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2017最新整理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答案

最新2017最新整理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答案

最新2017最新整理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答案
最新2017最新整理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答案

第2页

1:100 420 720

2400 5600 4500

2:⑴ C ⑵ A ⑶A

3: (40+2)×8

=42×8

=336元

320元不够

4: 50×2×3=300(米)

答:一共来回游了300米。

第3页

1:⑴ A ⑵ C ⑶ B

⑷ A B

2:⑴ 24÷4=6

⑵ 8÷4=2

3:小华:15+3=18(张)

小红:6+3=9(张)

18÷9=2

第4页

1:⑴ ×⑵√⑶×⑷√⑸×

2:⑴ 72÷8=9

⑵ 72-8=64(岁)明年也是一样3:□有16个,○有8个,△有4个。所以答案依次是4 2 4

第5页

1:⑴ 4 12

⑵ 15 7

2:略

3:⑴ 7×2=14(人)

⑵ 7×3=21(人)

4:⑴ 12 15 18

⑵40 80 160

第6页

1:⑴ C ⑵ A ⑶ B ⑷ B

2:⑴ ×⑵√⑶√⑷×第7页

3:40×4=160(本)

4:⑴ 8×2=16(天)

⑵ 16+8=24(天)

5: 16+13=29(人)

29×6=174(张)

180张够

6: 28

第8页

1:⑴ 68 ⑵ 6 8 4⑶九

⑷ 48 ⑸

424 ⑹ 400

2: 4×9=36(元)

4×20=80(元)

4×12=48(元)

可以选每支9元或每支12元的。

3: 30×4=120 300×4=1200 (不唯一)

第9页

1: 492 729 1828

2:⑴B ⑵ C ⑶ B

3: 218×2=436(元)

4: 118×5=590(只)

590+257=847(只)

第10页

1: 98 576 1686

2:⑴ A ⑵ B ⑶ C

3: 31×8=248(个)

248>240

4: 72×4=288(棵)

288-280=8(棵)

第11页

1:⑴ 2 30 90 6

96

⑵ 82 84 2

⑶ 3 2

⑷二八

⑸ 147

⑹ 88

2:43+51=94(页)

94×2=188(页)

3:2500

第12页

1:

⑴√⑵ ×⑶√

⑷√⑸ ×

2:

1090 2890

2090 3890

3090 4890

3:(1) 25×4=100(页)

(2) 100+1=101(页)

4: 943×7=6601

284x6=1404

第13页

1:(1)90 891

(2)200 1998

(3)3 5 4 9

(4)190 40 10

(5)456 56 144 2: 75x4+200

=300+200

=500厘米

=5米

3:68x4+998

=272+998

=1270

1270<1300

第14页

1:(1) 10 5 30

15 45

(2) 10 8 40

32 72

(3) 84 64 20

(4) 51 91 40

(5) 324

(6) 402 536 268

2: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第15页

3:47x3-98

=141-98

=43(人)

4:38x5+68

=190+68

=258元

不够

5:12x8=96只

96+8=104只

6: 32

40

48

第16页

1:(1)√

(2)x

(3) x

(4 ) √

(5)√

(6) x

2: 602x7 804x4 5x601 3: < <

> =

4: 205x4+50

=820+50

=870(本)

第17页

1:⑴ C ⑵ B ⑶ B ⑷ A 2:<<

><

3:540×5=2700(张)

180×5=900(张)

540-180=360(张)

360×5=1800(张)

第18页

1:⑴ C ⑵

C ⑶ A ⑷ A ⑸ B 2: 410 1230 720 4320

3: 40×3=120 (张)

120+78=198 (张)

第19页

1:⑴十百

⑵ 8 10 32 40

72

⑶ 8 5

⑷ 1 2

⑸ 6 7

⑹ 318 424 212

2:5x12=60 28+60=88个

3:50+49×3=197根

买200根就够了

第20页

1:⑴√⑵√⑶ ×

⑷ ×⑸√⑹√

2: 58×9 97×6 288×2

3: 100 450 1000

100 450 1000

第21页

4: 2130 5000

1320 6000

3120 7000

5: 76×5=380(户)

380×2=760(户)

6: 106×4=424(箱)

424+78=502(箱)

7: 450-45=405

640-64=576

第23页

1:⑴ B ⑵ A ⑶ C

⑷ A

2:小强小芳

3: 3 2

第24页

1:⑴ A ⑵ C ⑶ A

⑷ B ⑸ A ⑹ B

2:<<

><

< =

第25页

3.(1)90+60=150克

90x3=270克

(2)270-150=120克

4.⑴ 80×6=480克

480+150=630克

⑵ 7块

第26页

1:⑴克⑵克⑶千

克⑷千克

2:⑴ 10 ⑵ 5 ⑶ 2 ⑷ 60 3:小英32-4=28千克

小刚28+8=36千克

4:⑴ 140-50=90克

⑵ 90×2=180克第28页

1:⑴ C ⑵ B ⑶ A

⑷ B C

2: 6厘米

3: 2厘米

第30页

1: 20 6 2 8

5

2:第三个图

3:√×

第31页

1:⑴√⑵√⑶ ×

⑷√⑸ ×

2:⑴ 16

⑵略

3: 20÷5=4厘米

(4+20)×2

=24×2

=48厘米

做一做

长/分米8 7 6 5 宽/分米 1 2 3 4

第32页

1:⑴ B

⑵ C

⑶ B

⑷ A

⑸ B

第33页

2:图一

(8+8+3+3)×2

=22×2

=44厘米

图二

(3x4+8)x2

=20x2

=40厘米

3: 3+2×2

=7米

4: 100×2+50×2

=200+100

=300米

第35页

1:⑴ B ⑵ C ⑶ B

⑷ B ⑸ C ⑹ A 2: 240÷4=60

240÷6=40

240÷8=30

3: 9

第36页

1:⑴ 2 十9 3 1

⑵ 22 1

⑶ 4 百 4 1

⑷ 311 2

⑸ 124

2: 46÷4=11(条)......2(人)

答:至少需要12条船。

3:58÷5=11 (3)

第58个是正方形

第37页

1:⑴ ×⑵√⑶√

⑷ ×⑸ ×

2:

9元6角=96角

96÷3=32(天)

3:84÷2=42(下)

120÷3=40(下)

选小红

4:最大 938

第38页

1:⑴ B ⑵ B ⑶

C ⑷ A ⑸ A

2: 46÷4=11(人)......2(块)答:最多能分给11人。

3: 46÷4=11(人)......2(块)

4: 11 98

第39页

1:⑴ 60 8

⑵ 2

⑶ 3 2

⑷ 4

⑸ 3

2: (140-52)÷4

=88÷4

=22(个)

(140-52)÷8

=88÷8

=11(个)

3: 68÷2=34(箱)

68+34=102(箱)

第40页

1:⑴ A ⑵ B ⑶ B

⑷ A ⑸B ⑹ C

2: 50÷4=12 (个)......2(角)

答:最多买12个这样的气球。

第41页

3:⑴ 100-28=72

72÷3=24

⑵(100-28)÷5

=72÷5

=14 (2)

最多买14本

4:⑴ 18×3+15

=54+15

=69

⑵69÷4=17 (1)

分给17个班,余1个

5: 80÷(1+2+3)

=80÷6

=13 (2)

是红色

第42页

1:⑴ 2 2

⑵ 4 4

⑶ 3 3

⑷ 1.2 2

⑸ 1、2、3 、4 4

⑹ 965

⑺193

2:除以5没有余数

865 785 300 980

除以5有余数

573 723

第43页

3: 60×8=480(千米)

495>480

不能

4: 970÷2=485(个)

5:(274+398)÷6

=672÷6

=112(箱)

6: 62x8÷4=124克

7: 999÷3=333

998÷3=332 (2)

最大三位数是998

第44页

1:在

284÷4 687÷7 164÷4 432÷6 425÷5 的后面加√

2:⑴二十

⑵四十

⑶二百

⑷七十

⑸五十

3:>>>

=<<

4: 186÷2=93圈

273÷3=91圈

选青青

第45页

5:图一

264÷4=66毫米

图二

264÷8=33毫米

图三

264÷6=44毫米

6:(43+45+44)÷4

=33(人)

7: 22 66

33 77

44 88

55 99

第46页

1:⑴ A ⑵ C ⑶ B ⑷ B ⑸ B

2:⑴ (18+57+66+15)÷3

=156÷3

=52(辆)

⑵ 52×8=416(辆)

第47页

1:⑴ 90 6 30 2 32

⑵ 90 6 15 1

16

⑶ 80 16

⑷ 3

⑸ 2

2: 168元 48本 24元 16元

3:125

第48页

1:⑴ 3 十

⑵ 3 个

⑶ 2 个

⑷三个

⑸ 4

2:(25+23)÷4

=48÷4

=12(组)

(25+23)÷3

=48÷3

=16(人)

3:(300-18)÷3

=282÷3

=94(元)

4: 62÷3 82÷4 ……

第49页

1:⑴ ×⑵ ×⑶√

⑷ ×⑸√⑹×2:<>

<>

3:428÷4=107(倍)

428-4=424(元)

4:(200÷59)÷3

=141÷3

=47(元)

第50页

1:⑴ 2 十

2 个

⑵三个

二个

⑶三 2

三 1

2: 320÷4=80(元)

320-80=240(元)

3:15×9÷6

=135÷6

=22(本)......3(元)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观察,从( )面看到的是,从( )面看到的是,从( )面看到的是。 2.观察,从( )面看到的是,从( )面看到的是, 从( )面看到的是。 3.下面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面观察物体得到的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观察,从上面看到的是。( ) 2.观察,从上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从前面看到的是。() 3.观察,从右面看到的是,从前面看到的是,从上面 看到的是。(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三个立体图形从( )看到的形状不同。 A.前面 B.上面 C.右面 2.是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从上面看到的是( )。 A. B. C.

3.有一个物体从前面和右面看,看到的都是,从上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的形状是( )。 A. B. C. 4.是天天10岁的生日蛋糕,从前面看它的形状是( )。 A. B. C. 四、涂色题。 1.给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2.给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3.给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4.给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五、连线题。 1.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 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右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 六、看一看,填一填。 1.从右面看,看到的形状是的有( ),看到的形状是的有( ),看到的形状是的有( )。 2.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的有( ),看到的形状是的有( )。 3.从前面看形状是的有( )。

七、解决问题。 1.红红、亮亮、聪聪分别用4块小正方体拼搭立体图形,下面是他们从立体图形的前面、上面和右面观察到的图形。 :前面看到的是,右面看到的是,上面看到的是。 :前面看到的是,右面看到的是,上面看到的是。 :前面看到的是,右面看到的是,上面看到的是。 根据拼搭的立体图形,在后面括号里填上对应的名字。 2.把下面的物体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1) (2) (3) 3.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按下面的要求摆一摆。 (1)从上面看到的是。(2)从上面看到的是。(3)从上面看到的是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班级姓名学号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两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2)三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3)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4)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不一定有0。 (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所以积的末尾一定有0。【至少有这么多个零】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倍数;倍数关系一定要看清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7)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后面两个数的乘积。 如:150×3×2=150×6 (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 (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 (2)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3)称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常用的秤有电子秤、盘秤、台秤、体重秤、天平…… (4)1千克有多重—— 5个大苹果大约重1千克;10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 18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4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 (5)1克大约有多重—— 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5粒黄豆大约重1克; (6)几种常见物品的质量—— 1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 1本数学书大约重250克;1只苹果大约重200克; 1只鸡蛋大约重60克;1枚1角硬币大约重3克; 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 (7)1千克=1000克。 (8)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 (9)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10)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 (11)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12)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4)求长方形的周长,可以先算长加宽的和,再乘2。也可以先算2条长,2条宽,再把结果相加。 (5)长方形的长宽和等于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和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6)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7)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只要是求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要找它的长和宽,然后用公式去算。求正方形的周长,一定要找它的边长,然后用公式去算。】 (7)把一个长方形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 8.【一面靠墙围菜地】篱笆最长=长×2+宽篱笆最短=宽×2+长 9.画图题:画一个周长是多少的长方形,先让周长÷2,得到长加宽的和,然后再将和分一分,确定长和宽。 10.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说明它们长与宽的和相等,但长和宽不一定分别相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测试卷

7 6 5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卷 姓名:得分: 一、快乐填空。(第3题15分,其余每空2分,共25分) 1.条形统计图用长方形的()表示数量的多少,直条越()表 示数量越多,直条越()表示数量越少。 2.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画出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基准线,水平方向的叫 (),竖直方向的叫()。 3.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某校足球、篮球、体操、游泳队男、女生人数统计图 2017年6月 男生女生 足球队篮球队 游泳队 (1轴上每个单位长度 表示()人。 (2个学校()队 最多,() (3)()队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少。 (4)从这张统计图,你还发现了()。 二、快乐判断。(10分) 1.长的直条一定比短的直条表示的数量大。() 2.画条形统计图时,注意直条的宽窄要一样,间距也要一样。() 3.在统计图的竖轴上,2小格表示10天,4小格就表示40天。() 4.要直观地比较数量的多少,选择复式统计表比复式统计图更合适。() 5.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直条涂上不同的颜色是为了更美观。() 三、快乐计算。(共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5×= = 6÷= ×= ÷= 40×= += =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6分) ×19× ×+×[]5.0 4 6.2 - 6.3 8? ÷ -) ( 四、小红调查了一些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她把收集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6分) 下面哪幅图是小红调查的结果 男、女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人数统计图男、女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人数统 计图 2016年9月 2016 年9月 数量/人女生数量 女生 7 6 5 4 3 2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及答案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观察,从( )面看到的是,从( )面看到的是,从( )面看到的是。 2.观察,从( )面看到的是,从( )面看到的是, 从( )面看到的是。 3.下面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面观察物体得到的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观察,从上面看到的是。( ) 2.观察,从上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从前面看到的是。( ) 3.观察,从右面看到的是,从前面看到的是,从上面 看到的是。(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三个立体图形从( )看到的形状不同。 A.前面 B.上面 C.右面 2.是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从上面看到的是( )。 A. B. C.

3.有一个物体从前面和右面看,看到的都是,从上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的形状是( )。 A. B. C. 4.是天天10岁的生日蛋糕,从前面看它的形状是( )。 A. B. C. 四、涂色题。 1.给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2.给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3.给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4.给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五、连线题。 1.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 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右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 六、看一看,填一填。 1.从右面看,看到的形状是的有( ),看到的形状是的有( ),看到的形状是的有( )。 2.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的有( ),看到的形状是的有( )。 3.从前面看形状是的有(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因数上有几个零,就在几乘几的得数后面添上几个0。 A、整十数和一位数相乘,计算时,我们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然后乘一位数,即可以先用整十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乘一位数。然后看整十数的末尾有一个0,就在乘得的积后面补上一个0。 B、整百数和一位数相乘,计算时,我们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然后乘一位数,即可以先用整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乘一位数。然后看整百数的末尾有两个0,就在乘得的积后面补上两个0。 C、估算时符号是“≈” 例题:(1)、29×7≈210 40×4=160 298×3=900 600×2=1200 (2)、在○里填上“>”、“<”或“=”。(常考题) ①320×2○600 ②240×5○100 ③7×0○7+0 (3)实验一小平均每个年级有学生689人,全校六个年级大约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2、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不加单位。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例题:(1)3个6也可以说(6)的(3)倍,5的7倍就是(7)个(5) (2)6的4倍、40倍、400倍分别是(24)、(240)、(2400)。 (3)少年宫有64人学习舞蹈,学习绘画的人数是舞蹈的2倍,学习数学的人数是绘画的2倍,少年宫里有多少人学习数学? (4)富民养殖场养鸡111只,养鸭的只数比鸡多3倍,请问鸭有多少只? 4、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的数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5、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先将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再从个位乘起,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进位数一般写小一些,写在对应位置横线上。 6、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上学期重点中学五年级期中检测卷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8分) 1.张老师在银行存入100元,记作+100元,取出148元记作()元。 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高是6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与这个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由5个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4.一个数的百分位和百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5.用1、2、3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两位小数。 6.如右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8平方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米。 7.一个平行四边形苗圃的底是50米,高是90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公顷。 二、按要求先改写下面各数,再保留两位小数。(8分) 294321=()万≈()万 90020008=()万≈()万 29987200=()亿≈()亿 356870000=()亿≈()亿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形状()。 A.相同 B.不相同 C.不一定相同 D.都是直角三角形 2.大于0.3,小于0.5的两位小数有()。 A.19个 B.9个 C.20个 D.无数个 3.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2.4,那么它们的差()。 A.增加2.4 B.不变 C.减少2.4 D.增加4.8 4.某市1月份的平均气温是-2℃,2月份的平均气温比1月份升高了6℃,该市2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A.2℃ B.4℃ C.6℃ D.8℃ 5.一个由木条钉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0平方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10 B.20 C.40 D.80 四、 (4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口算、估算方法: 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方法: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四、有趣的乘法计算: 1、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积十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简单地说就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1)乘数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2)计算规律: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加一的和的积写在积后两位的前面。即头×(头﹢1)作为积的前半部分,尾×尾作为积的后半部分。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1、长度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进率: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 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数量式:跑道一圈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 2、质量单位有:克(g)、千克(kg)、吨(t) 进率: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3、单位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注重平时的练习与积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小朋友们一定要仔细阅读哦! 一、填空(20分) 1、计量比较少的液体,用()作单位,计量比较多的液体,用()作单位。 2、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一瓶牛奶的容量大约是250(),小强家的电热水器能盛水 50()。 3、在○里填上﹥、﹤或=。 950毫升○1升3升○3000毫升2升20毫升○2019毫升 4、等边三角形的一条边长6厘米,这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 5、28312的积是()位数,积的最高位在()位。 6、25的120倍是(),18个270是()。 7、1瓶天浩圆酱油500毫升,20瓶这样的酱油有()毫升,合()升。 8、如果把算式368+279195改变运算顺序,改变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那么算式应该是()。 9、学校气象小组在一周内测得同一时间的气温分别是14℃、12℃、8℃、7℃、18℃、11℃、16℃,这一周中这一时刻的

平均气温是()℃。 10、A、B、C、D四人,每两人互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次电话。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18250,积的末尾只有1个0。() 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39217和21739的结果一样。() 4、用0、3、5三个数字一共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三位数。() 5、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一个锐角。()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2、家用电水壶大约能盛水()。 ①4毫升②4升③40升 3、下面的算式中,先算乘法的是()。 ①600220+10 ② 6002(20+10) ③600(220+10) 4、5353的结果是() ①25 ②9 ③1 四、计算能手(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120+306=4520=20400=56080= 10800=385-99=7505=2450= 2、竖式计算并且验算(6分) 17409=19040=81648=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 如果向东走了200米,记作+200米,那么走了-340米,表示向()走了()米。 2. 一个数由10个0.1、5个0.01、9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3. 把9580006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保留整数是()万;如果把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亿。 4. 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高也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三角形的面积大50平方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 .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去掉后,比原数大79.2,这个小数是( )。 6.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篮球场的面积是450() 一种正方形地砖的边长是80() 学校占地面积大约是3() 我国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7. 甲袋大米重38.5千克,乙袋大米是甲袋的2倍,乙袋大米重()千克。 8. 用细木条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框,长边24厘米,短边14厘米,如果把它拉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厘米。

9. 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是9.88,则这些数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10.如右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72平方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米。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面的数与0最接近的一个数是()。 A. -10 B. -2 C.+3 D. +1 2. 某市十二月份的平均气温是-2℃,十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比十二月份的高了8℃,该市二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A. 8℃ B. 6℃ C. 10℃ D.-8℃ 3. 一个三角形,底扩大6倍,高缩小2倍,三角形的面积() A.扩大6倍 B.缩小2倍 C.扩大3倍 D.扩大4倍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变了。 B.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这个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变了。 C.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变了。 D.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计数单位不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千米和吨 1、长度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 、分米(dm)、米(m) 、千米(km) 进率:1 厘米=10 毫米 1 分米=10 厘米 1 米=10 分米 1 千米=1000 米 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数量式:跑道一圈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 2、质量单位有:克(g)、千克(kg) 、吨(t) 进率:1 千克=1000 克 1 吨=1000 千克 3、单位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口算、估算方法: 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 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乘数末尾有0 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 前面的数对齐,用0 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方法: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四、有趣的乘法计算: 1、一个两位数乘11 的计算规律: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积十位上的数, 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简单地说就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1)乘数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 等于10。(2)计算规律: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加一的和的积写在积后两位的前面。即头×(头﹢1)作为积的前半部分,尾×尾作为积的后半部分。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问题出发,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出什么是 关键。 2、画图解决问题:学会根据题中的信息与问题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所列出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教材过关卷(1) 一、我会填。(3题4分,其余每空2分,共28分) 1.+20读作( ),-7读作( ),正二十九记作( ),负八记作( )。 2.如果汽车向南行驶20千米记作+20千米,那么汽车向北行驶18千米记作 ( )千米。-9千米表示汽车向( )行驶( )千米。 3.先读一读,再把下面各数填入合适的圈里。 -4,+32,0,27,-5,-32,1 3 4.零上5 ℃记作( ),零下5 ℃记作( );如果盈利700元记作+700元, 那么亏损200元记作( )元;比海拔-100米低10米可记作( )米,比海拔-70米高15米可记作( )米。 二、我会辨。(每题3分,共12分) 1.0 ℃表示没有温度。 ( ) 2.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 3.电梯上升5层可记作+5层,也可记作5层。 ( ) 4.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 ) 三、我会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不是负数 B .0是正数 C .0比-1小 D .0最接近-1 2.在-5,21,-7,0,45,-100中,一共有( )个正数。

A.3B.2C.4D.5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号可以省略不写 B.气温从-2℃到-4℃,上升了2℃ C.如果上升记为正,那么下降就记为负 D.0是正数 4.A地海拔100米,B地海拔75米,C地海拔-30米,()海拔最高。 A.A地B.B地 C.C地D.无法比较 5.规定10吨记为0吨,11吨记为+1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吨记为-8吨B.15吨记为+5吨 C.6吨记为-4吨D.+3吨表示13吨 四、我会操作。(1题17分,2题10分,共27分) 1.五年级一班去植树,五个小组植树情况如下表。(单位:棵) (1)根据第一组的记录情况,你能把其他各组记录下来吗?请记录在表格里。 (2)五年级一班共植了多少棵树?(可以用简便的方法)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

教学内容考点与难 点 课题: 一、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1. 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 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二.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方法: 1. 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 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 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练习题: 1. 直接写出得数。 150×4×2= 200×4×3= 45×8×3= 5×250×5= 350×2×2= 130×6×2= 238×2×0= 45×7×2= 360×2×4= 2.列式计算 (1)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6倍,科技书有128本。故事书有多少本? (2)甲数是乙数的5倍,乙数是68,丙数是甲数的3倍。丙数是多少? (3)6乘328与2的积,结果是多少?

3. 解决问题 (1)一个工人一天可以加工24个零件,4个工人一星期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2)同学们去秋游,372人共租了9辆车。如果前8辆车平均每辆坐45人,你知道最后一辆车坐多少人吗? (3)一辆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上午8时从A城开出,下午2时到达B城。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4)某博物馆今天下午有265人来参观,上午来参观的人数是下午的2倍,但今天的总参观人数只有昨天的一半。昨天有多少人来参观? (5)一桶油连桶共重165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共重95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6)一本故事书,小明看完需8天,每天看105页。你知道小明第8天是从第几页开始看的吗? (7)在“植树造林”活动中,三年级同学在公路的一旁每隔6米植一棵树,连两端在内共植树407棵。你知道这条公路有多长吗? (8)甲车每小时行70千米,比乙车每小时多行7千米。两车同时从A地向B地出发,6小时后,甲车到达B地。此时乙车行了多少千米? (9)每头奶牛每天平均产奶13升。奶牛场有5个牛栏,每个牛栏里有15头奶牛。这个奶牛场一天能产奶多少升? (10)一个两数数乘18,丁丁把18错看成了8.丁丁说:“我算出的结果是296.”你知道正确的计算结果是多少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一单元测试卷(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分数: 一、我会填。(14分) 1.李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车向前行驶的运动是(),方向盘的运动是()。 2.摩天轮的运动是()。 3.直梯的升降运动是()。 4.钟面上时针从12到6,所做的运动是()。 5.妹妹拉开抽屉拿出一个转笔刀,削起了铅笔。这句话中“拉开抽屉”的运动是(),“削铅笔”的运动是()。 二、我会判。(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15分) 1.如,有3条对称轴。() 2.等边三角形一定有3条对称轴。() 3.在运动的过程中,平移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4.从6:00到9:00,时针旋转了90°。() 5.梯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下面四个图形中,不能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2.下面()是由旋转一定角度,得到的图形。 A B C D 3.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图形是()。

A B C D 四、分别把下面的图形补全,使它们成为轴对称图形。(20分) 五、按要求画一画。(21分) 1.把上面的图形补全,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B。 2.将图形B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4格,最后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 3.将图形C向右平移3格得到图形D。 六、旋转下面每组中的一个图形,使每组图形变成我们学过的四边形,画出旋转后的图形。(18分)

参考答案 一、1. 平移旋转 2. 旋转 3. 平移 4. 旋转 5. 平移旋转 二、1. ? 2. √ 3. ? 4. √ 5. ? 三、1. B 2. A 3. D 四、 五、略 六、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整理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上1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乘数看作与它们最接近的整十数,然后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不进位乘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乘法的验算方法: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进位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1.用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2.相乘的过程中,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3.每次乘完后,要记住加上进位的数。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要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去乘,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 (二)千米和吨 认识千米 1.计量路程或测量公路、铁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千米又叫公里。 2.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

3.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千米换算成米,就是在千米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就是在米数末尾去掉3个0。 认识吨 1.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2.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3.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吨换算成千克,就是在吨数末尾添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就是在千克数末尾去掉3个0。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用“分析法”的策略解决问题 从问题入手,认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探究解题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果有不同的算法,可以用一种算法检验另一种算法是否正确。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首先确定题中的“1倍数”,再根据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 (四)混合运算 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1.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 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含有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1. 列综合算式解决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含有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1.小括号的作用。 2.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 三年级组

学段目标(1-3年级)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一) 具体目标 1.数的认识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参见例2和例3] (5)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 (6)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参见例4] 2.数的运算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5)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参见例5] (6)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常见的量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5)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4.探索规律 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9年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1 分,共16 分) 1. 在括号里填上“平移”或“旋转”。 (1)小明拉开抽屉寻找钢笔,抽屉运动是()现象。 (2)妈妈用拖把拖地是()现象。 (3)关上教室门,教室门运动是()现象。 (4)张叔叔在笔直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车的运动是()现象。 2. 如右图,指针逆时针旋转90°,从北旋转到();指针顺时 针旋转90 °,从东旋转到()。要从西旋转到东,指针可以()旋转(),也可以()旋转()。 3. 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4. 如图,指针从“1” 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指向数字()。如果从“1”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后指向数字()。 5. 妈妈去超市买水果,超市的台秤最多能称4 千克的物品,妈妈 先挑了几个水蜜桃,称量后发现指针指向2,她又添了一些水蜜桃,指针顺时针旋转了90°。已知水蜜桃每千克3 元,妈妈一共要付()元。 二、判断。(每题2 分,共10 分) 1. 旋转和平移都是改变了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 是轴对称图形。() 4. 左图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5. 将一个等边三角形顺时针旋转90°会与原图形重合。() 三、选择。(每题2 分,共10 分) 1. 在下面的图形中,()是由平移得到的。 2. 从6:00 到9:00,时针旋转了()。 A. 30° B. 60° C. 90° 3. 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1 个 B.2 个 C.3 个 4. 有一个图形,下面()是这个图形按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 A B C 5. 如图是某种衣服的洗涤说明,可以利用图形的旋转得到的图案是()。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全册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全册 第一二单元练习题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1.小强买来8瓶饮料记作+8瓶,那么喝了5瓶可记作( )。 2.向西南方向走300米记作+300米,那么记作-200米,表示向( )方向走( )米。 3.甲处海拔-180米,乙处海拔-160米,两处相比,( )处比较低一点。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8平方米,底是6米,高是( )米。 5.一个长方形的长30米,宽16米,与它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0米,高是( )米。 6.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底是36厘米,高( )厘米。 7.用一块边长90厘米的正方形红纸,做底和高都是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的小红旗,最多可以做( )面。 8.一个梯形的装饰板,上底6分米,下底10分米,高1米,两面都要涂油漆,涂油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9.一个梯形的面积是500平方厘米,它的上底是37厘米,下底是13厘米,则它的高是( )厘米。 10.右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图中未知的高是( )分米。 11.在三角形ABC 中,BD 的长度相当于CD 长度的3倍,那么三角形ABD 的面积是三角形ACD 面积的( )倍。 12.一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平均长度是40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3.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8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厘米;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8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厘米。 14. 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00平方厘米,高是20厘米,上底是60厘米,下底是( )。 15.在一个长8厘米,周长是22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6.一个梯形,如果上底增加2厘米,下底减少2厘米,就成为一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C 8dm ?dm 18dm 9dm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口算、估算方法: 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瞧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瞧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方法: 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与要解决的问题; 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四、有趣的乘法计算: 1、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积十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简单地说就就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 (1)乘数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 (2)计算规律: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加一的与的积写在积后两位的前面。即头×(头﹢1)作为积的前半部分,尾×尾作为积的后半部分。 第二单元千米与吨 1、长度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进率: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 一、按要求填空(34’) 1、 填一填 2升=( )毫升 4000毫升=( )升 7000毫升=( )升 3L =( )mL 6升=( )毫升 ( )毫升=4升 9L =( )mL 5000毫升=( )升 2升300毫升=( )毫升 2、 比一比 5800毫升○6升 1001毫升○999升 45毫升○3500豪升 2300毫升○2升 36毫升○35升 300毫升○2升 3、连一连 200L 19L 50ml 15ml 4、( )里最大能填几? 87×( )﹤500 70×( )﹤490 63×( )﹤540 79×( )﹤640 45×( )﹤356 98×( )﹤900 5、□÷19=36……7,被除数是( ). 6、计算“726÷58”时,应把58看作( )来试商 .

7、算式“□÷43=57……□”中,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 8、有三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的,请在它的下面画“√”; o ”. 二、判断题(5’) 1、125÷25=125× 2÷25×2=250÷50=5 ( ) 2、360÷90=36÷9=4 ( ) 3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同一个数(0除外),结果不变.( ) 4、3学校举行课外书阅读比赛,四(1)班同学平均得分95分,四(2)班同学平均得分也是95分,那么四(1)班得分最高的同学和四(2)班得分最高的同学得分一定相同. 5、一本故事书,小华每天看20页,看了4天,第 5天应从第80页看起.( ) 三、选择(10’) 1.一个数除以4,余数可能是( ). A.1 B.2 C.1、2 、3 2.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把商( ). A.调大 B.调小 C.不变 ( ) ( ) (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测 试题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填一填。 1.4.6m2=()dm2 3200cm2=()dm2 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是1.6m,它的面积是() m2; 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m2。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cm和8cm,斜边长 10cm,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5.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dm,它的边长是()dm,面积是()dm2。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5m2,如果把它的底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m2。 8.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8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厘米2。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

1.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2.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面积也会扩大2倍。() 3.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形状也一定相同。 () 4.梯形只有一条高,三角形有三条高。 () 5.周长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相等。 () 三、选一选。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4cm2,高是2cm,底是()cm。 A.3.2 B.1.6 C.2 2.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空白部分的面积。 A.> B.= C.< 3.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6cm,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cm。 .6 C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备课本 科目数学 班级三(1)班 任课教师黄菁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年、月、日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十单元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 1 课时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 1×10= 3×32= 5×11= 2×20= 30×3= 6×20= 学生计算,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 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 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24×5=120(个) 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12×5=60(个)60×2=120(个) ④把算式看成12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120。 ⑤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个十,那就可以先写12,再在后面添上1个0。 追问:比较一下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 如果大部分学生选择最后一种方法,教师要提问简便在哪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