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标准答案(hw)

国际贸易标准答案(hw)

国际贸易标准答案(hw)
国际贸易标准答案(hw)

国际贸易答案(hw)

————————————————————————————————作者:————————————————————————————————日期:

2

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

1. 假设在自给自足条件下,中国的汽车价格是20万/辆,需求量为100万辆。

中美两国进行汽车贸易,国际市场价格为15万/辆,中国自己生产60万辆,从美国进口60万辆。中国的消费者是获得收益还是受到损失?生产者呢?总福利增加了吗?请用图和数值说明。

思路:中国的消费者从价格的下降中获益,生产者受损。社会总福利增加了。

从图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剩余增加了ABDE ,生产者剩余减少了ABCE ,总福利增加了

CED 。

2. 假设大米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没有贸易发生以前,

英国的大米/钢铁相对价格为4,菲律宾的大米/钢铁的相对价格为0.5。假设两国自由贸易的结果使大米/钢铁相对价格变成2,请用社会无差异曲线说明贸易发生后两国福利的改变,并标出各国的贸易三角。

思路:英国出口钢铁进口大米,贸易使英国能更加集中生产钢铁,然后用AE 单位钢铁与菲

律宾交换BE 单位大米,福利水平提高了U1-U0。同样菲律宾把一部分资源从钢铁部门转到大米生产部门,再将多余的大米B’E’与英国交换钢铁A’E’,福利水平也得到提高U1’-U’0。

3. 在H -O 模型中,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大米的国内市场价格是每

吨100美元,而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是每吨120美元。在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出现什么趋势?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出口1000吨大米的话,中国的纯收益(或纯损失)是多少?(用图和数字说明)

英国

菲律宾 大

U 0

U

1

P=2 P=4 钢

U ’

U ’0 P=2

P=0

E

A

B E ’ A ’ B ’ 60 100 P Q 20 15 E A B

C D

思路:若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上升。

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出口1000吨大米的话,中国的消费者会由于价格上升损失a 部分的面积的利益;而生产者将由于提价得到a+b 部分面积的收益,整个经济的纯

收益为b,面积为1/2*(120-100)*1000=10000。

4. “一种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该产品的自由贸易所

带来的收益越大”。请评论并用图说明。

思路:如果国内市场价格反映了生产成本,则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说明比较优势(国内

价格低于国际价格时)或比较劣势(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时)越明显,在一定的国内供给和需求弹性下,贸易量会很大,从而自由贸易的收益会越大。这可以用下图说明(以出口产品市场为例)。

Pd 为自由贸易以前国内价格,Pw 和Pw ‘为两种世界价格,可见后者与国内价格相差

更大,比较这两种世界价格下该国的净收益,可以发现Pw 价格下净收益为c 面积,而Pw ’价格下净收益为b+c 。

5. 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

Dc = 2000 - 0.02P Sc = 1200 + 0.02P

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题:

(1) 贸易前,中国汽车的产量和价格;

(2) 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口或出口量; (3) 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者、厂商和整个社会的福利影响

思路:

100

120 价格(美100 数量(吨)

b

a

价格 100

P ’P d

数量

b a P w c

(1) 令Dc =Sc ,得贸易前中国汽车价格为20000,产量为1600。 (2) 自由贸易下中国进口汽车,由于假设中国为汽车进口小国,则国内汽车价格等于国际市场价格10000,汽车的需求为1800,生产为1400,进口量为400。

(3)

消费者福利增加a+b=1/2*(1800+1600)*10000=1.7*10

7

生产者利润减少a=1/2*(1400+1600)*10000=1.5*10

7

社会福利增加b=(a+b)-a=2*10

6

6. 假设A 、B 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

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A 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 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则

(1) 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2) 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3) 假设所有要素都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

品?

(4) 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出

口食品?

思路:

(1) 由于B 国的资本劳动比例高于A 国,所以B 国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2) 由于衣服的劳动资本比例高于食品,所以衣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3) A 国最多能生产160/3单位的衣服和50单位的食品;B 国最多能生产40单位的衣服和40单位的食品。

(4) 根据H-O 模型的结论,服装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应由劳动充裕的国定即A 国出口,食品为资本为密集型的产品应由资本充裕的国家即B 国出口。

7. 设越南(V 国)和马来西亚(M 国)两国大米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PV = 1.5 – QDV, PM = 2.2 - 2QDM

供给曲线分别为:

PV = 0.1 + QSV, PM = 0.6 + 2QSM

请计算:

(1) 两国自给自足时大米市场均衡时的产量和价格。

(2) 自由贸易时国际市场大米的价格和各国的进口量或出口量。

(3) 自由贸易带来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收益或损失,以及两国的净福利收

益或损失。

价格 20000

数量

10000

1400 1600

a b S C

D C

思路:

(1) 自给自足时V 国大米价格为0.8,产量为0.7,M 国大米价格为1.4,产量为0.4。

(2) 两国总需求为QWD=QDV+QDM=(1.5-P)+(1.1-0.5P)=2.6-1.5P 两国总供给为QWS=QSV+QSM=(P-0.1)+(0.5P-0.3)=1.5P-0.4

令QWD=QSW,得P=1, QDV=0.5, QSV=0.9,所以V 国出口量QSV- QDV=0.4,也等于M 国的进口量。 (3)

V 国:消费者剩余变化=-1/2*[0.7+(0.7-1/2*0.4)]*(1.0-0.8)= -0.12

生产者剩余变化=1/2*[0.7+(0.7+1/2*0.4)]*(1.0-0.8)= -0.16 净收益=阴影部分面积=1/2*0.2*0.4=0.04

M 国:消费者剩余变化=1/2*[0.4+(0.4+1/2*0.4)]*(1.4-1.0)= 0.20

生产者剩余变化=-1/2*[0.4+(0.4-1/2*0.4)]*(1.4-1.0)= -0.12 净收益=阴影部分面积=1/2*0.4*0.4=0.08

世界总收益= V 国净收益+M 国净收益=0.04+0.08=0.12。

第四章

新古典贸易模型:扩展与应用

1. 中国相对于菲律宾而言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假设中国和菲律宾生产每单位大

米和钢铁的要素投入如下:

中国 菲律宾 大米 钢铁 大米 钢铁 劳动投入 .50 .25 .80 .35 土地投入 .20 .15 .10 .20 资本投入 .30 .60 .10 .45

(A )V 国大米市场 (B )国际大米市场 (C )M 国大米市场 1.价格 P 0.7 价格 价格 P 1.

4 1.出进 0.4 0.4

D D M D S S S

(1)如果开放贸易,中国应该出口什么,进口什么?

(2)如果各种要素都不能自由流动,开放贸易使得中国的哪些要素得益?哪些要素受损?

(3)如果只有劳动力可以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土地和资本不能流动。情况又如何?

思路:

(1)如果开放贸易,中国应该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大米 ,进口自己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钢铁。

(2)如果各种要素都不能自由流动,开放贸易使出口产品——大米的价格上升,大米行业的所有要素都会受益;相反,进口产品——钢铁的价格下降使得

钢铁行业的所有要素受损。

(3)如果仅劳动力可以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价格上升的行业——大米行业中的不流动要素——土地和资本继续受益,价格下降的行业——钢铁行

业中的不流动要素——土地和资本会进一步受损。流动要素——劳动力的收益不

确定。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造成工人工资下降,失业增加。”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阐述。

思路:不同意。因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使中国的贸易量扩大,中国会扩大对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这种产品中密集使用的要素——劳动力的收益是增加的,对这种要素的需求也会增加,所以失业应该不会增加。

3.假设A国是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以劳动力和土地两种要素生产服装和玉米。

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玉米是土地密集型产品。给定A国作为一个小国参加自由贸易。

(1) A国会出口什么产品?

(2) A国国内服装和玉米的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

(3)假设突然有大批移民进入A国,对该国的生产、贸易量和福利有什么影响?请简要说明。

(4)如果A国是个大国,上述3题的结论还会一样吗?

思路:

(1)A国会出口服装。

(2)A国作为一个小国参加自由贸易后会出口服装进口玉米,从而导致服装价格上升,玉米价格下降。

(3)由罗勃津斯基定理,大量移民的涌入会使该国密集使用劳动的产品——服装的生产增加,同时使另一种产品——玉米的生产下降,贸易量扩大,社会

总体的福利也会扩大。

(4)如果A国是大国,则前两问不变。由于大国的贸易条件会随着进出口量的变化而变化,第三问的结论有被大国贸易条件恶化所抵消,这种贸易条件恶

化的程度取决于进出口产品的供需弹性。

4.如果假定法国生产葡萄和汽车,土地是生产葡萄的特定要素,资本是生产汽

车的特定要素。工人可以在这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在特定要素模型的框架内,讨论国内要素的报酬怎样变化。

(1)世界市场上葡萄的价格上升5%;

(2)有大量外国汽车厂商到法国投资;

(3)生产葡萄和汽车的工人都减少。

思路:

(1)名义工资上升,但用葡萄价格衡量的价格实际工资;名义和实际地租上升;名义和实际利率下降。

(2)名义和实际工资都上升;名义和实际地租下降;资本的名义和实际总收益都会增加,但是名义和实际利率的变化无法确定。

(3)名义和实际工资上升;名义和实际地租下降;名义和实际利率下降。

5.美国国会在2000年就是否给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一案进行投票表决。

此案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各方都在努力游说。反对该提案的主要是美国的各个工会组织,而支持的多是大公司。为什么?

思路:给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意味着增加与中国的贸易,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自由贸易的趋势是增加出口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收益,减少进口产品中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收益,所以美国一旦扩大了与中国的贸易就会改变国内各要素的收益:降低美国国内的劳动力的收益,同时增加国内资本的收益,所以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工会组织反对该提案,大公司支持该提案。

6.“自由贸易使穷国受损富国受益。”请评论。

思路:一般来讲,自由贸易通过使各个国家专业化生产并且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没有优势的产品,使资源达到更优的配置,增加各国的总体福利水平。

7.在特殊要素模型中,试讨论以下定理是否继续成立:

(1)斯托尔珀-萨缪尔逊定理

(2)罗勃津斯基定理

思路:

(1)只对特定要素成立。在特殊要素模型中,一种产品价格的增加会使该产品使用的特定要素的价格增加,而使另一种产品使用的特定要素价格下降,公

共要素价格的变动不确定。

(2)只对特定要素成立。因为特定要素的增加会使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产量增加,而使另一种产品的产量下降,但是公共要素的增加就会使两种产品的产

量都增加。

8.在特殊要素模型中,试证明:钢铁价格(Ps)上升(比如说,10%),(1)钢铁行业的特定要素(资本)的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增加;

(2)大米行业的特定要素(土地)的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下降。

思路:(见下图)

(1)钢铁价格上升之前大米行业的特定要素——土地的名义收益用CAWA 的面积表示,钢铁行业特定要素——资本的名义收益用DAWA的面积表示;

(2)钢铁价格上升后土地的名义收益降为CBWB,由于大米价格不变,钢铁价格上升,所以无论用何种价格来衡量土地的实际收益都是下降的。资本的名

义收益上升为EBWB,大于钢铁价格上升的幅度,所以实际收益也上升。

9. 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劳动L 是公共要素,资本K 是生产汽车的特定要素,石

油N 是生产汽油的特定要素。已知:汽车的生产函数为1/21/2(,)M f K L K L =?,

国内需求函数为;392

M M

P Q =,汽油的生产函数为1/21/2(,)G f N L N L =?,国内需

求函数为8

G G

P Q =。该经济三种投入要素的禀赋分别为:劳动200单位,资

本4单位,石油16单位。国际市场上汽车价格为8,汽油的价格为4 。试求: (1) 封闭经济情况下的均衡工资水平,以及汽车与汽油的产量、价格。 (2) 求开放后的均衡工资以及两部门的产量、贸易量(假设小国情形)。 (3) 现在该国发现了新的大油田使石油禀赋从16骤升至784,求开放后均衡工

资以及两部门的产量,并联系“荷兰病“说明新石油储量的发现对经济的影响。

思路:

(1)

1111

2222

,239219621,28,14,8,1

M M M M G G G M G M M G G W W W W W

MP Q L L MP L L P P W Q P Q P --=∴===∴======Q Q 同理综合上面两式得

(2)

11

22,,2100,0.884

20,49,29;40,2,38;

M G M G M G M G M M M M M G G G M M W W W

W MP MP L L L L W P P f Q IM Q f f Q EX f Q --==∴========-====-=Q 即

(3)

L r ’

工资

工资

P S *MP 钢铁

D

P W A C

L r 劳动

W 大米P r

*MP

1112

2

2

14,568,196,4,4,

4,49445392,3922390

G G G

M G M M M G G MP L W L L L L W f IM f EX -

-

-

========-===-=

很显然,巨大石油储量的发现,使汽车部门大量萎缩,经济更加依赖进口;同时出口部门得到极大的壮大。

10. 一个完全竞争的小国经济中有两个行业:工业制成品M 与粮食F ,价格分别

为M P 与F P ,生产函数分别为 2/31/3(,)M f K L K L =?,1/32/3(,)F f K L K L =? ,生产技术给定不变。社会总劳动量为*L ,总资本量为*K 。试证明: (1) 一种要素的增加必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产量增加,而使另一种产品

产量下降。即要证*L 的增加引起F 产量增加,M 产量下降;*K 的增加引起M 产量增加, F 产量下降。

(2) 一种产品价格增加必使它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增加,而使另一种要素价格

下降。即要证M P 的增加引起资本价格(R )增加,劳动力价格(W)下降;F

P 的增加引起劳动力价格增加,资本价格下降(提示:W 与R 可以由本题内生地决定,而不像价格那样事先外生给定,此题可参考本章附录1)

思路:

? 先求单位产量的要素投入a KM , a KF , a LM , a LF ,

对M 部门有 a KM =21/3(w/r )1/3, a LM =2-2/3(r/w )2/3

;

对`F 部门有 a KF =2-2/3(w/r )2/3, a LF =21/3(r/w )1/3

? 由规模报酬不变得单位产量的要素投入不变,从而可以求出经济中的要素总需求,再由

要素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可列出方程(1)与(2);再由完全竞争市场得出利润为零有方程(3)与(4)。用M 表示M 部门的总产量,用F 表示F 部门的总产量,方程如下: L *

= M a LM +F a LF (1) K *

= M a KM +F a KF (2) P M = w a LM +r a KM (3) P F = w a LF +r a KF (4)

? 此方程组是关于r,w,M,F 的方程组,解得r=22/3/3*p M 2/p F ,w=22/3/3*p F 2

/p M ,

M=1/3*[25/3p M /p F *K *-22/3(p F/p M )2L *],F=1/3*[25/3p F /p M *L *-22/3(p M/p F )2K *

] ? 将M 与L 分别对K*与L*求偏导得第一问即证明了著名的Rybcszynski 定理的,将w

与 r 分别对pM 与pF 得第二问即著名的Stolper-Samuelson 定理。 ? 证明命题2的第2种方法:

要素市场上均衡时,有如下关系成立: 同种要素在两部门获得相同的收益:

资本收益:-11-22

333

3M M M F F F M 2F 1P K L P K L K 3K 3

r ??=

===?? (1) 工资水平:2211

3333M M M F F F M 1F 2

P K L P K L L 3L 3ω--??=

===?? (2) (1)

(2)

得到:F M F M L L 4K K = (3)

将(3)带入(1)得到: 11

M M 33M F

L P

()2K P -= (4)

35道国际贸易实务计算题及答案

35道国际贸易实务计算题及答案(1) 公量计重 主要用于少数经济价值较高而水分含量极不稳定的商品,如羊毛、生丝、棉花等。 公量=干量+标准水分量 =实际重量×(1+标准回潮率)/(1 +实际回潮率) 公量的计算公式: 公量=商品干净重×(1+公定回潮率)=商品净重×(1+公定回潮率) /(1+实际回潮率) 实际回潮率=实际含水量/干重 注:干量=商品干净重=干重商品净重=实际重量公定回潮率=标准回潮 率 公量的计算 1.例题:内蒙古某出口公司向韩国出口10公吨羊毛,标准回潮率为11%,经抽样证明10公斤纯羊毛用科学方法抽干水后净重8公斤干羊毛,求用公量计算的交货重量为多少? <解答1 > 实际回潮率=水分/干量=(10-8)/8*100%=25% 公量=实际重量×(1+标准回潮率)/(1 +实际回潮率)=10(1+11%)/(1+25%)=8.88(公吨) 答:该批生丝的公量为8.88公吨。 <解答2 > 净剩的8公吨为干量, 公量=干量×(1+公定回潮率) =8×(1+11%) =8.88(公吨) 答:该批生丝的公量为8.88公吨。 2.、一批出口货物做CFR价为250000美元,现客户要求改报CIF价加20%投保海运一切险,我方同意照办,如保险费率为0.6%时,我方应向客户报价多少? 解:CIF=CFR+保险费 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CIF×(1+20%)×0.6% CIF=CFR+CIF×(1+20%)×0.6% CIF=CFR÷(1-120%×0.6%) =250000÷0.9928 =251813.05美元 答:我方应报价251813.05美元 3.、一批出口货CFR价为1980美元,现客户来电要求按CIF价加20%投保海上一切险,我方照办,如保险费率为2%时,我方应向客户补收保险费若干?

《国际贸易学》考试试题

《国际贸易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价格转移:指的是跨国公司为了达到减少税收的目的,借助不同辖区的税收体系,通过公司内部的不同部门,如母公司与子公司或海外两个子公司之间的定价,将资源在不同辖区的子公司之间转移。由于定价的灵活性,公司在实施价格转移战略时通常将因缴纳税收入由高税率国家转移到低税率国家;将较高的成本支出由低税国家转向高税国家。为防财税流失,不少国家及地方政府通过立法禁止或限制移转定价的交易,将其列为逃税行为。 2. 贸易转移: 指一国产品遭到另一国的贸易保障措施后转而大量向其他国家出口。是指产品从过去进口自较低生产成本国转向从较高成本国进口的过程和现象,这是在一体化过程中应予以注意的情况。 3. S-S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假设一国只生产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的提高会增加该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那种要素的收入,同时减少 ( 按两种商品情况 ) ,另一产生产要素的收入。开展贸易后,会使出口行业(价格上升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而使进口竞争行业(价格下跌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 4. 外汇倾销:是指一国政府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手段来达到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能力和扩大出口的目的。这是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 5. "两反两保":为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两反一保”为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简称,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用于维护公平贸易,依法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法律制度。特别保障措施与保障措施相比较,主要体现在实施对象的选择性、实施要件下降、磋商优先性减弱、实施程序简单、实施期限延长、出口限制更严、贸易补偿缺乏、丧失了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等方面。 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1. 简述要素禀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 1)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价格的绝对差异。(2)价格的绝对差异是由于成本的绝对差异。(3)成本的绝对差异主要是由于:第一、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第二、不同产生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的比例不同。(4)国际贸易的流向应该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去;资本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相对缺乏的国家去。 2. 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 “产业内”的产品虽然在功能上可以相互替代,但仍存在差异。 2. 生产存在“规模经济”,相对单一的生产可以降低成本。因此通过分工生产相对单一的产品,再通过贸易实现市场上产品的多样性。 3. 收入接近的国家之间需求更加相似,出现在其市场上的产品更加类似,他们之间更具备进行产业内分工和贸易的可能性。 1、产品差别 2、规模经济 3、消费者偏好差别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计算公式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计算公式 一、佣金计算公式: ⑴含佣价=净价+单位佣金 ⑵单位佣金=含佣价×佣金率 ⑶含佣价=净价+ (含佣价×佣金率)=净价/(1-佣金率) 二、折扣计算公式: ⑴折实售价=原价×(1-折扣率) ⑵折扣金额=原价×折扣率 三、三种贸易术语及其含佣价间的换算公式 1、以FOB价换算为其他价格 (1)CFR=FOB+F (2)CFRC=FOB+F /(1-佣金率) (3)CIF=FOB+F /(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投保加成=1+投保加成率)(4)CIFC=FOB+F / (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佣金率) 2、以CFR换算为其他价格 (1)FOB=CFR - F (2)CFRC= CFR / (1-佣金率) (3)CIF=CFR / (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 (4)CIFC= CFR / (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 佣金率) 3、以CFRC价换算为其他价格 (1)FOB=[ CFRC×(1-佣金率)] - F (2)CFR=CFRC×(1-佣金率) (3)CIF=[CFRC×(1-佣金率)] / (1-保险费费率×投保加成) (4)CIFC= [CFRC×(1-佣金率)] / (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佣金率) 4、以CIF价换算为其他价格 (1)FOB= CIF×(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 F (2)CFR= CIF×(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 (3)CFRC= [CIF×(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 /(1-佣金率) 5、以CIFC价换算成其他价格 (1)FOB= CIFC×(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佣金率)- F (2)CFR= CIFC ×(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佣金率) (3)CFRC=[CIFC ×(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佣金率)] /(1-佣金率) 四、价格核算公式: 1、成本核算公式 ⑴实际采购成本=含税成本(进货成本)-出口退税金额 ⑵出口退税金额=含税成本×出口退税率÷(1+增值税率) 2、运费核算公式 ⑴件杂货运费;基本运费+附加费 ⑵集装箱运费;拼箱与件杂货运费一样计算整箱运费=包厢费率+附加费 3、保险费核算公式 ⑴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⑵保险金额=CIF价格×(1+保险加成率) 投保加成率一般为10%,保险金额以CIF(CIP)价格或发票金额为基础计算

南开16秋学期《国际经济学(尔雅)》在线作业

17春南开16秋学期《国际经济学(尔雅)》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 1. 按照比较利益理论发展国际贸易易于引起经济结构失衡称作 A. 凯恩斯陷阱 B. 流动性陷阱 C. 荷兰病 D. 比较利益陷阱 正确答案: 2. 李嘉图是在哪位经济学家的鼓励下写出自己的经济学著作,并一举成名的 A. 马克思 B. 亚当·斯密 C. 詹姆斯·穆勒 D. 凯恩斯 正确答案: 3. 根据谁的一般均衡理论,只要国际市场均衡了,国内市场一般就均衡了。 A. 米德 B. 萨缪尔森 C. 斯蒂格利茨 D. 马歇尔 正确答案: 4.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B. 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 C.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D. 国与国之间的金融关系 正确答案: 5. 下列哪个不是调节国际收支的方法。 A. 外汇管制 B. 弹性调节法 C. 关税壁垒 D. 货币法 正确答案: 6. 在对最终产品征收进口关税的名义税率不变时,对进口原料和中间产品征收的关税税率越低,该名义关税税率的保护作用就()。 A. 越小 B. 不变 C. 越大

D. 不确定 正确答案: 7. 一个国家实施关税的根本目的是()。 A. 增加财政收入 B. 保护国内幼稚产业 C. 损害国外企业利益 D. 调节产业结构 正确答案: 8. 当前,商品的国际价格更加贴近于()国家。 A. 发达 B. 发展中 C. 贫穷 D. 封闭 正确答案: 9. 哪个经济学家通过贸易模型论证了贸易可以达到双赢。 A. 克鲁格曼 B. 李嘉图 C. 亚当斯密 D. 凯恩斯 正确答案: 10. 1994年乌拉圭贸易回合达成协议,2005年之后取消()的进口配额。 A. 金融产业 B. 汽车行业 C. 航空行业 D. 纺织品 正确答案: 11. FDI指的是()。 A. 劳动力投资 B. 技术投资 C. 间接资本投资 D. 直接资本投资 正确答案: 12. 弹性调节法是一种()的分析方法。 A. 一般均衡 B. 规范 C. 局部均衡 D. 实证 正确答案: 13. 经济学的语言越高级,就是越() A. 实践化 B. 逻辑化 C. 数学化 D. 法制化 正确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计算题及答案

35道国际贸易实务计算题及答案 (1)公量计重 主要用于少数经济价值较高而水分含量极不稳定的商品,如羊毛、生丝、棉花等。 公量= 干量+ 标准水分量 =实际重量×(1+ 标准回潮率)/(1 + 实际回潮率) 公量的计算公式: 公量=商品干净重×(1+公定回潮率)=商品净重×(1+公定回潮率) /(1+实际回潮率) 实际回潮率=实际含水量/干重 注:干量=商品干净重=干重商品净重=实际重量公定回潮率=标准回潮率 公量的计算 1.例题:内蒙古某出口公司向韩国出口10公吨羊毛,标准回潮率为11%,经抽样证明10公斤纯羊毛用科学方法抽干水后净重8公斤干羊毛,求用公量计算的交货重量为多少? 实际回潮率=水分/干量=(10-8)/8*100%=25% 公量=实际重量×(1+ 标准回潮率)/(1 + 实际回潮率)=10(1+11%)/(1+25%)=8.88(公吨) 答:该批生丝的公量为8.88公吨。净剩的8公吨为干量, 公量=干量×(1+公定回潮率)=8 ×(1+11%) =8.88(公吨) 答:该批生丝的公量为8.88公吨。 2.、一批出口货物做CFR价为250000美元,现客户要求改报CIF价加20%投保海运一切险,我方同意照办,如保险费率为0.6%时,我方应向客户报价多少? 解:CIF=CFR+保险费 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CIF×(1+20%)×0.6% CIF=CFR+CIF×(1+20%)×0.6% CIF=CFR÷(1-120%×0.6%)=250000÷0.9928=251813.05美元 答:我方应报价251813.05美元 3.、一批出口货CFR价为1980美元,现客户来电要求按CIF价加20%投保海上一切险,我方照办,如保险费率为2%时,我方应向客户补收保险费若干? 解:CIF价=CFR价/[1-(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 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CIF价×(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所以 保险费=CFR价×(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1-(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 =1980×(1+20%)×2%/(1-120%×2%)=48.69(美元) 取整保险费应为49美元。 4、某公司出口商品1000箱,每箱人民币收购价100元,国内费用为收购价的15%,出口后每箱可退税7元人民币,外销价每箱19美元CFR曼谷,每箱货应付海运费1.2美元,计算该商品的换汇成本。(保留两位小数) 解:每箱货物出口总成本=100×(1+15%)-7=108元人民币 每箱货物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19-1.2=17.8美元 换汇成本=108/17.80=6.07元人民币/美元 5. 例1:出口健身椅(Sit-up Bench)1000只,出口价:每只1 6.57美元CIF纽约,CIF总价16570美元,其中运费2160美元、保险费112美元。进价每只人民币117元,共计人民币117000元(含增值税17%),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 教案说明 第一章国际贸易术语 第二章合同的标的物 第三章国际货物运输 第四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第五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 第六章国际货款的收付 第七章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与仲裁第八章出口合同的商订与履行 第九章进口合同的商订与履行 第十章国际贸易方式(自学) 参考资料

教案说明 本教案根据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管理规程制定,适用于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专业不同则课程地位不同(如专业骨干课、学科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导致课时量不同,本教案以54课时设计。 课程以国际贸易买卖合同内容为基础,以进出口合同签订履行的业务操作程序为轴心,形成二元主体结构体系。此体系主要反映三个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能力模块:一是对国际买卖条件的把握与运用,讲授34学时,辅助训练4学时;二是整个贸易过程的操作方法与技术,讲授6学时,辅助训练4学时;三是防范贸易风险与处理贸易纠纷的能力,包含在以上两模块当中,讲授4学时以上,辅助训练2小时以上。此外还有模拟实验课及毕业实习等。 三大知识模块构成了本课程的三个方面的重点,即国际买卖业务内容,也即合同条款;进出口贸易程序;以及含于前两项之中的风险防范。难点为贸易惯例和价格术语解读,以及对贸易内容的动手操作能力与过程。 重点难点的解决途径是三种教学方法的组合:一是课堂精讲,辅以讨论和答疑,目的是使学生准确掌握知识点;二是案例教学,培养进出口业务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模拟仿真教学,通过传统的业务填单方式或微机模拟环境,使学生足不出户即对进出口业务进行操作,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套方法组合可有效实现知识向动手能力的转化,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与应用相结合、思考与操作相结合,提供了完整的教学模式。 教材、教学大纲及电子教案在内容的结构(宽度、深度、重点)上相对接;依电子教案在多媒体教室讲授实务知识和操作要领,同时分三个阶段进行知识点考核;学生不少于2周的实验室模拟操作,并进行操作考核;在电子题库中抽取综合试卷进行综合考核,评定总成绩。该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能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向业务操作能力的转化,达到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教案采用纵横结构,纵向以10章内容顺序展开;横向依九项要素展开,即采用教材、教学目标、计划学时、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与手段、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以及作业训练等。这样根据每章的特点,通过立体化教学,使本教案形成了不同的教学内容、教促方法、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的组合。

(完整版)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 《国际贸易实务》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培养综合营销管理人才的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包括国家(地区)间货物买卖的程序、操作方法和技巧,这其中应遵循的有关国际公约、国际贸易惯例和相关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了解必要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国际惯例,掌握进出口贸易的的程序、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程序、具体做法和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学会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便按国际规则办事,更好地进行进出口业务操作。

四、教学要求 本课程通过阐述有关国际贸易实务的程序、国际惯例和实际案例,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洞察形势、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程序、基本做法、通行惯例和普遍原则,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从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五、课程学时安排 六、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4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世界外贸发展格局,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掌握国际贸易适用的法律原则,了解进出口贸易的一般程序。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世界及中国外贸的发展状况 内容:世界外贸的发展状况;中国外贸的发展状况;中国主要贸易伙伴 重点讲授:中国外贸的发展状况

国际贸易实务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1、CFR=FOB+运费 CIF=(FOB+运费)/(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CFR/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 FOB=CIF*(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运费 CFR=CIF*(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FCA=进货成本价+国内费用+净利润 CPT=进货成本价+国内费用+国外运费+净利润 CIP=进货成本价+国内费用+国外运费+净利润+国外保险费 CFR=FOB+国外运费 CIF=(FOB+国外运费)/(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FOB=CIF*(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国外运费 2、①出口总成本:是指外贸企业为出口商品支付的国内总成本。 出口总成本=实际购货成本+国内费用 国内费用主要包括有:加工整理费;包装费;管理费;国内运费;证件费;预计的损耗; 邮电费;银行费用等 ② 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 是指出口商品无论是按FOB ,CFR 或 CIF 中哪种术语成交,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都是指将实际报价换算到FOB 所对应的收入部分。 ③ 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 是指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FOB 价)按当时的外汇牌价折成人民币的数额。 3、①出口盈亏额 =(出口外汇净收入×银行外汇买入价) –出口商品总成本(退税后) 出口盈亏率 = ② 换汇成本如高于银行的外汇牌价,则出口为亏损;反之,则说明有盈利。 ③出口商品总成本(退税后) = 出口商品进价(含增值税)+定额费用–出口退税收入 定额费用 = 出口商品进价×费用定额率 退税收入 = 出口商品进价(含增值税)÷(1+增值税率)×退税率 4、出口创汇率 =[(成品出口的外汇净收入原料的外汇成本)原料的外汇成本]100%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原料是进口的,其成本按CIF 价计算;如果是国 产的,成本按FOB 价计算。 5、出口商品总成本(人民币元) 出口外汇净收入(美 元) 出口换汇成本 = 出口盈亏额(人民币)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A、导入新课 B、讲解新课 第一节国际货物买卖 一、国际货物买卖的特点和风险 二、有关国际贸易的法律与惯例 三、国际贸易应遵循的准则 第二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有关国际货物贸易的法律与惯例 二、合同条款 三、合同的商定和履行 四、贸易方式 第三节进出口贸易的一般业务程序 一、出口贸易的一般业务程序 二、进口贸易的一般程序 第四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方法 C、总结 课外作业: 阅读参考书目:教材 课后体会: 教师姓名任课班级2001年2月27日星期三第3、4节

课题名称(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商品名称第二节商品的质量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商品名称和质量的定义、种类,以及掌握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A、复习旧课(提问) B、导入新课 C、讲解新课 第二章合同标的 第一节商品的名称 一、定义 二、命名品名的方法 第二节商品的质量 一、商品品质的概念 二、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 三、有关品质机动幅度的规定 四、对外订立品质条款应注意哪些问题 D、总结 课外作业: 阅读参考书目:教材

教师姓名任课班级2001年3月3日星期一第5、6节 课题名称(教材章节)第三节商品的数量第四节商品的包装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商品数量与包装的含义与种类,了解与之相关的交易条款。 教学重点公量的计算唛头 教学难点公量的计算唛头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A、复习旧课(提问) B、导入新课 C、讲解新课 第三节商品的数量 一、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几种度量衡制度 二、计量单位 三、计算重量的方法 四、数量机动幅度条款(溢短装条款) 第四节商品的包装 一、包装的基本要求四、包装标志 二、包装的种类五、中性包装、定牌 三、对运输包装、销售包装的要求六、合同中的包装条款 C、总结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试题[1]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 (×)1.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困难、复杂、但风险小。 (√)2.学好国际贸易课程有助于搞好本国对外贸易。 (×)3.超保护贸易不但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国内不发达或衰弱的垄断工业。 (×)4.自由贸易政策是对货物的进出口进行限制。 (x)5.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交换商品的场所。 (x)6.1851年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美国纽约举行。现金世界上有数百个城市举行不定期或定期的国际博览会。 (x)7.1999年在中国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综合性的博览会。 (√)8、机器大工业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ⅹ)9.关税也是一种税收,具备税收的基本属性,因此,与其他税一样,关税也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10.制定和实施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比关税的制定更迅速的更简单。 (× )11、“间接贸易”又称“转口贸易”。错 (√ )12、现实的国际分工是不完全分工。对 (√)13、科学技术进步削弱着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优势。对 (√)14、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对 (√)15、凯恩斯认为:一国增加出口有利于该国国民收入的提高。对 (√)16、任何国家的对外贸易都需要国家的干预和控制。对 (×)17、二战后出现的“贸易自由化”是“自由贸易时代”的重现。错 (×)18、一国限制进口的目的是保障该国的竞争利益。错 (√)19、财政关税的税率不能定得过高。对 (×)20、进口贸易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错 二、单选题 (B)1.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叫做__________。

国际贸易实务计算题(精选超全)

(一)保险费的计算 1、一批出口货物做CFR价为250000美元,现客户要求改报CIF价加20%投保海运一切险,我方同意照办,如保险费率为0.6%时,我方应向客户报价多少? 解:CIF=CFR+保险费 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CIF×(1+20%)×0.6% CIF=CFR+CIF×(1+20%)×0.6% CIF=CFR÷(1-120%×0.6%) =250000÷0.9928 =251813.05美元 答:我方应报价251813.05美元 2、一批出口货CFR价为1980美元,现客户来电要求按CIF价加20%投保海上一切险,我方照办,如保险费率为2%时,我方应向客户补收保险费若干? 解:CIF价=CFR价/[1-(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 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CIF价×(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所以 保险费=CFR价×(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1-(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 =1980×(1+20%)×2%/(1-120%×2%)=48.69(美元)取整保险费应为49美元。 3、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实务计算: FOB、CFR和CIF在量上的关系 CFR=FOB+F(运费) CIF=CFR+I(保险费)=FOB+F+I FOB是基础 保险金额= CIF价×(1+投保加成率)=(FOB+F+I)×(1+投保加成率) 保险费I = 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CIF ×(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 4、我国某商品对某国出口的CFR单价是110美元,如外商要求我们改报CIF价,在不影响我外汇净收入的前提下,我应报何价?(注:按发票金额的110%投保,保险费率为0.5%) 解:CIF =110/(1-0.5%×110%)=110.61(美元) 5、一批货物由上海出口至某国某港口CIF总金额为30000美元,投保一切险(保险费率为0.6%)及战争险(保险费率0.03%),保险金额按CIF总金额,客户要求加保一成。 解:应付的保险费= 30000×(1+10%)×(0.6%+0.03% )= 207.90(美元) 6、某商品出口报价CFR1200美元,保险费率0.63%,客户要求加一成保险,求:CIF价、保险金额、保险费。 解:CIF价= CFR价/[1 - 保险费率×(1+投保加成率)]

13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

13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 一、E组 1:EXW---工厂交货(---指定地点)。是指卖方将货物从工厂(或仓库)交付给买方,除非另有规定,卖方不负责将货物装上买方安排的车或船上,也不办理出口报关手续。买方负担自卖方工厂交付后至最终目的地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如买方不能直接或间接的办理货物出口报关手续时,则不宜采用此贸易方式。EXW是卖方责任最小的贸易术语。 二、F组 2:FCA,即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此术语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交货期内在指定地点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监管,并负担货物交由承运人监管前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交货地点选择对于在该地点装货和卸货的义务会产生影响。若卖方在其所在地交货,则卖方应负责装货;若卖方 了其交货义务。 3:FAS---装运港船边交货(--- 4:FOB-装运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 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三、C组 5:CFR(-成本加运费(--- 6:CIF--- 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7:CPT 8:CIP- 四:D组 9:DAF 10:DES-目的港船上交货(---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将货物运至买方指定目的港的船上,并交给买方,但不办理进口清关手续,卖方负担将货物运抵指定卸货港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买方负担货物从船上开始卸货期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11:DEQ-目的港码头交货(---指定目的港)。是指将货物交付给买方,但不办理货物进口清关手续,卖方负担将货物运抵卸货港并卸至码头为止的一切费用与风险。买方则负担随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12:DDQ进口国未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 是指卖方将货物运至进口国指定的目的地交付给买方,不办理进口手续,也不从交货的运输工具上将货物卸下,即完成交货。卖方应该承担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为止的一切费用与风险,不包括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在目的地进口应缴纳的任何“税费”(包括办理海关手续的责任和风险,以及交纳手续费、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买方必须承担此项“税费”和因其未能及时办理货物进口清关手续而引起的费用和风险。

国际贸易学期末复习

第二章自由贸易理论从体系框架方面加以完善 2.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所谓比较优势理论是指如果其中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出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分工和国际贸易,双方依然可以从中获利。“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择其轻” 第三章贸易保护理论 3.1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主张国家采取行政措施,禁止货币输出,同时要保持每一笔交易和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晚期重商主义: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不能多于出售本国商品所获得的货币总额,这样贸易最终贸易总量是顺差,金银总量增加。 ●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 ●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 无论是早期重商主义,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认为财富的唯一形态是货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标准。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5.1限制进口的政策措施: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关税壁垒: 货物在进口环节由海关征收的税种中,产品税的征收基数是完税价格

非关税壁垒: 1.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分为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 ●绝对配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 度,达到了这个额度后,便不准进口。 ●关税配额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 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 2.间接限制进口措施—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什么是倾销,哪3个构成要素。什么是补贴。 5.2 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外汇倾销。 5.3出口管制措施:单方面出口管制、多边出口管制。 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7.2 世界贸易组织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宣告成立。 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非歧视原则;关税保护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贸易原则;互惠贸易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公平解决争端原则。 缔约双方根据协议相互给予对方的法人或自然人对等的权利和待遇,这体现的是国际贸易互惠待遇原则条约的。 第八章国际贸易术语 重点FOB,CIF,CFR 1.FOB、CIF、CFR都是适用水上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

国际贸易实务计算题及答案

公量计重主要用于少数经济价值较高而水分含量极不稳定的商品,如羊毛、生丝、棉花等。 公量=干量+标准水分量=实际重量x(1+标准回潮率)/ (1 +实际回潮率)公量的计算公式: 公量二商品干净重X (1 +公定回潮率)二商品净重X (1 +公定回潮率)心+实际回潮率) 实际回潮率二实际含水量/干重 注:干量=商品干净重=干重商品净重=实际重量公定回潮率=标准回潮率 公量的计算 1 .例题:内蒙古某出口公司向韩国出口10公吨羊毛,标准回潮率为11%,经抽样证明10 公斤纯羊毛用科学方法抽干水后净重8 公斤干羊毛,求用公量计算的交货重量为多少?<解答 1 > 实际回潮率=水分/干量=(10-8)/8*100%=25% 公量二实际重量X(1+标准回潮率)/ (1 +实际回潮率)=10 (1+11% / (1+25% =8.88 (公吨)答:该批生丝的公量为8.88 公吨。 <解答2 > 净剩的8 公吨为干量, 公量二干量X (1 +公定回潮率)=8 X (1 + 11%)=8.88 (公吨) 答:该批生丝的公量为8.88 公吨。 2.、一批出口货物做CFR价为250000美元,现客户要求改报CIF价加20液保海运一切险,我方同意照办,如保险费率为0.6%时,我方应向客户报价多少? 解:CIF=CFR保险费 保险费=保险金额X保险费率=CIF X (1+20%)X 0.6% CIF=CFR+CIF X(1+20%)X0.6% CIF=CFR H(1 -120%< 0.6%) =250000 - 0.9928 =251813.05 美元答:我方应报价251813.05 美元 3.、一批出口货CFR价为1980美元,现客户来电要求按CIF价加20%^保海上一切险,我方照办,如保险费率为2%时,我方应向客户补收保险费若干? 解:CIF价二CFF价/[1 - (1 +投保加成率)X保险费率] 保险费二保险金额X保险费率=CIF价X (1 +投保加成率)X保险费率,所以 保险费=CFR价X (1 +投保加成率)X保险费率/[1 - (1 +投保加成率)X保险费率] =1980X(1+20% X 2%/ (1- 120%X 2% = 48.69 (美元) 取整保险费应为49美元。 4.某公司出口商品1000 箱,每箱人民币收购价100 元,国内费用为收购价的15%,出口后每箱可退税7元人民币,外销价每箱19美元CFR曼谷,每箱货应付海运费1.2美元,计算该商品的换汇成本。(保留两位小数) 解:每箱货物出口总成本=100X (1+15%)-7=108元人民币 每箱货物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19-1.2=17.8 美元 换汇成本=108/17.80=6.07 元人民币/美元 5.例1:出口健身椅(Sit-up Bench)1000只,出口价:每只1 6.57美元CIF纽约,CIF 总价16570美元,其中运费2160美元、保险费112美元。进价每只人民币117元,共计人民币117000元(含增值税17% ,费用定额率10%,出口退税率14%。当时银行外汇(美元买入价为8.32 元。

国际贸易实务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1、CFR=FOB+运费CIF= (FOB+运费)/ (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CFR/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 FOB=CIF*(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运费CFR=CIF*(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FCA=进货成本价+国内费用+净利润CPT=进货成本价+国内费用+国外运费+净利润 CIP=进货成本价+国内费用+国外运费+净利润+国外保险费 CFR=FOB+国外运费CIF=(FOB+国外运费)/(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FOB=CIF* (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国外运费 2、①出口总成本:是指外贸企业为出口商品支付的国内总成本。 出口总成本=实际购货成本+国内费用 国内费用主要包括有:加工整理费;包装费;管理费;国内运费;证件费;预计的损耗;邮电费;银行费用等 ②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 是指出口商品无论是按FOB,CFR或CIF中哪种术语成交,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都是指将实际报价换算到FOB所对应的收入部分。 ③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 是指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FOB价)按当时的外汇牌价折成人民币的数额。 3、①出口盈亏额=(出口外汇净收入X银行外汇买入价) -出口商品总成本(退税后) 出口盈亏率=岀口盈亏额(人民币) 出口总成本(人民币) ② 「’… 出口商品总成本(人民币元) 出口换汇成本=-------------------------------- 出口外汇净收入(美元) 换汇成本如高于银行的外汇牌价,则出口为亏损;反之,则说明有盈利。 ③出口商品总成本(退税后) =出口商品进价(含增值税)+定额费用-出口退税收入 定额费用 =出口商品进价X费用定额率 退税收入 =出口商品进价(含增值税)+ (1+增值税率)X退税率 4、出口创汇率 =[(成品出口的外汇净收入 -原料的外汇成本)亠原料的外汇成本]100%

国际贸易实务计算题题库

国际贸易实务计算题及答案 六、计算(3题,第2题为6分,1,3题为5分) 1.某外贸企业与英商达成一笔交易,合同规定我方出口某商品500公吨,每公吨450美元CFRC2%利物浦,海运运费每公吨29美元,出口收汇后出口企业向该英商汇付佣金,计算(1)该出口企业向中国银行购买支付佣金的美元共需多少人民币?(2)该出口企业的外汇净收入为多少美元?(当时中行牌价:100美元=829.45/830.15人民币元) 解答:本题涉及有关佣金和CFR术语的价格构成,相关公式大家应该熟练掌握。计算过程如下: (1)佣金=含佣价×佣金率=450×500×2%=4500(美元) 所需人民币=4500×8.3015=37,356.75(元) (2)CFR净价=含佣价×(1-佣金率)=CFRC2%×(1-2%)=450×0.98=441(美元) 外汇净收入FOB=(CFR-运费)×500公吨=(441-29)×500=206,000(美元)2.某企业欲从某租赁公司租赁一套设备,其概算成本为80万元,期限为8年。问: (1)若每年年末支付租金,折现率为6%,附加率为4%,则以附加率法计算的每期租金应为多少? 每期租金=租赁资产的概算成本×[(1+还款次数×相应折现率)÷还款次数]+租赁资产的概算成本×附加率 =800,000×[(1+8×6%)÷8]+800,000×4%=180,000(元) (2)若先付租金,则以等额年金法计算的每期租金为多少? 每期租金=[(1+折现率)租赁期数-1]÷[(1+折现率)租赁期数-1] ×租赁资产的概算成本×折现率 =[(1+6%)8-1]÷[(1+6%)8-1]×800,000×6%=121,536.56(元) (3)若后付租金,则以等额年金法计算的每期租金为多少? 每期租金=[(1+折现率)租赁期数]÷[(1+折现率)租赁期数-1] ×租赁资产的概算成本×折现率 =[(1+6%)8]÷[(1+6%)8-1]×800,000×6%=128,828.75(元) (4)若租赁率为20%,则以租赁率法计算的每期租金应为多少? 每期租金=租赁资产的概算成本×[(1+租赁率)÷租期] =800,000×[(1+20%)÷8]=120,000(元) 3.我外贸公司出口商品20公吨,每公吨300美元CFR卡拉奇,每公吨运费52美元,该商品的出口总成本为人民币18000元,试计算该商品的换汇成本与出口商品盈亏率。(按1美元=8.10元人民币计算) 解: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人民币)÷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外汇)=(18000+52×20×8.10)÷300×20=4.404元/美元 出口商品盈亏率=(出口商品盈亏额/出口总成本)×100% =(300×20×8.10-18000-52×20×8.10)/(18000+52×20×8.10) =83.92% 计算题公式: FOB+I+F =CFR+I =CIF FCA+I+C =CPT+I =CIP 保险金额=CIF(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CIF=CFR/(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含佣价=净价/(1-佣金率) 出口总成本=进货成本(含增值税)+国内费用—出口退税收入

最新13种常见的国际贸易术语

13种常见的国际贸易 术语

13种常见的贸易术语 (一)工厂交货(EXW) 本术语英文为"EX Works(... named place)",即"工厂交货(......指定地点)"。 它指卖方负有在其所在地即车间、工厂、仓库等把备妥的货物交付给买方的 责任,但通常不负责将货物装上买方准备的车辆上或办理货物结关。买方承担 自卖方的所在地将货物运至预期的目的地的全部费用和风险。 优缺点: 对于卖方的优势:在exw条件下成交卖方承当责任最小,工作内容最少。买方 必须承当在卖方所在地受领货物的全部费用和风险。 劣势:一般来说买方是不会提出这种贸易方式的。 买卖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A 卖方义务 B 买方义务 A1 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 卖方必须提供符合销售合同规定的货物和商业发票或有同等作用的电子讯息,以及合同可能要求的、证明货物符合合同规定的其他任何凭证。 B1 支付价款 买方必须按照销售合同规定支付价款。 A2 许可证、其他许可和手续 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当风险和费用,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卖方必须给予买方一切协助,以帮助买方取得为货物出口所需的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许可。 B2 许可证、其他许可和手续

买方必须自担风险和费用,取得任何出口和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许可,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并办理货物出口的一切海关手续。 A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无义务。 b)保险合同 无义务。 B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无义务。 b)保险合同 无义务。 A4 交货 卖方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日期或期限,或如果未约定日期或期限,按照交付此类货物的惯常时间,在指定的地点将未置于任何运输车辆上的货物交给买方处置。若在指定的地点内未约定具体交货点,或有若干个交货点可使用,则卖方可在交货地点中选择最适合其目的的交货点。 B4 受领货物 买方必须在卖方按照A4和A7/B7规定交货时受领货物。 A5 风险转移 除B5规定者外,卖方必须承当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直至已经按照A4规定交货为止。 B5 风险转移 买方必须按照下述规定承当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自按照A4规定交货之时起;及由于买方未能按照B7规定通知卖方,则自约定的交货日期或交货期限届满之日起,但以该项货物已正式划归合同项下,即清楚地划出或以其他方式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为限。 A6 费用划分 除B6规定者外,卖方必须负担与货物有关的一切费用,直到已经按照A4规定交货为止。

国际贸易学复习题

国际贸易学复习题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要素服务贸易:是一国向他国提供劳动、资本、技术、及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服务,而从国外得到报酬的活动。 2.、非要素贸易服务:是狭义的服务贸易,它指提供严格符合“服务”定义的服务而获取外汇收入的交易。 思考题 1、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它用来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它们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第二章名词解释 1、垂直型分工:是指发达国家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原材料的国际分工。 2、水平型分工:是指各国在工业生产之间的专业化合作。 3、后向联系:某个部门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间的联系。 思考题 1、什么是国际分工?当代国际分工有什么新特点? 答:国际分工是指各国在从事商品生产时,相互间实行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扩展的结果。 新特点: ①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发生变化; ②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得到迅速发展; 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传统“垂直型分工”国际分工的主流地位已经让位于“水平型”的国际分工; ④产业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转变为产业内部的国际分工,以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逐渐转变为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国际分工。 2、什么是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 答:从静态上来看,贸易利益是指通过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换,参与国消费者可以得到的商品数量,要大于各国在封闭状态中由自己来生产所得到的数量。 第三章名词解释 1、绝对成本与绝对利益:绝对成本是指各国(或地区)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如自然资源、土质和民族素质,生产在成本上占绝对优势即低于别国的产品,并进行交换,对各国都有利。绝对利益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经济。 2、比较成本:所谓比较成本是指设定不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流通地域等等参数后的成本比较。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3、要素密集度:所谓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在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形下,要素的密集度就是指生产一单位该产品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 4、国家竞争优势: 国家竞争优势论有四个点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汇总

国际贸易实务题型和重点 ?复习原则 基本概念(富有专业色彩) 题型 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计算题 案例题 一、商品的品名与品质 (一)表示品质的方法 凭实物表示商品的品质 复样 凭文字说明表示商品的品质 对等样品 良好平均品质(一定时期内某地出口货物的平均品质水平,一般是指中等货而言) 品质的机动幅度(特定质量指标在一定幅度内可以机动) 品质公差(工业制成品中加工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为人们所公认的误差)二、商品的数量条款 ?公量 公量=商品干净重×(1+公定回潮率) 公量=商品净重*(1+公定回潮率)/(1+实际回潮率) ?数量的机动幅度 允许货物多装或少装的条款即为溢短装条款(More or less clause) ?溢短装条款(在国际货物买卖中,有些商品受本身特性、生产、运输或包装等条件的限制,在实际交货时不易精确计算。为了便于合同的顺利履行,减少争议,买卖双方通常要在合同制定时规定数量机动幅度条款,这种条款又称为"溢短装条款"(more or less clause)。所谓溢短装条款是指在规定具体数量的同时,再在合同中规定允许多装或少装的一定百分比。卖方交货的数量只要在允许增减的范围内即为符合合同有关交货数量的规定。例如在合同中规定"装运数量允许有5%的增减"(Shipment Quantity5%more or less allowed)。 ?(1)明确规定(明确规定数量的机动幅度) ?(2)没有规定(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溢短装条款.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可以有5%的幅度.个数,件数计件的商品除外)?(3)大约(合同中有“大约”(Approximately or Abo ut)的字样是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有10%的机动幅度) 三、包装条款 ?运输包装(大包装、外包装) 便于仓储,便于运输,便于搬运) ?唛头(通常是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和一些字母、数字及简单的文字组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