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商法第4章 产品责任法

国际商法第4章 产品责任法

国际商法第4章 产品责任法
国际商法第4章 产品责任法

第四章产品责任法

第一节产品责任法概述

一、产品责任与产品责任法

产品责任是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对于因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消费者、使用者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产品责任所要解决的不是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也不是在生产、流通领域中如何实行产品质量管理的问题,它所解决的是产品致人损害时的损失赔偿问题。由于一般情况下产品责任最终要由产品的生产制造者承担,因此,产品责任又被称为产品制造者责任。

产品责任是伴随着现代化工业发展而出现的,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得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品生产逐渐形成一些前所未有的特点,随之也带来了因缺陷产品造成的产品损害事故增多的现象。对于产品造成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的后果由谁来承担责任,受损害者是否应该得到赔偿,如何得到赔偿的问题日益为社会所关注。为解决这个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相关的法律应运而生。

现代意义上的产品责任法最先诞生于英国,现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法律部门。产品责任法不同于调整国家与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之间为保证产品质量而产生的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的产品质量管理法或产品质量监督法。产品责任法所调整的是作为平等法律关系主体的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因产品损害事故而发生的损害赔偿关系,它以规定何种产品损害应获得赔偿、谁应对该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以及产品责任诉讼等为内容。产品责任法是调整有关生产与消费关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其精髓是平衡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利益关系。产品责任法在规定了生产者责任的同时,为消费者、产品使用者或者第三人的损害赔偿提供了法律依据与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产品责任法应属于消费者保护法。

二、产品责任的构成

(一)关于产品

从经济学上讲,产品是人们通过劳动手段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形成的一定成果。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不只是满足生产者自身的消费需要,更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的消费需要而进行生产的,此时的产品表现为从生产者手中通过市场交换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商品。但是产品责任法意义上的产品比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的范围要窄,并非任何商品都能产生产品责任。

各国法律规定不同,因而在不同国家“产品”的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在一些有关产品责任的国际公约中也有着不同的规定。例如《关于造成人身伤害与死亡的产品责任的欧洲公约》(又称《斯特拉斯堡公约》)中规定:“产品”一词指所有动产,包括天然动产和工业动产,无论是未加工的,还是加工过的,既使是组装在另外的动产内或组装在不动产内。这里它强调受产品责任法调整的只是动产。而有些国家产品责任法中的产品则不限于动产。《欧洲共同体产品责任指令》则还将电这种无形产品纳入产品的范围。一些国家的产品责任法、国际公约还将初级农产品和狩猎产品排除在产品责任法之外。

(二)产品责任的构成条件

产品责任的构成应当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产品存在缺陷

关于产品缺陷,各国法律及国际公约的规定大致相同又略有差异。例如《德国产品责任法》规定:“产品不具备人们有权期待的安全,即为有缺陷。”《欧洲共同体产品责任指令》规定:“如果产品不能提供人们有权期待的安全,即属于缺陷产品。”《斯特拉斯堡公约》规定:“考虑包括产品说明在内的所有情况,如果一件产品没有向有权期待安全的人提供安全,则该产品为有缺陷。”有些国家虽然对产品缺陷无明确的定义,但仍可推知其立法含意。例

如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第402条A款规定:“凡销售有不合理危险的缺陷产品者应对最终使用者或者消费者因此遭受的人身或者财产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从这些近似的规定看,立法都将产品缺陷的定义建立在产品欠缺安全性这个基础上,缺陷的认定不是以产品的适用性判断,而是以一般大众期待产品安全性的权利为着眼点。总的来说,对产品缺陷的理解关键在于:产品缺陷是产品中存在危险因素,而且这种危险具有不合理性。产品的正常使用条件往往可用来判断产品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是否合理,这是由任何产品都不可能绝对安全这一客观事实决定的。从是否存在致人损害的不合理的危险性这一点上,可将“产品缺陷”与一般的“产品瑕疵”以及“质量不合格”的概念区别开来。“瑕疵”不一定危及到产品使用者及他人的人身安全,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则关注的是产品是否符合既定要求的问题,而“产品缺陷”关注的是产品在使用中的安全性问题。质量合格的产品仍然有可能存在产品缺陷,造成损害的仍会产生产品责任。

根据各国法律及判例,产品缺陷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较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设计缺陷。设计缺陷是产品的先天不足,指产品在设计时就未充分照顾到使用者的安全,使产品在结构、原理、配方等方面存在着不合理的危险性。设计缺陷将造成依此设计生产出的所有产品存在着共同的危险,损害事故发生的范围可能较大。设计缺陷的判断比较困难,而有些设计缺陷依当时的科技水平可能并不能发现或克服。

(2)制造缺陷。制造缺陷是在产品制造中产生的不合理的危险因素,而产品制造存在着多种环节,如选择原材料、加工、装配等,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产品存在缺陷。因此,制造缺陷具体又可以分为原材料缺陷、零部件缺陷,加工装配缺陷等。制造缺较之设计缺陷判断相对容易,影响面也相对小些。

(3)指示缺陷。指示缺陷与生产经营者的告知义务直接相关。产品生产经营者有义务对产品的危险性做出适当的、明确的说明警示或安全使用方面的指导。如果其对应当予以说明警示的内容未予说明,可能使消费者因不了解其产品特性而使用不当,由此引起产品损害。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缺陷就是指示缺陷。

除了上述几种缺陷外,人们还曾提到科学技术尚不能发现的缺陷,指依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技水平尚不能发现某种缺陷,而后却被证明确实存在这种缺陷。科学技术尚不能发现的缺陷可能是设计方面的,也可能是制造方面的。对此种缺陷生产者应否承担责任,各国或国际上没有统一的作法,美国曾出现同一法院对同属此类性质的案件做出相反判决的情况。《欧洲经济共同体产品责任指令》将“该缺陷按照产品投入市场时的科技水平是尚不能被发现的”规定为可以免负责任的事由。

2、产品造成了损害后果

产品存在缺陷并非必然引起产品责任,产品因存在缺陷而导致发生产品使用者或他人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是成立产品责任的必要条件。因为产品责任所要解决的就是产品所引起的损害后果的赔偿问题,无损害则谈不到赔偿。对于何种损害后果予以赔偿,各国规定不一致。1977年1月27日签署的《斯特拉斯堡公约》规定的损害后果只是人身伤害和死亡,而有些国家的产品责任法则规定,除人身伤亡应赔偿外,损害事故造成的其他财产损害和经济损失也属应当赔偿之列。

3、损害事实与产品缺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这是指产品在使用中发生损害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和其他财产损失并非是由于消费者使用不当,而是由于产品本身存在缺陷,才使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发生损害。如果损害是消费者因自己的原因非正常使用而导致的,则不能成立生产者的产品责任,其后果应由消费者自行承担。

第二节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判定产品责任是否成立所依据的指导原则。在产品责任法的历史进程中,产品责任的归责理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不同的理论原则。

一、疏忽责任原则

疏忽责任是一种侵权责任,它是指由于产品制造者、销售者主观上的疏忽而导致产品存在缺陷,致使产品使用者或他人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害,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对损害后果承担责任。

在该理论之前,英美法系国家在产品责任问题上长期实行的是“无合同无责任”的原则。这一原则最早由英国1842年温特博特姆诉赖特案的判例确立。该原则的主导思想是,产品提供者只对与其有合同关系的当事人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对于与其没有合同关系的受害人的损害后果,产品提供者不承担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

将产品责任局限于有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之间的做法越来越不适应公平处理产品责任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英美的法院突破了“无合同无责任”原则,创设了“疏忽责任原则”处理产品责任案件。该原则的要旨是:在存在法律规定的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的“合理注意义务”的前提下,只要受害人能证明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未尽到这种注意义务,即构成疏忽责任,由其疏忽导致产品有缺陷而造成受害人的损害,则产品提供者不论与受害人之间有无合同关系,都应对其所受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疏忽责任理论扩大了产品责任的范围,对消费者的保护要比“无合同无责任”原则公平合理。但是该理论要求原告负证明被告疏忽的举证责任,而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始终控制在生产者手中,这使得原告举证较为困难甚至无法举证。

二、严格责任原则

严格责任又称无过错责任,最早起源于美国,是目前发达国家确定产品责任的主导原则。严格责任与疏忽责任不同在于,它所注重的不是产品提供者的主观过错,而是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后果的事实。因此,在实行严格责任原则的情况下,受害人只要能够证明产品有缺陷并且造成了自己的损害,则产品提供者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该原则不以产品提供者有过错为承担产品责任的前提,无过错也不能成为免除责任的理由。

严格责任原则在价值目标上倾向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它不要求原告证明被告的过错,从而减轻了受害了的举证责任,有利于保护相对弱小的消费者个体,这是产品责任制度的进步。

在适用严格责任原则提起诉讼时,原告需要证明的事实是:产品存在缺陷,而且这种缺陷是在产品投入流通时已经存在,并非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因使用者过错造成的;同时,产品缺陷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即发生损害是由于产品的缺陷所致。1977年欧共体《关于造成人身伤害与死亡的产品责任公约》第5条规定:“如果损害由产品的缺陷和第三人作为或不作为造成,则不应减轻生产者的责任。”这就是说,只要产品缺陷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缺陷是造成损害的实质性原因,既使其中也有第三人的原因起作用,作为产品提供者仍应承担全部责任。

第三节产品责任损害赔偿

一、损害赔偿的类型

损害赔偿是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形式。对损害赔偿的种类,有关的国际公约和一些国家的产品责任法规定有所不一致。总的说,一般多从人身方面、财产方面界定其产品的“损害”,确定赔偿的范围。

(一)人身伤害的赔偿

人身方面的损害包括人的肢体及器官的损伤、残废、灭失以及人身心的疾病、死亡等。美国法院对受害人人身损害赔偿判定的数额较大,不仅包括治疗费用,还包括对失去谋生能

力的补偿,而且受害人因伤残所遭受的痛苦,疾病等也可得到补偿。德国则只对致人死亡、伤害身体或健康等有形损害予以赔偿,不包括肉体或精神痛苦这种无形损害。

(二)财产损失的赔偿

财产损害的赔偿一般只限于因产品责任事故而导致的直接财产损失,如合理的更换或修理费用等。一些国际公约及德国、英国、挪威等国的产品责任法都将缺陷产品本身的损害排除(或有条件地排除)在财产损害赔偿之外。对于间接损失,如因财产损害而不能使用该财产所造成的损失,一般不在赔偿之列。但美国有的法院已将其列为赔偿范围。

(三)惩罚性损害赔偿

美国的产品责任法确立了惩罚性损害赔偿,它不是以补偿受害人的实际损失为目的,而是对过错方的不负责任的恶意行为加以惩罚,意在制止行为人重犯这种行为。

二、损害赔偿的主体

损害赔偿的主体是对产品责任事故受害人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的人。一件产品从设计制造直到到达消费者手中要经过诸多环节,凡参与产品流转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

(一)产品制造者

无论是国际公约还是各国产品责任法普遍承认产品制造者为首要的产品责任主体。这里的产品制造者是广义的,既包括成品的制造者,也包括原材料的生产者和零部件的制造者。

成品制造者是典型的产品制造者,尽管其成品也可能由他人提供原材料及零配件,但成品的制造者对最终成品质量的把握控制仍处于主导地位。原材料与零部件的质量往往影响到成品的质量,通常情况下,如果产品由其原材料、零部件缺陷而致人损害,原材料及零部件的制造者应与成品制造者对被害人的损害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二)产品销售者

销售是产品由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中间环节,消费者从销售者手中取得产品,销售者对于产品损害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广义的销售者包括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对于销售者是否承担产品责任,各国规定不尽相同。欧共体国家一般将其排除在严格产品责任之外,但在特殊情况下也要承担严格责任。例如《欧洲共同体产品责任指令》规定,在不能确认生产者的情况下,包括销售者在内的每个供应者都应视为生产者而承担赔偿责任,除非销售者在合理时间内披露生产者的身份才可免责。美国大多数州的立法及判例则采取了较严厉的做法,受害人在发生产品损害后,可以起诉制造商、销售商的任何一方,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三)其他责任主体

除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外,在产品到达消费者、使用者手中之前,可能还有其他主体参与其流转,如仓储者、运输者、出租者等等。这些人是否应对产品损害承担责任,对此有些国家持肯定态度。我国《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美国某些州对于动产的出租人出租缺陷产品造成使用者损害的,要求其承担严格责任。此外,修理者、赠送者、劳务提供者等都可以成为产品责任的主体。

第四节产品责任的国际立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责任问题逐渐为各国所重视,各国都加强了产品责任的国内立法。同时,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流转,这使得产品责任问题超越了一国范围。由于各国对于产品责任问题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在产品责任诉讼中,就产生了不同国家法律之间的冲突。为了解决在法律冲突背景下发生的带有国际性的产品责任纠纷,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产品责任法的国际协调与合

作。有关的国际组织积极进行统一产品责任的国际立法活动,陆续缔结了一些专门针对产品责任问题的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国际公约。这些国际公约的签订生效,对于协调各成员国的法律冲突,确立统一的产品责任制度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关于造成人身份害与死亡的产品责任的欧洲公约》

该公约由欧洲理事会拟订,于1977年1月27日在斯特拉斯堡签署,故又称为《斯特拉斯堡公约》。该公约确立了承担产品责任的原则,规定了应承担产品责任的生产者的范围及其赔偿责任,还规定了产品责任的免责事由、产品责任诉讼时效等。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关于产品责任的适用原则

该公约确立了产品责任适用严格责任的原则,除了规定的免责事由以外,只要是由于产品的缺陷而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或死亡,该产品的生产者就要承担赔偿责任。

(二)关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范围

该公约规定,消费者因使用生产者提供的缺陷产品而致人身伤害或死亡时,生产者应承担赔偿责任。为此,公约对生产者的范围作了规定。公约规定的生产者包括:(1)制造商。既包括成品的制造商也包括零配件的制造商,以及天然产品的生产者。(2)产品进口商。包括任何以将产品投入商品流通为目的按商业惯常做法进口产品者。(3)任何将自己的名字、商标或其他识别特征标注于商品上将其做为自己的产品出售者。(4)在产品未标明任何生产者身份时,则将每个供应者视为生产者,并承担与生产者同样的责任。

关于应当获得赔偿的消费者的范围,该公约规定为广义的消费者,即不以与生产者有买卖关系为标准,无论是产品的购买者还是产品的使用者或第三人,只要因缺陷产品造成伤害都有权要求生产者予以赔偿。

(三)关于生产者的赔偿责任

公约确定生产者应承担的产品责任仅限于赔偿消费者的人身伤亡。如果损害是由数个生产者的原因造成的,则数个生产者应负连带责任,受害者可向每个生产者要求赔偿,但公约未对赔偿数额做出限制,受害人实际获得赔偿的数额仍适用有关国家的国内法的规定。(四)关于免责事由

公约规定,如果生产者能够举证证明如下情形,则可以免除对消费者的损害赔偿责任:(1)产品未投入流通,即生产者未将产品交付给另一个人;(2)产品投入流通时缺陷并不存在,或产品缺陷是投入流通以后产生的;(3)制造产品的目的不是用于销售、出租或其他经济目的,而且不是按通常商业作法制造或分销的。如果受害人或有权索赔人由于自己的过失而造成损害的,根据有关情况,生产者可以减少或拒绝赔偿。但如果损害是既由产品的瑕疵,又由第三方的行为或疏忽造成,则不应减轻生产者的责任。

(五)关于诉讼时效

公约规定,消费者因使用缺陷产品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而且自产品投入流通之日起满10年,则受害者要求生产者赔偿的权利消灭。

二、《欧洲经济共同体产品责任指令》

该指令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理事会于1985年7月25日通过的,其目的是为了协调共同体各成员国有关产品责任的法律,该指令要求各成员国在1988年8月1日以前通过相应的国内立法实施指令的内容。指令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关于产品责任的原则

该指令确立的产品责任的适用原则是严格责任原则,受损害的消费者在要求产品生产者对其损害予以赔偿时不必证明生产者有过失,只要证明产品缺陷的事实和因此受到损害的事实,生产者的产品责任就能成立。

(二)关于产品责任的主体

指令确认承担产品责任的主体包括:(1)成品制造者;(2)原材料、零部件的生产制造

者;(3)将自己的姓名、商标或其他识别特征附在商品之上,表明他是该产品生产者的任何人;(4)在不影响生产者责任的前提下,以销售、出租或其他形式的分销为目的将产品输入共同体的任何进口商,也被视为生产者,与生产者承担同样的责任;(5)在不能确认生产者时,产品的供应者视为生产者,除非他能在合理时间内告知受害者真正的生产者或向他提供产品者。如属进口产品,在不能确认进口商时,则产品供应者视为进口商,负与生产者相同的责任,除非能在合理时间内告知受害者真正的进口商。

(三)关于损害赔偿范围和免责条件

指令规定产品责任损害赔偿既包括人身伤害,也包括财产损害,这对于保护消费者更为有利。

该指令规定了与《斯特拉斯堡公约》类似的负责事由,在产品责任诉讼中,被告可以通过证明以下事由而免责:(1)生产者未将产品投入流通;(2)引起损害的产品缺陷在产品投入流通时并不存在或者该缺陷是在产品投入流通以后才出现的;(3)制造该产品并非用于经济目的的销售或其他形式的分销;(4)缺陷是由于生产者依从公共当局发布的有关产品的强制性规定而引起的;(5)该缺陷按照产品投入市场时的科技水平是尚不能被发现的;(6)作为零部件的制造者,能够证明缺陷是由于装有该零部件的产品的设计者或制造者的指示造成的。

(四)关于产品责任时效

指令规定的消费者要求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两年,同时又规定,受害者的索赔权利自生产者将引起损害的产品投入流通之日起满10年即告消灭,但受害者在此期间对生产者提起诉讼的除外。

三、《关于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公约》

该公约是1973年10月2日在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第12次会议上通过的,因此又称为《海牙公约》。

该公约的主要内容有:

(一)关于产品及其损害的种类

公约规定生产者应对其产品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这是的产品包括天然产品和工业产品,而无论其是经过加工的还是未经过加工的,无论其属于动产还是不动产。以上产品因其本身存在缺陷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受害人都有权要求赔偿。但既使产品本身并无缺陷,而由于产品的错误说明或对其质量、特性或使用方法未提供适当说明而致消费者损害的,也属本公约规定的责任范围。

对于损害的种类,公约规定包括对人身的伤害,对财产的损害以及经济损失,但不包括产品本身的损害以及间接损失。如果产品本身的损害和其他的损害联系在一起,则包括在损害范围内。

(二)关于产品责任的承担者

公约规定,承担产品责任的人包括:(1)成品或零部件制造商;(2)天然产品的生产者;(3)产品的供应者;(4)在生产品准备或销售商业环节中的其他人,包括修理人和仓库管理人。公约也适用于上述人员的代理人或雇员。

(三)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原则

公约规定了重叠适用确定准据法的原则,即规定一些连结因素,在决定准据法时,以主要的连接因素和其他连接因素相结合来考虑。某国的国内法具备其中至少一个连接因素,才能被做为准据法适用。公约确定的主要连结因素包括:(1)损害地,即损害最初发生地;(2)直接遭受损害的人的经常居住地;(3)被控负有责任的人的主要营业地;(4)直接遭受损害的人取得产品之地;这里的取得产品地是指事实上取得占有产品的所在地,并非是指取得法律上的权限的所在地。

具体的适用原则如下:

1、具备下列条件的,适用损害地所在国的国内法:如果损害地国家同时又是:(1)直接遭受损害的人的经常居住地;或(2)被控负有责任人的主要营业地;或(3)直接遭受损害的人取得产品的所在地。

2、具备下列条件的,适用直接受害人的经常居住地国家的国内法:如果直接受害人的经常居住地国家同时又是;(1)被控负有责任的人的主要营业地;或(2)直接受害人取得产品的所在地。

3、如果上述两条指定的法律都不适用时,则适用的法律应为被控负有责任的人的主要营业地所在国的国内法,除非请求人根据损害地国家的国内法提出请求。

国际商法(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商法(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本案如果发生在美国,Y能提起派生诉讼。因为A公司为B公司的担保行为直接损害了A 公司的利益且附带损害了Y的利益,但没有单纯地损害Y的利益。 (2)本案如果发生在我国, Y不具备对X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资格。因为我国法律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题目中,Y在2009年12月~2010年2月底期间连续买入A公司股票,持有A公司股份总额达到3%。股东Y持股比例符合规定,但持股时间不符合“连续180日以上”的规定。同时我国法律还规定:监事会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题目中股东乙没有通过“监事会”,而是直接向法院起诉,不符合规定。 (3)P不符合A公司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在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5%以上的股东单位或者在上市公司前五名股东单位任职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独立董事。题目中,B公司持有上市公司股份34%,P在B公司任职,则不得担任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 W也不符合A公司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因为我国法律规定: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或者是上市公司前十名股东中的自然人股东及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独立董事。题目中,W持有A公司股份总额1%的股份,所以W不能担任独立董事。 2((1)A享有优先购买权。德国的合伙规则与很多其他国家一样,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合伙人有优先购买权;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本题中,合伙协议并没有其他约定,因此合伙人A享有优先购买权。 (2)B无权要求C偿还其房屋升值部分的25万欧元。合伙人出资后,便丧失了对其作为出资部分的财产的所有权,合伙企业的财产权主体是合伙企业,而非单独的每一个合伙人。 (3)A、B还应当与C共同承担对Y公司剩余25万欧元的赔偿责任。因为在德国,合伙不具有法人资格,合伙人的对外责任不以出资额为限。 第二章 1(保险公司的拒付理由在合同法上不能成立。因为李昌镐小同学所患的急性肺炎并不是投保人事先预知的,投保人在与保险公司签合同时并不存在欺诈;争议中的保险合同属于格式合

产品责任法课后复习资料

单元练习六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以疏忽为理由提起诉讼时,()。 A、原告可以从各个方面证明被告有疏忽 B、原告不能从各个方面证明被告有疏忽 C、原告与被告之间需要有直接的合同关系 2、违反担保之诉是()。 A、原告与被告之间不需要有直接的合同关系 B、依美国普通法原则,买方以外的任何人都有权对卖方起诉 C、依美国普通法原则,买方可以对卖方以外的其他人起诉 D、根据买卖合同提起的诉讼 3、产品责任法中对原告最为有利的诉讼依据是()。 A、疏忽 B、违反担保 C、严格责任 D、未有疏忽 4、对于严格责任的理解错误的是()。 A、以严格责任为依据对原告起诉是最为有利的 B、它要求原告承担证明被告有疏忽的举证责任 C、它不要求双方当事人之间要有直接的合同关系

D、它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产品责任理论 5、在涉外产品责任诉讼中,按美国的冲突法规则通常适用的法律是()。 A、损害发生地的法律 B、对原告最为有利的法律 C、购买产品地法的法律 D、原告国籍国法 6、《指令》规定,原告的诉讼时效是()。 A、10年 B、3年 C、2年 D、5年 7、美国的产品责任法主要是()。 A、州法 B、联邦统一立法 8、在涉及汽车事故的产品责任案件中,是按照()来确定法律适用问题。 A、损害发生地法 B、产品制造地法 C、购买产品地法 D、对原告最为有利的地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公约》规定,产品责任的主体包括()。 A、成品生产者 B、部件生产者 C、产品供应者 D、天然产品生产者 E、产品销售环节的有关人员 2、当原告以疏忽为理由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赔偿其损失()。 A、原告必须证明被告没有做到合理的注意,即被告有疏忽之处 B、原告必须证明由于被告的疏忽直接造成了自己的损失 C、如果由于原告自己疏忽造成了损失,原告也能要求被告赔偿损失 D、原告与被告之间不需要有直接的合同关系 3、按照美国普通法的原则,违反担保之诉()。 A、原告与被告之间必须有直接合同关系 B、买方以外的任何人都无权对卖方起诉 C、买方不能对卖方以外的其他人起诉 D、原告毋须证明被告有疏忽 4、严格责任原则中的“卖方”包括()。 A、直接订立合同的卖方 B、为制造该项产品提供零部件的供应商、批发商 C、零售商 D、生产者

第一章 国际商法概述教材

? 国际商法 ?前言 ? 国际商法 第一章国际商法概述 第二章商事组织法 第三章代理法 第四章合同法 第五章货物买卖法 第六章产品责任法 第七章票据法 第八章国际商事仲裁 ?第一章国际商法概述 第一节国际商法的概述 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两个主要法律体系 的形成及其特点 第三节中国法律制度概述 ? 第一节国际商法的概述 一、国际商法的概念 二、国际商法的历史发展 三、国际商法的渊源 ?一、国际商法的概念 国际商法(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是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的各种关系法律规范的总合。 概念分析 1.国际商法是法律规范的总合。

2.国际商法是调整跨越国界的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合。 ? 1.国际商法是法律规范的总合 法律规范即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 法律与道德规范的不同 (1)起源不同: 道德起源于原始社会 (2)表现形式不同: 道德存在于认的思维中 (3)具体内容不同: 法律体现权利与义务的 一致性,道德强调义务。 (4)实现方式不同: 道德依靠社会舆论 (5)调整的范围不同: 道德更为广泛,深刻 ? 2.国际商法是调整跨越国界的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合 A. 国际意为“跨越国界”,国际商事关系是指处于不同国家的商事主体之间发生的商事关系,而不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商事关系,后者由国际公法调整。 B. 商事关系包括: (1)商事组织关系 (2)商事交易关系:传统商法仅调整有形商品的交易,现代商法除调整有形商品的交易外,还调整无形商品的交易,如国际技术转让、国际投资、国际融资等。 ?二、国际商法的历史发展 [国际商法历史发展简图] 古罗马时期出现了商法规范(萌芽) ┇ 11世纪威尼斯商人习惯法(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 ┇ 16世纪成为国内法一部分(丧失了国际性) ┇ 二战后统一的国际商法形成(蓬勃发展) ?三、国际商法的渊源 1、国际条约

国际商法第4章 产品责任法

第四章产品责任法 第一节产品责任法概述 一、产品责任与产品责任法 产品责任是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对于因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消费者、使用者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产品责任所要解决的不是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也不是在生产、流通领域中如何实行产品质量管理的问题,它所解决的是产品致人损害时的损失赔偿问题。由于一般情况下产品责任最终要由产品的生产制造者承担,因此,产品责任又被称为产品制造者责任。 产品责任是伴随着现代化工业发展而出现的,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得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品生产逐渐形成一些前所未有的特点,随之也带来了因缺陷产品造成的产品损害事故增多的现象。对于产品造成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的后果由谁来承担责任,受损害者是否应该得到赔偿,如何得到赔偿的问题日益为社会所关注。为解决这个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相关的法律应运而生。 现代意义上的产品责任法最先诞生于英国,现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法律部门。产品责任法不同于调整国家与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之间为保证产品质量而产生的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的产品质量管理法或产品质量监督法。产品责任法所调整的是作为平等法律关系主体的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因产品损害事故而发生的损害赔偿关系,它以规定何种产品损害应获得赔偿、谁应对该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以及产品责任诉讼等为内容。产品责任法是调整有关生产与消费关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其精髓是平衡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利益关系。产品责任法在规定了生产者责任的同时,为消费者、产品使用者或者第三人的损害赔偿提供了法律依据与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产品责任法应属于消费者保护法。 二、产品责任的构成 (一)关于产品 从经济学上讲,产品是人们通过劳动手段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形成的一定成果。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不只是满足生产者自身的消费需要,更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的消费需要而进行生产的,此时的产品表现为从生产者手中通过市场交换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商品。但是产品责任法意义上的产品比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的范围要窄,并非任何商品都能产生产品责任。 各国法律规定不同,因而在不同国家“产品”的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在一些有关产品责任的国际公约中也有着不同的规定。例如《关于造成人身伤害与死亡的产品责任的欧洲公约》(又称《斯特拉斯堡公约》)中规定:“产品”一词指所有动产,包括天然动产和工业动产,无论是未加工的,还是加工过的,既使是组装在另外的动产内或组装在不动产内。这里它强调受产品责任法调整的只是动产。而有些国家产品责任法中的产品则不限于动产。《欧洲共同体产品责任指令》则还将电这种无形产品纳入产品的范围。一些国家的产品责任法、国际公约还将初级农产品和狩猎产品排除在产品责任法之外。 (二)产品责任的构成条件 产品责任的构成应当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产品存在缺陷 关于产品缺陷,各国法律及国际公约的规定大致相同又略有差异。例如《德国产品责任法》规定:“产品不具备人们有权期待的安全,即为有缺陷。”《欧洲共同体产品责任指令》规定:“如果产品不能提供人们有权期待的安全,即属于缺陷产品。”《斯特拉斯堡公约》规定:“考虑包括产品说明在内的所有情况,如果一件产品没有向有权期待安全的人提供安全,则该产品为有缺陷。”有些国家虽然对产品缺陷无明确的定义,但仍可推知其立法含意。例

国际商法 笔记

国际商法笔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国际商法的概念和渊源 §1、国际商法的概念 国际商法:指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区别: 国际商事法的主体仅限于各国的商人及各种商事组织,不包括国家、国际组织; 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广泛,包括国家及经济组织。 §2、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务)条约 渊源国际惯例:国际经济法主体重复类似的行为而上升为对其具有拘束力的规范 国内法(实体法、程序法、冲突法) 第二节大陆法系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1、大陆法系的概念及其分布范围 大陆法系的概念:指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的总称。 别称:法典法系(code family)、民法法系(civil law family) 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其特点是以欧洲大陆为中心,遍布世界各地。 §2、大陆法系的特点 ① 强调成文法的作用、它在结构上强调法律的系统化、归类化、法典化和逻辑性 ② 把全部法律区分为公法和私法两大部分(乌尔比安) ③进行大规模的法典编纂工作,典型是1804年《法国民法典》(司法判例不是渊源,是对法律的注释) ④ 全面地直接地受到罗马法影响的结果 §3、大陆法系各国的法院组织 共性:法院的层次基本相同;各国除普通法院以外,都有一些专门法院与普通法院同时并存 第三节普通法系的概念和特征 §1、普通法系的概念 概念:指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它以普通法为基础的,与民法法系相比较而存在的一种法律制度。 包括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 美国法自19世纪后期起,就离开英国法律独立发展 §2、普通法系的分布范围 南非、菲律宾、斯里兰卡原是大陆法系,后受英美法影响。 §3、英国的法律制度 §3.1英国法的特点:①分为普通法与衡平法二元结构②重视程序法③成文法要通过判例才能起作用 1、救济方法普:①金钱赔偿②返还财产(前者为主);衡:①实际履行②紧令 普通法与2、诉讼程序普:陪审团,口头询问答辩;衡:不设陪审团,书面审理 衡平法的3、法院组织系统:建立统一法院体系,衡平优先;Queen’s bench(普)Chancery 区别(衡)Now,确定那个法院管辖时,以哪个适合用哪个为准 4、法律术语Suit, Interests, Decree, Compensation §3.2英国的法院组织 §3.3英国法的渊源:判例法、成文法、习惯 先例约束力的原则:①上议院的判例约束各级(除其本身)②上诉法院的判例约束下级及本身③高级法院各庭判例约束下级,说服同级④有些法院需遵循其以前判例 总结:只有上诉法院、高级法院和上议院的判决才能构成先例 成文法需经法院判例加以解释才能适用 §4、美国的法律制度 §4.1美国法的结构 主要特点是分为联邦法与州法两大部分,各州的立法权是原则,联邦的立法权属于例外,但联邦法律效力高于州法律 不存在所谓“总的联邦普通法”,除联邦国会法律所管辖的事项外,应适用州法。而州法应当包括州的成文法和判例法。纯粹属于联邦立法范围可发展联邦普通法。 §4.2美国的法院组织 联邦法院(可受理一审):①地区法院②上诉法院③美国最高法院 美国最高法院在设计国际法和一方当事人为州的案件中作为第一审法院,并作为对州最高法院判决后上诉案件的第二审法院 州法院:分为第一审法院和上诉审法院,包括州的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 联邦法院与州法院的管辖权: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国际商法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相关课程:经济法 开课院系: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授课教师:陈微波 每学期学时:54学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国际商事活动中的法律、法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商法导论、合同法、买卖法、产品责任法、代理法、商事组织法和票据法。(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3)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商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国际商事活动的法律规定,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国际商法理论、知识处理有关国际商事活动及国际商事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和纠纷的能力。 (4)本课程内容提要: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合同法;第三章买卖法;第四章产品责任法;第五章代理法;第六章商事组织法;第七章票据法。 2、开课专业及教学用书 (1)开课专业:工商管理专业 (2)教学用书:《国际商法》冯大同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3)相关参考书:《国际商法》,张圣萃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国际贸易法》,冯大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国际经济法学》,陈治东、朱榄叶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国际商法新编》,王建平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国际商法》,陶凯元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国际商法》,吴兴光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各章节大体授课学时分配 第一章导论(6学时) 第二章合同法(14学时) 第三章买卖法(10学时) 第四章产品责任法(4学时) 第五章代理法(6学时) 第六章商事组织法(10学时) 第七章票据法(4学时) 4、各章节主要内容提纲 第一章导论(6学时) 本章主要讲授国际商法的概念和渊源,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形成与特点以及中国目前法律制度的概述。 第一节国际商法的概念和渊源

国际商法8-第八章产品责任法

第八章产品责任法 2012.10 一、美国产品责任法 美国的产品责任法主要是州法,而不是联邦统一的立法。各州都有自己的产品责任法,而且各有差异,为了统一各州的产品责任法,美国商务部在1979年1月提出了一项《统一产品责任法(草案)》(Draft Uniform ProductLiability Law),供各州采用,但至今尚未被各州采纳。 一、产品责任的诉讼依据 美国产品责任法是以下列几种法学理论为依据的:①疏忽说(theory ofnegligence);②违反担保说(breach of warranty);③严格责任说(strictliability)。凡原告由于使用有缺陷的产品遭受损害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时,他必须基于上述三种理由之一,作为要求该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承担责任的依据。 1.疏忽 所谓疏忽是指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有疏忽之处,致使产品有缺陷,而且由于这种缺陷使消费者的人身或财产遭到损害,对此,该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应承担责任。但是,当原告以疏忽为理由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赔偿其损失时,原告必须提出证据证 明:①被告没有做到“合理的注意”(reasonablecare),即被告有疏忽之处;②由于被 告的疏忽直接造成了原告的损失,仅凭原告使用产品造成了损失这一事实的本身一般并不能推定被告有疏忽。另外,如果由于原告自己的疏忽造成了损失,原告也不能要求被告赔偿损失。 疏忽在英美法上是一种侵权行为。在以疏忽为理由提起诉讼时,原告与被告之间 不需要有直接的合同关系(privity of contract),因为这不是根据合同提起的诉讼。所 以,作为原告的一方就不仅限于买方,而且扩及到其他有关的人,如买方的家属、亲友、来访者以至过路的行人或旁观者,只要他们是由于该产品的缺陷而受到损害,都可以对该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提起疏忽之诉。 原告在以疏忽为理由对被告起诉时,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证明被告有疏忽。例如,原告可以证明产品的设计有缺点,从而说明生产者在设计产品时没有尽到“合理注意”的义务;原告也可以证明被告对产品的危险性没有作出充分的说明,以提醒消费者或使用者的注意,从而构成疏忽;此外,原告还可以证明被告在生产或经销该产品时,违反了联邦或州的有关这种产品的质量、检验、广告或推销方面的规章、法令,而违反这种规章法令的本身就是一种疏忽行为。但实际上,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不,要证明某种产品有缺陷往往是很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这是原告在以疏忽为理由控告生产者和销售者时所遇到的一个难题。 2.违反担保 所谓违反担保是指产品存在某种缺陷或瑕疵,卖方违反了对货物的明示或默示担保,例如违反了产品应具有商销性的默示担保,或违反了产品必须适合一般用途或特定用途的默示担保等。如果原告由于产品的缺陷遭受损害,原告可以以违反担保为理由对被告起诉,要求其赔偿损失。违反担保之诉是根据买卖合同提起的诉讼。按照美国普通法的原则,凡依合同提起的诉讼,原告与被告之间必须要有直接的合同关系。具体到买卖合同来说,只有买卖双方才存在直接的合同关系,所以,如果卖方违反担保义务,原则上只有买方才能对卖方起诉,买方以外的任何人都无权对卖方起诉;另

国际商法练习题公司法部分

国际商法公司法部分练习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的法人是( A ) A.公司 B.个人企业 C.家庭 D.独资经营企业 2.公司的法律特征包括(ABCD) P68 A.公司是法人 B.公司拥有自己的财产 C.公司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 D.公司的存续一般不受股东变化的影响 E.公司的存续一般受股东变化的影响 3.依照世界主要国家公司法的规定,一般认为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A) P67 A.法人 B.非法人组织 C.财团法人 D.社会团体组织 4 .公司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法律特征是(B)P109 A.拥有自己的财产 B.是法人,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C.能以自己的名义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D.能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 5 .在美国,组成公司章程的文件有(AD)P81 A.组织大纲 B.公司名称 C.绝对必须记载事项 D.内部细则 E.相对必须记载事项

6 .狭义的公司资本是指( C ) P92 A.包括公司的自有资本和借贷资本 B.仅指公司的借贷资本 C.仅指公司的自有资本 D.包括公司的一切资本 7 在公司获利甚丰的情况下,可以分得更多的权利的股票是(D ) P95 A.普通股 B.后配股 C.累积优先分红的优先股 D.参与分配股息的优先股 8 .公司的公积金依其性质大体上可以分为(BC) A.盈余公积金 B.法定公积金 C.任意公积金 D.红利公积金 E.福利公积金 9 公司清算人制作的财产目录和资产负债表,需要提交( A) P142 A 股东大会 B 注册登记管理部门 C 法院 D 债权人会议 10发行公司债与股权是股份有限公司筹措资金的两种主要形式,两者的区别表现在(ABCD) P102--103 A.股份的持有者是公司股东,是组成公司的成员,而公司债的持有人则是公司的债权人 B.股份投资是一种永久性的投资,股东不得要求公司返还股金;公司债是有清偿期的,届时必须返还本金 C.股份(普通股)通常没有固定的红利率,只有当公司盈利后才能分红;公司债有固定的利息率,无论公司是否盈利,公司债持有人均有权请求按期支付利息

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张颖颖 审核人:许玲 编撰日期:2008年2月 一、课程概述(前言) 国际商法是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法律事务专业的职业技术选修课,属于A类(纯理论)课程,4学分,计划学时72学时。 国际商法是调整跨越国界的商事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所调整的商事关系不仅包括国家之间、国际组识之间的商事关系,而且还包括不同国家的公司、企业、个人之间的商事关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涉外经济和国际贸易活动必将更加活跃,并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国际商事方面的法律和法规。 国际商法课程是在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之后开出的一门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基本商事法律、法规,并利用好这一工具,更好地从事对外经济与贸易活动,保护我国的经济利益,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 二、教学内容描述 第一章国际商法导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国际商法的基本含义 2、掌握国际商法的渊源 3、了解国际商法的历史沿革 4、熟悉国际商法的基本原则 [重点名词] 1、国际商法 2、大陆法系 3、英美法系 [重点问题] 1、国际商法的渊源。 2、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的区别。 3、国际商法的原则 第二章国际商事组织法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公司的基本法律制度:公司概念、特征、类型;公司的设立、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公司资本;公司治理结构。 2、了解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相关法律制度。 [重点名词] 1、公司 2、公司法 3、公司合并 4、公司解散 5、无限公司 6、有限责任公司 7、两合公司 8、股份有限公司 [重点问题] 1、简述公司的特征和种类。

国际商法英语产品责任法report

要求包括:案情陈述;原告诉讼要点;本案例所涉及的重要法理和法庭裁决 Major : __English_______ Class: _Three____ ___ Group: One Name Student ID 汪杰20111301318 曲溟20111301305 马琼英20111301322 刘银屏20111301323 哈曼琳20111301327 Report on Case 4-2 Introductory Baxter’s (plaintiff), left eye was injured when the windshield of his car shattered. Plaintiff claimed that the trial court improperly excluded evidence in printed materials produced by the Respondent, Ford Motor Company (Respondent), claiming that the windshield was shatterproof. The plaintiff purchased a model A Ford form St. John Motors, a Ford dealer, who had purchased the automobile from the Respondent, Ford Motor Co. Plaintiff claims that representations were made to him by both the dealer and the manufacturer that the windshield of the automobile was made of glass that would not shatter. Respondent’s windshield was struck by a pebble, causing small pieces of glass to fly into his eye, resulting in the loss of his left eye and injuries to the sight of his right eye. The court took the case from the jury and entered judgment in favor of the dealer and the Defendant Basic Theory and Analysis: 1. The warranty theory implies that there are some expectations associated with a product, and the manufacturer or seller can be held liable if the product

国际商法之产品责任法

《国际商法》之——产品责任法 第四章产品责任法第一节美国的产品责任法第二 节欧洲各国的产品责任法第三节关于产品责任的法律适 用公约思考题:1、美国产品责任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产品责任法(Product Liability Law)是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许多新产品投入市场,造成消费者受到伤害的案件不断增多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产品责任法和买卖法有一定的联系,因为买卖法中有关卖方对货物品质的担保责任的规定同产品责任法的某些要求,是有共通之处的。但是,就法律性质来说,产品责任法与买卖法是不同的。买卖法是属于“私法”的范畴,它所调整的是卖方与买方之间基于买卖合同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它的规定大多数是任意性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加以排除和更改;而产品法则属于社会经济立法的范畴,它主要调整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基于侵权行为所引起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害的责任,它的各项规定或原则下都是强制性的,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得事先加以排除或变更。产品责任法主要是确定产品的制造者和销售者对其生产或出售的产品 所应承担的责任。如果他们提供的产品存在某种缺陷,致使消费者的人身遭受伤害或其财产受到损失,则生产或出售这一产品的制造商、批发商乃至零售商都要对该消费者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产品责任法的主旨是加强生产者的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产品责任法是一种保护消费者的法律。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美国的产品责任法是发展得比较早的,其它西方国家虽然也有这方面的法律或

判例,但都不像美国那样发达,对生产者责任的要求也不如美国那样严格。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一些国家已开始重视产品责任的问题,并拟订了一些有关产品责任的国际公约。现将美国以及欧洲共同体有关产品责任的法律与国际公约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节美国的产品责任法美国的产品责任法主要是州法,而不是联邦统一的立法。各州都有自己的产品责任法,而且各有差异,为了统一各州的产品责任法,美国商务部在1979年1月提出了一项《统一产品责任法(草案)》,供各州采用,但至今尚未被各州采纳。一、产品责任的诉讼依据美国产品责任法是以以下几种法学理论为依据的:疏忽说;违反担保说;严格责任法。凡原告由于使用有缺陷的产品遭受损害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时,他必须援引上述三种理由之一,作为要求该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承担责任的依据。(一)疏忽所谓疏忽是指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有疏忽之处,致使产品有缺陷,而且由于这种缺陷使消费者的人身或财产遭到损害,对此,该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应承担责任。但是,当原告以疏忽为理由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赔偿其损失时,原告必须提出证据证明:(1)被告没有做到“合理的注意“,即被告有疏忽之处;(2)由于被告的疏忽直接造成了原告的损失。仅凭原告使用产品造成了损失这一事实的本身一般并不能推定被告有疏忽。另外,如果由于原告自己的疏忽造成了损失,原告也不能要求被告赔偿损失。疏忽在英美法上是一种侵权行为。在以疏忽为理由提起诉讼时,原告与被告之间不需要有直接的合同关系,因为这不是根据合同提出的诉讼。所以,作为原告的一方就不仅限于

第七章 国际产品责任法

第七章国际产品责任法 一、基本概念 1.产品责任法(Product Liability Law):是国际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调整国际货物买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缺陷产品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等侵权行为的法律规范,也是保护消费者权利的核心制度。在确定归责原则、责任主体、责任范围等问题时,更多的侧重于考虑消费者的利益。 2.产品(Product):是具有真正价值的、为进入市场而生产的,能够作为组装整件或者作为部件、零售交付的物品,但人体、组织、器官组成部分除外。 3.产品责任(Product Liability ):是因缺陷产品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而引起的损害赔偿责任。 4.缺陷:主要包括制造缺陷、设计缺陷、警示缺陷和说明缺陷。对缺陷的判断采用“消费者期待”标准和“风险利益平衡”标准。 5.过失责任理论:指制造商或中间商因疏忽而造成其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有缺陷,致使消费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害应承担的赔偿责任。疏忽责任原则适用于侵权之诉,它突破了合同关系的限制,原告只要证明制造商有疏忽,即使没有合同关系,也可以诉请其对有缺陷的产品所致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6.严格责任理论(Theory of Strict Liability) :是指主要产品有缺陷,对消费者具有不合理的危险,且造成其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害,该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均应对此承担赔偿责任。 7.担保责任理论(Theory of Warranty):是指制造商或销售商违反了对货物的明示或默示担保,致使消费者由于产品缺陷造成损害,制造商或销售商应负担的法律责任。担保责任原则适用于合同之诉。 二、重点问题 (一)产品责任、产品质量责任与产品责任法 在外国法中,产品责任是指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因生产、销售有缺陷产品致使他人遭受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产品责任法是确定生产者、销售者承担此种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产品责任的主要规定见之于1993年的《产品质量法》中。该法采用产品质量责任的概念。产品质量是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对产品适用、安全和其他特性的要求。产品质量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了上述要求,给用户、消费者造成损害而应依法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其中,承担民事责任分别指承担产品瑕疵担保责任和产品侵权赔偿责任。 产品责任法:是指调整因缺陷产品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时,受害人与该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之间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四)美国的产品责任法 1、产品责任法的基本理论:过失责任理论、担保责任理论和严格责任理论,作为诉讼依据,即疏忽说、违反担保说和严格责任说。 (1) 疏忽说 疏忽是指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有疏忽之处,致使产品有缺陷,由于这种缺陷使消费者的人身或财产遭到损害,对此,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应承担责任。这是建立在过失责任理论之上的,这种疏忽在英美法上是一种侵权行为,因此,以之为依据进行诉讼是基于侵权行为之诉,对受害者有利,但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要证明生产者有疏忽往往极为困难甚至不可能,这是此种理论的一个难题。 (2) 违反担保说 违反担保是指产品存在某种缺陷或瑕疵,卖方违反了对货物的明示或默示担保导致消费者因产品的缺陷遭受损害,则消费者可以违反担保为理由对被告起诉,要求赔偿损失。可见,违反担保起诉是根据买卖合同提起的诉讼。这种诉讼依据对原告的有利之处在于,他毋须证明被告有疏忽,只须证明产品确有缺陷并使他遭受损失即可;不利之处在于,必须是合同的当事人才能提起诉讼,而合同关系之外的使用者或者消费者则无权起诉,这不利于保护受害者。

国际商法讲义3章美国产品责任法

第三章产品责任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美国的产品责任法 第三节美国产品责任诉讼中被告的抗辩与原告可以请求损害赔偿的范围 第四节产品责任法对美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第五节欧洲产品责任法 第一节产品责任法概述 一、产品责任法(product liability)的概念及性质 产品责任法是调整产品的制造者(manufacturer)、销售者(seller)因生产、销售有缺陷的产品(defective product)而对产品的使用者(user)造成损害而产生的各当事方之间的赔偿损害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产品责任是产品在消费过程中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者是财产损失(injury or property damages)所引起的民事责任。 把握产品责任发展的历史趋向 把握产品责任的社会作用和政策基础 二、产品责任法和买卖法的关系 1、联系 买卖法中有关卖方对品质担保责任的规定同产品责任法的某些要求是相同的 2、区别比较 买卖法产品责任法 类属私法公法 条款性质任意性强制性 赔偿范围合同总额内财产、人身 赔偿额小大 涉及责任人较窄更为宽泛 产品责任法对象是因产品缺陷而导致的人身伤害或者是财产损失而产生的赔偿关系 三、产品责任法所涉及的几个重要概念 (一)产品(PRODUCT) 1、美国 指任何经过工业处理的有形物,包括农产品在内。 2、欧洲 1985年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Directive concerning liability for defective product)的规定:“产品”一词是指一切可以移动的产品movable items。但是不包括初级农产品。 3、我国1992年通过,并在2000年9月1日经修改后颁布的《产品质量法》第2条: 本法所称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的规定,但是,建设工程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内的,可以适用本法的规定。 (二)缺陷defect 1、美国法院的标准 采用两个标准来确定某项产品是否具有不合理的危险: 其一是消费者对于产品安全性的期望 其二是效益与危险性对比分析 2、欧共体的《产品责任指令》 “考虑到包括产品说明及产品投入流通领域的时间等因素在内的所有情况,如果一项产品未能按照预期的目的对使用该产品的人的身体或者财产提供他们有权期待的安全,那么该产品就是

国际商法 练习题 公司法部分

国际商法公司法部分练习题第一部分:选择题 1. 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的法人是( A ) A.公司 B.个人企业 C.家庭 D.独资经营企业 2.公司的法律特征包括(ABCD) P68 A.公司是法人 B.公司拥有自己的财产 C.公司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 D.公司的存续一般不受股东变化的影响 E.公司的存续一般受股东变化的影响 3.依照世界主要国家公司法的规定,一般认为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A) P67 A.法人 B.非法人组织 C.财团法人 D.社会团体组织 4 .公司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法律特征是(B)P109 A.拥有自己的财 产 B.是法人,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C.能以自己的名义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D.能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 5 .在美国,组成公司章程的文件有(AD)P81 A.组织大纲 B.公司名称 C.绝对必须记载事项 D.内部细则 E.相对必须记载事项 6 .狭义的公司资本是指( C ) P92 A.包括公司的自有资本和借贷资本 B.仅指公司的借贷资本 C.仅指公司的自有资本 D.包括公司的一切资本 7 在公司获利甚丰的情况下,可以分得更多的权利的股票是( D ) P95 A.普通股 B.后配股 C.累积优先分红的优先股 D.参与分配股息的优先股 8 .公司的公积金依其性质大体上可以分为( BC) A.盈余公积金 B.法定公积金 C.任意公积金 D.红利公积金 E.福利公积金 9 公司清算人制作的财产目录和资产负债表,需要提交( A) P142 A 股东大会

B 注册登记管理部门 C 法院 D 债权人会议 10发行公司债与股权是股份有限公司筹措资金的两种主要形式,两者的区别表现在(ABCD) P102--103 A.股份的持有者是公司股东,是组成公司的成员,而公司债的持有人则是公司的债权人 B.股份投资是一种永久性的投资,股东不得要求公司返还股金;公司债是有清偿期的,届时必须返还本金 C.股份(普通股)通常没有固定的红利率,只有当公司盈利后才能分红;公司债有固定的利息率,无论公司是否盈利,公司债持有人均有权请求按期支付利息 D.股东作为公司成员有权参加股东大会并投票,对公司的经营决策有参与权; 而公司债持有人则一般无权参与公司的经营 E.当公司解散时,股东较公司债持有人优先得到清偿 11.在目前西方国家,数量最多的公司形式是(C)P50 A.无限公司; B.有限公司; C.两合公司; D.股份有限公司。 12 我国现行公司法中规定的公司形式有:(CE)P72 A.无限公司; B.有限公司; C.有限责任公司; D.两合公司; E.股份有限公司。 13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C)

中国产品责任法的基本内容

中国产品责任法的基本内容 (一)产品定义 《产品质量法》第2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第3款规定:“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规定。” 关于产品定义,须加说明的是: 其一,上述规定未象EC指令那样,以“动产”界定产品概念,因为,中国当时的民事立法还没有采用“动产”、“不动产”这一分类。结合第3款关于“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的规定,本条规定的“产品”定义,实际上相当于EC指令的“动产”概念。留下的问题是,建设工程中所使用的“动产”,是否包括在本法产品定义范围之内?本法修改时增加的第3款“但书”规定,将建设工程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纳入本法产品范围,使本法“产品”定义与EC指令的规定相当。 其二,依照本条,本法所谓产品,有两个要件:一是经加工、制作;二是用于销售。 关于“用于销售”,美国侵权法第二次重述第402A条已包含了“用于销售”这一要件。EC指令第2条关于产品的定义未规定这一要件,而将不具备这一要件作为免责事由之一,规定在第7条。关于“加工、制作”要件,应当解释为“机械化的、工业生产的”加工、制作,并不包括“手工业的”加工、制作。 其三,本条未象EC指令第2条那样,明文规定将包括渔业、畜牧业产品在内的初级农产晶(primary agricultural product)和猎获物(game)排除在外。因此,给裁判实务留下不确定性。但如果对本法关于产品的定义作反对解释,初级农产晶和猎获物,因不符合“加工、制作”要件,当然不在本法“产品”定义之内。 其四,本条未象EC指令第2条那样,明文规定将“电”包括在内。导线传输中的“电”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案件,如果符合《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的“高压”要件,自可适用该条高度危险责任(属于严格责任)。 《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年3号),所谓“高压”,指电压在1千伏以上的输电线路。依此解释,居民生活用电(220伏)及普通工厂车间用电(360伏),不属于“高压”。 如果不符合“高压”要件,如居民生活用电、普通工厂车间生产用电造成受害,应不适用高度危险责任,而适用《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关于一般侵权行为的过错责任,此对受害人保护显然不利。

第一章 国际商法概述

国际商法 前言 国际商法 第一章国际商法概述 第二章商事组织法 第三章代理法 第四章合同法 第五章货物买卖法 第六章产品责任法 第七章票据法 第八章国际商事仲裁 第一章国际商法概述 第一节国际商法的概述 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两个主要法律体系 的形成及其特点 第三节中国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国际商法的概述 一、国际商法的概念 二、国际商法的历史发展 三、国际商法的渊源 一、国际商法的概念 国际商法(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是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的各种关系法律规范的总合。 概念分析 1.国际商法是法律规范的总合。

2.国际商法是调整跨越国界的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合。 1.国际商法是法律规范的总合 法律规范即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 法律与道德规范的不同 (1)起源不同: 道德起源于原始社会 (2)表现形式不同: 道德存在于认的思维中 (3)具体内容不同: 法律体现权利与义务的 一致性,道德强调义务。 (4)实现方式不同: 道德依靠社会舆论 (5)调整的范围不同: 道德更为广泛,深刻 2.国际商法是调整跨越国界的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合 A. 国际意为“跨越国界”,国际商事关系是指处于不同国家的商事主体之间发生的商事关系,而不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商事关系,后者由国际公法调整。 B. 商事关系包括: (1)商事组织关系 (2)商事交易关系:传统商法仅调整有形商品的交易,现代商法除调整有形商品的交易外,还调整无形商品的交易,如国际技术转让、国际投资、国际融资等。 二、国际商法的历史发展 [国际商法历史发展简图] 古罗马时期出现了商法规范(萌芽) ┇ 11世纪威尼斯商人习惯法(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 ┇ 16世纪成为国内法一部分(丧失了国际性) ┇ 二战后统一的国际商法形成(蓬勃发展) 三、国际商法的渊源 1、国际条约

第七章 产品责任法

第七章产品责任法 第一节产品责任法概述 一、产品和产品责任 1.产品 美国:产品指任何经过工业处理的物品。包括可移动与不可移动的各种有形物以及天然产品。欧洲理事会制定的《斯特拉堡公约》:产品是一切可移动的物品,不论是否加工过、天然的或工业的,甚至组合到另一可移动或者不可移动的物体中的物品。 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产品指工业生产的可移动的物品 我国《产品质量法》: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不包括建设工程。 2.产品责任 含义: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了产品的消费者、使用者或其他第三人遭受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依法应由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负责赔偿的法律责任。 构成要件: 1)产品存在缺陷 2 3 二、产品责任法 产品责任法是调整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因制造、销售缺陷产品造成消费者、使用者或第三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所引起的赔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产品责任法具有下列法律特征: (1)产品责任法调整的对象是因产品缺陷导致的人身或缺陷产品以外的财产损害而发生的赔偿关系。 (2)产品责任法不仅调整有合同关系当事人之间的产品责任关系,而且调整没有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之间的产品责任关系。 (3)产品责任法属于社会经济立法,它的各项规定或原则大都是强制性的,体现了国家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保护意识。 三、产品责任法的产生和发展 产品责任问题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1842年英国温特伯顿诉赖特一案是英国关于产品责任最古老最著名的案例。该案确立了处理产品责任案件“无契约无责任”的原则,即在没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缺陷产品的提供者对于受害人既不承担合同责任,也不承担侵权责任。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美国和英国都相继在司法实践中一侵权法中的疏忽责任原则来确定产品责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品责任案件逐渐增多,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消费者利益,各国将严格责任原则用于处理产品责任案件。 第二节美国的产品责任法 美国的产品责任法是目前世界上最完备,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责任法,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产品责任法客观上起着示范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