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铁投资建设项目建议书

高铁投资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高铁生产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本期工程项目属于新建工业项目,主要从事高铁项目投资及运营。

二、项目承办企业及项目负责人

某某有限责任公司

三、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和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要坚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既充分发挥我国市场需求巨大的优势,创新和转变消费模式,充分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同时,又要注重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

四、项目建设选址

“高铁投资建设项目”计划在威海某某开发区实施,本期工程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20010.00 平方米(折合约30.00 亩)。

威海,中国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西与山东烟台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1公里,总面积579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7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85.9公里。辖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威海别名威海卫,意为威震海疆。威海是中国大陆距离日本、韩国最近的城市、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的发源地、甲午海战的发生地,甲午战争后被列强侵占并回归祖国的“七子”之一。威海是“三海一门”之一。1984年,威海成为第一批中国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被评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1996年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2009年5月7日被评选为国家森林城市。2015年成为中韩自贸区先行示范城市。威海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五、项目占地及用地指标

1、本期工程项目拟申请有偿受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划总用地面积20010.00 平方米(折合约30.00 亩),本期工程项目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3006.50 平方米;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18409.20 平方米。

2、该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高铁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高铁制造经营的规划建设需要。

六、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本期工程项目主要从事高铁系列产品的投资运营,包括高铁研发、高铁生产制造、高铁市场营销等。

七、环境保护

本期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中无有毒物质排出,并且生产用水为循环水,故无废水排放;环境污染因子主要为生活废水、生活垃圾及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

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针对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以降低工业废水排放量及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和总量为目标,组织实施重点流域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行动计划,促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到2020年,全国工业削减废水4亿吨年、化学需氧量50万吨年、氨氮5万吨年。

八、建设期限及进度安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

九、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1、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要求,本期工程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两部分,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4776.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750.00 万元,流动资金1026.00 万元。

2、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750.00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1456.6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50%;设备购置费1389.82 万元,占项目总投

资的29.10%。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03.50 万元。

4、总投资及其构成: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项目总投资=3750.00 +1026.00 =4776.00 (万元)。

十、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4776.00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全部由企业自筹。

十一、预期经济效益

1、根据预测,本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达纲年营业收入8550.00 万元,总成本费用7569.60 万元,税金及附加811.03 万元,年利润总额980.40 万元,税后净利润735.30 万元,纳税总额7814.70 万元,其中:增值税6758.57 万元,税金及附加811.03 万元,年缴纳企业所得税245.10 万元。

2、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达纲年投资利润率20.53%,全部投资回报率15.40%。

3、根据谨慎财务估算,全部投资回收期4.60 年(含建设期12个月),本期工程项目经营非常安全,财务盈利能力指标表明本期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十二、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某省及某某市威海高铁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威海高铁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业将

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表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已进入攻坚克难、力求实现突破的新阶段。“十二五”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重点行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稳步推进,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产业结构中仍存在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苏波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3、专家认为,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行动,要想确保持续竞争力,还需要国家财政支持和不断的科技研发。埃及埃中商业理事会副主席穆斯塔法?易卜拉欣表示,产业升级不能单纯依靠商业利益驱动,还需要国家从远期规划和财政两方面提供指导和支持。为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等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日前公布《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和关键任务,着力加强对制造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西班牙《世界报》

报道,中国希望到2025年成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高科技天堂”,雄厚的资金投入无疑将使很多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秩序中占据优势。中德“工业4.0”联盟执委会副主席罗家福说,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有类似之处,政府都在其中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中国企业只要有创新能力和高质量的产品,就会提升自身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本期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并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因此,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第二章高铁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在动荡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下,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都程度不同地面临着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传统的增长动力在逐步减弱,需要在新常态下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因此,发展创新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主要经济体产业结构升级和抢占全球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当前,中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正在逐步产生效果,并增强中国经济蓄势前行的新发展动力。

当前,各地各部门的一项首要工作,就是学懂弄通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来,统一到落实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统一到党中央

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各项部署上来,落实主体责任、增强能力本领、找准短板弱项、解决实际问题、稳妥有序推进,确保经济工作明年开好局、起好步,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优化环境是振兴实体经济的前提保障。把实体经济确定为国民经济之本,就要让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不断汇聚过来,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其一,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就要加快构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包括完善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成一批高水平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等。其二,使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就要落实好中央出台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相关政策,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型技术改善融资服务,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其三,使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就要落实好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和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人才、专家型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尤需强调的是,对实体经济伤害最大的“脱实向虚”现象,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盲目性,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格外重要。这方面,不仅要强化金融监管治理、促其回归本源,还应抓紧考虑综合采取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形成导向机制。过去的一年,央行

明确提出将“脱实向虚”“以钱炒钱”列为监控重点,证监会推出再融资新政,保监会严厉惩治“野蛮人”等,都值得肯定。面对振兴实体经济的紧迫任务,“有形之手”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制度安排中有效减少“赚快钱”“一夜暴富”的诱惑和投机取巧的机会,形成建设制造强国的有效激励体制,激发和保护企业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形成亲实业、重实业的社会风尚和舆论氛围。

第三章高铁项目选址用地规划及土建工程

一、项目选址方案

1、由某某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高铁投资建设项目”,通过对拟建场地缜密调研,充分考虑了项目生产所需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距原料产地的远近、企业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的高低以及拟建区域产业配套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及土地成本等,拟选址在威海某某开发区,项目建设选址区域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所选建设区域土地资源充裕,而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四方通衢、地形平坦、土地平整、交通条件便利、配套设施齐备,符合项目选址要求。

2、拟定建设区域属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项目总用地面积20010.00 平方米(折合约30.00 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高铁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高铁生产

经营的需要。

二、项目选址土地利用情况

1、项目选定场址为租用,该场区已经按威海规划进行施工建设,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合理地将场区土地进行了规划和利用。

2、项目租用场址位于威海某某开发区的现有场区及标准化厂房;场区内建筑物有生产用房,配套了动力、公用工程设施,有配电房、生产车间等。

3、项目租用的场区总用地面积20010.00 平方米,本期工程项目目前租用建筑面积18409.20 平方米,需要根据生产和办公使用的要求进行部分改造。

4、某某有限责任公司租用的场区场地平整,道路、绿化、公用工程设施等均已基本完善。本期工程项目没有新建的建筑物,所以总图布置不需变动。场区的消防和各幢建筑物的消防设施已经齐备,本期工程项目亦不需做大的改动。

三、项目用地规划及功能指标分析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威海某某开发区建设,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选定区域预计规划总用地面积20010.00 平方米(折合约30.00 亩),本期工程项目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3006.50 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8409.20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8409.20 平方米。

四、项目建设地基本情况

未来五年,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市工业发展遇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这就要求我市工业在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从国际形势看,全球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面临深刻变革。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能源环境压力增大,世界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更趋明显,消费模式、生产模式和对外经济模式发生深刻变化,推动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一是由于信息和自动化智能技术的提升,制造业综合成本产生变化,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如,美国推出了“再工业化”计划,加快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生产线向本土回流的趋势;欧盟提出了以“绿色技术”撬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和规划,积极抢占低碳经济的制高点;德国提出“工业 4.0”战略,旨在通过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建立高度灵活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促进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二是随着我国劳动力综合成本的逐步提升,全球制造业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转移。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迈进的关键时期,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已逐步改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低端转移,呈现产业结构和转移方式双调整的特点。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进一步加大了国内工业发展的压力,我国工业既要加大开放力度,提升在全球产业价值链(GVC)中的位次并主导构建优势产业链条,同时也要构建我国国家产业价值链(NVC),推动产业升级。从国内

形势看,我国工业化进入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工业发展正步入由高速增长到中高速乃至中速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国家适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旨在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和对外开放战略,加快建设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构建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内需主导型发展新模式,推动工业经济向注重效率、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较长时期内,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强国建设,成为我国“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首要任务。

五、土建工程建设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18409.20 平方米,计划建筑工程投资1456.6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50%。

第四章总图布置方案

本期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20010.00 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18409.20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3006.50 平方米,项目建筑系数65.00%。

计容建筑面积(H≥8.00米按两层计)18409.20 平方米,项目容积率0.92 。经测算,该项目投资强度为125.00 万元/亩。

第五章产品规划方案和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总体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期工程项目拟建场区总用地面积20010.00 平方米(折合约30.00 亩),其中:总建筑面积18409.20 平方米;建筑工程投资1456.68 万元;计划购置安装主要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环境保护和安全保障设备,预计设备购置费1389.82 万元。

二、土建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18409.20 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1456.68 万元。

三、建设公用工程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建设的公用工程包括: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供热系统、办公生活设施、消防系统等,同时建设场区道路、绿化等公用工程和室外工程,为“高铁投资建设项目”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及便捷舒适的生产经营环境。

第六章环境保护

一、项目建设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砂石料统一堆放,采取遮盖措施;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使其保

持一定湿度减少扬尘量;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运输车辆不应装载过满,采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抛洒,并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

二、项目建设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间在排污工程不健全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现象;另建造集水池、砂池、排水沟等水处理构筑物,并对施工期废污水进行必要的分类处理达标后排放。

水泥、黄砂、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须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被雨水冲刷带入污水处理装置内和附近的水体。

三、项目建设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严禁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工具;采用文明施工方法,降低噪声源。

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尽量压缩工区汽车数量和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设备调试尽量在白天进行。

四、项目建设期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工程建设期间对生活垃圾要进行专门收集,严禁乱堆乱扔,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所需原辅材料及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堆场,严禁安置在地表水源周边。

五、项目运营期环境保护对策

本期工程项目建成运营期生产过程中无有毒物质排出,并且生产用水为循环水,故无生产废水排放;环境污染因子主要是生活废水、生活垃圾及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

六、项目运营期废水治理措施

本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达纲年生活废水排放量约1213.01立方米/年,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SS、氨氮,经场区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再处理,排放浓度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表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同冲洗废水一同排入威海某某开发区市政管网,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七、项目运营期固体废弃物治理措施

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场区职工办公及生活产生垃圾量约54.54吨/年,经集中收集后由环卫工人及时清运,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在高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含废弃包装物),设专人收集后定置存放并进行集中处理,或交回收公司综合利用。

八、项目运营期噪声污染治理措施

本期工程项目噪声主要是高铁生产时所产生的机械噪音,因此,在设备选型上首先选用先进的、符合国家噪声排放标准要求的设备(设施),同时,加装防护设施进而降低噪声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十二五”期间,研究制定了《工业清洁生产审核规范》和《工业清

洁生产实施效果评估规范》,不断完善清洁生产工作情况报送制度等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制修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编制通则》以及钢铁、电池等14个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清洁生产基础能力明显增强,约15万家工业企业负责人接受培训,5万多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咨询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全国已建成24个省级、31个市级以及冶金、化工、轻工、有色、机械等行业清洁生产中心,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服务机构达1000余家,国家和地方清洁生产专家库专家3600余人。

特别说明:由于某某有限责任公司没有提供上级环保部门关于该项目执行环境标准的正式批复文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只是执行环境保护的建议标准和规范,所以,报告所描述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仅仅作为初步分析预测的参考文本。

如若与其后所做的《高铁投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表)有冲突或不相符的地方,均以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正式批复文件为准。

第七章能源消费及节能分析

根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生产使用耗能工质所消耗的能源;根据“高铁投资建设项目”用能数据统计和设备及工艺运行情况,本期工程项目达纲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02.69吨标准煤/年,本期工程项目主要能源消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