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川大 高层建筑结构1646第一次作业(第5次)

川大 高层建筑结构1646第一次作业(第5次)

高层建筑结构1646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题
1. 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高度的高层建筑,什么地点所受的风力最大?( )
A. 建在海岸
B. 建在大城市郊区
C. 建在小城镇
D. 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
正确答案:A

2. 有设计特别重要和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时,标准风压值应取重现期为( )。
A. 25年
B. 30年
C. 50年
D. 80年
E. 100年
正确答案:E

3.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的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宜使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均匀对称,当不对称时下列哪种考虑是正确的? ( )
A. 平面形状和刚度不均匀,不对称时,应计算扭转的影响
B. 平面形状和刚度不均匀,不对称时,对不利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
C. 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扭转对结构的不利影响
D. 平面不对称的结构不必计算扭转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
正确答案:C

4. 抗震设防的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上下刚度比宜接近1,但不宜大于( )。
A. 1.5
B. 2
C. 2.5
D. 3
正确答案:B

5.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应具有( ) 抗震防线。
A. 多道
B. 两道
C. 一道
D. 不需要
正确答案:A

6. 关于框架柱的反弯点,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 )
A. 上层梁的线刚度增加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下移
B. 下层层高增大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上移
C. 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该柱的楼层位置有关,与结构的总层数无关
D. 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荷载分布形式无关
正确答案:A

7. 一般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高度,下列何项符合规定?( )
A. 剪力墙高度的1/10,并不小于底层层高
B. 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
C. 不步于两层层高
D. 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正确答案:B

8. 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房屋在确定抗震等级时,除考虑地震烈度,结构类型外,还应该考虑( )。
A. 房屋高度
B. 高宽比
C. 房屋层数
D. 地基土类别
正确答案:A

9. 剪力墙高宽比H/B < 1.5 ,墙体易发生( )。
A. 弯曲破坏
B. 弯剪破坏
C. 剪切破坏
D. 弯压破坏
正确答案:C

10. 8 度抗震设防时,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高宽比限值是( )。
A. 2
B. 3
C. 4
D. 5
正确答案:C

11. 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规》JGJ3-2002的规定? ( )
A.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B. 6度设防时,I~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V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C. 6度不必计算,7度至0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D. 6度设防时I、II类场地

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II类和IV类场地上
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虺度计算
正确答案:A

12. 抗震设计时,一级框架梁支座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 )。
A. 0 . 4 %
B. 0 . 35 %
C. 0 . 30 %
D. 0 . 25 %
正确答案:D

13. 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组合,下列哪一个是正确的? ( )
A. 9度设防时, 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B. 8度、9度设防时,宜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C. 8度、9度设防时的大跨度构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D. 8度设防的较高建筑及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正确答案:C

14. 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1)提出的抗震设防目标为:( )。
A. 三水准两阶段
B. 三水准三阶段
C. 两水准三阶段
D. 单水准单阶段
正确答案:A

15. 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是( )。
A. 竖向荷载为主要荷载,水平荷载为次要荷载
B. 水平荷载为主要荷载,竖向荷载为次要荷载
C. 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均为主要荷载
D. 不一定
正确答案:C

16. 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 )
A. 框架结构
B. 板柱结构
C. 剪力墙结构
D. 框支剪力墙
正确答案:D

17. 对于以下五种类型的钢筋混凝土多高层建筑结构即:1)框架;2)框架—剪力墙;3)填充墙框架;4)剪力墙;5)乙类建筑中结构。下面哪项列出的结构宜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薄弱层抗震变形验算?( )
A. 1、5
B. 1、2、4
C. 1、3、5
D. 1、3
正确答案:D

18. 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主要目的是下列所哪种?( )
A. 防止结构倒塌
B. 防止结构发生破坏
C. 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坏
D. 防止使人们惊慌
正确答案:C

19. 延性结构的设计原则为( )。
A. 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B.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
C. 进行弹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发现承载力不足时,修改截面配筋
D. 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发现薄弱层、薄弱构件时,修改设计
正确答案:B

20. 抗震设计时,二级框架梁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的条件是( )。
A. x≤0.25hbo
B. x≤0.3hbo
C. x≤0.25hbo
D. x≤0.50hbo
正确答案:C

21. 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 )
A.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
B.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C.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地面以上设置
D. 沿房屋

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

正确答案:B

22. 当α≥10 ,且In/I≤ξ时,按( )计算。
A. 整体小开口墙
B. 整片墙
C. 联肢墙
D. 壁式框架
正确答案:A

23. 按D值法对框架进行近似计算时,各柱的侧向刚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的增加而减小
B. 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的增加而增加
C. 当框架梁、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层高的增加而增加
D. 当框架梁、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层高的增加而减小
E. 与框架梁的线刚度无关
正确答案:B

24. 考虑抗震设防的框架应设计成“强柱弱梁”框架,所谓“强柱弱梁”是指( )。
A. 柱的截面积 Ac比梁的截面积 Ab大
B. 柱的配筋面积比梁的配筋面积大
C. 柱的线刚度大于梁的线刚度
D. 控制梁、柱相对强度,使塑性铰首先在梁端出现
正确答案:D

25. 下列叙述( )正确。
A. 在进行承载力计算时,重力荷载作用效应取1.20
B. 在进行位移计算时,全部作用分项系数取1.0
C. 在进行位移计算时,重力荷载作用效应系数取1.20
D. 在进行位移计算时,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系数取1.30
正确答案:B

26. 抗震设计时,高层框架结构的抗侧力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哪种要求?( )
A.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
B.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采用部分铰接
C. 纵、横向均宜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
D. 横向应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
E.
正确答案:B

27. 联肢剪力墙中连梁的主要作用是:( )。
A. 连接墙肢,把水平荷载从一墙肢传递到另一墙肢
B. 连接墙肢,把竖向荷载从一墙肢传递到另一墙肢
C. 连接墙肢,使其起整体作用
D. 洞口上方连梁起构造作用
正确答案:C

28. 当( )为大偏压剪力墙。
A. x≤ξbh0
B. x >ξbh0
C. x≤0.3 h0
D. x > 0.3 h0
正确答案:A

29. 剪力墙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变形曲线为( )。
A. 弯压型
B. 剪切型
C. 弯剪型
D. 弯曲型
正确答案:D

30. 下列叙述满足高层建筑规则结构要求的是( )。
A. 结构有较多错层
B. 质量分布不均匀
C. 抗扭刚度低
D. 刚度、承载力,质量分布均匀,无突变
正确答案:D

二、多选题
1. 在各类剪力墙的划分判别条件中,关于整体参数 说法正确的有( )。
A. 该参数反映的是连梁刚度与墙肢刚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B. 该参数考虑了墙肢轴向变形后连梁与墙肢的刚度比,无量纲
C. 该参数没有考虑墙肢轴向变形后连梁与墙肢的刚度比,且

有量纲
D. 该参数很大,墙肢仍然可以出现反弯点,仅凭该参数不能完全判断出结构形式
E. 该参数很大,墙肢绝对不会出
现反弯点,仅凭该参数可以完全判断出结构形式
正确答案:ABD

2. 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中,关于修正反弯点法中反弯点位置移动方向说法正确的有( )。
A. 若某层柱的上、下横梁线刚度不同,则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将向横梁刚度较小的一侧偏移
B. 若某层柱的上、下横梁线刚度不同,则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将向横梁刚度较大的一侧偏移
C. 若某层柱的上、下层高不同时,则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将向层高较高的一侧偏移
D. 若某层柱的上、下层高不同时,则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将向层高较低的一侧偏移
E. 某层柱的上下横梁线刚度和上下层高对该层柱的标准反弯点位置不产生任何影响
正确答案:AC

3. 关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说法正确的有( )。
A.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建立了单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与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之间的关系
B.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建立了单质点弹、塑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与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之间的关系
C.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既反映了地震本身对结构的影响,也反映了结构自身动力特性对结构的影响
D.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仅仅反映了地震本身对结构的影响
E.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反映了单质点体系的最有代表性的绝对最大加速度结果
正确答案:ACE

4. 关于铰接体系计算简图说法正确的有( )。
A. 该体系是由总框架、总剪力墙以及铰接连杆构成的
B. 忽略了铰接连杆的轴向变形
C. 总剪力墙截面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单片剪力墙截面等效抗弯刚度之和
D. 总框架某根柱子的抗侧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相应位置处所有柱子抗侧刚度之和
E. 连杆的长短对计算结果没有影响
正确答案:ABCDE

5. 剪力墙结构布置说法正确的有( )。
A. 抗震设计的剪力墙结构,应避免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形式
B. 剪力墙应尽量布置得比较规则,拉通、对直,宜自下到上连续布置,不宜突然取消或中断,避免刚度突变
C. 剪力墙不宜布置得太密,结构的侧向刚度不宜过大
D. 墙肢不宜过宽,高宽比不应太小,避免脆性的剪切破坏
E. 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剪力墙平面外的弯矩
正确答案:ABCDE

6. 框架结构可以考虑梁端塑性变形产生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塑性调幅,下列叙述符合规定的有( )。
A. 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进行调幅
B. 仅在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均可进行调幅
C.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及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均可进

行调幅
D.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只有现浇整体式框架结构可以进行调幅
E.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可以进行调幅
正确答案:AE

7. 关于风荷载计算说
法正确的有( )。
A. 基本风压是一种理想、特殊条件下的风压,与建筑物自身没直接关系
B.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不仅考虑了地貌而且还考虑了高度对基本风压的修正,与建筑自身没直接关系
C. 风荷载体型系数反映了建筑物的外观特性,突出了建筑物的个性特点
D. 风振系数反映了结构动力特性对风荷载的影响
E. 《荷载规范》方法计算的风荷载值为风荷载标准值
正确答案:ABCDE

8. 关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说法正确的有( )。
A. 该方法进行振型分解时用到了主振型的正交性,其中认为阻尼矩阵是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线性组合
B. 该方法进行振型分解时用到了对角矩阵的性质,目的是化耦联为非耦联,使求解简单
C. 对于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该方法可以只考虑前几个振型的影响
D. 该方法将各平动振型的地震作用总效应以“平方和开平方”的方法来确定
E. 该方法将各平动振型的地震作用先以“平方和开平方”的方法进行组合后,再根据组合后的总地震作用求取结构效应
正确答案:ABCD

9. 在求高层建筑风荷载标准值时,应乘以大于1.0的风振系数的情况有( )。
A. 基本自振周期大于0.25s的高层建筑
B. 基本自振周期小于0.25s的高层建筑
C. 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高层建筑
D. 高度大于30m的高层建筑
E. 高宽比大于1.5的高层建筑
正确答案:AC

10. 在剪力墙结构中,关于剪力墙门窗洞口的设置规定说法正确的有( )。
A. 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
B. 必须上下对齐、成列布置
C. 洞口设置应避免墙肢刚度相差悬殊
D. 不宜采用错洞墙
E. 禁止采用错动墙
正确答案:ACD


三、判断题
1. 框架柱的D值不是抗侧移刚度。(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2. 高层结构应根据房屋的高度、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场地类别、结构材料、施工技术等因素,选用适当的结构体系。 (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3. 高层建筑结构倾覆计算时,应按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倾覆力矩设计值,抗倾覆的稳定力矩不应小于倾覆力矩设计值。计算稳定力矩时,楼层活荷载取50 % ,恒荷载取90 %。 (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4.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每个方向的水平荷载由该方向的剪力墙承受,垂直于水平荷载方向的各片剪力墙不参与工作。(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5.

当剪力墙与平面方向的楼面梁连接时,应采取措施控制剪力墙平面外的弯矩。(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6. 高层结构只在使用功能上有要求时才设置地下室。(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
案:A

7. 异型柱框架结构和普通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是相同的。 (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8.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缝宽应按需要较窄的规定采用。(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9. 高层建筑结构在计算内力时,对楼面活荷载的考虑,应根据活荷载大小区别对待。(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0. 在扭转作用下,各片抗侧力结构的侧移及层间变形也不相同,距刚心较近的边缘抗侧力单元的侧移及层间变形最大。(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