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释加点的字

解释加点的字

解释加点的字
解释加点的字

词汇积累

惊涛骇.浪:骇:惊吓。革.故鼎.新:革:改变;鼎:树立。

科教兴.国:兴:振兴,复兴。知人善任.:任:任用。

乱砍滥.伐:滥:不加选择,不加节制。泛滥.:滥:流水满溢。

陈词滥.调:滥:浮泛,不合实际。欲.言又止.:欲:想要;止:停止。处.变不惊:处:遇到。众志成城.:城:城墙。

含辛茹.苦:茹:吃,经受。目瞪.口呆:瞪:睁大眼睛。

群雄纷.争:纷:多而杂乱。无所不晓.:晓,知道。

蔚.为壮观:蔚,茂盛、盛大浅尝辄.止:辄,就。

循规蹈矩

....:循:依照;蹈,踩;规,圆规,矩,曲尺。

漫.山遍.野:漫,满;遍,到处。囫囵

..吞枣:囫囵,整个儿。

鲜.为人知:鲜,少。天道酬勤

..:酬,酬谢、厚报;勤,勤奋。三顾.茅庐:顾,拜访。青翠欲.滴:欲,将要。

一唱一和.:和:跟着别人唱,常指以诗词相应答。

呼朋引类.:类:同类。星罗.棋布.:罗:罗列;布:分布。

大雨如注.:注:灌入。雷声大作.:作,起。

浮光掠.影:掠:轻轻擦过。死而后已.:已,停止。

微.不足道

..:士、卒,士兵。

..:微,微小;足,值得;道,说。身先士卒

声色

..俱厉.:声,说话时的声音;色,脸色;厉,严厉。

滂沱

...:甚,很;了了,明白。

..大雨:滂沱,大雨的样子。不甚了了

蜿蜒起伏

....:蜿蜒,弯弯曲曲地延伸。起伏,高低变化。

妙语连珠

....:妙语:精彩而有趣的话;连珠:比喻接连不断。

瞻.仰:瞻:往上或往前看。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避,回避。举:推举,举荐。

初.出茅庐:初,第一次,刚开始。

:弯弯曲曲、绵延不绝的样子

逶迤

..

威风凛凛

....: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及组词练习(三下)

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姓名: 光:①光线②只,单③一点儿不剩④荣誉⑤身体露着⑥景物⑦平滑 (1)妈妈不光为我做饭洗衣,还教我读书。 ( ) (2)我很快就把碗里的饭吃光了。 ( ) (3)明亮的灯光,洒在我的作业本上。 ( ) (4)奥运健儿为国争光。 ( ) (5)我光着一只脚就急忙赶来了。 ( ) (6)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7)明媚的春光,永远值得人们留恋。() 抽:①吸②(植物)长出③减缩,收缩④打⑤取出一部分 (1)小麦抽穗了。 ( ) (2)他把鞭子挥一挥,猛抽了一下。( ) (3)我从书架上抽出我最喜爱看的书。( ) (4)这件衣服洗后,抽了一厘米。 ( ) (5)爸爸一写材料就不停地抽烟。 ( ) 深:①久,时间长。②颜色重。③距离大,跟“浅”相反。 1.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 ( ) 2.水是那样深,又是那样清。 ( ) 3.夜已经很深了,我们还不想离开珍珠泉。( ) 准:①一定,确实。②正确。③允许,许可。 1.我准确无误地背诵了《燕子》这篇课文。( ) 2.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 ( ) 3.郊游的方案得到了老师的批准,同学们可高兴啦! ( ) 手:①人体的一部分。②某种技能特别好的人。③拿着。④小巧而便于拿的。 1.更赢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 2.他左手拿弓,右手拿箭。 ( ) 3.今天老师发给我们一本《知识手册》,让我们好好学习。( )4.我们人手一册《小学生行为规范》。( ) 直:①不弯曲。②使直,把弯曲的伸开。③一个劲儿地。④爽快,坦率。 I 1.我直起腰,擦了擦头上的汗。 ( ) 2.这条公路笔直地伸向远方。 ( ) 3.只听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 )4.马大婶心直口快,乐于助人,在这一带非常有名。 ( ) 益:①增加②更加③利,有好处 1.我们的祖国日益( )强大。 2.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延年益( )寿。 3.好的学习习惯会令我们终生受益( ) 盛:①兴旺②丰富,华美③热烈,大规模的 1.泼水节那天,傣族人民身着民族盛( )装,载歌载舞,欢度自己的节日。 2.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各国体育健儿们将会在这个盛( )会上向人们展示体育运动的魅力。3.春天到了,百花盛( )开,大地一片生机。 闹:①不安静②害,引发③吵,扰乱④搞,弄 1.妈妈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又哭又闹。( ) 2.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 ( ) 3.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 ) 4.节日的夜晚,大街上热闹极了。 ( ) 过:A.经过 B.过错 C传 (1)、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 ) (2)、小明经老师一翻教育后,已改过了。( ) (3)、他从小红手上拿过语文书。( ) 间:A.中间 B.量词 (1)、今年,家里盖了三间大瓦房。( ) (2)、爸爸还在田间辛勤地劳作。( ) 结:A.系 B.用绳等打成的扣 C.完了 (1)、这样的结局,谁也没想到。( ) (2)、节日的夜晚,大家张灯结彩,高兴极了。( ) (3)、爸爸将鱼装进口袋,并挽个活结。( ) 冷:A.温度低,跟热相反。 B.不热情。 C.乘人不备的。 (1)、冷不防吹来一阵大风,刮走了纸张。( )(2)、一听到妈妈不让出去玩,小红冷着脸,十分生气。( ) (3)、下了大雨,好冷啊! ( ) 了:A.明白 B.完了 (1)、这房间的顶楼,可以一目了然地年到远处。( ) (2)、做完了作业,小明马上打开电视。( ) 落:A.掉下来 B.停留 (1)、小鸟在树上落着。( ) (2)、太阳落下山了。( )

中考语文阅读表达效果题解题指导

表达效果题解题指导 考题解说 在中考中,根据文体的不同,“表达效果”题的考查主要分两类:一是在记叙文中,对某个词语、某个句子“表达效果”的考查;二是在说明文中,分析某种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其基本设问方式有:句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结合语境,说说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删去的理由。 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题点拨 (一)词语的表达效果 1. 答题格式 “××”本意是……,这里指……,体现了/表达了……(如果词语的词性或者感情色彩发生变化,一定要指出)。 2. 举例 (1)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013年山东淄博中考题) ①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 ②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 分析:此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词语类型多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动词主要考查词语的准确性、生动性;形容词主要考查词语的生动性、形象性;副词则考查词语的准确性、周密性、逻辑性。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词语的词性和感情色彩,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分析作用。本题的两句话都与人物描写有关,则要分析加点词刻画了人物怎样的形象。分析“骤然”一词,可从“我”的感受这一角度入手,分析“滚落”一词,则要从对她的肖像描写角度入手。 答案:①“骤然”写出了“她”的美丽在瞬间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②“滚落”写出了卷发的生动和俏皮,富有动态美,烘托了“她”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 (2)请从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角度,指出文段⑤中加点词语“肆无忌惮”的用法及其表达效果。(2013年湖北宜昌中考题) 那里的天是“碧云天”,地是“黄叶地”,“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有多情的词人“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多情至望穿秋水的境地;有浪漫的词人“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浪漫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在这包含各种滋味的宋词中,你总能体会到古人所饱受过的各种心境。 分析:题干特别指出要从词语的感情色彩角度入手,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在词语运用中,根据作者情感和文章表达的需要,有时会贬词褒用或者褒词贬用。本段是对诗词的赞美,“肆无忌惮”这个贬义词强调的是浪漫的程度,感情色彩已发生变化。 答案:“肆无忌惮”本指放肆到什么都不顾忌,在这里是贬词褒用,充分表现词人兴致之高及忘情心态。 (3)选文第④段“科学家们还预言,凭借其耐腐蚀、抗撞击、耐冷热的特性及优异的力学性能,金属玻璃在将来可能会成为航天、军事及民用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一句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2013年辽宁丹东中考题) 分析:词语能否删换的考题在中考说明文中十分常见,答题格式为:作判断+原词含义及文中义+原词作用+删去后效果的变化+说明文语言特点。 答案:不能删掉。“可能”表猜测,说明金属玻璃在将来也许会成为航天、军事及民用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去掉了过于绝对化,与实际不符。“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3. 类似考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去掉后对文意影响相对较小的一项是()(2013年湖北鄂州中考题) A.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

[讲稿]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讲稿]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回头看。?拜访。?照管或注意。?前来购物。 (1)陈康同志回顾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 (2)华联商厦以它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不少顾客。( ) (3)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 (4)赖宁奋不顾身地抢救国家财产。( ) 二、把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法与音节恰当地连起来 三、缩写下面的句子。 1.看见前边有个掉队的小红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赓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鬼盯着陈赓同志那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补充词语。 荒无( )( ) 满不( )( ) 忍( )挨( ) 无可( )( ) 十分( )( ) 五、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做题。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及青又红。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人物有_________. 2.找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谈谈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一、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微不足(值得)道(说、提起) 三顾(拜访)茅庐 恍然大悟(明白) 大雨如注(灌入) 束(捆)手待毙(死) 星罗(罗列)棋布(分布)漫(满)山遍(遍布)野群雄纷(杂乱)争 声色俱(都)厉(严厉)无拘(约束、限制)无束(约束) 眼花缭(纷乱)乱

乱砍滥(过度、没有节制)伐 胆战(发抖)心惊 秀丽宜(合适)人 惊涛骇(惊吓)浪 倍(更加)感亲切 一唱一和(应答) 口若(好像)悬河 浊浪排(推开)空 提心吊(悬着)胆 如履(踩、走)平地 四季常(整年、常年)青欲(想要)言又止 眉飞色(脸色、表情)舞

乱砍滥伐(砍伐) 讨伐(攻打) 泛滥(流水漫溢)成灾 不毛(长草木)之地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不断 肝胆俱(全、都)裂 通晓(知道) 无所不晓(知道) 春晓(天刚亮的时候) 众志成城(城墙) 翻山越(越过)岭 突发奇(奇特)想 身先士卒(士兵)

日夜操(操心)劳 轻而易(容易)举 循(依照)规蹈(踩)矩鲜(少)为人知 蜿蜒(形容弯弯曲曲地延伸)起伏 青翠欲(将要)滴 茅塞顿(立刻)开 心满意(满意)足 无可奈何(怎么办) 内举(举荐)不避(回避)亲 目瞪口呆(发愣) 继(继承)往开(开辟)来

革(革除)故鼎(树立)新科教兴(振兴)国 知(了解)人善任(任用)呼(叫)朋引(招来)类救死扶(帮助、照料)伤含(忍受)辛茹(吃)苦舍(放弃、舍弃)死忘生初出茅庐(草屋)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小心谨慎)尽瘁(过度疲劳)死而后已(停止、罢休)浅尝辄(就)止 囫囵(整个儿)吞枣 不甚(很)了了(明白)

天道(天意)酬(酬谢)勤古木参天(高入云霄) 蔚(茂盛、盛大)为壮观

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 ... 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动词:准确生动的描写了做某事的过程或者行为表现,表现了人物某种情感 形容词:生动描写了某物的状态体现某种心理、情感等 下面是详细分析 ①在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情感或文章主题思想方面的作用作者写文章有他的表达意图,这种意图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词语上。因此,分析词语的妙用,不能不考虑作者的情感倾向,看看这个词语在文中是否起到了点明文 章主题的作用。 ②在表现景物意境或人物形象等方面的作用即先要判断这个词语的描写对象是什么,如果是景物,那应该是 起到了描绘某种景色、渲染某种气氛、烘托某种情感的作用;如果是人物,那就应该是起到了塑造某种人物形象、 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征的作用。 ③在语言准确性方面的作用语言的准确性作用一般出现在说明文中,为了准确说明事物特征,运用某个词语, 表明语言的严谨、准确。 ④在感情色彩方面的作用有的词语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这些词语一般都会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词语的 感情色彩分为褒、贬和中性,根据行文的需要作者会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语来表情达意,当然有时为 了特殊的表达效果,作者还会有意选用相反感情色彩的词语来表达,这就形成了贬词褒用,褒词贬用的情况。 ⑤在修辞方面的作用如果词语运用了修辞,就不能忽视在修辞方面的作用。词语的修辞作用相对来说比较固 定,如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主要是为了更加形象生动地写出事物的特点;拟人则把物写得充满生机与活力,赋予人的 色彩;夸张的目的在于突出强调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等。 回答此类问题的步骤大致分二步:1 、这个词语在内容上有什么特殊含义?(在文中的特指意义)形式上有 什么特殊的地方?(是否运用了修辞等) 2 、这种特殊的含义在文中有什么效果?{ 是否突出了、增强了、烘托了、表达了,, }{ 作者的情感、文章的主题、人物的性格等,或修饰限制了某些内容} 初中语文课后练习中有许多这样的习题:“下列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下列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下列加点词语能否与括号中的词语调换,为什么?”诸如此类习题,其实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词 语的表达作用,而这也正是广大师生长期为之困感的老大难题。笔者通过对初中语文新旧教材中340 多例此类习题的搜集、整理、分析,初步总结出了一种分析加点词语表达作用的自认为较有效的方法,供师生参考。 首先,加点词语总是处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是为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或行为状态而服务的,所以要想准确的理 解这些词语的表达作用,就得先大概的理解词语所在的句意、段意甚至文章主旨。那么,如何去理解呢?我认为, 读是必需的,而朗读最为凑效。朗读能产生语感,语感能使人对某种意念或表达作用心领神会。如“听说,杭州西 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论雷峰塔的倒掉》)。诵读几遍后,作者对雷峰塔那种深深的恶感,以及还只是“听说而已”便情不自禁发文议论的快感自会感染我们,同时,我们也分明感觉到“听说”与“听 说而已”为句子表情达意起了重要作用。 其次是定位。一般的说,加点词语常常归属于以下几种类型:运用某种修辞手法;以定语或状语的形式起修饰或 限制作用;近义词辨析;词语带感情色彩;生动传神的动词,, 还有一些意味深远的短语或句子。要想分析词语的 表达作用,首先得认准它属于以上哪种类别,能做到这一点,就等于给“问题”定了位,找到了深入分析的突破口。 然后是分析。这一环节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资源或查阅工具书,对已“定位”的加点词语进行类别属 性的分析。如修辞类别中,比喻是为了形象化的表现事物的某种特点,反问可增强肯定语气。修饰限制类别中副词 出现的最多,表达效果最明显,要辨清它是表程度、时间、状态还是范围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类别中,褒义词有有褒扬、赞誉之意,贬义词有贬低、指斥之意。近义词辨析关键在于找词语间的细微差别,有一丝之差,表达效 果往往大相径庭。还有给动词、形容词、关联词等加点的,也都有它一般性的表达作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最后是揉合。经过以上几个环节,词语所属的类别辨清了,各类词语又有其特殊的表达作用,再结合阅读过程 中对句意、段意或文意的理解和朗读中的语感,这时,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就不难说出。如“大自然,已到处发出 紧急警号”,“到处”是副词,表示范围广,再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这里运用“到处”说明野生动物锐减和生态 环境遭破坏的范围相当广,问题相当严重,已到了非重视解决不可的时候。又如“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 房顶上卧着点雪。”两个“卧”都有拟人色彩,赋予了小村庄和雪以人的情态,形象地表达出了济南的冬天那种暖和、安适、平静的气氛。在对这几乎个加点词语的解析中,朗读词语所在的句子及上下文内容是基础,确定“到处”是副词、“卧”运用了拟人手法是关键,分析运用副词和拟人手法的一般作用很必要,最后的揉合及语言表述才是 我们的终结目的。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人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尽一致,所以表述结果也会各式各样, 但只要能够按照这个思路,认真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我们就不至于面对题目无从下手或无话可说。 汉语语言丰富多彩,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因一个词语的换用,而使表达效果千差万别,所以能掌握一种 分析词语表达作用的方法,不仅便于平时的作业、练习、考试,更有益于理解汉语言本身及其运用的奥妙! 1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及组词练习(三下)

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光:①光线②只,单③一点儿不剩④荣誉⑤身体露着⑥景物⑦平滑 (1)妈妈不光为我做饭洗衣,还教我读书。 ( 2 ) (2)我很快就把碗里的饭吃光了。 ( 3 ) (3)明亮的灯光,洒在我的作业本上。( 1 ) (4)奥运健儿为国争光。 ( 4 ) (5)我光着一只脚就急忙赶来了。 ( 5 ) (6)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7 ) (7)明媚的春光,永远值得人们留恋。( 6 ) 抽:①吸②(植物)长出③减缩,收缩④打⑤取出一部分 (1)小麦抽穗了。 ( 2 ) (2)他把鞭子挥一挥,猛抽了一下。( 4 ) (3)我从书架上抽出我最喜爱看的书。( 5 ) (4)这件衣服洗后,抽了一厘米。 ( 3 ) (5)爸爸一写材料就不停地抽烟。 ( 1 ) 深:①久,时间长。②颜色重。③距离大,跟“浅”相反。 1.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 ( ) 2.水是那样深,又是那样清。 ( ) 3.夜已经很深了,我们还不想离开珍珠泉。( ) 准:①一定,确实。②正确。③允许,许可。 1.我准确无误地背诵了《燕子》这篇课文。( ) 2.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 ( ) 3.郊游的方案得到了老师的批准,同学们可高兴啦! ( ) 手:①人体的一部分。②某种技能特别好的人。③拿着。④小巧而便于拿的。 1.更赢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 2.他左手拿弓,右手拿箭。 ( ) 3.今天老师发给我们一本《知识手册》,让我们好好学习。( ) 4.我们人手一册《小学生行为规范》。( ) 直:①不弯曲。②使直,把弯曲的伸开。③一个劲儿地。④爽快,坦率。 I 1.我直起腰,擦了擦头上的汗。 ( ) 2.这条公路笔直地伸向远方。 ( ) 3.只听“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 ) 4.马大婶心直口快,乐于助人,在这一带非常有名。 ( ) 益:①增加②更加③利,有好处 1.我们的祖国日益( )强大。 2.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延年益( )寿。 3.好的学习习惯会令我们终生受益( ) 盛:①兴旺⑦丰富,华美③热烈,大规模的 1.泼水节那天,傣族人民身着民族盛( )装,载歌载舞,欢度自己的节日。 2.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各国体育健儿们将会在这个盛( )会上向人们展示体育运动的魅力。 3.春天到了,百花盛( )开,大地一片生机。 闹:①不安静②害,引发⑨吵,扰乱④搞,弄 1.妈妈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又哭又闹。( ) 2.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 ( ) 3.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 ) 4.节日的夜晚,大街上热闹极了。 ( )

说明文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说明文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这道题是从某个词的角度入手,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的一道命题。从表面上看,是探究某个词语在说明过程中的表达作用,实际是研究说明文语言表达的特点的。 不同说明文,有不同的语言特点。就像不同的老师讲解同一个内容一样,有的老师讲得生动形象;有的老师讲得平实易懂;因此说明文就其语言特点来说,有两种类型:(1)语言表达科学、严谨、准确;(2)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在这个命题中,加点词的概念不仅仅局限在词上,还包括短语。针对说明文语言表达的科学、严谨、准确性出题,一般加点词都是起限制作用或表示估计、猜测的副词,个别情况下加点的是交代引用资料来源的短语;针对说明文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出题,一般加点词都是形容词。 (一)研究一个词的表达作用的基本思路 (1)要研究它的本义。中国汉字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扮演着记录信息、传递信息的作用,因此一个词的表达作用,首先指这个词一般情况下传递什么信息,即它代表着什么意思。 (2)要研究它的作用。不同的词性,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名次代表着事物的名称,有命名作用。动词描述一种动作。形容词描摹事物的状态和某种特征给人的内心感受。副词有限制程度、范围、频率,表示估计猜测,表示否定等多个作用。在本题型中,主要考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的作用单一,主要起描摹作用,让语言生动形象;副词主要只考核表示限制、或表示猜测和估计作用两种形式。 (3)要研究它在句子中的语境义。一个词离开语境,在字典里有多种含义,放到语境里,到底是其中的哪一项,就确定下来了。再者,一个词表述的含义可能是对一类事物的多个方面的表述,在具体语境中,一类事物就会因为语境而转化为一个具体的事物,表述的方面也会由多个不确定的方面,转化为具体的方面。

中考考点细化:理解词语的含义(石岩)[1]

中考考点细化:理解词语的含义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作者感情以及上下文(语境)等理解词语的转化义、语境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语境义,它包括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及言外之意等。下面结合中考有关试题来具体探讨一下。 题型一:找出某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指代内容。这多是一些指示代词和数量词,如“这、这些、那、那些、其、之、此、它、是等。 例:2002年深圳中考题的第12题:第⑤段中“这样”一词指代什么?(2分) 常见方法:思前想后法——即我们平常说的靠篙下船。有的时候直接在文中找,有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题型二:品味词语。这一类题所选的词语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三类。 一般有三种问法: (1)指出某个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或妙处 (2)把该词语换成其它词语好不好?为什么? (3)把该词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例①:2001年深圳中考试题第15题:第一段最后一个词“颤动”用得生动、传神。请联系“颤动”一词前的词语“第一道”、“温柔”、“阳光下”、“微微”,写出该词语运用的妙处。(3分)问1:“颤动”一词的妙处 问2:该段中的“温柔”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问3:把“温柔”换成“温暖”行不行?为什么? 这三个问题虽然考查的目的是一样的,但回答时的角度及表达方式却有一定区别。 例②: 2002年深圳中考第16题:“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3分) 常见方法: 一、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多指散文和小说等记叙类的文章) 例1:2004年深圳市南山题中文学作品阅读《落叶》的第20、21题: ⑥时序如轮。秋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司春之神于是欣然驾临。蜂蝶成群来起舞,百鸟结队来唱歌,杂花纷然披陈于枝梢上。氤氲的南国,这时已载.不下旺盛的勃发的春意…… ⑧于是,我看见老叶意识到历史使命的即将完成,沙沙哗哗而下了。然而,它们没有悲戚,也一样唱着雄壮豪迈的进行曲,融入春泥,化作玉露琼浆,滋润着大树上新叶的生长。 ⑨这是一幅多么伟大的充满希望的图画!

四年级下学期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四年级下学期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专项练习 姓名: 1、厌:①讨厌②满足 相看两不厌。()我对这里的一切感到厌烦。() 2、和:①和谐②相安,谐调 不同的民族和平共处。()湖光秋月两相和。() 3、蓝:①一种植物,叶绿色②用靛青染成的颜色,像晴天天空那样的颜色。 天空瓦蓝瓦蓝的。()春来江水绿如蓝。() 4、变化多端()①东西的头②事情的开头③项目 5、或浓或淡()①或者②有的③有时 6、颜色各异()①奇异②不相同③奇怪 7、道:①道路②方向,途径③水流通行的途径④规律,法则

志同道合()乡间小道()下水道()自然之道() 8、速:①快速②速度③邀请 速记()不速之客()慢速() 9、驻:①停留②驻扎③驻地永驻人间() 10、冒:①向外透或往上升;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②不加小心,鲁莽,冲撞;③用假的冒充真的。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 他很客气地说:“对不起,我的孩子不懂事,冒犯了您,请您原谅。”() 我冒着雨去欣赏草地上的小花。() 11、甲:①第一名;②居第一位;③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桂林山水甲天下。()指甲() 12、瑕:①远;空闲;②玉上的斑点。一块无瑕的翡翠。() 13、拔:①抽出;②选取,提升;③超出,高出;④夺取,攻克。

拔苗助长()拔地而起()提拔()连拔数城() 14、胜:①超过,占优势;②胜利;③优美的(景物、境界等);④比另一个优越 以少胜多()游览胜地()日出江花红胜火()得胜() 15、进:①向前移动;②从外面到里面;③收购;④平房院落的前后次序 内洞大概十来进房子那么大。()走进去,仿佛进了人民大会堂。() 部队艰难地向前推进。()商店今天新进了一批新鲜的蔬菜。() 16、精神:①主要的意义;②表现出来的活力;③人的意识、思维活动;④活跃,有生气 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校长在晨会上传达了上级的会议精神。() 武警官兵在抗洪救灾中所表现出的精神值得我们歌颂。() 17、串:①量词;由这里到那里走动;②许多连串成一行;③互相沟通,串通。

规范加点词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

规范加点词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 一、答题模式:本意+强调(突出)了……+表达xx情感 例子1:《天上的街市》文中有一个词重复出现达五次之多,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定然”是一定、肯定的意思,有极强的肯定语气,连用五个定然更强烈的表明了作者坚信美好、幸福的世界是存在的,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例子2:第八段作者连用五个“最”的作用是什么? 答:“最”本意“很”、“极”,表程度最高,突出母亲的爱之深,表达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二、答题模式:本意+在文中是指xx+写出xx+表达xx情感、心理。完整表述: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用):“××”一词原指……,在文中是××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征/状态,表达了人物的某种情感(表现人物某种品质)。(比喻、双关、拟人)(描写)(贬词褒用/褒词贬用/)(反语)……有就写,没有就不写。 例子1:《一个人的麦田》:“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开始佝偻,满头白发了。”(赏析“措手不及”) 答案:“措手不及”是指事情突然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在这里是指“我”的“措手不及”,既是感叹时间过得快,也是感叹父亲变化大,表达出我对父亲衰老的疼惜之情。 例子2:《烟火里的疼爱》:“母亲做的南瓜饼,有着整个秋天的味道,

带着烟火里的深情,无声无息就入了生命里”(赏析加点的“无声无息”词语)(3分) 答案:“无声无息”表示没有声音(1分),用在本文则生动形象地写出南瓜饼中承载着母亲深沉无私的爱,默默融入了“我”的生命中,不求回报。(2分) 例子3:《没有发芽的种子》 (1)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赏析“呆”) 答:“呆”运用了神态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开得热闹的喇叭花”的惊讶和痴迷。 (2)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赏析“揪”) 答:“揪”运用了心理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女儿丢弃喇叭花种子的心痛之情。 例子4:“……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赏析“吞吞吐吐”) 答:“吞吞吐吐”意思是说话有顾虑,想说又不敢说。文中是指我面对老师时想解释又害怕,所以含糊不清,极有顾虑,形象写出了“我”当时害怕老师批评的紧张、不安的心理。 例子5: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赏析“一反常态”) 答:“一反常态”意思是突然改变了平时的状态。本文中写出了徐老师得知“我”中考作文得满分后行为的巨大反差,突出了徐老师内心的喜悦和兴奋。

如何理解记叙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如何理解记叙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张秀梅 ⒈替换法 ⒉组合法 ⒊望文生义法 ①瞻前顾后释义法可能是本义,也可能是引申义、比喻义、或其他修辞义,甚至可能是临时产生的某个具体义。本方法适用于“词义辨析;根据文段内容,推敲词语”等题型。例:找出下列词语中表现“飞”的意思的字。 ⑴燕剪春 风⑵鹰击长空 ⑶雁横烟 渚⑷莺传柳浪 ②遵循规律筛选法如词语本身使用的规律,词语间搭配的规律。实践发生的规律等。适用于“根据要求,归类词语;看前后联系,置换词语”等题型。 例:请仔细揣摩文章,然后将“儒教”“儒术”“儒学”分别填在下面的括号里。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③整体把握还原法主要是代词指代的内容。⑴了解代词的用法,如:“这”“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某”“某些”“某类”是不定指等。(2)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然后进行分析、概括。(3)将所找出的指代内容带入原文,看是否合适。适用于“代词的指代性”题型。 例:下面文段里划线句子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 品味春色,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这:品味……感悟人生。 ④细嚼慢咽品味法⑴理清思路,揣摩词语的概括含义。⑵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特殊含义。⑶分析人物,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⑷结合主题,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

例:品味加线句子中“浸”字的妙处。 初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寻找“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凝神倾听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流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得流向远方。从此,这一涧清泉,便在我生命的最深处。浸:既再现了月光的晶莹透明、无处 不在,也写出了作者的深深陶醉之感。 结合语境比较法如词语的作用、词语的含义、词语的感情色彩等。适用 ①于“看前后联系,置换词语;根据要求,归类词语 ②两种形式:⑴相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比较(2)相同语言环境中不同词语的比较 口诀:先本义,后深义,或引申,或比喻。感情色彩仔细看,有无反语讽刺义。言外义,拟人义,矛盾词语要注意。 作用:原则:扣住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心理,紧密联系中心。 表述:强调突出是首选,表达情感是关键。设身处地想一想,上下文要联系密。双重含义要答全,矛盾词语分开议。比喻义,拟人义,生动形象别忘记。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及组词练习

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光:①光线②只,单③一点儿不剩④荣誉⑤身体露着⑥景物⑦平滑 (1)妈妈不光为我做饭洗衣,还教我读书。 ( ) (2)我很快就把碗里的饭吃光了。 ( ) (3)明亮的灯光,洒在我的作业本上。( ) (4)奥运健儿为国争光。 ( ) (5)我光着一只脚就急忙赶来了。 ( ) (6)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7)明媚的春光,永远值得人们留恋。() 抽:①吸②(植物)长出③减缩,收缩④打⑤取出一部分 (1)小麦抽穗了。 ( ) (2)他把鞭子挥一挥,猛抽了一下。( ) (3)我从书架上抽出我最喜爱看的书。( ) (4)这件衣服洗后,抽了一厘米。 ( ) (5)爸爸一写材料就不停地抽烟。 ( ) 深:①久,时间长。②颜色重。③距离大,跟“浅”相反。 1.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 ( ) 2.水是那样深,又是那样清。 ( ) 3.夜已经很深了,我们还不想离开珍珠泉。( ) 准:①一定,确实。②正确。③允许,许可。 1.我准确无误地背诵了《燕子》这篇课文。( ) 2.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 ( ) 3.郊游的方案得到了老师的批准,同学们可高兴啦! ( ) 手:①人体的一部分。②某种技能特别好的人。③拿着。④小巧而便于拿的。 1.更赢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 2.他左手拿弓,右手拿箭。 ( ) 3.今天老师发给我们一本《知识手册》,让我们好好学习。( ) 4.我们人手一册《小学生行为规范》。( ) 直:①不弯曲。②使直,把弯曲的伸开。③一个劲儿地。④爽快,坦率。 I 1.我直起腰,擦了擦头上的汗。 ( ) 2.这条公路笔直地伸向远方。 ( )

说明文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答题步骤

说明文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答题步骤 说明文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答题步骤 的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以“状物”为主记叙文,往往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种类: 一是人物描写: A、正面描写 (1)肖像描写 (2)外貌描写 (3)神态描写 (4)动作描写 ( 5)语言(对话)描写 (7)心理描写作用是: 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B、侧面描写作用是: 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二是环境描写: 分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ü ①肖像(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

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ü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ü ③心理描写: 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ü ④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ü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ü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2 1.分析人物形象: 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

加点词语的含义

如何理解记叙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张秀梅 ⒈替换法 ⒉组合法 ⒊望文生义法 ①瞻前顾后释义法可能是本义,也可能是引申义、比喻义、或其他修辞 义,甚至可能是临时产生的某个具体义。本方法适用于“词义辨析;根据文段内容,推敲词语”等题型。例:找出下列词语中表现“飞”的意思的字。 ⑴燕剪春风⑵鹰击长空 ⑶雁横烟渚⑷莺传柳浪 ②遵循规律筛选法如词语本身使用的规律,词语间搭配的规律。实践发 生的规律等。适用于“根据要求,归类词语;看前后联系,置换词语”等题型。 例:请仔细揣摩文章,然后将“儒教”“儒术”“儒学”分别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③整体把握还原法主要是代词指代的内容。⑴了解代词的用法,如:“这” “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某”“某些” “某类”是不定指等。(2)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然后进行分析、概括。(3)将所找出的指代内容带入原文,看是否合适。适用于“代词的指代性”题型。 例:下面文段里划线句子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 品味春色,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这:品味……感悟人生。 ④细嚼慢咽品味法⑴理清思路,揣摩词语的概括含义。⑵联系语境,揣 摩词语的特殊含义。⑶分析人物,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⑷结合主题,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 例:品味加线句子中“浸”字的妙处。 初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寻找“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凝神倾听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流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得流向远方。从此,这一涧清泉,便在我生命的最深处。浸:既再现了月光的晶莹透明、无处不在,也写出了作者的深深陶醉之感。 结合语境比较法如词语的作用、词语的含义、词语的感情色彩等。适用 ①于“看前后联系,置换词语;根据要求,归类词语 ②两种形式:⑴相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比较(2)相同语言环境中不同 词语的比较 口诀:先本义,后深义,或引申,或比喻。感情色彩仔细看,有无反语讽刺义。言外义,拟人义,矛盾词语要注意。 作用:原则:扣住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心理,紧密联系中心。 表述:强调突出是首选,表达情感是关键。设身处地想一想,上下文要联系密。双重含义要答全,矛盾词语分开议。比喻义,拟人义,生动形象别忘记。

三年级语文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三年级语文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异:①不相同的②特别的③另外的④惊奇 (1)独在异乡为异客。() (2)大海深处景色奇异。() (3)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 (4)看到日全食的景象,我们惊异地喊道:“太神奇了!”() 2.透:①渗透,穿透②暗地里告诉③透彻④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1)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 (2)这几首古诗我早就熟透了。() (3)我把这道题理解透了。() (4)这个消息是他透露给我的。() 3.味:①味道②意味、情趣③辨别味道;体会 (1)爸爸的话意味深长。() (2)老师的话你要好好体味。() (3)妈妈做的菜很有味。() (4)这道名菜要好好品味。() 4.纯:①不含杂质的②完全,都③熟练 (1)经过练习,他的操作技术纯熟了。() (2)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

5.白:①像雪那样的颜色②清楚③没有效果④空白、空空的 (1)爷爷白手起家,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走上了富裕路。()(2)方法错啦,真是白干了一场。() (3)事情终于真相大白,水落石出了。() (4)白雪公主雪白的皮肤,真光滑。() 6.光:①光线②只,单③一点儿不剩④荣誉⑤身体露着⑥景物⑦平滑 (1)妈妈不光为我做饭洗衣,还教我读书。( ) (2)我很快就把碗里的饭吃光了。( ) (3)明亮的灯光,洒在我的作业本上。( ) (4)奥运健儿为国争光。( ) (5)我光着一只脚就急忙赶来了。( ) (6)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 (7)明媚的春光,永远值得人们留恋。( ) 7.抽:①吸②植物长出③减缩,收缩④打⑤取出一部分 (1)小麦抽穗了。( ) (2)他把鞭子挥一挥,猛抽了一下。( ) (3)我从书架上抽出我最喜爱看的书。( ) (4)这件衣服洗后,抽了一厘米。( )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列题

记叙文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列题 父爱岂止八十里 小时候,我家有辆永久牌自行车,是母亲买给在大同煤校上学的舅舅的。买的时候就是旧的,他骑了几年就更破旧了。后来,舅舅毕业分配到外地,母亲就把车子寄放到村上庙里老和尚住的后大殿。 初中毕业后的那个假期,我接到省一中的录取通知书。一中离我家十里地,又没有公共汽车。我很想买辆新的自行车,母亲却说:“让老师父把大殿的车子取出来,擦洗擦洗骑去吧。”我自然嫌弃。 父亲说:“锈了修不好,闸不灵,娃娃出了事儿咋办?挣钱为啥?不就是为了给俺娃花?爹给俺娃买辆新的。” 那时车子是紧俏商品,没个关系不好买。他托了好几个人都没能买到,只好趁去怀仁打工时给我买。一次来信,说买到了,是一辆绿色的飞鸽车,加重的,还说等有了顺路车就给我捎回来。我心想,哪会一下子就有顺路车?就写信对父亲说:“怀仁每天都有回家的火车,托运回来多方便。”我还催他说,学校就要开学了,可我还不会骑,我总得提前学会才行,学会也还得再练练,练得很熟才行。实际上,那时的我早就会骑,骑得还挺溜。 父亲倒是把车子给弄回来了。可他不是给托运回来的,他是一步一步地推着,推了八十多里推回来的。 那天半夜,我正睡得香,听母亲说:“好像有人叫咱们。”她拉开灯,听听,确实有人在敲门。母亲说半夜三更的会是谁,穿好衣服就去开门,我也跟在后面。 天啊,是父亲! 他正扶着一辆自行车,站在那里,身子摇晃,好像要倒了。我和母亲急忙把他搀进屋,他一屁股跌坐在地上。我赶紧去扶他起来,他不让动,摆着手说:“缓缓,让爹缓缓。”又伸手说:“给爹倒口水。”我拿起暖水瓶,他摆手说:“冷水。拿瓢。”我从缸里舀出多半瓢水递给他。 这时我发现,他的灰衬衣上全是土,他的裤腿挽着,全是泥。 他喝光了瓢里的水,接着说为了抄近路,他蹚着水过的十里河,可过河的时候把脚给崴了,一拐一拐地又走了十里路,拐回了家。 这不会骑车的人,推车子会更费事,走个三五里也还好说,可八十里走下来真是不敢想的事。他从一大早就开始走,整整走了十八九个小时,最后这十里路,还是拐着瘸腿。而那一年,父亲已经五十多岁了。

现代文阅读词语含义题型专题

现代文阅读词语含义题型专题 词句理解题型展示: 1 .加点词、画线的句子(段)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2 .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3 .如何理解加点词、画线的句子(段)? 4 .请你对加点、画线的句子(段)进行赏析。 答题指导: 1.关键词含义的答题技巧: (1)结合特色语言环境,落实到文章所指;(2)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3)注意修辞手法,区分词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4)注意词的言外之意,区分一词多义。表述格式:关键词含义= 字面义+ 语境义+ 扣主题 2.“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实战演练·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一)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一一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边诗句中加点的词语(括号里的问题可作参考)

1 .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 .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二)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仔细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嫩嫩的、绿绿的”本该放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为什么用“闹”,而不用“叫”?) 1.词语的含义 一个美丽的错误 上一个论坛,读到网友发的一个帖子,感动莫名。 那帖子的大概内容是:一次数学考试,毛毛有一道题做错了,老师在旁边扣了1分。还有一道连线题,左边竖列的是“一车土”“一块砖”“一张纸”,右边竖列的是“1吨”“2公斤”“3克”。毛毛在“一块砖”和“3克”之间连了道线。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上要求学生写一段话,这段话是不计分的。毛毛的那段话里有这样的句子:“我爸爸是个挑砖工。我希望所有的砖头不要太重,每块砖只有3克就好了。我爸爸太累了。我爸爸太辛苦了。我爱我的爸爸!”老师用红笔在旁边加了1分,还写了一段话:“爱心加1分。你得了满分——爱心满分。祝贺你!” 爱心满分!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毛毛呢?天真,孝顺,联想丰富……一个多么可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横贯.江面(1)穿,贯通;(2)连贯;(3)世代居住的地方。 漫.天卷地(1)水过满向外流;(2)到处都是,遍;(3)广阔,长。 缝隙.(1)裂缝;(2)空闲;(3)漏洞,机会。 毫.不可惜(1)细而长的毛;(2)计量单位名称;(3)一点儿; 休.想(1)停止,罢休;(2)休息;(3)表示禁止和劝阻。 鲜花盛.开(1)兴盛,繁盛;(2)盛大,隆重;(3)深厚;(4)普遍,广泛。从容不迫.(1)逼迫,强迫;(2)急促;(3)接近。 厉.声呵斥(1)严格;(2)严肃,猛烈。 尽.职(1)完;(2)达到极端;(3)全部用出;(4)用力完成。 取之不尽.(1)完;(2)达到极端;(3)全部用出;(4)用力完成。 任.凭(1)任用;(2)担任;(3)职务;(4)听凭。 屏息凝.视(1)凝结;(2)注意力集中。 神清气爽.(1)明朗,清亮;(2)率直,痛快;(3)舒服,畅快。 形态各异.(1)不同的;(2)分开;(3)奇怪。 异.想天开(1)不同的;(2)分开;(3)奇怪。 敏捷.(1)快;(2)战胜;(3)姓。 葱郁.(1)香气浓厚;(2)草木茂盛;(3)忧愁等在心里积聚,不得发泄。隐隐约.约(1)邀请;(2)简单,简要;(3)大概;(4)俭省。 昂首.挺胸(1)头;(2)第一,最高的;(3)首领;(4)首先。 振.兴中华(1)摇动,挥动;(2)振动;(3)奋起,振作。 欣喜若.狂(1)如,好像;(2)如果;(3)你。 若.隐若现(1)如,好像;(2)如果;(3)你。 形单影只.(1)一个(跟“双”相对);(2)单独;(3)薄弱; 步履.匆匆(1)鞋;(2)踩,走;(3)脚步;(4)履行。 应接不暇.(1)没有事的时候,空闲;(2)比喻缺点。 枝折.花落(1)断;(2)亏损;(3)姓。 变化多端.(1)端正;(2)平举着拿;(3)姓。 丰富多腔.(1)动物身体内部空的部分;(2)话;(3)乐曲的调子; 痕迹.(1)留下的印子;(2)前人留下的事物;(3)形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