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学》课程教学方案

《会计学》课程教学方案

《会计学》课程教学方案
《会计学》课程教学方案

《会计学》教学方案

课程编号: xk12102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总学时:54学时

总学分:3学分开课学期:第1学期

适用专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

先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等

服务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等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适用于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的所有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准确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分析会计报表。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进一步的掌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知识提供了帮助,又为管理与营销专业后续的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定位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对象、任务和核算方法;

2、熟练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原理;

2、掌握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4、掌握建账、登账、对账、更正错账和结账的方法;

5、掌握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的方法;

6、掌握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独立填制审核原始凭证。

2、能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3、能根据会计凭证登记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日记账。

4、会核算企业在某一期间的生产成本。

5、会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并进行报表分析。

(三)、情感目标:

1、细致、认真、谨慎素质;

2、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沟通能力等。

在授课过程中要将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考虑专业岗位需求及职业核心能力。

四、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

通过实际模拟某企业一个月真实的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充分体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实操技能的特色。具体为:

1、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以会计的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中心设计课程体系。

2、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训练为主线,组织教学和能力项目训练:将课堂教学与企业真实项目结合。

3、能力项目训练贯穿于提高学生会计职业能力训练的全过程,能力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4、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设计,教、学、做一体化。

五、课程内容设计

按业务操作流程及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共分为十个项目,强调每个项目的培养目标的达成及项目间的相互关联,能力培养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具体如下:

项目一总论(会计学的理论认知)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对象;了解会计的任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会计定义、会计职能与对象、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和会计核算方法(三)、教学重点:

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4个前提,会计核算13项原则。

(四)、教学难点:

会计分期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确认与计量的要求。

(五)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项目二会计科目和账户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会计科目的设置,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二)、教学内容:

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及账户

会计6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的内容与级次。

(四)、教学难点:

会计6要素的具体分类

(五)、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配以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项目三复式记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复式记账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二)、教学内容:

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会计分录及试算平衡

(三)、教学重点:

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四)、教学难点: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五)、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同时配以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项目四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会应用借贷法进行账务核算

(二)、教学内容:

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供应过程的核算生产过程的核算,

销售过程的核算,利润形成和分配

(三)、教学重点:

企业主要的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四)、技能目标:

会用借贷法进行基本的账务处理。

结合某企业一个月实际经济业务进行讲授,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并给出实际业务让学生操作

项目五会计凭证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凭证的概念、种类、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

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二)、教学内容:

1、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2、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3、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三)、教学重点:

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四)、教学难点:

专用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五)、教学方法:

分析、讲授与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即首先拿出准备好的票据给学生介绍,说明票据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发票、车票等票据是会计实务中进行会计核算必不可少的原始凭

(六)、教具准备:

会计报销用的有关凭证(发票、车票等)、通用记账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

项目六会计账簿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会计账簿的概念、分类方法、及登记方法、熟练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以及结账和对账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会计帐簿的概念,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三)、教学重点:

各类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四)、教学难点::

账簿的登记方法

(五)、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演示、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相结合。即首先将学生分组,每组由5人组成,分别担任会计主管、出纳、制单、审核、过账人员等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实际企业的真实业务进行仿真模拟实训。

(六)、教具准备:

会计报销用的有关凭证(发票、车票等)、通用记账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本等。

项目七财产清查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会了解财产清查的种类,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二)、教学内容:

财产清查的意义;财产清查的方法,货币资金清查、实物清查,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三)、教学重点:

财产清查的基本技能。银行存款的清查

(四)、教学难点: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五)、技能目标:

掌握财产清查的基本技能及账务处理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为主,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项目八会计核算形式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与要求;掌握会计核算形式的基本内容及各种核算形式的适用范围。

(二)、教学内容:

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与选择,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三)、教学重点:

会计核算形式的基本内容,账务处理程序和优缺点,各种核算形式的适用范围。

(四)、教学难点:

各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五)、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演示法边讲边看,然后把学生分组操作。

项目九会计报表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会了解会计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及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

财务会计报告的意义、种类和编制要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三)、教学重点:

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

(四)、教学难点:

会计报表的编制。

(五)、教具准备: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相关凭证和帐簿

(五)、技能目标:

会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六)、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六、学时分配的建议

七、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李贺,《基础会计学》,上海财大出版社,2013年11月

2.吴国萍,《基础会计学》,上海财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第2版

3、薛跃,《基础会计学教程》,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年9月

4、吴良海,《基础会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八、实验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运用手工和计算机操作手段,对模拟会计资料进行分岗位综合实训,按照会计基本工作过程,完成建账、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档案整理与归档等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体验会计工作、培养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形成工作能力,成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会计专业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能独立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

2、能填制通用和专业的记账凭证

3、能根据记账凭证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

4、能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消耗材料

1、购置实验教材、习题集、教学案例、凭证、账簿及报表

2、购国内最新财务软件系统

3、高分辨率实物投影设备

(三)、实验项目设置、内容及课时数

九、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强调基于真实项目,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团队完成任务的方式来进行。该方法属于一种探究式教学方法,学生对工作过程真实项目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实际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并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真实项目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领悟。该种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因此基于真实项目的驱动会使教学效果更具有实效性、操作性。

十、学业评价

《会计学》课程按百分制进行考核,根据课程的特点,在课程总成绩评定中,过程考核占60%,结果考核占40%。过程考核采用实训指导老师、学生考核评价相结合,即先由学生自评打分,再由小组考核,最后由老师考核,将三个成绩进行算术平均得出过程考核总分,占综合成绩60%。结果考核由老师评定,占综合成绩40%。

会计学的教学大纲

会计学2教学大纲 (64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会计学2》是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备正确处理一般会计业务的能力和科学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基础理论。 2.学习掌握企业有关资产及其分类的会计处理。 3.掌握企业有关负债及其分类的会计实务处理。 4.学习掌握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实务处理。 5.学习掌握财务报告的编制方法。 (二)能力培养的目标 1.具有客观、及时反映财务会计信息的能力。 2.具有正确企业财务报表的能力。 3.掌握企业会计和其他会计的异同。 4.把握我国会计改革的方向。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可以准确、及时、全面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的意识。 2.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总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阐述会计的目标与特点、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等。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对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深入的认识。 教学内容: (1)会计的目的 会计的基本前提 (2) 会计的基本要素 3) 会计的一般原则 4) 5)会计的标准 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核算一般原则。 第二章货币资金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阐述货币资金的组成,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管理与核算。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货 币资金的管理与核算。教学内容:2)银行存款 (1)现金

3)其他货币资金 重点与难点: 银行存款的转账结算方式。 第三章应收及预付款项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阐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的内容、管理与核算。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各种应收及预付账款的管理与核算。教学内容:(1)应收票据 (2)应收账款 (3)其他应收款及预付款项 重点与难点: 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应收票据的贴现、预付账款的核算等。 第三章存货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阐述企业存货的核算。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存货 的核算。 教学内容: (1)存货的入账价值; (2)原材料; (3)商品; (4)其他存货;

会计专业课程简介(英文)

Outline of Accounting Essentials of Accounting Content: This course is the basic course of Accounting. The objective of accounting is supply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elaborating the theories and the methods of accounting. The content includes: First, the basic theories of accounting, like accounting objective, function of accounting and so on; Second, the essential method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alculation, like basic methods of the identification, measuring, recording and reporting; setup of voucher and ledger, double entry, fills in the accounting document and ledger, the cost calculation, prepare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so on. Third, the basic technology of accounting calculation, the end of the period, makes a trial balance sheet and closes account, prepares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so on. Object: students majoring accounting References: “Basic Accounting”, the first editio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 in August 2000, the first printing in 2000,WU Jian. “Basic Accounting”, Lixin accounting press, DING Yuansheng. Financial Management Content: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s necessary fundamental knowledge for accounting and finance.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orporate finance, Discounted Cash Flow Valuation, Interest Rates and Bond Valuation, Stock Valuation, Net Present Value and other Investment Rules, Making Capital Investment Decisions, Return and Risk: The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 Risk-Cost of capital and Capital Budgeting, Capital Structure, Dividends and Other Payouts, Short- Term Finance and Planning. Object: students majoring accounting References: “Financial Management”, China financial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s leading group office, 2002.10.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tent: This course 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of the Accounting Major. Based upon the course of “The Essentials of Accounting”, oriented to the objective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entered with accounting reporting to outsiders, with the four basic accounting assumptions as prerequisite, with the six accounting elements as basics, this course is mainly on the general transactions and events of enterprises, and the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the identification, measuring, recording and reporting. Through the

会计学课程标准

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它主要是研究会计学的基本理 论、基本方法,培养学习者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会计的概念、特点、对象和原则,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和披露的全过程,使学 生对会计学这一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明确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以使他们在未来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会计的作用。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 本课程以《管理学》、《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 《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会计核算原理和方法,能应用借贷记账法核算企业简单经济业务,提高会计基本职业能力,达到会计从业人员的相关要求。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和会计核算的内容。 (2)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及具体应用,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 作要求。 (4)明确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知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作用和结构内容。 (5)了解会计基本法规制度及国家有关财经方针政策。

2.能力目标 (1)掌握主要会计科目的名称和分类,会计主要账户的结构和登记方法。 (2)能运用借贷记账法作出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3)能正确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能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4)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进行对账和结账。 (5)能根据有关账簿记录编制简要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3.素质目标 (1)学习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本专业、钻研业务、诚实守信、实事求是。 (2)学习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和良好沟通的能力。 (3)学习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能胜任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现代市场营销职能体系包括商品销售、市场调查研究、生 产与供应、创造市场要求和协调平衡公共关系五大职能,每一项职能的履行都离不开会计学,会计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市场营销服务,要参与营销活动的 每一环节,如市场调研、市场定位、产品设计研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需要业务人员时时追踪市场的最新发现,随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营销费用预算,事后还要及时根据企业实际完成的销售情况分析营销费用所带来的收益,及时了解收入与费用配比的情况,同时根据新的市场形式的发展和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营销费用预算,并据此对营销费用进行合理的控制。本课程设置的依据正是以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为导向,建立在市场营销活动 对会计岗位能力的需求之上。 (二)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 结合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强调不是简单培养学生了解和应用会计专业技术,而是重点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的经济含义。本课程设置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根据非 会计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以会计岗位从业资格为主要考核依据,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 提高会计学基础教学效果,使学生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是会计学基础教学中要妥善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采用多种途径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1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9020010 课程中文名称:会计学 课程英文名称:Accounting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理论必修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专业:管理各专业 开课学期:3 总学时:64 (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 总学分:4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会计学原理是管理专业基础课,是管理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通过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记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1、掌握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及一般方法。 2、掌握会计科目、账户的概念及借贷记账方法。 3、会用借贷记账方法对企业主要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4、掌握账户按经济内容和用途结构两种标准进行的分类。 5、会对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进行填制和审核。 6、会登记账簿并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7、掌握财产清查的方法及账务处理。 8、了解主要财务报表的概念、结构和用途。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6学时) 会计的基本概念及会计目标,会计的对象及任务,会计基本前提条件、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及一般方法。 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4学时) 会计六大要素的含义、分类,会计恒等式的经济含义及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会计科目的概念、设置原则及分类,账户及其一般结构。 第三章复式记账(4学时) 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方法及记账规则,会计六大要素增加、减少的方向及余额含义,试算平衡及会计分录。 第四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18学时)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内容,资金筹集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供应过程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生产过程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和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销售过程业务账户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简介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简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54—3—2】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内容提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是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理解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它的 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有:概率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数字特征及数理统计的有关内容。本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内 讲授,总学时为54学时。 修读对象:理工科(非数学专业)本科学生 教材:浙江大学盛骤等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范正森等,概率统计方法与应用,科学出版社。 赵衡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全程学练考,东北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Management 【36—2—3】 先修课程:经济学高等数学 内容提要:管理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和介绍企业或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数学和统计分析的 基本方法。同时,只有在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市场营销、 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内容。 修读对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 教材:《管理学》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管理学教程》陈克人民交通出版社 《管理学》芮明杰上海人民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36—2—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内容提要:微观经济学是工商管理类的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体系,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够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出发,分 析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修读对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 教材:《微观经济学》叶德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经济学》斯蒂格利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基础会计Basics of Accounting 【56—4—1】 内容提要:本课程是以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充分运用数学和管理科学技术,研究如何建立和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对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反映监督和控制的一门科学。它包括会计理论

国际会计准则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会计准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国际会计准则是会计专业硕士学位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开课学期在第二学期。先修课程有高级财务会计专题、税务会计专题等课程。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国际范围内会计准则的基本模式和内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变迁的背景和过程,了解国际范围内会计准则的主要模式和主要差异,对比国际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概念框架、具体准则的差异相同点。 三、教学要求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学时安排,采取课堂授课、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相结合方式组织教学,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完成相关的学习、讨论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研读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五、授课方式、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授课方式采用学生参与方式教学方式。要求对具体准则部分分小组讨论、小组课堂讲解,其他学生和老师提问方式构成。 考核方式为课程论文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比例为30%,期末考试占70%。 平时成绩的构成:课堂小组讨论占平时成绩50%,平时作业占50%。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七、教学具体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引言 一、基本要求 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基本内容和发展情况。 二、授课方法 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 三、教学内容 (一)国际会计准则的界定 1.广义国际会计准则 2.狭义的国际会计准则 (二)课程安排和教学过程设计 (三)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和变迁过程 1.国际会计准则的产生 2.国际会计准则的变迁 (四)正在进行的全面修订 四、重点难点 1.国际会计准则改组的原因; 2.国际会计准则的变迁过程。 五、思考与讨论 1.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是如何握手言和的? 2.你如何理解我国的国际协调化? 3.你如何看待协调化和差异化问题? 第二章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变迁 一、基本要求 了解国际会计准则中国际准则、美国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基本内容和发展情况。 二、授课方法

会计专业介绍及课程设置

会计专业介绍及课程设 置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会计学专业介绍及课程设置 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及会计、审计、评估方面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工作以和科研、教学方面理论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会计学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安排了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尽快适应社会要求。设有会计电算化实验课、会计与审计案例分析,财务分析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并具有设备较先进的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为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Specialty introduced:This specialty aims to bring up business management discipline senior specialized professionals with ability and knowledge of management, economics, laws,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evaluation etc., being able to do practical accounting work, researches and teaching in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The accounting specialty emphasiz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with practice, allowing students to adapt swiftly to social demands by offering practical teaching. Practical courses like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Experiments,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Case Studies, Accounting Analysis etc. are offered. The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Lab is equipped with relatively advanced equipment to provide good environment for bringing up applied accounting professionals. 二、课程设置: 学科基础课(40学分):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 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与程序设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设计方案(06春启用)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设计方案(06春启用)“阅读与写作”是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小学师资教育专业(专科)的必修课程。为保证该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课程的教学质量,依据本专业的实施方案制定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一、课程概况 1.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阅读与写作”课程是教育部“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 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文章阅读与写作理论水平和较高的鉴赏与写作能力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 本课程拟通过13章69节构成。其中导论部分的教学要求是:了解学习文章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意义和相互关系,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理解文章阅读与写作活动的各自特点及对人的素质修养的全面要求。课程内容要点是明确学习文章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意义,即,阅读与写作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社会交际的基本手段和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使学生懂得课程的结构体系与学习方法,把阅读论与写作论作为有机整体融通起来;正确把握理论、阅读与写作三者的互动关系。文章阅读论侧重文学作品,文章写作论侧重一般文章。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是:使学生懂得学习文章阅读论与写作论的意义与方法;掌握文章阅读与写作对人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审美意识、语文素养、知识技能、文化积淀等方面素质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建议是:正确认识文章阅读与写作的融通性和一体性,以及其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经典语文篇章的阅读,让学生充分认识人的多方面素养对文章阅读与写作的意义。 本课程的文字教材分为“阅读论”和“写作论”两编。 阅读论分为“文章阅读的理论和方法”,“诗词、散文鉴赏”,“小说、戏剧文学鉴赏”,“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鉴赏”,“科学论文的阅读”和“阅读教学论”等6章。其教学要求是:了解中西方文章阅读的不同传统和各自的长处,诗词的文体特征和创作要领,小说的文体特征和构思要领,童话、寓言的文体特征和构思要领,

课程名称会计学

课程名称:《会计学》 主讲教师:蒋力副教授 学时学分:48学时 教学方式:讲授 教师简介: 蒋力,会计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 主要讲授课程包括: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学等课程。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包括合写)、撰写专著三部(包括合著)、参与翻译、编写教材两部,参加省部级项目三项。参与撰写的专著《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新论》于2004年获得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课程简介: 《会计学》是一门为财经类非会计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基础课。该课程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财务会计核算(确认、计量、报告)的方法,企业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管理会计的基本技术、方法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所应当必备的财务与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基本知识,为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主讲教师:王新红 学时学分:48学时 教学方式:讲授 教师简介: 王新红,美国阿拉巴马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1999年),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投资学、投资银行学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 课程简介: 微观经济学主要是从需求和供给模型入手分析消费者的行为和企业的行为;要回答的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分配的问题。其中包括市场均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在完全竞争、垄断性竞争、寡头和垄断情况下的企业行为;另外还将介绍福利经济学和博弈论。经济学原理是商科的基础课,通过学习此课程,可以更好地理解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活动的本质;并为学习其他的商科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主讲教师:王新红 学时学分:48学时 教学方式:讲授 教师简介: 王新红,美国阿拉巴马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1999年),北京语言大学国

某大学生会计学基础课程学习总结

某大学生会计学基础课程学习总结 不知不觉本学期已基本结束,《会计学基础》这门选修课也到了结束考察的阶段了。虽然这门课不是我们专业的课,但我觉得还是比较贴近生活,比较实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而且相对于工科类专业来说,会计的学习本事就是提高其专业技能的一种很好的很有效地途径。所以基础会计知识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上几点也是我最初选修会计的原因。《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认为这对整个会计学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会计学对我的影响也才刚刚开始……。 没有接触会计学这门课之前,我想许多同学和我一样只有感性的认识。死板,以前这个词我们总定义给会计,尽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些人已经同会计打过交道,或者已使用过会计凭证,或者阅读过会计报表。但问到我们会计是什么?我们也许会说:会计就是写写、算算。但通过对《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会计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自从学习了会计学后,知道活学活用才是实质。所谓活学

活用,是指对课程内容不要理解过死,如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账户分类等。具体说如我们作一笔会计分录,并不是说就一成不变,而是要定期调整账户的记录,使各账户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而在调整时,要用权责发生制。当然活学活用的基础是吃透原理,因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会计学要求我们在学习基础理论时,注重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具体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处理一般经济业务;掌握企业经济业务的基本会计处理方法,要求学生能正确编制企业共同业务的基本会计分录,学会必要的计算及编制会计报表。会计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对于我们,目前来说主要需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方法体系。由于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在学习上更应联系实际,方便与掌握应用。 在课程学习当中,最为关键的是上课认真听讲,紧跟老师,在做好笔记的同时能够及时思考相关问题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并快速理解老师所给出的例子。如过能对老师上课中已经提及,但又未充分说明的东西能刨根问底,就更好了。这里需要特别讲到的是老师所发的课本。虽然上课的时候不用,但在课下,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更能全面,深刻的

会计学课程简介word版

《会计学》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40133001 课程名称:会计学 学时:51学时学分:3学分 适用专业: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 先修课程:经济学 课程内容: 《会计学》是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会计学》阐明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该课程内容是以会计核算方法为主线来展开阐述的,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财产清查的方法,会计报表的概念、作用、结构和内容,会计核算组织形式,财务报告分析,会计学的基本理论诸如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等。 执笔:孙玉甫、张雅杰、薛洪岩、纪寿乐 审核: 批准: 2006.7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40133001 学时:51学时学分:3学分 适用专业: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会计学》是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它阐明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如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物流专业、经济学专业、国贸专业、财政学专业、金融学专业)学生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及对象,深刻理解会计假设和会计记账基础,理解并掌握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和账户、借贷记账法的相关理论及其具体应用,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中的要求,能够阅读和编制、分析基本会计报表,明确会计核算组织形式的种类和各种会计核算组织形式的执行程序。学习本课程的任务是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课程(如财务管理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学习时要着重掌握会计核算的各种基本方法和与之相关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 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阐述会计的产生、作用、概念和内容。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在了解会计产生的前提条件的基础上,理解会计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熟悉现代会计的基本组成内容,掌握会计的概念。学习本章的目的主要是为理解以后各章内容打下基础。 2、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为什么而存在 一、会计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会计的产生 三、会计的含义 第二节会计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一、服务于公司股东 二、服务于其他公司外部集团 三、服务于政府部门

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格式 《化工设备操作与维护》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适用专业:化学工艺 编制人:单小刚 编制单位:山西潞安职业中专 编制日期:2014年2 月20日 审核人: 系部主任:冯云峰 年月日

目录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设计 (三)考核方案设计 (四)教学组织形式 (五)教学材料 (六)说明 二、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案头 (二)教学过程设计

《化工设备操作与维护》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化工操作设备与维护》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化工设备操作与维护学时:204 课程类型:核心课程学分: 所属系部:授课对象: 先修课程:后续课程: 制定时间:批准人: 课程团队负责人及成员: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化工设备操作与维护》课程是以化工单元操作各工种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以典型的化工生产过程的核心设备为载体,结合学校实训条件设计七个学习任务将化工单元操作分成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同时将典型工作任务整合成7个项目,每一模块对应一个学习任务。采用行动导向方式组织教学内容,编制学习任务任务书、工作页、指导书。在具体的教学任务设计中,最初是学习职业经验性知识,最终是基于经验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关于理论知识及拓展知识的学习,先以工作任务按行动导向的方法组织经验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并融合必要的理解性知识。 课程知识目标:化工单元操作的任务和作用;掌握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化工单元操作的计算方法;化工单元操作典型的化工设备及相关的化工工程实用知识;化工单元操作基本原理在实际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职业能力目标:能够用工程和经济观点处理遇到的各种化工单元操作的问题;会筛选恰当的单元操作去完成给定的生产任务;在设计设备计算工作中能寻求出所需的经验数据以及适宜的公式;能管理设备的正常运转,找出故障的原因并及时排除;应具有强化设备与初步创新的能力。方法能力: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品质,能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能立足专业,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社会能力:具有团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学习,学生在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从初学者到岗

中职学校《会计学》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学》 教学大纲 ( 1. 2.了解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2.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3.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改正处理技术。

4.能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 5.能够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 6.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了解财务、会计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 2. 3. ( 1. 2. 了解会计各要素的具体内容。 3.账户和复式记账 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分类。 理解会计账户的概念及设置原则。 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 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掌握复式记账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理解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 4.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了解工业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过程。 5. 6. 7.成本计算 了解成本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了解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理解成本、费用的概念。 掌握材料采购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的基本构成和主要费用的基本分配方法。理解成本、费用的区别与联系。

8.财产清查 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 掌握财产清查的概念和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理解财产清查的种类。 9.财务会计报告 理解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理解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了解会计法规的组成。 了解会计法的基本内容。 了解会计档案的归档和管理。 (二)会计核算基本方法

1.账户和复式记账 理解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原理。掌握账户的平行登记方法。 能编制基本业务会计分录。 2.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3. 4. 5.成本计算 掌握材料采购成本的基本分配方法。掌握工资费用的基本分配方法。 掌握制造费用的基本分配方法。 了解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方法。 6.财产清查

学习《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心得体会

学习《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心得体会唐烨同学是XX级经管类的一名学生。她也是一名积极要求进步的热血青年,她在学习方面刻苦认真,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同时也向党组织寄交了入党申请书。在《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同学中起到了一个进步青年的模范带头作用。下文是她撰写的学习《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心得体会。这篇文章写的情真意切、字斟句酌,整篇文章都洋溢着对会计学的热爱。现将这篇文章推荐给经管类各专业的广大学生,请大家细心地阅读,以便同学们相互砥砺、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团结奋进,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推荐人:王海民 学习《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心得体会 XX级经管类学生:唐烨 对于《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认为这对整个会计学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这门课像一盏照明灯,也像一个本书中的一个“引言”,它向我们展示了会计学科的“概貌”。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社会生产中,会计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劳动产品的数量进行记录、计算;另一方面则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劳动

成果进行分析、控制和审核,以促使人们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正是因为在社会生产中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客观上就需要有一种以经济数据的记录、计算、分析、控制、审核为中心的经济管理工作。 在还没有接触会计学这门课之前,我想许多同学和我一样只有感性的认识,尽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些人已经同会计打过交道,或者已使用过会计凭证,或者阅读过会计报表。但问到我们会计是什么?我们也许会说:会计就是写写、算算。通过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我才发现会计并不是那么简单。“管理活动论”者认为,会计是一项具有反映和控制职能的经济管理活动。而“信息系统论”者则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从以上两个观点我们可以理解会计是一个数据处理,进而产生信息,利用这个信息达到加强经济管理,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工作或者活动。 要说管理学把我们带入一个概括的宏观的世界,那么会计学就把我们带入了管理的一个微观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这些知识是在用细微的力量影响一个企业。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物质,并且他们最关心的是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物资财富,这也就让会计学产生有了充足的理由。同时我们也慢慢认识到会计学发展史的内涵决不亚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历史,它展现了人类用聪明才智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春启用)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案设计方案(06春启用) “阅读与写作”是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小学师资教育专业(专科)的必修课程。为保证该试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课程的教案质量,依据本专业的实施方案制定本课程的教案设计与实践教案改革方案。一、课程简况 1.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阅读与写作”课程是教育部“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程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文章阅读与写作理论水平和较高的鉴赏与写作能力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 本课程拟通过13章69节构成。其中导论部分的教案要求是:了解学习文章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意义和相互关系,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理解文章阅读与写作活动的各自特点及对人的素质修养的全面要求。课程内容要点是明确学习文章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意义,即,阅读与写作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社会交际的基本手段和语文教案的主体内容;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使学生懂得课程的结构体系与学习方法,把阅读论与写作论作为有机整体融通起来;正确把握理论、阅读与写作三者的互动关系。文章阅读论侧重文学作品,文章写作论侧重一般文章。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是:使学生懂得学习文章阅读论与写作论的意义与方法;掌握文章阅读与写作对人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审美意识、语文素养、知识技能、文化积淀等方面素质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案建议是:正确认识文章阅读与写作的融通性和一体性,以及其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经典语文篇章的阅读,让学生充分认识人的多方面素养对文章阅读与写作的意义。 本课程的文字教材分为“阅读论”和“写作论”两编。 阅读论分为“文章阅读的理论和方法”,“诗词、散文鉴赏”,“小说、戏剧文学鉴赏”,“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鉴赏”,“科学论文的阅读”和“阅读教案论”等6章。其教案要求是:了解中西方文章阅读的不同传统和各自的长处,诗词的文体特征和创作要领,小说的文体特征和构思要领,童话、寓言的文体特征和构1 / 13 思要领,阅读教案的目标和模式;理解文章阅读的实质含义和重要功能;掌握文章阅读方法的基本功能、主要局限及其独特视野,散文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要求,诗词和散文的艺术鉴赏方法和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要领,话剧、戏曲剧本的文体特征和创作要求,小说和戏剧的艺术鉴赏方法,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的艺术鉴赏方法,科学论文的阅读理论和方法以及阅读教案的方法等。 写作论分为“文章写作过程”,“记叙类文体写作”,“议论类文体写作”,“说明类文体写作”,“教案应用文写作”,“电脑写作”和“作文教案论”等7章。 2.课程教案要求 了解文章写作过程的基本阶段、主要内容,记叙类文体的主要特征及一般写作要求,说明类文体的文体特征和一般写作要求,议论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写作要求,应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一般写作要求,电脑写作的独特语言风格和电脑写作的新方式和新思维;理解文章写作构思的步骤、方法和一般规律;掌握文脉贯通、文章起草和文面规范的方法,文章修改的程序和基本方法,消息、文艺通讯、人

财务会计内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财务会计内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基本概况 课程名称:财务会计 课程名称(英文):Financial Aounting 课程编号:B07006 课程总学时:90学时(其中,讲课90学时,实验0学时) 课程学分:4.5学分 课程分类:必修课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适用专业:财务会计教育本科 先修课程:会计学基础、税法

后续课程: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财务会计课程是财务会计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财务会计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中,该课程属于主干课程,处于核心地位。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财务会计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满足有关方面对企业会计信息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系统地理解企业各会计要素核算的具体内容、方法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将系统地阐述财务会计的概念、对象、核算的目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财务会计的目的与对象,掌握财务会计的概念与核算原则。 重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

难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财务会计的概念 二、财务会计的对象 第二节财务会计的目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 一、财务会计的目的 二、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 三、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 第二章货币资金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阐述货币资金的概念、意义、核算任务核算方法以及结算方式等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资金的意义、核算任务与有关的管理规定,理解各种结算方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掌握货币资金的概念及核算方法。 重点: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难点:银行转账结算方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资金的概念、意义与核算任务 一、货币资金的概念 二、货币资金的意义 三、货币资金核算的任务 第二节现金 一、现金的管理

会计学专业简介

会计学专业简介 1、概述: 会计学专业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财务、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2、研究方向 会计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02)现代管理会计与企业理财(03)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04)国际会计(05)审计基本理论与方法(06)会计信息系统(07)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厦门大学为例) 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4、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 6、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08)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注:以厦门大学为例,各院校考试科目有所不同) 7、课程设置(以南京大学为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