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礼仪的开题报告

礼仪的开题报告

礼仪的开题报告
礼仪的开题报告

中北大学分校外语系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Thesis Proposal

论文题目: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Convergenc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Etiquettes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与融合

专业:英语

学生:陈华

班级:0621011

学号:19

指导教师:吴西顺

日期:2010-4-6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与融合

一、中心论点

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跨国交际日益增多,礼仪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因此了解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并与西方礼仪进行有效的融合,探求建立适合我国当代的社会礼仪文化体系方能消除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产生的误解,以达到中西方交流的顺利进行。本文从剖析中国传统礼仪当代价值,浅析当代奥运礼仪先锋,以及分析中西礼仪差异的影响因素着手,着重从社交礼仪、餐饮礼仪、婚俗礼仪、商务礼仪等方面介绍中西礼仪差异,进而探讨中西礼仪文化合理有效的融合,避免陷入中西方各国间在交流中由于各自的文化特色形成相互间的碰撞而引起的某些误区,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在中华文化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化把现代人领到了一个无限伸展而又不断浓缩的空间,这就是地球村。在这个有着60亿居民的村庄里,交往和沟通日益频繁,说服和理解越发重要,其中,作为公关“第一印象”

的礼仪就更显得不可或缺。

而今天的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还是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迫切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因此如何发扬传统礼仪,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应当成为人们思考和探讨的话题。由于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礼仪讲究,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学习不同的文化求同存异,同时尊重各自的礼仪文化,以避免因不了解而造成的误会和障碍。加强沟通与认识,促进不同文化相互理解与认同。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教育在我国愈益普遍。熟悉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礼仪差异对于中西方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友好交往中避免误会、尴尬与不必要的麻烦都有现实和深远意义。同时了解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下礼仪的差别,将有助于我们跨出国门,有助于我们同西方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我们树立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的礼仪正在相互融合,西方人逐渐接受了东方文化中重感情的合理因素,中国人也接受了西方文化中先进文明的礼仪和交往方式。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为了更好的世界沟通与交流,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参与了对中西方礼仪文化的研究。

从参考文献来看,中国学者对中西方礼仪研究的较多较具体。但更多的侧重于研究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例如(1)金品卓的《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从交际方式、餐饮礼仪、服饰礼仪、个人人生观、社会习俗、等级观念等方面介绍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2)邓慧的《论中西方文化对礼仪的影响》就社会交往方式、个人人生观、法制观念、社会习俗、等级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具体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礼仪所产生的影响。(3)任雪萍的《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下礼仪的差异》分别从招呼语、称呼语、握手礼节、致谢语、色彩语、介绍礼节六个方面论述了中西方礼仪的差异。(4)林逸的《英语学习中的中西礼仪差异》从中西礼仪差异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5)吴爱宁的《中西礼仪差异探析》则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在称谓与称呼、见面、宴客、女士优先等五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礼仪形态,并探析了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在于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6)也有许多学者则选取礼仪中的某一个方面深入研究中西方礼仪的差异。如宋继红的《跨文化角度下的中英社交礼仪对比研究》从跨文化角度,以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称谓、问候语、介绍、拜访和送礼五个方面对社交礼仪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了影响中英文化交际礼仪差别的主要原因有:平等与等级观念、时间概念、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面子问题。张燕的《中西社交礼仪的差异》以英美国家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来比较中西方文化在社交礼仪上的差异,并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张彩霞的《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饮食礼仪差异》从不同的餐具、时间取向和座次安排三个方面对中西方饮食礼仪进行比较。Lin Yeyun 在,Foreign Business Etiquett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中则针对中西方商务礼仪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商务交往中礼仪的融合(7)李晓军的《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与融合》是众多文献中较少提到融合的一篇。在语言、餐饮、服饰等方面谈论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的基础上,进而探讨中西礼仪文化合理有效的融合,从而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化。在此篇文献中作者也只是稍微提到了融合,但并没有对中西礼仪文化融合做具体的分析与介绍。

就目前研究状况而言,外国学者就中西礼仪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更多的侧重于从文化角度论述礼仪。例如Robert Cummings Neville 的Olympic Games and the Power of Ritual.在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大前提下,追溯礼仪与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的基础上,论述礼仪的力量,以及奥运会的礼仪品质----世界和谐的象征。另一西方学者Mattarmstrong的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从parties, three meals, traveling 等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中描述了中西文化及应注意的礼仪,细致入微的描写给中西方交际提出了许多建议。

同时,在所有的研究中,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只是稍微提到中西礼仪的融合,所以这方面的参考文献不是很多。并且由于对每个研究的视觉不同,同样的研究对象也有不同的插入点和研究重点。

所以研究有待更加深入、更加细致。随着地球村的形成,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于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给予更高的关注,以促进国际间的沟通与交流,最终促进世界和谐发展。

四、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礼仪文化是个较为广泛笼统的概念,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起到了巨大作用。因此在探析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与融合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能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以较为笼统的方式概括研究成果并加入自己的一些见解。同时,从当前的研究状况来看,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研究甚少,本文在分析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寻求中西礼仪文化融合的契合点,正视中西礼仪文化融合的机遇与挑战,避免陷入盲目接受西方礼仪、舍弃中国传统的误区。提醒我们,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有必要对传统礼仪进行全面反思,加以清理,弄清摒弃什么和继承什么,并结合西方礼仪的横向借鉴与融合,以适应新世代的要求。

另外,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我们对比研究的是西方礼仪,国际交往中要遵循的国际惯例,和我国的传统礼仪还有一些差异。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有五千年的传统文明,有五千年的礼仪文化。生活在这样一个礼仪之邦里,我们受到礼仪文化的熏陶与涵养,自身就带有中国传统礼仪。因此在研究西方礼仪文化时,体现一个现实的研究难题,地区的差异使得我们不能更好的深入了解西方礼仪文化的精髓,不能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同时在当代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礼仪自身的缺陷,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克服交际障碍,实现通畅而又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为了达到更好的世界沟通与交流,所以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五、详细提纲

1.引言

2.礼仪概述

礼仪概念

中西礼仪起源

中西礼仪的价值

3.中西礼仪文化差异的影响因素

东西方社会交往方式

个人人生观

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

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

社会习俗

等级观念

4.中西礼仪文化差异

社交礼仪差异

见面与告别

社交称呼

称赞与应答

道歉与回复

感谢与回复

拜访

餐饮礼仪差异

座次安排

餐巾使用

中西餐饮礼节禁忌

婚俗礼仪差异

商务礼仪差异

5.中西礼仪文化融合

融合的表现

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

女士优先礼仪观念的融合

中西婚俗礼仪的融合

中西服饰礼仪的融合

盲从融合的两大误区

从礼仪看中西文化交融

处理融合的几点建议

6.结束语

六、参考文献

[1]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Etiquette and the Western Etiquette (2008)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Marriage Custom and Western Marriage Custom (2008)

Yeyun 2001,Foreign Business Etiquett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Beij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

[4] On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ary Cultures (2008)

Cummings Neville 2008, Olympic Games and the Power of Ritual. School of Theology, Boston University.

[6]程远芳2005, 浅谈中西方礼仪文化[J],华中师范大学.

[7]楚丽霞2008,(10), 论传统礼仪的当代价值[J],天津社会科学院.

[8]邓慧2005,(08), 论中西方文化对礼仪的影响[J],沿海企业与科技.

[9]黄艳丽2005,(03),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社交礼仪[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0]金品卓2007,(22),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J],中国科技信息 .

[11]李晓军2007,(03), 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与融合[J],内江科技 .

[12]林逸2008,(23), 英语学习中的中西礼仪差异[J],科技信息.

[13]任雪萍2003,(03),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下礼仪的差异[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

[14]宋继红2006,跨文化角度下的中英社交礼仪对比研究

[15]吴爱宁2007,(08),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探析[J],理论导刊.

[16]徐晓芳2006,跨文化交际与奥运礼仪教育[J],体育文化导刊.

[17]张爱苗2008,(02),浅析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差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18]张彩霞2009,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饮食礼仪差异[J],郑州大学外语学院.

[19]张燕2009,(06), 中西社交礼仪的差异[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七、写作进度和时间安排

2月28日前:完成开题报告的写作和审查

3月7日:开题报告答辩

3月8日:发放论文写作格式

3月9日至3月14日:完成文献综述(第1周)

3月15日至3月21日:完成文献翻译(第2周)

3月22日至4月18日:完成论文的初稿(第3——6周)

4月19日至5月16日:完成论文二稿(第7——10周)

5月17日至5月30日:完成论文的终稿(第11——12周)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审题小组意见:

组长签字(签名):年月日

系部意见:

签字:

年月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