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亦庄新城I3街区控规深化方案说明

亦庄新城I3街区控规深化方案说明

亦庄新城I3街区控规深化方案说明
亦庄新城I3街区控规深化方案说明

规划文本

1.规划背景

位于北京东部发展带上的亦庄新城是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中两个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亦庄新城作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承担着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城市职能,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为依托的综合产业新城,是辐射并带动京津城镇走廊产业发展的区域产业中心。其发展目标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中心、高端产业服务基地、国际宜业宜居新城。

亦庄新城II-3街区位于新城西南部,是亦庄新城近期重点建设的街区。为最大限度地发挥II-3街区发展建设配套设施齐全、服务便捷的居住区,并形成片区级商业、商务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加快启动街区建设,使该街区创建成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备的高端特色居住区,北京市规划委开发区分局委托我单位对《亦庄新城II-3街区控规深化方案》(以下简称《深化方案》)进行深化,编制《亦庄新城II-3街区X13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地块控规》)成果。

2.规划范围及区位

2.1.规划范围

II-3街区位于亦庄新城西南部,北起凉水河一街,南至兴海路,西起博兴八路,东至博兴路,总用地面积246.8公顷,属大兴区行政管辖范围。

研究范围北起凉水河二街永中、南至泰河路永中、西起博兴十路永中、东至博兴九路永中,研究范围总用地面积14.89公顷,其中X13用地面积为11.2公顷,道路用地面积为2.92公顷。

2.2.规划区位

X13地块东临回迁房(泰和园),南临II-6街区回迁房,西临亦庄水厂;并沿泰河路西侧有30米绿化隔

离带,交通及景观条件都十分优越。

3.建设规模

《地块控规》中规划总建筑规模为26.1万平方米,地块总建设量与《深化方案》一致。

4.人口规模

《地块控规》中规划总人口为7175人,其中X13R1地块人口控制上限为5075人,X13R2地块人口上限为2100人,人口规模与《深化方案》要求一致。

5.三大设施

落实《深化方案》要求,在X13U1地块内安排110KV变电站1处,占地约0.43公顷,在X13U2地块内安排市政储备用地1处,占地0.51公顷,在X13R1地块配建“邮政所”1处,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

6.城市设计引导

6.1.城市设计总体控制与引导

本地块以居住及其配套为主导功能,此部分从开放空间与景观风貌、建筑空间形态与单体设计两方面加以控制引导。

6.2.城市开放空间与景观风貌

地块开放空间与景观风貌主要从重要节点、轴线、功能面等方面进行控制与引导,注意沿地块外围泰河路等主次干道形成高低错落的连续性界面。

规划地块内沿泰河路布置公共绿地,除大量种植乔木、灌木、草坪等绿化景观外,还需设置有硬质铺装的小广场和人性化的街头小品,便于居民健身、聚会等室外活动。

规划在地块南侧沿泰河路沿线预留30米宽的公共绿地,与泰河路沿线绿化带共同形成河西区重要的道路景观绿轴,在对公共绿地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街区整体绿地构成特点,形成该街区统一和谐的绿地景观。

6.3.建筑空间形态与单体设计

建筑布局应延续城市的肌理尽可能紧凑简化,注重立面的转折变化与高低错落。不同的建筑、组群间遥相呼应,形成相互对话、交流的空间效果。

建筑单体需与周边环境相契合,设计形式应考虑II-3街区整体风貌定位,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并以现代的材料、结构加以表现。

公共设施建筑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采用多种设计手法,造型要新颖别致,充分体现时代感,同时应强调整体效果。建筑色彩宜浅不宜深,相邻建筑不应反差过大。

表1:地块指标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