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艺术“2+1”活动方案及评价标准

体育、艺术“2+1”活动方案及评价标准

体育、艺术“2+1”活动方案及评价标准
体育、艺术“2+1”活动方案及评价标准

肥西县上派镇丽景小学体育、艺术“2+1”课间活动

实施方案及评价

一、实施目标

实行“体育、艺术、科技2+1工程”,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让每个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原则

1、实施“2+1工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实施“2+1工程”以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设立适当的体育、艺术选修项目,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艺术活动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技能水平。

3、实施“2+1工程”要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先导。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广大体育、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满足“2+1工程”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较高要求。

4、实施“2+1工程”要以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为原则。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实施“2+1工程”

组长:汪剑

副组长:唐兆胜陈超黄若

组员:一――六年级各班班主任,全体音、体、美任课教师。

特长带头教师:

体育:钟娟程方传

音乐:沈瑞芹李茜茜

美术:赵亮朱静

2、规范办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1)、发挥“主渠道”作用。我校将把实施“2+1工程”融入新课改之中,以保证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有效教学为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教学计划,开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课程。

(2)、整合体艺课程目标。学校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意愿,选择学习内容,对课程目标进行整合,把课程目标改造成为具有操作意义的学习目标,使“2+1工程”的指标落到实处。

(3)、充分结合家庭教育。我们将把实施“2+1工程”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孩子完成“2+1工程”的过程中。

四、实施办法

1、体育技能、艺术特长的实施

(1)、落实好“2+1项目”,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的基础上,把“2+1项目”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要充分利用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通过项目兴趣小组、学生社团、运动队、艺术团等形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要围绕“2+1项目”组织开展对抗赛、挑战赛、才艺展演、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的群体性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体育竞赛和艺术展演的激励作用。广泛组织各种文体兴趣活动小组,定期组织校园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为学生参加文体活动搭建平台,让每个学生都从“2+1项目”中受益。要积极组织体育、艺术活动走出校园,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共同营造重视体育和艺术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安全工作预案,确保“2+1项目”实施的科学、有效、安全。

(2)、我校“体育、艺术项目”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省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严禁挤占音、体、美课时。使“2+1项目”实施有充分的时间保障。开展好“大课间”活动,举办好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开展多样的学生才艺展示、文体比赛活动。鼓励支持各类有助于学生提高体育、艺术技能的兴趣组织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

2、学校为每位学生编制“2+1”项目档案袋,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学生手册和档案的管理,体育、美术、音乐教师具体负责资料的完整收集。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该项目的学习与训练,按照项目的阶段要求逐步完成项目目标。

五、“2+1”体育、艺术技项目内容

体育类

1、体操类:广播体操、绳操

2、田径类:耐久跑、100米、跳远、铅球、200米、400米

3、球类: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垒球

各班限报两项。分为低、中高年级。(1、2年级为低年级组,3——6年级为中高年级组)

B、艺术类

1、音乐表演类:课堂乐器(竖笛,口琴等)、音乐情景剧、舞蹈。

2、美术类:电脑绘画、漫画卡通、书法,手工制作。

各班限报一项。分为低、中高年级组。

六、具体活动安排:

七、“2+1”项目成绩的认定

1、认定等级

认定分为优秀、合格、待合格三个等级。

2、认定的实施方式

按有关标准对学生进行测试认定;技能认定是认定的主要方式,主要由学校按照体育、艺术“2+1工程”所制定的项目要求和评价标准,具体组织实施,并根据测试成绩确定等级。

3、认定结束后,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将成绩填入“2+1”项目检测成绩表中,并将此表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中。

八、“2+1”项目认定结果的处理

1.学生“2+1”项目相关结果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2.学生“2+1”项目是否达标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的基础条件。

3.学生“2+1”项目三项均达优秀等级,学校授予“三星级特长学生”荣誉称号,并进行全校通报。

九、完善措施、确保“2+1”项目开展

(1)开齐、开足并上好音、体、美、综合实践课程,确保课程的开课率为100%。

(2)科学安排“2+1工程”项目活动表”。保障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周2

次艺术活动。

(3)通过广泛开展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比赛活动和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师生养成积极参加艺体科技活动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4)为每个学生搭建了体育技能和才艺展示的舞台,每年要举行运动会、艺术节以及师生才艺展示和体育竞赛等小型多样的活动。

(5)通过完善各种评价制度等方式,让每个辅导教师、班主任都明确课外文体活动和竞赛开展的规范职责,从而最大限度的促进“2+1工程”的开展。

十、“2+1”的项目评价标准(附后)

“2+1工程”项目活动技能标准

一、“2+1”项目体育技能标准

(一)体育

1.足球:

合格标准:

(1) 足球正脚背双脚颠球连续6个以上;

(2) 比较熟练的运用左右脚的外脚背、内脚背运球绕杆并完成射门动作。

方法及要求:距离10米内放置障碍桶(或旗杆)5个,每个相距2米,最后一个障碍桶(或旗杆)距离球门10米。从起点带球绕5个障碍桶(或旗杆)后射门。

优秀标准:达到下列其中任一项

(1) 足球正脚背双脚颠球连续30个以上;

(2) 熟练的运用左右脚的外脚背、内脚背运球绕杆并完成射门动作。

方法及要求:距离10米内放置障碍桶(或旗杆)5个,每个相距2米,最后一个障碍桶(或旗杆)距离球门10米。从起点带球绕5个障碍桶(或旗杆)后射门。

2、篮球

(1)行进间运球

合格标准:男生行进间运球15.1~17.8秒;女生17.8~22.9秒。

优秀标准:男生行进间运球11.2秒以下;女生12.9秒以下。

方法:全程行进间运球(25米往返跑),根据成绩与动作计算具体分。

(2)双手胸前传接球

合格标准:男生36~46次;女生14~30次

优秀标准:男生55次以上;女生52次以上

方法:学生站在线后对墙连续传接球(男生2.5米;女生2米),计一分钟内传接球的次数。

要求:单人原地对墙1分钟双手胸前传接球(1.5米),根据成绩与动作计算具体分。

(3)拍球

合格标准:男生7~14个;女生7~14个

优秀标准:男生23个以上;女生20个以上

方法:在球场随意拍球。

3、乒乓球

(1)颠球

合格标准:30个优秀标准:60个或以上

(2)对墙打

合格标准:20个优秀标准:40个

(3)发球

合格标准:能发一个上旋球优秀标准:能发出上旋球(特点:低、快、长)(4)正手两人对攻

合格标准:15个回合优秀标准:25个回合

测试要求和方法:测试时每人三次机会。

4、跳绳

合格标准:单人单摇每分钟达到80次;一带一单摇每分钟20次。

优秀标准:单人单摇每分钟达到120次以上;一带一单摇每分钟30次以上。

5、踢毽子:

合格标准:男生5个;女生8个优秀标准:男生8个以上;女生11个以上

测试要求和方法:连续踢,不限方式,即:正脚面、足内侧、足外侧均可。不限时间,只测一次。

二、“2+1”项目音乐技能标准

合格标准:能够准确地演唱音阶;能够较正确的,有表情地完整演唱适合自己音区2首学校必唱曲或教材上的歌曲。

优秀标准:能够准确地演唱大调音阶;能够正确的,有表情地完整演唱适合自己音区的4首学校必唱曲或教材上的歌曲,并能够配上自创的相关舞蹈动作。

三、“2+1”项目美术技能标准

1.儿童绘画

合格标准:掌握铅笔、油画棒与彩色水笔工具、材料的性能,能表现简单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认识各种颜色,初步感受色彩的表现力。利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优秀标准:能进行简单的造型练习,懂得合理组织画面,掌握基本的色彩对比、调和知识,了解色彩的表现作用。能独立完成作品的创作。

2.剪纸:

合格标准:掌握剪纸的基础相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剪或刻出简单的图案。

优秀标准:会熟练的使用刻刀、剪刀等剪纸工具,会对称剪、折叠剪、能剪刻简单的字样、花卉、鸟兽等小幅作品。

四、对教师评价办法:

对于体音美教师和班主任教师的评价以对学生的评价为基础,测查每个班1/2的学生,然后根据学生的等级,确定班主任和相关教师的教学等级。计算优秀在被测查学生中所占比例,作为教师的认定等级,得相应的百分比分。期末考核时按照比例计岗位考核。

体育、艺术“2+1”课间活动学生评价登记表

班级:姓名:

体育、艺术“2+1”课间活动教师评价登记表

体育艺术“2+1”活动实施方案

肥西县上派镇丽景小学

2013、9

学校艺体活动实施方案学校课外体育艺术活动实施方案示范文本

学校艺体活动实施方案学校课外体育艺术活动实施 方案示范文本 In the specific time, budget, resource activities pla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effect, specially customized project process and parameters before,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stage, make a system and specific scheme, to guid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学校艺体活动实施方案学校课外体育艺术活动实施方案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方案资料应用在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里进行的活动计划,内容包含活动范围、质量等。为实现的目标效果、专门定制的项目前中后期的流程和各项参数做成系统而具体的方案,来指导项目的顺利进行。,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活动目的 为了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栖霞市教体局 《关于深入开展学校课外体育艺术活动的通知》,推动学 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课外文体活动的制度化 和规范化。使学生从小树立终身健身体育意识,通过活 动,促进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造就一批高素 质的体育、艺术指导教师队伍,提高新课程实施的力度, 建立有效的课程体系,促使文节、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 通过学校的课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较 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音乐一项美术技能,为学生 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体育——《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学校体育——《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教育厅文件的精神,提高我校广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和教育厅《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实施意见》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认真落实中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工作目标 1、合理安排“三课两操两活动”,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确保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落实。 2、通过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活动的技能,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提高广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3、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三、组织分工,明确职责 1. 成立工作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体育教师及各班正班主任 2.工作职责 (1)校长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工作,各分管校长负责对相关部门责任人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2)教导处:制订实施方案和活动计划,做好课程设置、活动时间安排、教师安排及培训、场地分配、器材使用等工作,并对相关教师的工作进行检查考核。组

织开展每学年的体育节、以及开展校内各项体育赛事和有关体育活动。 (3)政教处:组织开展好课间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和学生社团活动,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开展有关各项工作并进行检查和考核。 (4)总务处:提供必要的物质准备,保障场地器材设施达标,并对场地、器材保管、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5)级长、班主任:组织、安排每日的体育锻炼活动,并对活动进行质量监控和阶段性的总结与反馈。 (6)体育老师:负责具体训练、指导、考核、登记与评价工作。 四、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每周3节体育课,课堂教学落实“2+1”体育课模式。在各班每周的体育课中安排有一课时的篮球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校篮球知识和技能的普及面。同时,我校在每天的广播操之外增加一些特色操如健美操、兔子舞、武术操、室内操等等,力求丰富我们的课间操。 2、严格按制度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为充分保障“三课两操两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实到位,严格按学校相关管理制度执行。任何人都不得随意挪用、挤占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当值教师要组织学生认真做好每天的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及课外活动,并做好检查记录。 3、安排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天早上9:50--10:20作为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和广播操时间,由体育老师精心安排指导、各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和游戏。下午第1节课前、晚自习前,都安排眼保健操时间。下午第一节课后(2:50—3:30)为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4、检查落实,保证一小时体育活动质量。学校平时注意加强对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组织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并做好各类体育活动材料的汇总归档工作。 5、强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为学生正确锻炼提供科学指导。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和数据上报工作。

体育艺术21工作总结

大众中心学校体育艺术“2+1” 工作总结 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是国家体育部及省市教委落实《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危机工程。依据我们《“让体艺之花开遍校园”——“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与软件设施,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制定了相关措施,开展了系列活动,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丰盛了师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康健调和发展。我们杏林小学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始终坚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原则,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聪惠的头脑,又有康健的体魄。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和精心组织下,在学校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学生“体艺2+1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思想领先,认识统一,目标明确。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体艺2+1工作”工作,把它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首先把它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学期初在行政会议上听取“体艺2+1工作”计划,并予以审议;学期结束听取总结汇报。对于学校举行和参加的巨大体艺活动,则在行政会议上予以协调安排,给予人力、物力、时间上的保证。平时校长除了亲自挂帅以外。学期初协助教研组制订体育工作计划,组建班级社团、学校社团,平时则共同探讨,解决体艺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学校领导还亲自督促全校“两操、一课”的进行,以推动学校的体艺工作进一步发展。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体艺工作的认识不够,学校体艺工作讲起来危机,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情况十分危机。我校领导坚持贯彻“首在体艺”的教育宗旨,把体艺教学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绝不允许占用学生体艺活动的时间,确保体艺课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1.建立激励制度,搞活体艺教学工作。学校长期以来,坚持每周对各班进行跑操评分考核以外,还对各班参加体艺活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情况和体锻达标率、优异率作为评选文明班级、优异班集体的危机依据。

阳光一小时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花桥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活动总结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学生阳光一小时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和教育局文件精神,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健康第一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营造浓厚的群体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健身意识、集体主义精神,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的、全面发展。我校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1、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了领导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以刘静校长为组长、行政和体育老师具体负责,全体老师积极参与的组织机构。同学们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中,效果也很显著,学生们在运动中锻炼了身体,学会了互相帮助的集体主义感,懂得了在运动中只有大家同心协力才能获得最快的成功与进步。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弘扬了体育精神,创建了我们校园的体育文化氛围。 2、发出倡议,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阳光一小时体育运动。以“我健康、我快乐”作为口号,培养学生树立体育健身习惯,以阳光体育运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倡导践行“三个一”的体育运动计划。即:每天锻炼一小时;每人参加一项学校组织的运动;每人具备一项运动强项,为使“三个一”的体育运动计划能顺利有序的开展,学生会还对本次阳光体育运动进行了展板及广播宣传,使学生的运动兴趣、集体感等充分的被激发,对我们以后的体育活动打好了铺垫。 3、开展系列的体育竞赛活动。在上学期的“体艺嘉年华”活动中,广播操、集体舞、眼保健操、合唱等各项内容融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的团队

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同时锻炼了学生各项身体素质,进一步巩固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升华,明白团队的力量不可忽视。校运动会上,接力、踢毽、跳长绳、跳短绳比赛等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同学们充分认识健康,追求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体会体育的魅力。 通过阳光体育运动,学生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增进友谊、交流技艺、提高素质,为了学生美好的明天,就让今天我们一起参与、一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吧!

2017体育艺术21活动方案

澴潭镇大碑小学体育艺术2+1 实施方案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体育、艺术2+1项目"是教育部为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改革与发展而逐步推进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是教育部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之一,是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实现“体育与艺术、科技与创新、趣味与竞技”的完美统一,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和提升审美素质,陶冶情操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县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将继续全面启动"艺体2+1项目"工程。为使"2+1项目"工程强力推进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倡导“我参与、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的运动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努力创设热爱体育、崇尚运动、追求艺术、文化育人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体艺“2+1”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

炼于乐。 2.全面性原则。体艺“2+1”活动要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有机结合。体艺“2+1”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体艺“2+1”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以鼓励引导为主,形成学校的特色活动项目,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以校内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创建良好的综合教育环境。 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体艺“2+1”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为由不积极开展活动的倾向。 三、实施目标与方法 1.以实施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主要内容,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具有一项艺术特长。在开齐开足体育和艺术课程,提高课堂教学

体育艺术工作计划

2017—2018学年度体育艺术“2+1”工作计划 建设民兴学校 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开展“体艺2+1项目”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体艺2+1项目”工作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实施“体艺2+1项目”是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实施“体艺2+1项目”,必须与学校的特色教育相结合,积极探索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内容和方式。学生的素质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本着“统一选项、分期实施”的原则实施。 二、组织领导 组长:康xx 副组长:黄xx 成员:康xx 三、工作目标 1.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根据健康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体育锻炼的需求,系统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与锻炼能力的内容和方法体系。 2.积极贯彻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相关的教学改革,设立适当的体育、艺术选修项目,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艺术活动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技能水平。 3.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先导。要通过转变观念的教育和各种业务培训,提高全体体育、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满足“2+1项目”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较高要求。 4.进一步加强体育课、艺术课和健康教育课的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学常规管理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 5.进一步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抓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和测试工作,使90%以上学生达到《标准》及格等级以上。一手抓好普及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一手抓好业余体育专项(三大球)训练,促进学校普及性体育工作和体育竞赛水平有突破性进展,迈上新的台阶。 6.以全市开展的校园艺术节为契机,我校也将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素质。 四、工作措施 (一)根据学校实际,研究设定参考项目,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特长与爱好合理选择项目。在教育局普教科具体指导下,研究确定简明易行的“2+1”项目及技能认定标准,体现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全员参与“2+1项目”,最大

体育艺术“”活动方案及评价标准

肥西县上派镇丽景小学体育、艺术“2+1”课间活动 实施方案及评价 一、实施目标 实行“体育、艺术、科技2+1工程”,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让每个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原则 1、实施“2+1工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实施“2+1工程”以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设立适当的体育、艺术选修项目,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艺术活动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技能水平。 3、实施“2+1工程”要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先导。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广大体育、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满足“2+1工程”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较高要求。 4、实施“2+1工程”要以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为原则。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实施“2+1工程” 组长:汪剑 副组长:唐兆胜陈超黄若 组员:一――六年级各班班主任,全体音、体、美任课教师。 特长带头教师: 体育:钟娟程方传 音乐:沈瑞芹李茜茜 美术:赵亮朱静 2、规范办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1)、发挥“主渠道”作用。我校将把实施“2+1工程”融入新课改之中,以保证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有效教学为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教学计划,开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课程。 (2)、整合体艺课程目标。学校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意愿,选择学习内容,对课程目标进行整合,把课程目标改造成为具有操作意义的学习目标,使“2+1工程”的指标落到实处。 (3)、充分结合家庭教育。我们将把实施“2+1工程”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孩子完成“2+1工程”的过程中。 四、实施办法

学校开展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的活动方案

学校开展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的活动方案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而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会影响其智力开发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将很难应付和赢得激烈的社会竞争。我校坚持“健康第一、面向全体”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的意见》,从去年开始,便根据学校实际出发,制订了《法泗小学开展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把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落到实处。 一、建立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学校成立了由胡校长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体育教师负责安排一小时体育活动内容,指导体育活动的实施;班主任和下班教师负责组织学生进行大课间和体育锻炼活动。同时,我校建立了《法泗小学学生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制度》,将学生一小时体育锻炼纳入到班级和学生个人的评优选模当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校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得到长期有效的保障。 二、活动时间、内容安排 1、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安排: (1)保证体育课课时:一、二年级每周四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3 节体育课。 (2)每天上午开展全校大课间活动。 (3)凡当天未安排体育课的班级,下午开展体育锻炼活动。 2、一小时体育活动内容安排: (1)体育课的上课内容,严格按照《体育与健康课课程标准》进行实施;

(2)上午大课间内容:体操(广播操、韵律操、校园集体舞);和学校集体活动 (3)下午体育锻炼活动项目:跳短绳、毽球、跳长绳、乒乓球、各种形式的接力赛、羽毛球、仰卧起坐、田径等。 (4)体育家庭作业 年级 选择项目 一 跳绳, 跳房子, 跳皮筋 二 三 仰卧起座,跳绳,踢健子 四 五 仰卧起座, 踢健子, 跪跳起 六 三、家长的配合 尊敬的家长,学生身体健康是您和学校共同的期愿,为保证学生活动安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我们希望您指导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设计

半程中心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按照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试行)》和省、市、区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倡导“我参与、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的运动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努力创设热爱体育、崇尚运动、追求艺术、文化育人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按照课堂上全员参与,通过兴趣小组活动重点培养,学校特色活动巩固提高的培养模式,特制订本方案。 二、方案目标 通过学校组织开展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至少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形成良好习惯,持之以恒,受益终生。努力打造学校体育艺术品牌,形成特色。 三、项目设置 1、体育类:乒乓球、耐久跑、太极、跳绳、篮球等。

2、艺术类: 音乐表演类:器乐、声乐、舞蹈 美术类:国画、剪纸、书法 四、实施对象和时间 (一)对象:根据我校实际,本学期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对象为1——6年级学生。 (二)时间: 1、每天上午大课间活动时间30分钟。 2、每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合理安排“2+1”项目的训练。原则上保证每周每项内容安排一节课的专门训练时间。辅导教师和班主任共同商定,报学校教务处备案。 3、利用兴趣小组活动等其他时间。 (三)辅导教师:学校根据教师自身素质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教师专业特点和相关课程方案安排的基础上,由教务处按年级统一安排各组辅导教师,并根据教师综合评估量化制度规定,该项工作纳入教师的工作量范畴。 五、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严格管理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教师的“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务处、教研室、教导处、少先队等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体育、艺术2+1项目”评价体系。明确分工,落实到人,充分认识活动重要性,有计划、有备课,将该项常规纳入学校常规管理体系,将各班“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的成绩和教师年度业绩考核挂钩,从制度上保障该项工程的积极稳步推进。 组长:咸玉福 副组长:崔富庆、范建福

“体育艺术+项目”工作计划

“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办让家长、社会、学生满意得学校,以武昌区体卫艺中心得“2+1项目”实施方案为指导,倡导“我参与、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得运动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得文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努力创设热爱体育、崇尚运动、追求艺术、文化育人得良好文化氛围。让每个学生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与一项艺术特长,提高学生得体育素质、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得校园育人环境,为学生终身发展与整体素质提高奠定良好基础。?二、实施思路:?以“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为指导, 结合我校实际,确立体育、音乐、美术(艺术教育课程)得教学核心,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课程,并安排专职教师。保障体、音、美课程得时间,以每天早晨、阳光大课间、下午课外活动以及音乐体育美术常规课堂教学时间等为实施“体艺2+1项目”得重要途径,遵循学生得发展需要,定时、定点、定人,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得文体活动,以赛促练、以练促进,全面提升学生得体艺素养。坚持全面参与与重点培训相结合,力争全体学生参与此项活动。 三、实施目标: 1、规范学校体、艺课程得实施,加强体、艺课程得研究与实践,提高体艺课程课堂教学得实效。 2、加强学生体育、艺术素养得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得意识,完善人格、提高能力。

3、尊重学生年龄得差异,既设立全校统一得项目,又设立不同年级段相应得练习项目,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学生选择感兴趣得练习项目。 四、组织领导及分工: 1、为全面指导与管理我校体艺2+1项目得实施,制定有效得制度与措施,及时添置活动器材,特成立大东门小学体艺2+1项目实施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为有针对性得指导体、艺个项目得具体实施,培训组织教师得指导能力,成立大东门小学“体艺2+1项目”实施指导小组: 体育类别:组长: 成员: 艺术类别:组长: 成员: 3、为维护全校“艺术2+1项目”开展得秩序,保证有序有效,成立大东门小学体艺2+1项目实施督察组,在开展活动得时间里,巡视校园,做好记录,排除安全隐患,及时反馈。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方案

大沙镇黄涛中心小学-- 《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根据个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创造良好条件,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的终生体育锻炼奠定基础。进一步推进我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的活动,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方案。 二、实施原则: 1、科学性,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理需求。 2、教育性,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安全性,加强对学生活动的安全指导和管理。 4、操作性,根据学校体育师资场地,因地制宜。 三、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推进实施“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的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实施活动方案的具体领导和各年级组老师的工作研究会,确立实施活动方案的具体措施和安全保障。 1.学校阳光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赖锦全 副组长:万小会 组员:潘志文、严水英、朱燕红、黄庆婵、欧玉梅、唐卫明、马金爱、梁杏梅、冼耀杰及各班班主任 2.阳光体育安全督查小组: 组长:周建忠

副组长:江淑芬(每日总护导) 组员:马肖贤(护导老师) 四:实施细则: 1、活动时间:2011年12月1日起 2、活动地点:学校操场、塑胶跑道 3、活动项目:各项体育锻炼技能、跑步、跳长绳、跳短绳、踢毽子、广播操和球类、棋类活动等 4、活动对象:全校各年级学生 5、活动要求: ①由学校教务处、体育室负责落实时间调配,体育组、年级组共同协商安排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人人每天相当于跑1000米的项目内容,体育组安排布置每个年级锻炼的活动时间、场地、器材等,以保证每一名学生每天都能达到1000米的运动量。 ②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由家长在安全情况下监督学生参照以上项目完成或自行安排体育活动项目,以完成每天1000米的运动量。 五、具体安排: 学生每天锻炼活动要有教师岗位负责制,做到学生锻炼过程中教师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切实加强每天活动的安全管理,防范意外伤害的发生,确保学生每天锻炼的健康安全。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要经常沟通总结,班主任要每天在场组织学生锻炼,体育教师要每天在自己年级组进行巡视指导,发现问题要和各班主任交流意见,配合督促本年级学生的锻炼情况,使我校“阳光体育运动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的活动”顺利进行并达到良好的效果。

小学“体育艺术项目”实施方案

加强体育锻炼提升艺术素养 ——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体育、艺术2+1项目”是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艺术的改革与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现结合我校校情,特制定《小学“2+1”工程项目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实施“2+1项目”的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体育和艺术活动器材,以“2+1工程项目”为依托,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进一步彰显小学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以写字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的办学特色。以“2+1工程项目”建设为平台,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健康、乐观的生活情趣,形成健全人格,让每一颗心灵都快乐幸福地成长。 二、实施“2+1项目”的原则: 1.共同提高的原则: 课堂是开展“2+1项目”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上切实提高“2+1项目”工程的效率,艺体教师要把实施“2+1项目”融入新课改之中,要以保证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有效教学为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实施“2+1项目”的过程也是促使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提高的过程。 2.终身体育的原则:

体育、艺术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内容。推进“2+1”实施,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终身体育为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体艺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有效开发体育、艺术教育功能。 3.主体能动性原则: 开展“2+1项目”,学生是主体,按新课改的要求,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艺术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积累和磨炼,长见识、得乐趣,从而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 4.发展特长,建设特色教育的原则: 开展“2+1项目”,就是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就是进一步拓展教育的空间,以目标构建内容,促使学生发展特长,学校发展特色,从而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育质量。 5.同步发展原则: 开展“2+1项目”,要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为先导,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个体选择发展和心智水平提高需求,开展师生互动,坚持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6.创设条件,保障安全原则: 开展“2+1”项目,需要基本的时间、空间、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保障。要充分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整合各种资源,遵循教育、活动及技能发展规律,把体艺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让每一项经费投入,每一项工作活动安排,都能体现对学生周到的关怀。 三、项目实施的基本目标 1.实践目标: ①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选择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动态过程,为学生构筑一个资源共享、平等、愉快的活动空间,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富有挑战性的人文环境。

首届体育艺术节活动方案

保康一中第一届体育艺术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坚持活动育人、特色兴校,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决定于2017年11月上旬举办首届体育艺术节。 二、活动目的 每两年举办一届体艺节,对家长开放,对社会开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自信,提升学校影响力。 三、活动主题 竞上校园德美同行 四、活动内容 (一)体艺节开幕式 1、全校学生激情跑操入场 2、升国旗唱国歌 3、全校朗读励志信 4、开幕式、领导讲话 5、高三学生退场至看台,高一高二学生广播操展示 6、高一学生退场准备道具,高二学生600人啦啦操展示 7、高二学生退场至看台,高一学生团体操展示 8、太极拳表演 9、学生退场,开幕式结束 (二)趣味运动会 趣味运动会项目共9项: 双龙戏珠、迎面拉力跑、袋鼠跳接力(10人5男5女)、10人走旱船、5人6足行、10人篮球定点投篮(5男5女)、10人足球绕杆(5男5女)、投乒乓球(定点3男3女)、花样跳绳。 竞赛方法见竞赛规程 (三)书画展览 1、书法(软笔、硬笔) 2、绘画(色彩、素描、速写) (四)文艺晚会 开场舞《盛世龙腾》30人

1、大合唱《迎风飘扬的旗》、《不忘初心》120人 2、相声2人 3、舞蹈《乘着知识的翅膀》32人 4、教师朗诵《我骄傲,我是一名老师》10人 5、民族舞《黎乡笠影》24人 6、旗袍秀《康美之恋》16名教师 7、京剧《智斗》3名教师 8、戏曲进校园 9、《沁园春.雪》朗诵模仿2名教师 10、现代舞串烧三组(每组约16人) 11、小合唱《世纪春雨》三组12人 12、歌伴舞《共筑中国梦》20人 五、活动时间 1、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1月。 2、汇报展示阶段:2017年11月上旬,展示时间1天。 六、活动地点 平时可根据需要自己选定,汇报展演在学校运动场。 七、活动开展 (一)体育 1、项目选定(2017年9月20日前) 由体育组结合“全员参与、活泼有趣、健康快乐”的要求确定传统团体项目和趣味性项目。 2、项目训练(2017年9月20日——10月底) 体育组安排训练计划,利用体育课、活动课、大课间活动对各项目进行训练。 3、彩排展示 时间另定 4、活动展示(2017年11月上旬) 集体项目参加开幕式展演,作为年级考核内容;趣味运动会作为各班比赛项目,计班级比赛成绩,班级代表年级组,纳入年级组考核。(二)书画展览 第一阶段:书画竞赛(2017年2月) 在三个年级中组织书画竞赛,选出好的作品办一次书画展,培养一批书画爱好者。

保证中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教体艺[2011]2号)精神,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利,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为切实保证中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学校成立以孔祥宏校长为组长,主抓体育的副校长李军侠、德育主任叶剑锋和各年级组长为副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出谋划策、集思广益。校长、班主任是本校、本班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为将“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工作搞出水平、办出特色,从体育课计划的制定到各项活动的开展,各年级组长、班主任都要积极地配合体育教师,主动地开展各项活动;学校各有关部门从宣传、安全、后勤等方方面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各年级结合本年级特点制定具体措施。 2、为了检查学生体育活动课的开展状况,要求计划周详,组织得力,办出特色;学校每天安排值班领导负责,体育老师对各班活动开展指导并对开展情况打分,各年级班主任对体育老师辅导情况打分,同时都要积极主动地开展班内的各项活动评比; 3、本次“中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体现学生勤劳、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体育品质,要求活动参与率达100%。锻炼形式的多样,真正满足全体学生的体育需要,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和竞赛成功的乐趣。项目设置的科学化和人性化: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把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爱好紧密起来。还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我校的实际,为学生编设体育游戏竞赛,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原则 1、全面发展与终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终身教育为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有效开发体育教育功能。

阳光体育、艺术“2+1”活动实施方案

阳光体育、艺术“ 2+1”活动实施方案 阳光体育、艺术“ 2+1”活动 施 方 案 西沟乡小学 2015.9 阳光体育、艺术"2+1 "活动实施方案

西沟乡小学 阳光体育、艺术“ 2+1 ”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切实推进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工作,改善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的状况,推进课外体艺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努力构建和谐校园、阳光校园、活力校园,特制定本计划。 二、实施目标: 1、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具有一项艺术特长。 2、大课间活动,确保每天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3、组织课外体艺活动覆盖全体学生,全校学生“体育、艺术2 + 1项目”的合格率达85 %以上,良好率达50%以上,优秀率达20%以上。 4、组织和参加各级各类体艺竞赛活动。 三、体育艺术发展目标 (一)跳绳 1、在进行练习的同时发展耐力、弹跳、灵敏和协调素质,提高脑神经、心肺系统的功能;锻炼自我组织和同他人协调配合的能力;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2、在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耐力、灵敏和协调素质,提高控制身体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坚毅力;发展自我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综合学习的能力; 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个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阳光体育、艺术"2+1 "活动实施方案

3、通过跳短绳的动作,发展协调、灵敏和耐力素质;增强自信心、坚毅力和自我表现力;培养创新和协作精神以及对体育兴趣,从小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二)跑步 通过跑的练习,让学生了解跑的动作方法和要求,做到快跑时两臂前后摆动、前脚掌着地,能体验完成跑的练习后的乐趣。 (三)排球 能了解小排球基本动作的练习方法和要求,做出小排球准备姿势和双手垫球的基本动作,在练习中体验小排球运动的乐趣,并产生兴趣。 (四)乒乓球 能运用反手推拉及正手抽球的动作技术回击来球,了解简单的接球动作技术,在练习中增强学生对兵乓球的兴趣,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五)艺术 1、认知目标:了解小学工艺美术的特征,通过欣赏、研究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操作目标: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美术技能将自己的创意表达出来。 3、情感目标:通过创作和操作,让学生体验成果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精神。 五、评定的方法: 1、评定的时间:每学年评定一次,按照“ 2+1项目”技能标准进行评定。 2、评定的方式:“ 2+1项目”技能评定以本人现场表演、创作、自选项 目和测试等方式进行。 阳光体育、艺术“ 2+1”活动实施方案 3、评定的等级:对学生评定的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及格

小学体育工作计划2019 体育艺术2+1工作计划 精品

小学体育工作计划2019体育艺术2+1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体育和艺术2+1项目的实施,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取代的作用. 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它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脑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对学生的一生的发展都是一个重要环节,更是提升民族素质的一件大事.我校将根据上级精神在全校教师中开展教育培训,让广大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文化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增强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使此项工作正常化、规范化,我校将坚定不移的按照2+1项目的方案开展活动,以项目教学目标化进行教学,以学校《运动项目考核标准》来进行考核. 二、认真组织实施,保证活动时间,强化活动管理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作为一项体育、艺术教育的重大改革,涉及内容广泛,人员参与之众多,针对上述特性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1.摸清底子,有效整合. 根据学校学生申报项目,进行了分类整理,并依据学校及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有效地整合,开设课程有:田径、跳绳、踢毽子、乒乓球、篮球、足球、健美操、书法、国画、舞蹈等体育和艺术项目.对学生所选项目进行了测定,并根据所测成绩制定了学校《体育项目考核标准》. 本学期我们将参照标准进行教学和考核,要求教师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活动内容,有活动记录,有成绩考核.提高活动效率. 2.规范时间,认真实施.为了保证活动效果,学校规定,早操延长一定时间,课间操在广播体操的基础上增加训练项目. 每天下午学生活动时间为半小时,要求班主任、各组负责教师按时到位,不迟到,不缺席,认真组织活动,并将此项活动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进的必备条件.3.加强检查,保证效果. 学校教导处作为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始终坚持每周一次检查,每周一次总结,每周一次公布,使课外艺术活动开展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有效的促进活动的健康

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

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

半程中心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按照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试行)》和省、市、区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倡导“我参与、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的运动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努力创设热爱体育、崇尚运动、追求艺术、文化育人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按照课堂上全员参与,通过兴趣小组活动重点培养,学校特色活动巩固提高的培养模式,特制订本方案。 二、方案目标 通过学校组织开展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至少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形成良好习惯,持之以恒,受益终生。努力打造学校体育艺术品牌,形成特色。 三、项目设置 1、体育类:乒乓球、耐久跑、太极、跳绳、篮球等。

2、艺术类: 音乐表演类:器乐、声乐、舞蹈 美术类:国画、剪纸、书法 四、实施对象和时间 (一)对象:根据我校实际,本学期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对象为1——6年级学生。 (二)时间: 1、每天上午大课间活动时间30分钟。 2、每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合理安排“2+1”项目的训练。原则上保证每周每项内容安排一节课的专门训练时间。辅导教师和班主任共同商定,报学校教务处备案。 3、利用兴趣小组活动等其他时间。 (三)辅导教师:学校根据教师自身素质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教师专业特点和相关课程方案安排的基础上,由教务处按年级统一安排各组辅导教师,并根据教师综合评估量化制度规定,该项工作纳入教师的工作量范畴。 五、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严格管理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教师的“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务处、教研室、教导处、少先队等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体育、艺术2+1项目”评价体系。明确分工,落实到人,充分认识活动重要性,有计划、有备课,将该项常规纳入学校常规管理体系,将各班“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的成绩和教师年度业绩考核挂钩,从制度上保障该项工程的积极稳步推进。 组长:咸玉福 副组长:崔富庆、范建福

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 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落实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的重要意义;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二、工作重点 按照教学计划,开足开齐体育课时。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3—6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各班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停上、少上和挤占体育课时。 三、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性原则:没有特殊情况,任何老师和学生都得参与,坚决不得留学生在教室或办公室做其他事情。 2、每天一小时原则:每天的体育大课间、眼保健操、体育课及下午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累计每人每天在校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在90分钟左右。 3、课内外结合原则:做好家长宣传工作,采用家校联动方式,使全体教师、学生、家长行动起来,参与到这一全民健身活动中来。 4、安全性原则:各班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

因素,场地因素,制定出适宜的活动计划,在选用器材时注意安全,在带班活动时,带班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四、工作责任 1、学校分管领导对体育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保障措施到位、资金投入到位。 2、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指导学校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体育竞赛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3、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负指导责任。学校体育是全民体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体育教师要加强儿童体育,配合学校开展体育工作,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 4、校长是学校体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省、市对学校体育各项规定,确保体育课、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得到落实。 5、学校分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要各司其责,履职到位;各相关部门、各任课教师要积极支持和关心学校体育的开展。 五、活动措施 (一)开足开齐体育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完善体育课时保障机制,落实好国家对体育课程的设置的规定,小学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3—6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和学校教学周数,保证总的体育课时数。在体育教学方面,学校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细化各年级体育教学目标。要求有详细

体育艺术实施方案

“体艺2+1”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我校“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为基础,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以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建设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内容和形式,促进课外文体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努力构建设和谐校园、快乐校园、文明校园。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炼于乐。 2、全面发展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应以校内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教育环境。 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要制订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为由不积极开展活动的倾向。 三、具体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切实树立全面发展终身体育意识。 2.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器材的配备,为“体育艺术2+1项目”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3.确立现代课程观念,转变课程理念,调整课程结构,更新内容,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技能水平,使全校90%以上的学生掌握两项(或两项以上)运动技能和一项(或一项以上)艺术技能。 4.通过体育艺术课、社团活动等课程开展体育、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业余生活,保障身心健康成长,同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体育艺术教师队伍。 四、实施办法 1、发挥优势,彰显特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