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吸收习题

吸收习题

吸收习题
吸收习题

第七章吸收

一、填空题

1、根据双膜理论,两相间的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______,增加气液两相主体的湍动程度,传质速率将______ 。

2、吸收是分离的单元操作。

3、吸收是根据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

4、压力,温度将有利于吸收的进行。

5、难溶气体属于控制,主要传质阻力集中于侧。

6、按吸收过程有无温度变化,吸收可分为

和。

7、吸收的逆过程称为。

8、在101.3kPa、293K下,空气中CCl4的分压为21mmHg,则CCl4的摩尔分数为,摩尔比为。

9、在100kg水中含有0.015kg的CO2,则CO2的质量分数为,质量比

为。

10、在101.3 kPa、20℃下,100kg下,100kg水中含氨1kg时,液面上方氨的平衡分压为0.80kPa,则氨在气相中的组成(摩尔分数)为,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为。

11、对于低浓度气体吸收,其气、液相平衡关系服从。

12、根据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从而使气体混合物得以分离的操作称

为。

13、物质在静止流体中的传递主要是依靠流体是依靠流体的无规则运动;物质在湍流流体中的传递主要是靠流体的无规则运动。

14、吸收过程相内传质过程的推动力为。

15、湍流主体与相界面之间的涡流扩散与分子扩散的总称称为。

16、一般情况下取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倍是比较适宜的。

17、总的来说,由于化学反应消耗了进入液相中的溶质,使溶质的有效溶解度而平衡分压,使吸收过程的推动力。

18、当物系一定时,亨利系数E随系统的温度而变化,通常温度升高,E值。

19、吸收塔的操作线斜率为,斜率越大,操作线平衡线,则各截面上吸收推动力。

20、由双膜理论可知,溶质分子仅以的方式连续通过两虚拟膜层。

二、选择题

1、某吸收过程中溶质与吸收剂之间有明显的化学反应,称之为()

A:物理吸收 B:单组分吸收 C:化学吸收 D:非等温吸收

2、由于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而造成物质分子传递的现象称为()

A:涡流扩散 B:对流扩散 C:分子扩散 D:湍流扩散

3、为使脱吸操作易于进行,通常可采用()

A:升温,减压 B:升温,加压 C:降温,减压 D:降温,加压

4、在下列吸收操作中,属于气膜控制的是()

A:用水吸收CO2 B:用水吸收H2 C:用水吸收氨气 D:用水吸收O2

5、吸收是分离()的单元操作。

A:液体混合物 B:气体混合物 C:悬浮液 D:含尘气体

6、吸收的逆过程称为()

A:蒸馏B:解吸C:萃取D:过滤

7、气体在同一种溶质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关

8、吸收操作过程气、液相平衡关系符合()

A:拉乌尔定律B:费克定律C:亨利定律D:傅立叶定律

9、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水吸收氨属于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液膜阻力控制

B:常压下用水吸收二氧化碳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气膜阻力控制

C :用水吸收氧属于难溶吸收,为气膜阻力控制

D :用水吸收二氧化硫为具有中等溶解度的气体吸收,气膜阻力和液膜阻力都不可忽略

10、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 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 ,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 1=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 2=0.008,则最小液气比为( )

A :1.733

B :2.733

C :1

D :无法确定

11、填料吸收塔空塔速度( )液泛速度。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无关

12、在吸收传质过程中,它的方向和限度取决于吸收质在气液两相的平衡关系,若要进行吸收操作,则应控制( )

A :p A > p A *

B :p A = p A *

C :p A < p A *

D : p A ≤ p A *

13、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气液平衡系统,当温度和压力不变,而液相总浓度增加时其溶解度系数H 将( )

A :增大

B :减少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4、吸收速率方程中,吸收系数为K Y 时,其对应的传质推动力为( )

A :Y-Y *

B :y-y *

C :p-p *

D :C-C *

15、常压下用水逆流吸收空气中的CO 2,若增加水的用量,则出口气体中CO 2的浓度将(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6、吸收过程相际传质的极限是( )

A :相互接触的两相之间浓度相等。

B :相互接触的两相之间压强相等。

C :相互接触的两相之间温度相等。

D :相互接触的两相之间达到相平衡的状态。

17、难溶气体的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 )

A :气膜一侧

B :液膜一侧

C :相界面上

D :液相主体中

18、在吸收操作中,吸收的推动力是( )

A :温度差

B :浓度差

C :气液相平衡关系

D :压力差

19、用于描述等分子反向扩散传质速率的公式是( )

A :A

dC A AB dZ J D =- B : D A RTZ N =A1A2(p -p )

C :Bm DP A RTZP N =A1A2(p -p )

D : A G N K =i (p-p )

20、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增加入塔气量,则溶质回收率将(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三、判断题

1、吸收操作线方程的斜率是L/V 。 ( )

2、脱吸因数S 的表达式为L/mV 。 ( )

3、用水吸收H 2属于液膜吸收。 ( )

4、吸收过程中,当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或相交时,吸收剂用量最少,吸收推动力最大。(

5、高温有利于吸收操作。 ( )

6、高压有利于解吸操作。 ( )

7、亨利定律中亨利系数E 与m 间的关系是m

P E =。( )

8、费克定律描述的是分子扩散速率基本规律。( )

9、等分子反扣扩散适合于描述吸收过程中的传质速率关系。( )

10、当填料层高度等级于传质单元高度H OG 时,则该段填料层的传质单元数N OG =1。( )

11、在液相中,若温度提高1倍,粘度不变,则扩散系数D 增大1倍。( ) 分析:由0

00

T D D T μ

μ=()()可知

12、吸收过程的传质理论只有双膜理论。( )

13、当气体处理量及初、终浓度已被确定,若减少吸收剂用量,操作线斜率不变。( )

14、漂流因数反映分子扩散对传质速率的影响。()

15、对流扩散就是涡流扩散。()

16、计算填料吸收塔时,其N OG的含意是传质单元高度.( )

17、工业上的吸收是在吸收塔中进行的,逆流操作有利于吸收完全并可获得较大的传质推动力。()

18、吸收操作时,在Y-X图上吸收操作线的位置总是位于平衡线的上方。()

19、对于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当气速一定时,增大吸收剂的用量,则出塔溶液浓度降低,吸收推动力增大。()

20、溶解度系数H值很大,为易溶气体。()

四、简答题

1、吸收传质中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有哪些?

2、吸收速率方程有哪些表达方式?(以总吸收系数表示)

3、请写出亨利定律的几种表达形式,并说明它们的适用场合。

4、提高吸收速率应采取哪些措施?

5、填料吸收塔由哪几部分构成?

6、列出你所知道的填料种类。

7、什么叫液泛现象?

8、请说明填料吸收塔中设置液体再分布器的作用。

9、求取最小液气比有何意义?适宜液气比如何选择?增大液气比对操作线有何影响?

10、物理吸收与化学吸收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11、吸收与解吸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从平衡线与操作线的位置加以说明。

12、何谓气膜控制吸收?如何提高吸收总系数?

13、何谓液膜控制吸收?如何提高吸收总系数?

14、试说明填料吸收塔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并指出气、液的流向。

15、欲提高填料吸收塔的回收率,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五、计算题

1、总压100kPa,30℃时用水吸收氨,已知 k=3.84×10kmol./(m2.·s·kPa),k=1.83×10kmol./(m2.·s·kmol.m, 且知x=0.05时与之平衡的p=6.7kPa.求:ky、K Ky。(液相总浓度C 按纯水计为55.6 kmol./m3)

2、用水作为吸收剂来吸收某低浓度气体生成稀溶液(服从亨利定律),操作压力为850[mmHg],相平衡

k=1.25kmol./(m2·h·atm),液膜吸收分系数 k0.85[m/h],常数m=0.25,已知其气膜吸收分系数

g

试分析该气体被水吸收时,是属于气膜控制过程还是液膜控制过程?

3、直径为0.8m的填料塔中,用1200kg/h的清水吸收空气和SO SO

1000m/.h,混合气含SO 1.3%(体积),要求回收率99.5%,操作条件为20℃、1atm,平衡关系为y*=0.75x,总体积传质系数K a=0.055kmol/(.m3.s.atm),求液体出口浓度和填料高度。

4、某一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用水吸收空气中的氨气。已知塔底气体进气浓度为 0.026(摩尔比)(下同),塔顶气相浓度为0.0026,填料层高度为1.2m,塔内径为0.2m,吸收过程中亨利系数为0.5atm,操作压力0.95atm,平衡关系和操作关系(以摩尔比浓度表示)均为直线关系。水用量为0.1m.h100m.h,吸收塔的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

5、有一座用油吸收煤气中苯蒸汽的吸收塔,已知煤气流量为2240(标准m/h),入塔气体中含苯4%,出塔气体含苯0.8%(均为体积分率),进塔油中不含苯,取液体用量L=1.4L/min,已知气液平衡关系为Y0.126X。求:1.吸收率η;2.求Lmin 及L(kmol/h);3.求液体出塔组成X kmol 苯/kmol油); 4.求吸收的对数平均推动力ΔYm ; 5.为增大液体喷淋量,采用部分循环流程,在保证原吸收率情况下,最大循环量L' 为多少(kmol/h)?并示意画出带部分循环和不带循环的两种情况下的操作线。

6、已知:如下图所示。试求:

(1)塔底气相推动力为多少? (2)塔顶液相推动力为多少?

7、某厂准备采用一个填料吸收塔用清水逆流吸收含有10%(体积%)的SO

的操作压力102.63kN.m25℃。要求处理的混合气体量为1000(标准)m.h,实际吸收剂单位耗用量比最小吸收剂单位耗用量大50%,吸收率要达到98%,塔内气体的实际空塔速度为0.5m.s

试求: (1)吸收用水量为多少m.h? (2)吸收塔直径为多少m?(3)若想再提高吸收率,你认为可采用什么措施?(附:气液平衡方程:Y=40X,M=64)

8、某厂有一个用清水逆流吸收某废气中的氨气的填料塔。操作温度30℃,压力为常压。已知进塔的废气中含氨5%(体积%),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5倍。气液关系为Y=1.5X,现为了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准备将原来的回收率从90%提高到95%时,你认为此塔的填料层应从原来的4m增加到多少m高才行?(其它条件不变)又问:为了提高回收率,你认为可采用什么较好的措施?为什么?

11、在塔径为 1.33m的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温度为20℃,压力为1 atm的某混合气体中的CO1000m/h,CO13%(体积),其余为惰性气体,要求CO90%,塔底的出口溶液浓度为0.2gCO/1000g H 2O,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Y=1420X(式中 Y、X均为摩尔比),液相体积吸收总系数K a=10695kmol.m.h CO2分子量为44,水分子量为18。试求: 1.吸收剂用量(kg/h);2.所需填料层高度(m)。

12、在常压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废气中的氨气。废气流量为2500m3/h(标准状态),废气中氨的浓度为15g/m3,要求回收率不低于98%。若吸收剂用量为3.6m3/h,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1.2X,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0.7m。试求:1. 塔底、塔顶及全塔的吸收推动力(气相);2.气相总传质单元数;3.总填料层高。

13、用填料塔从一混合气体中吸收所含的苯。混合气体中含苯 5%(体积%),其余为空气, 要求苯的回收率为90%(以摩尔比表示),吸收塔为常压操作,温度为25℃,入塔混合气体为每小时940[标准m],入塔吸收剂为纯煤油,煤油的耗用量为最小耗用量的1.5倍,已知该系统的平衡关系=0.14X (其中Y、X为摩尔比),已知气相体积传质系数K a=0.035[kmol.m.s],纯煤油的平均分子量Ms =170,塔径D=0.6[m]。试求:(1)吸收剂的耗用量为多少[kg.h]?(2)溶液出塔浓度X1 为多少?(3)填料层高度Z为多少[m]?

14、在常压逆流操作的填料塔内,用纯溶剂S吸收混合气体中的可溶组分A。入塔气体中A的摩尔分率y0.03(摩尔分率),要求其收率为95%。已知操作条件下mV/L=0.8(m可取作常数),平衡关系为Y=mX,与入塔气体成平衡的液相浓度x=0.03(摩尔分率)。试计算:(1)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倍数;(2)吸收液的浓度x3)完成上述分离任务所需的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15、常压下,用煤油从苯蒸汽与空气混合物中吸收苯,吸收率为99%。混合气量为53kmol.h

塔气中含苯2%(体积),入塔煤油中含苯0.02%(摩尔分率)。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在

操作温度50℃下,相平衡关系为y0.36x,总传质系数K a=0.015kmol.m.s 1.1米。试求所需填料层高度。

16、用清水吸收氨-空气混合气中的氨。混合气进塔时氨的浓度y 0.01(摩尔分率),吸收率90%,气-液平衡关系y=0.9x。试求:1)溶液最大出口浓度; 2)最小液气比;3)取吸收剂用量为最小吸收剂用量的2倍时,气相总传质单元数为多少? 4)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0.5m时,填料层高为几米?

17、在一填料塔中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流量为111kmol.m.h,氨浓度为0.01(体积分率),要求回收率为99%,水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2.02X,K a=0.0611kmol.m.s(按摩尔比计算值) 试求:(1)出塔的液相浓度X(2)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3)所需填料层高度 h 。

18、在填料层高为8m的填料塔中,用纯溶剂逆流吸收空气—H S混合气中的H S以净化空气。已知入塔气中含 H S 2.8%(体积%),要求回收率为95% ,塔在 1 atm、15℃下操作, 此时平衡关系为y=2x,出塔溶液中含H S为0.0126(摩尔分率),混合气体通过塔截面的摩尔流率为100kmol.m .h(1)单位塔截面上吸收剂用量和出塔溶液的饱和度;(2)气相总传质单元数;(3)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注:计算中可用摩尔分率代替摩尔比。

19、今有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用清水吸收原料气中的甲醇。已知处理气量为 1000 m.h

准状态),原料气中含甲醇100g.m

度的67%。设在标准状态下操作,要求甲醇的回收率为98%,吸收平衡线可取为 Y=1.15X,K

=0.5kmol.m.h190 m.m

0.5m.s(1)水用量;(2)塔径;(3)填料层高度。甲醇分子量为32

20、今拟在某一直径为 0.5m的填料塔中,在20℃、760mmHg下用清水对空气—氨混合气进行逆流吸收操作,每小时向塔送入含NH 1.5(mol%)的混合气480m NH98%。已知20℃的平衡关系为y=0.75x(x、 y均为摩尔分率),出塔溶液中NH80%。试求:(1)出塔溶液中氨的浓度(分别用摩尔分率与kmol.m(2)水用量(kg.h; (3)已知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0.09kmol.m.s.Δy,计算所需填料层高度(m)。

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经典例题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与经典题型 知识点1 有关相似形的概念 (1)形状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图形,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是相似三角形. (2)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 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系数). 知识点2 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 (1)如果选用同一单位量得两条线段b a ,的长度分别为n m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 n m b a =,或写成n m b a ::=.注: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 (2)在四条线段d c b a ,,,中,如果b a 和的比等于d c 和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d c b a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注:①比例线段是有顺序的,如果说 a 是 d c b ,,的第四比例项,那么应得比例式为: a d c b =.② ()a c a b c d b d ==在比例式::中, a 、d 叫比例外项, b 、 c 叫比例内项, a 、c 叫比 例前项,b 、d 叫比例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即 a b b d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此时有2b ad =。 (3)黄金分割: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BC AC BC AC >,且使AC 是BC AB 和的比例中项,即2AC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 黄金分割点,其中AB AC 215-= ≈0.618AB .即AC BC AB AC == 简记为: 1 2 长短== 全长 注:黄金三角形:顶角是360 的等腰三角形。黄金矩形:宽与长的比等于 黄金数的矩形 知识点3 比例的性质(注意性质立的条件:分母不能为0) (1) 基本性质: ①bc ad d c b a =?=::;②2::a b b c b a c =?=?.

吸收习题课答案

第二章 吸收习题课答案 1 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温度和压力不变,而液相总浓度增加时其溶解度系数H 将(不变);当系统温度增加时,其亨利系数E 将(增大);而当系统中压强增加时,其相平衡常数m 将(减小)。 2 已知SO 2水溶液在三种温度t 1、t 2、t 3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E 1=0.354kPa ,E 2=1.11kPa ,E 3=0.660kPa ,则(D )。 A) t 1> t 2; B) t 3>t 2; C) t 1>t 3; D) t 3>t 1 3 费克定律的表达式为(dz dC D J A AB A -=),它反映了(分子扩散速率)的定量规律。 4 传质速率N A 等于扩散通量J A 的条件是:(2) (1) 单向扩散,(2) 等分子相互扩散,(3) 湍流流动,(4) 稳定过程 5 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数(B )。 A 大于气相分传质系数; B 近似等于液相分传质系数; C 小于气相分传质系数; D 近似等于气相分传质系数。 6 双组分气体 (A 、B )在进行定常分子扩散,J A 及N A 分别表示在传质方向上某截面处溶质A 的分子扩散速率与传质速率,当整个系统为单向扩散时:(B ) ┃J A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J B ┃ 7 用水作为吸收剂来吸收某低浓度气体,生成稀溶液(服从亨利定律),操作压力为113kPa ,相平衡常数m=0.25,已知其气膜吸收分系数k G =1.23?10-2kmol/(m 2?h ?kPa),液膜吸收分系数k L =0.85m/h ,则该系统属于(A )控制过程。 (A) 气膜控制; (B) 液膜控制; (C) 双膜控制; (D) 不确定 8 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当吸收因数A <1 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B )达到平衡。 A 塔顶 、 B 塔底、 C 塔中部 9 对解吸因数 A 1 =0.6的系统进行逆流吸收,相平衡关系y =mx ,当塔高为无穷大时,若系统压力减小一倍,而气液摩尔流量与进口组成均不变,则此时气体

化工原理吸收习题及答案

吸收一章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用气相浓度△y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A = k y (y-y i) N A = K y (y-y e) 2、吸收速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因此,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相对运动速率,可以_______________来增大吸收速率。 双膜的扩散速率减少气膜、液膜厚度 3、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_________ 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_____。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则操作线向_________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y e)_________。 大于上方增大远离增大 4、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 = 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2 = 0.006,则最小液气比为_________。 1.80 5、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_________,操作线将_________平衡线。 减少靠近 6、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表示。 相平衡液气比 7、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将_________,N OG将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 不变增加 8、吸收剂用量增加,操作线斜率_________,吸收推动力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增大增大 9、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关系物料衡算传质速率。 10、填料的种类很多,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西环鲍尔环矩鞍环阶梯环波纹填料丝网填料 11、填料选择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面积大、空隙大、机械强度高价廉,耐磨并耐温。 12、在选择吸收剂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所选用的吸收剂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 良好的选择性,即对吸收质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对惰性组分不溶解。 13、填料塔的喷淋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塔截面上单位时间内下流的液体量(体积)。 14、填料塔内提供气液两相接触的场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料的表面积及空隙 15、填料应具有较_____的__________,以增大塔内传质面积。 大比表面积 16、吸收塔内填装一定高度的料层,其作用是提供足够的气液两相_________。 传质面积 17、菲克定律是对物质分子扩散现象基本规律的描述。 18、以(Y-Y*)表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式为N A=K Y(Y﹣Y﹡)。 19、、吸收操作是依据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得以分离。 20、某气体用ABC三种不同的吸收剂进行吸收操作,液气比相同,吸收因数的大小关系为A1﹥A2﹥A3,则气体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知识点归纳: 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 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 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4)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5)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6)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①以上各种判定均适用。 ②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③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 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如图,Rt△ABC中,∠BAC=90°,AD是斜边BC上的高, 则有射影定理如下: (1)(AD)2=BD·DC,(2)(AB)2=BD·BC , (3)(AC)2=CD·BC 。 注:由上述射影定理还可以证明勾股定理。即(AB)2+(AC)2=(BC)2。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已知等腰△ABC 中,AB =AC ,AD ⊥BC 于D ,CG ‖AB ,BG 分别交AD ,AC 于E 、 F ,求证:BE2=EF·EG 证明:如图,连结EC ,∵AB =AC ,AD ⊥BC , ∴∠ABC =∠ACB ,AD 垂直平分BC ∴BE =EC ,∠1=∠2,∴∠ABC-∠1=∠ACB-∠2, 即∠3=∠4,又CG ∥AB ,∴∠G =∠3,∴∠4=∠G 又∵∠CEG =∠CEF ,∴△CEF ∽△GEC ,∴EG CE =CE EF ∴EC 2 =EG· EF,故EB 2 =EF·EG 【解题技巧点拨】 本题必须综合运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来得到证明.而其中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E=EC ,把原来处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BE ,EF ,EC 转换到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中是证明本题的关键。 例2 已知:如图,AD 是Rt △ABC 斜BC 上的高,E 是AC 的中点,ED 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于F ,求证:BA FB =AC FD 证法一:如图,在Rt △ABC 中,∵∠BAC =Rt ∠,AD ⊥BC , ∴∠3=∠C ,又E 是Rt △ADC 的斜边AC 上的中点, ∴ED=21 AC =EC ,∴∠2=∠C ,又∠1=∠2,∴∠1=∠3, ∴∠DFB =∠AFD ,∴△DFB ∽△AFD ,∴FD FB =AD BD (1) 又AD 是Rt △ABC 的斜边BC 上的高,∴Rt △ABD ∽Rt △CAD ,∴AD BD =AC BA (2) 由(1)(2)两式得FD FB =AC BA ,故BA FB =AC FD 证法二:过点A 作AG ∥EF 交CB 延长线于点G ,则BA FB =AG FD (1) ∵E 是AC 的中点,ED ∥AC ,∴D 是GC 的中点,又AD ⊥GC ,∴AD 是线段GC 的垂直平分线,∴AG =AC (2) 由(1)(2)两式得:BA FB =AC FD ,证毕。 【解题技巧点拨】 本题证法中,通过连续两次证明三角形相似,得到相应的比例式,然后通过中间比“AD BD ”过渡,使问题得证,证法 二中是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判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使问题得证.

吸收练习题-精选.

吸收 填空: 1.吸收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脱吸操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脱吸方法是__________等,脱吸操作又称为_________ 的再生。 3.亨利定律是_______溶液的性质,而拉乌尔定律是__________溶液的性质,在_________-_的条件下,二者是一致的。 4.双膜理论的要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公式1/Kg=1/kg+1/Hkl成立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水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溶质NH3,则传质阻 力主要集中在____膜,其传质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控制。 6.在填料塔的设计中,有效填料层高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乘积,若传质系数较大,则传质 单元高度________,说明设备性能_____.,传质单元数仅与_______________和分离要求有关,反映吸收过程的___________。 7.用纯溶剂吸收某溶质气体,要求回收率大90%,若要将其提高到95%,最小液气比应变为原来的_____。若采用增大压强的 措施,压强应提高到原来的_________。 分析下列因素变化对吸收率的影响: (1)降低吸收温度 (2)气体处理量增大一倍 (3)溶剂进口浓度增加 8.最小液气比(L/V)min只对()(设计型,操作型)有意义,实际操作时,若(L/V)﹤(L/V)min ,产生结果是 ()。 答:设计型吸收率下降,达不到分离要求 9.已知分子扩散时,通过某一考察面PQ 有三股物流:N A,J A,N。 等分子相互扩散时: J A()N A()N ()0 A组分单向扩散时: N ()N A()J A()0 (﹤,﹦,﹥) 答:= > = ,< > > 。 10.组分A通过一定厚度的气膜扩散到固体催化剂表面时,立即发生化学反应 A(液)=2B(气),生成的 B离开表面向气 相扩散。记 J A,J B分别为组分A,B的扩散通量,N A,N B 分别为组分A, B的传质通量,则在稳定扩散条件下 (1)A |N A|=0.5|N B| B |N A|=2|N B| C |N A|=|N B| D N A,N B的关系不能确定 (2)A |J A|=0.5|J B| B |J A|=2|J B| C |J A|=|J B| D J A,J B的关系不能确定 答: 11.气体吸收时,若可溶气体的浓度较高,则总体流动对传质的影响()。 答:增强 12.当温度升高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在液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答;升高升高 13.A,B两组分等摩尔扩散的代表单元操作是(),A在B中单向扩散的代表单元操作是 ()。 答:满足恒摩尔流假定的精馏操作吸收 14.在相际传质过程中,由于两相浓度相等,所以两相间无净物质传递()。(错,对)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吸收习题解答

第七章 吸 收 7-1 总压101.3 kPa ,温度25℃时,1000克水中含二氧化硫50克,在此浓度范围内亨利定律适用, 通过实验测定其亨利系数E 为4.13 MPa , 试求该溶液上方二氧化硫的平衡分压和相平衡常数m 。(溶液密度近似取为1000kg/m 3) 解: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50 640.0139100050 1864 x ==+ 二氧化硫的平衡分压:* 3 4.13100.0139kPa=57.41kPa p Ex ==?? 相平衡常数:634.1310Pa 40.77101.310Pa E m P ?== =? 7-2 在逆流喷淋填料塔中用水进行硫化氢气体的吸收,含硫化氢的混合气进口浓度为5%(质量分数), 求填料塔出口水溶液中硫化氢的最大浓度。已知塔内温度为20℃,压强为1.52×105 Pa ,亨利系数E 为48.9MPa 。 解:相平衡常数为:6 5 48.910321.711.5210 E m P ?===? 硫化氢的混合气进口摩尔浓度:1534 0.04305953429 y = =+ 若填料塔出口水溶液中硫化氢达最大浓度,在出口处气液相达平衡,即: 41max 0.0430 1.3410321.71 y x m -= ==? 7-3 分析下列过程是吸收过程还是解吸过程,计算其推动力的大小,并在x - y 图上表示。 (1)含 NO 2 0.003(摩尔分率)的水溶液和含NO 2 0.06 (摩尔分率) 的混合气接触,总压为101.3kPa ,T=15℃,已知15℃时,NO 2水溶液的亨利系数E =1.68×102 kPa ;(2)气液组成及温度同(1),总压达200kPa (绝对压强)。 解:(1)相平衡常数为:513 1 1.6810Pa 1.658101.310Pa E m P ?===? * 1 1.658 0.0030.00498 y m x ==?=

第三章吸收练习题及答案教材

作业题P107 1题 解:(1)已知CO 2在水中溶解度0.878m 3(标米)/ m 3即0.0392kmol/ m 3。 CO 2在水中溶解符合亨利定律:p A *=Ex A 对CO 2:p A *=0.1013MPa ;00071.06.55/0392.018/10000392.00392.0==+=A x 代入上式:亨利系数E= p A */x A =0.1013/0.00071=142.68MPa 溶解度系数13389.068 .142181000.--??=?==Pa m kmol E Ms H ρ 相平衡常数m=E/p=142.68/0.1013=1408.5 (2) 因为 p A *=Ex A 故此条件下CO 2平衡浓度x A = p A */ E=(0.1013x30%)/142.68=0.0002 而体系浓度为:0.66kg/m 3即x A =(0.66/44)/( 0.66/44+1000/18)=0.00027 体系不能进行吸收过程。 2题 解:已知环氧乙烷—水体系 E=453.82kPa ;p A *=101.3x0.738%=0.748 kPa 平衡浓度x A = p A */ E=0.748/453.82=0.00165 18 /100m +=m x A 解得m=0.0092mol ;(或)=0.404g 3题 解:氨—水体系 已知可依据双膜理论得:N A =k y A(y-y i ) (1) N A =k x A(x i -x) (2) y *=mx (3) 由H=640.7kmol ·m -3·MPa -1 得MPa H Ms E 0867.07 .640181000.=?==ρ m=E/p=0.0867/0.1=0.867 令N A =k x A(y i /m-y/m) (4) (1) 与(4)联立得 N A =(x y k m +k 11 ) A (y-y *) 令x y k m +k 11=K y 则K y =12mol 268.0165 .057.3125.5867.00.2811 --??=+=+s m 液膜阻力/总阻力=0.165/(0.165+3.57)=4.42%;

(完整版)相似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

相似三角形 ——相似直角三角形及射影定理 【知识要点】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2)Rt△ABC中,∠C=90o,则2+ 2= 2 (3)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 (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都是,且三边长的比值为 (5)有一个锐角为30o的直角三角形,30o所对的直角边长等于,且三边长的比值为 2、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只能用于选择填空题)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3、双垂直型: Rt△ABC中,∠C=90o,CD⊥AB于D,则 ①∽∽ ②射影定理: CD2= ·AC2= ·BC2= · 【常规题型】 1、已知:如图,△ABC中,∠ACB=90°,CD⊥AB于D,S△ABC=20,AB=10。求AD、BD的长. 2、已知,△ABC中,∠ACB=90°,CD⊥AB于D。(1)若AD=8,BD=2,求AC的长。(2)若AC=12,BC=16,求CD、AD的长。 B A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在△ABC 中,∠ACB=90°,AM 是BC 边的中线,CN ⊥AM 于N 点,连接BN ,求证:BM 2=MN ·AM 。 例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ADC=90o,DF ⊥AC 于E ,且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于F ,与BC 相交于G 。求证:AD 2=AB ·AF 例3.(1)已知ABC ?中,?=∠90ACB ,AB CD ⊥,垂足为D ,DE 、DF 分别是BDC ADC ??和的 高,这时CAB DEF ??和是否相似? 【拓展练习】 1、已知:如图,AD 是△ABC 的高,BE ⊥AB ,AE 交BC 于点F ,AB ·AC=AD ·AE 。求证:△BEF ∽△ACF A B A B C N D C

人体生理学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生理学》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胃的排空 \ 4.紧张性收缩 5.粘液-HCO3-屏障 二、填空题 1.消化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 2.食物对胃的扩张和化学刺激可_______________胃的排空,食物对十二指肠的扩张和化学刺激可_______________胃的排空。 3._______________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同时也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胃液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糖类在小肠被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蛋白质主要是以 ( 形式被吸收,它们的吸收均与的吸收相耦联。 6.胃蛋白酶原在的作用下,被激活为胃蛋白酶。 三、选择题 1.关于基本电节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生电性钠泵的周期性活动有关 B.当其除极的幅值超过一定的临界时,可触发一个或多个动作电位

C.它本身不触发平滑肌收缩 D.去除神经体液因素后不能产生 、 E.是平滑肌收缩的控制波 2.关于消化器官神经支配的叙述,正确的是()A.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 B.所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均以乙酰胆碱为介质C.去除外来神经后,仍能完成局部反射 D.外来神经对内在神经无调制作用 E.内在神经丛存在于粘膜下和平滑肌间 3.人的唾液中除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 】 A.凝乳酶 B.蛋白水解酶 C.麦芽糖酶 D.溶菌酶 E.肽酶 4.关于胃的蠕动,正确的是() A.起始于胃底部 B.空腹时基本不发生 ^ C.蠕动波向胃底和幽门两个方向传播 D.发生频率约为12次/分

吸收计算题

1、在一填料塔中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流率为0.0305kmol/m 2 ·s 。氨浓度为0.01(体积分率),要求回收率为99%,水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 1.5倍,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 2.02e y x =,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 30.0611/y K a kmol m s =。 试求:(1)出塔的液相浓度 1x ; (2)传质单元数 OG N (用吸收因数法); (3)填料层高度H 。 解:(1)12 1 y y y η-= 21(1)0.01(199%)0.0001y y η=-=-= 1212min 11e 22 0.010.0001() 2.0 0.0102.02y y y y L y G x x x m ---====--- min 1.5() 1.5 2.0 3.0 L L G G ==?= 由全塔物料衡算: ()1212() G y y L x x -=- 11220.010.0001 ()00.0033 3.0 G x y y x L -=-+=+= (2)解吸因数: 2.020.673 3.0 mG S L === 12OG 22 1 ln[(1)] 1y mx N S S S y mx -=-+-- 10.01 2.020 ln[(10.673)0.673]10.7 10.6730.0001 2.020 -?=-+=--? (3) OG y 0.0305 0.500.0611 G H K a === OG OG 0.5010.7 5.4 H H N =?=?=(m ) 2、某填料吸收塔,用清水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若进塔气中含有害物质5%(体积%),吸收率为90%,气体流率 为32kmol/m 2·h ,液体流率为24kmol/m 2 ·h ,此液体流率为最小流率的1.5倍。如果物系服从亨利定律,并已知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 s m kmol a K y ?=3/0188.0,该塔在常压下逆流等温操作,试求: (1)塔底排出液的组成; (2)所需填料层高度。 解:(1) 12 1 y y y η-= 21(1)(190%)0.050.005y y η=-=-=

化工原理(下册)第六章吸收习题答案解析

6-1 已知在101.3 kPa(绝对压力下),100 g 水中含氨1 g 的溶液上方的平衡氨气分压为987 Pa 。试求: (1) 溶解度系数H (kmol ·m -3·Pa -1); (2) 亨利系数E(Pa); (3) 相平衡常数m ; (4) 总压提高到200 kPa(表压)时的H ,E ,m 值。 (假设:在上述范围内气液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氨水密度均为 10003/m kg ) 解:(1)根据已知条件 Pa p NH 987*3= 3/5824.01000 /10117 /13m kmol c NH == 定义 333*NH NH NH H c p = ()Pa m kmol p c H NH NH NH ??==-34/109.5333 (2)根据已知条件可知 0105.018 /10017/117 /13=+= NH x 根据定义式 333*NH NH NH x E p = 可得 Pa E NH 41042.93?= (3)根据已知条件可知 00974.0101325/987/* *33===p p y NH NH

于是得到 928.0333*==NH NH NH x y m (4)由于H 和E 仅是温度的函数,故3 NH H 和3 NH E 不变;而 p E px Ex px p x y m ====** ,与T 和p 相关,故309.0928.031' 3 =?=NH m 。 分析(1)注意一些近似处理并分析其误差。 (2)注意E ,H 和m 的影响因素,这是本题练习的主要内容之一。 6-2 在25℃下,CO 2分压为50 kPa 的混合气分别与下述溶液接触: (1) 含CO 2为0.01 mol/L 的水溶液; (2) 含CO 2为0.05 mol/L 的水溶液。 试求这两种情况下CO 2的传质方向与推动力。 解: 由亨利定律得到 *2 250CO CO Ex kPa p == 根据《 化工原理》 教材中表 8-1 查出 ()kPa E CO 51066.1252?=℃ 所以可以得到 4 *1001.32 -?=CO x 又因为 ()() 3 45 25/10347.318 1066.1100022 2m kPa kmol EM H O H O H CO ??=??= ≈ -ρ℃

化工原理-吸收课后答案

第二章 吸收习题解答 1从手册中查得101.33KPa 、25℃时,若100g 水中含氨1g,则此溶液上方的氨气平衡分压为0.987KPa 。已知在此组成范围内溶液服从亨利定律,试求溶解度系数H(kmol/ (m 3·kPa))及相平衡常数m 。 解: (1) 求H 由33NH NH C P H * = .求算. 已知:30.987NH a P kP *=.相应的溶液浓度3NH C 可用如下方法算出: 以100g 水为基准,因为溶液很稀.故可近似认为其密度与水相同.并取其值为 31000/kg m .则: 3333 3 1 170.582/1001 1000 0.5820.590/()0.987 NH NH a NH C kmol m C H kmol m kP P * ==+∴===? (2).求m .由333 333330.987 0.00974 101.33 1 170.0105 11001718 0.009740.928 0.0105 NH NH NH NH NH NH NH NH y m x P y P x y m x ** * *== = ===+=== 2: 101.33kpa 、1O ℃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用p o2=3.31×106x 表示。式中:P o2为氧在气相中的分压,kPa 、x 为氧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试求在此温度及压强下与

空气充分接触后的水中,每立方米溶有多少克氧. 解:氧在空气中的摩尔分数为0.21.故 222 26 6 101.330.2121.2821.28 6.43103.31106 3.3110 O O a O O P Py kP P x -==?====??? 因2O x 值甚小,故可以认为X x ≈ 即:2266.4310O O X x -≈=? 所以:溶解度6522322()()6.431032 1.141011.4118()()kg O g O kg H O m H O --????==?=????? 3. 某混合气体中含有2%(体积)CO 2,其余为空气。混合气体的温度为30℃,总压强为506.6kPa 。从手册中查得30℃时C0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1.88x105KPa,试求溶解度系数H(kmol/(m 3·kPa 、))及相平衡常数m,并计算每100克与该气体相平衡的水中溶有多少克CO 2。 解:(1).求H 由2H O H EM ρ = 求算 2435 1000 2.95510/()1.881018 a H O H kmol m kP EM ρ -= = =???? (2)求m 5 1.8810371506.6 E m ρ?=== (2) 当0.02y =时.100g 水溶解的2CO (3) 2255 506.60.0210.1310.13 5.3910 1.8810CO a CO P kP P x E ** -=?====?? 因x 很小,故可近似认为X x ≈

相似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

相似三角形中的射影定 理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相似三角形 ——相似直角三角形及射影定理 【知识要点】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2)Rt△ABC中,∠C=90o,则2+ 2= 2 (3)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 (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都是,且三边长的比值为 (5)有一个锐角为30o的直角三角形,30o所对的直角边长等于,且三边长的比值为 2、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只能用于选择填空题)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3、双垂直型: Rt△ABC中,∠C=90o,CD⊥AB于D,则 ①∽∽ ②射影定理: CD2= · AC2= · BC2= · 【常规题型】 1、已知:如图,△ABC中,∠ACB=90°,CD⊥AB于D,S△ABC=20,AB=10。求AD、BD 的长. 2、已知,△ABC中,∠ACB=90°,CD⊥AB于D。(1)若AD=8,BD=2,求AC的长。(2)若AC=12,BC=16,求CD、AD的长。B A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在△ABC 中,∠ACB=90°,AM 是BC 边的中线,CN ⊥AM 于N 点,连接BN ,求证:BM 2=MN ·AM 。 例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ADC=90o ,DF ⊥AC 于E ,且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于F ,与BC 相交于G 。求证:AD 2=AB ·AF A B M C N D C

蒸馏与吸收习题及参考答案

蒸馏习题及答案 1 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______ B ________。 A 平衡线; B 操作线与q线; C 平衡线与操作线; D 平衡线与q线。 2 精馏塔引入回流,使下降的液流与上升的汽流发生传质,并使上升汽相中的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由于___4_____。 (1)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 (2)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 (3)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进入汽相,但其中易挥发组分较多; (4)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的现象同时发生。 3 当精馏操作中的q 线方程为x=x F 时,则进料热状态为_________饱和液体 _________,此时q=____1____。 4 简单蒸馏过程中,釜内易挥发组分浓度逐渐_减小___,其沸点则逐渐___升高__。 5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3,这绝不可能。此话_____(1)_________。 (1)对; (2)错; (3)无法判断 6 对某双组分理想物系,当温度t=80℃时,kPa p A 7.1060=,kPa p B 400=,液相摩尔组成4.0=A x ,则与此液相组成相平衡的汽相组成A y 为????(2)??????。 (1)0.5 ; (2)0.64 ; (3)0.72 ; (4)0.6 7 被分离物系最小回流比R min 的数值与_____(4)______无关。 (1)被分离物系的汽液平衡关系; (2)塔顶产品组成; (3)进料组成和进料状态; (4)塔底产品组成。 8 最小回流比是指__为达到指定的分离要求,所需理论板数为无穷多时的回流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C____。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式是描述精馏段中 A 某板下降的液体浓度与下一板上升的蒸汽浓度间的关系式; B 某板上升的蒸汽浓度与上一板下降的液体浓度之间的关系式; C 进入某板的气体与液体的浓度之间的关系式; D 在相邻两板间相遇的汽相与液相浓度之间的关系式。 10 苯和甲苯溶液,其中含苯0.5(摩尔分率,下同),以每小时1000kmol 流量进入一精馏塔,要求塔顶产品中苯含量不低于0.9,若塔高不受限制,从塔顶采出量最大可以达到___D_____kmol/h 。 A 575.5 B 500 C 590.5 D 555.5 11 用连续精馏方法分离双组分理想混合液,原料中含易挥发组分0.40,馏出液中含易挥发组分0.90(以上均为摩尔分率),溶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5,最小回流比为2,则料液的热状况参数q=____B____。 A 0.48 B 0.38 C 0.3 D 0.5 12 精馏分离5.2=α的二元理想混合液,已知回流比R=3,塔顶x D =0.96,测得第

吸收练习题

1、以下操作有利于溶质吸收的是() A 提高压力、提高温度 B 降低压力、降低温度 C 降低压力、提高温度 D 提高压力、降低温度 2、在填料塔中,低浓度难溶气体逆流吸收时,若其它条件不变,但入口气量增加,则出口气体吸收质组成将() A增加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3、在吸收操作过程中,当吸收剂用量增加时,尾气中溶质浓度() A增加B不变C减小 D不能确定 5、在吸收操作中,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加操作温度,则吸收率将( ) A增加B不变C减小 D不能确定 6、选择吸收剂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A对溶质的溶解度 B对溶质的选择性 C操作条件下的挥发度D操作温度下的密度 7、选择吸收剂时应重点考虑的是( )性能 A挥发度+再生性B选择性+再生性 C挥发度+选择性D溶解度+选择性 10、完成指定的生产任务,采取的措施能使填料层高度降低的是( ) A减少吸收剂中溶质的含量 B用并流代替逆流操作 C减少吸收剂用量D吸收剂循环使用 11、为改善液体的壁流现象的装置是( ) A填料支承板 B液体分布器 C液体再分布器 D除沫器 12、温度( ),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A降低B升高 C变化 D不变 13、吸收操作大多采用填料塔,下列( )不属于填料塔构件 A液相分布器B疏水器 C填料 D液相再分布器 14、在填料吸收塔中,为了保证吸收剂液体的均匀分布,塔顶需设置( A液体喷淋装置 B再分布器 C冷凝器 D塔釜 15、吸收过程中一般多采用逆流流程,主要是因为() A流体阻力最小B传质推动力最大 C 流程最简单 D操作最

方便 16、吸收塔开车操作时,应( ) A先通入气体后进入喷淋液体 B增大喷淋量总是有利于吸收操作的C先进入喷淋液体后通入气体 D先进气体或液体都可以 17、下列哪一项不是工业上常用的解吸方法( ) A加压解吸 B加热解吸 C在惰性气体中解吸 D精馏 18、从解吸塔出来的贫液一般进入吸收塔的( ),以便循环使用 A中部 B上部 C底部 D 上述均可 20、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的流速 A气相 B液相 C气液两相 D不确定 21、对难溶气体,如欲提高其吸收速率,较有效的手段是() A增大液相流速 B增大气相流速 C减小液相流速 D减小气相流速 22、对气体吸收有利的操作条件应是( ) A低温+高压 B高温+高压 C低温+低压 D高温+低压 名词解释:吸收、解吸、吸收剂、吸收液、惰性气体、吸收质。

化工原理第五章吸收课后习题及答案.doc

第五章 吸收 相组成的换算 【5-1】 空气和 CO 2 的混合气体中, CO 2的体积分数为 20%,求其摩尔分数 y 和摩尔比 Y 各为多少? 解 因摩尔分数 =体积分数, y 0.2 摩尔分数 y 0 2 摩尔比 Y . 025. 1 y 1 0 2 . 【5-2】 20℃的 l00g 水中溶解 lgNH 3, NH 3 在溶液中的组成用摩尔分数 x 、浓度 c 及摩尔 比 X 表示时,各为多少? 解 摩尔分数 x 1 / 17 =0.0105 1 / 17 100/18 浓度 c 的计算 20℃,溶液的密度用水的密度 s 998 .2kg / m 3 代替。 3 n 1 10 3 / 17kmol 溶液中 NH 的量为 溶液的体积 V 101 10 3 / 998.2 m 3 溶液中 NH 3 的浓度 n 1 10 3 /17 3 c = =0.581 / m V 101 10 3 998 2 kmol /. s 998 2 3 或 c x . 0 0105 0 582 M s 18 . . kmol /m NH 3 与水的摩尔比的计算 1 /17 X 0.0106 100 / 18 x 0 0105 或 X . 0.0106 1 x 1 0 0105 . 【 5-3 】进入吸收器的混合气体中, NH 3 的体积分数为 10%,吸收率为 90%,求离开吸收器 时 NH 3 的组成,以摩尔比 Y 和摩尔分数 y 表示。 吸收率的定义为 被吸收的溶质量 Y 1 Y 2 1 Y 2 原料气中溶质量 1 1 Y Y 解 原料气中 NH 3 的摩尔分数 y 0.1 1 0 1 摩尔比 1 y . 0 111 1 1 0 1 Y 1 y . 吸收器出口混合气中 NH 3 的摩尔比为 Y 1 Y (1 09)0111 0 0111 2 ( ) 1 .. . 摩尔分数 Y 2 = 0 0111 0 01098 y 2 1 1 . Y 2 0 0111 . . 气液相平衡 【 5-4 】 l00g 水中溶解 lg NH 3 ,查得 20℃时溶液上方 NH 3 的平衡分压为 798Pa 。此稀

化工原理吸收习题答案

题1. 已知在0.1MPa(绝压)、温度为30℃时用清水吸收空气中的SO2,其平衡关系为y A*= 26.7x A。如果在吸收塔内某截面测得气相中SO2的分压4133Pa,液相中SO2浓度为C A = 0.05kmol·m-3,气相传质分系数为k g = 4.11×10-9kmol·(m2·s·Pa)-1,液相传质分系数 k L=1.08×10-4m·s-1,且溶液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试求在塔内该截面上:(1)气-液相界面上的浓度C A,i和p A,i; (2)K G和K L及相应的推动力;(3)本题计算方法的基础是什么? 解:(1)求p A,i和C A,i 查30℃, ρ水= 995.7kg·m-3 E = mP = 26.7 ? 101325 = 2.71 ? 106Pa 对定常吸收过程, k g(p A - p A,i) = k L(C A,i- C A) 以C A,i = p A,i H 代入解得:p A,i = 3546.38Pa

C A,i = p A,i H = 3546.38 2.04 × 10-5 = 0.0724kmol·m-3 (2)求K G、K L及相应的推动力。 = + = + K G = 1.43×10-9kmol·(m2·s·Pa)-1

C A* - C A = 0.084 -0.05 = 0.034kmol·m-3 (3)本题计算方法的基础是双膜理论。 题2. 在填料层高为6m的塔内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蒸汽。混合气流速为200kmol·(m2·h)-1,其初始苯体积含量为2%,入口洗油中不含苯,流量为40kmol·(m2·h)-1。操作条件下相平衡关系为Y A*=0.13X A,气相体积传质系数K Y a近似与液量无关,为0.05kmol·(m3·s)-1。若希望苯的吸收率不低于95%,问能否满足要求? 解: 要核算一个填料塔能否完成吸收任务,只要求出完成该任务所需的填料层高H需,与现有的填料层高度h比较,若H需< H,则该塔能满足要求。

吸收习题

第七章吸收 一、填空题 1、根据双膜理论,两相间的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______,增加气液两相主体的湍动程度,传质速率将______ 。 2、吸收是分离的单元操作。 3、吸收是根据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 4、压力,温度将有利于吸收的进行。 5、难溶气体属于控制,主要传质阻力集中于侧。 6、按吸收过程有无温度变化,吸收可分为 和。 7、吸收的逆过程称为。 8、在101.3kPa、293K下,空气中CCl4的分压为21mmHg,则CCl4的摩尔分数为,摩尔比为。 9、在100kg水中含有0.015kg的CO2,则CO2的质量分数为,质量比 为。 10、在101.3 kPa、20℃下,100kg下,100kg水中含氨1kg时,液面上方氨的平衡分压为0.80kPa,则氨在气相中的组成(摩尔分数)为,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为。 11、对于低浓度气体吸收,其气、液相平衡关系服从。 12、根据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从而使气体混合物得以分离的操作称 为。 13、物质在静止流体中的传递主要是依靠流体是依靠流体的无规则运动;物质在湍流流体中的传递主要是靠流体的无规则运动。 14、吸收过程相内传质过程的推动力为。 15、湍流主体与相界面之间的涡流扩散与分子扩散的总称称为。 16、一般情况下取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倍是比较适宜的。 17、总的来说,由于化学反应消耗了进入液相中的溶质,使溶质的有效溶解度而平衡分压,使吸收过程的推动力。 18、当物系一定时,亨利系数E随系统的温度而变化,通常温度升高,E值。 19、吸收塔的操作线斜率为,斜率越大,操作线平衡线,则各截面上吸收推动力。 20、由双膜理论可知,溶质分子仅以的方式连续通过两虚拟膜层。 二、选择题 1、某吸收过程中溶质与吸收剂之间有明显的化学反应,称之为() A:物理吸收 B:单组分吸收 C:化学吸收 D:非等温吸收 2、由于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而造成物质分子传递的现象称为() A:涡流扩散 B:对流扩散 C:分子扩散 D:湍流扩散 3、为使脱吸操作易于进行,通常可采用() A:升温,减压 B:升温,加压 C:降温,减压 D:降温,加压 4、在下列吸收操作中,属于气膜控制的是() A:用水吸收CO2 B:用水吸收H2 C:用水吸收氨气 D:用水吸收O2 5、吸收是分离()的单元操作。 A:液体混合物 B:气体混合物 C:悬浮液 D:含尘气体 6、吸收的逆过程称为() A:蒸馏B:解吸C:萃取D:过滤 7、气体在同一种溶质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关 8、吸收操作过程气、液相平衡关系符合() A:拉乌尔定律B:费克定律C:亨利定律D:傅立叶定律 9、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水吸收氨属于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液膜阻力控制 B:常压下用水吸收二氧化碳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气膜阻力控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