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二化学第三章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必修二化学第三章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必修二化学第三章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必修二化学第三章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基本营养物质

阅读教材P78至P79第2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种类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2.组成元素

糖类、油脂、蛋白质组成的共同元素为C、H、O,蛋白质除含有上述几种元素外还含有N、S、P等元素。

3.糖类的分类及代表物

4.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与分类

【思考】

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也是同分异构体吗?为什么?

【提示】 淀粉与纤维素虽然均可表示为(C 6H 10O 5)n ,但由于n 的取值不同,故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阅读教材P 79第3段到P 80[二、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以上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糖类的水解反应

①蔗糖水解: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 12H 22O 11(蔗糖)+H 2O ――→催化剂C

6H 12O 6(葡萄糖)+C 6H 12O 6(果糖)。

②多糖水解:淀粉(或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 6H 10O 5)n 淀粉

+n H 2O ――→催化剂△n C 6H12O 6(葡萄糖)

(2)油脂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 (3)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蛋白质――→酶

氨基酸。 【判断】

1.某溶液中加入少量淀粉后呈蓝色,则该溶液中含有I -。(×) 2.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3.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4.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完全相同。(×)

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

活中的作用

阅读教材P 80[二、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至P 82[科学视野]以上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糖类物质的主要作用

2.油脂的主要作用

(1)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2)人体中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备用能源。 (3)能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

(4)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蛋白质的主要作用

(1)蛋白质存在于一切细胞中,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必需和非必需之分,必需氨基酸共8种,非必需氨基酸共12种。

(2)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3)蛋白质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动物的毛和蚕丝的成分都是蛋白质,

它们是重要的纺织原料。

(4)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连线】

将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作用用短线连接起来。

营养物质人体中的作用

①纤维素a.保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

②油脂b.加强胃肠蠕动

③蛋白质c.人体内重要催化剂

④酶d.必需营养物质

【答案】①—b②—a③—d④—c

葡萄糖的分子结构与性

1.

2.化学性质

(1)醛基()的性质

①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

1 mol葡萄糖与足量钠反应放出H

2 2.5 mol。

②酯化反应。

1 mol 葡萄糖能与5 mol 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3)完全氧化:C 6H 12O 6+6O 2――→一定条件

6CO 2+6H 2O 该反应放出热量,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活学活用】

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

CH 2OH —CHOH —CHOH —CHOH —CHOH —CHO 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

A .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 .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 .能发生银镜反应

D .可使小苏打溶液冒出气泡

【解析】 葡萄糖含有羟基,故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无羧基,所以不与NaHCO 3反应,D 错误。

【答案】 D

1.油脂的结构表示为,其中R 1、R 2、R 3代表饱和烃

基和不饱和烃基,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油脂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3.油(植物油脂)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通常呈液态;脂肪(动物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通常呈固态。

4.油脂的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5.“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不

能将“油脂”书写成“油酯”。常见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C 17H 35COOH),软脂酸(C 15H 31COOH),油酸(C 17H 33COOH)。

6.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各种α-氨基酸。

7.利用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可鉴别部分蛋白质,颜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活学活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米饭在咀嚼时产生甜味的原因是淀粉的水解

C.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D.工业上常利用蛋白质的皂化反应来制取肥皂

【解析】A项,蛋白质水解最终的产物为氨基酸;B项,淀粉在唾液中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C项,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D项,工业上利用油脂的皂化反应来制取肥皂,而不是蛋白质的皂化反应,D错误。

【答案】 D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探究背景1]

为检验淀粉水解程度的大小,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探究问题1]

1.在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时,为什么不能向水解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

【提示】淀粉的水解是用硫酸作催化剂,水解液显酸性。Cu(OH)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存在。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淀粉水解产物葡萄糖时,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需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和掉催化剂H2SO4后,才能加入新制Cu(OH)2进行后续实验。

2.实验时能否在中和液中直接加入碘检验是否存在淀粉?

【提示】不能。因为I2与NaOH发生反应,故无法检验淀粉的存在。

3.根据实验,完成下表:

[探究背景2]

[探究问题2]

1.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吗?

【提示】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虽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

比高分子化合物要小得多,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能否用植物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提示】不能。植物油含有不饱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3.怎样用实验法来鉴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提示】矿物油为各种烃的混合物,不溶于水。植物油属于酯类,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完全水解生成水溶性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因此可以各取少量加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若液体依然分层且不褪色,证明是矿物油,若液体不分层且褪色,证明是植物油。

4.如何用简单的方法鉴别纺织品是棉制品还是羊毛制品?

【提示】棉制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羊毛制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可用灼烧法来鉴别,燃烧后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制品。

糖类、

(1)在试管中加入0.5 g淀粉和4 mL 20%的H2SO4溶液,加热3 min~4 min,然后用碱液中和试管中的H2SO4溶液。

①淀粉完全水解生成的有机物分子式为________。

②若要检验淀粉已经发生了水解,可取少量上述溶液加入________(填试剂的名称),加热后再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若要检验淀粉没有完全水解,可取少量上述未加碱中和的溶液加入几滴碘溶液,应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油脂在人体内通过水解生成________和丙三醇,再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能量。

(3)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氨基酸的通式可表示为

,据此可推知氨基酸既可以与________反应,又可以与________反应。

【思路点拨】 ①酯类――→水解酸+醇 ②油脂――→水解

高级脂肪酸+甘油 ③蔗糖――→水解葡萄糖+果糖 ④淀粉(纤维素)――→水解葡萄糖 ⑤蛋白质――→水解氨基酸

【解析】 (1)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分子式为C 6H 12O 6,因此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葡萄糖,从而证明淀粉已发生水解,而加入碘后溶液变蓝,说明淀粉未完全水解。

(2)油脂水解的最终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

(3)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可简写为。既具有

碱性基团(—NH 2),又具有酸性基团(—COOH),据此可推知具有两性,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答案】 (1)①C 6H 12O 6

②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溶液变蓝 (2)高级脂肪酸 (3)酸 碱

1.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功能紊乱,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分子可表示为C 6(H 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含有6个H 2O

B .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 .糖尿病人尿糖较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D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解析】 A 项,葡萄糖分子中不存在H 2O 分子;B 项,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 项,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 项,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答案】 A

2.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油脂是混合物 B .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生成的酯 C .油脂是酯的一种 D .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解析】 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所以是混合物。油脂是酸与醇作用的产物,属于酯类。油脂结构中的烃基有些是不饱和的,具有双键,可使溴水褪色。

【答案】 D

3.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B .蛋白质是一种基本营养物质

C .灼烧某白色纺织品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可说明此纺织品不是人造丝

D .人的皮肤上不慎沾染浓硝酸后变黄色是物理变化

【解析】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A 项正确;蛋白质、油脂、糖类是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B 项正确;灼烧蛋白质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所以可以说明,C 项正确;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化学变化,D 项错误。

【答案】 D

4.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淀粉――→水解葡萄糖――→氧化

CO 2和H 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 .纤维素――→水解葡萄糖――→氧化

CO 2和H 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 .油脂――→水解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氧化CO 2和H 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 .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

【解析】 淀粉在人体中酶的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细胞中被氧化生成CO 2和H 2O 的同时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中不能水解,纤维素的作用是加强肠胃蠕动,有通便功能;油脂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然后分别氧化生成CO 2和H 2O 的同时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蛋白质在人体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各种氨基酸,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重新合成人体需要的蛋白质。

【答案】 B

5.大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由大豆配制出来的菜肴很多,它是人体所需营养中的重要补品,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食用豆制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所吃的豆腐是一种________(填序号)。 A .蛋白质凝胶 B .纯蛋白质 C .脂肪

D .淀粉

(2)我们食用的大豆,最终补充给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序号)。 A .氨基酸 B .蛋白质 C .油脂

D .糖类

(3)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请以甘氨酸

()为例,'写出其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豆油不能保存较长时间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所以必须进行硬化,油脂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造脂肪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的石膏,能使豆浆凝结成豆腐,所以豆腐是一种蛋白质凝胶,它在人体内作用最终补充给人体的是氨基酸,故(1)中A 正确。

(3)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氨基酸。根据甘氨酸的结构简式可写出

它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因豆油中有些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易被空气中O2氧化而变质,而油脂氢化就是指对易氧化的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进行催化氢化,所得的产物即为硬化油,也叫人造脂肪。

【答案】(1)A(2)A

(4)豆油中有些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易被空气中O2氧化对易氧化的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进行催化加氢经氢化后的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A组基础过关

1.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C.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

D.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

【解析】因为葡萄糖含有醛基,故能发生银镜反应,它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故B正确,D错误。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释放能量,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C正确。

【答案】 D

2.青少年长期偏食会导致营养不良。这是由于体内缺乏()

A.葡萄糖B.脂肪酸

C.必需氨基酸D.无机盐

【解析】人体内的必需氨基酸不能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只能通过食物摄取,青少年长期偏食,会导致体内氨基酸特别是必需氨基酸数量不足,比例失调,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而葡萄糖、脂肪酸、无机盐等通过食物一般能满足机体需要。

【答案】 C

3.下列物质能水解且水解产物有两种的是()

A.蔗糖B.葡萄糖

C.淀粉D.纤维素

【解析】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A项正确;葡萄糖为单糖,不水解;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一种产物。

【答案】 A

4.蔬菜、水果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被摄入人体后的作用是()

A.为人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原料

B.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

D.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

【解析】人体中无水解纤维素的酶,但被摄入人体后,能加强胃肠的蠕动,具有通便功能。

【答案】 C

5.(2013·广东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

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

【解析】A项,糖类化合物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所含官能团并不一定相同;B项,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C 项,油脂的皂化反应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丙三醇;D项,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含有氨基和羧基。

【答案】 B

6.现有淀粉溶液、蛋清、葡萄糖溶液,区别它们时,下列试剂和对应现象依次是

()

试剂:①新制Cu(OH)2悬浊液②碘水③浓硝酸

现象:a.变蓝色b.红色沉淀c.变黄色

A.②—a、①—c、③—b

B.③—a、②—c、①—b

C.②—a、③—c、①—b

D.②—c、③—a、①—b

【解析】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有红色沉淀生成。

【答案】 C

7.下列属于油脂的用途的是()

①人类的营养物质②制取肥皂③制取甘油④制备高级脂肪酸⑤制备汽油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解析】汽油是通过石油的分馏制得的。

【答案】 D

8.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服的汗渍、血液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织品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⑥锦纶织品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④

C.③④⑤D.③⑤⑥

【解析】根据题意知加酶洗衣粉能使蛋白质水解,所以含有蛋白质的衣服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毛织品和蚕丝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选B。

【答案】 B

B组能力提升

9.(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

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

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解析】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而动植物油脂相对分子质量一般不超过一千,故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 C

10.糖原[(C6H10O5)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所以又叫动物淀粉和肝糖。下列关于糖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原与淀粉、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糖原与淀粉、纤维素属于同系物

C.糖原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糖原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

【解析】尽管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均表示为(C6H10O5)n,但三者的n值不同,三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且三者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C6H10O5基团,而不是CH2基团,故三者也不属于同系物,糖原与淀粉、纤维素的性质相似,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糖原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答案】 C

11.(双选)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排泄

B.蛋白质在淀粉酶作用下,可水解成葡萄糖

C.在家庭中可采用灼烧法定性检查奶粉中是否含有蛋白质,蛋白质燃烧可产生特殊的气味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

【解析】蛋白质是营养物质,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在人体内可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蛋白质还有两大特性“颜色反应”和“燃烧反应”,蛋白质遇浓硝酸时,可以显黄色,在燃烧时,可以产生特殊的气味,C、D项正确。

【答案】CD

12.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

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解析】考查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皂化反应。由于油脂难溶于水,而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若反应基本完成,静置后溶液不会出现分层。故选D。

【答案】 D

13.现有四种物质:A.乙烯,B.葡萄糖,C.油脂,D.蛋白质。试按要求填写有关物质的序号:

(1)只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________;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能与H2O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

【解析】(1)乙烯只含碳、氢两种元素;葡萄糖和油脂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蛋白质除含碳、氢、氧元素外,还有氮、硫、磷等元素;

(2)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其余三种物质均不能;

(3)乙烯能与H2O发生加成反应,油脂和蛋白质均能水解;

(4)乙烯和葡萄糖不能水解,植物油既能水解又能与H2加成,蛋白质能水解但不能与H2加成。

【答案】(1)B、C(2)B(3)A、C、D(4)C

14.已知硬脂酸C17H35COOH为饱和高级脂肪酸,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1)该油脂能否使溴水褪色: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写出该油脂在NaOH热溶液中水解的几种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油脂分子中烃基上含有碳碳双键,故能使溴水褪色,1 mol该油脂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17H35COONa、C17H33COONa、C15H31COONa和CH2OHCHOHCH2OH。

【答案】(1)能

(2)C17H35COONa、C17H33COONa、C15H31COONa和CH2OHCHOHCH2OH

15.Ⅰ.有A、B、C三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中的一种,甲同学做实验得出如下结论:

①B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A遇碘水变蓝色;

③A、C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

(1)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2)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蔗糖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淀粉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乙同学将34.2 g蔗糖与16.2 g淀粉的混合物放入水中,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完全水解,请回答:

(1)“一定条件”指的是________。

(2)判断淀粉和蔗糖已经水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遇碘水变蓝色,则A为淀粉;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故B为葡萄糖,C 为蔗糖。淀粉、蔗糖在无机酸或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只要使水解液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看是否有砖红色沉淀

(Cu 2O)生成,即可判断淀粉、蔗糖是否已经发生了水解。

【答案】 Ⅰ.(1)淀粉溶液 葡萄糖溶液 蔗糖溶液 (2)C 12H 22O 11蔗糖+H 2O ――→催化剂C 6H 12O 6葡萄糖+C 6H 12O 6果糖

(C 6H 10O 5)n 淀粉+n H 2O ――→催化剂n C 6H 12O 6

葡萄糖

Ⅱ.(1)无机酸或酶作催化剂

(2)加碱使水解液呈碱性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即可证明糖类已经水解

16.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 x H y O z N p )的分子组成。取n g 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 2、H 2O 和N 2。现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________(用字母填空)。操作时应先点燃________处的酒精灯。

(3)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取N 2体积时,应注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中测得N 2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有关数据有________(用字母填空)。

A .生成CO 2气体的质量

B .生成H 2O 的质量

C .通入O 2的体积

D.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通入纯氧气目的是除尽系统中的氮气;加热A处使氨基酸燃烧,加热D处铜网,是为了除去未反应的氧气;读数时要使量气管两侧液面相平,否则会使所测气体体积不准。

【答案】(1)排除系统中的N2

(2)AD D

(3)C x H y O z N p+(x+y

4-

z

2)O2――→

点燃

x CO2+

y

2H2O+

p

2N2

(4)吸收未反应的氧气,保证最终收集的气体是N2

(5)①E装置中两侧液面相平②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切

(6)ABD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 (1)核素的定义: A P X (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 (3)原子的构成: 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 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 (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 (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 (1)寻找半导体材料 (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 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 推测铍的性质 推测量114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 三、化学键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 第二课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关岭民族高级中学周瑞发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乙酸的结构和官能团 2. 理解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乙酸酸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2. 通过酯化反应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酯化反应的分组实验,树立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酯化反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实验设计】请每个小组利用你们眼前的药品,在5分钟之内设计出你们最感兴趣的实验来证明乙酸的酸性。并将你们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与大家共享。 【幻灯片展示】学生设计方案 【板书】3、化学性质 (1). 乙酸的酸性(断O-H键)CH3COOH CH3COO- + H+ 【设问】厨师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特别鲜美。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板书】(2)酯化反应 实验室也可以制取这种香料,但在常温常压下乙酸和乙醇反应达到一定限度需要十几年,如何才能加快反应速率呢? 【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 第一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 3 mL乙醇和2 mL乙酸,按上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收试管的液面上,观察小组合作设计并操作实验,派代表 将小组设计方案与同学共享。 ①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 Mg+2CH3COOH ?→ ?(CH 3 COO)2Mg +H2↑ ③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CuO+2CH3COOH (CH3COO)2Cu+H2O ④与碱反应 NaOH+CH3COOH CH3COONa+H2O ⑤与部分盐反应 2CH3COOH+Na2CO3 2CH3COONa+H2O+CO2↑ 酸性: 乙酸> 碳酸 听讲并回忆第二章第三节学习的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回答如何 加快酯化反应的速率。 每小组按要求认真做实验,实验过 程中并感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时 放出的热量。如实记录实验现象, 并分析原因。大胆的去分析浓硫酸 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的作用,并回 酸的通性学生初中学过, 非常熟悉。如果再让学生 照方抓药,基本是技能训 练了。所以我设计成开放 性实验,尽可能多的给学 生提供试剂和仪器。 学生刚学过化学反应速率 和反应限度,如此设计, 即复习了已学知识,又很 自然地引出酯化反应的条 件。 酯化反应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自己做实验更能加 深理解。实验前强调注意 事项:试剂的添加顺序;在 大试管中加两块碎瓷片; 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饱和 Na2CO3液面以下;加热开 始要缓慢。并在实验中思 考原因。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CO、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化合物,它们属于无机化合物。 一、烃 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乙烯 1.氧化反应 I .燃烧 C 2H 4+3O 2??→ ?点燃 2CO 2+2H 2O (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II .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为CO 2,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CH 2=CH 2+Br 2?→?CH 2Br -CH 2Br (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 2、Cl 2、HCl 、H 2O 等发生加成反应 CH 2=CH 2+H 2 催化剂 △ CH 3CH 3 CH 2=CH 2+HCl 催化剂 △ CH 3CH 2Cl (氯乙烷:一氯乙烷的简称) CH 2=CH 2+H 2O 高温高压 催化剂 CH 3CH 2OH (工业制乙醇) 3.加聚反应 nCH 2=CH 2 催化剂 △ (聚乙烯) 注意:①乙烯能使酸性KMnO 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 别烷烃和烯烃,如鉴别甲烷和乙烯。②常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来除去烷烃中的烯烃,但是不能用酸性KMnO 4溶液,因为会有二氧化碳生成引入新的杂质。 苯 难氧化 易取代 难加成 1.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也不能是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褪色,说明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可以通过萃取作用使溴水颜色变浅,液体分层,上层呈橙红色。 2.氧化反应(燃烧) 2C 6H 6+15O 2??→ ?点燃 12CO 2+6H 2O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浓烟,说明含碳量高) 3.取代反应 (1)苯的溴代: (溴苯)+ Br 2 FeBr 3 +HBr (只发生单取代反应,取代一个H ) ①反应条件:液溴(纯溴);FeBr 3、FeCl 3或铁单质做催化剂 ②反应物必须是液溴,不能是溴水。(溴水则萃取,不发生化学反应) ③溴苯是一种 无 色 油 状液体,密度比水 大 , 难 溶于水 ④溴苯中溶解了溴时显褐色,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溴,操作方法为分液。 (2)苯的硝化: + HO -NO 2 浓H 2SO 455℃~60℃ -NO 2 + H 2O ①反应条件:加热(水浴加热)、浓硫酸(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浓硝酸中,边加边搅拌 ③硝基苯是一种 无 色 油 状液体,有 苦杏仁 气味, 有 毒,密度比水 大 ,难 溶于水。 ④硝基苯中溶解了硝酸时显黄色,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硝酸,操作方法为分液。 (3)加成反应(苯具有不饱和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3H 2 Ni (一个苯环,加成消耗3个H 2,生成环己烷) 4概念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 定义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 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称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的互称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 分子式 不同 相同 元素符号表示相同,分子式可不同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乙醇》教案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教材所涉及乙醇、乙酸等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 2.引导学生常识性地了解人类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联想·质疑”引导关注学生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激发他们对相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知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通过“观察·思考”、“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设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㈠知识上重点、难点 乙醇和乙酸的化学性质及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㈡方法上重点、难点 使学生能从理性上探索事物变化的本质,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㈠学生准备 充分预习,熟悉课本。 ㈡教师准备 教学媒体、课件;准备“活动与探究”实验用品。 四、教学方法 问题激疑、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课:“汉高祖醉斩白蛇”“煮酒论英雄”“李白斗酒诗三百”“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史上记载了许多与酒有关的典故和诗词。酒的庐山真面目是什么呢?(提示:酒是乙醇的溶液,乙醇俗称酒精)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乙醇 【讨论、交流】向学生展示含有无水乙醇,引导学生从中得到酒精的一些物理性质,如呈液态、可溶于水、有香味。(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乙醇的相关物理性质。) 【展示】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乙醇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引导学生分析乙醇分子结构:在乙醇分子中存在哪些我们熟悉的原子团? 【讨论、交流】学生分析得出:在乙醇分子中存在-C 2H 5和-OH。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提纲)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提纲)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 2△ 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 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 2 O(g)△CO(g)+H 2 (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 2·8H 2 O+NH 4 Cl=BaCl 2 +2NH 3 ↑+10H 2 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 、CaCO 3 的分解等。 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O 2=CO 2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 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Ba(OH) 2·8H 2 O与NH 4 Cl的反应是吸热 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练习]1、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Ba(OH) 2.8H 2 O与NH 4 Cl反应 B.灼热的炭与CO 2 反应 C.铝与稀盐酸 D.H 2与O 2 的燃烧反应 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测试_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测试 广州市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测试卷(B)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4 页,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40 分钟。 可能用到的数据:H-1C-12O-16 N-14 S- 32 一、选择题(只有 1 个正确答案;共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标志的是() A .甲烷的产量 B .乙烯的产量C.乙醇的产量D.苯的产量 2.常温下,下列物质的状态是气体的是() A . CH3Cl B . CH2Cl 2C.CHCl 3D. C6H14 3.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的是 () A.水B.溴水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 .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5.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熟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6.下列物质在水中可以分层,且下层是水的是() A.苯B.乙醇C.溴苯D.四氯化碳7.关于乙醇结构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结构中有- O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 - 而显碱性OH B.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乙醇显碱性 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 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 8.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3章-思维导图【2】(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必修2(人教版)

1.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的是() A.水B.溴水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答案:A 2.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D.苯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答案:C 3.下列物质中,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能使溴水褪色是() A.甲烷B.乙烷C.乙烯D.苯

答案:C 4.下列物质在水中可以分层,且下层是水的是() A.苯B.硝基苯 C.溴苯D.四氯化碳 答案:A 5.(双选题)要检验甲烷气体中是否混有少量乙烯气体,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点燃待鉴别的气体,然后观察火焰的明亮程度 B.将气体通入溴水中,观察溴水是否褪色 C.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D.将气体与氯气混和、光照观察现象 答案:BC 6.下列反应中能够说明乙烯、苯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是() 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 C.聚合反应D.氧化反应

答案:A 7.现在同学们学过了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请将下列物质能够发生的反应填写在下表中。 ①由乙烯制氯乙烷②乙烷与氯气光照③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⑤由苯制取溴苯⑥乙烷在空气中燃烧⑦由苯制取硝基苯⑧由苯制取环己烷 反应类型取代反 应 加成反 应 反应 答案: 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反应②⑤⑦①③⑧8.用如图所示

的装置可以在实验室中制备少量的硝基苯,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和酸,加入试管中。②向室温下的混和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和均匀。③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④除去混和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 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⑤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填空: (1)联想浓硫酸的稀释,想一想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和酸的操作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浓硝酸的密度: 1.50 g/mL;浓硫酸:1.83 g/mL)。 (2)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图示中的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仪器名称)。 (4)分别写出步骤④、⑤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的操作方法和所用到的一种实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 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先将浓硝酸注入容器中,再慢慢注入浓硫酸,并及时搅拌和冷却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物复习知识点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CO、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和氰化物等少数化合物除外)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一、烃 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烃的分类: 饱和烃→烷烃(如:甲烷) 脂肪烃(链状) 烃不饱和烃→烯烃(如:乙烯)芳香烃(含有苯环)(如:苯)

3、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有机物烷烃烯烃苯及其同系物通式C n H2n+2C n H2n—— 代表物甲烷(CH4) 乙烯(C2H4) 苯(C6H6) 结构简式CH4 CH2=CH2或 官能团碳碳双键 结构特点C-C单键, 链状,饱和烃 碳碳双键, 链状,不饱和烃 一种介于单键和 双键之间的独特 的键,环状 空间结构正四面体六原子共平面平面正六边形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 体,比空气轻, 难溶于水无色稍有气味的 气体,比空气略 轻,难溶于水 无色有特殊气味 的液体,比水轻, 难溶于水,有毒 用途优良燃料,化 工原料石化工业原料, 植物生长调节 剂,催熟剂 溶剂,化工原料

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甲烷)①氧化反应(燃烧) CH4+2O2 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②取代反应(注意光是反应条件,产物有5种)CH4 + Cl2 CH3Cl+HCl CH3Cl +Cl2 CH2Cl2+HCl CH2Cl2+Cl2 CHCl3+HCl CHCl3+Cl2 CCl4+HCl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纯卤素)发生取代反应 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 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烯烃(乙烯)①氧化反应 (1)燃烧 C2H4+3O2 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烟)(2)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点燃 点燃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CO、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化合物,它们属于无机化合物。 一、烃 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

乙烯 1.氧化反应 I .燃烧 C 2H 4+3O 2??→ ?点燃 2CO 2+2H 2O (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II .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为CO 2,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CH 2=CH 2+Br 2?→?CH 2Br -CH 2Br (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 2、Cl 2、HCl 、H 2O 等发生加成反应 CH 2=CH 2+H 2 催化剂 △ CH 3CH 3 CH 2=CH 2+HCl 催化剂 △ CH 3CH 2Cl (氯乙烷:一氯乙烷的简称) CH 2=CH 2+H 2O 高温高压 催化剂 CH 3CH 2OH (工业制乙醇) 3.加聚反应 nCH 2=CH 2 催化剂 △ (聚乙烯) 注意:①乙烯能使酸性KMnO 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 别烷烃和烯烃,如鉴别甲烷和乙烯。②常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来除去烷烃中的烯烃,但是不能用酸性KMnO 4溶液,因为会有二氧化碳生成引入新的杂质。 苯 难氧化 易取代 难加成 1.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也不能是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褪色,说明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可以通过萃取作用使溴水颜色变浅,液体分层,上层呈橙红色。 2.氧化反应(燃烧) 2C 6H 6+15O 2??→ ?点燃 12CO 2+6H 2O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浓烟,说明含碳量高) 3.取代反应 (1)苯的溴代: (溴苯)+ Br 2 FeBr 3 +HBr (只发生单取代反应,取代一个H ) ①反应条件:液溴(纯溴);FeBr 3、FeCl 3或铁单质做催化剂 ②反应物必须是液溴,不能是溴水。(溴水则萃取,不发生化学反应) ③溴苯是一种 无 色 油 状液体,密度比水 大 , 难 溶于水 ④溴苯中溶解了溴时显褐色,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溴,操作方法为分液。 (2)苯的硝化: + HO -NO 2 浓H 2SO 455℃~60℃ -NO 2 + H 2O ①反应条件:加热(水浴加热)、浓硫酸(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浓硝酸中,边加边搅拌 ③硝基苯是一种 无 色 油 状液体,有 苦杏仁 气味, 有 毒,密度比水 大 ,难 溶于水。 ④硝基苯中溶解了硝酸时显黄色,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硝酸,操作方法为分液。 (3)加成反应(苯具有不饱和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3H 2 Ni (一个苯环,加成消耗3个H 2,生成环己烷) 4概念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 定义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 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称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的互称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 分子式 不同 相同 元素符号表示相 ——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中的化学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 A .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分化纤织物与纯毛织物 B .用食用醋除去热水瓶中积存的水垢 C .用纯碱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器具 D .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 2.下列关于有机物分子结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的排布 B .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 mol 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 mol 溴单质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 C .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可证明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 D .1 mol 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5 mol 氢气,可证明乙醇分子中只有一个羟基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 .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 .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 2CO 3 溶液除去 4.生活中常遇到一些涉及化学知识的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某品牌八宝粥不含糖类,糖尿病患者可放心食用 B .人体内不含水解纤维素的酶,故纤维素在人体内无任何作用 C .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就酿成了酒 D .天然皮革常用于制衣、制鞋、制胶,实际上它是凝固和变性的蛋白质 5.据《自然》杂志报道,在300 ℃~400 ℃的高温下,将砂糖(主要成分为蔗糖)等碳水 化合物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形成焦糖与碳之间“半成品碳”状态,再放进硫酸溶液中高温 加热,生成了一种叫“焦糖烯”的物质,其分子式为C 36H 50O 2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半成品碳”是碳元素的一种新单质 B .蔗糖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 .焦糖烯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D .“焦糖烯”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6.能一次鉴别CH 3COOH 、C 2H 5OH 、、种物质的试纸或试剂是( ) A .H 2O B .Na 2CO 3溶液 C .pH 试纸 D .石蕊试纸 7.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D .CH 3COOH +CH 3CH 2OH 3COOCH 2CH 3+H 2O 8.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 浓硫酸 △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复习提纲)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复习提纲) 编制人:薛晓燕 一、烃 1、烃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烃的分类: 饱和烃→烷烃(如:) 脂肪烃(链状) 烃不饱和烃→烯烃(如:) 芳香烃(含有苯环)(如:苯)

甲烷、乙烷、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丁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7、比较同类烃的沸点: ①一看:碳原子数多沸点高。 ②二看:碳原子数相同,支链多沸点低。 常温下,碳原子数1-4的烃都为气体。 8、烃燃烧通式: 烷烃燃烧通式: 二、烃的衍生物

2,总结有机反应的类型 (1)取代反应 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卤代反应硝化反应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反应 (2)加成反应 定义:有机分子里的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 特点:________________。 (3)氧化反应:有机物的燃烧,及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 三、基本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人们习惯称糖类、

[练习]1.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品种最多的是() A.过渡元素的化合物 B.第二主族元素的化合物 C.第三主族元素的化合物 D.第四主族元素的化合物 2.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CO B.NaHCO 3 C.NH 4 CO 3 D.CH 4 3.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但不属于烃的是() A.CO 2 B.CH 3 COOH C.Na 2 CO 3 D.CH 4 4.下列物质不属于饱和链烃的是() A.CH 4 B.C 3 H 8 C.C 4 H 8 D.C 5 H 12 5.以下关于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烷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 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C.甲烷分子中四个C-H键是完全等价的键 D.甲烷分子中具有非极性键 6.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 A.沼气 B.煤气 C.天然气 D.坑道气 7.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乙烯产量 B.丙烯产量 C.汽油产量 D.丁二烯产量 8.不可以用于区别乙烯和乙烷的气体是() A.苯 B.溴水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9.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反应得到的产物是() ①CH 3Cl ②CH 2 Cl 2 ③CHCl 3 ④CCl 4 A.只有① B.只有② C. ①和②的混合物 D. ①②③④的混合物 10.聚乙烯是由乙烯(CH 2=CH 2 )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乙烯是不饱和烃 B.聚乙烯分子中含有双键 C.聚乙烯中碳的质量分数是85.7% D.聚乙烯制品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 11.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生成物中的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A. HCl B.CH 2Cl 2 C. CH 3 Cl D. CCl 4 12.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试剂的洗气瓶 A.澄清石灰水,浓H 2SO 4 B.酸性KMnO 4 溶液、浓H 2 SO 4 C.溴水,浓H 2SO 4 D.浓H 2 SO 4 ,酸性KMnO 4 溶液 13.1 mol CH 4完全和Cl 2 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等物质的量的四种氯代物,则需要Cl 2 的物质 的量为() A. 4mol B. 3mol C. 2.5mol D. 0.5mol 14.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乙醇教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乙醇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掌握乙醇的结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的原理。培养 学生的自学、分析、探索、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烃的衍生物由结构到性质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乙醇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以及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 段应用的重要意义,增强求知欲。 [教学重点] 1、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乙醇的催化氧化和被酸性高锰酸钾或酸性重铬酸钾氧化的氧化反应。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 [学法指导] 1、查阅乙醇的相关资料,归纳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提高自己的自学和归纳能力。 2、能运用所学知识,从多角度去探究乙醇的组成、结构,并能从乙醇的结构去预测乙醇可能有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中化学键的关系。 [教学设计] 通过观察、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查阅与乙醇相关资料归纳出 乙醇的一些重要的物理性质 运用实验探究和科学计算确定乙醇的组成,求出乙醇的分子式 对乙醇可能有的分子结构进行大胆猜测 运用科学的实验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测定、推理、分析得出乙醇分子的正确结构 根据乙醇的结构对乙醇可能有的化学性质做出预测 通过实验手段验证乙醇的化学性质 归纳总结出乙醇的化学性质,加深对乙醇的认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十分丰富,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多方面应用极其广泛,其中乙醇和乙酸是两种较常见的有机物。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乙醇的有关问题。 [学生活动] 观察乙醇样品,阅读教材P.66第二自然段,归纳出乙醇的一些重要的物理性质。

[归纳总结]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1 、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易挥发的液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复习课程

鲁科版化学必修2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青岛一中高一化学集备组 2015.4 【本章教材分析】 1.地位和功能 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内容是以典型有机物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选取的代表物有甲烷、乙烯、苯、乙醇(酒)、乙酸(醋)、糖、油脂、蛋白质等,这些物质都与生活联系密切,是学生平常都能看到、听到的、用到的,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内容结构 本章的内容结构可以看成是基础有机化学的缩影或概貌,可表示如下: ??? ?? ? ?? ?? ????? ???? ??蛋白质油脂糖类乙酸乙醇烃的衍生物苯乙烯甲烷烃有机化合物、、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典型物质的有关反应、结构、性质与用途等知识,教材采用了从科学探究或生活实际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如甲烷、乙烯的研究,乙醇结构的研究,糖和蛋白质的鉴定等,都采用了较为灵活的引入方式。同时注意动手做模型,指导学生根据分子结构模型中原子间的连接顺序及方式,正确书写烷烃的同系列及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结构简式。 【教学建议】 把握以下三点: 1.教材的起点低,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以具体典型物质的主要性质为主。 2.注意不要随意扩充内容和难度,人为增加学生的学习障碍和负担。 3.尽量从实验或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知识出发组织或设计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有机化学就在实际生活之中。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有机化学学习的开始,建议慢一点进行,要求不要太高,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点,学习有机物的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1)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和取代反应)。 (2)了解取代反应的特征,了解有机和无机反应类型的关系。 (3)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用途,认识化学的重要作用。 【重、难点】 重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难点:甲烷跟氯气的取代反应。 【课前预习区】 阅读教材58页至60页: 1. 什么是有机物?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哪些物质是有机化合物?他们有哪些共同的 特点? 这些数据,通过计算确定甲烷的分子组成。CH4 4. 甲烷有哪些物理和化学性质?与以往你学习的无机化合物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吗? 5. 置换反应有何特征?取代反应就是置换反应吗?取代反应不一定有单质参加或生成;而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参加或生成 【课堂互动区】 【问题组1】 1. 有人认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有机物,你认为此观点是否正确? 2. 有机物及有机反应有哪些特点? 【归纳小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点 (1)都含有C,多数都有H、O元素; (2)多数有机物可以燃烧;

化学练习题必修2第三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练习题 不定项选择题 1.通过初中和高中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你认为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B.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均难溶解于水 C.易溶解于汽油、苯、四氯化碳的物质就是有机化合物 D.有机物组成元素较少,而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其原因之一就是具有同分异构体现象2.下列关于甲烷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C.甲烷极难溶解于水D.甲烷性质稳定,不和其它物质反应 3.乙烷是一种重要的烷烃,通常用CH3CH3来表示,这种表示法是其() A.电子式B.结构式C.结构简式D.实验式 4.近年来,部分大城市的公交车辆开始采用天然气燃料,采取这种测试的目的是()A.未雨绸缪,防止石油短缺B.开渠节源,降低运营成本 C.燃烧充分,减少大气污染D.燃烧值高,加大运输动力 5.同分异构体现象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叙述中正确的()A.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B.组成成分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物质互称同分异构体 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性质相同 D.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性质相异 6.下列物质属于同系物的一组是() A.CH4与C2H4B.与CH3-CH2-CH2-CH3 C.C2H6与C3H8D.O2与O3 7.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可与甲烷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氯气B.溴水C.氧气D.高锰酸钾溶液 8.在标准状况下将11.2L甲烷和22.4L的氧气混和后点燃,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气体的体积是() A.11.2L B.22.4L C.33.6L D.44.8L 9.将1molCH4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定四种有机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产生HCl的物质的量是() A.0.5mol B.2 mol C.2.5 mol D.4mol 10.将一定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CO、CO2和水蒸气,混和气体的质量是49.6g,通过无水氯化钙时,无水氯化钙增重25.2g,则CO2的质量是() A.12. 5g B.13.2g C.19.7g D.24.4g 1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标志的是()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复习提纲 (一)烃:仅含有 和 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二)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 一、甲烷的元素存在、组成与分子结构 存在: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中国是最早利用天然气作燃料的国家。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空间结构: 体,C-H键长度强度相同夹角相同。 二、甲烷的物理性质: 三、甲烷的化学性质 (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 1、甲烷的氧化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一定要 2、甲烷的取代反应 甲烷与氯气在 下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分子里的四个氢原子逐步被氯原子取代反应能生成一系列甲烷的氯取代物和 。 ; ;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叫做 反应。 除 外,产物都不溶于水,常温下,一氯甲烷是 体,其他是 体,三氯甲烷称 ,四氯甲烷可作灭火剂。 3、甲烷受热分解: (三)烷烃 概念: 叫做饱和链烃,或称烷烃。 烷烃的通式:______________ 烷烃物理性质: 状态:一般情况下,1—4个碳原子烷烃为___________,5—16个碳原子为__________,16个碳原子以上为_____________。溶解性:烷烃________溶于水,_________溶(填“易”、“难”)于有机溶剂。 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_____________。(如果碳原子数相 同,也就是分子式相同,那么所有的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熔沸点 .) 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密度逐渐___________。 烷烃的化学性质 (1)一般比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跟酸、碱和高锰酸钾等都______反应。 (2)取代反应:在 条件下能跟卤素单质的气体发生取代反应。 (3)氧化反应:在点燃条件下,烷烃能燃烧。 通式:___________ (四)同系物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掌握概念的三个关键:(1)通式相同;(2)结构相似;(3)组成上相差n 个(n≥1)CH 2原子团。 (五)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物体 1.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 _____,但具有不同______ ___的现象。 2.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 _____,不同________的物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3.同分异构体的特点: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性质也不相同。 区别以下几个概念:同素异性体,同位素,同分异构体 4、掌握五个碳的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写法(三种)以及其一氯代物种类写法(8种) (六)乙烯 一、乙烯的组成和分子结构 1、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2、分子结构特点: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含有 。 属于不饱和烃(除了烷烃以外的其他烃都属于不饱和烃) 二、乙烯的氧化反应 1、燃烧反应(火焰明亮并伴有 ) 化学方程式 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 - 被氧化,高锰酸钾被还原而 ,这是由于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缘故。(乙烯被氧化生成 ) 此反应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 三、乙烯的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1、与溴的加成反应(乙烯气体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 2、与水的加成反应 书写乙烯与氢气、氯气、溴化氢的加成反应。 乙烯与氢气反应 乙烯与氯气反应 乙烯与溴化氢反应 四、乙烯的加聚反应: 五、 的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 (七)苯、芳香烃 一、苯的组成与结构 1、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或者 2、结构特点:环状,12个原子位于同一 上,碳碳之间的化学键是介于 二、苯的物理性质: 三、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苯的氧化反应 2 42H C CH +??→?加热

必修二化学第三章教案

第一节教案 有机化合物 有机物:绝大多数的含碳化合物,常伴有氢、氧、氮、硫、磷、卤素等元素(例外:碳单质、CO2、碳酸、碳酸盐等) 烃: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烃是有机化合物中一种类型)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区别 一、甲烷的结构 CH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以C原子为中心,四个H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4个C-H键长度和强度相同,夹角相等) ,在空间具有高度对称,是一种稳定的空间立体构型 二、甲烷的性质 1、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比空气轻,是天然气、沼气等的主要成分 2、甲烷的化学性质 在通常条件下,甲烷不与KMnO4、溴水等强氧化剂反应,也不与强酸、强碱反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物质,但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某些反应 比较有机物无机物 类型多数为共价化合物有离子化合物,也有共价化合物 溶解性 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 溶剂 部分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 耐热性 多数不耐热,熔点较低,一 般在400℃以下 多数耐热,难熔化,熔点一般比较高 可燃性多数可以燃烧多数不可以燃烧 电离性 多数是非电解质,不能或是 难以电离 多数是电解质,能电离 化学反应 一般比较复杂,副反应多, 反应速率较慢,方程式多用 箭头 一般比较简单,副反应少,反应速率 较快

1、如何利用实验验证该反应产物?点燃甲烷前还需要进行什么操作? 2、除了燃烧,甲烷还有哪些性质? 科学探究:甲烷与氯气混合 (2)甲烷的取代反应 信息: ①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 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②取代反应是一种有机反应类型,反应的形式:等价交换 A—B+C—D→A—C+B—D(或A—D+B—C) 每个分子断裂为两个原子或原子团,然后交换重组 反应的两种物质,至少有一种为有机物 ③经过一次取代反应后,产物有两种 ④取代反应过程中,每一次只能换出一个氢原子,进入 一个其他原子(局部发生变化),反应分步进行 ⑤反应条件:光照(在室温或暗处不发生反应) ⑥反应物状态:纯卤素,例如甲烷与溴水不反应,与溴蒸气 见光发生取代反应 ⑦得到四种卤代物和氯化氢的混合物 信息反应条件反应物状态 生成物状 态 反应中的现 象 液面变化 实验1用黑纸包裹 实验2用灯照射 用黑纸包裹的试管用灯照射后的试管 现 象 无明显现象 ①量筒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②量筒内壁出现不溶于水的油状液滴 ③量筒中有少量白雾,使试纸变红 ④液面上升 结 论 光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了反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