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就后茶馆式教学讲座于我之启发

就后茶馆式教学讲座于我之启发

就后“茶馆式”教学讲座于我之启发

----谢佳莉作为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新入职教师,没有足够多的教学经验与讲台经历,但在几天的培训当中,听了几位杰出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付出,看法,理解,大家对教育教学方式进行着自己的改革,让我重新发现认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改革,无时无刻都有人在尝试。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不讲”到教育改革之后的“满堂讲”再到现在的各种各样的新式教学法,无不在跟随着世界的科技脚步在前进。但是就现在各式各样的新式教学法来说,我相信就如张人利校长所说,其根本来源是段力培老先生的“茶馆式”教学------“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按照张人利老师的看法,我们可以把现代这些教育改革方式统称为后“茶馆式”教学。近30年来我国许多优秀的教学方法或多或少,或有意识,或无意识受到“茶馆式”教学方法的影响,于我看来,茶馆式教学会有这么大的影响,是因为每个人对这八个字读出的不同感悟。之所以称为“茶馆式”教学,说明“议”是这一教学方法的核心,“议”是对话的重要方式。我认为,“茶馆式”教学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教育走向对话,教育走向合作,教育走向学习共同体。只有继承才能更快的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使优秀的教学方法具有更强的生命体。特别是对于我们五缘第二实验学校,我们是个新学校,新集体,新生命,在所有体系都是新的情况,在最开始就一定要选择最有效、最优秀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校才能更快的发展,只有快速发展,我们才能使得学生学的更快更好更轻松。

吸取前人的经验,为何要进行改革?必然是教育中出现了问题,而用原来的方法没办法解决,所以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就现代教学来说,其弊端主要出现

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总体讲的太多,但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讲的太多,很多教师并不清楚究竟自己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甚至学生希望教师讲的,教师没讲;不希望教师讲的,教师津津乐道。教师乐意重复讲解,甚至多次重复讲解自己的思维和正确的结论,常常把自己的讲解作为学生学习的唯一途径;第二,暴露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不够,解决更少,教师仅仅告诉学生什么事正确的,没有关注学生是怎么思考的,即便是教师的提问也是在追求学生回答正确,导致学生没有办法通过教师找到自己想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教师没有正式学生间的差异,即使有,也只是在学业成绩上,除了布置大量的联系和补课之外,缺少其他办法;第四,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何在,常常带有盲目性,导致教师教学往往没有办法一针见血。而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先聚焦于如何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教育主体---学生;第二,提炼典型课堂教学成果。

只有正视这四个主要弊端,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才有可能选择更好的教学方法,使我们这所新学校在教学上避免多走弯路,能使我们这一群新生力量的90后教师们迅速成长。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无数的教师和校长想出了许多办法,就如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施建平教授等等,他们面对着这两个问题,也是绞尽脑汁。如何把握学生主体的地位?这对于我们这一所新办校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摆对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让学生的外驱动力驱动学习变成学生自己内驱力驱动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觉得让学生从小就把握好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自主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会使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骤然上升,会使他们的学习压力迅速减小,让他们的学习事半功倍。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摆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也

何尝不是最重要的呢?许多老师总体上讲的太多,甚至不知道自己哪里该讲,哪里不该讲,这个显然没有摆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我认为如果能够摆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性,那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如何解决学生主体地位这个问题呢。我想“先学后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先学后教,指的是让学生先回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围绕着后“茶馆式”教学中的核心---“议”,学生们就自己学习的成果、学习的问题与同学们、老师进行高效的讨论。如此,教师还能够综合杜郎口中学的做法,在讨论结束之后,请学生们上去讲一些经典例题、主要问题等等。这样既能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够使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等等。

其次,要提炼典型课堂成果,我认为,所有的老师都必须用起科技的力量,对于我们这个新教师居多的新学校,我认为,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学会多听,多问,多看。

再说说后“茶馆式”,我认为它对我教学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我们的教学方式需要更加完善---学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即书中学,主要学习的是前任已总结出的知识,获得的是间接知识;一种是研究性学习,即做中学,获得的是直接知识。而后“茶馆式”教学不但增加了“做做”,而且在“读”、“议”、“练”、“讲”上赋予了新的内涵:其一,“议”是“茶馆式”教学的核心,也是后“茶馆式”教学的核心,其本质是对话。教学有没有灌输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的分界线。从对话的对象来看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个体与群体的对话,群体与群体的对话。从对话的本质来看是经验与文本的对话。其中“做做”是在增加学生的经历,增加学生的经验;其二,“讲”,指的是教师的讲解。过去,也曾强调“精”讲。问题是“精”讲什

么?一般都认为讲“重点”、“难点”。后“茶馆式教学强调讲学生自己学不懂的。学生自己能学懂的,不管是“读”懂,“练”懂、“做”懂,还是“议”懂的,教师都不应该讲。前、后两者强调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前者,偏重的是学科本位,“重点”,并不一定是学生自己学不懂的;后者偏重的是学生本位,以学生自己能否学懂作为交织判断;其三,“读”、“练”,指学生的活动。“读”,读文本。“练”,做练习。“读读”、“练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教师、学生知道学生理解的有多少,而且还在于让教师、学生知道不理解的有多少,不理解的原因何在。因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暴露“相异构想”,暴露“闪亮点”。只有使我们的教学方法更加完善,我们才能做到面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第二,我们的教学方法需要更加灵活。后“茶馆式”教学发展成三个“不”:其一,不确定“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用时。其二,不拘泥“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的应用完整。其三,不规定“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顺序。只有灵活的我们的教学方法,才能是课堂更加灵活,适应每一位学生。

第三,我们的教学的价值取向需要更加明确。以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为导向来确定“读”、“练”、“议”、“讲”、“做”的合理的选择。效果价值取向的依据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更加的高。

我想如果我们所有老师都针对教学都能如张人利校长说的做好这三个方面,即在教学方式上,更加的完善,在教学方法上更叫的灵活,在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的明确,那我想我们五缘第二实验学校的教学事业会蒸蒸日上,我们的教学成果也会硕果累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