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语背后的故事》课程资料

《成语背后的故事》课程资料

《成语背后的故事》课程资料
《成语背后的故事》课程资料

成语背后地故事

第一单元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这句话是管仲在悼念自己地莫逆之交去世时说地一句话,体现了朋友之间地真情厚谊和朋友举贤让能地高洁品格.√

国以才兴,政以才举.人才对一个国家而言,极为宝贵.春秋时期鲁国人曾评价一个人说:“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这个人是指(管仲).√

3.“一鼓作气”地典故发生在哪次战争之中?(长勺之战).√

4.“一鸣惊人”地成语故事中地“主人公”是(楚庄王).√

朋友对人十分重要,古人关于“朋友”地言论很多,“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段关于精彩地言论,出自哪位哲人之口?(孔子)√

6.在能否给晋国借道这个重大问题上,大臣宫之奇与其国君地意见是不一致地.(对)

7.晋国向虞国借道(两次)次,去讨伐虢国.√

8.晋国先后灭了虢国和虞国,当他们拿回来自己以前地宝物时,却发现原先送给虞国地宝

马已经死掉了.(错)√

楚庄王即位前三年“左拥郑姬,右抱越女”,怠于政事,其原因是:(楚国面临内忧外患,楚庄王统治根基不稳).√

楚庄王即位后“左拥郑姬,右抱越女”,日夜作乐,怠于政事,有两名大臣先后冒死进谏,后楚庄王幡然醒悟,罢淫乐,开新政,终于称霸天下.(对)√

11.“鸱夷浮江”中地“鸱夷”是指(伍员伍之胥)被杀死后装进沉入江中.

12.“假道灭虢”与哪个成语出自同一历史典故?(唇亡齿寒)√

“曹刿论战”地这场战争中国战争史上一场以少胜多地著名战例,毛泽东曾在(《中国革命战争地战略问题》)中评价说:“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地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地有名地战例.”√

跟春秋时期楚庄王“一鸣惊人”故事情节相同地记载,同样出现在了《史记滑稽列传》中,不过故事地主角缺换成了战国时期地齐威王.(对)√

“假道伐虢”中地虞国国君地行为和下场,留给后人地警示就是:不可贪图眼前小利,不可助长敌人气焰.(对)√

16.齐桓公是春秋时期著名地霸主,姓姜,名小白.(对)√

第二单元

1.“吾倒行而逆施之”出自(伍之胥)之口.√

2.吴王夫差派人赐伍之胥“(属镂)”之剑,逼其自裁.

3.吴王夫差即位后,忘掉了越国杀父之仇,声色犬马,贪图安逸,刚愎自用.(错)√

4.“卧薪尝胆”成为固定地词,最早出自(苏轼)地文章.√

5.“鸟尽弓藏”通常与“(兔死狗烹)”连用,比喻事成之后,把出过力地人抛弃或杀掉,

过河拆桥.√

6.公元前年,吴越发生大战,樵李一战,吴师败绩,阖庐重伤,死于回师途中.(对)

7.辅佐越王勾践实现“复国”和“称霸”地贤才除范蠡外,还有(文种).√

8.公元前年,吴国大败楚国,这是一场以少胜多地经典战例,这场战争史称“(柏举之战)”.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陶朱公地中子在楚国犯了死罪,陶朱公地长子带着父亲地书信和千镒黄金去求见(庄生),希望能营救自己地弟弟.√

10.“吴宫教战”反映了孙子地什么军事思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11.范蠡离开越王勾践之后,好友文种也选择了离开,回到了自己地故乡南阳.(错)√

12.公子光在楚国亡臣伍子胥、刺客专诸等人地帮助下,杀死吴王僚,自立为吴国国君,即

吴王夫差.(对)

13.“三令五申”故事中孙武曾斩杀两个人,这两个人地身份是:(吴王爱妃).√

“邯郸之难”时,赵平原君到楚国签订“合纵”盟约,跟随平原君出使楚国地既有勇力又文武兼备地食客一共有人.(错)

越王勾践归国后,励精图治,招四方贤士能人,因材使用,任文种治内政、范蠡治军政与外交,计然管理财政.(对)√

第三单元

为了取得(鲁)国国君地信任,吴起杀死了自己地妻子,从而换来了带兵打仗地机会,并且取得赢得了战争,这被称做“杀妻求将”.√

孟尝君曾以善养士而闻名,有门客数千;但当他人生失意、仕途罹难之时,昔日门客四散而去.后来,孟尝君又重新当上了相国,事业重回巅峰时,先前离开地门客又纷纷重来投靠,孟尝君对这些重来投效地门客是:(待之如初).√

3.战国时期地“四大公子”久负盛名,在历史上都有很出色地表现,其中平原君是(赵胜).

4.“狡兔三窟”地想法是(冯谖)最先提出来地.√

5.冯谖最初投到孟尝君门下时,孟尝君不太注意他,孟尝君身边人对他态度也很冷淡,于

是他愤而离去.(错)

6.“一言九鼎”历史典故发生于(长平之战)后不久.√

为了能够获得出使外国地机会,毛遂自我推荐说:“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这里地“颖”地意思是:(尖子).√

8.毛遂才华出众,胆识过人,他在平原君门下不足三年声名鹊起.(错)√

平原君不辱使命,与楚国国君歃血为盟,归来后他特别感谢他地一名随行门客,他: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地威望高于九鼎和大吕.先生三寸之舌,胜过百万雄兵.平原君称赞地这位门客是:(毛遂).√

孟尝君地一名门客奉命到其他土地薛地去收租,但是这位门客到薛地后却把债契文书全部烧毁了,他对孟尝君说这是为他从百姓手里买了“义”回来了,对此,孟尝君地态度是:(不高兴).

11.吴国灭亡后,范蠡和美女西施一同悄然隐去,遨游江湖烟雨之中.(错)

12.吴起关爱士卒,“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

13.吴起关爱士卒,“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劳苦”,曾先后两次用嘴为士卒吸

脓疗伤.(对)

14.吴起是一个既残忍又仁慈地复杂人物.(对)

15.吴起曾经跟孔子弟子曾参之子曾申学习儒术,他是一位儒者.(错)√

第四单元

吴起不仅是一名出色地军事家,而且是一名杰出地改革家,他在(楚悼王)支持之下,推行了轰轰烈烈地社会改革.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这句话是管仲在悼念自己地莫逆之交去世时说地一句话,体现了朋友之间地真情厚谊和朋友举贤让能地高洁品格.

永平十六年(年),班超奉命出使西域,他共率领()人,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地胆识,袭杀匈奴使者,一举制服鄯善,受到政府地嘉奖,为东汉与西域地交通往来立下了汗马功劳.

孙子吴宫教战时,本欲杀死不从军令地两名队长,但是这两个队长是吴王地两名爱妃,在吴王地求情,孙子饶恕了他们地死罪.(错)

5.“孺子可教”地“主人公”是“汉初三杰”之一地(张良).√

6.“吮脓疗伤”体现了吴起地(关爱士卒)人性品格.√

7.吴起是一个既残忍又仁慈地复杂人物.(对)√

8.背水一战是以少胜多地经典战例,这次战争中,赵军地统帅是(陈余).

孙子说“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一场战争不光是双方将士们地奋勇拼杀,更是对阵双方地信心与意志地较量.“(四面楚歌)”就是汉军利用“夺气攻心”,战胜不可一世地项羽地一场经典战役.

10.吴王夫差即位后,忘掉了越国杀父之仇,声色犬马,贪图安逸,刚愎自用.(对)√

11.公元前年,吴越发生大战,樵李一战,吴师败绩,阖庐重伤,死于回师途中.(对)√

平原君赵胜和楚王谈判至日中尚未有结果,毛遂不召而来,他持剑来到楚王面前,最终说服楚王答应订立盟约.(对)

刘秀征讨隗嚣地过程中,(马援)“堆米成山”,即用米粒成山谷地势地模型,展示大军进攻地线路,这在中国军事史上是第一次.

曹刿论战时,与鲁庄公有过一番对话,讨论鲁国凭什么可以和齐军作战,鲁庄公说:“大大小小地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对此,曹刿并不认同.(错)

马援是东汉初年地风云人物,他地事迹广为传颂,许多演变成了成语、俗语,下列成语、俗语中哪一个跟马援无关.(手不释卷)

环境监测第四版复习资料_完整版教材

第一张绪论 1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3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4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分类有三种 监视性检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检测) 根据特定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监测数据的五性:(P498) 1)、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一致程度; 2)、精密度:均一样品重复测定多次的符合程度; 3)、完整性:取得有效监测数据的总数满足预期计划要求的程度; 4)、代表性:检测样品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代表程度;5)、可比性:检测方法、环境条件、数据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得数据的一致程度。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及适用条件: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 (二)、可疑数据的取舍 1.Dixion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顺序排列 ②根据测定次数计算Q 值 ③查表Q α(n ) ④判断Q ≦Q0。05 正常;Qo 。05Q0.01离群值,舍去. 2.Qrubbs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有序排列,求x ,s ②计算统计量 s x x T min -= 或s x x T -=max ③查表)(n T α ④判断:若T ≦T0。05正常离群值;T0。05T0.01离群值,应舍去; ⑤在第一异常数据剔除后,可重新检验新的离群数据。 t 检验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四)均数置信区间和“t ”值,置信区间表示以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的可靠程度。t 值是

校本课程实施措施

校本课程实施措施 东港六中

东港六中校本课程实施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部门及人员职责 1、领导小组工作职能,主要职能是审议决定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同时负责课程教材建设、教师培训、教学指导、监控与评价,承担校本课程的日常管理工作。。 2、审核组工作职能,负责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已有成熟课程设计,开发新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指导。 3、课程研发小组工作职能,负责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已有成熟课程设计,开发新课程,以及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各项业务工作。 二、建立相关制度,确保校本课程实施 1、审议制度 ①学校全体教师均有权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要积极参与。在学校进行动员与培训后,可以自主申报。 ②教师在接受专门培训的基础上,将《教学设计》和《课程纲要》等相关资料上交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会审。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在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和评审后,决定开发科目及实施的人员。 2、管理、监控、督导制度

①建立计划、总结交流制。凡承担校本课程的教师在教学处及教研组的指导下,针对自己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实际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期计划,组织集体交流、互相借鉴;学期末教师进行全面总结。 ②教导处每学期要安排专题督导,监控、指导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工作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价。开课情况将在评选优秀教研组与备课组时做重要参考。 ③每学期必检查项目有教学计划、教案、课堂教学、评价成绩、学生满意率等。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按照教学常规进行教学。 3、激励制度 ①有校本课程教师的工作考核纳入到日常考核与期未考核之中。 ②有关校本课程的相关资料学校给予优先办理。 ③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 参加评优、评先、晋级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④作为评选校级骨干教师和优秀课的优先条件。 4. 经费保障制度 ①学校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和专用教室的建设,添置教师用书,合理配置教学设备。 ②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必需使用的费用有权申报(写书面使用申请)。得到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的审核批准后,必须专项使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性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必修课程 学分:2 学时:2周 授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专科专业 预修课程:《机械制图》,《高等数学》,《材料与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对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的一次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理解并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在接触和了解工程技术实际(如工程设计方法、工程设计资料等)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设计方法训练,以达到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基本要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质上是进行机构运动简图的设计。因此,它的基本要求是:提出设计方案、选用机构类型及其组合,确定运动学尺寸、进行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等等。完成必要的计算机三维绘图或编程、图纸绘制和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作图求解或解析的方法均可采用。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1.主要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内容可根据专业要求从以下项目中选定: (1)运动方案设计 (a)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b)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 (c)机械执行机构的选择和评定(连杆机构的设计及分析、凸轮机构设计、齿轮机构或轮系设计、其它基本机构设计); (d)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e)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选择和评定; (2)执行机构尺寸设计

(a)执行机构各部分尺寸设计; (b)机构运动简图; (c)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 (d)机械动力性能的分析计算。 (3)编写设计说明书。 (4)答辩。 2.时间安排:在机械原理课程和其它先修课程完成后,安排2周时间进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三、指导方式: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四、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根据设计图和设计说明书及答辩进行成绩评定,不再考试。 2.成绩评定:由1~2名教师组成答辩小组,对学生完成的设计图和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进行提问,并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以及设计内容,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进行评分。 五、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牛鸣岐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郑文纬主编.《机械原理》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3]孙桓主编.《机械原理》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朱理主编.《机械原理》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大纲撰写人签字:学院章 学院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优秀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封面 工程项目管理 课程设计 题目:XX商场建设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学号:2011311162 学生姓名:崔秀芳 专业年级:2011级工程造价 指导教师:赵永任 年月日 附录2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格式要求 1、题目分别为《XXX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2、纸张一律使用A4纸,页边距为上下各2.5厘米,左右各2.5厘米,正文统一为1.25倍行距 3、一级标题用三号黑体字,二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三级标题及以下用5号黑体字,正文一 律用5号宋体字,表格内字体为10号。

例如: 一.项目概况 1.工程概况 (1)项目参建单位 工程名称:XX商场 建设单位:XX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管理单位:XX项目管理公司 设计单位:XX设计院 监理单位:西南XX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云南省XX建筑工程公司 (2)项目总体情况如下: XX商场占地面积1881平方米,建筑层数总共5层,其中地下一层(停车场)建筑面积1008平方米,地上四层:一层建筑面积1008平方米,建成后主要经营服装类产品。二层建筑面积882平方米,建成后主要经营化妆品类的产品。三层建筑面积882平方米,建成后主要经营娱乐服务。四层建筑面积630平方米,建成后主要经营餐饮服务。 该建筑的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土方开挖后外运,土方开挖以机械挖土方为主,人工挖土方为辅。该建筑的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一到三层外墙南北面采用玻璃幕墙,东西面采用混凝土空心砖,另第四层外墙全部采用玻璃幕墙。其中第四层有252平方米的露天阳台,阳台中心有一个15000*9000的露天游泳池。建筑的外墙采用清水砖墙,室内地面一层二层采用花岗岩石块装饰,三层采用硬木地砖,四层餐厅部分采用水磨石地面,冷饮店采用木地板,露天阳台防滑石块。室内天棚的吊顶采用轻钢龙骨,石棉板的规格为250*250。室内墙面刷双飞粉,墙裙铺设大理石块,高度为1.2米。XX商场的安装工程由施工单位分包给昆明xx安装工程公司。项目建成后两周后开始移交使用。 附:XX商场的大致布局图

环保设备2012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澄清池——主要依靠活性泥渣层达到澄清目的。当脱稳杂质随水流与泥渣层接触时,便被泥渣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 快滤池——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快速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 生物脱氮——指利用好氧微生物去除污水中呈溶解性的有机物,主要是利用氨化和消化的方式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AB 法和A/O 法——AB 法处理工艺,系吸附__生物降解工艺的简称,A/O 法是厌氧和好氧工艺的结合简称。 二、问答题: 1、理想沉淀池应符合哪些条件?根据理想沉淀条件,沉淀效率与池子深度、长度和表面积关系如何?答:应符合3 个条件:1)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2)水流沿着水平方向流动;3)颗粒沉到池底即认为已被去除。根据理想沉淀条件,沉淀效率与池子深度、长度无关,与表面积成反比。 2、影响平流沉淀池沉淀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沉淀池纵向分格有何作用?答:影响的主要因素有:1)沉淀池实际水流状况;2)絮凝作用。沉淀池纵向分格可以减少水力半径R,改善水流条件,降低Re和提高Fr数。 3、沉淀池表面负荷和颗粒截留沉速关系如何?两者涵义有何区别? 答:颗粒的截留沉速u0 与沉淀池表面负荷Q/A 相等。但含义不同,表面负荷代表自池顶A 开始下沉所能全部去除的颗粒中的最小颗粒的沉速;而截留沉速u0 反映了沉淀池所能全部 去除的颗粒中的最小颗粒的沉速。 4、设计平流沉淀池主要根据沉淀时间、表面负荷还是水平流速?为什么? 答:设计平流沉淀池的主要控制指标是表面负荷或停留时间,从理论上说,采用前者较为合 理,但是以停留时间作为指标所积累的经验较多。在实际设计中应两者兼顾。水平流速对设计平流沉淀池不是主要根据。 5、平流沉淀池进水为什么要采用穿孔隔墙?出水为什么往往采用出水支渠?答:平流沉淀池进水采用穿孔隔墙是为防止絮凝体破碎,而出水采用出水支渠是使水尽量均匀流出,同时是为了降低堰口的流量符合。 6、斜管沉淀池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斜管倾角通常采用600?答:斜管沉淀池的理论依据是采用斜管沉淀池既可以增加沉淀面积,又可以利用斜管解决排泥问题。斜管倾角愈小,则沉淀面积愈大,沉淀效率愈高,但对排泥不利,实践证明,倾角 为60 °最好。 7、澄清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是什么?答:澄清池是主要依靠活性泥渣层达到澄清的效果。当脱稳态杂质随水流与泥渣层接触时,便被泥渣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澄清池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了活性泥渣的絮凝作用。澄清池的排泥措施,能不断排除多余的陈旧泥渣,其排泥量相当于新形成的活性泥渣量。 9、为什么粒径小于滤层中孔隙尺寸的杂质颗粒会被滤层拦截下来? 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之间的粘附作用使得粒径小于滤层中孔隙尺寸的杂质颗粒被滤层拦截下来。 10、从滤层中杂质分布规律,分析改善快滤池的几种途径和滤池发展趋势。答:双层滤料上层采用密度较小、粒径较大的轻质滤料,下层采用密度较大、粒径较小的重质滤料,双层滤料含污能力较单层滤料高一倍。在相同滤速下,过滤周期增长;在相同过滤周期下,滤速增长。 三层滤料上层采用密度较小、粒径较大的轻质滤料,中层采用中等密度、中等粒径滤料,下层采用密度较大、粒径较小的重质滤料,三层滤料不仅含污能力较高,而且保证了滤后的水质。 均质滤料是指沿整个滤层深度方向的任一横断面上,滤料组成和平均粒径均匀一致。这种均质滤料层的含污能力显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干粉压片机 学校:洛阳理工学院 院系:机电工程系 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班级:z080314 设计者:李腾飞(组长)李铁山杜建伟 指导老师:张旦闻 2010年1月1日星期五

课程设计评语 课程名称:干粉压片机的机构分析与设计 设计题目:干粉压片机 设计成员:李腾飞(组长)李铁山杜建伟 指导教师:张旦闻 指导教师评语: 2010年1月1日星期五

前言 干粉压片机装配精度高,材质优良耐磨损,稳定可靠,被公认为全国受欢迎产品。特别是现在的小型干粉压片机,市场前景很好。很多小型企业不可能花高价去买大型的,而且得不尝试,所以小型压片机更少中小型企业青睐。例如蚊香厂、鱼药饲料厂、消毒剂厂、催化剂厂都相继使用。本机还可改为异形冲模压片。由于该机型相对于其他机型压力较大,压片速度适中,因而受到生产奶片、钙片、工业、电子异形片的厂家欢迎。相信本厂品会给您带来良好的企业效应。 编者:洛阳理工学院第二小组 日期:2010年1月1日星期五

目录 一. 设计题目 (5) 1.工作原理以及工艺过程 (5) 2.原始数据以及设计要求 (5) 二. 设计题目的分析 (5) 1. 总功能分析 (5) 2. 总功能分解 (5) 3. 功能元求解 (6) 4. 运动方案确定 (7) 5. 方案的评价 (9) 6. 运动循环图 (10) 7. 尺度计算 (11) 8.下冲头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 (13) 9.下冲头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的位移曲线 (13) 三. 干粉压片机各部件名称以及动作说明 (14) 四. 参考书目 (14) 五. 新得体会 (14)

设备腐蚀复习资料

走进腐蚀世界 1.什么叫腐蚀? 腐蚀是指材料与它所处环境介质之间发生化学-物理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变质和破坏2.材料失效的形式有哪些? 机械破坏磨损腐蚀 3.腐蚀的类型按腐蚀反应机理来分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化学腐蚀:金属与非电解溶液发生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 电化学腐蚀: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因发生电化学作用而产生的破坏。 4.腐蚀的类型按腐蚀环境来分有哪些? 大气腐蚀水和蒸汽腐蚀(海水腐蚀)土壤腐蚀化学介质腐蚀:酸、碱、盐 5.腐蚀的类型按腐蚀形态来分有哪些?其特点如何? 全面腐蚀:腐蚀分布在整个金属表面上,腐蚀的分布和深度相对较均匀。设计时需考虑腐蚀余量。 局部腐蚀:腐蚀主要集中在金属表面某些极其小的区域,腐蚀分布、深度很不均匀。6.金属产生电化学腐蚀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反应过程中均包括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 在腐蚀过程中有电流流动(电子和离子的运动) 7.写出锌、铝等活泼金属在HCL、稀H2SO4中的腐蚀反应式。 8.写出锌、铁在FeCl3及CuSO4溶液中的腐蚀反应式。 9.铁在水或空气中,那一种情况更容易生锈,为什么? 水因为水中也有一定量的空气,铁能够同时与水以及空气反应。而单纯置于空气中的铁由于所接触的水蒸气有限不易生锈。 10.金属的阴、阳极反应实质是什么? 金属的阳极反应:氧化、失去电子、成为阳极 溶液的阴极反应:还原、得到电子、称为阴极 11.常见的去极剂有哪些? 氢离子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氧化性的金属离子 12.腐蚀与冶炼的关系。 腐蚀是治金的逆过程 13.能量差与电极电位之间的关系。 能量差(△G) 与电极电位(E) 之间成正比关系 14.什么叫电极和电极电位? 在电化学中,把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构成的体系称为电极体系,简称电极 电极体系中金属与溶液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称为该电极的电极电位 15.金属材料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性能取决于什么? 金属材料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性能首先取决于金属本身的电化学特性,即电极电位。16.如何利用标准电极电位判断金属的腐蚀倾向?

校本课程材料

校本课程材料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开发校本课程材料 --- 忻府区解原小学王建明 解原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要求下提出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赋予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一定的自主权,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内容,以教育目的为导向的课程。根据校本课程自身的特点及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成立领导机构,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各班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并制定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制度等。 二、认真学习研究,确立校本课程目标。组织教师学习,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研究学习,我校确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激发儿童探索的兴趣,了解、体验、参与、创造现实生活,学会沟通与分享,合作与竞争,使师生在课程开发中共同成长”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根据当前独生子女多,在家长的溺爱下,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较差,意志力较薄弱等实际情况,我校决定先开发一本《中华美德故事哺育我》的校本课程。这一课程将体现中国传统道德的精髓,用古代故事和现代意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告诉大家该目标讲的什么道理和应该怎样做,每个故事的结尾概括主题,把该故事体现的美德精神和今天应该怎样做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既可以了解我国的美德故事又可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三、组织骨干教师,收集整理编写教材。校本课程《中华美德故事哺育我》分为“我与自身,我与家庭,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五个主题,组织我校的骨干教师担任教材整理编写工作,布置教师收集有关故事和资料。 四、认真实施,做好校本课程的试用和改进。根据校本教材,我校安排了地方课,利用地方课程进行授课。在实践中认真修改,使校本课程不断完善,同时教师在课程开发中也锻炼了自己,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 五、狠抓落实,努力做好校本课程评价工作。我校把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纳入日常管理事务中。在常规管理中规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各项事项,并把这项工作纳入教师的期末工作考评中。 六、总结提高,在反思中成长。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只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片段。在今后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拓宽思路,积极、主动、稳妥地加大改革力度,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制度化,校本课程的网络化。 年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步进送料机设计说明

12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步进送料机 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付振强 学号8011208217 所属学院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械12-2 指导教师张涵 日期2010-06-30 前言 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市场愈加需要各种各样性能优良、质量可靠、价格低廉、效率高、能耗低的机械产品,而决定产品性能、质量、水平、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是产品设计。机械产品设计中,首要任务是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和构思、各种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选用和创新设计。这要求设计者综合应用各类典型机构的结构组成、运动原理、工作特点、设计方法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等知识,根据使用要求和功能分析,选择合理的工艺动作过程,选用或创新机构型式并巧妙地组合成新的机械运动方案,从而设计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优良、工作可靠、实用性强的机械产品。 企业为了赢得市场,必须不断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其中设计是产品开发的第一步,是决定产品的性能、质量、水平、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最主要因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合一种简单机器进行机器功能分析、工艺动作过程确定、执行机构选择、机械运动方案评定、机构尺度综合、机构运动方案设计等,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并初步运用机械原理的知识和理论,对分析、运算、绘图、文字表达及技术资料查询等诸方面的独立工作能力进行初步的训练,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开发和创新能力。因此,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在机械类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训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次我设计的是步进送料机,以小见大,设计并不是门简单的课程,它需要我们理性的思维和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对步进送料机的设计进一步了解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流程,为我们今后的设计课程奠定了基础。 目录 前言 (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 设计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课程设计 题目:秦皇半岛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大纲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开课系部: 2015年12月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名称: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专业年级: 12级工程管理1-4 开课学期:2015-2016第一学期指导教师:韩星 一、设计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建设项目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等专业课程后,所进行的一次重要的综合训练。本课程设计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实践训练,理论联系实践,产学结合,提升学生专业课程之间融会贯通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的具体目的如下: 1、通过课程设计实际训练,使学生熟悉工程管理课程中涉及到的主要文件的编制方法; 2、通过课程设计实际训练,使学生熟悉工程项目运作的全过程及基本程序 3、通过课程设计实际训练,使学生能掌握工程项目不同参与方的职责、作用及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框架; 4、通过课程设计实际训练,使学生掌握编制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程序、方法、步骤、内容规定等。 二、基本内容与要求 一般而言,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可以划分为决策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及后评价三个阶段。在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与项目顺利实施有关的管理活动,均可以纳入到工程项目管理的范畴。并且,根据工程项目类型的不同,所涉及到的管理内容、管理方式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和内容较多,从管理的视角来看,计划职能是最为重要的管理职能之一。因此,项目各参与方,均需要在项目各项工作执行之前,通过一系列计划工作的开展,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较好的支撑。 注意:本课程设计主要涉及的是决策阶段后的内容,主要从项目管理公司的角度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编制,基本要求如下:

环境管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技术手段测定环境质量要素的代表值以把握环境质量的状况,这是获取环境管理基础数据的基础性工作。 2、环境监测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检测对象的综合与监测手段的综合)和时序性 3、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社会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的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指定的标准。 4、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注、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境保护仪器设备标准);二级(国家级标准和地方级标准,地方标准要严于并且高于国家标准);两种执行规定(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5、环境统计:用数字表现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及对人类的影响的反映。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统计数字资料;二是统计分析报告。 6、环境评价模型:就是通过一些定量化的指标来反映环境的客观属性及其对人类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并将这些定量化的指标利用数学手段构建起相应的数学模型,从而定量评价和反映环境的优劣和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程度,并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7、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对人类社会活动和行为作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其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社会活动和行为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而进行的科学决策活动。 8、环境规划模型:就是在环境模型、预测和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选用一些反映人类社会未来活动和行为的强度、性质的定量化指标构建的数学模型。 9、环境信息:是在环境管理的研究和工作上应用的经收集、处理而以特定形式存在的环境意识。 10、区域:是指其面积必须有一定的大小,同时其自然环境还必须能够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11、生态城市:是在20 世纪7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中提出来的,其概念是指符合生态规律、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生态关系协调的城市。 12、生态需水:是指为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人们在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时必须为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平衡保证其需水量。 13、废弃物:或称环境废弃物,是指人类将从自然环境中开采出的自然资源进行加工、流通、消费过程中与过程结束后产生并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 14、土地的概念:是指地球表面陆地和陆内水域,不包括海洋;狭义的土地概念,是指地球表面陆地部分,它是由土壤,岩石及其风化碎屑堆积组成 15、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土地中,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经济价值部分 16、森林资源的概念:森林资源是森林,林地及生活和生长在林地上的生物的总称,包括,林木,林下植物,野外动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17、环保投资的概念:环境保护投资是指社会各有关投资主体从社会的积累资金和各种补偿资金中拿出一定的数量用于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及于其相关的经济活动。 18 全球环境问题的概念:全球环境问题是指超越一个以上主权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换问题。 19、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有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0、核心区的概念:核心区是自然保护区内最重要的区域,是未受到人类干扰或紧受到最低限度干扰的,具有典型性的代表性,原生性生态系统保存做好的地方以及珍稀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 22、缓冲区的概念:缓冲区一般位于核心区的外围,可以包括一部分原生行动额生态系统和由演替类型所占据的次生生态系统,也可以包括一些人工生态系统。 23、实验区的概念:实验区位于缓冲区的外围,包括部分原生或次生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荒山,荒地等,也包括传统利用区和受破坏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区,它的地域范围一般较 大。

浅谈校本课程的评价

浅谈校本课程的评价 对校本课程的有效性评价,应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对学生素质的评价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和体现学生个性发展,以促进实现其自身价值。我们把对学生的评价原则定为:鼓励、鼓励、再鼓励! 注重“三维”评价(即关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形成性、发展性评价,除关注成果外,更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关注学生面对挫折和与人交往方面的表现以及习惯养成等。 二、评价过程动态化,给予多次评价机会。评价主体互动化,家长、同伴、社会、教师共同参与。评价上注重多元化,即教师评、同学互评、自评、家长评、社区人员评等。在实践中主要采用学生自我报告(问卷调查、考核、同学评鉴)、行动观察(记录、角色扮演、档案袋或成长日记)等定性评价方法。 具体做法: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记录打分,记录力求及时公正;根据评价指标的内容,设计针对性强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价;运用传统的答卷形式分级考核学生知识与技能;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等等。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诸如形象类:如红花、大拇指、笑脸……评语类:通过作业本、试卷、家长联系卡等形式,用生动形象、适合于学生接受的语言评价学生;园地类:以班级为单位设计各种鼓励性、展示个性的“园地”,如:苹果乐园、智慧园……资料搜集类:如利用成长记录袋、评价表等形式进行评价,把学生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集中起来,展示自己的成绩、教训、失败等。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压床机构设计 自动化院(系)机械制造专业 班级机制0901 学号20092811022 设计者罗昭硕 指导老师赵燕 完成日期2011 年1 月4日

一、压床机构设计要求 1 .压床机构简介及设计数据 1.1压床机构简介 图9—6所示为压床机构简图。其中,六杆机构ABCDEF为其主体机构,电动机经联轴器带动减速器的三对齿轮z1-z2、z3-z4、z5-z6将转速降低,然后带动曲柄1转动,六杆机构使滑块5克服阻力Fr而运动。为了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在曲轴A上装有飞轮,在曲柄轴的另一端装有供润滑连杆机构各运动副用的油泵凸轮。 1.2设计数据

1.1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折 已知:中心距x1、x2、y, 构件3的上下极限角,滑块的冲程H,比值CE /CD、EF/DE,各构件质心S的位置,曲柄转速n1。 要求:设计连杆机构, 作机构运动简图、机构1~2个位置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滑块的运动线图。以上内容与后面的动态静力分析一起画在l号图纸上。 1.2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已知:各构件的重量G及其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Js(曲柄1和连杆4的重力和转动惯量(略去不计),阻力线图(图9—7)以及连杆机构设计和运动分析中所得的结果。 要求:确定机构一个位置的各运动副中的反作用力及加于曲柄上的平衡力矩。作图部分亦画在运动分析的图样上。 1.3飞轮设计 已知:机器运转的速度不均匀系数δ.由两态静力分析中所得的平衡力矩Mb;驱动力矩Ma为常数,飞轮安装在曲柄轴A上。 要求:确定飞轮转动惯量J。以上内容作在2号图纸上。 1.4凸轮机构构设计 已知:从动件冲 程H,许用压力角 [α ].推程角δ。,远 休止角δ?,回程角δ',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见 表9-5,凸轮与曲柄共 轴。 要求:按[α]确定 凸轮机构的基本尺 寸.求出理论廓 线外凸曲线的最小曲 率半径ρ。选取滚子 半径r,绘制凸轮实际 廓线。以上内容作在 2号图纸上 压床机构设计 二、连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的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课题名称:住宅楼项目管理规划大纲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2016 年 7 月 1 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2.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3.项目概况……………………………………………… 4.总体工作规划………………………………………… 5.项目组织管理规划…………………………………… 6.技术方案……………………………………………… 7.进度管理规划………………………………………… 8.质量管理规划………………………………………… 9.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划……………………… 10.成本/投资管理规划……………………………… 11.项目的采购管理…………………………………… 12.风险管理规划……………………………………… 13.信息管理规划……………………………………… 14.沟通管理规划……………………………………… 15.收尾管理规划……………………………………… 16.CAD底图和BIM三维场布模………………………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A1》、《工程项目管理A2》、《建设项目可行性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等专业课程后,所进行的一次重要的综合训练。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社会调查,搜集资料,熟悉项目管理的组织理论、项目目标的控制理论及其管理方式,掌握项目策划、项目结构分解、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织结构设计、人员组成及主要工作职责,施工阶段工程正式开工之前项目管理规划编写的过程、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参加现场施工及其管理打下基础。 本课程设计的具体目的如下: 1.通过课程设计实际训练,使学生熟悉工程管理课程中涉及到的主要文件的编制方法; 2.通过课程设计实际训练,使学生熟悉工程项目运作的全过程及基本程序的设计; 3.通过课程设计实际训练,使学生能掌握工程项目不同参与方的职责、作用及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框架; 4.通过课程设计实际训练,使学生掌握编制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程序、方法、步骤、内容规定等。 二、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在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与项目顺利实施有关的管理活动,均可以纳入到工程项目管理的范畴。并且,根据工程项目类型的不同,所涉及到的管理内容、管理方式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和内容较多,从管理的视角来看,计划职能是最为重要的管理职能之一。因此,项目各参与方,均需要在项目各项工作执行之前,通过一系列计划工作的开展,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较好的支撑。 广西菁华苑监理方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基本数据 (1)工程名称:广西柳州市菁华苑商业住宅 (2)工程施工地点:广西柳州市柳北区 (3)项目总投资:900万元 (4)建筑面积:5598.90㎡ 2.项目管理总目标 建设项目施工周期186天完成,总投资900万

设施农业复习资料

设施农业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 温室是指采用透光覆盖材料作全部或部分围护结构材料,可供冬季或其它不适宜栽培植物的寒冷季节(或地区)栽培植物的设施。 2 聚氯乙烯(PVC)塑料薄膜:它是在PVC 树脂中加入增塑剂,稳定剂,功能性助剂,经压延成膜的一类塑料薄膜。 3 渗灌:是通过埋在土壤表面以下的渗管或渗头等将水灌到土中的一种灌溉系统。这种灌溉系统作业时不会影响耕作,且灌水不易蒸发。 4 临界控制:指温室只具备加热器和通风设备,当温度低于某一临界值时,起动加热器,当温度高于某一临界值时,起动通风设备,在上下临界值之间不进行控制,这种温室环境控制称为临界控制。 5 保温面积比:温室的建筑面积与外围护结构面积的比值称为保温面积比。 6 精量播种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基质筛选—基质混拌—基质提升混装料箱—穴盘装料—基质刷平—基质压穴—精量播种—穴盘覆土—基质刷平—喷水等工艺过程,播种准确性高于95%,可播种除黄瓜外的各种蔬菜种子,播种速度为6盘/分。 7 无滴膜(双防农膜):在PVC 或PE原料中加入耐老化及流滴剂等功能性助剂而制成的农膜。这种膜同时具有防老化和流滴特性,耐侯性、透光性和保温性好,是目前性能较全、使用广泛的农膜品种。 8 温室透光率:指透进温室内的光亮占室外光亮的百分率。 9 环境控制:指利用各种手段来影响温室内部的环境条件,最终目标是提供作物生长适宜的条件。 10 滴灌:又称滴水灌溉,是通过出水孔口非常小的滴头或滴水带把水一滴一滴均匀而缓慢的滴在作物根部的土壤中。 11温室气肥:指二氧化碳肥料。 12 自动控制中的闭环系统:指具有控制结果返回信息的自动控制系统。 13 设施农业:是用一定设施和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自然环境,在环境可控条件下,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最佳环境(光照、温度、湿度、营养等),以最少资源投入,进行生产的现代农业。 14 连栋温室:将两栋以上的单栋温室在屋檐处连接起来,去掉相连接处的侧墙,加上檐沟(天沟)而构成的温室称为连栋温室。 15 最适控制:在植物的临界上下限温度区设置最佳温度及其它要素的量值,以获得最佳产量输出的控制水平称为最适控制。 16 穴盘育苗:指在多孔穴盘中以泥碳、蛭石、珍珠岩等混合材料为基质进行机械化播种和工厂化育苗的一种现代化育苗生产体系。 17 脉冲式微灌系统:是微灌中的又一种新的灌水形式。它通过水的自压形成脉冲能,以连续积累和释放的方式将灌溉水冲出灌水器的微灌系统。 二、简述题 1、简述防寒保温外覆盖材料的种类。 答:防寒保温的外覆盖材料有以下几类:1)草帘和草苫:2)纸被:3)棉被:4)化纤保温毯和化纤保温被。 2、简述温室通气窗的做法。 答:通气窗的作法分为三种: 1)设置进风口。进风口应设置在温室的最低部位,砌墙时一并砌好。外口应在距地平10cm 高处,以防雨水内灌。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如果抛开学校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和依托。因此教师的发展只能在学校中、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也必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本质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方面: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的成长、学校特色的形成。这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1.教师知识的分类学。就知识角度而言,教师的知识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外语等,这些知识教师一般在师范院校中可以获得,而且对教师而言,本体性知识只要达到一定的量就可以了,并不是越多越好。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包括教育与教学的一般原理、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课程评价的知识等)和心理学(教材的呈现顺序、学生的心理、知识的结构等)知识。这类知识一般是动态的,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而掌握,但更多的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渐地了解和习得,需要动态性地去把握和领会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与加深。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更多的是来自教师的教育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的成份,是教师经验的累积。换言之,实践性知识只能在教师的具体实践中获得。从知识方面看,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准。因为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来说,本体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并不是太缺乏,其发展主要是指获得更多的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而反思正好是校本课程开发所特别强调的,这样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提供了一个平台。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中的一项新兴的活动,教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整个开发活动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反思就有其特殊的作用。虽然反思并不是解除一切不确定因素的稳定剂,但它可以增强事情的预见程度,它可以在新的开始之前,预想到各种行为可能会带来的后果。教师可以清楚地控制开发的进程,使整个开发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对课程开发的过程具有更多理性认识,在课程目标确定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反思达到这些目标的方法。如果这种反思十分周详的话,教师就可以在明晰了种种“前途”后,选择一种最佳的途径,设计出一个最确切的计划。2.劳顿的学说。英国课程学家劳顿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技术的变化、教学思想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1)技术的变化。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技术发明及其潜力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技术的发展意味着教师不再被看作是知识的仓库,教师应该熟练掌握获得知识的先进设备。如电视机、照相机、录音机、电脑等。(2)教学思想的变化。教学思想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要做一个称职的教师就必须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不断吸收新的教学思想,采用现代教学模式。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实施方式与国家课程大不相同,其中蕴含的教学思想也与国家课程大有异趣,比较注重学生本位,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因而必然引起教学思想的变化。(3)课程内容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一、机构简介 设计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检测钢制垫圈内径是否在公差允许范围内。被检测的工件由推料机构送入后沿一条倾斜的进给滑道连续进给,直到最前边的工件被止动机构控制的止动销挡住而停止。然后,升降机构使装有微动机关的压杆探头下落,检测探头进入工件的内孔。此时,止动销离开进给滑道,以便让工件浮动。设计数据选择方案B,设计要求见表1。 表1 二、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方案一: 如图1-1,止动销与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固联在一起,曲柄做一定速度的匀速转动,带动滑块做往复的上下直线运动,止动销上升过程中止动被测垫圈,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滑块可继续滑动进入下一个工作环节。 如图1-2,升降机构与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固连在一起,曲柄做一定方向一定速度的匀速转动时,滑块做往复的上下移动,升降机构下降过程中,可以对垫圈的内径进行检测,检测完后,升降机构上升,垫圈进入下一个工作环节,下一个垫圈滑向该位置。 该方案的优点:止动销和升降机构的上下移动达到了预定的工作要求,运动过程容易控制。 该方案的缺点:止动销和升降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的时间匹配的不严格,容易引起工作空闲。而且四杆机构的惯性力较大,运动不稳定,铰链处摩擦较大,易磨损。

图1 -1 图1-2 方案二: 如图2-1,滑块处于垫圈的右侧,曲柄做一定速度的匀速转动,带动滑块做往复的左右直线运动,滑块移动到左极限位置时,止动垫圈,升降机构开始检测,滑块离开。 如图2-2,升降机构与推杆固联在一起,推杆的上顶点在槽型凸轮的槽内移动,凸轮以一定的角速度转动时,推杆上下往复移动,带动升降机构上下往复移动,升降机构下降过程中,可以对垫圈的内径进行检测,检测完后,升降机构上升,垫圈进入下一个工作环节,下一个垫圈滑向该位置。 该方案的优点:止动销和升降机构的上下移动达到了预定的工作要求,运动过程容易控制。 该方案的缺点:止动销和升降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的时间匹配的不严格,容易引起工作空闲。而且四杆机构的惯性力较大,运动不稳定,铰链处摩擦较大,易磨损。凸轮与推杆的移动摩擦较大,易磨损。 图2-1 图2-2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 姓名:于杰学号:200890514232 班级:文土082-2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烟台市莱山区,为砖混结构多层居住房屋,为四个单元组合,五层。建筑面积为3034平方米。 建筑物总长61.02m,宽12.22m,层高2.9m,总高15.29m,室内+0.00绝对标高35.9m,室内外高差为0.60m。 现场地势较平缓,自然地面绝对标高35.2m—35.25m,低于室外设计绝对标高。根据地质探资料,现场地下水位较低,施工不考虑排水措施。基础持力层为亚粘土。基础为刚性条形基础,天然地基,地基上450厚石三和土砖砌大放脚,基底标高-2.20在-0.9m处有一条钢筋混凝土圈梁。 结构为砖墙承重,外墙360厚,内墙240厚,隔断墙120厚。每层设置混凝土圈梁(现浇)。预制混凝土过梁,楼板为预应力空心板,屋面板为混凝土屋面板,预制混凝土挑檐梁板。屋面做二毡三油一砂防水。外檐为清水墙为主,仅檐口、楼梯间、阳台为干粘石面层。内檐除厨厕为1.2m高水泥墙裙外,其余均为白灰抹面,120高踢脚板。楼面为35mm细石混凝土面层,水泥面层,顶板勾缝喷浆,木门窗。 表1.工程量表 序号分部分项工程 名称单位工程 量 时间定额工日备注 1 人工挖地槽立方 米 865.54 2.28 198 基础工程 2 碎石干铺垫层立方 米 114.04 7.81 90 3 砖砌大放脚立方 米 262.20 0.89 24 4 混凝土基础圈 梁立方 米 23.9 10.85 27 5 人工回填土立方 米 548.34 0.79 44 6 内外墙砖砌平方 米1200 18.05 217 主体结构 工程 7 120隔断砖墙立方 米 107 2.76 30 8 现浇混凝土圈 梁立方 米 112.4 21.61 243 9 楼板灌缝立方 米 461 10.13 467 10 屋面找平层平方 米 67 0.78 6 屋面工程11 二毡三油一砂平方74.546 1.93 14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