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培育实验大纲

森林培育实验大纲

森林培育实验大纲
森林培育实验大纲

《森林培育(A)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BB017010

学分:1.0 学时:18 实验个数:6

课程性质:必修课面向专业:林学、林师

大纲执笔人:邢世岩、孙明高大纲审定人:邢世岩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根据山东农业大学部(处)文件——农教发[2003]6号文件关于印发《关于制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纲要》的通知及农教发[2003]15号文件《关于制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和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的意见》精神。森林培育A是林学专业重要的必修专业课,结合第六学期的理论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森林培育A实验技术能力培训,注重从事理论研究、实验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的培养,加强素质教育,提倡创新意识。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森林培育(A)主要实践技术培训,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理论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森林培育(A)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正确和较熟练地掌握该两门专业课相关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真正做到既懂理论又敢于实践,为学习专业课和未来的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项目及内容

四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种子形态及解剖

(验证性实验,3学时)

1.目的要求

(1)认识北方主要针阔叶树种种子形态特征

(2)掌握30种木本植物种子的解剖构造

(3)绘图说明种子形态与解剖特征

2.实验内容

油松、华山松、白皮松、苦楝、悬铃木、黄连木、五角枫、麻栋、核桃、板栗、雪松等30余种种子的形态识别、解剖特征

3.主要仪器设备

解剖镜、解剖刀、解剖针、绘图笔、硫酸纸、种子30种。

实验二抽样与净度测定

(操作性实验,3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林木种子检验的程序、内容及方法

(2)掌握抽样及净度测定方法

2.实验内容

(1)抽样:抽样方法、技术、抽样样品组成

(2)净度测定:程序、方法、净度计算等等

(3)实验报告

3.仪器设备

扩样器10种、刺槐种子、天平(1/1000)、玻璃板、解剖刀、针等

实验三千粒重和含水量测定

(操作性实验,3学时)

1.目的要求

(1)了解千粒重测定意义、方法、原理

(2)掌握含水量测定的意义、原理及方法

2.实验内容

(1)刺槐种子千粒重测定:抽样、百粒法、测定及千粒重计算

(2)刺槐种子含水量测定:抽样、烘干测定、计算含水量。

3.仪器设备

玻璃杯500ml、天平1/斤、烘箱、干燥器、种子等。

实验四发芽能力测定

(综合性实验,3学时)

1.目的要求

(1)使同学了解并掌握林木种子发芽能力测定的目的意义、原理与方法

(2)使同学掌握林木种子发芽能力测定的主要指标计算及与种子活力、生活力的关系。2.实验内容

抽样、置床、观察记载、统计发芽粒、腐坏粒、病虫粒、硬粒等指标并逐日填表。

3.仪器设备

光照发芽器、种子、灭菌器、滤纸、脱脂棉等。

实验五种子生活力测定

(操作性实验,3学时)

1.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实验,验证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将IG法及TTC法测定活力方法应用于实践。2.实验内容

抽样、测定方法、计算生活力——测定方法重点放在IG法、TTC法(染色法)。

3.仪器设备

种子、IG(靛蓝)、2,3,5——三苯基,四唑(TTC)等等。

实验六种子活力及优良度测定

(综合性实验,3学时)

1.目的要求

活力测定对于种了品质评价、采用TTC质量测定对种子活力评价更有重要意义。本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种子活力定量评价及优良度测定方法。

2.实验内容

(1)种子处理、提取、TTC标准液、比色、计算。

(2)优良度测定:种子刺槐、泡桐、松树、采用挤压法、透明法等。

3.仪器设备

种子、TTC标准液、754分光光度计、标准曲线等等。

五、实验报告的格式

每个实验完成后,应用专门的实验报告纸,据实验中的数据和记录等,及时而认真地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及内容:

实验(编号)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目的:说明本实验的主要目的。

2.实验原理:简要说明本实验依据及基本原理。如应列出反应方程、标准曲线、计算公式等等,对特殊仪器应画出实验流程或装置图。

3.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4.实验步骤。

5.实验结果应据观察及记录对数据进行分析、绘图、列表、数据分析等等,应尽量表格、图形化。

6.问题讨论对实验的现象、结果、误差、精度等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六、本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及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1.考试方式、方法

以实验报告为主要考核方式。若有必要报告按70%计入总分,期末考试占30%。

2.成绩评定等级及标准

本实验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凡是不及格者应重修该课程。

成绩评定等级及标准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以一个实验教学班为单位)

附: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1]山东农业大学编,种苗学及造林学实践教学指导书,1991

[2]周陛勋等.林木种子检验.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3]孙时轩等.林种苗手册(上、下).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4]陈永盛,谷凤坤.林木种子与苗木活力.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5]高捍东等译.乔灌木种子手册.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

[6]俞玖.园林苗圃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7]李霆,陈幼生,颜启传等.美国木本植物种子手册.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8]梁玉堂等.种苗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9]孙时轩等.造林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10]严国光,王福钧.农业仪器分析法.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11]山东农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实验指导书,20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