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上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上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上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东城九年制学校张智奎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 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中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快速说出下面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多媒体展示

2、小结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总结:括号能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3.

出示例题:计算:525÷[(81-56)×3]

师:认真观察例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可能的回答有:(1)有除号、减号和乘号。(2)不仅有小括号

还有一个方括号。

师引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带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这节

课我们学习带中括号的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同桌说说这题的运算顺序,试着计算结果。

学生自主探究,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运算顺序和方法。

板书:525÷[(81-56)×3]

=525÷[25×3]

=525÷75

=7

2、总结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教学“练一练”。

(1)课件出示题目。

(2)改错

(3)学生独立计算,全班集体交流答案。

4、完成多媒体作业

(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理解图意。

(2)列式并解答。

(3)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6、领导学生读“你知道吗”。

三、提升能力

小红在做题目时将一个数字不小心模糊了,你能动脑筋想出这个数字是几吗?

400÷〔(○+5)〕×4

四、课堂小结

1、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1)为什么要引入中括号?

(2)中括号、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3)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2、谈话:每一个数学知识、任何数学方法的背后,总是凝结着人类漫长的探索过程。一个个括号的产生,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凝聚着人类无穷的勤劳和智慧。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第1、4题。

六、板书设计

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525÷[(81-56)×3]

=525÷[25×3]

=525÷75

=7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小学二年级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1000题

文档 79-(46+32)= 88-(38+26)= 69-(39-23)= (2+7)×8= 84-(27+16)= (58-34)÷8= 4+(27-16)= 99+(25-24)= 6×(2+6)= 3×(9÷3)= 93-(4×6)= 85-8×7= 4×6+7= 20÷4+5= 6×8+5= 77-76+32= 61-38+26= 10+5×4= 77-5×4= (62-38)÷4= 79+19-16= 18-36+27= = 73-(23+4)= 93-(39-23)= 71-(25-24)= 87-(27+16)= 84-(25+16)= 4+(25-1)= (76-22)÷9= 25-5×4= 88+(25-24)= 55-(56-22)= 61-(28+26)= 68-(28-22)= 40-(42-28)= 58+18-16= 85-(25+16)= 82-(28-22)= 82-22+84= 22-(28-22)= 88-(25-24)= 88-86+22= 6×(5+4)= 76+72÷8= = (100-93)×8= 38-(49-21)= 42÷(1+6)= 77-(34+32)= 63-(38-26)= 79+19-36= 80-(22+28)= 22+(22+36)= 82-(28-22)= 88+(28-15)= (42+30)÷8= 6×8+6= 6+8×4= (6+2)×7= (40-28)÷6= 5×3+9= 9×8+30= 8×7+30= 6×8+6 = (66-50)÷2= 36÷(2+4)= 38-36+27= 二年级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1000题

四则混合运算课说课稿

四则混合运算课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四则混合运算练习一》。本人将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向各位评委实行汇报。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9页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实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以及加减乘除混合三步计算的基础上的练习课。本节课是学生在通过第一课时的探究、自主学习得出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但没有通过一定量的训练,还没有达到熟练度的基础上教学的。而四则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使用十分广泛,又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科学知识的基础,所以是小学生必须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新课程标准对于练习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巩固与加深哪些新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等;如何对知识实行梳理、归类、比较;采用哪些措施和方法组织有效的练习。实行哪些综合使用知识的训练;形成哪些数学基本水平;获得哪些积极的情感体验。 所以,我根据教学内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准确地实行计算,能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让学生尝试计算,体验到数学知识在学习上的迁移性。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思想。 重点:掌握运算顺序,准确计算。 难点:能准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说出算理。 三、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和应用及计算为主线。引导学生以“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实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二年级数学下册《同级混合运算》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探究乐趣,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并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掌握同级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对对看。说说运算顺序。我们学过哪些运算?(+、-、×、 ÷)。猜一猜,谁和谁是同级运算?(加分)(板书)用这些运算解决问题。说一说做法。做法相同的举手。 这些难不倒大家,但是因为喜欢读书的同学越来越多,下午又来了很多人。请大声读出学习单第1题。

二、学习单探索。 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①抢答:小组起立,组长提问,全答出即可坐下。 ②独立列式计算。 ③小组内交流算法,代表汇报。(板书) ④小组补充不同算法。(板书) 对比两种算法,运算顺序一样,用两个算式的叫分步算式(板书),合成一个的叫综合算式。(板书)综合算式中含有加减两种运算,所以叫混合运算。 优缺点:分步算式能看出运算顺序和每次运算的结果,但是麻烦。综合算式简单,但是不能看出运算顺序和每次运算的结果。 (2)为了便于看出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我们写出每次运算的结果。就是脱式计算。 ①规范脱式计算书写格式。 把“=”写在横式第一个数字下面左边,第一步先算53-24,在下面划上横线,把结果写在“=”后面,并用箭头标记,不计算的运算符号和数字照抄下来。再进行第二步计算,把结果写在下面(=67) ②在学习单上写出脱式计算过程。 ③小组讨论:脱式计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先观察,先算部分用横线标出,“=”靠左写,上下对齐。横式无“=”。

(完整)二年级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1000题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79-(46+32)= 88-(38+26)= 69-(39-23)= (2+7)×8= 84-(27+16)= (58-34)÷8= 4+(27-16)= 99+(25-24)= 6×(2+6)= 3×(9÷3)= 93-(4×6)= 85-8×7= 4×6+7= 20÷4+5= 6×8+5= 77-76+32= 61-38+26= 10+5×4= 77-5×4= (62-38)÷4= 79+19-16= 18-36+27= = 73-(23+4)= 93-(39-23)= 71-(25-24)= 87-(27+16)= 84-(25+16)= 4+(25-1)= (76-22)÷9= 25-5×4= 88+(25-24)= 55-(56-22)= 61-(28+26)= 68-(28-22)= 40-(42-28)= 58+18-16= 85-(25+16)= 82-(28-22)= 82-22+84= 22-(28-22)= 88-(25-24)= 88-86+22= 6×(5+4)= 76+72÷8= = (100-93)×8= 38-(49-21)= 42÷(1+6)= 77-(34+32)= 63-(38-26)= 79+19-36= 80-(22+28)= 22+(22+36)= 82-(28-22)= 88+(28-15)= (42+30)÷8= 6×8+6= 6+8×4= (6+2)×7= (40-28)÷6= 5×3+9= 9×8+30= 8×7+30= 6×8+6 = (66-50)÷2= 36÷(2+4)= 38-36+27= 二年级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 1000题

混合运算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6)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目标解析:通过复习旧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同时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课件出示下面题目:12+5+30=47 18-7+10= 21 23+26-15=34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练习,主要是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一环节学习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情境中获取信息 1.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4.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 (二)交流中探究新知1.反馈解法,初步感知(1)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分步算式 53-24=29(人) 29+38=67(人) 方法二:综合算式 53-24+38=67(人) (2)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2.明确概念,揭示课题(1)什么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它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呢?(2)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3)揭示课题。 3.运用规定,脱式计算(1)课件出示:53-24+38,(2)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公开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73~78页信息窗1。 【教材简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应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基本完成分数四则运算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增进对相关运算律的理解,提高运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类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整数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例题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 3、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借助以前所学的知识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大胆猜想、积极思考验证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 4、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数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配乐播放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相关图片,请学生欣赏后谈感受。 (长城天坛故宫布达拉宫九寨沟兵马俑)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导入:(课件呈现情境图) 谈话:青铜同学们仔细观察,你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例2,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一第4-7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能正确进行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改变运算顺序的重要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并掌握其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下面请同学们来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20+65×4-80 320÷80+16×4 先指名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指两名学生板演,最后集体订正。 2.导入新课 如果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2,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70×(91-715÷65) 和前面的混合运算比,这道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小括号) (2)自主学习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括号里有两步计算,又该先算什么呢?那就请同学们尝试完成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书写。 (3)交流算法 括号里面有几步运算呢?又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括号里有两步,应该先算括号里的除法,再算减法。)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师强调:当括号里还没有算完时,括号就要照抄下来,不能丢掉。 70×(91-715÷65) =70×(91-11) =70×80 =5600 (4)即时练习:课堂活动第1题第二列,说一说运算顺序 100-(62+540÷18)(288-24×5)÷28 (5)讨论: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小结: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括号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 议一议,怎样添括号。240-40×2÷5 (1)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请同学们先按要求添好括号后,再认真检查,你添好小括号后的运算顺序是否与题目要求一致? (240-40)×2÷5 (240-40×2)÷5 (2)集体订正完后,再让学生按要求计算。 (3)讨论:为什么两个算式中数的大小、数的顺序以及运算符号的顺序都相同,而计算出的结果却不相同呢? 学生交流得出:括号的位置不一样,运算顺序就不一样,那么计算结果也就不同。 3.数学文化:括号的由来和作用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8-30页信息窗5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列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感知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 2.能对照分步算式,结合解决问题的顺序,理解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数学思维的乐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列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对照分步算式,正确列出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体会小括号能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的作用。 教具准备:课件、一体机。 教学过程: 一、定向示标: 1.创情导课: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到海产品工艺厂,去看看大姐姐们制作工艺品能帮助我们学到哪些数学知识,好吗?课件呈现信息窗5的部分画面(有合成)。 (2)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估计会有下列问题: (1)每条手链用多少颗珍珠? (2)…条手链用多少颗珍珠? 【温馨提醒】:对于第(1)个问题,大家容易提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

个问题用一步算式就能解答出来,如何提出更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引导提出第

(2)个问题: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板书这两个问题,随机板书课题: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2.出示目标(课件展示) 师: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学会列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感知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 (2)能对照分步算式,结合解决问题的顺序,理解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出示自学指导(课件展示) 师:要达到本节课的目标,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下面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课件出示):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9页第一个红点的内容,重点看红点的解答过程。思考:(1)1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2)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3)算式里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5分钟后,比一比谁能汇报得最清楚,并会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师指名读自学指导。 二、自主学习(看一看)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教师深入每个小组,目光巡视学生,了解学情。) 三、汇报交流(说一说) (一)调查 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请把手放下。 (二)组内交流。 1.分析数量关系,确立解题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相关的信息? 学生收集信息,进行交流。 引导思考:要求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必须先求什么。 小组合作研究,交流:先求1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再求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doc

第二课时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48页例2。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在昨天的数学课里还知道我们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吗? 生1:我学到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课件出示) 生2:我学会了怎样写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 生3:计算混合运算时,要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算一算 12+4+3=46 15+10-8=17 2×4×7=56 6÷3×2=4÷ 这些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的? 二、讲授新课 师: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那么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又如何计算呢? 课件出示课题: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2、齐读课题 3、教学例2: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游乐园里面有很多玩的项目,你们还想去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再次来到游乐园,看看哪里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请打开48页看看。 课件出示:教材28页主题图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1:在跷跷板乐园里,有3组小朋友正在玩跷跷板,每组有4人。 生2:还有7位小朋友在周围观看。 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3: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混合运算”是在小学生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新内容。教材对混合运算的出示直截了当,例1是只有加减或乘除的混合运算,例2是加减乘除均有的混合运算,例3是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这样安排直入主题,且逐层递进,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逐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但是对于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还不是非常清楚和了解,很容易出现先后顺序错误的问题。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49页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过程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新知,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细心计算的意识,锻炼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重点: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0-5+2= 7+6-3= 10-(5+2)= 7+(6-3)= 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同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课件出示 一个文具盒7元,比一个笔记本贵5元,一个笔记本需要多少钱?学生口答说出算式:7-5=2(元) (2)小明想买7个笔记本,需要多少钱? 学生口答说出算式:7 X 2=14(元) (3)引导学生概括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算式是怎样的,再求什么,算式是怎样的 应该先求一本笔记本多少钱,再求7本笔记本多少钱。用7-5=2(元)求一本笔记本多少钱,用7 X 2=14(元)求7本笔记本多少钱 (4)你会列出综合算式吗? 讨论:7 X 7-5和7 X(7-5 )有什么不同? 你会读这两道算式吗?括号的作用是什么?是否需要加括号?有括号和没有括号的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吗,运算顺序上有什么改变?引导学生解决以上问题:7 X 7-5 读作7乘7减5;7 X(7-5 )读

新人教版新课标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公开课优质课教案3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P51,P52内容。 教学目标: 1. 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对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0-5+3=7+(7-6)= 10-(5+3)=7+7-6= 思考: 1. 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 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小结:我们在一年级时就知道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同样,在混合运算里,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探究新知 (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77-42)÷7 问题:上面的题你们能用脱式做一做吗? (二)反馈交流,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问题: 1. 这两道题你们是怎么算的? 2.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 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 小结:算式里有小括号的,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 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34-(28-13)6×(7+2)(88-56)÷8 76-(12+25)(12-5)×3 48÷(8-2)问题: 1. 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一)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5_冀教版

四则混合运算(一)-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为综合算式计算的过程。能力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情感目标: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感受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准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课的开始部分,我带领学生做一个“口算”抢答游戏,目的为了缓解孩子们的紧张心情,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适应听课的紧张氛围与环境,更是为了运用旧知引出新知。25+25×3的算式给予学生新知探索的同时也为以后的乘法结合律概念做铺垫。 【讲授】二、经历探究,建构新知 (课件先出示(例1)计算饮料主题图,让学生从图上收集数学信息及问题。

让学生明白要解决总量问题,要先计算3箱的数量,再加8瓶的总数量。并让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及改写为一道综合算式过程。24×3+8 与8+24×3综合算式的比较,是为了强化两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教学、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2)通过让学生审题,从图中找出信息和问题,并分析信息。求“买整箱葡萄酒,每瓶葡萄酒比零售的每瓶便宜多少元钱?”让学生理解先求什么?再算什么?通过这样思路引导,达到大多数学生理解每一步的运算含义,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上课实录: 师: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读题,独立完成) 带着2个问题去写:如何列式?每一步算式表示什么? 24 ×3=72(瓶) 72+8=80(瓶) 师: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并说出计算顺序?每一步表示什么? 先加上8瓶和后加8瓶,影响计算顺序吗? 24×3+8 =72+8 =80(瓶) 8+24×3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二)》公开课教学设计(经典、很实用)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二)》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48-49页,买文具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买文具》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意义,会用小括号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三步的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第二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往往没有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时往往只注重结论教学,而忽视了过程教学,对于学生只要求认识中括号和了解带有中括号的运算顺序就行了,而能否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性和带有这种括号的运算顺序。因此,学生并未真正发现和理解中括号的作用和有这种括号的运算顺序,未能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正确地计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计算能力和计算习惯也没得到充分的培养。 本课设计旨在其一:创设悬念,质疑、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本课设计由学生的错题引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自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其二;培养学生发现、理解数学符号产生必要性和使用数学符号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设计让学生在完成添运算符号的游戏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回忆含有小括号的式题的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去思考如何让“18÷2×(3+6)=1”这个等式成立的问题,自然地引出中括号;最后,在认识中括号的写法和用法后,师生共同交流归纳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用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部分的初步感知,由添小括号到中括号,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全体全过程参与,感受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其作用和使用方法,变结论教学为过程教学,把教学生学会知识转变为学生会学知识,教给了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创造和运用数学符号的能力。 其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计算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由于学生在此之前就已经学过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因此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去独立探索、大胆交流,让学生在热烈、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新知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通过练习,让他们在讨论中理解运算顺序,在尝试中规范脱式计算的书写,在质疑中巩固和深化中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在游戏中提升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理解,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实际计算的能力和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 1、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混合运算(两级)与同级两步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教学难点】 含有两级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播放课件)同学们,商店的商品可多了,请看:都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呢?学生观察,并说出货架上的商品名称和价格。 1教师:小明、小红和小强,他们各买一个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钱呢?(文具盒每个7元)学生列式计算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7+7+7=21(元)或7×3=21(元) 2李老师也来到商店,要为学校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需要多少钱呢?还能用一步计算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引导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35×4=140(元)140+45=185(元)或35×4+45=140+45=185(元) 教师:谁来说—说,他们是先算的什么呢? 学生1:他们都是先算的买4个篮球要多少钱。 学生2:他们都是先算的乘法,再算的加法。 教师:两位同学都说得很好。像这样,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乘法,在计算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尝试练习 教师:你知道下面两题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90×11-900585÷9+15指名学生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能正确算出答案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4(继续播放课件)小青他们要为班上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作为奖品,付给售货员阿姨100元,应找回多少钱呢?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算什么呢?

四年级下册数学《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听课感想_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数学《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听课感想_说课稿 开学第一周,各方面教学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开学后的各种检查后,王校长开学第一讲成为了我校课例研究及教学工作的中先行标志。周五下午第一节课,王校长在合班教室的公开课,为我们学校课例研究开启新学期的第一步。 王校长本节课例研究的课题是四年级下册数学《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研组的老师及其他学科的老师都积极参与了观课。课前几分钟,合班教室的观课室已经挤满了前来观课的老师。 在开始上课前,王校长先和同学简单聊了几句,了解班里的学情,同时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开始上课后,王校长先编写了几道口算题: 12×5= 16×5=15×6= 54÷18= …… 让学生口算,并针对易混的16×5=和15×6= 作以强调,提醒学生注意看清题目。其实,针对于这些简单的口算题学生都会,只是往往因为粗心或者看错数而出错,而在此处王校长并没有忽略这个细节而是做了对比,让学生更加注意易错易混点。接着,王校长又对这些题进行了改编在口算题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数和一个运算符号及小括号,问同学们这些题如何计算。通过提问,学生回答,进一步回顾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评讲的过程中对这些题的运算顺序着重强调,让学生反复地说,这样学生才能熟练地掌握,最后王校长做了总结,并由此引入“[]”中括号。在之前改编的题上面,王校长又对题目进行改编,在题目中增加一步运算和中括号,然后引导学生对中括号的运算进行研究。在这个环节中,王校长对学生进行了启发和引导,让学生探究出含中括号的式子的运算顺序。接下来又出示两道题进行练习,找学生进行演板,然后进行评价并强调计算顺序。接着练习改写综合算式,给出相连的式子,改写成一道综合算式,这类题对学生稍有难度,王校长让学生先尝试列出式子,针对于难点适当引导,然后让学生再次尝试列式。不知不觉一节课接近尾声,王校长又引领学生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 回顾整节课虽说没有特别优美的课堂环节,但是整个课堂结构十分合理、严谨,整节课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本节朴实无华地向孩子们传授了知识,王校长的适时点拨也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本节课在习题上设计也十分巧妙,虽说只是那几道简单的习题,但后面的习题都是在最初的口算题上步步延伸的,最后一组练习题,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也是对基础较好的同学的一种拔高,习题在设计上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既顾及到大多数学生也估计到程度较好的学生。 观摩王校长的课后受益匪浅,明白了—一节好课,不在于它的设计有多华丽,而是正真的让学生去感受知识的产生、正真地掌握住知识、能很好地运用知识,要上的实实在在。

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4 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 例4是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括号是第一次出现,教科书设置了学生在计算机网络学习时遇到了一个不熟悉的符号而引起新的学习。教学时,可以充分运用这个情境,由教师来回答学生的提问,告诉这个符号的名称,并说明它的作用和该算式的运算顺序。也可以先说一说“900÷15+10×3”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按提出的要求添括号再计算,如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这时学生得到“(900÷(15+10))×3”,又提出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这时学生可能得到“900÷((15+10)×3)”,或感到括号不够用而没有办法解决时,从而引起新的探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运算的顺序,异级运算从高到低,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2.有括号时,先小括号,后中括号,最后再算括号外的。 过程与方法: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与态度: 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正确使用中括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128-(80÷16×3) 280×(280÷14)+44 (53+19)÷(12×2)(253-195)×(72÷6) 分组练习,集体订正。 2.通过多媒体课件产生矛盾冲突,引出中括号。“这是什么符号?它有什么作用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学习,为学习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学习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老师直接引出知识“[]中括号,()小括号,把前面学习的()叫小括号,中括号与小括号的作用都是改变运算顺序,一般来说,在小括号不够用的时候就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2)

混合运算:整理和复习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带有括号的两级,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混合运算和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本单元学会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系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细心计算和认真分析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混合运算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第五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我们都是学习了哪些内容?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结构图。(一)、复习混合运算的顺序(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1、出示题卡(指名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媒体展示:

4×6÷8=72-5×8=30÷6+29= 7×(36-30)=48-18+32=(14+21)÷7= 2、你能把这6个算式分分类吗?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分类。 3、每一类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 媒体展示: 1)只含有加减法(或乘除),要按从左至右的顺序计算。 2)在有加减又有乘除的混合运算中,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3)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小结:在计算混合运算时首先要想好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二)对比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比较上下两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通过设计对比题,社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即改变运算顺序)18+27÷9 4×8-3 (18+27 )÷9 4×(8-3) 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同桌讨论后反馈,指名说出异同点,总结出小括号的作用。 小结:就因为运算顺序不同,所以结果就不同了,这里的小括号起着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四年级数学下微课四则混合运算(人教版)

微型课展示:四则混合运算 东风小学 徐美虹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下P6-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实际的解决问题中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丰富, 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出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1.过渡语: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关于四则运算的知识,今天我们还要继续 来学习和研究四则运算。老师这里有一些算式,请你们先来看一看。 你们能不能为这8道算式来分分类。行吗? 好的,行,你们就试试吧。 2.反馈:谁来把你的分类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来说。你是这样分类的。 点击课件: 好的,根据你的分类,老师将算式进行整理。 【课件出示】你是将这4道算式分为一类,,这4道算式分为另一类。 3.请你来说说,你是依据什么来分类的? 你的意思是:这组算式【课件出示】四则运算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这一组 是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 问: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的想法吗? 好的。 4.过渡:像这样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运算,其实是同级运算,[点击课件]我们 一般是怎样计算的? 你说的很完整,像这样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算 式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 5.你能口算出这4道题的结果吗? 你们说的很正确。【课件出示】补上答案 : 26 38 21 60 6.那么这一组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运算,其实是两级运算。[点击课件]你会 算吗?怎么算? 好像同学们有困难,哦 ,你想说? 同学们,他认为也是从左往右计算。有同学马上有意见了,我们来听听。你认24-8+10 35+15-12 24÷8×7 20×9÷3 28+12×8 17-24÷6 14+35÷7 26×4-125÷5

优质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学设计

优质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学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材简析]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使用。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类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例题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随后的练一练让学生巩固了计算方法,提高合理灵活使用运算律的能力。练习十五中还安排了使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 1 / 8----------------精选公文范文 1

算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 2、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 2 / 8----------------精选公文范文 2

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4、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在具体的情境中再现旧知,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稳固的知识基础,埋下了情感、思维体验的伏笔。]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518+3/518(2/5+3/5)18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3 / 8----------------精选公文范文 3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一)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4_冀教版

四则混合运算(一)-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2、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在交流各种算法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检查 1、把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 123+237=360 360-250=110 —————— 650-330=320 119+320=510 —————— 2、说说先算哪一步 227-291+126 119+208-303 227-(560-410) 【讲授】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从图上能知道些什么?指名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师板书:有3箱饮料,每箱有24瓶,箱外有8瓶。)谁能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2、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 3、请学生到前面板演,①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用8加上乘法算式 ②也有可能先写乘法算式再加上8。教师提出蓝灵鼠的问题,鼓励学生试着将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教师应做重点指导) 4、计算改写后的算式,说一说算式中每一步运算求的是什么,进而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当学生回答出先算乘法后教师要追问:问什么先算乘法,引导学生结合题意进行理解。 小结:混合运算中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我们应先算乘法 1、出示: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从图上能知道些什么?指名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师板书:有3箱饮料,每箱有24瓶,箱外有8瓶。)谁能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2、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 3、请学生到前面板演,①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用8加上乘法算式 ②也有可能先写乘法算式再加上8。教师提出蓝灵鼠的问题,鼓励学生试着将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教师应做重点指导) 4、计算改写后的算式,说一说算式中每一步运算求的是什么,进而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当学生回答出先算乘法后教师要追问:问什么先算乘法,引导学生结合题意进行理解。 小结:混合运算中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我们应先算乘法 【活动】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出示例2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了解观察到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公开课(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材7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灵活运用学过的运算定律和性质,选择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弄清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我们在四年级时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你们还记得他们的运算

顺序吗? 1、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7+42—656—32÷4480-(32+32÷4) 提问:整数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小结:整数的运算顺序是:①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②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③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5×36+64×257.6-0.7-0.37.6×2.5×4 3、导入课题 整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分数计算中是否适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讲解新知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题,学生审题后口答列式,并说出列式思路 (1)先算出两种中国结各用彩绳多少米?再算共用多少米? 52 ×18+53×18

=536+554 =590 =18(米) (2)先算出两种中国结各做1个共用彩绳多少米?再算各做18个用多少米? (52+53)×18 =1×18 =18(米) 提问: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哪一种方法比较简单?学生交流讨论。 2.小结。 从上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在计算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也可以运用整数的运算定律使计算更简便。 三.巩固练习。 四. (1).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