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淀粉复习资料

淀粉复习资料

淀粉复习资料
淀粉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葡萄糖浆:淀粉经不完全水解得葡萄糖和麦芽糖的混合糖浆,称为葡萄糖浆,也称淀粉糖浆,这类糖浆中含有葡萄糖、麦芽糖以及低聚糖、糊精。DE值在20—80之间。

2、织纹特性: 淀粉的黏聚性、黏弹性、伸长性、纤维性、流动性、胶弹性等称为织纹特性。

3、脱支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元分子中α-1,6键的酶,又分成支链淀粉酶和异淀粉酶两种。

4、淀粉回生速率: 淀粉的回生速率是以通过淀粉糊从95℃冷却至50℃后黏度的增加来表示。

5、异构化糖浆: 葡萄糖在葡萄糖异构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果糖与葡萄糖的混合物。

6、糊化温度: 淀粉发生糊化现象的温度称为糊化温度,又称胶化温度。糊化温度不是指某一个确定的温度,而是指从糊化开始温度到糊化完成温度的一定范围。

7、液化: 淀粉乳加热到糊化温度以后,变化成糊状液体,即使停止搅拌,淀粉也不会沉淀。糊化时淀粉晶体结构并未完全解体,只是从晶体结构变成淀粉链间交错联系的网状结构,在催化剂(如酸、酶)或高温作用下,淀粉在水中溶解,并逐渐成为黏度低的液体,这就是液化。8、不可逆润胀: 淀粉膨胀后虽经处理仍不能恢复成原来淀粉粒的称为不可逆润胀。

9、葡萄糖的复合反应: 淀粉酸水解所生成的葡萄糖,在酸和热的催化影响下,部分葡萄糖又会通过糖苷健相聚合,失掉水分子,相应地生成二糖、三糖和其它较高分子的低聚糖等,这种反应称为复合反应。复合反应却是可逆的,复合糖可再次经水解转变为葡萄糖。

10、偏光十字: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呈现黑色的十字,将淀粉颗粒分成4个白色的区域称为偏光十字

11、糖化度: 淀粉分子水解为基本葡萄糖分子的程度称为糖化度,通常用DE值表示。

12、脐: 在显微镜下细心观察,可以看到有些淀粉颗粒呈若干细纹,称轮纹结构,各轮纹层围绕的一点叫做“粒心”,又叫做脐。

13、谷朊粉: 主要成分是小麦谷蛋白和胶蛋白,蛋白质含量为75%-85%,脂肪含量为1.0%-1.25%,蛋白质为高分子亲水化合物,当水分子与蛋白质的亲水基团互相作用时就形成水化物

14、聚合度: 组成淀粉分子的结构单体(脱水葡萄糖单位)的数量称为

聚合度,以DP表示。

15、逆流浸泡法: 又叫扩散法。一般是把若干个浸泡桶、泵和管道串联起来,组成一个相互之间的浸泡液可以循环的浸泡罐组,进行多桶串联逆流浸泡。浸泡过程中玉米留在罐内静止,用泵将浸泡液在罐内一边自身循环,一边向前一级罐内输送,始终保持新的亚硫酸溶液(新酸)与浸泡时间最长(即将结束浸泡)的玉米接触,而新入罐的玉米与即将排出的浸泡液接触。

16、膨胀能力: 将淀粉乳样品在一定温度水浴中加热30分钟,然后离心,膨胀淀粉下沉,倾出上清液,将沉淀的颗粒称重。淀粉膨胀后沉淀颗粒的重量与原来干淀粉重量比即为膨胀能力。

17、轮纹结构: 在显微镜下细心观察,可以看到有些淀粉颗粒呈若干细纹,称轮纹结构,轮纹样式与树木年轮相似。

18、可逆润胀: 淀粉轻微膨胀后,经分离并处理达干燥状态,淀粉粒能缩回至原来大小的称为可逆润胀。

19、糊化: 将淀粉乳加热,淀粉颗粒吸水膨胀,高度膨胀的淀粉粒间互相接触,变成半透明粘稠状液体,虽停止搅拌,也不会发生沉淀,称为淀粉糊,这种由淀粉乳转变成糊的现象称为淀粉的糊化

20、淀粉回生; 稀淀粉糊放置一定时间后会逐渐变浑浊,最终可产生不溶性的白色沉淀,而将浓的淀粉分散液冷却,可迅速形成有弹性的胶体,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回生,也叫淀粉的老化或凝沉。因此回生是指淀粉基质从溶解、分散成无定型游离状态返回至不溶解聚集或结晶状态的现象。

21、淀粉糖浆: 淀粉经酸水解完全糖化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不完全糖化的产物则由葡萄糖、麦芽糖、低聚糖、糊精等组成,称为淀粉糖浆

22、淀粉糖: 通常把利用淀粉为原料生产的糖品统称淀粉糖。

23、消色点: 淀粉液化作用的主要产物是糊精,随水解继续进行,糊精由大逐渐变小,淀粉遇碘的颜色反应也由开始的蓝色逐渐转变为紫、红、棕色,当小到一定程度时,遇碘不再变色。称为消色点。

24、全糖: 全糖是淀粉经液化、糖化所得的糖化液,净化后浓缩干燥,不经结晶分蜜,即包括未结晶部分,全部变成商品淀粉糖叫全糖。

二、填空题

1、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

2、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分级分离方法主要有(络合结晶法) (水浸法)、分步沉淀法、凝沉法或液体动力学法。

3、淀粉的组分包括直链淀粉、中间级组分和(支链淀粉)。

4、谷物淀粉中的磷主要以(磷酸酯)的形式存在。

5、淀粉颗粒形状主要有圆形、多角形和(卵形)。

6、糊化开始温度和糊化完成温度相差约(10)℃。

7、淀粉颗粒的化学组成主要包括(脂类)、水分、蛋白质、磷及灰分。

8、淀粉乳的脱水主要采用(离心)方法。

9、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浸泡的方法主要有静止法和(逆流法)。

10、玉米淀粉生产中的最关键问题是(如何去除脂肪)。

11、淀粉水解的基本方法有酸解法、双酶和(酸酶结合法)法。

12、淀粉水解产物按照不同的转化程度分为低转化糖浆、高转化糖浆和(中)转化糖浆。

13、淀粉糖化液进行精制时,采用(活性炭)和骨炭进行脱色。

14、工业生产的葡萄糖主要包括含水α-葡萄糖、无水α-葡萄糖、全糖和(无水β-葡萄糖)。

三、判断题

(×)1、淀粉颗粒只有单粒、复粒和半复粒。

(√)2、玉米淀粉颗粒偏光十字在接近颗粒中心位置。

(×)3、酸在糖化过程中是一种催化剂,淀粉水解速度与酸的用量多少直接有关,盐酸用量越少,淀粉乳中H+离子浓度越低,水解速度越快。

(√)4、粉质玉米富含淀粉和脂肪,硬质玉米富含蛋白质。(×)5、淀粉颗粒水分与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呈平衡状态存在,大气相对湿度(RH)降低,空气干燥,淀粉就失水;相对湿度增高,空气潮湿,淀粉就吸水,水分吸收和散失是不可逆的。

(×)1、在玉米、高粱、马铃薯、木薯和小麦淀粉颗粒中,玉米淀粉的偏光十字最明显。

(√)2、淀粉水解时,淀粉乳的浓度越低,水解越容易,水解液中葡萄糖纯度越高,糖液色泽也就越浅。反之,淀粉乳浓度越高,则有利于葡萄糖的复合和分解反应,使糖液纯度降低,色泽加深。

(√)3、淀粉糊并不是真正溶液,而是由膨胀淀粉粒的碎片、水合淀粉块和溶解的淀粉分子组成的胶状分散物。

(×)4、淀粉遇碘的呈色反应本质是化学反应。

(√)5、淀粉颗粒由许多微晶束构成,这些微晶束排列成放射状,看似一个同心环状结构。

四、单项选择题

( D )1、淀粉的基本构成单位是____。

A、D—呋喃葡萄糖;

B、L—吡喃葡萄糖;

C、L—呋喃葡萄糖;

D、D—吡喃葡萄糖。

( C )2、下列淀粉中回生速率最慢的是____。

A、根茎类淀粉;

B、普通谷类淀粉;

C、蜡质玉米淀粉;D块茎类淀粉。( A )3、天然淀粉中以____淀粉糊透明度最佳。

A、马铃薯;

B、木薯;

C、蜡质玉米;D小麦。

( A )4、直链淀粉是由葡萄糖基单位通过下列____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A、α—1,4;

B、α—1,6;

C、α—1,4和α—1,6;

D、α—1,3。

( A )5、玉米颗粒按成分及用途分为____。

A、高淀粉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蜡质玉米(糯玉米)等多种;

B、普通玉米、蜡质玉米(糯玉米);

C、硬粒型、马齿型、粉质型;

D、硬粒型、粉质型。

( A )6、____水解淀粉是从分子内部进行的,属于内酶。

A、α-淀粉酶;

B、葡萄糖淀粉酶;

C、β—淀粉酶;

D、脱支酶。

( A )7、葡萄糖受酸和热的影响发生脱水反应,生成____。

A、5-羟甲基糠醛;

B、5-羟甲基糠酸;

C、5-羟甲基糠醚;

D、5-羟甲基糠羧。

( B )8、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淀粉与麸质的分离方法主要是____。

A、离心分离法;

B、离心分离法、气流浮选法、流槽分离;

C、气流浮选法;

D、流槽分离。

( B )9、世界上生产高果糖浆的主要原料是____。

甘薯;B、玉米;C、马铃薯;D、小麦。

( C )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淀粉酶的是____。

A、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异构酶;

B、葡萄糖异构酶、麦芽低聚糖生成酶;

C、葡萄糖异构酶、麦芽低聚糖生成酶、6—磷酸葡萄糖激酶;

D、真菌α-淀粉酶、脱支酶。

( C )2、支链淀粉是由葡萄糖基单位通过下列____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A、α—1,4;

B、α—1,6;

C、α—1,4和α—1,6;

D、α—1,3。

( C )3、在各种淀粉中,膨胀能力最大的是____。

A、玉米;

B、小麦;

C、马铃薯;D甘薯。

( C )4、淀粉主要含在____的细胞中。

A、皮层;

B、糊粉层;

C、胚乳;

D、胚。

( B )5、玉米通过加工可获取五种主要成分,其中主产品是____。

A、淀粉与胚芽;

B、淀粉;

C、淀粉与麸质(蛋白质);

D、可溶性蛋白与皮渣(纤维)。

( A )6、使用盐酸对淀粉进行糖化,糖化后用____中和盐酸。

A、NaOH或Na2CO3;

B、NaOH;

C、Na2CO3;

D、Ca (OH)2。

( C )7、一般讲糊精就是指的是____糊精。

A、白糊精;

B、黄糊精;

C、热解;

D、英国胶。

( D )8、糖化液的精制工艺过程为____。

A、过滤→脱色→离子交换→蒸发浓缩;

B、中和→脱色→离子交换→蒸发浓缩;

C、中和→过滤→脱色→蒸发浓缩;

D、中和→过滤→脱色→离子交换→蒸发浓缩。

( B )9、世界上生产高果糖浆的主要原料是____。

A、甘薯;

B、玉米;

C、马铃薯;

D、小麦。

( B )10、淀粉是一种____。

A、离子化合物;

B、共价聚合物;

C、混合物;

D、葡萄糖单体混合物。

五、简答题

1、高含量脂类化合物的存在对玉米淀粉与小麦淀粉所造成的影响。(1)抑制玉米和小麦淀粉颗粒的膨胀和溶解;(2)直链淀粉—脂类化合络合物会使淀粉糊和淀粉膜不透明度或混浊度增加,影响糊化淀粉增稠能力和粘合能力;(3)不饱和脂类化合物在贮存期因氧化作用而酸败,影响其应用。

2、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浸泡的目的和作用。

(1)净化后玉米,用亚硫酸进行浸泡,通过亚硫酸的乳化作用,软化玉米颗粒,降低玉米粒的机械强度;(2)分散玉米胚体细胞中的蛋白质网,削弱保持淀粉的联结键;(3)通过浸泡使玉米籽粒膨胀,可较容易地将皮层、胚芽、胚乳分离;(4)可浸提出籽粒中部分可溶性物质(亚硫酸可把玉米中一部分不溶解蛋白质转变成溶解蛋白质),制成玉米浆;(5)能有效地抑制随玉米带来的微生物活动,起到防腐作用。

3、淀粉糊或淀粉溶液的回生所具有的效应。

(1)黏度增加;(2)显现不透明和浑浊;(3)在热糊表面形成不溶解的结膜;(4)不溶性的淀粉粒沉淀;

(5)形成胶体;(6)脱水收缩。

4、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获得好的精磨效果应注意哪些因素。

(1)保证进磨前物料中的游离淀粉被筛净,并要做到均匀进料;(2)物料中铁质会对磨齿造成严重损害,应及时加以去除;(3)对浸泡工序必须精心操作,使玉米中各成分能有效地加以分离。

5、假设某淀粉糖厂购进一批支链淀粉,欲用其通过酶水解法生产葡萄糖,试问该厂采购员到酶制剂商店应购买哪种酶制剂才能使厂长满意?说明原因。

购买一种脱支酶(水解α-1,6糖苷键)、α-淀粉酶(为液化酶,使淀粉分子尽可能完全可溶化,破坏其晶体结构,将淀粉转化为糊精和低聚糖,使非还原末端基增多,为糖化创造有利条件。)和葡萄糖淀粉酶(为糖化酶,从非还原末端基逐个水解α-1,4糖苷键,可提高麦芽糖的产率。)

6、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多罐串联逆流浸泡法的浸泡工艺过程。

1)向浸泡罐投入浸泡液和玉米;(2)玉米的浸泡;(3)浸泡液的排放(4)浸泡玉米的排放

7、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结构及性质比较。

项目直链淀粉支链淀粉

分子形状直链分子支叉分子

聚合度100—6000 1000—3000000

末端基分子的一端为非还原末端基,

另一端为还原末端基分子具有一个还原末端基和许多非还原末端基

碘着色反应深蓝色紫红色

吸收碘量19%—20% 〈 1%

凝沉性质凝沉性强,溶液不稳定凝沉性很弱,溶液稳

络合结构能与极性有机物和碘生成络合

结构

不能

X—光衍射分

高度结晶结构无定形结构

乙酰衍生物能制成强度很高的纤维和薄膜制成的薄膜很脆弱

8、可逆润胀和不可逆润胀特点。

(1)可逆润胀时,淀粉粒慢慢吸收少量水分,只有体积上的增大,仍保持原有的特征和晶体的双折射,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仍可看到偏光十字,说明淀粉粒内部晶体结构没有变化。

(2)不可逆润胀时,偏光十字消失,无法恢复成原有的晶体状态。受损伤的淀粉和某些经过改性的淀粉粒可溶于水,并经历一个不可逆的润胀。

9、假设你是一变性淀粉生产厂的检验员,工厂最近购买一批原料淀粉

(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但在运输过程中包装标签被毁坏了,因而不能确定每个包装中淀粉类型,你将通过几种方法把它们准确无误地辨别出来?(至少采用三种方法)

(1)显微镜下观察:马铃薯淀粉颗粒最大,为椭圆形,为偏心轮纹;玉米淀粉颗粒为圆形或多角形,为中心轮纹;小麦淀粉颗粒最小,为扁平圆形或椭圆形,为中心轮纹。

(2)偏光显微镜下观察:马铃薯淀粉颗粒偏光十字最明显且偏向颗粒一端,玉米淀粉颗粒偏光十字不太明显但位于颗粒中心,小麦淀粉颗粒偏光十字最不明显。

(3)糊化温度:玉米淀粉为乳白色,马铃薯淀粉糊化温度最低,小麦糊化温度最高。

(4)透明度:把淀粉配成1%的淀粉糊,测透明度,透明度最好的是马铃薯,其次是玉米,最次的是小麦。

10、玉米胚芽副产品的利用。

(1)榨油(2)饲料(3)食品添加剂

11、影响葡萄糖复合反应的条件因素。

(1)葡萄糖的浓度

低浓度不发生反应,浓度增高发生复合反应,浓度越高,复合反应进行程度越高。葡萄糖值较低时,并没有复合糖产生,只有DE值达28以后,才开始有复合糖出现,随糖化程度增高,复合糖出现的种类和数量也逐渐增多。

(2)酸的种类与浓度

不同种酸对于葡萄糖复合反应的催化作用不同。以盐酸最强,其次为硫酸、草酸,酸的浓度加大,复合进行程度增加。

(3)反应温度和时间

在葡萄糖复合反应没有达到平衡之前,随着温度升高和加热时间延长,有利于复合反应的发生。

六1、如何以马铃薯为原料生产马铃薯淀粉,并用获得的淀粉淀粉乳生产葡萄糖,请绘制工艺流程图

六2、张先生新收购了吉林省四平市某一旧淀粉厂,准备生产淀粉及其深加工产品,请你给他一些的建议,选择什么样的原材料生产淀粉合理,说明理由,并简述生产该淀粉的工艺流程

1、选择生产淀粉原料的原则

作为淀粉生产原料应具备的条件,第一、淀粉含量高,成本较低;第二、收集、贮存、加工相对较容易;第三、副产品利用价值较高。因为玉米在吉林省产量高,价格低,用来生产淀粉成本较低,满足第一个条件;另外,在本省就地取材,收集玉米运输费用低,且玉米贮存、加工也较方便,满足第二个条件;玉米加工淀粉后的副产物玉米胚芽可用来制备玉米油,玉米蛋白粉可用来制备玉米肽增加了副产物的附加值。

2、玉米淀粉生产工艺流程

羧甲基淀粉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规范羧甲淀粉钠检验的操作。 适用范围:羧甲淀粉钠的检验。 责任:检验室检验人员按本规程操作,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规程: 本品为淀粉在碱性条件下与氯乙酸作用生成的淀粉羧甲基醚的钠盐。按干燥品计算,含钠(Na)应为2.0%~4.0% 1.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在空气中有引湿性。 本品在水中分散成黏稠状胶体溶液,在乙醇或乙醚中不溶。 2.鉴别 2.1仪器及用具:天平、酒精喷灯、铂丝、试管、刻度吸管、滴管等。 2.2试剂及试液:纯化水、碘试液。 2.3测定法 2.3.1取本品约0.1g,加水5ml,摇匀后,加碘试液1滴,即显蓝色。 2.3.2本品显钠盐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3.检查 3.1仪器及用具:天平、酸度计、锥形瓶、滴定管、干燥箱、马弗炉、坩埚、坩埚夹、纳氏比色管、水浴锅、滤纸、量筒、刻度吸管、移液管、容量瓶等。 3.2试剂及试液:纯化水、铬酸钾指示液、硝酸银滴定液(0.1mol/L)、醋酸盐缓冲(pH3.5)、硝酸、硫酸、盐酸、氨试液、酚酞指示液、纯化水、标准铅溶液、硫代乙酰胺试液、过硫酸铵、30%硫氰酸铵溶液。 3.3测定法 3.3.1酸碱度取本品1.0g,加水100ml振摇后,按《PH值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SOP-QC-083-00)测定,PH 值应为5.5~7.5。 3.3.2总氯量 取本品约0.5g ,精密称定,置250ml 锥形瓶中,加水150ml 摇匀后,加铬酸钾指示液1ml ,用硝酸银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 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3.545mg 的Cl 。按干燥品计算,含总氯量不得过3.5%。 结果计算: V :表示滴定消耗量 W :供试品的取样量 F :表示滴定液校正系数 3.3.3干燥失重 取本品,按《干燥失重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SOP-QC-087-00)测定,在130℃干燥90分钟,减失重量不得过10.0%。 结果计算: %100?--称量瓶重量 重量干燥前供试品称量瓶的重量 干燥后供试品与称量瓶的重量干燥前供试品与称量瓶 3.3.4铁盐 取本品0.5g ,置坩埚中,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加硫酸0.5ml 使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后,在55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稀盐酸4ml 在60℃水浴中加热10分钟,同时搅拌使溶解,放冷(必要时滤过),移置50ml 纳氏比色管中,依法检查,(附录Ⅷ G )与标准铁溶液2.0ml 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4%)。 3.3.5重金属 取本品1.0g ,按《重金属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SOP-QC-092-00)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4.含量测定 4.1仪器及用具:天平、滴定管、具塞锥形瓶、烧杯、酸度计、量筒等。 4.2试剂及试液:冰醋酸、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 100) 1(1000545 .3?-????水分W F V

羧甲基淀粉钠CMS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

羧甲基淀粉钠CMS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助剂以其独特的性能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天然淀粉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而且对于不同的领域,对淀粉的要求又不尽相同。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淀粉的性质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因此,淀粉化学品作为淀粉的改性产品因其独特的性能和较高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羧甲基淀粉钠作为一种新型的淀粉化学品因其对环境的友好性和良好的性能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得到重视,其市场需求迅速增加。羧甲基淀粉钠CMS 又名羧甲基淀粉或是羧甲基淀粉醚,为白色或略带黄色的粉末状固体,无毒无味,具有一定的吸潮性,可直接溶于冷水,但不溶于醇和醚,常温下溶于水形成胶体状溶液,在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稳定。羧甲基淀粉钠最基本的宏观表征是其水溶液的粘度,其大小取决于聚合度、取代度以及杂质含量、温度、浓度、PH值等。 羧甲基淀粉钠的分子单元结构与羧甲基纤维素CMC相同,性状也很相似,因而在许多领域有相同或相似的使用性能和效果。但由于淀粉来源广,成本较低,生产时醚化剂用量少,工艺较简单,加之该产品优良的水溶性、膨胀性、分散乳化性及稳定性等,在应用上已远远胜过了羧甲基纤维素,是一种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的精细化工产品。 羧甲基淀粉钠的合成羧甲基淀粉是淀粉在碱性条件下,与一氯醋酸起醚化反应而成的一种阴离子淀粉醚。商业品羧甲基淀粉一般以其钠盐的形式存在,具有良好的溶液性能,如增稠、糊化、水分吸收、粘附性及成膜性,也包括羧基固有的性能,如螯合作用、离子交换、多聚阴离子的絮凝作用及酸性功能。 羧甲基淀粉钠的合成方法制取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可采用三种不同的制取方法:水媒法淀粉直接悬浮于水中,制成一定浓度的淀粉乳,加入与淀粉等摩尔量的乙醇及一氯醋酸,在40 / 506温度下反应。该方法因羧甲基淀粉随取代度增高而溶于水的特性决定了只适合生产低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水媒法工艺流程:淀粉+碱化+醚化+过滤+干燥+粉碎+包装。 固法固法反应是淀粉在少量水存在的状态下与一氯羧甲基淀粉钠(CMS)的合成与应用现状造纸化学品与醋酸反应。按混合工艺的不同,该法又可分为如下方法:一步加碱法,干淀粉与乙醇一次性混合碱化,再加入一氯醋酸反应。二步加碱性,干淀粉与部分乙醇混合碱化后,再加入剩余的乙醇和一氯醋酸,升温反应。流化法,干淀粉与乙醇、一氯醋酸一次性干混,再通过高温成流化床反应。固法工艺无生产污染,反应效率快,反应时间短,生产成本较低。但反应不均匀,副产物难以去除,故生产高品质羧甲基淀粉较为困难。固法工艺流程:淀粉+干混+流化反应+干燥+粉碎+包装。 有机溶剂法羧甲基淀粉不溶解于醇、酮等有机溶剂。需生产冷水可溶的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产品的理想方法是将淀粉悬浮于一定含水量的溶剂中,加入片碱和一氯醋酸进行反应。该工艺流程相对复杂且需消耗溶剂,但其产品质量好,适合生产高品质羧甲基淀粉。 综合以上几种工艺方法的优缺点,有机溶剂法生产工艺是制取羧甲基淀粉的理想工艺,因而被广泛应用。有机溶剂法工艺的流程溶剂法工艺过程主要分四个步骤碱化淀粉悬浮于溶剂中加碱反应生产淀粉钠盐。醚化反应淀粉钠盐与一氯醋酸进行取代反应生成羧甲基淀粉。精制反应物用酸中和,然后用醇—水液洗涤除等副产物,分离、干燥、粉碎得商品羧甲基淀粉。溶剂回收溶剂经精馏回收循环使用。 由于CMS的主要原料淀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因而生产成本及市场价格远远低于CMC,但性能却优于CMC,比CMC的粘度高,稳定性好,所以CMS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国内产量不足万吨,而市场需求量却已达( 万吨,因而CMS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市场也十分广阔。

淀粉老化

淀粉老化 含淀粉的粮食经加工成熟,是将淀粉糊化,而糊化了的淀粉在室温或低于室温的条件下慢慢地冷却,经过一段时间,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沉淀,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俗称"淀粉的返生"。 "老化"是"糊化"的逆过程,"老化"过程的实质是:在糊化过程中,已经溶解膨胀的淀粉分子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种类似天然淀粉结构的物质。值得注意的是:淀粉老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比如生米煮成熟饭后,不可能再恢复成原来的生米。老化后的淀粉,不仅口感变差,消化吸收率也随之降低。米煮成熟饭后,不可能再恢复成原来的生米。老化后的淀粉,不仅口感变差,消化吸收率也随之降低。 淀粉的老化首先与淀粉的组成密切相关,含直链淀粉多的淀粉易老化,不易糊化;含支链淀粉多的淀粉易糊化不易老化。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易老化,糯米淀粉老化速度缓慢。 食物中淀粉含水量30%~60%时易老化;含水量小于10%时不易老化。面包含水30%~40%,馒头含水44%,米饭含水60%~70%,它们的含水量都在淀粉易发生老化反应的范围内,冷却后容易发生返生现象。食物的贮存温度也与淀粉老化的速度有关,一般淀粉变性老化最适宜的温度是2~10℃,贮存温度高于60℃或低于-20℃时都不会发生淀粉的老化现象。 防止和延缓淀粉老化的措施。 1).温度:老化的最适宜的温度为2~4℃,高于60℃低于20℃都不发生老化。 2).水分:食品含水量在30~60%之间,淀粉易发生老化现象,食品中的含水量在10%以下的干燥状态或超过60%以上水分的食品,则不易产生老化现象。 3).酸碱性:在PH4以下的酸性或碱性环境中,淀粉不易老化。 4).表面活性物质:在食品中加入脂肪甘油脂,糖脂,磷脂,大豆蛋白或聚氧化乙烯等表面活性物质,均有延缓淀粉老化的效果,这是由于它们可以降低液面的表面能力,产生乳化现象,使淀粉胶束之间形成一层薄膜,防止形成以水分子为介质的氢的结合,从而延缓老化时间。 5).膨化处理:影响谷物或淀粉制品经高温、高压的膨化处理后,可以加深淀粉的α化程度,实践证明,膨化食品经放置很长时间后,也不发生老化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膨化后食品的含水量在10%以下 b.在膨化过程中,高压瞬间变成常压时,呈过热状态的水分子在瞬间汽化而产生强烈爆炸,分子约膨胀2000倍,巨大的膨胀压力破坏了淀粉链的结构,长链切短,改变了淀粉链结构,破坏了某些胶束的重新聚合力,保持了淀粉的稳定性。 由于膨化技术具有使淀粉彻底α化的特点,有利于酶的水解,不仅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也有助于微生物对淀粉的利用和发酵,因此开展膨化技术的研究不论在焙烤食品和发酵工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日常生活中凉的馒头、米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得硬和干缩;凉粉变得硬而不透明;年糕等糯米制品粘糯性变差,这些都是淀粉的老化所致。 含淀粉的粮食经加工成熟,是将淀粉糊化,而糊化了的淀粉在室温或低于室温的条件下慢慢地冷却,经过一段时间,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沉淀,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俗称"淀粉的返生"。 "老化"是"糊化"的逆过程,"老化"过程的实质是:在糊化过程中,已经溶解膨胀的淀粉分子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种类似天然淀粉结构的物质。值得注意的是:淀粉老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比如生米煮成熟饭后,不可能再恢复成原来的生米。老化后的淀粉,不仅口感变差,消化吸收率也随之降低。米煮成熟饭后,不可能再恢复成原来的生米。老化后的淀粉,不仅口感变差,消化吸收率也随之降低。 淀粉的老化首先与淀粉的组成密切相关,含直链淀粉多的淀粉易老化,不易糊化;含支链淀粉多的淀粉易糊化不易老化。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易老化,糯米淀粉老化速度缓慢。

CDE公布的药用辅料清单

DL-酒石酸133-37-9;87-69-4;526-83-0 4J4Z8788N8 DL-苹果酸6915-15-7;617-48-1 817L1N4CKP L-苹果酸97-67-6 J3TZF807X5 α-维生素E乙酯7695-91-2 9E8X80D2L0 阿法环糊精10016-20-3 Z1LH97KTRM 阿拉伯胶9000-01-05 5C5403N26O 阿司帕坦22839-47-0 Z0H242BBR1 巴西棕榈蜡8015-86-9 R12CBM0EIZ 白凡士林8009-03-8 4T6H12BN9U 白蜂蜡8012-89-3 7G1J5DA97F 白陶土68515-07-1;1332-58-7 24H4NWX5CO 半胱氨酸盐酸盐7048-04-6 ZT934N0X4W 薄荷脑15356-70-4;1490-04-6;89-78-1BZ1R15MTK7 薄荷油8006-90-4 AV092KU4JH 倍半油酸山梨坦8007-43-0 0W8RRI5W5A 倍他环糊精7585-39-9 JV039JZZ3A 苯甲醇100-51-6 LKG8494WBH 苯甲酸65-85-0 8SKN0B0MIM 苯甲酸钠532-32-1 OJ245FE5EU 苯甲酸苄酯120-51-4

苯氧乙醇122-99-6 HIE492ZZ3T 苯乙醇60-12-8 ML9LGA7468 苯扎氯铵8001-54-5 F5UM2KM3W7 苯扎溴铵7281-04-1 IRY12B2TQ6 蓖麻油8001-79-4 D5340Y2I9G 冰醋酸64-19-7 Q40Q9N063P 冰片507700 丙二醇57-55-6 6DC9Q167V3 丙二醇单月桂酸酯27194-74-7 M4AW13H75T 丙二醇二辛酸酯/二癸酸酯68583-51-7 丙二醇二乙酯623-84-7 5Z492UNF9O 丙二醇二月桂酸酯22788-19-8 丙二酸二乙酯105-53-3 丙酸79-09-4 丙酸钠137-40-6 DK6Y9P42IN 丙酸乙酯105-37-3 丙酸异戊酯105-68-0 丙酸苄酯122-63-4 丙酮67-64-1 1364PS73AF 丙烯酸树脂包衣液[24938-16-7];[9010-88-2];[25806-15-1];[25212-88-8];

羧甲基淀粉

羧甲基淀粉 一、CMS简介 1. 淀粉可以看作是葡萄糖的高聚体。淀粉除食用外,工业上用于制糊精、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等,也用于调制印花浆、纺织品的上浆、纸张的上胶、药物片剂的压制等。可由玉米、甘薯、野生橡子和葛根等含淀粉的物质中提取而得。淀粉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直链淀粉含几百个葡萄糖单元,支链淀粉含几千个葡萄糖单元。在天然淀粉中直链的占20%~26%,它是可溶性的,其余的则为支链淀粉。当用碘溶液进行检测时,直链淀粉液呈显蓝色,而支链淀粉与碘接触时则变为红棕色。 淀粉是植物体中贮存的养分,贮存在种子和块茎中,各类植物中的淀粉含量都较高,大米中含淀粉62%~86%,麦子中含淀粉57%~75%,玉蜀黍中含淀粉65%~72%,马铃薯中则含淀粉超过90%。淀粉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咀嚼米饭等时感到有些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了二糖--麦芽糖。食物进入胃肠后,还能被胰脏分泌出来的唾液淀粉酶水解,形成的葡萄糖被小肠壁吸收,成为人体组织的营养物。支链淀粉部分水解可产生称为糊精的混合物。糊精主要用作食品添加剂、胶水、浆糊,并用于纸张和纺织品的制造(精整)等。淀粉燃点约为380℃。 2. 羧甲基淀粉(Carboxymethyl starch sodium,CMS),分子式:[C6H7O2(OH)2OCH2COONa]n,是改性淀粉的代表产品,是醚类淀粉的一种,是以小麦、玉米、土豆、红薯(任何一种均可)等淀粉为原料,经物理、化学反应精制而成。羧甲基淀粉可部分的替代羧甲基纤维素(CMC)的应用,它是能溶于冷水的高分子电解质。首次制成羧甲基淀粉是在1924年,1940年已工业化生产。它无味、无毒、不易霉变、当取代度大于0.2以上时易溶于水。它是一种无毒无味的白色或浅黄色粉末状固体,能迅速溶于冷热水中,形成无色透明胶状液,黏度高,而且对光、热皆稳定,具有极好的分散力、结合力、吸湿性及乳化性(其水溶液可作油/水型或水/油型乳化剂,对油和蜡质均有乳化能力),但不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CMS属天然食品,对人体无害,能被人体α-淀粉酶分解,具有生物可消化性,易被人体吸收,同时还可抑制肿瘤增长且增加免疫力,无环境污染,是环保型产品。 二、CMS用途

羧甲基淀粉钠在片剂中的作用

羧甲基淀粉钠又称为羧甲基淀粉,是一种阴离子淀粉醚,是能溶于冷水的电解质。它是变性淀粉的一种,属醚类淀粉,是一种水溶性阴离子高分子型化合物。它无味、无毒、不易霉变、当取代度大于0.2以上时易溶于水。 它虽然不是药物,作为一种化学制剂它主的要用途是可以作为食品定型剂,保鲜膨化剂,同时在医药行业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可作为不溶性药物及可溶性药物片剂药物片剂的高效崩解剂、赋形剂。根据规定可以按照合理的用量加入到是食品、药品行业中去。具体在该行业的作用是:一、医药级 就药物制剂而言,可取代明胶,作为制作胶囊、片剂、糖衣的原材料。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膨胀性,在冷水中能较快泡涨,且吸水后颗粒膨胀而不溶解,不形成胶体溶液,不阻碍水分的继续渗入而影响药片的进一步崩解。 二、食品级 应用于不同的食品中表现出增稠、悬浮、乳化、稳定、保形、成膜、膨化、保鲜、耐酸和保健等多种功能。 广泛应用于牛奶、饮料、冷冻食品、快餐食品、糕点、糖浆等产品。此外,在生理学上是惰性的,没有热值,因此用来制造低热值的食品也可以获得理想的

效果。 三、造纸级 在填料中加入作为稳定剂,起增稠粘结作用,使纸张光泽鲜艳,改善纸张的印刷性能,增强纸张的韧性和耐磨性。用作浆内添加剂,提高助留助滤效果。也用于纸张的表面施胶,可明显提高纸张的干强度和湿强度、耐油性、吸墨性和抗水性。在涂布粘合中使用可以提高纸张的生产和使用性能。 四、建筑工 在腻子粉、乳胶漆中作增稠保水剂;在涂料中作悬浮剂、稳定剂、成膜剂,具有乳化、增稠、防沉积等作用。制成水泥胶粉应用于水泥抹灰砂浆、水泥保温抗裂砂浆、瓷砖粘结剂、外墙防水腻子,以及其它与水泥有关的产品中。 郑州银鹤糊精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三环,公司成立1986年6月,该公司主要生产黄糊精、白糊精、预糊化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羧甲基淀粉钠CMS、核桃砂、合脂粉、合脂油、铸造脱模剂、封箱膏、粘芯胶等产品,是集研发、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技术企业。

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

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阳离子淀粉的主要几种制备方法:湿法、干法和半干法,综述了阳离子淀粉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阳离子淀粉制备应用情况发展方向 一、引言 阳离子淀粉属于化学改性淀粉,由含有阳离子的醚化剂在碱性条件下与淀粉反应制的,用各种含卤基或环氧基的有机胺类化合物与淀粉分子中的羟基进行醚化反应而生成的一种含有氨基、氮原子上带有正电荷的淀粉醚衍生物[1]。阳离子淀粉主要有叔胺盐类和季铵盐类,其原料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如在玉米、土豆、木薯、小麦中等。阳离子淀粉由于其带有正电荷,易与带负电荷的细小纤维结合,故具有多种原淀粉所不具备的特质,如糊稳定性、水溶解性、成膜性、透明度等,使得阳离子淀粉具有极大的用途。此外,阳离子淀粉具有糊化温度低,易于分散,且黏度高、热稳定性好等特点。 阳离子淀粉是一种带有正电荷的淀粉衍生物,随着阳离子取代基数目的增加,其产品糊化温度逐渐降低,分散级性能更为稳定和透明。阳离子淀粉的用途也十分广泛,纺织工业用作浆纱、棉织品、人造纤维的上浆料,造纸工业用作填料添加剂及表面施胶剂,在生物工程方面用作离子交换剂,被广泛地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石油、粘合剂、采矿业、污水处理和化妆品等领域。 二、阳离子淀粉的制备 阳离子有关制备阳离子淀粉的报道很多,生产工艺也多种多样。一般制备阳离子淀粉的方法主要可分为干法、湿法以及介于两者间的半干法。半干法是继干法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成本低,有较大的灵活性,并且环境污染小,可适合制备不同取代度的产品。近年来也有研究者开发出了一些新型制备阳离子淀粉的方法,如微波干法、流态化制备法等的其他制备方法。 1. 湿法制备 湿法是目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方法。湿法可分为水溶剂法和有机溶剂法。 1.1 水溶剂法 水溶剂法是将淀粉、水、碱及阳离子试剂加热进行糊化反应,或者先将淀粉加水糊化,然后与碱及醚化剂进行反应[2];赵伟等[3]采用湿法制备了季铵型阳离子淀粉的实验表明:当淀粉100g,醚化剂6g,NaCl20g,并且调节pH值到11.5,温度控制在45~50℃,反应时间为16h时为阳离子淀粉的最佳制备条件。韦莉敏[4]以木薯粉为原料,本文采用湿法工艺制备阳离子淀粉,醚化剂用量3%~8%,

羧甲基淀粉钠取代度的测定方法

羧甲基淀粉取代度的测定方法 (-)灰化法: 1.原理 经纯化后的羧甲基淀粉在(700土25)℃灼烧灰化后得到残渣氧化钠,然后用酸碱滴定氧化钠含量,并按氧化钠含量计算取代度。 2.仪器与试剂 (1)高温炉(0~1000℃),滴定管(50ml),烧杯(300ml),3#玻璃砂芯坩埚(30ml),抽滤瓶(1000ml),抽气泵。 (2)0.lmol/L NaOH标准溶液,0.lmol/L HCl标准溶液,0.l%甲基红。 3.操作步骤 称取 1.2g左右样品置于300ml烧杯中,加入20ml 0.5mol/L HCl溶液酸化,充分搅拌15min至没有颗粒,加数滴酚酞指示剂,再用0.5mol/L NaOH溶液中和至红色,继续搅拌至试样溶解,再滴人3滴0.5mol/L NaOH溶液。边搅拌边滴加95%乙醇溶液,当试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后,迅速加入约200ml 95%乙醇溶液,便析出沉淀。停止搅拌,在水浴上加热,使沉淀清晰粗大。 将沉淀移入3#玻璃砂芯坩埚中,过滤,先用80%乙醇洗涤数次(约100ml),然后用95%乙醇洗3次(约60ml),吸干,移入烘箱内,在105℃烘至质量恒定(约3h),冷却称量。 将称量后的干纯CMS倒入干燥的30ml瓷坩埚中,在高温炉内,徐徐升温至700℃,保持30min,取出冷至室温。 用少量蒸馏水润湿灼烧物,再用100ml蒸馏水分数次洗,并移至250ml烧杯中,在电炉上缓缓加热至沸,保持5min。加甲基红指示剂2~3滴,用0.lmol/L 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4. 结果计算 式中HCl——滴定时消耗的HCl标准溶液体积(ml) CHCl——HCl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样品质量(g) (二)酸洗法: 1.原理 羧甲基淀粉试样用酸溶液充分洗涤,使其全部转化成酸式CMS(HCMS),然后加入已知过量的NaOH标准溶液,使HCMS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再用标准HCl溶液返滴剩余的NaOH,从而测得CMS的取代度。或者不是加过量NaOH标准溶液后进行滴定,而是直接用标准Na0H溶液滴定。 2.仪器与试剂

淀粉的糊化、老化

淀粉的糊化、老化 对烹饪科学化发展的重要性 一、概述 1、淀粉的一般特性: 众所周知,淀粉属于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根据其分子中含有的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的不同而分为两种性质差异很大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在水中加热糊化后,是不稳定的,会迅速老化而逐步形成凝胶体,这种胶体较硬,在115-120度的温度下才能向反方向转化。支链淀粉在水溶液中稳定,发生凝胶作用的速率比直链淀粉缓慢的多,且凝胶柔软。 2、淀粉的糊化: 淀粉在常温下不溶于水,但当水温升至53℃以上时,发生溶胀,崩溃,形成均匀的粘稠糊状溶液。本质是淀粉粒中有序及无序态的淀粉分子间的氢键断开,分散在水中形成胶体溶液。 淀粉在高温下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特性,称为淀粉的糊化。 3、淀粉的老化: 淀粉的老化是指经过糊化的淀粉在室温或低于室温下放置后,会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而沉淀。老化是糊化的逆过程,实质是在糊化过程中,已经溶解膨胀的淀粉分子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种类似天然淀粉结构的物质。 二、淀粉的糊化、老化的影响因素 (一)、糊化 1、淀粉自身:支链淀粉因分支多,水易渗透,所以易糊化,但它们抗热性能差,加热过度后会产生脱浆现象。而直链淀粉较难糊化,具有较好“耐煮性”,具有一定的凝胶性,可在菜品中产生具有弹性、韧性的凝胶结构。 2、温度:淀粉的糊化必须达到其溶点,即糊化温度,各种淀粉的糊化温度不同,一般在水温升至53度时,淀粉的物理性质发生明显的变化。 3、水:淀粉的糊化需要一定量的水,否则糊化不完全。常压下,水分30%以下难完全糊化。 4、酸碱值:当PH值大于10时,降低酸度会加速糊化,添加酸可降低淀粉粘度,碱有利于淀粉糊化,例如,熬稀饭时加入少量碱可使其粘稠。 5、共存物:高浓度的糖可降低淀粉的糊化程度,脂类物质能与淀粉形成复合物降低糊化程度等。 (二)、老化 1、淀粉的种类:直链淀粉比支链淀粉易于老化,例如,糯米、粘玉米中的支链多,不易老化。 2、水:含水量在30%-60%之间,易发生老化现象,含水量低于10%或高于60%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_曹华

收稿日期:2009204208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KM200810015009);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20071D0500400148);北京印刷学 院院选重点项目(Ea -09-01);北京印刷学院课程建设(0928);印刷包装材料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KF200807) 作者简介:曹华(1984-),女,湖南郴州人,北京印刷学院硕士研究生,主攻纸包装材料。 通讯作者:刘全校(1967-),男,陕西咸阳人,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造纸技术与包装材料。 研究进展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曹华,刘全校,曹国荣,许文才 (北京印刷学院印刷包装材料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600)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湿法、干法、半干法的合成工艺,以及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在造纸、纺织、废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阳离子淀粉正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实验室研究,其在蛋白质分析、药物载体、石油采收方面的应用在逐步发展中,阳离子淀粉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 关键词:阳离子淀粉;高取代度;制备;应用 中图分类号:TB484;TQ3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09)07-0076-04 Progress in Prep a ration a nd Application Resea rch of High Degree S ubstit ution Cationic Sta rch CA O H ua ,L I U Quan 2x i ao ,CA O Guo 2rong ,X U W en 2cai (Lab.of printing &Packaging Material and Technology -Beijing Area Major Laboratory ,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Beijing 102600,China ) Abstract :The preparation techniques of high degree substitution cationic starch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summarized ,which were wet process ,dry process ,and semi 2dry process.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of high degree substitution cationic starch in paper 2making ,textile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were reviewed.It was concluded that cationic starches were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ed in laboratory.In addition ,studies on the employment of cationic starches in protein analysis ,drug delivery ,and oil recovery were also in progress. Key words :cationic starch ;high degree substitution ;preparation ;application 淀粉作为化工原料具有价廉、易得、可再生、符合环境保护等突出的特点,但是原淀粉具有冷水不溶、糊液热稳定性差、抗剪切性能低、冷却后易脱水、老化以及成膜性差、缺乏耐水性等缺点,从而限制了淀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通过物理、化学、酶、基因等改性方式对原淀粉进行改性,能明显提高其性能,可以制成工业上需要的各种淀粉衍生物产品[1],这大大拓宽了淀粉的应用领域。阳离子淀粉是化学醚化改性方式的一种,1930年左右已有阳离子淀粉合成的报道,1952年才见到使用价值的报告,1955年开始了工业规模生产,1957年Caldwall 及 Borg 发表了商品阳离子淀粉的第一个专利。其后,阳离子淀 粉的数量和品种迅速增长,现在已逐渐向两性淀粉和复合型淀粉发展[2]。淀粉改性物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改性方式、取代基 团、取代度以及取代基团的分布等[3]。和原淀粉相比,阳离子淀粉氮原子上带上了正电荷,得到的醚衍生物具有与带负电荷物质相吸的趋向[4],此外随着取代度的提高,阳离子淀粉的糊稳定性、水溶解性、成膜性、透明度均有改善[5],这都扩大了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应用范围,因此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被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污水处理、油田钻井和浮游选矿等领域。 1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制备研究 阳离子淀粉按其取代度(DS )高低分为:低取代度(0.02~ 0.06)阳离子淀粉和高取代度(≥0.07)阳离子淀粉[6]。它是利 用淀粉葡萄糖残基中的伯羟基同醚化剂(叔胺基化合物、季胺

药用辅料生产工艺

药用玉米淀粉生产工艺(改进) 工艺操作:取原料玉米,加入各种浸泡液,浸泡72h ,连同浸泡液一起送入砂轮粉碎,过40目除渣,以2000r/min 离心10min 。弃上清液以及黄色沉淀,余下下半部分为淀粉。淀粉再水洗,干燥至恒重,测定,包装。 工艺优点:在玉米淀粉的湿法加工中,长期沿用亚硫酸浸泡玉米,此种方法虽然可以实现淀粉于蛋白质或其他组分的分离,但是单纯以亚硫酸浸泡,常出现淀粉的蛋白质含量偏高或超标。通过研究表明使用少量安全性能高的表面活性剂(比如: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磺酸钠)于亚硫酸混合使用,可以有效的降低药用淀粉中蛋白质的含量。 洗涤,离心 原料(玉米) 浸泡72h 粉碎 (玉米)浆液 40目过滤,离心 去上清液和黄色沉淀 粗制淀粉 产品(淀粉) 干燥,检测 包装

半干法制备羧甲基淀粉钠 工艺操作: 将原淀粉10份、氯乙酸钠 50 份、乙醇10 份、氢 氧化钠 12 份、助剂5份,经高速混合后,进人带干机进行反应,冷却后处理,综合多方面因素,我们选定反应温度10 ℃,反应时间2小时。该工艺生产 出来的淀粉粘度800mPa.s 左右,颜色洁白。如调整物料配比及反应温度可生产出各种粘度的羧甲基淀粉。 工艺优点:溶剂法是CMS 制备中最常用的方法,溶剂法一般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为介质,在少量水分存在的条件下进行醚化,以提高取代度和反应效率,使产品保持颗粒状态。溶剂法优点反应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操作方便。缺点是溶剂回收有一定困难,生产成本高且易污染环境。此方法结合干法、溶剂法的优点,采取带干机半干法连续生成羧甲基淀粉,所生产的羧甲基淀粉取代度较高,粘度较大。 原料(玉米淀粉,氯乙酸 钠,乙醇,氢氧化钠,助剂) 高速混合 带干机 200℃,反应2h 初产品 冷 却,筛分 产品 包装 检测(粘度,取代度)

干法制备羧甲基淀粉

2015届毕业论文 题目干法制备羧甲基淀粉 专业班级化工04班 学号1106010409 学生姓名刘玉洁 学院化工与制药学院 指导教师金士威/欧阳贻德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讲师 完成日期:2015 年 6 月8 日

干法制备羧甲基淀粉Dry Process Preparation of Carboxymethyl Starch 学生姓名刘玉洁 指导教师欧阳贻德/金士威

摘要 羧甲基淀粉(CMS)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阴离子型醚化淀粉,其用途十分广泛。当今社会对其需求量的日益增大,对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羧甲基淀粉的研究已逐步受到关注,目前,羧甲基淀粉的生产工艺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完全满足工业生产需要。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干法制备高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反应分为碱化和醚化2个阶段,以异丙醇(体积分数为60%)为溶剂,氢氧化钠为碱化剂,氯乙酸钠为醚化剂,对羧甲基淀粉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碱化温度、碱化时间、醚化温度、醚化时间等因素对羧甲基淀粉取代度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的碱化温度为35℃,碱化时间为60min,醚化温度为70℃,醚化时间为150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羧甲基淀粉的取代度为0.32,产品的外观得到改善,淀粉糊的黏度稳定性得到加强。 关键词:羧甲基淀粉;干法;制备;取代度;醚化

Abstract Carboxymethyl starch (CMS) is an important kind of anionic etherified starch, and is widely applied in many areas.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society, people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study carboxymethyl starch gradually, which has become a hot spot in recent years. Currently, there is a low degree of substitution, the viscosity instability of the starch paste, poor appearance and other shortcomings o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carboxymethyl starch and therefore that greatly limits its application. Highly substituted carboxymethyl starch was produced by dry method used corn starch as raw material. The process was made up of two steps, that was the alkalizing reaction and the etherifying reaction. The isopropyl alcohol (whose volume fraction was 60%)was used as a solvent, alkalizing agent was sodium hydroxide and the etherifying agent was sodium chloroacetate. The effects of the alkalizing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the etherifying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on the degree of substitution were considered.Ultimately, the best alkalizing temperature is 35 ℃, the reaction time is 60 minutes,the etherifying temperature is 70 ℃and the reaction time is 150 minutes. Under the above conditions, the degree of substitution of carboxymethyl starch can reach 0.32, and the appearance of the product has improved, the viscosity stability of starch paste has been strengthened too. Keywords: carboxymethyl starch; dry method; preparation; degree of substitution; etherification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性能要点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性能 本文研究了以淀粉为原料合成的两种改性淀粉——淀粉甘油醚和阳离子淀粉的合成以及阳离子淀粉的应用性能。全文共分三大部分:(1)淀粉甘油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对淀粉甘油醚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淀粉甘油醚是由玉米淀粉与缩水甘油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比以往的普通阳离子淀粉在结构上多了一个羟基,这样会增加淀粉甘油醚的水溶性。在合成淀粉甘油醚反应中水和催化剂碱的含量都不能过大,反应温度50℃~85℃,反应时间不超过1.5h为宜。其透光型性、抗酸性与高温稳定性都比原淀粉提高。(2)干法合成阳离子淀粉CS 以及应用研究:以玉米淀粉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采用干法合成了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CS),并考察了其驱油性能。结果表明,当m(NaOH)/m(淀粉)=0.02, n (ETA)/n(淀粉)=0.33时,55℃下搅拌1h,真空干燥4h,阳离子淀粉的取代度及反应的转化率可分别达到0.30和90%。室内模拟驱油实验中,矿化度为40g/L时,5g/L CS溶液能够提高原油采收率24.1%;10g/L CS溶液驱替过程中有两次明显升压过程,最高压力可分别达 0.044Mpa和0.041Mpa,并且原油的采收率可提高36.7%。驱油效果明显优于3 g /L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溶液。实验用CS溶液的浓度大于PHPA溶液的浓度,但前者的总成本远低于后者,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3)阳离子淀粉CS处理造纸白水的研究:采用实验室研制的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作为絮凝剂对造纸白水进行处理,通过实验探讨了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加入量、废水的pH 值及絮凝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处理遣纸白水的最佳条件为:阳离子淀粉的投加量为200mg/L,不调pH值,絮凝时间为24h。 同主题文章 [1]. 李承范,康振晋,尹成日. 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及其应用' [J].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4) [2]. 刘云平. 阳离子淀粉的生产及其应用' [J]. 江苏化工. 1994.(01) [3]. 叶晓春. 阳离子淀粉及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J]. 中华纸业. 1994.(03) [4]. 许建民,马海萍. 阳离子淀粉的制备' [J]. 纸和造纸. 1995.(01) [5]. 汪多仁. 阳离子淀粉开发与应用进展' [J]. 天津造纸. 2004.(01) [6]. 氯铵型阳离子淀粉' [J]. 化学世界. 1994.(09) [7].

药用辅料案例分解

液体制剂 例1:鱼肝油乳 处方:鱼肝油500g 阿拉伯胶125g 西黄蓍胶7g 挥发杏仁油1g 糖精钠0.1g 氯仿2ml 纯化水至1000ml 处方解析: (1)该乳剂为口服制剂,鱼肝油为油相。 (2)乳剂的组成必须有油相、水相和乳化剂,由此断定纯化水为水相,阿拉伯胶、西黄蓍胶作乳化剂。 (3)口服制剂,需考虑患者服用的口感,故加入了挥发杏仁油、糖精钠做矫味剂。 (4)含水的液体制剂,在贮存过程中可能易被微生物污染,故加入氯仿作防腐剂。 例2:炉甘石洗剂 处方:炉甘石15g 氧化锌5g 甘油5g 苯酚适量 羧甲基纤维素钠1g 纯化水加至100ml

处方解析: (1)该乳剂为外用的混悬剂,炉甘石、氧化锌为主药,具有收敛和保护皮肤的作用。 (2)混悬剂的组成必须有难溶性药物、分散介质和助悬剂等稳定剂,由此断定纯化水为分散介质,甘油为低分子助悬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高分子助悬剂。 (3)含水的液体制剂,在贮存过程中可能易被微生物污染,故加入苯酚作防腐剂。 例3:胃蛋白酶合剂 处方:胃蛋白酶(1:3000)20g 稀盐酸20ml 单糖浆100ml 橙皮酊20ml 5%羟苯乙酯醇液10ml 纯化水至1000ml 处方解析: (1)该制剂为口服制剂,胃蛋白酶为主药。 (2)纯化水为水分散介质。 (3)胃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中稳定性好,药效好,故加入稀盐酸调节酸性pH环境。 (4)口服制剂,需考虑患者服用的口感,故加入了单糖浆、橙皮酊做矫味剂。

(5)含水的液体制剂,在贮存过程中可能易被微生物污染,故加入了羟苯乙酯醇液作防腐剂。 例4:氯霉素注射液 处方:氯霉素131.25g 丙二醇881.5g 亚硫酸氢钠 1.Og 注射用水至1000ml 处方解析: (1)该剂型为注射剂,氯霉素为主药,注射用水为溶剂。 (2)氯霉素水中溶解度低,为配制成溶液,必须提高其溶解度,故加入丙二醇与注射用水形成混合溶剂。 (3)亚硫酸氢钠是典型的抗氧剂。 例5:醋酸曲安奈德注射剂 处方:醋酸曲安奈德微晶10% 吐温80 2g 海藻酸钠5g 盐酸利多卡因5g 注射用水至1000ml 处方解析: (1)该剂型为注射剂,醋酸曲安奈德为微晶状态,不溶于水,故可判断该注射剂为混悬型注射剂。醋酸曲安奈德微晶为主药,注射用水为分散介质。

羧甲基淀粉钠CMS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

羧甲基淀粉钠CMS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 羧甲基淀粉钠CMS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助剂以其独特的性能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天然淀粉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而且对于不同的领域,对淀粉的要求又不尽相同。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淀粉的性质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因此,淀粉化学品作为淀粉的改性产品因其独特的性能和较高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羧甲基淀粉钠作为一种新型的淀粉化学品因其对环境的友好性和良好的性能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得到重视,其市场需求迅速增加。羧甲基淀粉钠CMS 又名羧甲基淀粉或是羧甲基淀粉醚,为白色或略带黄色的粉末状固体,无毒无味,具有一定的吸潮性,可直接溶于冷水,但不溶于醇和醚,常温下溶于水形成胶体状溶液,在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稳定。羧甲基淀粉钠最基本的宏观表征是其水溶液的粘度,其大小取决于聚合度、取代度以及杂质含量、温度、浓度、PH值等。 羧甲基淀粉钠的分子单元结构与羧甲基纤维素CMC相同,性状也很相似,因而在许多领域有相同或相似的使用性能和效果。但由于淀粉来源广,成本较低,生产时醚化剂用量少,工艺较简单,加之该产品优良的水溶性、膨胀性、分散乳化性及稳定性等,在应用上已远远胜过了羧甲基纤维素,是一种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的精细化工产 主要生产黄糊精、白糊精、预糊化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羧甲基淀粉钠CMS、核桃砂、合脂粉、合脂油、铸造脱模剂、封箱膏、

品。 羧甲基淀粉钠的合成羧甲基淀粉是淀粉在碱性条件下,与一氯醋酸起醚化反应而成的一种阴离子淀粉醚。商业品羧甲基淀粉一般以其钠盐的形式存在,具有良好的溶液性能,如增稠、糊化、水分吸收、粘附性及成膜性,也包括羧基固有的性能,如螯合作用、离子交换、多聚阴离子的絮凝作用及酸性功能。 羧甲基淀粉钠的合成方法制取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可采用三种不同的制取方法:水媒法淀粉直接悬浮于水中,制成一定浓度的淀粉乳,加入与淀粉等摩尔量的乙醇及一氯醋酸,在40 / 506温度下反应。该方法因羧甲基淀粉随取代度增高而溶于水的特性决定了只适合生产低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水媒法工艺流程:淀粉+碱化+醚化+过滤+干燥+粉碎+包装。 固法固法反应是淀粉在少量水存在的状态下与一氯羧甲基淀粉钠(CMS)的合成与应用现状造纸化学品与醋酸反应。按混合工艺的不同,该法又可分为如下方法:一步加碱法,干淀粉与乙醇一次性混合碱化,再加入一氯醋酸反应。二步加碱性,干淀粉与部分乙醇混合碱化后,再加入剩余的乙醇和一氯醋酸,升温反应。流化法,干淀粉与乙醇、一氯醋酸一次性干混,再通过高温成流化床反应。固法工艺无生产污染,反应效率快,反应时间短,生产成本较低。但反应不均 主要生产黄糊精、白糊精、预糊化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羧甲基淀粉钠CMS、核桃砂、合脂粉、合脂油、铸造脱模剂、封箱膏、

糊化和老化

简述淀粉老化的原因,如何控制淀粉的老化? 日常生活中凉的馒头、米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得硬和干缩;凉粉变得硬而不透明;年糕等糯米制品粘糯性变差,这些都是淀粉的老化所致。 含淀粉的粮食经加工成熟,是将淀粉糊化,而糊化了的淀粉在室温或低于室温的条件下慢慢地冷却,经过一段时间,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沉淀,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俗称"淀粉的返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老化"是"糊化"的逆过程,"老化"过程的实质是:在糊化过程中,已经溶解膨胀的淀粉分子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种类似天然淀粉结构的物质。值得注意的是:淀粉老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比如生米煮成熟饭后,不可能再恢复成原来的生米。老化后的淀粉,不仅口感变差,消化吸收率也随之降低。米煮成熟饭后,不可能再恢复成原来的生米。老化后的淀粉,不仅口感变差,消化吸收率也随之降低。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淀粉的老化首先与淀粉的组成密切相关,含直链淀粉多的淀粉易老化,不易糊化;含支链淀粉多的淀粉易糊化不易老化。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易老化,糯米淀粉老化速度缓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食物中淀粉含水量30%~60%时易老化;含水量小于10%时不易老化。面包含水30%~40%,馒头含水44%,米饭含水60%~70%,它们的含水量都在淀粉易发生老化反应的范围内,冷却后容易发生返生现象。食物的贮存温度也与淀粉老化的速度有关,一般淀粉变性老化最适宜的温度是2~10℃,贮存温度高于60℃或低于-20℃时都不会发生淀粉的老化现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烹调中还采用降低水分含量和低温贮藏淀粉制品的办法延缓和阻止淀粉的老化。需贮存的馒头、面包、凉粉、米饭等,不宜存放在冰箱保鲜室。因为保鲜室的温度恰好是淀粉变性老化最适宜的温度,最好把它们放入冷冻室速冻起来,就可以阻止这些食品中淀粉的老化,使之仍保持糊化后的α-型状态。加热后再食用口感如初、香馨松软。食品工业中将刚刚糊化的淀粉迅速骤冷脱水,或在80℃以上迅速脱水制作方便面、方便粥,这种食品吃时再复水贮存时不会发生老化现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利用淀粉加热糊化、冷却又老化的原理,可制作粉丝、粉皮、龙虾片等食品,选用含直链淀粉多的绿豆淀粉,糊化后使它在4℃左右冷却,促使老化发生。老化后随即干燥,可制得成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正常的食品生产和烹调,都不希望淀粉老化,因此人们研制出许多阻止和延缓老化的办法。例如向淀粉中添加糖、盐、蛋白质、脂肪、抗老化剂以及适应食品工业生需要,用各种工业方法制出的性能不同的多种改性淀粉,这些改性淀粉的出现也为烹调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型的原料。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烹调中利用加热的方法,能使食品中老化的淀粉发生一些逆转,这是由于热能加上水的润滑作用。使淀粉是加热绝不能使已老化的淀粉恢复成原来的型淀粉状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方便面是如何利用淀粉糊化与老化的温度与水份条件制作并保存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