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六个标准题库”及答案

煤矿“六个标准题库”及答案

煤矿“六个标准题库”及答案
煤矿“六个标准题库”及答案

“六个标准”及政策规定试题
一、判断题 1、 《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58 号)规定:必须在批准区域正规开采,一般不得超层越界或者巷道式采煤、空顶作业。 ( × ) 2、 《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58 号)规定:应该确保通风系统可靠,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冒险作业。( × ) 3、 《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58 号)规定:必须证照齐全,严禁无证照或者证照失效非法生产。( √ ) 4、山西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 (晋政办发【2012】 34 号)要求煤矿必须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每半年至少排查 1 次。( × ) 5、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 (安委〔2012〕10 号)提 出的总体思路中指出,要牢固树立“管理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 × )
6、 《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58 号)规定:必 须保证井下机电和所有提升设备完好,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 非阻燃、 非防爆设备可以入井。 ( × ) 7、 《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58 号)规定:矿 领导要尽量下井带班,确保员工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严禁违章指挥。( × )
8、 《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58 号)规定:必须落实井下探放水规定,严禁开采防隔水煤柱。( √ ) 9、 《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 适用于建设、 生产在 300 万吨/年及以上的矿井。 ( × )
10、 《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指出矿井必须至少设置主井、副井和风井三个井筒,根据 需要可适当增加井筒数量。进回风井必须均有安全出口。( √ ) 11、 《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指出应布置高产高效工作面,当煤层赋存条件简单、开采 条件适宜时,采煤工作面长度不应小于 200m,推进长度不应小于 2500m,原则上以满足推进时间 一年左右为宜。( × ) 12、 《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指出长度超过 1500m 的主要运输平巷、垂深超过 50m 的人

员上下主要倾斜井巷应采用机械运送人员。( √ ) 13、 《山西省煤矿办矿企业标准》指出在企业年度等级审核评定时,对照“企业等级标准”每 有一项条件不符合,企业等级降低一级,最多降两级。( × )
14、 《山西省煤矿办矿企业标准》 指出对已有办矿企业经审核评定为无等级企业的, 限期一年整改达标。对经过整改下一年度审核评定仍达不到丁级标准的,取消企业的 办矿资格。( √ )
15、 《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科学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对稀 缺和特殊煤种实行保护性开发,禁止越层越界开采和乱采滥挖破坏煤炭资源的行为。( √ ) 16、 《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煤矿建设项目投产后 5 年内可以申请改扩建,要按照批复生 产能力均衡组织生产,严禁随意增大矿井生产能力。( × ) 17、 《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及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的矿井,不论能力 大小,要严格按照“一井一面”进行设计和组织建设、生产。( √ ) 18、 《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高瓦斯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一个采区只能布置一个 回采工作面,矿井符合布置“一井两面”条件的,两个工作面可以布置在同一采区。( × )
19、 《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矿井应具有两回路电源线路 ,当任一回路或电源 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或电源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 ) 20、 《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煤矿建设项目投产后 5 年内不得申请改扩建,要 按照批复生产能力均衡组织生产,严禁随意增大矿井生产能力。( √ )
21、 《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及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的矿井,不论能力 大小,要严格按照“一井一面”进行设计和组织建设、生产。( √ ) 22、 《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新发尘肺病病例年均增长率控制在 3%以内。( × ) 23、 《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煤矿井下作业人员每周工作五天,推进井下四班六小时工作 制,进一步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 √ ) 24、 《山西省煤矿建设施工管理标准》要求严格控制建设矿井入井人数。进入二、三期施工时, 大型建设矿井每班同时作业人员不得超过 120 人,中小型矿井不得超过 70 人。( × ) 25、 《山西省煤矿建设施工管理标准》要求施工单位需要在当地招用施工人员,必须通过当地 煤矿用工管理机构以及煤矿建设主体单位, 其中井下用工新签劳动合同期限不少于 3 年或至少与矿 井建设期一致。( √ ) 26、 《山西省煤矿建设施工管理标准》要求新招收的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不少于一个月的安

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即可独立作业。( × )
27、 《山西省煤矿建设施工管理标准》要求煤矿施工使用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产品, 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 ) 28、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煤矿设计和建设应坚持安全、环保、卫生等工程 和设施与矿井主体工程实行“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制度。( √ ) 29、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国家级铁路干线、高速公路两侧 2km 范围内禁止 露天开采。( √ ) 30、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主、副提升井井位应选择在同一工业场地内,严 禁设在两个场地中。( × )
31、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掘进工作面个数及配备应能确保回采工作面和采区的正常接 替,采掘比宜为 1:3。( × ) 32、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斜井开拓应优先采用带式输送机提升;条件适宜的立井,应 优先采用多绳摩擦式提升机。( √ ) 33、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矿井井下(含井筒)必须选用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阻 燃电缆,可以采用铝包电缆。( × )
34、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矿井的绿化工程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实 用、经济、美观的要求,绿化系数应不低于 15%。( × ) 35、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煤矿建设项目建成后竣工验收前,应进行联合试 运转。联合试运转的期限一般为 1—6 个月,超过批准期限的可以申请延期,但最长不 得超过 6 个月。( × )
36、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矿井地面独立建筑物和井下变电所及配电点的内部设备、管 线、金属件等应采取等电位联接。( √ ) 37、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水文条件地质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应在正常排水 系统上另外建立强排水系统,强排水系统应与正常排水系统相互独立。( √ )
38、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要求对在年度内累计 死亡 5 人及以上的煤矿,取消当年的考核评级资格。( × )
39、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规定对在年度验收现场考核中,达不 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的煤矿,责令停产整顿、限期达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煤矿,责令停产整

顿、限期达标,并处 50~200 万元的罚款。( √ ) 40、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通风专业标准要求密闭前 5m 内支护完好,无片帮、 漏顶、杂物、积水和淤泥,导电体可以进入密闭。( × )
41、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通风专业标准要求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 后,在 45 天内撤出设备和材料,进行永久性密闭。( √ ) 42、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掘进专业标准要求综掘机械化程度不低 于 50%。( √ ) 43、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机电专业标准要求机电设备应有产品合 格证;纳入安标管理的产品应有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使用地点符合规定。( √ )
44、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运输专业标准要求挡车装置和跑车防护装置齐全可 靠,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 ) 45、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职业卫生专业标准要求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 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个人承担。( × )
46、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职业卫生专业标准要求与劳动者签订劳 动合同,并在合同中无需载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等。 ( × ) 47、《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应急救援专业标准要求应急演练规划 应在 3 个年度内对综合应急预案和所有专项应急预案全面演练覆盖。( √ ) 48、《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调度专业标准要求调度室人员配备应 保证双岗每天 24 小时值班和调度工作需要,并保证调度员下井时间。( √ ) 49、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机电专业标准要求应定期进行电气试验 和接地电阻测试。( √ )
50、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通风专业标准要求矿井应按《煤矿安全规程》等规 定测定煤层的瓦斯参数,并按相关规定进行瓦斯等级鉴定。( √ ) 51、 《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的八项规定的通知》 规定:严格矿井瓦斯等级管理。高瓦斯、突出矿井可自行降低瓦斯等级。( × ) 52、 《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的八项规定的通知》 规定:矿井内严禁随意留设盲巷,人为造成盲巷的要予以责任追究。( √ )

53、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进一步强化我省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通知》 (晋煤行发 [2014]637 号)要求:严格井下探放水现场管理,确保作业区域安全生产、建设。未进行井下物探或物探异常 点未进行钻探验证的,矿技术部门不得组织验收,不得下发准予掘进或回采通知书。( √ )
二、单选题 1、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是: ( B ) ,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A、综合治理 B、先抽后采 C、抽采达标
2、山西省煤矿水害防治规定:坚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 严禁在( B )资料不清和掘前采前不探的情况下生产作业。 A、井巷布置 B、水文地质 C、采掘
3、 《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的八项规 定的通知》 规定: 瓦斯矿井在生产、 建设过程中出现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 ( C )
m3/min 或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 3m3/min 时,煤矿企业要立即认定为高瓦斯矿井。 A、3 B、4 C、5
4、 《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的八项规 定的通知》规定:煤矿企业要健全瓦斯防治岗位责任制,落实以( A 防治技术管理体系。 A、总工程师 B、主要负责人 C、矿长 )为首的瓦斯
5、 《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的八项规 定的通知》规定:严禁超瓦斯抽采达标能力组织生产。高瓦斯、突出矿井要合理安排 生产,做到“ ( A ) ”衔接平衡,实现瓦斯抽采达标。 B、抽、探、采 C、探、掘、采
A、抽、掘、采
6、 《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的八项规 定的通知》规定:瓦斯防治的资金投入应在安全费用中重点保证,提取费用不低于安 全费用的( C )%,且要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用。 A、30 B、40 C、50
7、 《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的八项规 定的通知》规定: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开展“ ( B ) ”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辨 识瓦斯隐患的能力、处置瓦斯隐患的能力、避灾脱险的能力及防范事故的能力。 A、人人都是班组长 B、人人都是通风员 C、人人都是监督员
8、山西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 (晋政办发【2012】 34 号)要求:对发生( A )以上事故的煤矿企业,吊销其主要负责人的矿长资格证和

矿长安全资格证,终身不得担任矿长职务。 A、较大 B、重大 C、特别重大
9、山西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 (晋政办发【2012】 34 号)要求:煤矿必须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每( B )至少排查 1 次。 A、月 B、旬 C、半年
10、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 (安委〔2012〕10 号) 提出的总体思路中指出,要牢固树立“ ( A、管理不到位 C )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 C、培训不到位
B、监督不到位
11、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 (安委〔2012〕10 号) 提出的总体思路中指出, 要以落实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为核心, 以落实 ( B )
安全培训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安全培训基础建设, 严格安全培训监察执法和责任追究。 A、主要负责人 B、企业 C、行业管理部门
12、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在全省煤矿推行 “人人都是通风员” 理念的指导意见》 指出, “人人都是通风员”理念的精神实质是( A ) 、安全发展,本质内涵是人人有
责、齐抓共管,核心要素是通风管理、全员参与,根本要求是过程控制、超前预防。 A、以人为本 B、综合治理 C、安全第一
13、按照《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矿安全培训管理规定》 ,除班组长以外的其他从业人 员(包括井下新工人)应当接受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培训合格 证书》;其中,生产作业人员还应结合具体工作岗位接受( C 《上岗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A、安全教育 B、技能培训 C、岗前培训 ),经考核合格取得
14、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煤炭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若干规 定的通知》规定,煤矿要建立健全专业专职的探放水作业队伍;要建立严格的探放水 工作制度;要强化矿井的防治水( C A、安全 B、过程 )管理;要建立可靠的矿井防排水系统。
C、技术
15、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在全省煤矿推行 “人人都是通风员” 理念的指导意见》 要求现场实践要把理念运用于实践,自觉以查隐患为手段、促整改为重点、防事故为 目标,做到人人主动工作、人人行为规范、人人( A 时消除事故隐患,发挥好实践作用。 A、超前预防 B、监督检查 C、参与管理 ) ,在现场实践中解决问题,及

1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3〕99 号)要求严格煤矿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准入,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 C ) 。 A、产品和工艺 B、技术和工艺 C、设备和工艺
1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 2013〕 99 号)要求强制查明隐蔽致灾因素。煤矿企业要加强建设、生产期间的( B ) ,查明
井田范围内的瓦斯、水、火等隐蔽致灾因素,未查明的必须综合运用物探、钻探等勘 查技术进行补充勘查;否则,一律不得继续建设和生产。 A、隐患排查 B、地质勘查 C、安全检查
1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3〕 99 号)要求大力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和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煤矿必须确保安全 监控、人员定位、 ( A A、通信联络 )系统正常运转。 B、安全保障 C、紧急避险
1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 2013〕 99 号)要求提高煤矿工人素质,强化矿工( A、安全生产知识 C )培训与考核。 C、实际操作技能
B、安全生产技能
2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 2013〕 99 号)要求加快煤矿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煤矿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 伍。没有建立专职救援队伍的,必须建设兼职辅助救护队。每( 全员应急演练。 A、季度 B、半年 C、年 C )至少组织一次
21、 《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的技术与现场管理中要求矿井开拓巷道布置, 采掘部署,生产系统调整,技术规范、标准措施的制定,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等 重大技术问题必须由( B )负责决策。 A、矿长 B、总工程师 C、技术副矿长 D、通风区队长
22、 《山西省煤矿建设施工管理标准》要求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项目,施 工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煤矿施工业绩,同时具有国家( C )施工资质。 A、一级 B、二级 C、一级及以上 D、二级及以上
23、 《山西省煤矿建设施工管理标准》要求施工单位在当地新签订井下用工,劳动 合同期限不少于( C )年或至少与矿井建设期一致。 A、1 年 B、2 年 C、3 年 D、3 年及以上
24、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 要求施工队伍的全体从业人员必须接受入场安全培训,

时间不得少于( A ) 。 A、7 天 B、15 天 C、30 天 D、45 天
25、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井工矿在近水平多煤层开采时,当煤层层间距不 大时,宜采用( B )开拓。 A、多水平 B、单一水平 C、多井筒分区域
26、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井工矿近水平多煤层开采,采用分层(组)布置 运输大巷时,宜将运输大巷( C ) 。 A、内错布置 B、外错布置 C、重叠布置
27、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井工矿厚煤层采区的回采率不小于( B ) 。 A、70% B、75% C、80% D、85%
28、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井工矿的缓倾斜、倾斜煤层宜采用( B )开采。 A、走向长壁采煤法前进式 C、倾向长壁采煤法前进式 B、走向长壁采煤法后退式 D、倾向长壁采煤法后退式
29、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井工矿的每个回风井装备的备用通风设备及附属装 置必须能在( B )min 内开动。 A、5 B、10 C、15 D、20
30、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井工矿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通风机的反 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 D ) 。 A、10% B、20% C、30% D、40%
31、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井工矿井下排水设备的备用排水泵的能力不应小 于工作水泵能力的(C ) 。 A、50% B、60% C、70% D、80
32、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新招收的经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的井下作业人 员,必须在有安全工作经验的职工带领下跟班实习满( B )个月后经考核合格,方可 独立工作。 A、2 B、4 C、6 D、8
33、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 要求煤矿建设项目进行联合试运转的期限一般为 1~6 个月,超过批准期限的可以申请延期,但延期最长不得超过( B )个月。 A、2 B、3 C、4 D、5
34、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通风专业标准要求通风设施前后( B ) 范围内支护良好,无杂物、积水等。

A、3m
B、5m
C、10m
D、10m 以上
35、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通风专业标准要求矿井主要通风机装置外 部漏风率在无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 5%,有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 B ) 。 A、10% B、15% C、20% D、25%
36、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通风专业标准要求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 的巷道应实现( D ) ,具备相互独立的两回路电源。 A、 “三同时” B、 “五通一平” C、 “三开一防” D、 “三专两闭锁”
37、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通风专业标准要求井下消防管路系统每 隔 100m 设置( C ) 。 A、消防水池 B、观测点 C、专用支管和阀门 D、检测系统
38、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掘进专业标准要求架棚支护巷道应使用 拉杆或撑木, ( B )距迎头 10m 内应采取加固措施。 A、综掘工作面 B、炮掘工作面 C、掘进机 D、液压泵站处
39、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机电专业标准要求煤矿掘进设备应有 ( D)装置,且灵敏可靠。 A、预警 B、欠电压保护 C、闭锁 D、机载瓦斯报警断电
40、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机电专业标准要求井下供电系统电动机 控制开关应使用(B ) 。 B、真空磁力启动器 C、H 型磁力起动器
A、高压磁力启动器
41、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调度专业标准要求煤矿发生影响生产超 过 1 小时的非人身伤亡生产事故, 重伤及小于 3 人以下人身伤亡事故, 应立即向 ( C ) 汇报。 A、调度部门 C、当班值班领导 B、上一级调度部门 D、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
42、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矿井采区中厚煤层的回采率不小于( C ) 。 A、90% B、75% C、80% D、85%
43、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井下接地网的设置及接地电阻值应满足( B ) 的要求。 A、工种操作规程 B、煤矿安全规程 C、技术作业规程 D、矿山救护规程
44、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矿井工业场地内宜采用( B )储存煤炭。 A、储煤场 B、筒仓 C、露天存放 45、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井工矿( A )不应布置压风自救装置。

A、掘进工作面端头 C、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
B、撤离人员和警戒人员所处位置
46、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立井开拓条件适宜时,应优先采用( B ) 。 A、带式输送机提升 C、架空乘人器运人 B、多绳摩擦式提升机 D、无极绳绞车提升
47、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井工矿主水泵房的排水管路不得安设在( D ) 。 A、水泵房 B、管子道 C、水仓 D、回风井筒
48、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 要求井工矿掘进工作面的专用变压器最多可以向 ( B ) 套不同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供电。 A、3 B、4 C、5 D、6
49、 《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煤矿建设项目投产后( C )内不得申请改扩建。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六年
50、 《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要求矿井地面调度监控中心显示系统配备的备用 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D ) 。 A、2 小时 B、4 小时 C、6 小时 D、8 小时
51、 《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要求有热害的矿井必须进行井下空气温度预测, 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 C )必须采取降温措施。 A、24° B、25° C、26° D、27°
52、 《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要求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应积极推广( A )工艺, 条件具备时,应首先开采保护层。 A、无煤柱开采 B、放顶煤开采 C、水力开采 D、非正规开采
53、 《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要求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一翼原则上最多只能 布置( B )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A、1 B、2 C、3 D、4
54、 《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要求采煤工作面设备选型应坚持技术先进、性 能可靠等有利于矿井综合自动化的原则,采煤机应选用( B ) ,具有手动和无线遥控 等功能。 A、单滚筒无链电牵引 C、单滚筒液压电牵引 B、双滚筒无链电牵引 D、单滚筒无链液压牵引
55、 《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三下”开采试验须严格论证并经( D )煤炭 行业管理部门批准才可以进行。

A、县级
B、市级
C、省级
D、省级及以上
56、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新建井工矿井规模原则上不得低于( C )Mt/a。 A、0.6 B、0.9 C、1.2 D、1.5
57、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 要求矿井机电设备修理车间和器材棚应布置于与 ( B ) 联系方便的位置。 A、主井井口 B、副井井口 C、井底车场 D、主运输大巷
58、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通风专业标准要求矿技术负责人每月至 少组织 1 次通风系统审查、每( B )至少组织 1 次反风设施检查。 A、半年 B、季度 C、月
59、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通风专业标准要求瓦斯检查工应持证上 岗,瓦斯检查做到井下记录牌、瓦检手册、 ( A、瓦斯检查情况 C ) “三对口” 。 C、瓦斯调度台账
B、人员调度情况
60、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地测防治水专业标准要求冲击地压矿井 每( C )召开 1 次防冲分析会,防冲技术人员每天对防冲工作分析 1 次。 A、季 B、月 C、周
61、 《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的八项规 定的通知》规定:按突出管理的矿井自鉴定(认定)之日起( 层鉴定的,煤矿企业要立即认定为突出矿井。 A、半年 B、三个月 C、一年 A )内未完成突出煤
62、 《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的八项规 定的通知》规定:通向盲巷、采空区的轨道、金属管路以及支护金属网等导电体必须 在密闭前后( A )米范围彻底切断。 A、1 B、2 C、3
63、按照《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印发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十二条红线”的通知》 , 省煤炭工业厅制定了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十二条红线” ,对所有煤矿瓦斯防治实行红线 管控。凡( C A、超越 )红线的矿井,一律停工停产整顿,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B、跨越 C、触碰
64、下列哪条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十二条红线”表述不正确?(B) A、矿井风量不足、采掘工作面无风微风作业的。 B、矿井通风系统合理可靠、盲巷管理措施到位。 C、瓦斯超限作业,瓦斯超限、停电停风不撤人或矿井 1 个月内发生 2 次及以上瓦 斯超限的。

D、 矿井未按规定实现双回路供电、 使用淘汰不合格电气设备以及电气设备失爆的。 65、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进一步强化我省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通知》 (晋煤行发 [2014]637 号)要求: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及以上的煤矿,要在井底车场设置防水闸门 或在正常的排水系统基础上安装配备排水能力不小于( B )最大涌水量的潜水电泵排 水系统。 A、绝对涌水量 三、多选题 B、最大涌水量 C、相对涌水量
1、 “一通三防”的内容是( ABCE ) 。 A、通风 B、防灭火 C、防尘 D、防冒顶 E、防治瓦斯
2、 “山西煤炭精神”具体表述为( ACDE ) 。 A、忠厚吃苦 B、无私奉献 C、敬业奉献 D、开拓创新 E、卓越至上
3、 《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的八项规 定的通知》规定煤矿存在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必须进行停产停工整顿?(ABCD ) A、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可靠、盲巷管理措施不到位的 B、矿井风量不足、采掘工作面无风微风作业的 C、应建未建瓦斯抽采系统的 D、因瓦斯防治措施不到位,1 个月内发生 2 次及以上瓦斯超限的 4、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BCDEF )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D、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E、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F、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5 、煤矿发生特大事故后应立即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其事故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ABCDE ) 。 A、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 B、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计 C、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D、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E、事故报告单位 6、山西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 (晋政办发【2012】

34 号)要求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切实做到“五落实” 。 “五落实”是指责任、资金 和(ACD ) 。 A、整改措施 B、目标 C、时限 D、预案
7、 《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要求煤矿领导带班下井时,应当履 行哪些职责?(ABC )
A、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巡视,全面掌握当班井下的安全生产 状况 B、及时发现和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和险情,及时制止违章违纪行为,严禁违 章指挥,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 C、遇到险情时,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组织涉险区域人员及时、有序撤 离到安全地点 8、按照《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矿安全培训管理规定》 ,下列属于 B 类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的是(AB ) 。 A、掘进队长 B、安全科科员 C、安全检查工 D、副总工程师
9、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煤炭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若干 规定的通知》规定,矿井存在下列哪些情况的,要进行停产整顿,同时要约谈并追究 煤矿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的责任?(ABCD ) A、因瓦斯防治措施不到位,1 个月内发生 2 次及以上瓦斯超限 B、矿井发生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 C、矿井超通风能力生产 D、应建未建瓦斯抽采系统等隐患的 10、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在全省煤矿推行 “人人都是通风员” 理念的指导意见》 要求培训教育活动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培训主体、分 培训层次、分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重点要突出哪些内容的培训,真正是学懂弄通。 ( ABCD ) A、岗位操作技能 C、隐患识别排查 B、瓦检仪器使用 D、自救互救能力
1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 2013〕 99 号)要求规范煤矿劳动用工管理,其规定的“五个统一”内容包括统一组织报名和 资格审查、统一考核和(BCD ) 。 A、统一健康检查

B、统一签订劳动合同和办理用工备案 C、统一参加社会保险 D、统一依法使用劳务派遣用工 12、 《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要求大巷布置方式应本着系统简化的原则,除 ( CD )外,煤矿大巷均宜沿煤层布置。 A、有自燃倾向煤层 C、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B、高瓦斯矿井 D、有冲击地压危险矿井 ABC )支护方
13、 《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要求主要巷道应优先采用( 式。 A、锚杆 B、锚喷 C、挂网锚喷 D、砌碹
14、 《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要求煤与瓦斯突出煤层严禁采用( 工艺。 A、放顶煤开采 B、大采高开采 C、水力开采
ACD

D、非正规开采 ABC )
15、 《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 要求矿井应建立信息化系统, 其包括 ( 等。 A、综合自动化系统 C、通信联络系统 B、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D、专家决策系统
16、 《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 要求坚持绿色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 其中 (ABD ) 要求达到 100%。 A、原煤洗(选)率 C、瓦斯抽采率 B、矿井水处理率 D、出井煤矸石综合利用处置率 )进行管理。
17、 《山西省煤矿办矿企业标准》规定,对办矿企业按(ABCDE A、特级 B、甲级 C、乙级 D、丙级 E、丁级
18、 《山西省煤矿建设施工管理标准》要求(
ABCD )的项目,施工单位必须具
有相应的煤矿施工业绩,同时具有国家一级及以上施工资质。 A、高瓦斯矿井 B、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 C、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及以上的矿井 D、立井井深大于 600m、斜井长度大于 1000m 或垂深大于 200m 19、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适用于在山西省境内的(ABD )矿井建设项目,生产 矿井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等可参照执行。

A、新建
B、改建
C、保留
D、扩建
20、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设计能力 0.90Mt/a 及以上的煤矿,符合下列哪 种情况的,可以建设“一井两面”?( ABCD ) A、属于薄、厚煤层配采或高、低硫(灰)煤层配采的 B、属于薄煤层开采的 C、属于解放煤层开采的 D、属于急倾斜煤层开采的 21、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矿井一级负荷有( A、矿井主通风机及井下局部通风机 B、井下主排水泵及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 C、升降人员的立井提升机 D、抽放瓦斯设备及井下移动抽放瓦斯设备 22、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要求采掘关系正常。 井工矿的(ABCD )符合有关规定,且采掘正常衔接。 B、准备煤量 C、回采煤量 D、抽采煤量 ABCD ) 。
A、开拓煤量
23、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要求安全质量标准化 煤矿评一级评分,井工煤矿的( 他专业 均 不低于 80 分。 A、通风、地测防治水 C、机电、运输、安全管理 B、采煤、掘进 D、调度、地面设施 ABC )等专业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 90分,其
24、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中通风专业要求通风系统符合以下哪些要求? ( BCD ) A、必须采用负压通风 B、采用机械通风,安装 2 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实现双回路供电 C、按规定进行通风能力核定 D、矿井内各地点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25、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地测防治水专业要求矿井不应存在以下哪些情 况?( ABC ) A、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措施 B、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措施 C、作业现场未执行“有掘必探(钻探)”规定

26、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采煤专业要求矿井不得存在以下哪些情况? ( ABC ) A、采煤工作面数量超出允许布置个数 B、采煤工作面未实现正规壁式开采或未按批准的采煤方法开采 C、采煤工作面回采率未达到规定要求 27、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中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所要求的机电“四率” 是指设备综合完好率和( A、检修率 BCD ) 。 C、待修率 D、事故率
B、防爆率
28、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中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所要求的机电“四率” 是指专用车辆完好率和( ABC ) 。 B、矿车完好率 C、待修率 D、淘汰率
A、设备综合完好率
29 、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突出煤层鉴定? ( ABC ) 。 A、采掘过程中出现瓦斯动力现象 B、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突出 C、煤层瓦斯压力达到 0.74Mpa D、高瓦斯矿井 30、 《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要求煤矿要加强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实现煤矿 用工“五个百分之百” 。 “五个百分之百”是指合同签订率、用工备案率和(ACD ) 。 A、从业人员培训率 C、参加社会保险率 B、参加井下意外伤害保险率 D、从业人员年检率
31、 《山西省办矿企业标准》要求企业所属矿井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 75%以上的有 ( BCD ) 。 A、丙级 B、乙级 C、甲级 D、特级
32、 《山西省办矿企业标准》要求企业所属矿井综采机械化程度达到 75%以上的有 ( ABCD ) 。 A、特级 B、甲级 C、乙级 D、丙级
33、 《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要求矿井应健全防治水管理机构, 配足管理和 技术人员,按规定配备探放水设备,建立(ABCD A、探测超前 B、预报准确 )的防治水工作体系。 D、管理到位
C、防治达效
34、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地测防治水专业要求机构设置要符合哪些要

求?( ABCD ) A、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 B、冲击地压矿井设立专门的防治冲击地压机构 C、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矿井应设地测部 门、地测总工程师,有分管负责人 D、 地测防治水部门配备矿井地质、 水文地质、 瓦斯地质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 矿井储量管理、矿井测量、井下钻探、物探、制图绘图等方面满足工作需要的专业技 术人员 35、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中的掘进专业标准,对生产组织有哪些要求? ( ABCD ) A、按采煤工作面相对集中、效能最大的生产布局进行组织,实行集约生产 B、科学进行劳动组织 C、采掘关系合理 D、掘进工作面的生产运输系统合理、简单 36 、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中掘进专业标准岗位规范有哪些要求 ? ( ABCD ) A、进行岗位人员培训,其能力符合相应岗位要求 B、操作规范,无违章指挥、无违章作业、无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C、管理和技术人员应掌握专业技术,作业人员应熟知本岗位作业规程和安全 技术措施 D、作业前进行隐患排查,并实行闭合管理 37、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中机电专业标准要求电气设备符合哪些要求? ( ABCDE ) A、矿井有可靠的双回路电源线路 B、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性能符合要求,电气无失爆 C、矿井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绞车、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房,以及井下 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的供电线路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要求 D、电气设备完好、继电保护设置齐全可靠 E、电气工作票、操作票填写、使用规范 38、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中机电专业标准要求机电基础管理符合哪些要

求?( ABCD ) A、管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 B、机电设备选型论证、购置、安装、使用、维护、检修、更新改造、报废等 综合管理程序规范,设备台账、技术图纸等资料齐全 C、按规定进行设备技术性能测试,在用设备性能可靠 D、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岗位工人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39、 《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中调度专业标准要求调度管理符合哪些要求? ( ABCD ) A、建立健全调度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 B、掌握日常安全生产动态及重点工程、主要系统和装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协 调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发挥指挥协调作用 C、履行安全生产信息、指示、文件等的上传下达职责 D、出现险情和发生事故时,及时下达调度指令,进行应急处置 40、 《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要求严格落实( A、先抽后采 B、安全稳定 C、监测监控 ACD )的瓦斯治理方针。 D、以风定产
41、 《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的八项规 定的通知》规定:通风设施质量可靠,所有盲巷及连通已采区的密闭前(扩散通风范 围内)不得设置(ACD ) ,特殊情况需设置的,必须制定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 A、电气设备 B、盲巷 C、开关 D、电缆
42、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进一步强化我省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通知》 (晋煤行发 [2014]637 号)要求:各煤矿企业要科学合理预测矿井涌水量,建立与之相匹配的 (ABC )和水仓,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A、水泵 B、管路 C、配电设备 D、人员

“六个标准”及政策规定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13.× 23.√ 33.× 43.√ 53.√ 4.× 14.√ 24.× 34.× 44.√ 5.× 15.√ 25.√ 35.× 45.× 6.× 16.× 26.× 36.√ 46.× 7.× 17.√ 27.√ 37.√ 47.√ 8.√ 18.× 28.√ 38.× 48.√ 9.× 19.√ 29.√ 39.√ 49.√ 10.√ 20.√ 30.× 40.× 50.√
11.× 12.√ 21.√ 22.× 31.× 32.√ 41.√ 42.√ 51.X 52.√
二、单选题 1.B 11.B 21.B 31.C 41.C 51.C 61.A 2.B 12.A 22.C 32.B 42.C 52.A 62.A 3.C 13.C 23.C 33.B 43.B 53.B 63.C 4.A 14.C 24.A 34.B 44.B 54.B 64.B 5.A 15.A 25.B 35.B 45.A 55.D 65.B 6.C 16.C 26.C 36.D 46.B 56.C 7.B 17.B 27.B 37.C 47.D 57.B 8.A 18.A 28.B 38.B 48.B 58.B 9.B 19.C 29.B 39.D 49.C 59.C 10.C 20.C 30.D 40.B 50.D 60.C
三、多选题 1.ABCE 7.ABC 13.ABC 19.ABD 25.ABC 31.BCD 37.ABCDE 2.ACDE 8.AB 14.ACD 20.ABCD 26.ABC 32.ABCD 38.ABCD 3.ABCD 9.ABCD 15.ABC 21.ABCD 27.BCD 33.ABCD 39.ABCD 4.ABCDEF 10.ABCD 16.ABD 22.ABCD 28.ABC 34.ABCD 40.ACD 5.ABCDE 11.BCD 17.ABCDE 23.ABC 29.ABC 35.ABCD 41.ACD 6.ACD 12.CD 18.ABCD 24.BCD 30.ACD 36.ABCD 42.ABC
坚定不移 沿着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道路 前进 为全面 建成小 康社会 而奋斗 胡锦涛 在中国 共产党 第十八 次全国 代表大 会上的 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 代表第 十七届 中央委 员会向 大会作 报告。 中国共 产党第 十八次 全国代 表大会, 是在我 国进入 全面建 成小康 社会决 定性阶 段召开 的一次 十分重 要的 大会。大 会的主 题是: 高举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伟大 旗臶,以 邓小平 理论、 “三个 代表”重 要思想 、科学 发展观 为指导, 解放思想 ,改革 开放,凝 聚力量 ,攻坚 克难,坚 定不移 沿着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道路 前进, 为全面 建成小 康社会 而奋斗 。此时 此刻,我 们有一 个共同 的感觉 :经过 九十多 年艰苦 奋斗, 我们党 团结带 领全国 各族人 民,把贫 穷落后 的旧中 国变成 日益走 向繁荣 富强的 新中国 ,中华 民族伟 大复兴展 现出光 明前景 。我们 对党和 人民创 造的历 史伟业 倍加自 豪,对党 和人民 确立的 理想信 念倍加 坚定, 对党肩 负的历 史责任 倍加清 醒。当 前,世情 、国情、 党情继 续发生 深刻变 化,我 们面临 的发展 机遇和 风险挑 战前所 未有。 全党一 定要牢 记人民 信任和 重托,更 加奋发 有为、 兢兢业业 地工作 ,继续 推动科 学发展、 促进社 会和谐 ,继续 改善人 民生活、 增进人 民福祉 ,完成 时代赋 予的光 荣而艰 巨的任 务。一 、 过去 五年的 工作和 十年 的基本 总结 十七大以来的五 年, 是我们在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道 路上奋 勇前进 的五年 ,是我 们经受 住各种 困难和 风险考 验、夺 取全面 建设小 康社会 新胜利 的五年 。十七 大对推 进改革 开放和 社会主 义现代 化建设 、实现 全面建 设小康 社会宏 伟目标 作出全 面部署 。为贯 彻十七 大精神 ,中央 先后召 开七次 全会, 分别就 深 化行政管 理体制 改革、 推进农 村改革 发展、 加强和 改进新 形势下 党的建 设、制 定“十 二五” 规划、 推进文 化改革 发展等 关系全 局的重 大问题 作出决 定和部 署。五 年来, 我们胜 利完成 “十一 五”规 划,顺 利实施“ 十二五 ”规划 ,各方 面工作 都取得 新的重 大成就 。经济 平稳较 快发展 。综合国 力大幅 提升, 二 〇一 一年国 内生产 总值达 到四十 七点三 万亿元 。财政 收入大 幅增加 。农业 综合生 产能力 提高, 粮食连 年增产 。产业 结构调 整取得 新进展 ,基础 设施全 面加强 。城镇 化水平 明显提 高,城 乡区域 发展协 调性增 强。创 新型国 家建设 成效显 著,载 人航天 、探月 工 程、载人 深潜、 超级计 算机、 高速铁 路等实 现重大 突破。 生态文 明建设 扎实展 开,资 源节约 和环境 保护全 面推进 。改革 开放取 得重大 进展。 农村综 合改革 、集体 林权制 度改革 、国有 企业改 革不断深 化,非 公有制 经济健 康发展 。现代 市场体 系和宏 观调控 体系不 断健全 ,财税 、金融 、价格 、科技 、教育 、社会 保障、 医药卫 生、事业 单位等 改革稳 步推进 。开放 型经济 达到新 水平, 进出口 总额跃 居世界 第二位 。人民 生活水 平显著 提高。 改善民 生力度 不断加 大,城 乡就业 持续扩大 ,居民 收入较 快增长 ,家庭 财产稳 定增加 ,衣食 住行用 条件明 显改善 ,城乡 最低生 活保障 标准和 农村扶 贫标准 大幅提 升,企 业退休 人员基 本养老 金持续 提高。 民主法 制建设 迈出新 步伐。 政治体 制改革 继续推 进。实 行城乡 按相同 人口比 例选举 人大代 表。基 层民主 不断发 展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法 律体系 形成, 社会主 义法治 国家建 设成绩 显著。 爱国统 一战线 巩固壮 大。行 政体制 改革深 化,司 法体制 和工作 机制改 革取得 新进展 。文化 建设迈 上新台 阶。社 会主义 核心价 值体系 建设深 入开展 ,文化 体制改 革全面 推进, 公共文 化服务 体系建 设取得 重大进 展 ,文化产 业快速 发展, 文化创 作生产 更加繁 荣,人 民精神 文化生 活更加 丰富多 彩。全 民健身 和竞技 体育取 得新成 绩。社 会建设 取得新 进步。 基本公 共服务 水平和 均等化 程度明 显提高 。教育 事业迅速 发展, 城乡免 费义务 教育全 面实现。 社会保 障体系 建设成 效显著 ,城乡 基本养 老保险 制度全 面建立, 新型社 会救助 体系基 本形成 。全民 医保基 本实现 ,城乡 基本医 疗卫生 制度初 步建立。 保障性 住房建 设加快 推进。 加强和 创新社 会管理 ,社会 保持和 谐稳定。 国防和 军队建 设开创新 局面。 中国特 色军事 变革取 得重大 成就,军 队革命 化现代 化正规 化建设 协调推 进、全 面加强, 军事斗 争准备 不断深 化,履 行新世 纪新阶 段历史 使命能 力显著 增强, 出色完 成一系 列急难 险重任 务。港澳 台工作 进一步 加强。 香港、 澳门保 持繁荣 稳定,同 内地交 流合作 提高到 新水平。 推动两 岸关系 实现重 大转折, 实现两 岸全面 直接双 向“三 通”,签 署实施 两岸经 济合作 框架协 议,形 成两岸 全方位 交往格 局,开创 两岸关 系和平 发展新 局面。 外交工 作取得 新成就 。坚定 维护国 家利益 和我国 公民、法 人在海 外合法 权益, 加强同 世界各 国交流 合作,推 动全球 治理机制 变革, 积极促 进世界 和平与 发展,在 国际事 务中的 代表性 和话语 权进一 步增强 ,为改 革发展 争取了 有利国 际环境。 党的建 设全 面加强。 党的执 政能力 建设和 先进性 建设继 续推进 , 思想理论 建设成 效明显 ,学习 实践科 学发展 观活动 取得重 要成果 ,党的 建设改 革创新 迈出重 要步伐 。党内 民主进 一步扩 大。干 部队伍 建设取 得重要 进展, 人才工 作开创 新局面 。创先 争优活 动和学 习型党 组织建 设深入 进行, 基层党 组织不 断加强 。党风 廉政建 设和反 腐败斗 争取得 新 成效。同 时,必 须清醒 看到, 我们工 作中还 存在许 多不足 ,前进 道路上 还有不 少困难 和问题 。主要 是:发 展中不 平衡、 不协调 、不可 持续问 题依然 突出, 科技创 新能力 不强, 产业结 构不合 理,农 业基础 依然薄 弱,资 源环境 约束加 剧,制 约科学 发展的 体制机 制障碍 较多, 深化改 革 开放和转 变经济 发展方 式任务 艰巨; 城乡区 域发展 差距和 居民收 入分配 差距依 然较大 ;社会 矛盾明 显增多 ,教育 、就业 、社会 保障、 医疗、 住房、 生态环 境、食 品药品 安全、 安全生 产、社 会治安 、执法 司法等 关系群 众切身 利益的 问题较 多,部 分群众 生活比 较困难 ;一些 领域存 在 道德失范 、诚信 缺失现 象;一 些干部 领导科 学发展 能力不 强,一 些基层 党组织 软弱涣 散,少 数党员 干部理 想信念 动摇、 宗旨意 识淡薄 ,形式 主义、 官僚主 义问题 突出, 奢侈浪 费现象 严重; 一些领域 消极腐 败现象 易发多 发,反 腐败斗 争形势 依然严 峻。对 这些困 难和问 题,我 们必须 高度重 视,进 一步认 真加以 解决。 过去五 年的工 作,是 十六大 以来全 面建设 小康社 会十年 实践的 重要组 成部分 。这十 年,我 们紧紧 抓住和 用好我 国发展 的重要 战略机 遇期, 战胜一 系列重 大 挑战,奋 力把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推进 到新的 发展阶 段。进 入新世 纪新阶 段,国 际局势 风云变 幻,综 合国力 竞争空 前激烈 ,我们 深化改 革开放 ,加快 发展步 伐,以 加入世 界贸易 组织为 契机, 变压力 为动力 ,化挑 战为机 遇,坚定 不移推 进全 面建设 小康社 会进程。 前进过 程中, 我们战 胜突如其 来的非 典疫情 ,认真 总结我 国发展 实践, 准确把 握我国 发展的 阶段性 特征, 及时提 出和全 面贯彻 科学发 展观等 重大战 略思想 ,开拓 了经济 社会发 展的广 阔空间 。二 〇 〇八年 以后, 国际金 融危机 使我国 发展遭 遇严重 困难, 我们科 学判断 、果断 决策, 采取一 系列重 大举措 , 在全球率 先实现 经济企 稳回升 ,积累 了有效 应对外 部经济 风险冲 击、保 持经济 平稳较 快发展 的重要 经验。 我们成 功举办 北京奥 运会、 残奥会 和上海 世博会 ,夺取 抗击汶 川特大 地震等 严重自 然灾害和 灾后恢 复重建 重大胜 利,妥 善处臵 一系列 重大突 发事件 。在十 分复杂 的国内 外形势 下,党 和人民 经受住 严峻考 验,巩 固和发 展了改 革开放 和社会 主义现 代化建 设大局 ,提高 了我国 国际地 位,彰 显了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的巨 大优越 性和强 大生命 力,增 强了中 国人民 和中华 民 族的自豪 感和凝 聚力。 十年来 ,我们 取得一 系列新 的历史 性成就 ,为全 面建成 小康社 会打下 了坚实 基础。 我国经 济总量 从世界 第六位 跃升到 第二位 ,社会 生产力 、经济 实力、 科技实 力迈上 一个大 台阶, 人民生 活水平 、居民 收入水 平、社 会保障 水平迈 上一个 大台阶, 综合国 力、国 际竞争力 、国际 影响力 迈上一 个大台 阶,国 家面貌 发生新 的历史 性变化 。人们 公认, 这是我 国经济 持续发 展、民 主不断 健全、 文化日 益繁荣 、社会 保持稳 定的时 期,是 着力保 障和改 善民生 、人民 得到实 惠更多 的时期 。我们 能取得 这样的 历史性 成就, 靠的是 党的基 本理论、 基本路 线、基本 纲领、 基本经 验的正 确指引 ,靠的 是新中 国成立 以来特 别是改 革开放 以来奠 定的深 厚基础 ,靠的 是全党 全国各 族人民 的团结 奋斗。 在这里 ,我代 表中共 中央, 向全国 各族人 民,向 各民主党 派、各 人民团 体和各 界爱国 人士, 向香港 特别行 政区同 胞、澳 门特别 行政区 同胞和 台湾同 胞以及 广大侨 胞,向 一切关 心和支 持中国 现代化 建设的 各国朋 友,表 示衷心 的感谢 !总结 十年奋 斗历程 ,最重 要的就 是我们 坚持以 马克思 列宁主 义、毛 泽东思 想、邓 小平理 论、“三 个代表” 重要思 想为指 导,勇 于推进 实践基 础上的 理论创 新,围 绕坚持 和发展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提 出一系 列紧密 相连、 相互贯 通的新 思想、 新观点 、新论 断,形 成和贯 彻了科 学发展 观。科 学发展 观是马 克思主 义同当 代中国 实际和 时代特 征相结 合的产 物,是 马克思 主义关 于发展 的 世界观和 方法论 的集中 体现, 对新形 势下实 现什么 样的发 展、怎 样发展 等重大 问题作 出了新 的科学 回答, 把我们 对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规律的 认识提 高到新 的水平 ,开辟 了当代 中国马 克思主 义发展 新境界 。科学 发展观 是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理论体 系最新 成果, 是中国 共产党 集体智 慧 的结晶, 是指导 党和国 家全部 工作的 强大思 想武器 。科学 发展观 同马克 思列宁 主义、 毛泽东 思想、 邓小平 理论、 “三个 代表” 重要思 想一道 ,是党 必须长 期坚持 的指导 思想。 面向未 来,深 入贯彻落 实科学 发展观 ,对坚 持和发 展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具有重 大现实 意义和 深远历 史意义 ,必须 把科学 发展观 贯彻到 我国现 代化建 设全过 程、体 现到党 的建设 各方面 。全党 必须更 加自觉 地把推 动经济 社会发 展作为 深入贯 彻落实 科学发 展观的 第一要 义,牢 牢扭住 经济建 设这个 中 心,坚持 聚精会 神搞建 设、一 心一意 谋发展 ,着力 把握发 展规律 、创新 发展理 念、破 解发展 难题, 深入实 施科教 兴国战 略、人 才强国 战略、可 持续发 展战略 ,加快 形成符 合科学 发展要 求的发 展方式 和体制 机制, 不断解 放和发 展社会 生产力 ,不断 实现科 学发展 、和谐 发展、 和平发 展,为坚 持和发 展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打下牢 固基础 。必须 更加自 觉地把 以人为 本作为 深入贯 彻落实 科学发 展观的 核心立 场,始 终把实 现好、 维护好 、发展 好最广 大人民 根本利 益作为 党和国 家一切 工作的 出发点 和落脚 点,尊 重人民 首创精 神,保 障人民 各项权 益,不 断在实 现发展 成 果由人民 共享、 促进人 的全面 发展上 取得新 成效。 必须更 加自觉 地把全 面协调 可持续 作为深 入贯彻 落实科 学发展 观的基 本要求 ,全面 落实经 济建设 、政治 建设、 文化建 设、社 会建设 、生态 文明建设 五位一 体总体 布局, 促进现 代化建 设各方 面相协 调,促 进生产 关系与 生产力 、上层 建筑与 经济基 础相协 调,不 断开拓 生产发 展、生 活富裕 、生态 良好的 文明发 展道路。 必须更 加自觉 地把统 筹兼顾 作为深 入贯彻 落实科 学发 展观的 根本方 法,坚持 一切从 实际出 发,正 确认识 和妥善处 理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事业中 的重大 关系, 统筹改 革发展 稳定、 内政外 交国防 、治党 治国治 军各方 面工作 ,统筹 城乡发 展、区 域发展 、经济 社会发 展、人与 自然和 谐发展 、国内 发展和 对外开 放,统 筹各方 面利益 关系, 充分调 动各方 面积极 性,努 力形成 全体人 民各尽 其能、 各得其所 而又和 谐相处 的局面 。解放 思想、 实事求 是、与 时俱进 、求真 务实, 是科学 发展观 最鲜明 的精神 实质。 实践发 展永无 止境,认 识真理 永无止 境,理 论创新 永无止 境。全 党一定 要勇于 实践、 勇于变 革、勇 于创新 ,把握 时代发 展要求 ,顺应 人民共 同愿望 ,不懈 探索和 把握中 国特色社 会主义 规律, 永葆党 的生机 活力, 永葆国 家发展 动力, 在党和 人民创 造性实 践中奋 力开拓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更 为广阔 的发展 前景。二 、 夺 取中国 特色社 会主 义新胜 利 回首近代以来 中国波澜 壮阔的 历史, 展望中 华民族 充满希 望的未 来,我 们得出 一个坚 定的结 论:全 面建成 小康社 会,加 快推进 社会主 义现代 化,实 现中华 民族伟 大复兴 ,必须 坚定不 移走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道路 。道路 关乎党 的命脉 ,关乎 国家前 途、民 族命运 、人民 幸福。 在中国 这样一 个经济 文 化十分落 后的国 家探索 民族复 兴道路 ,是极 为艰巨 的任务 。九十 多年来 ,我们 党紧紧 依靠人 民,把 马克思 主义基 本原理 同中国 实际和 时代特 征结合 起来, 独立自 主走自 己的路 ,历经 千辛万 苦,付 出各种 代价, 取得革 命建设 改革伟 大胜利 ,开创 和发展 了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从根 本 上改变了 中国人 民和中 华民族 的前途 命运。 以毛泽 东同志 为核心 的党的 第一代 中央领 导集体 带领全 党全国 各族人 民完成 了新民 主主义 革命, 进行了 社会主 义改造 ,确立 了社会 主义基 本制度 ,成功 实现了 中国历 史上最 深刻最 伟大的 社会变 革,为 当代中 国一切 发展进 步奠定 了根本 政 治前提和 制度基 础。在 探索过 程中, 虽然经 历了严 重曲折 ,但党 在社会 主义建 设中取 得的独 创性理 论成果 和巨大 成就, 为新的 历史时 期开创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提 供了宝 贵经验 、理论 准备、 物质基础 。以邓 小平同 志为核 心的党 的第二 代中央 领导集 体带领 全党全 国各族 人民深 刻总结 我国社 会主义 建设正 反两方 面经验 ,借鉴 世界社 会主义 历史经 验,作 出把党 和国家 工作中 心转移 到经济 建设上 来、实 行改革 开放的 历史性 决策, 深刻揭 示社会 主义本 质,确 立社会 主义初 级 阶段基本 路线, 明确提 出走自 己的路 、建设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 科学回 答了建 设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的一系 列基本 问题, 成功开 创了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以 江泽民 同志为 核心的 党的第 三代中 央领导 集体带 领全党 全国各 族人民 坚持党 的基本 理论、 基本路 线,在 国内外 形势十 分复杂 、 世界社会 主义出 现严重 曲折的 严峻考 验面前 捍卫了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 依据新 的实践 确立了 党的基 本纲领 、基本 经验, 确立了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改 革目标 和基本 框架, 确立了 社会主 义初级 阶段的 基本经 济制度 和分配 制度, 开创全 面改革 开放新 局面, 推进党 的建设 新的伟 大 工程,成 功把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推向 二十一 世纪。 新世纪 新阶段 ,党中 央抓住 重要战 略机遇 期,在 全面建 设小康 社会进 程中推 进实践 创新、 理论创 新、制 度创新 ,强调 坚持以 人为本、 全面 协调可持 续发展 ,提出 构建社 会主义 和谐社 会、加 快生态 文明建 设,形 成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事业总 体布局 ,着力 保障和 改善民 生,促 进社会 公平正 义,推 动建设 和谐世 界,推 进党的 执政能 力建设 和先进 性建设 ,成功 在新的 历史起 点上坚 持和发 展了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在 改革开 放 三十多年 一以贯 之的接 力探索 中,我 们坚定 不移高 举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伟大旗 臶,既 不走封 闭僵化 的老路 、也不 走改旗 易臶的 邪路。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道 路,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理论 体系,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制 度,是 党和人 民九十 多年奋 斗、创 造、积 累的根 本成就 ,必须 倍加珍 惜 、始终坚 持、不 断发展 。 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道路 ,就是 在中国 共产党 领导下 ,立足 基本国 情,以 经济建 设为中 心,坚 持四项 基本原 则,坚 持改革 开放, 解放和 发展社 会生产 力,建 设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社会 主义民 主政治、 社会主 义先进 文化、 社会主 义和谐 社会、 社会主 义生态 文明,促 进人的 全面发 展,逐 步实现 全体人 民共同 富裕, 建设富 强民主 文明和 谐的社 会主义 现代化 国家。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理 论体系 ,就是 包括邓 小平理 论、“ 三个代 表”重 要思想 、科学 发展观在 内的科 学理论 体系, 是对马 克思列 宁主义 、毛泽 东思想 的坚持 和发展 。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制度, 就是人 民代表 大会制 度的根 本政治 制度, 中国共 产党领 导的多 党合作 和政治 协商制 度、民 族区域 自治制 度以及 基层群 众自治 制度等 基本政 治制度 ,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法律体 系 ,公有制 为主体 、多种 所有制 经济共 同发展 的基本 经济制 度,以 及建立 在这些 制度基 础上的 经济体 制、政 治体制 、文化 体制、 社会体 制等各 项具体 制度。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道 路是实 现途径,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理 论体 系是行 动指南,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制 度是根 本保障 ,三者 统一于 中国特色 社会主 义伟大 实践, 这是党 领导人 民在建 设社会 主义长 期实践 中形成 的最鲜 明特色 。建设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 总依据 是社会 主义初 级阶段 ,总布 局是五 位一体 ,总任 务是实 现社会 主义现 代化和 中华民 族伟大 复兴。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 既坚持 了科学 社会主 义基本 原则, 又 根据时代 条件赋 予其鲜 明的中 国特色 ,以全 新的视 野深化 了对共 产党执 政规律 、社会 主义建 设规律 、人类 社会发 展规律 的认识 ,从理 论和实 践结合 上系统 回答了 在中国 这样人 口多底 子薄的 东方大国 建设什 么样的 社会主 义、怎 样建设 社会主 义这个 根本问 题,使 我们国 家快速 发展起 来,使 我国人 民生活 水平快 速提高 起来。 实践充 分证明 ,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是当代 中国发 展进步 的根本 方向, 只有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才能 发展中 国。发 展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是一项 长期的 艰 巨的历史 任务, 必须准 备进行 具有许 多新的 历史特 点的伟 大斗争 。我们 一定要 毫不动 摇坚持 、与时 俱进发 展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不断 丰富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的实 践特色 、理论 特色、 民族特 色、时 代特色。 在新的 历史 条件下 夺取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新胜 利,必须 牢牢把 握以下 基本要 求,并使 之成为 全党全 国各族 人民的 共同信 念。— —必须 坚持人 民主体 地位。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是 亿万人 民自己 的事业 。要发 挥人民 主人翁 精神, 坚持依 法治国 这个党 领导人 民治理 国家的 基本方 略,最 广泛地 动员和 组织人 民依法 管理国 家事务 和社会 事务、 管理经 济和文 化事业 、 积极投身 社会主 义现代 化建设 ,更好 保障人 民权益 ,更好 保证人 民当家 作主。 ——必 须坚持 解放和 发展社 会生产 力。解 放和发 展社会 生产力 是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的根本 任务。 要坚持 以经济 建设为中 心,以 科学发 展为主 题,全 面推进 经济建 设、政 治建设 、文化 建设、 社会建 设、生 态文明 建设, 实现以 人为本 、全面 协调可 持续的 科学发 展。—— 必须坚 持推进 改革开 放。改 革开放 是坚持 和发展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的 必由之 路。要 始终把 改革创 新精神 贯彻到 治国理 政各个 环节,坚 持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的改革 方向, 坚持对 外开放 的基本 国策, 不断推 进理论 创新、 制度创 新、科 技创新 、文化 创新以 及其他 各方面 创新, 不断推 进我国 社会主 义制度 自我完 善和发 展。— —必须 坚持维 护社会 公平正 义。公 平正义 是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的内在 要求。 要在全 体 人民共同 奋斗、 经济社 会发展 的基础 上,加 紧建设 对保障 社会公 平正义 具有重 大作用 的制度 ,逐步 建立以 权利公 平、机 会公平 、规则 公平为 主要内 容的社 会公平 保障体 系,努 力营造 公平的 社会环 境,保 证人民 平等参 与、平 等发展 权利。 ——必 须坚持 走共同 富裕道 路。共 同富裕 是 中国特色 社会主 义的根 本原则 。要坚 持社会 主义基 本经济 制度和 分配制 度,调 整国民 收入分 配格局 ,加大 再分配 调节力 度,着 力解决 收入分 配差距 较大问 题,使 发展成 果更多 更公平 惠及全 体人民, 朝着共 同富裕 方向稳 步前进 。—— 必须坚 持促进 社会和 谐。社 会和谐 是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的本质 属性。 要把保 障和改 善民生 放在更 加突出 的位臵 ,加强 和创新 社会管 理,正 确处理 改革发 展稳定 关系, 团结一 切可以 团结的 力量, 最大限 度增加 和谐因 素,增 强社会 创造活 力 ,确保人 民安居 乐业、 社会安 定有序 、国家 长治久 安。— —必须 坚持和 平发展 。和平 发展是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的 必然选 择。要 坚持开 放的发 展、合 作的发 展、共 赢的发 展,通 过争取 和平国 际环境 发展自 己,又 以自身 发展维 护和促 进世界 和平,扩 大同各 方利益 汇合点 ,推动 建设持 久和平、 共同繁 荣的和 谐世界 。—— 必须坚 持党的 领导。 中国共 产党是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事 业的领 导核心 。要坚 持立党 为公、 执政为 民,加 强和改 善党的 领导, 坚持党 总揽全 局、协 调各方 的领导 核心作 用,保 持党的 先进性 和纯洁 性,增 强党的 创造力 、凝聚 力、战斗 力,提 高党科 学执政、 民主执 政、依 法执政 水平。 我们必 须清醒 认识到 ,我国 仍处于 并将长 期处于 社会主 义初级 阶段的 基本国 情没有 变,人 民日益 增长的 物质文 化需要 同落后 的社会 生产之 间的矛 盾这一 社会主要 矛盾没 有变, 我国是 世界最 大发展 中国家 的国际 地位没 有变。 在任何 情况下 都要牢 牢把握 社会主 义初级 阶段这 个最大 国情, 推进任 何方面 的改革 发展都 要牢牢 立足社 会主义 初级阶 段这个 最大实 际。党 的基本 路线是 党和国 家的生 命线, 必须坚 持把以 经济建 设为中 心同四 项 基本原则 、改革 开放这 两个基 本点统 一于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伟大 实践, 既不妄 自菲薄 ,也不 妄自尊 大,扎 扎实实 夺取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新胜 利。只要 我们胸 怀理想 、坚定 信念, 不动摇 、不懈 怠、不 折腾, 顽强奋 斗、艰 苦奋斗 、不懈 奋斗,就 一定能 在中国 共产党 成立一 百年时 全面 建成小康 社会, 就一定 能在新 中国成 立一百 年时建 成富强 民主文 明和谐 的社会 主义现 代化国 家。全 党要坚 定这样 的道路 自信、 理论自 信、制 度自信!三 、 全 面建 成小康 社会和 全面 深化改 革开放 的目标 综观国际国内 大势, 我国发 展仍处 于可以 大有作 为的重 要战略 机遇期 。我们 要准 确判断重 要战略 机遇期 内涵和 条件的 变化, 全面把 握机遇 ,沉着 应对挑 战,赢 得主动 ,赢得 优势,赢 得未来 ,确保 到二 〇 二〇年 实现全 面建成 小康社 会宏伟 目标。 根据我 国经济 社会发 展实 际,要在 十六大 、十七 大确立 的全面 建设小 康社会 目标的 基础上 努力实 现新的 要求。 ——经 济持续 健康发 展。转 变经济 发展方 式取得 重大进 展,在 发展平 衡性、 协调性 、可持 续性明 显增强 的基础 上,实 现国内 生产总 值和城 乡居民 人均收 入比二 〇一〇 年翻一 番。科 技进步 对经济 增 长的贡献 率大幅 上升, 进入创 新型国 家行列 。工业 化基本 实现, 信息化 水平大 幅提升 ,城镇 化质量 明显提 高,农 业现代 化和社 会主义 新农村 建设成 效显著 ,区域 协调发 展机制 基本形 成。对 外开放 水平进 一步提 高,国 际竞争 力明显 增强。 ——人 民民主 不断扩 大。民 主制度 更加完 善 ,民主形 式更加 丰富, 人民积 极性、 主动性 、创造 性进一 步发挥 。依法 治国基 本方略 全面落 实,法 治政府 基本建 成,司 法公信 力不断 提高, 人权得 到切实 尊重和 保障。 ——文 化软实 力显著 增强。社 会主 义核心 价值体 系深入 人心,公 民文明 素质和 社会文 明程度 明显提 高。文 化产品 更加丰富 ,公共 文化服 务体系 基本建 成,文 化产业 成为国 民经济 支柱性 产业, 中华文 化走出 去迈出 更大步 伐,社 会主义 文化强 国建设 基础更 加坚实 。—— 人民生 活水平 全面提 高。基 本公共 服务均等 化总体 实现。 全民受 教育程 度和创 新人才 培养水 平明显 提高, 进入人 才强国 和人力 资源强 国行列 ,教育 现代化 基本实 现。就 业更加 充分。 收入分 配差距 缩小, 中等收 入群体 持续扩 大,扶 贫对象 大幅减 少。社 会保障 全民覆 盖,人 人享有 基本医 疗卫生 服务,住 房保障 体系 基 本形成, 社会和 谐稳定 。—— 资源节 约型、 环境友 好型社 会建设 取得重 大进展 。主体 功能区 布局基 本形成 ,资源 循环利 用体系 初步建 立。单 位国内 生产总 值能源 消耗和 二氧化 碳排放 大幅下 降,主 要污染 物排放 总量显 著减少 。森林 覆盖率 提高, 生态系 统稳定 性增强 ,人居 环境明 显 改善。全 面建成 小康社 会,必 须以更 大的政 治勇气 和智慧 ,不失 时机深 化重要 领域改 革,坚 决破除 一切妨 碍科学 发展的 思想观 念和体 制机制 弊端, 构建系 统完备 、科学 规范、 运行有 效的制 度体系 ,使各 方面制 度更加 成熟更 加定型 。要加 快完善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完 善公有 制 为主体、 多种所 有制经 济共同 发展的 基本经 济制度 ,完善 按劳分 配为主 体、多 种分配 方式并 存的分 配制度 ,更大 程度更 广范围 发挥市 场在资 源配臵 中的基 础性作 用,完 善宏观 调控体 系,完 善开放型 经济体 系,推 动经济 更有效 率、更 加公平 、更可 持续发 展。加快 推进社 会主义 民主政 治制度 化、规 范化、 程序化 ,从各 层次各 领域扩 大公民 有序政 治参与 ,实现 国家各 项工作 法治化 。加快 完善文 化管理 体制和 文化生 产经营 机制, 基本建 立现代 文化市 场体系 ,健全 国有文 化资产管 理体制 ,形成 有利于 创新创 造的文 化发展 环境。 加快形 成科学 有效的 社会管 理体制 ,完善 社会保 障体系, 健全基 层公共 服务 和社会 管理网 络,建立 确保社 会既充 满活力 又和谐 有序的 体制机 制。加 快建立 生态文 明制度 ,健全 国土空 间开发 、资源 节约、 生态环 境保护 的体制 机制,推 动形成 人与自 然和谐 发展现 代化建 设新格 局。如 期全面 建成小 康社会 任务十 分艰巨 ,全党 同志一 定要埋 头苦干 、顽强 拼搏。国 家要加 大对农 村和中 西部地 区扶持 力度, 支持这 些地区 加快改 革开放 、增强 发展能 力、改 善人民 生活。 鼓励有 条件的 地方在 现代化 建设中 继续走 在前列, 为全国 改革发 展作出 更大贡 献。四 、 加快 完善社 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和加 快转 变经济 发展方 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是兴国 之要, 发展仍 是解决 我国所 有问题 的关键 。只有 推动经 济持 续健康发 展,才 能筑牢 国家繁 荣富强、 人民幸 福安康 、社会 和谐稳 定的物 质基础 。必须 坚持发 展是硬 道理的 战略思 想,决不 能有丝 毫动摇 。在当 代中国, 坚持发 展是硬 道理的 本质要 求就是 坚持科 学发展 。以科 学发展 为主题 ,以加 快转变 经济发 展方式 为主线, 是关系 我国发 展全局 的战略抉 择。要 适应国 内外经 济形势 新变化, 加快形 成新的 经济发 展方式 ,把推 动发展 的立足 点转到 提高质 量和效 益上来 ,着力 激发各 类市场 主体发 展新活 力,着力 增强创 新驱动 发展新 动力, 着力构 建现代 产业发 展新体 系,着 力培育 开放型 经济发 展新优 势,使经 济发展 更多依 靠 内需特别 是消费 需求拉 动,更 多依靠 现代服 务业和 战略性 新兴产 业带动, 更多依 靠科技 进步、 劳动者 素质提 高、管 理创新 驱动,更 多依靠 节约资 源和循 环经济 推动, 更多依 靠城乡 区域发 展协调 互动,不 断增强 长期发 展后劲 。坚持 走中国 特色新 型工业 化、信 息化、城 镇化、 农业现 代化道路 ,推动 信息化 和工业 化深度 融合、工 业化和 城镇化 良性互 动、城 镇化和 农业现 代化相 互协调 ,促进 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 化、农业 现代化 同步发 展。( 一)全面 深化经 济体制 改革。 深化改革 是加快 转变经 济发展 方式的 关键。 经济体 制改革 的核心 问题是 处理好 政府和 市场的 关系, 必须更 加尊重 市场规 律,更 好发挥 政府作 用。要 毫不动 摇巩固 和发展 公有制 经济, 推行公 有制多 种实现 形式, 深化国 有企业 改革, 完善各 类国有 资产管 理体制 ,推动 国有资 本更多 投 向关系国 家安全 和国民 经济命 脉的重 要行业 和关键 领域, 不断增 强国有 经济活 力、控 制力、 影响力 。毫不 动摇鼓 励、支 持、引 导非公 有制经 济发展 ,保证 各种所 有制经 济依法 平等使 用生产 要素、 公平参 与市场 竞争、 同等受 到法律 保护。健 全现代 市场体 系,加 强宏观 调控目 标和政 策手段机 制化建 设。加 快改革 财税体 制,健 全中央 和地方 财力与 事权相 匹配的 体制, 完善促 进基本 公共服 务均等 化和主 体功能 区建设 的公共 财政体 系,构 建地方 税体系 ,形成 有利于 结构优 化、社 会公平 的税收 制度。 建立公 共资源 出让收 益合理 共享机 制。深 化金融 体制改 革,健 全 促进宏观 经济稳 定、支 持实体 经济发 展的现 代金融 体系, 加快发 展多层 次资本 市场, 稳步推 进利率 和汇率 市场化 改革, 逐步实 现人民 币资本 项目可 兑换。 加快发 展民营 金融机 构。完 善金融 监管,推 进金融 创新, 提高银 行、证 券、保 险等行 业竞争 力,维 护金融 稳定。 (二) 实施创 新驱动 发展战 略。科 技创新 是提高 社会生 产力和 综合国 力的战 略支撑 ,必须 摆在国 家发展 全局的 核心位 臵。要 坚持走 中国特 色自主 创新道 路,以 全球视 野谋划 和推动 创新,提 高原始 创新、 集成创新 和引进 消化吸 收再创 新能力 ,更加 注重协 同创新 。深化 科技体 制改革 ,推动 科技和 经济紧 密结合 ,加快 建设国 家创新 体系, 着力构 建以企 业为主 体、市 场为导 向、产 学研相 结合的 技术创 新体系 。完善 知识创 新体系 ,强化 基础研 究、前 沿技术 研究、 社会公 益技术 研究, 提 高科学研 究水平 和成果 转化能 力,抢 占科技 发展战 略制高 点。实 施国家 科技重 大专项 ,突破 重大技 术瓶颈 。加快 新技术 新产品 新工艺 研发应 用,加 强技术 集成和 商业模 式创新 。完善 科技创 新评价 标准、 激励机 制、转 化机制 。实施 知识产 权战略 ,加强 知识产 权保护 。促进 创新资 源 高效配臵 和综合 集成, 把全社 会智慧 和力量 凝聚到 创新发 展上来 。 ( 三)推 进经济 结构战 略性调 整。这 是加快 转变经 济发展 方式的 主攻方 向。必 须以改 善需求 结构、 优化产 业结构 、促进 区域协调 发展、 推进城 镇化为 重点, 着力解 决制约 经济持 续健康 发展的 重大结 构性问 题。要 牢牢把 握扩大 内需这 一战略 基点, 加快建 立扩大 消费需 求长效 机制, 释放居 民消费 潜力, 保持投 资合理 增长, 扩大国 内市场 规模。 牢牢把 握发展 实体经 济这一 坚实基 础,实 行更加 有利于 实 体经济发 展的政 策措施 ,强化 需求导 向,推 动战略 性新兴 产业、 先进制 造业健 康发展 ,加快 传统产 业转型 升级, 推动服 务业特 别是现 代服务 业发展 壮大, 合理布 局建设 基础设 施和基 础产业 。建设 下一代 信息基 础设施 ,发展 现代信 息技术 产业体 系,健 全信息 安全保 障体系 ,推进 信 息网络技 术广泛 运用。 提高大 中型企 业核心 竞争力 ,支持 小微企 业特别 是科技 型小微 企业发 展。继 续实施 区域发 展总体 战略, 充分发 挥各地 区比较 优势, 优先推 进西部 大开发 ,全面 振兴东 北地区 等老工 业基地 ,大力 促进中 部地区 崛起, 积极支 持东部 地区率 先发展 。采取 对口支 援 等多种形 式,加 大对革 命老区 、民族 地区、 边疆地 区、贫 困地区 扶持力 度。科 学规划 城市群 规模和 布局, 增强中 小城市 和小城 镇产业 发展、 公共服 务、吸 纳就业 、人口 集聚功 能。加 快改革 户籍制度 ,有序 推进农 业转移 人口市 民化, 努力实 现城镇 基本公 共服务 常住人 口全覆 盖。( 四)推 动城乡 发展一 体化。 解决好 农业农 村农民 问题是 全党工 作重中 之重, 城乡发 展一体 化是解 决“三 农”问 题的根 本途径 。要加 大统筹 城乡发 展力度, 增强农 村发展 活力, 逐步缩 小城乡 差距,促 进城乡 共同繁 荣。坚 持工业 反哺农 业、城 市支持 农村和 多予少 取放活 方针, 加大强 农惠农 富农政 策力度 ,让广 大农民 平等参 与现代 化进程 、共同 分享现 代化成 果。加 快发展 现代农 业,增 强农业 综合生 产能力 ,确保 国家粮 食安全 和重要 农产品 有效供 给。坚 持把国 家基础 设 施建设和 社会事 业发展 重点放 在农村 ,深入 推进新 农村建 设和扶 贫开发 ,全面 改善农 村生产 生活条 件。着 力促进 农民增 收,保 持农民 收入持 续较快 增长。 坚持和 完善农 村基本 经营制 度,依 法维护 农民土 地承包 经营权 、宅基 地使用 权、集 体收益 分配权 ,壮大 集体经 济实力 ,发展 农 民专业合 作和股 份合作 ,培育 新型经 营主体 ,发展 多种形 式规模 经营, 构建集 约化、 专业化 、组织 化、社 会化相 结合的 新型农 业经营 体系。 改革征 地制度 ,提高 农民在 土地增 值收益 中的分 配比例。 加快完 善城乡 发展一 体化体 制机制 ,着力 在城乡 规划、 基础设 施、公 共服务 等方面 推进一 体化, 促进城 乡要素 平等交 换和公 共资源 均衡配 臵,形 成以工 促农、 以城带 乡、工 农互惠 、城乡 一体的 新型工 农、城 乡关系 。(五) 全面提 高开放 型经 济水平。 适应经 济全球 化新形 势,必须 实行更 加积极 主动的 开放战 略,完 善互利 共赢、 多元平 衡、安 全高效 的开放 型经济 体系。 要加快 转变对 外经济 发展方 式,推 动开放 朝着优 化结构 、拓展 深度、 提高效 益方向 转变。 创新开 放模式 ,促进 沿海内 陆沿边 开放优 势互补 ,形成 引领国 际经济 合作和 竞争的 开放区 域 ,培育带 动区域 发展的 开放高 地。坚 持出口 和进口 并重, 强化贸 易政策 和产业 政策协 调,形 成以技 术、品 牌、质 量、服 务为核 心的出 口竞争 新优势 ,促进 加工贸 易转型 升级, 发展服 务贸易 ,推动 对外贸 易平衡 发展。 提高利 用外资 综合优 势和总 体效益 ,推动 引资、 引技、 引智有 机 结合。加 快走出 去步伐 ,增强 企业国 际化经 营能力 ,培育 一批世 界水平 的跨国 公司。 统筹双 边、多 边、区 域次区 域开放 合作, 加快实 施自由 贸易区 战略, 推动同 周边国 家互联 互通。 提高抵 御国际经 济风险 能力。 我们一 定要坚 定信心 ,打胜 全面深 化经济 体制改 革和加 快转变 经济发 展方式 这场硬 仗,把 我国经 济发展 活力和 竞争力 提高到 新的水 平。五 、 坚持 走中国 特色社 会主 义政治 发展道 路和推 进政 治体制 改革 人民民主是我们 党始终 高扬的 光辉旗 臶。改 革开放 以来, 我们总结 发展社 会主义 民主正 反两方 面经验 ,强调 人民民 主是社 会主义 的生命 ,坚持 国家一 切权力 属于人 民,不 断推进 政治体 制改革, 社会主 义民主 政治建 设取得 重大进 展,成 功开辟 和坚持 了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政治发 展道路 ,为实 现最广 泛的人 民民主 确立了 正确方 向。政 治体制 改革是我 国全面 改革的 重要组 成部分 。必须 继续积 极稳妥 推进政 治体制 改革, 发展更 加广泛 、更加 充分、更 加健全 的人民 民主。 必须坚 持党的 领导、 人民当 家作主 、依法 治国有 机统一 ,以保 证人民 当家作 主为根 本,以 增强党 和国家 活力、 调动人 民积极 性为目 标,扩大 社会主 义民 主,加快 建设社 会主义 法治国 家,发 展社会 主义政 治文明 。要更 加注重 改进党 的领导 方式和 执政方 式,保证 党领导 人民有 效治理 国家; 更加注 重健全 民主制 度、丰 富民主 形式, 保证人 民依 法实行民 主选举 、民主 决策、 民主管 理、民 主监督 ;更加 注重发 挥法治 在国家 治理和 社会管 理中的 重要作 用,维 护国家 法制统 一、尊 严、权 威,保 证人民 依法享 有广泛 权利和 自由。 要把制 度建设 摆在突 出位臵 ,充分 发挥我 国社会 主义政 治制度 优越性 ,积极 借鉴人 类政治 文明有 益 成果,绝 不照搬 西方政 治制度 模式。 (一) 支持和 保证人 民通过 人民代 表大会 行使国 家权力 。人民 代表大 会制度 是保证 人民当 家作主 的根本 政治制 度。要 善于使 党的主 张通过 法定程 序成为 国家意 志,支 持人大 及其常 委会充 分发挥 国家权 力机关 作用, 依法行 使立法 、监督 、决定 、 任免等职 权,加 强立法 工作组 织协调 ,加强 对“一 府两院 ”的监 督,加 强对政 府全口 径预算 决算的 审查和 监督。 提高基 层人大 代表特 别是一 线工人 、农民 、知识 分子代 表比例 ,降低 党政领 导干部 代表比 例。在 人大设 立代表 联络机 构,完 善代表 联系群 众制度 。健全 国家权 力机关 组 织制度, 优化常 委会、 专委会 组成人 员知识 和年龄 结构, 提高专 职委员 比例, 增强依 法履职 能力。 (二) 健全社 会主义 协商民 主制度 。社会 主义协 商民主 是我国 人民民 主的重 要形式 。要完 善协商民 主制度 和工作 机制, 推进协 商民主 广泛、 多层、 制度化 发展。 通过国 家政权 机关、 政协组 织、党 派团体 等渠道 ,就经 济社会 发展重 大问题 和涉及 群众切 身利益 的实际 问题广 泛协商 ,广纳 群言、 广集民 智,增 进共识 、增强 合力。 坚持和 完善中 国共产 党领导 的多党 合作和 政 治协商制 度,充 分发挥 人民政 协作为 协商民 主重要 渠道作 用,围 绕团结 和民主 两大主 题,推 进政治 协商、 民主监 督、参 政议政 制度建 设,更 好协调 关系、 汇聚力 量、建 言献策 、服务 大局。 加强同 民主党 派的政 治协商 。把政 治协商 纳入决 策程序 ,坚持 协商于 决策之 前和决 策之中 , 增强民主 协商实 效性。 深入进 行专题 协商、 对口协 商、界 别协商 、提案 办理协 商。积 极开展 基层民 主协商 。(三 )完善 基层民 主制度 。在城 乡社区 治理、 基层公 共事务 和公益 事业中 实行群 众自我 管理、 自我服 务、自 我教育 、自我 监督,是 人民依 法直接 行使民 主权利 的重要 方式。 要健全基 层党组 织领导 的充满 活力的 基层群 众自治 机制, 以扩大 有序参 与、推 进信息 公开、 加强议 事协商 、强化 权力监 督为重 点,拓 宽范围 和途径 ,丰富 内容和 形式, 保障人 民享有 更多更 切实的民 主权利 。全心 全意依 靠工人 阶级, 健全以 职工代 表大会 为基本 形式的 企事业 单位民 主管理 制度, 保障职 工参与 管理和 监督的 民主权 利。发 挥基层 各类组 织协同 作用, 实现政 府管理 和基层 民主有 机结合 。(四 )全面 推进依 法治国 。法治 是治国 理政的 基本方 式。要 推进科 学 立法、严 格执法 、公正 司法、 全民守 法,坚 持法律 面前人 人平等 ,保证 有法必 依、执 法必严 、违法 必究。 完善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法律 体系, 加强重 点领域 立法, 拓展人 民有序 参与立 法途径 。推进 依法行 政,切实 做到 严格规 范公正 文明执 法。进一 步深化 司法体 制改革 ,坚持 和完善 中国特色 社会主 义司法 制度, 确保审 判机关 、检察 机关依 法独立 公正行 使审判 权、检 察权。 深入开 展法制 宣传教 育,弘 扬社会 主义法 治精神 ,树立 社会主 义法治 理念, 增强全 社会学 法尊法 守法用 法意识 。提高 领导干 部运用 法治思 维和法 治方式 深化改 革、推 动发展 、化解 矛盾、 维 护稳定能 力。党 领导人 民制定 宪法和 法律, 党必须 在宪法 和法律 范围内 活动。 任何组 织或者 个人都 不得有 超越宪 法和法 律的特 权,绝 不允许 以言代 法、以 权压法 、徇私 枉法。 (五) 深化行 政体制改 革。行 政体制 改革是 推动上 层建筑 适应经 济基础 的必然 要求。 要按照 建立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行政 体制目 标,深 入推进 政企分 开、政 资分开 、政事 分开、 政社分 开,建 设职能 科学、 结构优 化、廉 洁高效 、人民 满意的 服务型 政府。 深化行 政审批 制度改 革,继 续简政 放权, 推 动政府职 能向创 造良好 发展环 境、提 供优质 公共服 务、维 护社会 公平正 义转变 。稳步 推进大 部门制 改革, 健全部 门职责 体系。 优化行 政层级 和行政 区划设 臵,有 条件的 地方可 探索省 直接管 理县( 市)改 革,深 化乡镇 行政体 制改革 。创新 行政管 理方式 ,提高 政府公 信力和 执行力 , 推进政府 绩效管 理。严 格控制 机构编 制,减 少领导 职数, 降低行 政成本 。推进 事业单 位分类 改革。 完善体 制改革 协调机 制,统 筹规划 和协调 重大改 革。( 六)健 全权力 运行制 约和监 督体系 。坚持 用制度 管权管 事管人 ,保障 人民知 情权、 参与权 、表达 权、监 督权,是 权力正 确运 行 的重要保 证。要 确保决 策权、 执行权 、监督 权既相 互制约 又相互 协调, 确保国 家机关 按照法 定权限 和程序 行使权 力。坚 持科学 决策、 民主决 策、依 法决策 ,健全 决策机 制和程 序,发 挥思想 库作用, 建立健 全决策 问责和 纠错制 度。凡是 涉及群 众切身 利益的 决策都 要充分 听取群 众意见 ,凡是 损害群 众利益 的做法 都要坚 决防止 和纠正 。推进 权力运 行公开 化、规范 化,完 善党务 公开、 政务公 开、司 法公开 和各领 域办事 公开制 度,健全 质询、 问责、 经济责 任审计、 引咎辞 职、罢免 等制度, 加强党 内监督 、民主 监督、 法律监 督、舆论 监督, 让人民 监督权 力,让 权力在 阳光下 运行。( 七)巩 固和发 展最广 泛的爱 国统一 战线。 统一战 线是凝 聚各方 面力量, 促进政 党关系 、民族 关系、 宗教关 系、阶层 关系、 海内外 同胞关 系的和 谐,夺 取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新胜利的 重要法 宝。要 高举爱 国主义、 社会主 义旗臶 ,巩固 统一战 线的思 想政治 基础, 正确处 理一致 性和多 样性的 关系。坚 持长期 共存、 互相监 督、肝 胆相照 、荣辱 与共的 方针,加 强同民 主党派 和无党 派人士 团结合 作,促 进思想 上同心 同德、 目标上 同心同 向、行动 上同心 同行, 加强党外 代表人 士队伍 建设, 选拔和 推荐更 多优秀 党外人 士担任 各级国 家机关 领导职 务。全面 正确贯 彻落实 党的民 族政策 ,坚持 和完善 民族区 域自治 制度, 牢牢把 握各民 族共同 团结奋 斗、 共同繁荣 发展的 主题, 深入开 展民族 团结进 步教育, 加快民 族地区 发展, 保障少 数民族 合法权 益,巩固 和发展 平等团 结互助 和谐的 社会主 义民族 关系, 促进各 民族和 睦相处、 和衷共 济、和 谐发展。 全面贯 彻党的 宗教工 作基本 方针, 发挥宗 教界人 士和信 教群众 在促进 经济社 会发展 中的积极 作用。 鼓励和 引导新 的社会 阶层人 士为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事业 作出更 大贡献。 落实党 的侨务 政策, 支持海 外侨胞、 归侨侨 眷关心 和参与 祖国现 代化建 设与和 平统一 大业。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政 治发展 道路是 团结亿 万人民 共同奋 斗的正 确道路。 我们一 定要坚 定不移 沿着这 条 道路前进 ,使我 国社会 主义民 主政治 展现出 更加旺 盛的生 命力。六 、 扎实 推进社 会主 义文化 强国建 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 民的精 神家园。 全面建 成小康 社会, 实现中 华民族 伟大复 兴,必须 推动社 会主义 文化大 发展大 繁荣, 兴起社 会主义 文化建 设新高 潮,提高 国家文 化软实 力 ,发挥文 化引领 风尚、教 育人民 、服务 社会、推 动发展 的作用 。建设 社会主 义文化 强国,必 须走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文化 发展道 路,坚 持为人 民服务、 为社会 主义服 务的方 向,坚 持百花 齐放、 百家争鸣 的方针 ,坚持 贴近实 际、贴 近生活 、贴近 群众的 原则, 推动社 会主义 精神文 明和物 质文明 全面发 展,建 设面向 现代化 、面向 世界、 面向未 来的, 民族的 科学的 大众的 社会主 义文化 。建设 社会主 义文化 强国,关 键是增 强全民 族文化 创造活 力。要 深化文 化体制 改革, 解放和 发展文化 生产力 ,发扬 学术民 主、艺 术民主 ,为人 民提供 广阔文 化舞台 ,让一 切文化 创造源 泉充分 涌流, 开创全 民族文 化创造 活力持 续迸发 、社会 文化生 活更加 丰富多 彩、人 民基本 文化权 益得到 更好保 障、人 民思想 道德素 质和科 学文化 素质全 面提高 、中华 文化国 际影响 力不断 增 强的新局 面。( 一)加 强社会 主义核 心价值 体系建 设。社 会主义 核心价 值体系 是兴国 之魂, 决定着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发 展方向 。要深 入开展 社会主 义核心 价值体 系学习 教育, 用社会 主义核 心价值 体系引 领社会 思潮、 凝聚社 会共识 。推进 马克思 主义中 国化时 代化大 众化, 坚持不 懈 用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理 论体系 武装全 党、教 育人民 ,深入 实施马 克思主 义理论 研究和 建设工 程,建 设哲学 社会科 学创新 体系, 推动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理论 体系进 教材进 课堂进 头脑。 广泛开 展理想信 念教育 ,把广 大人民 团结凝 聚在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伟大 旗臶之 下。大 力弘扬 民族精 神和时 代精神 ,深入 开展爱 国主义 、集体 主义、 社会主 义教育 ,丰富 人民精 神世界 ,增强 人民精 神力量 。倡导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倡导自 由、平 等、公 正、法 治,倡 导爱国 、敬业 、 诚信、友 善,积 极培育 和践行 社会主 义核心 价值观 。牢牢 掌握意 识形态 工作领 导权和 主导权 ,坚持 正确导 向,提 高引导 能力, 壮大主 流思想 舆论。 (二) 全面提 高公民 道德素 质。这 是社会 主义道 德建设 的基本 任务。 要坚持 依法治 国和以 德治国 相结合 ,加强 社会公 德、职 业道德 、 家庭美德 、个人 品德教 育,弘 扬中华 传统美 德,弘 扬时代 新风。 推进公 民道德 建设工 程,弘 扬真善 美、贬 斥假恶 丑,引 导人们 自觉履 行法定 义务、 社会责 任、家 庭责任 ,营造 劳动光 荣、创 造伟大 的社会 氛围, 培育知 荣辱、 讲正气 、作奉 献、促 和谐的 良好风 尚。深 入开展 道德领 域 突出问题 专项教 育和治 理,加 强政务 诚信、 商务诚 信、社 会诚信 和司法 公信建 设。加 强和改 进思想 政治工 作,注 重人文 关怀和 心理疏 导,培 育自尊 自信、 理性平 和、积 极向上 的社会 心态。 深化群众 性精神 文明创 建活动 ,广泛 开展志 愿服务 ,推动 学雷锋 活动、 学习宣 传道德 模范常 态化。 (三) 丰富人 民精神 文化生 活。让 人民享 有健康 丰富的 精神文 化生活 ,是全 面建成 小康社 会的重 要内容 。要坚 持以人 民为中 心的创 作导向 ,提高 文化产 品质量 ,为人 民提供 更好更 多 精神食粮 。坚持 面向基 层、服 务群众 ,加快 推进重 点文化 惠民工 程,加 大对农 村和欠 发达地 区文化 建设的 帮扶力 度,继 续推动 公共文 化服务 设施向 社会免 费开放 。建设 优秀传 统文化 传承体 系,弘 扬中华 优秀传 统文化 。推广 和规范 使用国 家通用 语言文 字。繁 荣发展 少数民 族文化 事 业。开展 群众性 文化活 动,引 导群众 在文化 建设中 自我表 现、自 我教育 、自我 服务。 开展全 民阅读 活动。 加强和 改进网 络内容 建设, 唱响网 上主旋 律。加 强网络 社会管 理,推 进网络 依法规 范有序 运行。 开展“ 扫黄打 非”,抵 制低俗 现象。 普及科 学知识 ,弘扬 科学精 神,提 高全民 科学素养 。广泛 开展全 民健身 运动, 促进群 众体育 和竞技 体育全 面发展 。(四 )增强 文化整 体实力 和竞争 力。文 化实力 和竞争 力是国 家富强 、民族 振兴的 重要标 志。要 坚持把 社会效 益放在 首位、社 会效益 和经济 效益相 统一, 推动文 化事业 全面繁 荣、文 化产业 快速发 展。发 展哲学 社会科 学、新 闻出版 、广播 影视、 文学艺 术事业 。加强 重大公 共文化 工程和 文化项 目建设 ,完善 公共文 化服务 体系, 提高服 务效能 。促进 文化和 科技融 合,发 展新型 文化业 态,提 高文化 产 业规模化 、集约 化、专 业化水 平。构 建和发 展现代 传播体 系,提 高传播 能力。 增强国 有公益 性文化 单位活 力,完 善经营 性文化 单位法 人治理 结构, 繁荣文 化市场 。扩大 文化领 域对外 开放, 积极吸 收借鉴 国外优 秀文化 成果。 营造有 利于高 素质文 化人才 大量涌 现、健 康成长 的良好 环 境,造就 一批名 家大师 和民族 文化代 表人物 ,表彰 有杰出 贡献的 文化工 作者。 我们一 定要坚 持社会 主义先 进文化 前进方 向,树 立高度 的文化 自觉和 文化自 信,向 着建设 社会主 义文化 强国宏 伟目标 阔步前 进。七 、 在 改善民 生和创 新管理 中加 强社会 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 是社会 和谐稳 定的重要 保证。 必须从 维护最 广大人 民根本 利益的 高度, 加快健 全基本 公共服 务体系 ,加强 和创新 社会管 理,推 动社会 主义和 谐社会 建设。 加强社 会建设 ,必须 以保障 和改善 民生为 重点。 提高人民 物质文 化生活 水平, 是改革 开放和 社会主 义现代 化建设 的根本 目的。 要多谋 民生之 利,多 解民生 之忧, 解决好 人民最 关心最 直接最 现实的 利益问 题,在 学有所 教、劳 有所得 、病有 所医、 老有所 养、住 有所居 上持续 取得新 进展, 努力让 人民过 上更好 生活。 加强社 会建设 , 必须加快 推进社 会体制 改革。 要围绕 构建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社会 管理体 系,加 快形成 党委领 导、政 府负责 、社会 协同、 公众参 与、法 治保障 的社会 管理体 制,加 快形成 政府主 导、覆 盖城乡 、可持 续的基 本公共 服务体 系,加 快形成 政社分 开、权 责明确 、依法 自治的 现代社 会组织 体 制,加快 形成源 头治理 、动态 管理、 应急处 臵相结 合的社 会管理 机制。 (一) 努力办 好人民 满意的 教育。 教育是 民族振 兴和社 会进步 的基石 。要坚 持教育 优先发 展,全 面贯彻 党的教 育方针 ,坚持 教育为 社会主 义现代 化建设 服务、 为人民 服务, 把立德 树人作 为教育 的根本 任务, 培 养德智体 美全面 发展的 社会主 义建设 者和接 班人。 全面实 施素质 教育, 深化教 育领域 综合改 革,着 力提高 教育质 量,培 养学生 社会责 任感、 创新精 神、实 践能力 。办好 学前教 育,均 衡发展 九年义务 教育, 基本普 及高中 阶段教 育,加 快发展 现代职 业教育 ,推动 高等教 育内涵 式发展 ,积极 发展继 续教育 ,完善 终身教 育体系 ,建设 学习型 社会。 大力促 进教育 公平, 合理配 臵教育 资源, 重点向 农村、 边远、 贫困、民 族地区 倾斜, 支持特 殊教育 ,提高 家庭经 济困难 学生资 助水平, 积极推 动农民 工子女 平等接 受教育 ,让每 个孩子 都能成 为有用 之才。 鼓励引 导社会 力量兴 办教育 。加强 教师队 伍建设 ,提高 师德水 平和业 务能力 ,增强 教师教 书育人 的荣誉 感和责 任感。 (二) 推动实 现更高 质量的 就业。 就业是 民生之 本。要 贯彻劳 动者自 主就业、 市场 调 节就业、 政府促 进就业 和鼓励 创业的 方针, 实施就 业优先 战略和 更加积 极的就 业政策 。引导 劳动者 转变就 业观念 ,鼓励 多渠道 多形式 就业, 促进创 业带动 就业, 做好以 高校毕 业生为 重点的 青年就 业工作 和农村 转移劳 动力、 城镇困 难人员 、退役 军人就 业工作 。加强 职业技 能培训 , 提升劳动 者就业 创业能 力,增 强就业 稳定性 。健全 人力资 源市场 ,完善 就业服 务体系 ,增强 失业保 险对促 进就业 的作用 。健全 劳动标 准体系 和劳动 关系协 调机制 ,加强 劳动保 障监察 和争议 调解仲裁 ,构建 和谐劳 动关系 。(三 )千方 百计增 加居民 收入。 实现发 展成果 由人民 共享, 必须深 化收入 分配制 度改革 ,努力 实现居 民收入 增长和 经济发 展同步 、劳动 报酬增 长和劳 动生产 率提高 同步, 提高居 民收入 在国民 收入分 配中的 比重, 提高劳 动报酬 在初次 分配中 的比重 。 初次分配 和再分 配都要 兼顾效 率和公 平,再 分配更 加注重 公平。 完善劳 动、资 本、技 术、管 理等要 素按贡 献参与 分配的 初次分 配机制 ,加快 健全以 税收、 社会保 障、转 移支付 为主要 手段的 再分配 调节机 制。深 化企业 和机关 事业单 位工资 制度改 革,推 行企业 工资集 体协商 制度, 保 护劳动所 得。多 渠道增 加居民 财产性 收入。 规范收 入分配 秩序, 保护合 法收入 ,增加 低收入 者收入 ,调节 过高收 入,取 缔非法 收入。 (四) 统筹推 进城乡 社会保 障体系 建设。 社会保 障是保 障人民 生活、 调节社 会分配 的一项 基本制 度。要 坚持全 覆盖、保 基本、 多层次 、可持 续方针 ,以增强 公平性 、适应 流动性 、保证 可持续 性为重 点,全 面建成 覆盖城 乡居民 的社会 保障体 系。改 革和完 善企业 和机关 事业单 位社会 保险制 度,整 合城乡 居民基 本养老 保险和 基本医 疗保险 制度,逐 步做实 养老保 险个人 账户, 实现基 础养老 金全国 统筹, 建立兼 顾各类 人员的 社会保 障待遇 确定机 制和正 常调整 机制。 扩大社 会保障 基金筹 资渠道 ,建立 社会保 险基金 投资运 营制度 ,确保 基金安 全和保 值增值 。完善 社会救 助体系 ,健全 社会福 利制度 ,支持 发展慈 善事业 , 做好优抚 安臵工 作。建 立市场 配臵和 政府保 障相结 合的住 房制度 ,加强 保障性 住房建 设和管 理,满 足困难 家庭基 本需求 。坚持 男女平 等基本 国策, 保障妇 女儿童 合法权 益。积 极应对 人口老 龄化, 大力发 展老龄 服务事 业和产 业。健 全残疾 人社会 保障和 服务体 系,切 实保障 残疾人 权 益。健全 社会保 障经办 管理体 制,建 立更加 便民快 捷的服 务体系 。(五 )提高 人民健 康水平 。健康 是促进 人的全 面发展 的必然 要求。 要坚持 为人民 健康服 务的方 向,坚 持预防 为主、 以农村 为重点 、中西 医并重 ,按照 保基本、 强基层 、建机 制要求 ,重点 推进医 疗保障 、医疗 服务、 公共卫生 、药品 供应、 监管体 制综合 改革, 完善国 民健康 政策, 为群众 提供安 全有效 方便价 廉的公 共卫生 和基本 医疗服 务。健 全全民 医保体 系,建 立重特 大疾病 保障和 救助机 制,完 善突发 公共卫生 事件应 急和重 大疾病 防控机 制。巩 固基本 药物制 度。健 全农村 三级医 疗卫生 服务网 络和城 市社区 卫生服 务体系 ,深化 公立医 院改革 ,鼓励 社会办 医。扶 持中医 药和民 族医药 事业发 展。提 高医疗 卫生队 伍服务 能力, 加强医 德医风 建设。 改革和 完善食 品药品 安全监 管体制 机 制。开展 爱国卫 生运动 ,促进 人民身 心健康 。坚持 计划生 育的基 本国策 ,提高 出生人 口素质 ,逐步 完善政 策,促 进人口 长期均 衡发展 。(六 )加强 和创新 社会管 理。提 高社会 管理科 学化水 平,必须 加强社 会管理 法律、 体制机 制、能 力、人 才队伍 和信息 化建设 。改进 政府提 供公共 服务方式 ,加强 基层社 会管理 和服务 体系建 设,增 强城乡 社区服 务功能 ,强化 企事业 单位、 人民团 体在社 会管理 和服务 中的职 责,引 导社会 组织健 康有序 发展, 充分发 挥群众 参与社 会管理 的基础 作用。 完善和 创新流 动人口 和特殊 人群管 理服务 。正确 处理人 民内部 矛盾, 建立健 全 党和政府 主导的 维护群 众权益 机制, 完善信 访制度 ,完善 人民调 解、行 政调解 、司法 调解联 动的工 作体系 ,畅通 和规范 群众诉 求表达 、利益 协调、 权益保 障渠道 。建立 健全重 大决策 社会稳 定风险评 估机制 。强化 公共安 全体系 和企业 安全生 产基础 建设, 遏制重 特大安 全事故 。加强 和改进 党对政 法工作 的领导 ,加强 政法队 伍建设 ,切实 肩负起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事 业建设 者、捍 卫者的 职责使 命。深 化平安 建设, 完善立 体化社 会治安 防控体 系,强化 司法基 本保障 ,依法 防范和惩 治违法 犯罪活 动,保 障人民 生命财 产安全 。完善 国家安 全战略 和工作 机制, 高度警 惕和坚 决防范 敌对势 力的分 裂、渗 透、颠 覆活动 ,确保 国家安 全。全 党全国 人民行 动起来, 就一定 能开创 社会和 谐人人 有责、 和谐社 会人人 共享的 生动局 面。八 、 大 力推进 生态文 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 明,是 关系人 民福祉 、关乎 民族未 来的长 远大计 。面对 资源约 束趋紧 、环境 污染严 重、生 态系统 退化的 严峻形 势,必 须树立 尊重自 然、顺 应自然、 保护自 然的 生态文 明理念, 把生态 文明建 设放在 突出地 位,融 入经济 建设、 政治建 设、文 化建设 、社会 建设各 方面和 全过程 ,努力建 设美丽 中国, 实现中 华民族 永续发 展。坚 持节约 资源和 保护环 境的基 本国策 ,坚持 节约优 先、保 护优先 、自然 恢复为 主的方 针,着 力推进 绿色发 展、循 环发展、 低碳发 展,形 成节 约资源和 保护环 境的空 间格局 、产业 结构、 生产方 式、生 活方式 ,从源 头上扭 转生态 环境恶 化趋势 ,为人 民创造 良好生 产生活 环境, 为全球 生态安 全作出 贡献。 (一) 优化国 土空间 开发格 局。国 土是生 态文明 建设的 空间载 体,必 须珍惜 每一寸 国土。 要按照 人口资 源环境 相均衡 、 经济社会 生态效 益相统 一的原 则,控 制开发 强度, 调整空 间结构 ,促进 生产空 间集约 高效、 生活空 间宜居 适度、 生态空 间山清 水秀, 给自然 留下更 多修复 空间, 给农业 留下更 多良田 ,给子 孙后代 留下天 蓝、地 绿、水 净的美 好家园 。加快 实施主 体功能 区战略 ,推动 各地区 严格按 照 主体功能 定位发 展,构 建科学 合理的 城市化 格局、 农业发 展格局 、生态 安全格 局。提 高海洋 资源开 发能力 ,发展 海洋经 济,保 护海洋 生态环 境,坚 决维护 国家海 洋权益 ,建设 海洋强 国。( 二)全 面促进 资源节 约。节 约资源 是保护 生态环 境的根 本之策 。要节 约集约 利用资 源,推 动 资源利用 方式根 本转变 ,加强 全过程 节约管 理,大 幅降低 能源、 水、土 地消耗 强度, 提高利 用效率 和效益 。推动 能源生 产和消 费革命 ,控制 能源消 费总量 ,加强 节能降 耗,支 持节能 低碳产 业和新能 源、可 再生能 源发展 ,确保 国家能 源安全 。加强 水源地 保护和 用水总 量管理 ,推进 水循环 利用, 建设节 水型社 会。严 守耕地 保护红 线,严 格土地 用途管 制。加 强矿产 资源勘 查、保 护、合 理开发 。发展 循环经 济,促 进生产 、流通 、消费 过程的 减量化、 再利用 、资源 化。( 三)加大 自然生 态系统 和环境 保护力 度。良 好生态 环境是 人和社 会持续 发展的 根本基 础。要 实施重 大生态 修复工 程,增 强生态 产品生 产能力 ,推进 荒漠化 、石漠 化、水 土流失 综合治 理,扩 大森林 、湖泊 、湿地 面积, 保护生 物多样 性。加 快水利 建设, 增强城 乡防洪 抗旱排 涝能力 。 加强防灾 减灾体 系建设 ,提高 气象、 地质、 地震灾 害防御 能力。 坚持预 防为主 、综合 治理, 以解决 损害群 众健康 突出环 境问题 为重点 ,强化 水、大 气、土 壤等污 染防治 。坚持 共同但 有区别 的责任 原则、 公平原 则、各 自能力 原则, 同国际 社会一 道积极 应对全 球气候 变化。 (四) 加 强生态文 明制度 建设。 保护生 态环境 必须依 靠制度 。要把 资源消 耗、环 境损害 、生态 效益纳 入经济 社会发 展评价 体系, 建立体 现生态 文明要 求的目 标体系 、考核 办法、 奖惩机 制。建 立国土 空间开发 保护制 度,完 善最严 格的耕 地保护 制度、 水资源 管理制 度、环 境保护 制度。 深化资 源性产 品价格 和税费 改革, 建立反 映市场 供求和 资源稀 缺程度、 体现生 态价值 和代际 补偿的 资源 有偿使 用制度 和生态 补偿制 度。积极 开展节 能量、 碳排放 权、排 污权、 水权交 易试点 。加强 环境监管 ,健全 生态环 境保护 责任追 究制度 和环境 损害赔 偿制度 。加强 生态文 明宣传 教育, 增强全 民节约 意识、 环保意 识、生 态意识, 形成合 理消费 的社会 风尚, 营造爱 护生态 环境的 良好风 气。我 们一定 要更加 自觉地 珍爱自 然,更 加积极 地保护 生态, 努力走 向社会 主义生 态文明 新时代。九 、 加 快推进 国防 和军队 现代化 建设与我国国 际地位 相称、 与国家 安全和 发展利 益相适 应的巩 固国防 和强大 军队, 是我国 现代化 建设的 战略任 务。我 国面临 的生存 安全问 题和发 展安全 问题、 传统安 全威胁 和非传 统安全 威胁相 互交织 ,要求 国防和 军队现 代化建 设有一 个大 的发展。 必须坚 持以国 家核心 安全需 求为导 向,统 筹经济 建设和 国防建 设,按 照国防 和军队 现代化 建设“ 三步走 ”战略 构想,加 紧完成 机械化 和信息 化建设 双重历 史任 务,力争 到二 〇 二〇 年基本实 现机械 化,信 息化建 设取得 重大进 展。国 防和军 队现代 化建设 ,必须 以毛泽 东军事 思想、 邓小平 新时期 军队建 设思想 、江泽 民国防 和军队 建设思 想、党 关于新 形势下 国防和 军队建 设思想 为指导 。要适 应国家 发展战 略和安 全战略 新要求 ,着眼 全面履 行新世 纪新阶 段军队 历 史使命, 贯彻新 时期积 极防御 军事战 略方针 ,与时 俱进加 强军事 战略指 导,高 度关注 海洋、 太空、 网络空 间安全 ,积极 运筹和 平时期 军事力 量运用 ,不断 拓展和 深化军 事斗争 准备, 提高以 打赢信 息化条 件下局 部战争 能力为 核心的 完成多 样化军 事任务 能力。 坚持以 推动国 防和军 队 建设科学 发展为 主题, 以加快 转变战 斗力生 成模式 为主线 ,全面 加强军 队革命 化现代 化正规 化建设 。毫不 动摇坚 持党对 军队的 绝对领 导,坚 持不懈 用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理论体 系武装 全军, 持续培 育当代 革命军 人核心 价值观 ,大力 发展先 进军事 文化, 永葆人 民军队 性质、 本色、 作 风。坚定 不移把 信息化 作为军 队现代 化建设 发展方 向,推 动信息 化建设 加速发 展。加 强高新 技术武 器装备 建设, 加快全 面建设 现代后 勤,培 养大批 高素质 新型军 事人才 ,深入 开展信 息化条 件下军事 训练, 增强基 于信息 系统的 体系作 战能力 。加大 依法治 军、从 严治军 力度, 推动正 规化建 设向更 高水平 发展。 紧跟世 界新军 事革命 加速发 展的潮 流,积极 稳妥进 行国防 和军队 改革, 推动中 国特色 军事变 革深入 发展。 坚持以 创新发 展军事 理论为 先导, 着力提 高国防 科技工 业自主创 新能力 ,深入 推进军 队组织 形态现 代化, 构建中 国特色 现代军 事力量 体系。 坚持走 中国特 色军民 融合式 发展路 子,坚 持富国 和强军 相统一 ,加强 军民融 合式发 展战略 规划、 体制机 制建设、 法规建 设。加 快建设 现代化 武装警 察力量 。增强 全民国 防观念 ,提高 国防动 员和后 备力量建 设质量 。巩固 和发展 军政军 民团结 。中国 奉行防 御性的 国防政 策,加 强国防 建设的 目的是 维护国 家主权 、安全 、领土 完整,保 障国家 和平 发展。中 国军队 始终是 维护世 界和平 的坚定 力量, 将一如 既往同 各国加 强军事 合作、 增进军 事互信 ,参与 地区和 国际安 全事务 ,在国 际政治和 安全领 域发挥 积极作 用。十 、 丰富 “一国 两制” 实践 和推进 祖国统 一 香港、澳门回归以 来,走 上了同 祖国内 地优势 互补、 共同发 展的宽 广道路 ,“一 国两制 ”实践 取得举 世公认 的 成功。中 央政府 对香港 、澳门 实行的 各项方 针政策 ,根本 宗旨是 维护国 家主权 、安全 、发展 利益, 保持香 港、澳 门长期 繁荣稳 定。全 面准确 贯彻“ 一国两 制”、“ 港人治 港”、 “澳人 治澳” 、高度 自治的 方针, 必须把 坚持一 国原则 和尊重 两制差 异、维 护中央 权力和 保障特 别行政 区高度自 治权、 发挥祖 国内地 坚强后 盾作用 和提高 港澳自 身竞争 力有机 结合起 来,任 何时候 都不能 偏废。 中央政 府将严 格依照 基本法 办事, 完善与 基本法 实施相 关的制 度和机 制,坚 定支持 特别行 政区行 政长官 和政府 依法施 政,带 领香港 、澳门 各界人 士集中 精力发 展经济 、切实 有 效改善民 生、循 序渐进 推进民 主、包 容共济 促进和 谐,深 化内地 与香港 、澳门 经贸关 系,推 进各领 域交流 合作, 促进香 港同胞 、澳门 同胞在 爱国爱 港、爱 国爱澳 旗臶下 的大团 结,防 范和遏 制外部 势力干 预港澳 事务。 我们坚 信,香 港同胞 、澳门 同胞不 仅有智 慧、有 能力、 有办法 把 特别行政 区管理 好、建 设好, 也一定 能在国 家事务 中发挥 积极作 用,同 全国各 族人民 一道共 享做中 国人的 尊严和 荣耀。 解决台 湾问题 、实现 祖国完 全统一 ,是不 可阻挡 的历史 进程。 和平统 一最符合 包括台 湾同胞 在内的 中华民 族的根 本利益 。实现 和平统 一首先 要确保 两岸关 系和平 发展。 必须坚 持“和 平统一 、一国 两制” 方针, 坚持发 展两岸 关系、 推进祖 国和平 统一进 程的八 项主张 ,全面 贯彻两 岸关系 和平发 展重要 思想, 巩固和 深化两 岸关系 和平发 展的政 治、经 济 、文化、 社会基 础,为 和平统 一创造 更充分 的条件 。我们 要始终 坚持一 个中国 原则。 大陆和 台湾虽 然尚未 统一, 但两岸 同属一 个中国 的事实 从未改 变,国 家领土 和主权 从未分 割、也 不容分 割。两 岸双方 应恪守 反对“ 台独” 、坚持 “九二 共识” 的共同 立场,增 进维护 一个中 国框 架 的共同认 知,在 此基础 上求同 存异。 对台湾 任何政 党,只 要不主 张“台 独”、 认同一 个中国 ,我们 都愿意 同他们 交往、 对话、 合作。 我们要 持续推 进两岸 交流合 作。深 化经济 合作, 厚植共 同利益 。扩大 文化交 流,增 强民族 认同。密 切人民 往来, 融洽同 胞感情 。促进 平等协 商,加 强制度建 设。希 望双方 共同努 力,探 讨国家 尚未统 一特殊 情况下 的两岸 政治关 系,作 出合情 合理安 排;商 谈建立 两岸军 事安全 互信机 制,稳 定台海 局势; 协商达 成两岸 和平协 议,开 创两岸 关系和平 发展新 前景。 我们要 努力促 进两岸 同胞团 结奋斗 。两岸 同胞同 属中华 民族, 是血脉 相连的 命运共 同体, 理应相 互关爱 信赖, 共同推 进两岸 关系,共 同享有 发展成 果。凡 是有利 于增进 两岸同 胞共同 福祉的 事情, 我们都 会尽最 大努力 做好。 我们要 切实保 护台湾 同胞权 益,团 结台湾同 胞维护 好、建 设好中 华民族 共同家 园。我 们坚决 反对“ 台独” 分裂图 谋。中国 人民 绝不允 许任何 人任何 势力以 任何方 式把台 湾从祖 国分割 出去。“ 台独” 分裂行 径损害 两岸同 胞共同 利益, 必然走 向彻底 失败。 全体中 华儿女 携手努 力,就 一定能 在同心 实现中 华民族 伟大复 兴进程中 完成祖 国统一 大业。十 一 、 继续促 进人 类和平 与发展 的崇高 事业 当今世界正在 发生深 刻复杂 变化, 和平与 发展仍 然是时 代主题。 世界多 极化、 经济全 球化深 入发展 ,文化 多样化 、社会 信息化 持续推 进,科 技革命 孕育新 突破, 全球合 作向多 层次全 方位拓 展,新 兴市场 国家 和发展中 国家整 体实力 增强, 国际力 量对比 朝着有 利于维 护世界 和平方 向发展 ,保持 国际形 势总体 稳定具 备更多 有利条 件。同 时,世 界仍然 很不安 宁。国 际金融 危机影 响深远, 世界经 济增 长不稳定 不确定 因素增 多,全 球发展 不平衡 加剧, 霸权主 义、强 权政治 和新干 涉主义 有所上 升,局 部动荡 频繁发 生,粮 食安全 、能源 资源安 全、网 络安全 等全球 性问题 更加突 出。人 类只有 一个地 球,各 国共处 一个世 界。历 史昭示 我们, 弱肉强 食不是 人类共 存之道 ,穷兵 黩武无 法 带来美好 世界。 要和平 不要战 争,要 发展不 要贫穷 ,要合 作不要 对抗, 推动建 设持久 和平、 共同繁 荣的和 谐世界 ,是各 国人民 共同愿 望。我 们主张 ,在国 际关系 中弘扬 平等互 信、包 容互鉴 、合作 共赢的 精神, 共同维 护国际 公平正 义。平 等互信 ,就是 要遵循 联合国 宪章宗 旨和原 则 ,坚持国 家不分 大小、 强弱、 贫富一 律平等 ,推动 国际关 系民主 化,尊 重主权 ,共享 安全, 维护世 界和平 稳定。 包容互 鉴,就 是要尊 重世界 文明多 样性、 发展道 路多样 化,尊 重和维 护各国 人民自 主选择 社会制 度和发 展道路 的权利 ,相互 借鉴, 取长补 短,推 动人类 文明进 步。合 作 共赢,就 是要倡 导人类 命运共 同体意 识,在 追求本 国利益 时兼顾 他国合 理关切 ,在谋 求本国 发展中 促进各 国共同 发展, 建立更 加平等 均衡的 新型全 球发展 伙伴关 系,同 舟共济 ,权责 共担, 增进人类 共同利 益。中 国将继 续高举 和平、发 展、合 作、共赢 的旗臶 ,坚定 不移致 力于维 护世界 和平、 促进共 同发展。 中国将 始终不 渝走和 平发展 道路, 坚定奉 行独立 自主的 和平外 交政策 。我们 坚决维 护国家 主权、安 全、发 展利益, 决不会 屈服于 任何外 来压力 。我们 根据事 情本身 的是非曲 直决定 自己的 立场和 政策, 秉持公 道,伸张 正义。 中国主 张和平 解决国 际争端 和热点 问题, 反对动 辄诉诸 武力或 以武力 相威胁, 反对颠 覆别国 合法政 权,反 对一切 形式的 恐怖主 义。中国 反对各 种形式 的霸权 主义和 强权政 治,不 干涉别 国内政 ,永远 不称霸, 永远不 搞扩张 。中国将 坚持把 中国人 民利益 同各国 人民共 同利益 结合起 来,以更 加积极 的姿态 参与国 际事务 ,发挥 负责任 大国作 用,共 同应对 全球性 挑战。中 国将始 终不渝 奉行互 利共赢 的开放 战略, 通过深 化合作 促进世 界经济 强劲、可 持续、 平衡增 长。中 国致力 于缩小 南北差 距,支持 发展中 国家增强 自主发 展能力 。中国 将加强 同主要 经济体 宏观经 济政策 协调,通 过协商 妥善解 决经贸 摩擦。 中国坚 持权利 和义务 相平衡 ,积极 参与全 球经济 治理,推 动贸易 和投资 自由化 便利化 , 反对各种 形式的 保护主 义。中 国坚持 在和平 共处五 项原则 基础上 全面发 展同各 国的友 好合作。 我们将 改善和 发展同 发达国 家关系 ,拓宽 合作领 域,妥善 处理分 歧,推 动建立 长期稳 定健康 发展的 新型大 国关系。 我们将 坚持与 邻为善 、以邻 为伴,巩 固睦邻 友好, 深化互 利合作, 努力使 自身发展 更好惠 及周边 国家。 我们将 加强同 广大发 展中国 家的团 结合作, 共同维 护发展 中国家 正当权 益,支 持扩大 发展中 国家在 国际事 务中的 代表性 和发言 权,永远 做发展 中国家 的可靠 朋友和 真诚伙 伴。我 们将积 极参与 多边事 务,支持 联合国 、二十 国集团、 上海合 作组织 、金砖 国家等发 挥积极 作用, 推动国 际秩序 和国际 体系朝 着公正 合理的 方向发 展。我们 将扎实 推进公 共外交 和人文 交流, 维护我 国海外 合法权 益。我们 将开展 同各国 政党和 政治组 织的友 好往来 ,加强 人大、政 协、地 方、民间 团体的 对外交 流,夯 实国家 关系发 展社会 基础。中 国人民 热爱和 平、渴望 发展,愿 同各国 人民一 道为人 类和平 与发展 的崇高 事业而 不懈努 力。十 二 、全 面提高 党的建 设科学 化水 平 我们党担负着团结 带领人 民全面 建成小 康社会、 推进社 会主义 现代化 、 实现中华 民族伟 大复兴 的重任 。党坚 强有力, 党同人 民保持 血肉联 系,国 家就繁 荣稳定 ,人民 就幸福 安康。 形势的 发展、事 业的开 拓、人 民的期 待,都 要求我 们以改 革创新 精神全 面推进 党的建 设新的 伟大工 程,全面 提高党 的建设 科学化 水平。 全党必 须牢记 ,只有 植根人 民、造 福 人民,党 才能始 终立于 不败之 地;只有 居安思 危、勇 于进取 ,党才 能始终 走在时 代前列 。新形 势下,党 面临的 执政考 验、改 革开放 考验、 市场经 济考验、 外部环 境考验 是长期 的、复 杂的、 严峻的 ,精神 懈怠危 险、能力 不足危 险、脱 离群众 危险、 消极腐 败危险 更加尖 锐地摆 在全党 面前。不 断提高 党的领 导水平 和执政 水平、提 高拒腐 防变和 抵御风 险能力 ,是党 巩固执 政地位 、实现 执政使 命必须 解决好 的重大 课题。 全党要 增强紧 迫感和 责任感, 牢牢把 握加强 党的执 政能力 建设、 先进性 和纯洁 性建设 这条主 线,坚 持解放 思想、 改革创 新,坚持 党要管 党、从 严 治党,全 面加强 党的思 想建设、 组织建 设、作 风建设 、反腐 倡廉建 设、制 度建设, 增强自 我净化 、自我 完善、 自我革 新、自我 提高能 力,建 设学习 型、服 务型、 创新型 的马克 思主义 执政党, 确保党始 终成为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事 业的坚 强领导 核心。( 一)坚 定理想 信念, 坚守共 产党人 精神追 求。对马 克思主 义的信 仰,对 社会主 义和共 产主义 的信念 ,是共 产党人 的政治 灵魂,是 共产党 人经受 住任何 考验的 精神支 柱。要 抓好思 想理论 建设这 个根本 ,学习 马克思 列宁主 义 、毛泽东 思想、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理论 体系, 深入学 习实践 科学发 展观, 推进学 习型党 组织创 建,教育 引导党 员、干 部矢志 不渝为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共 同理想 而奋斗 。抓好 党性教 育这个 核心,学 习党的 历史, 深刻认 识党的 两个历 史问题 决议总 结的经 验教训 ,弘扬 党的优 良传统 和 作风,教 育引导 党员、干 部牢固 树立正 确的世 界观、 权力观 、事业 观,坚定 政治立 场,明 辨大是 大非。 抓好道 德建设 这个基 础,教育 引导党 员、干 部模范 践行社 会主义 荣辱观 ,讲党 性、重品 行、作 表率, 做社会 主义道 德的示 范者、诚 信风尚 的引领 者、公 平正义 的维护 者,以 实际行 动彰显共 产党人 的人格 力量。( 二)坚 持以人 为本、 执政为 民,始终 保持党 同人民 群众的 血肉联 系。为 人民服 务是党 的根本 宗旨, 以人为 本、执政 为民是 检验党 一切执 政活动 的最高 标准。 任何时候 都要把 人民利 益放在 第一位 ,始终 与人民 心连心 、同呼 吸、共 命运, 始终依 靠人民 推动历 史前进 。围绕 保持党 的先进 性和纯 洁性, 在全党 深入开 展以为 民务实 清廉为 主要内 容的党 的群众 路线教 育实践 活动, 着力解 决人民 群众反 映强烈 的突出 问题, 提高做 好新形 势下群 众 工作的能 力。完 善党员 干部直 接联系 群众制 度。坚 持问政 于民、 问需于 民、问 计于民 ,从人 民伟大 实践中 汲取智 慧和力 量。坚 持实干 富民、 实干兴 邦,敢 于开拓 ,勇于 担当, 多干让 人民满 意的好 事实事 。坚持 艰苦奋 斗、勤 俭节约, 下决心 改进文 风会 风,着力 整治庸 懒散奢 等不良 风气,坚 决克服 形式主 义、官 僚主义 ,以优 良党风 凝聚党 心民心 、带动 政风民 风。支 持工会 、共青 团、妇 联等人 民团体 充分发 挥桥梁 纽带作 用,更 好反映 群众呼 声,维 护群众 合法权 益。( 三)积 极发展 党内民 主,增强 党的创 造活力 。党内 民主是 党的生 命。要 坚持民 主集中 制,健 全党内民 主制度 体系, 以党内 民主带 动人民 民主。 保障党 员主体 地位, 健全党 员民主 权利保 障制度 ,开展 批评和 自我批 评,营 造党内 民主平 等的同 志关系 、民主 讨论的 政治氛 围、民 主监督 的制度环 境,落 实党员 知情权 、参与 权、选 举权、 监督权 。完善 党的代 表大会 制度, 提高工 人、农 民代表 比例, 落实和 完善党 的代表 大会代 表任期 制,试 行乡镇 党代会 年会制 ,深化 县(市 、区) 党代会 常任制 试点, 实行党 代会代 表提案 制。完 善党内 选举制 度,规 范差额 提名、 差 额选举, 形成充 分体现 选举人 意志的 程序和 环境。 强化全 委会决 策和监 督作用 ,完善 常委会 议事规 则和决 策程序 ,完善 地方党 委讨论 决定重 大问题 和任用 重要干 部票决 制。扩 大党内 基层民 主,完 善党员 定期评 议基层 党组织 领导班 子等制 度,推 行党员 旁听基 层党委 会议、 党代会 代 表列席同 级党委 有关会 议等做 法,增 强党内 生活原 则性和 透明度 。(四 )深化 干部人 事制度 改革, 建设高 素质执 政骨干 队伍。 坚持和 发展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关 键在于 建设一 支政治 坚定、 能力过 硬、作 风优良 、奋发 有为的 执政骨 干队伍 。要坚 持党管 干部原 则,坚 持五湖 四海、 任 人唯贤, 坚持德 才兼备 、以德 为先, 坚持注 重实绩 、群众 公认, 深化干 部人事 制度改 革,使 各方面 优秀干 部充分 涌现、 各尽其 能、才 尽其用 。全面 准确贯 彻民主 、公开 、竞争 、择优 方针, 扩大干部 工作民 主,提 高民主 质量, 完善竞 争性选 拔干部 方式, 提高选 人用人 公信度 ,不让 老实人 吃亏, 不让投 机钻营 者得利 。完善 干部考 核评价 机制, 促进领 导干部 树立正 确政绩 观。健 全干部 管理体 制,从 严管理 监督干 部,加 强党政 正职、 关键岗 位干部 培养选 拔,完善 公务 员 制度。优 化领导 班子配 备和干 部队伍 结构, 注重从 基层一 线培养 选拔干 部,拓 宽社会 优秀人 才进入 党政干 部队伍 渠道。 推进国 有企业 和事业 单位人 事制度 改革。 加强和 改进干 部教育 培训, 提高干 部素质 和能力 。加大 培养选 拔优秀 年轻干 部力度 ,重视 培养选 拔女干 部和少 数民族 干 部,鼓励 年轻干 部到基 层和艰 苦地区 锻炼成 长。全 面做好 离退休 干部工 作。( 五)坚 持党管 人才原 则,把 各方面 优秀人 才集聚 到党和 国家事 业中来 。广开 进贤之 路,广 纳天下 英才, 是保证 党和人 民事业 发展的 根本之 举。要 尊重劳 动、尊 重知识、 尊重人 才、尊 重创造 ,加快 确立人 才优先发 展战略 布局, 造就规 模宏大 、素质 优良的 人才队 伍,推 动我国 由人才 大国迈 向人才 强国。 统筹推 进各类 人才队 伍建设 ,实施 重大人 才工程 ,加大 创新创 业人才 培养支 持力度 ,重视 实用人才 培养, 引导人 才向科 研生产 一线流 动。充 分开发 利用国 内国际 人才资 源,积 极引进 和用好 海外人 才。加 快人才 发展体 制机制 改革和 政策创 新,建 立国家 荣誉制 度,形 成激发 人才创 造活力 、具有 国际竞 争力的 人才制 度优势 ,开创 人人皆 可成才 、人人 尽展其 才的生 动局面 。 (六)创 新基层 党建工 作,夯 实党执 政的组 织基础 。党的 基层组 织是团 结带领 群众贯 彻党的 理论和 路线方 针政策 、落实 党的任 务的战 斗堡垒 。要落 实党建 工作责 任制, 强化农 村、城 市社区 党组织 建设, 加大非 公有制 经济组 织、社 会组织 党建工 作力度, 全面推 进各领 域基层 党建 工 作,扩大 党组织 和党的 工作覆 盖面, 充分发 挥推动 发展、 服务群 众、凝 聚人心 、促进 和谐的 作用, 以党的 基层组 织建设 带动其 他各类 基层组 织建设 。健全 党的基 层组织 体系, 加强基 层党组 织带头 人队伍 建设, 加强城 乡基层 党建资 源整合 ,建立 稳定的 经费保 障制度 。以服 务群众 、 做群众工 作为主 要任务 ,加强 基层服 务型党 组织建 设。以 增强党 性、提 高素质 为重点 ,加强 和改进 党员队 伍教育 管理, 健全党 员立足 岗位创 先争优 长效机 制,推 动广大 党员发 挥先锋 模范作 用。严格 党内组 织生活 ,健全 党员党 性定期 分析、 民主评 议等制 度。改 进对流 动党员 的教育 、管理 、服务 。提高 发展党 员质量 ,重视 从青年 工人、 农民、 知识分 子中发 展党员 。健全 党员能 进能出 机制, 优化党 员队伍 结构。( 七)坚 定不移 反对腐 败,永 葆共产 党人清 正廉洁 的政治 本色。反 对腐败 、建设 廉洁政 治,是 党一贯 坚持的 鲜明政 治立场 ,是人 民关注 的重大 政治问 题。这 个问题 解决不 好,就 会对党 造成致 命伤害 ,甚至 亡党亡 国。反 腐倡廉 必须常 抓不懈 ,拒腐 防变必 须警钟 长鸣。 要坚持 中国特 色反腐 倡廉道 路,坚 持标本 兼治、 综合治 理、惩 防并举、 注重预防 方针, 全面推 进惩治 和预防 腐败体 系建设 ,做到 干部清 正、政 府清廉 、政治 清明。 加强反 腐倡廉 教育和 廉政文 化建设 。各级 领导干 部特别 是高级 干部必 须自觉 遵守廉 政准则 ,严格 执行领 导干部 重大事 项报告 制度, 既严于 律己, 又加强 对亲属 和身边 工作人 员的教 育和约 束 ,决不允 许搞特 权。严 格规范 权力行 使,加 强对领 导干部 特别是 主要领 导干部 行使权 力的监 督。深 化重点 领域和 关键环 节改革 ,健全 反腐败 法律制 度,防 控廉政 风险, 防止利 益冲突 ,更加 科学有效 地防治 腐败。 加强反 腐败国 际合作 。严格 执行党 风廉政 建设责 任制。 健全纪 检监察 体制, 完善派 驻机构 统一管 理,更 好发挥 巡视制 度监督 作用。 始终保 持惩治 腐败高 压态势 ,坚决 查处大 案要案 ,着力 解决发 生在群 众身边 的腐败 问题。 不管涉 及什么 人,不 论权力 大小、 职 位高低, 只要触 犯党纪 国法, 都要严 惩不贷 。(八 )严明 党的纪 律,自 觉维护 党的集 中统一 。党的 集中统 一是党 的力量 所在, 是实现 经济社 会发展 、民族 团结进 步、国 家长治 久安的 根本保 证。党面 临的 形势越 复杂,肩 负的任 务越艰 巨,就 越要加 强党的 纪律建 设,越 要维护 党的集 中统一。 各级党 组织和 广大党 员、干 部特别 是主要 领导干 部一定 要自觉 遵守党 章,自 觉按照 党的组 织原则 和党内 政治生 活准则 办事, 任何人 都不能 凌驾于 组织之 上。要 坚决维 护中央 权威, 在思想 上政治 上行动 上同党 中央保 持高度 一致, 坚决贯 彻党的 理论和 路线方 针政策 ,保证 中 央政令畅 通,决 不允许 “上有 政策、 下有对 策”, 决不允 许有令 不行、 有禁不 止。加 强监督 检查, 严肃党 的纪律 特别是 政治纪 律,对 违反纪 律的行 为必须 认真处 理,切 实做到 纪律面 前人人 平等、遵 守纪律 没有特 权、执 行纪律 没有例 外,形 成全党 上下步 调一致 、奋发 进取的 强大力 量。同 志们! 在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道路上 实现中 华民族 伟大复 兴,寄 托着无 数仁人 志士、 革命先 烈的理 想和夙 愿。在 长期艰 苦卓绝 的奋斗 中,我 们党紧 紧依靠 人民, 付出了 最大牺 牲,书 写 了感天动 地的壮 丽史诗 ,不可 逆转地 结束了 近代以 后中国 内忧外 患、积 贫积弱 的悲惨 命运, 不可逆 转地开 启了中 华民族 不断发 展壮大 、走向 伟大复 兴的历 史进军 ,使具 有五千 多年文 明历史 的中华 民族以 崭新的 姿态屹 立于世 界民族 之林。 在新的 征程上 ,我们 的责任 更大、 担子更 重 ,必须以 更加坚 定的信 念、更 加顽强 的努力 ,继续 实现推 进现代 化建设 、完成 祖国统 一、维 护世界 和平与 促进共 同发展 这三大 历史任 务。面 对人民 的信任 和重托 ,面对 新的历 史条件 和考验 ,全党 必须增 强忧患 意识, 谦虚谨 慎,戒 骄戒躁 ,始终 保持清 醒头脑 ;必须 增强创 新意识 , 坚持真理 ,修正 错误, 始终保 持奋发 有为的 精神状 态;必 须增强 宗旨意 识,相 信群众 ,依靠 群众, 始终把 人民放 在心中 最高位 臵;必 须增强 使命意 识,求 真务实 ,艰苦 奋斗, 始终保 持共产 党人的政 治本色 。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事业是 面向未 来的事 业,需 要一代 又一代 有志青 年接续 奋斗。 全党都 要关注 青年、 关心青 年、关 爱青年 ,倾听 青年心 声,鼓 励青年 成长, 支持青 年创业 。广大 青年要 积极响 应党的 号召, 树立正 确的世 界观、 人生观 、价值 观,永 远热爱 我们伟 大 的祖国, 永远热 爱我们 伟大的 人民, 永远热 爱我们 伟大的 中华民 族,在 投身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伟大 事业中 ,让青 春焕发 出绚丽 的光彩 。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事业需 要全体 中华儿 女万众 一心、 团结奋 斗。团 结就是 大局, 团结就 是力量 。全党 同志要 用坚强 的党性 保证团 结,用 共同的 事 业促进团 结,自 觉维护 全党的 团结统 一,巩 固全国 各族人 民大团 结,加 强海内 外中华 儿女大 团结, 促进中 国人民 同世界 各国人 民大团 结。让 我们高 举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伟大旗 臶,更 加紧密 地团结 在党中 央周围 ,为全 面建成 小康社 会而奋 斗,不 断夺取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新 胜利, 共 同创造中 国人民 和中华 民族更 加幸福 美好的 未来!


有关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知识考试题

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知识考试(答案) 部门姓名成绩 一、填充题(每格2分) 1、《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标准编号是GB 50526-2010 ,发布日期为2010-05-31 ,实施日期为2010-12-1 。 2、《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除确立我国在该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外,必将起到规范市场、保护国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用户合法利益以及引导行业发展的作用。 3、《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将公共广播定义为:由使用单位自行管理的,在本单位范围内为公众服务的声音广播,用于进行业务广播、背景广播和紧急广播。 4、《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将公共广播系统划分为3 类,它们的名称分别为业务广播、背景广播和紧急广播。 5、各种类、各等级的公共广播系统均应具备一定的“应备功能”,“应备功能”是指公共广播系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 6、所有各种类、各等级的公共广播系统都应有的应备功能是应能实时发布语声广播,且应有一个广播传声器处于最高广播优先级。 7、业务广播1级系统的应备功能包括:传声器优先,编程管理,自动定时运行(允许手动干预);矩阵分区;分区强插;广播优先级排序;主/备功率放大器自动切换;支持寻呼台站;支持远程监控。 8、一级紧急广播系统的应备功能包括在规范的第3.2.1 条和第3.2.5 条以及表3.2.5 之中。 9、以现场环境噪声为基准,紧急广播的信噪比应等于或大于12 dB。 10、《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首次引入《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STIPA》作为系统语言可懂度的客观评价指标。 11、《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规定了6项电声性能指标,其中有3 项与厅堂音响系统显著不同,它们是应备声压级、漏出声衰减和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12、应备声压级的定义是:公共广播系统在广播服务区内,应能达到的稳态有效值广播声压级的平均值。 13、除紧急广播外,各种类、各等级的公共广播系统的应备声压级都是≥83dB。 14、公共广播系统主要按应备功能和语言可懂度划分等级。 15、《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规定,除用电力载波方式传输的公共广播线路外,其它公共广播线路均严禁与电力线路共管或共槽。 16、公共广播系统可以有3种构建方式:无源终端方式、有源终端方式或无源终端和有源终端相结合的方式。 17、公共广播系统设备安装完毕后,各个广播分区以及整个公共广播系统应进行功能检查,并应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调整,使系统的应备功能符合《规范》第3.2节的规定。 18、公共广播系统试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计划地反复模拟正常的运行操作,操作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2在不危及人身安全的条件下,有计划地在系统操作界面上进行“误操作”,“误操作”结果不应危及设备安全,并不应导致不可逆的程序混乱。 二、是非题(每题2分) 1、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是《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参编单位。×

标准化知识题库

标准化知识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B) A 效益 B 秩序 C 效果 D 效率 2、我国规定国家标准的复审年限为年。(C) A 3年 B 4年 C 5年 D 6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于正式实施,共五章二十六条。(C) A 1990年8月1日 B 1988年12月1日 C 1989年4月1日 D 1991年5月1日 4、我国规定企业标准的复审年限为年。(A) A 3年 B 4年 C 5年 D 6年 5、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是。(B) A G B B GB/T C GB-T D DB/T 6、按GB/T 16733.1997规定我国国家标准制定程序应分 (D) A 6 B 7 C 8 D 9 7、企业标准体系是指企业内的标准按其构成的有机整体。(A) A 内在联系B技术内容 C 有关规定 D 有关程序 8、企业产品标准审查人员中应至少有名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

(B) A 6 B 7 C 8 D 9 9、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是我国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的一种专用证明标志,是企业对达到国际标准的自我声明形式。(A) A 产品质量 B 标准水平 C 技术水平 D 生产技术 10、企业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D) A 安全标准体系 B 服务标准体系 C 质量管理体系 D 管理标准体系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年4月6日发布,条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B A 1989 B 1990 C 1991 D 1992 12、“要求”是标准的。(A) A 规范性技术要素 B 规范性一般要素 C 资料性概述要素 D 资料性补充要素 13、标准的层次分为部分、、条、段和附录等形式。(C) A 节 B 篇 C 章 D 项 14、标准化法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A) A进口B出口C流通D使用 15、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为维护国家或区域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等目的,通过颁布有关法律法规、标准、

“六个标准”及政策规定考试题(判断题)-真题版

绝密★启用前 “六个标准”及政策规定考试题 (判断题) This articl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 through the exercise of test questions, to enhance the goal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海量题库模拟真考 Huge of Questions, Simulation Test

“六个标准”及政策规定考试题(判断题) 温馨提示:该题库汇集大量内部真题、解析,并根据题型进行分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既可以作为考试练习、突击备考使用,也可以在适当整理后当真题试卷使用。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编辑和打印使用。 “六个标准”及政策规定试题(即:省级题库) 一、判断题 1、《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规定:必须在批准区域正规开采, 一般不得超层越界或者巷道式采煤、空顶作业。(×) 2、《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规定:应该确保通风系统可靠, 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冒险作业。(×) 3、《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规定:必须证照齐全, 严禁无证照或者证照失效非法生产。(√) 4、山西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晋政办发【2021】34号)要求煤矿必须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每半年至少排查1次。(×) 5、《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安委〔2021〕10号)提出的总体思路中指出, 要牢固树立“管理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 6、《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规定:必须保证井下机电和所有提升设备完好,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 非阻燃、非防爆设备可以入井。(×) 7、《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规定:矿领导要尽量下井带班, 确保员工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严禁违章指挥。(×) 8、《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

最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试题题库及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 《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试题及答案 1、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共同的语言、文字、历法、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最基本和初级的需求,这些都是最早出现的具有()特征的事物,而且多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 A:标准化 2、惠特尼是实行()生产的创始者。 B:标准化 3、1906年英国颁布了()BS27。此后,螺纹、各种零件和材料等也先后实现了标准化,成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国家公差标准 4、()管理体系建立是以“泰罗制”和“福特制”为标志的。 C:现代标准化 5、由于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同样的零部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统一和互换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性组织来统一这些零部件的标准,从而推动世界上第一个()——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于1901年诞生,它标志着标准化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后不久,约有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 A:国家标准化组织

6、1928年又创立了国际标准协会国际联合会(ISA),1946年10月14日在ISA的基础上成立(),代表联合国负责国际间标准化工作的协调统一工作。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7、标准是()。 D:为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获得最佳秩序,经过协商一致制定且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8、标准化是()。 B: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潜在问题或现实问题制定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9、简化原理是()。 A:在一定范围内缩减标准化对象的类型和数目 10、统一化原理是()。 D:把同类事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的标准化形式 11、通用化原理是()。 C: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具有功能互换和尺寸互换的功能单元使用范围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12、系列化原理是() B:根据同一类产品的发展规律和使用要求,将其性能参数按一定数列作合理安排和规划,并对其形式和结构进行规划或统一,从而有目的地指导同类产品发展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精选新版2019年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2019年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题库500题[含答 案] 一、单选题 1.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精神,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其低层次的要求是(A)。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B)为人民服务 (C)人人为党 (D)坚持集体主义 2.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A),这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A)社会和谐 (B)稳定发展 (C)发展经济 (D)繁荣富强 3.相对于最大多数人民的最根本的利益和集体范围内一部分人民的利益来说,国家和集体中的一个成员的利益是指(A)。 (A)个人利益 (B)国家利益 (C)集体利益 (D)人民利益 4.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体现社会主义这种本质的是(C)。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为人民服务 (D)党和政府的最高宗旨 5.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以身作则

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由“一个原则”“五个规范”“九个范畴”组成。这一个原则是指(C)。 (A)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 (C)集体主义 (D)为人民服务 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集体主义原则要求把(B)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A)国家利益 (B)社会集体利益 (C)团体利益 (D)党的利益 8.??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也是思想建设的重要力量。 (A)新闻工作者(B)教师(C)科研工作者(D)知识分子 9.要不断培育科学的和谐发展文化,以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B)。 (A)认真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 (B)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D)坚持改革开放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做到与(C)的建设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 (A)精神文明 (B)物质文明 (C)和谐文化 (D)和谐氛围 11.做人的最高标准是(D)。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信念 (D)道德理想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现的是(B) (A)敬业 (B)乐业

10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题库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题库 一、判断题:(40题) 1、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 2、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等条件进行。(√) 3、模板及其支架构造应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要求。(√) 4、模板结构构件受拉构件长细比:钢杆件不应大于250:木杆件不应大于250。(?) 5、模板安装应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顺序拼装。木杆、钢管、门架及碗扣式等支架立柱可以混用。(?) 6、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7、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8、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应选用桁架支模或钢管立柱支模。当层间高度小于或等于5m 时,可采用木立柱支模。(√) 9、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设施。(√) 10、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安装时梁和板的立柱,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11、施工时,在已安装好的模板上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已承受荷载的支架和附件,不得随意拆除或移动。(√) 12、当模板安装高度超过2.0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除操作人员外,脚手架下不得站其他人。(?) 13、木料应堆放于下风向,离火源不得小于30m,且料场四周应设置灭火器材。(√) 14、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15、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16、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17、多层悬挑结构模板的立柱应连续支撑,并不得少于2层。(?)

隔离技术规范试题(85题)

隔离技术规范试题(89) 一、单项选择(20题) 二、多项选择(20题) 三、填空题(30题) 四、判断题(15题) 五、简答题(4题) 一、单项选择(20题) 1、卫生部颁布的《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正式实施的时间是(B) A. 2009.12.31 B. 2009.12.1 C. 2010.1.1 D. 2009.9.1 2、隔离的实施应遵循(C)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的原则。 A.血液体液隔离 B. 严密隔离 C.标准预防 D.普遍预防3、患者王某,28岁,因足底外伤,继而发热、惊厥、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 入院,诊断为破伤风。该患者换下的敷料应(D) A 先清洗后消毒 B 先灭菌后清洗 C 先清洗后曝晒 D 焚烧 4、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多长时间? (A) A 6-8小时 B 4-6小时 C 8小时以上 D 10小时以上 5、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哪种口罩?(D) A 纱布口罩 B 一次性医用口罩 C 外科口罩 D 医用防护口罩

6、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血液、分泌物喷溅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 哪些防护用品的使用(D) A 口罩、帽子 B 口罩、帽子、手套 C 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 D 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隔离衣 7、佩戴的口罩多长时间更换?(B) A 2小时 B 潮湿或污染时 C 24小时 D 一周2次 8、MRSA肺部感染者如不能单间放置最好与下列哪类病人同室安置?(D) A 昏迷患者 B 气管切开患者 C 开放性创口患者 D MRSA尿路感染患者 9、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近距离是(A) A 1米以内 B 1.2米以内 C 1.5米以内 D 2米以内 10、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微粒子直径为(A) A 直径≤5μm B 直径≧10μm C 直径≧5μm D 直径≤10μm 11、传染病区内属潜在污染区的是(B) A 库房 B 病区走廊 C 值班室 D 病室 12、针对不同伤口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A) A 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 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 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 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煤矿企业六个标准考试题库

煤矿企业六个标准考试题库 9.119、《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煤炭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若干,同时要约谈并追究煤矿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的责任?()A、因瓦斯防治措施不到位,10.120、《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在全省煤矿推行“人人都是通风员”理念的指导意,11.12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2.122、《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要求大巷布置方式应本着系统简 9. 119、《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煤炭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规定,矿井存在下列哪些情况的,要进行停产整顿,同时要约谈并追究煤矿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的责任?()A、因瓦斯防治措施不到位,1个月内发生2次及以上瓦斯超限B、矿井发生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C、矿井超通风能力生产D、应建未建 瓦斯抽采系统等隐患的答案:ABCD 10. 120、《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在全省煤矿推行“人人都是通风员”理念的指导意见》要求培训教育活动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培训主体、分培训层次、分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重点要突出哪些内容的培训,真正是学懂弄通。()A、岗位操作技能B、瓦检仪器使用 C、隐患识别排查D、自救互救能力答案:ABCD 11. 12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要求规范煤矿劳动用工管理,其规定的“五个统一”内容包括统一组织报名和资格审查、统一考核和()。A、统一健康检查B、统一签订劳动合同和办理用工备案C、统一参加社会保险D、统一依法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答案:BCD 12. 122、《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要求大巷布置方式应本着系统简化的原则,除()外,煤矿大巷均宜沿煤层布置。A、有自燃倾向煤层 B、高瓦斯矿井C、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D、有冲击地压危险矿井答案:CD

路桥技术标准考试题库单选

1、电孤焊和绑扎接头不宜位于构件的(B )。 A.最小弯矩处 B.最大弯矩处 C.最大拉力处 D.最大压力处 2、悬臂梁施工时,挂篮支承平台除要有足够的强度外,还应有足够的(A )以满足梁段的现场需要。 A.平面尺寸 B.机械设备 C.弯度 D.刚度 3、被同一箍筋所箍的纵向受力钢筋根数,在构件的每边上应不多于( C )。 A.5根 B.4根 C.3根 D.6根 4、三组砼的三块试件的抗压强度分别为 ① 27.8Mpa、26.6 Mpa、26.9 Mpa ②26.8 Mpa、27.1 Mpa、32.4Mpa ③ 21.4Mpa、26.7Mpa、33.2Mpa ④27.5Mpa、27.6Mpa、 31.2Mpa 他们的测定值为相同的是(A )。 A.①组与②组 B.②组与③组 C.①组与③组 D.②组与④组 5、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压浆时的水泥浆稠度宜控制在( B )。 A.20~30S B.14~18S C.10~14S D. 18~20S 6、下面哪种类型立交属于完全互通立交(D )。 A.环形立交 B.菱形立交 C.部分苜蓿叶立交 D.喇叭形立交 7、当取土距离超过1KM时,宜选取的取土作业方式为(C )。 A.铲运机取土 B.推土机 C.挖掘机和自卸卡车 8、含水量较大粘性土最适合的压实机械为(C )。 A.振动压路机 B.小型振动夯 C.凸块式振动压路机 D.轮胎压路机 9、重交石油沥青AH-70,“70”指沥青(B )。 A.延度 B.针入度 C.软化点 D.闪点 10、软土地基埋深2~3m,最适宜的处理办法是(C )。 A.塑料排水板 B.粉喷桩 C.置换填土 D.轻质路基填筑 11、对于梁式桥,标准跨径是指(B ) A、桥跨结构相邻两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 B、两相邻桥梁中线之间的距离 C、相邻两个桥墩之间的距离 D、梁板的长度 12、水下砼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砼( B ) A.终凝时间 B.初凝时间 C.拌和时间 D.施工时间 13、钻孔桩孔底沉淀物厚度,对于柱桩不得大于( C )

煤矿“六个标准题库”及答案

煤矿“六个标准题库”及答案 “六个标准”及政策规定试题(即:省级题库) 一、判断题 1、《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58号,规定,必须在批准区域正规开采,一般不得超层越界或者巷道式采煤、空顶作业。( × ) 2、《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58号,规定,应该确保通风系统可靠,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冒险作业。( × ) 3、《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58号,规定,必须证照齐全,严禁无证照或者证照失效非法生产。( ? ) 4、山西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晋政办发【2012】34号,要求煤矿必须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每半年至少排查1次。( × ) 5、《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安委〔2012〕10号,提出的总体思路中指出,要牢固树立“管理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 × ) 6、《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58号)规定:必须保证井下机电和所有提升设备完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非阻燃、非防爆设备可以入井。( × ) 7、《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58号)规定:矿领导要尽量下井带班,确保员工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严禁违章指挥。( × ) 8、《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58号,规定,必须落实井下探放水规定,严禁开采防隔水煤柱。( ? )

9、《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适用于建设、生产在300万吨/年及以上的 矿井。( × ) 10、《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指出矿井必须至少设置主井、副井和风井 三个井筒,根据需要可适当增加井筒数量。进回风井必须均有安全出口。( ? ) 11、《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指出应布置高产高效工作面,当煤层赋存 条件简单、开采条件适宜时,采煤工作面长度不应小于200m,推进长度不应小于2500m,原则上以满足推进时间一年左右为宜。( × ) 12、《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指出长度超过1500m的主要运输平巷、垂 深超过50m的人 员上下主要倾斜井巷应采用机械运送人员。( ? ) 13、《山西省煤矿办矿企业标准》指出在企业年度等级审核评定时,对照“企 业等级标准”每有一项条件不符合,企业等级降低一级,最多降两级。( × ) 14、《山西省煤矿办矿企业标准》指出对已有办矿企业经审核评定为无等级企 业的,限期一年整改达标。对经过整改下一年度审核评定仍达不到丁级标准的,取消企业的办矿资格。( ? ) 15、《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科学合理开发 煤炭资源,对稀缺和特殊煤种实行保护性开发,禁止越层越界开采和乱采滥挖破坏煤炭资源的行为。( ? ) 16、《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煤矿建设项目投产后5年内可以申请改扩 建,要按照批复生产能力均衡组织生产,严禁随意增大矿井生产能力。( × ) 17、《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及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的 矿井,不论能力大小,要严格按照“一井一面”进行设计和组织建设、生产。( ? )

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考试题库单选50道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 1、高处作业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 C ),并应配备相应防护用品, A、安全教育 B、安全培训 C、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 D、安全交底 2、单梯不得垫高使用,使用时应与水平面成75°角,踏步不得缺失,其间距宜为( B )mm. A、200 B、300 C、400 D、500 3、当遇有(C)强风、浓雾、沙尘暴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当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时,应立即修理完善,维修合格后再使用。 A、4级以上 B、5级以上 C、6级以上 D、7级以上 / 4、坠落高度基准面(B )进行临边作业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 A、1m及以上 B、2m及以上 C、3m及以上 D、4m及以上 5、电梯井口应设置防护门,其高度不应小于( C ),防护门底端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50mm,并应设置挡脚板。 A、1.0m B、1.2m C、1.5m D、1.8m 6、在进入电梯安装施工工序之前,同时井道内应每隔(B )且不大于2层加设一道水平安全网。电梯井内的施工层上部,应设置隔离防护设施。 A、5m B、10m C、15m D、20m 7、边长不大于500mm洞口所加盖板,应能承受不小于( B )kN/㎡的荷载。 A、1.0 B、1.1 C、1.2 D、1.3 ! 8、防护栏杆应为两道横杆,上杆距地面高度应为( C )m,下杆应在上杆和

挡脚板中间设置。当防护栏杆高度大于1.2m时,应增设横杆,横杆间距不应大于600m. A、1.0 B、1.1 C、1.2 D、1.3 9、落地式操作平台的面积不应超过( C )㎡,高度不应超过()m,高宽比不应大于2.5:1 A、8、10 B、9、12 C、10、15 D、11、16 10、移动式操作平台的面积不应超过10㎡,高度不应超过( D )m,高宽比不应大于() A、5,1:1 B、15,2:1 C、15,2:1 D、5,3:1 承载力需经设计验收。m,)D 、悬挑式操作平台的悬挑长度不宜大于(11.A、2 B、3 C、4 D、5 ! 12、采用斜拉方式的悬挑式操作平台应在平台两边各设置前后(B)斜拉钢丝绳,每一道均应作单独受力计算和设置。 A.一道 B.二道C、三道D、四道 13、防护棚的项棚使用竹笆或胶合板搭设时,应采用双层搭设,间距不应小于( C )mm。 A、500 B、600 C、700 D、800 14、使用固定式直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高度宜为(C),且不超过()。 A、3m,5m B、5m,8m C、5m,10m D10m,15m 15.栏杆立杆和横杆的设置、固定及连接,应确保防护栏杆在上下横杆和立杆任何处,均能承受任何方向的最小( B )外力作用,当栏杆所处位置有发生人群拥挤、车辆冲击和物件碰撞等可能时,应加大横杆截面或加密立杆间距。 A、0.5kN B、1kN C、1.5kN D、2kN & 16、各类垂直运输接料平台口应设置高度不低于( C )m的楼层防护门,并应设置防外开装置;多笼井架物料提升机通道中间,应分别设置隔离设施。 A、1.2 B、1.5 C、1.8 D、2.0

六顶思考帽题库(参考标准答案)

六顶思考帽题库 《六顶思考帽》试题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 1. 六顶思考帽法中,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不同的思考方式,其中黑色的帽子代表 (A ) A. 小心与谨慎 B. 乐观与肯定 C. 创新与改变 D. 情感与感觉 2. 六顶思考帽是处理团队成员之间分歧和误解的重要方法,其中红色的帽子代表 (D ) A. 整体与控制 B. 乐观与肯定 C. 创新与改变 D. 情感与感觉 3. 六顶思考帽的方法将人的思考方式分成了六种不同类型,其中绿色的帽子代表(C ) A. 阳光和价值 B. 乐观和肯定 C. 创新和改变 D. 情感和感觉 4. 叶老师运用六顶思考帽进行情绪教学,老师提问:在别人生气时,如何巧妙化解人际之间的困境?上述提问的思考特征为何?(D ) A. 蓝色思考帽:组织思考过程 B. 黄色思考帽:乐观、积极的思考 C. 黑色思考帽:反证、合理和真实的认定 D. 绿色思考帽:创意的想法 5. 下列有关六顶思想帽的配对哪一个是错的?(A ) A. 主观—白帽 B. 收敛—蓝帽 C. 乐观—黄帽 D. 发散—绿帽 6. 一个典型的六顶思考帽法在实际应用的正确顺序是(C )。○1评估建议的优缺点;○2陈述问题事实,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3总结陈述,得出方案;4对各项选择方案进行直觉判断。○ A. ○4○1○2○3 B. ○4○3○1○2 C. ○2○1○4○3 D. ○2○4○1○3 7. 六顶思考帽方法中,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不同的思考方式,其中,中立与客观是(B )的帽子代表的思考方式。 A. 蓝色 B. 白色 C. 黄色 D. 绿色 8. 柴经理喜欢用六顶思考帽法来讨论问题。在这种思考法中,蓝色的帽子代表 (A ) A. 整体与控制 B. 乐观与肯定 C. 创新与改变 D. 情感与感觉 9. 以下关于六顶思考帽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 其创始人是波诺博士 B. 六顶思考帽法是一种平行思维方法 C. 六顶思考帽法中思考帽代表的是思维角色 D. 六顶思考帽法中思考帽代表的是扮演者本人 10. 以下哪项不属于红帽思维:(D ) A. 我觉得小张是这项工作的最佳人选 B.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解释太复杂了 C. 我认为提高汽油价格并不能使人们更小心地驾驶车辆

度环检检测技术及相关标准知识考试试题

2018年度环检标准及资质认定 考试试题 (本卷知识范围:GB18285-2005、GB3847-2005、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部门:得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归档留存,保存期不少于()。 A、1年 B、3年 C、6年 D、9年 2.检验检测机构对检测结果有效性的质量控制方法不包括()。 A)能力验证B)存留样品再检测C)人员比对D)检验检测机构比对 3.原始记录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结果和记载检测数据、结果的证实性文件,若填写错误()。 A)可以更改B)不可以更改C)由领导决定是否需要更改 4.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为( D )年,应当在其有效期届满()个月前提出申请。 A)3 3 B)4 3 C)5 3 D)6 3 5.检验检测机构应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实习员工进行 ()。 A)控制B) 检查C) 监督D) 全部 6.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是指() A)HC、CO B) HC、CO、NO C) HC、CO、NO、CO2D) HC、CO、NO、CO2、O2 7.在双怠速法与稳态工况法中要求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不少() B)350mm B) 200mm C) 400mm D) 40mm 8.在稳态工况法中ASM5025工况合的总时间是( ) C)100秒B) 105秒 C) 90秒D) 75秒 9.国标GB18285-2005要求在双怠速排放检测中,车辆油温不得低于( ),否则需要进行车辆预热。 D)80℃B) 85℃ C) 90℃D) 65℃ 规定测功机应配备冷却车辆的装置。环境温度超过()时冷却系统应启动。应避免冷却车辆催化转化器。 E)80℃B) 85℃ C)22℃D) 17℃ 11.在GB18285-2005中规定在用汽车指()的汽车。 F)已注册B) 正在使用 C) 已销售D) 已经登记注册并取得号牌 12.在双怠速法中要求某些车辆的λ应在()或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内。 G)±B) ± C) ±D) ± 13.国家标准规定在稳态工况法中安装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应使用前进档进行试验。安装手动变速器的车辆应使用二档,如果二档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低于()可使用三档。 H)70km/h B) 45km/h C) 40km/h D) 25km/h 14.在GB18285-2005中定义ASM稳态工况法具有两个工况,其分别是() I)怠速、双怠速B) ASM5025、ASM2540 C) ASM5024、ASM2540 D) 稳态工况、瞬态工况 15.在加载减速试验中对车辆的要求为() J)需装有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

技术员考试题(一)标准答案

技术员考试题(一)标准答案 技术员考试题(一) 单位: 姓名: 考试要求:此卷为开卷考试,请各队技术员每周五前将试卷交到作业部技术办 一、选择题 1、自喷井求产就是在一种工作制度下,日产量小于20m3连续求产2d,波动小于(C)便可交井。 A、5% B、10% C、15% D、20%[T/] 2、在试油作业中,射孔前的主要工序就是(A )。 (A)通井、洗井、冲砂、试压(B)洗井、通井、冲砂、试压 (C)试压、洗井、通井、冲砂(D)通井、试压、洗井、冲砂 3、用油管探砂面时,其悬重降低(A)kN即可。 A、5-8 B、8-10 C、12-15 D、15-20[T/] 4、在油井出水危害的描述中,哪一个选项就是错误的(B)。 A、使产量下降 B、增加地层能量 C、腐蚀设备 D、增加采油成本[T/] 5、用封隔器封窜其管柱结构自下而上由( A ) A、球座、节流器、水力压差式封隔器及油管组成。 B、节流器、球座、水力压差式封隔器及油管组成。 C、球座、水力压差式封隔器、节流器及油管组成。 D、球座、水力压差式封隔器及油管组成。 6、逃生装置安装程序为,上井架→安装逃生器→( C )→逃生装置的使用→逃生器的维护保养 A、固定逃生器; B、卡好警示牌; C、试滑逃生器 7、( A )负责人向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原钻机试油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钻井队负责人进行钻井设备、井况及井控应急预案的技术交底。 A、试油队; B、甲方; C、监督 8、在对钻塞时质量控制的描述中,哪一项就是错的(D)。 A、钻杆螺纹抹上丝扣油上紧 B、起下钻具速度均匀,平稳 C、作业过程中不能损伤套管 D、钻塞后,用通井规通井至设计深度,清除井壁残留水泥,并用1倍井筒容积的干净修井液彻底洗井[T/] 9、打开油气层的井,严禁使用( C )。 A、液氮气举; B、惰性气体气举; C、空气气举 10、测量并计算油补距与套补距,必先知道(B )。

2014年技术标准考试部分模拟题(1)

1.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8-2011):塑料排水板适用于无自流排水条件且防水要求较高的地下工程以及地下工程种植顶板排水。(对) 2.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8-2011):渗排水、盲沟排水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10%抽查,其中按两轴线间或10延米为1处,且不得少于3处。(对) 3.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8-2011):地下连续墙应采用防水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不应小于280kg/m3,水胶比不得大于0.55,塌落度不得小于180mm。(错) 4.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8-2011):膨润土防水材料防水层应用于pH值为4~10的地下环境,含盐量较高的地下环境应采用经过改性处理的膨润土,并应经检测合格后使用。(对) 5.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8-2011):喷锚支护适用于暗挖法地下工程的支护结构及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对) 6.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8-2011):金属板防水层适用于抗渗性能要求较高的地下工程;金属板应铺设在主体结构的迎水面。(对) 7.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8-2011):涂料防水层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有机防水涂料宜用于主体结构的背水面,无机防水涂料适用于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或背水面。(错) 8.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8-2011):卷材防水层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卷材防水层应铺设在主体结构的背水面。(错) 9.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8-2011):水泥砂浆防水层适用于地下工程主体的迎水面或背水面。不适用于受持续振动或环境温度高于60℃的地下工程。(错) 10.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8-2011):防水混凝土适用于抗渗等级不小于P6的地下混凝土结构。(对) 11.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8-2011):关于渗排水、盲沟排水工程验收,下列属于主控项目的是:(AE) A 盲沟反滤层的层次和粒径组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B 渗排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C 渗排水层得铺设应分层、铺平、拍实 D 盲沟排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E 集水管的埋置深度和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2. 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8-2011):关于喷锚支护施工所用喷射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A 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 B 中砂或粗砂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5,含泥量不应大于3%,干法喷射时,含水率宜为5%~7% C 采用卵石或碎石,粒径不应大于15mm,含泥量不应大于1%,使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料 D 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E 速凝剂的初凝时间不应大于10min,终凝时间不应大于15min 13. 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8-2011):下列属于后浇带质量验收的主控项目是:(ABC)。 A 后浇带用遇水膨胀止水条或止水胶、预埋注浆管、外贴式止水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B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六个标准考试题库

1、《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规定:必须在批准区域正规开采,一般不得超层越界或者巷道式采煤、空顶作业。A、先抽后采B、安全稳定答案:B 2、《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规定:应该确保通风系统可靠,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冒险作业。A、正确B、错误答案:B 3、《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规定:必须证照齐全,严禁无证照或者证照失效非法生产。A、正确B、错误答案:A 4、山西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晋政办发【2012】34号)要求煤矿必须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每半年至少排查1次。A、正确B、错误答案:B 5、《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安委〔2012〕10号)提出的总体思路中指出,要牢固树立“管理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A、正确B、错误答案:B 6、《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规定:必须保证井下机电和所有提升设备完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非阻燃、非防爆设备可以入井。A、正确B、错误答案:B 7、《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规定:矿领导要尽量下井带班,确保员工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严禁违章指挥。A、正确B、错误答案:B 8、《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规定:必须落实井下探放水规定,严禁开采防隔水煤柱。A、正确B、错误答案:A 9、《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适用于建设、生产在300万吨/年及以上的矿井。A、正确B、错误答案:B 10、《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指出矿井必须至少设置主井、副井和风井三个井筒,根据需要可适当增加井筒数量。进回风井必须均有安全出口。A、正确B、错误答案:A 11、《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指出应布置高产高效工作面,当煤层赋存条件简单、开采条件适宜时,采煤工作面长度不应小于200m,推进长度不应小于2500m,原则上以满足推进时间一年左右为宜。A、正确B、错误答案:B 12、《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指出长度超过1500m的主要运输平巷、垂深超过50m的人员上下主要倾斜井巷应采用机械运送人员。A、正确B、错误答案:A 13、《山西省煤矿办矿企业标准》指出在企业年度等级审核评定时,对照“企业等级标准”每有一项条件不符合,企业等级降低一级,最多降两级。A、正确B、错误答案:B 14、《山西省煤矿办矿企业标准》指出对已有办矿企业经审核评定为无等级企业的,限期一年整改达标。对经过整改下一年度审核评定仍达不到丁级标准的,取消企业的办矿资格。A、正确B、错误答案:A 15、《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科学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对稀缺和特殊煤种实行保护性开发,禁止越层越界开采和乱采滥挖破坏煤炭资源的行为。A、正确B、错误答案:A 16、《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煤矿建设项目投产后5年内可以申请改扩建,要按照批复生产能力均衡组织生产,严禁随意增大矿井生产能力。A、正确B、错误答案:B 17、《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对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及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的矿井,不论能力大小,要严格按照“一井一面”进行设计和组织建设、生产。A、正确B、错误答案:A 18、《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高瓦斯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一个采区只能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矿井符合布置“一井两面”条件的,两个工作面可以布置在同一采区。A、正确B、错误答案:B 19、《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矿井应具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或电源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或电源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A、正确B、错误答案:A 20、《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煤矿建设项目投产后5年内不得申请改扩建,要按照批复生产能力均衡组织生产,严禁随意增大矿井生产能力。A、正确B、错误答案:A 21、《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及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的矿井,不论能力大小,要严格按照“一井一面”进行设计和组织建设、生产。A、正确B、错误答案:A 22、《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要求新发尘肺病病例年均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A、正确B、错误答案:B

隔离技术规范试题

隔离技术规试题 一、单项选择(18题) 1、患者,王某,28岁,因足底外伤,继而发热、惊厥、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 入院,诊断为破伤风。该患者换下的敷料应(D) A 先清洗后消毒 B 先灭菌后清洗 C 先清洗后曝晒 D 焚烧 2、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多长时间? (A) A 6-8小时 B 4-6小时 C 8小时以上 D 10小时以上 3、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哪种口罩?(D) A 纱布口罩 B 一次性医用口罩 C 外科口罩 D 医用防护口罩 4、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血液、分泌物喷溅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 哪些防护用品的使用(D) A 口罩、帽子 B 口罩、帽子、手套 C 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 D 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隔离衣 5、口罩何时更换?( B) A 2小时 B 潮湿或污染时 C 24小时 D 一周2次 6、MRSA肺部感染者如不能单间放置最好与下列哪类病人同室安置?(D) A 昏迷患者 B 气管切开患者 C 开放性创口患者 D MRSA尿路感染患者 7、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近距离是(A) A 1米以 B 1.2米以 C 1.5米以 D 2米以 8、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微粒子直径为(A) A 直径≤5μm B 直径≧10μm C 直径≧5μm D 直径≤10μm 9、传染病区属半污染区的是(B) A 库房 B 病区走廊 C 值班室 D 病室 10、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A) A 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 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 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 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11、传染病患者出院时的终末消毒处理,错误的做法是(C) A 患者洗澡、换清洁衣裤 B 个人用物经消毒后带出病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