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人格心理学考试复习整理20130920

现代人格心理学考试复习整理20130920

现代人格心理学考试复习整理20130920
现代人格心理学考试复习整理20130920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格的概念

一、人格的多种定义

总和式定义认为,人格是个人所有特质的总和。例如,沃伦(H.C.Warren)认为人格包括个人品性的各个方面,如气质、德行、智慧、技能等;普林斯(M.H.Prince)认为人格是人的各种属性的总和,包括与生俱来的属性以及由经验获得的属性和倾向。这种定义有助于确定人格的外延,探讨人格应该包括的特性,对后来的人格特质理论有一定启发作用。但是,这种定义是肤浅的和常识性的,因为人格并不是许多特质简单的总和,而是各种特质有机的整合;它主次不分,只是罗列各种特质,有可能扩大人格概念的外延。

整合式定义,这种定义强调人格各种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人格的各种属性只是构成整个人格的元素,人格由这些元素组成。例如,卡迈克尔(L.Carmichael)认为人格是一个人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麦柯迪(J.T.MacCurdy)认为人格是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个人特有倾向的整合。这种定义比总和式定义前进了一大步。

层次性定义,这种定义是把人格的各种属性(特征)看作是有组织的,并按一定层次结构排列,使人格特征层次分明,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s,1892)把自我(实际上是指人格)分为四个内在统一的层次:第一层是物质自我,包括人的身体、财产和朋友等;第二层是社会自我,即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第三层是精神自我,它的功能是把不同层次的自我统一起来,尽可能排除人格各部分之间的不协调;第四层是纯粹自我(纯我),即对自我进行反省的自我,也就是自我的自我。

适应性定义,这种定义的提出是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把人格看作是个体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独特适应方式。例如,肯普夫(E.J.Kempf)把人格定义为人在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的综合。这种定义着眼于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格的适应功能,是有意义的。但是,它把人格局限于适应(甚至局限于社会适应)是不全面的。人不仅能适应环境,并且能改造环境。这种定义着重于人格的功能,没有指出人格的内在特性和本质。

区别性定义,这种定义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特性。例如,舍恩(M.Schoen)认为人格是习惯、倾向和情操有组织的系统、起作用的整体或同一体,而这些习惯、倾向和情操是区别一群人中任何一个成员不同于其他成员的特征。人格具有独特性,但不等同于个体差异。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的定义:人格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又称个性……较为综合的界说可称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的定义:人格(个性)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心理学研究人格(个性)的心理特性(能力、性格等)的实质和规律。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人格”一词含义很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义,即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是每个人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或特性)的有机结合……

《心理学百科全书》(艾森克等人主编)中的定义:在定义方面,仍然很少有一致的看法……人格与一个人动机倾向的稳固组织有关……通常主要指情感——意动的特质。

郑雪认为,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的基本特征

(1)人格的整体性:人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人格不是指单一的人格特质,也不是指许多孤立的人格特质的堆积,而是指个人身心方面许多特质的有机整合。后来人格研究中引进了结构的概念和系统论的观点,开始把人格看成完整的构成物。人格具有整体性。

(2)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塑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形象地说明了人格的稳定性。但是,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具有可塑性。人格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又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变化。儿童的人格还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成年人的人格比较稳定,但自我调节对人格改变起重要作用。人格是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

(3)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格。由于人格结构多样,因此每个人的人格都有自己的特点。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许多人格心理学家都强调要研究人格的独特性。即使是同卵双生子,他们的人格也不会完全相同。因为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成熟和学习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些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都不可能完全相同。人格具有独特性,并不是说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毫无共同之处。人格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相同的方面(共同性),也包

括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方面(差异性);既包含人类、民族、阶级和阶层共同的人格特征,也包含每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人格特征。

(4)人格的社会性与生物性:墨子则重视环境的作用,用染丝作为例子来说明人性因受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他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研究表明,人格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制约,而且受社会因素的制约;人格形成和发展既有生物因素的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人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因素给人格发展提供可能性,社会因素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

三、人格的三种主要含义

(1)最广义的人格概念的外延比个性大:上述意义上的人格不仅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也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而个性只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不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

(2)广义的人格与个性同义,包括智力:人格与个性同义时,只包括个人在心理方面的特质,不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人格是一个整体,人格结构中包含智力,如果去掉智力,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人格。

(3)狭义的人格不包括智力:一些书籍中把“智力”和“人格”分列为两章。在量表的分类上,人格量表主要测量性格和气质等方面的特质。

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研究概况

一般认为,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Personality: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和1938年美国心理学家默里(H.Murray)的《人格研究》(Explorations in personality)的出版,标志着现代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一、中国人格心理学研究概况

人性论

性善论。孟子和董仲舒等人认为,人的本性天生有一定的“善端”,可以发展为善性。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端(端即起点)与本能相似,是与生俱来的。

性恶论。荀子等人认为,人的本性天生就是恶的。他指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

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等人认为,本性没有什么善良,也没有什么不善良,人性是中性的。

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世硕、宓子贱等人认为,本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这与告子等人的观点相近,倾向于把人性看成中性的。

有性善有性不善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有些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有些人的本性是不善良的。

善恶混论。扬雄等人认为,人性中既有善性又有恶性,是善与恶二者的混合。

人格类型

春秋战国时,孔子把人的性格分为“中行”、“狂者”和“狷者”三种。“狂者”进取,敢作敢为;“狷者”拘谨,什么事都不大肯干;“中行”介于二者之间,是“依中庸而行”的人,相当于中间型。孔子认为中行性格最好,既不过分进取,也不过分拘谨。他还把人的智力划分为“上智”、“中人”和“下愚”三种,这与我们把儿童分为“超常”、“中常”和“低常”相似。

《黄帝内经》是战国秦汉间一部以医学为主的科学百科全书,包括灵枢、素问两部分。《黄帝内经》认为,气质有先天的和后天的。其中的《灵枢·通天篇》通篇都是气质理论(卢长桂,1981)。它根据人体阴阳之气的比例,将人分为五种类型: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和阴阳和平之人五种类型。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按木、火、土、金、水将人分为五种类型,再根据五行各属的五音(宫、商、角、徵、羽)将每种类型划分为一个主型和四个亚型,共25种。

《尚书》中提了“九德”,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谦、刚而塞、强而义”。理想人格

(1)天人合一的主客观念;(2)奋发有为的积极态度;(3)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4)仁义礼智的完整道德;(5)谦虚逊让的美好德行;(6)诚信不欺的正直精神;(7)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8)自我节制的调控能力;(9)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10)与人和乐的积极情感;(11)与人和乐的待人态度;(12)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13)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14)刚柔并济的处事方法;(15)胜不骄、败不馁的正确态度;(16)趋时守中的处世原则;(17)革新创造的变革精神;(18)特立独行的完善人格。

人格评估

三国时的刘劭提出“八观”、“五视”,来评估人的人格特征。

“八观”:(1)观其夺救,以明间杂;(2)观其感变,以审常度;(3)观其志质,以知其名;(4)观其所由,以辨依似;(5)观其爱敬,以知通塞;(6)观其情机,以辨恕惑;(7)观其所短,知其所长;(8)观其聪明,以知所达。

“五视”实际上是观察一个人在某种条件下的行为表现,以评估其人格。刘劭指出:“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

三国时的诸葛亮提出了知人的七种方法(《将苑·知人性》):(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4)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四种人格学说

(1)“阴阳五行”气质类型个性说。《内经》中将人的气质划分并推演为25种。

(2)“习与性成”个性说。这种学说认为个性是在环境习染中逐渐形成的,例如孔子的“性近习远”说和荀子的“化性起伪”说。

(3)性品德个性说。古人将人格品质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4)“物情不齐”个性说。明代李贽指出:“夫天下至大也,万民至众也,物之不齐,又物之情也。”

现代中国人格心理学研究概况(P14)

二、西方人格心理学研究概况

人性论

苏格拉底(Socrates)开创了西方人本善的传统。他认为人的心灵先天就有,从本性上讲是善的,但本性上的善不是自发表现的,要通过一系列的启发、引导,才能变成现实的善。

柏拉图(Platon)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认为,人的本性就是灵魂,它是神创造的,不死的,并且先于万物和人的肉体。灵魂由理性、意志和欲望三部分组成。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批判了柏拉图的灵魂不朽论,认为一个人由灵魂和肉体两部分组成。其中,灵魂是“形式”,肉体是“质料”,形式决定质料。他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灵魂。灵魂中有理性与非理性两个部分。理性即智慧、理智,非理性即情感和欲望。理性应该控制非理性,这样人才具有德性。他将灵魂比作“蜡板”,认为人的本性应该是中性的,无所谓性善或性恶,只是由于后天在蜡板上的刻印不同,才有了善、恶之分。

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S.Freud)的人格结构模型早期提出潜意识系统和前意识系统(包括意识)两部人格结构模型,后来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结构模型。

勒温(K.Lewin)强调动机作用,把物理学中的场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心理学,倾向于在整个物理和社会关系中研究人类的行为。他用形式几何学的概念来解释人格组织,把人格结构描绘成一个直观的空间体系。见图(P16)人格的分层理论,霍夫曼(H.F.Hoffman)认为,人格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可以由下而上分为欲求、心灵和精神三个层次。(1)欲求层,人格结构的最深层次,它起满足生命最一般、最原始、最简单需要的作用。(2)心灵层,具有明显的人格,能选择特定对象,在一定层度上控制欲望和冲动,只是情感的工具,也叫情感层。(3)精神层,是意识、意志、理性思维、自我控制的层次,起补偿低层缺陷的作用。

罗特哈克(E.Rothacker)认为,人格结构可分为自我、人层和深部人格三个层次。(1)深部人格,位于人格底层,包含各种保存个体和延续种族的植物性、动物性机能以及本能、欲求、冲动、情绪等。它又分为生命层、植物层、动物层和情感层四个小层次。(2)人层,自我与深部人格层的中间桥梁,起补充自我、协助自我、控制深部人格的作用。(3)自我,人格结构的最上层,整个人格的中枢。它唤起觉知,决定对象,控制深部人格,并在集中注意、紧张意志、进行思考时发挥作用。

莱尔施(P.Lersch)认为,人格可以分为内部情感基础和上部构造两个相互联系的层次。(1)内部情感基础层,表现为欲求、冲动、心境、情绪等心理活动。(2)上部构造层,表现为思维、意志等存在于意识之只,受意识承担者自我推动和控制的体验;

气质理论

气质是广泛起作用的人格倾向,而不是具体的人格特质。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气质学说

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Empedokles)提出“四根”说,认为水、火、气、土四种原素是“万物之根”即万物的本原。

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将“四根”说发展为“四液”说(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粘液),罗马医生盖伦(C.Galen)将它简化成四种气质类型,即流行于今天的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康德和冯特的气质学说

德国哲学家康德(I.Kant)认为气质可以划分为感情的和行动的,每一种又进一步划分为(1)多血质的人是开朗的;(2)抑郁质的人是沉稳的;(3)胆汗质的人是热血的;(4)黏液质的人是冷血的。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以感情反应的强度和变化的快慢为基础,把气质划分为下列四种类型:(1)感情反应强而变化快的为胆汁质;(2)感情反应弱而变化快的为多血质;(3)感情反应强而变化慢的为抑郁质;(4)感情反应弱而变化慢的为粘液质。

气质的体型说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奇默(E.Kretschmer)把人的体格分成三种:肌肉发达的强壮型、高而瘦的瘦长型和矮而胖的矮胖型。他将人的气制质又分为黏着、分裂、躁郁三种。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W.H.Sheldon)把人的体型分为三种:内胚叶型——柔软、丰满、肥胖;中胚叶型——肌肉骨骼发达、坚实,体态呈长方形;外胚叶型——高大、细瘦、体质虚弱。

气质的血型说

日本学者能见正比古等人指出,血型的真正含义指人体的体质和气质类型。

日本学者古川竹二根据血型把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类:(1)A型,内向、保守、多疑、焦虑、富于感情,缺乏果断性,容易灰心丧气;(2)B型,外向、积极、善交际,感觉灵敏,轻诺言、寡信,好管闲事;(3)O型,胆大、好胜,喜欢指挥别人,自信,意志坚强,积极进取;(4)AB型,兼有A型和B型特征。

气质的激素说

伯曼等人用激素来解释气质,认为气质特点是由内分泌活动决定的。他根据人的某种内分泌腺是否特别发达,把人划分为六类:(1)甲状腺型 (2)脑垂体型 (3)肾上腺型号(4)副甲状腺型(5)胸腺型 (6)性腺型(P21) 近年来发现一种脑化学物质——内啡肽(endorphin),它能极大地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

活动特性的气质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巴斯和普洛明 1975 年出版了《人格发展的一种气质理论》,以反应活动的四种特性(活动性、情绪性、交际性和冲动性)为指标,划分出四种气质类型:(1)活动型、(2)情绪型、(3)交际型(4)冲动型(P22)托马斯和切斯的研究

他们提出了气质的九个维度:活动水平;节律性;主动或退缩;适应性;反应阈限;反应强度;情绪质量;分心程度;注意广度和持久性。并对这九个维度进一步研究,把儿童(主要是婴儿)划分为三种类型:易教养型、困难型、行动缓慢型。(P23)

巴斯和普洛明的研究

他们认为,研究气质应该研究一个人的经常性反应,而不是哪一个反应。

巴斯和普洛明最初(1975)区分出气质的四种一般倾向,后来减少至三种:情绪性、活动性和交际性。(P25)

当前动态(P25-27)

人格心理学是20世纪初在以德国为中心的性格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性格学研究探讨了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和罗马医生盖伦开创的气质类型学,努力使性格学系统化。

德国心理学家斯腾(W.L.Stern)反对传统的元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要研究的是整体的人,而不是各种单项机能。他首先提出了人格的概念。

奥尔波特1924年在哈佛大学开设了最早的人格心理学课程“人格:它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领域”,1937年出版了他的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

当前的人格心理学从认知心理学中吸取了大量的概念和方法,人格的认知研究迅速开展起来。凯利(G.A.Kelly)早已用认知结构来解释人格方面的个体差异。“近年来,人格心理学家用大量的认知人格变量来解释个体差异和人的信息加工内部过程。”(J.M.Burger,2000)米歇尔提出了社会认知论。班杜拉(A.Bandura)提出了社会认知论和自我效能理论。人格的稳定与变化、自我效能信念、人格的进化心理学、遗传和环境、寻求自我的意义、认知—情感系统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人格异常的认知基础和人格的文化差异,等等,是当代西方人格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点。

伯格(Burger,2008)认为,当前西方人格心理学研究有四个主题:

(1)成就,它包括成就需要、A型人格结构、大五人格模型中责任性、乐观主义、高自尊和低自尊等内容。

(2)人际关系,包括外向性和内向性、高社交焦虑和低社交焦虑、依恋类型、自我表露。

(3)幸福感,包括人格与快乐之间的关系、人格与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高自尊与低自尊、对待焦虑的策略。

(4)健康,包括A型行为的研究、控制点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Seligman)的大力倡导,美国产生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思潮,意指“正向的”、“实际而具有建设性的。”

塞利格曼(Seligman,2002)指出,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源于奥尔波特的特质论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他认为,心理学已经有多种治疗心理疾病的措施,但是精神病患者却增多了。他们主张研究心理生活中的积极因素,不能依靠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幸福。塞利格曼指出:消极心理学(pathology psychology)。但它背离了心理学存在的本意,难以实现心理学应有的价值和社会使命。

积极心理学家法勒(G.Faller,2001)指出:心理科学主要的使命有3项: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幸福;发现和培养具有非凡天才的人。

三、苏联和俄罗斯人格心理学研究概况

人格形成理论

人格的社会起源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人格是与高级心理机能同步发展起来的,与高级心理机能一样,起源于社会;

活动人格理论

列昂节夫发展了维果茨基的理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反映的产生、作用和结构,包括活动、意识和人格三个范畴。

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

彼得罗夫斯基在1970年前后提出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他认为,对人格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活动,而是活动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格发展要经历适应、个性化和整合三个阶段。

人格结构理论

希尔巴科夫提出了人格的四个系统:第一个系统是感觉、知觉、组织动力系统;第二个系统包括知识、技能、智力、气质和态度几种比较稳定的心理构成物;第三个系统包括能力、性格、独立性和倾向性;第四个系统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包括集体主义、乐观主义、人道主义和爱劳动等。

柏果斯洛夫斯基等人认为,人格包括:

(1)人格倾向性,包括兴趣、爱好、志向、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体系。

(2)能力系统,是保证人活动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

(3)性格系统,性格是复杂的构成物,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生活。

(4)自我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机制。

洛莫夫认为,人格问题是最重要又是最因难的问题。包若维奇等人提出了动机圈(motivational sphere)理论,认为人格是一种以动机—需要为核心、周围排列着各种各样人格特征、等级化的完整结构。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P30)

气质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的关系较为直接和密切,是气质的主要生理基础。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和抑制两个过程。这两种过程有三个基本特性: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神经活动过程的平衡性;神经活动的灵活性。神经活动过程三个基本特性的独特组合,形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基本类型:强而不平衡(兴奋型);强、平衡而灵活(活泼型);强、平衡而不灵活(安静型);弱(抑制型)。兴奋型相当于胆汁质,活泼型相当于多血质,安静型相当于粘液质,抑郁质相当于抑郁质。

第三节、学习和研究人格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

研究人格心理学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证据,学习人格心理学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建立。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加强对人的心理活动整体的认识,有助于克服心理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倾向,克服心理学中的机能主义和元素主义的影响,人格心理学在心理科学在心理科学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有助于普通心理学的丰富和发展,建立日益完备的体系。遗传、环境和人的积极性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三个因素。

实践意义

1.在教育方面,学习人格心理学有助于因材施教,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

2.在管理方面,学习人格心理学有助于合理使用人才,知人善任。

3.在职业选择方面,学习人格心理学有助于选择与自己人格类型相符合的工作,激发起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在文艺方面,学习人格心理学有助于抓住人物的人格特征,形象地塑造出典型人物,将一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人物展现在读者或观众面前。

5.人格心理学与医学关系十分密切。欧洲临床医学的发展促进了人格结构和类型的研究,催眠与神经症的早期研究,孕育了精神分析等人格理论。

6.随着社会迅速发展,人们对心理咨询的需要日益增加,在我国各医疗单位和大学开展了心理咨询工作,建立了许多心理咨询门诊部和心理咨询工作室。

第二章精神分析理论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第一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P38)

一、人格动力

生的本能在于追求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续,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包括饥、渴、性等本能。

死的本能体现为恨和破坏的力量。它可以向内,表现为自责、自罚和自杀等动机,也可以向外,表现为恨、攻击、破坏和征服别人等动机。

二、人格结构

人格两部结构模型

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意识包括正意识到的那部分人格,前意识包括容易带入意识的那部分人格,潜意识包含不容易带入意识的那部分人格。他认为,人格中有两大系统:一个是潜意识系统,另一个是前意识系统(包括意识)。其中,前意识起稽查作用。

人格三部结构模型

弗洛伊德提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部结构模型。

本我及其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动机系统。自我代表人心理的理智部分,是一个认知系统。超我是内化了的儿童的价值观念。

本我是与直接需要的满足有关的人格部分,主要由潜意识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组成。性本能通称为力比多,本我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核心是满足个人当前的需要。

自我是协调本我和超我的需要,同时考虑外部现实性的人格部分。自我与本我不同,考虑现实状况,遵循现实原则行事。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主要的系统,是本我、超我和外在环境的中介。它的主要功是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以维持个体的生存、调节本我的原始需要,以符合环境条件、抑制不能为超我所接受的冲动、调节和解决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

超我是代表社会价值的人格部分,合并了社会的价值观和标准。超我包括良心和理想自我两个部分。超我的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的活动,是本我和自我的监督者。

主要功能:(1)抑制本我不为社会要求所容的各种行动,特别是性欲和攻击性;(2)诱导自我,用合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级的现实目标;(3)使个人向理想努力,以完善人格。

本我是生理成分,自我是心理成分,超我是社会成分。

三、人格发展阶段

人格发展也是争议最大的主题之一。弗洛伊德十分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0至5、6岁,人格基本模式大致形成,保持终生几乎无大的变化,因此追根溯源就是其童年生活中找原因。

(一)口唇期0-18个月儿童以口、唇、舌为主要性敏感区,如果这一区域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可能形成一种紧张和不信任的人格特征,过度满足形成一种依赖和纠缠别人的人格特征。

(二)肛门期18-36个月以肛门为敏感区。这个时期的关键是便溺规矩训练,如果训练过严,儿童在情绪上受到威胁,感到恐惧,会影响其人格发展,可能会表现出冷酷无情、暴躁、好破坏等人格特征。

(三)性器期3-6岁最重要的心理性欲阶段,以外生殖器为主要敏感区。在这个时期,有性别之分,并对自己的性器官感兴趣。一方面模仿父母中的同性别者,另一方面又以父母中的异性为“性恋”对象。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如果顺利解决,对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使儿童获得男性或女性的行为风格,而且可以把父母亲的道德观念、社会态度内化为儿童自己的东西,使之形成超我。

(四)潜伏期6岁-12岁解决好双情结之后,儿童进入潜伏期。其力比多冲突处于暂时的潜伏状态,性感处于低潮,

性兴趣被其他兴趣,如知识学习、文体活动等所取代,人格中的自我和超我部分获得较大发展,表现为男女儿童之间关系疏远,几乎不发生任何联系,活动时男女分组。

(五)生殖期12-20岁以上阶段主要有一种“自恋”性质的冲动,性的满足源于自己身体感受的刺激和对自己性器官的抚弄。青春期之后,性器官成熟开始对异性发生兴趣,从“自恋”转入“异性恋”。异性恋一旦形成会持续人的一生。从这个时期开始,儿童开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成为社会中的独立成员,建立自己的生活。

每一阶段均有其特点和特殊问题,阶段之间的先后顺序是固定的,这种固定的发展顺序是由成熟过程决定的。从低级阶段到较高级阶段,其首要条件是顺利解决前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冲突,不至于发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可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滞或固着;而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使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或受挫时,他很有可能倒退到较早阶段。固着和倒退是互补的,固着停滞越严重,就越容易产生倒退。

四、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评价(P45)

第二节、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一、追求优越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和人格理论的核心。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生下来都存在着身心缺陷,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而产生补偿这种缺陷的要求,而且补偿往往是超额的,即不仅补偿缺陷,还发展为优点,追求优越。

他认为人格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人生而具有一种把人格统一于某个总目标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称为追求优越。优越感包含完美的发展、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

阿德勒认为,人生的主导动机就是追求优越,而自卑感是推动个人获取成就的主要动力。一个人越是自卑,追求优越感的要求就越强烈。认为儿童教育和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为人提出目标定向,要求人们不断追求优越。晚年把追求个人优越更改为追求一种优越和完美的社会。

二、自卑和补偿

阿德勒认为,个体追求优越的欲望来自于人的自卑。他早期强调自卑感源于生理缺陷或功能不足,他指出,人的器官特别容易患病,不能得到发展,或较其他器官低劣。这种缺陷或低劣阻碍了个人作用的正常发挥,这必须通过补偿加以解决,补偿可以发展机能不足的器官。他认为,自卑感是人所共有的,没有自卑感,就不会有补偿。自卑感是个体的激励因素,对个人、社会都有利,能导致人格的改善。但是过度的自卑会使个体产生自卑情结,体验无助感,心灰意懒,起不到激励个体行动的效果。

三、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是每一个人追求优越的独特方式。它是一个人在早期的生活道路上形成和固定下来的行为模式,是战胜自卑和追求优越的工具。分为健全的和错误的生活风格。

健全的生活风格使人趋向完美,有利于促进社会目标的实现,使个体与他人和睦共处。

错误的生活风格与社会目标相违背,是建立在自私自利基础之上的,不包括社会兴趣。

阿德勒认为,错误的生活风格在童年期与健康的生活风格同时形成。形成错误生活风格的条件:(1)忽视;(2)溺爱;(3)生理自卑。

认为,了解一个人,首先应了解其生活风格,理解了个体的生活风格就是理解了他的独特自我。

四、社会兴趣

社会兴趣是指对社会怀有积极的看法,并且对为社会做贡献怀有强烈的兴趣。

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全人类和谐生活、相互友好、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需要。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往往有浓厚的社会兴趣。阿德勒强调指出,社会兴趣是个人对自卑感的一种最根本补偿,因为它使每一个人更好地为社会贡献力量,在为社会服务的工作中感到自己的价值。所有失败者-神经症、精神病、罪犯、酗酒者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是阿德勒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能否获得充分发展的社会兴趣,主要取决于母亲,母子相互作用的性质决定儿童社会兴趣发展的情况。

缺乏社会兴趣儿童会产生优越情绪和自卑情绪,前者完全追求个人优越而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后者由于过分自卑而灰心丧气甚至陷入神经症之中。

他根据个人的社会兴趣程度,将人分为四种类型:统治-支配型、索取-依赖型、逃避型和社会利益型。

五、创造性自我

在西方心理学史上,阿德勒是第一个提出人类行为不完全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人格心理学家。他认为,个体并不是受环境和遗传因素影响的简单、消极的接受者,遗传和环境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和客观条件,每个人都有机

会创造性地选择适合自己心理发展的生活方式。为此,提出了创造性自我的概念。创造性自我是一种个人的主观系统,是塑造人格的一种有意识的主动力量。正是创造性自我使人按自己选定的方式建立起独特的生活风格。比如,某些有生理自卑的人经过补偿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而有的人却形成自卑情绪,一事无成,其差别在于选择。

六、出生顺序(P52)

出生顺序阿德勒是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

家里头生孩子在人格不同于中间出生的孩子,中间的孩子又不同于末生的孩子。长子一出生就会受到父母的过度注意,因此受到溺爱。因为是第一个孩子,父母没有经验,不会错过向任何一个朋友和家人介绍家庭新成员的机会。然而,这种溺爱的时间不会持续很长,随着第二个孩子的出生,头生儿童被“废黜”了。他必须和新的家庭成员分享父母的关爱。头生儿童的自卑感大多比较强烈。他说,在头生儿童中,我们常常发现“问题儿童、神经病患者、罪犯、酒鬼和性反常者”。阿德勒对中间儿童评价积极,认为次子最幸福,因为父母一般不会给予他们过多的溺爱,他们往往有强烈的追求优越的欲望,会努力超越哥哥或姐姐,他们雄心勃勃,有远大的抱负。末子在儿童期受到家庭成员的溺爱,始终被看作“婴儿”,从而缺乏创造力,有强烈的自卑感,觉得周围的人都比他强大。

出生顺序对儿童人格发展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儿童的人格发展非常复杂,受许多变量的影响,仅仅用出生顺序来解释人格发展是不全面的。

七、对阿德勒人格理论的评价(P53)

第三节、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是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

一、人格结构(P56)

荣格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结构,并把它称为精神。

荣格认为人格包括一切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及行为,它有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三个层次分明、相互作用的结构组成。

意识是人格中唯一能够被个体觉知的那部分,它伴随着生命的诞生而出现,随着感觉、直觉、思维和情感这四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荣格还发现,人的意识发展过程就是人的“个性化”过程,它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其目的旨在最大限度地认识自己或意识到“自我”。自我是意识的核心,由各种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

自我与弗洛伊德的自我很相似,自我是一位“警卫员”,凡是心理活动,都要经过其选择、认可、才能进入意识。对心理材料的选择和淘汰,就保证了人格的同一性和连续性,保证自身不断充实、完善和更新。

自我对心理材料进行选择的条件有:个体占主导地位的心理机能、个体焦虑状态、个体的个性化程度、刺激物引起个体体验的强度。

潜意识包括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

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包括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及被压抑的经验”。

由于它是发生在个体身上的,并是指和个体的经验相联系的心理内容,因此被称作个体潜意识。

荣格认为个体潜意识的内部大部分是情结,它是一组具有情绪色彩的观念。当我们说某人有某种情结时,如自卑情结、焦虑情结、性的情结、钱的情结等,是说其人格被某种“心理问题”强烈地占据着,使其沉醉于某些事情而无法自拔,似乎有一种“瘾”,不能考虑其他问题。研究表明,情结占用了大量的心理能,起着干扰个体正常活动的作用,妨碍心理的正常发展。

集体潜意识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物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代只增加极少的变异,这些经验从来没有在意识中出现过,处于人格的最底层。

荣格是从浩瀚的文献资料和对原始部落的考察中来收集潜意识信息的,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它是一种本能的模型,其他各种存在都根据这种原型而成形,所有原型的集合就构成了集体潜意识。是以特定方式对外界进行反应的潜在性。如新生儿对母亲的依恋。

人格面具位于人格的最外层,指人在公共场所的外在表现。其目的在于表现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的认可。它能使人在社会中获益,但过分关注人格面具则必然要牺牲人格结构中的其他组成部分,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阿尼玛是男性人格中的女性成分(使男性具有女性特征;提供男女之间交往的模式);阿尼姆斯指女性人格中的男性成分。它们是远祖遗传下来的原型,保证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理解、协调和交往,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

阴影是人格中最隐蔽最深奥的部分,即黑暗自我,与弗洛伊德的本我类似。

是从我们的动物祖先那里遗传下来的所有本能。荣格认为,阴影可能是一切原型中最强大,也是最危险的,是人身上最好和最坏东西的发源地。

自性是集体潜意识的核心,(自我仅仅是意识领域的核心,而自性则是整个身心的主体,包括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是一个核心原型,将所有原型都吸引在周围,使人格处于和谐状态,成为一个统一体,其作用是协调人格的各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即自我实现。

二、人格发展阶段

童年期(从出生到青春期):人格认为这一段应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指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儿童不具备意识的自我,精神活动受本能支配,即使有意识,但其意识结构不完整。他的一切活动几乎完全依赖父母。到了后期,由于记忆的延伸和个性化的作用,他的意识自我逐渐形成,儿童开始用第一人称“我”来称呼自己,并且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青年期(青春期到40岁左右):是“人格诞生”时期,因为人们要面临人生道路的各种问题,如事业、婚姻、学习等。在这些问题面前,人们或许会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而导致精神失调或自卑感;或许会停留或固守于一种儿童的原型,而不愿意变得成熟。

中年期(从40岁左右开始):这是荣格最为关注的时期,认为是生命中最关键的时期。许多中年人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显赫的成就,在社会上获得了令人羡慕的地位,有了美满的家庭,但他们感到人生仿佛失去了意义,心灵变得空虚而苦闷。荣格认为这是在人生的外部目标获得之后所出现的一种心灵的真空,称之为中年期的心理危机。

老年期老年人和儿童一样,喜欢沉浸在潜意识中。他们喜欢回忆过去,更愿意考虑来世生活问题。在此荣格承认人死后的生命依然存在,认为这是人格个性化过程的另一个时期,并在来世中获得自我实现。

三、人格类型

一般态度类型:荣格认为,凡是来自本能的力量均可称为力比多,既可以是性方面的,也可以是非性方面的。他根据力比多流动的方向划分人格类型:力比多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的人是外向型的;而倾向于内部环境的人是内向型的。

外向型和内向型是个体在反应特定情境时的两种态度或方式。他认为,没有纯粹内向型或外向型的人,实际生活中,大多数都是二者兼有,只是某一方面相对占优势。

机能类型:除两种态度类型划分外,荣格还提出了四种功能类型,即感觉、直觉、思维和情感。感觉是一个人确定事物存在与否,但不指明那是什么事物;直觉是对过去或将来事物的预感,它们是一对相互对立的功能,因无理性参与,称非理性功能。思维是用来评价事物的正确与否,情感是判断和确定事物的价值是否可以接受。相互对立的功能,人们用其来判断和评价称之为理性功能。

八种人格类型

1、外向思维型: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外向的,又是偏向思维的。他们的思维以客观资料为依据,思维过程由外界信息激发。外向思维型的人情感压抑,缺乏鲜明的个性,甚至会表现出冷淡、傲慢等人格特点。

2、外向情感型: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外向的,又是偏向情感的。他们的情感符合客观情境和一般价值。外向情感型的人思维压抑,情感外露,爱好交际,寻求与外界和谐。

3、外向感觉型: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外向的,又是偏向感觉的。他们头脑清醒,倾向于积累外部世界的经验,对事物并不过分追根究底。他们寻求享乐,追求刺激,一般情感浅薄,直觉是压抑的。

4、外向直觉型: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外向的,又是偏向直觉的。他们力图从客观世界中发现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并不断寻求新的可能性。外向直觉型的人可以成为新事物的发起人,但经常不能坚持到底。

5、内向思维型: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内向的,又是偏向思维的。他们除了思考外界信息外,还思考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对思想观念本身感兴趣,并收集外部世界的事实来验证自己的思想。这种类型的人具有情感压抑、冷漠、沉溺于玄想、固执、刚愎、骄傲等人格特点。

6、内向情感型: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内向的,又是偏向情感的。他们的情感由内在主观因素激发。内向情感型的人思维压抑,情感深藏在内心,沉默,力图保持隐蔽状态,气质常常是忧郁的。

7、内向感觉型: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内向的,又是偏向感觉的。他们远离外部客观世界,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主观感觉世界中。这类人知觉深受自己心理状态的影响,似乎是从自己的心灵深处产生出来的。他们艺术性强,直觉压抑。

8、内向直觉型: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内向的,又是偏向直觉的。他们力图从精神现象中发现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不关心外界事物,脱离实际,善于幻想,观点新颖,但有点稀奇古怪。

四、万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

是常用的一种主要测量被试属于哪个类型。把人划分为四个维度,即内向-外向、感觉-直觉、思维-情绪和判断-知觉。

五、对荣格人格理论的评价

1、扩大了对力比多概念的,摆脱了弗洛伊德狭窄的、以性为核心的精神分析学。

2、第一次提出了自我实现这概念。

3、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扩大了弗洛伊德潜意识概念。

4、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原创性的理论。

第四节、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

本我是包含力比多的各种强烈欲望的总和,代表种系进化过程中的剩余沉淀物,只能使人沦为动物,人必须加以克服,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超我是体现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心理过程,由个人经验和对他最有影响的人的观念和态度共同组成。

自我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一种独立的力量,不再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自我具有自己的特征、需要和动机,不仅保证个人适应环境,健康成长,而且是自我意识和同一性的源泉。健康自我以八种美德(希望、自我控制和意志、方向和目的、能力、忠诚、爱、关心、明智)为特征,可以称为创造性自我,能够创造性地解决人生发展中每一阶段产生的问题。

他把自我看作是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着人的意识活动,是可以加以控制的。自我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并且能把进化过程中的两种力量(人的内部力量与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引导心理性欲向合理方向发展,决定着个人的命运。埃里克森赋予自我许多积极的特性,诸如信任、独立、自主、创造等,这些特性是弗洛伊德从未提到的。(P70)

在哈特曼自我具有适应功能思想的基础上,埃里克森对自我提出了几点具体看法:

(1)自我并不受本我制约,在个体出生后就开始迅速地独立发展;

(2)自我是一个自主、有力量的实体,有自己的重要功能;

(3)自我与本能的冲突无关,朝向认识和适应环境的目标;

(4)自我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既有适应功能也有防御功能。

二、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P71)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在人的一生中不断发展,人从出生到死亡一共经历八个阶段,前五个阶段在时间上与弗洛伊德的划分一致,后三个阶段是他独创的。

认为这八个阶段的先后顺序不变,普遍存在于不同文化中,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但每一个阶段能否顺利地度过,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在不同文化的社会中,各个阶段出现的时间不尽一致。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他所谓的危机不是指一种灾难性的威胁,而是指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危机积极解决,会增强自我的力量,人格就得到健全的发展,有利于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反之,危机得不到解决,就会削弱自我的力量,使人格不健全,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前一阶段中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会增大后一阶段危机解决的可能性。埃里克森不强调性本能,而是把重点放在个体的社会经验上,他的阶段论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而区别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论。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婴儿期)希望品质: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软弱,非常需要成人的照料,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大。如果父母能够爱抚儿童,并且悉心地照料他们,满足其需要,就能够使婴儿对周围的人产生一种基本信任感,感到世界是美好的,人是可靠的,反之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以后的一生中都会对他人表现出疏远和退缩,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别人。

(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学步期)意志品质:这个阶段儿童学会了走、爬、推、拉和说话、把握、放开等,也就是说儿童现在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因而使儿童介入自己愿意和父母愿意两者相互冲突的危机中。这就要求父母对儿童的养育,一方面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儿童的行为要有一定的限制和控制;另一方面又要给儿童一定的自由,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主性。得以积极解决会形成良好的自控和坚强意志品质,反之易形成感到羞怯,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疑虑。

(3)主动对内疚(4-6岁儿童早期)目的品质: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主动性,这是他们形成主动性的关键时期。如果父母肯定和鼓励儿童的主动行为,儿童就会获得主动性;反之父母经常讥笑和限制,就会缺乏主动性并且感到内疚。如果危机得以解决,主动超过内疚,就会形成有方向和有目的的品质;反之消极对待,就会形成自卑感。

(4)勤奋对自卑(6-11岁小学期)能力品质:这个阶段儿童大多数都在上小学,学习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最

重要的是体验用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儿童如果体验成功就会产生勤奋感和对自己力量和能力的信任感,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感,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如果得以解决则会形成有能力的品质,如果消极对待,就会导致无能感。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青少年期)忠诚品质:需要思考掌握的自己和社会的信息,为自己确定生活策略。如果危机得以顺利解决,儿童就会获得积极的自我同一性,形成忠诚的品质。它对发展儿童健康的人格十分重要,它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反之不能获得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乱或消极同一性。角色混乱是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无法发现自己,不能回答我是谁的问题,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消极同一性是指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这类青年,社会不予承认,成为社会反对和不能容纳的危险角色。

(6)亲密对孤独(20-24岁成年早期)爱的品质:埃里克森指出,只有建立了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人才敢与他人建立亲爱的爱的关系,因为他要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在一起,其中包含着让步和牺牲,反之产生孤独感。如果得以积极解决,就会形成爱的品质,反之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7)繁殖对停滞(25-65岁成年期)关心品质:成年人已经建立家庭和自己的事业,有的人已成为父母。如果形成了积极的自我同一性,成人会通过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丰富自己的生活,感到生活的乐趣。也有些父母,很少小教育孩子中获得快乐,而是感到厌烦,对生活不满。如果危机得以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品质,反之就会导致自私自利。

(8)自我整合对绝望(65岁开始到死亡成年晚期)明智品质:一生的主要工作差不多都已经完成,容易回忆往事。以上七个阶段都能顺利度过的人,具有充实、幸福的生活和对社会有所贡献,他们有充实感和完善感,怀着充实的感情向人间告别。他们不怕死亡,在回忆过去的一生时,自我是整合的。而过去生活有过挫折的人,回忆时常体验到失望,因为其生活的主要生活目标尚未达到,再开始已经太晚了,他们不愿匆匆离去,对死亡没有死亡准备。如果得以解决,形成智慧的品质,反之就会有失望和毫无意义感。

三、对埃里克森人格理论的评价:①与弗洛伊德不同,他把重点从本能劲力的潜意识方面转向了自我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意识方面。②提出了相对完整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③对现代人格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都有重大影响。

第五节、霍妮的基本焦虑理论

霍妮关于自我划分:真实自我、理想自我、现实自我。

一、基本焦虑

神经症与基本焦虑(P80)

霍妮把人的神经症分为情景性的和人格性的两种。前者仅仅是人对特定的困难情景暂时缺乏适应能力,但未表现出病态的人格,可以很快治愈,如考试焦虑;而后者是由人格的变态引起的,属病态。霍妮十分重视焦虑对于神经症的作用,她把焦虑看作是神经症的动力根源。

她把焦虑分成两类,一是显性焦虑,是对显在危险的反应;二是基本焦虑,是对潜在危险的反应。前者产生情景性神经症,后者引起人格性神经症。

霍妮把神经症看作是人际关系失调所引发的,尤其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人在儿童期都会有需要,比如安全需要,如果父母对子女是慈爱和温暖的,儿童的安全需要就会得到满足,其人格就会正常发展,相反,如果父母是冷淡、憎恨甚至敌意的,儿童的安全需要就得不到满足,就会对父母产生敌意,但儿童无能力反抗父母,所以只有被压抑,基本敌意的压抑导致了基本焦虑,而导致神经症。基本焦虑是滋生神经症的肥沃土壤。

基本焦虑的控制策略

为了减轻基本焦虑,个体会形成一些防御性策略,这些策略是一些潜意识的驱动力量,霍妮称之为神经症倾向或神经症需要,并列举了诸如赞美的需要、权力的需要、完美无瑕的需要等等。霍妮认为正常人也有这些需要,但与神经症患者不同的是,正常人的这些需要可以随现实条件的改变而灵活变动,而且各种需要间不易产生冲突,因而能比较好地获得满足;而神经症患者往往执迷于其中一个需要,而且满足这一需要的方法也是脱离实际,强度不一,并在运用上不加选择,以至没有获得满足,反而产生高度的焦虑。

列举了防御性策略神经症需要10 种需要:

友爱和赞许的需要、求助于人生伴侣的需要、狭窄生活范围的需要、权力的需要、利用他人的需要、社会认可的需要、赞美的需要、志向和成就的需要、自我满足和独立的需要、完美无瑕的需要。

二、神经症人格类型

霍妮继承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动力学的观点,认为需要决定人格,神经症的需要决定神经症的人格。

她将10种神经症需要归结为四种神经症人格类型,后来又将其简化为三种。她认为,这是神经症患者为避免进一步焦虑而采用的三种交往方式。

(1)依从型:这种类型的人主要用接近人群来降低焦虑,对人采取跟随的态度。主要特征是甘于从属地位,总认为别人必自己强,认为如果自己依从了,别人就不会伤害自己。这种人虽然表面上接近人,并以寻求爱来控制基本焦虑,但根本上仍是敌视人,他们的友谊建立在被压抑的攻击性之上,是极其表面的;

(2)反抗型:主要用反对人群来降低焦虑,对人采取攻击的态度。霍妮认为,这种人以“外化”为特征,相信所有的人根本上都是敌意的,并且要将敌意表现出来,他们的反应是“先下手为强”。这种人表面上对人友好,彬彬有礼,但这仅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3)退避型:主要以脱离人的活动来降低焦虑,对人采取避开的态度。主要特征是:为逃避紧张关系而离群独居,与他人保持距离,不与他人发生感情上的联系。这种人认为,只要我退避三舍,就没有什么人能伤害我。

霍妮认为,正常人可以灵活使用不同方式,但神经症患者缺乏变通能力,往往只用一种方式去应付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常常因无法解决问题而陷入焦虑之中。

三、女性心理学观点(P82)

霍尼认为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本能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他所说的男女人格差异主要是社会因素造成的,不是与生俱来的。她不赞同弗洛伊德蔑视妇女的观点。弗洛伊德坚持女性发展的本质可以在“阴茎嫉妒”中找到,每一个女孩都希望成为男孩,她则用“子宫嫉妒”来反驳,但男人并不因此对自己不满。她认为是社会文化为妇女带来限制,而不是女人天生就处于劣势。在男女平等的社会中,没有理由认为妇女想变成男人,或男人想变成女人。

第六节、弗罗姆的社会人格论

一、人格概念

弗洛姆认为,人格由气质和性格共同组成,包含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全部心理特征,也是使人成为独一无二之个体的特征。气质是先天的、不变的。他认为,人的性格是稳定的,但为了适应社会,也是变化的。性格是人适应社会的基础。与之前学者强调家庭(所强调的文化和社会因素归结到家庭)不同,弗洛姆把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等结合起来,强调社会中大的切面对人格的影响。他是从社会发展的过程来考察现代人的性格形成的,试图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观点来考察人性。

他把性格分为两个部分:社会性格和个人性格。

社会性格是性格结构的核心,是同一文化群体中一切成员共有的心理,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基本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

个人性格是同一文化群体中各成员个体的性格,彼此之间有差异。人的性格主要由社会性格决定,在此基础上会表现出个体特点。

积极自由、逃避自由

根据弗洛姆的观点,现代民主的兴起使人类不再被禁锢于封建制度的壁垒,他们获得了自由感。然而正是这种极端的自由给人们造成祸害,如果人人高兴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么自由可以是可怕的。随着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个体性,我们也更加意识到所有我们不能控制的东西,并痛苦地面对我们的无能为力。他指出,我们对这种无能为力的反应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一种表现出来:要么逃避自由,要么崇尚“积极的自由”。弗洛姆把喜欢自己并按自己的本性去行动的过程称为积极自由,认为自发性是达到积极自由,从而使自己的智力和情感得到表达的关键。逃避自由:(1)通过认同有力量的任务,攻击力量较弱的人来逃避焦虑;(2)破坏;(3)自动舒适装置:接受社会的规范,与别人一样行动,直到找到安全的职业和生活方式。放弃个体自我,成为自动装置的人,并认同其周围数千万的自动装置,不再孤独和焦虑。

二、人格类型

弗洛姆把西方社会中的人分为两大类型:生产倾向性和非生产倾向性(倾向性指一个人的普遍态度或观点)。前者是健康人格,后者是不健康的病态人格。他认为,病态人格是由不健康社会造成的。具有生产倾向性是人类发展的一种理想境界或目标,但任何社会中都没有人达到这一点。具有生产倾向性的人,会充分发挥潜能,成为创造者,对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生产倾向性的人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创造性的爱,纯正的爱是以创造性为基础的,因此称为创造性的爱。

(2)创造性思维:是由对客体的强烈兴趣和关心促成的。其特征是客观性,即个体对客体的尊重,对事物如实的了解。

(3)幸福感:具有生产倾向性的人是愉快的,是一个人在生活艺术中取得成功的证明,幸福是最伟大的成就。

(4)道德心:具有生产倾向性的人的道德心是自我的呼声,而不是外部代理人的声音。

非生产倾向性可以划分为下列四种类型:

(1)接受倾向性:没有生产或提供爱的能力,他们需要的东西完全要依赖别人。如中国独生子女的性格特点;

(2)剥削倾向性:依靠暴力、诡计等来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最极端的例子当属有偷窃癖的人;

(3)贮藏倾向性:通过贮藏东西而获得安全感,表现为极端吝啬,坚持不与别人分享财富,与他人疏远。

(4)市场倾向性:把自己当成商品,并把个人的价值当作交换价值的性格取向。竞争激烈、压力太大,大学生考证,迎合市场需要。

第三章人格特质论

人格特质论者提出三个共同观点:

(1)人格由个体的一组特质组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单位,决定个体的行为;

(2)人格特质在时间上是相对稳定的,并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

(3)了解人格特质,可以预测个体行为。

德雷格把人格特质论划分为两大类:统计性的和非统计性的。前者划分特质时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偏重于个体间相同特质量的差异,比较强调特质与特质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后者划分特质时用逻辑和语义分析的方法,偏重于个体各种特质质的不同,比较强调特质之间的独立性。

第一节、奥尔波特的特质心理学

一、人格概念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就是“一个真实的人”。后来补充:“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独有的行为思想。”他强调人格的确存在,并指出了人格的独特性和整合性,认为人格是一个心身系统,具有推动和引导个体行为的能力。

二、人格特质

奥尔波特把特质视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单位。1958年,他列举了10个人格的基本单元:①智能、②气质特点、③潜意识动机、④社会态度、⑤认知方式和图式(看世界的方式)、⑥兴趣价值、⑦表述特点、⑧语体特点、⑨病理倾向、⑩从因素分析获得的物质因子集。

他认为特质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除了能对刺激产生行为外,还能主动引起行为,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起来(即对不同的情景做出相同的反应),使反应具有一致性,即不同的刺激能导致相类似的行为。如一个具有害羞特质的人,对不同的情景会做出相类似的反应。反之,具有不同特质的人,即使对同一个刺激物,反应也会不同。

按照奥尔波特的观点,特质是概括的,不只是与少数的刺激或反应相联系,而是连接着许许多多的刺激和反应,使个体行为产生广泛的一致性,具有跨情景性和持久性。同时,他又指出特质具有焦点性,即它与现实的某些特殊场合相联系,只有在特殊的场合和人群中才会表现出来。

特质的特点:

(1)实际存在于个体内部,是个体内部的神经心理结构;

(2)是对习惯整合的结果;

(3)具有动力性,是行为的基础和原因,支撑、指引着人的行为;

(4)它的存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可以进行科学验证,从观察一个人多次重复的行为中证实;

(5)彼此之间并非完全独立,两者之间的区分没有严格界线;

(6)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

(7)既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是独立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8)行为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能证明该特质不存在。

特质的分类:

(1)共同特质:同一文化形态下群体都具有的特质。它是在共同生活方式下形成的,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每一种共同特质都是一种概括化的性格倾向。又分为表现特质与态度特质。前者是在支配适应行动的动机系统中使行动具有一定的特征,包括支配-顺从、扩张-退缩、坚持-动摇。后者是指对特定情景的适应行为中具有的对己、对人和对价值的态度。包括外向-内向、自信-自卑等等。

(2)个人特质:为个人所独有,代表个人的性格倾向(改名)。世界上没有两个具有相同个人特质的人,只有个

人特质才能代表个人。按照个人特质对人格的影响和意义,将其划分为三个重叠和交叉的层次。首要特质:是个人最重要的特质,代表整个人格,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往往只有一个。核心特质:指最能说明一个人人格的特质,是人格的“构件”。一个人的人格由几个彼此相联系的核心特质组成,核心特质虽不如首要特质那样对行为起支配作用,但也是行为的决定因素。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中心特质。次要特质:是个人无足轻重的特质,只在特定场合下表现,不是人格的决定因素。

三、机能自主

机能自主出可译为“机能独立”,全称是“动机的机能自主”。

这是关于动机的一种独特看法。奥尔波特认为,一个成人现在从事这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行动的原因,即过去的动机与现在的动机没有机能上的联系。一个人今天的动机机能是自主的,它独立于过去。但当它变为统我的一部分时,动机本身就自行其是,再不受外在的鼓励或奖赏了。奥尔波特指出,

理想的动机理论必须具备下列四个要求:

(1)动机必须是现实的;(2)几种动机同时存在;(3)认知过程重要;(4)个人动机模式独特。

持续的机能自主:它是指个人盲目从事的重复性活动,并且这些活动曾一度为实现某个目的起过作用,但现在已不再发生作用了。这种活动的发生独立于奖赏和过去经验之外,是一些没有太大意义的低水准的活动。

自我统一的机能自主:它包括个人的兴趣、价值观、目标、态度和情操等引起,但认为由机能自主的动机控制的行为,才是人类行为的特征。

四、统我

统我即“自我统一体”,意思是人格的不同部分具有延续性和组织性。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的各方面都是连续的,正在组织建构之中的,这就假定有一种发生作用的动因或力量。奥尔波特把其命名为统我——人格的组织者。也就是说,人格不是由一束彼此不相干的特质组成。

人格是特质的统一、一致和整合,成为一个全体。因此,假定一个最高统帅原则是合理的,这个统帅在奥尔波特体系中就是统我。即自我统一体,意思是人格的不同部分具有延续性和组织性。认为定义和测量“自我”是非常困难的,称自我是人格心理学家眼中“一个可怕的谜”。为了避免与其他心理学家使用的类似概念相混淆,他提出“统我”来代替“自我”。统我是人格统一的根源,是人格特质的统帅。

形成完善的统我,要经过以下八个阶段:

躯体的自我感觉(1岁)自我同一性感觉(2岁);自尊的感觉(3岁);自我扩张的感觉(4岁);自我意象的感觉(4-6岁);理性运用者的自我形成(6-12岁);追求统我的形成(12岁至青春期);作为理解者自我的形成(成年)。

五、健康人格(P98)

奥尔波特健康人格具有如下七个特点:

(1)自我意识广延:圈子大;

(2)人际关系融洽:关系亲密但无占有欲和妒忌心;

(3)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能忍受冲突和挫折,有良好的自我形象;

(4)具有现实的知觉:能准确客观地知觉周围现实;

(5)专注地投入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高水平胜任工作;

(6)现实的自我形象:正视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

(7)统一的人生观:统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将其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二节、卡特尔的特质心理学

一、特质概念

卡特尔认为,特质是人格结构的基本元素,是人格建筑的砖石。特质是一种心理结构,表现为相当持久和广泛的行为倾向。

指出,人格关系到机体与环境之间产生的所有行为,是可以从这些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东西,如果给予一定的条件,就可以从人格来预测行为,人格使我们能预测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卡特尔研究的核心目的,是发现究竟有多少不同的人格特质。他与奥尔波特在特质研究取材的来源上思路相同,即主要是从自然语言中搜集描述人格的词汇。

二、人格结构

卡特尔认为,人格中的各种特质并不是无关、松散地存在着,而是相互联系的。他在研究人格特质种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其人格结构。

(1)独特特质和共同特质独特特质:单个个体具有的特质;共同特质:人类所有成员共同具有的特质。与奥尔

波特不同,卡特尔重视共同特质的研究。

(2)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这是对人格心理学的重大贡献,这种划分得到心理学家的普遍认同,神话了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表面特质直接与环境相关,常常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根源特质隐藏在表面特质的后面,深藏于人格结构的内层,必须以表面特质为媒介,运用因素分析法才能发现。根源特质是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以及人格的基本因素,是“建造人格大厦的砖石”。

卡特尔认为,发现根源特质要通过多种资料,研究人格时,他使用了三种有关人类行为的资料:

生活记录材料(L-data):由实际生活中获得,日常情境中的记录和事件就是可贵的人格材料。如学校中的分数记录、社会活动的情况、品格的评语等。

问卷材料(Q-data):依赖被试者本人的自省报告。对问卷的回答可能代表被试者本人真实的情况,也可能通过某些问题来测定自我隐蔽和假装的特点。卡特尔认为客观测验材料是最为有用的,是测定根源特质的王牌,这些客观测验代表了情境的缩样;而被试者的行为反应就是他日常行为的微型,但是本人并不知道这些行为与正在测定其人格特点之间的关系。

客观测验材料(OT-data):用被试者在进行心理实验测验时所表现的反应,对这种结果也要进行因素分析。例如,动作反应时间、注意广度等。

(3)体质特质和环境形成特质卡特尔认为,在根源特质中,有些特质是遗传决定的,称为体质特质;有些特质是环境决定的,称为环境形成特质。

(4)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动力特质

能力特质决定一个人如何有效完成某一任务,是人格的认知表现,智力是最重要的能力特质。卡特尔运用多因素分析法,发现了两类一般因素(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和三种较小因素(视觉能力、记忆检索和作业速度)。

流体智力主要是先天的,能够适应不同的材料,并且与过去经验无关。它比晶体智力更多地来自遗传,代表一个人的基本生物学潜能,指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是获得新概念和在新环境中显示一般“智慧”与适应性的能力。因此,相对来说,它不依赖教育。如知觉的整合能力、瞬时记忆、反应速度和思维的敏捷性等。

晶体智力大部分是从学校学到的,代表过去应用流体智力的结果以及学校教育的数量和深度,一般在词汇和计算能力测验中表现出来。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者是相关的,个体的接受能力取决于流体智力的水平,个体的学识则是流体智力与学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晶体智力的标志。通常,两种智力协同活动,流体智力是晶体智力的基础。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有不同的发展曲线,在个体生命的全过程中经历着不同的发展过程。从出生到15岁,两种智力同样加速增长,15岁以后,两条曲线开始分开,晶体智力曲线几乎没有多大变化或只稍许上升,流体智力曲线则继续上升后急剧下降。

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明确目标后如何行动,反映一个人一般的“风格与节奏”,决定一个人的行动是温和的还是暴躁的,决定一个人的情绪色彩,是人格的情绪表现。

动力特质促使人朝着某个目标行动,是人格的动机因素。卡特尔将动力特质又区分为本能特质与习得特质。

所谓本能特质又称“尔格”,(实际就是本能,避免滥用)是与生俱来的生物性内驱力、行为能量的基本来源,也是一种以特定方式朝向目标的内在反应倾向。

本能特质有四大特点:(1)使我们对某些事物更关心;(2)激发人对人某些事物的情绪反应;(3)指向目标;(4)导致某种行为完成。

习得特质又称“外能”,由环境塑造,是变化的,数量很多。不同文化形态下的人,习得特质是不同的。

三、人格发展(P110)

卡特尔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人格因素和情境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个体的反应是人格因素与情境因素的函数。可用特征方程式(Specification Equation)来表述为R=f(S, P)。

卡特尔认为,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由下述因素决定:本能特质、习得特质和情境中的暂时变量。情境中的暂时变量随时间和情境而变化。

卡特尔认为,人格因素使行为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一个人的状态和角色等情境中的暂时变量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人格既有稳定性的一面,又有变化的一面。

卡特尔不仅指出遗传和环境对个体人格的发展是重要的,而且还测定个体人格特质中遗传和环境因素所占的比例。整体人格估计2/3是由环境决定的,1/3是由遗传决定的。

第三节、艾森克的特质心理学

一、人格结构(P112)

艾森克反对把人格定义抽象化。他在《人格维度》中指出,“人格是生命体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的总和”,这种行为模式由遗传和环境决定,包括认知(智力)、意动(性格)、情感(气质)和躯体(体质)四个主要方面。艾森克把人格定义为行为模式的总和,并强调人格具有稳定持久的特性。他还分析了这种行为模式的几个重要方面。

智力是“先天的心理能力总和”。可以分为抽象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使手段适合目的的能力。

性格是根据调节的原则,抑制本能冲动持久的心理倾向。人类性格提供了一个连贯稳定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定向或自主力的基础。

气质奥尔波特认为,气质指个体与情绪有关的各种现象,包括对情绪刺激的敏感性、习惯的反应强度和速度以及主导心境的特性、心境的强度和变化等,这些个人情绪上的特点常随体质而定,因此主要起因于遗传。艾森克认为,奥尔波特的定义可以作为基础,但不同意这个定义中气质主要起因于遗传的说法,认为这是欠成熟的,缺乏令人信服的根据。

二、人格层次

艾森克研究人格层次,先把人格因素按等级排列,将人的行为分为类型、特质、习惯性反应和特殊性反应。

类型水平是在观察一些不同特质的相互关系基础上得出的,是观察到的特质的集合体。

特质水平是在观察一些不同习惯反应的相互关系基础上得到的,是观察到的个体行为倾向的集合体。

习惯性反应水平是在同样环境中可以再次发生的特定反应。

特殊性反应水平是个体在实验性试验时的反应或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反应,可能是个体特征,也可能不是个体特征。因素分析旨在发现最少的能描述和分类心理特征的独立因素或变量。艾森克提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因素:

(1)普遍因素,是所有实验共有的;

(2)群因素,是某些实验共有的,在另一些实验中并不出现;

(3)特殊因素,是在特殊情况下才出现的;

(4)误差因素,只有在某一偶然机会中才出现。

三、人格维度(P116)

艾森克强调三个人格基本维度是内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

(1)内外向外向的人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在人格上具有情绪冲动和难以控制、好交际、善社交、渴望刺激、粗心大意等特点,从外表看,似乎不大可靠。艾森克指出,典型的外向型人是开朗、冲动和非抑制的,有广泛的社会接触并经常参加群体活动。内向的人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人格上具有情绪稳定、好静、不爱社交等。从外表看,是一个略带悲观色彩而可靠的人。艾森克指出,内向型人安静、退缩、内省,不喜欢交往而喜欢读书。

(2)神经质又称“情绪性”。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的人情绪易变化,倾向于过度反应,体验到一种情绪后,不易恢复常态。情绪不稳定的人,表现出高焦虑、喜怒无常、容易激动。内外向和情绪性这两个维度已经得到了许多研究证实。艾森克以内外向为纬,情绪性为经,组织起他认为是基本的32种特质,并与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形成了为许多人格心理学家所赞同的人格二维模型。

(3)精神质又称倔强性,倔强固执、粗暴强横和铁石心肠,并非暗指精神病。研究表明,它存在于所有人身上,只是各人程度不同。如果精神质表现得很明显,个体容易行为异常。在该维度上高分的人往往自我中心、冲动、冷酷,具有攻击性,缺乏同情心;而低分的人则表现出温柔、善感等特点。

四、智力理论(P122)

1、艾森克将因素分析法和实验心理学方法结合起来研究智力,致力于研究方法的科学化,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和智力层次结构模型。

2、1953 年,他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三个维度分别是心理过程(推理、记忆、知觉)、材料(语词、数字、空间)和品质(质量、速度)。与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类似,具体对应为操作、内容和产物。

3、智力层次结构模型:(1)艾森克把G因素看作第一级。(2)把特质能力看作第二级。(3)第三级是与各种测验测定的内容相应的各种特殊能力的具体表现。

第四节、吉尔福特的特质心理学

一、人格与人格特质

1959年,吉尔福特指出,人格是各类特质的模式,人格特质是个体间有所不同的可辨认而持久的特性。

根据性质可以划分为七类(1)需要;(2)兴趣;(3)态度;(4)气质;(5)才能;(6)形态;(7)生理。

吉尔福特认为,人格特质是不能直观察的,只能根据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行为推而知之,并称这种行为为“特质指标”。特质必须具备下列四个条件:

(1)可以测量,一个人具有的某一特质的量称为特质位置。

(2)位置是变化的,但变化程度不同;

(3)不同特质具有不同的普遍性;

(4)不同特质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是不同的,有些特质的各指标之间相关系数较大,即关系比较密切。

二、人格的阶层式结构

人格结构中包括三种特质,形成一个阶层式结构。

(1)基倾,个体在少数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某种一致性行为倾向。

(2)基本特质,位于基倾之上,是人格结构的中间一层。每一个基本特质都是几种基倾的共同元素,因此涉及的范围比基倾广得多。

(3)类型,位于基本特质之上,是人格结构的最高层。类型是涉及范围极广的特质,由许多基本特质的共同元素组成,因此每个人可以同时具有几种类型。

吉尔福特认为,在人格的阶层式结构中,上层特质可以影响或决定下层特质。

三、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吉尔福特用因素分析法研究智力,否认G因素的存在,坚持智力的独立性。认为智力有很多因素构成,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和产物三个维度去考察。

操作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操作有六种:(1)认知,即发明、知道、理解;(2)录入信息;(3)保持信息;(4)发散思维,发散意味着一项给定的信息扩散而成多项信息,以答案的多元化为特征。(5)聚合思维,实际上是逻辑演绎能力,以答案一元化为特征。(6)评价,根据一定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内容信息材料的类型。(1)视觉,通过视觉器官获得具体信息;(2)听觉,通过听觉器官获得具体信息;(3)符号,主要指字母、数字等;(4)语义,指言语含义或概念;(5)行为,指交往的智力。

产物信息加工产生的结果。(1)单元,指字母、音节、单词、熟悉事物的图案和概念等。(2)类别,指一类单元,如名词,特种等。(3)关系,指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4)系统,指用逻辑方法组成的概念。(5)转换,指改变,包括对安排、组织和意义的修改。(6)蕴含,指从已知信息中知道某些信息。

每一小立方体代表一种智力因素。根据最近的研究,智力因素有:6×6×5=180种。

第五节、五因素模型

一、五因素模型概述

卡特尔提出16种基本人格特质,艾森克提出3个人格维度。到20世纪90年代,一些人格心理学家在主要的人格特质上达成共识。认为人格中存在五个主要的独立因素,称五因素模型。

(1)外向性(E):活力、热情。非常爱好交际、精力充沛、乐观、自信;

(2)宜人性(A):利他性、爱。乐于助人,可信赖和富有同情心。

(3)责任感(C):克制、拘谨。高分的人做事有计划、有条理并能持之以恒。

(4)开放性(O):独创性、思想开放。对新观念的自发接受、智力方面的好奇、活跃的想象力。如创新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容易得高分。

(5)神经质(N):消极情绪、神经过敏。那些经常感到悲伤、情绪容易波动的人在神经质测量上会得高分。二、五因素模型的证据(P130)

(一)跨文化的一致性一致性就是某种特质跨情境的持续性;

(二)等级评定的一致性自我等级评定与他人等级评定在五个因素上有相当大的一致性;

(三)稳定性研究稳定性就是某种特质跨时间的持续性。五大人格物质具有稳定性,特别是在30岁之后,很少变化。

三、五因素模型的应用({131)

通过五因素调查表,可以比较全面地评估一个人的人格特质,这有助于合理使用人才,选拔员工。

个体在五个特质上的得分,基本上反映了他的人格全貌。根据工作种类,可以全面考虑、综合分析,以便选择最适合该项工作的人,做到使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最佳匹配。

四、五因素模型研究的进展(P132)

1987年特莱根(A.Tellegen)和沃勒(N.G.Waller)建议将评价因素引入人格结构,首先提出大七人格模型,增加正价和负价。正价代表老练、机智、勤劳多产;负价代表心胸狭窄、自负和凶暴。阿什顿等人把与诚实有关的因素作为第六个因素。

三因素模型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提出了三因素模型(外向性、神经质、精神质),他根据这个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

五因素模型1996年韦克平和许燕,用自编的106个词汇的教师人格词表,通过师生的评价得到了五因素模型。

七因素模型王登峰教授等人提出了人格的七因素模型。

第六节、人格特质论的相关研究及对人格特质论的评价

一、情绪模式

积极情绪与消极情

研究者认为,情绪由两个维度组成,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两个维度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与积极应对与寻求社会支持呈正相关,消极情绪与回避呈正相关。

消极情绪与心理压力有关,得分高的人容易受各种情绪问题的困扰,健康问题多。

情绪强度指人们体验到某种情绪的力度或程度。这一维度既适合积极情绪,也适合消极情绪。处在这个维度一端的人对事物总是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处在另一端的人对事物总是表现出比较温和的情绪反应。

情绪表达指一个人情绪的外在表现,存在着比较稳定的个体差异。一端是情绪表达水平高的人,这些人善于表达情绪,“喜怒形于色”,所有的情绪都写在脸上。另一端是情绪表达水平低的人,这些人几乎没有明显的情绪表达。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富于情绪表达。个体的情绪表达能力对搞好人际关系有重要影响,善于表达的人,容易与对方沟通并化解难题,情绪表达也有益于心理健康。

二、特质与情绪(P137)

三、对人格特质论的评价(P139)

1、人格特质论具有一定的实验基础:人格特质论者用客观观察、问卷和测验等方法来研究;

2、特质论者缺乏对特质的理论探讨,缺乏统一的理论模型,也不能解释特质是什么;

3、五因素模型的出现,对人格心理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描述性分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格心理学中概念过多的混乱局面;

4、米歇尔批评特质论的特质“跨情境一致性”。

第四章行为学习论和认知论的人格理论

1、美国心理学家华生1912年正式提出行为主义主张,成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学派的创始人。

2、认知学派对人格的研究是从人的信息加工方式角度描述人类的行为模式。

3、1967年,纽威尔出版了心理学史上第一本《认知心理学》专著。

第一节、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一、操作条件作用与人格

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P145)

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经典条件作用反射。他用狗做实验,狗吃食物时引起唾液分泌,就是非(无)条件反射。这种反射是天生的、不学而能的。但是,如果每次在狗吃食物之前或同时出现铃声,食物伴随着铃声出现,狗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种反射是后天经过训练习得的,他称之为条件反射,即经典条件反射。如果灯光与铃声多次结合出现,那么灯光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称为二级条件反射。

研究表明,知觉、思维和人格生理机制都是一连串的条件反射,是一个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

斯金纳设计了“斯金纳箱”。他把一只饿鼠放在箱中,当鼠偶然踩在箱内的杠杆上时,便给以食物,强化它这个动作。经过多次重复,鼠会自动踩杠杆而获得食物。这种动物必须通过自己的操作才能得到强化(食物)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

斯金纳把经典条件反射称为刺激型条件反射,把操作条件反射称为反应型条件反射。前者反应由先行的刺激引起,没有先行的刺激,就没有后继的反应。后者是可以安排强化物强化刺激,从而巩固行为。

两种条件反射的异同。相同:都以强化和有机体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为条件。区别:前者中动物常常被束缚着,被动地接受刺激;后者中动物可以自由活动,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前者强化与刺激有关,它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后者强化与操作(反应)有关,它出现在反应之后。在斯金纳看来,人格就是通过强化而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他用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来解释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强化:就是通过强化物增强动物某种行为的过程。其中的强化物是指能够增强动物某种行为的具体事物。斯金纳

非常重视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练习仅仅是为进一步强化提供机会。他把强化看成形成、保持和改变行为的关键。强化是对行为而言,而不是针对有机体的。食物只是用于强化鼠踩杠杆的动作,而不是说食物本身对鼠进行了强化。明确这点,对塑造个体行为具有现实意义。

(1)正强化和负强化在操作条件反射中,主试在所需要的动作发生之后给予被试的满意快乐的刺激叫正强化。例如,教育上常用的奖励和表扬。而在主试需要的动作发生之后,被试某种不愉快的经验或事物消失,叫负强化。例如,努力学习以避免责骂。

(2)一级强化物和二级强化物根据强化物与行为的关系,强化物可以分为一级强化物和二级强化物。诸如食物、水、氧等对有机体具有生物学意义,对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发展是必要的,属一级强化物,一级强化物是不需学习也能起强化作用的刺激。二级强化物:有很多刺激物本来不具有强化作用,在生物学上是中性的,但后来由于多次与一级强化物结合,也具有强化作用,成为二级强化物。名誉、金钱、分数、地位、表扬等均可以成为人类二级强化物。

(3)强化的安排强化的合理安排,是条件反射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塑造人格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般地说,两者的时间间隔越接近越好。行为反应后,根据不同情况,强化可以分为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前者是每一次练习和每一个期望反应后马上强化;后者是一个反应出现后,有时强化,有时不强化。

弗斯特和斯金纳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发现,间歇强化主要有四种方式:

①定比率强化方式有机体必须做出数次必要反应后才能得到强化。如实行计件工资的人就是受这种方式的强化。让孩子完成一定量作业后才去玩。

②定时距强化方式有机体是在规定的时间间隔中得到强化。如每月另一次工资和奖金、孩子弹钢琴30分钟后可以休息10分钟等。

③变时距强化方式这种方式的强化没有固定的时间间隔,有时在短期内给予强化,有时则要隔相当长的时间才给予强化。例如,不定期的卫生检查。

④变比率强化方式运用这种方式的强化不是在固定的几次反应以后,有时两三次反应后即给予强化,有时要七八次反应后才给予强化。例如,赌博用的吃角子机器。

消退:在操作条件反射过程中,受到强化的行为得以保持,没有受到强化的行为自行消退。斯金纳认为,行为的建立和消退能够说明人的行为和人格,受到强化的人格特征巩固下来,受到消退的人格特征逐渐消失。

自然恢复:在操作条件反射中,条件反射消退后,个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条件刺激再单独出现时,以出现过的反应可能重新出现。

类化:又称为泛化,就是指条件反射不仅可以由条件刺激引起,也可以由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引起。

分化:是指个体能够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是与类化相反的现象。

二、代币奖励

代币奖励是根据操作条件反射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疗法。在学校里,如果学生行为良好,教师就发给学生一些代币(如红星、塑料卡等),作为对学生良好成绩和行为的强化。学生积累到一定数量的代币后,可以换取某些物品(如铅笔、糖果等)或参加某种娱乐活动(如看电影、游泳等)。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使学生的行为及时得到强化,还可以为不同学生提供他们喜欢的强化物。代币奖励法可以用以矫正精神病患者的病态行为。而且它对矫正正常人和精神病患者的一般行为也有一定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偏重于外在的改变,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短期效应。

第二节、多拉德和米勒的人格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四个要素(P156)

多拉德和米勒用学习理论来解释人格。人格包括许多行为方式,人类行为是习得的,而不是天生的。

他们认为,学习需要四个要素: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这四个要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要素被看作学习的四大基础,即只有在有机体想要什么(驱力)、注意什么(线索)、做什么(反应)和获得什么(强化)时,学习活动才能进行。

驱力是引起有机体行动的内在刺激。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成为驱力,并引起有机体的行动。驱力可以分为先天的和习得的两种:

(1)先天驱力是由生理需要决定的,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

(2)习得驱力是后天习得的,是由学习或文化因素决定的,如焦虑、成就、荣誉和金钱等。

线索是指导有机体行为方向的刺激。多拉德和米勒认为,驱力驱使个体行动,线索则指导个体行动。线索决定个体何时何地作出反应以及作出什么反应。任何一个刺激,只要它与其他刺激的区别能被有机体辨别出来,就有可能成

为线索。

反应是由驱力和线索诱发出来的。个体的反应能够消除或降低驱力。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反应可以分为外显的和内部的两种。外显的反应是降低驱力的直接手段,如走进饭店的行动;内部的反应包括推理、计划等,称为线索性反应,因为它的最终目的也是降低驱力。

强化就是驱力降低,也就是做出行动后所得到的正强化。

二、冲突及其种类

1、接近-接近冲突个体同时被两个事物吸引,两个具有大致相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冲突介于两个目标之间。例如,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2、回避-回避冲突个体同时被两个事物排斥,必须在两个不愉快的目标之间进行选择。例如,儿童是服用很苦的药,还是打针?

3、接近-回避冲突个体被同一个事物吸引和排斥,即决定是否要做的事情中既有喜欢的一面,又有不喜欢的一面。例如,一个小孩喜欢吃糖,又怕成胖子。

4、双重接近-回避冲突个体同时被两个事物吸引和排斥,即个体面前有两种选择,不论是哪一种,都有喜欢的一面和不喜欢的一面。

第三节、威特金的认知方式理论

一、场独立性-场依存性威特金根据场理论,将人划分为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人是按两种对立的信息加工方式工作的:场依存性的人倾向于将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场独立性的人倾向于将内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普遍性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是过程变量,而不是内容变量。它们指向认知过程,并不指向认知内容。它们在价值上是中性的,即无好坏之分。它们处于一个维度的两端,都对环境的某些方面有适应价值。

稳定性人个在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连续维度上的相对位置是相当稳定的。人类的认知方式与人格特征发展具有一致性。许多研究表明,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是一个较多依存于遗传因素的人格维度。

测验方法(P164)

(1)身体顺应测验测验时,让被试坐在一小间的斜屋内,要求他调整身体位置。结果场独立性的人调整身体位置时,主要不是考虑屋子的位置,更多地是以内在经验为参照;场依存性的人调整身体位置往往与斜屋看齐,即在确定身体位置时,以环境作为主要参照物。

(2)棒框测验测验时,让被试坐在暗室里,面前放一个可调节倾斜度的亮框,框中心装有一个能够转动度数的亮棒,要求被试把亮棒调到垂直。结果,场依存性的人调节亮棒与亮框看齐,即根据框主轴来判断垂直;场独立性的人往往利用感觉到的身体位置,把亮棒调成接近于垂直。

(3)镶嵌图形测验这是一种纸笔测验,要求被试在一个较大的复杂图形或场中找出一个隐藏的简单图形。场独立性的人比场依存性的人容易分离出简单图形。

二、分析型与整体型的分析型与整体型概念。

分析型与整体型:分析型的人能克服嵌入场景的影响,感知的刺激与背景相分离,知觉世界由清楚勾画的部件构成,场景在整体上组织良好。他能在更大程度上把身体和自我知觉结构化,从而与环境分开。

整体型的人更多地把环境知觉成一个模糊无区分的场,倾向于把身体知觉为模糊的“块”,并把自我与环境融合。与分析型的人相比,他们更多地依赖外部环境来认定自我,确定情感,更容易改变自己对社会和他人的看法,去顺应别人。

第四节、凯利的个人构念理论(P165)

一、个人构念和构念系统个人构念是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

构念是指知觉、分析或解释事件的方式。一个构念就是一种思想、观点和看法,人们用它来解释个人自己的经验和预测现实。

人格就是个人对事物的看法,构念就是人格单元,信息被组织在个人的构念之中,认知结构就是人格结构。人民人之间的差异大多来自人们构念世界的不同方式。

个人构念好像一种微型理论,是个人用来预测事件的主要工具。

构念通常是双极,可以分为核心的和边缘的两种。核心构念是个人机能中最基本的构念,边缘构念不那么重要,附属在核心构念的一个层次上面。这两种构念可以有两种组合方式:一种组合方式是边缘构念与核心构念的一端相联系;另一种组合方式是边缘构念与核心构念的两端相联系。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

选择、填空、名词解释 ★威特金的心理分化表现为 1.自我与非我的分化 2.心理机能的分裂 3.神经生理分化 自我—非我的分裂可以通过两种技能即认知改组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的测量来确定。 心理机能分裂的程度可以通过对冲动有组织的控制和特殊化的防卫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 基本假设: “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被他对事件的预期所引导。” 11个推论 1.建构推论:一个人通过对事物的反复建构来预测未来事件。 2.个体推论:人们在建构事件时的方式各不相同。 3.组织推论:每个人在预测事件时都会自然形成一种包括结构顺序关系的建构体系。 4.两分推论:一个人的建构体系包含种种两分结构的构念。 5.选择推论:每个人在通过自己的建构体系对某事物作出预期时,他都会在两分结构 中做出选择。 6.范围推论:一个结构只能对有限范围的事件做出预测。 7.经验推论: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建构与他个人的学习经验有关。 8.调整推论:个人构念系统的变化与调整要受到构念渗透度的制约。(是否可容纳新) 9.片断推论:个人构念系统中存在彼此分离、不一致的亚层次构念。 10.共同性推论:建构经验方式的共同性可以导致人们心理与行为的相似性。 11.社会性推论:个体在建构自己的构念时,会在社会交往中扮演了他人的角色,以便 更好地理解对方、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控制点理论由罗特提出 ★EAS气质模型划分了三个气质维度: 1.情绪性 2.活动性 3.交际性 ★班杜拉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再现过程 4.动机过程。 ★阿尔波特认为有3种类型的特质: 1.根本特质——在顶层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人格心理学练习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 1.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 A )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 A.人格结构.动力.发展 B人格评价 C. 人格变态 D.人格元素.组织.特质 2.本我的活动遵循( A ) 。 A.快乐原则 B.道德原则 C.现实原则 D.法律原则 3.“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反映了人格的( A ) 。 A.稳定性 B.生物性 C.个别性 D.整体性 4.对人格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 )。 A.奥尔波特 B. 卡特尔 C.艾森克 D. 艾里克森 5.奥尔波特表达他对人格发展动力的看法用的概念为( B ) A.自我统一性 B.机能自主 C.创造性自我 D.统我 6.弗洛伊德提到可以通过( A ),了解无意识过程。 A.梦的解析 B.谈话 C.量表 D.绘画 7. 受辅者是关于自己最好的专家的观点来源于( D )。 A.建构疗法 B. 认知疗法 C. 行为疗法 D. 个人中心疗法 8. 艾森克把( B)看做是神经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A、外周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 C.激素 D.神经递质 9.能力特质在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中属于( D ) A.一般特质 B. 共同特质 C.表面特质 D.根源特质 10. 艾森克的人格结构中包括内外倾.精神质和( A )三个人格维度。 A.神经质 B.宜人性 C.聪慧性 D.开放性 11.对自己暗恋的人,也觉得对方也喜欢自己,在防御机制上属于( C )。 A.压抑 B.合理化 C.投射 D.反向形成 12.人格成分中不包括(A )。

A.情绪过程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13.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的出现( D )。 A.与刺激有关 B.与刺激无关 C.在反应之前 D.在反应之后 14.主题统觉测验是可以了解( B )动机测验。 A.意识 B.潜意识 C.行为 D.都不是。 15. 强调观察.模仿学习作用的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B )。 A.华生 B.班杜拉 C.罗杰斯 D.斯金纳 16.爱与人交往,喜欢热闹的气质类型是( B )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7. 人格结构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自我和(A)。 A.需要动机及价值观 B. 情绪 C.外倾 D.内倾 18.人格中遗传占主导部分的是( A )。 A.气质 B. 自我 C. 性格 D. 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人格的概念机包含的主要成分。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2.什么是人格评鉴,涉及哪些变量? 指在具体的条件下以系统的方式来收集有关人格的资料。有系统的收集这个人或这些人的有关资料,涉及的变量很多。所要收集的资料最起码要涉及下列四种变量:情境的性质.刺激的性质.指导语的性质和被试反应的性质。收集到资料之后,还要根据资料进行评分.分析和解释,然后才有可能对一个人或许多人的人格特征作出评定。 3.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结构性;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 4.什么是人格心理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人格结构.动力.发展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格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上探讨人的认知.需求.感情.意志和行为的复杂组织的一门学科,也是唯一系

人格心理学重点讲解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格心理学的特点及其研究主题 一、人格心理学的特点 从理性上考察这门课程: ①研究内容侧重:心理差异 ②研究策略强调:整体性 ③研究特征注重:内部稳定性 二、人格主题 ①人性哲学②人格结构③人格动力 ④人格成因⑤人格发展⑥人格测量 三、人格理论研究“范型” 范型: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多数科学家共同接受的理论和方法。 1、古典精神分析 2、新精神分析 3、特质伦每个流派侧重某一个或几个主题 4、行为主义学习论 5、人本主义 6、认知主义 四、人格理论研究的几大范型的优缺点 1、经典精神分析 优点: (1)为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做了过渡 (2)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3)促进了家庭心理咨询和儿童教育的发展 缺点: (1)人格动力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 (2)整个人格理论不太系统 (3)有些理论假设有待一步考证 (4)社会环境仅局限于家庭环境 2、新精神分析 优点: (1)把潜意识理论的开拓性研究推向了新的里程碑 (2)扩展了新的理论领域,加强了相关学科的联系 (3)丰富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内涵,发展了精神病学中心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缺点: (1)没有脱离精神分析的理论主体 (2)对未来社会的乌托邦式构想 (3)理论仍具有神秘色彩 3、行为主义学派 优点: (1)行为主义奠定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2)行为治疗的实用性 (3)行为主义研究领域的广泛性 (4)行为主义理论简洁、明了

缺点: (1)错误地将人类等同于动物 (2)行为评估信度、效度的质疑 (3)行为主义对人格的描述过于窄化 (4)忽视人格的稳定性 4、人本主义学派 优点: (1)关注积极方面 (2)应用广泛:①对心理治疗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②在管理和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缺点: (1)概念模糊,缺少实证的研究 (2)过分强调人的天赋潜能,忽视了社会与教育的力量 5、人格特质理论 优点: (1)注重研究的实证性 (2)提出了有价值的理论观点 (3)促进了人格测评工具的产生 缺点: (1)缺乏对特质概念的理论探讨 (2)缺乏统一的特质理论框架 6、认知学派 优点: (1)将实验研究技术带入人格研究 (2)将人格与认知问题有机结合 缺点: (1)人格研究的去人格化倾向 (2)认知理论范式缺乏系统性 第二节人格的界定及特征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的特征 1、整体性(统合性) 2、稳定性 3、功能性 4、独特性 第三节人格理论的向度 一、了解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向度 (一)自由论——决定论:这一问题主要涉及的是对人行为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是由其个人意愿自由控制,还是由不为个人意愿所控制的因素来决定? (二)理性——非理性:这一维度说明人的理性思维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三)整体论——分析论:这一维度划分了心理研究是对人进行整体研究还是分析研究

人格心理学自考复习题整理

现代人格心理学 名词解释: 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范型: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3.人格结构:是研究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个人活动倾向性等心理特点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定的组织模式。 4.人格理论: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条件以及阶段等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提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和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 5.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6.生的本能: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 7.里比多:即为广义的性,就是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泛指心理活动的能量。 8.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9.潜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10.意识:人格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11.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12.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13.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 14.停滞: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 15.倒退: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使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和挫折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倒退。16.压抑: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 17.自由联想法:就是让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状态,鼓励其说出脑海里涌现的任何思想观点或感情经验。 18.梦的分析:佛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潜意识现象,是潜意识愿望经过伪装后的象征性的满足,实质就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变形的满足。19.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20.集体潜意识: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21.生活风格: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成为“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 22.创伤范式:佛洛伊德早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法治疗神经症时发现,如果病人把内心的“创伤”倾吐出来,病症就会消失,这就是创伤范式。 23.内驱力范式:佛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其中内驱力与本我对应,内驱力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24.自我范式:把自我看成是人格结构,当中相对独立的部分。 25.角色混乱: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 26.显在焦虑:是对显在危险的反应,产生情景性神经症。 27.基本焦虑:指人将基本敌意泛化到一切人甚至整个世界,从而感到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是潜伏着的危险因素。 28.特质:是一种概括化了的行为方式,具有个体特征,并且人际之间有很大差异,它是一种实在的和具有决定意义的神经心理结构。 29.机能自主性: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为的那些原因。 30.根源特质:是隐藏在表面特质,是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31.共同特质:一个社区或一个集团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 32.动力特质:是促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它是人格的动力性因素。 33.正强化:呈现正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 34.负强化:撤去负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 35.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 36.替代强化:榜样的行为是否受到强化,受到什么样的强化,并不一定影响模仿者的行为学习,这时候的强化对于榜样而言,则是一种间接强化,又称替代强化。 37.自我效能感: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38.强化物: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强化也就是内驱力的降低,任何能够导致内驱力降低的刺激就是强化物。 39.约拿情节:在我们的社会中,如果一个聪明的人说:“我是十分聪明的”。就会冒犯他人,引起对立、敌意、打击。于是,优秀的个体一般要学会像变色龙一样掩饰自己,贬低自己来避免他人的攻击,就像圣经上的约拿一样,这种情节称之为约拿情节。 40.自我概念:代表对自我感知的一种组织化和一致性的模式,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 41.移情:从另一个人的观点对他的问题进行理解,从那个人的内部参考模式出发。 42.高峰体验:人们会产生某些基本的认识与感受,如爱的体验、审美感知、创造等,这些认识与感受以及所有其他最高程度创造和成就的时刻,称之为高峰体验。 43.场依存—场独立性:主要依据视野线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为场依存性;主要依据身体经验线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场独立性。 44.原型:是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

《人格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人格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概念解释 人格: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的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是心理学家用来界定自己从事研究的某一个范围,反映了心理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对人格系统所作的描述。 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密切联系,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组织。 人格的稳定性:指人格特质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它并不排斥可变性。人格的变化体现在表现方式变化而深层内在的特质不变或深层的内在特质发生了变化。 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心理和行为倾向上各不相同,即“个性”。不排除人格的共同性,如群体人格。 人格的社会性:指社会化把人类的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投注:投注是指能量或力比多倾注于某种对象而是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分为三种:自我投注:把力比多倾注于自己,如自恋者;幻想投注:把力比多倾注于虚无的幻想中,如做白日梦者;对象投注:把力比多倾注于某人、某物或某些团体活动上。 生活风格: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是不同的,个体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千差万别,从而导致每个人试图获得优越的方法也不同。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生活风格的形成过程在儿童4、5岁时。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潜意识梦境。 机能自主: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的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即是说过去的动机和现在的动机并没有机能性的联系。 基本焦虑:儿童所具有的,觉得自己是孤立、无能为力的生活在这个危机四伏、充满故意的世界上的一种感情。 能、外能:能是一种具有动力性质的素质根源特质。它与内驱力、需求或本能极相似;外能是一种动力根源特质,来自环境,属于环境铸模性特质。 里比多:Libido的译音。也称性本能。指一种性冲动的内在的潜力,它经常驱使人去追求实现,去寻求满足,获得快感。他的“性”是广义的。不是男女之间的性爱的性,而是包括一切感觉器官或肌肉、皮肤等由于抚摸而产生的快感都是性的满足。两种主要的性本能:都是异性爱的倾向,一是恋父情结,一是恋母情结。 特质:一种人格测量的单位。它是能够代表“生活综合”的测量单元。阿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一种概括化的和聚焦的神经生理系统,它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的能力,具有激发和引导适应性和表现性行为一致的形式。”它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能产生行为和引发行为,并且同一种特质,对不同刺激以同样方式反应;同一刺激,由于特质不同,产生的反应不同,不同于习惯也不是态度;特性:相对概括和持久性、有焦点、活跃性。 自卑感:阿德勒术语。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支配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内在的动力因素。早期主要指生理缺陷。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由自卑感,产生补偿的需要,不断的补偿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又向新的优越努力,如此持续不断,即是人格发展的基本过程。 个人构念:凯利术语。即个人对周围世界的看法、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 现象场:罗杰斯术语,指个体觉察到的刺激。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来源:考试大2009/6/24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 一.判断题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荣格 B、阿德勒 C、卡特尔 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

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弗洛伊德 B、荣格 C、阿德勒 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埃里克森 B、弗洛伊德 C、荣格 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 A、卡特尔 B、艾森克 C、奥尔波特 D、马斯洛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15.通过感知、记忆、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来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操作过程称为(A)。 A、认知 B、认知风格 C、认知方式 D、认知类型 16.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A)。 A、认知风格

人格心理学必考点

人格心理学整理的东西 一、 概念解释 1、人格: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 2、集体无意识:是由荣格提出的。指在个体生命的开始,每一个民族的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的原始意念的思想,它是在种族进化和人类历史发展中所积累的心理上的沉淀物,由遗传的神经模式决定。 3、社会兴趣:是由阿德勒提出的。指人类和谐生活、相互友好的先天潜源。 4、特质:由奥尔波特提出的。是一种动机心理结构,一种先前倾向,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 5、机能自主:由奥尔波特提出的。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 7、自我强化(自我调整):是由班杜拉提出的。指个体根据自己内在的标准和对外界环境强化的预期进行自我称赞或自我责备,以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即:自定标准奖惩自己。) 8、强化:是指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 9、替代强化:观察榜样(别人的行为)受到的强化,并非亲身经历的强化。 10、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11、自我实现:是由马斯洛提出的。就是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和才能,对自身内在本性的更充分地把握和认可,是朝向个人自身统一,完整和协调的一种倾向。 12、自我:在罗杰斯看来,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是现象场中与个体自身密切相关的部分。 13、自我实现趋势:个体与生俱来的一种生存成长和促进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14、机能评估过程:个体根据是否能够维持和提高自身来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评估的过程。 人格: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的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是心理学家用来界定自己从事研究的某一个范围,反映了心理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对人格系统所作的描述。 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密切联系,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组织。 人格的稳定性:指人格特质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它并不排斥可变性。人格的变化体现在表现方式变化而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

《人格心理学》 一、概念解释 人格、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投注、生活风格、机能自主、基本焦虑、能和外能、力比多、特质、自卑感、个人构念、现象场、集体潜意识、强化、观察学习、控制点,晶体智力,流体智力 二、填空 1.人格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途径有:、、。 2.人格的特性有:、、、。 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 7.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包括、、。 8.梦的工作包括:、、、。 9.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 10.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是:、、、。 11.荣格认为人格的动力是:。它按原理和原理活动。 12.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 13.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 14.霍妮的理论被称为:。她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 15.精神分析论者关于人格动力的基本概念不同,弗洛伊德是、荣格是、阿德勒是、霍妮是。 16.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有:、、、。 17.斯金纳按强化物的来源把它们分为:、。 18.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维度、维度和维度。 19.特质理论的新进理论是和。 20.多拉德和米勒关于学习的四个要素:、、、。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冲突分为四类:、、、。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种需要、、、、。 23.凯利的CPC循环指、、。 2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25.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的特点是:、、、、。三、简答 1.简述阿尔波特健康人格的特点。 2.简述学习论和特质论的区别。 3.简述多拉德和米勒的挫折—攻击理论。 4.简述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5.简述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

2018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

2018年人格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1.人格的定义(P5) 人的稳定而独特的行为模式及其内在动力组织的统一体 2.人格的基本特性(P5) 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独特性 3.人格分析的三个层面(P7) 种属共有、群属共有、个属特有 4.人格研究的三种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P20-30) 个案法评价:优势 生态效度高 深入性强 独特性好 ;劣势 代表性弱 专业性强 主观性明显 相关法评价:优势 代表性强 效率高 提出假设主要方法 ;劣势 不能得出因果关系 很难消除社会称许性 牺牲独特性 实验法评价:优势 能够得出因果关系结论 较好实现对变量的控制 ;劣势 生态效度弱 成本高 专业性强 5.人格投射测验(P33-35) 概念:让人对模糊不清的刺激信息进行自由反应,以评估其人格的方法。 类型:罗夏墨迹、主题统觉、画画测验等。 优势:反应的真实性高;操作简单。 劣势:解释困难;主观性太强。 6.测评的评价:信度、效度(P38) 信度:测验的可靠性(稳定性) 效度:测验的准确性(目标性) 7.Allport的人格结构理论(P44-45) 统我-特质-态度-习惯-反射 反射是对外界刺激的本能随机反应;习惯是对具体刺激的特定反应;态度是诸多习惯引起的情感倾向;特质乃是人格中最基本和最稳定的单位,当一个人具有某种特质时,他的思想和行为会具有经常朝某个方向反应的倾向;统我:是人格中趋于内在统一的所有方面,包括个体内部对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提升的所有方面,是客观存在的“我”的所有方面。 8.Catell对特质的区分: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P51) 表面特质: 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个体相对外显的特质 彼此之间并没有相互的关系 根源特质:内在的、稳定的、作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的特质 由表面特质推断而来 彼此相关、共同变化的一系列特征 9.Catell的根源特质确定方法:因素分析(P53) 10.Eysenck的大三人格模型(P56) 外向性(extraversion)反映的是人的活动性指向和强度 神经质(neuroticism)反映了人情绪的稳定性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doc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 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 提出者是( C)。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 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人格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自然恢复:一个已经消退的行为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可能会在没有经过任何再一次强化学习之后重新出现,这就是自然恢复现象。 3根源特质:根源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内部,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4个性化:所谓个性化,就是一个人愈来愈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愈来愈富于个性、愈来愈不同于他人的过程。 5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6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某种认识活动的特征或方式。 7自我效能感:即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作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8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 9自我实现: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一种人格的自我实现,二是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过程意味着发展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简答 1简述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阶段的名称。 埃里克森所划分的人格发展为八个阶段,描述了人格的终身发展过程。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3)主动对内疚(3~6岁);(4)勤奋对自卑(6~12岁);(5)同一性对角色混论(12~20岁);(6)亲密对孤独20~25岁;(7)繁殖对停滞25~65岁;(8)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至死亡)。 2简述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特点。 无意识部分的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等。其特点如下:(1)无矛盾性;(2)无时间性;(3)在无意识中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4)非现实性;(5)无意识观念的能量远比前意识或意识中的观念的能量大,因而它更机动、更灵跃,易于变形和替换。 3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的特点。 (1)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2)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3)特质具有动力性;(4)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5)一种特质对另一些特征仅仅是相对独立的;(6)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7)特质既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的;(8)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 4简述场依存—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的特点。 (1)它们是过程变量,而不是内容变量。(2)普遍性,亦即场依存—场独立性体现在广泛的认知操作中。(3)稳定性,人们在场依存—场独立性维度上的位置是稳定的,不因时间而发生显在的变化;(4)中性,不像能力那样有高低好坏之分。 论述 1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自我实现理论的理解。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包含自我实现的本质、类型,自我实现者的特征、自我实现的途径等方面的内容。 自我实现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人格的自我实现,二是作为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

人格心理学考试试题A

………………………………装………………………………订………………………………线……………………………… 第 1 页 共 5 页 商丘师范学院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教育系 教育学专业 本科(05班)《人格心理学》试卷(A ) 说明:本试卷共5页、六道大题,答卷一律在试卷规定处进行,答在其它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试题,每小题均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的答 案代码填在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本题满分10分) 1.弗洛伊德的“自我”依据_______活动。 ( ) A.快乐原则 B.理想原则 C.现实原则 D.社会原则 2.人格流派不包括 _______ 。 ( ) A. 精神分析 B. 认知失调 C. 行为主义 D. 人本主义 3. 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_____。 ( ) A. 卡特尔 B. 埃森克 C. 奥尔波特 D. 马斯洛 4. 埃森克研究发现,_____特质与皮质唤醒几率有关。 ( ) A. 内外倾 B. 神经质 C. 宜人性 D. 精神质 5. 提出个体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到别人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_____。 ( ) A. 马斯洛 B. 班杜拉 C. 罗杰斯 D. 米勒 6. 下列属于阿德勒提出的概念是 _______。 ( ) A. 人格意象 B. 追求优越 C. 神经症需要 D. 社会人格 7. 在荣格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他最为关注的时期是______。 ( ) A. 童年时期 B. 青年时期 C. 中年时期 D. 老年时期 8. 依据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理论,成年早期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 。 ( ) A. 繁殖对停滞 B.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C. 信任对不信任 D. 亲密对孤独 9. 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______。 ( ) A. 认知风格 B. 认知类型 C. 认知过程 D. 认知活动 10. 下列不属于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的是______。 ( ) A. 弗洛姆 B. 斯金纳 C. 沙利文 D.霍尼 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题满分20分)

人格心理学重点

一、选择填空 1、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2、人格心理学产生的来源最主要有两个:一是心理测量运动,二是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 3、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梦的解析》,标志着古典精神分析的形成。 4、弗洛伊德提出的几种防御机制:压抑、否认、投射作用、合理化作用、移置、反向作用、认同作用、固着作用、升华作用、退化作用。(KP84) 5、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口腔期(动欲区:口腔)、肛门期(动欲区:肛门)、性蕾期(动欲区:生殖器)、潜伏期(性欲被移置为替代性的活动)、生殖期(动欲区:生殖器) 6、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自由联想法、梦的分析(两种方式:符号化、梦的制作)、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幽默。 7、1911年,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8、阿德勒人格动力概念:器官缺陷、自卑感、追求优越与社会兴趣。 9、1939年,哈特曼发表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一书,标志着自我心理学正式成立。 10、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 主动对内疚(3~6岁) 勤奋对自卑(6~12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亲密对孤独(20~25岁)繁殖对停滞(25~65岁)(KP116-118) 11、霍妮提出了神经症的双重衡量标准:文化标准和心理标准。 12、弗洛姆把人的性格分成两个部分:个体性格和社会性格。 13、卡特尔把动力特质分为三种:能、外能(包括态度和情操)和辅助。 14、默里创立了研究无意识心理过程的著名方法,即“主题统觉测验”。 15、荣格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与整体性。三个不同层次人格结构: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16、荣格根据两种态度或倾向性,把人划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提出四种心理功能: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 17、艾森克认为存在着三个基本的人格类型或人格维度:外倾性(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 三个基本维度的生物学基础:内外倾(皮层唤醒水平)、神经质(边缘系统)、精神质(男性生物特性,特别是雄性激素分泌) 18、斯金纳将强化按间隔时间和频率特征分为两大类: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 19、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学习的发生离不开四个要素,它们是: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 20、学习就是在各种习惯族系等级系统中,反应等级不断重新组合的过程。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原有反应等级不能解决当前问题的情况叫做学习困境(学习的前提/基础)。 22、冲突的种类:接近—接近冲突(指两个目标具有同等的诱惑力,都是诱发接近趋向的目 标时所发生的冲突) 回避—回避冲突(指一个人必须在两个否定目标中选择其一,即同时面对 两个目标都只能诱发回避趋向时所发生的冲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人格的概念,人格的基本特征 概念:奥尔波特: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此人对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 郑雪: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黄希庭: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基本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社会性、可变性等。 2、人格的形成发展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遗传生物因素: 人格的形成发展离不开个体的遗传生物基础。个体的神经系统的特性,体内的生化物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身体外貌对人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环境因素: 胎内环境的影响:人类生存的最早环境就是母体的子宫。 家庭环境的影响: 儿童从出生时起急在带有民族、阶级、宗教等特征的家庭中获得一种地位,所有这些特征对儿童以后的社会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①客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结构,家庭物质经济条件、父母社会地位及受教育水 平,出生顺序,是否为独生子女等都会对人格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②主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教育方式、家庭气氛等

学校教育的影响:教师人格、管理风格以及学生各个教育过程对人格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的不同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的不同,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也不同。社会阶层等对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 3、个体与环境的三种交互作用 反应的交互作用: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去感受、体验和解释来反应这一环境。 唤起的交互作用: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行为会引起周围人们对其做出不同的反应。 超前的交互作用: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又反过来塑造其人格。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后便产生了超前的交互作用。 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1、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涉及哪些方面? ①自由意志----决定论 ②理性----非理性 ③整体说----原素说 ④素质论----环境论 ⑤主观性----客观性 ⑥主动性----反应性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详细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1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独特和独特的心 理行为模式.气质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2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6否认.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退化作用(×)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即,富有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或思想。情结。情结: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心灵被某种心理问题强烈占据,使人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而个体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10.阿德勒(×).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11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奥尔波特(×)12 .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13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戴斯(×)17..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18 .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19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二.单项选择。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DA、性格B、气质C、人格、能力。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D、能力A、气质B、性格C、人格、气质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人格适应A、人格结构B、人格动力CD、人格发展。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人格动力A、人格结构B、人格发展C、人格适应D这种观点.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6 )的提出者是(C。 A、荣格B、阿德勒C、埃里克森、弗洛依德D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现实性焦虑B、神经性焦虑C、道德性焦虑D、防御性焦虑A,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 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弗洛伊德、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D.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10 、埃里克森C、阿德勒DB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荣格.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11、阿德勒C、荣格D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马斯洛、奥尔波特、卡特尔AB、艾森克CDC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D、罗杰斯C、奥尔波特、艾森克AB、卡特尔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