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沉积学考博概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沉积学考博概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沉积学考博概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沉积学考博概念

沉积相:是沉积物的生成环境、生成条件及其特征的总和,成分相同的岩石组成同一种相。沉积相主要分为陆相、海陆过渡相和海相,主要取决于这些岩石的生成环境。

凝缩层:凝缩层(段)是厚度很薄的一个海相地层单位,它由深海相、半深海相和远洋沉积物组成,以极低的沉积速率为特征。

碎屑流:又称泥石流,是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向下流动的砂、砾、粘土物质和水的混合物

高密度流体。粘土和水的混合物密度大,对碎屑颗粒有较大的浮力,从而支撑着砂和砾级的碎屑悬浮于流体内。

陆间裂谷盆地:裂陷作用使岩石圈已经完全裂解成两部分或三部分,裂谷底部是新生洋壳,

并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成为岩石圈板块离散运动的边界。陆间裂谷的主要裂陷扩张发生在新生洋壳部分,早期裂陷的大陆地壳中的正断层不再活动或不控制盆地的沉降作用。

槽模:一种常见印模,指砂岩底面上的舌状凸起,一段较陡,呈圆形或椭圆形,另一端宽而

平缓,与层面渐趋一致。它是定向的浊流在尚未固结的软泥表面侵蚀冲刷的凹槽被砂质充填而成。

鲍马序列:一个完整的鲍马层序通常由ABCDE五层组成.。A层:粒序层理砂,一般为正

递变,粒度下粗上细,反映浊流能量逐渐减弱,底部含砾石并发育槽模,代表递变悬浮沉积的产物。B层:平行纹层细、中砂。与A层为渐变关系,沿层面揭开时可见剥离线理。C层:流水波纹层粉砂。发育小型流水型波纹层理和上攀波状层理,并常出现包卷层理,泥岩撕裂屑和滑塌变形层理,表明受流水改造和重力滑动的复合作用。D层:平行纹层粉砂质泥,具有断续平行纹层。属低密度流沉积。E层:块状泥。与D层不太好区分。

帐篷构造:主要出现在潮坪白云岩中,当白云岩与石膏、硬石膏成交互纹层时,石膏的脱

水或硬石膏的水化,引起岩石体积的收缩或膨胀,在平面上呈多边形的盘形,在剖面上形成低幅度的倒“V”字形构造。

风暴岩:在风暴影响下在海洋和水盆地中形成的沉积岩。是一种密度流沉积,但常含很多风浪破坏下伏的正常天气沉积物所产生的撕裂片或内碎屑,还有被破坏的生物碎屑等。

萨布哈:指在正常高潮线以上的局限海平原在干旱到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潮上沉积环

境,一般位于大陆和潮间带,具有蒸发盐、潮洪和风化沉积的特点。潮上带的盐坪称为海岸萨布哈,大陆内干旱盆地形成的盐碱滩称为大陆萨布哈。

磨拉石瘤状灰岩粘土矿物

沉积组合等深流裂谷盆地块状层理

混杂堆积复理石潮间带交错层理

黑色页岩白垩

前陆盆地低位域

残留沉积曲流河CCD(碳酸盐补偿深度)

滑塌沉积

等深积岩

冷水碳酸盐岩膏盐沉积

粒序层理陆相红层鲕粒亮晶灰岩

扇三角洲

1.图解威尔逊海相碳酸盐沉积模式并简述各类环境的主要沉积特征。

2.试述巴哈马碳酸盐台地的环境特征及沉积模式。P340

3.深海沉积作用有哪几种主要类型?试述它们的流体动力条件及沉积特征。P309对深海沉积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表层水域的密度,碳酸钙的补偿深度,大洋底流,沿大陆坡峡谷向

下流动的重力流,以及距大陆的距离。深海底层温度一般稳定在1℃左右。现代深海中的许多地区存在着流速达4~400m/s的强烈底流,可以引起沉积物的搬运,并在沉积物表面形成波痕、冲刷痕、水流线理、交错层理等。所形成的波痕可以是对称的、舌形的、新月形的,波长一般从十厘米至数米,波高可达200m 或更高。

深海沉积物的主要类型如下。

1.深海生物源沉积:主要包括钙质软泥、硅质软泥,合称为生物软泥,大洋表层的浮游生物是这种沉积物的主要来源。

2.深海钙质软泥:其形成受水体环境,介壳产量,溶解效应等因素的控制。按介壳生物种类,钙质软泥可以划分为有孔虫软泥,颗石软泥,翼足类软泥。其中,前二者为钙质软泥的主要类型。

3.硅质软泥:深海硅质软泥的主要物源主要是硅藻和放射虫。硅质软泥的类型主要有硅藻软泥和放射虫软泥。其中硅藻软泥主要分布于高纬度海区;放射虫软泥则主要分布于靠近赤道地带,但范围要小得多。

4.深海粘土沉积:主要形成在沉积速率低,生物生产率低,远离大陆和深度很大的洋底。这类沉积物中生物成因物质的含量小于25%,粘土矿物的含量达50~70%,其中伊利石分布最广,其次为高岭石和绿泥石,再次为蒙脱石。陆源石英和长石则极少。主要由风搬运而来。另外,深海粘土沉积中常见由锰氧化物和铁氧化物组成的锰结核,以及宇宙源组分。

5.海洋冰川沉积:沉积物有三类:陡坡块状底碛,冰海混杂的层状冰碛和含有冰碛坠石的海相纹层泥。近源块状底碛位于大陆冰川进入海洋的地带,分布范围狭窄,沉积物无分选,块状构造,无本地生物。冰海混杂的层状冰碛是冰海沉积的主要类型,可有原地埋藏的生物化石,粘土含量高,粗碎屑较少且方位杂乱,无定向性,具有层理。含有冰碛坠石的海相纹层泥分布在混杂的层状冰碛分布区以外,分布范围广。冰碛石坠落海底,沉积在正常的海相沉积物之中,可穿过纹层或将其压弯。冰海沉积的范围可以从浅海一直到深海。

6.深海火山碎屑沉积:多分布于板块碰撞边界附近的海底,其分布范围不仅与物源有关,还与火山喷发高度和对流层下部的风向有关,在风力的作用下,火山灰可以漂落到4000km 以外的地区。不同的火山灰层,颜色、层理、火山灰层厚度,火山颗粒大小、形状、矿物成分、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4.概述、举例说明砂岩的碎屑组分和化学组分所反映的构造环境意义。

石英砂岩主要发育在稳定的地台区,因此,通常认为石英砂岩标志着稳定大地构造环境,并进而表明基准面的夷平作用以及长期的风化作用。

长石砂岩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岩成分,首先要富含长石的母岩如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等,这是长石砂岩形成的物质基础。另外,还需要有利于母岩崩解的条件,主要是构造条件和气候条件。在构造运动比较强烈的地区,形成高差较大的地形起伏,花岗质基底隆起,相邻地带发生沉陷,从而使母岩遭受剧烈侵蚀、快速堆积。由于风化时间短暂,主要是物理风化使其机械破碎,抵抗风化能力较弱,地形起伏低,侵蚀速度缓慢,并且气候导致的分解速度与大地构造活动导致的侵蚀速度之间的平衡的结果所决定。

岩屑砂岩的成分在各类砂岩是最为复杂,需作具体分析。如石灰岩屑和火山岩岩屑,需要在侵蚀时受到不完全风化、近源快速堆积才能保存,这种侵蚀是由高差大的地形起伏或干燥气候条件引起的。然而,燧石岩屑砂岩则相反,它表示构造条件稳定、地形起伏小、长距离搬运及较彻底的风化条件。岩屑砂岩常含有较多泥质岩屑(沉积的和浅变质的),这些泥质物在机械上的软弱特征排除了长距离搬运的可能。因此,它可以作为局部来源区的标志,这种来源区甚至可能是在同一沉积盆地内的某些隆起部分。

典型的杂砂岩通常堆积在急速沉降的地槽中,并且主要是在较老层系的复理式建造中。

砂岩的成分直接受物源区的影响,而物源区与沉积盆地之间的关系则受构造作用的控制,这实际上也就是板块构造活动控制了各类砂岩以及其它沉积岩类的出现与分布。迪金森即是从这一观点出发,对于如

何由砂岩碎屑组分探求其物源区的构造背景作过详细研究,他分析了世界上近百个地区的砂岩的组成特点,而这些地区的大地构造性质是业已研究清楚的。把砂岩的碎屑组分作了较细致的划分与定量统计,然后以端员组分为依据编绘出三角形图解,作为判断物源区构造性质的模式图,即QFL、Q m FL t、Q P l v L s 以及Q m PK 等4种图解。在这4种图解中可以看出QFL 图最为重要,而Q p L v L s图对于区分岛弧物源区和碰撞造山带特别有用。模式图中所用的组分符号及代表的意义为:

Q-稳定石英颗粒,其中包括Q m及Q p;

Q m-单晶石英颗粒;

Q p-复晶石英质岩屑,主要为燧石质颗粒;

F-单晶长石颗粒,其中包括P和K;

P-斜长石单晶颗粒;

K-钾长石单晶颗粒;

L-不稳定复晶岩屑,其中包括L v和L s;

L v-火山岩屑和变质火山岩屑;

L s-沉积岩屑和变质沉积岩屑;

L-岩屑总含量,即相当于L与Q p之和。

由于沉积盆地类型是有限的,因而用碎屑组分类型可以对任何已知沉积盆地的大地构造环境作出有用的推论,在勘探工作中,对新区评价很有意义。

5.依据板块学说,叙述某一典型构造环境对沉积作用的控制。

6.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绘制一幅物源区——盆地可能发育的沉积体系示意图,并对各类沉积体系的油气圈闭类型及成藏条件分别予以扼要说明。

7.试论深水沉积体系的主要类型及其油气资源意义。

海岸带潮流浊积扇海沟转换断层

上升流红粘土碳酸盐补偿深度多金属结核天然气水合物

大陆架边缘海深海扇海沟洋壳热点

珊瑚礁碳酸盐补偿深度天然气水合物

俯冲带洋壳

硅质生物软泥等深流气体水合物黑烟囱

大陆裙

无震海岭

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

碱性玄武岩

洋脊三角洲

巨大火成区(Large igneous provinces)钙质生物软泥

俯冲工厂硅质软泥

洋岛玄武岩

二、问答题(任选2题,每题30分,共60分,多选不加分):

(1)试以当代海洋地质地理单元为例,叙述板块构造学说中威尔逊旋回的各阶段演化特征。

威尔逊旋回是指大洋开闭的发展旋回,由加拿大学者J.T.Wilson于1968年提出。威尔逊旋回将大洋开闭

由上表可知,威尔逊旋回起始于大陆裂谷,生成成为一大洋然后缩小,并最后完全关闭。前三个阶段表征了大洋的张开和形成,后三个阶段则标志了大洋的收缩和闭合。旋回中的每个阶段代表一个特征的构造环境,并伴有特色的火山活动类型和变质、变形作用及沉积作用。

(2)试述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资源环境效应。

全球海平面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海洋水体积变化在海洋容积不变的情况下.海洋水体积的变化会引起诲平面变化。海洋水体积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冰川的消长、密度体积效应、地幔水的排出和海水进入地幔等。其中冰川消长影响最大,如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海平面升降达100~200m。(全球变暖是重要的原因)

海盆容积变化在海水体积不变情况下,海盆容积变化,也可引起海平面变化。海盆容积变化原因有沉积物充填、洋底扩张和俯冲速率变化、地壳均衡补偿和区域性构造运动。(洋中脊活动)大地水准面变化地球运动轨道参数、地球自转速率与地球大地水准面是处于相对平衡的。它们的变化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平衡,从而调整大地水准面的形状来适应新的轨道参数和地球自转速率。最易发生调整的当然要数地球的流体部分了,海平面与假想的大地水准面是基本—致的。此外、地球轨道参数、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引起地球固体形态改变.质量的重新分配和磁场的变化,可以引起海洋体积的变化,从而导致海平面波动。

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目的,世界上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海50km以内的海岸地区,海岸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较内陆高出10倍。荷兰学者估计,如果今后—个世纪海平面上升1m,直接受影响的土地将有500×104km2,人口约109,耕地占世界的1/3。中国大陆海岸线长约17714km,沿海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的重心,又有黄河、长江和珠江三大三角洲和低平的海岸平原、极易受将来海平面上升的危害。应当及早谋求对策。

(3)试述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成因及其在开采利用上的优越性。

4. 海洋矿产资源如何分类?任选其中一种详述其基本特征、成因和分布规律。

海洋矿产资源是海洋中产出矿物原料的总称。在广义上, 海洋矿产资源应包括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水矿产资源两大部分, 但一般理解海洋矿产资源仅指海底的矿产资源, 而把海水中的矿产资源归为海洋化学资源。分布于海底的矿产有的与现代海洋的形成演化有关,是海洋作用的直接产物,有的则与现代海洋的形成演化没有直接的联系,也无明显的海洋成因特征,其形成过程与陆地上分布的同类矿产无异。因此,根据与现代海洋形成演化的关系,可以将海底矿产资源分为海洋成因矿产和非海洋成因矿产。海洋成因矿产根据其成矿作用的不同,又可分为机械沉积成因矿产(滨海砂矿)、化学和生物化学沉积成因矿产(磷钙土、铁锰结壳)、成岩成因矿产(铁锰结核、天然气水合物等)、热液成因矿产(多金属软泥、块状硫化物

天然气水合物也称甲烷水合物,是一种由碳氢气体与水分子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结晶状固态简单化合物,其外貌类似冰雪,通常呈白色,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被点燃,而且燃烧以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弃物,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可燃冰”。“可燃冰”能源密度大,在标准温压状态下,1立方米完全饱和的“可燃冰”包含164立方米的甲烷和0.8立方米的水,其能源密度是煤和黑色页岩的10倍,是天然气的2~5倍。

充足的气源、适当的温压条件和地质构造环境是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必要条件。目前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先存的天然气藏因温度或孔隙压力的变化而转变为天然气水合物;另外一种是微生物成因气或热成因气从下部运移至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而形成天然气水合物。

前苏联学者Г.Д.Гинсбург等(1990)将天然气水合物分为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两种成藏地质模式。

静态系统:静态系统是由于冷却、挤压或天然气丰度的增加可形成水合物,水合物生成的重要原因不是外来物质的供给,而是系统内的变化。可归纳分为三种模式:

①冷却作用:在该模式中,天然气水合物可以在气藏(游离气+水)、含水层(饱和气)和冻结层(与冰的接触面)内生成。低温模式中水溶气形成的水合物呈分散状存在于岩石中或者与已存在的气藏共生。

②挤压作用:在系统受到挤压时,游离气+水系统内可达到气水合物形成的条件,其水合物的形成模式与低温模式相似。

③成岩作用:在沉积压实过程中,溶于孔隙水中的自生生物气的丰度可以不断增加,即气体的弹性可达到水合物形成的平衡压力,这种模式为成岩作用模式。

动态系统:指与反应带进行物质交换时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系统,主要有三种模式:

①渗流模式:在气体和含水渗流条件下,水合物可在储层内形成,在到达水合物稳定带后,渗流含气水呈气过饱和态并成为水合物生成源,这是沉积层中最广泛的气水区域渗流方式,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发现的气水合物显示多半是按此模式生成的。

②泥底辟作用:泥火山作用下的气水合物明显地赋存在经受过快速坳陷的含有巨厚年轻沉积层内,埋深不大,在黑海和墨西哥湾都发现了大量的此类水合物。

③沉降模式:该模式是以滑塌沉降的重力流理论为基础的。水合物形成在毗邻宽广陆棚的重力构造发育的陆坡带。这种模式是在对中美海槽内斜坡深水钻探成果总结后提出的。

天然气水合物由于受其特殊的性质和形成时所需的温压条件限制,分布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单元内,主要赋存于高纬度地区的永久冻土带和水深大于300~500米的海底下。海洋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在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均有分布,在主动大陆边缘中,常见于①增生楔以及②弧前盆地等区域,尤其是增生楔部位最为发育;相对而言,在被动大陆边缘地区,构造活动相对较弱,纵观世界各地被动大陆边缘水合物成矿地质环境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断裂-褶皱发育带,②泥底辟、岩底辟和火成岩底辟发育区,③陆架与陆坡转折带,④海底扇状沉积体发育区(水下扇、斜坡扇或盆底扇沉积体系),⑤海底滑塌构造体(重力流沉积体系),⑥麻坑(Pockmark)地貌特征,⑦深水台地区。

6.试论洋中脊、热点、俯冲带火山活动特点及火山岩基本特征。

大洋中脊裂谷带和板块俯冲带边界的岛弧—海沟系活动大陆边缘,有异常强烈的火山活动。火山活动。火山活动造成的直接地质灾害影响范围是有限的,可能产生火山碎屑流。但与火山活动相伴生的地震与海啸影响范围则是很大的。

洋中脊的火山喷发是间歇性的,板块增生过程却是连续的,因此,洋中脊随时间将经历不同的火山,构造过程。洋中脊的火山活动限于脊轴1~2千米宽的范围内。火山经多次喷发而形成火山链,与中脊走向平行。其形态及喷发周期与海底扩张速度有关。慢速扩张的火山链喷发是不连续的,可见枕状玄武岩,每5000~10000年喷发一次;中速扩张的火山链比较连续,常见席状玄武岩,每300~600年喷发一次;快速扩张的火山链是连续的,多半为席状玄武岩,约50年喷发一次。

每个热点的年龄为数千万年乃至一亿年。热点具有以下特征:

1.每个热点都是一个隆起,其标志在陆上为基底岩石的抬升,在海上是水深较浅。

2.隆起的顶部为活火山,其特点是产生碱性玄武岩,流纹岩和拉斑玄武岩。这些熔岩具有独特的同位素比和地球化学模式。

3.热点代表高热流区。

4.至少有些热点伴有重力高。

5.在大洋和一些地区,一个(有时两个)横向的无震海岭从热点向外延伸。

6.当热点处于活动扩张海岭上时,由于两侧的板块彼时向外扩张,在海岭两侧就形成火山岛链或海山链。有许多火山源被看做是热点。

7. 试将海洋表层沉积物进行分类,简述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海洋表层沉积物的分类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既要考虑分类学的一般原则,又要考虑海洋沉积物的特殊性,因此要采用多重分类。按照沉积物的来源,海洋表层沉积物可以分为四类。(1)陆源碎屑沉积物:主要是碎屑硅酸盐矿物,来自陆地的风化剥蚀,大多分布在滨海环境和近海陆架。(2)内源沉积物:主要由从海水中析出的化学和生物化学物质组成,其中又可按化学成分划分为碳酸盐沉积、硅质沉积物、蒸发沉积物,而每一个内源沉积物又都有自己的分类。(3)生物源沉积物:直接由动植物的残骸组成,例如滨海环境中常见的泥炭等,在现代沉积物中数量比较有限。(4)火山源沉积物:即火山碎屑沉积,主要分布在板块活动边缘或火山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

海洋表层沉积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具有显著的气候分带性、垂直分带性和环陆分带性等特征。这三种错综复杂的分带性,基本上反映了全球范围内海洋表层沉积物的物质成分和粒度成分变化的总规律。在海洋中,当由一个气候带过渡到另一气候带、当海水深度增加以及当远离大陆趋向深海大洋的时候,在一般情况下,发生海底沉积相当有规律的更替。

(1)气候分带性:总的趋势是,生物源沉积物和内源沉积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减少,由海洋向陆地的纵深地带减少;陆源碎屑沉积物则由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减少,由陆地向海洋减少。而中纬度的温带地区,是陆源沉积物和内源沉积物及生物源沉积物复杂交生的地区。这是由于气候对一系列沉积因素有着重要影响而引起的。如在近极圈地区,岩石的机械风化作用大于化学风化作用;在气候润湿的中纬度地区,化学风化加强;而在干燥的亚热带地区,化学风化相对变弱;在潮湿的热带地区,化学风化又大大加强。这些情况,必然强烈影响到向大洋搬运并在大洋内沉积的陆源物质组成。此外,在大洋本身范围内,气候作用控制着自大陆输入的固体物质和可溶物质的运移,因为大洋水循环系统和搬运不同粒径物质的水动力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因素制约。气候分带性也同参与沉积形成作用的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以及与碳酸钙和其他沉积矿物组合的化学沉积性能有关。气候分带性在根本影响大洋沉积物成分的同时,也反映沉积物各种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

(2)垂直分带性:大致表现为粗的陆源碎屑沉积物随着海洋水深的增加而有规律地过渡到较细的深海沉积物,各种生物源、内源沉积物有仅分布在特定水深的倾向性。此外,在海洋水层中落下的沉积物质,其物理化学成分受海水介质影响的程度以及与介质发生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程度均是海区深度的某种函数,它不可避免地要在海底沉积物上记录下来。这一分带性主要是由不同水深处的水团动力特点和物理、化学性质所决定的。

(3)环陆分带性:表现在随着离开陆地和物质供给区向海中远去时,沉积物的粒度组成和物质组成发生变化的规律性(即陆源沉积物一般过渡为生物源沉积物,而沉积速度也在同一方向上变化),在此过程中,既表现出地球化学分异,也表现出重力分异的影响。

8.海平面变化的主要类型如何?原因如何?讨论海平面升降所产生的资源、环境效应。

答案:

海平面变化的主要类型:

海平面变化包括全球海平面变化和相对海平面变化两种。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概念,1904年由奥地利地质学家H.E.Suess提出,他使用“Eustatic”一词,指洋盆下沉引起海面下降。90多年来这一术语及其派生的术语曾被广泛应用于表述全球海面垂直升降。R.W.Fairbridge(1961)从成因上将全球海平面变化(eustasy)分为构造—海面升降(tecton—eustatsy)、冰川—海面升降(glacial—eustasy)和沉积—海面升降(sedimento—eustasy),都是全球性因素引起的海平面变化。

世界上某一地点的实际海平面变化是全球海平面变化值与当地陆地升降值的代数和,称为相对海平面变化。陆地升降包括构造引起的地壳垂直升降运动和冰川、水、沉积物的均衡作用。三角洲下沉区的海面上升率必然比全球海平面上升率要大得多。所以,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平面变化报告曾指出“研究海平面必须包括海面和陆地变化”。想对海平面的研究在评估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方面比理论海

平面更有实际意义。

主要原因

海平面变化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海水体积的变化,引起海水体积变化的原因有冰川消融和增长、孤立海盆水量增减、蒸发与降水、原生水排出、孔隙水吸入和密度体积效应等;(2)海盆容积的变化,引起海盆容积变化的原因有海底扩张速率的变化、局部构造运动、局部压实作用、地壳均衡作用(包括冰川均衡作用、水压均衡作用和沉积均衡作用)和海底沉积作用等;(3)地球体运动参数的变化,地球公转轨道三参数的变化、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地极移动和地磁场的周期变化等均能引起海平面变化;(4)动力海平面变化,大气压力、风浪、海流速度和潮汐等均会引起海平面变化。

海平面升降所产生的环境效应:

(1)海平面上升对环境的影响

全球海平面上升将给沿海和全球环境带来严重影响。199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全球变暖,将加速海平面升高……会引起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会威胁低洼岛屿及沿海地区。”所以,研究海平面升降必须同时研究沿海陆地以及全球环境,这实际上是研究某段海岸的海面相对升降和影响。由于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原因,各处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差异性很大,如一些大河三角洲地区,在全球海平面背景上又加上地壳下降、地层压实和人为剧烈采取地下水等的直接影响,其相对海面的上升值可等于目前全球海平面上升率的5倍、10倍甚至于100倍,其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政治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我国十分重视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1993年2月曾组织中国科学院地学部11位著名院士和8位专家专门考察和研究了我国沿岸海面上升的实际影响,讨论了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环境变化。要点如下:

1)淹没沿海大片低地和湿地。

2)风暴潮灾害加剧

3)海水入侵

4)海岸侵蚀与岸线蚀退

众所周知,海平面变化的最主要影响,是使海岸线发生一系列急剧的海进和海退。其结果不仅直接影响着陆缘地区的自然环境、地质结构以及侵蚀、搬运与沉积作用,同时也是构造运动和矿产资源分布的灵敏“反应计”。

(1)海平面变化与陆缘地区自然环境的变更:海平面下降使海岸向海迁移到近现代大陆架边缘或更深的地方,使得广大的大陆架裸露成陆,使沿岸平原大大扩展,河流入海口和阶地下切,且当岸线迁移至大陆架边缘时,波浪以较大的交角接近岸线,从而增强了沿岸流和沿岸泥沙的搬运作用,粗粒沉积物由河流、波浪和海流带往大陆架各处。而当海平面上升时岸线向大陆方向快速迁移,导致沿海大片低地和湿地被淹没,河口咸水入侵,地下水位上升等,直接制约沿海农业、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2)海平面变化与地震及构造变动(板块运动与新构造运动)相关:地震活动的高潮期一般都与高海平面或相对的高海面(海平面上升)时期相对应,这是因为当海底扩张加速,新生洋壳冷却不充分,洋中脊体积较大,导致海盆容积减小,海平面相对上升,同时因板块构造活动剧烈,地震高潮出现;而地震平静期则往往出现在低海面阶段,这是因为当海底扩张速度减慢时,洋壳收缩较多,洋中脊体积较小,导致海盆容积减小,海平面相对下降引起海退,地震也因构造活动的减缓而进入低潮期。

海平面升降所产生的资源效应:

海平面变化与矿产资源:各种各样的沉积物被河流、风、波浪进行搬运,并按物质的比重不同分选富集,伴随海平面变化(海岸线迁移)而在相适应的地方富集。例如上升的海滩、砂堤及古海岸阶地的沉积地层中,特别是在沙口区和砂坝上、砂嘴的顶端,常是滨海砂矿富集的场所;而在滨海湖沼、潮湿的浅滩和砂洲上,常易形成沼气和泥炭。此外海平面变化与大陆边缘油气聚集的关系比较密切,它是产生大陆边缘生油层和储油层形成所必需的条件。非大海退或非大海进时期的沉积层不含有大油气藏。一般为海进替换的大海退时期,是区域性储集层和盖层形成的时代,而起盖层和生油层作用的碳酸盐和陆源细粒沉积层的广泛分布则与大海进有关。在被动大陆边缘,海平面上升时期礁生长很快,各种形式的生物礁也得以发育,因此,此时期的沉积层可以容纳大油气藏。在活动大陆边缘,含油气的沉积层主要是在海平面下降时

期沉积的年轻的新生界地层。这些大型油气田常常分布在三角洲及海积平原等场所。

9.就你所熟悉的海洋含油气盆地论述沉积体系发育状况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答:中国海洋石油与天然气成因,分陆相成因和海相成因,并以前者为主。近海盆地的陆相生油气,具有独特的地质环境,因为盆地地处大陆活动边缘,当盆地在稳定发展时期,所形成的深湖或半深湖,除了水生浮游生物和藻类外,从陆上通过河流和其他途径输入的陆源植物残体较多,在还原环境和快速埋藏条件下,除深湖区沉积中心产生的干酪根主要是腐泥型外,大多数是混合型,湖盆水位发生时高时低的环境变迁,频繁出现沼泽化沉积,并在特定地质条件下,湖泊与沼泽多期交替叠加沉积,使产生的多源油气运移到圈闭构造富集成藏,实践证明多数高产井都能油气共存出。

以东海西湖凹陷为例,富产天然气的主要原因是盆地沼泽化程度高,广泛发育的沼泽相煤系地层气源岩发挥重要作用。经钻探和测井资料证实,煤层从573-3925m井段层数多达77层,总厚度达50m左右。尤其是西湖凹陷西南部包括平湖断阶带和苏堤构造带,成烃成藏地质条件更加优越。

近海盆地海相生油气,由于沉积物生烃的有机质主要来自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除边缘地区外,陆源有机质残体很少介入,因此生烃母质多为腐泥型干酪根。

海相成烃成藏条件是如何形成的?据东海瓯江凹陷的灵峰一井钻遇的具有海相古生物化石的古新世-早始新世,海相沉积是其主因。其来源可能与中国海自中生代以来,发生过多期重大地质事件有关。尤其与特提斯海在中国海域延伸段的闭合事件关系更加密切,特提斯构造是划分地球上两个古大陆的全球性构造带。

以渤海海域已知油气藏为例可分为5种类型,1)背斜构造油气藏,包括逆牵引背斜和挤压背斜,闭合面积较大,油气受高点控制。2)断块油气藏,依靠断层封堵油气。3)断鼻油气藏,由断层封堵的鼻状或半背斜构造。4)潜山油气藏,由不同的基底岩层古地貌高点形成,如碳酸盐岩潜山,它的分布严格受主断裂控制。5)潜山披覆背斜油气藏,分布在凸起或低凸起之上,其特点是构造幅度下大上小,油气藏高度和面积严格受构造控制,如埕北油田。

根据我国近海5个大型含油气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地质条件,有如下基本规律:1)具备大型沉积地层,面积一般在50000KM以上。2)具备具厚沉积地层,厚度在10000-20000m左右。3)具备有利相带,深湖或半深湖、沼泽相和海相。4)具备配置良好的生储盖组合,要求有高孔渗储层(三角洲砂体、海进砂和生物礁)以及封闭严密的盖层。5)具备大型二级构造带和油气源丰富的凹陷,尤其定居于“凹中隆”或“凹围隆”的区域背景下的构造或圈闭。

10.哪些地区在古海洋学研究中具有特殊意义?为什么?

答案:

出入口

出入口是控制表层成深层水环流的狭窄水道。它对改变表层水团的分布和海洋垂向结构有着重要意义。直布罗陀海槛是现代海洋中的出入口,它控制着进出地中海的环流特征,有助于地中海深层水的形成,此深层水进入大西洋并扩展到广大地区。与出入口或水道的开放或关闭有关的特别或要的古环流变化实例是澳大利亚地区塔斯马尼亚隆起之南的塔斯马尼亚水道的打开,它是环南极流形成的一个极重要组成部分,另一个实例是南美洲之南的德雷克水道的开放,它对环南极流的演化也很重要。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特提斯水道在新生代中期的最终关闭,因印度尼西亚水道在新生代关闭而造成印度洋与热带太平洋的进一步分离,以及中美洲水道在新生代晚期的关闭都对低纬度地区古环流的变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出入口的关闭导致海洋间水的分隔和地球化学及沉积状况的差异。海洋分隔的形成又导致生物地理分区性增强。因为地球化学沉积参数和生物地理参数对大洋之间水的交换程度非常灵敏,所以它们是任何此类变化的良好监测者。地球物理方面的重建提供了构成古海洋模式的基本格局,但是由于出入口地区常常构造复杂,所以常常难以提供确切的时间。研究田入口处变化的古海洋学效果最好不直接在水道处进行,

通过那里的强大水流破坏了记录,而是要在水道的任意一侧,特别是要在水道的下游进行这种研究,在这些地段,即使在强环流阶段沉积物也能堆积下来。研究工作必须以出入口下游沉积物背流面横剖面为基础进行—一个横剖面研究水平梯度上的搅动,另一个横剖面研究垂向梯度上的搅动。

深的底层水流也有重要的出入口。很多出入口,如德雷克水道和塔斯马尼亚水道是由分离的大陆块造成的,这样的大陆块影响着包括底层水在内的整个水柱。然而,许多出入口穿过诸如中央海岭或无震海岭那样的深处地形。这些出入口一般称之为水道。盆地间深洋水流的水道常常与穿过整个中央海岭系的破裂带有关,而通过无震海岭的水道常常与无震海岭下沉史的关键性阶段有关。深洋水道系的演化主要受穿过洋盆的底层水分布控制。图17-5表示了曾对控制南大西洋底流起过重要作用的下沉曲线。例如维马水道是南极底层水流向西北大西洋海盆的一个重要水道。这一水道在新生代快要开始时只沉降到4000m水深,它已长期影响了此区内深的底层水流。然而,由于有些底层水的上部界面从未浅于4500m左右(例如南极底层水),一个4000m深的水道可能有阻塞作用。有些深海钻探剖面布置在此类通道内和接近两端处,以考察底层水流动的历史。

底层水的来源区

现代大洋底层水最重要的来源区是在两极地区,特别是在南极洲附近和北大西洋。在南极,韦德尔海和罗斯海是形成底层水最重要的地区(见第八章〕。由于这些底层水的形成与冰川演化及海冰存在密切相关,所以对这些地区气侯演化的了解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这方面已取得许多进展(见第十九章);但由于极区后勤工作最难解决,所以许多问题尚待了解。了解古冰川演化或冰冻圈演化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能记录冰量变化的氧同位素测量(见第三章)和底层水来源区附近新生代地层中深海与下部半深海底栖有孔虫组合特征和分布的研究(这些组合是特定底层水类型的踪迹)。冰载沉积物的历史是极区冰川史和高纬度表层水几何形态的征兆(见第十三章)。某些浮游微体化石属种,如放射虫Cycla -dophora davisiana在海冰形成时的重要性提高了(Hays等,1976)。

上升流带

依据硅质和钙质壳的体积堆积速率可以给出生产力的估算和不甚受生物群演变影响的海底处的溶解(van Andel等,1975)。这些估算值可能与表层水及深层水环流特征的变化有关。尤其是,蛋白石较容易在化学性质上“年轻”的水(溶解硅含量低)中溶解,而方解石比较容易在化学性质上“老”的水(富含溶解CO2)中溶解(Heath等,1976)(见第十四章)。

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已由van Andel等(1975)和Leinen(1976)对赤道太平洋深钻岩芯的研究得到了证明,这种方法是,测定深海沉积物中碳酸盐和蛋白石质二氧化硅的体积含量,再运用生物地层学年代估算数据和GRAPE(珈玛射线衰减孔隙度求值仪)进行容重测量,将上述值转变为堆积速率。这些研究揭示了碳酸盐垂向溶解梯度的巨大变化明显地与北大西洋深层水和南极底层水源的演化以及赤道带和相邻中央水团之间的生产率差别有关。

研究大洋水上升流带或其附近生物沉积层序对帮助概括地了解垂向水团结构随时间的变化,大详水上涌的程度和海洋环流的一般状况有着美好的前景。现代上升流以及相关的高生物生产率地区有南板轴合带、赤道辐散带以及包括秘鲁一智利海流和木格拉海流在内的各种东边界流。上升流也与西北印度洋的季风气候有关。对与赤道辐散带(van Andel等,1975)和南极辐合带(Hays和Frakes,,1975, Kennett等1975;Tucholke等1976)有关的生物生产率历史的进一步了解已取得许多进展。

作为古环境放大器的边缘盆地

由于存在狭窄的出入口或浅的海槛,某些边缘盆地与世界大洋的关系呈半封闭状态。它们具有放大某些具有全球意义古环境的倾向。例如,大约6Ma中新世末期地中海盆地成为封闭状态并在盆地内造成了一次盐度危机(见第十九章〕。这次封闭看来是由于海平面下降引起的,而这次下降可能部分地由于南级冰量增加造成(Ryan等,1973)。因而地球上另一地区发生的事件(极地冰川增加)在地中海盆地放大为一次盐度危机。海平面的这种变动能引起彼此相距遥远的各边缘海盆环境的改变。日本海和加利福尼亚湾是很好的实例。Burckle(1976)报道过日本海中部晚中新世的淡水硅藻组合。这说明晚中新世的某段时间日本海完全与世界大洋分离而成为一个淡水湖。这个事件似乎与地中海盆地封闭同时发生。此外,加利福尼亚的英皮里尔谷地南部的蒸发岩沉积物代表了加利福尼亚湾北部填满了的部分。这些沉积可能也是由于沉积海盆的封闭造成的。

与世界大洋分离的大的洋盆干涸应该造成共他地方的海进。拥有水量3.8×106km3的现代地中海占世界水量的0.28%左右。因此,使这一海盆像在晚中新世那样干涸,会使除地中海以外的世界海洋海平面升高约10m (Berger和Winterer,1974)。更大的影响期需要更大的海盆,如中生代南美洲和非洲分离早期形成的那些海盆。

地中海和墨西哥湾几乎被大陆所圈绕。因而新生代沉积层序中的沉积作用受到四周大陆气候和地形的强烈影响。地中海高速的蒸发作用使它在晚中新世干涸。与此相反,在晚第四纪墨西哥湾却接受了北方冰盖融化后经由密西西比河注入的巨量淡水。这巨量的融化水在墨西哥湾表层扩散,被浮游有孔虫壳中的δ18O讯号记录下来(Kennett和Shackleton,1975;Emiliani等,1978)。融化水的讯号放大并监测了北半球冰盖的破坏过程。另外一些古气候讯号亦非真正大洋性,而是反映了周围大陆的影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考博英语翻译

2018年地大(北京)英语考博翻译试题 Social impacts of technology Although affordances and constraints of technological products are not objective features of them, they can be correlated with objective material features in them. For example, the physical constitution of speed bumps physically prevents cars from speeding without damage to the car or major inconvenience. The physical procedure of fertilization in IVF affords pregnancies without prior physical intercourse.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of use, these physical features translate into new social realities (new behaviors, new social arrangements, new perceptions and beliefs) that can be identified as impacts of a technological product. Social impacts of technology can be identified at different levels of social analysis, including the micro-level of individual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the meso-level of groups and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and the macro-level of social structures, cultural systems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ir dynamics. For the study of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a good society, which is an issue that plays out at the macro-level, macro-level impacts of technology are obviously the most important to consider. However, micro- and meso-level impacts may also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order to properly identify and understand macro-level impacts. At the micro-level, technological products may influence their immediate context of use in at least three ways. First, they may affect the behavior of users and the social roles and relations that users build in relation to others. For example, the possession of an automobile may influence where people live and what places they visit, and may also signal social status and identity. Second, technological products will not fit every user profile equally well, meaning that some users will not be able to use them well, or not at all, because they lack the require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knowledge, skills, interests, or access to resources. As a consequence,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technological product will affect potential users in different ways, benefiting some while excluding or marginalizing others. Third, technological products often require the presence of material and social contextual background conditions for them to function well. For example, for automobiles to function well as vehicles for transportation, there must be material and social infrastructure present, such as roads, traffic lights, police, ambulance services, and so forth.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ical products will therefore often stimulate the creation of appropriate background conditions for them to function well. This is also a way in which technological products have social impacts. These three types of affordances and constraints, concerning influence on behavior and social roles, selection of user profiles, and selection of materi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conditions, also play out at the meso-level of groups and organizations.

中国地质大学考博英语真题部分解析

中国地质大学考博英语真题部分解析 34.A解析:例证题。题目“Toyota Motor是一个_______的例子”。定位到末段,末段主要提到热情的消费者可能会号召其他人抵制某个产品,威胁到产品所属公司的名声,这时公司的回应有可能不够迅速、周到。这是本段的核心信息。接下来就拿Toyota Motor举例,举例中提到这个公司在公司名声遇到如上提到的危机情况时作出的反应,且成功减轻了危害程度。由此可知,例子是对本段中心句的一个反面例子论证公司对hijacked media 的反应。故选项[A](有效地回应被劫持利用的媒体)为正确答案。 干扰项:[B]persuading customers into boycotting products(劝说消费者抵制产品),文中末段第一句提到了消费者可能会劝说其他人抵制某些产品,故为张冠李戴。[C]cooperating with supportive consumers(与支持自己的消费者合作),在例子中提到Toyota Motor公司缓解危机的方式是与消费者直接沟通,这首先属于例子内的信息,不符合例证题的解题思路,其次沟通交流不等于合作,故排除。[D]taking advantage of hijacked media(利用被劫持的媒体),文中是消除被劫持媒体带来的危害,而非去利用被劫持的媒体,故排除。 (PS:The way to contact yumingkaobo TEL:si ling ling-liu liu ba-liu jiu qi ba QQ:772678537) 35.A解析:主旨题。题目“这篇文化在那个主要讲述的是______”。本文首段第三句就提出文章中心“companies today can exploit many alternative forms of media”,即虽然传统收费媒体仍在发挥重大作用,但是现今的公司可以去选择其他媒体形式。后文主要是介绍其他可选择的媒体形式,并对其作出评论。故选项[A]Alternatives to conventional paid media(与传统收费媒体对应的其他媒体形式)为正确答案。 干扰项:[B]Conflict between hijacked and earned media(被劫持媒体和免费媒体之间的冲突)[C]Dominance of hijacked media(被劫持媒

中国地质大学2005-2018年博士入学考试矿床学真题

2018年真题(5题全答,每题20分) 1、岩浆矿床控制因素及如何评价含矿性? 2、夕卡岩成矿作用及如何寻找夕卡岩矿床? 3、矿床成因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步骤? 4、金矿、铅锌矿、铜矿成因类型及特点(论述1种矿产)? 5、沉积矿床的特点及沉积建造如何控制成矿? 2017年真题(5选4,每题25分) 1、举例说明我国超大型钨矿、铜矿、稀土矿、锑矿、铅锌矿的成因类型及其成矿特点? 2、举例论述两种我国主要的铁矿床成矿特征? 3、论述斑岩钼矿的成矿特征及成因? 4、矿产勘查学近年来有哪些新的研究成果? 5、矿床学研究方法和步骤? 2016年真题(5选4,每题25分) 1、伟晶岩矿床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请论述以下蚀变的含义,形成条件、特征及其可能相关矿种: 矽卡岩化、黄铁绢英岩化、重晶石化、钠长石化、冰长石化; 3、请论述造山型矿床的特点及其成矿成因; 4、沉积铁、锰、铝矿床的特点及其形成机理; 5、请论述矿化阶段、矿物生成顺序和矿物世代的鉴别标志,并以你熟悉的矿床为例,介绍如何编制矿物生成顺序表。

2015年真题(5选4,每题25分) 1、岩浆矿床的形成条件与成矿作用 2、铜矿床的工业类型的地质特征,举1~2个实例 3、举例说明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表生变化与次生富集作用 4、VMS与SEDEX的主要区别 5、下列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鉴别特征 黄铁矿、闪锌矿、毒砂、辉锑矿、雌黄、雄黄 2014年真题(6选5,每题20分) 1、举例说明地质异常在找矿评价中的作用 2、简述矿床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3、结合实际分析成矿系列及其在找矿中的应用 4、简述铁矿床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5、根据我国的矿产资源特点谈谈我国矿业发展的思路 6、简述经过我国境内的世界三大成矿带特点 2012年真题(6选5,每题20分) 1、热液矿床的成矿物质沉淀机制 2、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岩浆熔离作用、岩浆爆发作用,各自形成矿产种类 3、MVT特征、成因、意义 4、残余型矿床特征、成因、意义 5、BIF特征、成因、意义 6、以自己熟悉矿床类型,举例说明对热液矿床地质特征及物理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复试应试攻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复试应试精华&复 试攻略 复试综述 休整了一个寒假,快要迎来复试了。在出分之前大家要充分做好准备。不要等复试名单下来在做准备,那时候就有点晚了。 首先明确地大的复试要考什么?一共考2~4项目,分别是笔试(有的专业不考笔试,也有的专业要考两门笔试),听力,面试,体检。跨考的同学需要加试1~2门专业课。复试一般要一周的时间。 1、审核材料 2、体检 3、复试笔试一 4、复试笔试二(有些专业要考两门笔试) 5、加试(跨考的有) 6、听力 7、面试 复试前的一些“准备” 复试之前需要和老师当面见一次,建议早去2天,提前约老师见次面。有的老师报名的人数太多,如果你的初试成绩不是很高,老师会建议你换一个别的老师,不要在他那里浪费时间了,这个不是说有什么内幕的。因为初试成绩在综合成绩里占有很大的比重,与其在他那里费劲,不如换一个不太火的老师,有个学上。老师也是为你好,如果他提出让你换个老师,你可以询问一下哪个老师还有剩余名额,或者征求一下能不能让老师引荐一下。这样求个稳妥。如果老师没说

让你换个老师,那就是你的初试成绩他还是挺满意的,只要复试别出太大的失误就基本差不多录取了。一些火爆的专业除外,如去年的三矿3:1的复试比率也是历年未见的,希望今年情况能够对大家有利一些。 另一个很重要的事就是,你在私下约见老师的时候,老师可能就专业课的知识问你几个问题,这个都是可能的。有些老师很在意专业课能力,提前会考核你一下。我认识的一个同学,考得分数挺高的,就是在私下提前见老师的时候,老师问他的几个问题都没有准备,来了个措手不及,最后被调剂了。倒是另外几个初试考得不高,但是专业课挺扎实的同学被录取了。 再有一个见老师的目的就是征求一下老师算不算跨考,因为考生是否为跨专业由导师来界定,有些在跨考边缘的学科,老师一念之间就可以少考一科。所以考前找一下老师是必要的,稍微恳求一下老师,可能就会少考一门,何乐而不为呢。也可以和老师联络下感情,让你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复试之前要再填一次报名表的,是纸质的,时间院办会公布,到时候论坛也会同步更新。那个时候可以选择换别的导师,填表的时候写新的老师名就行,就是同一个方向的不同老师。 复试之前填表那里还有一个选项,就是问你愿意不愿意调剂到专业硕士,这个大家一定要填愿意。这个是每个人都要填的,不是填了愿意就一定会调剂找专业硕士。我有一个同学去年考了340+分,就是复试的时候填的不愿意,最后没考上工作去了。相反考了290+的同学调剂到专业硕士,现在研一在读。有同学说专业硕士是不是自费啊,我这里澄清一点。自费公费和你是专业硕士还是学术硕士没有任何关系。学硕也有自费的,专硕也有公费的。就地大的一个普遍规则是,用初试四科的成绩排名,确定你是专硕还是学硕;用初试前三科成绩排名,确定你是公费还是自费。地院的情况比较特殊,要综合初试、复试、是否跨考等多种因素来确定的。 综上,如果你复试前见一面老师,不论是不是他收留你,你都占得了先机。谁看谁知道,一般人我不告诉ta。 笔试不是鄙视 笔试是复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考察你对该专业课的熟悉和掌握程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个小时,闭卷。具体的考试科目在下边这两个帖子,选择你擅长的即可。其实出的题目都是很简单的,没有那么可怕,这个笔试没有初试那么难,好好看书没有问题。一些科目在初试中也有出现,比如“综合地质学”“C 程序设计”是初复试都考的科目,可以参考一下初试的真题。 2012年研究生各学院复试通知及复试名单汇总 听力如何不打酱油 听力,满分100分,40分钟,要自备收音机。题型和6级的一样,长、短对话,短文,没有复合式听写。说是考40分钟,其实20分钟就听完了,题型和题量都和4、6级相当。建议考前用四六级的听力模拟几遍。另地大的广播的效果不是太清楚,大家要有心理准备,频道是是FM86.7,可能会听得不太清楚,也有可能会

2015中国地质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考博课参考书-真题-分数线-资料-育明考博

育明考博2014届学员成绩喜报 英语各类课程学员数873人 专业课各类课程学员239人 专业课教学测评中学员零差评 英语一对一全程32名学员全部过线 第七期考博英语集训营四个班97名学员90人过线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考博分析 一、考博介绍: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院招生10人,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招生为2人。各学科专业确定复试比例均按1:1.2进入复试。 二、联系导师: 在初步定好考博学校之后,就要和所报考院校中意的老师取得联系,询问是否有招生名额,能否报考,这是我们考博成功的关键第一步。 大多数考生会在九月中下旬与导师取得联系。因为太早,学校里面直博名额什么的还没有确定,报考的导师也不清楚是否有名额;太晚的话,怕别的学生比你早联系就不好了。一般情况下,导师对一个学生很中意的话,后来联系的学生,导师一般也不会答应其报考了。在此说点题外话,联系导师的过程中,如果读研期间的导师有关系,可以尽量利用。如果没有,也没关系,凭着自己的本

事也是可以和考博导师很好的沟通的,这就要看自己了。 通常跟导师初次联系,都是发邮件。导师回复邮件的情况一般有几种: (1)、欢迎报考。这种答复最笼统,说明不了问题。我们可以接着努力和老师多沟通,看看具体的进展,避免出现初试之后却没有名额的情况。 (2)、名额有限,可以报考,但有竞争。很多人说这样的回复不满意,认为希望很小一般会被刷。其实这样还是比较好的一种回答,最起码导师没有骗你而且给你机会去证明自己,考的好就可以上。 (3)、你的研究方向和我一样......各种一大堆他的研究方向和你相关,欢迎报考什么的话。不可否认,这是最好的情况,你可以放心的去考,一般不会出问题的。但不排除偶然,像出现直博和本学校的硕转博名额问题,可能会给我们的报考和录取产生影响。 总之考博凭的是实力和自身的本事,关系只是占一部分,自己努力了就行,不用过分纠结于导师回复有没有啥隐含意思的。 初次联系好导师后,一定要注意跟导师保持联系。每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向导师汇报一下学习情况或者复习情况,交流一下科研方向,这很有必要。一方面让导师觉得你很想去跟他深造,另一方面显得你虔诚好学。 三、博导简介: 管建和:教授,博,198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学博士学位。1983年~1985年,分配至地质矿产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勘探研究所工作。1988年6月~现在,留校工作至今。1996年晋升为副教授,2002年晋升为教授,2013年晋升博士生导师。 管建和教授先后完成中国地质调查局、广东省和福建省数字高速公路、北京市西城区电子政务系统等数十个科研项目,发表科研和教学文章6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EI和ISTP检索,主编出版教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文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文件 中地大京发〔2004〕106号 关于授予江永宏等1632人学位的决定 经2004年6月24日校学位委员会全体会议审查,决定授予江永宏等1632人学位。具体名单如下: 一、授予江永宏等42人理学博士学位;贺学海等73人工学博士学位。 (一)理学博士(42人) 江永宏王刚亢宇郑骥代明泉吴六灵 王文和志军詹朝阳刘翠李德胜段焕春 刘为付刘云华赵欣白云来张龙张汉成 贾宝华于俊吉白峰燕长海郭福生刘成东 印建平向运川李纯王支农韩东昱康明 邓小万吴琳李国彪张海军杨胜雄徐守余 藏文栓王明明程捷王永彭轩明赵志中 (二)工学博士(73人) 贺学海张德强刘立才张戈李向全傅鑫谊

刘圣伟张宗贵张于喆鲍荣华孟旭光王俊明 唐子军余辉龙崔刚焦志峰刘鹏程陆建林 张文才周东升杨勇袁选俊邵先杰杜刚 王江王玉满高兴军刘计国肖坤叶武晓春 赵明毕研斌王建东唐俊伟王立志廖群山 孟元林纪云龙齐金成王德仁周新桂陈永峤 汪功怀蒋飞虎丁国生王家亮朱庆荣赵新民 蔡毅胡小平柳忠泉徐善法薛良伟谭绍泉 郭志宏于长春王玉学罗小明李明娟吴亚东 张聿文马水龙刘浩军覃世银梁向前刘招伟 连建发孙维连李惠娣崔康平陈翠柏张宏达 石健 二、授予鞠野等92人理学硕士学位;李鹤等162人工学硕士学位。 (一)理学硕士(92人) 鞠野贾庆庆赵海云王雪梅李灵全李楠 李春华李耿贾世银孙磊冯晓燕刘燕 沈战武文智慧常有军庞宁余化崔振民 刘翠王雪莲丁秋霞冯武威苗世顶王丽娟 林智辉李秉海孙华肖树青陈华英张昌能 周延彪傅渊慧陶林王效平钱纁赵俊香 刘艳青郭莉唐金荣雷知生李建东左力艳 靳玄烨晏国龙刘金辉刘建清陈军元李志红 李海英高建飞梁凤华吕慧卿高亮邓建业 李红娟陈晓林张凤琴刘典波谢瑞永梁勇

中国地质大学 考博真题 英语 2003及答案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G E O S C I E N C E S PhD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English 21April 2003 LISTEN TO THIS! Good morning! You are about to take the English test for people who wish to enter the doctoral program in the earth sciences at this school. The test may be rather different from any exam you’ve taken in the past. The first part is a timed listening exercise. The other four sections test your knowledge of grammar, elementary writing skills and basic vocabulary, plus your reading ability. You can have as much time as you like for the last four parts of the test—within reason, of course. The test has five sections, worth a total of 130 points in all; the answers in part 5, the reading test, are worth three points each. The answers for parts 1,2,3 and 5 (in other words, every part except 4) should be marked on your answer sheet. The answers for part 4 should be written directly on this test paper. Make sure you READ AND FOLLOW THE DIRECTIONS for each part of the test! The results of this exam will enable us to compare your preparation in English with that of the other candidates. The “passing” grade is relative; in other words, it will depend on the scores for the whole body of test-takers. You should just relax and do as well as you can. We shall now begin. Turn the page to part 1. Good luck!

中国地质大学考博经验:曲折的考博英语经历

中国地质大学考博经验:曲折的考博英语经历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是军医大学应届硕士毕业,土生土长的,2007年考过一次,那时是基础专业,没上,结果浪费我3年光阴,而且还被分配到一个基层部队,心里超级郁闷,这次2010年卷土重来,也算是破釜沉舟了,但还是没有按计划复习,原因一是家里出了点事,复习时间不够,二是我工作调动出现转机,对考博依赖性小了,下面我谈谈我的经历:2007年,硕士毕业,应该说我的课题很有新意,继续做的话应该可以发一片影响因子5分以上的文章,当时年轻气盛,一心想搞临床,对基础研究的兴趣有点下降了,再加上毕业时间紧,以前师兄师姐们也基本上是不复习英语的,一般也能考个50多分,能上线,因此我也对自己很有信心,因为平时英语还行吧,六级过得还算轻松,所以英语没在意(专业课基本上导师给题,就算不给,几个一般没问题的,所以不讨论),考试的时候超级郁闷,坐最后一排,录音基本听不到,反正我是没听,提前做词汇去了,听力听完我都已经准备做阅读了,最后听力的答案是抄了旁边一同学的(我估计是抄错答案了,因为他过了,我没过,我觉得阅读有充足的时间做应该不会低分)结果那年英语差3分,国家线是52,超级郁闷,不过当时还想也没什么,分配工作应该不会差吧,结果是大失所望,我所去的大单位是要求下基层,而且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08年毕业的就没有下基层),所以在基层部队一直呆到现在,没办法,只能为自己的错误决定买单了,卷土重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联系我们扣扣:四九三三七一六二六。电话:四零零六六八六九七八2010年,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个人觉得,英语也不是传说中的难,也不是所谓的没有考不上的博士,关键还是要准备。我考虑了以下考试的题型,听力我一向都差,怎么听也提高不了多少,而且好多题应该是可以蒙对的,今年的一篇听力短文有关睡眠与减肥的我就都蒙对了,而且其他的有关数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关于申请提前毕业的有关规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于研究生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的 暂行规定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及国务院学位办有关文件(学位[1997]54号、教学[1998]11号、学位办[1999]7号)精神和我校的有关规定(中地大京发[1997]70号、中地大京发[2005]125号等),我校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3年,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5年。为了规范研究生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的管理制度,保证培养质量,现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对我校研究生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问题暂作如下规定: 一、申请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 (一)凡比正常毕业或申请学位时间提前半年进行学位论文答辩者,均属于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 (二)硕士生学制为2—3年,原则上不办理提前毕业。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生主要为入学前参加过硕士课程进修和提前取得学分者,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1.5年。 (三)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3年,以同等学力入学者不办理提前毕业。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5年;入学前参加过博士课程进修和提前取得学分者,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四)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含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5年,提前答辩和申请学位,要求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5年;入学前参加过硕士课程进修和提前取得学分者,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二、申请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生须具备的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

的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 (二)申请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生要求:硕士、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前具有学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在入学前具有硕士学位。 (三)已按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学完全部课程,各门必修课程的考试成绩均在良好或良好以上,其它课程考试及格或考查通过。 (四)完成了国家和学校规定的所有培养环节。 (五)毕业(学位)论文已经完成。并且,在学期间表现出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领域内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作者署名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下同]在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者(须有相应证明)。 (2)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者。 (3)攻读学位期间与学位论文工作有关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三等奖或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或获得技术专利(有获奖证书或专利证书者),并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者。 2、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生,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者。 (2)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在正式出版刊物或学术论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者。 (3)在校期间,参加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作学位论文相关研究成果的学术报告或论文获奖者。 3、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提前申请学位,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学期间,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或会议文集上发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2篇或2篇以上,其中至少有一篇为第一作者,并在作者第一署名单位或脚注上注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在学期间,参加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作学位论文相关研究成果的学术报告或论文获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博英语答题技巧与方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博英语答题技巧与方法 一 主旨题: 主旨题一般会放在第一个或最后一个考。如果放在第一个,则看完全文再做。 主旨题一般会涉及文章最中心的东西。应注意看文章的第一段和每段首句进行总结。 正确解的特征:含有文章所涉及的中心词,简明扼要但概括全面。 切记: (1)只反映文章某一细节或某一段落的选项一定不是解(2)如果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阐述一个问题或说明一个事物,只在最后用少量的文字提及了一些与前面所论相反的内容或其他与前面所论关系不很紧密的内容,文章的主旨不受后面的影响。能概括文章主要阐述内容的为解。 二 态度题: 态度题 一般考作者的态度,有时也考文中某人的态度。态度题最重要的是“看清楚是谁对谁的态度、谁对什么的态度”。 作者的态度一般会孕于文章的行文之中,一些形容词、副词都能表现作者的态度。 eg:seem 常表示作者对所论问题的否定、批评态度。 only也常表示否定态度。 双重否定表示作者的强烈肯定或强烈否定,所以,此时作者的态度便不太可能是objective(客观的)了,一般多掺进了作者自己的感情好恶。 有时作者也不直接表明态度,会通过举例或引用他人的话来说明自己的态度。此时应注意:所引、举的例子与作者所论述的观点是否一致,可借此来判断作者自己的态度。 注:(1)当问作者其所论内容的态度时,如当备选答案中有indifferent(漠不关心的)时,可首先排除,因为如果作者是漠不关心的话,就不会写文章论述了。 (2)一些表态度的词汇 subjective 主观的objective 客观的 positive 肯定的 negative 否定的 optimistic 乐观的pessimistic 悲观的 biased 有偏见的partial 片面的、偏见的 impartial 公平的、无偏见的 puzzling 困惑的relevant 适当的、中肯的 apprecial 欣赏的indignant 愤怒的 supportive 支持的 apprehensive 担忧的 三 例证题: 例证题考察的是文章的逻辑结构。这样的文章结构一般是“先举例后论点”或“先论点后举例” (PS:The way to contact yumingkaobo TEL:si ling ling-liu liu ba-liu jiu qi ba QQ: 772678537)切记:遇到问“作者举xx例子的目的”时,有关例子本身的选项一定不是解。 正确解的特征:跳出例子本身,从宏观上概括,全面而合情合理。 但有的时候会专门考所引的话的意思,这样的题就属于例子本身题,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 引证题: 引证题是指对关于于文章中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或是名言,或是他人的观点等等而设置的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我国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学校位于北京海淀区高校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学院路,是教育部直属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大学,也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的重要成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点击下图可直接进行访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1、学校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我国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学校位于北京海淀区高校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学院路,是教育部直属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大学。学校前身是1952年由北大、清华、天大、唐山铁道学院的地质系(科)合并组成的北京地质学院。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为现名,分北京、武汉两个独立办学实体,分别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000年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教育部撤销大学总部,使京汉两学区成为实质上的两个相对独立办学机构。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2、师资力量 学校自组建以来,培养和拥有一大批地学大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道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人才,成为我国培养地学人才的摇篮和进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际地质学界知名学府。在5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奋斗,严格谦逊,团结活泼,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成为中国地质教育的排头兵。从地大走出的4万余名毕业生中,有24人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2003年3月,我校校友温家宝出任 x国务院总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有教职工12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700余名,高级职称教师350余名,博士生导师130余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名,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名、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人才计划7名。现有本专科生8690余名,硕士生2110余名,工程硕士1100余名,博士生1150余名,留学生110余名。 3、学科设置 学校现有15个院(系、部)、5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考博英语培训--改错与阅读

2017考博英语培训 --改错与阅读

?常出现的类型 1. 同义词辨析 2. 不可数名词 3. 时态错误 4. 介词 5. 冠词 6. 定语从句 7. 常用错的词(hope, ever, despite, accompany, persuade, even/even if....) 8. 汉语思维,中式英语 9. 虚拟语气 10. 。。。

?同义词辨析 ?00-10, journey/trip/travel; 00-11, in/after; 00-16, phone/call; 00- 17surprising/surprised; ?01-9, other/the other/another ?02-7,character/characteristic; 02-14, aspect/respect; ?03-14, 10-6, boring/bored; 03-20, 10-1, several/a few/few;

?04-1, hard/hardly; 04-11, needn't/mustn't; ?05-9, police/policeman; ?06-8, finally/at last; ?07-3, treat/cure; 07-9, house/family; 07-12, Germany/german; 07-14, recently/soon; ?08-4, 11-11,send/give; 08-9, past/passed; ?09-9, tell/explain;

?常用不可数名词 ?00-12, furniture; 07-8; ?01-13, equipment; 03-6; 05-14; 06-6;?02-10,progress; 02-17, knoledge; ?03-4, help; 05-7; 08-12; ?04-4, information; 04-8, advice; 09-13; 11-14; ?05-1, luck;

中国地质大学考博英语复习备考策略

中国地质大学考博英语复习备考策略考博竞争日益激烈,英语成绩的高低往往具有“决定”意思,因为专业 课很难拉开分数。那么考博英语到底如何复习准备呢? 1题型 由于考博英语试题由各招生企业自己独立命题,所以不一样院校的考博 英语试题题型风格不尽相同。就题型而言,一般都含有词汇结构、完形填空、 阅读理解、汉英互译、作文题。不少院校初试不再考听力,而在复试通过口 语形式考查。但有些院校仍在初试考查听力,甚至很重视听力分数。有些学 校还有改错题,应用文,甚至其他题型。少数院校不考作文,但翻译比较长。 不少院校主观题的分数所占比重都较高,占1/3甚至1/2比重。 2难度 考博英语重视考查翻译、写作等与攻读博士学位相关的应用能力,所以 其难度不能简单与其他考试比较。但一般来说,考博英语试题的难度约非常 于大学英语六级,但少数院校比六级难,有些院校甚至只非常于四级水平, 甚至同一院校不一样年份的难易程度也迥异。这是由于考博英语试题的命制 没有其他英语水平考试、选拔考试规范,往往因出题人不一样而有区别。所 以,报考相应院校的学员一定要看一看该院校近年的考博英语真题。 3词汇 (PS:The way to contact yumingkaobo TEL:si ling ling-liu liu ba-liu jiu qi ba QQ:772678537)保守估计,考博英语需要掌握7000~8000单词,900常用动词短语。当然, 一般掌握了六级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词汇,通过考博英语也没有多大问 题,只是词汇题可能失去少数分数。长期注意和研究考博英语试题,反对有 些所谓考博英语词汇书所讲的考博需要掌握1万甚至1万以上词汇的观点。事 实上,背诵那么多词汇是没有多大意思的,考博英语考查的重点不是学员掌 握了多少词汇,而如上文所述,是阅读、翻译、写作能力。所以,词汇够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构造地质学考博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构造地质学考博资料 名词解释 构造力场;构造层次;透入性;石香肠构造;构造解析; 气球膨胀作用;构造置换;阿尔卑斯型褶皱;雁行状张节理;拉分盆地。 论述题 试论述花岗质糜棱岩中用于判断变形环境的主要构造与显微构造标志 简述糜棱岩的基本特点、分类与成因 简述纵弯褶皱作用伴生小构造类型及其在褶皱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区域走滑断裂构造的特点及其研究意义。 逆冲推覆构造分析研究的基本内客与方法 褶皱位态分类的基本类型及其极射赤平投影表示 阐述大陆伸展构造的基本类型、特点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试分析诱发汶川灾害性地震发生的可能原因 构造地质学 一、概念 1.控矿构造:在成矿作用过程中,为成矿物质的迁移与富集提供了通道成成矿空间的各种类型的地质构造。 2.导矿构造:在成矿矿作用过程中,为含矿岩浆或含矿热液由深部矿源向上运移提供了重要通道的各类地质构造。 3.破裂强度:是指在应力作用下,岩石发生破裂变形的极限应力值。 4.变变硬化:中指在中、低温条件下,岩石要继续进行塑性变化,应力必须大比初始屈服应力,这个过程叫做应变硬化。 5.递进应变:在同一动力持续作用的变形过程中,如果应变状态发生连续的变化,这种变形叫做递进变形。 6.位错滑移:在韧性变形中,晶体滑移区与未滑移区之间的界线叫做位错线。位错滑移是指在韧性变形过程之中,晶体的位错通过额外半面的逐渐移动而完成晶体滑移的。 7.位错攀移:位错从一个滑移面移到另一个滑移面,从而使两个符号相相反的位错互相湮灭,而符号相同的位错重新排列形成位错壁,这一过程叫做位错攀移。 8递入性:是指一个地质体中均匀连续分布弥漫整体的构造现象,它反映了地质体的整体发生了变形并经历了一度变形或变质构造。 二、简答题 1.应变椭球体及其地质意义? 应变椭球体:为了形象地描述岩石的应变状态,常设想在变形前岩石中有一个半径为1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生名师讲堂 应我校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王广才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庞忠和博士,将于11月9日来我校做学术报告。具体时间地点安排如下: 主题:同位素水文研究进展 主讲人:庞忠和 时间:11月9日下午14:00-17:45 地点:19楼235 主讲人简介: 庞忠和,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主讲“同位素水文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兼职教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同位素地球化学家和同位素水文学家。研究方向:1)水文同位素与水循环研究;2)水文地球化学与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3)水文地热学与水热耦合过程研究。直接参与了全球大气降水同位素监测网设置、数据库管理与大尺度水循环研究。1993年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5获诺贝尔和平奖(Nobel peace prize)集体奖(作为IAEA成员);2007年获国际地球化学协会(IAGC)“水岩相互作用之友”称号。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或EI收录的论文10余篇。建立的地热化学温度计-FIXAL方法,为国际同行广泛采用,单篇被SCI引用28次。对

我国及亚非拉2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地热能源开发利用产生了较大影响。关于我国北方干旱区的水资源水环境研究,为生态保护与地下水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与IAEA的全面合作,建设了碳-14样品制备和高精度氚样品制备系统以及氟利昂(CFC)测试系统等新的实验装置,与原有稳定同位素实验室实现有效结合,使同位素水文学实验能力到达国际同类实验室的较高水平。担任《Hydrogeology Journal》中文摘要编辑负责人;《Geothermics》顾问编委;《Greenhouse Gases:Science and Technology》顾问编委。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研究生记学术报告一次!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院2011.11.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0年考博英语试题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 PhD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English 20 April 2000 Listen To This! Good morning! You are about to take the English test for people who wish to enter the doctoral program in the earth sciences at this school. The test may be rather different from any exam you’ve taken in the past. The first part is a timed listening exercise. The other four sections test your knowledge of grammar, elementary(简单、容易)writing skills(技能、能力)and basic vocabulary, plus your reading ability. You can have as much time as you like for the last four parts of the test—within reason(合理的、理智的), of course. The test has five sections, worth a total of 130 points in all; the answers in part 5, the reading test, are worth three points each. The answers for parts 1,2,3, and 5(in others words, every part except 4) should be marked on your answer sheet. The answers for part 4 should be written directly on this test paper. Make sure you READ AND FOLLOW THE DIRECTIONS for each part of the test! The results of this exam will enable us to compare(比较、对照) your preparation(预备、准备) in English with enable us to compare your preparation in English with that of the other candidates(候选人、应试者). The ―passing‖ grade is relative; in other words, it will depend on(依靠、指望、依…而定) the scores for the whole body of test-takers. You should just relax(精神上放松) and do as well as you can. We shall now begin. Turn the page to part 1. Good luck!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