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兽医真题

中兽医真题

中兽医真题
中兽医真题

基础理论

50.久泻不止、脱肛或子宫阴道脱出的证侯见于(2009真题下50)

A、脾虚不运

B、脾不统血

C、脾胃虚寒

D、脾气下陷

E、寒湿困脾

50.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为(2010真题下50)

A、阴阳互根

B、阴阳消长

C、阴阳对立

D、阴阳转化

E、阴阳关联51.六淫之中,湿邪的主要性质是(2010真题下51)

A、阴冷、凝滞

B、炎热、升散

C、重浊、黏滞

D、善行、主动

E、热极、炎上

50.五脏之中,主藏血的是(2012真题下50)

A、肝

B、肾

C、脾

D、心

E、肺

51.起于胸部、行于前肢内侧前缘、止于前肢末端的经脉是(2012真题下51)

A、太阴肺经

B、太阴脾经

C、阳明大肠经

D、厥阴肝经

E、少阴肾经

50.五脏之中主藏神的是(2013真题下50)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51.六淫之中,具有善行数变的特性的邪气是(2013真题下51)

A、风

B、寒

C、暑

D、湿

E、燥

150.五脏之中开窍于耳的是(2011真题上150)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

辨证论治

151.沉脉的主证是(2011真题上151)

A、表证

B、里证

C、热证

D、寒证

E、虚证

(72-73题共用备选答案)(2010真题下72-73)

A、肝血虚

B、肝胆湿热

C、肝火上炎

D、肝阳化风

E、阴虚生风72.犬,眼目红肿,羞明流泪,视物不清,粪便干燥,尿浓赤黄,口色鲜红,脉数,对于该病证,给予辨证分型是 C

73.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粪便稀软,尿黄混浊,可视黏膜发黄,鲜明如橘,口色红黄,舌苔黄腻,脉数,对于该病证,给予辨证分型是 B

84.马,耳鼻温热,泄泻,泻粪腥臭,尿液短赤,口津干黏,口渴贪饮,口色红黄,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该病中兽医辨证属于(2010真题下84)

A、食积大肠

B、大肠冷泻

C、大肠湿热

D、大肠液亏

E、热结肠道

84.马,耳鼻温热,泄泻,泻粪腥臭,尿短赤,口津干黏,口渴贪饮,口色红黄,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该病可辩证为(2012真题下84)

A、食积大肠

B、大肠冷泻

C、大肠湿热

D、大肠液亏

E、寒湿困脾

85.公牛,形寒肢冷,后肢水肿,尿清粪溏,阳痿不举,口色淡,脉沉无力。治疗首选的方剂是(2012真题下85)

A、八正散

B、秦艽散

C、肾气丸

D、六味地黄丸

E、麻黄汤

(72-73题共用备选答案)(2013真题下72-73)

A、肝血虚

B、肝胆湿热

C、肝火上炎

D、肝阳化风

E、阴虚生风

72.某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眼结膜黄染,黄色鲜明如橘,粪便稀软,尿黄混浊,口色红黄、舌苔黄腻,脉弦数。该病可辩为 B

73.某犬,眼目红肿,羞明流泪,视物不清,粪便干燥,口色鲜红,脉象弦数,该病可辩为 C

84.犬,2岁,证见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混浊、淋漓不畅,口色红,舌苔黄腻,脉滑数。该病症为(2013真题下84)

A、肾阳虚

B、肾阴虚

C、肾气不固

D、肾虚水泛

E、膀胱湿热

(193-195题共用题干)(2013真题下193-195)

马,高热,大汗,呼吸喘粗,口渴贪饮,尿短赤,口色鲜红,舌苔黄燥,脉洪大。193.该病可辩证为

A、太阳伤寒

B、太阳中风

C、阳明经证

D、阳明腑证

E、少阳病症

194.该病症的治则是

A、发汗解表

B、清热生津

C、清热泻下

D、温中散寒

E、利水渗湿195.若该病畜粪便燥结不通,可辩证为

A、太阳伤寒

B、太阳中风

C、阳明经证

D、阳明腑证

E、少阳病症

(196-197题共用题干)(2013真题下196-197)

牛,证见粪便不通,肚腹胀满,回头观腹,不时起卧,饮食欲废绝,口腔酸臭,尿少色浓,口色赤红,舌苔黄厚,脉象沉而有力。

196.该病可辩证为

A、大肠湿热

B、大肠液亏

C、食积大肠

D、脾胃虚寒

E、肝脾不调197.治疗该病症宜选用的基础方剂是

A、郁金散

B、曲蘖散

C、保和丸

D、理中汤

E、大承气汤

中药性能及方剂组成

51.郁金散减诃子、加金银花和连翘的变化,属于(2009真题下51)

A、药量增减

B、药味增减

C、剂型变化

D、数方合并

E、药物替代

60.将药材直接或间接用火加热处理的火制法有(2009真题下60)

A、发芽、发酵、制霜、法制

B、煅法、炒法、炙法、烘法

C、纯净、粉碎、切制、镑法

D、淋法、洗法、泡法、漂法

E、蒸法、淬法、水烫法、煮法

52.中药四气是指(2010真题下52)

A、寒、热、温、平

B、升、降、浮、沉

C、辛、甘、酸、苦

D、生、克、乘、侮

E、寒、凉、温、热

52.淡味常附于五味中的(2012真题下52)

A、辛味

B、甘味

C、酸味

D、苦味

E、咸味

52.中药的五味是指(2013真题下52)

A、辛、甘、酸、苦、咸

B、木、火、土、金、水

C、寒、凉、平、温、热

D、红、黄、白、青、黑

E、浮、沉、迟、数、滑

53.方剂中,加强君药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属于(2013真题下53)

A、臣药

B、佐药

C、君药

D、使药

E、引药

152.甘味药的主要作用是(2011真题上152)

A、泻下、软坚

B、滋补、和中

C、行气、行血

D、收敛、固涩

E、清热、燥湿

解表药

52.用于治疗中气下陷所致的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证,常与柴胡相须为用的药物是(2009真题下52)

A、薄荷

B、桂枝

C、升麻

D、防风

E、甘草

53.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与麻黄相须配伍的药物是(2010真题下53)

A、防风

B、桂枝

C、薄荷

D、葛根

E、升麻

53.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症的方剂是(2012真题下53)

A、桂枝汤

B、麻黄汤

C、小柴胡汤

D、银翘散

E、荆防败毒散

153.具有发汗、解表作用的药物是(2011真题上153)

A、麻黄

B、桂枝

C、薄荷

D、桑叶

E、柴胡

清热药

53.性味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长于清心火的药物是(2009真题下53)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大黄

E、牡丹皮

54.黄连解毒汤的组成为(2009真题下54)

A、黄连、黄柏、黄芩、栀子

B、黄连、黄柏、黄芩、连翘

C、黄连、板蓝根、黄芩、栀子

D、黄连、金银花、连翘、栀子

E、黄连、秦皮、苦参、蒲公英

54.白虎汤的药物组成是(2010真题下54)

A、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B、石膏、知母、栀子、甘草

C、石膏、知母、芦根、甘草

D、石膏、知母、粳米、黄连

E、石膏、知母、粳米、黄柏

54.白虎汤的药物组成除了石膏、甘草、粳米外,还有(2012真题下54)

A、知母

B、栀子

C、芦根

D、黄连

E、黄柏

154.白头翁汤的药物组成除了白头翁、黄连、黄柏外,还有(2011真题上154)

A、黄芩

B、大黄

C、秦皮

D、桂花

E、栀子

泻下药

55.具有润下作用的药物是(2009真题下55)

A、大黄

B、芒硝

C、砂仁

D、枳实

E、火麻仁

55.治疗老龄患畜肠燥便秘的方剂是(2010真题下55)

A、曲蘖散

B、保和丸

C、白头翁汤

D、大承气汤

E、当归苁蓉汤

55.用于治疗老龄患畜肠燥便秘的方剂是(2012真题下55)

A、白头翁汤

B、大承气汤

C、当归苁蓉汤

D、曲糵散

E、保和丸

155.具有软坚泻下作用的药物是(2011真题上155)

A、桔梗

B、杏仁

C、泽泻

D、芒硝

E、麝香

消导药

55.具有消食健脾、化石通淋作用的药物是(2013真题下55)

A、神曲

B、麦芽

C、山楂

D、鸡内金

E、莱菔子

止咳化痰药

56.化痰止咳药中兼有润肠通便作用的药物是(2009真题下56)

A、杏仁

B、贝母

C、百部

D、款冬花

E、旋覆花

(72-73题共用备选答案)(2009真题下72-73)

A、外感咳嗽

B、肺虚咳嗽

C、劳伤咳嗽

D、风热咳嗽

E、上实下虚的咳喘证

72.止嗽散主治的病证是 A

73.苏子降气汤主治的病证是 E

56.善祛风痰的中药是(2010真题下56)

A、半夏

B、贝母

C、桔梗

D、天南星

E、旋覆花

56.具有清热化痰、宽中散结作用的药物是(2012真题下56)

A、黄芩

B、瓜蒌

C、麻黄

D、半夏

E、天南星

(72-73题共用备选答案)(2012真题下72-73)

A、黄连解毒汤

B、龙胆泻肝汤

C、麻杏甘石汤

D、荆防败毒汤

E、独活散

72.牛,突然发病,证见发热,喘急,咳嗽,口干渴,舌红,苔黄,脉数。治疗该病证适宜的方剂是 C

73.牛,突然发病,证见咳嗽,恶寒,被毛逆立,鼻流淸涕,无汗,不喜欢饮水,尿清长,口淡而润,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治疗该病证适宜的方剂是 D

56.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作用的药物是(2013真题下56)

A、贝母

B、杏仁

C、麻黄

D、白前

E、半夏

156.具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作用的药物是(2011真题上156)

A、天麻

B、赤芍

C、麦芽

D、款冬花

E、浮小麦

温里药

57.理中汤的药物组成为(2010真题下57)

A、党参、黄芪、白术、白芍

B、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

C、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

D、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

E、党参、干姜、茯苓、炙甘草

57.具有温肾散寒,祛湿止痛作用的方剂是(2012真题下57)

A、五苓散

B、八正散

C、茴香散

D、曲糵散

E、郁金散

祛湿药

58.化湿药中有燥湿健脾、发汗解表、祛风湿作用的药物是(2009真题下58)

A、藿香

B、茯苓

C、猪苓

D、茵陈

E、苍术

84.牛,4岁,排尿时弓腰努责,淋漓不畅,疼痛,尿频而量少,尿色赤黄,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宜选用的方剂是(2009真题下84)

A、平胃散

B、八正散

C、独活散

D、独活寄生汤

E、藿香正气散

85.马,证见尿频,尿痛,尿液混浊、淋漓不畅,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宜选用的药物是(2013真题下85)

A、八正散

B、郁金散

C、曲蘖散

D、大承气汤

E、苏子降气汤

理气药

57.治疗马伤水起卧(冷痛、肠痉挛)应选用(2009真题下57)

A、银翘散

B、曲蘖散

C、平胃散

D、橘皮散

E、槐花散

57.陈皮的功效是(2013真题下57)

A、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B、疏肝止痛、破气消积

C、行气燥湿、降逆平喘

D、破气消积、通便利膈

E、理气解郁、散结止痛

理血药

85.水牛,使役后出现尿血,头低耳耷,精神短少,口色淡白,舌体绵软无力。治疗可选择的方剂是(2009真题下85)

A、槐花散

B、秦艽散

C、红花散

D、独活散

E、桃红四物汤

58.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作用的药物是(2010真题下58)

A、川芎

B、丹参

C、桃仁

D、赤芍

E、乳香

58.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作用的药物是(2012真题下58)

A、沙参

B、丹参

C、党参

D、苦参

E、玄参

58.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作用的药物是(2013真题下58)

A、桃仁

B、红花

C、乳香

D、没药

E、三七

收涩药

59.乌梅散的功效是(2009真题下59)

A、涩肠止泻、行气消胀

B、涩肠止泻、清热通淋

C、涩肠止泻、益气固表

D、涩肠止泻、清热燥湿

E、固表止汗、清热燥湿

补虚药

(198-200题共用题干)(2009真题下198-200)

养殖场6岁公犬,原性欲旺盛,配种繁殖率高,近来日见形体瘦弱,腰胯无力,低热,口干,性欲下降,粪干尿少,舌红苔少,脉细数。

198.治疗该病证常选用哪一类药物

A、补气药

B、补血药

C、滋阴药

D、助阳药

E、清热药

199.治疗该病可选用的方剂是

A、银翘散

B、巴朝散

C、牡烟散

D、四君子汤

E、六味地黄汤200.如该犬进而表现四肢发凉,尿清粪溏,腰腿不灵,动则气喘,舌淡苔白,方中可增加的药物是

A、沙参、杜仲

B、生地、沙参

C、肉桂、附子

D、肉桂、百合

E、附子、枸杞子

59.补血活血兼有润肠通便作用的药物是(2010真题下59)

A、白芍

B、阿胶

C、当归

D、山药

E、百合

85.牛,精神倦怠,体瘦毛焦,食欲不振,久泻不止,脱肛,口色淡白,脉虚。治疗宜选用的方剂是(2010真题下85)

A、四物汤

B、曲蘖散

C、桂心散

D、六味地黄汤

E、补中益气汤

59.具有补气升阳、托毒生肌作用的药物是(2012真题下59)

A、党参

B、黄芪

C、白术

D、山药 D、甘草

54.治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的方剂中,常以升麻配(2013真题下54)

A、柴胡

B、桑叶

C、防风

D、紫苏

E、薄荷

平肝药

60.具有平肝息风作用的药物是(2010真题下60)

A、天麻

B、杜仲

C、山药

D、麻黄

E、桑叶

60.用于治疗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的方剂是(2012真题下60)

A、独活散

B、牡蛎散

C、决明散

D、巴戟散

E、茴香散

59.具有清肝明目、退翳消瘀作用的方剂是(2013真题下59)

A、桃花散

B、青黛散

C、冰硼散

D、决明散

E、牵正散

外用药

针灸

(134-135题共用备选答案)(2009真题下134-135)

A、绍风穴

B、大椎穴

C、百会穴

D、抢风穴

E、环跳穴

134.位于犬最后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的穴位是 B

135.某犬,肩臂部受到冲撞后发病。证见站立时肘关节外展,运步时前脚尖着地,触诊前臂前外侧面反应迟钝。针刺治疗可选用的穴位是 D

127.位于犬尾根与肛门之间的穴位是(2012真题下127)

A、尾根

B、尾本

C、后海

D、肾俞

E、脾俞

128.电针治疗马结症常用的穴位是(2012真题下128)

A、抢风

B、前三里

C、关元俞

D、后三里

E、邪气

60.治疗马热喘适宜的针灸穴位是(2013真题下60)

A、开天

B、鼻俞

C、睛俞

D、肷俞

E、阴俞

127.位于犬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之间的穴位是(2013真题下127)

A、大椎

B、悬枢

C、百会

D、命门

E、阳关

128.巧治马脱肛的穴位是(2013真题下128)

A、百会

B、阴脱

C、莲花

D、尾根

E、尾尖

127.犬腰背风湿病针刺的穴位是(2011真题下127)

A、天门

B、大椎

C、百会

D、前三里

E、后三里

病症防治

123.中兽医辨证犬黄疸属于阳黄的主要特点是(2010真题下123)

A、不能转化为阴黄

B、病程长,常有发热

C、病程短,虚象明显

D、可视黏膜发黄,黄色鲜明

E、可视黏膜发黄,黄色晦暗

128.马患热喘证的典型证候为(2010真题下128)

A、咳嗽气喘,鼻流清涕

B、呼吸喘促,呼出气热

C、形寒肢冷,动则喘甚

D、精神倦怠,呼多吸少

E、喘声低微,日轻夜重

(180-181题共用题干)(2010真题下180-181)

一牛发病,证见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口渴多饮,泻粪黏腻腥臭,尿短赤,轻微腹痛,口色红,舌苔黄厚,脉象沉数。

180.该病证可辨证为

A、热泻

B、寒泻

C、伤食泻

D、脾虚泻

E、肾虚泻

181.该病证的治法为

A、温中止泻

B、清热止泻

C、消食止泻

D、健脾止泻

E、补肾止泻

(195-197题共用题干)(2010真题下195-197)

春季,一3月龄幼犬,突然出现咳嗽,证见发热,咳嗽声高,鼻流黏涕,呼出气热,舌苔薄黄,口红津少,脉浮数。

195.该犬的咳嗽可辨证为

A、风寒咳嗽

B、风热咳嗽

C、气虚咳嗽

D、肺热咳嗽

E、阴虚咳嗽196.引起该犬咳嗽的病因是

A、运动过度

B、饥饱不均

C、痰浊内生

D、虚火伤肺

E、外感风热197.治疗该病应选用

A、麻黄汤

B、银翘散

C、清肺散

D、四君子汤

E、百合固金汤

(198-200题共用题干)(2010真题下198-200)

马,证见发热,肠燥便秘,腹痛,尿短赤,口津干燥,口色深红,舌苔黄厚,脉沉实有力。198.该病证可辨证为

A、邪热犯肺

B、热入心包

C、热结肠道

D、肝胆湿热

E、膀胱湿热199.该病证的治法为

A、清肺化痰

B、清心开窍

C、通便泄热

D、清肝利胆

E、清热利湿

200.该病证最适宜的基础方剂是

A、八正散

B、清宫汤

C、茵陈蒿汤

D、增液承气汤

E、麻杏石甘汤

(193-194题共用题干)(2012真题下193-194)

牛、突然发病,证见高热,气喘,呼吸喘粗,呼出热气,食欲废绝,口渴喜饮,粪便干燥,尿短赤,鼻液黄稠,口色鲜红,舌苔黄燥,脉象洪数。

193.该病可辩证为

A、痰喘

B、寒喘

C、热喘

D、肺虚喘

E、肾虚喘

194.治疗该病证首选的方剂为

A、二陈汤

B、麻杏石甘汤

C、止咳散

D、补肺汤

E、蛤蚧散

(195-197题共用题干)(2012真题下195-197)

骡,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可视黏膜发黄,黄色晦暗,耳鼻末梢发凉,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

195.该病可辨证为

A、阴黄

B、阳黄

C、胃寒

D、肝阴虚

E、肾阳虚

196.治疗该病证的方剂为

A、消黄散

B、桂心散

C、肾气丸

D、四逆汤

E、茵陈术附汤

197.针灸治疗该病证可选的穴位为

A、颈脉、胸堂

B、肝俞、脾俞

C、阴俞、肾堂

D、命门、百会

E、穿黄、黄水

(198-200题共用题干)(2012真题下198-200)

犬,3 岁,排尿困难且疼痛不安,尿色鲜红,口色红,苔黄,脉数。

198.该病可辨证为

A、热淋

B、血淋

C、膏淋

D、尿浊

E、尿闭

199.该病证的治法为

A、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B、清热利湿,化石通淋

C、清热利湿,分清化浊

D、清热降火,利湿通淋

E、益气升阳,化石通淋

200.治疗该病证宜选用的基础方剂为

A、红花散

B、槐花散

C、四物汤

D、小蓟饮子

E、六味地黄汤

(198-200题共用题干)(2013真题下198-200)

京巴犬,3岁,患病6月余,体瘦毛焦,食少,久泻不止,粪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198.该病可辩证为

A、冷肠泄泻

B、脾虚泄泻

C、温热泄泻

D、温热痢疾

E、虚寒痢疾

199.该病证的治法为

A、消食止泻

B、温中散寒

C、补脾益气

D、行气和血

E、清热燥湿

200.治疗该病症宜选用的基础方剂为

A、橘皮散

B、保和丸

C、郁金散

D、猪苓散

E、补中益气汤

128.治疗马热喘适宜的方剂为(2011真题下128)

A、麻黄汤

B、养心汤

C、补肺汤

D、补肾汤

E、麻杏石甘汤

(193-194题共用题干)(2011真题下193-194)

牛,腹泻,证见消瘦,鼻寒耳冷,毛焦肷吊,四肢浮肿,粪中带水,粪渣粗大,舌面无苔,脉象迟缓。

193.该病症可辩证为

A、寒泻

B、热泻

C、伤食泻

D、脾虚泻

E、肾虚泻

194.该病症的治疗为

A、温中止泻

B、解热止泻

C、消食止泻

D、健脾止泻

E、补肾止泻

(195-197题共用题干)(2011真题下195-197)

公犬,5岁,突然出现排尿困难,尿滴沥,疼痛拱腰,尿中带血,尿色浑浊。

195.该病症可辩证为

A、热淋

B、血淋

C、砂淋

D、膏淋

E、尿淋

196.该病症的治法为

A、清热利湿,降火通淋

B、清热利湿,分清化浊

C、清热利湿,消石通淋

D、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E、清热利湿,利尿通淋

197.该病症适宜的方剂是

A、八正散

B、五苓散

C、小蓟饮子

D、萆薢分清饮

E、归脾汤

(198-200题共用题干)(2011真题下198-200)

北京犬,2岁,体表发热,咳声不爽,声音洪大,鼻流粘涕,呼出气热,口渴喜饮,舌苔薄黄,口色短津,脉象浮数。

198.根据中兽医辨证论治,该病属于

A、风寒咳嗽

B、风热咳嗽

C、肺火咳嗽

D、肺阴虚咳嗽

E、肺阳虚咳嗽

199.根据中兽医辨证论治,该病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祛风散寒,止咳平嗽

B、清肺止咳

C、疏风散热,止咳平嗽

D、润肺止咳

E、健脾化痰止咳

200.根据中兽医辨证论治,该病首选方剂是

A、银翘散

B、荆防败毒散

C、清肺散

D、止嗽散

E、清燥救肺散

中兽医考试题整理(含答案)1

中兽医考题整理 一、填空题 1.中兽医学得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2.我国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世界上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是厩苑律,我国最早的兽医教科书是_《司牧安骥集》__由唐人_李石__编著 3.在正常情况下,动物机体的阴阳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阴阳不和时,则表现为阴胜则内寒,阳胜则外热。 4.五行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 5.五脏以藏为主,六腑以泄为主。 6.元气发源于肾,宗气形成于肺,卫气主要由水谷之气所化生。 7.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制宜。 8.六淫致病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的病邪是邪。 9.在察口色过程中,口色是赤色的主热证,黄色是主湿证。 10.在诊脉的过程中,脉象是浮脉的主_表_证,迟脉的主__寒___证,洪脉的主_热_证 11.八纲辩证中阴阳是辩证的总纲。 12.肝的生理功能是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在液为泪 13.肺的生理特性是清肃,所谓清肃,即是清洁,肃降的意思。 14.脾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 15.五脏以藏为主,六腑以为通用,其中心藏神,肝藏血。 16.菊花的功效是疏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毒。 17.柴胡的功效是和解退热、疏肝理气、升举阳气。 18.大承气汤是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药物组成。 19.黄芪的功效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水退肿。 20.在常用药物中,广东的砂仁,云南的三七,山东的阿胶,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 21.独活寄生汤的主治是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22.在常用药物中,广东的砂仁,云南的三七,山东的阿胶,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 二、名词解释 1、厩苑律:秦代颁布的最早的收益法规。 2、药蜜库:宋朝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兽医药房。 3、滋水涵木:治法名。指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滋补肝肾。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偏亢之证。 4、扶土抑木:疏肝健脾相结合。 5、培土生金:土虚累及金,中兽医上由于脾虚出现累及肺的病症,采用健脾补气以益肺气。 6、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阴治,阳虚有寒则益阳以祛寒,滋补肾阳治疗阴虚致阳热偏盛。 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虚有寒,则益阳以祛寒。 8、治未病: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产生和发展的治疗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9、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由于病机相同或处于同一性质的病变阶段,而采用的同一种治法。 10、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治疗通泄病症的方法。 11、津液:动物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其中清而稀的为津,浊而稠的为液。 12、阴阳互根: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每一方均以相对立的另一方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13、肝藏血:指肝脏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中兽医(复习题)

中兽医试题 一、填空(30分) 1、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整体观念)(辩证论治)。 2、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3、相乘的实质是(相克太过),相侮的实质是(反克)。 4、血液正常运行的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心搏动正常)(脉管完整)(血液性状正常)。 5、“汗为(心)之液” 6、肺的肃降功能主要表现在(吸入清气)(将水谷精微输布全身,内入脏腑)(保持呼吸道的洁净,有排痰功能)。 7、脾统血的机理是(脾气固摄作用)。 8、阳黄多因(湿热)侵犯肝胆所致。 9、脾气的运动特点以(升)为主;胃气的运动特点以(降)为主。 10、宗气的生理功能有(贯心脉)(行呼吸)。 11、为了加强补血药的补血作用,常配伍补气药,其机理是(气能生血)(气能摄血)。 12、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13、一源三歧是指(督、任、冲脉)。 14、外寒侵袭机体致病有(中寒)(伤寒)。 15、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有一定的季节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可单独存在,也可两个以上全犯机体)(侵入途径:口鼻、皮毛)。 16、影响正常口色的因素(季节气候)(家畜种类)(年龄)(其他)。 17、白色主(虚)证;黄色主(湿)证;赤色主(热)证;青色主(寒、痛、风)证;黑色主(极)证。 18、内伤久病的虚证见于浮脉其机理是(虚阳浮越)。 19、促脉呈(数而不规则)间歇;结脉呈(缓而不规则)间歇;代脉呈(缓弱而有规则)间歇。 20、补阴阳以补(肾)脏腑为主。 21、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22、实热证出现“四大症状”是(阳明经证),治法是(清热生津),所选方剂是(白虎汤),方药组成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23、“是结不是结,(三江)(蹄头)穴(血)”。 24、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25、中医的八法是(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26、中草药的主要来源是(植物)(动物)(矿物)。 27、神曲消(谷)食,麦芽消(草)食,山渣消(肉)食。 28、中药“川军”是指(大黄)这味药。 二、选择(15分)(1—5单选、6—10双选、11—15多选) 1、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脏腑是(3 ) (2)心(2)肝(3)胆(4)小肠(5)肾 2、具有清洁、收敛、肃降等作用的事物属( 4 ) (2)木(2)火(3)土(4)金(5)水 3、主筋的脏腑是( 2 )(1)心(2)肝(3)脾(4)肺(5)肾 4、“伤于( 4 )者,下先受之” (1)风(2)寒(3)暑(4)湿(5)燥 5、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是( 5 ) (1)心(2)肝(3)脾(4)肺(5)肾

执业兽医(中兽医学)复习题及答案

执业兽医(中兽医学)考试复习题lA. 土侮木 B. 土乘水 C. 火侮水 D. 火克金 E. 金生木 8. 下列描述属于五行异常关系的是 A. 木克土 B. 土克水 C. 火乘金 D. 木生火 E. 金克 9. 下列属于属于肝的主要功能的是: A. 主血脉 B. 主运化 C. 主通调水道 D. 主统血 E. 主筋 10. 下列属于属于肺的主要功能的是 A. 主血脉 B. 主运化 C. 主通调水道

D. 主统血 E. 主筋 11.lE. 毒性 15. 黄连解毒汤主要用于 A. 阳明经证 B. 三焦热盛证 C. 热入血分证 D. 湿热黄疸证 E. 气分实热证 16 下列药物属于解表药的是 A. 黄连 B. 黄芪 C. 大黄 D. 麻黄 E. 三七 17. 麻黄汤主要用于 A. 外感风寒表实证 B. 外感风寒表虚证 C. 外感挟湿表寒证 D. 外感风热证 E. 气分实热证 18. 荆防败毒散主要用于

A. 外感风寒表实证 B. 外感风寒表虚证 C. 外感挟湿表寒证 D. 外感风热证 E. 气分实热证 19. 下列药物属于四逆汤组方药物的是 A. 熟附子 B. 当归 C. 豆蔻 D. 厚朴 E. 芍药 20.下列穴位治疗犬休克首选 A.中脘 B.关元俞 C.水沟 D.耳尖 E.百会 A2题型(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1.马,枣红色,4岁,营养中等。就诊当天早晨突然发病,证见蹇唇似笑,不时前蹄刨地,回头观腹,起卧打滚,间歇性肠音增强,如同雷鸣,有时排出稀软甚至水样粪便,耳鼻四肢不温,口色青白,口津滑利,脉象沉迟。该病可确诊为A.风寒感冒

B.脾虚泄泻 C.湿热泄泻 D.肚腹冷痛 E.寒秘 2. 猪,28日龄,体温38.6℃,钻草堆,毛竖立,鼻流清涕,偶尔咳嗽,咳声洪亮,口色青白,舌苔淡白,脉象浮紧,该证属于 A.外感风寒 B.外感风热 C.外感暑湿 D.热结胃肠 E.内伤发热 3. 马,3岁,体温39.5℃,无汗,被毛逆立,鼻流清涕,咳嗽,咳声洪亮,喷嚏,口色青白,舌苔薄白,脉象浮紧。该证属于 A.风寒咳嗽 B.风热咳嗽 C.肺热咳嗽 D.气虚咳嗽 E.湿痰咳嗽 4. 牛,4岁,生病2天,体温39℃,精神倦怠,吃草料明显减少,口渴喜饮,大便干燥,小便短赤,咳嗽,咳声洪亮,气促喘粗,呼出气热,鼻流脓涕,口色赤红,舌苔黄藻,脉象洪数。该证属于 A.风寒咳嗽

中兽医学习题集

《中兽医学》习题 绪论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首先提出“治未病”的以防为主的医疗思想,见于:() A .《伤寒杂病论》 B .《内经》 C .《神农本草经》 D .《本草纲目》 2.设有专职兽医诊治“兽病”和“兽疡”是在:() A .宋代 B .唐代 C .西周 D .秦汉之际 3.我国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的书籍名为:() A .《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厩苑律》 D .《新修本草》 4.《元亨疗马集》兽医教科书是:() A .《元亨疗马集》 B .《新修本草》 C .《司牧安骥集》 D .《肘后备急方》 5.国内外流传最广的一部中兽医古典著作是:() A .《肘后备急方》 B .《齐民要术》 C .《痊骥通玄论》 D .《元亨疗马集》 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中兽医的基本理论导源于《》一书。 2.我国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是《》该书收载药物种。 3.我国在代由朝廷颁布的《》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典。4.中兽医的基本特点是和。 5.奠定中医和中兽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主要见于编著的《》一书。6.我国最早的官办兽医教育的开端是在。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什么是症、证、病?三者之间关系如何? 2.什么是整体观念?其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为什么说中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2.怎样理解辨证论治?

第 1 章阴阳五行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是:() A .绝对的 B .有条件的 C .单方面的 D .量变的 2.“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说明了:() A .阴阳对立 B .阴阳依存 C .阴阳消长 D .阴阳转化 3.心病传变到肺属于五行的:() A .相乘关系 B .母病及子关系 C .子病及母关系 D .相侮关系 4.按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水为火之所不胜 B .金为土之子 C .木为水之子 D .土为水之所胜 5.以下哪种治法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制定的?() A .抑木扶土 B .培土制水 C .滋水涵木 D .佐金平木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五行相生关系又叫____关系。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_____。 2.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又叫____。在五行肝病传脾是属_____。 3.“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说明了阴阳之间的_______关系。 4.阴阳的基本规主要是指阴阳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 5.“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_______关系。6.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皇帝内经》称之为“______”与“______”的关系。 7.子母相及是指五行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相生现象。包括______和______两方面。 8.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而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 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1.如何确定自然界某些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 2.阴阳失调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什么? 3.何谓五行的生、克、乘、侮,其生克乘侮规律如何? 4.何谓五行的制化?其规律是什么? 5.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那些? 6.怎样理解“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四、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中兽医学

1中兽医学: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千年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的传统兽医学,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证防治等部分。 2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①整体观念:动物体本身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动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与外界环境之间紧密相关。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 ②辨证论治:中兽医认识疾病,确定防治措施的基本过程。“辨证”是把通过四诊所获取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即识别疾病证候的过程;“论治”是根据证的性质确定治则和治法的过程。 3 阴阳学说:是以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及其消长变化来认识自然、解释自然、探求自然规律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4阴阳学说的相互关系: ①阴阳之间的交感相错②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的关系)③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双方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④阴阳的消长和平衡(阴阳在对立统一的前提下,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此消彼长、相对平衡)⑤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如阴转化为阳、阳也可转化成阴) 5 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上的应用: 1)在病理方面:①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ⅰ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ⅱ偏衰: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ⅲ转化:寒甚则热,热甚则寒。②说明疾病的发展③判断疾病的转归 2)治疗方面:①确定治疗原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a.偏盛治则—实则泻之。阳偏盛用热者寒之可辅以养阴;阴偏盛用寒者热之可辅以养阳; b.偏衰治则—虚者补之。阳偏衰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偏衰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②用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与功能,指导临床用药。 a.用阴阳属性划分药物气、味、升降沉浮; b.根据病证的阴阳盛衰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阴阳失调。“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6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抽象特性来归纳各种事物,以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的关系来阐述宇宙中各种事物或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和协调平衡的。 7 五行的相互关系: 1)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生理) ①五行相生: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②五行相克: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2)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病理) ①五行相乘: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即相克太过。②五行相侮: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③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 8 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病理方面:①母病及子(轻):指疾病的传变是从母脏传及子脏,如肝(木)病传心(火); ②子病犯母(重):指疾病的传变是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脾(土)病传心(火); ③相乘为病(重):即相克太过而为病,原因是太过或不及; ④相侮为病(轻):即反向克制而为病,原因是太过或不及。 治疗方面:根据相生规律提出的基本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根据相克规律。其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 9 脏腑:五脏:是动物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 六腑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 1)心:生理功能:心主血脉,藏神。心开窍于舌,在液为汗。与小肠相表里。 2)肺: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肺开窍于鼻,在液为涕。 与大肠相表里。 3)脾:主运化,统血,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4)肝:藏血,主疏泄,主筋。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与胆相表里。 5)肾:主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肾开窍于耳,司二阴,在液为唾。与膀胱相表里。 10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气: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气的运动:叫气机,基本形式有升、降、出、入四种。 气的来源:①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即先天之气。藏之于肾。

执业兽医(中兽医学)考试复习题

执业兽医(中兽医学)考试复习题 XX:__________ 指导: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lA. 土侮木 B. 土乘水 C. 火侮水 D. 火克金 E. 金生木 8. 下列描述属于五行异常关系的是 A. 木克土 B. 土克水 C. 火乘金 D. 木生火 E. 金克 9. 下列属于属于肝的主要功能的是: A. 主血脉 B. 主运化 C. 主通调水道 D. 主统血 E. 主筋 10. 下列属于属于肺的主要功能的是 A. 主血脉

B. 主运化 C. 主通调水道 D. 主统血 E. 主筋 11.lE. 毒性 15. 黄连解毒汤主要用于 A. 阳明经证 B. 三焦热盛证 C. 热入血分证 D. 湿热黄疸证 E. 气分实热证 16 下列药物属于解表药的是 A. 黄连 B. 黄芪 C. 大黄 D. 麻黄 E. 三七 17. 麻黄汤主要用于 A. 外感风寒表实证 B. 外感风寒表虚证 C. 外感挟湿表寒证 D. 外感风热证

E. 气分实热证 18. 荆防败毒散主要用于 A. 外感风寒表实证 B. 外感风寒表虚证 C. 外感挟湿表寒证 D. 外感风热证 E. 气分实热证 19. 下列药物属于四逆汤组方药物的是 A. 熟附子 B. 当归 C. 豆蔻 D. 厚朴 E. 芍药 20.下列穴位治疗犬休克首选 A.中脘 B.关元俞 C.水沟 D.耳尖 E.百会 A2题型(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1.马,枣红色,4岁,营养中等。就诊当天早晨突然发病,证见蹇唇似笑,不时前蹄刨地,回头观腹,起卧打滚,间歇性肠音增强,如同雷鸣,有时排出稀软

中兽医学考试试卷题(推荐文档)

《中兽医学》试题 1 一、填空(30分,每空0.5 分) 3、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方法有()()。 5、肺的宣发功能主要表现在()(()。 6、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的脏腑是()。 7、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为主;胃气的运动特点以()为主。 8、“齿为()之余”。 9、气的生理功能有()()()(()。 10、为了加强补血药的补血作用,常配伍补气药,其机理是()()。 11、经络是()的通道。 12、一源三歧是指()。 13、外寒侵袭机体致病有()()。 14、影响正常口色的因素()()(()。 15、白苔主()()证。 16、促脉呈()间歇;结脉呈()间歇代脉呈()间歇。 18、表里是辨别()()的两个纲领。 19、口舌生疮是()所致,治法是(),所选方剂是(),方药组成是()。 20、肝胆湿热用()(方剂)治疗;胃肠湿热用()(方剂)治疗;下焦湿热用()(方剂)治疗。 21、治未病包括()()两个方面。 22、中医的八法是()。 24、咽喉病加();前肢病加();后肢病加();腰部病加(),皆取于引经报使之意。 25、中药“国老”是指()这味药。 二、选择(15分)(1—5单选、6—10双选、11—15 多选) 1、“动极者镇之以静”是用来说明阴阳的()关系 (1)对立(2)互根(3)消长(4)转化 2、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属() (1)木(2)火(3)土(4)金(5)水 3、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 (1)心(2)肝(3)脾(4)肺(5)肾 4、“伤于()者,上先受之” (1)风(2)寒(3)暑(4)湿(5)燥 5、黄色主()证 (1)寒(2)热(3)湿(4)实(5)虚 6、气滞性胎动不安用() (1)苏梗(2)黄芩(3)白术(4)砂仁(5)杜仲 7、下列症状属风邪特性者是() (1)起卧不安(2)四肢抽搐(3)神志不清(4)口渴贪饮(5 8、下列症状属气虚者是() (1)精神兴奋(2)脉象无力(3)呼吸低微(4)耳鼻发凉(5 9、下列药物具有堕胎作用的是() (1)黄芩(2)大戟(3)桃仁(4)续断(5)桑寄生 10、下列脏腑与呼吸密切相关的是()

中兽医学题库含答案

7:[单选题] 下列脏腑中,与肺相表里得就是() A:心B:大肠C:小肠D:胆E:胃 参考答案:B 1:[单选题] 下列气中,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得就是() A:宗气B:元气C:营气D:卫气E:中气 参考答案:B 2:[单选题] 大热、大汗、大渴、口干舌红、舌苔黄燥、脉洪大得() A:表热证B:半表半里证C:心火上炎D:阳明经证E:肝火上炎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 顺气安胎得药就是() A:黄芩B:艾叶C:苏梗D:青皮E:寄生 参考答案:C 4:[单选题] 肝病传脾,病理传变规律就是() 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土侮木D:木乘土E:表里同病 参考答案:D 5:[单选题] 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口干、舌红苔黄脉浮数,其证为() A:风热表证B:风寒表证C:太阳中风D:阳明经证E:半表半里证 参考答案:A 17:[单选题]"君主之官”就是( ) A:心B:肝C:脾D:肺E:肾 参考答案:A 6:[单选题]泻肺火宜用( ) A:黄连B:黄芩C:黄柏D:黄芪E:黄精 参考答案:E 7:[多选题]气滞性胎动不安用( ) A:苏梗B:黄芩C:白术D:砂仁E:杜仲 参考答案:AD 8:[多选题]四物汤得方药组成中有( ) A:当归B:白芍C:熟地D:甘草E:川军 参考答案:ABC 9:[多选题]下列症状属风邪特性者就是( ) A:起卧不安B:四肢抽搐C:神志不清D:口渴贪饮E:皮肤瘙痒 参考答案:BE 10:[多选题]下列症状属气虚者就是( ) A:精神兴奋B:脉象无力C:呼吸低微D:耳鼻发凉E:午后潮热 参考答案:BC 11:[多选题]下列脏腑与呼吸密切相关得就是( ) 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DE 12:[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止痢作用得就是( ) A:黄连B:黄柏C:青皮D:白头翁E:黄芩 参考答案:ABCDE 13:[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通鼻窍作用得就是() A:大黄B:芒硝C:辛夷D:白芷E:苍耳子 参考答案:CDE 14:[多选题]可治破伤风得穴位就是( ) A:玉堂B:通关C:开关D:锁口E:百会 参考答案:CDE 15:[多选题]具有补气功效得方剂就是( ) A:归脾汤B:四君子汤C:参芩白术散D:四逆汤E:四神丸 参考答案:ABC 1:[单选题]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就是( ) A:心B:肝C:脾D:肺E:肾 参考答案:E 2:[多选题]中兽医学得两个最基本得特点就是( ) A:整体观念B:辨证论治C:治病求本D:扶正祛邪E:望闻问切 参考答案:AB 3:[单选题]主运化水谷得脏腑就是( ) A:心B:肝C:脾D:肺E:肾 参考答案:C 4:[单选题]"伤于( )者,下先受之” A:风B:寒C:暑D:湿E:燥 参考答案:D 10:[多选题]湿热黄疸可用下列药物( )治疗 A:柴胡B:大黄C:郁金D:栀子E:黄连 参考答案:ABCDE 11:[多选题]三黄汤得方药组成就是( )。 A:黄芪B:大黄C:黄精D:黄芩E:黄连 参考答案:BDE 12:[多选题]黄苔主( )证 A:湿B:热C:寒D:里E:表 参考答案:BD 13:[多选题]下列症状属血虚者就是( ) A:精神兴奋B:脉象细涩C:呼吸低微D:耳鼻发凉E:体瘦毛焦 参考答案:BE 14:[多选题]下列症状属寒邪特性者就是( ) A:精神疲惫B:四肢僵硬C:脉象迟紧D:口渴贪饮E:皮肤瘙痒 参考答案:AC 15:[多选题]可用于消化不良治疗得穴位就是( ) A:后海B:关元俞C:脾俞D:姜牙E:邪气 参考答案:ABC 16:[多选题]下列功能属脾得就是( ) A:藏血B:主运化C:主肌肉D:主血E:主筋 参考答案:BC 17:[多选题]肾阳虚性胎动不安用( )

中兽医学模拟试题

中兽医学模拟试题, 一、填空: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等方面。 2、五脏,即(心)(肝)(脾)(肺)(肾) 3、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4、(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为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 5、(三焦)是输送水液、养料及排泄废物的通道 6、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气)与(血)的关系 7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和(血)的关系方面 8、(气)(血)(津液)是构成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9、五行中的“五”,是指(目)、(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10、经络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和(外连体表部分) 11、常见的阴阳失调)有(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极变)(阴阳亡失)五个方面 12、中兽医诊察疾病的方法主要有(望)、(闻)、(问)、(切)四种 13、切诊分为(切脉)和(触诊)两部分 14、心阳、心气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心的(阳气偏胜)和(阳气偏衰)两个方面 15、肝风内动以(抽搐)、(震颤)等为主要症状,常见的有(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生风)和(血虚生风) 16、药物干燥的方法,一般有(晒干)、(阴干)、(烘干)三种 17中药的贮藏,主要应避免(霉烂)、(变色)、(虫蛀)、(泛油)、(变味)等现象,以保证中药的质量

18、中药的性能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方面 19、虚证一般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 二、简答:1、气的功能有哪几方面? (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 2、气和血的关系? (1)气能生血。(2)气能行血(3)气能摄血(4)血为气母 3、五行的相互关系? 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相乘、五行相侮 4、枸杞子的药理作用? (1)具有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有增强细胞与体液免疫的作用。(2)对造血功能有促进作用。(3)能抗衰老、抗突变、抗肿瘤、保肝、降血糖及降低胆固醇等 三、单选 1.久泻不止,脱肛或子宫阴道脱出的证侯见于( D )。 A.脾虚不运 B.脾不统血 C.脾胃虚寒 D.脾气下陷 E.寒湿困脾 2.郁金散减诃子,加金银花和连翘的变化,属于( B )。 A.药量增减 B.药味增减 C.剂型变化 D.数方合并 E.药物替代 3.用于治疗中气下陷所致的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证,常与柴胡相须为用的药物是( C )。A.薄荷 B.桂枝 C.升麻 D.防风 E.甘草 4.性味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长于清心火的药物是( B )。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大黄 E.牡丹皮 5.黄连解毒汤的组成为( A )。 A.黄连、黄柏、黄芩、栀子 B.黄连、黄柏、黄芩、连翘 C.黄连、板蓝根、黄芩、栀子 D.黄连、金银花、连翘、栀子 E.黄连、秦皮、苦参、薄公英

【09】执业兽医【考300+分】的复习总结之【中兽医学】【全部内容】

中兽医学 第一章基础理论 【01】中兽医学: ①指导思想:阴阳五行学说。 ②特点:辩证论治和整体观念。 ③主要治疗手段:针灸、中药。 【02】阴阳的特点:相对性、关联性、无限可分性。 【03】阴阳的相互关系: ①阴阳对立。 ②阴阳互根。 ③阴阳消长。 ④阴阳转换。 【04】相互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制约。 【05】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根本。 【06】阴阳转换: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属性互换的关系。【07】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邪气:包括阴邪和阴邪。 【08】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09】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10】五行相乘: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11】五行相侮: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12】相乘:过度克制。 【13】相侮:反向克制。 【14】母病及子:如肝(木)病传心(火);病情较轻。 【15】子病犯母:如脾(土)病传心(火);病情较重。 【16】相乘为病:如木旺乘土;病情较重的。 【17】相侮为病:如“木侮金”;病情较轻。 五脏功能总结: 【18】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主汗、开窍于舌。 【19】肺的生理功用:主气、司呼吸、宣降、通调水道、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 【20】肝的生理功能: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 【21】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 【22】肾的生理功能: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司二阴。 【23】脏腑学说包括三个方面: ①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②经络。 ③气血津液。 【24】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中兽医学复习题

中兽医学复习题 (课程代码222311) 一、名词解释题 1. 整体观念:是从整体出发,研究事物统一性、完整性和关联性的思想方法。中兽医学整体观念认为动物体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动物体又同周围环境构成更大的统一整体。 2. 五行:所谓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不同属性的物质,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孳生和相互制约,以构成整个物质世界,并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3. 脏腑学说:脏腑是指构成动物机体的内脏器官。研究机体脏腑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系统理论,称为脏腑学说。 4. 经络:是动物体内运行气血、传递信息,联络全身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的网络系统,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又称经脉;“络”有网络的涵义,是经脉的分支,又称络脉,犹如网络一样,遍布全身,无处不至。 5. 六淫: 风、寒、暑、燥、火本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产生了适应能力。因此,正常的春温、夏暑、秋燥、冬寒等有规律的气候变化,不仅不会使动物发生疾病,而且是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外界条件。如果由于动物体正气虚弱,不能适应气候变化,或气候变化反常,发生太多或不及,超过机体的适应能力,则可成为致病原因,侵犯机体而导致疾病。这种引起动物发病的风、寒、暑、湿、燥、火就称为“六淫”或“六邪”了。“淫”是邪恶侵害的意思。 6.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致病因素和畜体相互斗争的情况。 7.正气:是指畜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8.察口色:就是观察口腔各有关部位的色泽,以及舌苔、口津、舌形等的变化,以诊断脏腑病证的方法。 9.补虚药:凡能补益气血阴阳的不足,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10.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由于病理相同或处于同一性质的病变阶段(证候相同)而采用相同的治法。

中兽医学题库含答案(考试学习)

7:[单选题] 下列脏腑中,与肺相表里的是() A:心B:大肠C:小肠D:胆E:胃 参考答案:B 1:[单选题] 下列气中,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是() A:宗气B:元气C:营气D:卫气E:中气 参考答案:B 2:[单选题] 大热、大汗、大渴、口干舌红、舌苔黄燥、脉洪大的() A:表热证B:半表半里证C:心火上炎D:阳明经证E:肝火上炎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 顺气安胎的药是() A:黄芩B:艾叶C:苏梗D:青皮E:寄生 参考答案:C 4:[单选题] 肝病传脾,病理传变规律是() 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土侮木D:木乘土E:表里同病 参考答案:D 5:[单选题] 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口干、舌红苔黄脉浮数,其证为() A:风热表证B:风寒表证C:太阳中风D:阳明经证E:半表半里证 参考答案:A 17:[单选题]"君主之官”是() A:心B:肝C:脾D:肺E:肾 参考答案:A 6:[单选题]泻肺火宜用() A:黄连B:黄芩C:黄柏D:黄芪E:黄精 参考答案:E 7:[多选题]气滞性胎动不安用() A:苏梗B:黄芩C:白术D:砂仁E:杜仲 参考答案:AD 8:[多选题]四物汤的方药组成中有() A:当归B:白芍C:熟地D:甘草E:川军 参考答案:ABC 9:[多选题]下列症状属风邪特性者是() A:起卧不安B:四肢抽搐C:神志不清D:口渴贪饮E:皮肤瘙痒 参考答案:BE 10:[多选题]下列症状属气虚者是()A:精神兴奋B:脉象无力C:呼吸低微D:耳鼻发凉E:午后潮热 参考答案:BC 11:[多选题]下列脏腑与呼吸密切相关的是 () A:心B:肝C:脾D:肺E:肾 参考答案:DE 12:[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止痢作用的是()A:黄连B:黄柏C:青皮D:白头翁E:黄芩 参考答案:ABCDE 13:[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通鼻窍作用的是()A:大黄B:芒硝C:辛夷D:白芷E:苍耳子参考答案:CDE 14:[多选题]可治破伤风的穴位是() A:玉堂B:通关C:开关D:锁口E:百会 参考答案:CDE 15:[多选题]具有补气功效的方剂是() A:归脾汤B:四君子汤C:参芩白术散D:四逆汤E:四神丸 参考答案:ABC 1:[单选题]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是() A:心B:肝C:脾D:肺E:肾 参考答案:E 2:[多选题]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A:整体观念B:辨证论治C:治病求本D:扶正祛邪E:望闻问切 参考答案:AB 3:[单选题]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 A:心B:肝C:脾D:肺E:肾 参考答案:C 4:[单选题]"伤于()者,下先受之” A:风B:寒C:暑D:湿E:燥 参考答案:D 10:[多选题]湿热黄疸可用下列药物()治疗 A:柴胡B:大黄C:郁金D:栀子E:黄连 参考答案:ABCDE 11:[多选题]三黄汤的方药组成是()。 A:黄芪B:大黄C:黄精D:黄芩E:黄连 参考答案:BDE 12:[多选题]黄苔主()证 A:湿B:热C:寒D:里E:表 参考答案:BD 13:[多选题]下列症状属血虚者是() A:精神兴奋B:脉象细涩C:呼吸低微D:耳鼻发凉E:体瘦毛焦 参考答案:BE 学习练习#

执业兽医资格(兽医全科类)考试-中兽医学(A3-A4题型)

执业兽医资格(兽医全科类)考试-中兽医学(A3/A4题 型) 1、中兽医辨证确定的证候属于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外感暑湿 D.脾虚食少 E.胃热呕吐 2、可采用的治法有 A.祛风散寒 B.疏风散热 C.健脾消食 D.清暑化湿 E.清热止吐 3、针对上述症状,以下方剂可用于治疗本病的是 A.荆防败毒散 B.藿香正气散 C.银翘散 D.平胃散

E.白虎汤 4、治疗此病可选用 A.银翘散 B.巴戟散 C.牡蛎散 D.四君子汤 E.六味地黄汤 5、如该犬进而表现四肢发凉,尿清粪溏,腰腿不灵,动则气喘,舌淡苔白,方中可增加的药物是 A.沙参、杜仲 B.生地、沙参 C.肉桂、附子 D.肉桂、百合 E.附子、枸杞子 6、此病中兽医辨证属于 A.食积大肠 B.大肠冷泻 C.大肠湿热 D.大肠液亏

E.热结肠道 7、治疗此病宜 A.清肺化痰 B.清心开窍 C.通便泄热 D.清肝利胆 E.清热利湿 8、治疗宜选用的方剂 A.黄连解毒汤 B.郁金散 C.白虎汤 D.犀角地黄汤 E.茵陈蒿汤 9、此病应辨证为 A.风寒感冒 B.中气下陷 C.肾阳亏损 D.肾阴亏损 E.肾气不固

10、此病证的治疗原则是 A.辛温解表 B.益气升阳 C.补肾壮阳 D.滋阴补肾 E.固摄肾气 11、治疗此病可选用的方剂是 A.银翘散 B.补中益气汤 C.六味地黄汤 D.肾气丸 E.秦艽散 12、此病应辨证为 A.风寒表实证 B.风热表实证 C.急性风湿 D.慢性风湿 E.里寒实证

13、此病证的治疗原则是 A.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B.辛凉解表,止咳平喘 C.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D.补肝益肾,通痹止痛 E.温中散寒 14、治疗此病可选用的方剂是 A.麻黄汤 B.银翘散 C.独活散 D.独活寄生汤 E.理中汤 15、此病应辨证为 A.寒泻 B.热泻 C.伤食泄泻 D.脾虚泄泻 E.肾虚泄泻 16、此病证的治疗原则是

中兽医学_复习题_FXT222311_1306

《中兽医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1. 整体观念:是从整体出发,研究事物统一性、完整性和关联性的思想方法。中兽医学整体观念认为动物体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动物体又同周围环境构成更大的统一整体。 2. 五行:所谓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不同属性的物质,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孳生和相互制约,以构成整个物质世界,并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3. 脏腑学说:脏腑是指构成动物机体的内脏器官。研究机体脏腑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系统理论,称为脏腑学说。 4. 经络:是动物体内运行气血、传递信息,联络全身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的网络系统,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又称经脉;“络”有网络的涵义,是经脉的分支,又称络脉,犹如网络一样,遍布全身,无处不至。 5. 六淫:风、寒、暑、燥、火本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产生了适应能力。因此,正常的春温、夏暑、秋燥、冬寒等有规律的气候变化,不仅不会使动物发生疾病,而且是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外界条件。如果由于动物体正气虚弱,不能适应气候变化,或气候变化反常,发生太多或不及,超过机体的适应能力,则可成为致病原因,侵犯机体而导致疾病。这种引起动物发病的风、寒、暑、湿、燥、火就称为“六淫”或“六邪”了。“淫”是邪恶侵害的意思。 6.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致病因素和畜体相互斗争的情况。 7.正气:是指畜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 8.察口色:就是观察口腔各有关部位的色泽,以及舌苔、口津、舌形等的变化,以诊断脏腑病证的方法。 9.补虚药:凡能补益气血阴阳的不足,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 10.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由于病理相同或处于同一性质的病变阶段(证候相同),而采用相同的治法。 11、宗气:由水谷所化生的精微之气和自然界吸入之气在胸中相结合的气。 12、相须:就是将性能和功用效相类似的同类药物配合应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增强药物

《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中兽医学是我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技术方法的传统兽医学,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证防治等部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了自己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论体系和以四诊、辨证、方药及针灸为主要手段的诊疗方法。几千年来,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中兽医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是我国所特有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她是在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它在解释动物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时,借用了一些属于古代哲学范畴的概念。因此,中兽医学中包含了大量的哲学内容。在学习时,要理解中兽医学中的哲学内容,掌握中兽医学认识和分析事物的基本观点。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收其精华予以继承和发扬。总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0学时,实验教学10学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开课前学生应具备熟练的动物解剖学理论与技能。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兽医学的思维方法、能够熟悉和掌握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特点的中兽医学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初步具备独立分析和诊治动物疾病的能力,学会利用针灸、中药等防治

技术防治畜禽疾病。 三、面向专业 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动植物检疫等专业。 四、先修课程 动物解剖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学习需要解剖学知识的支撑,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动物体的结构与各系统、组织、器官的名称与部位。 六、理论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绪论(2学时) ⑴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中兽医学的概念、发展史、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及学习的方法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⑵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兽医学的概念;重要历史时期的主要成就;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和学习方法。 难点: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⑶教学内容 中兽医学的概念 中兽医学发展简史 中兽医学基本特点 学习中兽医学的目的和方法 ⑷思考题 中兽医学与哲学的关系。 中兽医学各历史时期的主要成就。

《中兽医学》试题

《中兽医学》试题1 一、填空(30分,每空0.5分) 1、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2、阴阳的关系有()()()()。 3、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方法有()()。 4、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5、肺的宣发功能主要表现在()()()。 6、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的脏腑是()。 7、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为主;胃气的运动特点以()为主。 8、“齿为()之余”。 9、气的生理功能有()()()()()。 10、为了加强补血药的补血作用,常配伍补气药,其机理是()()。 11、经络是()的通道。 12、一源三歧是指()。 13、外寒侵袭机体致病有()()。 14、影响正常口色的因素()()() ()。 15、白苔主()()证。 16、促脉呈()间歇;结脉呈() 间歇代脉呈()间歇。17、补气血以补()(脏腑)为主。 18、表里是辨别()()的两个纲领。 19、口舌生疮是()所致,治法是(),所选方剂是(), 方药组成是()。 20、肝胆湿热用()(方剂)治疗;胃肠湿热用() (方剂)治疗;下焦湿热用()(方剂)治疗。 21、治未病包括()()两个方面。 22、中医的八法是()。 23、中药炮制的目的() ()()()。 24、咽喉病加();前肢病加();后肢病加(); 腰部病加(),皆取于引经报使之意。 25、中药“国老”是指()这味药。 二、选择(15分)(1—5单选、6—10双选、11—15多选) 1、“动极者镇之以静”是用来说明阴阳的()关系 (1)对立(2)互根(3)消长(4)转化 2、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属() (1)木(2)火(3)土(4)金(5)水 3、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 (1)心(2)肝(3)脾(4)肺(5)肾 4、“伤于()者,上先受之” (1)风(2)寒(3)暑(4)湿(5)燥

执业兽医之【中兽医学】【第01部分】

执业兽医之【中兽医学】【第01部分】 姓名:__________ 指导: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第一章基础理论 【01】中兽医学: ①指导思想:阴阳五行学说。 ②特点:辩证论治和整体观念。 ③主要治疗手段:针灸、中药。 【02】阴阳的特点:相对性、关联性、无限可分性。 【03】阴阳的相互关系: ①阴阳对立。 ②阴阳互根。 ③阴阳消长。 ④阴阳转换。 【04】相互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制约。 【05】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根本。 【06】阴阳转换: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属性互换的关系。【07】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邪气:包括阴邪和阴邪。 【08】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09】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10】五行相乘: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11】五行相侮: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12】相乘:过度克制。 【13】相侮:反向克制。 【14】母病及子:如肝(木)病传心(火);病情较轻。【15】子病犯母:如脾(土)病传心(火);病情较重。【16】相乘为病:如木旺乘土;病情较重的。 【17】相侮为病:如“木侮金”;病情较轻。 五脏功能总结: 【18】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主汗、开窍于舌。

【19】肺的生理功用:主气、司呼吸、宣降、通调水道、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 【20】肝的生理功能: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 【21】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 【22】肾的生理功能: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司二阴。 【23】脏腑学说包括三个方面: ①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②经络。 ③气血津液。 【24】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25】胆的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与肝相表里。 【26】胃的生理功能:受纳和腐熟水谷;与脾相表里。 【27】小肠的生理功能:受盛化物和分别清浊;与心相表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