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现象成长案例 案例三

教育现象成长案例 案例三

教育现象成长案例 案例三
教育现象成长案例 案例三

一、案例描述:

小强是个处事果断,遇事有主意的男同学,但是,十分任性,脾气暴躁,小拳头时常要发挥作用。有一天,小强的拳头先后落在了桌子上、好朋友的头上。

那是今年三月二十一日,学校三名值日生来到教室检查卫生情况,刚走进教室,就听到几个同学不约而同地低声叫着同一个名字——郑小强,并且在不断的重复着,接踵而至的是教室里出现了嘈杂的议论声和不自然的笑声.只见小强瞪大了眼睛,歪着脑袋,双手插着腰大声地呵斥着:“叫什么叫,瞧我好欺负呀!”说着举起拳头就要打周围的同学,被同桌的好友小亮一把拽住,可是,他这点邪火就撒到了小亮身上,一连几拳都打在小亮的头上,小亮却一手未还,同学们见此情景都愤愤不平,纷纷要求把小强的家长请来评评这个理,还有的同学提议给他个处分。小强边拍桌子边喊:“用家长吓唬我,我不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抑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劝大家都冷静下来先按课表上课,课后再解决问题。

二、案例剖析

小强这些不良习惯的形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分析:小强自尊心强,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从客观上分析:家长因小强自幼体弱多病当发生问题后总是一味的迁就或采取不了了之的态度,这样一来久而久之,小强的坏习惯成自然。可是令人不解的是今天的事小强因何而起呢?下课后有些同学主动找老师反映情况,有两个原因:其一,小强最近一次数学单元考试成绩不理想,为此,他心里烦躁时常发火,其二,最近他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说他喜欢外班的某个女生,而这个女生正好来班上检查卫生,个别同学就乘机起哄。原来今天的事是个导火索,看来,事情的发生绝非偶然,不能草率处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又做了一番理性的思考:根据同学反映的情况,不能单纯的认为是小强任性骄横,

同时存在着青春萌动期的一些心理因素,因为,初中一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心理发育时期,学生对于男女生之间的问题处在好奇心理较强的阶段,对此问题并没有正确的,较成熟的概念,当学生中出现了议论男女生之间的事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小强对此难以承受而大发雷霆,作为老师不能采取训斥的态度,应循循善诱,妥善处理.。

三、应对策略

1、以爱做原动力倾心交谈。倾听小强对此事的想法,请他做一下自我分析,由于平时养成了任性骄横的不良习惯,所以,当个人利益受到侵害时,而不顾集体的利益,这样做不是少年君子的作风,问题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伤了他人和集体,发火也有害于身心;男子汉应有勇气面对现实,应有一颗宽容之心,遇事要沉着冷静,好动拳头既不能解问题, 又伤了友情,也显得缺少君子的风度.当遇到一些风言风语时,可以置之不理,也可以向老师或家长反映,争得他们的帮助;鼓励他面对不理想的奥数考试成绩气馁烦躁都会无济于事,要树立信心往前看只要刻苦努力,工夫不负有心人!要有勇于战胜自我. 。

2、以爱做原动力激发爱的情感。召开恳谈会.邀请平时与小强接触较多的小伙伴坐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谈一谈大家对小强的关爱,小强也讲述了自己的感受感动之余,小强主动提出要在班上向大家道歉,并且表示今后要把自己的爱献给同学,把快乐带给同学。召开主题班会.题为“愿同学之间多一分爱,多一份情”.会上同学们以这个突发事件为载体,围绕着“爱”这个核心畅谈了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感受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付出爱。除此,大家还讲述了一些同学之间爱的故事。最后,班会在合唱的《爱之歌》声中结束。

四、实施效果

在主题班会上,小强勇敢的剖析了自己的不良行为一再向同学们道歉,请求大家的原谅并表示今后决不再动拳,做一个有爱心的少年君子,同时,有的同学也承认了自己对小强的非礼行为是不尊重同学的表现。从这以后,班上不断传诵着爱的故事。小强也向变了个人似的,变得爱笑了,说话和气了,逐渐的学会了帮助同学,老师也反映小强脾气变了。最近的一天,班上的一个女生被外班同学叫外号让小强听见了,他一改往日用拳头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在和对方讲道理,使对方心服口服。当同学们知道了无不交口称赞。

五、个案感悟

一阵风雨过后,彩虹总会出现。小强的拳头也引起我们的深思:教育的确是门艺术,当遇到突发事件时不可鲁莽的草率的去处理,要注重调查研究,分析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主客观原因,尤其不可忽略种种心理因素。在处理的过程中要以爱的教育为主线,从激发爱的情感入手,采取适当的方法这样方能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

《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16位著名特级教师的成长案例》

这学期,我有幸拜读了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著作《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16位著名特级教师的成长案例》这本书,此书比较通俗,比理论书籍容易读懂。这本书主要讲述了16位全国著名的数学特级教师的成长故事。每个人的故事各有不同,有的“系出名门”,一毕业就分到省级或市级的实验小学或重点小学,拜特级教师为师,有着很高的起点,经过个人的努力,取得今天的成就;有的从普普通通的小学甚至是偏远的村小,艰难跋涉,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辉煌。但是他们的成长却有许多共同的轨迹与规律。 一、他们对教育心怀梦想,不懈追求,立足脚下,不断实践 夏青峰老师,一毕业分配到只有七八个老师的杂草丛生的村小。他没有因为环境的不如意而沉沦,工作之余,不断读书充电,最初只是想考研,却被最纯真的孩子打动,决心留下教书,但是一颗想飞的心,从未放弃过对蓝天的渴望。村小工资少的可怜,为了贴补家用,暑假到苏南打工,走进了华西村,走进了华士中心小学,找到了校长,自我推荐,校长独具慧眼,发现了他的优秀,于是他成为了华士中心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从此走上专业发展之路,开始了艰难的修炼过程。不断听老教师的课,一遍遍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夜深人静时经常对着墙壁一遍又一遍“试教”,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走上了专业阅读之路。他说——为了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建构属于自己的数学思想,我走进了学校图书馆,苏格拉底、卢梭、洛克、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专家学者的鸿篇巨制开始走进我的视野。那是一段更为艰辛的阅读,因为读理论无疑要有啃书的勇气和耐力,一次次烦躁地

放下,又一次次珍爱地拿起,一遍遍对自己说“读下去,再读下去”。正是由于他坚持读书,不断反思课堂,两年后他获得了全国比赛课一等奖的第一名,写出了近百篇的论文,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并成为一名优秀的校长,现在又调到北京当校长。他的成长源于他的不断的读书、反思和实践,这便是这些特级教师成功的普遍规律之一,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介绍了他们的读书、学习加反思之路。比如,钱守旺,把工作当做一种愉快的带薪学习;徐斌,做一个快乐的行者;朱育红,“根深”才能“叶茂”……。 二、真正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浓浓的爱生情节。他们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个体,真正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了教师应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钱守旺认为,教师应该有一颗佛心,教育当以慈悲为怀。是的,教师当有一颗佛心,要始终保持一种从容大度的心态,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坚持正面的、走正道的教育,对孩子不苛求、不失望、不冷漠、不悲观,让教育的过程始终有生命在场。他说:“我热爱自己的事业,我钟爱自己的学生。因为有了这份爱,我便有了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孩子们真挚的感情;拥有了世界上最可爱的礼物——孩子们灿烂的笑容;走进了世界上最不该忽视的领域——孩子们纯真的心灵。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着我,让青春岁月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个学生。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们迫切希望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学生看起

家庭教育成功的典型案例

家庭教育成功的典型案例: 刘微是高三的一名女生,爱好广泛,善于交际,喜欢体育运动,会打太极拳、书法、钢琴。每个爱好都小有成就,学习成绩在重点高中也是名列前茅,应该是父母所期望中品学兼优的学生。 刘庆山是刘微的父亲,当年刘微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时。 刘微从小体弱多病,所以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培养付出了很大的辛苦。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没有因为工作忙或者其它原因让亲属帮助照顾孩子,他们觉得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别人替代不了。 刘微从五岁的时候在父亲的陪伴下,天天坚持晨练,风雨无阻,三年从来没有间断过。一直坚持到孩子上了小学,孩子随着锻炼时间的推移体质越来越好。在锻炼的三年里和孩子愉快地沟通,解答孩子的提问,共同学习各门的知识。 孩子十岁时,父母引导孩子开始自学英语,小学毕业期间自学完了初中英语,初中时自学完高中的英语。刘庆山说,孩子从小在学习时,他们就不陪在她的旁边,但他们的习惯是在别的房间看书或看电视陪伴她。等孩子学完了睡觉了,才和孩子一起去睡觉。因为上午孩子用脑很多,早餐他们总是做孩子喜欢吃的食物,让孩子早餐吃饱。这些年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教育孩子贵在坚持。 案例分析: 刘微是个很出色的孩子。刘微的出色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她的父母培养教育分不开的。应该说她的爸妈为她创造的家庭教育氛围适应了孩子成长的需求,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一、父母掌握了家庭教育方法。知道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努力积极创造适应孩子家庭氛围。 二、不宠、不溺爱孩子。刘微是个独生女,但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没有去溺爱她,相反家庭成员关系融洽,相互尊重,孩子喜欢和父母沟通交流。

个人成长教育案例

个人成长教育案例 本文是关于个人成长教育案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个人成长教育案例一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魏书生老师说过的这样一句话:“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为了使自己所带的班级体团结奋进、积极进取,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摸索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由于我个人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工作小结如下: 一、确立明确的班集奋斗目标 几年来,每接一个新的班集体,我总是先给班级体确定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因此,根据每班实际情况,我给不同班级制定不同的班规,结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有效的教育,配合学校开展的“五不一行”进行有序实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做的行为规范和不规范,直接影响到班级的集体荣誉,这样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由于工作踏实有序,班级每每夺得流动循环红旗,所带班级也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 二、用“恒心”抓班规,用“耐心”去育人 班主任都知道,有些规矩老师天天讲,堂堂课讲,但就是不见什么效果,讲多了有些学生甚至还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你老师讲的越“凶”我就越跟你作对。如:不许践踏草坪、不许追逐打闹、不许说脏话……在这时候老师总不能像孙悟空一样,拔根毫毛,变成若干个猴子跟在他们后面监视他们吧,其实在这种屡教屡犯的情况下,学生多数是处于被动阶段,处于一种消极状态。这时候,我就实行“民主”管理,针对以往班上出现的“疑难杂 症”,让他们自己商量,自己制定制度。这一方案出来后,学生的积极性得

家庭教育成功案例的启示

家庭教育成功案例的启示 .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我们特别要探讨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给予人们的启示。 注重教子做人。中国传统家教的精华是注重教子做人。中国历代关于家教的家规、家训、家范无一不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内容;历史上的慈父良母也无一不是在教子做人方面为世人称颂。 北宋中期包拯针对当时社会腐败的状况,特别重视后代的品德教育。他晚年请石匠将他立下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在犯赃滥者,不得入归本这家,亡死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刻在碑上,将碑镶立于堂屋的东壁,令子孙时时观瞻,严格奉行。 唐太宗晚年预感余日无多,便认真总结历史上各朝特别是隋朝的统治经验,作《帝范》十二篇,传授给太子李治。他对李治说:“修身之法,治国之道都说在这本书里,我死时不用再作其他遗言了。”太宗还告诫说:“要建立一个国家,成功是很艰难的,破败却很容易;要保持一个稳固的帝位则更难,而要失去它

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

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 河南洛宁县的贾容韬,原是该县服装鞋帽公司的经理,为了把一双儿女培养成才,忍痛关掉生产红火的工厂去陪读,潜心研读了数百本教育专著,终于将一双儿女送上了重大大学,他自己,也成了闻名全国的教育专家。在贾容韬的帮助下,900多名厌学孩子成为优等生,400多名网瘾少年成功戒掉了网瘾,80多名辍学儿童重返校园。 一、孩子成绩差得让父亲绝食 贾容韬有一女儿贾蕾,儿子贾毅,女儿大儿子2岁。为了一双儿女的学习,贾容韬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结果却令他很失望。一次考试贾蕾只考了70分,为此贾容韬伤心得躺在床上唉声叹气,两天两夜不吃不喝,对女儿说:“你差30分才够100分,我至少要绝食三天。”贾毅抱怨父亲“只认分数不认女儿,算什么父亲?跟只认钱不认人没啥区别。” 贾容韬又伤心又委屈,喊道:“我为谁呀?不就是为你们吗?”他跳下床,抄起东西就摔,当然是抓酱油瓶子,拣不值钱的东西撒气。女儿成绩不好,儿子也不争气。一是上网玩游戏,二是与同学打架,并且屡教不改,差点被学校开除。 二、惊回头,养儿不是养猪 1999年度,贾容韬出差到郑州去看表哥时,发现往日温馨整洁的家,如今冷锅冷灶的,桌上积满了灰尘,墙角挂着蛛网,表哥独自病恹恹地躺在床上,混浊的泪水无声地从蜡黄的脸上流下来,说:龙龙以前是多好的孩子啊,后来我明明看到他讲究吃穿,不走正道,却因

为工作忙没有管他。是我害了他呀,也毁了这个家!原来,表哥的儿子龙龙寄宿在学校,离开了父母的管束,像脱缰的野马,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后来竟染上了毒瘾,导致因犯抢劫罪被判刑四年,表嫂气疯了,脱光衣服在大街上乱跑,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回家后,贾容韬想起表哥的泣血哭号,一整夜翻来覆去睡不着:任何成功都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想着如果任由犯有“游戏海洛因”病症的儿子贾毅,如果任由他滑下去,终有一天会变成龙龙那样……想着想着,冷汗顺着他的脊背往下淌。 三、要教育孩儿,自己需先受教育 贾容韬心想,求人不如求己,与其把孩子推给学校,推给别人,还不如把自己变成教育内行。为此他毅然实施三戒——戒烟、戒酒、戒麻将,又订了几种杂志报纸,买来了一大堆名人传记和教育专著,将全部业余时间用来读书。过去,贾容韬和孩子聊天谈心,总是那句重复了几千遍也不嫌烦的“要努力学习呀”,现在他说提“李政道当年……,林肯小时候……”。 当贾容韬第一次问儿子心情好不好时,贾毅大吃一惊:最近我没有和别人打架呀,也没有考试呀!他小心翼翼地看着父亲说:“有啥事?直说吧!” 贾容韬被儿子噎得喘不过气,讪讪地说:“以前我不知道儿子不是猪,不对,我是说养儿子不是养猪,不能喂饱就万事大吉,还要关心儿子的喜怒哀乐。以后我要像歌词里说的那样,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贾毅沉默了一会儿,红着眼睛说:“老爸,谢谢你明白儿子不是猪。比起衣食,我真的更需要精神上的关爱,盼

青年教师成长案例

青年教师成长案例 每个人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很重要的就是可以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最能挖掘自己潜能、展示自己能力的工作环境。而在上大附中,有开明的领导班子,每个教职工都积极上进,努力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营造出附中所特有的和谐氛围。学校领导尤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尽一切可能为我们创造条件、搭建舞台,锻炼我们,培养我们,使我们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走好自己教学人生的每一步。 作为青年教师中的一员,我经历了头三年的“萝卜干饭”;经历了挥泪送走自己的第一届毕业生;经历了班主任之初体验;经历了第一次参加教学大奖赛;经历了……。从经历每一个第一次到如今,再回头看看这八年自己在附中成长的足迹,心中颇有感慨。 一、成功转型是站住三尺讲台的必修课 对于一名青年教师,在踏上三尺讲台之后,首先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角色的转换,如何处理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正确的角色转换可以帮助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把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所谓一位成功的教师应该是让学生又畏敬又爱戴的,只有具备了适当的距离和师严,才可以保证你顺利的实施教学计划,保证你取得良好的课堂效率。因此,一名青年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摆脱学生时代的稚气,显示出作为一名教师的自信和威严,这样他即能取得成绩,又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而且作为青年教师,无论是在年龄、情感或是经历上,和学生的差距是最小的。因此在和他们的沟通和交流上是最容易、最贴近的。学生也常常愿意把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告诉我,我想这样的情感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的。如果能充分借助这样的情感,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会受益匪浅。曾有一位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他和学生建立起来的情感是让学生觉得如果学习不好,首先对不起的是这位老师,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学习的态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由于本身教学和处事经验的不足,在处理和学生关系时,一定要注意把握一个度,要注意角色的转换。既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同样要保持自己的威严和自信,只有这样才是出色的教师。 二、教学业务是站稳三尺讲台的必修课 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配合,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青年教师自身的

10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

10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 人这一生当中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对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开始阶段的家庭教育。如何教育孩子也成为了现在家庭的难题,但有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为什么有的家庭的孩子可以那么优秀呢?他们的父母是怎么做到的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大家在阅读之余也要学习这些家长的育儿经,并找出自身的不足,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篇1: 袁隆平(1930— ),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祖籍江西德安,是钟灵毓秀的庐山脚下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县城。德安西部青竹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起伏,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他的先祖世代在此躬耕垄田,繁衍生息,19世纪后期弃农经商,因经营有方,家道日盛。他的祖父袁盛鉴,在孙中山领导的民国时期当选为江西省第一届议会议员,历任德中县高等学校校长、农会会长、广东琼崖行政长官秘书长等职;父亲袁兴烈曾任高等小学校长、督学,后就读南京东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北平铁路局高级职员。袁隆平1930年9月1日出生,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二,属马,被称为“调皮的小马驹”。少年时他经常闯祸遭罚,做事又显得笨手笨脚。父母想训练和调动他的积极性,要他帮助拿碗,碗却摔破了;要他拿杯,杯掉到地上。但是父母不因为他摔坏了东西便停止差使他,相反更频繁地让他参与。他好奇心特强,有什么问题必追根究底,父母往往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母亲贤惠善良,酷爱花卉。母亲伺弄花卉的时候,小马驹在一旁手忙脚乱地“帮忙”。他爱动脑子,感兴趣的必亲自体验。比如第一次看到荞麦粉,他想弄点尝尝,结果弄得整个成了白粉人;看到木匠钉钉子时嘴衔铁钉,他也拿一个衔在嘴里,一个跟斗,铁钉掉进肚子,送到医院才取出来。袁隆平7岁时随父母逃难乘船渡浣江时,被四弟不小心碰了一下掉入江水,幸被船工救起,于是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游泳。到重庆后,去长江边照图例一步步练习分解动作。一个暑假下来,仰泳蛙泳来往自如。后又学自由泳。10岁时能横渡长江。他还参加比赛,出人意外地游出了“汉口赛区一百米、四百米自由泳第一名”的成绩。他从小就是这样,一旦认定目标,就百折不回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读中学期间他好学勤思,成绩优异,志趣高远,爱好广泛,课余博览群书,思维比一般同学敏捷活跃。他喜欢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喜欢提问,琢磨为什么。这种寻根究底的执著在以后的科研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年后,同行们引用学术用语与他开玩笑:“袁教授,你有那么多常人没有的优点,是不是远缘杂交造成的?”袁隆平回答:“差不多吧,母亲江苏人氏,父亲江西人,个性不同,父亲小聪明多,母亲聪慧善良。”这虽然是说笑戏言,但事实上他确实从父母身上得到了丰厚的给养。

教育现象成长案例 案例十六

案例介绍 王某,男,市某职高烹饪专业高一学生。父母是普通工人,他是个养子。初一年级时从朋友处得知自己是被人抱养的,从此便抱怨父母隐瞒自己身世。虽然养父养母视他如掌上明珠,他却与养父母关系疏远了,害怕别人嘲笑他是“养子”而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变得内向。特别是中考仅差几分而上不了普高,原先考重点中学读大学的理想破灭了,他对读职高也失去了信心,很少与同学交往,特别害怕看见读重点中学的同学。 案例分析 王某正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心情复杂而敏感的时期,而养父母一直隐瞒他的身世,一旦得知真相后,便对养父母产生了不信任的心理,与养父母关系疏远。 凡是养子,一般自尊心较强。中考失意,使他又一次心灵受到创伤,产生了自卑心理,对前途失去信心,不愿与人交往,更害怕看见成绩比自己好的读重点中学的同学。 辅导方法 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王某谈心,使他对老师信任。全面了解王某心理状况,对症下药,给予开导,并夸奖养父母对他的关心,惭惭改变他对养父母的看法。 2、家长配合:通过家访与养父母沟通思想。要求养父母以积极态度对待养子的疑问,让家长、孩子统一认识,即使不是同一血缘,只要心灵相通,也能建立起深厚亲情。 3、自我接纳:征求养父母的同意下,让王某经常去拜访亲生父母,王某生日或节假日,亲生父母、养父母一起与王某过节庆祝,使王某感到自己有两对父母比别人幸福,以消除自卑感。 4、发挥特长:根据王某的爱好特长,让他参加食品雕刻小组,并叫他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上重点中学的同学,以增强自信心。 5、阅读指导:推荐阅读本校《职高生成功历程录》,使王某认识到读职高并不比别人差,读职高同样有前途,照样可以考上大学,自己和读重点中学的同学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辅导效果 由于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王某与养父母的关系亲密如初,学习成绩有所进步,他的雕刻作品《龙凤相争》在校园艺术节中获二等奖,更可喜的是在重点中学的同学生日时,他自制生日蛋糕前往庆祝,不再害怕看见重点中学的同学了。

成功家庭教育案例

成功家庭教育案例 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 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 河南洛宁县的贾容韬,原是该县服装鞋帽公司的经理,为了把一双儿女培养成才,忍痛关掉生产红火的工厂去陪读,潜心研读了数百本教育专著,终于将一双儿女送上了重点大学,他自己,也成了闻名全国的教育专家。在贾容韬的帮助下,900多名厌学孩子成为优等生,400多名网瘾少年成功戒掉了网瘾,80多名辍学儿童重返校园。 一、孩子成绩差得让父亲绝食 贾容韬有一女儿贾蕾,儿子贾毅,女儿大儿子2岁。为了一双儿女的学习,贾容韬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结果却令他很失望。一次考试贾蕾只考了70分,为此贾容韬伤心得躺在床上唉声叹气,两天两夜不吃不喝,对女儿说:“你差30分才够100分,我至少要绝食三天。”贾毅抱怨父亲“只认分数不认女儿,算什么父亲?跟只认钱不认人没啥区别。” 贾容韬又伤心又委屈,喊道:“我为谁呀?不就是为你们吗?”他跳下床,抄起东西就摔,当然是抓酱油瓶子,拣不值钱的东西撒气。 女儿成绩不好,儿子也不争气。一是上网玩游戏,二是与同学打架,并且屡教不改,差点被学校开除。 二、惊回头,养儿不是养猪 1999年度,贾容韬出差到郑州去看表哥时,发现往日温馨整洁的家,如今冷锅冷灶的,桌上积满了灰尘,墙角挂着蛛网,表哥独自病恹恹地躺在床上,混浊的泪水无声地从蜡黄的脸上流下来,说:龙龙以前是多好的孩子啊,后来我明明看到他讲究吃穿,不走正道,却因为工作忙没有管他。是我害了他呀,也毁了这个家!原来,表哥的儿子龙龙寄宿在学校,离开了父母的管束,像脱缰的野马,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后来竟染上了毒瘾,导致因犯抢劫罪被判刑四年,表嫂气疯了,脱光衣服在大街上乱跑,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回家后,贾容韬想起表哥的泣血哭号,一整夜翻来覆去睡不着:任何成功都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想着如果任由犯有“游戏海洛因”病症的儿子贾毅,如果任由他滑下去,终有一天会变成龙龙那样……想着想着,冷汗顺着他的脊背往下淌。 三、要教育孩儿,自己需先受教育 贾容韬心想,求人不如求己,与其把孩子推给学校,推给别人,还不如把自己变成教育内行。为此他毅然实施三戒——戒烟、戒酒、戒麻将,又订了几种杂志报纸,买来了一大堆名人传记和教育专著,将全部业余时间用来读书。过去,贾容韬和孩子聊天谈心,总是那句重复了几千遍也不嫌烦的“要努力学习呀”,现在他说提“李政道当年……,林肯小时候……”。 当贾容韬第一次问儿子心情好不好时,贾毅大吃一惊:最近我没有和别人打架呀,也没有考试呀!他小心翼翼地看着父亲说:“有啥事?直说吧!” 贾容韬被儿子噎得喘不过气,讪讪地说:“以前我不知道儿子不是猪,不对,我是说养儿子不是养猪,不能喂饱就万事大吉,还要关心儿子的喜怒哀乐。以后我要像歌词里说的那样,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贾毅沉默了一会儿,红着眼睛说:“老爸,谢谢你明白儿子不是猪。比起衣食,我真的更需要精神上的关爱,盼望遇事可以和老爸商量,烦恼了可以向老爸诉说。”

中小学校学生教育成长案例案例二十二

中小学教育学生成长案例 案例介绍 梁某,女,16岁,某中学高一学生,打篮球是主力,爱打扮,学习成绩差,但嫉妒心却很重。她的同桌张某,品学兼优,是个顶呱呱的好学生。每次张某考试得第一名时,梁某就在背后议论张某是事先知道了题目,不然就是碰巧的。梁某经常把张某的笔记本藏起来,让张某不能上好课。只要张某积极主动为班上做好事,梁某心里更不舒服,说张某是爱出风头,爱表现自己。班上如有同学穿着比梁某漂亮时,她便不高兴,暗中嫉妒,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久而久之,梁某的嫉妒心越来越强,凡是别人有比她强的地方,她便心生怨恨,妨火中烧,不仅背后议论人,还恼得晚上失眠。为此,她感到异常痛苦。 案例分析 梁某的这种嫉妒心理是一种恶劣的感情。莎士比亚曾把这种恶劣的感情称为“绿眼妖魔”。谁做了它的俘虏,谁就要受到愚弄。产生嫉妒心理的梁某对别人比她好的地方总感到不满,进而贬低和诋毁,更为严重的是不择手段去伤害同学。 梁某为何有嫉妨之心?一是缺乏自知之明,只见自己所长,不见自己所短,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哪容得别人比自己强?二是好胜心太强,处处都想取胜,事事都想占上风,怎能服气别人超过自己?三是心胸狭窄,缺乏修养,“我行,你就别想行”,“我不行,你也别想行”,“你行,我偏叫你不行”。 辅导方法 1、案例教育 古往今来,因嫉妒而害人的例子屦见不鲜:大将孙膑才能卓越,却被嫉妒的庞涓腕去了双膝;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因为遭到30名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嫉妒,至死未能跨入科学院的大门;被评为大连市特等劳模的售货员董明当上了特等劳模之后,被嫉妒者指责为“风流劳模”、“流里流气”、“有意抬高身价”……等等。 嫉妒之火能毁灭别人,也会断送自己。童话中嫉恨交加的后母想用毒苹果置白雪公主于死地,让她自己成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结果,死的不是白雪公主,而是她自己;《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在“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中气绝身亡等等。 通过这些大量的实例来开导张某,让她认识到嫉妒的危害性。 2、找出自己的闪光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梁某虽然学习成绩差,但她是篮球队的主力、得分能手,打篮球是她的优势,让她发挥这一优势,让她看到自己也有强于别人的地方,那么,梁某就能找到自己的心理位置,得到生活的乐趣。 3、化嫉妒心理为竞争意识 每当梁某出现嫉妒他人的苗头时,开导梁某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为什么这样想?”,“这样想会产生什么后果?”等等。再启发她自奋:“你行,我也行!”,“你行,我比你更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案例:李齐(化名)是个聪明的孩子,头脑灵活,思维活跃而且长得胖乎乎的,非常讨人喜欢。他的接受能力和诵读能力特别强,学习成绩始终是在班里名列前茅,照道理这么聪明又活泼的孩子老师应该是非常喜欢,同学也很愿意跟他做朋友的,事实却恰恰相反。老师无不见他直摇头,同学见到他就立马躲得远远的,就想老鼠见到猫似得害怕。原来,他有个坏毛病,喜欢欺负其他同学,经常是看到班中的同学被他打,因此同学们都非常害怕他。另外,他有多动的毛病,无论是上课还是其他活动,他始终没有办法让自己安静下来,造成老师经常为了他而停下来没办法正常上课。教学进度没法完成,他的特殊行为也影响到班里其他同学的听课、学习情况。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的表现的确让我们很担忧,这么小的孩子就如此行为,等他长大了,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让孩子变成了这样的呢 一、个案基本情况:李齐,九岁,孟家庄小学三年级学生。 二、个案背景:父亲是长途客运司机,长期在外工作,母亲也时常在外打工,家中只剩爷爷奶奶和他三人。爷爷奶奶负责照顾料理他的生活,但对他学习进行的辅导和督促很少。由于父母很少在家,因此李齐跟父亲的沟通和交流很少,他根本不了解父亲其实是怎样一个人。李齐的父亲文化程度也较低,平时只要李齐犯错误或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会用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把孩子打一顿来解决问题。父

母亲常常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而产生矛盾,可以说李齐生活在一个不够安定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所以他与同学的矛盾和在校表现常常有暴力倾向。 三、个案分析 事实上,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多半是源自对父亲行为的模仿。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孩子模仿的主要对象,父母有爱动手的习惯,孩子就也很快地表现出这样的行为特点。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一些不好的东西传递给了可爱的孩子。所以在孩子面前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仔细分析案例还可以发现,当孩子表现出错误倾向时,家长没有去寻找孩子出现问题的缘因,而是将孩子痛打一顿以解决问题,这样的办法并不有效。原因在于父亲没有让孩子“心服口服”。以暴力解决问题时,由暴力产生的不满情绪就会储积下来,它像洪水猛兽,必须找到发泄的途径,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疏导,就会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最终产生过激行为。当孩子表现出错误倾向时,重要的是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并能像大禹治水那样,从源头上给予“疏导”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的指导,改正自己的错误。 四、个案指导 (一)停下来,等一等 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转而和父母搞好关系。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孟津县麻屯镇任屯小学梅倩小学二级教师 一、案例背景: 李阳家长通过近几年来家长学校学习后,在教育子女方面,无论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还是教育效果,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原来存在的一些误区,如“树大自然直”,放任孩子不管;“棍棒底下出孝子”,辱骂喝斥,拳打脚踢等错误理念在学习实践中已“旧貌换新颜”。 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共同分析一下她教育孩子的独到之处。 二、事例过程: 那次见面,她告诉我说,随着孩子一年又一年的长大,原来的书柜已经不够用,要添一只新的书柜,超市里买了一只组装的小书柜,趁家长开会那天,孩子作业少,她想让孩子自己动手把它组装起来。孩子放学回家,看到放在他房间里的一包木板,听了她的建议很愿意自己动手组装书柜,但她只给了孩子工具,并没告诉他怎么拼装。 五点半该吃饭了,她让李阳放下工具和她一起吃晚饭,李阳说等装好了再吃。于是,她就一边吃饭一边看他在客厅间组装书柜,大约过了十分钟,李阳抱怨道:“木板太重了,螺丝又很难拧,干活很费力,木板与木板的接缝开始是没注意,要重新返工,他感到自己笨手笨脚。要是老板雇佣我这

样的员工,企业一定要亏损的,那么我一定要被老板炒鱿鱼的”。但她听后并没责怪他,而是立即提醒他,企业招收新员工时有三个月试用期,又进一步开玩笑:“要是你叔叔的公司招得到像你这样又聪明又肯吃苦的员工,妈妈每天都会高兴的。”大概上第三颗螺丝时,因手劲太大,木板有点弄坏了,李阳着急得叫起来:“完了,我把它弄坏了。”她走近一看,没大碍。又鼓励他说:“别紧张,只管放手做,真的弄坏了,就算是妈妈送给你的一个大礼物,我再花50元钱给你买一个。”等全家都吃完晚饭,李阳还是不愿放下手中的活,她并没催他,而是随他的意。 散步回来之后,她就去李阳的小房间,真是出人意料,小房间变了样,地板擦的很干净,书桌上放着整齐的文具,装好的小书柜放在一个最合适的位置,书柜里放着许多书,墙上还贴了他自己的画。顿时像换了房子一样,空间变大了。 从那以后,李阳总喜欢动手做一些小玩物、手工品等,这不仅开发了他的智力,激发了他的创新意识,还让他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真是一举多得。 三、点评: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孩子自己动手组装小书柜的故事,引导、鼓励孩子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尤其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的鼓励是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孩子做事有顾虑时,父母引导他放下思想包袱,大胆

家庭教育优秀案例图文稿

家庭教育优秀案例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做孩子心灵的守护者 长胜学校 一位在中国工作的外籍教师,根据多年的观察发现,中国的很多父母省吃俭用,把所有的钱都存起来,甚至拿出自己的养老金、看病的钱来替儿女交学费、找工作、买房结婚、照顾孙子。这种爱的方式让不少“老外”感到不可思议。 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的。”但是,怎样爱孩子,却不是每个家长都有清醒的认识。有的家长忙于事业、忙着赚钱,放弃了对子女的养育,小的时候扔给爷爷奶奶,长大以后交给学校、推到社会。在他们看来,人的成长和成才是用钱堆出来的。有的家长“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追求,甘于当孩子的“陪读”和“陪练”。 实际上,放任和包办这两个极端,都不是真正爱孩子。在乡村中,有多少个“留守孩子”可怜巴巴地期盼着父母的疼爱;在城市里,有多少“生活不能自理”的大学生抱怨父母的溺爱;还有多少个顽皮少年,在父母粗暴的“棒喝”下,走向违法犯罪的危险边缘。舐犊之情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但天然的父母却不一定天然合格、天然称职。爱,需要理性;养育,是一门科学。 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过“神童”魏永康的独特经历。从小到大,母亲对魏永康的惟一要求是专心学习。魏永康13岁考上大学,17岁到中科院硕博连读。然而,由于生活中的事情完全由母亲包办,魏永康不懂得如何跟周围的人交往;读研后,因为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知识结构不适

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学校劝退。在这位含辛茹苦、对孩子倾注了全部心血的母亲身上,人们看到了母爱的伟大,也看到了溺爱的害处。 对孩子期望值高是家长的普遍心态。在我们身边,“逼子成龙”、“逼女成凤”的事屡见不鲜。然而,这种忽视孩子天分的“填鸭式教育”、强迫式教育,常常会遏制孩子的成长空间,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当然应该重视孩子的学业。然而,孩子成绩突出,但未必快乐;孩子学历很高,却未必成才。家长当然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但不能无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更不能粗暴干涉孩子正确选择的权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家庭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和日后的生活。因此,对家长来说,养和育同等重要。从一般意义上说,要使孩子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家长首先要言传身教;要提高孩子的全面素质,家长也要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孩子营造一个文明健康向上的家庭生活环境,这是家长的责任。 爱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要履行一种教育的责任;爱不是为孩子包办一切,而是教会他们懂得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爱不是粗暴的命令,而是充分地尊重孩子的爱好、兴趣,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和优势;爱不是把孩子变成温室里的花朵,而是让他们像海燕一样自由地飞翔,面对困难勇敢拼搏。 我们应该懂得,爱是一种最纯正、最美好的感情,但也要讲爱的艺术、爱的科学。愿天下父母无私、真诚、崇高的爱,成为孩子成长成才的沃土,而不是一种羁绊和负担。

家庭教育优秀案例60683

注重细节调动情感 ——家庭教育的成功关键 五(3)班洪滔家长洪秀东 教育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将孩子社会化的问题。鲁迅曾经批评一些人只会做孩子之父,不会做人之父。按照鲁迅的意思,一个孩子呱呱坠地,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人胚;只有这个孩子进入人类社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接受了人类的语言、情感、生活常识、基本文化等),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孩子的社会化化得优还是劣,这和孩子的监护者和教育者密切相关。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父母是孩子的起始性长期性的监护者和教育者,是造成孩子社会化优劣的重要因素。有的父母极不善于教育孩子,对孩子的社会化所起的积极作用很少,所以鲁迅批评他们只会做孩子之父,不会做人之父。 人的社会化是有层次的。学会在社会中生活与交往所需的基本语言、情感、礼貌、生活常识、文化知识等,这种社会化层次可称为“基层次”;在基层次基础上,还历练了但任县乡领导、经营中小企业、协调小范围人事关系的较好素质,这种社会化层次可称为“中层次”;在基层次和中层次基础上,还造就了担任省、部、军团领导、经营大型企业、战略性协调大范围人事关系的基本素质,这种社会化层次可称为“高层次”;在高层次的基础上,更生升华了能引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向前进的领袖性智慧、人格、气质等,这种社会化层次可称为“顶层次”。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帮助孩子实现基层次社会化的重要人物是父母。在帮助孩子实现基层社会化这件事上,不一定文化程度高的父母比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做的好。因为基层次社会化的内容是一般社会成员都能具备的,而从父母具备引起孩子具备,需要的不是父母具有很高的文化程度,而是父母具有对孩子的良好的感染力、引导力和细致的行动。在这里,成功的关键是注重细节、调动感情,即善于从细节上培养孩子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从调动孩子的积极情感上加速孩子的社会化。 请看两位农家母亲与自己的孩子的相处状态: 母亲甲带着四岁的儿子小敏洗菜、做饭、用餐。整个过程从坐在庭院里剥豆荚开始。母亲说:“小敏,你拿条小凳来给妈妈坐,妈妈的脚蹲痛了。”“噢,我去拿。”“妈妈,给你!”“哦,谢谢小敏,小敏真乖。”“妈妈,我也来剥豆荚!”“好的。”“哇,小敏剥了一个这么大的豆荚呀!这么大,里面有几颗豆子呀?”“妈妈,有五颗。”“哦,小敏能干,能数五颗豆子了。”“妈妈,这个豆荚这么小呢!”“哦,这么小,里面有几颗豆子呀!”“妈妈,二颗。”“噢,大豆荚包着五颗,小豆荚里包着二颗,五颗多还是二颗多呀?”------菜烧好摆到桌子上,小敏爬到凳子要去舀菜吃,母亲说:“小敏,今天你舅舅要到我们家来吃饭的,舅舅是客人,应该等客人来了一起吃,这是礼貌。”“懂礼貌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是吗妈妈?”“是,小敏真聪明,小敏是世界最聪明的孩子!” 母亲乙带着四岁的女儿小慧洗衣、做饭、用餐。整个过程从站在洗衣池边洗衣服开始。小慧拿过一只袜子学着妈妈擦肥皂洗起来,母亲历声说:“别动!你去玩!”小慧放下袜子呆了一会走开了,用一根棒子去拨大盆子里的小鸡。“别动!揍死你!”母亲又严厉的说。小慧放下棒子走到洗衣水流出的水池口去玩水,一会儿就把裤子玩湿了。“你一下犯这样一下犯那样!看,裤子全弄湿了!”母亲走过来“啪”的一巴掌,脖子上一把抓把小慧拎起来放到空地上。不声不响的小慧这时“哇——”的一声赖在地上哭起来,大而单调的哭声在这个庭院里孤零零的响了半晌。母亲却感到自在,其中或骂一句:“死哭!”并不怎么理会他。饭还有烧好,两碗菜上桌,小慧便爬上凳子一人吃起菜来了。吃得桌子上沾了许多菜汤菜碎,待父带着客人回家吃饭,桌子上已“半边席散”。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大全

教育孩子一直是家长必修的课题,把孩子教育好始终是家长的头号任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以下是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供家长们参阅. 一、注重教子做人.中国传统家教的精华是注重教子做人.中国历代关于家教的家规、家训、家范无一不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内容;历史上的慈父良母也无一不是在教子做人方面为世人称颂.北宋中期包拯针对当时社会腐败的状况,特别重视后代的品德教育.他晚年请石匠将他立下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在犯赃滥者,不得入归本这家,亡死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刻在碑上,将碑镶立于堂屋的东壁,令子孙时时观瞻,严格奉行. 唐太宗晚年预感余日无多,便认真总结历史上各朝特别是隋朝的统治经验,作《帝范》十二篇,传授给太子李治.他对李治说:“修身之法,治国之道都说在这本书里,我死时不用再作其他遗言了.”太宗还告诫说:“要建立一个国家,成功是很艰难的,破败却很容易;要保持一个稳固的帝位则更难,而要失去它却是很容易.你要千万爱惜,千万谨慎!” 古人不仅把立德作为家教的重点,而且要求子女有自立精神.北宋丞相王旦,平生不置田宅,说:“子孙当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清朝画家郑板桥52岁始得子,但他严格要求儿子.提出“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的家教原则.他临终时给儿子留下遗书:“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事业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哲人柏拉图有句名言:“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他主张通过故事、诗歌、戏剧、历史、演说、技艺音乐来教充青少年,“陶冶心灵”.他认为故事与诗歌的内容应该能够培养青少年“既温文又勇敢”、能养成“自成克制的美德”.17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1632——1704)主张对青少年进行“绅士教育”,他最重视道德教育.他说:“我认为在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由引可见,古今中外家教都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它也是成功家教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 二、注重言传身教.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家教成功的必要条件.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位塾师,当时过着“半饥半寒,迁就度日”的生活,可是对贫穷的乡亲和邻里,却能“视人之急犹已家,虽至贫再三,尚疾病死葬,靡不竭力解推,忘乎其为屡空也”.少年时的林则徐就亲眼看见父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米,全都送给了贫如洗的三伯林天策,自己一家人只好忍饥挨饿.父亲还事先嘱咐他说:“伯父来,不得说我们没米吃了.”林宾日“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有一次一个土豪想用金钱贿赂林宾日,为其保送文童,遭他拒绝.还有一次一个富户人家想重金聘林宾日去当家庭教师,林宾日一想到此人在乡里的劣迹,便一口回绝了.父亲的言行举止,给林则徐以深刻的影响.后来他在官场上注意了解民间疾苦,作风廉洁刚直,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这当然不是偶然的.托乐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影响的结果.” 三、注意教育方法.国外流传着这样一首《育儿歌》:“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这首育儿歌,含有丰富的哲理,说明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等,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都有密切的关系.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詹姆斯·毕伯库克曾对1300多位称职的父母做了调查研究,他归纳出了要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喜欢且经常与孩子亲近,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2、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学习,乐于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困难;

学生成长案例

学生成长案例 好习惯伴我成长 石板小学曾红宇 一、个案资料 祝XX,今年9岁了,是从上一个年级留级下来的,他的到来,使班里的一些男孩也开始出现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搞玩具,不完成作业,张口骂人打架等。他本人更是如此:上课不守纪律,搞东西、讲话、哗众取宠;课堂作业马马虎虎、不能按时上交;家庭作业长期不做,回家就跟爷爷、奶奶说做完了或是说老师没有布置作业,到学校又跟老师说忘了带来或是作业本不见了;次次单元检测成绩垫底;课间活动爱与同学发生冲突…… 父母离异,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他随爷爷、奶奶居住,为了生计,爷爷、奶奶开了一个麻将馆。爷爷常年有病,不能过于劳累,奶奶很早就要去守麻将馆,于是经常早上拿几块钱让孩子出去吃早饭,,下午放学,孩子到麻将馆做作业、玩耍,等到天黑,麻将散场,才和奶奶一起回家。时间早奶奶就为他做晚饭,时间晚了,就在麻将馆买一点小吃让他填肚子,回家就睡觉了。家长长期与孩子缺乏沟通、交流,使他倍感孤独,孩子在潜意识中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渴望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当这些得不到时,对于一个这样的孩子又不知道如何来表达这种情绪,于是便以一种叛逆的方式宣泄出来:上课时不能按铃声进课堂,不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要么用纸团砸前面的同学,要么向同学吐唾沫;下课后,经常大喊大叫或与同学大打出手……以此来引起别人的关注。老师教育他的话马上听马上忘;和同学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但是这个孩子思维能力很强,热爱运动,反应很快,,如果态度认真一点,他应该是出类拔萃的。

二、个案分析 1、由于父母离异,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偶尔回家,也只是给他买点吃的、穿的,从不过问他的学习和生活。他随爷爷、奶奶居住,老人识字不多,无法辅导他的学习,只管她的吃、穿、住;同时他是家族孙辈中的独子,亲友们,特别是爷爷、奶奶异常溺爱,是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任何人不能说他的一点不是。因此在学习之初,无人管教,凡事随心所欲,过于放纵,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反而特别的懒惰、固执、叛逆、极度自我、没有责任感,注意力不集中。 2、在班级里,一则年龄大,二则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三、教育方法 1、根据祝XX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于是我与其父母取得联系,让他们勤与孩子打电话交流沟通,让孩子明白,父母虽然分隔两地,但对他的爱与关怀是不变的。并让他的爷爷奶奶一定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老师更好的配合,严格管教孩子。 2、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耐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