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基础难度高一人教版化学必修2《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专题(有答案解析)

2017-2018学年基础难度高一人教版化学必修2《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专题(有答案解析)

2017-2018学年基础难度高一人教版化学必修2《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专题(有答案解析)
2017-2018学年基础难度高一人教版化学必修2《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专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的一种同位素Se的中子数为()A.34 B.46 C.80 D.114

2.对于1939K,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质子数为19 B.核电荷数为19

C.中子数为19 D.核外电子数为19

3.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铝的一种同位素2713Al,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A.12 B.14 C.16 D.18

4.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23He,每百吨23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24He 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4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24He和23He互为同位素

C.23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24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24He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5.几种核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则()

A.一定是同种原子 B.一定互为同位素

C.质量数一定相等 D.中子数一定相等

6.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28Mg,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A.12 B.14 C.16 D.18

7.不合格建筑石材含有放射性的Rn.该原子的中子数是()

A.50 B.86 C.136 D.222

8.A、B分别为第三、四两周期同一主族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①若A为ⅡA族,其质量数为X,则B的质子数为Y;②若A 为ⅣA族,其质子数为m,则B质量数为n,则Y和n的值是()

A.(+18)和(2m+18)B.(+8)和(2m+18)C.(+8)和(2m+36)D.(+18)和(2m+36)

9.某阴离子X2﹣有m个电子,其质量数为a,则核内中子数为()

A.m+2 B.m+5 C.a﹣m+2 D.a﹣m﹣2

10.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在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中使用了大量的贫铀弹.所谓

“贫铀”是从金属铀中取出U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具有低水平放射性的

U.下列有关U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46 B.质子数为238

C.质量数为330 D.核外电子数为146

11.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A.NH4+B.Li+C.OD﹣ D.OH﹣

12.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发生的大地震中,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其周边区域的空气中漂浮着

放射性物质,其中含有碘的同位I,I中的质子数为()

A.53 B.78 C.131 D.184

13.2011年3月12日日本福岛几组核电站受强地震的影响连续爆炸,造成严重的核泄漏.据报道在核电站附近检测到主要的两种放射性物质为:碘﹣131和铯﹣137,已知核辐射中放射性碘(碘﹣131)的核电荷数为53.下列关于碘﹣131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第四周期第VIA族

B.碘﹣131的摩尔质量为131g

C.碘的原子核内有131个质子

D.碘﹣131原子中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5

14.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研究表明氡的α射线会致癌,WHO认定的19种致癌因素中,氡为其中之一,仅次于吸烟.该原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A.136 B.50 C.86 D.222

15.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

①质子数②核电荷数③核外电子数④离子所带电荷数.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16.某阳离子X2+核外电子数为18,下列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A.Z=18 B.X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0

C.Z=20 D.X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4

17.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离子,质量数为A,则n克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数的物质的量是()

A.(A﹣N+8)mol B.(A﹣N+10)mol

C.(A﹣N+2)mol D.(A﹣N+6)mol

18.元素X有质量数为79和81的两种同位素,现测得X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则同位素81X在X元素中的质量分数是()

A.54.4% B.45.6% C.55% D.45%

19.C与N具有相同的()

A.质量数B.质子数C.电子数D.中子数

20.放射性同位素钬16667Ho 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A.99 B.67 C.166 D.32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1.按要求填空:(1)X原子的中子数:N=.

(2)阳离子的中子数:A X n+共有x个电子,则N=.

(3)阴离子的中子数:A X n﹣共有x个电子,则N=.

(4)中性分子或原子团的中子数:12C16O2分子中,N=.

(5)A2﹣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则n g A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2.有下列物质:①C;②K;③Ca;④C;⑤N;⑥Ar.其中:

(1)互为同位素的是.

(2)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的是.

(3)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

23.2001年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核电荷数为116的元素,试推断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若已知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55个中子,则其质量数为.

24.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表示为.

25.中子弹(neutron bomb)是一种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低当量小型氢弹,被称为战场上的“战神”.中子弹的内部构造大体如下:弹体上部是一个微型原子弹、上部分的中心是一个亚临界质量的钚﹣239,周围是高能炸药.下部中心是核聚变的心脏部分,称为储氚器,内部装有含氘氚的混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钚﹣239是指(选填“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或“质量数”)为239.

(2)储氚器中的氘、氚和另一种核素氕互称,写出氚的原子符号.26.在4020Ca中,质子数为,中子数为,电子数为;画出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周期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27.(1)微粒Na+中质子数是,中子数是,核外电子数是.

(2)下列3种不同粒子H、H、H表示种元素,种核素,

H、H、H互称为,它们的化学性质.(填“相似”或“不同”)(3)Mg表示Mg原子核外电子所占据的电子层中,能量最高的是层(填符号).

28.(1)微粒2311Na+中的质子数是,中子数是,核外电子数是.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H2S;MgF2.29.614C的放射性可用于考古断代,根据测定出土文物标本中的614C含量,就可

以推算出文物的年代.614C的质子数是;中子数是;质量数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0.(1)微粒Na+中的质子数是,中子数是,核外电子数是.

(2)下列3种不同粒子H、H、H表示种元素,种核素,

H、H、H互称为.

(3)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H2O;

MgCl2.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31.用X表示原子:

(1)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

(2)阳离子A X n+共有x个电子,则中子数=.

(3)阴离子A X n﹣共有x个电子,中子数=.

32.用X表示原子:

(1)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

(2)阳离子的中子数:A X n+共有x个电子,则N=.

(3)阴离子的中子数:A X n﹣共有x个电子,则N=.

(4)中性分子中子数:12C16O2分子中,N=.

(5)A2﹣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则n g A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33.某核素Z A X的氯化物XCl2 1.11g配成溶液后,需用1mol/L的硝酸银溶液20mL 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则

(1)X的质量数为

(2)若X的核内中子数为20,55.5g XCl2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mol.34.电解普通水和重水(H2O)的混合物,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级共生成气体

18.5g,体积为33.6L(标况下).求所生成的气体中氕和氘的原子个数比是多少.35.用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E.电子层数,填写下列空格.

(1)原子种类由决定;

(2)元素种类由决定;

(3)元素有无同位素由决定;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决定.

36.某金属重4g,其原子核外有2mol电子,核内共有1.204×1024个中子,该金属与足量盐酸反应,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生成了6.02×1022个阳离子.该金属的元素符号是原子核内有个质子.

37.34S2﹣中质子数是,中子数是,核外电子数是,质量数是.

38.某元素的同位素X,它的氯化物XCl2 1.11g溶于水制成溶液后,加入1mol/L 的AgNO3溶液20mL恰好完全反应.若这种同位素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求:(1)X的质量数.

(2)已知该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写出X元素的名称和在周期表的位置.

(3)标准状况下,向含有7.4克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中,通入3.36升二氧化碳气体,计算生成沉淀的质量.

39.有88g D218O 和36g H2O,试回答:

(1)两者所含的质子数之比为

(2)两者所含的中子数之比为

(3)若将它们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两者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之比为.40.某原子X,它的氯化物XCl 11.7g溶于水制成溶液后,加入2mol/L的AgNO3溶液100mL恰好完全反应;若这种原子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求:(要有必要的计算过程)

(1)Z值和A值;

(2)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写出X的单质在酒精中化学反应式.

2018年02月15日江门-高中化学的高中化学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的一种同位素Se的中子数为()A.34 B.46 C.80 D.114

【解答】解:该同位素的质子数为34,质量数为80,又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则其中子数为80﹣34=46,

故选B.

2.对于1939K,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质子数为19 B.核电荷数为19

C.中子数为19 D.核外电子数为19

【解答】解:A、1939K中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则质子数为19,故A 正确;

B、1939K中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则核电荷数为19,故B正确;

C、质子数为19,质量数为39,则中子数为39﹣19=20,故C错误;

D、1939K中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核外电子数无味19,故D正确;

故选C.

3.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铝的一种同位素2713Al,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A.12 B.14 C.16 D.18

【解答】解:2713Al中质子数是13,质量数是27,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7﹣13=14,

故选B.

4.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23He,每百吨23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24He 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4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24He和23He互为同位素

C.23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24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24He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解答】解:A.24He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故A错误;

B.24He比23He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

C.23He质子数为2,质量数为3,所以中子数为1,故C错误;

D.因24He原子的结构稳定,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故D错误.故选B.

5.几种核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则()

A.一定是同种原子 B.一定互为同位素

C.质量数一定相等 D.中子数一定相等

【解答】解:A.不一定是同种原子,如16O和18O,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是不同原子,故A错误;

B.几种核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一定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

C.质量数一定不相同,如同位素之间,故C错误;

D.中子数一定不同,如16O和18O,故D错误;

故选B.

6.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28Mg,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A.12 B.14 C.16 D.18

【解答】解:镁的质子数为12,则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28Mg的质子数为12,质量数为28,

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8﹣12=16,

故选C.

7.不合格建筑石材含有放射性的Rn.该原子的中子数是()

A.50 B.86 C.136 D.222

【解答】解:Rn的质量数为222,质子数为86,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22﹣86=136,故选C.

8.A、B分别为第三、四两周期同一主族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①若A为ⅡA族,其质量数为X,则B的质子数为Y;②若A 为ⅣA族,其质子数为m,则B质量数为n,则Y和n的值是()

A.(+18)和(2m+18)B.(+8)和(2m+18)C.(+8)和(2m+36)D.(+18)和(2m+36)

【解答】解:若A为ⅡA族,A质量数为x,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则A的质子数为,处于过渡元素之前,则B的质子数为Y=+8;

若A为ⅣA族,A质子数为m,处于过渡元素之后,则B的质子数为Y=m+18,B 的质量数n=2Y=2m+36.

故选C.

9.某阴离子X2﹣有m个电子,其质量数为a,则核内中子数为()

A.m+2 B.m+5 C.a﹣m+2 D.a﹣m﹣2

【解答】解:对于阴离子而言,质子数=电子数﹣电荷数,X2﹣有m个电子,故质子数为m﹣2,N=A﹣Z,故N=a﹣(m﹣2)=a﹣m+2,

故选C.

10.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在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中使用了大量的贫铀弹.所谓

“贫铀”是从金属铀中取出U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具有低水平放射性的

U.下列有关U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46 B.质子数为238

C.质量数为330 D.核外电子数为146

【解答】解:A、92238U中的中子数=238﹣92=146,故A正确.

B、92238U中的质子数是92,故B错误.

C、92238U中的质量数是238,故C错误.

D、92238U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92,故D错误.

故选A.

11.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A.NH4+B.Li+C.OD﹣ D.OH﹣

【解答】解:A.NH4+微粒带正电,电子数小于质子数,故A错误;

B.Li+微粒带正电,电子数小于质子数,故B错误;

C.OD﹣微粒带负电,电子数大于质子数,质子数为8+1=9,中子数为8+1=9,故C错误;

D.OH﹣微粒带负电,电子数大于质子数,质子数为8+1=9,中子数为8+0=8,质子数大于中子数,故D正确;

故选D.

12.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发生的大地震中,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其周边区域的空气中漂浮着

放射性物质,其中含有碘的同位I,I中的质子数为()

A.53 B.78 C.131 D.184

【解答】解:I中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则其质子数为53;

故选A.

13.2011年3月12日日本福岛几组核电站受强地震的影响连续爆炸,造成严重的核泄漏.据报道在核电站附近检测到主要的两种放射性物质为:碘﹣131和铯

﹣137,已知核辐射中放射性碘(碘﹣131)的核电荷数为53.下列关于碘﹣131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第四周期第VIA族

B.碘﹣131的摩尔质量为131g

C.碘的原子核内有131个质子

D.碘﹣131原子中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5

【解答】解:A、碘位于第五周期第VⅡA族,故A错误.

B、碘﹣131的摩尔质量为131g/mol,故B错误.

C、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53,所以碘的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故C错误.

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质子数=131﹣53﹣53=25,故D正确.

故选:D.

14.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研究表明氡的α射线会致癌,WHO认定的19种致癌因素中,氡为其中之一,仅次于吸烟.该原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A.136 B.50 C.86 D.222

【解答】解:由氡原子的符号,可知该原子质子数为86,质量数222,依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知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22﹣86=136,该原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136﹣86=50,故选B.

15.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

①质子数②核电荷数③核外电子数④离子所带电荷数.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解答】解: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根据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出质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故C正确;

故选C.

16.某阳离子X2+核外电子数为18,下列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A.Z=18 B.X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0

C.Z=20 D.X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4

【解答】解:阳离子X2+带2个正电荷核外电子数为18,含有的质子数=18+2=20,则Z=20,含有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42﹣20=22,故选:C.

17.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离子,质量数为A,则n克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数的物质的量是()

A.(A﹣N+8)mol B.(A﹣N+10)mol

C.(A﹣N+2)mol D.(A﹣N+6)mol

【解答】解: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A+16)g/mol,n g 它的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

一个氧化物分子中含有(A﹣N+8)个质子,所以ng 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A﹣N+8)=(A﹣N+8)mol,

故选A.

18.元素X有质量数为79和81的两种同位素,现测得X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则同位素81X在X元素中的质量分数是()

A.54.4% B.45.6% C.55% D.45%

【解答】解:X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79.9是质量数分别为79和81的核素的平均值,可以采用十字交叉法:

,则两种同位素原子的个数比为0.9:1.1=9:11,则同位素81X在X

元素中的质量分数==45.6%.

故选B.

19.C与N具有相同的()

A.质量数B.质子数C.电子数D.中子数

【解答】解:C的质量数为13,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7,电子数为6,N 的质量数为14,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7,电子数为7,所以两者具有相同的中子数,故选D.

20.放射性同位素钬16667Ho 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A.99 B.67 C.166 D.32

【解答】解:16667H O的质子数为67,质量数为166,所以中子数为166﹣67=99.故选A.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1.按要求填空:(1)X原子的中子数:N=A﹣Z.

(2)阳离子的中子数:A X n+共有x个电子,则N=A﹣x﹣n.

(3)阴离子的中子数:A X n﹣共有x个电子,则N=A﹣x+n.

(4)中性分子或原子团的中子数:12C16O2分子中,N=22.

(5)A2﹣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则n g A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x+2)mol.

【解答】解:(1)根据在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故答案为:A﹣Z;

(2)根据在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即核电荷数=质子数=x+n,又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即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A﹣(x+n),故答案为:A﹣x﹣n;

(3)根据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即核电荷数=质子数=x﹣n,又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即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A ﹣(x﹣n),故答案为:A﹣x+n;

(4)根据12C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再根据18O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所以12C18O2分子中,电子数为6+8×2=22,

故答案为:22;

(5)元素A的质量数为m,A2﹣离子的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则A的质子数为m

﹣x,所以A2﹣中核外电子数为m﹣x+2,

n(A2﹣)=mol,

则n克A2﹣离子中包含电子个数是mol×(m﹣x+2)×N A/mol=(m﹣x+2)mol;

故答案为:(m﹣x+2)mol.

22.有下列物质:①C;②K;③Ca;④C;⑤N;⑥Ar.其中:

(1)互为同位素的是①④.

(2)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的是③⑥.

(3)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②和③,④和⑤.

【解答】解:①C的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2,中子数=12﹣6=6;

②K的质子数为19,质量数为39,中子数为39﹣19=20;

③Ca的质子数为20,质量数为40,中子数为40﹣20=20;

④C的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3,中子数为13﹣6=7;

⑤N的质子数为7,质量数为14,中子数为14﹣7=7;

⑥Ar的质子数为18,质量数为40,中子数为40﹣18=22.

(1)互为同位素的是①④;故答案为:①④;

(2)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的是③⑥;故答案为:③⑥;

(3)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②和③,④和⑤;故答案为:②和③,④和⑤.

23.2001年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核电荷数为116的元素,试推断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七周期,第ⅥA族,若已知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55个中子,则其质量数为271.

【解答】解:核电荷数为116的元素,七个电子层,最外层只有6个电子,是第

七周期,第ⅥA族,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116+155=271,

故答案为:第七周期,第ⅥA族;271.

24.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表示为Cl.

【解答】解:原子符号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数字为质子数,氯原子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7+20=37,则表示为:Cl,

故答案为:Cl.

25.中子弹(neutron bomb)是一种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低当量小型氢弹,被称为战场上的“战神”.中子弹的内部构造大体如下:弹体上部是一个微型原子弹、上部分的中心是一个亚临界质量的钚﹣239,周围是高能炸药.下部中心是核聚变的心脏部分,称为储氚器,内部装有含氘氚的混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钚﹣239是指质量数(选填“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或“质量数”)为239.

(2)储氚器中的氘、氚和另一种核素氕互称氕,写出氚的原子符号13H.【解答】解:(1)元素后面的数字一般为质量数,钚﹣239是指质量数,故答案为:质量数;

(2)氕、氘、氚是三种不同的核素,是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氚的原子符号13H,故答案为:氕;13H.

26.在4020Ca中,质子数为20,中子数为20,电子数为20;画出该

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4周期ⅡA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Ca(OH)2.

【解答】解:4020Ca中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所以其质子数为20,中子数为40﹣20=20,质量数为40;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以其电子数是20;其核外电子排布为2、8、8、2,该元素的原子

结构示意图为,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电子层数=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所以该元素是第4周期第ⅡA族;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CaO,CaO+H2O=Ca(OH)2,

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为Ca(OH)2.

故答案为:20;20;20;;4;ⅡA;Ca(OH)2.

27.(1)微粒Na+中质子数是11,中子数是12,核外电子数是10.

(2)下列3种不同粒子H、H、H表示1种元素,3种核素,H、

H、H互称为同位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填“相似”或“不同”)(3)Mg表示Mg原子核外电子所占据的电子层中,能量最高的是M层(填符号).

【解答】解:(1)因2311Na+的质子数为11,质量数为23,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3﹣11=12,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11﹣1=10,故答案为:11;12;10;

(2)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11H、12H、13H 的质子数都是1,所以3种不同粒子H、H、H表示同一种元素氢元素;

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11H、12H、13H的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为0、1、2,属于三种核数;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11H、12H、13H 的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为0、1、2,属于同位素;

同位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故答案为:1;3;同位素;相同;(3)2412Mg的电子数为12,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距离原子核越远,能层能量越高,因此能量最高的为M层,故答案为:M.

28.(1)微粒2311Na+中的质子数是11,中子数是12,核外电子数是10.(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H2S

;MgF2

【解答】解:(1)因2311Na+的质子数为11,质量数为23,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3﹣11=12,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11﹣1=10,

故答案为:11;12;10;

(2)H2S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两个H﹣S键,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

;氟离子和镁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氟化镁,其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29.614C的放射性可用于考古断代,根据测定出土文物标本中的614C含量,就可以推算出文物的年代.614C的质子数是6;中子数是8;质量数是14;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解答】解:614C的质子数是6,质量数为14,中子数=14﹣6=8,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6,8,14,.

30.(1)微粒Na+中的质子数是11,中子数是12,核外电子数是10.(2)下列3种不同粒子H、H、H表示1种元素,3种核素,H、

H、H互称为同位素.

(3)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H2O;

MgCl2.

【解答】解:(1)因2311Na+的质子数为11,质量数为23,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3﹣11=12,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11﹣1=10,

故答案为:11;12;10;

(2)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11H、12H、13H 的质子数都是1,所以3种不同粒子H、H、H表示同一种元素氢元素;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11H、12H、13H的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为0、1、2,属于三种核数;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11H、12H、13H 的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为0、1、2,属于同位素;

故答案为:1;3;同位素;

(3)H2O为共价化合物,各原子达到稳定结构,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2)MgCl2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31.用X表示原子:

(1)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A﹣Z.

(2)阳离子A X n+共有x个电子,则中子数=A﹣x﹣m.

(3)阴离子A X n﹣共有x个电子,中子数=A﹣x+m.

【解答】解:(1)X的质子数为Z,质量数为A,所以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A﹣Z,故答案为:A﹣Z;

(2)阳离子A X n+共有x个电子,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x+n,即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A﹣(x+m),故答案为:A﹣x﹣m;

(3)阴离子A X n﹣共有x个电子,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x﹣n,即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A﹣(x﹣m),故答案为:A﹣x+m;

32.用X表示原子: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化学是一门很有魅力的学科,许多学生学习高中化学感到困难,因此我们要学会去总结每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篇一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应CH4(g)+2O2(g)CO2(g)+2H2O(l) 取代反应CH4+Cl2(g)CH3Cl+HCl 烷烃的通式:CnH2n+2n4为气体、所有1-4个碳内的烃为气体,都难溶于水,比水轻 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 同位素: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 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 乙烯C2H4(含不饱和的C=C双键,能使KMnO4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

氧化反应2C2H4+3O22CO2+2H2O 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先断后接,变内接为外接) 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白色污染) 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本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的催熟剂,乙烯的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良好的有机溶剂 苯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 取代反应溴代反应+Br2-Br+HBr 硝化反应+HNO3-NO2+H2O 加成反应+3H2 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低于水,易挥发。 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醇官能团为羟基-OH 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Na2CH3CHONa+H2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阶段,是打基础阶段,是将来决战高考取胜的关键阶段,尽早进入角色,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1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 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 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 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 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 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5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5篇 化学这个科目一直是同学们又爱又恨的科目,学的好的同学靠它来与其它同学拉开分数,学的差的同学则在化学上失分很多;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同学们要善于总结知识点,这样有助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1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答案 第四章非金属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第一节(P80课后习题) 1.(1)⑧⑩(2)④⑤⑥⑦⑨(3)①②③④ 2. 材料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玻璃透明、坚硬、熔点高、不溶于水稳定。其实能与HF、NaOH溶液反应。陶瓷不透明、坚硬、熔点高、不溶于水稳定。跟玻璃一样,与HF、NaOH溶液反应。 3.Na2SiO3 + H2SO4 + H2O = H4SiO4↓+Na2SO4H4SiO4 = H2SiO3 + H2O (注:从水溶液里析出的硅酸其实都是原硅酸H4SiO4,书上为了简便,就把它写成了硅酸) 4.B(注:SiO2+4HF = SiF4↑+2H2O;NaOH与SiO2的反应太慢,故并不选D。)5.玻璃、石英、陶瓷里都含有大量的SiO2,熔融烧碱时有: SiO2+2NaOH=Na2SiO3+H2O反应发生,对坩埚造成腐蚀。 6.河沙主要成分是石英,其化学成分为SiO2晶体,属于原子晶体,非常坚硬,可以做磨料。 7.SiO2+2NaOH=Na2SiO3+H2O、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注:其实水玻璃是指Na2SiO3的水溶液,并非Na2SiO3本身,Na2SiO3叫“泡花碱”。)8.半导体。用于二极管、三极管及集成电路(IC)生产。 9.(1)还原剂(2)化合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剂 (3)SiO2(沙滩物质)—— Si(粗)—— Si(纯)——集成电路产品如电脑(用户) 10.(1)同: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异:电子层数不同。二者为同主族元素。(2)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的结构非常相似,二者的硬度都很大,熔点都很高。但碳元素的另一单质石墨由于结构的关系,却很软。 (3)CO2、SiO2由于结构关系,物理性质差异非常大。CO2常温下为气体,而SiO2为非常坚硬的固体。但二者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如都是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被C还原等。 11.(1)n(Na2O):n(CaO):n(SiO2)= ::=1:1:6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概括总结 1 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 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 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4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这些有的是第一节有的是本章后面几节的不管怎么说记下来有好处,以后都用的上 有机化合物主要由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组成。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其特点主要有: 多数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此外也常含有氧、氮、硫、卤素、磷等。部分有机物来自植物界,但绝大多数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作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可达几百万种。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的结合能力非常强,互相可以结合成碳链或碳环。碳原子数量可以是1、2个,也可以是几千、几万个,许多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甚至可以有几十万个碳原子。此外,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造成有机化合物众多的原因之一。有机化合物除少数以外,一般都能燃烧。和无机物相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 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 个)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7周期 主族:ⅠA ~ⅦA 共7个主族 族 副族:ⅢB ~ⅦB 、Ⅰ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①常见气体的检验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S:32 Cu:64 N:14 Cl:35.5 Fe:56 Ba:137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0分) 1、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A、水 B、煤油 C、沙子 D、泡沫灭火剂 2、在自然界中,既有以化合态存在,又有以游离态存在的元素是() A、碳 B、硅 C、镁 D、铝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N2的质量是14g B、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g C、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mol D、1mol HCl的质量是36.5 g /mol 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A.CO32-、H+、Na+、NO3-B.H+、Ag+、Cl-、SO42- C.K+、Na+、OH-、NO3-D.Ba2+、Ca2+、SO42-、OH- 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Fe+2H+====Fe3++H2↑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2H++CO32- C.碳酸钡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Ba2+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OH—+Cu2+====Cu(OH)2↓ 6、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A.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B熔融状态的KOH、熔融状态的NaCl C.稀H2SO4、NaOH溶液、纯HNO3D.液氨、石灰水、水银

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周期表总结的总结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依据 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 2、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 1个)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 (1)相似性: (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 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 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2R + 2 H 2O =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容易②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结论:①金属性逐渐增强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总结: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Cs ),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从Li 到Cs 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点燃 点燃

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化学"注重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水平减弱,失电子水平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水平——→逐渐增强,失电子水平——→逐渐减弱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 6——周期与主族 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 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 所以, 总的说来 (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2) 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4 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 专题一: 第二单元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臵,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方程式总汇

必修2化学方程式总汇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Li 与O 2反应(点燃) 4Li + O 22Li 2O Na 与O 2反应(点燃) 2Na + O 2Na 2O 2 Na 与H 2O 反应: 2Na + 2H 2O = 2NaOH+H 2↑ 2、卤素单质F 2 、Cl 2 、Br 2 、I 2与氢气反应 F 2 + H 2 = 2HF 、Cl 2 + H 2 = 2HCl 、Br 2 + H 2 = 2HBr 、I 2 + H 2 = 2HI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Cl 2可以从溴化物(或碘化物)中置换出Br 2(或I 2): ① Cl 2 + 2NaBr = Br 2 + 2NaCl ② Cl 2 + 2KI = I 2 + 2KCl (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 2可以从碘化物中置换出I 2:Br 2 + 2KI = I 2 + 2KBr 4、Mg 与H 2O 反应: Mg + 2H 2O = Mg(OH)2↓ + H 2↑ 5、Na 与Cl 2、反应(点燃):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1、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 Ba(OH)2·8H 2O+2NH 4Cl==BaCl 2+2NH 3↑+10H 2O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2)典型的原电池(Zn-Cu 原电池) 典型的原电池(Zn-Cu 原电池) 负极(锌): 负极(锌): Zn - 2e - = Zn 2+ (氧化反应) 正极(铜): 正极(铜): 2H + + 2e - = H 2↑(还原反应) 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Zn + 2H + = Zn 2+ + H 2↑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 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 (2)取代反应(与Cl 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 C 2H 4 + 3O 2 ??→ ?点燃 2CO 2+2H 2O (2) 加成反应(与Br 2的反应): CH 2=CH 2 + Br 2 → CH 2BrCH 2Br (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① CH 2=CH 2 + H 2 CH 3CH 3 ② CH 2=CH 2 + HCl CH 3CH 2Cl (一氯乙烷) ③ CH 2=CH 2 + H 2O CH 3CH 2OH (乙醇) (4)聚合反应: (乙烯制聚乙烯) ① (氯乙烯制聚氯乙烯) ② 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2C 6H 6+15O 2 ??→ ?点燃 12CO 2+6H 2O (2)取代反应 ① 与Br 2+ Br 2 ??→?3FeBr + HBr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 (1)核素的定义: A P X (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 (3)原子的构成: 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 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 (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 (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 (1)寻找半导体材料 (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 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 推测铍的性质 推测量114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 三、化学键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知识全点 第一章从科学实验中学习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带重点符号)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方法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3)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4)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5)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 例 过滤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 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 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 度计水银球的位 如石油 的蒸馏

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 溶的溶剂里的溶解 度不同,用一种溶剂 把溶质从它与另一 种溶剂所组成的溶 液中提取出来的方 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 合下列要求:和原 溶液中的溶剂互不 相溶;对溶质的溶 解度要远大于原溶 剂 用四氯 化碳萃 取溴水 里的溴、 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 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 活塞上的凹槽与漏 斗上的水孔,使漏 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 液体慢慢流出,及 时关闭活塞,上层 液体由上端倒出 如用四 氯化碳 萃取溴 水里的 溴、碘后 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 种可溶性固体的混 合物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 蒸发时,要用玻璃 棒不断搅动溶液;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 多的固体时,即停 分离 NaCl和 KNO3混 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2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 点总结12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高中化学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 微粒与物质的量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⑥溶液的配置 (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5、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