也可通过芯片睡眠指令0x55在任何时候让芯片进入微功耗睡眠模式以降低系统功耗。初次上电后芯片不会自行进入睡眠模式,但只能由上位机通过母串口任意发送一个字节数据将其唤醒,其他子串口不具备这一功能。 图(1)是AT89C52单片机与SP2538的电路连接,图中,AT89C52的全双工串口与SP2538的母串口5相连,该串口同时也作为命令/数据口。SP2538的ADRI0、ADRI1、ADRI2分别与AT89C52的P2.3、P2.4、P2.5口相连,可用于选择发送数据是选择相应的串口0~4;ADRO0、ADRO1、ADRO2与P2.0、P2.1、P2.2相连,用于判断接收的数据来自哪一个串口。SP2538的时钟频率选为20.0MHZ,此时母串口5的波特率为57600bps,串口0~4的波特率为9600bps。

产品模块化设计

当今制造业企业一方面必须利用产品的批量化、标准化和通用化来缩短上市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使产品越来越个性化,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这样,如何平衡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与定制化、柔性化之间的矛盾,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能力。平台化、模块化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可以在保持产品较高通用性的同时提供产品的多样化配置,因此平台化、模块化的产品是解决定制化生产和批量化生产这对矛盾的一条出路。 以下总结了推行模块设计过程需要关注的要点: 1 产品模块化设计各个部门远景目标: 1)产品开发:产品开发过程分解为平台开发和产品开发过程,专门的团队进行平台的设计和优化,新产品的开发由平台通过 变量配置实现; 2)产品制造:产品制造部门按照产品平台分配产线和装配资源; 3)供应链管理:实现零库存,根据模块的要求选择能够承接模块设计和开发的供应商; 4)市场部门:实现按订单制定产品开发和制造计划。 2 模块化实施过程: 1)产品系列平台划分,采用“产品型号组方法”则是对整个目标 市场划分所进行的全部变型型号的规划和开发。新产品规划要

定义一组变型型号。配置应当与市场定位关联,其实际定义应 当与产品性能的部分关联,并体现出不同变型型号之间的差异。 2)产品模块划分,可以采用MFD方法进行模块划分,步骤包括: a 定义客户需求,利用卡诺模型区分客户需求与满意度关 系、使用QFD方法定义客户需求与产品性能的对应关系; b 选择技术方法,定义产品功能树,使用波氏方法选择 技术方法;使用DPM矩阵描述技术方法与产品性能的对 应关系; c 产生模块概念,定义模块驱动与技术解决方案的对应关 系,最理想的模块技术解决方法是可以自己组合成一个模 块,至少可以作为一个模块的基础; 不够优化的技术解决 方法应该和其他技术解决方法整合在一起组成模块。 d 评估模块概念,定义模块接口,优化模块接口。 e 模块优化,创建模块规格说明,进行模块优化,进行 经济和技术上的评价。 3)选项变量定义;在一个平台上定义许可的选项/选项集,定义选项之间的关系和约束。 3 模块化设计考核指标 1)部署通用产品结构的型号组/ 全部型号组; 2)通用模块实例/ 全部的模块实例; 3)CAD/PDM系统中零部件族的利用率;

模块化建筑技术

模块化建筑技术简介 模块化建筑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建筑思想与建筑技术的结合。在当代高技术条件下思考空间问题,模块化建筑节约资源,在材料和物理性能方面多样化,体现了时代设计的简洁和功能性,在较大程度上能解决目前存在的空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选择这个方向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现代建筑,不管是塔楼还是板楼,都是框架式的。未来的建筑则更多是拼插模块式的,期间将更多的体现仿生学的元素。在自然界中,蚂蚁、蜜蜂都是天然的建筑师。以白蚁为例,它们建筑的蚁穴可高达几米,不仅非常坚固,而且功能复杂,冬暖夏冷,即使人类建筑师也望尘莫及。未来的建筑将更多地吸收动物、昆虫在建筑巢穴时体现出的生态、环保方面的特点。更多地着重于小生态环境的建设,体现人工智能的特点。 未来的建筑将是单元体结构,如同一个个火柴盒,但又不局限于四边形的方体。每个单元体可以是多边形的,呈现不同的形体构造。这些利用特殊新型节能材料修建起来的单元体,将通过插件,拼插焊接在一起。这一过程有些类似于搭火柴盒,或是儿童搭建、拼插积木玩具。而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建筑类似城堡(可以参考碳元素示意图,来考虑其拼接的方式和形成的特色)。 在不同形状单元体间形成的空间,将用于绿化,种草皮,或是各种观赏性植物,盆栽等。由此,整个建筑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群。这种设计结构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自己房间不同形状的要求,而且可能增

加更多的绿化空间。我们知道,现在通常建设一个小区,假使需要3亩地的话,可能要预留1亩作为绿地与公共空间。而未来的这种魔块式建筑在单元体间即形成了许多空间,这些空间的合理运用,将节约土地。更重要的是它将绿地分散在建筑的不同层面不同空间,提高了绿地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而且建筑也更美观。 而新形建筑材料的运用,不仅使房屋更加坚固,而且其独特的保温作用,将减少房间温差的变化,减少对空调、取暖设备的依赖,更节能、环保。 津巴布韦哈拉雷伊斯特盖特中心的建筑师米克·皮尔斯(Mick Pearce)研究了白蚁巢穴凉爽的“烟囱”和“隧道”。皮尔斯将白蚁巢穴的建筑理念用于33.3万平方英尺的伊斯特盖特中心建筑上,使得建筑比一般的建筑更凉爽,而且比一般的建筑节能90%。建筑物上的巨大的烟囱犹如白蚁巢穴一样,可以在夜晚吸收凉爽的空气用以降低楼板的温度。而在白天,楼板也可以保持凉爽,从而减少了空调的使用时间。 模块化建筑体系 结构以单个房间作为一个模块均在工厂预制,并可在工厂对内部空间进行布置和装修。然后运输至现场通过吊装将模块可靠的连接为建筑整体。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预制化比例高,可节约人力,物力,减少工期,绿色环保。 模块化建筑的工程实例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每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电子元器件也不例外,它历经了经典电子元器件、小型化电子元器件、一般微电子元器件、智能微电子元器件时代,未来正在迈向量子电子元器件时代。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和整机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牵制的关系。 微电子元器件包括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片式和扁平式元件和机电组件、片式半导体分立器件等。微电子指采用微细工艺的集成电路,随集成电路集成度和复杂度的大幅度提高、线宽越来越细和采用铜导线,其基频和处理速度也大幅度提高,在电子线路中其周边的其他元器件必然要有相应速率的处理速度,才能完成所承担的功能。因此,需要通过整个设备及系统来分析元器件的发展。 表1电子元器件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上述电子元器件的发展阶段的划分是2001年提出来的,但近年来电子技术和电子产业的发展很快,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尤其是智能化产品和系统越来越普及,智能化已经到来,同时,量子技术有了突破,信息技术有可能进入“量子化时代”。 智能化已经到来观察一下我们周围,可以发现,智能化家用电子及电器,如智能电视机、电灶具、电热水器等;智能化终端如手机、手表式终端等,智能化汽车电子及智能化公交系统等,其发展的总趋势是以智能化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化和网络化。 这些变化也可以从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框图构成来分析对电子元器件的新要求: 1)指挥控制系统--嵌入式处理器芯片,高速,大容量的集成电路,计算芯片已经渗入到各种系统和产品中。整机采用双核、四核,八核以至更多的芯片并行,以加速运算速率的智能化处理。 2)信息采集系统--以传感器为代表将各种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处理。传感器技术是一项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迅猛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之一,也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 如果说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扩展,那么传感器就是人类五官的延伸,当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时,人们才逐步认识信息摄取装置--传感器没有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惊呼“大脑发达、五官不灵”. 但是目前传感器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瓶颈,对其品质、稳定性、一致性与可靠性等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还出现如数字话筒、智能传感器模块等一些数字化器件。 3)传输系统--信号荷载信息,经过不同的频率交换、调制或编码,变成适当的形式,以便适合于各种不同媒介质的传输。传输系统需要高速大容量网络,包括无线、有线传输,常由两者结合传输。 a)传输系统为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带宽,对元器件品质要求如;高频、带宽、阻抗匹配、电磁干扰、稳定性与耗损等等特性有更加严格的要求,这将导致这些符合条件的元器件发展更快。 b)光网络,光电结合更加普及,如光纤到户(FTTH),光纤到桌(FTTD),许多终端都有光接口。光电结合和转化的元器件如光器件,光电转化元器件等不断出现和高速发展。 网络传输速率越来越快,如3G通信,国际电联“IMT-2000”(国际移动电话2000)标准规定,移动终端以车速移动时,其传转数据速率为144kbps,室外静止或步行时速率为384kbps,而室内为2Mbps.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 4)执行系统--如控制元件(继电器,包括固体继电器)、微特电机及功能性电子元器件发展更快。功能性电子元器件是具有某些独特功能的元器件,如频率、时频及显示器件

ABB模块化UPS技术方案

目录

一、 ABB 在华概述 在中国,为中国和世界 ABB是全球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导企业,致力于为工业、能源、电力、交通和建筑行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效率,同时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ABB集团的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15万名员工,2012年销售收入约为390亿美元。 ABB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在苏黎世、斯德哥尔摩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ABB由两家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国际性企业-瑞典的阿西亚公司(ASEA)和瑞士的布朗勃法瑞公司(BBC Brown Boveri)在1988年合并而成。 中国:全球顶尖市场 ABB与中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的1907年。当时ABB向中国提供了第一台蒸汽锅炉。1974年ABB在香港设立中国业务部,1979年在北京设立办事处。1992年,ABB在厦门投资建立了第一家合资企业。1994年ABB将中国总部迁至北京,并于1995年正式注册了投资性控股公司——ABB(中国)有限公司。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ABB迄今在中国已拥有36家企业、在90个城市设有销售与服务分公司及办事处,拥有研发、生产、工程、销售与服务全方位业务,员工人数约1.9万名。2012年ABB在中国的销售收入超过52亿美元,保持ABB集团全球第二大市场的地位。

ABB在华业务分布图

二、 ABB UPS 1.ABB Conceptpower DPA?模块化 UPS 为了获得近乎零中断时间的电源以避免关键负载宕机所带来的沉重代价,采用分立式并联冗余结构设计至关重要,ABB 公司新一代模块化电源系统——DPA TM由独特的安全插拔式模块组成,为关键负载提供最优质电源。此外,为始终确保电源系统连续可靠地运行,ABB 公司研发了先进的、易维护的远程监控和管理系统,使在国内总部的专家或在本地的技术服务工程师随时待命,协助用户迅速、有效地诊断并解决各类问题。 DPA TM系列在保护重要负载的同时也能满足环保要求。DPA TM产品采用独特的节能型逆变器开关技术,可使每一个模块在部分(25%)或满足负荷时(100% 50KVA/每个模块)均能高效率(94.5-95.5%)运行。DPA TM系列采用单个功率模块50KVA的模块组合,这样可以保证在出现故障时,不会造成整个系统输出功率的突变,系统实现相应功率模块的功率冗余结构,可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阶段性的扩展,扩展的能力可达到1000KVA容量。 其次低输入电流谐波和近于1 的功率因数,使设备安装成本大大降低。此系列产品专为降低材料消耗所设计,节省能源,是环保型产品。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每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规 律,电子元器件也不例外,它历经了经典电子元器件、小型化电子元器件、一般微电子元器件、 智能微电子元器件时代,未来正在迈向量子电子元器件时代。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和 整机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牵制的关系。 微电子元器件包括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片式和扁平式元件和机电组件、片式半导体分立器件等。微电子指采用微细工艺的集成电路,随集成电路集成度和复杂度的大幅度提高、线宽越来越细和采用铜导线,其基频和处理速度也大幅度提高,在电子线路中其周边的其他元器件必然要有相应速率的处理速度,才能完成所承担的功能。因此,需要通过整个设备及系统来分析元器件的发展。

年提出来的,但近年来电子技术和电子产业的发展很快,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尤其是智能化产品和系统越来越普及,智能化已经到来,同时,量子技术有了突破,信息技术有可能进入“量子化时代”。 智能化已经到来观察一下我们周围,可以发 现,智能化家用电子及电器,如智能电视机、电

灶具、电热水器等;智能化终端如手机、手表式终端等,智能化汽车电子及智能化公交系统等,其发展的总趋势是以智能化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化和网络化。 这些变化也可以从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框图构成来分析对电子元器件的新要求: 1)指挥控制系统--嵌入式处理器芯片,高速,大容量的集成电路,计算芯片已经渗入到各种系统和产品中。整机采用双核、四核,八核以至更多的芯片并行,以加速运算速率的智能化处理。 2)信息采集系统--以传感器为代表将各种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处理。传感器技术是一项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迅猛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之一,也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 如果说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扩展,那么传感器就是人类五官的延伸,当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时,人们才逐步认识信息摄取装置--传感器没有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惊呼“大脑发达、五官不灵”. 但是目前传感器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瓶颈,对其品质、稳定性、一致性与可靠性等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还出现如数字话筒、智能传感器模块等一些数字化器件。 3)传输系统--信号荷载信息,经过不同的频率交换、调制或编码,变成适当的形式,以便适合于各种不同媒介质的传输。传输系统需要高速大容量网络,包括无线、有线传输,常由两者结合传输。 a)传输系统为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带宽,对元器件品质要求如;高频、带宽、阻抗匹配、电磁干扰、稳定性与耗损等等特性有更加严格的

基于SPI的多串口扩展方案

基于SPI的多串口扩展方案(1扩8) 前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微处理器(MCU),PC机组成的主从分布式测控系统已成为当今复杂的测控系统的典型解决方案。单片机以其独特的串口通信功能为主,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了便利。但是51系列单片机只提供了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信接口,这对于一个实时性要求较高,测控功能复杂的系统而言是一个美中不足之处。在我们设计的智能密集测控系统中,就需要测控工具有多个实时全双工的串行通信接口。我们现在只能是选择有多个串口的单片机或者是进行串口扩展,选择多串口的单片机肯定成本比较高,而且局限性比较大;那么最好的方案还是进行串口扩展。根据本人的对多款串口扩展芯片在性能、价格上的比较,个人认为维肯电子的VK3266这款串口扩展芯片还是相当不错的,下面我们就也VK3266来对单片机的串口进行扩展。以单片机的一个串口,扩展为4个全双工的串口。

1、系统原理框图 2、 硬件原理图 硬件原理框图介绍:本设计主要依赖的硬件是2块VK3224串口扩展芯片实现一个spi 接口扩展8个uart 接口,外部电路实现简单。主要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spi 接口电路。

3、VK3224芯片介绍 1.产品概述 VK3224是SPI TM接口的4通道UART器件。VK3224实现SPI桥接/扩展4个串口(UART)的功能。 扩展的子通道的UART具备如下功能特点: 每个子通道UART的波特率、字长、校验格式可以独立设置,最高可以提供1Mbps的通信速率。 每个子通道可以独立设置工作在IrDA红外通信。 每个子通道具备收/发独立的16 BYTE FIFO,FIFO的中断为4级可编程条件触发点。 VK3224采用SOP20绿色环保的无铅封装,可以工作在2.5~5.5V的宽工作电压范围,具备可配置自动休眠/唤醒功能。 [注]:SPI TM为MOTOLORA公司的注册商标。 2.基本特性 2.1 总体特性 低功耗设计,可以配置自动休眠,自动唤醒模式 宽工作电压设计,工作电压为 2.5V~5.5V 精简的配置寄存器和控制字,操作简单可靠 提供工业级和商业级产品 高速CMOS工艺 采用符合绿色环保政策的SOP20无铅封装

模块化设计研究

一,引言 由于现代通信、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和微电子等种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 无线通信装备的技术越来越先进, 也越来越复杂。采用通用模块的设计方法, 可以最大限度地继承与利用已有的硬件和软件研究成果, 从而降低研制风险, 避免同一水平上的重复研制, 缩短研制周期, 节省研制费用, 并且, 采用开放性的模块结构, 便于实现网络互连、信息互通和功能互操作。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人们追求多品种小批量要求下实现最佳效益和质量的要求, 它的第一受益方是研制厂商, 第二受益方是军队。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最终将有利于博采家所长, 推进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研制, 是无线通信发展的催化剂。 二、模块化设计分析 1工厂级模块化设计 工厂级的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指的是无线通信装备厂拥有自己的模块化结构设计、模块划分原则和总线母板等。随着技术进步和为了便于组织生产, 国内无线通信装备厂已逐步将电路板的织生产, 国内无线通信装备厂已逐步将电路板的大板结构改成按功能划分的小板结构, 并设计了本厂专有的母板。对于目前已有的通信装备而言,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模块化设计思想, 并且是切实可行的。通信装备模块的划分是工厂级模块化设计的关键。为使划分的模块合理, 首先应对该类装备有充分了解, 然后采取系统工程和功能分解的方法, 对装备组成进行分析和功能分解, 最后划分出级模块。 工厂级模块化设计是以现有技术体制和技术形式, 在对一定范围内的采用传统方式生产的不同型号装备进行功能分析和分解的基础上, 划分并设计、生产理器出一系列通用模块或标准模块, 然后, 从这些模块中选取相应的模块, 并补充新设计的专用模块或零部件一起进行相应组合, 以构成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装备。 工厂级模块化设计包括建立模块体系和组合形成新装备这两个基本步骤。 ( 1) 建立模块体系 正确合理地划分特定功能和接口的模块, 既是建立通信装备模块体系和组合形成新装备的关键, 也是今后拟制模块总体规划进行有效开发和应用的关键。因此, 模块的划分、设计、研制、生产以及模块体系的建立, 应是建立在对所有同类装备及组成部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并对现役装备的改造和新装备的开发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组合的基础上, 采用系统工程和标准化的原理及方法去处理。根据使用需求, 从顶层向下按功能分解的方法, 将装备分解成不同等级的单元, 同时从底层单元向上进行模块需求分析, 按标准化原理对同类和相似装备进行对比、归类、简化、统一, 合理划分模块, 确定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 然后进行设计、研制和生产, 从而建立起模块体系。 ( 2) 组合形成新装备 工厂级模块化设计应采用组合化设计方法, 充分利用种通用模块、专用模块和零件进行组合或派生种不同要求和用途的新装备。组合设计的关键在于总体方案设计, 这是一个多因素综合权衡的过程。 2设备级模块化设计 设备级的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指的是, 为了实现互通, 将一些功能模块设计成为个无线通信装备厂都能接受和采用的通用模块, 同时对一些影响互通的部件模块强制实现体制和功能上统一的设计。设备级的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必须首先抓好顶层设计, 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 制定设备级的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的模块化标准, 再以标准为指南, 才有可能实现无线通信装备的互连互通和模块化。 设备级模块化设计包括硬件模块设计和软件模块设计这两方面基本内容。 ( 1) 硬件模块设计

ABB模块化UPS技术方案

目录 一、ABB 在华概述 (2) 二、ABB UPS (4) 1.ABB Conceptpower DPA?模块化UPS (4) 2.模块化产品主要性能特点 (6) 9 3.总体参数.......................................................................................................... 12 4.DPA TM UPS 工作原理图 ............................................................................. 13 5.电源设计新概念阐述.................................................................................... 6.DPA系列主机性能简介 (14) 7.多机柜配置先进扩容技术 (26)

一、 ABB 在华概述 在中国,为中国和世界 ABB是全球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导企业,致力于为工业、能源、电力、交通和建筑行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效率, 同时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ABB集团的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15万名员工,2012年销售收入约为390亿美元。 ABB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在苏黎世、斯德 哥尔摩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ABB由两家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国际性企业-瑞典的阿西亚公司(ASEA)和瑞士的布朗勃法瑞公司(BBC Brown Boveri)在1988年合并而成。 中国:全球顶尖市场 ABB与中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的1907年。当时ABB向中国提供了第一台蒸汽锅炉。1974年ABB在香港设立中国业务部,1979年在北京设立办事处。1992年,ABB在厦门投资建立了第一家合资企业。1994年ABB将中国总部迁至北京,并于1995年正式注册了投资性控股公司——ABB(中国)有限公司。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ABB迄今在中国已拥有36家企业、在90个城市设有销售与服务分公司及办事处,拥有研发、生产、工程、销售与服务全方位业 务,员工人数约 1.9万名。2012年ABB在中国的销售收入超过52亿美元,保持ABB集团全球第二大市场的地位。

用多路复用器扩展MCU串口

用多路复用器扩展MCU串口 多微控制器(MCU)/微机组成的分布式、主从式系统是现代复杂通信、控制系统的典型解决方案。分布式环境下的多机协同,要求系统状态和控制信息在多机间进行快速传递,这通常借助简单有效的串行通信方式。现有的微控制器一般所带的串行接口非常适用于点对点通信的场合;但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多机通信场合,这类接口必须在串口数量和功能上进行扩展,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的需要。 ?本文讨论了一种适用于多机实时环境下的、新的可重配置串口扩展方案。图1为本方案框图。多路复用器是本方案的硬件核心。方案的要点是利用Mux动态地将MCU的串口在串行通道间切换,以达到串口扩展的目的。本文中MCU 以89C51为例,Mux 以MAX353为例。 ?MAX353 是Maxim公司推出的高性能多路复用器,实际可构成两对单刀单掷模拟开关,两对开关状态由一个引脚控制。MAX353基本参数为导通电阻小于35Ω;导通时间小于175ns,关断时间小于145ns。以上参数完全满足本方案的使用要求。 ?以下介绍本串口扩展方案的基本工作原理。 ?两串行通道和MAX353、89C51的连接两串行通道CH1,CH2通过多路复用器MAX353接到89C51的串口,多路复用器MAX353由89C51的一个I/O引脚控制。其中串行通道CH2的输出TXD2同时接到89C51的外部中断输入请 求INT0或INT1上。为了适应各种串口通信协议的需要,可在电路中加上电平转换器件,如图1所示。 ?中断源的使用和设置CH1仍旧使用串口中断,而CH2使用外部中断INT0或INT1(下面以INT0为例)。当CH2有信息来时,TXD2上将出现起始标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