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招教考试常考论述题简答题

招教考试常考论述题简答题

招教考试常考论述题简答题
招教考试常考论述题简答题

论述题

1、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教师方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学生方面: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老师。

环境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地学习,这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

2、试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上的特殊功能。

答: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规范与自觉化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按照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达到规范的目标。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学校教育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间表现出才能的差异性,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发现,而专门学校对这些才能的发展、成熟具有重要作用。学校教师和领导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素养,这有助于他们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尊重和注意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学生在群体中的生活也有助于从其他人的身上吸取闪光点,丰富自己的

个性。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的教学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学校教育提高了人们的需要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意义。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首先,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训练,所以能加速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其次,学校教育使个性处于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有助于促进个体的发展。再次,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加速会更明显、更富有成效。3、论述班主任应如何培养班集体。

答: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答:培养创造性认知能力:培养创造性的知识基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于打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

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要教给教

师必要的创造技法和思维策略;要为教师提供比较明晰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关于创造性的操作定义、相应的评价标准和程序,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技能。

5、试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答:加强学习;躬身实践;树立榜样;学会反思;努力做到慎独。6、试述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法。

答:有效的说服。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发挥情感的作用,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人;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

树立良好的榜样。利用群体约定。价值辨析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应选择恰当的奖励物;应强调内部奖励。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7、结合相关理论,联系新课程教学实际,试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

律。

答: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学生学习简介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与简介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忽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自参与、独立探索去积累经验、获取知识的倾向;一种是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积累知识,忽

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讲授。应该将直接经验与简介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在教学中,教师的教依赖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互促进的;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忽略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入盲目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的知识,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发展性规律)。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像形式教育论者那样,只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忽视知识的传授,也不能像实质教育论者那样,只向学生传授与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忽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贯彻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会使得思想品德教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不利于学生品德的提高,而且还影响系统知识的教学;

一种是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认为学生学习了知识以后,思想品德自然会随之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8、结合实际,试述成败归因论及其应用。

答:成败归因理论的观点: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归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把人经历过的事情的成败归结为六种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又把上述六项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归因和非稳定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韦纳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影响。控制点维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关。稳定性维度与个体对未来成败的期望有关。可控性维度既与情绪体验有关,又与对未来成败预期有关。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感简称无力感,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力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成败归因理论的应用:

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

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9、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答:一、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结合

三、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

四、开设具体的创造性课程,教授具体的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

五、结合学科的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六、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10、如何有效组织复习?

答:复习时机要得当: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复习方法要合理: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

复习次数要适宜,要掌握复习的量:复习内容的量要适当;提倡适当的过度学习

11、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及问题解决的过程。

答: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就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

定势与功能固着。在定势的影响下,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做出反应。定势对解决问题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务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原型启发在创造性解决问题时的作用十分明显。

已有知识经验。经验水平或时间知识影响问题解决。

情绪与动机。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12、试述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答:教育(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两方面,也有人把这种促进作用概括为加速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能、提升人的价值、健全人的个性。

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教育能促进人的主体意识、个体特征的发展以及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教育的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育根据社会的规范和要求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教育通过引导和规范个体的行为,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教育通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意向和角色,培养个体的职业角色意识。

13、试述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

答: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即这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校德育过程也就是对这四个品德心理因素的培养过程。

知即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品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意即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努力的过程。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即品德行为,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德育过程一般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德育

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14、如何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答:教师专业化的实现,从客观上来看,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和资金支持;从主观上来看,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

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和保障:

加强教师教育。第一,建立一体化和开放式的教师教育体育。一体化,首先指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其次指中小幼教师教育一体化;最后指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一体化。第二,要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包括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教育理论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强化实践性课程;整合课程内容。

制定法律法规。我国于1993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国家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

提供经济保障。

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

善于学习。作为教师,通过学习可以了解教育教学的要求,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明确教师自身的角色和定位。

恒于研究。通过科研,我们可以发现规律,根据规律进行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

勤于反思。通过反思,既可以总结经验、坚定信念,也可以发现

问题、完善自己。不仅要反思自己的言语、行动,而且要反思自己的经验和思想。

勇于实践。首先要有实践的意识和勇气,及时捕捉机会,将自己及新颖的想法转化为实践的行动;其次要讲实践的方法,对新想法进行可行性论证,确定行动方案,然后进行实践。

总之,要实现教师的个体专业化和群体专业化需要教师个体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提高自主反思意识和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并通过参加各种培训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同时,国家和政府应该为教师群体专业化创设一定的外部环境保障。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

教育学: 一、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二)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一)父母的表率作用;(二)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三)父母的文化修养;(四)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3、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 4、简述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5、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 (1)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6、简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基本要求。 (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 (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4)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7.、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差异,做好教育工作? (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2)教师对不同气质类型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 (4)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点和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8、社区在发展教育中有什么样的的功能? (1)服务功能;(2)教育功能;(3)宣传功能;(4)经济功能;(5)协调功能; 9、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10、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老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 (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11、人格教育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确定人格教育的导向。(3)明确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12、教师的知识结构。 (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教育知识。 (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13、教师的能力结构:

招教考试简答、论述题

招教考试简答、论述题 1.简述社会主义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⑴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扬教育民主;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⑵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复杂性和创造性;连续性和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 ⑶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4.为人师表 知识素养:1.政治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教育学科知识 能力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3.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4.自我调控和反思的能力 ⑷教师的作用:①.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文化的延续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③.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启主导作用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3.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1995);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义务教育法》②《职业教育法》③《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4.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5.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答:我国教育目的有三大基本特征:(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6.简述德育的主要功能。答:德育的主要有三大功能:(1)德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的影响,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2)德育的个体功能:主要指学校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三方面发生的影响,包括生存功能、发展功能、享用功能。(3)德育的教育功能:主要指德育的“教育性”,它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价值教育属性;二是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的促进作用。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含答案)

一、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 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教授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智能可被区分为七项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 三、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 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1995 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义务教育法》②《职业教育法》③《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四、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 《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有 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6学位制度7教育督导制度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五、简述我国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育法》主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 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 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原则 4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 5教育的改革与协调发展的原则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原则 六、简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了以下四条原则 1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4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七、简述历史上的儿童发展观 1遗传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2环境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3辐合论的儿童发展观 4建构主义的儿童发展观5儿童中心主义的儿童发展观 八、简述儿童发展的特点 ①顺序性②不平衡性③阶段性④个别差异性⑤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九、简述教师的社会作用 1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 2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以培养人 3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十、简述社会主义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心理相容4教学相长 十一、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答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评价功能 十二、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十三、简述德育的主要功能

党章党规知识简答题及答案

党的纪律是一个政党内拥有制定党内法规权力的机关根据党的章程制定和颁布的,运用党纪处分的手段保障其实施的,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党章党规知识简答题及答案 1. 党章一般由党的代表大会制定和通过,主要内容是? 答:规定党的纲领、组织机构、组织制度、党员条件、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党的纪律等。 2. 党章的内容有哪些变化? 答:形式的变化、任务的变化、斗争的需要和党员的情况。 3. 党章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答:第一,党章是党的整体意志的体现。 第二,党章是党内的行为规范。 第三,党章是具有最高权威的党内法规。 4. 党章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答:一是调整党内关系。 二是指导党的工作。 三是严格党的纪律。 四是保证党在政治和组织上的纯洁性的重要武器。 5. 为什么说党章是党的建设根本问题的总体现? 答:它集中表达了我们党的整体意志和共同理想,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提供了 依据,回答了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首要的根本问题。 6. 为什么说党章是制定其他党规党法的总依据? 答:首先,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 其次,党章是总法规。

最后,具体党规党法的修改、完善必然始于党章。 7. 为什么要修改党章? 答:党章的基本内容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对党章惊醒必要修改。 所谓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党的理论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 二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三是党的建设工程不断有新的创造和新的经验。 8.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间,党章经历了多少次修改? 答:我们的第一步党章是党的二大制定的。 16次修改党章。 9. 如何认识党的十八大修改党章的必要性? 答:一是有利于更好学习贯彻党章。 二是有利于更好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 三是有利于更好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及重大方针政策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四是有利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0. 这次党章修改工作的主要特定是什么? 答:这次修改党章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 11. 党内民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答: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12. 党内民主的基本实现途径是: 答: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

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教育学 第一章 1、近代社会的教育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⑴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⑵教育的世俗化与公立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⑶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最早出现在近代,德国) ⑷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⑴教育观念现代化;(前提)⑵教育内容现代化⑶教育条件现代化 ⑷教育管理现代化⑸教育素质现代化。(关键) 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⑴教育的终身化⑵教育的全民化⑶教育的民主化⑷教育的多元化⑸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教学相长包括哪三层含义? ⑴教师教学生学⑵教师向学生学⑶学生的学习可以超越老师 第二章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⑴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⑷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⑵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⑶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生产力于教育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⑴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⑵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⑷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⑶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 ⑷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反作用表现在: ⑴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⑵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⑷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4、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⑴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⑵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⑶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⑷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5、学校文化的特征? ⑴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⑵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⑶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⑷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6、学生文化的特征? ⑴过渡性⑵非正式性⑶多样性⑷互补性⑸生成性 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从各个方面吸收和利用以往历史阶段的教育成果和经验。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决定,但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并非完全同步,具有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汇总

新课程改革 1.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2.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教育学 是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2.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全民多现身+全信科 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 3.简述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a.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d.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c.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d.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 a.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 c.文字的产生 d.国家机器的产生 5.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现代学制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教育学发展阶段:萌芽、独立、多元化、现代化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我们怎样思维》《明日之学校》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学校即教育、从做中学五步探究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6.简述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a.教育学研究问题领域的扩大 b.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c.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d.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e.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f.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7.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e.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f.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8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需要的人才;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不起决定作用。 9.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e.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9.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 9.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试题类型简答题、论述题

试题类型:简答题、论述题 1.如何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的阐述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理解这一总目标 3.如何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4.为什么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5.为什么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6.如何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三个进一步解放” 7.眼下,一场剑指作风积弊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请你谈谈对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

8.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是什么 10.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对于这一思想的认识。 11.如何理解十八大关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12.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理解 13.为什么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4.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怎样的权力观 15.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16.为什么必须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

17.中国共产党建立90多年来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哪三件大事 18.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其实践要求是什么 19.如何正确看待党的十八大强调的公平正义 20.结合当前风云变化的国际形势,谈如何做好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这对我们党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21.当代青年如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创造新的青春业绩 22.为什么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23.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胡锦涛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意义和作用的 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教育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教育学 (书本课后复习思考题、湘潭教育学院练习册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答: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它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的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综上所述,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2.大教育观的形成,是否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答: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最终的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大教育观包含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因此大教育观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3.学校是怎样产生的? 答: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4.你怎样看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 普通教育学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大任务。 理论建设:第一,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第二,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三,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第四,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实践应用:首先,教育学要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其次,教育学还必须为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此外,普通教育学还必须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而有效地在实践中运用的问题。 6.谈谈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答: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7.怎样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运用到教育研究中来?(略) 8.怎样运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去研究教育问题? 答:研究法:首先要获取有关凭证,也就是尽全面地搜索有关个案材料;然后进行初步诊断,即对个案材料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关键;最后提出治疗方案和改进意见。运用个案研究法切忌将个案研究结果作一般推论,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部分简答题一级考点知识汇总(山香版_全国通用)

第一部分:教育学简答题 一、学校产生的条件? 答: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的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创造和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容。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二、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答: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教育全球化 7.教育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学性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答: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有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此外,学习教育学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四、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1.遗传(前提条件) 2.环境(动力作用) 3.学校教育(主导和促进作用) 4.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作用) 五、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答: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 六、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答: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 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021年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及答案

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诲学常考29道简答题及答案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八条规定。 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八条规定: (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对的职业行为方向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毕教诲教学任务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解决与同事之间关系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诲合力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特殊规定。 2、简述胡锦涛同志提出“八荣八耻”荣辱观道德规范规定。 答:“八荣八耻”荣辱重要内容: (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4)以辛勤快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8)以艰难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简述国内教诲法体系。 答:国内教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第一层次:教诲基本法——《教诲法》(1995);

第二层次:部门教诲法——①《义务教诲法》②《职业教诲法》③《高等教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诲法》; 第三层次:教诲行政法规; 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 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4、简述国内教诲基本制度。 答:《教诲法》第二章规定了国内实行教诲基本制度有: (1)学校教诲制度,建立科学学制系统; (2)九年制义务教诲制度; (3)职业教诲制度和成人教诲制度; (4)国家教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 (6)学位制度; (7)教诲督导制度; (8)学校及其她教诲机构教诲评估制度。 5、简述国内教诲活动应当遵循基本原则。 答:《教诲法》重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 (1)对受教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诲原则; (2)教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先进历史文化老式与吸取人类文明发展一切先进成果相结合原则; (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诲权利和机会原则; (4)国家协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在不利境地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诲事业原则; (5)教诲改革与协调发展原则; (6)教诲活动必要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与宗教相分离原则;

大学毛概考试简答 论述题重点汇总(2020年九月整理).doc

简答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答:a、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c、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2、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A、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B、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C、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为什么必须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而采取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我国之所以采取这一制度,既是由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所决定的,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和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有巨大促进作用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和条件 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教育学简答题题及答案

1.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a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领域从微观到宏观,从教育内部到外部关系,从基础到高等教育,从正规到非正规教育,从学校到社会教育,从正常儿童到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从儿童青少年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 b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赫时代教育学基础是哲学和心理学,当代包括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就研究角度有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角度研究,还有介于两者,就教育学研究的层次出现基础、应用、咨询、开发研究); c教育学发生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随着b,教育学发生快速学科分化,组成部分发展独立学科,同时出现子学科、边缘学科);d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研究者关心教育实践中到底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如何解决.与此同时,实践的发展日益呼唤教育理论指导,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动力); e教育学加强对自身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即关于教育学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 2.什么是教育功能教育功能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决定了教育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类型: (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由教育活动内容结构决定)和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生功能) (2)从作用的方向看,可分为正向功能(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和负向功能(阻碍…的消极…) (3)(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和隐性功能(非预期且具较大隐藏性功能) (4)(4)多维度的复合分类(柴野昌山:a把性质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显、隐性正向,显、隐性负向功能;b把对象与性质结合起来划分:对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对…的负向功能) 3.教育有哪些个体功能每个功能的内涵和特点是什么 教育个体功能有:a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b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c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转变为现实特征的过程。教育就是通过对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全面地发展。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粗寂寞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4.什么是教育目的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教育目的是根据社会发展和阶级利益的需要提出的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育目的即教育意

招教考试简答题大全

1、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前提),环境(外在动力),教育(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P44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 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使遗传提供的发展 可能变成现实;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外在动力;环境不决 定人的发展;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主动的)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 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 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 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在影 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 性规范;2)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学 校教学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间表现出才能的差 异,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发现;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 响具有及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 殊功能。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 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P48: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防止一刀切、一锅煮、成人化,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劳伦兹,关键期),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身残志坚),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个体身心发展的整体性。 维果斯基:从“社会言语”到“内部言语”。 3、教育目的地作用(功能):导向,激励,评价,调控。P57 4、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现代学制,最早起于19世纪末的欧洲。我国废科举是在1905年)P72 1902年,壬寅学制,未实行,《钦定学堂章程》,日本。 1903年,癸卯学制,实行,“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 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修业年限最长,不允许男女同校, 日本。 1912年,壬子癸卯学制,蔡元培(五育),男女同校,第一个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日本。 1922年,壬戌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

党校结业考试复习参考资料(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四、简答 1. 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是什么?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2. 入党主要履行的手续是什么? (1)自愿提交入党申请书。 (2)党支部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在广泛地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具备党员条件的,必须填写志愿书。 (3)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 (4)接收新党员必须经党支部大会讨论,并作出决定。 (5)上级党组织派专人同发展对象谈话,进一步考察。召开党委会集体讨论审批。 (6)发展对象被批准为预备党员后,入党宣誓。 (7)预备党员预备期为一年,在预备期满的前一个月,要向党支部提交“申请转正书”,上级党委审批合格后方可转为正式党员。 (第一,自愿向党组织提出申请。 第二,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培养与考察。 第三,发展对象的确定与培养。 第四,入党志愿书的填写与支部大会讨论。 第五,上级党组织的审批与参加入党宣誓仪式。 第六,预备党员的考察与转正。) 3.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4.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第一,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第二,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第三,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5. 党章规定共产党员享有的八项权利是什么? (1) 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2) 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3) 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4) 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5) 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6) 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

教育学简答题论述题

教育学简答题论述题

1.(03.7)简述婴儿动作训练的要点。P248 2.(0 3.7)简述家庭的教育功能。P200-202 3.(03.7/08.7)简述教师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应注意的事项。结合教育实际,论述教师如何指导儿童结构游戏。P126 4.(03.7/0 5.7 )简述张雪门的幼稚园教学法。P97 1.做学教合一; 2.教材与教法融为一体; 3.自由自动教学; 4.制定儿童能力目录表 5.(03.7)简述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P302-304 6.(03.7/08.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卢梭的教育方法?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方法的主要内容?P63-64 7.(03.7/09.7/07.4)试述学前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并分析其原因。试分析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以及原因,并提出改革建议。P341-317 8.(03.7/04.7)应用:在教育工作实践中尝试使用环境体验法。在教育实践中尝试使用环境体验法。 9.(11.4)请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将环境体验法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P181 10.(03.4/06.4/11.7/08.4)陶行知提出的解放儿童创造力的六个解放是什么?陶行知主张的“六解放”的内容。P93陶行知主张解放儿童的内容:六解放1. 解放儿童的头脑2. 解放儿童的双手3. 解放儿童的眼睛4. 解放儿童的嘴巴5. 解放儿童的空间6. 解放儿童的时间 11.(03.4/11.7/08.4)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直观形象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实施直观形象法注意的问题。P164采用直观教学法应注意的事项:一.内容的选择;二、实施的要求;1.直观形象法的手段可以多样化;2. 直观形象法的形象化对象也可以多样化;3直观形象法要与语言法相结合;.4. 直观形象法要与行为联系相结合。 12.(03.4)怎样帮助幼儿处理好同伴关系?P293 13.(03.4/06.7)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P109 1.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所规定,但不等于全面发展是对全体儿童进行同一标准教育 2.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句有年龄阶段和个别差异性, 3.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在身心特征方面具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个体差异, 4.每个幼儿都句有独特的特点,要根据儿童个性潜能在体智美德等方面,有所侧重地全面发展, 5.在“面面俱到”做到.“重点突出”因人而异,因材而就地前面发展 总之: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个人潜能和社会价值的充分展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使每个儿童能在教育的影响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14.(03.4/11.4)(11.7/08.4)试分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纠正策略。结合实际,举例说明教师如何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P297-P298 15.(04.4)为什么说“爬行对婴儿身心发育具有重要意义”?P248 16.(04.4/10.7/07.7)对幼儿实施批评法应注意哪些问题?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举例说明实施批评法应注意的问题。P193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

1. 简述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西藏) 讲解讲述法 谈话、讨论法 参观发 游戏操作法 观察法 实验法 电教法 ^ 2. 简述游戏的具体含义。(海南)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 3. 简述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方法。(山东)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的适应性; (3)帮组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4. 简述幼儿同伴交往的意义。(宁夏) (1)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 \ (2)同伴交往是幼儿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 (3)同伴交往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4)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1. 简述幼儿园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吉林) (1)教育目的; (2)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3)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 2.简述游戏的作用。(宁夏) { (1)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 (2)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3)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作用; (4)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的作用。 3.幼儿亲子交往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西藏) (1)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幼儿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2)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 (3)幼儿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 4.| 5.简述庞丽娟对幼儿同伴社交类型的划分。(广东) (1)受欢迎型; (2)被拒绝型; (3)被忽视型; (4)一般型。 1. 简述幼儿家庭教育的作用。(上海)

竞争上岗考试简答题

1、为什么说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答:从大会召开的时机看,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至关重要;从大会确定的主题看,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至关重要;从大会担负的使命看,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七大所完成的这些重大使命、所作出的这些重大决策、所采取的这些重大举措,都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对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各方面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 2、为什么说中国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答:党的十七大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着重地鲜明地完整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将其载入党章,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对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第二,明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3、为什么要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答: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4、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答: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五、简答题(简明回答要点即可) 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正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所以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启发式教学原则含义及要求是什么?(4分)【本题PPT上找不到,答案来源:】 含义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运用讲授法的要求是什么?(4分) ①组织好讲授内容;②讲授要有启发性;③讲授语言要有艺术性;④板书设计。(少而精;要完整;要有启发性) 4.古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哪些?(6分) 1.学校的产生,学校成为教育和学习的主要场所。 2.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4.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强调机械灌输与体罚。 5.教育内容主要是古典的人文学科和治人之术。 6.学校教育制度不健全。 5.教师的劳动特点有哪些?(6分) 根本劳动特点是“育人性” 1.劳动性质的复杂性、创造性。 2.劳动手段的主体性、示范性。 3.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集体性(协作性)。 4.劳动时间的连续性、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5.劳动过程的长期性、周期性。 6.劳动效果的滞后性(迟效性)。 6.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教育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