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教案新人教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关于论述类文本的考察要求。

2、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探究。

3、训练论述类文本的做题方法。

重点难点:论述类文本的做题方法。

【考点解读】

2011年《考试大纲》要求: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典题导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

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

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

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阻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答案: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解析:A、黄宾虹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是沪上流行的画风。B、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不是“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D、应是鉴赏、鉴别真伪的大行家罗振玉。E、本文没有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没有描写黄宾虹的突出成就。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

解析:从第一段中分层归纳,即可得到答案。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②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解析:抓住上下文中的关键语句“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可总结出答案。

(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①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②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③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①创造与仿作兼顾;②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③注重民间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踊跃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①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②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③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合作探究】

应试策略:

1、树立一种观念。

这种观念就是:论述类文本阅读考察的是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命题也是着眼于考察语文能力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做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试题时,不要受与选文相关的旧有知识的影响,要依据选文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具备两种心理状态。

一是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做出判断。

二是仔细。论述类文本阅读所设的题目虽然其涉及的所有信息均来自选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仔细,马虎、大意是万万不可的。

3、适当练习课外语段

【巩固提升】

捧与挖

鲁迅

中国的人们,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来就用两样法:将他压下去,或者将他捧起来。

压下去就用旧习惯和旧道德,压不下时,则于是乎捧;以为抬之使高,餍之使足,便可以

于己稍稍无害,得以安心。

凌厉的人们,自然也有谋利而捧的,如捧阔佬,捧戏子,捧总长之类;但一般粗人捧的“动机”,大概是不过想免害。即以所奉祀的神道而论,也大抵是凶恶的;观音菩萨倒还可爱,然而那是从印度输入的,并非我们的“国粹”。要而言之,凡有被捧者,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既然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被捧后那结果便自然和捧者的希望适得其反了。不但能使不安,还能使他们很不安,因为“人心”本来不易餍足。然而人们至今没有悟,还以捧为苟安之一道。

记得有一部讲笑话的书说,当一个知县的寿辰,因为他是子年生,属鼠的,属员们便集资铸了一个金老鼠去做贺礼。知县收受之后,另寻了机会对大众说到:明年又恰巧是贱内的整寿;她比我小一岁,是属牛的。其实,如果大家先不送金老鼠,他决不敢想金牛。一送开手,怕他的姨太太也会属象。象不在十二生肖之内,但知县当然别有我们所莫测高深的妙法在。

民元革命时候,S城来了一个都督。他虽然也出身绿林大学,但还算顾大局,听舆论的,可是自绅士以至于庶民,又用了祖传的捧法群起而攻之了。这个拜会,那个恭维,今天送衣料,明天送翅席,捧得他连自己也忘其所以,渐渐变成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

最奇怪的是北几道的河道,竟捧得河身比屋顶高得多了。当初自然是防其溃决,所以壅上一点土;殊不知愈壅愈高,一旦溃决,那祸害就更大。于是就“抢堤”咧,“严防决堤”咧,花色繁多,大家吃苦。如果当初见河水泛滥,不去增堤,却去挖底,我以为决不至于这样。有贪图金牛者,不但金老鼠,便是死老鼠也不给。那么,此辈也就连生日都未必做了。单是省却拜寿,已经是一件大快事。

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自求多福”之道却在于挖。其实,劳力之量是差不多的,但从惰性太多的人们看来,却以为还是捧省力。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日(选在《鲁迅全集?华盖集》)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首先,指出人们对可能危害自己的人物常取“捧”的做法。其次,分析人们“捧”得动机。再次,用例证揭示“捧”的后果。最后,指出正确的做法,呼应开头。

【解题思路】本文是一片议论文,先列举做法,再分析动机,举例论证后果,最后得出结论,提出观点。

16、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助长贪欲,人们反受其害。腐蚀人格,使之蜕变。恶性循环,造成毁灭性后果。递进关系揭示捧的危害范围越来越广,危害程度越来越重。

【解题思路】筛选信息要全面,例证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并列关系,几个例子证明同一个论点;递进关系,几个例子层层递进证明论点,直至得出结论。

17、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挖”是自求多福之道。“挖”与“捧”一样费力,但结果大不相同。

强调“挖”是因为当时多少人还未摆脱捧的惰性。

最新高三语文教学计划表精选【三篇】

高三语文教学计划表精选【三篇】 【导语:】这篇关于高三语文教学计划表精选【三篇】的文章,是特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xx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应以新课标和江西省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近三年特别是xx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的特点为依据,结合本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夯实学生语文基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力争在xx年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二、复习安排 (一)一轮复习时间 xx年6月——xx年2月 (二)复习具体要求 1、全面复习不遗漏,夯实基础不放松 一轮复习在整个高考复习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认真仔细研究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按考试说明要求进行全面复习,要发扬啃硬骨头的精神,突破每个考点,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不论什么层次的班级,都要十分重视夯实学生的基础,

不惜下功夫。 2、帮助学生自主复习,明确学生复习任务 对于语文,学生普遍不够重视,高三尤其。因此帮助学生明确早晚读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制定复习计划显得很重要。学生一方面要落实基本背诵默写任务,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字音、字形、成语(包括熟语)、文言、作文素材等内容的积累,做好检查落实工作。 3、教材复习 江西卷历来提倡回归教材,回归文本。因此在复习时除《全品》外,也要兼顾必修和选修教材。从字音、字形到默写、背诵,从诗歌、文言到作文素材的挖掘,教材中可资料借鉴的东西其实很多,要引起重视。 4、作文(大作文、小作文)复习 作文(大作文、小作文)复习训练应贯穿整个轮复习全过程,注重作文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素材例子的运用指导,尤其要牢记“切合题意”,反复抓,抓反复。 5、名著导读 鉴于名著导读在试卷中分值加大、题型更改的实际情况,放任自流、不管不顾已不可取,要通过阅读原著、交流心得等方式引导学生重视阅读原著。 6、周练 语文应注重平时积累,但适当训练也十分必要。为了让

高三语文作文专题复习教案2 [1500字]

高考作文特训:表述观点与文段写作专题训练 一 一、训练重点: 1、领会规范文段的写法。 2、学会正确表述观点。 二、训练过程: 1、典范文段的学习: 曾有多少燃烧着渴望卓越之火的灵魂在年少时意气奋发,慷慨激昂;但却被生活的惊涛骇浪溅湿了理想的柴薪,窒息了进取的火焰。只有那些勇于追求、全力以赴的人才可以架起不沉的方舟扬帆前进,到达更广阔的天地。南京外国语学校的2009届高三学生刘天相,被三个国家的三所国际知名高校同时录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他的申请材料中讲述到的一次实验。一次他做化学实验时被硫酸灼伤,但只是简单处理一下,就回到实验室,继续做实验,这件事为何会被名校看重呢?我想,这件事将刘天相身上的那种全力以赴的做事投入的精神体现非常充分。因为全力以赴,做事投入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才甚而顶尖人才的最为重要的品质之一。 探究:⑴试给文段划分层次。 ⑵每个层次各自承担的任务。

⑶可采取怎样的分析方法进行说理分析。 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人生几多风雨,几多阴霾,他人只见乌云蔽日,他们却总能拨开云雾看见明媚的阳光。我不禁想起了林肯,八次竞选八次失败,两次经商两次失败,其间还精神崩溃过一次。似乎在这几十年中,他一直在失败中度过。然而充满意气的人面对命运的玩笑始终不会放弃心中坚守的信念,于是最后一次,他成功了。一个分裂的国家在他的手中合二为一,美国的经济再次起飞。坚定信念,厚积薄发,方能九天揽月,深海寻珠。林肯的意气给了他一颗坚定乐观的心,于是他的名字被载入史册,千古传诵。探究:⑴试给文段划分层次。 ⑵每个层次各自承担的任务。 ⑶可采取怎样的分析方法进行说理分析。 专注是什么?是对于完美的追求,而且这种秉性是特有的,不是谁说模仿就能模仿得了的。专注是对于专业精益求精的追求,正是由于专注,才成就了托马斯〃爱迪生这个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正是由于专注,才诞生了沃尔特〃迪斯尼这位享誉世界的动画片之父;正是由于专注,才让大家认识了美国灵魂乐教父詹姆斯〃布朗。专注,就是完成伟大事业的决心。 探究:⑴试给文段划分层次。 ⑵每个层次各自承担的任务。 ⑶可采取怎样的分析方法进行说理分析。

高三语文漫画作文指导

高三语文漫画作文指导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漫画作文指导 高考分析:漫画式材料是材料作文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十几年来的高考作文中屡见不鲜。如“三南”作文试题《妈妈爱吃鱼头》,全国卷《给六指做手术做手术》、《截错了》,全国Ⅰ卷《出事了吧》,江西卷《助鼠为患》等等。既然属于材料作文之列,那么在审题立意方面还要遵循材料作文的基本规律。但漫画式作文毕竟不同于文字阅读,它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审题立意时要遵循其规律特点: 掌握分析漫画的方法 这类看图作文所提供的图画一般由标题、画面、注释三部分构成,审题时要重点审读这三个组成部分,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思考,透视画面本意。 一、看标题 标题往往告知人们图画的主题思想,是图画的“眼腈”。透过这“眼睛”,我们可洞察图画的主题。所以审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图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图画的寓意所在。 二、观画面 以图画为材料的作文,分析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画图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读图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认真地观察画面。 三、读注释 图画是一门艺术,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注释文字。这注释是弄清图画寓意的一把金钥匙,考生必须仔细品味,思考其所隐含的信息和观点。 四、析夸张 很多图画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达到讽刺或警世的目的,引起观者共鸣。夸张之处往往就是图画的弦外之音,是图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所以,审读题时必须注意图画的夸张之处。 五、联现实 图画大多具有针砭时弊,抨击社会不良现象的功能,解读时必须展开想象,跳出画面,联系现实,揣摩画。外之音。考生要多角度思考,切忌就画论画。 总之,漫画类材料审题难度并不大,最近几年,高考语言运用试题中有很多漫画类题目,或者说明画面内容,或者命一个题目,或者揭示寓意,这就是漫画式材料作文审题非常好的训练方式。 认真观察这幅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文。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一漫画材料审题不难,材料涉及到一个鸟、一个鸟笼,而且鸟笼有残破的地方,并且有文字说明:禁锢就是你以为你做不到。材料的主体是鸟,但文字说明事实上已经揭示了漫画的主旨,也就是写作的主旨。显然作者对鸟是否定的。鸟笼对鸟已经起不到禁锢作用了,是鸟自己把自己禁锢住了。需要注意的是“以为”一词,它更强调了鸟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己的主观意识,而非客观现实。 文章的立意角度可以是解放思想,勇于冲破精神的牢笼,解放心灵,打破惯性思维,打破定势思维。 [例文一]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第三册第二单元 一、课文篇目 《诗经三首》《离骚》 《孔雀东南飞》《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二、目标导航 本单元复习重点是鉴赏古典诗歌。要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一般特点:1、抒情;2、了解古典诗歌鉴赏的三个环节:了解、感悟、联想;3、明确鉴赏的内容有三个方面:把握作品风格,感悟作品意境,鉴赏作品形式。 三、方法指津 复习古典诗歌要多诵读,从而体会诗歌的感情及意境,鉴赏艺术特色。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要点回放 《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注意其中的对比、比兴手法。 《秦风?无衣》是秦国人民抗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

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注意“赋”的表现手法。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诗人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濒临危亡的绝境。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烙成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歌。 《孔雀东南飞》深刻而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在于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烈地歌颂了刘兰芝夫妇为忠于爱情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迢迢牵牛星》通过假想的牛郎织女形象的描绘,抒写男女离别之情。 《白马篇》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的爱国壮士的形象,充满豪壮乐观的精神。 《饮酒》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六、知识积累 (一)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保存下来的305篇诗歌,大约产于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叶)的五六百年间。其诗以四言为主。《诗经》有六义,“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即《诗

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教案 学习语言描写 关键词:语言描写独白对话个性化动作性形象、情节与主题精练对比结合【概念诠释】 语言描写也称对话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语言描写是记叙文中常用的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精练、生动和性格化的语言描写,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透视人物的心灵,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深刻表现主题。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1、内心独白法,也叫"自白"法,就是通过人物"自言自语"或默想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把人物心灵最隐秘的部分直接袒露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成功的运用内心独白法,一定要慎重。一般是在人物处于冲突之中,采取重大行动之前,内心紧张,思绪复杂多变时,为了使读者能准确、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人物的心灵状态,才用这种方法。因此它不宜多用,更不能滥用。另外,运用内心独白法,语言一定要简练,结构一定要严谨,要注意开合转换处的衔接过渡。最后,运用内心独白,一定要表白出内心深处的隐秘,一定要揭示出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特征来。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有时也归于心理描写。2、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表现主题作用非常大。 【方法引领】 语言描写要注意的问题: 1、语言要能显示并且符合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 2、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3、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 4、语言描写要为文章中心服务,要有选择,不能有言必录。 5、尽量用口语,使语言描写真实、生动,最重要的是符合人物特点,有利于表现主题。 一、语言描写要个性化、主题化。 鲁迅先生曾说:好的对话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即语言描写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经历、年龄、教养、气质、习惯爱好、思想、性格等。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个性特征来。诸如阿Q的精神胜利,孔乙己的腐迂,周朴园的虚伪冷酷,吴荪甫的狡诈恃强,觉新的委曲求全,虎妞的泼辣粗野,三仙姑的装神弄鬼,李双双的热情爽直等等,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优秀作品在人物语言个性化化都很突出。曹操错杀了父亲的好友吕伯奢家人以后,又故意杀了吕伯奢以灭口,居然大言不惭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临死不忘一生聚集的巨额财富,命令女儿欧也妮:“把一切照顾地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李逵初见宋江,当面就大咧咧地问戴宗:“哥哥,这个黑汉子是谁?”等弄清楚是宋江后,又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说这些个,也叫俺铁牛欢喜!”“言为心声”,曹操一句话,入木三分地写出了他的奸雄性格;葛朗台死不瞑目,还嘱咐女儿来日到阴间去向他交帐,一个地地道道的吝啬鬼;李逵不愧是江湖了的黑旋风,他的性格是这样的豪爽、狂放。 因此我们要要做到从“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的具体性格,千万不能把街头乞丐的语气写得趾高气扬,又或是把老人的语言写得太过“儿童化”,从而失去了人物个性。 语言描写能使主题更加深刻。主题是写作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和时代的特征。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外衣。”人的语言带有时代特点,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全套教案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全套教案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一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二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三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低分作文的弱点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压缩语段二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一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二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三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学会分析议论文事实论据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访谈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实用类文本阅读之调查报告科普作品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小说阅读答题指导一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小说阅读答题指导二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开好凤头扣人心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扩展语句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一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二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三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四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五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六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词语一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词语三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词语二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考场作文文采训练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观点型命题的审题立意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三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一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三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二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四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炼字型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综合运用之漫画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一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

高三语文“错过”作文指导、范例及点评

“错过”作文指导、范例及点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如奔腾的列车,车窗外不断变动着变化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有些错过的,就永远错过了,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终将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而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反而更添光彩。 其实,每个人对人生中的错过都会有独特的体验和真切的感受。请以“错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 这是一则带有浓厚哲理色彩的话题作文。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完美,总会有许多错过。错过一个动人的眼神,也许会错过一场缠绵的爱情。一次误会,也许就错过了一段真挚的友谊。一个小小的疏忽,也许就错过不会再来的机遇。这一次次的错过,造成了人生一次次的缺憾,但也磨练了人生,成就了人生一种别样的美丽,使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当然,不同的人对待“错过”的态度截然不同。有的人,错过了,便独自咀嚼一份人生的苦涩,变得消极、沉沦;有的人,把这“错过”看成是人生的磨炼,成就了一番伟业;还有的人,把这“错过”看成是人生的“必修课”,淡然处之;更有甚者,从这“错过”中领悟到人生哲理,使生命变得更有深度。其实,每一次错过,都可以演绎成一段精彩的故事,话题可由此生发开去,编故事、发议论等。因此,我们在写作这一话题时,应将思路放得开阔一些,立意的角度尽可能多一些。当然,写作时应紧扣话题,将这一次次的错过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描写出自己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这样的作文才大气,才有深度。 【优秀作文选评】 错过也是一种美丽 错过了清晨的朝霞,错过了正午的骄阳,错过了夕阳中的绚烂,错过了暮色中的朦胧,也许还会错过迷人的月色。 错过了春日的烂漫,错过了夏季的奔放,错过了秋天的丰硕,错过了冬日的清冽,也许还会错过春夏秋冬转换的空隙。 错过了童年的幼稚,错过了少年的懵懂,错过了青春的激扬,错过了中年的凝重,也许还会错过老年的安详。 错过了青梅竹马的两小无猜,错过了卿卿我我的初恋情怀,错过了海誓山盟的相亲相爱,错过了耳鬓厮磨的相依相偎,也许还要错过超脱于现实之外、凌驾于精神之上的相遇相知。 人生中总会有那么多的错过,这种错过有时会让云流泪、让风止步、让春夏秋冬停滞、让生命轮回有情。承受过错过之痛的人都明白:一时的错过,也许就会成就一世的落寞。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人不能让自己生活在感慨里。 这世上,有无数春雨,无数清晨,无数落叶,无数场大雪。错过的不只这一个。无数完美,无数缺陷,不是每一个都完美,每一个都有缺陷。 生活中错过的实在是太多,几多愁思,几多无奈。不经意间,许多美好的记忆和我们擦肩而过,随风流逝。但是我们也不妨这样想想,正是因为错过,那一切才显得如此让你为之动情,难以忘怀,也弥足珍贵。假使你使之成为现实的永恒,回头看看,也许一切都显得那样平淡了。因此错过在某种意义上其实也是一种新生,是一种别样的美丽。正如维纳斯因缺少了双臂而美丽,我们又因为选择了太多的错过而发现了完美。如果不是这曾经的错过,尘封的心里怎么会有思念在日夜疯长?情感的荒原怎么会有蓓蕾在悄悄绽放? 那么就让我们把错过当成一种美丽吧,就让我们在深深的思索中,把这份错过化作一枚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秀教案:小说阅读

第五课小说意蕴探究 ?复习目标 1.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 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重点、难点 重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设计思想探究题无疑是小说阅读训练的重头戏。目前,虽然各省市所出的探究题林林总总,但认 真思考一下是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的,这“规律”“特点”表现在三方面:题目让你探究什么,该如何探究,答案如何表述。一轮复习,就应该围绕这三方面,加深对探究题规律特点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应对。 ?教学资源 《小说意蕴探究》教学PPT ?教学设计 考点解读 一、主题意蕴类探究 主题意蕴类探究是一种基于文本内的探究,探究的内容多是小说所表现的丰富意蕴或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它不是直接概括主题,而是挖掘主题的丰富性或深刻性。 (一)思想意蕴、情感意蕴探究 所谓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 所谓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说白了,就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等。它与 “思想意蕴”不是一回事,虽说有时在具体题目中有相通之处,但意蕴重在思想性、认识性,而情感是作者的倾向性,即他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小说的思想、情感意蕴都是附着在小说的具体形象之中的,探究时特别要善于抓住小说中不同的人、事、物,再分析探究所附着的意蕴即可。 (二)标题意蕴探究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等。选择标题作为探究点是命题者的偏爱。常见的探究题有三种:一是侧重内容的意蕴探究,二是不同标题的比较探究,三是拟标题的意图。无论是哪种,都要关注两方面:一是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是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或就一个角度谈深谈透,或多角度多层次切入。对于标题意蕴题,特别要关注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或比喻义。 对于标题作用探究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设置悬念;②贯穿始终、使结构严谨的线索; ③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④推动(暗示)情节发展;⑤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 作用;⑥以某种艺术手法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高三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课题:诗歌专题复习学案(一)——表达技巧 上课日期:月日星期:节次:复习目标:掌握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一. 知识归纳: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或说“直抒胸臆” “即事抒怀”)和间接抒情(乐景写哀情,哀景写哀情, 托物抒情, 情景交融, 融情于景, 用典抒情, 以景结情)两种。描写手法主要有:(1)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2) 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3) 白描(4) 扬抑(5) 象征(6) 高低远近结合(7) 动静结合(8) 点面结合(9) 声色光味结合(10) 渲染(11) 借古讽今(12) 对比(14) 正侧结合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反复、互文、借代、对偶、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怎样是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指出此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分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用法,并加以分析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王伦》) 答案:桃花潭水之深“不及”汪伦情谊之厚,从而衬托了汪伦深厚的情感;另外,用潭水和情谊相比,变无形的情感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答; “彩云间”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后面舟行之速、行期之短作铺垫。“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和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表现舟行之迅速,心情之愉快( 作者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半道遇赦) 3、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答:通过想象,用拟人的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答、“国破”与“山河在”,“城春”与

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二 课案1 读懂古代诗歌(学案) 含答案

课案1读懂古代诗歌 了解诗歌样式 1.古代诗歌的体裁 2.古代诗歌的题材 理解诗歌内容 (一)看标题,抓题眼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可以概括作品的重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和主旨等),可以揭示作品的背景、目的和线索,可以奠定作者的感情基调。

《邯郸冬至夜思家》,从标题看,这是一首什么诗?标题告诉了我们哪些要素? 解析:“邯郸”表明诗人所在地;“冬至夜”是时间;“思”说明诗人正在旅途,想念家乡和家人。 答案:羁旅诗;地点、时间和事件、人物(隐身,但从事件中可知)。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被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诋毁,贬官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 诗歌标题暗示了哪些信息?诗歌的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标题中,“与”是“和”的意思,史郎中(“史”是姓,“郎中”是官职)是对朋友的称呼,“钦”是朋友的名字,“听”表明事件,“吹笛”是“听”的内容,“黄鹤楼上”表明地点。笛子在古诗中一直是悲凉的代表,作者的情感由此可见一斑。 答案:人物、事件和地点。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感弄猴人赐朱绂 罗隐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着绯。 本诗标题是一个陈述句,能不能改成《弄猴人》?为什么? 解析:“弄猴人赐朱绂”的典故:唐昭宗逃难期间,随驾的伎艺人有个耍猴的,把猴子驯养得很好,居然可以随朝站班,唐昭宗非常高兴,便赏赐猴子五品官职,身穿红袍(“赐朱绂”),并给以称号叫“孙供奉”。反观罗隐,寒窗十年,读书赴考,十试不中,依旧布衣。作者与“孙供奉”的宠遇相比,难免刺痛在心,于是写下此诗,以自嘲的方式抒发感慨,发泄愤懑。 答案:不能。标题是诗人写诗的缘起及情感的触发点。“弄猴人”是驯养猴子的杂技艺人,以此为

高三语文复习作文训练教案2

《作文训练》 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1. 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2.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重点: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疑难预设:选题立意方法。 模式与方法: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神情忧郁的男子坐在咖啡厅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一个人闷闷地喝着咖啡。在他不远处坐着一位老人,老人一直在关注着这个人。 终于,老人走上前去,对这个人说:“你一定遇上什么难题,如果你愿意告诉我,我希望我可以帮助你。” 这个人看老人一眼,冷冷地说:“你帮不了我,我的问题太多了。” 老人掏出名片,递给他,接着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 这个人没有拒绝,随老人坐车来到了郊外。下车后,老人指着一排排的墓碑说:“你看见了吗,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人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 读了上面的故事,引起了你怎么一些感想,请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要求:自立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全文不少于800字。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立意: ①没有问题的人生是没有的.你有追求,要奋斗,想在自己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中有所建树,获得辉煌,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②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的遇到问题、困难、挫折、打击、磨难,甚至灾难的并且一定要战胜它们的过程。 ③“问题”是上帝馈赠给我们的一笔厚礼,我们珍视它,用好它,就一定会迎接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④从老人把一个几乎被所谓的“问题”压垮了的青年,通过故事中巧妙的方法,“使他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的角度,我们还可以把观点确立在:总有一种方法是最好的。 开头 ①运用类比切题的方法开头的示例: 小草要茁壮成长,那坚硬的地皮,便是她必须要面对也必须要战胜的“问题”;小溪要流向远方,一路上的沟沟坎坎、悬崖峭壁,便是它必须接受也必须战胜的“问题”……人,“志当存高远”,心事“当拿云”,请记住:鲜花永远不是用来铺路的,而是用来肯定你的勇气,你的付出,点缀辉煌的。 ②“亲爱的(或朋友)”式的开头示例: 亲爱的,请别那样忧郁,别那样眉头紧锁,别那样心事重重……我知道,你正走在“充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迎着“问题”,迎着数不清的困难,迎着甚至足以摧垮一个人的信心意志的磨难,但请听我说,赶快乐观起来吧,因为你也正在走向喷薄的太阳。 题目 一、人生漫漫问题多多(对偶式) 二、阳光总在风雨后(引用歌名式) 花开花落总是春 高三学生傅强 为何眉头深锁着“黄梅时节家家雨”,却不知举目便是“青草池边处处花”? 为何耳畔低徊着“风过芭蕉雨滴残”,却不知倾耳即听“百鸟枝头唱春山”?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专题复习教案精选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专 题复习教案 编卷人:周碧玉 教学目标:一:要求学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 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二:要求学生具备对图表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将图表中包含的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重点与难点:一:对材料隐含性信息的挖掘. 二: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练结合,注意引导学生对数据变化的分析. 课时:两课时 一:题型: ⑴表格文字转换题(折线图,饼行图,柱行图,二维表格图等) ⑵图文转换 ⑶漫画文字转换 ㈠:表格文字转换题 经典例题:例一:下图是2000年至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世界平均增长率的统计表.请用 简明的文字概括其异同点.(不超过40字)并对此表所反映的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加以简要评述.(不超过20字)(5分)

答案:[答案] 共同点:都在增长.(1分)不同点:中国是稳定性增长,(1分)世界是起伏性增长.(1分) 评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改革成效显著.(2分) [解析][解答这类题注意横比和纵比,横比中可以看到2001年“中国”与“世界平均”的不同,从纵比中可以看到“中国”与“世界平均”都在增长.] 方法总结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㈡:重视数据变化.( 我们要重视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㈢:把握考题要求.( 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而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例二:读下面的材料,在后面的空格处续写句子,要求句子简明、连贯,不要超过字数. 某部门向消费者进行调查,您认为下列哪些品牌的产品是国货.调查结果如下表: 品牌认同率品牌认同率 格兰仕微波炉33.1%飘柔洗发香波63.7% 澳柯玛冰柜21.5%玉兰油75.8% 蒙妮坦服装26.4%舒肤佳香皂68.9% 注:每一产品品牌的认同率,均指认同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 调查结果是有趣的.右边三个外国品牌,人们认为是国货的比例较高;对于左边三个真正的中国品

高三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1

第十二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知识梳理】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赤壁之战》)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

高三语文冲刺作文指导

高三语文作文指导材料 2019作文专题一:比较选择型作文的写法 【例题展示】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例题分析】 大李、老王、小刘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年龄段、三个不同的职业(科研、生产、摄影)、三个不同的领域(高科技、实用技术、摄影艺术)和三个不同的身份(科学家、工艺师、摄影师),分别着重表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侧面。其中,在大李身上着重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在老王身上着重体现的是敬业精神;在小刘身上着重体现的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分享精神。但是否是从中选择一个人,围绕其身上的特点展开就可以了呢? 肯定是不行的。 来看题干的要求: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第一个句子有一个关键词:更。这要求从中选择的必须是经过优中选优的。第二个句子有三个词语:思考、权衡和比较。 选择,主要考虑的是哪一个更具风采;权衡,主要是比较,比较谁更具风采;无论是权衡还是最后的选择都要注意最优化原则。选择后开始写作,重点阐释你做出选择的原因,包括他们各自的成就,以及对他们的贡献、价值、意义作用的评判。这就要求我们要从这三个人中进行比较,在进行思考和权衡之后,然后得到答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我们筛选和比较的过程写入作文当中。 【范文指路】 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人生之路,以其多样和繁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亦用其复杂和差异考验着我们的选择。不同的人生之路决定不同的人生价值,我尤为欣赏大李,认为他的人生最具风采。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高三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高三语文教案 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这是我们考试中所使用的概念。 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1.记叙散文 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写人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就叙事而

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另外,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须作者明确抒发。就写人而言,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另外,这类散文中还有一种偏重于描写景物的游记性散文。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都属记游范围。游记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

(完整word版)高考语文复习字音专题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字音专题教案 【复习专题】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教学目标】 1、牢牢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的读音。 2、区分常见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 3、提高学生辨析多音字的能力。 4、养成正确识记普通话字音的良好习惯。 考纲解读 一、《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能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 级。由此可见, 语音的考查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判断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 地判断其正确与否。一般占3 分。 二、近年来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去掉了“常用” 二字,该变化意味着考生的识字量将有所加大,虽然不会考繁、难、偏、怪字,但考查难度有可能会增加。但对现代汉语字音的考查,仍然会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次常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现行教材为依据。 三、分省命题,许多地方的语音试题具有针对性。如2013 年广东卷第一题所考的“峥”“狰” “慎”“缜”“诅”“趄”“狙” “沮” “诮”“梢”“峭”“辍”“拙”“绌”“啜” 等所有加点的字都是粤语方言区语音和普通话语音差异最大的字。其它地方卷也是这样,像浙江卷就针对了吴方言的特点,江西卷就针对了赣方言的特点。 四、近几年语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采用的题型多为选择题,所考的都是常见常用字的音。也有的源自课本注解和课本后的附录。 五、考题类型有: ( 1)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2)选择字音有错误的,(3)选择字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4) 判断多音字有几种读音等。 命题趋向】一、试题一般为单项选择形式,大多数省区的试卷只就字音设题,题干设置不与字形、字义结合。比起以前的把字音、字形或字义相杂的考查方式,相对要简单一些。 二、语音题所考汉字多见于现行初高中语文课本,其中包括课文中出现的较为生僻的汉字,如掎角之势的“掎” (jǐ)就易误读成犄角的犄(jī)。

2021新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2021新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文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灰尘和污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甚至会改变生活中的 我们。 有的人每天照一次镜子,看看脸上有没有灰尘和污物。端盆 热水,洗去征尘,容光焕发地继续上路。 有的人十天也不愿照一次镜子,只顾埋头赶路。弄得灰头土脸,没人愿与为伍。 要求: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 除外)。②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灰尘和污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甚至会改变生活中的我们。”围绕这个中心点,材料内容里列举了两类人,“一类人每天照镜子,洗去脸上的污物和灰尘;一类人十天也不愿照镜子,弄得灰头土脸。” 面对这样的材料,你首先会从哪个角度去思考?会从哪个方面去选材?对于材料作文来说,第一要务是将材料的中心较为明确地提炼出来,然后对号入座,选择与之吻合的内容素材去展现这个中心意图。 材料作文的写作提示中,倘若出现了某种具体的“物”,一定要与抽象的情与理结合起来。灰尘与污物可以指代什么?它可以是我们某段时间之内主观认知的偏颇,低落的心情、消极的情绪、迷茫的心态等;也可以是在某段时间之内,来自客观环境的压力与不可预知的风险;或者是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负能量,给自己带来的困扰与不安等。

但如果把文章的内容仅仅定格在对所谓的“灰尘”与“污物”的描写之上的话,那只解读了一半,还有另外一半更加重要的内容便是对于“镜子”这个事物的具体阐释。如若按照上面的标准,将“镜子”的内涵深挖,那么,与“镜子”相对应的抽象情理,或许是指面对迷惘时的积极心态,或许是指面对挫折时的睿智提醒,或许是指心情低落时的温暖举动,因为这些“镜子”的力量,将自我的灯芯点亮,将自我的蒙蔽驱散。 俞俪彤同学的文章从自我成长的角度选材,设置特定的情境,将自我的成长领悟定格在画室这个场景之中,难能可贵的是,她写出了对于画不锈钢器皿的变化,由之前代表“灰尘”与“污物”的畏惧不前到后来代表“镜子”的老师的提醒,其间的心理刻画细腻真实,真切感人。这样的选材不但切近材料意旨,而且切近日常生活,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材料作文的选材取向,可以此为切入,作为素材备选。 与俪彤同学相似选材的是金思敏同学的作文,不同的是,思敏同学将着眼点放在考试科目的学习之上,视角范围限定在学校区域,这样的选材如果笔力不够清新,往往会流于俗套。好的是,思敏同学能够极其真实地还原当时情境,人物的对话简洁有力,整篇作文充满了视觉张力。 李鼎铭同学的作文从客观环境的角度取材,将自我领悟与环境压力联系在一起,着重于刻画升学带来的迷惘、困惑、不安、纠结。因为写作的着笔点在于外界的风险压力,所以,他的文章里有很多笔墨都在渲染自然景物,冬日的冷寂、万物的凋零,以充满伤感色彩的景物渲染内心的负面情绪,读来很有代入感和情境感。如此多元素的着笔,既需要作者笔力分散,又需要作者笔力集中,能把景、情、理三者融于一体,还要能切合主旨,写出内心拭去“灰尘”与“污物”的过程,这样的选材角度,值得借鉴仿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教案

图文转换 【学习目标】 1.掌握图文转换题目的解题步骤。 2.根据题干要求把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连词成句。 3.掌握图文转换题的三种类型。 【重点难点】 能准确解读并表述图文转换类题目的相关信息。 【学习方法】 大量补充实例,加强训练,归纳掌握不同题型规律和方法。 【知识链接】 一.考点解读 所谓图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这是一种较新的题型。图文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图文解答题就是要求考生具备对图表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将图表中包含的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出来,说到底仍是在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综合能力。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虽然暂时还没有具体要求,但新课程标准却早已对图表知识作了相应的要求,即“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可传达图表所蕴涵的信息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实际上近三年高考都涉及到这一内容的考查,因此,也应该列入语文备考的范围之内。 二.命题规律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1.表格文字转换题 2.图文转换题 3.漫画文字转换题 (二)从表达角度分为:直接表述图表信息题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题两种 【教学过程】 一、方法点拨 图文转换题解题的基本流程:图表(源信息)—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要综合分析三个维度:横向角度、纵向角度、斜向角度(主要是数据变化)。 二、解题步骤 第一步,同解压缩语段一样,首先也要分析题干,了解要求解说的内容及有无字数限制,分析所给图表,运用对比的方法,结合题干的要求,找出图表要传达的侧重点,作为最重要的信息。 例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和数据,用比较的方法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句子。(不超过20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 作文审题立意-拿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审题立意“六字诀”即“转拿提抓辩挖”,今天教学“拿”,就是“拿来主义”。鲁迅先生说:“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二、复习预习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纪伯伦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孔明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加缪 答案: (1)有梦想,即使渺小、平凡,人生也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2)要想成为有用之才,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坚定志向,认真学习。 (3)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踏踏实实地从现在做起。 解析: 作文命题的材料是三个哲理性话语,其中每句话都可以看做一个立意,有的可以相似转换,有的可以化大为小。根据一则材料立意也可,能把几则材料综合起来考虑立意最好。 三、知识讲解 知识点

阅读材料,明确材料特点。材料是名人名言、论述类话语等,便用直线思维法,立意从材料中直接拿来。 易错点 脱离材料随意而为。 【例题1】 【题干】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答案】 张扬个性活出自我 水,宁静致远,以柔克刚,这是它的个性; 花,倾吐芬芳,奉献自我,这是它的个性; 鸟,崇尚自由,搏击天空,这是它的个性。 无论是水,还是花,抑或是鸟,它们都以自我的个性展现于大自然中,他们张扬自我的个性,展现自我,活得异彩纷呈。 的确,大千世界因个性的存在充满了勃勃生机。正是有了个性的装点,才有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才有了“梧桐更兼细雨”的阴柔,才有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异彩缤纷。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揭开历史的面纱,古人亦无不以其个性而名垂千古。 陶渊明,作为一代隐士,世俗的污浊,仕途的糟粕,使他毅然弃官还田园。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他采菊东篱下,这就是他的个性。在举世皆浊的世界里,他独清;在众人皆醉的世界里,他独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他以自己张扬的个性,诠释着自我,展现着自我!他在官场失意,但他不曾在人生中失败,因为他张扬了个性,拥有了辉煌的人生,活出了自我。 司马迁,忍辱以负重,顽强不屈著《史记》,这是他的个性;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肯领美国的救济粮,这是他的个性;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的个性……他们不受羁绊,张扬个性,终为世人留下了人生的印迹。 明月高悬映古今,面对多元的竞争的社会现实,我们亦应张扬个性,呈现自我。张扬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