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课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第7课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第7课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第7课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第7课《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2.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

3.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过程与方法:

1.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2.推测河流什么地方流速快,什么地方流速慢,什么地方将会有侵蚀,什么地方将会有沉积。

3.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4.尝试解释冲击平原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2.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

3.风化、侵蚀、沉积等作用对人类有利有弊。

【教学重点】

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难点】

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开

对接成河道装置)、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大饮料瓶、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水、尺子、接水桶。

教师演示:河流形成、河流侵蚀两岸和河床、江河下游泥沙沉积成平原的图片或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引入】同学们,连续降雨2个多星期,上周六老师去爬山,发现地面上出现了这样的小径流,思考,这些径流会去向哪里?汇聚更多形成什么?最终会去向哪里?从河流形成到它进入大海,河流会对土地产生怎样的影响哪?

【课件】小径流→小溪→河流→大海的图片

【揭题】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1.提出猜测

【ppt】整条长江和3幅不同河段的风景照。

【提问1】这是长江不同区域拍摄的三组风景图,abc,观察,他们有什么特点?

猜测,它们可能位于长江的哪一段?你的理由是什么?(此处可出示土壤实验图片)、

(预设1)大石头上游,鹅卵石中游,沙下游

(评价)这是你的想法,真会思考。

(预设2)A水流速度快,b比较平缓,C基本就静止了

(评价)你和她的观点相同,理由不同,很棒。

(预设3)一般上游才会出现瀑布,下游会出现沙滩

(评价)恩,你是生活的有心人。你去过的地方真多。

其他:1.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说法吗?

2.图片A有很多同学猜测,b和c哪?

2.设计实验

【过渡】这是我们的猜测,真的如此吗?怎样验证?是啊,实验能让我们找到更多的证据。这节课我们就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检验猜测,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这些材料,请看。

【ppt】泥土,带孔塑料水槽、一烧杯水,红筒

【布置】小组讨论,利用这些材料,如何模拟河流对土地的作用?请记录员汇总小组的实验方案,用简要的图示或文字记录在设计单上。

【小组汇报】刚才第*小组讨论的非常激烈,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方案。其他小组注意倾听,结合你们的实验设计,找找让这份方案更加完善的方法。

(预设)做一个土坡,划上河道,用烧杯倒水,用红筒来接流水

(引导)这是你们的方案,描述的非常完整,其他小组有补充么?哪些步骤可以更具体?(没有人回答继续引导)土坡填满整个盒子么?

(预设1)要空余出一部分。

(引导)类似的,还可以怎么样让这份设计方案更具体些?(没有人回答继续引导)河道怎么画?画多大?

(预设2)河道从高处往低处画,度和高度都是1cm

(评价)补充的更详细了,很好!还有么?

(预设3)水倒在上游,而且流水的速度要基本不变。

(引导)河流源头水流的速度是基本不变,倒水的需要注意什么?

(预设4)倒水的高度和烧杯倾斜角度不变

(评价)你注意到了实验的细节,真棒!

【过渡】倒水高度和烧杯倾斜角度不变,把握起来有点难,有更简便的方法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装置,请看,他怎样控制水速?

(预设)水龙头

【引导】加了这个装置,倒水环节可以怎样改进?

(预设1)用水龙头加水。(引导)怎样控制水的流速?

(预设2)加水时关闭水龙头,对准位置后打开。

(评价)同学们不仅完成了实验设计,还能够把握住实验的细节,给你们点个赞。我们再通过指导视频梳理整体的思路。

【课件出示】思考题:

【引导】接下来的实验过程中,老师希望同学们带着思考去观察,解决两个问题:1.河流哪些流域流速大,哪些流速小,找到区域插上指示旗?2.什么地方的泥土被带走了,这些泥土去了哪里?试验后,待2杯水全部流干,小组一起观察,河床的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用简要的图示画在记录单上。

【课件出示】实验装置、思考问题、实验记录单

3.实验操作与汇报交流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发现?

(预设1)河道变宽变深,上游水流速度快,下游水流速度慢

(评价)河道变宽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能够带走泥沙

3.如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河道会有什么变化?

(越来越宽,越来越深)

总结:河水流速快,带走了泥沙,就是河流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4.仔细观察你们的试验盒,河流的那些区域会发生侵蚀现象?

(预设)上游、中游

5.最明显的区域在哪里?

(预设)上游地区

6.上游流速快,侵蚀明显,中游流速缓,侵蚀不明显,说明侵蚀与什么密切相关?

(预设)水的流速

(预设2)上游冲出一个大洞

1.冲出了大洞的原因是什么?

2.继续思考,一个圆形的大洞,随着时间推移,面积越来越大,水汇聚的越来越多,可能会形成什么地形地貌?

(预设)湖泊(介绍)长江的上游地区有很多的胡泊群(展示图片)

(预设3)上游河道上露出很多石头

1.这些石头是怎样露出来的?(预设)河水冲走泥沙

2.这是河流的什么作用?(预设)侵蚀

【引导】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上游地区就发现了这么多现象,那么下游又观察到了什么?

(预设4)下游空白处出现了很多泥沙

1. 这些泥沙从哪里来?

(预设)上游带来的泥沙

2.这些泥沙为什么不继续跟着河水走哪?

(预设)河水的流速慢了

3.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个区域会出现什么现象?

总结:上游侵蚀带来的泥沙,到了下游流速变慢,就在在这里沉降下来这其实就是河水的沉积作用。

4.如果下游地区有一些坑坑洼洼的地带,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推测,这些地带会怎样变化?

(预设)填平

【预设5】入海口中央有泥沙,两侧就没有泥沙了

现实中会形成什么地形?(预设)三角洲,类似上海(评价)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

【课件出示】学生制作的1杯水和3杯水(完成快的小组加一倍水)的试验盒

【提问】刚才同学们在实验盒中倒了2杯水,课前,我也做个这个实验,分别用4杯.6杯水倒入河道中,观察这三个实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流水越多,侵蚀和沉积都越严重。

4.总结板书

【绘制板书图示】

【引导】根据大家的分析,谁来总结,河流对土地到底有哪些作用?

(预设)上游,流速快,侵蚀;下游,流速慢,沉积

(教师总结)总结的真到位,简洁明了。不同的河段,河流对土地的作用不同。

【课件出示】黄河河道的预测图

【提问】回到这幅图片,现在你可以用今天的知识来解释吗?

(预设)a上游b中游c下游

三、侵蚀和沉积形成不同的地形和地貌

【过渡】除了长江我国还有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这是中国地形图,找找,他们的下游是什么地形?利用刚才的实验,你能否解释这两个平原形成的原因?

(预设)河流在上游侵蚀作用带来的泥沙都沉积在下游形成了平原

(评价)活学活用,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提问】那么不断被侵蚀的上游会出现什么样的风景?

【课件出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沙滩、雅鲁藏布大峡谷

【提问】这样的风景是怎样形成的?通过河流的什么作用?

四、影响地形和地貌的其他因素

【课件出示】其实,河流对土地的作用不仅可以形成这些地形地貌,侵蚀还可以曲流、瀑布,沉积还可以形成了冲积扇、三角洲等。其实自然界还有许多的因素都能够对土地产生影响,你们知道的有哪些?

(预设)风、海浪……

【总结】是啊,风、冰川、海浪等,他们对土地也能够产生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你看。希望同学们在课后查阅更多的资料,了解地形地貌形成的因素。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