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中国卫星的分析

关于中国卫星的分析

关于中国卫星的分析
关于中国卫星的分析

分析报告中国卫星

股票代号600118 A股军工类

课程:投资分析

教师姓名:茅擎天

姓名;杨文健

学号:103422

2010-2011学年度

基本分析

?宏观分析

虽然金融危机对各个国家的影响还在,但是世界各大经济体都在复苏当中,中国经济也在一片大好形势下发展,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预计GDP(国内生产总值)还将保持10%的速率快速增长。虽然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指数10月份达到%,11月份达到%,物价上涨较快,通货膨胀压力比较大,但对于一个新兴市场来说,目前的通胀水平还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国家也在努力出台措施抑制通货过度膨胀。

从先行指标货币供应量来看,货币是比较充足的。即使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对资本市场也不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上证指数达到了2900点左右,沪深300指数3200点左右,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上涨或下跌,估计春节过后,各个指数会进行新一轮的上涨。国家财政收入也是在不断增长之中,前9月全国财政收入逾万亿同比增%。今年我国财政收入可能超八万亿,有望成全球第二。0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10年前三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相对保持稳定。明年国家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避免剧烈波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放在了重要位置,其第七条建议就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性能力。

?中观分析

空间技术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国家的政策是支持空间技术发展的,而卫星技术作为空间技术的一部分,也是国家重点关注和支持的。国家未来卫星实业发展规划主要有:

——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以气象卫星系列、资源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和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群组成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实现对中国及周边地区甚至全球的陆地、大气、海洋的立体观测和动态监测。

——建立自主经营的卫星广播通信系统。积极支持商用广播通信卫星的发展,开发长寿命、高可靠的大容量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和电视直播卫星,初步建成中国卫星通信产业。

——建立自主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分步建立导航定位卫星系列,开发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系统,初步建成中国的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

——建立协调配套的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统一规划和建设各种卫星遥感地面应用系统,建立覆盖全国的地面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处理和分发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在对地卫星遥感主要应用领域,形成较完整的业务化应用体系。

——发展空间科学,开展深空探测。建立新型的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加强空间微重力、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文研究;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

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地观测体系,建立自主经营的卫星广播通信系统,建立自主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建立协调配套的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等是国家的发展目标。另外卫星数字电视产业在未来会有快速发展。2010年,仅卫星电视直播事业的发展就会为我国开辟一个不

亚于彩电、录像机和电冰箱工业规模的新兴产业,每年至少可为国民经济新增250亿元的产值,增加就业人数几十万人。这一潜在的巨大市场令许多西方工业国家垂涎欲滴,中国也不会袖手旁观,随着技术和条件的发展,国家会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卫星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为打破美国一国垄断全球卫星导航的局面,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国也在有计划地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事业。 08年整个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应用规模保持了50%的高速增长。2009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市场产值规模高达580亿,成为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这也显示了中国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而这也预示着中国卫星在未来股票市场仍然会有不俗的表现。随着中国海洋权益意识的增强,国家对海洋开发的重视,对海洋的立体观测和动态监测,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对卫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会促进卫星事业的发展。

卫星行业处在增长期,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其产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向好的,属于朝阳产业。除此之外,中国科技的发展使中国承担国际卫星发射任务的机会增多,发展空间变大。但是,作为高科技军工企业,其产品技术要求高,参与人员多,一旦出现意外,损失严重,投资也是有一定风险的的。

?微观分析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是卫星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卫星研制业务增长稳定,隶属于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其主营业务为卫星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卫星应用技术综合信息服务;计算机系统集成、软件产品开发;旅游项目投资、经营。同行业的其他上市公司有TCL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比特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太光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但都没有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这么强大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

该公司在在小卫星研制领域处于垄断地位,今年一共成功发射了6颗卫星,新型小卫星平台研发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我国将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卫星应用产业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公司的卫星应用业务主要是面向特种用户和行业大用户,将受益于产业的爆发式增长。

在新技术方面,公司公告将与航天513所(与公司同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烟台蓝天控股共同出资设立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商用飞机钛合金紧固件项目。依托航天513所在航天器钛合金标准紧固件研制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生产经验,以及烟台蓝天控股与中国商飞既有的业务合作关系,对公司进军大飞机重大科技专项的配套供应市场应可持谨慎乐。“十二·五”期间我国航天卫星发射活动较“十一·五”将更为密集,公司的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的订单有望继续小幅增长,卫星研制业务收入将稳健成长,增速预计在10%~15%左右。

公司未来的主要增长点在卫星应用业务。卫星综合应用领域,公司成功中标“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应用系统项目。卫星导航领域,导航芯片方面公司的北斗射频芯片已通过总装测试;地面导航终端方面,“北斗一代”用户机已顺利交付,“北斗二代”用户机则处于研制之中;此外用于星、船、机、弹、车载的高动态多模导航接收机的研制工作也在正常进度之中。卫星通信领域,VSAT通信系统成功中标行业示范工程,为后续的推广打下良好基础,“动中通”产品则实现了向行业用户的销售。卫星遥感领域,公司与行业客户签订多项合作协议,各领域重点项目按计划节点稳步推进。卫星运营服务领域,公司云岗地面站卫星广播电视传输业务圆满完成多个重要播出任务,安全播出38万小时。卫星信息传输领域,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完成弹载数字图像传输系统设计定型的单位,目前正着力发展高清传输业务。随

着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组网进程的加快,预计公司的卫星应用业务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对于公司管理方面来说,管理效率和从业人员的素质都是很高的,近些年来中国承担国际卫星发射任务的数量也越拉越多,这也反映了中国技术的发展,其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而且在卫星研发,运用方面,公司也有明确的规划,包括未来卫星技术的发展和业务拓展方向,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也制定了确切的计划。另外公司有严格的人才选拨机制,而且属于国家重点行业,国家重点扶植。

财务报表分析

以下数据来自新浪网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注:有横线的单元格代表没数据(新浪上没有)

该企业的流动比率在2009年12月到2010年9月大体在~左右,偿债能力比较强,速动比率在1以上,现金比率大于,达到100左右,可能是企业有大量资金未被利用,总体来说,该企业的偿债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长期筹资能力

该企业资产负债比率达到50%左右,较高,说明利用较少量的自有资金投资,通过适度举债形成较多的生产经营资产,不仅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如果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得到较多的投资利润。产权比率在110左右,所有者权益比率也在110左右,可见该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较强。

经营能力分析

该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在20%~30%左右,虽然2010年9月份有降低,但总体上处于成长期,营销重点是大力组织生产,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从表中可以看到该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多数情况大于1。一般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表明企业的销售成本数额增多,产品销售数量增长,该企业存货周转量比较高,说明经营能力可以。流动资产周转率除了一个季度很小外,其他几个季度还可以。固定资产周转率比较大,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充分,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

获利能力分析

销售毛利率在15%左右,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较强,销售利润率在10%左右,表示企业为社会新创造价值多,贡献大,销售净利率在7%左右,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可以看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较高,资产净利率代表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表中看出个别季度该值低于1%,其他各季度都大于2%,其中有一个下降又慢慢上升达到稳定水平的过程,净资产收益率除了一个季度为%,其他季度都较高,而且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说明投资带来的净利润比较高。总资产收益率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利用效益好,盈利能力强,该企业的此指标除了一个季度不过1%,其他较高,获益能力强。

技术分析

注:以下各种数据和图线来自新浪网财经版块,图形来自截屏。

K线和MA线分析

K线:从2010年9月7日后基本形成一个近似的头肩顶或者复合头肩顶形态,头已经存在,接下来要看右肩能不能形成,如果右肩形成

且股价没突破右肩,则股价大跌;但如果股价突破右肩向上,则股

价有一个不小的涨幅。所以还需观望。

MA:在2010年10月21日之前移动平均线(30日)基本在股价线下方,这阶段虽有小跌,但总体是上涨的,过了2010年10月21日之后,

股价在达到最高后,开始下跌,此后股价线和平均移动线(5日,

10日,30日)交替在上,但以后者为主,所以股价下跌后在一定水

平震荡。但现在的趋势是股价线要突破平均移动线,至于能不能突

破,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MACD曲线分析

在2004年4月13日到2007年9月6日期间,DIF线先突破DEA线,股价有一个上涨期,此后DIF又跌破DEA,股价有一个下跌,在2010年12月DIF又突破DEA,但是已到年关,估计涨幅不大,基本是震荡趋势,上涨应该在春节过后。

KDJ指标分析

KD取值:K线、D线整体上是以50为基准线上下波动,在2010年12月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但基本未超过80,此后KD线应该会缓慢下落,至于是买入还是卖出,

最好再看一看其发展情况,

KD指标形态:现阶段KD指标较高,但K线中一个近似的头肩顶(至于会不会成为头肩顶还需要进一步观看)还未形成,故不好分析是不是卖出。

KD指标交叉方面:在KD指标40左右,不是很高,D线向上抬头的情况下,K线向上穿插D线,股价上扬

J线:J线在接近100时又下降,但是整体处在高位。

综合评价和总体建议

未来股票走势还要和大盘整体走势相联系,从各方面来看,该股票具有上涨的的各种基础。不论是从宏观、中观、还是微观方面,接下来就是看技术形态的走势了。估计未来股价有两种走势:一是形成复合头肩顶形态,短期股票下跌,但长期股票还是会上涨:二是股票先震荡一段时间,然后发力向上,估计股价会达到38元左右的水平。对于已持有股票的股民,建议先观望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增持还是减持;对于还未持有该股票的股民,可在年内买入少量,至于是否增持,要到春节之后再做决定。

印度遥感卫星发展现状

印度遥感卫星发展现状 印度在测绘和雷达成像卫星方面积极突破,能力不断提升。印度第三代遥感卫星已形成强大监视能力。稍早一些的资源卫星(Resourcesat-1)系列,绘图卫星(Cartosat-1/2)系列已有三颗升空。 a.寓军于民发展高分辨率专用测绘系列卫星,卫星分辨率不断提高: 1)当前在轨高分辨率成像卫星有Cartsat-1(IRS-P5),Cartsat-2(IRS-P7), Cartsat-2A和Cartsat-2B; 2)目前正在研制Cartsat-3卫星,全色分辨率0.3m,4谱段多光谱分辨 率1.2m,幅宽约10km。 b.即将发射军民两用雷达成像卫星,完善其遥感手段: 1)雷达成像卫星-1(RISAT-1)已于2011年发射; 2)有效载荷为C频段合成孔径雷达; 3)具有精分辨率条带模式-1(FRS-1)、精分辨率条带模式-2(FRS-2)、 中分辨率扫描SAR模式(MRS)、低分辨率扫描SAR模式(CRS) 和高分辨率聚束模式。 1Cartsat-1(IRS-P5) Cartosat-1号卫星,又名IRS-P5,是印度政府于2005年5月5日发射的遥感制图卫星,它搭载有两个分辨率为2.5米的全色传感器,连续推扫,形成同轨立体像对,有效幅宽为26公里。数据主要用于地形图制图、高程建模、地籍制图以及资源调查等。Cartosat-1设计寿命5年,目前卫星运行等各项指标正处于最好的时期,数据质量稳定可靠。 表1-1 Cartosat-1(IRS-P5)卫星基本参数

2RESOURCESAT-1(IRS-P6) RESOURCESAT-1(IRS-P6)在2003年10月17日于印度空间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星上携带三个传感器:多光谱传感器LISS4和LISS3,以及高级广角传感器AWIFS。卫星成像为空间分辨率为5.8米的全色图像和空间分辨率分别为23.5米和56.0米的多光谱图像。 表2-1 与其他卫星多光谱传感器的对比 RESOURCESAT-1(IRS-P6)卫星轨道为太阳同步、近地极轨道。 表2-2 卫星传感器相邻景数据的重叠量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 目录 1前言 (3) 美国2 (5) 2.1地球观测系统(EOS) (5) 美国陆地卫星系统(L2.2)......................................................... 6ANDSA T轨道观测卫星(2.3OV)................................................................ 9IEWRB伊克诺斯卫星(IKONOS).............................................................. 102.4 地球眼-1卫星(GE-12.5)............................................................ 10YEEO快鸟-2卫星(QB-2)........................................................... 2.611IRDUICK世界观测卫星(WV-1/22.7).................................................. 11IEWORLD下一代高分辨率陆地卫星.................................................................. 12.82 欧盟 (313) 3.1法国SPOT卫星系统 (13) 法国3.2P卫星系统.................................................................... 14LEIADES意大利地中海周边观测小卫星星座系统(C-S3.3)....... 15KYMEDOSMO德国/3.4加拿大RE .................................................................... 17YEAPID德国SAR成像卫星 3.5 (17) 欧空局遥感卫星(ERS).................................................................. 3.618 欧空局3.7ENVISAT (18) 英国UK-DMC2、英国/西班牙D-1 .......................................... 203.8EIMOS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概述

国外遥感卫星进展现状

目录 1前言 (4) 2美国 (7) 2.1 地球观测系统(EOS) (7) 2.2 美国陆地卫星系统(L ANDSAT) (9) 2.3 轨道观测卫星(O RB V IEW) (12) 2.4 伊克诺斯卫星(IKONOS) (14) 2.5 地球眼-1卫星(G EO E YE-1) (14) 2.6 快鸟-2卫星(Q UICK B IRD-2) (16) 2.7 世界观测卫星(W ORLD V IEW-1/2) (16) 2.8 下一代高分辨率陆地卫星 (18) 3欧盟 (19) 3.1 法国SPOT卫星系统 (19) 3.2 法国P LEIADES卫星系统 (21) 3.3 意大利地中海周边观测小卫星星座系统(C OSMO-S KYMED) 23 3.4 德国/加拿大R APID E YE (24) 3.5 德国SAR成像卫星 (25) 3.6 欧空局遥感卫星(ERS) (26)

3.7 欧空局ENVISAT (27) 3.8 英国UK-DMC2、英国/西班牙D EIMOS-1 (30) 3.9 德国E N MAP (31) 3.10 欧盟GMES打算 (31) 4印度 (33) 4.1 C ARTSAT-1(IRS-P5) (34) 4.2 RESOURCESAT-1(IRS-P6) (35) 4.3 C ARTSAT-2系列 (36) 4.4 C ARTSAT后续 (37) 5加拿大 (38) 6日本 (41) 7俄罗斯 (42) 8以色列 (44) 8.1 地平线系列(O FEQ) (44) 8.1.1 .................................... Ofeq 7 44 8.1.2 ........................ Ofeq 8(TECSAR 1) 44 8.1.3 .................................... Ofeq 9

遥感卫星的发展现状

遥感卫星的发展现状 摘要:卫星遥感技术并不被普通人所熟知,本文阐述了现今遥感卫星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同时展望未来遥感卫星应用前景,由此引出遥感卫星商业化发展的问题,于是重点分析讨论了当前遥感卫星在商业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并且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促进遥感卫星商业化尽快实现的指导理念和主要措施以及预测遥感卫星商业化的可能发展趋势。 前言 面对新的世纪、新的形势,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认真思考和积极部署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尽管各国在历史文化、现实国情和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在关注和重视科技进步上却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世纪,是以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兴衰的国际格局。一个在科学技术上无所作为的国家,将不可避免地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上受到极大制约。 卫星遥感技术集中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通信和地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走过了多年艰苦探索与攀登的道路。如今,我们欣喜的看到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已经起步并正在走向成熟和辉煌。 近十年来全球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表明,卫星遥感技术是一项应用广泛的高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现在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这项技术,寄希望于卫星遥感技术能够给国家经济建设的飞跃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和可靠的战略决策依据。这种希望给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卫星遥感技术如何发展,如何使卫星遥感技术真正成为实用化、产业化的技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当好先行,是当前业界人士关注的热门焦点。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 (一)、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现状 首先,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十六颗返回式卫星,为资源、环境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空间图像数据,在我国国防建设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了包括太阳和地球同步轨道在内的六颗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数据已在气象研究、天气形势分析和天气预报中广为使用,实现了业务化运行。一九九九年十月我国第一颗以陆地资源和环境为主要观测目标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传输型资源卫星的历史,已在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方面实际应用,逐步发挥效益。我国还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为我国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研究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数据。其次,除了上述发射的遥感卫星外,我国还先后建立了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国家级遥感应用机构。同时,国务院各部委及省市地方纷纷建立了一百六十多个省市级遥感应用机构。这些遥感应用机构广泛的开展气象预报、国土普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地质找矿、海洋预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城市规划和地图测绘等遥感业务,并且与全球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定位导航卫星相配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服务。这也为迎接21世纪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非常关键,必须要重点指出的是两大系统的建立完成。一是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第一个资源环境领域的大型空间信息系统,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一个空间信息系统的成功建立;二是国家级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的建立,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具有国家级遥感信息服务体系的国家之一。 我国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为如下三方面: 1、对全国土地资源进行概查和详查; 2、对全国农作物的长势及其产量监测和估产; 3、对全国森林覆盖率的统计调查。 (二)、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前景 国际上卫星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在未来十五年把人类带入一个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对地观测的新时代。由各种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大、中、小卫星相协同,高、中、低分辨率相弥补

卫星遥感应用现状及商业化前景

我国卫星遥感应用现状及商业化前景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体制的推动下,卫星产业逐渐走向“军、民、商”的融合,商业化趋势日益明显。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已经在市场上逐步站稳脚跟,产业初具规模,与前两者相比,卫星遥感的商业化步伐稍微缓慢,产业化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开拓。 一、我国卫星遥感应用现状 相比传统的信息获取手段,卫星遥感不仅能获得更广泛和海量的信息资源,在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面更是有了质的飞跃,而且这些信息的获取是建立在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基础之上的,为决策部门的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便利。目前,遥感技术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应用程度也在不断加强。卫星遥感已经在土地利用、城市化及荒漠化监测;农作物、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监测和评估、灾害监测和环境监测;对道路、建筑工程的设计、选址;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工程评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考古、野生动物保护、牧场管理等各个领域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潜力得到了进一步挖掘,在精细农业、环境评价、数字城市等新领域,遥感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另外,GIS技术,虚拟现实技术、GP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为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中国遥感技术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20多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遥感技术的发展,连续四个五年计划都把遥感技术作为国民经济建设35项关键技术之一。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18颗返回式卫星,并成功回收17颗,为资源、环境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空间图像数据,在我国国防建设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了包括太阳和地球同步轨道在内的6颗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数据已在气象研究、天气形势分析和天气预报中广为应用,实现了业务化运行。1999年10月我国第一颗以陆地资源和环境为主要观测目标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传输型资源卫星的历史,已在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方面实际应用,逐步发挥效益。我国还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为我国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研究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数据。2005年10月27日,北京一号小卫星在俄罗斯普列谢斯克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为国内外遥感应用用户提供了充足和丰富的多广谱和全色遥感影像产品。 除了上述已发射的遥感卫星外,我国还先后成立了国家遥感中心、国家气象卫星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国家级遥感应用机构。同时,国务院各部委及省市地方建立了160多个省市级遥感应用机构。这些遥感应用机构广泛地开展了气象预报、国土调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地质找矿、海洋预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城市规划和地图测绘等遥感业务,并且与全球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定位导航卫星相配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服务。时下,我国卫星遥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经在农业、林业、国土、水利、城乡建设、环境、测绘、交通、气象、海洋、地球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遥感技术在我国国土资源大调查、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三峡工程、三河三湖治理、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交通规划与建设、海岸带监测及海岛测绘、300万平方公里海洋权益维护及区域经

我国遥感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遥感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引言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通过遥感技术,可查询到高分一号、高分二号、资源三号等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1它集中了航天、航空、电子、计算机、现代光学以及生物地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成为一种先进而有效的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及区域开发综合评价分析手段。遥感科技被公认是一种大容量的信息获取手段,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中已显示出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从而日益受到重视。根据联合国不完全的统计,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400多个组织从事遥感活动。美国每年利用陆地卫星所得的效益为14亿美元,利用气象卫星资料避免各种损失为20亿美元,并预测政府在今后每年可以从商业化遥感活动中获取税收14亿美元。2现代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由紫外谱段逐渐向 X射线和γ射线扩展。从单一的电磁波扩展到声波、引力波、地震波等多种波的综合。3 我国已成功发射并回收了10多颗遥感卫星和气象卫星,获得了全色像片和红外彩色图像,并建立了卫星遥感地面站和卫星气 1百度百科遥感技术 2《中国科技论坛》1986年第5月 3中国测绘网现代遥感技术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象中心,开发了图像处理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制图系统。从“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的红外云图上,我们每天都可以从电视机上观看到气象形势。4此外,作为我国卫星遥感平台代表的北斗卫星已得到国际范围的认可。 二.数据与方法 1950年代组建专业飞行队伍,开展航摄和应用。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5年11月26日,返回式卫星,得到卫星像片。80年代空前活跃,六五计划遥感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第一颗“风云1号”气象卫星。1999年10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资源卫星1 之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光谱信息成像化,雷达成像多极化,光学探测多向化,地学分析智能化,环境研究动态化以及资源研究定量化,大大提高了遥感技术的实时性和运行性,使其向多尺度、多频率、全天候、高精度和高效快速的目标发展。遥感影像获取技术越来越先进;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和模型越来越科学神经网络、小波、分形、认知模型、地学专家知识以及影像处理系统的集成等信息模型和技术,会大大提高多源遥感技术的融合、分类识别以及提取的精度和可靠性。统计分类、模糊技术、专家知识和神经网络分类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复合的分类器,大大提高分类的精度和类数;53S 4中国测绘网遥感平台 5国土资源遥感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

目录

1前言 卫星遥感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集多维、多平台、多层次的立体化观测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近年来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地球环境和地球资源已经成为综合国力发展和国家间竞争较量的焦点。为此,各国都非常重视遥感卫星的发展,并不断拓宽相关应用领域,促进空间遥感产业化发展,并取得了越来越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卫星遥感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 随着遥感卫星的数量的不断增加,遥感卫星应用业务规模的也在不断壮大。 当前国外民用遥感卫星系统主要有:美国的“陆地卫星”(Landsat)系统、法国的“斯波特”(SPOT)系统、欧空局的“欧洲遥感卫星”(ERS)、加拿大“雷达卫星”(Radarsat)和俄罗斯的“资源-DK”(Resurs-DK)卫星等。 国外的遥感卫星发展相对成熟,单以分辨率来说:1971年发射的美国KH-9号侦察卫星就达到了2英尺米)分辨率,后继的KH-11和KH-12更有米甚至低于米的分辨率;2010年6月发射的以色列的地平线9号分辨率低于米,2009年发射的日本的光学3号分辨率也到米。在商业遥感卫星领域,2001年的Quickbird-2号就做到了米全色分辨率,后来的Geoeye-1达到了米分辨率,WorldView-1/2也做到了米分辨率,WorldView-3达到了最高商业分辨率米。 国外主要民用遥感卫星资源如所示。

表 1-1 国外主要遥感卫星参数

2美国 美国是商业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发展较早的国家,因此,高分辨率商业卫星系统也是美国民用遥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目前在轨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系统主要包括数字全球公司(GigitalGlobe)的GeoEye-1、Ikonos-2和Orbiew-2卫星,以及Quickbird-2、Wordview-1、Wordview-2、Wordview-3卫星。 另外美国还有中分辨率遥感卫星——美国陆地卫星系统系列,以及EOS(Earth Observation System)卫星系列,公开发布数据和

卫星与遥感技术论文 (1)

卫星与遥感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Ⅰ:卫星与遥感技术的定义: 遥感一词来源于英语“Remote Sensing”,其直译为“遥远的感知”,时间长了人们将它简译为遥感。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遥感技术的应用也日趋广泛。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遥感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未来的遥感技术将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于遥感的科学含义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解释: 一切与目标物不接触的远距离探测。狭义的解释: 运用现代光学、电子学探测仪器,不与目标物相接触,从远距离把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解译揭示出目标物本身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遥感技术的类型往往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划分: 根据工作平台层面区分:近地遥感、航空遥感(气球、飞机)、航天遥感(人造卫星、飞船)。 根据工作波段层面区分: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 根据传感器类型层面区分:主动遥感(微波雷达)、被动遥感(航空航天、卫星)。 根据应用领域区分: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 卫星与遥感技术则是利用卫星进行遥感探测的技术。 由于遥感在地表资源环境监测、农作物估产、灾害监测、全球变化等等许多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它正处于飞速发展中。更理想的平台、更先进的传感器和影像处理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以促进遥感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发挥更大的作用。 Ⅱ:卫星与遥感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从此人类以崭新的角度开始重新认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空间信息技术是本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遥感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则是对地观测的重要手段。中国的遥感技术从70年代起步,经过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的范畴已经从当初的单一遥感技术发展到今天包括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在内的空间信息技术,逐渐深入到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与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发展与应用水平业已成为综合国力评价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中国卫星遥感应用的发展: 自70年代以来,我国高度重视遥感技术发展与应用,跟踪国际技术前沿并努力创新,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连续四个五年计划中,给予重点支持,在遥感技术系统,遥感应用系统、GIS等方面均取得突出进展。 (二):建立了国家级资源环境宏观信息服务体系:

国外遥感卫星影像发展现状

国外遥感卫星影像发展现状 1.1法国SPOT卫星系统 法国SPOT卫星系统历经3代发展,目前在轨为SPOT-4和SPOT-5。 SPOT4于1998年3月发射,它增加了一个短波红外波段(1.58-1.75um);把原0.61-0.68um的红波段改为0.49-0.73um包含“红”的波段,并替代原全色波段,可以产生分辨率10m的黑白图像和分辨率20m的多光谱数据;增加了一个多角度遥感仪器,即宽视域植被探测仪Vegetation(VGT),用于全球和区域两个层次上,对自然植被和农作物进行连续监测,对大范围的环境变化、气象、海洋等应用研究很有意义。VGT被设计为垂直方向的空间分辨率1.15km,扫描宽度2250km,可见光一短波红外波段0.43-1.75um 共5个波段。它们为蓝波段0.43-0.47um、绿波段0.50-0.59um、红波段0.61-0.68um,近红外波段0.79-0.89um、短波红外波段1.58-1.75um。SPOT4中的VGT和HRVs将使同一区域有可能同时获得较大范围的粗分辨率数据和小范围的细分辨率数据。

SPOT5于2002年5月4日发射,星上载有2台高分辨率几何成像装置(HRG)、1台高分辨率立体成像装置(HRS)、1台宽视域植被探测仪(VGT)等,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达2.5m,前后模式实时获得立体像对,运营性能有很大改善,在数据压缩、存储和传输等方面也均有显著提高。 表3-1SPOT系列卫星参数对比 目前法国正在研制部署SPOT系列卫星后续任务,保持数据连续性,巩固光学卫星在欧洲的领先地位,第4代SPOT卫星SPOT-6和SPOT-7卫星,分别计划于2012年和2014年发射,寿命预期为十年。 SPOT6和SPOT7结构类似于Pleiades卫星,轨道高度也为694公里,两星位于同一轨道面,相位差为180度,降交点地方时为10:00,具备±30°侧摆能力。卫星全色影像分辨率1.5m,多光谱影像分辨率6m,成像幅宽60km。 1.1法国Pleiades卫星系统 “昴宿星”卫星(Pleiades)是法国在SPOT之后研制部署的又一型号高分辨率卫星。“昴宿星”(Pleiades)星群由Pleiades-1和Pleiades-2组成,Pleiades-1卫星已于2011年12月发射,业已投入运营。 Pleiades是一种便捷、灵巧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为了适应对地观测的发展的需要,Pleiades对卫星进行全新的设计,对传感器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一方面继续保持了SPOT系列卫星在波段设置、立体成像、星座运行等方面的特点,另一方面在空间分辨率、观测灵活性以及数据获取模式等方面进行重新设计,使Pleiades卫星成为未来5年内具有较高技术水准和较强竞争力的对地观测遥感卫星。 在卫星的下行数据通道设置方面,Pleiades卫星有3个X波段的下行数据通道,每个通道的传输率为150Mbps,总传输速率为450Mbps。同时,扩大了星上记录仪的容量,达到750Gb,是SP0T-5卫星星上存储容量的8倍,能够保存约250景图像数据。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概述(DOC 36页)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概述(DOC 36页)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

目录 1前言 (3) 2美国 (5) 2.1地球观测系统(EOS) (5) 2.2美国陆地卫星系统(L ANDSAT) (6) 2.3轨道观测卫星(O RB V IEW) (9) 2.4伊克诺斯卫星(IKONOS) (10) 2.5地球眼-1卫星(G EO E YE-1) (10) 2.6快鸟-2卫星(Q UICK B IRD-2) (11) 2.7世界观测卫星(W ORLD V IEW-1/2) (11) 2.8下一代高分辨率陆地卫星 (12) 3欧盟 (13) 3.1法国SPOT卫星系统 (13) 3.2法国P LEIADES卫星系统 (14) 3.3意大利地中海周边观测小卫星星座系统(C OSMO-S KYMED) (15) 3.4德国/加拿大R APID E YE (17) 3.5德国SAR成像卫星 (17) 3.6欧空局遥感卫星(ERS) (18) 3.7欧空局ENVISAT (18) 3.8英国UK-DMC2、英国/西班牙D EIMOS-1 (20) 3.9德国E N MAP (20) 3.10欧盟GMES计划 (21) 4印度 (22) 4.1C ARTSAT-1(IRS-P5) (22) 4.2RESOURCESAT-1(IRS-P6) (23) 4.3C ARTSAT-2系列 (24) 4.4C ARTSAT后续 (24)

5加拿大 (24) 6日本 (27) 7俄罗斯 (27) 8以色列 (29) 8.1地平线系列(O FEQ) (29) 8.1.1Ofeq 7 (29) 8.1.2Ofeq 8(TECSAR 1) (29) 8.1.3Ofeq 9 (29) 8.2爱神系列(EROS) (30) 8.2.1ErosA (31) 8.2.2ErosB (31) 9韩国 (32) 10泰国 (33) 11阿联酋 (34) 12委内瑞拉 (34) 13其他国家 (35)

中国卫星遥感与定位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卫星遥感与定位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 2002-3-19 经过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的范畴已经从当初的单一遥感技术发展到今天包括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在内的空间信息技术,逐渐深入到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与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发展与应用水平业已成为综合国力评价的重要标志之一。 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从战略高度提出了空间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重大目标之——“数字地球”的构想,将空间信息技术向全民化、产业化发展的目标推进了一步。随着国家和地区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与成熟,以及高性能计算、联网处理能力的提高,美国和西方七国集团已把空间信息技术列为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实现全球信息社会(Global Information Society,GIS)的一个重要高新技术应用产业。 我国经过“八五”,“九五”的攻关研究,RS、GIS和GPS的综合配套发展能力开始形成,为3S走向实用奠定了基础。在应用方面, 3S技术已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尤其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和资源调查等方面,为国家领导人和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量科学的宏观辅助决策信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在技术应用逐步由国家行为向产业行业的转化过程中,有力地推动了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对这些新技术的认同和采用,越来越多的部门,已经正在将这些技术摆上部门业务化应用的日程,成为主管部门执法或制定产业政策、规范及行业技术改造的重要依据之一。 中国卫星遥感应用的发展 遥感技术集中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通信和地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遥感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15年将人类带入一个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对地观测的新时代。各种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大、中、小卫星相互协同,高、中、低分辩率互补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将能快速、及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分辩率、时间分辩率和光谱分辩率的对地观测海量数据。 自70年代以来,我国高度重视遥感技术发展与应用,跟踪国际技术前沿并努力创新,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连续四个五年计划中,给予重点支持,在遥感技术系统,遥感应用系统、GIS等方面均取得突出进展。 建立了国家级资源环境宏观信息服务体系 该服务体系包括以中国1:25万土地利用数据为核心的国家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库,二个部级服务系统,三个省级示范系统及五个县级服务系统,珠江三角洲地区“4D”(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库 DOQ,数字专题地图库DRG和数字专题信息DTI)技术系统以及全国资源环境信息技术系统。

中国卫星遥感与定位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精编

中国卫星遥感与定位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精 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中国卫星遥感与定位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 2002-3-19 经过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的范畴已经从当初的单一遥感技术发展到今天包括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在内的空间信息技术,逐渐深入到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与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发展与应用水平业已成为综合国力评价的重要标志之一。 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从战略高度提出了空间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重大目标之——“数字地球”的构想,将空间信息技术向全民化、产业化发展的目标推进了一步。随着国家和地区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与成熟,以及高性能计算、联网处理能力的提高,美国和西方七国集团已把空间信息技术列为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实现全球信息社会(Global Information Society,GIS)的一个重要高新技术应用产业。 我国经过“八五”,“九五”的攻关研究,RS、GIS和GPS的综合配套发展能力开始形成,为3S走向

实用奠定了基础。在应用方面, 3S技术已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尤其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和资源调查等方面,为国家领导人和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量科学的宏观辅助决策信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在技术应用逐步由国家行为向产业行业的转化过程中,有力地推动了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对这些新技术的认同和采用,越来越多的部门,已经正在将这些技术摆上部门业务化应用的日程,成为主管部门执法或制定产业政策、规范及行业技术改造的重要依据之一。 中国卫星遥感应用的发展 遥感技术集中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通信和地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遥感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15年将人类带入一个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对地观测的新时代。各种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大、中、小卫星相互协同,高、中、低分辩率互补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将能快速、及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分辩率、时间分辩率和光谱分辩率的对地观测海量数据。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遥感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世界级的成果和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如土地资源调查和管理、农作物估产、地质勘查、海洋环境监测、灾害监测、全球变化研究等,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广模式。随着遥感数据获取手段的加强,需要处理的遥感信息量急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满足应用人员对于大区域遥感资料进行快速处理与分析的要求,正成为遥感信息处理面临的一大难题。这里涉及二个方面,一是遥感图像处理本身技术的开发,二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归结起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遥感图像分类精度,这是解决大区域资源环境遥感快速调查与制图的关键。 关键词:遥感图像、发展、分类、计算机 一、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 遥感技术正在进入一个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海量数据及应用研究的新阶段,它在近一二十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又将达到一个新的高潮。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多分辨率多遥感平台并存。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及光谱分辨率普遍提高目前,国际上已拥有十几种不同用途的地球观测卫星系统,并拥有全色0.8~5m、多光谱3.3~30m的多种空间分辨率。遥感平台和传感器已从过去的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并能在不同平台

上获得不同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民用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达到米级,光谱分辨率达到纳米级,波段数已增加到数十甚至数百个,重复周期达到几天甚至十几个小时。例如,美国的商业卫星ORBVIEW可获取lm空间分辨率的图像,通过任意方向旋转可获得同轨和异轨的高分辨率立体图像;美国EOS卫星上的MOiDIS-N传感器具有35个波段;美国NOAA的一颗卫星每天可对地面同一地区进行两次观测。随着遥感应用领域对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需求的增加及高新技术自身不断的发展,各类遥感分辨率的提高成为普遍发展趋势。 2. 微波遥感、高光谱遥感迅速发展微波遥感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主动式探测方法。微波具有穿透性强、不受天气影响的特性,可全天时、全天候工作。微波遥感采用多极化、多波段及多工作模式,形成多级分辨率影像序列,以提供从粗到细的对地观测数据源。成像雷达、激光雷达等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美国实施的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计划即采用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一架航天飞机上安装了两个雷达天线,对同一地区一次获取两幅图像,然后通过影像精匹配、相位差解算、高程计算等步骤得到被观测地区的高程数据。高光谱遥感的出现和发展是遥感技术的一场革命。它使本来在宽波段遥感中不可探测的物质,在高光谱遥感中能被探测。高光谱遥感的发展,从研制第一代航空成像光谱仪算起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并受到世界各国遥感科学家的普遍关注。但长期以来,高光谱遥感一直处在以航空为基础的研究发展阶段,且主要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史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1号”(代号PS-1),从此开启了人类由来已久漫游太空的旅程;1960年4月1日,美国在其东海岸把世界上第一颗遥感卫星——“泰罗斯1号”(TIROS-1)气象卫星成功送入轨道,揭开了当代科学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地球”的序幕;1968年12月21日,美国阿波罗-8号(Apollo-8)宇宙飞行器发送回了第一幅地球影像,标志着人类开始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自身赖以生存之地球的新时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和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航天遥感技术正在进入一个能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海量数据的新阶段及应用研究的新领域。 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启动了陆地观测卫星系统Landsat(Land Observation Satellite)计划(1975年前称为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从1972年7月23日以来,已相继发射7颗(第6颗发射失败),卫星的轨道设计为与太阳同步的近极地圆形轨道,以确保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获得中等太阳高度角(25°-30°)的午前成像,而且卫星以同一地方时、同一方向通过同一地点,保证遥感观测条件的基本一致,利于图像的对比分析。影像幅宽185公里,轨道周期16天。Landsat-1采用多光谱扫描仪MSS(MultiSpectral Scanner)多光谱扫描仪,包括绿色、红色、近红外-1、近红外-2四个光谱段,影像空间分辨率80m;1982年和1984年发射的Landsat-4与Landsat-5,载荷除MSS以外,增加了专题制图仪TM(Thematic Mapper),其几何分辨率提高到30m;1999年发射的Landsat-7,装备有加强型多光谱扫描仪ETM+(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其全色波段几何分辨率达到15m,辐射分辨率(即对电磁波的能量的敏感程度)也有所提高。目前Landsat1-4均已失效,Landsat5则仍在超期服役(从1984年3月1日发射至今)。 1986年以来,法国先后发射了SPOT 1-4对地观测卫星。SPOT 1-3采用832km 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重复周期为26天。卫星上装有两台高分辨率可见光相机(HRV),可获取10m分辨率的全色遥感数据以及20m分辨率的三谱段多光谱遥感数据。该传感器具有摆动观测能力,侧视角达±27°,同时还可进行临轨立体观测。SPOT-4卫星遥感器增加了新的中红外谱段,可用于估测植物水分,增强对植物的分类识别能力,并有助于冰雪探测。该卫星还装载了一个植被仪,可连续监测植被情况。2002年5月4日又发射了SPOT5,全色波段几何分辨率

国外卫星发展简史

国外卫星发展简史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1号”(代号PS-1),从此开启了人类由来已久漫游太空的旅程;1960年4月1日,美国在其东海岸把世界上第一颗遥感卫星——“泰罗斯1号”(TIROS-1)气象卫星成功送入轨道,揭开了当代科学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地球”的序幕;1968年12月21日,美国阿波罗-8号(Apollo-8)宇宙飞行器发送回了第一幅地球影像,标志着人类开始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自身赖以生存之地球的新时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和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航天遥感技术正在进入一个能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海量数据的新阶段及应用研究的新领域。 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启动了陆地观测卫星系统Landsat(Land Observation Satellite)计划(1975年前称为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从1972年7月23日以来,已相继发射7颗(第6颗发射失败),卫星的轨道设计为与太阳同步的近极地圆形轨道,以确保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获得中等太阳高度角(25°-30°)的午前成像,而且卫星以同一地方时、同一方向通过同一地点,保证遥感观测条件的基本一致,利于图像的对比分析。影像幅宽185公里,轨道周期16天。Landsat-1采用多光谱扫描仪MSS(MultiSpectral Scanner)多光谱扫描仪,包括绿色、红色、近红外-1、近红外-2四个光谱段,影像空间分辨率80m;1982年和1984年发射的Landsat-4与Landsat-5,载荷除MSS以外,增加了专题制图仪TM(Thematic Mapper),其几何分辨率提高到30m;1999年发射的Landsat-7,装备有加强型多光谱扫描仪ETM+(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其全色波段几何分辨率达到15m,辐射分辨率(即对电磁波的能量的敏感程度)也有所提高。目前Landsat1-4均已失效,Landsat5则仍在超期服役(从1984年3月1日发射至今)。 1986年以来,法国先后发射了SPOT 1-4对地观测卫星。SPOT 1-3采用832km 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重复周期为26天。卫星上装有两台高分辨率可见光相机(HRV),可获取10m分辨率的全色遥感数据以及20m分辨率的三谱段多光谱遥感数据。该传感器具有摆动观测能力,侧视角达±27°,同时还可进行临轨立体观测。SPOT-4卫星遥感器增加了新的中红外谱段,可用于估测植物水分,增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 (一)、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现状 首先,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十六颗返回式卫星,为资源、环境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空间图像数据,在我国国防建设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了包括太阳和地球同步轨道在内的六颗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数据已在气象研究、天气形势分析和天气预报中广为使用,实现了业务化运行。一九九九年十月我国第一颗以陆地资源和环境为主要观测目标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传输型资源卫星的历史,已在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方面实际应用,逐步发挥效益。我国还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为我国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研究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数据。 其次,除了上述发射的遥感卫星外,我国还先后建立了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国家级遥感应用机构。同时,国务院各部委及省市地方纷纷建立了一百六十多个省市级遥感应用机构。这些遥感应用机构广泛的开展气象预报、国土普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地质找矿、海洋预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城市规划和地图测绘等遥感业务,并且与全球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定位导航卫星相配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服务。这也为迎接21世纪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非常关键,必须要重点指出的是两大系统的建立完成。一是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第一个资源环境领域的大型空间信息系统,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一个空间信息系统的成功建立;二是国家级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的建立,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具有国家级遥感信息服务体系的国家之一。我国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为如下三方面; 1、对全国土地资源进行概查和详查; 2、对全国农作物的长势及其产量监测和估产; 3、对全国森林覆盖率的统计调查。 (二)、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前景 国际上卫星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在未来十五年把人类带入一个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对地观测的新时代。由各种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大、中、小卫星相协同,高、中、低分辨率相弥补而组成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能够准确有效、快速及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对地观测数据。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地球资源和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化,用户对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了高光谱分辨率遥感的发展。高分辨率的空间信息能够较好的满足诸多用户的需求,它们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商业化前景。 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对空间遥感信息以及空间地理信息的需求将日益增长。为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得以持续稳固发展,空间遥感信息技术和应用必须相适应的发展。我们可以从我国对遥感信息和技术的应用需求来看卫星遥感应用前景,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公益需求方面和遥感图片的商业应用需求两个方面: 1、社会公益需求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土地利用、城市化及荒漠化监测; (2)农作物、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监测和评估; (3)灾害监测和环境监测。 此外,对道路、建筑工程的设计、选址等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前景。这方面的需求主要靠政府扶持。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遥感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世界级的成果和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如土地资源调查和管理、农作物估产、地质勘查、海洋环境监测、灾害监测、全球变化研究等,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广模式。随着遥感数据获取手段的加强,需要处理的遥感信息量急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满足应用人员对于大区域遥感资料进行快速处理与分析的要求,正成为遥感信息处理面临的一大难题。这里涉及二个方面,一是遥感图像处理本身技术的开发,二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归结起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遥感图像分类精度,这是解决大区域资源环境遥感快速调查与制图的关键。 关键词:遥感图像、发展、分类、计算机 一、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 遥感技术正在进入一个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海量数据及应用研究的新阶段,它在近一二十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又将达到一个新的高潮。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多分辨率多遥感平台并存。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及光谱分辨率普遍提高目前,国际上已拥有十几种不同用途的地球观测卫星系统,并拥有全色0.8~5m、多光谱3.3~30m的多种空间分辨率。遥感平台和传感器已从过去的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并能在不同平台

上获得不同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民用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达到米级,光谱分辨率达到纳米级,波段数已增加到数十甚至数百个,重复周期达到几天甚至十几个小时。例如,美国的商业卫星ORBVIEW可获取lm空间分辨率的图像,通过任意方向旋转可获得同轨和异轨的高分辨率立体图像;美国EOS卫星上的MOiDIS-N传感器具有35个波段;美国NOAA的一颗卫星每天可对地面同一地区进行两次观测。随着遥感应用领域对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需求的增加及高新技术自身不断的发展,各类遥感分辨率的提高成为普遍发展趋势。 2. 微波遥感、高光谱遥感迅速发展微波遥感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主动式探测方法。微波具有穿透性强、不受天气影响的特性,可全天时、全天候工作。微波遥感采用多极化、多波段及多工作模式,形成多级分辨率影像序列,以提供从粗到细的对地观测数据源。成像雷达、激光雷达等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美国实施的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计划即采用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一架航天飞机上安装了两个雷达天线,对同一地区一次获取两幅图像,然后通过影像精匹配、相位差解算、高程计算等步骤得到被观测地区的高程数据。高光谱遥感的出现和发展是遥感技术的一场革命。它使本来在宽波段遥感中不可探测的物质,在高光谱遥感中能被探测。高光谱遥感的发展,从研制第一代航空成像光谱仪算起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并受到世界各国遥感科学家的普遍关注。但长期以来,高光谱遥感一直处在以航空为基础的研究发展阶段,且主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