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单元测试(解析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单元测试(解析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单元测试(解析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单元测试(解析版)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一、选择题

1.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

A. 规模的大小

B. 重要的程度

C. 付出租金的高低

D. 人数的多少

2.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化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不包括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B.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C. 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心,但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不大

D. 城市化必将扩大城乡之间的差距

3.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 工业用地

B. 住宅用地

C. 商业用地

D. 交通道路用地

4.城市中的各项活动需要利用一定的土地,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属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是()

①商业用地②交通用地③政府机关用地④绿洲农业⑤住宅用地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④⑤

(2)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各类功能区之间界线分明

B. 商业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 工业区多位于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D. 住宅区低级住宅区与中高级住宅区存在分化

5.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A. 一环路

B. 二环路

C. 三环路

D. 环城路

(2)近年来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⑤人口向郊区迁移

A. ①②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3)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沿线迁移,主要原因是()

①二、三环路沿线地租比市中心的低

②市中心交通拥堵

③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④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⑤市中心人口减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④

6.读我国某市城区规划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富居家具城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B. 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

C. 靠近家具生产厂,以减少运输费用

D. 靠近国道,便于产品出口

(2)图中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最突出的优势是()

A. 接近银行,便于金融流通

B. 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集中

C. 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无

D. 该处地价高,可显示企业实力

7.读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漫画所反映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城市化导致()

A. 河流污染加剧

B. 农业用地面积减少

C. 土地荒漠化加剧

D. 热岛效应增强(2)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漫画所反映的问题有()

A. 控制城市规模

B. 加快经济发展

C. 建设绿化带

D. 合理布局城市道路

8.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某城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读下图“该城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功能区属于()

A. 行政区

B. 商业区

C. 住宅区

D. 工业区

(2)“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A. 地租水平的差异

B. 人口流动的差异

C. 环境承载力的差异

D. 汽车拥有量的差异

9.从城市的选址角度看,上海、伦敦、曼谷三城市的共同之处在于()

A. 居于灌溉条件便利的大河冲积平原中央

B. 邻近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

C. 位于河流入海口处

D. 位于当地物资易于集聚的军事要冲

10.近年来由于各地房价迅速上升,使得工薪阶层的买房梦难以实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地开始兴建廉租房,以解决困难家庭的住房困难。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可兴建廉租房小区的是()

A. B

B. C

C. D

D. E

(2)该图城市用地中,规划较合理的是()

A. 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可以大量兴建住宅

B. 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

C. C地位于城市边缘,濒临湖泊,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区

D. 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场

(3)若规划建设一个大型的水泥厂,应该布局在该市的()

A. 东南郊区

B. 东北郊区

C. 西南郊区

D. 西北郊区

11.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读图回答问题。

(1)图例中甲、乙、丙、丁对应功能区,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工业区

B. 乙—住宅区

C. 丙—商业区

D. 丁—仓储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城市空间结构呈多核心模式

B. 城市铁路布局合理,便于居民出行

C. ①、②两地最适宜规划高级住宅的是①地

D. ③、④两地最适宜规划为化学工业园区的是③地

12.下表为某省四类不同等级城市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情况统计表(“∨”表示该城市具有该项职能)。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1)由表格信息,可以推断空间分布密度最大的城市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由表格信息推断四类城市中()

A. ①类城市服务范围最小

B. ②类城市服务范围最大

C. ③类城市等级最低

D. ④类城市等级最高

13.城市化进程的本质内容是()

A. 人口向城市集中

B. 城市规模扩大,大量人造景观出现

C. 郊区面积扩大

D.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14.下图中从自然条件考虑,最可能发展为港口城市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研究城市服务范围的意义()

A. 是进行行政区划的基础工协作

B. 是进行城市等级划分的前提

C. 对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D. 为城市交通点和线的布局提供依据

16.关于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叙述正确的是()

A. 设计者把居民点设置为四级

B. 这样设置是根据该地的自然条件来设置的

C. 设计者尽可能的把高一级居民点设在低一级居民点的边缘

D. 设计者尽可的把高一级居民点设在低一级居民点的中央

17.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 。下图所示为某地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有关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

B. 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C. 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

D. 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转变生活方式

二、综合题

18.某城市棚户区改造前(如图甲),雨季内涝严重;改造后(如图乙),容积率和绿地率都发生很大变化,成为当地颇有品质的小区。容积率是规划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总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绿地率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据此回答问题。

(1)此地改造后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据此推断改造后容积率与绿地率的变化是()

A. 容积率上升,绿地率上升

B. 容积率下降,绿地率下降

C. 容积率上升,绿地率下降

D. 容积率下降,绿地率上升

(2)改造后的积极意义是()

A. 气温日变化增大

B. 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

C. 居民人均用电量增大

D. 人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19.读某城市规划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

区,则①功能区为________,③功能区为________。

(2)a、b、c、d四处中,宜建立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原

因是________。

(3)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企业是________,分析该工业

布局该处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9年4月1日,我国决定在保定市的雄县、客城、安新三县设立雄安新区,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先开发新模式。雄安新区将建设成绿色、智慧、现代新城,打造优美生态.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材料二雄安新区示意图

(1)雄安新区的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必要性。(2)建设生态雄安新城,除加强宣传、教育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21.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布局图,且布局合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b、c表示的功能区,并说明a功能区布局理由。

(2)因城市发展需要,现欲在甲处规划建设一钢铁厂,请说明其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哪一地最有必要兴建绿化带?请说明理由。

22.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城市用地中,一般________用地所占的面积为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地。

(3)近年来,该地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你认为该城区最可能往哪个方向扩展?并简要说明理由。(4)现拟在甲地建立一大型钢铁工业厂,试从环境的角度评价这种布局的合理性。

23.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的长江两岸城区商品房均价与住宅土地均价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

(1)对比该城市的商品房均价和住宅土地均价两条曲线可知( )

①两条线的起伏均较大,并呈现阶梯状变化

②长江西北区比长江东南区商品房均价总体水平高

③商品房均价最高的区域有可能靠近中心商业区

④商品房均价为住宅土地均价的三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该城市应是( )

A. 重庆

B. 武汉

C. 南京

D. 上海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分析】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付出租金的高低.

故答案为:C.

【点评】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商业影响最大,靠近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商业企业家愿意付很高的租金;对工业影响最小,因为工业生产一般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所以远离市中心.

2.【答案】B

【解析】【分析】城市化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B正确;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心,会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点评】考查城市化基础知识。

3.【答案】B

【解析】【分析】在城市的各类土地利用中,一般城市住宅用地约占40%--60%,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城市各类土地利用方式的基本分布特征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4.【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绿洲农业指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地方的农业。因此绿洲农业用地属于农业用地,排除与④有关的选项,故C正确。

(2)住宅区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二者往往背向发展,故D正确。

城市中的各功能区以某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存在其他用地类型。

如住宅区中常存在商店、工厂等,只是商店和工厂用地面积所在比例较小而已,故A错误。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为住宅用地,故B错误。

工业区多位于城郊,商业区多分布于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故C错误。

故答案为:(1)C (2)D

【点评】(1)小问考查城市的功能分区。

(2)小问考查城市的功能分区发展变化。

5.【答案】(1)C

(2)B

(3)D

【解析】【分析】⑴根据图示及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知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付租能力大于工业付租能力转移到三环路,住宅区可拓展到三环路。

⑵由于市中心用地紧张、地租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工厂纷纷外迁。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为人们上下班提供方便,有利于工厂外迁。

⑶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交通,近年来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一方面由于此地地租较低,能够减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心交通拥堵;更重要的是二、三环路交通便利,能够为商业活动带来大量消费人群,满足其市场需求。

故答案为:(1)C(2)B(3)D

【点评】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影响因素。(1)根据示意图得知,各类土地的付租能力决定了它们距离市中心的远近。(2)本题考查工业外迁的原因,主要从工业本身以及环境角度考虑即可。(3)本题考查商业的布局因素,结合近年来布局的改变,认识到商业布局因素的变化。

6.【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富居家具城位于在主要国道和城市的公路的交叉口,主要考虑交通条件,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选择A。(2)图中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位于城市的中心,消费人群集中,有利于销售,选择B。

故答案为:(1)A(2)B。

【点评】主要考查商业中心布局,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大型商业中心主要布局在城市的中心,接近消费人群,增加销售份额。

7.【答案】(1)B

(2)A

【解析】【分析】(1)漫画中农民在楼顶放牛,说明城市化占用了大量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生存艰难。反映了农业用地面积减少,故选B。(2)漫画反映了城市化导致耕地减少,可控制城市规模,减少城市化占用耕地。故选A。

8.【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早晨人口流出多,晚上人口流入多,符合住宅区的人口流动特征,所以C正确。(2)住宅区一般是晚上停车多,其他功能区一般是白天停车多,可以错开使用,所以B正确。

9.【答案】C

【解析】【分析】从城市的选址角度看,上海、伦敦、曼谷三城市的共同之处在于位于河流入海口处,C 对。不是灌溉条件便利的大河冲积平原中央,A错。上海附近矿产资源缺少,B错。位于当地物资易于集聚的河口平原,不是军事要冲,D错。

10.【答案】(1)C

(2)C

(3)A

【解析】【分析】(1)题干中的廉租房即低级住宅区,C地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应该是高级住宅区,B项不符合题意;B、E两地同属城区,地租较高,故A、D项不符合题意;D地位于城市郊区,地价较低,可兴建廉租房,故选C。(2)A地地处市中心,地租高,适合发展商业区,所以A 项错;B地虽交通便利,但离市中心较远,地价非最高,所以B项错;C地位于城市边缘,濒临湖泊,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区,C项正确;D地虽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但离市中心较远,交通通达度较低,不适合兴建大型商场,所以D项错。故选C。(3)水泥厂有大气污染,区位选择应注意把工厂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以减少对城区的污染。通过图例中的风频图显示,该地的最小风频在东南方向,所以水泥厂应该布局在该市的东南方向。故选A。

【点评】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考虑风向:主导风向的下风处,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宜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处;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区及河流上游,尽量布置在下游;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

11.【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乙可能是住宅区,所以B正确。(2)城市空间形态呈组团状,但是没有出现多中心的结构特征;A选项错误;铁路穿过居民区不利于居民出行,B 选项错误;因为①地位于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此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不利于建设居民区,而②地位于河流以东是城市用地;C选项错误,③地位于河流的下游,同时又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适合建既污染水源,又污染大气的化学工业园区。

12.【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城市级别越高,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广,同等城市之间的距离越远,数量越少,则空间分布密度越小,故④正确。答案选D项。(2)②中心地级别最高,服务职能最多,服务范围最大,B对,A、C、D项错。

【点评】考查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

13.【答案】A

【解析】【分析】城市化过程就是指农村地区变成城市地区,农业人口变成城市人口的过程,所以本质就是人口往城市集中的过程,故A正确;城市规模的扩大只是城市化的表现之一,所以B错误;城市化就是把郊区变成市区的过程故C错误;产业结构的转变也是城市化的表现故D错误。

【点评】考察城市化的过程与标志。属于理解记忆知识点,难度不大。

14.【答案】A

【解析】【分析】直接根据图示的海陆轮廓、河流等因素对港口发展的影响分析,根据图示①位于河流入海口,河运联系海运,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且位于海湾内,可避风浪。故最可能发展为港口城市。【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掌握影响港口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并能结合图示的河流、海陆轮廓等因素综合比较分析即可。

15.【答案】C

【解析】【分析】A行政区划的基础是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B城市等级划分的前提是城市人口数量;D研究城市服务范围不能得到人员来向,所以不能为城市交通点和线的布局提供依据;C根据城市的服务范围可以简单的推断城市未来的发展前景,对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意义;故选C。

【点评】考查城市服务范围的研究意义;城市的服务范围对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16.【答案】D

【解析】【分析】A设计者把居民点设置为三级;B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居民,获取利润,距离应大致相当,显然不是根据自然条件设置的;C高一级居民点设在低一级居民点的中央,最大限度地方便圩田上的全体居民;故选D。

【点评】考查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荷兰圩田居民点高一级居民点设在低一级居民点的中央,最大限度地方便圩田上的全体居民,同级居民点服务人口大致相当,为最大限度地方便居民,获取利润,距离应大致相当。

17.【答案】B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图中乙区域的人文城市化指数高,说明该人口素质较高,人文城市化较水平高;但该区域景观城市化指数低,说明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人文城市化与景观城市化不相适应,所以在今后要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点评】本题考查城市化的特点,考查读图分析的能力。

二、综合题

18.【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对比,改造前后增加了住房的容积率,房屋由平房变为楼房,绿地面积增加。(2)改造前后,绿地面积增加,调节了气温的日变化和减小径流变化。用电量增大不是积极意义。【点评】(1)本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读图分析的能力。(2)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积极意义是有利的影响。

19.【答案】(1)住宅区;工业区

(2)b;地势高,环境优美;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大气污染小,空气质量好;位于城市河流上游,水污染小

(3)电解铝工业或有色金属冶炼;临近铝土矿产地,原料丰富;接近火电站,电力充足;地处城市郊区,对城市环境污染小;地处城市河流下游,远离水源地;地处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对城市空气污染小;交通便利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合理规划等相关知识。

(1)本题主要考查功能区的分布,读图分析可知,②占地面积小,且位于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最高,应为商业区;①分布在商业区外围,占地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③位于城市外缘,交通干线附近,且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应为工业区;④位于河流上游,盛行风向的上风向,环境优美,应为文化区。(2)高级住宅区对环境质量要求高,一般布局在城市外缘,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与高坡、文化区相连,故应布局在b处。

(3)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河流的下游,水源充足,铝土矿资源丰富,接近火电和煤炭,能源丰富,因此该地适合电解铝工业或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从该工业对地理环境影响来说,甲地地处城市郊区,对城市环境污染小;而且地处城市河流下游,远离水源地,对河流的污染较小,地处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对城市空气污染小;附近交通便利,便于产品的运输。

故答案为:(1)住宅区;工业区。(2)b;地势高,环境优美;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大气污染小,空气质量好;位于城市河流上游,水污染小。(3)电解铝工业或有色金属冶炼;临近铝土矿产地,原料丰富;接近火电站,电力充足;地处城市郊区,对城市环境污染小;地处城市河流下游,远离水源地;地

处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对城市空气污染小;交通便利。

【点评】在城市的各个功能区里,住宅区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商业区占地面积最小。高级住宅区,布局在上风上水,往往和文化区毗邻。

20.【答案】(1)北京人口众多,交通拥堵;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用地紧张,地价高;社会管理难度大,城市化问题突出。

(2)布局城市功能区;发展高新产业,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白洋淀,发挥湿地对城市调节作用;新区规划采用组团状城市形态。

【解析】【分析】(1)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实际考查过快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压力大、环境污染等问题。

(2)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为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发展高新产业,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白洋淀,发挥湿地对城市调节作用;新区规划采用组团状城市形态等。

故答案为:(1)北京人口众多,交通拥堵;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用地紧张,地价高;社会管理难度大,城市化问题突出。

(2)布局城市功能区;发展高新产业,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白洋淀,发挥湿地对城市调节作用;新区规划采用组团状城市形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城市的合理规划布局,难度中等。

21.【答案】(1)a功能区占地面积小,且位于市中心附近,为商业区;b功能区为住宅区;c功能为工业区。

(2)合理。甲处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原料充足;位于较小风频上风向,空气污染基本不会影响到城区;位于河流沿岸,水运便利,且有充足的水源。

(3)③地。绿化带应建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图中①③两地应建绿化带,①地有天然的河流作为防护带,所以最有必要建绿化带的地方是③地。

【解析】【分析】(1)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住宅区位于商业区外围,占地面积最广;工业区位于城市的郊区。a位于市中心附近,为商业区;b占地面积最大,分布在商业区外围,为住宅区;c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

(2)钢铁厂布局要考虑原料、水源、动力、环境等诸多因素,布局时应尽量靠近煤铁等资源、水资源,远离城区,并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由风频图可以看出,该地最小风频位于西南和西北方向,甲地铁矿资源丰富、靠近河流、位于西南方向的城市郊区,适宜布局重工业区。

(3)绿化带应该布局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主要是为了减轻对住宅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图示①③位于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①处有河流作为天然防护带,所以③地最有必要建立绿化带。

故答案为:(1)a功能区占地面积小,且位于市中心附近,为商业区;b功能区为住宅区;c功能为工业区。

(2)合理。甲处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原料充足;位于较小风频上风向,空气污染基本不会影响到城区;位于河流沿岸,水运便利,且有充足的水源(3)③地。绿化带应建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图中①③两地应建绿化带,①地有天然的河流作为防护带,所以最有必要建绿化带的地方是③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功能区的布局,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一般而言,城市功能区由中心到郊区,依次为商业区、低级住宅区、工业区。

22.【答案】(1)住宅

(2)①

(3)东(东北);理由:交通便利;土地面积广阔;沿河流分布,水源充足,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受污染影响较小。

(4)优点:位于当地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较轻;位于河流的下游,对城区水源污染较少。缺点:(排放的固体废弃物)会大量占用耕地;对下游的农业用水造成污染;可能会加剧当地环境污染。

【解析】【分析】(1)城市中住宅区面积最大。(2)大型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大,对交通条件要求高,应建在交通便利的郊区,①地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利,最合适。(3)城市向东发展;东部交通便利、土地面积大、沿河流分布,水源充足。(4)甲地位于当地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较轻;位于河流的下游,对城区水源污染较少。但会大量占用耕地、对下游的农业用水造成污染、可能会加剧当地环境污染。

【点评】三大功能区的特点、分布及原因

功能区形态特征分布及原因商业区呈点状或条状占地面积小,人口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是城市的核心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原因: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②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工业区集聚性强,成片分布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协作强,导致集聚,又因环保、地租、交通等因素导致分散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原因:①减轻对市区污染;②交通便利,降低运输成本住宅区呈片状、团状、点状分布占地面积大,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原因:①环境优良;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原因:①便于工人上下班;②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

23.【答案】(1)B

(2)B

【解析】【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长江西北区两条线的起伏均较大,并呈现出阶梯状变化,而长江东南区两条线起伏均较小,①错;长江西北区比长江东南区商品房均价总体水平高,②正确;中心商务区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心,地价最高,且地价由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故商品房均价最高的区域可能靠近中心商务区,③正确;由图中数据可看出,商品房均价并未达到土地均价的三倍,④错。

【小题2】据图可知,长江西北区有汉江注入,可知该城市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应为武汉。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城市自然地理区位,也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江三角洲多水而质地黏 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江三角洲人口 越来越稠密。(人口迁移)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 地。 现代社会: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江三角洲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 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RS):概念:所谓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 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最重要)→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 特点和优点: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而且节省人力、财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 s 内的位移是12 m B .3 s 内的位移是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 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3 s 末的速度为零 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物体做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5 m ,则该物体( ) A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 B .第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全套练习

第一章地球光照图的判读专题 基础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图中经线的经度间隔是均匀的),回答1~3题。 1.读图(图中经线的经度间隔是均匀的)图中C点的昼长为( C ) A.24小时B.12小时 a C.20小时 a D.10小时 2.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B ) A.太原 a a B.长春 a a C.南昌 a a D.昆明 3.图中C点在半年后的夜长为( C ) A.4小时 a a B.10小时 C.20小时 a a D.24小时 【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信息可知,图中C点所在的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是,昼夜之和是24小时,所以其昼长约是20小时。第2题,图中所示日期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且位置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第3题,半年后,时间为北半球冬至日,C点的夜长等于其在夏至日时的昼长。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4~6题。 4.四幅图中所示季节相同的是( C ) A.甲、乙B.甲、丁 C.乙、丁D.丙、丁 5.四幅图中,北京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的是( C ) A.甲B.乙

C.丙D.丁 6.四幅图中,反映一年中上海的日落时间最早的是( A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从各图中晨昏线与经纬线的位置关系可推知,甲图表示12月22日即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白昼最短,上海日落时间最早;乙图表示北半球夏季,北极有极昼出现,丙图表示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丁图表示北极有极昼,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季。 二、综合题 7.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夏至__(节气)日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__15__时(地方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B__,昼长是__18__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23°26′N,45°W)__。 (4)图中ED表示__昏__线,DC表示__晨__线。(填“晨”或“昏”)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__。 (6)A点的地理坐标是__(23°26′N,0°)__,B点的日出时间是__3:00__。 综合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下面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左图中阴影部分又表示西半球,P地日期为某月22日,据此完成第1~2题。 1.昏线所在的经线是( B ) A.0°经线B.160°E经线 C.180°经线 a D.20°W经线 2.此刻,地球位于上面右图中公转轨道的位置和北京时间分别为( D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复习学案+经典试题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 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不同:①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3、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例题:读“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 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

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地理环境对区域工业发展影响显著: 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GIS)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大众化应用 一遥感(RS)-----获取信息 1 概念: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 工作原理:不同地物或同种地物的不同性状,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不同 3 工作过程:目标物辐射和反射电磁波→传感器收集传输→遥感地面系统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4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 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效率高;受限制少;提高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 5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获取信息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1 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2 组成: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共24颗,其中21颗工作卫星, 3 颗备用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 作用和优点:为用户提供---三维坐标、速度、时间 优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正式

秀全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数学 第二章单元检测(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函数32+=-x a y (a >0且a ≠1)的图象必经过点 (A )(0,1) (B ) (1,1) (C ) (2,3) (D )(2,4) 2.函数lg y x = A.是偶函数,在区间(,0)-∞ 上单调递增 B.是偶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 C.是奇函数,在区间(0,)+∞ 上单调递增 D .是奇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 3.三个数6 0.70.70.76log 6, ,的大小关系为 A . 60.70.70.7log 66<< B . 60.7 0.7log 60.76<< C .0.7 60.7log 660.7<< D . 60.70.70.76log 6<< 4.函数12 log (32)y x = - A .[1,)+∞ B .2(,)3+∞ C .2(,1]3 D .2[,1]3 5、已知镭经过100年,剩留原来质量的95.76%,设质量为1的镭经过x 年的剩留量为y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是 (A )y =(0.9576) 100 x (B )y =(0.9576)100x (C )y =( )x (D )y =1-(0.0424) 100 x 6、函数y =x a log 在[1,3]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1,则a = (A ) (B ) 2 (C ) 3 (D ) 7、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2)上不是增函数的是 (A ) 0.5log (3)y x =- (B ) 12+=x y (C ) 2x y -= (D )x y 22= 8、函数 与 (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只可能是 1009576.02131x a y =x y a log -=1,0≠>a a 且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必背版(完整版)

1 第一章行星地球 2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3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4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5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6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7 8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9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10 11 河外星系 12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3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14 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15

16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17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8 19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0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21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 22 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23 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4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25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26 活动); 27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28 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29 30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31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32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doc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城市与城市化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的知识点,为了方便同学们查看,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一)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4、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6、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7、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8、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9、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高考学习网:https://www.doczj.com/doc/649821078.html,/dili/) §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具有过渡性质。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1)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2)异:①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也是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江三角洲。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4、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 5、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6、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7、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1)早期: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农业社会: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人口越来越稠密。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3)农业社会后期:①工商业的发展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③今天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 2、遥感:(RS)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传感器(关键装置)→遥感地面系统→成果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 小题, 1-10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 分。11-18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 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B.Zn→ Zn2+C.H2→H2O D.CuO→CuCl2 5.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C.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D.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7.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 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 C.2H 2O22H2O+O2↑D.CaCO3CaO+CO2↑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11.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A.2NaBr+Cl2=2CaCl+Br2 B.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 C.2H2S+SO2=2H2O+3S↓D.2CO+O2=2CO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朝阳二高中第二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部分对给2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大的物体也可以看作质点 C、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 D、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 2、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3m ,则() A、物体前3s内通过的位移是6m B、物体第3s末的速度为3.6m/s C、物体前3s内平均速度为2m/s D、物体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正确的说法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B、自由落体的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 C、在地球表面上各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在地球表面上经度较大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较大 4、某质点作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式为v =(2t + 4)m/s ,则对这个质点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4 m/s B、加速度为2 m/s2 C、在3s末,瞬时速度为10 m/s D、前3s内,位移为30 m

5、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有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公式a =(v t ? v 0)/t 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a 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v t ? v 0)成正比,与速度改变量所对应的时间t 成反比 B .由公式a =(v t 2 - v 02)/2s 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 a 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平方的改变量(v t 2 - v 02)成正比,与物体运动的位移s 成反比 C .由公式s = at 2/2可知,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s 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时间t 的平方成正比 D .由公式v t = v o + at 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加速度a > 0,则物体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a < 0 ,则物体做减速运动 6、水平地面上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 B 、2s 前甲比乙速度大,2s 后乙比甲速度大 C 、在4s 时乙追上甲 D 、在第4s 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7、甲车以10米/秒,乙车以4米/秒的速率在同一直车道中同向前进,若甲车驾驶员在乙车后方距离d 处发现乙车,立即踩刹车使其车获得-2米/秒2的加速度,为使两车不致相撞,d 的值至少应为多少? A .3米 B .9米 C .16米 D .20米 8、汽车以20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米/秒2,那么开始刹车后2秒与开始刹车后6秒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 .1∶1 B .3∶1 C .3∶4 D .4∶3 9、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由v 增加到v 3发生的位移与由v 4增加到v 5发生的位移之比为( ) A .8:9 B .3:7 C .8:7 D .5:9 10、一滑块以某初速从斜面底端滑到斜面顶端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斜面长L .滑块通过最初3L/4时所需的时间为t .则滑块从斜面底端滑到顶端需时间 ( ) A .4t/3 B . 5t/4 C . 3t/2 D .2t 11、如图所示为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t v 图象,其初速度为0v ,末速度为1v 。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材料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③距离遥远。 彗星哈雷彗星 76周年 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地球 3.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月球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5.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地球上有液态水 7.存在生命安全的宇宙环境 的行星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直接、间接地为地球上提供了能源 4.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5.太阳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1.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备注: 1. 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2.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3.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 4.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 黄赤交角 自转 →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公转 → 黄道(平)面 (23°26′) 限制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变大,热、寒带面积变大, 变小,热、寒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大 (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1.移动方向 夏至日→冬至日 向南移动 冬至日→次年夏至日 向北运动 2.直射次数: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各只有一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 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无直射 3.周期: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二章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 2、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4、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5、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后期: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500-1000万)、大城市(100~500万)中等城市(50~100万)、小城市(50万以下)、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较小;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3)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门槛人口与商业服务等级 (1)把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称为门槛人口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赢利)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保本)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亏本) (2)商业等级与门槛人口的关系 根据门槛人口的小,可划分出商品或服务的等级。 价格低,门槛人口小,为低级商品;价格相对较高,门槛人口相对较大,为高级商品 2.3城市化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 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 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 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2.1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三明九中陈良豪 一、教材分析: 荒漠化使大面积土地资源退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沙漠化日益严重地破坏着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教材以荒漠化严重的西北地区为典型案例,阐述西北地区荒漠化发展的地理背景和人地作用的特点,从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分析荒漠化的形成、分布和防治措施。 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以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教材首先分析了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其次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并指出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接着介绍西北地区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特点;最后根据荒漠化形成的背景、成因和过程的差异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按照课标要求,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讲述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荒漠化形成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第二课时主要了解西北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本节教学设计是第二课时的内容,重点分析荒漠化的发展及防治荒漠化的措施。 二、学情分析 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及高一地理学习中已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通过看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对荒漠化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尚不够系统和深入,对信息提取和整合缺乏系统性训练,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较差。 三、设计思想 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有效运行讨论法、探究法、调查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防治。所以本课教学手段采用自主式、互动式、探究式的网络多媒体教学,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对如何防治荒漠化进行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结合具体实际,围绕突出矛盾,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课本插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分别穿插在相关知识学习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归纳。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升华,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设计意图: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质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地理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最终提高全面素质。 本课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分析案例,并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北地区在不同时期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以及人类在不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西北地区人民防治荒漠化的成功经验和治理措施,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理解生物治沙的意义。

必修一数学第二章测试卷(含答案)

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I )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已知函数,若函数 有四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 B . C . D . 2、若函数在(,)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则函数 的图象是 ( ) 3、D 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x)满足f(2+x)=f(-x),当0≤x ≤1时,f(x)=x 2 ,则 f(2015)= ( ) A.-1 B.1 C.0 D.20152 4、已知函数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与的图象上存在关于轴对称的点,则实 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5、下图可能是下列哪个函数的图象( )

. . . . 6、已知 ,, ,则的大小关系是() A . B . C . D . 7、设 ,, ,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8、下列函数中值域为(0,)的是() A. B. C. D. 9、 已知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与的图象上存在关于轴对称的点,则实 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

10、已知函数,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1、已知函数 的最小值为() A.6 B.8 C.9 D.12 12、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那么的值是( ) A. B.- C. D.- 13、下列函数中,反函数是其自身的函数 为 A. B. C. D. 14、对于函数 ,令集合,则集合M为 A.空集 B.实数集 C.单元素集 D.二元素集 15、函数y=定义域是 A. B. C. D.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3.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4.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重点: 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启发讲述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能源的分类 ⑴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⑵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特点: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②有限的 ③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3.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 ⑴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⑵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因地制宜: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 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亿吨,按2018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②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图3.1)。 ③煤种齐全: 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一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1/3。 ⑵市场广阔 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如:2018年的消费量接近15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14亿吨标准煤。 ②随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能源缺口扩大。 ③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A

第二章章末检测题(A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 1?幕函数y = 2的定义域为( ) 3?有下列各式: ③导x 4+ y 3 = x 3 + y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1 一 x 4.函数f (x )=lg n 的定义域为() 7.函数y = 2 |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0 ,+^ ) B.[0 ,+^ ) C.R D.( —a, 0) U (0,+a ) 1 2.已知 m>0,且 10x = lg(10m) + lgm ,贝V x 的值是( ) A.1 B.2 C.0 D. — 1 ②若a € R , 则(a 2— a + 1)0= 1; A.0 B.1 C.2 D.3 A.(1 , 4) B.[1 , 4) C.( —a, 1) U (4,+^ ) 5?四人赛跑,假设其跑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分别是 D.( —a, 1] U (4 , 2 f 1 (x) = x , f 2(x) = 4x , f 3(X )= lO g 2X , f 4(x ) = 2x ,如果他们一直跑下去,最终跑在最前面的人具有的函数关系 是 2 B.f 2 (x) = 4x C.f 3(x) = log 2X D.f 4(x) = 2x 6.下列四个函数中,值域为 (0, 1 + a )的函数是( ) A.y = 2x B.y = . 2x — 1 C.y = 2x +1 D.y = (1)2 —x A.( —a,+a ) B.( —a, C.[0,+a ) D.(0,+a ) 0] 8.已知集合 A = {y|y = log 1x , 01,则() A.a>1 , b>0 B.a>1 , b<0 C.00 D.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