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新课程标准

浅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新课程标准

浅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新课程标准

桑园第一初级中学杨志华

新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历史课程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应突出初中历史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基础教育是全员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不是只有部分学生能达到要求,基础教育不是选拔精英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同时转变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

一、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索历史问题的空间。”这一要求,明确提出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要适应新课程标准,进行方式方法上的转变。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谈谈在教学方式的转变方面的做法和想法。

(一)坚持开放性原则,注重学生团结协作

国际化和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国际化的形势要求人们具备开放性思维与创新精神,需要人们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协作观念”便成为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者在新课程标准下必须明确的一个教学任务。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完成这一任务,在教学新课之前,要设计一些针对性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采取多种形式来完成。如在讲“河姆渡文化遗址”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文内容制作(或绘制)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模型,并能在课堂上展示、评比,看哪一小组制作(或绘制)得最好,得分最高。学完《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后,让学生据《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将各政权的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作为基本内容,以空间位臵为基准,简要绘制一幅《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以便让学生充分、准确地了解三个政权,并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讲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前,要求学生通过上网、到图书室等方式搜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的相关传说和神话故事,在课堂上能讲述、评比,看谁收集的多、讲得好。类似的问题和实践,在每一课的教学中,都应有设计。在实践或查资料的过程中,学生都会互相帮助,互相探讨,共同完成课前任务,并能根据课本或资料提出一些个人的疑问。这样一来,学生之间的协作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得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体现。

(二)增强趣味性原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是无限的、多元化的。对学生而言,“学会”远不如“会学”。只有“会学”才能更多地“学会”,才会成为多元化的人才,才会在社会生存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的初中学生对事物的兴趣浓,积极主动探究事物本源的欲望强烈,能针对一些问题或现象“打破沙锅问到底”,或自己动手亲身实践,以此得出一些结论。在现在的教科书中,许多有趣的现象可供学生探秘、解谜。针对学生这一个性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臵悬念,增强趣味性和探究性。如再讲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司母戊方鼎时,可以设计几个趣味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已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如此大的器件是如何铸成的?它的用途是什么呢?学生只有亲

自动手实践才可得出结论。在讲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时,可以布臵一道要求学生“不用乐器演奏乐曲”的题目。学生通过实践,能将生活中用的碗、杯、盘、棒结合起来,明白可以采用打击的方式演奏一些曲子。从中学生明白早先的音乐往往从打击乐中开始的,并对编钟的认识与理解进一步加深。通过类似的实践活动,易提高和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使学生不断地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实践中得结论,从而形成一种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和怎样钻研的学习方法。

(三)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体现课堂教学的能动性

新课程下历史课程的人文色彩越来越浓,强调个性是现代化社会的标志。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教、学双方的互动,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前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以自己和书本为中心,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能动性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在实践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演,表现自己。“商鞅变法”体现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进行的社会变革。学生对变法的内容、意义和性质理解不是很清楚。要让学生理解这段历史,势必让学生自己“经历”这段历史,从中感知历史、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可以指导学生编“商鞅变法”课本剧,让学生自行排练,在课堂上表演。通过活动,学生对“商鞅变法”的来龙去脉理解透彻。另外还可以组织“春秋战国”成语故事讲演比赛;组织了历史歌曲演唱比赛;组织历史故事大赛;组织学生手工制作历史模具比赛;事先指定篇目指定学生自己备课,自己走上讲台上课,其他学生针对其上课的教态、语言、教材处理等方面进行评价。这些活动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充分

体现了学生的个性特色。

(四)以社会大课堂为基准,使学生能走出去有所获

知识的接受关键在于能运用。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体现人生价值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这要求教师以不断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汲取营养。现代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但其历史脉络是有迹可寻的。为此,在教学中,可以拟定“生产工具的变化”、“家族起源与发展”、“吴桥名人”、“杂技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居住地环境的变迁”等题目让学生去考察,将考察结果形成文字材料。这些文字材料便成为学生的科研小论文。让学生明白科研工作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感受和亲历的。而这种社会性质的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环境变化,关注时代发展。同是也是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性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及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明显提高,探究能力、协作能力、动手能力也大大增强;乐于活动,勤于实践,不断探索的时代精神也会得以充分体现。

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打造全新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的不懈追求。《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标准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做教师的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参与而非旁观的、探究而非灌输的,体

验而非分析的,互动而非静止的,开放而非封闭的课程文化。

在课堂教学中有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之后,学生的展示欲望才会更加强烈,而此时“动”就会成为整个课堂的主旋律。这时,我们教师也不必怕课堂太“乱”。因为课堂上的“乱”下是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展自主学习的成果,它会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教师要有全员参与的意识,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动”,随心所欲的“说”,在课堂的零干扰状态下主动求知,以学促教。教师更应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勇于阐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和意见,只要敢想,就要敢说。也只有敢说,才能在生活实践中敢为,努力去做“学习的主人,生活的强者。”

所以新型的历史课应该让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体会自主学习的成功喜悦,才会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

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的天下,展示中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真正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教师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每个教学的环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每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都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会有了新的收获。

课堂上学生展示自我,尽情交流。他们的思想是自由的,发言是自由的,有火花的碰撞,有信心的培养,轻松之中学有所乐,谈笑之中已有学习快乐。

记不得哪位名人说“你听到的你会忘记,你看到的你会理解,你做过的才会记住。”的确,展示就是增加学生的心理体验,从而记住所学。

学生智慧的源泉是无休止的,学生潜能的挖掘更是无穷无尽的,相信

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成为翱翔于蓝天的雄鹰,只要教师不再用羽翼袒护他的弱小。把一切机会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把45分钟的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充分的表现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位学生去探寻知识,寻找规律,展示自我,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或说、或唱、或演、或奏,以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的课堂气氛,提倡学生多说个人的观点,同时教师还以鼓励性语言,积极学生的个性思维和独特感受,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给学生无限的动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既放开自己的手脚,也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实践体验,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自己则由台前退到幕后,成为导演,成为策划者和组织者。当然也可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一员。

试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即将展示的内容都是自己事先钻研过的,感兴趣的,或者是自己的知识层面所不能解决的,那么,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能不积极参与吗?教师还会担心学生不主动配合?气氛沉闷?

相信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之花盛开在展示的课堂,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诚然,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受年龄,生活经历与经验,认知能力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内容学习得不深,不透,这时教师就要或适时点拨,或友好提醒,或巧妙指点,或妙语点评,或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或争议,或提供范例强化。

开放课堂,解放学生;人人自主,全员参与;气氛和谐,环境宽松;合作探究,展示自我。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教师因导引而提升,课堂因灵动而高效!

二、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以及改善教师的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对学生的历史学业进行评价,是历史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评价须以《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注重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运用科学、可行和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学习评价要坚持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如历史知识、能力、思维方法与品质等,还要考虑到学习的其他变化,如对所学内容的情感倾向、对学习方式的效果领悟,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迁移情况,特别是学生对历史认识上的变化。

教学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发展,以学评教的教学评价理念为指导,主要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两方面的内容。今天我们只谈教师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方式。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够通过努力,学好、学会”。当然我们的学生在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主动学习的意识等方面不是整齐

划一的,而是存在着差异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遵循以下评价原则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灵活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一)历史学业评价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教——学——评”三位一体的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学、学习、评价是一个整体,以学习为中心,各个要素相互补充,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业的评定过程。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做出评价。不然学生的出色表现得不到充分肯定,差错得不到及时的提醒和校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热情和动力,因而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

2、以个人发展为参照的原则。此原则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发展性评价观在学生学业评价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有两个基本内涵,其一是发展性,强调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其二以个人目标为参照,将学生当前的表现与过去的表现进行比较,来判断学生学业的进步情况,新课程标准强调促进每位学生在现有基础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在与自己过去的比较中,获得发展与成长的动力,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3、整体性原则。第一,要从学生整体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还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第二不仅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解决学科内的问题,还应该检测学生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的能力,以达到“以史为鉴、增益智慧”的作用。第三,在学业评价中应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

4、多元化原则。第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甚至是关注教学的社会工作者,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在这其

中,教师评价仍起核心作用,但也特别强调学生主体的自评与学生主体间的互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第二,评价维度或指标的多元化,是指从多角度,采用多种标准进行评价,使每位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特长,深入理解,感受与展示已学到的东西,都能达到他们自身的最佳水平,以不同的学习方式获得成功,使他们的努力得以承认,从而获得学习的信心与兴趣。第三,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方式不应只是纸笔检测,还应包括访谈、调查、写历史小论文、辩论会等多种形式。

5、反思性原则。在学习评价中,学生既是被评价者,又是评价者。作为评价主体,学生在参与评价中会主动将自己的学习效果与学业标准对照进行评价,会不断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差距,从而能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反思,作好今后学习的计划。

6、开放性原则。此原则主要体现在给予学生参与、修改的机会。如果学生对自己的评价结果不满意,在不违反公平、客观的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补救措施,重新参与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适度修正,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

(二)学生历史学业评价的内容可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知识与能力的评价。

在历史学习中,知识与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知识的获得必然伴随着能力,而能力的提升也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对于初中生来讲,要掌握的历史知识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二是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

强调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阅读力、观察力、历史想象力、材料研究能力,以及阐释能力都要有所涉及。从对学生的评价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发挥方面存在薄弱部分,看似能熟练背出的一些重要历史知识,当在新情境下出现,需要学生从材料的分析中得出结论,或从史论结合的角度进行阐述时却往往容易出错。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

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历史学习能力的评价,既包括考查学生对有关史事、概念、观点等方面的掌握程度,又包括考查对历史问题进行判断、分析、论证和解决的水平。应以各学习板块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为标准,准确地把握“了解”“理解”“运用”的不同层次要求,注重学生是否全面、准确地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能够对有关的历史信息进行有效的获取、处理和运用,对历史事物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对历史问题作出合理的、客观的解释。

2、关于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在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中,我们的困惑表现在,不知道“过程”如何评价,搞不清能力与方法的区别。《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明确强调三点:一是应注重学生对历史的感知、理解、探究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发现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面进步;二是明确指出对学习方法的评价,要与对知识与能力的评价结合起来,不仅注重学生对历史学习方法的运用程度,也要注重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上的进步;三是提倡评价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这些要求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结合具体案例加以理解。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通过观察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等形势图,考查

学生分析《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有关内容,说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

3、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一直是一个难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掘历史学习内容中的相关因素,“润物细无声”地在教学中渗透。但是,却不好进行明确评价。《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此强调了两点:一是“既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标准,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和把握学生在情感、态度以及观点、信念上的变化与发展的趋向”。这一阐述主要解决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内容和指向,以及评价原则。二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主要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首先,教师应在新学期开始时以“你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谁,请说出理由”为题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前认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其次,在教学中应对《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体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上加以关注,在贴近历史、贴近学生的原则指导下,采用适宜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再次,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位让自己感动的中国史上的历史人物进行重点研究,包括材料的收集、人物的介绍等步骤,以“感动中国”或“感动历史”为题进行专题展示。最后,教师要了解学生参与这一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学生参与这一活动的表现与认识即成为评价学生历史学习效果的重要信息。

在这方面的评价既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标准,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和把握学生在情感、态度以及观点、信念上的变化与发

展的趋向,注重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对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感悟、理解和认同程度。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主要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注重考查和记录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状态和发生的变化。

(三)评价的方法及实施

不同的评价任务需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评价任务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类型。

评价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历史习作、历史调查、历史制作、纸笔测验、教师观察、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等。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及时改进,促进学生的学习。

历史习作是考查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等能力的方式。历史习作主要包括学生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历史影视作品观后感、历史书籍读后感、历史演讲稿、历史短剧剧本,以及课后作业等。

历史调查既是一种活动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评价方式。教师可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为学生提供适当、必要的历史调查活动的机会,拉近他们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从多种角度了解历史,由此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历史制作同样既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一种评价方式。通过制作历史模型、编绘历史图表、制作历史课件等活动,可以考查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综合能力。在评价时要注意考查学生在历史制作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收获,教师应和学生一起设计可行的量规,作为评价工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

纸笔测验是历史考试的主要形式。在测查时要注重对课程目标的全面考查,可采取闭卷、开卷、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等形式。考查的内容应体现历史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要求,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适当注意试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

教师观察是指教师对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作出记录,从而评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状态、进展与成效。如观察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历史的感知、理解的状态,怎样对历史进行论证,历史学习方法的运用情况,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真实表现等。教师观察的记录可作为期末评价学生学习状态的参照。

学生的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策略、方法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以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学习特长与不足,逐步学会调控自己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与评价的能力。学生的互评是学生之间对学习态度、策略、方法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相互评价,共同分析和判断学习的状态,有助于学生相互交流和帮助。

3.评价标准的制定

评价标准一般包括评价维度、表现水平的规定,以及不同表现水平的实际样例。评价标准制定的程序包括: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水平确定评价目标和内容;选择重要的内容作为评价的维度;为每一个维度划分水平;确定每个评价维度各水平的评价标准,并用清晰、简要的语言进行描述。一般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分别确定为优秀、良好、合格、待提高四个标准。

(二)评价的实施

应根据评价的任务和对象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强调评价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的相互结合。学生不但要明确评价的目标,还应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主动参与评价信息的收集和评价结果的交流,真正成为评价过程的参与者。教师在评价中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要真正使评价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三)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

历史学习评价结果的解释,是通过评价方式和过程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作出评价结论。对于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注重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方法运用、问题解决、论证及表述等方面的提高,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对学生给予及时的、适当的、有针对性的鼓励、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了解自己学习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学习经验,扬长避短,建立自信,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理念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以上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业评价的一些理念。我们需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依据我们自己的教学实际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办法。

附: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活动建议

二、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经清王朝晚期和中华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19世纪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提倡“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郁积多年反抗侵略义愤的总爆发,其英勇斗争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旧的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分子中广泛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在农村建立根据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以国共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