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感动中国》有感

观《感动中国》有感

观《感动中国》有感
观《感动中国》有感

观《感动中国》有感

观《感动中国》有感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在这历史长河中,也不乏有青壮年,甚至是老人、儿童,触动着我们的心灵,拨动着我们的心弦,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内心。

在这些人当中,有“家在玉麦,国是中国”的央宗、卓嘎;有“透支自己,也要让人生发光”的黄大年;还有“用锄头、钢钎、铁锤、双手耗尽30年凿出9400米‘生命渠’”的王大发……

最让我感动而心生敬意的,是消防英雄——杨科璋。

杨科璋是一位消防员,他在一次消防事故中从大楼救到一个小女孩,却在返出时,由于烟雾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

在杨科璋向下坠落的地方,即将修成电梯,道内十分狭窄,容易附着、攀爬,但杨科璋没有,他紧紧地护住怀抱中的小女孩,最后坠入黑暗,献出了自己年仅27岁的生命。

“身躯在黑暗中跌落,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朵”,杨科璋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你在时,如炽烈的阳光,你离开,是灿烂的晚霞。”虽然杨科璋已经走了,但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却留在我们心里。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们理所当然地观看了《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这一次,一位了不起的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就是:郭小平。

郭小平原本是三所医院的院长,生活也是平平常常。但自从他知道了一位患有艾滋病的小孩渴望上学的心情后,他的生活开始了跌荡起伏。

他先在病房中办了一间教室,自己当老师教学生们。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艾滋病患者(小孩)的加入,一间小小的教室不够了。他不

气馁。在他和他的同事、学生的努力下,一所小小的乡村小学——

红丝带小学建立起来了。郭小平辞去了医院院长的职位,专心致志

地孩子们知识;他办公室的门总开着,下课时,这儿是最热闹的地方。他还与孩子们玩耍,亲切极了。最后,红丝带小学被正式列入“学校”栏目中。

看到一批一批的学生在红丝带小学学习、玩耍,然后长大、毕业,最后远远地离开了这位平凡又伟大的老师时,心中为之一震的我忍

不住轻轻地低呼:“郭老师,你曾经是三所医院的院长,多么高的

职位!而你却宁愿当一所小学的校长,多么大的变化!你真的不后

悔吗?”就像回答我似的,郭小平老师那洪亮的声音似乎排山倒海

般倾泻进我的心灵:“不后悔,真的不后悔!每当看见孩子们一张

张阳光般灿烂的笑脸,我就知道:‘这里的孩子需要我,而我,也

需要他们’……”

是啊,孩子们的欢乐与幸福是郭小平奋斗的源泉,只要孩子们欢乐,郭小平就倍受鼓舞,他有着超人的意志和超人的恒心,在芸芸

众生中开出了朵璀璨的花。

去年暑假,妈妈单位里举行活动,当然少不了我这个“衍生品”。活动是去爬三清山。一开始,我还抬头挺胸、斗志高昂地走在前头,但不一会儿就不行了。三清山海拔太高,一会儿云雾缭绕,一会儿

艳阳高照,一会儿狂风大作……而且空气太稀薄!但我咬牙坚持着,不再拼命跑,而是慢慢地、有规律地一步步走,还时不时停下来深

呼吸,养足了精神再接着走。果然,我不一会儿就赶上了大部队。

瞧他们,个个满头大汗,筋疲力尽,只有我步子轻快,又当上“领

头羊”!

在实际生活中,恒心很重要,它就如一团篝火,没有了它,你就烤不熟食物;没有了恒心,你就做不好最基础的事情。所以遇见一

件难事,千万不要气馁,而要相信自己,如果你做到了这点,那么,你一定能成功!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之后,很受鼓舞。里面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如陈斌强、何玥、高淑珍、张丽莉……

我最喜欢陈斌强,他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人。他是一个中学教师,却每天都把母亲背到学校里。这是因为他的父亲死了,母亲得了老

年痴呆症。每天上完课,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宿舍照顾母亲,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陈斌强获得了《感动中国》的认可。

看完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很惭愧,因为我不是很孝顺父母,这点一定要改掉。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我都要先想着父母,不让

父母生气,做一个孝顺又听话的乖孩子。

从今以后,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吃饭时多给父母夹菜,不能老想着自己,还要帮父母洗碗……

相信我,我一定会做一个孝顺的乖孩子。

一个九十八岁的耄耋老人,应该和儿女说说话;应该在家里休闲娱乐,安享晚年;还应该好好的享受退休的时光,享受天伦之乐……可她却没有这么做,她就是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胡佩兰。

胡佩兰奶奶虽然已经是九十八岁的高龄了,本应该在家安享晚年,可有一天,她听说镇上很多人没钱看病,于是,她又开始给人看病了。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胡奶奶就开始给人看病,不仅不收钱,有时还资助那些病人。大家都很敬佩她。

她的学生这样说:“我也是一名医生,我都已经退休了,可老师却还这么尽心尽力的为别人看病,真是太了不起了!”

只可惜,在一月二十二日,胡佩兰奶奶在睡梦中安然离去,她那天下班时还这么说:“病人都看完了,咱们回家吧!”

看到这儿,我思绪万千,又感动,有震惊,更多的是敬佩……胡佩兰奶奶这么大年纪还为他人奉献,我却从来不替他人着想,只是自

顾自。当同学没带文具时,向我借时,我怕他把我的东西弄坏了,

就找借口说没带,但有人需要帮助时,我却从来不帮忙……

现在,我真正懂得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的含义,你帮助别人的事或许只是一件小事,但你却拥有了美好的品德。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让我们一起留住爱,分享爱吧!

观《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大会》后,陈斌强对母亲的孝敬比自身的利益更为重要的事例让我深有感悟。

陈斌强的母亲很不辛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因此,照顾母亲的重大责任落在陈斌强身上。他不仅要照顾母亲,还要按时上班,身为老

师的他,对学生应有强大的责任感。他每天去上班时,都用一条布

带把母亲绑在身上,然后走30多公里的山路才到学校。下班后,还

要为母亲做饭、喂饭、洗澡,晚上还要安慰母亲入睡,才放心;夜

晚还要定时带母亲去厕所,他每天仅仅睡5个小时,到凌晨5点就

要起床制定好一天的计划。把一天的时间都白纸黑字写出来,安排

得充充实实,可用一个词形容:争分夺秒。

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这辈子无法偿还的,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奔波忙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他

们宁可自己苦,也不让我们受一点苦。他们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

伟大的,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创造者,是他们让我们可以享受这个世

界的一切;是他们让我们过得如此快乐。难道我们不应该报答他们吗?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孝顺父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总会与他人相识,产生亲情、友情、恋情,其中浓得化不开,砸碎骨头连着筋的唯有父母的亲情。所以,不管贫穷也好,富贵也罢,孝顺父母是我们做儿女应尽的责任!

联系自我,说实在的,我在我家里人眼里都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孝顺父母,敬爱老人。说我是孝顺的,有很多的例子可以证明,在

这里简单写上几笔也就算了:在家里,我会尽力的做我力所能及的

家务,在爸爸的工作上,我也可以帮上小忙,这虽然算不上大事,

但这也是报答父母的途径;我爷爷现在病卧在床,虽然我不能像陈

斌强照顾母亲一样照顾爷爷,但我可以做一些轻松的,比如:倒水

洗澡、洗衣服等等,这些我到做到了。

孝顺并不需要荣华富贵,仅仅是一杯热茶、一句问候、一个关心的眼神,父母都会感到很幸福的了。

现在趁我们的父母还健康,让我们一起来孝顺我们的父母吧。

在《感动中国》中誓言无声的黄旭华,格桑开花的格桑徳吉,心比金坚的陈俊贵,一秉至公的段爱平,梦想天开的沈家父子……他(她)们一次又一次地坚持,最终将换来的是最初的梦想。

他的高贵和心灵有关。20xx年的一场大火使他失去了在城里唯

一的房子,82的他只好回老家,捡垃圾卖钱捐助给失学孩子们,但

是还不够,他就从政府给的补贴金里扣,还从自己的牙缝里挤出钱来,十块,二十块,三十块,四十块……然而他自己一年的开销也

不过1000元,其中花得最多的还是定报纸,因为不通过报纸,他不

知道谁需要帮助。可是就是以他这样的方式竟捐助了100多名孩子,二十年来捐款额高达十多万。90岁的他,老了,没力气在去捡拾了。几十年来的坚持与坚守,一路上他都不曾放弃过,间断过……慢慢

积攒着,他不仅是在帮助,他还在播撒爱心,播撒希望,未来的希望,他将这些爱与希望带给了100多名孩子们。给他的颁奖词中写到: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芒,苍老的手,在人间写大爱。他的

坚持换来了祖国的未来的一些希望,他就是——崇仁厚德的刘盛兰

老人!

她为了村民尽心尽力,完全不顾自己是个癌症晚期的病人,她的村民这样评价她说:“她这个人不要命也不要钱啊!”她不仅为村

建起了学校还为村里的孤寡老人建起了养老院。她自己却说:“只

有我还有一天生命,就尽一天的力量”我想她就是个顽强与病魔斗

争的女人。她的坚持换来了全村的爱与关心,她就是——一秉至公

的段爱平。

一位可能不久与人世的母亲,她用爱的信念与坚持换来了一幅六点五米长的《清明上河图》的十字绣画,她是一位母亲,她用自己

的坚持换来了孱弱的生命,用仅剩的生命换来了儿女们日后的一些

伙食费,她就是这样的一维母亲。

我走过得仅仅是十三个春秋,人生的一小段路,也许我不明白什么是坚持,也许我又不知道如何坚持,也许我就是不懂得坚持干什么。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走过,当回头看时,就能看见自己

的脚印,我在想:我走了那么长时间,我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她)们都是“超人”,他(她)们不管生活怎样,自身的条件如何,都咬着牙坚持着,毫无怨言地默默奉献着。

结束了——

一段段心酸的历史,都不曾消失过。我的心中无尽的感慨,我震撼了。

看完20xx年度感动中国之后,我最大的感慨就是——幸好中国

还有着这样一群人,幸好世界还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在这个处处充满着虚假与欺骗的社会中,他们站在真

实的一边,捍卫着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唤起了我们的良知,使社会

免除了一场人性毁灭的灾难。

回顾20xx年,那一年的中国发生了太多事,就如同过去的历史

一般,中国经过狂风暴雨的洗刷,开始变得坚强,统一。靠的是一

种精神,一种极具凝聚力,可以把全国人民的心都连在一起的精神。可是,在发生了“小月月事件”后,我却开始迷茫,仿佛面前不是

那个我所熟知的中国,而是一个离我很远的,我不曾知晓的陌生人。他浑身透露着一种浮躁的气息,又带着一张张虚假的面具。在事实

之间,在舆论之间,我们好像陷入了真实与虚假的怪圈,纵容着虚假,给世间的一切邪恶与无知创造了机会,充当了借口。

但是,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种人,就如正直与善良总是站在邪恶与漠然的对立面,有这样一对夫妇,他们放弃了城里优

渥的物质条件,放下了自己的亲人,带着孩子,毅然前往那远在千

里之外的高山雪原,为高原上的孩子带去了知识,带去了温暖,带

去了关怀。曾有人问过他们,“你们这样,究竟是图个什么”。我

不记得他是怎样回答得了,就如世间的许多真理与传奇,并不需要

任何的原因与解释,也不容有任何恶意的猜疑与抨击,光是这份勇气与这样无私的精神,就足以令我们汗颜,他们在这广阔无垠的高原,树立起了一座人性的丰碑。

令我记忆深刻的,还有一个叫孟佩杰的女孩儿,任劳任怨的照顾他的养母长达15年,我想问问我们所有的同龄人,你们做得到吗?多少个日日夜夜的不辞辛劳,她所遭遇到的,一言不发全部接受,在她的身上闪耀着的,是爱与感恩的光泽。也让我了解到,作为一个中国的孩子,我们需要为许多事操心,也会因此而成长,可是,无论你长得多高,飞得多远,都不要忘了,一直以来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你,照顾着你的那两个人。

血肉至亲,至死难断。

抚育之恩,没齿难忘。

还有“最美妈妈”,无臂钢琴师……我真心希望,世界能够更多一些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让更多的人明白,我和你,站在一起,我们,和希望站在一起。

今天下午,我们看了一部电视纪录片,名字叫“感动中国。”纪录片中介绍了十个感动人心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翁有的是女的,老的,少的。

其中,有一个小男孩让我很受感动,他的名字叫刘伟,他失去了双手,而他并不放弃,觉得放弃就等于失败,一只努力的他,竟然成为了一名残疾有用能手,不幸的是,疾病又降临在他的身上,他再也不能做剧烈的运动了,他的自强不息使他决心用双脚练习弹钢琴,练习了几年的他,终于弹出了优美的韵律,他时时刻刻告诉自己,坚持就是一种胜利,而我呢,有一双健全的双手,可做题经常出错,连书法写得也不好,一个用双脚的人能做的,我竟然用手都做不好,与刘伟比起来,我和他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刘伟的意志正是我所需的,我要用坚强的毅力完成我每一次的学习任务。

还有一个小女孩也让我很感动。她的名字叫孟佩杰,她从小就被妈妈抛弃了。她的养母在她八岁的时候,得了一种病,养父由于不负责任,离家吃走了。从此,孟佩杰担起了照顾妈妈的责任,她省

吃俭用,把攒下的钱给妈妈买衣服和吃的,她一边上学,一边照顾

妈妈,最后考上了大学,她把妈妈接到了离学校很近的一间房子里,继续照顾妈妈。这些人的精神,品德是多么的高尚,永不放弃是一

种可贵的精神,孝顺父母则又是每个子女的责任。我一定将这种精

神与责任传承下去!

昨天我们全班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感动中国20xx颁奖晚会》,看完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里面的每一个人都让我

流泪,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沈克泉和申昌健父子。

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但他们却有着伟大的梦想——研发杂交油菜,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搞科研这是多么不符常理,也是不可

能实现的事情。可是,他们没有放弃,沈克泉老人为了搞研究购买

了大量的书籍,他白天在地里劳动,晚上挑灯夜读,有时一读就是

一夜,我想起了我自己,在学习上我从来没有这样刻苦的精神,很

多任务完不成的时候,我总是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面对老人,

我是多么的羞愧难当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虽历经失败,但是为了梦想决不放弃,他们成功了,研发出了最优良的杂交油菜,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可

是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梦想因为坚持而美丽!

从他们身上我明白了很多,我们每个人必须有目标,有梦想。没有梦想,就如同站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白白的浪费时间;

而有了梦想还需要有毅力有恒心,在朝着梦想前进的路途中有很多

的坎坷和困难,我们不能因此而半途而废,我们要为自己的梦想而

不懈努力。就如我,我每天上学,但是我从未想过我上学是为了什么,从未考虑过我的理想是什么,只是一天一天的'打发着过,这是

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我现在学会了思考,我的梦想是什么?我该如

何去实现我的梦想呢?仔细想想,我热爱科学,那么成为科学家就

是我的梦想,可是,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我却做不到持之以恒,做

任何事情都是半途而废,而现在我从他们父子身上明白了很多,我

要克服自身的惰性,努力学习,再一次点燃我的科学梦,为了这个

梦想而坚持不懈。

是啊!梦想并不是科幻的,成功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但成功只会青睐那些有目标、坚持目标的人,梦想因坚持而美丽!我想,我

应该是那一个人,那一个让成功对我微笑的人。

“活着就值得庆祝”这句话是从仅有23岁的大哥哥刘伟的口中

说出来的。他走过这23个春秋是多么辛苦,也许,他对人生的感悟

要比已年过古稀的老爷爷、老奶奶更深。

童年,对他来说本应该是无比欢乐的,可一次巨大的灾难无情地降临到了幼小的刘伟身上:小时候在出游时,被10万伏的高压电击中,因而失去了双臂。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小刘伟哭了睡,睡了哭。可最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刘伟坚强地战胜了自己内心的阴影,重新站了起来。他选择了游泳,经过艰辛的苦练,两次获残疾

人游泳冠军。然而在小刘伟准备迎接20xx年的残奥会时,又一个突

如其来的噩耗彻底击垮了刘伟的母亲:因刘伟过于练习导致肾出血,不能在剧烈运动了。可刘伟却反过来安慰母亲,自己一定还有出路。经过再三考虑,他再一次重新开始——弹钢琴。他每天坚持练习7

小时,去年他走进了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着!”在颁奖典礼上,主持人问他有没有抱怨过。而他居然说了一句让我万分震惊的话:“虽然我失去了双臂,,但我要感谢上苍,因为他想让我拥抱更大

的世界!”

看了刘伟的故事,我的心中油然而生了一种对刘伟的敬佩之情。我觉得他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种坚定的毅力,才

能使刘伟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获得成功。他总以一种十分乐观

的心态去面对许多的不幸,他认为要么就精彩的活下去,要么就赶

紧死,因为他认为一天到晚不做事只哭泣还不如死。

同样我也是学钢琴的,却缺乏他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有一次金老师布置了一首跨度极大的乐曲,因为手指的拉伸而倍感疼痛,所

以就向妈妈诉苦不想再弹了。而他,因为大脚趾太大,会带健,所

以他就立起来弹。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克服困难,而我遇到困难

就退缩。因此我倍感羞愧。从今往后,遇到困难,我要不退缩不放弃,要有恒心有毅力,尽力去克服!

刘伟这个用精彩成就人生,用坚强铸就不朽的大哥哥,正是我的榜样!

20xx年的中国发生了太多的不幸,例如7·23动车追尾事故,

例如“小悦悦”事件。不过,在这些不幸的背后,中国也让我读出

了不少感动与希望,正可谓“多难兴邦”,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在

中国人的人性里,多重的光辉少不了,那是人性的伟大。观看了

《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后,在朦朦的泪光中,我又笑了。

那双希望之翼,那位爱心巴郎。一位从都市来到村庄,一位从村庄来到都市,不同的是路线,不改的是爱心。凭着对孩子的爱,他

们义无反顾。台湾娘子张平宜为了麻风村的孤独孩子,心中满怀希望,为他们提供上学受教育的机会,那份坦荡的“巾帼之美”骤然

体现,那份质朴大爱于柔软中坚强。被网友称为“烤羊肉的慈善家”的义侠阿里木8年来不顾风吹雨淋,只如一日地辛苦卖着羊肉串,

这全部的钱便用来捐献于上百名贫困学生的学业。买上一串羊肉串,那是世间最美的味道,它是世间最朴素的恻隐。

大爱十分动人,但妈妈、女儿这两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永远是亘古不变的话题。那位最美的妈妈给我们带来震撼的虽然并不是与她

自己女儿的故事,但这位妈妈却让我们动容,那源于母亲的本性。

于母亲,都是爱孩子的,所以在生死的一刹那,她接住了那份希望。孝女孟佩杰对养母是一般亲生女儿难以做到的。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应该是对孝的更深一层次的认识,从现在开始,不要等待,从

行动落实,不要空谈。那是90后的又一华美篇章。

再者,还有一种爱,便是干部对人民的爱。谁会在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那是人民的好书记杨善洲。很多人不明白他图什么?图个

为百姓服务,意在造福人民。他留给了国家巨额财产,却留给了人

民更宝贵的精神财富。烈火中锻造出的金刚刘金国,更是人民的忠

诚卫士,在一切险情、灾情前,永冲第一,却很贫穷,那是发扬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

奉献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两朵高义薄云飘向了草原,一季肝胆春秋照亮了人心。胡忠、谢晓君夫妇为了孤儿们的学习与

生活,前往草原进行支教。望着他们我看到了根根白发,但更看到

了他们的无悔。劳累、病痛算什么?为了孩子什么也值得。“声誉

算什么?对医生来说,服务人民是最重要的。”吴孟超以他的原则

让病人感动。能有他医术的人已不多,再有他医德的人便更少,但他,做到了。

人活着即是幸,而活着又是为了做一件大事来。一老一小见证了这一点。朱光亚是在遥远的苍穹望着我们的。而这丝中华之光,这

位上世纪老人见证了国家太多辉煌时刻,他可以说只做了一件事,

但他做了一件大事,那是一件在中国的血脉中注入了奔腾的力量的

大事。隐形的翅膀带着刘伟飞向了维也纳。他遇到了太多的不幸,

但他“活着”给了他力量。他对自己的狠心,才造就了今天的辉煌。没了双臂,一双完美的腿唱响了人间的绝唱。

再次拂去脸上的泪珠,心中自然难平,泪腺再一次被激发。

那些画面充溢在我脑中,唯一只有对感动的理解。难道对待父母,我们还须叛逆?难道对待同事,我们还须勾心斗角?难道对待所有,我们还要抱怨?不要。只长存于一份感动于胸中,足矣,再将这份

感动付诸行动,你也可以感动中国。那样,路会被你越走越宽。

那些天使的善举,化作了我们的感动,那是一份别样的感动,于你、我、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