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革迫在眉睫

改革迫在眉睫

改革迫在眉睫
改革迫在眉睫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新课导入:

利用教材的引言导入:

师:通过观察本图片(“北骑马武士俑”),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生:北骑兵威武健壮、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威武形象。(或北军事力量强,骑兵强悍)

师:这和北迅速崛起有什么关系?

生:这是北迅速崛起、一统北方的原因。

师:对,孝文帝登基后,北推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那么,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北当时有哪些社会矛盾?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新课的学习。

【学习要点】

口北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口北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容

口北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学习建议】

北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一次改革,学习本单

元容时应注意联系我国古代各民族发展的历史,才能更好地认识这次

改革的意义。

建议同学们在了解北孝文帝改革基本容的同时,可与中国历史上

其他的改革作一比较,以更好地认识这次改革的特点。

先介绍当时历史发展趋势:

然后,教师对鲜卑族作一介绍:☆部族与政权兴衰:

中国古代游牧民族,被称为“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先世是商代东胡族的一支。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至西刺木伦河流域。曾归附东汉。匈奴西迁后尽有其故地,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万户均并入鲜卑,势力逐渐强盛。公元2世纪中叶首领檀石槐被鲜卑各部推为“大人”,建立包括宇文、慕容、拓跋、段、乞伏等部的军事联盟,分东、中、西三部,各部均置大人统领。东汉遣使持印绶封檀石槐为王。鲜卑以游牧为生,善骑射,所制“角端弓”为古代有名的武器。檀石槐死后鲜卑部落联盟解体。十六国时期鲜卑的慕容、乞伏、宇文、拓跋等部都曾建立政权。特别是拓跋部于5世纪中建立北王朝,统治北部中国达140余年。

☆野蛮落后的民族:

公元304年,当时还是“八王之乱”。幽州刺史王浚引进慕容鲜卑来对付王颖。慕容鲜卑乘机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发现后,要慕容鲜卑留下这八千名少女。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为之断流。

冉闵灭后政权,一次解放被掳掠的汉族女子达二十万。这些汉族女子不是被掳去作妻作妾的。而是作为“双脚羊”一样的家畜。随时随地被奸淫蹂躏。也可能随时随地被宰杀烹食。有五万多少女这时虽被解放,但也无家可归。被冉闵收留。后来冉闵被慕容鲜卑击败,邺城被占。这五万名少女又全部落入食人恶魔慕容鲜卑的手中。慕容鲜卑奸淫污辱,又把这五万名刚刚脱离羯族魔爪的可怜少女充作军粮。一个冬天就吃了个干净。邺城城外这五万名少女的碎骨残骸堆成了小山。

◎北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北是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晋之际,拓跋部游牧于今天的和一带。东晋时,拓跋部首领建立代国(今北部地区),但不久被前吞并。淝水之战以后,强大一时的前很快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分裂和战乱。拓跋部趁势再度崛起。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跬重建代国,不久改国号为,史称北。398年,拓跋硅迁都平城(今市东北),次年,正式称帝,是为道武帝,北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2、迁都:398年盛乐→平城(今,第一次迁都)】

【3、统一:439年,北灭北凉,统一了黄河流域。】

439年,北统一了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同时,也为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北统治者在依赖武力从事征服兼并的同时,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例如,拓跋硅在位期间,解散原来的部落组织,实行编户,使部落成员定居下来;计口授田,劝课农桑:仿汉制设官。这样,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同时,浩等汉族儒生在北受到重用,国家机构日益完备。北还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4、统治:北统治者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使北政权雄踞于北方。】

(1)道武帝拓跋珪的统治政策:

①实行编户,定居生产:对拓跋鲜卑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部族制度进行改革,“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使各个民族都成为北的编民,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②计口授田,劝课农桑:在继续注重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务农息民”、“劝课农桑”、“计口授田”,在黄河以北、五原、云中、代郡等地(今中西部和省部分地区)大兴农业,开立屯田,而且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稳固了北的经济基础,加速了拓跋鲜卑封建化的进程。

③重用汉族地主,仿汉制设官;

④设立太学,培养人才。

(2)太武帝拓跋焘的统治政策:

①重用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拓跋焘积极吸取汉族传统的统治经验和政治制度。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着力整顿吏治,多次下诏令严厉制止官吏的贪残行为,通过巡行察访了解官吏政绩,不称职者罢免,有恶行者处之以法;进一步修订律令,征用汉族士人浩、游雅、高允等先后三次更订律令,大量吸收中原汉族律令条文,使之更适合汉族情况。这样,拓跋族的封建化在政治上逐步加深。

②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拓跋焘倡导儒学,崇尚文教,兴办学校,整理经籍,修编国史。拓跋焘采取的崇尚文教政策,使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很快地为拓跋部所熟悉和接受,因此,后人司马光和胡三省都说:北自后,儒风始振。尤值一提的是,随着学校的建立,教育的发展,儒家经典的整理刊行,提高了拓跋部的汉文化水平,培养了一批精通儒家学说的拓跋部知识分子,从而成为以后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

③劝课农桑,提倡节俭:拓跋焘也吸取了汉族统治阶级的传统政策,劝课农桑,崇尚节俭,按人口分配土地,使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

【注意】道武帝拓拔珪在位时拜宏为尚书,主持制定官制、法律等;而浩仕北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宏与浩为父子关系:父宏,号称冀州神童,北初累官至吏部尚书、大人,赐爵白马公;而浩比他父亲更有才华,《书·浩列传》说他:“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

◎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1、宗主督护制——制度建设的弊端:

(1)性质:北前期地方基层组织的一种形式。

(2)目的: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

北凭借武力统一北方,主要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来维系政权,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不够完善和欠缺之处。例如,北政权的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由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豪强地主趁机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农民名义上依照财富多寡承担数额不等的赋税负担;实际上,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4)影响:

①导致赋税制度的混乱,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②引起两个矛盾的激发——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发;

[历史纵横]

北太武帝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前夕,420年,东晋权臣裕夺取了政权,建立宋朝①。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南北双方在长江、淮河一带对峙,延续了一百多年。北方先后出现了北

,东,西和北齐、北周等政权,南方经历了宋、齐,梁,等四个王朝。

①历史上又称宋,以别于后来的宋朝。

[学思之窗]

北统治者为掠夺土地,人口、牲畜和财富,热衷于发动战争。他们强

迫其他族人民充当步兵,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稍有迟缓,就会被后面督阵

的鲜卑族的骑兵践踏致死。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写信给守城主将。信

意是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部隐患,

对我们有利无害。

思考一下:你认为太武帝的言论反映了北统治者的什么问题?

民族矛盾的激化是当时北统治者面临的更大危机。

拓跋部原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进人中原地区后,北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经济文化相对先进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致使矛盾日益尖锐,严重威胁着北统治的稳固。

【2、各地人民起义:各地】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北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445年,一带人民起义,参加者既有汉族,也有羌族等其他少数民族,起义军很快就发展到十余万人。北皇帝亲自统率大军镇压,几经周折,才平息了这场起义。史书记载,自北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境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的统治。

◎太后和孝文帝

【1、太后临朝听政:

措施:①颁行班禄制:让官员按官职大小领取俸禄,严惩贪官污吏;

②推行三长制、均田制、租调制等,进一步推进北的封建化;

③对孝文帝实施系统的汉化教育(太后的最大贡献):

【备课资料】文明太后:

淑仪(442~490),北文成帝后。文成帝病死,献文帝即位。丞相乙浑专权,企图谋反。她组织力量,捕杀乙浑,并临朝听政。献文帝被毒杀后,孝文帝年幼,再次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专权达25年之久。她主政时已开始了以汉化为中心的社会改革,孝文帝第一阶段的改革实际上是在她的主持下展开的,孝文帝改革的伟大历史功绩有一半应该归属于这位了不起的巾帼人物。

作用:太后临朝听政,积极推动北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并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使孝文帝对汉族文化十分敬佩和仰慕,对后来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471年,在执掌朝廷实权的太后

及大臣的精心安排下,年仅4岁的拓

跋宏,接受了父亲的禅让,登上皇帝

宝座,成为北开国以来第六位君主—

—孝文帝。

当时,太后临朝听政,积极推动

北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她亲自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阅读诸子百家著作和历史典籍。

【2、孝文帝即位及精通汉文化:】

在太后的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涵,十分敬佩和仰慕。这对他后来推行的社会改革有着深刻影响。

当时,北社会的各种矛盾依然十分尖锐,局势动荡不安。孝文帝深深感到,要巩固统治,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

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蓓

后的统治方式。于是,他和太后一起,自上

而下掀起了一场改变北社会面貌的改革运

动。

孝文帝(467—499)出行。孝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

元宏,北献文帝之子,太后之。

【拓跋宏(后改姓元) (467-499),北孝文帝是一位

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献文帝在位时被立为太子,后献文帝又禅位于他,改年号为“延兴”。时年仅5岁,由太后执政。太后于490年9月病逝,亲政。在位29年,于南征途中病逝,终年33岁。

孝文帝四岁即位,掌权的是其祖母太后。太后出身于汉族,她对孝文帝寄予很大希望,对他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典籍。太后对孝文帝管教很严,她要求孝文帝身旁的侍十天要汇报一次孝文帝的表现,不汇报则加以责罚。正是在太后的精心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涵,十分敬佩和仰慕。“《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老》《庄》,尤精释义。才藻富瞻,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书·高祖记》)这种孜孜不倦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精神,造就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这对他后来推行社会改革影响是深刻的。】

[资料回放]

据史书记载,北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①。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包含三个主要容:

为孝文帝改革奠基础(改革的前提):北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拓跋珪和拓跋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文化,按照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进行统治,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

孝文帝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由于北政权各种制度的欠缺,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上“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阶级矛盾尖锐;北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致使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北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

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积极推动北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太后执掌朝廷实权;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刻的认识。】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简要叙述北统一北方后的形势。

2.简要分析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在北统一北方之前,前政权也曾一度统一了北方,但是前很快就消亡丁,而北却存在了一百余年。请查阅史料并参考当代历史读物,对两者在统一上的成败得失作比较,提出你自己认为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2.阅读与思考

(太后)性聪迭,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田……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外。

——《书·文明皇后氏传》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太后在孝文帝改革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

高二历史下册改革迫在眉睫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下册改革迫在眉睫知识点总结 1、宗主督护制——制度建设的弊端: (1)性质:北魏前期地方基层组织的一种形式。 西晋末年以后,北方长期战乱,十六国时期,诸少数民族政权频 繁更迭,地方基层行政机构实际已不复存有,各地豪强地主聚族而居,纷纷以宗族乡党的形式,占据有利地势筑坞立堡,割据一方,武装自卫,从事生产,维持生存。这些豪强地主称为宗主,坞堡里的农民实 际上是坞堡主控制的依附水准不等的农民(又称包荫户,宗主与包荫户 之间是一种主人与佃客的关系,而佃客形同于农奴),向坞堡主交纳地租,承担劳役和兵役。魏道武帝建立北魏政权时,拓跋鲜卑缺乏封建 统治的经验,按照公社结构理解这些宗族坞堡组织,为了取得各地宗 主的支持,建立联合统治,承认宗主在地方上的势力和他们的政治经 济权利,利用他们代替北魏政府督护地方。魏孝帝元宏改革时,采纳 给事中李?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 (2)目的: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 (3)内容:宗主(即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农 民名义上依照财富多寡承担数额不等的赋税负担,实际上地方官吏与 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农民负担沉重。 北魏前期征税,由“县宰(令)集乡邑三老,计赀定”,分为“三 等九品”。九品是根据资产多少而规定的赋税高低的品级,三等是按 不同等第将税送到不同地区。不过实际在征税时,并不按这个九品征收。一方面,这是因为世家大族已经隐瞒了大量的田地和人口,在一 定水准上造成了贫富莫辨的情况,如《魏书李冲传》曰:“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另一方面,也因为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地主所交纳的不多,而广大劳动人民却负担沉重。此外,北魏临时的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改革迫在眉睫》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改革迫在眉睫》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识记并理解北魏崛起的原因;学生通过了解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缺陷和人民起义而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学生通过了解拓拔宏幼年教育而理解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历史比较法、问题探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发趋势;社会改革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历史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推动作用;少数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 教学难点: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以两组图文导入:一展现草原风光的图片并配以北朝民歌《敕乐歌》:敕乐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让学生体会草原文化的魅力;二是花木兰海报配以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让学生得以粗略感受到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并为本课中的民族融合埋下伏笔。 引出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单元结构图: 单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元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结第3课促进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构 展示本课的教学目标(略)让学生了解本课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导入结束,引出正文。 一、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 “畜牧迂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 ——《魏书·序记》 问:拓跋鲜卑--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他们过的是怎样一种生活?(思考) 答:游牧为生流动性强、擅长射猎骑兵凶猛、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和汉族进行比较) 教师:以表格形式展示北魏初期统治者的庙号、谥号、姓名,让学生找出对应帝王的政绩。(以实现落实基础知识,并提升整合材料的思辩能力) 步骤一: 教师先出示北魏太祖的信息,提问学生有关拓跋珪政绩。 学生: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不久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迁都平城;399年称帝; 在位期间初步汉化政策中政治方面有解散原来的部落组织,实行编户定居。经济上由畜

改革,迫在眉睫_高三作文

改革,迫在眉睫 导读:本文是关于高三作文改革,迫在眉睫,感谢您的阅读. 2002清华刘海洋,2004云南马加爵,2010年西安药家鑫,近期复旦投毒等等事件,犯案的尽是社会上的高校学生,这不禁让人战栗起来,本应在校学习,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为何会走上杀人的不归路?学生病态的思想为何没人纠正?我们开始质疑当今社会的大学在传授知识之余,是否去设法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生扭曲和畸形的道德价值观有没有人去正确引导?答案耐人寻味。 当今大学的教育质量正面临着质疑,中国应试教育的狭隘教育模式也正被唾骂,只重视分数,会考只考学业,成绩好,能力好,就是所谓的“好学生”。这不免叫人觉得荒唐。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一个家教严厉,自幼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钢琴十级的天才少年,未来的钢琴家,为什么会在完全没有预谋的情况下,瞬间扎了被害人张妙这么数刀。学校的好学生,家里的好孩子,父母的乖宝宝,思想竟恶劣如此境地,真让人大呼教育失败!人人都知道要重视三观,生命,伦理道德,爱国主义教育,但问题是至上而下人人都不当回事,教育的舍本逐末可见一斑。 当我们去质问学校为何不重视学生的道德成长,学校会说人人都会装虚伪,如何测试?但正因为难,所以才要重视,社会,领导,教师,父母都不在意,又如何让学生一个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孩子重视自己的品德?长持以往,悲剧将不会停止!改革,迫在眉睫! 我国春秋时期,一个铁器农耕社会,思想文明高度发达,令国外学者惊叹不已。其原因是当时教育的模式是以思想为主。以最富盛名的儒家学派为例,孔子教学,重视树立学生的道德观念,并予以感情的陶冶与意志锻炼﹐使之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孟子注重人的内在能力的培养﹐主张发挥人天生的善性,把教育看作是人心内发的作用。当时其他学派皆以精神思想层面为主导来教学,这样做,社会文明又怎么不会发达?而如今我们的教育,学生从小学入学,便开始学习语数英科音美劳体,注重的不是学生的思想培养,而且能力的培养。从小就施以压,这也是造就日后思想扭曲的因素之一。故我认为,教育应化繁为简,小学以思想教育为主导,进行道德三观的正确培养,人文精神的树立,而不

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课程标准素养解读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改革的客观条件 1.北魏的崛起 (1)起源: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 (2)建国: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迁都: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次年,正式称帝。 (4)统一: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2.早期改革

拓跋珪和拓跋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文化,按照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进行统治,开启了封建化的进程,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矛盾: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宗主督护制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也激化了社会矛盾。 2.民族矛盾:没有处理好与经济文化相对先进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民族矛盾激化。 3.社会危机: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34“学思之窗”,思考: 思考一下,你认为太武帝的言论反映了北魏统治者的什么问题? 提示反映了北魏统治者不能较好地处理民族关系,对其他各族人民实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深度点拨]北魏前期的政治、经济危机,本质上是落后的制度与中原先进的生产力的矛盾、民族压迫政策与民族融合趋势的矛盾。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改革的主观条件 1.冯太后 (1)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亲自督促孝文帝学习儒家经典,使其接受汉文化。 2.孝文帝 (1)希望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来巩固统治。 (2)和冯太后一起,自上而下掀起了一场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改革运动。 [深度认知]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推动作用,冯太后和孝文帝在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改革迫在眉睫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改革迫在眉睫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改革迫在眉睫》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识记并理解北魏崛起的原因;学生通过了解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缺陷和人民起义而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学生通过了解拓拔宏幼年教育而理解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历史比较法、问题探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发趋势;社会改革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历史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推动作用;少数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 教学难点: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以两组图文导入:一展现草原风光的图片并配以北朝民歌《敕乐歌》:敕乐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让学生体会草原文化的魅力;二是花木兰海报配以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让学生得以粗略感受到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并为本课中的民族融合埋下伏笔。 引出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单元结构图: 单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元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结第3课促进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构 展示本课的教学目标(略)让学生了解本课要掌握的基本 知识和技能。导入结束,引出正文。 一、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 “畜牧迂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 契 … … ” ——《魏书·序记》 问:拓跋鲜卑--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他们过的是怎样一种生活(思考)答:游牧为生流动性强、擅长射猎骑兵凶猛、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和汉族进行比较)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3.1《改革迫在眉睫》课时作业及答案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13·开封高二检测)东晋时,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是() A.代国 B.魏国 C.北魏 D.前秦 2.北魏在拓跋珪统治时期,曾稳步推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的政策,该政策() A.加深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 B.加重了广大人民的赋税负担 C.促进了鲜卑等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D.遭到了汉族地主的强烈反对 3.(2013·温州高二检测)崔浩这位汉族儒生受到重用反映的问题是() A.他是汉奸,卖国投敌 B.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 C.鲜卑族不断学习汉族文化 D.鲜卑族与汉族融为一体 4.(2013·衡阳高二检测)北魏统一后,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该经济形式的实质是() A.奴隶制经济形式 B.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 C.封建制经济形式 D.半畜牧半农业 5.南朝谢灵运写道:“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反映了() A.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B.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 C.柔然侵扰北魏 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6.(2013·福州高二检测)北魏完成统一后,面临着尖锐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统治者的残暴 B.鲜卑族的落后 C.战争的不断发生 D.汉族的不断反抗 7.(2013·潍坊高二检测)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 ①实行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 ②赋税征收严重不均,农民负担重 ③民族矛盾日渐突出 ④冯太后崇尚“汉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冯太后积极推动和支持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B.改变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C.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D.摆脱社会危机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东薛辩、薛永宗、斐骏等各拥强兵,雄踞一方。河北“韩、马两姓各二千余家,恃强凭险,最为狡害,劫掠道路,侵暴乡闾。” ——《北史》

高中历史选修1 第3单元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含详解)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基础达标(36分) 1.东晋时,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是()。 A.代国B.魏国C.北魏D.前秦 答案 A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开始采用汉族的先进文化进行统治,其措施主要有 ()。 ①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②推行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③重用 汉族儒生④兴办太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3.宗主督护制导致()。 A.国家赋税增加B.豪强地主隐瞒人口 C.农民负担减轻D.社会矛盾缓和 答案 B 4.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导致北方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②鲜卑贵族对百姓巧取豪夺③都城偏远 ④南朝政权的威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社会矛盾的激化,主要是由统治者的统治措施造成的,与其都城的位置和其他政权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 答案 A

5.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D.鲜卑族内部矛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当时北魏的社会矛盾。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同时由于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十分尖锐。但鲜卑族内部的矛盾当时并没有显现出来。 答案 D 6.魏孝文帝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其中对他影响比较大的是()。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答案 B 7.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推动其进行汉化改革的是 ()。 A.拓跋珪B.道武帝 C.冯太后D.拓跋宏 解析北魏孝文帝是在冯太后帮助下登上皇帝宝座的,他在冯太后的影响下实行汉化措施,进行改革。 答案 C 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采用汉族先进文化B.学习汉族统治政策 C.发展经济D.巩固统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由于北魏面临危机,因此,孝文帝企图通过改革化解危机,巩固统治。A、B两项是改革的内容,C项是目的之一,但主要目的是D项。 答案 D 9.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这表明孝文帝()。 A.摒弃了鲜卑族的传统习俗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改革迫在眉睫》课时练习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改革迫在眉睫》课时练 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对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原因进行探讨时,某班同学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A.统治者恰当地处理了民族关系B.拓跋部拥有骁勇善战的民族性格 C.统治者注重学习汉族政治文明D.北魏统治者注重农业经济的发展 2.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这反映了北魏当时 A.阶级矛盾尖锐 B.民族矛盾尖锐 C.汉族内部矛盾激化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3.下列表述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背景的是 A.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B.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C.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1

D.孝文帝有卓越的胆识和远见 4.史书记载,孝文帝的祖母冯太皇太后在其成长过程中曾对他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冯太皇太后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 B.改变落后的统治方式 C.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D.摆脱社会危机 5.公元439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在统一之初,北魏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这些矛盾的产生大多是由于 ①鲜卑族贵族对统治区域内的各民族推行歧视政策 ②鲜卑族贵族采取各种手段对百姓巧取豪夺 ③北魏藩镇割据不断发展,黄河流域战火连绵 ④南方政权不断北伐,威胁着北魏的统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崔浩这位汉族儒生受到重用反映的问题是() A.他是汉奸,卖国投敌B.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C.鲜卑族不断学习汉族文化D.鲜卑族与汉族融为一体7.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

2019-2020年新一线突破同步人教版历史选修一讲义:第三单元+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及答案

[课标要求]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目标导航] 1.了解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社会矛盾出现的原因、表现及影响。(重点) 2.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重点) 3.探究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途径及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难点)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崛起 (1)背景: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 (2)北魏建立: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迁都: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次年,正式称帝。 2.统一黄河流域 (1)统一: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2)影响 ①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②为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3.拓跋珪封建化改革

思维点拨 1.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尖锐,北魏统治集团与各族人民的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 2.拓跋部封建化的主要途径是与汉族士人相结合,吸取汉族传统的统治思想、经验和政治制度。拓跋焘统治时,将这种融和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1.社会矛盾激化 (1)基层统治方式:实行的宗主督护制,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农民负担沉重。 (2)赋税制度: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社会矛盾激化。 易错提醒 正确认识宗主督护制的实质 宗主督护制是官府与地方豪强势力勾结、镇压民众、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方式。2.民族矛盾激化:没有处理好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矛盾激化。 3.社会危机严重: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各地人民起义不断。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 1.冯太后 (1)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亲自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使其接受汉文化。 2.孝文帝 (1)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2)和冯太后一起自上而下掀起改革运动。 重点精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 (1)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各民族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具有改革意识和才能。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 (2)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课标要求]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崛起 (1)北魏是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 (2)338年,拓跋部首领建立代国,不久被前秦所灭,淝水之战后,再度崛起。 2.发展 (1)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2)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北魏历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3.统一 (1)完成: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2)影响 ①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有利于民族交流和融合。 ③推动了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 ④国家机构日益完备。 [深度认识]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等一系列问题,拓跋珪和拓跋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文化,按照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进行统治,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1.阶级矛盾激化 北魏靠武力统一北方,各种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宗主督护制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也激化了矛盾。 2.民族矛盾激化 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其他民族的关系,激化了矛盾。 3.社会危机严重 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各地起义不断。 [归纳总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国家和豪强地主的矛盾;国家、豪强地主和农民的矛盾;鲜卑族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 1.冯太后 (1)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亲自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使其接受汉文化。 2.孝文帝 (1)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2)和冯太后一起掀起改革运动。 [归纳总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1)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各民族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具有改革意识和才能。 主题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原因、影响 1.原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民族融合在十六国时期进一步加强;北魏军事力量强,骑兵强悍;北魏接受了汉文化,加快了发展。 2.影响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促进了北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3)为北魏进行封建化改革准备了条件。 (1)简述以上两位历史人物对北魏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386年,拓跋珪重新建立了鲜卑族的代国,并改国号为魏;398年,他迁都平城,并于第二年称帝。拓跋珪推行汉化改革,为北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拓跋焘最重大的贡献在于统一了黄河流域,拓展了北魏的疆域。 (2)影响: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促进了北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③为北魏进行封建化改革准备了条件。 图示北魏政权的更替

人教版选修1《改革迫在眉睫》教案

人教版选修1《改革迫在眉睫》教案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北魏的崛起与北魏重新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学习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缺陷;冯太后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通过学习孝文帝改革前的社会矛盾及有利条件,进一步理解采用汉族的先进制度和生产方式必要性和必然性; (3)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史实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论证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探究前秦统一北方和北魏统一北方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小组讨论学习先进文化的途径和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民族进步; (2)社会矛盾威胁社会安定,社会改革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 (3)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推动作用,冯太后和孝文帝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条件。 难点:宗主督护制;北魏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一是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二是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三是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学习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有助于培养学生不甘落后、勇于进取、学习先进、迎头赶上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正视问题、找出办法、想出对策的意识,有助于让学生认识社会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教材的引言导入: 师:通过观察本图片(“北魏骑马武士俑”),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生:北魏骑兵威武健壮、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威武形象。(或北魏军事力量强,骑兵强悍) 师:这和北魏迅速崛起有什么关系? 生:这是北魏迅速崛起、一统北方的原因。 师:对,孝文帝登基后,北魏推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那么,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北魏当时有哪些社会矛盾?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教师先对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作一介绍: 然后,教师对鲜卑族作一介绍: ☆部族与政权兴衰: 古代游牧民族,被称为“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先世是商代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至西刺木伦河流域。曾归附东汉。匈奴西迁后尽有其故地,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万户均并入鲜卑,势力逐渐强盛。公元2世纪中叶首领檀石槐被鲜卑各部推为“大人”,建立包括宇文、慕容、拓跋、段、乞伏等部的军事联盟,分东、中、西三部,各部均置大人统领。东汉遣使持印绶封檀石槐为王。鲜卑以游牧为生,善骑射,所制“角端弓”为古代有名的武器。檀石槐死后鲜卑部落联盟解体。十六国时期鲜卑的慕容、乞伏、

高中历史选修1教学设计4: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教案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A课程目标: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B教学目标: C重点与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与条件 难点:宗主督护制;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D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本科导言给同学们展示了北魏武士的风姿,北魏:南北朝时期曾经一度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由鲜卑族所建立。从这幅陶俑上,我们可以想象

北魏士兵在战场杀敌时的情景,正是靠这些士兵,北魏才能一度统一黄河流域。但是“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各种制度有许多不完善和欠缺之处。这一点北魏最高统治者也深知,他们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成效最明显的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讲授新课』 一、改革的重要前提——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1)族源 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拔部; “鲜卑”作为一个部落集团的名称,约始见于东汉。鲜卑一名,有学者认为鲜卑即“犀毗”,亦称“师比“,指胡人的带钩而言。“鲜卑”意为瑞祥或神,合之为瑞兽或神兽。 拓跋氏初是鲜卑地处最东北的一支,亦称别部鲜卑。原居于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 据研究,“拓跋”的含义,乃是北人谓鲜卑父、胡(匈奴)母所生后代之意。 魏晋之际游牧与山西、内蒙;东晋时建立代国,为前秦吞并。 (2)崛起 ①背景: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 ②北魏建立: 386年拓拔珪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398年拓拔珪迁都平城,次年称帝,是为道武帝。 2、统一黄河流域 (1)统一:439年

(2)意义 ①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②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过渡: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不仅为其全面推行改革提供稳定和广泛的空间,而且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加速北魏进行封建化改革的关键。同时,统一对北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促进,更使他们认识到汉族文化的先进方面,成为汉化改革的重大前提。正是在以上因素影响下,北魏统治阶级一开始就注重汉化改革,并不断推进! 二、改革的有利条件——拓拔珪的汉化改革(奠基) 1、依据: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统治方式 2、措施:(政治、经济、文化) (1)解散部落组织(分土定居),实行编户; (2)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3)仿汉制设官制; (4)延揽人才,重用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 (5)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高中历史选修1教学设计5: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教案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北魏的崛起与北魏重新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学习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的缺陷;冯太后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通过学习孝文帝改革前的社会矛盾与有利条件,进一步理解采用汉族的先进制度与生产方式的必然性、必要性。 (3)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史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论证、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探究前秦统一北方和北魏统一北方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小组讨论学习先进文化的途径和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民族进步; (2)社会矛盾威胁社会安定,社会改革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 (3)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推动作用,冯太后和孝文帝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条件。 2、难点:宗主督护制;北魏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讨论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幻灯片:电影《花木兰》剧照及剧目

北魏太武帝向北大破柔然期间,花木兰代父从军,英勇杀敌,屡建奇功。这一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故事流传民间,激励无数爱国将士保家卫国。 一、改革的重要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1、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发展线索: 东汉——三国鼎立——西晋——十六国与东晋并立——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南朝 2、魏晋南北朝并立形势图 时代特征: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3、北魏的崛起: 1)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拔部; 2)魏晋之际游牧与山西、内蒙; 3)东晋时建立代国,不久为前秦吞并。 4)淝水之战后,再度崛起并不断发展; 4、北魏的发展: 1)背景: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 2)表现: 386年,拓拔圭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398年,拓拔圭迁都平城,次年称帝,是为道武帝

改革迫在眉睫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新课导入: 利用教材的引言导入: 师:通过观察本图片(“北骑马武士俑”),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生:北骑兵威武健壮、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威武形象。(或北军事力量强,骑兵强悍) 师:这和北迅速崛起有什么关系? 生:这是北迅速崛起、一统北方的原因。 师:对,孝文帝登基后,北推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那么,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北当时有哪些社会矛盾?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新课的学习。 【学习要点】 口北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口北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容 口北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学习建议】 北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一次改革,学习本单 元容时应注意联系我国古代各民族发展的历史,才能更好地认识这次 改革的意义。 建议同学们在了解北孝文帝改革基本容的同时,可与中国历史上 其他的改革作一比较,以更好地认识这次改革的特点。 先介绍当时历史发展趋势:

然后,教师对鲜卑族作一介绍:☆部族与政权兴衰: 中国古代游牧民族,被称为“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先世是商代东胡族的一支。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至西刺木伦河流域。曾归附东汉。匈奴西迁后尽有其故地,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万户均并入鲜卑,势力逐渐强盛。公元2世纪中叶首领檀石槐被鲜卑各部推为“大人”,建立包括宇文、慕容、拓跋、段、乞伏等部的军事联盟,分东、中、西三部,各部均置大人统领。东汉遣使持印绶封檀石槐为王。鲜卑以游牧为生,善骑射,所制“角端弓”为古代有名的武器。檀石槐死后鲜卑部落联盟解体。十六国时期鲜卑的慕容、乞伏、宇文、拓跋等部都曾建立政权。特别是拓跋部于5世纪中建立北王朝,统治北部中国达140余年。 ☆野蛮落后的民族: 公元304年,当时还是“八王之乱”。幽州刺史王浚引进慕容鲜卑来对付王颖。慕容鲜卑乘机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发现后,要慕容鲜卑留下这八千名少女。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为之断流。 冉闵灭后政权,一次解放被掳掠的汉族女子达二十万。这些汉族女子不是被掳去作妻作妾的。而是作为“双脚羊”一样的家畜。随时随地被奸淫蹂躏。也可能随时随地被宰杀烹食。有五万多少女这时虽被解放,但也无家可归。被冉闵收留。后来冉闵被慕容鲜卑击败,邺城被占。这五万名少女又全部落入食人恶魔慕容鲜卑的手中。慕容鲜卑奸淫污辱,又把这五万名刚刚脱离羯族魔爪的可怜少女充作军粮。一个冬天就吃了个干净。邺城城外这五万名少女的碎骨残骸堆成了小山。 ◎北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改革迫在眉睫教案

改革迫在眉睫 【教学目标】 识记:北魏的崛起;北魏重新同意黄河流域;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的缺陷及陕西人民起义;拓跋宏登基;冯太后培养孝文帝学习 汉族先进文化。 理解:北魏崛起的原因;北魏统一北方的原因和影响;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的统治危机及原因;北魏的民族政策及原因。 运用:前秦统一北方和北魏统一北方的异同;探究学习先进文化的途径和必要性。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条件。 难点:宗主督护制;北魏社会矛盾极化的原因;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北魏崛起和统一北方的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思考:拓跋珪和拓跋焘是怎样学习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这种学习起到了什么作用?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阅读教材:分析北魏统一后面临怎样的局面? (从三方面入手: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激化;各地人民起义。)思考:1、北魏的各种政治制度有哪些方面的缺陷? 2、简要分析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自我测试】 1.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羯B、鲜卑C、氐D、匈奴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开始采用汉族的先进文化进行统治,其措施主要有:①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②推行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③重用汉族儒生④兴办太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 D、鲜卑族内部矛盾 4、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推动其进行汉化改革的是 A、拓跋珪 B、道武帝 C、冯太后 D、拓跋宏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条件是①北魏统一北方②民族融合③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课堂延伸】 宗主督护制: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坞堡主又称为宗主,与堡户结成牢固的

高二历史下册改革迫在眉睫知识点总结

[键入文字] 高二历史下册改革迫在眉睫知识点总结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小编准备了高二历史下册改革迫在眉睫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宗主督护制制度建设的弊端: (1)性质:北魏前期地方基层组织的一种形式。 西晋末年以后,北方长期战乱,十六国时期,诸少数民族政权频繁更迭,地方基层行政机构实际已不复存在,各地豪强地主聚族而居,纷纷以宗族乡党的形式,占据有利地势筑坞立堡,割据一方,武装自卫,从事生产,维持生存。这些豪强地主称为宗主,坞堡里的农民实际上是坞堡主控制的依附程度不等的农民(又称包荫户,宗主与包荫户之间是一种主人与佃客的关系,而佃客形同于农奴),向坞堡主交纳地租,承担劳役和兵役。魏道武帝建立北魏政权时,拓跋鲜卑缺乏封建统治的经验,按照公社结构认识这些宗族坞堡组织,为了取得各地宗主的支持,建立联合统治,承认宗主在地方上的势力和他们的政治经济权利,利用他们代替北魏政府督护地方。魏孝帝元宏改革时,采纳给事中李?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 (2)目的: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 (3)内容:宗主(即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农民名义上依照财富多寡承担数额不等的赋税负担,实际上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农民负担沉重。 北魏前期征税,由县宰(令)集乡邑三老,计赀定,分为三等九品。九品是根据资产多少而规定的赋税高低的品级,三等是按不同等第将税送到不同地区。可是实际在征税时,并不按这个九品征收。一方面,这是由于世家大族已经隐瞒了大量的田地和人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贫富莫辨的情况,如《魏书李冲传》曰: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另一方面,也由于官吏们畏于权 1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优质课教案_12

第1课时改革迫在眉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北魏的崛起与北魏重新统一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学习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的缺陷;冯太后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通过学习孝文帝改革前的社会矛盾与有利条件,进一步理解采用汉族的先进制度与生产方式的必然性、必要性。 (3)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史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论证、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探究前秦统一北方和北魏统一北方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小组讨论学习先进文化的途径和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民族进步; (2)社会矛盾威胁社会安定,社会改革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 (3)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推动作用,冯太后和孝文帝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条件。 2、难点:宗主督护制;北魏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讨论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改革的重要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1、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发展线索: 东汉——三国鼎立——西晋——十六国与东晋并立——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南朝 2、魏晋南北朝并立形势图 时代特征: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3、北魏的崛起: 1)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拔部; 2)魏晋之际游牧与山西、内蒙; 3)东晋时建立代国,不久为前秦吞并。 4)淝水之战后,再度崛起并不断发展;

4、北魏的发展: 1)背景: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 2)表现: 386年,拓拔圭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398年,拓拔圭迁都平城,次年称帝,是为道武帝 C、影响:使北魏历史发展进入新时期。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1)时间:439年 2)意义: A、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 B、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C、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说明: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不仅为其全面推行改革提供稳定和广泛的空间,而且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正是加速北魏进行封建化改革的关键。同时,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促进,更使他们认识到汉族文化的先进方面,成为汉化改革的重大前提。 正是在以上因素影响下,北魏统治阶级一开始就注重汉化改革,并不断推进! 二、改革的有利条件——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 1、改革依据:汉族封建政权统治方式 2、主要改革人物与措施: 1)拓拔圭改革——①解散部落组织(分土定居),实行编户;②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③仿汉制设官制;④延揽人才,重用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⑤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2)拓拔焘改革——①广纳汉族士人;②修改律令,促进政权封建化;③发展农业,崇尚节俭;④崇尚儒学,培养拓拔人才; 3)冯太后改革——略 3、改革意义: 1)使拓拔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即封建化;2)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假如没有北魏统治阶级汉之前化改革的奠基,孝文帝也许照样会改革,但改革措施、成果、影响又会如何?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但通过假设,我们更易认识到北魏统治阶级之前改革的重大奠基作用,也更能体会到需要不断推进的真正意义! 三、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1、政治制度的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1)制度欠缺(落后)的表现: A、宗主督护制: a、形成:北魏进入中原,任命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形成宗主管理的基层组织; b、影响: ①统一初期,利于巩固统治; ②长期以往,豪强地主往往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役收入和徭役征发; B、九品混通制: a、内容:根据资产多少规定赋税多少,分成九品征收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1 改革迫在眉睫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3.1 改革迫在 眉睫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 单元分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 历史地理学家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居住地的分界线与400毫米等降水线重合,这也是我国古长城沿线。当气候出现显著变化时,就会影响到长城南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状态。中国历史上几次农牧民族军事对峙,比如北方十六国与南方东晋政权的对峙,北朝与南朝的对峙,辽、西夏和金与两宋的对峙等,都是伴随着寒冷期的到来而形成的。根据气象学家的报告,中国第二个寒冷期是东汉至隋朝(公元初至7世纪),第三个寒冷期是北宋中后期到南宋中期(11至13世纪),第四个寒冷期是元末明初到清末(15至20世纪)。每当寒冷期到来,就会造成北方游牧民族生存困难,从而进攻中原。这就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恰好与三个寒冷期的时间基本吻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的一场封建化改革,通过改革鲜卑族逐渐实现了由游牧生产方式向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和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5世纪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缓解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3、改革的两个阶段: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与孝文帝改革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促进民族融合,推动了北魏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A课程目标: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B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 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 北魏的崛起与统一北魏的崛起;北魏 重新统一黄河流 北魏崛起的原 因;北魏统一北 探究前秦 统一北方 历史比较 问题探究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 势,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优质课教案_1

第三单元《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北魏的崛起与北魏重新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学习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宗主督护制;冯太后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通过学习孝文帝改革前的社会矛盾及有利条件,进一步理解采用汉族的先进制度和生产方式必要性和必然性; (3)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史实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论证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分组讨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意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民族进步; (2)让学生理解社会矛盾威胁社会安定,社会改革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培养学生居安思危,勇于进取的精神; (3)让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杰出历史人物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与条件 难点:宗主督护制;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教材的引言导入: 师:通过观察本图片(“北魏骑马武士俑”),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生:北魏骑兵威武健壮、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威武形象。(或北魏军事力量强,骑兵强悍) 师:这和北魏迅速崛起有什么关系? 生:这是北魏迅速崛起、一统北方的原因。 师:对,孝文帝登基后,北魏推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那么,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北魏当时有哪些社会矛盾?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一起看课件,课件里面出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孝文帝改革的客观原因?一个是改革的主观原因?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探究,之后选派一名代表做总结性发言。好,讨论开始,时间为10分钟。 师:时间到。首先先由二组同学总结一下孝文帝改革的客观原因。 ·二组学生:客观原因可以精炼为两点,第一点是:北魏的崛起与统一北方;第二点是:统治危机加剧。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补充为主)。 师:二组同学代表总结得非常好,很具有概括性。请坐。下面我们就具体的一些知识进行补充性讲解。首先是“北魏的崛起与统一北方”,北魏的崛起涉及到了北魏建立者的族源问题。同学们,北魏的建立者是谁?他属于什么民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