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血糖的危害预防】低血糖症状及处理措施

【低血糖的危害预防】低血糖症状及处理措施

【低血糖的危害预防】低血糖症状及处理措施

许多人都认为高血糖才是需要重视的。事实上,低血糖的危害甚至更凶险。下面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低血糖的危害预防,希望能帮到你。

低血糖的危害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过4.0mmol/l的现象,它对人体是有害的。实际上,低血糖的危害更甚于高血糖。

具体来说,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

1、低血糖时,体内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导致反应性交血糖(苏木杰效应),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

2、低血糖还会刺激心血管系统,促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

3、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病人性格变异,最终可能精神失常、痴呆等。

4、低血糖昏迷过久未被发现可造成死亡。

基于以上情况,遇到低血糖时,应做好以下处理:

1、病人若神志清醒,可给病人饮用糖水,或进食含糖较多的饼干或点心。

2、如病人神志已发生改变,应该用50%葡萄糖40-60ml静脉注射,更严重时,可用10%萄萄糖持续静脉滴注。

3、有条件的可用胰高血糖素1mg肌内注射,但胰高血糖素价格较高。

低血糖患者自身也可多带零食在身上,以防饥饿过度。

低血糖应如何防治

低血糖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然而重视低血糖的危害的人却很少。其实,我们都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预防,让低血糖的危害远离自己。

关于低血糖的预防:

1、定时定量进餐,若进餐量减少则应相对减少药物的剂量。

2、要严格限制酒精的摄入,绝不可空腹饮酒。

3、合理运动。不要在空腹时运动,应该饭后1-2小时后进行运动,因为这个时候血糖水平较高,不容易发生低血糖。

4、在运动前适当减少降糖药物的剂量,也可以在运动中吃点东西补充能量。

5、如果经常出现低血糖,应做好记录,并询问医生可能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6、如果在夜间发生了低血糖,一定要冷静,病人若在此时还能够进食,那么可以给他吃点糖果或者糖水,并且快速检查血糖,若病人已经昏迷,应立刻送到医院急救。

低血糖的潜在威胁并不小,应做好有效预防。若已患有低血糖,更应积极进行食疗,适量运动,让自己保持健康。

低血糖吃什么好

别拿低血糖不当一回事!低血糖是糖尿病的反面。一旦发作就会让你浑身难受。适当的饮食是维持正常血糖浓度的关键,那么低血糖吃什么好呢?

Q:低血糖吃什么好?

A:1、饮食应该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种子、核果、谷类、瘦肉、鱼、酸乳、生乳酪。2、高纤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浓度。吃新鲜苹果取代苹果酱,苹果中的纤维能抑制血糖的波动,也可以加一杯果汁,以迅速提升血糖浓度。

Q:低血糖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A:1、低血糖患者应该限制单糖类的摄入量,少吃一些精制品或加工品,制止食用糖分高的生果和果汁。2、酒精、咖啡因、抽烟都将严重影响血糖的稳定,最好能戒除或少用。

3、面粉做的细条状食品、白米、甘薯、通心粉和粟米片也都应该少吃。

感谢您的阅读!

低血糖症状及处理措施【低血糖的危害及治疗】

低血糖症状及处理措施【低血糖的危害及治疗】 头晕、嗜睡,视物不清,步态不稳?易怒易暴躁?这些都是低血糖的症状下面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低血糖的危害及治疗,希望能帮到你。 低血糖的危害 低血糖可造成脑细胞得损害,由于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全部依靠血液中的葡萄糖供能,脑组织储存的葡萄糖非常有限,仅够维持五到十分钟脑细胞功能,因此,当发生低血糖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减少,当然进入脑组织的葡萄糖也就减少了,这种情况下脑组织非常容易受伤害,而如果低血糖昏迷持续6小时以上的话,脑细胞将受到严重的伤害,可导致痴呆,甚至..,即使在治疗后脑组织也不能恢复到正常了。 低血糖还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出现心律失常、心绞痛或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等。 低血糖的治疗 第一点,大家都知道的,低血糖要多吃甜的 大家都知道,低血糖,要多吃糖,最好随身带糖,尤其是巧克力。 但是也不要吃太甜的,楼楼又一次低血糖发作,赶快含了一块巧克力,结果差点没恶心吐出来。 第二点,按时吃饭 这点是很重要的,至少可以有效减少低血糖发作。 我们要荤素搭配,不要吃清淡的食物。 所以一定一定要好好吃饭,荤素是都要吃的。

第三点,夏天一定要注意 夏天容易犯低血糖,一是因为夏天热,食欲不好,吃得少。 二是因为夏天闷,汗流的一多就犯晕。有时候走着走着眼前就一片白什么都看不见了。 所以夏天带着糖果,一感觉不对,别撑着,摔伤就不好了。 第四点,坐着别蹲着 一旦感觉头晕了,先别管什么形象了,先原地蹲一下,感觉好一点,赶快随便找个台阶坐着。 一直蹲着反而不好,正常人蹲久了,猛地站起来也是要有点不好的。 第五点,尽量别去闷热、潮湿的地方 如果头晕,视线模糊,有些喘不过气来,这时候可以寻求他人帮助,但是别死撑。 第六点,别一直站着 可以多走动走动,总之别一直站在那里,站着不动也是很容易感觉头晕的。 尤其是在地下,或比较压抑,闷的空间内,如果等人,而且时间比较长的话,尽量先找个地方坐下来。 没有的话也找个靠墙的地方,这样如果察觉不舒服可以立马蹲下,也可以避免被后来人不注意踩伤。

【低血糖的危害预防】低血糖症状及处理措施

【低血糖的危害预防】低血糖症状及处理措施 许多人都认为高血糖才是需要重视的。事实上,低血糖的危害甚至更凶险。下面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低血糖的危害预防,希望能帮到你。 低血糖的危害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过4.0mmol/l的现象,它对人体是有害的。实际上,低血糖的危害更甚于高血糖。 具体来说,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 1、低血糖时,体内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导致反应性交血糖(苏木杰效应),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 2、低血糖还会刺激心血管系统,促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 3、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病人性格变异,最终可能精神失常、痴呆等。 4、低血糖昏迷过久未被发现可造成死亡。 基于以上情况,遇到低血糖时,应做好以下处理: 1、病人若神志清醒,可给病人饮用糖水,或进食含糖较多的饼干或点心。 2、如病人神志已发生改变,应该用50%葡萄糖40-60ml静脉注射,更严重时,可用10%萄萄糖持续静脉滴注。 3、有条件的可用胰高血糖素1mg肌内注射,但胰高血糖素价格较高。

低血糖患者自身也可多带零食在身上,以防饥饿过度。 低血糖应如何防治 低血糖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然而重视低血糖的危害的人却很少。其实,我们都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预防,让低血糖的危害远离自己。 关于低血糖的预防: 1、定时定量进餐,若进餐量减少则应相对减少药物的剂量。 2、要严格限制酒精的摄入,绝不可空腹饮酒。 3、合理运动。不要在空腹时运动,应该饭后1-2小时后进行运动,因为这个时候血糖水平较高,不容易发生低血糖。 4、在运动前适当减少降糖药物的剂量,也可以在运动中吃点东西补充能量。 5、如果经常出现低血糖,应做好记录,并询问医生可能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6、如果在夜间发生了低血糖,一定要冷静,病人若在此时还能够进食,那么可以给他吃点糖果或者糖水,并且快速检查血糖,若病人已经昏迷,应立刻送到医院急救。 低血糖的潜在威胁并不小,应做好有效预防。若已患有低血糖,更应积极进行食疗,适量运动,让自己保持健康。 低血糖吃什么好 别拿低血糖不当一回事!低血糖是糖尿病的反面。一旦发作就会让你浑身难受。适当的饮食是维持正常血糖浓度的关键,那么低血糖吃什么好呢?

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

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 文章目录*一、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二、低血糖饮食需要注意什么*三、低血糖的误区有什么 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1、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 处理 1.1、绝对卧床休息,声速补充葡萄糖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及时补糖将使症状完全缓解;而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因此,应强调在低血糖发作的当时,立即给予任何含糖较高的物质,如饼干、果汁等。 1.2、能自己进食的低血糖患者,饮食应低糖,高蛋白,高脂肪,少食多餐,必要时午夜加饮糖料一次。 预防 1.3、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药物使用过多是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尤其是并发肾病、肝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者。 1.4、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患者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 2、什么是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并出现饥饿

感、软弱、出汗、焦虑、心慌、肢体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或(和)精神失常、恐惧、慌乱、幻觉、健忘、木僵等脑部症状的一种临床现象,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复杂。成年人血糖低于 2.8mmol/L(50mg/dl)时,可认为是血糖过低,但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个体差异较大。 3、低血糖的症状是什么 3.1、胰岛素瘤 症状主要是反复发作性低血糖,大多见于清晨早餐前,少数也可见于午饭、晚饭前。饥饿、劳累、精神刺激、饮酒、月经来潮、发热等均可诱发低血糖症,病情由轻渐渐变重,发作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从一年发作一、两次渐渐增加至一天几次,发作时间长短不一。 3.2、肝病性低血糖 如果肝细胞大面积损伤、功能不足,就会引起低血糖。肝脏疾病引起低血糖有急有慢,多见于空腹、饥饿、运动时,肝病好转后低血糖症也自然减轻或消失。 低血糖饮食需要注意什么1、少吃多餐 低血糖患者最好少量多餐,一天大约吃六到八餐。睡前吃少量的零食及点心也会有帮助。除此,要交替食物种类,不要经常吃某种食物,因为过敏症常与低血糖症有关。食物过敏将恶化病情,使症状更复杂。

低血糖患者急救与预防方式

低血糖患者急救与预防方式 关于血糖的定义 1、血糖:通常指的是血液中的游离葡萄糖。健康人在正常情况下,血糖在空腹和饱腹的情况下都能维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小于 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 7.8mmol/l。 2、空腹血糖指:超过8小时不摄入卡路里(能量)一般患者晚上8时以后不再进食,晨空腹抽静脉血。 3、随机血糖指:无论是否进食,任何时间的血糖浓度。 4、低血糖:在医学上,不同人群的低血糖判定标准不同,由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风险更高、危害更大,因此非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不一样的: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标准是血糖<2.8 mmol/L,而糖尿病患者血糖<3.9 mmol/L 。 5、低血糖反应:临床上,有些糖尿病患者在出现心慌、饥饿等低血糖症状时,查随机血糖并不低,在排除心脏疾患的前提下,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低血糖反应”。 6、无症状性低血糖:无症状性低血糖的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往往没有任何感觉和先兆,病人常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昏迷,如果抢救不及时,患者很可能因为持续的低血糖状态变成植物人,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7、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进餐第一口饭算起,2小时后的血糖值。

低血糖的常见病因 1.饥饿性低血糖 当长时间饥饿或不能进食时,外源性血糖来源断绝,这时主要靠糖异生来维持血糖浓度,随着饥饿的延长,糖异生供不应求时即发生低血糖。 2.运动性低血糖 持续的剧烈运动以后,能量消耗巨大,葡萄糖需氧化分解提供能量,若未及时补充糖类食物,则可引起低血糖。 3.酒精性低血糖 空腹大量饮酒后,酒精可以抑制体内糖原异生与肝糖原分解的反应,导致糖异生作用减弱,则可发生低血糖。 4.反跳性低血糖 是一种突然停输高渗葡萄糖而引起的低血糖,可能是输注高血糖时,刺激大量的胰岛素分泌,若突然停输高渗葡萄糖,由于胰岛素的作用而导致血糖降低,出现低血糖。 5.早期糖尿病反应性低血糖 多见于2 型糖尿病早期,由于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反应迟钝,产生高血糖,高血糖又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故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一般在进食4-5 小时发生低血糖,患者常有糖尿病家族史,多伴有肥胖。 6.特发性低血糖 主要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迷走神经兴奋过度,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导致低血糖发生,为非器质性疾病。

低血糖的预防与应急处理知识

低血糖的预防与应急处理知识 注意:本文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断; 一、定义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过2.8mmol/l的现象; 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 2.8mmol/L称为低血糖,但血糖低于更低的水平才会导致一些症状的出现,叫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是指,血糖低于一个特定水平,并导致一系列症状出现,诊断标准为: 男<50mg/dl<2.78mmol/L,女<40mg/dl<2.5mmol/L饥饿72小时后正常男性,女性最低值,婴儿和儿童<40mg/dl2.22mmol/L; 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恶心等;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除早期症状外还出现惊厥及昏迷等; 二、病因 1.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2.由于开会、外出参观、长期不吃早餐、收工较晚等原因使进食或加餐较平常时间推迟; 3.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 低血糖; 6.在胰岛素作用达到高峰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 7.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8.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减少; 9.鱼精蛋白锌胰岛素用量过多; 10.加剧低血糖的药物; 三、症状 低血糖分为两种类型: 1.肾上腺素能症状包括出汗,神经质,颤抖,无力,眩晕,心悸,饥饿感,归因于交感神经活 动增强和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可发生于肾上腺切除病人; 2.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包括意识混乱,行为异常可误认为酒醉,视力障碍,木僵,昏迷和 癫痫;低血糖昏迷常有体温降低;引起交感神经症状的血糖降低速率较引起中枢神经症状的为快,但低血糖程度轻,无论哪一种类型,血糖水平都有明显个体差异; 四、血糖正常值参考

预防低血糖的护理措施

预防低血糖的护理措施 一、低血糖的定义及症状 低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低的状态,一般指血糖浓度低于 3.9mmol/L。常见的低血糖症状包括头晕、乏力、出汗、心悸等。 二、低血糖的原因 1.饮食不当:饮食中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足,或者进食不规律等。 2.药物副作用:降血糖药物过量使用或者使用不当。 3.运动过度:运动后身体消耗了过多的葡萄糖,导致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下降。 4.其他原因:肝功能异常、胰岛素分泌异常等。 三、预防低血糖的护理措施 1.合理饮食

(1)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避免进食过少或过多。 (2)饮食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每天应摄入5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 (3)进食应分次进行,每天至少三餐,尽量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 2.药物使用 (1)降糖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不要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或者停药。 (2)注意检查血糖浓度,如果发现低血糖应及时采取措施。 3.运动管理 (1)运动前应适当进食,以保证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储备。 (2)运动时应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体弱者来说更加重要。 (3)运动后应及时进食,以补充身体消耗的能量和葡萄糖。 4.定期检查

(1)定期检查血糖浓度,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 (2)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肝功能、胰岛素分泌等方面的检查。 5.教育指导 (1)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应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指导,包括饮食、药物使用、运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提供相关资料和宣传材料,帮助患者了解低血糖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6.应急处理 (1)患者应随身携带糖果、葡萄糖片等可以迅速补充能量的食品。 (2)如果发现低血糖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如进食含糖食品或者注射葡萄糖等。 四、总结 预防低血糖需要综合考虑饮食、药物使用、运动管理等方面,同时也

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1、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药物使用过多是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要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2、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 3、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病人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剧烈运动可致低血糖发生,因此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增加时应及时加餐或酌情减少胰岛素用量; 4、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可在睡前监测血糖; 5、每一个糖尿病病人外出时应随身携带两件宝物:一是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二是急急救卡片,注明姓名、电话、用药等; 低血糖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低血糖反应较轻、神志清醒的病人,司予以白糖或红糖25—50g,用温开水冲服,或喝其他含糖饮料;稍重者列‘吃馒头、面包或饼干25g,或水果1一2个,一般10min后反应即可消失; 2.低血糖反比较重,神志又不很清楚,可将白糖或红糖放在病人口中,使之溶化咽下;或调成糖浆,慢慢喂食;如服糖10min后们未清醒,应立即送附近医院抢救; 3.对低血糖昏迷的病人,应方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1,并给予吸氧,同时予以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很快就可见效,或肌肉注射胰高血糖累1mg,15min内意识应清醒;清

醒后必须给病人服糖水等,预防下;—次反应性低血糖;然后转送至上级医院以求进一步诊治; 4.对于功能性低血糖症的忠者,耍避免各种诱发因素,防精神刺激,并且要合理调节饮食,必要时辅以少量安慰剂、镇静剂如地西拌; 5.对因目大部切除术后引起的低血糖症,可予以高蛋白、低糖和少量、多次的饮食; 6.若有惊厥、抽搐时,除给予糖外,还可使用镇静剂,如地西拌10mg,肌注或口服;

低血糖的原因及紧急处理方法

低血糖的原因及紧急处理方法 低血糖,也被称为低血糖症,是一种常见但潜在危险的健康问题。当血糖水平骤降至过低时,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和器官功能紊乱。因此,了解低血糖的原因以及学会紧急处理方法对于避免严重后果至关重要。 一、低血糖的原因 1. 长时间未进食或过量运动:如果过去几个小时没有进食或体力活动比平常增加,身体中储存的葡萄糖被耗尽,导致血糖水平下降。 2. 糖尿病治疗不当:人们使用胰岛素或口服药物来管理自己的糖尿病时,如计算剂量错误或漏掉用药,就有可能发生低血糖。 3. 某些药物影响:某些处方药物(例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等)或非处方药(例如感冒药中含有伪麻黄碱)都可能引起低血糖反应。 4. 酒精摄入过量:酒精会干扰肝脏释放葡萄糖的功能,从而导致低血糖。 5. 肾上腺素过多分泌:在某些情况下,身体可能会过度分泌肾上腺素,导致血糖水平下降。 二、低血糖的紧急处理方法 紧急情况下,低血糖需要迅速得到处理,以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以下是可以采取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1. 及时测量血糖水平:使用便携式血糖仪器立即检测血糖水平。确认是否出现低血糖,并记录结果作为处理后的参考。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水平应在70-100毫克/分升之间。

2. 补充碳水化合物食物或饮料:如果您确定自己正在经历低血糖,应立即摄入快速释放碳水化合物来提高血糖水平。例如果汁、软饮料、含有葡萄糖片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记得适量摄入,以免引起血糖水平过高。 3. 调整胰岛素或口服药物剂量: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可能是由于治疗不当引起的。在发生低血糖时,及时调整胰岛素或口服药物的剂量是非常关键的。然而,在调整剂量之前,请先咨询您的医生以获取专业指导。 4. 就近就医:对于严重的低血糖状况,无法通过饮食控制或药物管理快速纠正时,应立即就医。专业医护人员将为您提供输液、葡萄糖注射或其他适当的处理方法。 5. 避免再次发生低血糖:在经历低血糖后,预防再次出现该问题至关重要。合理控制饮食,确保定时进餐,并了解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时间。如果您正在接受糖尿病治疗,请密切关注并按医嘱进行管理。 总结: 低血糖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但通过正确的紧急处理方法可以避免严重后果。及时检测血糖水平,补充碳水化合物食物或饮料以提高血糖水平,并调整药物剂量都是应对低血糖的有效手段。然而,在采取任何处理方法之前,咨询医生并按其指导行事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建议加强互联网上搜索和政府官方渠道获取更多信息以了解低血糖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以确保自己得到准确可靠的健康知识。

低血糖的应急预案

低血糖的应急预案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一种紧急状况,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掌握低血糖的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低血糖的应急预案,帮助糖尿病患者应对低血糖的突发情况。 一、什么是低血糖 低血糖,简单来说就是血糖浓度过低,体内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受到影响。临床上一般认为,血糖值低于3.9mmol/L 即为低血糖。 二、低血糖的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低血糖的症状比较明显,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头晕、乏力、虚弱 2.出汗、心跳加快 3.口干、口渴 4.饥饿感、易怒、焦虑 5.视力模糊、晕眩 6.意识模糊、昏迷 三、低血糖的应急预案

由于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掌握低血糖的应急预案,以便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应对。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低血糖的应急预案: 1.口服葡萄糖或其他快速、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口服快速的碳水化合物,是治疗低血糖的最常用方法,通常使用葡萄糖片、可乐、糖水、果汁等等。在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下,如果条件允许,尽量给患者口服一些快速、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以提高血糖。 2.注射胰高糖素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糖症状,口服葡萄糖等方法无法生效,可以考虑注射胰高糖素。胰高糖素是一种能够提高血糖的药物,通常作为低血糖的一种治疗手段。 3.及时就医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应该及时寻求医疗救援,特别是在出现晕厥、意识不清等危急情况时更要如此。 4.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是低血糖应急预案的重要内容之一。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1)按时、按量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做好血糖 监测 (2)合理饮食,避免饥饿或暴饮暴食

低血糖的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

低血糖的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 低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低,这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问题。当血糖 水平下降时,人体将无法正常运作。因此,了解低血糖的常见症状以及防治方法至关重要。 一、低血糖的常见症状 1. 消化系统表现:低血糖可能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和腹胀感等消化系统 方面的问题。这些反应与身体对能量供应减少所做出的反应有关。 2. 神经系统表现:大脑对于葡萄糖的依赖性很高,当葡萄糖供应不足时,神经 系统可能会出现异常反应。这些包括头晕、眩晕、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和走路不稳等。 3. 心血管系统表现:低血糖引起的广泛体征中包括心率增加、心悸和血压下降等。人们可能感到焦虑和紧张,并有晕厥倾向。 4. 代谢系统表现:低血糖症状还可以影响新陈代谢系统。患者可能出现饥饿感、出汗过多和体重下降等问题。 5. 精神状况变化:低血糖还可能引起情绪波动,如焦虑、易怒、混乱等。这些 是由于大脑功能受到抑制而导致的。 二、低血糖的防治方法 1. 饮食调理:饮食对于预防和治疗低血糖非常重要。建议选择健康均衡的饮食,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并避免高糖食物带来的剧烈血糖波动。定时进餐以及少量多餐也可以帮助稳定血糖。 2.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持正常血糖水平至 关重要。同时,减少压力和焦虑也有助于预防低血糖。

3. 控制药物使用:对于有低血糖风险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控制药物使用非 常重要。应准确按医生指导用药、调整剂量并定期进行监测。 4. 密切监测:对于已经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者,密切监测血糖水平是必要的。 通过监测和记录血糖值,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趋势,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 及时处理低血糖:如果您感到低血糖的一些特征性体征,如头晕、注意力不 集中等,请立即采取措施来提高您的血糖。建议吃些富含葡萄糖的食物,例如果汁、硬糖或躲避胰岛素注射等可能引发低血糖的行为。 总结: 了解低血糖的常见表现以及如何防治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适当改变饮食习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控制药物使用是预防低血糖的关键步骤。此外,密切监测自己的血糖情况并及时处理低血糖的发作也是必要的。如果您有慢性病或怀疑自己患有低血糖,请尽早咨询医生以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低血糖风险,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孕产妇低血糖预防及处理

孕产妇低血糖预防及处理 一、目的:护士能够快速识别低血糖症状,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快速纠正低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二、定义:孕产妇低血糖一般指孕期血糖<3.3mmol/L。若孕期或产 后任意时间血糖<3.0mmol/L,需记录低血糖事件。 三、低血糖的症状与体征 四、孕产妇低血糖的原因 1.胰岛素使用不当或过量; 2.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或过量; 3.饮食摄入不足或未按时进餐; 4.活动过度,过量运动(时间过长、突然); 5.肾功能减退,导致对胰岛素和降糖药清除率降低; 6.糖尿病妊娠妇女在分娩结束后及在进行哺乳时未及时进餐; 7.肾上腺、甲状腺或垂体功能衰竭。 五、标准 1.预防 ①注意日常血糖的监测,居家/住院胰岛素使用过程中需监测血糖值,根据血糖值调节胰岛素用量。指导孕产妇正确使用胰岛素的方法,避

免药量不准确。手术前后、产程中、产后非正常饮食期间应停用所有皮下注射胰岛素,以免出现低血糖。 ②合理饮食:少量多餐、定时定量进餐。产后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恢复饮食。 ③掌握运动的禁忌症和适应症,掌握运动的时机,空腹不运动,避免运动强度过大、时间过长。 ④加强血糖的监测,从产程开始Q2h监测产妇血糖,直至分娩。产后测血糖q2h×4次,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次日根据血糖情况遵医嘱监测血糖。 ⑤告知低血糖的症状,鼓励孕产妇自备糖果、饼干等食物以备低血糖时使用。 2.处理 ①孕产妇出现饥饿、乏力、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或监测血糖过程中血糖<3.3mmol/L,立即报告医生。 ②协助平卧,拉床栏。意识清醒,症状不明显者,予口服15-20g碳水化合物或葡萄糖(即50%葡萄糖注射液30-40ml或15-20g白砂糖或2颗糖果或4块太平梳打饼干或20-25g蜂蜜)。 ③若症状明显,有意识障碍者,遵医嘱予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 静推或胰高血糖素0.5-1mg肌注。 ④每15分钟监测一次血糖,根据血糖结果给予不同的处理:血糖> 3.3mmol/L,距离下一次就餐时间大于1小时者给予含淀粉或蛋白质的食物,如面包、鸡蛋等;血糖值为3.0-3.3mmol/L之间,则继续给

低血糖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低血糖应急预案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常见于老年、肾功能减退以及有严重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患者,是血糖控制达标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低血糖的定义: 对非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低血糖的标准为小于2.8mmol/L.而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值≤3.9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 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其他种类的降糖药物单独使用时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某些植物药也可能导致低血糖,它们可能含有降糖成分,或可能含有影响肝肾功能的成分.与NPH胰岛素比较,甘精胰岛素发生低血糖较少见。二、低血糖的临床表现: 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皮肤感觉异常等)和中枢神经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但是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夜间低血糖常常难以发现和及时处理.有些病人屡发低血糖后,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 DCCT和UKPDS等临床研究显示,严格的血糖控制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因而对糖尿病患者需要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三、低血糖的可能诱因和对策 ■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谨慎的调整剂量 ■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有可能误餐时提前做好准备。 ■运动量增加: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四、低血糖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常规备用碳水化合物类食品,以便及时食用。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mmol/L(70mg/dL),即需要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 附图:低血糖应急处理流程

发生低血糖应急预案

发生低血糖应急预案 低血糖是指血糖低于正常水平,过低的血糖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发生低血糖,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否则可能会影响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了解低血糖的应急预案。 1. 低血糖的常见症状 低血糖的常见症状包括头晕,乏力,心悸,出汗,口渴,手脚发凉等。有时患者还会出现心慌,恶心,抽搐等症状,严重的低血糖还可能会导致昏迷。如果你发现这些症状,就需要意识到可能是低血糖的原因。 2. 发生低血糖的原因 低血糖可能有很多原因,包括过度运动,不适当的饮食,药物过量或者注射胰岛素剂量过高等因素。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去餐、胰岛素剂量不合适以及长期喝酒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3. 应急处理措施 如果你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了低血糖的症状,需要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1)立即给患者补充碳水化合物,如含糖饮料、糖果等,并让患者休息,以便身体更有效地吸收碳水化合物。 (2)如果患者意识模糊、口干、吞咽困难,要立即呼救,拨打120或就近就医。

(3)患者可能会误认为自己正在经历低血糖,但实际上 并非如此,如果有不确定性,也需要立即就医。 4. 低血糖的预防措施 预防低血糖和处理低血糖需要从饮食、运动、药物等多个方面入手: (1)在正常饮食之外,要注意控制卡路里、脂肪和糖分 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量。 (2)在吃饭之前或运动前要检测自己的血糖水平。 (3)保持适当的运动量是防止低血糖的最好方法之一。 (4)使用药物时要注意剂量,不可随便增加或减少药量,要咨询医生的意见。 综合来说,发生低血糖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保持正确的饮食、运动和药物使用方法,才能够更好地预防和处理低血糖。在发生低血糖时,最重要的是要及时采取措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同时要做好预防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夜间低血糖的具体症状和防治措施]低血糖症状及处理措施

[夜间低血糖的具体症状和防治措施]低血糖症状及处理 措施 1、患者容易出现出汗、心悸等现象 夜间由于患者入睡,早期低血糖的警戒症状如出汗、心悸、手足震颤等均不易察觉。往往在早晨醒觉后,患者感到头痛、头晕,出汗后可湿透内衣及有饥饿感觉。若此时测血糖仍可偏低,但也可出现Somgi反应,血糖异常增高,早餐前的尿糖也可呈强阳性,常被误认为病情控制欠佳而追加胰岛素及降糖药物剂量,从而促使夜间严重低血糖的发生,甚至死亡。 2、黎明前是低血糖发生的高峰期 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夜间低血糖,多半是由于在晚餐前应用低精蛋白胰岛素的剂量过大或注射时间过早。由于低精蛋白胰岛素注射后的高峰时间在6~12h,恰好处在夜间胰岛素需要的低谷,在黎明前1:00~3:00容易发生低血糖。夜间低血糖也可发生于晚餐前服用过量的中、长效磺酌腮类降糖药。 3、留意是否有异常现象发生 同时在夜里要留意,看看是否有出冷汗、发抖、抽搐等异常的情况,一旦碰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冷静,喝一些糖水,同时快速检测血糖,以做到“心中有数”。一般来说,经过处理,多数人低血糖的症状可自行缓解,如果出现神志不清等严重的反应,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为什么夜间会出现低血糖 造成夜间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吃得不够(摄入较少);二是动得太多;三是用药不当。晚餐后到第二天早餐这一段时间较长,如果晚餐进

食较少,晚饭后运动量过多又没有补充食物,就可能出现低血糖。另外,胃 肠功能不好,大便次数多,营养物质吸收不足或丢失较多,都会造成体内储 备能量不足;接受药物治疗时,比如胰岛素的剂量和维持时间掌握得不太好,或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在用药过量或使用不当的情况下,也比较容易 出现低血糖。由于夜间低血糖往往在睡梦中,一般不会像白天那样感到出汗、肚子饿,而是表现为多梦或噩梦,大声惊叫等。 这种情况可以这样解释:由于正常睡眠分为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两个 时相,快波睡眠时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人的神经兴奋性增高,脑蛋白质 合成加快。当血糖过低时,大脑能量供应不足,蛋白质合成受阻,致使快波 睡眠时间延长,导致神经兴奋更为增高,从而出现多梦、噩梦等。 如何摆脱夜间低血糖的困扰 1、保持生活规律,防止食物摄入不足及运动过量。 2、做好血糖监测。最好做到每周二次全天血糖监测,包括早餐前、午 餐前、晚餐前、早餐后2小时、午餐后2小时、晚餐后2小时,必要时加 凌晨3:00,根据血糖波动,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用量。 3、年患者如睡前血糖偏低,小于5、6mmol、L,要及时加餐,同时减少 降糖药物用量,防止低血糖。 4、加强糖尿病教育,认识低血糖的危害性,科学合理的应用降糖药,不 能偏信广告,滥用自制降糖药。 6、当合并肾病、肾功能不全时,要及时下调降糖药物用量。 7、反复晨起高血糖时,不要盲目增加降糖药物用量,要防止夜间低血 糖后反应性晨起高血糖现象,要及时监测夜间血糖,合理调整降糖药物用量。

低血糖的紧急护理措施

低血糖的紧急护理措施 文章目录 一、低血糖的紧急护理措施 二、如何预防低血糖 三、低血糖的症状 低血糖的紧急护理措施 1、低血糖的紧急护理措施 1.1、进食含糖食物:大多数低血糖病人通过进食含糖食物后15分钟内可很快缓解,含糖食物可为2~4块糖果或方糖,5~6块饼干,一匙蜂蜜,半杯果汁或含糖饮料等。 1.2、补充葡萄糖: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是紧急处理低血糖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胰高血糖素及1mg肌注,适用于一时难以建立静脉通道的院外急救或病人自救。 2、低血糖的注意事项 2.1、大家都知道的,低血糖要多吃甜的 大家都知道,低血糖,要多吃糖,最好随身带糖,尤其是巧克力。 但是也不要吃太甜的,楼楼又一次低血糖发作,赶快含了一块巧克力,结果差点没恶心吐出来。 2.2、按时吃饭 这点是很重要的,至少可以有效减少低血糖发作。 我们要荤素搭配,不要吃清淡的食物。 所以一定一定要好好吃饭,荤素是都要吃的。 2.3、夏天一定要注意 夏天容易犯低血糖,因为夏天热,食欲不好,吃得少。

因为夏天闷,汗流的一多就犯晕。有时候走着走着眼前就一片白什么都看不见了。 3、低血糖的病因 3.1、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3.2、由于开会、外出参观、收工较晚等原因使进食或加餐较平常时间推迟。3.3、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3.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3.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 3.6、在胰岛素作用最强时刻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 如何预防低血糖 1、临床上以药物性低血糖多见糖尿病病人以胰岛素、磺脲类药物治疗者,尤其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应逐渐加量,避免加量过快。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后按时进餐。 2、对老年人用降糖药剂量需谨慎对长效磺酰脲类,尤其是格列本脲在应用时更应慎重。低血糖早期症状不明显,当一旦发生,症状很严重,应立即静脉输注葡萄糖,至少密切观察72小时,并不断监测血糖浓度。及时调整治疗。 3、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一些药物例如水杨酸制剂、磺胺药、保泰松、氯霉素、胍乙定、利血平等,可通过减弱葡萄糖异生、降低磺脲与血浆蛋白结合、降低药物在肝的代谢和肾的排泄等机制,增强磺脲类药物的降糖效应。因此,在使用增强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应予注意,以免出现低血糖症。 低血糖的症状 患上低血糖的时候,患者会有哪些症状呢?可能大多数人都是不知道的。不过没关系,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 1、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表现 低血糖发生后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可发生低血糖症候群,此为低血糖的代偿性反应,患者有面色苍白,心悸,肢冷,冷汗,手颤,腿软,周身乏力,头昏,眼花,饥饿感,恐 慌与焦虑等,进食后缓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