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摘要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经济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已备受人们关注。中国近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那些新兴的中小企业息息相关。但同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相比,中小企业有其自身的缺陷和障碍,而只有通过加快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增强国际竞争力,才能有效地克服这些障碍。本文在对中小企业及其国际竞争力进行论述后,对从中小企业自身和政府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现阶段的不

足,提出了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字: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对策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

19世纪及20世纪上半期,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小规模生产只是工业化早期的特点,进入中后期,大型企业将占统治地位。然而,近几十年世界发展的事实是不但在发展中国家,而且在被大企业左右的发达国家,中小企业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它们与大企业一道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快车上两个不可缺少的车轮。近几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得以提升,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成为理论界与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培育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是理论界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并且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集群引起人们的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已逐渐发展、壮大,不容我们忽视。所以本文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心,阐述了相关理论

及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关于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章与书籍逐步多了起来。

林汉川、魏中奇在《中小企业存在与发展》一书中着重探索了中小企业的在理论、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共生模式与战略、中小企业的群落理论、中小企的产业与区域定位、中小企业的生命模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与战略体系、小企业的核心能力培养、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中小企业的政府支持体系等题。史忠良在《小企业发展研究》中,从政策角度指出: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这种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创环境、进行产业导向、提供政策扶持和形成服务体系上。严红、李青在《小企业经营宝典》中,针对小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冲突问题上进行了论述。如小企业的成长之路、小企业的经营战略、用人之道、营销策略理财战术、创新、全球化经营等专门作了

阐述。

国外有关中国中小企业的研究主要有:Eric W.K.Tsang研究了中国家族企业(Chinese Family Business)的国际化过程。Yadong Luo对华南的乡镇企业进行了研究。Raymond和B1 il i(2001)认为在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21世纪,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组织学习能力"0具体而言,这种学习得益于四个方面的活动:(1)知识的掌握;(12)信息的传播或分享:(3)对信息的分析:(4)对知识的应用。

综上,国外学者对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得比较深入,但是他们的研究背景大多以欧美国家的中小企业为主。针对中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得不多。

2 中小企业及国际竞争力概述

目前在中国,中小企业不仅仅是一个概念问题,而且是一个如何界定企业规模的实践问题:中小企业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大企业而言的概念。加入WTO,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

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特点及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

此,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变得尤为重要。

2.1.1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量化界定比较晚,直到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才于2003年2月19日统一对中小企业进行了统一的量化界定。界定标准为同时采用从业人员、营业额或资本额三项指

标,这种划分比较准确。如表2-1示

表2-1 中小企业界定表(源自中小企业网)

行业职工人数/人年销售额/万元资产总额/万元备注

工业∠2000 ∠30000 ∠40000 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

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3000 ∠30000 ∠40000 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以

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2000 ∠30000 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其余为小

型企业。

零售∠500 ∠15000 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其余为小

型企业。

交通运输∠3000 ∠30000 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5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其余为

小型企业。

邮政∠1000 ∠30000 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其余为小

型企业

住宿餐饮∠800 ∠15000 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其余为

小型企业

本规定适用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本标准以外其他行业的中小企业标准另行制定。此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

通过规定可见,我国中小企业的职工人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偏多,这也说明我国的整体生产水平较低,而且劳动力充足的一个现实情况。销售额偏高也说明我国企业数量巨大,是界定标准略微偏高的原因之一。本文所论述的中小企业均以我国统一界定的标准为依据。

2.1.2 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

中小企业同大企业相比,资本少,筹资能力弱,经营规模小,在人才、技术、

管理上缺乏优势。但中小企业组织规模简单,决策较快,生产经营机动灵活。但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中小企业在企业中存在数量最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身具有很多特点:第一,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非国有企业为主体,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工作以发展为重点。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使改革前单一所有制结构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以工业企业为例,在独立核算的中小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户数、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仅占总数的14.85%、38.5%和22.8%,即85%的中小企业均是非国有企业。应当说,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同样重要。但改革对象主要是国有小企业;而发展则要涵盖城乡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因此,无论从中小企业的主体构成还是改革进程而言,当前,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应是中小企业工

作的重点。

第二,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重在“二次创业”。中小企业生存并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容量和就业投资弹性均明显高于大企业。据统计,目前中国大、中、,{型企业的资金有机构成之比分别为1.83比1.23比1;资金就为率之比为0.48比0.66 比1,即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单位资金安置劳动人数要高,有的要高出一倍,正因为如此,在前l0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所以没有出现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功不可没。但是,今天的市场背景变了,“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总量需求不足与结构性供应不足共生,使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即由劳动密集型带来的就业优

势将变为竞争劣势。为此,提高中小企业的有机构成和科技含量,实现“二次创业”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

的重中之重。

第三,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推进要区别对待,先易后难,以点带面。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中小企业分布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中小企业可划分四大区,即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广东、福建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老工业城市居多,中小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很重,应主要解决国有中小企业规范改制和与大型企业专业化分工及配套问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小企业的汪洋大海,江苏以乡镇企业为主,浙江以私营个体闻名,工作重点是规范引导、扶持发展;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中小企业欠发达,推进第三产业和科技环保型中小企业发展是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企业区位优势明显,可借助“老乡”、“老外”发展中小企业的“两岸三地大中华圈”。

第四,市场竞争力不强,利润率低。中小企业普遍投入产出规模小,由于自身的实力有限,经营一般固定在某一行业中的单一产品或服务,经营规模偏小。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资本只有几十万元,产值几百万元。而且中小企业一般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和工艺简单,经营管理水平低,相当部分企业习惯传统的经验式经营管理,并且员工素质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基于以上原因,致使生产效率低,费用高,产品开发能力低,市场竞争力差。因此,中小企业的利润率也偏低。

第五,一般产品经营周期较短,但市场反应快。由于中小企业在进入市场时,主要是从企业所有者比较熟悉的行业开始,随着时间的增加,经营业绩不佳或找不到新的经营业务时,企业往往退出市场。对经营的产品,由于中小企业主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在引导市场方面的功能几乎为零,产品不能尽快通过改进技术升级换代,相对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尽管如此但是中小企业在这方面也存在优势,由于中小企业和市场的联系最密切,获得市场的变化信息最快,也最可靠,对市场的反应也最迅速,加之调整成本

低,可以迅速调整产品或服务。

2.2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国际竞争力是在国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概念。它是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直接产物。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1985年,美国总统竞争力委员会报告认为,国际竞争力是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的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1994年,美国总统竞争力委员会报告认为,竞争力已经不再主要取决于拥有原材料或劳动力成本,而是主要取决于是否比其竞争者更有能力去创造、获取和应用知识。1986年, OECD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定义为,“国家经济的竞争能力是建立在国内从事外贸的企业竞争能力之上的,但又远非国内企业竞争能力的简单累加或平均的结果。” 1994年,OECD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定义为一种创新能力。1998年,OECD又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定义为生产要素取得持续的高收益和高使用率的能力。而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指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下,一国企业以较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质量和售后服务进行生产并销售货物和服务,或者以资金、技术、管理和品牌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到国外投资办厂,并在当地的企业竞争中不断发展的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方面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走向国际市场,开展跨国经营,介入国际竞争,寻求国外的资源、技术和销售空间等,另一方面,随着各国市场越来越开放和相互贸易与投资的增加,使得企业虽未走出国门,却难免在国内市场遭遇很多外来竞争者,也就是说,在今天,不论企业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为了持续发展,都必须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国际竞争力已成为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种力量。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也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也好,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作为前提和基础。当然,开展跨国经营后,企业将面临相对陌生的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对企业无疑是考验也是锻炼,因而有利于锤炼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另一方面讲,也有提高竞争力的反作用。一家企业如果具有国际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也就意味着其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因为优势是竞争能力的表现。当然将潜在的优势转化成现实的竞争优势还需要企业或政府采取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加以推动。拥有国际决对优势则表示拥有绝对的国际竞争力,但这很难做到,即使做到了,在竞争激烈和技术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情况下,也很

难长久保持。

3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概况及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庞大,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它们广泛分布于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

及服务业等许多领域,已经形成了我国社会经济汇总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改革的深人,政府采取了比较宽松、灵活、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政策,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3.1 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概况

我国的部分中小企业已初步具备了国际化发展能力,在局部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国际竞争能力,具体表现在(1)能用小规模的生产技术及生产经验来开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需求量较小、市场容量有限,在这种竞争型或垄断型的小规模产业结构中,发达国家大企业的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的需求中获得规模经济,因而也就丧失了其竞争优势,而我国中小企业却拥有满足部分小规模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从而能在国际市场竞争的缝隙中取得竞争优势。我国中小企业开拓亚太周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另一利器就是国际化经营理论中北欧学派所谓的"市场知识""心理距离"方面的优势。由于地缘接近、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文化落差较小、需求偏好雷同等因素,我国中小企业的部分产品在亚太市场上较欧美大公司的产品更具竞争力。(2)我国中小企业能用成本优势来开拓发达国家的市场。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诸如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极强的成本优势,国内趋于无限的劳动力供给是这种成本优势的无穷源泉。(3)我国中小企业善于利用遍及全球的华商网络来开拓国际市场华商网络是历史上众多华人在海外经商所形成的一种商业人文网络,这些华商网络资源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信息搜寻成本,减少了其国际经营中的信息不对称,也大幅降低了该类企业的交易成本,

提高了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从当前看,我国企业的非价格竞争手段不多,力度不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往往喜欢采用价格竞争手段,而价格竞争一力一面会削弱我国产品的盈利能力,导致国内企业在外商面前相互杀价,形成恶性竞争;另一力一面很容易遭受到国外的反倾销投诉,并且会影响到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形象。这固然有企业实力一方面的原因,同时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对自己的竞争对手和竞争格局的把握,对顾客需求的漠视,对市场竞争规则的认识等,所以在与国际大公司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就不难理解了。

3.2 国际竞争力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瓶颈

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不仅可以获得规模效益,更可以利用东道国丰富的当地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研发资源等,这些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既可以作为企业自身资源的补充,更可以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同时,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一个直接的效果就是提高企业的国际知名度,企业的声誉和品牌作为一个企业无法替代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时利器,也是一个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品牌价值的提高就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提升。

发展到当前,人们意识到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形态下,知识、创新、环境等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意义。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再是仅仅停留在生产要素相对优势这样一个浅薄层次,知识、信息、创新能力等潜在因素决定了企业竞争力更为深刻的构成层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能力。而国际竞争力就是制

约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瓶颈。

3.2.1 目光短浅,缺乏预见能力

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国际视野,缺乏在全球化浪潮之下,开展市场竞争的能力。即使在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缺陷,它们往往固守眼前的地盘和市场,而缺乏在全球化下进行资源配置和产销经营的能力和眼光。在这点上,我们的地方政府其实做得也很不够,没有在为中小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做出足够的技术支持和政策引导以及其它辅助工作。在我国,似乎江浙一带特别是温州地区的企业家比较先知先觉地走出国门,在经济全球化之下去分一杯羹。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各种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非市场因素还在起着负面作用,这也是导致中小企业生存困难的因素之一。比如,中小企业面临着公权力的强力干预,一些地方保护主义也在束缚和制肘中小企业的自由发展壮大。我们不时地看到,一些非市场因素在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生存。此外,我国的中小企业往往还缺乏环境保护等科学发展观,企业利益的取得经常是在对环境和资源的掠夺性行为之下而获得,从而导致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上先天不足而且后天失调,这样的企业注定也不会长久。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对自身的市场定位存在问题,经初步发展之后,盲目追求大而全,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结果是反而使得

中小企业本身的特色变得不再突出。

3.2.2债务沉重,公开上市成本高,缺乏融资能力

债务沉重,公开上市成本高昂,缺乏融资能力,影响着企业成长。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债务形成有很多原因,如政策行为、市场变化、自身经营失误等,沉重的债务压在企业身上,使其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由于经济效益差,银行等金融机构很难给予资金支持。社会诚信体系未能建立,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缺乏信心,信贷担保等中介组织发育不良,银行信贷尚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某些弊端等等。由于融盗困难,导致中小企业面对市场机遇,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因而无法扩大再生产,也就无法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果一旦遭遇经济风波或经济萧条,则有可能直接导致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随着进出口业务的滑

坡,许多企业也已经濒临破产。

3.2.3企业规模小,管理与技术落后

企业规模小,管理与技术落后,难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需要。由于中小型外贸企业普遍没有货源基地,已经实行多年的“断制”“收购制”,会随着其他所有制外贸企业和工贸联营企业的不断

涌现而上崩瓦解,货源出

现严重危机。而政策性出口补贴的取消将降低企业盈利水平。我国曾多次对产品出口实施政策性补贴,以扩大出口规模。对大部分经营困难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其利润很大部分来自于政策性补贴。入世后,为规范出口体制,适应WTO规则,我国将取消出口补贴,使企业丧失可观的利润。

3.2.4产权不明确

企业产权缺乏明确的界定和保护,经营方式还不够规范,缺乏足够的信息透明度。在市场经济中,经济顺畅交换运行的前提必定要求产权明晰。市场经济越发展,产权关系越复杂,产权的明晰界定就愈加重要。"改制难,改到深处是产权"。在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产权制度改革是最深层的核心,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就必须大胆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以体制创新带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形成并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产权改革滞后,股份公司尚不普及,这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成为现代企业和跨国公司最大的制度性障碍,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进

程。

3.2.5知识结构不合理

知识结构不合理,企业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偏低,尤以企业的厂长(经理)更为突

出。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素质不高,这与当今以知识、以科技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相适应。懂得外语、懂业务和懂技术的"三合一"人才在中小型外贸企业

奇缺,靠个别骨干支撑业务的局面,在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由于中小企业机制缺乏活力,管理松懈,当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高薪聘请时,中小型企业的业务骨干大量流失,还往往带走客户和市场,使得公司

蒙受重大损失。

基于以上原因,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实力偏低。由于现实存在的内部及外部原因,很难快速

地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 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是在完善的市场和法律环境下,具有先进的企业制度,有几位训练有素、具有广博的管理专业知识和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的企业领导,有着蓬勃向上的企业文化、相当强的产品研发和营销能力的企业:有自己的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并能够给予竞争力高度关注,注意积累本企业和搜集国内外其他企业有关竞争力研究的数据,注重将企业竞争力战略管理思想应用与企业管理。在此基础上,具有跨国发展的眼光和战略,能够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4.1 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战略模式的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小企业是决定中国未来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入WTO,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中小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支柱,选择何种战略模式发展自身,对于进入国际市场、发展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口。

4.1.1 与大企业合作模式

我国传统企业的特点是“大而全,中而全,小而全”。它的弊端在于排斥专业化分工、排斥市场交易、规模不经济、有自给自足倾向,效率低下。当前,我国一些重工业基地企业包袱沉重、竞争力低下、效益滑坡现象的发生,就是由这种低级纵向一体化形式长期占统治地位所致。

所谓以大企业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就是围绕核心大企业进行专业拆分,拆分的过程就是强化专业分工的过程。将一些工序、一般性部件的生产和技术开发通过分包的方式,交由剥离出去的中小企业生产提供,使得各个工序的生产能力都可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济,提高产品的精度和细度。随着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同时也提高了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这种模式在类型上一般选择以产品为中心的合作类型。核心企业控制关键技术,主要负责生产关键部件和成品组装。中小企业生产技术含量低、批量小、专业性分工程序要求高的零部件生产。该企业又可将生产业务再分成若干部分,分包给其他专业性企业。这类模式应强调大企业的生命力。大企业直接决定了周围小企业群落的生存环境。因为一旦大企业有点“风吹草动”,则小企业经营风险加大。为此,中小企业要注意在创新上下工夫,形成自己的市场优势,避免被动。

4.1.2品牌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企业并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其核心资源、品牌优势,组织专业化分工的小企业生产产品。核心企业可以通过广告树立品牌的知名度,通过品牌打下成熟的市场基础,并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负责专营销售(而有的核心企业甚至并不负责销售,由合作的企业直接完成);也可以通过与跨国公司联姻,进人他们的产业链,或利用他们的技术,或利用他们的品牌,逐步形成特定产品的制造中心,然后吸收加盟企业形成企业群。这种企业群落模式较适合于既有劳动力密集优势,又具有一定加工制造能力,而又缺乏独立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及品牌优势的中小企业。

相对而言,这种企业群落成长快,但对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把握较小。为此,中

小企业群在成长起来后,应注意品牌创新和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可以选择区位品牌模式。技术创新则强调模仿后创新。对每个中小企业讲,不具备根本性创新所需的资金和技术要求;模仿性创新虽有投资少、风险低、效率高等后发优势,但是技术上被动,难以适应产品更新速度快及知识产权越来越受重视,模仿难度加大等劣势,所以选择模仿后形式创新较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所谓模仿后指对先进技术积极追随学习,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发展,在工艺改进、质量提高等方面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样既提高了技术水平,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也帮助企业和产品同时走进国际市场。

4.1.3高科技园区模式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必须发挥孵化器和高科技

园区对高科技企业和产业的聚集作用。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是当前中小企业重点研究的对象,中小企业可以利用高科技园区的成果发展自己,通过生产与其配套的产品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大量企业的人驻,相应又会吸引大量服务类、中介类中小企业群落的形成。在发展高科技园区过程中要注意:1、相互合作并不断学习。当前,我国的一些高科技园内,企业间缺乏信用基础,生产上相互独立,甚至相互拆台,导致信息、技术、知识流动不畅,整体竞争力低下,为此要建立知识付酬制度,鼓励创新。同时强调企业间优势互补,实现产业网络化。2、完善融资渠道,建立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加速建立完善风险投资体系。3、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系统,发挥一高新区内服务中心,创业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整体功能,及时迅速促进新技术成果商品化。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中小企业真正摆脱困境,增强实力,即使在国际

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也能位于不败之地。

4.2 中小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我国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有目共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小企业是决定中国未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2.1 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发挥企业家的作用

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应当具有创造性、独立人格、多面手、意志力、危机感、战略头脑等优秀的素质。企业家是稀缺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近年来,我国企业家队伍成长很快,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企业管理人员的行政化和官员化以及缺乏健全的“经理人”市场等。一些企业虽然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还不

能有效发展,甚至又重新走入了困境,主要原因是缺乏现代企业家,资本中的现代科技资本含量低,因而

缺乏竞争力。

我们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商业头脑和全球化经营战略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要熟悉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国际通行规则即国际惯例,要熟练掌握涉外专业知识技能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敢冒风险,有独立工作能力。同时,政府要为企业家的成长创造环境和条件,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除极少数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仍由国家任命之外,其他类型的企业要从市场竞争中筛选和聘用,并取消行政级别,完善人才市场,允许人才流动,让人才在竞争中成长。理顺企业的高层管理,首要的便是高

层管理人员要树立竞争意识,强化竞争观念。

4.2.2不断创新是提升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之源

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的繁荣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继承下来的。”而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是国家财富和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厉以宁讲过: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在调整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重大创新,

包括技术、管理、制度、市场、战略等诸多方面的创新,这其中科技创新是核心。

只有创新成功了,企业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价值中的知识含量和高科技含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还可以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正是如此,国际上的大企业都纷纷确立以创新开发为主导的经营战略,不断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投入,由此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得长足发展,中小企业在技术上勇于创新,服务上花样翻新,产品上更新换代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地说,中小企业要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运用到生产经营过程,重视技术创新。目前,虽然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还不够雄厚,但中小企业可以专攻一门技术或一种系列产品,不搞小而全,但求精与专,力争产品的精尖化、专业化。有资料表明,日本民营小企业的每百名员工的产品创新率,比较大企业的每百名员工产品创新率要高出9个百分点,在高新技术、化工、仪器仪表等行业,民营小企业的产品创新率则更高。正是凭借创新,日本有一大批小企业如松下、东芝、

本田等发展成为了今天令人瞩目的大企业。

4.2.3优化产品结构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前提

只有产品适应市场需要,品种对路,才谈得上有竞争力,因此产品更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冲击着每一个生产领域,电子科学、海洋科学、空间科学突飞猛进,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才能赢得顾客,占领市场。资源小国日本,之所以能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重要原因之一是日本善于不断向世界市场推出各种新产品:美国在多数消费品市场增长趋缓的情况下,各公司竞相推出新产品,赢得了世界市场。所以,以品种求发展,成为世界上很多成功企业的座右铭。对于中国企业,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企业就必须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品更新换代,逐渐转向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当然,产品的新旧是相对的,此时的新产品此时就可能是老产品,因此,企业必须不断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真正做到:“嘴里吃一个,手里拿一个,眼睛盯一个,心里想一个”,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被市场无情地抛弃。从国际产业升级换代的趋势看,美日等发达国家加紧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逐步把不具优势的传统产业转移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考虑到中国的巨大市场和在中国的长远利益,发达国家和我国周边的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还在逐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的投资和生产。这些都为中小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讲,我国优势的产业主要是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利用劳动力资源和加工能力的优势,在国际分工中承担了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生产。但制造业中技术要求较高的装备制造较为落后,严重地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后劲。从区域经济结构上看,东部地区承接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这一生产正走向饱和,且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在迅速丧失,产业亟待升级换代,中西部地区则要分担东部地区转移出来的产业。中小企业具有经营灵活、转产迅速的优势,要善于利用这一时机调整生产方向,提升竞争力。

4.2.4强化品牌意识,不断改造产品和服务,增加客户满意和信任优秀的品牌、顾客的信任,是企业极其宝贵的资源,可以为企业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因为它们是有价

值的、稀有的、难以易模仿和替代的。优秀的品牌向顾客强烈地暗示着产品的品质,容易得到顾客的信任。企业因此可以大大减少说服顾客购买的活动,节省企业重复检查的费用,从而降低了营销成本;同时,优秀品牌还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价值溢价。中小企业必须花大力气培育、增强、更新这种资源。中小型企业在对待品牌问题上,通常有两个误区:一是不顾自身实力,妄想创全国甚至世界名牌;二是认为中小型企业完全没有必要创自己的品牌,可以利用“搭品牌便车”的做法,完全为人作嫁衣裳,得些蝇头小利即可。应该说这两种想法都是有害的。中小型企业既不要立足于创“大牌子”,也不应该搞“品牌虚无主义”,而应该

确立“创区域、地方小品牌”的战略。

创地区名牌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因为没有牌子就没有发言权,没有牌子就没有长远的生存权,并导致企业的发展没有稳定性,最终难逃厄运。香港有一家生产服装的企业,其做工十分精细,款式也好,美国、法国的很多名牌服装企业就将生产服装的业务包给香港这家服装厂家,然后贴上自己的牌子去卖。香港这家服装厂每件仅得到1港元的加工费,而外企却赚得几百、几千港元的高额利润,大量的附加价值被人家拿走了。企业高级管理层,面对残酷的现实,决定走“创自己牌子”的路子,先做香港地区的名牌,并逐步发展成为今天闻名世界的“金利来”品牌。如果企业当初没有创出区域性品牌,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

绩。

不仅要创牌子,还要创小牌子。这是因为创区域性名牌的广告费用、推广费用及公关费用等不大,在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限度内,而且中小型企业对本地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等都极为熟悉,容易找到“创牌子”

的捷径。因此,创区域性品牌,是中小型企业生存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树立优秀的品牌形象,必须真正地以顾客为导向,坚持不懈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实施质量标准化战略,摒弃一切短视行为,杜绝一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同时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客户需求的动向,不断地将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到产品上。在WTO的全球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还要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认证,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4.2.5发展跨国经营,增加国际合作

积极开展投资合作,改善投资质量。首先,开展合资合作,有利于改善投资质量。其次,合资合作可促进技术进步。与外商进行合资合作,一方面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另一方面降低了技术引进的风险。除此,与外商进行合资合作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设立合资、合作企业,利用外资,对于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有益的。这是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也是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它有利于我国改善投资质量,促进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各地的中小企业都有优势和条件与外商开展合资合作。我国的对外开放采取的是渐进式的办法,首先是建立经济特区,由经济特区扩大到开放城市,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后,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对外开放,基本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从合资合作伙伴的选择来看,中小企业目前应把重点放在引进港澳台方面,并适当关注欧美等地区的外商。我国外商投资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海外华人投资占到十分突出的地位。除了港澳台投资外,亚洲其他国家的投资也在我国的外商投资中占有相当要的地位。美国对我国的投资排在港澳台地区之后。在3998家企业中,它的比重达到了14%,其投资额占到了10.1%,紧跟美国之后的是欧共体国家,在3998家企业中,它占到了197家,占总数的4.9%,其投资占到投资总额的10.6%。中小企业改革的关键是要针对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让不同经济成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应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企业组织形式。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方向是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形式进行改革、中国贸易改组。城乡集体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实行股份制合作制,有的也可改为其它企业制度形式。私营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规范的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通过上述努力,促使中小企业尽快成为能适应市场激烈竞争和国际化经营需要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可以建立与培养新型零部件为中心与大企业共同发展的网络状中小企业集群。作为核心的大企业只需保留与经营人才、商誉和技术秘密有关的核心资源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将非核心资源的生产制造环节甚至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外包出去,让中小企业集群进行专业化协作生产。这样的好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避免大企业大而全、通用车间式的低效率生产:二是大企业的效率提高,技术创新等也可以通过与集群的协作网层层渗透到中小企业当中去,提高中小企业的加工技术和效益:三

是当集群的“核心”大企业以出口形式进入国际市场,在国外建立销售和生产网络时,集群成员企业也可以跟随进入国际市场,向“核心企业”供应关键零部件,甚至可以与当地企业形成新的网络,向国外企业的当地市场供货。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农村广大中小企业,分布分散,不成体系,如果能实现在集群化并与当地或者城镇大大企业分工合作,不失为一种好的出口、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

4.3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

由于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如何解决好上述问题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显得格外迫切。由于这些问题的形成有政府的原因,那么,就应寻找政府应采取的对策,尽可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政府可以采用以下对策为中小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4.3.1 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

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也应通过立法,明确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努力克服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经济、社会因素,为中小企

业的发展铺平道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设立国家级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我国目前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是按行业和经济成分划分的,虽有一些诸如经贸部下属的中小企业司,各地农业部门的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办公室等一些中央或地方的管理机构,但这种现状己不适应目前的发展。一方面是力量太弱,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机构重叠,职能重复,政出多门。又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所有制的多样性,过去的那种计划经济下的管、卡和干预既不适合,也存在着“偏公轻私”的现象。故而应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类似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SBA),并通过法律规定由它负责全国中小机构的设置。

其次,健全法律制度,强化公平竞争健全的法律环境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世界各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相应的法律规范。尽管近些年来我国针对中小企业也陆续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但缺乏专门的中小企业法,而且这些立法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计划体制的痕迹仍较明显(如按所有制不同分别立法就是一例),导致了各种不同经济成份的中小企业在法律地位和权利上的不平等:二是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在这方面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一系列的中小企业法,明确其地位,维护其合法

权益,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再次,制定财政、税收、政府采购等优惠政策。政府对中小企业可以实施财政税收上的优惠政策。目前我国政府实施的一些带有优惠性质的政策,虽然大部分并不是专为中小企业制订的,但从受益主体来看,基本上或相当一部分是中小企业,这些主要体现1994年税制改革中有关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上。此外,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实施倾斜政策。由于政府是最大的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许多国家都在政府采购中给中小企业以照顾。例如在美国的政府采购计划中,包括军火在内的所有物品采购都给中小企业留有一

定的比例,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4.3.2政府应尽可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

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的本质在其外”。企业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生存与发展,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是难以抗拒的,更是巨大的。从前面对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发展的评价中,我们知道我国外部环境的相对水平是不容乐观的,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改善的速度和达到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聚类分析的结果也表明,各方面表现俱佳的第四类发达国家,其政府大都能够为该国企业提供一个宽松的、自由的、保护竞争的外部环境,这也是该类国家企业国际竞争力普遍较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尚未完成,市场的不完善、竞争的不规范、法规的不健全,不利于企业有序竞争;政府自身的管理不到位,工作效率低下,以及国内的金融活力不足,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以及对某些行业或国有企业的保护措施,在程度不适的情况下也有损于企业的公平竞争。因此,对于我国政府而言,为促进企业在效率、业绩、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极其重要的。政府主要应从四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加强政府自身的管理,反腐倡廉,提高政府行为透明度,改善政府服务效率;二是政府应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管,减少扰乱市场秩序的活动,健全法律体系,为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秩序和环境;三是进一步放开对金融机构的管制,适时调整实施有效的金融政策,为企业的投融资创造更加畅通的渠道。四是依据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对国

内企业的保护程度,和对国外企业的优惠或限制措施,尽量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4.3.3 转变政府职能,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格局

一是调整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投资政策、市场准入政策、融资政策、物资流通政策、产品出口政策、税收政策、科技政策、教育与人才流动等政策,尽可能与国际惯例接轨,符合国际市场游戏规则。二是打破垄断,加强社会化服务建设。打破垄断的实质是允许中小企业进入。以业务下包、专业化协作、网络化系统联合等方式,将大一统的企业分散给中小企业经营。更深层的意义还在于,这样的结构方式可以加大我国企业国际竞争中的抗风险能力。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我国经济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的助推器。因此,政府应当在产品贸易的中介组织、人才培训、管理和技术咨询、公司理财、产权交易、融通资金、中小企业孵化器、商业与司法代理、资产评估等方面,加快建设步伐。三是实施政府行政法制化。严肃立法和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杜绝以言代法和以政代法,要建立信用制度,在全社会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当政府朝着基于规则的环境前进时,企业也将需要遵守规制。此时的企业与政府对话性质也将发生改变,无须再过多游说政府以期获得某个单一企业优惠的时间和资源,而在于游说政府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整体发展的规则和政策,以提高其竞争实力。这对我国中小企业能有一个优良的投资

和经营环境,在国际竞争中战胜挑战、抓住机遇非常重要。

结论

我国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有目共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小企业是决定中国未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对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策略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是必然存在的我国中小企业是必然存在的,很多经济学家从理论上都证实了中小企业存在的必然性。中小企业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几乎遍布所有行业。中小企业在"经济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国际竞争力与竞争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千千万万个中小企业不可能都有自己独特的竞争力,但是如果企业没有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是无法立足的。创新是中小企业不断提高自己竞争力的关键。比较优势也是一个相对的优势,没有创新,比较优势也就不存在了。中小企业

要想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新。

中小企业必须制定适合自身模式的发展战略中小企业不能很好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小企业没有制定好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中小企业必须扬长避短,集中资源,降低成本,不断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选择适合自身模式的发展战略,才能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汇总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以浙江新艺机电有限公司为例 一、前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实地调查新艺机电有限公司,主要采用访谈法、抽样问卷调查法、实 地考察法为手段搜集第一手数据资料,运用网上搜索、文献查阅等手段搜集第二手资料。使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以九力模型(包括品牌力、研发力、营销力、制造力、产品力、执行力、决策力、资源力、整合力)为分析方法,建立分析框架,对新艺机电有限公司竞争力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此扩展。在分析过程中,本文采取层层递进的分析思路,对每一力都分解成可具体调研的几个方面,进行深刻的分析。最后纵观整体,以整体最优为目标,找出一条可行的发展途径。 4. 本文结构 本文行文由浅入深,从实际资料着手,层层分析,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发 展之道。本文行文结构如下:(1)前言部分。主要包括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以及所使用的方法。(2)公司简介及数据分析。首先简单对新艺机电有限公司的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再以九力模型模型为框架,对所获取的资料的进行深刻分析,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优劣势及机遇。(3)结论分析。对数据分析的结论进行总结探讨,并联系我国实际,推导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所面临的问题。(4)感想与建议。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二、数据资料分析 1. 调研公司简介 新艺机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艺公司)坐落于浙江海宁市观潮胜地盐 官镇开发区,公司西距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50公里,东离国际大都市上海135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紧邻东西大道。 新艺公司于90年代初创建,创建时只有几名工人,是个典型的中小家族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有厂房两座,占地2000多亩,现有资产10亿,员工600多人,年产值6000多万。公司生产的旋转窄面网缝剃须刀及内藏旋转鼻毛刀现已通过浙江省新产品鉴定,产品全部采用进口材料,工艺流程全自动高速冲压,产品质量国内领先。公司现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资源、人才、品牌、规章制度等各项工作都在发展转型。 2. 九力模型数据分析 (1)九力模型 九力分析模型是一个在企业竞争力“资源观”的观照下对企业内部的静态 属性与其外部的动态属性作系统分析的工具,借助它可对企业目前所具有的竞争力得出全面的认 识。 九力模型包括品牌力(市场稳定性、行业地位、受支持程度等)、研发力(研发新产品的时间、技术、人员等的优势)、营销力(营销体系、范围、潜力等)、制造力(产品技术、设备、产房、人员等的整体力量)、产品力(产品外观、价格、质量等方面的美誉度)、资源力(自然、资金、政府支持、人力等)、决策力(管理人员在决策中的速度和效率)、执行力(信息传达和任务执行的有效程度)、整合力(建立整体形象、整合资源能力)。如图1: 图1 九力模型分析图

中小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中小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8-01-10T13:18:53.8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作者:李欣 [导读] 摘要:本文首先对于研究目的及意义进行了简要阐述,其次对中小企业整体营销大环境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 天津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 摘要:本文首先对于研究目的及意义进行了简要阐述,其次对中小企业整体营销大环境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营销策略 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然结果。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中小型企业在营销方面有了深刻的了解和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营销管理、营销策略等方面还有诸多不足,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找寻适当的解决方案。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目前中小企业的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于经济的繁荣、科技的创新、出口的扩大、就业的增加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国民经济中饰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虽然中小企业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但是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市场,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是必不可少的。营销策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些企业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在缺乏科学论证下盲目跟随,最后会造成策略上的重大失误。企业应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营销战略。 在诸多文献资料中,对于大企业营销策略研究的文章占多数,中小企业营销策略一直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所以本文对中小企业营销策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优劣势分析,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及营销策略分析,找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求解决方案,制定出适宜的营销策略。 二、中小企业营销概况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及特征 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它是在人员、资产、经营范围上比所处行业的大企业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此类企业通常由个人提供资金来源,其招聘的员工与营业额都不大,所以在经营运行上大都是由创办者管理,受外部干预较少。 中小企业只是一个泛指,没有绝对的概念,在提升就业量、促进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与传统的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中小企业规模小,具有弹性,组织结构简洁,环节少,能形成灵活、高效率的决策。第二,中小企业所占比重大,分布较为广泛,所涉及的行业领域也多种多样。第三,中小企业贴近市场,更轻易的找准自身的定位,立足市场。第四,中小企业善于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网络营销模式,有利于市场的扩张。第五,大多中小企业生存年限短,新旧更替的效率较快。 (二)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越来越活跃,不仅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还频频活跃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为国家GDP的增长、税收的增加、出口量的提高以及劳动力的就业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我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所有注册企业总数的99%,对GDP的贡献超过了65%,提供了将近88%的就业机会,税收贡献达到了60%,出口超过了68%。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全社会投资、促进企业成长、保障民生、提供就业岗位以及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中小企业营销战略分析 (一)中小企业营销管理问题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环境下,营销管理方面较以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下,仍然具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传统营销观念根深蒂固。改革开放以后,中小企业崛地而起,发展至今天,仍有大部分企业是传统的营销观念占据主导地位,不经过市场调研,急于投入生产,没有考虑市场的销路。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要迎合市场的发展,找准市场定位,满足顾客要求。 2、营销管理水平低。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认为营销就相当于推销,管理者决策的制定不符合企业的发展现状。甚至一些中小企业是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模式,虽然这种模式较为随意,但是这种企业信息反馈不够,不能准确及时地掌握市场需求,营销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 3、营销组织建设落后。一个企业平稳健康的发展,不仅只依靠自身的资源,一个专业的营销组织是不可缺少的。中小企业规模小,企业管理者普遍也都是营销决策者,这就使得企业营销模式单一化,阻碍企业长远的发展。 4、忽视营销网络建设。是否能及时的获取市场的有效信息是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大部分企业受资金短缺的困扰,忽视了网络营销的建设。如今,电子商务成为主流,网络营销势将成为未来营销模式的主导。所以,有效地发展网络营销,才能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二)中小企业营销策略建议 1、重视网络营销 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提到,截止2015年12月,我国网民总量达6.88亿,将近一半的中国人已经接触到互联网。此外,“互联网+”行动计划持续推动企业发展,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的阶段。企业通过互联网展开沟通、获取信息、内部管理等,部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应用系统化、集成化的互联网工具。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不能缺失的一部分。因此,要意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网络营销:

中小企业品牌战略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小企业品牌战略研究

目录 目录 摘要 (Ⅱ) Abstract (Ⅲ) 1绪论 (1) 1.1问题提出的背景 (1)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2) 2品牌及其在企业中的功能 (3) 2.1企业品牌的论述 (3) 2.2品牌在企业中的功能 (4) 3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性 (5) 3.1品牌战略概述 (5) 3.2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性 (6) 4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现状及问题分析 (7) 4.1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现状 (7) 4.2目前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分析 (7) 5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研究 (10) 6结论 (13)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小企业品牌战略研究 摘要 当前,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市场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品牌已成为企业占领市场的重要工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中小企业要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在战略的高度上重视品牌战略。品牌打造需要科学系统的管理方略,品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学科内容十分广泛,其管理活动特点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而国内很多中小企业在品牌经营上仍有很多问题,存在着许多重大失误,如宣传策略不当、合资或联营不当、缺乏创新、丧失特色、规模过小等。如今中国市场品牌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国内的品牌可能一度名噪一时,但能够维持长久地位的却是少数,缺少“世界级”的品牌。 本文在对品牌战略相关基本概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性,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品牌;品牌战略

网络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成长策略研究

2006年第5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网络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成长策略研究 吴艳丽 (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摘 要:文章分析了网络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成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了网络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成长的新特点,提出了网络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加快成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经济;中小企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F27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00(2006)05-0048-04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2005年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近年来取得空前发展,总体数量显著增加,获利能力明显增强。调查表明,从2001年到2004年的短短三年间,中小企业的各项指标均实现了大跨度提高。其中,新增企业10万余家,增长了61105%;总资产规模上升近六成,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及利税总额均翻了一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中小工业企业创造的利润是2001年的近215倍,年均增长达3414%。 虽然中小企业近年来取得空前发展,但是中小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壮大还是比较艰难的。发达国家的新生企业有一半能坚持18个月,只有1/5能生存10年,顺利成长为大型企业的则微乎其微。在我国,由 ,市场竞争秩序还不够规范以及管理者普遍缺乏操作经验,这个比例会更少。研究中小企业成长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网络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成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网络经济,以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为基本特征。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网络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作为网络经济核心内容之一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意味着在战略思想、管理理念、运作方式、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创新性变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网络经济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一)网络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成长面临的机遇 11网络经济使企业规模有所下降 网络经济使企业规模下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网络经济使企业交易成本下降,企业的最优规模缩小;网络经济使企业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企业规模缩小。 21信息技术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 信息技术使中小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低成本化,有效提高管理水平。网络技术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使得企业组织的各个环节能够共享信息资源,减少管理层次,分摊管理成本。 网络技术还能够使企业有效获取外部信息,使中小企业的管理层能够更加科学地制定企业决策,提高 收稿日期:2006-06-25 作者简介:吴艳丽(1974- ),女,满族,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方法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内容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起到独特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正确认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时、规范、全面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小企业在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活力不仅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竞争的能力,而且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是全社会都普遍关注的问题。现代企业可通过树立以战略为导向的培训理念、加强新员工入职培训过程管理、确定针对性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新员工培训形式和建立完善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效果反馈及评估体系等措施来提高培训的效果。因为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成份,是维持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渠道,是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又是市场竞争的弱者。为了弥补市场缺陷、保护公平竞争,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有必要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一、中小企业概述 (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根据国家五部委局联合发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已占全国的60%、57%、40%和60%以上,并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从农村转移出来的约2.8亿劳动力,大多数也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一方面为国家创造了税收来源,增加了财政收入;另一方面,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它们成为创造就业机会、吸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以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为确保社会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所需投资较少,并能够充分利用各地分散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它组织结构简单,管理方式灵活,管理成本较低,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强,并且有利于发挥从业人员的创造性。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还加快了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快了一批区域特色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它们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

浅析中小企业的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为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化和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但由于其缺少系统的营销策略,导致中小企业发展困难重重。本文从市场营销策略角度,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分析其面临的营销策略问题。从营销观念、营销团队、营销战略、营销模式4P 四个方面,提出适合改善中小企业的营销效益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市场竞争,营销战略,营销组合,对策建议

目录 一、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 (1) (一)规模小,灵活性强 (1) (二)专业化经营,精细化管理 (1) (三)小批量、多样化生产 (1) (四)注重创新,开发新产品 (2) 二、现阶段中小企业营销策略所面临的问题 (2) (一) 产品不适销,目标市场不明确 (2) (二) 定价盲目,达不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2) (三) 销售渠道陈旧,运作效率不高 (2) (四) 营销观念认识不清,达不到销售的目的 (3) 三、中小企业营销策略问题原因分析 (3) (一)经验主义,领导不重视创新 (3) (二)盲目模仿,不注重自身的内涵 (3) (三)目光短浅,不注重长足利益 (3) (四)脱离市场,主观想象 (4) (五)延伸产品,没有专业化 (4) (六)营销人员素质偏低 (4) 四、改善中小企业营销效益的对策建议 (4) (一)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 (4) (二)建立科学的营销管理制度 (4) (三)塑造优秀的营销团队 (5) (四)运用创新的营销方式 (5) (五)分析产品,适应目标市场 (5) 五、小结 (6) 参考文献 (6)

中小企业营销现状分析 前言 随着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陆续实施了很多的针对在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从法律的保障来推动我们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再次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促进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99%都是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99%也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社会稳定、解决就业、推动改革、增加税收,特别是推动改革开放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我们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 (一)规模小,灵活性强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首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特别是小企业,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其次,中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容易被识别,因而便于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不像大企业那样在庞大的阶层化组织内容易产生怠惰与无效率的情况。可见,中小企业在经营决策和人员激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因而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出迅速反应。所谓企业小、动力大、机制灵活且有效率。当有些大公司和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的时候,中小企业却在不断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从中获得新的发展【1】。 (二)专业化经营,精细化管理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此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不仅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三)小批量、多样化生产 一般来讲,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巨额投资的装备技术优势,但大批量的单一品种只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当出现某些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时,大企业往往难以满足。因此,面对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转向小批量、多样化。虽然中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在零售商业领域,居民日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灵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2】。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研究毕业论文

南昌大学NANCHANG UNIVERSITY 自学考试本科论文 题目: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学院: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企业管理 准考证号:xxxxxxxxxxxxxx 学生姓名:xx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xxxxxxx 起讫时间:2013年8月至2013年10月

摘要 中小企业不仅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活力的增强,而且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需求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购买力水平的提高,需求由低层次逐步向中高层次转化,趋同性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转变,这对厂家和商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向品种多样化或者产品多样化发展。而中国经济在全球一体化的变化中,中小企业逐步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解决就业的主要力量。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战略管理是起着总体规划的作用。战略的正确选择,是决定着中小企业是否在这场竞争中兴衰成败,而战略管理更是指明了企业在竞争中的发展方向和竞争方式。在这种形势下,中小企业如何在战略上把握契机,顺应形势,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呢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着重研究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发展方向竞争方式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bstract Strengthen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not 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vitality of the economy of our country, and has made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for our country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America, Japan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like China, the demand structure of the consumers have changed, people's purchasing power level, the demand from low level to high level of homoplasy in transformation, needs to personalized, diversified demand change, 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he manufacturers and businessmen, prompting them to diversify or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While the Chinese economy in the change of global integration, SMEs gradually become China's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and the main strength of solving employ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playing the role of overall planning. The correct choice of strategy, is deciding whether SMEs in this competition success or failure,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tha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n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on.

企业战略管理与中小企业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与中小企 业管理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企业战略管理与中小企业管理 摘要:战略管理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新阶段。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解决就业的主要力量,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阐发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及新趋势基础上,重点讨论中小企业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应用。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小企业 Abstract: As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the product of the market competitive ,and medium enterpri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NP. We discuss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the medium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concepts of the new trend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Key words : strategic management medium enterprises 一个企业要想长期发展下去,必须要有战略,而目前就国内的广大内资企业而言,绝大多数都处于无战略状态,这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国有企业来讲,长期的计划经济,使得国有企业根本无所谓什么战略,因为原材料是国家按计划供应,产品由国家统一包销,企业只管处理好内部的事情就可以。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企业自主经营,应该有战略了,但由于现行人事体制方面的原因,却阻碍了企业制定和实施长期的发展战略。这是因为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如何执行是由企业的领导者来决定的,而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在企业的工作是打短工的,一旦做得好,就会被提升,选拔到政府机关内工作,做得一般也会平级调动,做得差也会调离,另行安排工作。政府对其进行的考核也是任期内的完成情况,因此,国有企业的领导人连自己在这个位置上能呆多久都不知道,很难做出长期的战略计划。而从中小企业来看,中国的中小企业都很幼稚,往往带有极大的投机性,再加上缺少这方面的引导与培训,也是少有发展战略的。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面对国内国际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小企业必须实施针对自身特点的战略管理,才能健康发展。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般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前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萌芽阶段。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中,60年代有钱得勒的“结构跟随战略”假设和安东尼—安索夫—安德斯范式。进入70年代以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

天津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商务管理专业班 设计(论文)题目: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完成期限: 注:1. 本任务书一式两份,一份院或系留存,一份发给学生,任务完成后附在说明书内。 2.“检查人签名”一栏和“指导教师批准日期”由教师用笔填写,其余各项均要求打印。

一、设计(论文)原始依据(资料) [1] 吕部,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特区经济,2008,(1):225~227. [2] 王晓婷,关于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10,5:5~6. [3]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12~14. [4] 章长生、周永生、赵德森,基于SWOT分析模型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国集体经济,2007(12):15~17. [5] 段芸,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浅析,社会科学家,2006,5:188~189. [6] 刘仲康,企业管理咨询,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86~88. [7] 李晓林、何文炯,风险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49~65. [8] 马念,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管理对策,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1期下.

二、设计(论文)内容和要求:(说明书、专题、绘图、试验结果等)(一)论文内容 这篇论文以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作为研究内容,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广泛地收集国内外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方面的成功经验。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以企业内几种普遍的发展战略为基础,结合天津中小企业面临的危机与机遇,为天津中小企业战略的制定进行了规划,以使中小企业具备适应激烈的竞争、发展的能力。论文共分为了四个部分:首先阐述了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意义以及目的和几种普遍存在的发展战略模式,为论文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其次,对制定中小企业战略中存在的进入壁垒、退出壁垒、产业结构、优势以及劣势分析、外部机会、外部威胁等问题进行剖析,使得制定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中重点解决的问题凸显。再次,对前文所分析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从而为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进行总结。 (二)写作要求 1、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理论正确; 2、论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3、层次清晰,语言流畅,符合科技文写作规范; 4、杜绝错别字,字数符合要求。

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小企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面对大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简述了中小企业的营销现状,分析了中小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希望提升中小企业的营销能力,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营销组合

目录 引言 (1) 一、我国中小企业营销问题分析 (1) (一)营销观念落后 (1) (二)营销策略单一 (1) (三)营销能力差,不注重内部营销 (2) (四)中小企业营销人才急缺 (2) (五)不注重营销创新 (2)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营销策略 (2) (一)增强营销理念 (3) (二)4P营销组合策略 (3) (三)整合多种网络营销方式,进行网络营销 (4) (四)与媒体合作,注重品牌营销 (4) (五)注重营销创新,制定动态营销策略 (5) 三、结论 (6) 参考文献 (6)

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买方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销售困难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市场已经进入到一个由市场营销、社会营销、关系营销等相结合的整合营销时期。但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等传统营销观念至今仍占主导地位。有一些中小企业虽然制定了营销战略,也仅停留在口号的阶段,无法把其贯穿于自身经营活动中,使营销战略成了装饰东西。由于战略迷失,许多企业在竞争过程中不断被动地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白白浪费优势资源。在今天这样一个市场竞争格外激烈、竞争成本急剧上升的微利时代大环境下,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是根本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我国中小企业必需要转变营销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我国中小企业营销问题分析 近些年,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中小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在国际跨国公司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的情况下,我国中小企业营销观念的滞后和营销能力的欠缺,己经成为明显的竞争劣势。 (一)营销观念落后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被生产观念、产品观念主导,没有树立营销观念,不重视营销观念,他们没有意识到营销观念将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推销观念阶段。企业仍然以生产产品为中心,不是从消费者和用户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是希望通过加强推销活动在大量销售中获得利润。有营销观念的企业也多是被动营销,有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意识营销时代的到来,进行营销战略的计划,但是还处于摸索阶段,甚至有些企业直接把国外的营销模式照搬到企业,这样的结果就是模式不合适,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反而使企业陷入发展的困境。 (二)营销策略单一 由于我国总体营销水平的同质化导致了很多企业营销策略的单一。在我国很多行业,不论是房地产,还是手机,价格营销成为最常见的竞争手段。好像中小企业为了追求市场和利润,价格和促销就是国内企业的常用策略,这样下去,中小企业的实力将会慢慢地削弱。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营销观念落后,企业未聘用

中小企业的品牌定位策略研究(1)

中小企业的品牌定位策略研究(1) [摘要] 无可置疑,国内市场已经是“供过于求”的市场,仅有好的产品,还不足以创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目前的中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品牌时代,考虑的品牌因素需要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消费者感性联想。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学习与研究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归纳出新的品牌定义,创造出一种新的品牌定位方法,希望能够满足现代在品牌建设上的需要。 [关键词] 品牌品牌定位消费者感性联想金嗓子喉宝 一项相关调查显示,对于同质楼盘,万科比没品牌的开发商每平方米能多卖1500元。在中国房地产行业,万科等地产大鳄所到之处往往先声夺人,倍受媒体市民的关注青睐,令对手“未战而身先寒”。为什么万科有这样的威力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品牌的魅力! 什么是品牌?怎么做品牌?这似乎是两个很老的问题,但这又是现在许多老总所不能不问的两个问题。一些乘着这一双翅膀飞入了一个新的高度,还有一些被这一双巨手打入地狱,再也没有爬起来。但同时,绝大数正站在品牌的门外徘徊,不知是进是退。现在的中小更是决口不提品牌二字,专心做自己的产品,哪怕一个绝妙的建设品牌的时机到来。这样同样会将自己的打入地狱。 品牌的力量在中国经营已越来越凸现无疑。这主要的原因有三点: 1.家品牌精神的实现。随着中国众多制造功能的强大,优秀的或主开始追求品牌,创立本和个人品牌的精神需求日益浓重。因为他们需要一种品牌层面的精神需求来满足自己,以象征自己和千千万万个从事制造的有所不同。 2.溢价的驱动。极品策略传播机构用两年时间对中国上百家中小进行品牌营销战略层面的咨询服务跟踪,在近期完成的《20XX年中国品牌竞争力报告》中得出一组非常清晰的对比数字,那就是品牌拥有的溢价率和同行相比,品牌最低的溢价率都高出同行在%以上,更高的可达300%以上,这对中国多年来迷信的价格战不啻于醍醐灌顶。 3.来自国内、国际市场的压力。随着中国国内市场销售渠道和结构的改变,轻工产品更多出现在卡特尔状态下的超级连锁业态销货,但无论在那一个超级连锁业态中,众多同类同质商品混搭在一起,价格已很透明,服务也趋一致,那么让消费者信服并做出选择商品的最要因素就是品牌了。

中小企业发展策略

XX省经济的发展格局一直是以中小企业为主, 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推动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在XX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 社会已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 但还需要政府继续给予有力扶持, 特别是在融资、人才等方面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消除发展障碍, 培育竞争力。企业自身要充分把握发展机遇, 确定企业发展战略, 推动企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为向大企业发展积蓄力量。同时, 中小企业还必须十分重视发展策略问题。 一、权变制胜出奇以绝- 善于运用奇正策略 孙子曰:“凡战者, 以正合, 以奇胜。”转换到商战中, 正者, 也就是常规产品、传统款式、已有市场以及通行的营销方式等;奇者, 就是不断推出新产品、翻换新款式、开拓新市场、变换营销方式等。中小企业固然要让有市场的常规产品形成规模,筑牢原有的营销网络, 唱好自己的拿手戏。 但是, 市场风云变幻, 况且同一领域的中小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档次往往差异性不大, 又在同一市场内抢吃同一个蛋糕。如果只知道守住“正”地, 固步自封不创新,“正”地是不可能固若金汤的, 不是坐以待毙, 就是被拖垮。

因此, 必须善于运用奇正策略, 学会度势控变, 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以权变来制胜。要设立研发机构, 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获得产品技术上的提高, 不断推出市场需求、款式新颖的新产品, 采取别出心裁、出人意外的新举措, 开拓新兴的、有潜力的新市场。 当然,“正”与“奇”是相对的、辩证的关系, 一件产品最先研发出来时为“奇”, 待其他企业相继模仿后则变为“正”, 就需要用更新的产品来开拓市场, 使“正”又转化为“奇”。 中小企业只有充分运用好奇正策略,“奇正相生”, 不断创新, 才能有生命力, 才能发展壮大。 二、扬长避短乘势而行- 善于运用聚焦策略 每个企业只能在一定的领域、一定的行业形成优势, 不可能在多个方向、多个方面都有竞争力。而且, 中小企业往往难以形成规模性生产和销售, 难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 质量、技术、信誉以及市场营销一般都不及大型企业, 形不成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别战略所要求的经营优势。所以, 明智的中小企业就要善于“并兵相敌”, 坚持“有所不为而后 有为”的原则, 运用市场聚焦策略, 扬长避短, 把有限的 资源、资金、力量集中到能够形成自身优势的领域和目标上来, 或者谋求成本领先地位, 或者争取产品差别优势, 如有可能两者兼而有之。在形成相对竞争优势后, 要乘势而

中小企业营销策略之先胜而后求战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科技和技术进步主要力量。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除了拥有决策迅速、行动灵活优势外,在品牌、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都先天处于劣势。在大企业市场阴影笼罩下,能生存下来已属不易,要获得发展则需要付出更多心血。在中小企业为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做努力中,如何在市场营销或者产品销售上取得突破,始终是企业决策层头等大事,关系着企业前途和命运。 合效策划机构在长期营销咨询实践中接触过许多中小企业,对这些企业面临外部环境和市场运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跟踪研究。我们认为,当前中小企业面临首要问题是要树立正确营销思想,同时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做好营销策略规划工作。 “先胜而后求战”营销思想 正确营销思想才能引导正确行动。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乏思想,特别在军事领域,如早期孙武、近代毛泽东,在如何作战方面都形成了自身较完备思想体系。而营销活动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企业间战争,因此许多军事思想能够被企业所借鉴。 “先胜而后求战”是《孙子兵法》核心思想之一,意思是“具备了胜利条件后再开始作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一思想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资源少、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弱,在营销上一旦出现失误,很有可能将企业推入万劫不复境地。我们接触不少企业,都是在条件不成熟情况下仓促上阵,一轮市场拼杀后不见效果,转而寻求我们帮助。此时产品、包装都已定型,渠道也做成了夹生饭,我们仅做小调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全部推倒重来企业又将面临极大财务风险,左右为难。造成这种进退两难局面主要原因就是“先战而后求胜”造成。企业未经过严谨、充分营销规划即仓促上马,推出产品无特殊之处,包装也是平淡无奇,加上模糊品牌定位、无差异卖点,直接导致招商这一关都难过,产品到了终端也难有所作为。这时企业寄希望于加大对渠道和消费者促销力度、加强销售队伍建设都已于事无补,问题还是会层出不穷。究其原因,都是企业“先开战,再想办法求胜”错误营销思想惹得祸。 “先胜而后求战”思想要求我们“先为不可胜”,也就是开始作战之前就必须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是更为实际目标。那么我们要做好哪些营销工作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呢? 品牌规划:简洁有力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工商管理本科论文)

目录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概念) 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对各行各业中小企业进行界定. 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中小企业是国民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小企业在农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3.中小企业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 4.中小企业为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起到拾遗补阙作用 5.中小企业的就业“蓄水池”作用 6.中小企业对技术革新的推动作用 三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企业外部因素分析 1.1欧债危机、金融危机导致国外市场需求下降 1.2进口国贸易保护导致出口受阻 1.3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企业经营压力大 1.4某些领域国企垄断,导致内部市场难以拓展 1.5融资困难,发展受阻 1.6缺乏有效的竞争约束机制,竞争无序(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1.7承担的税费负担重 2.企业内部因素分析 2.1信用观念缺失,信誉较低 2.2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 2.3规模小,实力弱,企业力量单薄 2.4产品单一, 经营风险大 2.5对人才作用不够重视,人才流失严重 2.6经营者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下 2.7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2.8不重视优秀企业文化营建 四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 1.健全法律制度,规范市场秩序 2.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 3.重视人才,充分发挥人的智慧 4.加强内部管理,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 5.“小而精”的产品发展战略 6.采取联合经营战略,增强抗风险能力 7.企业自主创新,树立品牌 8.与高校进行技术研究合作 9.拓展新的服务模式和业务渠道 10.培育优秀企业文化,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 重申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的作用,明确政府及企业自身在解决企业发

关于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策略研究的论文

关于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策略研究的论文 摘要:引言相比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具有资产总数和生产规模的不足,但相应地,也因其管理层次少,更加贴近市场具有经营方式灵活多变,资金周转速度快等优点。随着我国经济理念与经济结构的变革,中小型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关于,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1.引言 相比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具有资产总数和生产规模的不足,但相应地,也因其管理层次少,更加贴近市场具有经营方式灵活多变,资金周转速度快等优点。随着我国经济理念与经济结构的变革,中小型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小型企业也面临着无数的机遇和挑战。中小型企业要想取得长久发展,必须在市场营销上着笔。市场营销可以说是中小型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它至始至终贯穿于中小型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通过市场营销,一方面,企业拓展了商品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客户来源,进而提高了其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通过良好的市场营销,企业扩大了自己的声誉和客源,既提升了品牌形象,又为进一步的市场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形成了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企业营销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 2.中小企业市场营销面临的困境

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商品的需求市场具有很大潜力,但由于卖方市场的飞速发展,加之经济市场的冲击,中小型企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环境。面临着同行间的激烈竞争和来自市场环境的压力,中小型企业必须从自身出发,了解市场营销过程中的不足,进而改变现状。中小型企业的市场营销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营销理念落后,营销策略不完善。营销理念是市场营销的关键,没有与时俱进的营销观念,就难以跟进时代潮流,跟别提制定成功的营销策略。缺乏完善的营销策略的企业无法对市场进行预测以及对市场回应进行整改,一味的以促销代营销,以多卖商品作为最终目标,这样的企业迟早会被市场淘汰。②市场调研不足,产品选择盲目。由于中小型企业规模的限制,难以抽调足够人力对市场的需求和份额进行调研,导致企业未能获得准确的市场反馈,盲目地选择商品投放市场,无法准确把控风险。这种生产和投放产品的不明,导致中小型企业难以面临大的决策失误,容易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③营销方式单一,缺乏高素质人才。很大一部分中小型企业仍然把促销当做吸引顾客的法宝,这种方式在以前可能使用,但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方式已经不能吸引大众顾客的注意。而相应地,由于这种企业的需求,对营销人员的要求低,营销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更缺乏相应地对口人才。这些进一步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3.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策略 根据以上提出的中小型企业市场营销的缺点,中小型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要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