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田碳汇估算模型与应用研究述评

农田碳汇估算模型与应用研究述评

农田碳汇估算模型与应用研究述评
农田碳汇估算模型与应用研究述评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鲥.Sci.2009.37(35):17649—17652。17691责任编辑马卫鹏责任校对卢瑶农田碳汇估算模型与应用研究述评

邓祥征1”,赵永宏1”,战金艳4,韩建智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ITS,100101;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4.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摘要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农田碳汇管理日益受到学术界与决策界的关注。农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固碳能力的发挥关系到能否降低大气CO:浓度和抑制全球变暖趋势。回顾近lO多年来国内外农田碳汇估算模型与应用研究的主要进展,概述了4种代表性农田碳汇估算模型的原理、结构、参数及制备、应用案例和模型检验等技术环节。为区域、国家乃至全球尺度农田碳汇估算筛选了模型与方法。

关键词农田碳汇;碳汇;CEMrLJRY模型;RothC模型;DNDC模型

中图分类号】(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ll(2009)35一17649一04

ResearchReviewontheEs2tmationModelsandtheApplicationsofCroplandCarbonSequestration

DENG№-zhengetal(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l00101)

AbstractAlongwiththedepthofglobalchangeresearch,carbonsequestrationofcroplandhasbrengivenmollandmoreconcernsbytheacademiccommunityanddecision?makingcircles.Asoneofthemajorformofterrestrialecosystems,croplandplaysgreatrolesinatmosphericcarbonsequestrationandinhibitstheglobalwarmingtrend.Themainresearchprogressesontheestimationmodelsandtherelevantapplication

ofcroplandcarbon

sequestration

werereviewed.neprinciple,structure,parameterandpreparation。applicationcagevalidationsoffourrep-resentativeestimatedmodelsofcroplandcarbonsequestrationweresummarized.whichprovidedmodelsandmethodsfortheestimationofcrop-landcarbonsequestrationatregional,nationalandglobalextents.

KeywordsCroplandcarbonsequestration;Carbonsink;CENTURYmodel;RothCmodel;DNDCmodel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农田碳汇管理日益受到

关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碳库不仅是全球碳库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而且在保持农业土壤碳汇功能、提高土壤有机碳

水平、缓解气候增暖趋势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

义。农田碳汇及与之密切联系的农田土壤有机质碳含量是

衡量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在人类耕种、施肥、

灌溉等管理活动影响下,农业土壤中碳库的质和量在不断发

生变化。土壤有机碳的变化是陆地生态系统对于大气CO:

的源汇效应的重要依据,而土壤固碳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

重要途径。当前对土壤CO: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和

草原生态系统。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含量变化和排放特点的研

究较少‘“。

农田碳汇估算模型是深入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

全球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旧o。这类模型用

数学方法定量描述农田碳循环过程及其与全球变化之间的

相互关系,从而利用计算机模拟表层土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估计土壤和植被的碳存储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固碳潜力p。。

近年来,关于农田碳汇模型的研究越来越多,笔者述评了过

去10多年来常用的农田碳汇估算模型的原理、方法及其应

用研究的主要进展。

1土壤有机碳动态模型

土壤有机碳含量是衡量农业生态系统质量的一个重要

指标。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保持农田土壤碳收集能力,对

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农田碳

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o。黄耀等提出了农田土壤有机碳

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收稿日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873118);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项目(KZCX2-YW-305-2):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2006BAC08803、2006BAc08806、2008BAc43801)。

邓祥征(197I一).男,山东日照人,博士.副研究员。从事土

地系统变化与效应、区域环境变化研究。

2009-07.10

动态模拟模型.该模型可用来预测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

化.所得结论为农田碳汇管理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1.1模型原理土壤有机碳动态模型假定外源有机物料分

为分解与难分解2种成分,并且土壤原有有机碳的分解遵循

一级动力学反应原理,相应的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K、K及

墨受土壤环境影响。外源有机碳输入是维持和提高农田土

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途径。一般认为,施人土壤中的有机物

料(作物残茬、秸秆、绿肥、厩肥等)可分为易分解与难分解两

组分。易分解组分包括糖类、蛋白质、半纤维素等;难分解组

分包括木质素等。易分解组分的半衰期为2—3个月,难分

解组分的半衰期为1.5—2年,甚至更长,此后部分极难分解

的碳进入土壤碳库。这一部分碳及土壤原有有机碳的分解

极其缓慢,半衰期为几十年到几百年。

1.2模型结构

1.2.1微分模型。由基本假设及土壤有机碳动态模型概念

性模型可以导出各有机碳组分分解的一级动力学模型:

dCi/dt=Ki×二xA×五×Ci

式中,C;为第i种有机碳组分在t时刻的数量;f=l,2,…,n;

S分别表示外源有机碳中易分解与难分解组分以及土壤原

有有机碳组分;K为相应的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沂以及五

分别为土壤温度、水分及质地对有机碳分解的影响函数。

取时间步长为ld,则td内第i种有机碳组分的累积分

解量匕为:

L=Z(Kix^×厶×五×C。)(1)

1.2.2积分模型。基于微分模型积分,可以导出各有机碳组

分分解的积分模型:

乞=巳×EXP(K×石×^×正×t)(2)

式中,C讧、C。分别为第i种有机碳组分t时刻的数量及初始

数量。

由式(2)可得t时段内第f种有机碳组分的累积分解量

万方数据

17650安徽农业科学2009生

y’n为:

r。=C0一C。=c。×[1一EXP(Ki×厶×/≥×正×t)](3)假定外源有机物料初始数量为C。,易分解比例为F,则易分解组分与难分解组分的初始量分别为:

fcJo=F×co…

l乞=(1一F)xco

1.3参数及制备

1.3.1影响系数估算。根据不同有机物料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的培养测定结果,确定土壤温度、水分及质地对有机碳分解的影响系数的计算方法。

(1)温度影响系数。该系数的公式为:

^=Q.。(瓦一10)/10(5)式中鼻为温度影响系数;B为土壤温度(℃);Q。。为供试物料有机碳分解的温度系数。

其与培养时间t(d)的数量关系为:

Q.o=(3.36+0.34t)/(1+0.29t)(6)(2)水分影响系数。该系数的公式为:

厶=0.49E肿(3.88W一5.40酽)(7)式中以为不同水分条件下有机碳的相对分解量,定义其为水分影响系数;W为土壤水分含量;淹水条件下^取值为0.65。

(3)土壤质地影响系数。该系数的公式为:

正=I//287=l一0.26ctny(8)式中五为土壤质地影响系数;Clay表示直径<O.005ill/n的粘粒含量;Y为有机碳分解量(IIlg)。

其与粘粒含量的数量关系为:

Y=287—73.7Clay(9)当粘粒含量趋于100%,即Clay趋于l时正=O.74。1.3.2常数确定。上述土壤有机碳分解模型共有4个待定常数,即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K、K、墨及外源有机物料的易分解比例,。K、K、蚝值的基本意义是各相应有机碳组分在砂性土壤(<O.I)05Inln的粘粒含量趋于0Z=1)、田间最大持水量∽=1)及土壤温度为10℃(j‘=1)时的13相对分解量。易分解比例F数值与物料的碳氮比及木质素含量有关。根据在不同温度及水分条件下对小麦秸秆、水稻秸秆和相应根系的实验室培养测定结果,利用有机碳分解的积分模型.运用非线性技术,确定出各参数值(表1)。

裹1农田土壤有机碳分解模型参数

Table1Modelparameteroforganiccarbondecompositionofcrop.1andsoil

1.4应用案例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型的估算结果既可预测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又可以指导农田土壤的

改良。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型的应用案例有很多,如刘世梁等应用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型对宜兴市万石镇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了模拟研究m1。

1.5模型检验在一些案例区上模拟与田间试验的对比,可以验证土壤有机碳动态模型的模拟精度。刘世梁等利用不同有机物料的大田填埋试验数据和连续7年的土壤改良定位试验数据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mJ,结果表明,模拟值与测定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CENTI瓜Y模型

CENTURY模型是应用比较广泛的表征土壤有机质动态的模型之一。因其适用于各种尺度的生态系统,是最全面的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估算模型之一。

2.1模型原理CENTURY模型采用将土壤有机质库划分为多个分室的建模思想,将土壤有机质分为速效库、慢性库、惰性库3个库。速效库主要包括活的微生物和微生物产物,即土壤碳、氮的活性部分,其周转时间不超过5年;慢性库包括难分解的有机物质和土壤固定的微生物产物,其周转时间为20一40年;惰性库中有机质极难分解,相对稳定。基于木质素的含量,作物凋落物被分为代谢性库与结构性库2个库o7|。由于植物残体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木质素含量相差较大,使结构库和代谢库具有各自的地上和地下分解速率。

2.2模型结构CENTURY模型提出,植物残体木质素含量与N含量的比值决定了植物残体在代谢库与结构库之间的分配,且全部木质素都进入结构库【81。当木质素与N的比值升高时,进入结构库的植物残体比例会增大。结构库的分解速率是木质素含量的函数,而且结构库中的木质素全部进入慢性库中。在该模型中,土壤质地作为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影响因子被提出,土壤粉粒和粘粒的含量影响活性库的周转及活性库固定到慢性库的效率。

2.3变量及制备CENTURY模型功能强大,只要将有效参数输入就能够顺利运行。然而,在模拟农田生态系统中有机碳的动态变化时,有些参数获得有很大难度,从而影响模拟效果。因此,正确而有效地确定参数是模型应用过程中的关键。

就农田生态系统而言,CENTURY模型需要以下参数。方能够正常运行一‘101。0)宅rj始土壤参数。包括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土壤容重、pH值等。②气象参数。CENTURY模型气象输入参数以月为步长,包括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月平均降水量(nlnl)以及标准差和偏度。③初始有机质参数。一般先让模型运行5000年,模拟自然状态下土壤表层(0~20cm)SOC从无积累到稳定平衡状态这一过程,从而获得土壤初始有机质参数。④管理参数。主要包括种植作物种类、耕作方式、施用化肥种类及数量i收获作物方式、施用有机肥种类数量、种植作物时间、作物开始生长时间、作物结束生长时问等。

2.4输出变量一般先运行模型,模拟自‘然状态下表层(0—20cm)SOC从无积累到稳定平衡状态这一过程,模拟得出的结果作为SOC及其组分的初始含量的输入参数,用于模拟研究区土壤的SOC动态。模型输出包括土壤活性有机碳

万方数据

37卷35期邓祥征等农田碳汇估算模型与应用研究述评17651

库、慢性有机碳库、惰性有机碳库、总土壤有机碳库等,单位

为gm。2㈨。

2.5应用案例在国外.CENTURY模型已成功用于模拟

不同环境下的长期定位试验中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_J,目

前在美国被广泛用于各种生态系统模拟。研究表明,CEN.

TURY模型用于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的效果优于森林生态

系统¨“”o,一般认为。CENTURY模型是对生态系统研究尤

其是对土壤碳动态研究非常有用的工具。

在我国,CENTURY模型的应用已10余年的历史。我国

学者最初利用CENTURY模型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典型草

原初级生产力和有机质的动态进行了模拟¨”。随后,尝试

利用CENrrURY模型对森林土壤碳演变进行预测¨“,在南亚

热带鹤山模拟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的演变¨“,在东北黑土

上预测厚层黑土有机碳的动态一J,以及模拟薄层黑土有机碳

变化等¨…,拟合效果皆较好。

2.6模型检验目前,国内外很多专家对CENTURY模型

的精度做了验证。Smith等利用世界上7个长期定位实验的

数据对CENTURY模型进行了检验,发现CENTURY模型可

以模拟所有农业或林业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变化Ⅲj。国

内,高崇升等利用海伦市西郊中科院农业生态实验站的长期

定位实验数据评价了CENTURY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的一

致性¨0|。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之差均小于5%,说明

CENTURY模型可以用于此种情景下土壤有机碳的预测。

3RothC模型.

RothC模型是依据英国洛桑实验站大量长期田间试验

数据,由Jenkinson等建立了土壤有机碳(SOC)周转模型¨“。

此模型仅与土壤过程有关,不含植物生长的子模型,不计算

作物地上生物量归还到土壤中的有机碳数量。RothC模型适

用于排水良好的矿质土壤,不宜用于有机土壤或长期积水的

土壤‘19‘刹。

3.1模型原理该模型包括5个分室:易分解植物残体

(DPM)、难分解植物残体(RPM)、微生物量(BIO)、物理稳定

性有机质(POM)、化学稳定性有机质(COM)。Jenkinson在

后来的改进模型中以腐殖化有机质(HUM)和惰性有机质

(IOM)代替了POM和COM。DPM和RPM为新输入的有机

物质,BIO、HUM、IOM是土壤有机质库的3个组分旧’。

3.2模型结构RothC模型可进行2种模式运行。如果地

下来源的作物有机碳输入量已知,可运行“顺向”模式,计算

这些输入的碳在特定的气候和特定的土壤类型下分解转化

的数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库产生的影响。但作物地下有机

碳来源于植物根系残体、根系分泌物、微生物量的周转等,一

般情况下很难准确知道其输入数量。因此,模型可通过运行

“逆向”模式,对SOC含量处于相对平衡的土壤估算维持平

衡所需的碳输入量。

3.3变量及制备RothC模型各项系数如下:①输入有机

碳进入各分室的比例:PD=0.83,PR=0.163,PB=0.076,PP

=0.125,PC=0.0035;②各分室分解系数k(yr“):DPM=

10.0,RPM=0.3,BIO=o.66,HUM=0.02;③各分室经过1年

后的残留量占原来量的比例:d=0.015,,=0.74l,b=0.664,

P=0.986,c=0.99965;④各分室内有机碳的半减期(年):田

=O.165,tR=2.31,tB=1.69,tP=49.5,tC=1980…。

3.4应用案例杨学明等利用RothC模型模拟研究了东北

地区黑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中玉米连作制度下土壤有机碳

(SOC)含量的变化¨钆: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

吻合较好,说明RothC模型可以很好的用来模拟东北温带气

候区现有耕作管理条件下黑土SOC的动态变化陋]。

3.5模型检验RothC模型的计算精度在一些区域得到了

很好的验证,但是如湿地、热带土壤地区等区域,该模型并不

适合。Jenkinson等利用洛桑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对RothC

模型进行了检验¨“。其中,“Broadbalk”、“Fosters”试验地的

模拟结果较好,但低估了“Highfield”试验地的土壤有机碳含

量的变化。Wu等发现,RothC模型模拟土壤湿度和作物覆

盖对有机质分解速度影响的方法不适合于热带土壤,同时还

发现,“HUM”分室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未腐殖化有机质(微生

物代谢产物)和结构稳定的腐殖质2种成分的变化旧1。

4DNDC模型

DNDC模型由美国NewHampshire大学最早开发,目标

是模拟农业生态系统中碳和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时间步

长以日为单位,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成功的模拟生物地球化学

循环的模型之一。该模型以碳、氮和水在陆地生态系统的迁

移转化为线索,将陆地生态系统纳入一个可操作的数字化模

型中。该模型还可用于模拟预测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生产潜

力、土壤固碳作用。可以对生长在不利环境中的植物生长进

行预测等。另外,该模型对研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陆地生

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Ⅲo。

4.1模型原理DNDC模型最初是以反硝化作用和分解作

用为主要模拟过程。该模型以土壤性质、气候状况和农业生

产措施为输入信息,可模拟农田生态系统中N,O等气体的产

生与排放,还可以输出每日土壤及生物体中的C和N含量、

土壤不同层次的温度与湿度数据以及排放到大气中的C02、

CH.、N:O及NO气体量等相关结果。

DNDC模型模拟土壤气候、植物生长、有机质分解、硝

化、反硝化和发酵过程中土壤有机质的产生、分解和转化,最

后给出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动态含量及CO:、CH。、N20、NO和

N:等温室气体通量。植物生长子模型可具体化为各种农作

物、森林或草地,以适用于不同陆地生态系统。

4.2模型结构DNDC模型由2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用

于根据输入的气象、土壤、植被、土地利用和管理等数据来预

测植物——土壤系统的众多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模拟土壤

气候、植物生长和土壤有机质分解,其本身又包括土壤气候

子模型、植物生长子模型与有机质分解子模型;第2部分的

作用是由土壤环境因子来预测微生物对C和N的各类转化

速率,包含硝化、脱氮和发酵等3个子模型Ⅲ1。上述6个子

模型以日或小时为时间步长,互相传递信息,可以模拟真实

世界中环境条件一植物生长一土壤化学变化间的相互作用。

DNDC模型考虑了植物残体(凋落物)、微生物生物量、

易分解腐殖质、惰性腐殖质4种土壤有机碳库。每个库又包

含具有不同分解速率的2个或3个子库。每个子库的日分

解速率可根据子库大小、比分解速率、土壤粘土成分、N的有

效性、土壤温湿度等估算。某一个子库的土壤有机碳分解后

万方数据

17652安徽农业科学2009生

会分配到另—个子库,并以CO:形式流失部分碳。溶解有机碳在分解过程中形成,并可由土壤微生物直接分解。

4.3变量及制备DNDC是一个点位模型,当模拟任一地点(如lhm2农田)上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时,需要该点位的气象和土壤等输入参数来支持,这些参数代表着驱动此点生态系统运动的基本要素。具体输入参数内容如表2所示汹J。

裹2DM)c模型所需的输入参数

Table2Neededinput118ralne蛔.nDNIOCmodel

序号类别输入参数

!!!:墅鲤!!!P坐P!型堡!竺

l气象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降水量、日照时数或太

阳辐射量

2土壤质地、容重、粘土含量百分比、酸碱度、总有机质含量

3植被农作物类型、复种及轮作.或草地类型或森林种类

4犁地次数、时间及深度.化肥施田次数、时间、深度、

种类及数龟,有机肥施用次数、时问、深度、种类及数

管理量.灌溉次数、时间及水域,水稻田淹水及晒}}{次数

一及时『u1.除草次数及时间,放牧牲畜种类、头数及放

牧日t间

4.4输出变量DNDC模型是模拟输出有关微生物的活动及其代谢产物。DNDC首先计算土壤剖面的温度、湿度、氧化还原电位等物理条件及碳、氮等化学条件;然后将这些条件输人到植物生长子模型中,结合有关植物生理及物候参数,模拟植物生长;当作物收割或植物枯萎后,DNDC将残留物输入有机质分解子模型,追踪有机碳、氮的逐级降解;由降解作用产生的可给态碳、氮被输入硝化、脱氮及发酵子模型中,DNDC进而模拟微生物的活动及其代谢产物。DNI)C日复一日地运转,并记录每日各项预测结果,当一个模拟年结束时。一个全年总结报告会自动生成。

DNDC的模拟时间尺度可以根据研究需要而定,少至几日,多至几百年。每日或每年的输出项目包括土壤物理化学环境条件、植物生长状况、土壤碳及氮库、土壤一大气界面的碳及氮交换通量等。表3给出了输出项目的详细内容∞1。

裹3DNII)c模型的输出参数

Tabk3oIⅢ印lIt呻nmete俗岫DNlBICmodel

序号项目输出参数

塑!:!!塑!!E坐巴!!竺!!竺

l土壤逐日变化的士壤温度剖面、湿度剖面、pH剖面及Ell剖物理面,水分蒸发量

2土壤每日土壤有机碳、氮库量、I)OC库量,NO:一和NH.+含化学量,有机质矿化速率

3植物日植物生长量,生物量在根、茎,叶及耔粒的分配,氮吸生长收量,水分吸收量

q罨甚C02、CH.、N20、NO、N,及NH3的日排放通量

4.5模型应用DNDC系列模型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农业、森林和草地研究领域,并且大多采用DNDC计算土壤固碳作用和温室气体排放。该模型最早应用于对农田土壤C和N动态的影响预测。后来该系列模型开始应用于温度和降水对森林土壤N,0和NO排放的影响。改进后的DNDC模型在预测农田土壤痕量气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方面得到了应用。另外,DNDC模型与经济学模型相链接,形成了经济一生态模型EFEM.DNDC,用于模拟预测温室气体排放对作物和家畜生产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4.6模型检验DNDC模型目前已在世界许多地区得到验证并开展了应用研究Ⅲ瑚J。DNDC的模拟结果基本再现了英国洛桑农业实验站农田的土壤有机质长期动态¨…。DNDC模型在我国也已有验证和相关方面的应用研究。王立刚等从模拟分析耕地土壤碳变化的角度出发,利用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的实际测定结果验证DNDC模型,发现DNDC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值之间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

5结论

从总体上看,土壤有机碳动态模型、CENTURY模型、RothC模型和DNDC模型都较好地模拟了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过程,为农田碳汇的估算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但目前研究我国农田碳汇的模型大多引自国外。由于我国农田土壤及其利用类型的多样性,土地管理、经营干扰与国外情况差异性的存在,因此,这些模型并不能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应建立适合各区域具体情况的农田碳汇模型。

另外,由于不同土壤—气候一作物带下土壤有机碳转化动力学研究很少,描述我国农业土壤有机碳循环的模型构建还很少。碳汇估计的方法学、资料的代表性与估计模型的建立都是目前农田土壤碳汇研究的热点问题。今后我国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期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参考文献

[1]uNED.uYE,GUOLP.Qlrb∞emissiomandsinksina孽o-eoo-8y}terns0fChina[J].ScienceinChina(Sefiesc),2002,45(S1:30—39.[2】吴乐知.票祖聪基于长期试验资料对中国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估算[J].生态环境,2007,16(6):1768—1774.

[3]黄耀,杨兆芳,于永强,等.稻麦作物净初级生产力模型研究:模型的建立[J].环境科学学报.2005.26(2):1l一15.

[4]REEVESDw.Therole0fsoilorganicII'latterinmaintaimng∞ilqu,aityincontinuous

croppingsy8tem[J].Softand

Till孵IteⅧarch,1997,43:131—167.

[5]黄耀,刘世粱,沈其荣.等.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模型的建立[J].中围农业f4学.2001,34(5):465—468.

[6]刘世梁.黄耀.沈其荣,等.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模型的检验与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2001,34(6):644—648.

[7]SMITHJB.WEISSSF,FERCUSONGJ.Ahypeae砒writingenvimrtmentand恼cognitivebasis,proeeedinlP0『hypertext’87[M].NewYork:Ac,MPress,1987.

[8]PARTONwJ.SCHIMELDS.SOI正CV.Analysis0ffaetomeontroningsoilorganicmailerlevelsin倒plumgrasslan&msemi—aridRegio,ls[M].Dordreeht:l(1uwerAcademicPublishem,1987.

[9]高鲁鸱,梁文举,姜勇.利用CENTURY模型研究东北黑土有机碳的动态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5):772—776.

[10]高崇升,杨国亭,王建国,等.CENTURY模型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及其参数确定[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22(1):50—52.[11]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等.耕作及水蚀影响下坡耕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J].土壤学报,2006,43(5):730—735.

[12]PARTONwJ,RASMUSSENPE.L“g-termeffects0fcropmana辞meminⅥ蛔t一正置llaw[J】.SoilSciencesociely。fAm甜∞Joq盯nal,1994,58:530—536.

[13]KELLYRH,PAI'ONwJ.CROCKERGJ,dB1.¥irmlatingtrendsin80ilorganiccarboninIong-tenrnex删nlellt8嵋iI培theCEN'I'URYrr,xta[1].Geodel'lrflll.1997,81(1/2):75—9ID.

[14]肖向明,王义凤,陈佐忠.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初级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及其对气侯变化的反映[J].植物学报,1996,38(1):45—52.

[15]黄忠良运用Century模型模拟管理对鼎湖山森林生产力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0。24(2):175—179.

[16]申卫军.彭少麒,g陡国,等.南亚热带鹤山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c、N累积及分配格局的模拟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t103,27(5)=690—699.

(下转第17691页)

万方数据

37卷35期刘艳等高直链玉米抗性淀粉制备工艺的优化研究17691

定,易被分子热运动所破坏。但随着温度的降低体系的黏度增大,分子的活动能力降低,晶体生成的速度降低.从而不利于抗性淀粉形成。

2.5压热冷却循环对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多次压热反应既为抗性淀粉进行了一次糊化、回生,又进行了第二次糊化、回生,如此类推则为多次冷热循环,即为多次压热处理,其目的是使淀粉糊化更充分,回生时形成的晶体更多,结晶区可抵抗酶解。从图6可以看出。5次压热反应,抗性淀粉的得率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从第3次压热处理以后,抗性淀粉的得率变化不明显。因此从综合方面考虑,最经济合理的压热处理次数为3次。

l23

图6不同压热冷却循环对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

隐.6Effectsofdfft'e咖t锄出,davil|geoolingeyde蚰n砖for-marion0fted剜嚏lnstarch

2.6抗性淀粉最佳工艺的正交优化结果由表2的极差分析结果可知,影响抗性淀粉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A>B>C>D,即水分含量>压热温度>压热时间>干燥温度,且获得直链淀粉得率的最佳组合为A:B,C,D:,即最佳工艺条件为:水分含量70%,压热温度135℃,压热时间40rain,储藏温度60℃。在此条件下抗性淀粉得率为42.89%。

3结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淀粉乳浓度、压热温度、压热时间、储藏时间、储藏温度及压热冷却循环次数对抗性淀粉的形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压热温度、水分含量、储藏温度及压热冷却循环次数对抗性淀粉得率影响较大。压热法制备抗性淀粉的最佳处理条件为:压热温度135℃,压热时间40rain,

表2L.(3‘)正交试验结果

Table2TheresultsofL’(3‘)orthogonmexperiment

试验号

ABcD

抗性淀粉得率∥%TestNo.Resistantstarchyield1I1l130.20

9332l39.20

水分含量70%,储藏温度4℃,压热冷却循环3次.此条件下抗性淀粉的得率达到42.89%。

参考文献

[1]阂伟红,刘艳.林小秋.等.生物发酵对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7(5):39-43.

[2]ENGLYSTHN,ANDERsENV,cuMMINGsJH.Starchandnoll—starchpolysaccharidesin

mcereal

foods[j].jSciFoodasric.1953,34:1434—1,140.

[3]EURESTA.Europeanflair-concertedactionOlrlresistantstarch,NewtetterIV.NewsletterlC!.mNetherlands:5evteml_.er,HumanNutritionDepart.men!,WageninggenagricuhureUniversity,Wageningen.1993.

[4]BRYNESS,DENYERG,BRADMJ.ThephysiolosicalroledresistantstarchProc[J],NutrSocAtt'41.2000,18:117—125.

[5]MUIRJG,B融Kj啊A,BROWNL.da1.Digestionofthepoly∞echaridesofsomCerealfoodsinthehumansmallintestine[J].AmJCanNutr,2000,15(6):89—95.

【6]王竹.杨月欣,周瑞华.等.抗性淀粉的代谢及对血槽的调节作用[J].营养学报,2003,25(2):190—194.

[7]GONII,GARCIA-DIZL,MANASE。eta1.Analysisofresistantstarch:amethodforfoodsandfoodpfDducts[J].FoodChemistry.1996,56(4):445—449.

[8]杨光,丁霄霖.抗性淀粉定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2(6):59-62.

[9]杨光.丁霄霖.压热处理对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

200l(6):45—47.

?+-+-+—+一—卜-+-+-—}一+-—卜—+一+-??卜-+-+一+—+-+-+-‘-卜-—●—-?卜一+-—..-—卜-—卜一+—-?卜-?卜-+?+-+-+-+一+-+-+-+一+-+-+—+一+-+-+-+-+?

(上接第17652页)

[17]SM丌HP,SM删JU,POWLSONDS。ela1.Acom耐Ⅻoftheper-formanceofninesoilorganicmattermodelsusingdatasetsfromlong-termexperiments[J.C.≈odenlla,1997,81(1/2):153-225.

『坞]JENKINSONDS.TheRotharnstedlong.termexperiments:Aretheystill0fuso[J].AgronomyJournal,1991.83:2一10.

[19]邱建军,秦小光.农业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模拟模型研究[j].世界农业。2002(9):39-41.

[20]杨学明。张晓平.方华军,等.用RothC-26.3模霉!模拟玉米连作下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碳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318一1324.

[21]高鲁鸱,粱文举,姜勇。等.土壤有机质模型的比较分析CJl.应用生态学报.2003,14(IO):1804.一1808.

『22]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等.坡耕地黑±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和格局研

究IJ].水七保持通报,2005,z5(3):20—24.

【乃]WUJ,SYERSJK.Modelingsoilorganic/'nm[erchm睁inleyarabe/'ot丑-tionsinsandysoilsofNortheastThailand[J].E呲lpeaflJournalofSoilSeience,1998,49:463—470.

[24]巴特尔?巴克.彭镇华,张旭东,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DNDC及其应用[J].土壤通报.2007,38(6):1208—1212,

[25]李长生.生物地球化学的概念与方法~DNDC模型的发展[J].第四纪研究。2001,21(2):89—99.

[216]frANGH,QtUJ,VANRANSTE,e【a1.Estimationsofsoil埘1§叽iceltrhonstorage

incroplandofChinabasedonDNDCn∞del[J].c∞dem,2006,134(1/2):200—206.

[27]王立刚.邱建军,吗永良,等.应用DNDC模型分析施肥与翻耕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长期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9(6):15一19.

矾H如鲐∞虬∞

驼弘弘弱铊弘勰

≈特赡集釜瘪

万方数据

农田碳汇估算模型与应用研究述评

作者:邓祥征, 赵永宏, 战金艳, 韩建智

作者单位:邓祥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101), 赵永宏,韩建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战金艳(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刊名:

安徽农业科学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37(35)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27条)

1.LIN E D.LI Y E.GUO L P Carbon emissions and sinks in agro-eco-systems of China[期刊论文]-Science in China(Series C) 2002(z1)

2.吴乐知.蔡祖聪基于长期试验资料对中国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估算[期刊论文]-生态环境 2007(06)

3.黄耀.杨兆芳.于永强稻麦作物净初级生产力模型研究:模型的建立[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 2005(02)

4.REEVES D W The rol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maintaining soil quality in continuous cropping system[期刊论文]-Soil & Tillage Research 1997

5.黄耀.刘世梁.沈其荣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模型的建立[期刊论文]-中国农业科学 2001(05)

6.刘世梁.黄耀.沈其荣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模型的检验与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农业科学 2001(06)

7.SMITH J B.WEISS S F.FERGUSON G J A hypertext writing environment and its cognitive

basis,proceedings of hypertext'87[期刊论文]-New York:acm Press 1987

8.PARTON W J.SCHIMEL D S.SOLE C V Analysis of factors controlling soil organic matter levels in great plains grasslands in semi-arid Regions[期刊论文]-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7

9.高鲁鹏.梁文举.姜勇利用CENTURY模型研究东北黑土有机碳的动态变化[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4(05)

10.高崇升.杨国亭.王建国CENTURY 模型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及其参数确定[期刊论文]-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6(01)

11.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耕作及水蚀影响下坡耕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期刊论文]-土壤学报 2006(05)

12.PARTON W J.RASMUSSEN P E Long-term effects of crop management in wheat-fallow[期刊论文]-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1994

13.KELLY R H.PATON W J.CROCKER G J Simulating trends in soil organic carbon in long-term experiments using the CENTURY model[期刊论文]-Geoderma 1997(1/2)

14.肖向明.王义凤.陈佐忠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初级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反映[期刊论文]-植物学报 1996(01)

15.黄忠良运用Century模型模拟管理对鼎湖山森林生产力的影响[期刊论文]-植物生态学报 2000(02)

16.申卫军.彭少麟.邬建国南亚热带鹤山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C、N累积及分配格局的模拟研究[期刊论文]-植物生态学报 2003(05)

17.SMITH P.SMITH J U.POWLSON D S A comparis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nine soil organic matter models using datasets from long-term experiments[期刊论文]-Geoderma 1997(1/2)

18.JENKINSON D S The Rothamsted long-term experiments:Are they still of use[期刊论文]-Agronomy Journal 1991

19.邱建军.秦小光农业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模拟模型研究[期刊论文]-世界农业 2002(09)

20.杨学明.张晓平.方华军用RothC-26.3模型模拟玉米连作下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碳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农业科学 2003(11)

21.高鲁鹏.梁文举.姜勇土壤有机质模型的比较分析[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3(10)

22.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坡耕地黑土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和格局研究[期刊论文]-水土保持通报 2005(03)

23.WU J.SYERS J K Modeling soil organic matter changes in leyarabe rotations in sandy soils of Northeast Thailand[期刊论文]-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1998

24.巴特尔·巴克.彭镇华.张旭东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DNDC及其应用[期刊论文]-土壤通报 2007(06)

25.李长生生物地球化学的概念与方法--DNDC模型的发展[期刊论文]-第四纪研究 2001(02)

26.TANG H.QIU J.VAN RANST E Estimation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in cropland of China based on DNDC model[期刊论文]-Geoderma 2006(1/2)

27.王立刚.邱建军.马永良应用DNDC模型分析施肥与翻耕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长期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4(06)

相似文献(7条)

1.期刊论文邓祥征.韩建智.战金艳.赵永宏.DENG Xiang-zheng.HAN Jian-zhi.ZHAN Jin-yan.ZHAO Yong-hong农

田碳汇管理策略及其效果评价-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2009,10(5)

目前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的措施主要有:减少碳损失,包括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和提高水肥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碳,包括调整耕作制度,使用有机肥料,应用深根作物和增加土壤中微团聚体的含量.在分析各种策略与措施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以下几种农田碳汇管理措施有效且较容易推广.①实施土地用途转换管理:把低产及土壤退化严重的农田变成草地或森林;集约管理农田,实行农林复合、林草复合经营方式;在区域或地区尺度变单一土地利用方式为承担不同人类需要的多种土地利用方式等.②调整耕作制度:免耕不仅使土壤团聚体的数量和稳定性增加,从而减少了团聚体内部有机质的分解作用;还能有效地抑制土壤的过度通气,减少有机碳的氧化降解,防止土壤侵蚀;此外,免耕土壤有机碳的平均滞留时间比常规耕作土壤增加了约1倍.轮作能提高土壤固碳效率,在轮作中加入豆科作物或豆科牧草更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汇集,是实现土壤蓄存碳潜力的重要途径.提高复种指数,降低休耕频率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并增加土壤作物残茬和根的有机质输入,从而增加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③改善经营与管理:有机肥或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应当优先选择;人为改变土壤的水分条件可以调节土壤排放温室气体的总量、组成及其产生的潜在温室效应;残茬和土壤有机质库的增加,可以改善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营养再循环能力,减少养分流失,加强碳汇集.④依托技术进步:如改良作物品种,有计划地抓紧培育具有对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及病虫害有抗性的品种,确保在新的生态环境中产量不断提高,扩大碳的吸收存储.此外,采用新型节能的农机部件对拖拉机等农业动力机械进行改装,也可减少农田碳排放,增加农田碳汇的潜力.

2.期刊论文邓祥征.姜群鸥.林英志.韩健智.DENG Xiang-zheng.JIANG Qun-ou.LIN Ying-zhi.HAN Jian-zhi中国

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变化预测-地理研究2010,29(1)

基于遥感反演的1988年与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土地动态模拟系统(DLS)模拟的2012年与2020年全国栅格尺度的耕地分布数据及我国农业综合区划结果,应用CENTURY模型估算了中国1988~2020年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时空变化规律,分析了1988~2000年、2000~2012年与2012~2020年三个时段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88~200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呈增长态势;而2000~2012年全国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2012~2020年间,虽然全国范围内的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仍表现为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较2000~2012年间显著减少.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九大农业生态区的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变化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异特征.

3.期刊论文农田碳汇管理策略及其效果评价-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

从影响农田减排与增汇的可行措施分析入手,总结了有关农田碳汇管理的主要管理策略,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合理评价.

4.期刊论文张宇.张海林.陈继康.陈阜.ZHANG Yu.ZHANG Hai-lin.CHEN Ji-kang.CHEN Fu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田土

壤呼吸及各组分贡献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09,42(9)

期间农田CO2平均排放速率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其中根系呼吸所占比例平均为翻耕26.18%、旋耕29.96%、免耕36.44%.冬小麦生育期3种处理条件下,土壤呼吸中根系呼吸的贡献率波动在15%~85%,其中冬小麦拔节期农田土壤根系呼吸贡献率最高.[结论]3种耕作方式下农田土壤均表现为大气CO2排放的"汇",但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碳汇强弱不同,表现为免耕>旋耕>翻耕.

5.期刊论文邓祥征.葛全胜.林英志.DENG Xiang-zheng.GE Quan-sheng.LIN Ying-zhi碳汇管理政策影响分析模型

与应用-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6)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构建评价碳汇管理政策影响分析模型,模拟农田碳汇管理政策的影响.山东省冬小麦种植的案例研究表明,在常规耕作、秸秆还田和休耕3种政策措施两两组合构成的3种情景下,农田碳汇管理政策的绩效及农户作物种植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利益最大化的基本经济学假设,研究政府在采用不同碳汇管理政策措施的背景下,农民选择不同碳汇管理措施的机会成本及收益变化,模拟农民调整作物种植行为的决策过程.研究表明,利用以县(市、区)为基本单元的农业生产数据和农产品价格、农作物播种面积等数据,可以构建农田碳汇管理政策影响分析模型,模拟不同碳汇管理政策下农民决策行为,推算出采用各种碳汇管理措施下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从而为评价区域农田碳汇管理政策的影响提供依据.

6.期刊论文韩建智.邓祥征.战金艳.HAN Jian-zhi.DENG Xiang-zheng.ZHAN Jin-yan农田碳汇管理措施对农业生

产影响的评价-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2009,10(5)

实施必要的农田碳汇管理措施在减缓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采用经济学上的生产函数来评价碳汇管理措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成为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华北平原,其农业生产明显受到气候

变化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看,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将直接受制于气候变化及其与减缓气候变化效应密切相关的实施农田碳汇管理措施所产生的综合影响.该文以华北平原为案例区试验并测算了碳汇管理措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区域水平实施碳汇管理措施以及在适应并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背景下,实现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指导价值.

7.学位论文同小娟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特征及其环境响应机制2007

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CO<,2>交换是影响大气CO<,2>浓度的主要过程之一。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长期观测有助于人们理解碳循环过程和影响碳循环的机制。本文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分别采用涡度相关法和密闭箱法对农田净碳交换和土壤呼吸进行了连续4年(2002年11月至2006年10月

)的观测,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构成及其变化特征,分析碳交换对主要环境因子的响应,及农田生态系统对光能、水分的利用,结果显示:

冬小麦田和夏玉米田土壤呼吸(R<,s>)、生态系统呼吸(R<,ec>)均随5cm地温增加呈指数增长,并达显著水平。麦田、玉米田土壤呼吸的Q<,10>值范围分别在2.0~3.2、1.9~4.0:生态系统呼吸的Q<,10>值范围分别为3.5~5.4、2.4~4.5。

(1)农田生态系统的光合参数季节和年际变化明显,小麦冠层a、P<,max>和R<,d>一般小于玉米。小麦冠层光合参数与温度、VPD的相关性显著。玉米冠层光合参数与温度、VPD的相关性不显著。冬小麦、夏玉米光合参数与LAI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阴天或多云时冬小麦的a、P<,max>大于晴天。GPP与

LAI和温度的相关性显著。农田日平均CO<,2>吸收量与LAI呈显著正相关。麦田和玉米田日平均CO<,2>吸收量与5℃以上气温呈显著正相关。5℃以下气温对麦田日平均NEE影响不明显。

(2)在作物主要生长季,农田土壤呼吸和NEE日变化都很明显。农田生态系统白天净吸收CO<,2>,夜间净排放CO<,2>。农田土壤呼吸白天大于夜间。其它季节农田以碳排放为主,土壤呼吸与NEE日变化都不明显。

(3)农田R<,s>、R<,ec>、GPP和NEE季节变化明显。麦季土壤呼吸高峰出现在4~5月,玉米季土壤呼吸高峰一般出现在6月底到7月初。2003年

R<,ec>全年最大出现在8月份,其余年份R<,ec>最大出现在5月份。麦田和玉米田的最大日平均碳吸收量分别出现在4~5月和8月中旬,和GPP峰值出现日期一致。作物主要生长季农田为碳汇,NEE由GPP支配。其余月份NEE以R<,ec>为主,农田为碳源。温度成为NEE的主要控制因子。

(4)4年中农田土壤呼吸年总量范围在748~898gC·m<'-2>·yr<'-1>。农田生态系统呼吸年总量范围在1039~1332gC·m<'-2>·yr<'-1>。GPP年总量范围在 1512~1720 gC·m<'-2>·yr<'-1>。农田土壤呼吸约占生态系统呼吸的66%~76%。季节平均NEE麦季范围在-194.9~339.6 gC·m<'-2>·yr<'-1>;玉米季范围在-85.5~404.7 gC·m<'-2>·yr<'-1>。除2003年外玉米季CO<,2>净吸收量均大于麦季。2003~2006年的农田年均 NEE 分别为-195.3、-489.5、-637.4和-615.0 gC·m<'-2>·yr<'-1>。考虑籽粒碳后,2003~2006年的农田年均NEE分别变为323.8、-106.6、-89.3和-162.8gC·m<'-2>·yr<'-1>,农田碳汇变小,甚至变为碳源。

(5)作物冠层RUE季节变化明显的。冬小麦冠层最大日平均RUE出现在4月,夏玉米冠层最大日平均RUE出现在7月底或8月初。生长季平均RUE范围麦季在0.8~1.2gC·MJ<'-1>,玉米季在1.9~2.2gC·MJ<'-1>,夏玉米RUE大于冬小麦。冬小麦、夏玉米冠层URE与LAI相关性显著。冬小麦冠层RUE与气温相关性显著。夏玉米冠层RUE与VPD有显著的相关性。

(6)作物主要生长季农田WUE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明显。一日中,WUE日最大值出现在早晨。一年中,WUE峰值麦田出现在4月,玉米田出现在7月底或8月初。4年期间,生长季平均RUE范围麦季在6.6~7.4 mgCO<,2>·(gH<,2>O)<'-1>,玉米季在8.4~12.1 mgCO<,2>·(gH<,2>O)<'-1>,夏玉米田WUE大于冬小麦田。WUE与VPD、太阳辐射和大气CO<,2>浓度相关性显著。农田日平均WUE与LAI相关性著。麦田日平均WUE与土壤湿度相关性显著。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605599786.html,/Periodical_ahnykx200935143.aspx

授权使用:内蒙古工业大学(nmggydx),授权号:bb08c09c-aea8-4102-85f6-9e1600b563fd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21日

碳汇造林技术规定(试行)

附件1 碳汇造林技术规定(试行) 1 范围 本规定对碳汇造林地点选择、调查和作业设计、树种选择、造林方式、整地栽植、未成林抚育、检查验收、档案管理等提出了技术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境内的碳汇造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然而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GB/T15 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 LY/T1 607-2 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GB/T1 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6000-1 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 3 术语和定义

3.1 基线 能合理地代表在没有开展项目活动时的碳吸收或碳排放状况。本规定的基线是指没有开展碳汇造林活动时地表植被、土地利用、人为活动、碳库的状况。指在碳循环过程中,地球系统中碳储存的形式和场所。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碳库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生物量、枯死木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 3.3 碳汇 指从大气中清除CO2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中CO2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3.4 碳汇造林 碳汇造林是指在确定了基线的土地上,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并对造林及其林分(木)生长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开展的有特殊要求的营造林活动。 3.5 计入期 又称管理运行期,指对项目进行管理并可进行碳汇计量和监测以及发证的时间周期。 3.6 碳泄漏 由项目活动引起的、发生在项目边界外的、可测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本规定的碳泄漏主要指造林、抚育、护林过程中使用运输工具燃烧化石燃料、施用化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

关于加快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思考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关于加快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思考 随着气候逐渐变暖,促进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各国重点开展的工作。在此背景下,通过林业碳汇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拓展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铜鼓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在低碳时代迎面而来的今天,越早进入碳汇市场越早受益。 一、碳汇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涉及林业、农业、能源等16个领域。在林业中主要体现为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所谓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测定林木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但并不是现有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储存都可以称为林业碳汇,必须通过实施项目来增加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储存才可产生。专家研究表明,森林每年每生长出1立方米的蓄积量,平均吸收吨二氧化碳,释放出吨的氧气。森林几乎可以被称为天然且最经济的“吸碳器”和“固碳机”。林业碳汇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的手段,也是国际社会公认减少二氧化碳的有效途径。 (二)碳汇交易。碳汇交易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易。卖方,指通过实施碳汇开发项目从而产

生碳汇的业主,将开发的碳汇在交易所挂牌出售。买方,即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在无法降低国家规定的碳排放标准时,可以采用购买碳汇的方式抵消碳排放量。买卖双方的这种交易就是所谓的“碳汇交易”,老百姓通俗地称为“卖空气”。目前,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9个碳汇交易试点中心。我省于2016年8月正式成立了江西省碳排放交易中心,初步确定了170多家企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企业名单,今年起省内可开展碳汇交易。 (三)开发流程。林业碳汇项目从开发至交易共有6个步骤,时间跨度预计为10-15个月,项目实施期一般为10―20年。步骤依次是:开发―审定―备案―监测―核证―签发。1.开发。由项目业主委托咨询机构,依据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撰写项目设计文件。2.审定。项目设计文件完成后,递交由国家发改委备案的第三方审定机构进行审查、网上公示等。3.备案。对于通过审定的项目,组织专家组评审,递交地方和国家发改委进行备案。4.监测。项目获得备案后,即表示如果项目按计划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业主或委托咨询机构对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报告。5.核证。项目业主按照监测报告计算碳减排量,并按项目设计中预定期限接受核证机构的核证,并出具减排量核证报告。6.签发。获得核证报告的项目,即可以向国家发改委申请签发核证碳减排量。发改委收到申请后,组织专家进行技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碳库及碳汇潜力的时空动态分析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碳库及碳汇潜力的时空动态分析 林光辉1,2* 卢伟志1 陈卉1 王参谋1 李蕊1 杨盛昌1 张宜辉1 陈鹭真1 王文卿1 1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厦门 361005 2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摘要:随着对海洋“蓝碳”研究的日益深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特别是在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以及碳汇潜力方面。本文通过综述当前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等滨海湿地碳循环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本研究组近几年来开展的野外研究工作,揭示红树林等滨海湿地碳库(植被生物量碳库以及沉积物有机碳库)的现状及其碳汇潜力。研究结果显示:(1)单位面积基础上盐沼、红树林和海草床分别比成熟的热带雨林能封存高得多的碳,全球的盐沼、红树林和海草床每年可固定的碳足以抵消全球因使用交通工具释放碳总量的1/3左右;(2)不同地点以及不同群落类型的红树林生物量碳库(单位面积生物量)存在较大的差异;(3)红树林沉积物有机碳密度随着沉积底质和群落类型的不同存在显著的差异;(4)红树林湿地显示出较强的固碳能力,广东湛江和福建云霄两地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净生态系统交换量相近,且略低于美国佛罗里达的红树林,但显著高于同纬度的陆地生态系统;(5)红树林碳库与河口以及周边海域联系紧密,在潮汐作用的影响下,红树林的掉落物不断输送到周边海域,影响了近海海洋碳的循环与平衡。由此可见,全球范围的红树林等滨海湿地恢复和保护可以有效抵消人类活动每年向大气排,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会对红树林碳库及其动态变化产生显著影响。放的CO 2 关键词:滨海湿地;生物量;土壤碳;红树植物;碳收支;碳通量;气候变化*通讯作者:lingh@https://www.doczj.com/doc/605599786.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3001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前期研究专项(2009CB426306)、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5009) 28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商丽09财政学2009020203016 一、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GDP每年都以较高的增速运行,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三大出口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处在快速发展中,并且还将在今后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持续这种快速的增长。30年的高速发展使我们不但从传统的“短缺经济”走向了真正意义的“买方市场”,而且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除了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我们的钢铁产量、煤炭产量、水泥产量、发电量、玻璃产量均成为世界第一。 但是目前,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布局和结构,都存在着过分依赖资源、资本、环境的投入,充分利用但又比较倚重低价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而自主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不足等问题。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外源型的产业结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变化。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我国对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导致增加对进口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依存度。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极端天气也使得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如果这种气候变化趋势得不到缓和,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的“三高”企业较多,单位GDP能耗大排污多,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高。全国企业存在着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层次偏低、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特点。我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突出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削弱,亟待形成新的优势。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二、关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理论文献综述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知识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知识 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电力和航空等8个重点高耗能行业的近万家企业被纳入到履约范围中。同时,作为碳市场的一种重要的补充机制,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也将迎来一个更加迅猛的发展。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作为碳市场的抵消机制将会受到众多履约企业的青睐。作为兼具社会效应、生态文明效应和经济效应的林业碳汇项目则有望成为众多自愿减排项目类型中最受关注的一类项目。植树造林,形成碳汇,取得碳收益,以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反哺林业,必将成为加快绿色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要“大力增加森林碳汇”,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要增加到45亿立方米。国家碳交易主管部门也非常重视农林碳汇类自愿减排CCER项目的开发工作,在今后出台的全国碳交易抵消机制中也将有相应的倾斜政策鼓励各类碳汇项目的开发和申报。从市场表现来看,碳汇类项目的交易价格也表现不俗。仅以北京碳市场为例,截至2016年8月19日,林业碳汇类项目已累计实现成交27笔,成交量达到7.2万吨,交易金额266万元,成交均价达到36.57元/吨,成交价格远远高于一般类型的CCER项目。借助利好政策,相信在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后林业碳汇CCER项目的开发与交易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林业碳汇类项目开发的条件与评估

1. 目的明确 首先要求的是明确造林目的,理论上来讲,碳汇造林项目仅仅是指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的造林活动,是对造林和林木生长全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进行的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活动,这就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造林活动,比如以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的的经济林(果树、桉树、橡胶树等)和苗圃林就很难被认定为碳汇造林。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3月1日已网上公示的93个林业碳汇类项目中,碳汇造林项目64个,森林经营碳汇类23个,竹林经营碳汇项目5个,竹子造林1个,主要树种是以马尾松、杨树、湿地松、杉木、樟子松、落叶松为主的乔木林、灌木及竹林(毛竹)。所以说,从要求上看碳汇造林绝不是以砍伐和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造林活动。 2. 条件具备 造林目的明确后,接下来就看项目是否具备开发条件。额外性、基准线、碳库选择和碳层划分等方法学中的技术问题就不在这里深入讨论了,我只把开发林业碳汇项目的最基础、最重要的条件给大家解释一下,那就是:土地合格性问题。 1)以碳汇造林项目的要求为例,项目活动的土地应该是 2005 年 2 月16 日以来的无林地(不同时满足郁闭度≥0.2,连续面积≥1亩,成林后树高≥2米这三个条件),简单的说就是在无林地上新造林。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就是在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有林地(须乔木林,灌木林不行)上进行的林业经营抚育活动(如补植补造、树种更替、林分抚育、采伐复壮等综合措施),也是要求在2005 年 2 月

森林碳汇及潜力

森林碳汇及潜力 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大气中CO2浓度急剧上升及由此导致的温室效应及气候异常成为目前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1]。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CO2的重要碳库,维持着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碳库的86%以上和土壤碳库的73%。森林每年光合作用固定的碳约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2/3,相当于人类活动所释放碳量的10倍之多。森林碳库发生细微的变化就会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碳循环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因此,准确地估算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现状,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对合理经营和管理森林、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的增加也具有重要意义[3]。近20年来,国内外学界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碳密度和碳汇功能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4-6],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层面上或是国家层面上的森林整体碳储量估算研究[5-8]。这些研究由于涵盖的生物气候类型、植被类型、基础数据来源、研究方法、数据处理模型等的复杂多样,估算的结果存在很大差异,彼此间也缺乏可比性。另外,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主要关注于乔木层,对林下植物、枯落物和土壤碳库的研究较少,以致结果不能直接用于指导较小尺度上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的经营管理,需要对省、地、县等不同区域层面的森林碳库分别进行研究。贵州省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也是我国木材主要产地和生态建设的主要阵地。但是缺乏关于贵州省森林生态

系统碳储量、森林碳汇等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贵州省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估算其乔木林、竹林、灌木林和经济林碳汇现状,旨在了解贵州省的森林碳汇现状,为我国区域尺度的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以及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循环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持续固碳增汇的森林经营提供科学参考,并据此进一步说明森林碳汇对减少全区域碳排放的重要贡献。 1试验地概况 贵州省地处东经103o36'~109°35'、北纬24°37'~29°13',面积17.6万km2,平均海拔1100m,全省林业用地面积8.77×106hm2,森林面积7.03×106hm2,森林覆盖率39.93%。乔木林5.49×106hm2,竹林1.1×105hm2;活立木总蓄积 3.10×108m3,其中:乔木林蓄积3.03×108m3。 2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森林资源数据为2000~2010年贵州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汇总数据[9]。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当前,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国别合作与博弈的焦点。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为契机,形成新的执政理念,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便在未来的产业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方面抢占制高点。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要不要发展以提高碳生产力为标志的低碳经济,专家态度趋于一致。本文也就此谈一些粗浅认识,供大家讨论。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如果还把GDP 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GDP;如果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的本意背离了,就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相悖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有一种误解认为,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抛弃钢铁、建材等高耗能的产业,因而不能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虽然我国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下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以直接参与新的国际游戏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以利于我国的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 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走低碳发展之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关键。因此,我国应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修订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如可以在规划、项目批准、战略环评的技术导则中加入气候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应加强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各级政府、企业及公众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探索建立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效机制与政策措施,从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推动低碳转型。借鉴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气候变化国家规划,在条件相对成熟时创建碳市场,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制定财税激励政策,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引导企业和社会行为,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二,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为我国未来的低碳发展创造条件。

碳汇基础知识

碳汇基础知识 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外交领域的热点。应对气候变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已被纳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增加碳汇和保护森林减少排放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未来30-50年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成本较低、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全新的惠及全球、全人类的伟大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普及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知识,传播绿色低碳理念,倡导公众参与碳汇林业建设,本报与国家林业局造林司(气候办)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联合开设“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知识看台”专栏,从今天起陆续刊发相关知识,敬请读者关注。 气候变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气候变化定义为: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由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组成所造成的气候改变。 碳汇与碳源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源是指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森林碳汇与林业碳汇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林业碳汇是指森林碳汇与管理政策包括碳贸易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是指可导致大气增温的气体。温室气体的种类很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目前将二氧化碳(CO2 )、甲烷 (CH4)、氧化亚氮 (N2O)、氢氟碳化物 (HFCS)、全氟化碳 (PFCS)、六氟化硫 (SF6)列为管制对象。其中,以二氧化碳为主。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能够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吸收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红外线),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下沿温度升高的现象。因这种作用类似于栽培植物的温室,故称为温室效应。 碳汇林业与碳汇造林

论文—浅谈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及发展之路

浅谈如何认识低碳经济 郭亚军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 )和二氧化硫(SO2 )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新概念,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

粤东地区碳汇林项目造林主要措施

粤东地区碳汇林项目造林主要措施 摘要:全球性的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而林业碳汇作为当前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碳汇林业以适应减缓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了全球共识。本文针对广东省粤北地区碳汇林项目造林措施进行了阐述,对我国林业碳汇项目造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广东省;碳汇林业;发展建议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状况的加剧,不但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而且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势在必行。而发展碳汇林业作为全面提升森林生物量和储碳能力,增加森林碳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之一,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在碳排放量巨大的广东省。数据显示,广东省年排放碳总量高达3亿吨,约达到全国总量的1/10。由此可见,在广东省发展碳汇林业是十分必要的。对此,文章重点阐述了广东省发展碳汇林业项目造林主要措施,以望对相关项目建设有所帮助。 1 扩充宣传力度,提升民众对发展碳汇林业的支持度 碳汇林项目对确保区域经济稳定和谐、快速迅猛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对优化生态环境来说更加重要。然而,对绝大多数居民来讲,他们对碳汇林项目的实施意义并没有充分认可,或者说并不理解碳汇林项目真正意义、具有怎样深刻的价值与内涵。我们对广东某地区居民进行随机调查并明确,碳汇林种植地区对该项目十分了解的民众仅占到20%,而农村地区,这一数字更低,仅有15%,对碳汇林项目完全不了解的城市地区居民高达50%。这一数字说明,林农并没有清醒认识到碳汇林项目现实重要性,为此广东地区应继续扩充宣传,提升碳汇林项目支持度与认可度。宣传渠道应丰富多样,例如应获取林业单位、机关甚至学校的大力配合,通过公益广告、教育培训、重点林区张贴广告等模式,令人们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逐渐加深印象。最终目标在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最大化激发碳汇林项目功能价值。再者,可开展碳汇林项目植树造林活动,打响绿满广东的口号,组建形成包括政府员工、志愿者以及林业科技人才在内的团队,全面深入林区进行现场宣传,通过入户走访,提升宣传管理效果。 2 优化碳汇林业项目保护激励机制,提升实践积极性 由树种分布状况来讲,碳汇林造林项目树种较大一部分形成的经济效益增长速度要慢于经济林。而另一层面,由于没能充分认识到碳汇林造林项目的现实重要性,因而较多林农没能对碳汇林形成强有力的支持,导致保护林区的理念认识并不强。事实上,无论以何种形式加强林业保障管理,均需要遵循三分种、七分管的原则,由此可见管理工作制度以及采用的措施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而,实践工作中不仅应做好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民众自觉主动地加入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队伍之中,还应进一步做好法律制度约束管控,提供完善保障。应逐渐优化碳汇林项目保护管理以及奖惩激励机制,针对一些故意破坏森林的不法之徒应强力打击。可通过道德谴责或是配合必要的经济惩罚等手段管控,对于情况严重的还应追究其刑责。再者对一些主动积极保护碳汇林、具有较高参与热情并为保护碳汇林作出一定贡献的广大群众与干部,则应按照贡献度給予相应的奖励,可以通过物质奖励或是精神奖励等形式开展,营造出一种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当前存在的状况是,通常对于破坏影响碳汇林项目造林的非法行为可作出严厉惩处,然

林业碳汇项目立项报告

林业碳汇项目立项报告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全面落实国家治理 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期,是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攻坚期,是落实 全面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我国将全面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 各项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重大方略;继续深化对外经济开放,更广泛地参与国际治理;继续巩固和深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经济增长 建立在绿色增长、创新增长、包容式增长的轨道上;不断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推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的不断优化,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协调发展、 公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上。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林业碳汇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址及负责人 (一)项目选址 xxx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二)项目负责人

高xx 三、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顺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式增长。为此,公司要求各级单位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和 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等路径,努力实现“做实、做强、做大、做好、做长”的发展理念。 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最高机构为股东 大会,日常经营管理为总经理负责制,企业设有技术、质量、采购、销售、客户服务、生产、综合管理、后勤及财务等部门,公司致力于为市场提供 品质优良的项目产品,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全新服务理念,不断为顾客 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优质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 公司通过了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严格按照上述管理体系的要求 对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等过程进行管理,同时以客户提出的品质要求 为基础,建立了完整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的优质、稳定。 四、项目建设地基本情况 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深入贯彻“双创”战略,主动适应经济 发展新常态,更加注重创新发展,更加注重转型发展,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矿物宝石、生物医药等七大产业,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抢占产业革命竞争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到2020年,

树的碳汇量如何计算

树的碳汇量如何计算 CDM这个项目咱们国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势头非常快。我本来准备了咱们国家在CDM 上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PPT材料,但刚才赵所长在论述中提到了生态建设碳的减排,我又改变了主意,想谈点“森林碳汇减排项目的现状和前景的分析”。应该说温室效应气体对整个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生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我想这个话题可能会和我们所谈的生态问题更紧密一些,也想跟大家共同的探讨一下。森林碳汇是指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CO2吸收并以生物量的形式贮存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的能力。森林的这种碳汇作用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积累,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生物量,是地球碳循环重要的汇和库,它与气候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数据表明,森林每生长1m3生物量,平均吸收1.83t CO2,有着很强的碳汇功能。周国逸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成熟森林在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土壤持续积累有机碳,表现出强大的碳汇功能。实施造林和再造林,增加森林的碳汇量是世界公认的最经济有效的解决CO2上升的办法。由于工业化进程加速,致使燃烧大量化石燃料产生大量CO2,加之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使固碳作用下降,碳汇与碳源不能达到平衡,出现碳失汇,大气CO2浓度增加导致了温室效应,并影响到全球碳循环。降低和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污染物减排,二是吸收温室气体,后者则与森林有着密切联系,这是因为森林具有通过光合作用和森林土地利用可以吸收、固定CO 2的森林碳汇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通常其长期单位成本远远低于通过工业产业升级、利用工业污染治理减排的成本。这也是近些年林业碳汇项目日益受到国际社会普遍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森林碳汇发展背景节能减排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责任。地球向大气层排放的温室气体与日俱增, 削减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保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已经成为共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该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京都审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规定所有发达国家在2008年到2012年间必须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比1990年削减5.2%。有约束的温室气体排放机制为碳交易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国际上碳交易主要有CDM (清洁发展机制)、JI(联合履行)、ET(排放贸易)三种机制。碳交易已成为面对气候变迁的一个市场解决方案。其它一系列气候公约国际谈判中,国际社会对森林碳汇作用越来越予以关注,如《波恩政治协议》、《马喀什协定》都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京都议定书》确立的CDM(清洁发展机制),鼓励各国通过绿化、造林来抵消一部分工业源CO2的排放量。2003年l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9次缔约方大会,国际社会已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碳汇项目达成了一致意见,制定了新的运作规则,为正式启动实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京都议定书》不但规定了41个工

低碳经济考试答案

低碳经济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第1题: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 A:政策支持 B:法律保障 C:节能减排经验 D:技术低 第2题: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 )选择。 A:形式 B:对象 C:地点 D:时间 第3题: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没有( )。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 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 C:强调中国在全球化之下的分工以及对全球所做的贡献 D:政治和外交层面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第4题:()是低碳消费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性消费的桥梁。 A:消费者 B:企业 C:政府 D:社会 第5题:虽然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第6题:()臭氧层耗损也很明显。 A:东极 B:西极 C:南极 D:北极 第7题:离差值增大,表明候变化敏感性也()。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未知 第8题:我国能耗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倍。 A:0.5 B:2.2 C:8 D:10 第9题:近百年来极冰的大量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 A:10-20厘米 B:20-30厘米 C:30-40厘米 D:40-50厘米 第10题:()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纳入GDP碳强度考核指标。

A:“九五” B:“十五” C:“十一五” D:“十二五” 第11题:臭氧层厚度减少(),可使大豆减产20~25%。 A:22% B:23% C:24% D:25% 第12题:90年代初,我国476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近()个。 A:100 B:200 C:300 D:400 第13题:循环经济最广泛的参与主体是()。 A:人 B:政策 C:市场机制 D:自然 第14题:地球表面()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蓝色星球,又叫水球。 A:50% B:60% C:70%

绿色碳基金碳汇项目造林技术暂行规定完整版

绿色碳基金碳汇项目造林技术暂行规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附件3: 中国绿色碳基金碳汇项目造林技术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国绿色碳基金碳汇项目的造林技术,提高造林质量,取得预期效益,依据《全国造林技术规程》,并参照《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下造林再造林模式和程序》和《森林多重效益项目设计标准》等国内外技术标准和规则,结合我国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指导中国绿色碳基金资助的碳汇项目。 第三条碳汇项目应当保证在最大限度地获得碳汇的同时,与项目所在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土保持等相结合。坚持适地适树,提倡多树种、多林种结合。 第四条碳汇项目应当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检查验收。 第五条碳汇项目的计入期(或项目周期)确定为20年。在项目计入期内,必须保证项目成果得到维护。 第六条碳汇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或避免由于项目活动本身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活动排放可能来自于使用机械整地、汽车运输苗木和施肥等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在可能导致排放的项目活动不可避免时,应当按照附件1《造林项目碳汇计量所需参数记录表》要求,详细记录相关情况。 第二章项目地点选择、调查和设计 第七条碳汇项目造林应当以营造生态公益林为主。项目实施地点应当在注重适地适树原则下,优先考虑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如大江大河源头、重要水库周围、西部风沙源、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石油、煤炭开采矿区等。 第八条根据第七条的基本原则,选择实施碳汇项目造林的地点应当满足以下具体条件: 1. 2000年1月1日以前或2000年1月1日以来的无林地。 2. 不具有商业竞争力、存在一定造林技术难度、不具备天然更新能力的土地。 3. 适宜树木生长,相对集中连片,预期能发挥较大的碳汇功能。 4. 有助于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效益。 5. 近5—10年内尚不能纳入国家造林计划。 6. 造林地权属清晰,具有当地政府部门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当地群众具有参与项目造林的积极性,具备开展项目活动的组织、劳力和技术保障。

林业碳汇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林业碳汇投资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林业碳汇项目总论 第二章林业碳汇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林业碳汇报告编写说明 第四章林业碳汇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第五章林业碳汇项目节能分析 第六章林业碳汇环境保护 第七章林业碳汇项目进度规划 第八章林业碳汇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九章林业碳汇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章林业碳汇项目评价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提出理由 围绕“中国制造2025”已明确的任务和措施,加快启动高端装备创新、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重大工程,以及质量品牌提升、发展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针对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启动实施一批市场潜力大、关联程度高、带动能力强、产业基础好的重大项目。通过工程实施提振需求,改造传统产业,推动重点领域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近现代以来,制造业始终是一国经济发展并走向强盛的基础。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强国之路,均基于规模雄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强、发展质量好、产业链国际主导地位突出的强大制造业。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摆脱贫穷与落后,实现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追赶甚至超越,也是通过推动工业化、发展制造业来实现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证明,没有坚实的制造业支撑,必将导致经济体的不断虚化和弱化。鉴此,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吸引和鼓励高端制造回流本土;新兴经济体不甘落后,希望借助更有利的比较优势,编织制造大国梦想。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在“双向挤压”的挑战中杀出一条血路,化挑战为机遇,强筋固本、夯实根基。 二、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

碳汇交易

碳汇交易 碳汇交易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易。即因为发展工业而制造了大量的温室气体的发达国家,在无法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该国家规定的碳排放标准的时候,可以采用在发展中国家投资造林,以增加碳汇,抵消碳排放,从而降低发达国家本身总的碳排量的目标,这就是所谓的“碳汇交易”。[1]简单的说,所谓碳汇交易,就是发达国家出钱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这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的一种有效途径。这种交易是一些国家通过减少排放或者吸收二氧化碳,将多余的碳排放指标转卖给需要的国家,以抵消这些国家的减排任务,并非真正把空气打包运到国外。 在11月11日公布的201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指出,“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这是政府首次在国家级正式文件中对国内碳市场进行表态。同日,环保部表示将在重点区域全面推行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而之前的11月1日,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与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合作开展的全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在浙江义乌正式启动。 种种迹象表明,虽然仍面临系列难题,从政府到部委再到民间,实行强制性碳减排交易,建立碳交易市场体系,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紧迫性已获共识。林业碳汇因操作成本低、效益好、易施行,或成整个碳交易市场突破口。 义乌交易试点 11月1日,全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在浙江义乌正式启动。试点启动仪式上,有10家企业签约认购了首批14.8万吨林业碳汇,每吨价格为18元。这一项目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与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合作开展,被认为是中国企业第一次自愿购买碳汇林。 根据资料,此次林业碳汇指标来自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于2008年在全国首批实施的6个碳汇造林项目,分别为北京市房山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甘肃省庆阳市国营合水林业总场、广东省龙川县、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和浙江省临安市毛竹碳汇造林项目。项目计入期均为20年,经审定的净碳汇量共为148572吨。 这仅是中国庞大的森林资源中被发掘的一个微小部分。中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49亿立方米。中国有世界首位的人工林保存面积0.62亿公顷。目前中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78.11亿吨,据估计,中国森林的6项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量达到10万亿元。但中国森林碳汇功能的巨大潜在量,并不等同于大片的“碳汇林”。《京都议定书》规定,实施项目的土地必须是过去50年以来的无林地或1990年以来的无林地。除了满足对土地的基本要求外,还需要制定方法学、证明额外性(也就是确认森林增加了二氧化碳吸收能力)、避免碳泄漏等。此外,项目要经过参与国家政府和主管机构批准,最后由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批准、注册,才可进行真正的交易。 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森林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建华表示,林业碳汇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存在可逆转的风险。20年期间,可能会有不可能抗拒因素,导致碳重新释放到大气,比如火灾等;这点不如工业减排项目立竿见影。在朱建华看来,跟大型企业改造设备,或者风力发电这样的项目相比,目前即使是比较大的碳汇林项目,也有数量级的差别。正因为如此,森林碳汇交易在整个碳交易市场中的份额还微乎其微,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待成熟。

中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中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在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责任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 在全球碳排放激增,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这对我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目前,我国碳排放总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如何减少单位GDP能耗、降低能源碳排放强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已经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低碳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十一五”规划提出了“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但是趋利性的经济个体在缺乏合理政策激励的情况下不会自觉参与低碳体系的构建。因此,保持碳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目标、制定合理的政策机制,以建立有限增长的低碳体系,应该成为我国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的重点。纵观世界各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行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能源效率在工业化阶段,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最为有效的方式,而且能源效率提高的空间非常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最先进的技术有,最落后的技术也有。像钢铁行业,中国有一些领先技术,例如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吨钢的综合能耗水平比较低,但小炼钢和落后技术则能耗高、排放多。这就意味着要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在交通运输领域,我们也有很多工作可做。航空交通耗费的燃油量比地面交通高很多:与低效率的小汽车相比,高出一倍以上;与大容量的公交,与高速铁路相比,至少高出三倍、四倍。现在北京到上海的空客一小时一趟,将来高速铁路要是建好了,每小时一趟,基本上就不需要飞机了,同样便捷的服务,但排放量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五分之一。 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很丰富,虽然可再生能源成本较高,但相当一部分已经商业化。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农村的小沼气,运用得很普遍;水电、部分发展较好的风电(如新疆塔里木的风电)等,也非常有竞争力;中国每年所利用的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折合标煤约三亿吨,如果每年的商品能源消费总量是30亿吨,生物质能占了10%。已经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可以进一步推广。中国有广袤的戈壁滩,如果太阳能发电技术成熟,戈壁滩的开发前景将非常广阔。现在我们就可以进行研发投入,做好前期准备。交通领域,汽车不再只烧石油和液化天然气,我国应大力研发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除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很多大文章可做,核能也很有前景。英国长期以来反对核能的声音很强,现在为了搞低碳经济,又把发展核能提到议事日程,准备进一步更新和新建核电站。美国也启动了新的核能计划。目前的核能利用,尽管在核废料处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相对来讲它是经济可行的;从安全的角度看,核电大国——法国就没有发生过核事故 三、引导消费者行为通过提高消费者的节能意识来加速低碳经济建设进程,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其一,对于消费者行为,要有相应的经济政策措施对奢侈浪费加以限制。要对公共消费加以控制。其二,要对公共消费加以控制。中国的公共消费浪费特别多,在高速公路上跑的小汽车多数是公车;办公大楼里,空调用电等浪费也很多。在一些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公共消费的低碳化,部长也乘坐公共交通。所以,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