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盘锯(可控制的动态图)

圆盘锯(可控制的动态图)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抽油机井举升工艺方案设计方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417070901.html, 抽油机井举升工艺方案设计方法研究 作者:张华先潘晨虞小卫蔡旭东 来源:《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2019年第05期 摘要: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十分想迅速,为了保证抽油机举升工艺系统满足生产要 求、提高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延长设备的整体寿命,需要对抽油机举升工艺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根据举升工艺方案设计思路,对每一项设计内容的预测方法进行归纳汇总,并对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及局限性进行分析,对抽油机井举升工艺方案设计起到积极地指导作用。 关键词:抽油机;举升工艺;方案;设计方法 0 引言 如今我国对油田资源的开发开始进入后期阶段,当前因为针对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开发手段与运用技术都在不断完善,我厂实践所汇集的数据也显示抽油机井检泵率指标指数也节节攀升,从举升工艺“硬件”潜力看,基本上达到了极限。今后降低其检泵率的重要举措是,从举升工艺的管理方面出发,研究也进入了后期阶段,通过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保证抽油机井的合理运行,除此之外,还希望达成抽油机稳定、长期的生产,这对油田开发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抽油机井举升工艺适应性分析系统动态控制图和参数 1.1 抽油机井地面设备动态控制图 1)参数的选择能够反映抽油机井地面设备运转的主要特性参数有悬点载荷、曲柄轴输出扭矩、电机实耗功率。2)驴头悬点载荷驴头悬点载荷是反映抽油机井的工作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选型的主要依据,当抽油机工作时,驴头悬点主要承受以下五种载荷,即:(1)抽油杆杆柱重;(2)油管内活塞以上液柱重;(3)抽油杆柱和液柱在运转时所产生的惯性载荷;(4)抽油杆柱和液柱在运转时所产生的振动载荷;(5)活塞与泵筒、抽油杆与油管内壁的摩擦,以及抽油杆与液柱、液流与油管内壁的摩擦等。若不考虑摩擦载荷的影响,抽油机井悬点最大载荷Pmax和最小载荷Pmin:Pmax=Wl+Wr(1+SN2/1790)Pmax——抽油机井悬点最大载荷,单位(N);Wl——柱塞以上液体的重力,单位(N);Wr——杆柱在空气中的重力,单位(N);SN2/1790——无因次动载荷系数;Pmin=Wrl-Wr×SN2/1790Wrl——杆柱在液体中的重力,单位(N);抽油机井负载利用率f:f=P实际/P铭牌×100%P实际——抽油机现场实测载荷,单位(KN);P铭牌——抽油机铭牌允许最大载荷,单位(KN);3)减速箱曲柄轴输出扭矩减速箱曲柄轴输出扭矩是衡量抽油机运转的重要技术参数,其经验公式M实际:M实际 =30S-0.236S×(Pmax-Pmin)抽油机井减速箱曲柄轴输出扭矩利用率M:M=M实际/M铭牌 ×100%M实际——抽油机减速箱曲柄轴实测输出扭矩,单位(KNm);M铭牌——抽油机减速箱曲柄轴铭牌输出最大扭矩,单位(KNm).

抽油机井典型示功图分析

抽油机井典型示功图分析 学习目的:抽油机井典型示功图是采油技术人员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大多数具有一定的特征,一看就可直接定性的示功图。把这些具有典型图形特征的例子作为生产现场初步判断抽油机井泵况的参考依据,也是综合分析实测示功图的第一步。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分析者能以此为参考,对具有典型特征的示功图做出准确的定性判断。 一、准备工作 1、准备具有典型特征的示功图若干; 2、纸,笔,尺,计算器。 二、操作步骤 1、把给定的示功图逐一过一遍,按所理解的先初步给示功图定性定类。 第一类:图形较大,除去某一个角外就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示功图——即抽油泵是在工作的示功图; 第二类是图形上下幅度很小,两侧较尖的示功图——即抽油泵基本不工作的示功图; 第三类示功图:特征不明显的示功图——即最难直接定性的示功图。 2、按定类详细分析判断。 三、实测示功图分析解释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先从图形受单一因素影响的典型示功图着手。所谓典型示功图:就是指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其形状代表了该因素影响下示功图的基本特征。然后把典型示功图与实测示功图对比分析,以阐明分析方法和各类图形的特征。最后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用对比相面法把实测示功图与理论示功图形状进行对比,看图形变化,分析泵的工作状况。 1、泵工作正常时的示功图 所谓泵的工作正常,指的是泵工作参数选用合理,使泵的生产能力与油层供油能力基本相适应。其图形特点:接近理论示功图,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这类井其泵效一般在60%以上。

图中虚线是人为根据油井抽汲参数绘制的理论负载线,上边一条为最大理论负载线,下边一条为最小理论负载线。现场常常把增载线和减载线省略了。 2、惯性载荷影响的示功图 在惯性载荷的作用下,示功图不仅扭转了一个角度,而且冲程损失减少了,有利于提高泵效。示功图基本上与理论示功图形状相符。影响的原因是:由于下泵深度大,光杆负荷大,抽汲速度快等原因在抽油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惯性载荷。在上冲程时,因惯性力向下,悬点载荷受惯性影响很大,下死点A上升到A′,AA′即是惯性力的影响增加的悬点载荷,直到B′点才增载完毕;在下冲程时因惯性力向上使悬点载荷减小,下死点由C降低到C′,直到D′才卸载完毕。这样一来使整个示功图较理论示功图沿顺时针方向偏转一个角度,活塞冲程由S活增大到S′活,实际上,惯性载荷的存在将增加最大载荷和减少最小载荷,从而使抽油杆受力条件变坏,容易引起抽油杆折断现象。 整改措施: 1、减小泵挂深度,以减轻光杆负荷。 2、降低抽油机的抽汲参数,减小惯性力。 3、振动载荷影响的示功图 分析理论示功图可知,液柱载荷是周期性作用在活塞上。当上冲程变化结束后,液体由静止到运动,液柱的载荷突然作用于抽油杆下端,于是引起抽油杆柱的振动。在下冲程,由于抽油杆柱突然卸载也会发生类似现象。 振动载荷的影响是由抽油机抽汲参数过快,使抽油杆柱突然发生载荷变化而引起的振动,而使载荷线发生波动。 整改措施: 降低抽油机的抽汲参数,减小惯性力。 4、泵受气体影响的示功图

抽油机典型示功图

抽油机示功图是将抽油机井光杆悬点载荷变化所作的功简化成直观封闭的几何图形,是光杆悬点载荷在动态生产过程中的直观反映,是油田开发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分析方法。通过示功图的正确分析评价,可诊断抽油机井是否正常生产。本文将通过典型示功图示例阐述,结合现场实际,对井下生产情况进行解释分析,应用地面示功图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油田开发现场分析诊断提供可借鉴性依据。 1、泵正常工作 图像分析:供液充足、泵的沉没度大、泵阀基本不漏 失,泵效高,游动阀尔和固定阀尔能够及时开、闭,柱塞 能够迅速加载和卸载。 管理措施:此类井供液充足,沉没度大,仍有生产潜 力可挖,可以将机抽参数调整到最大,以求得最大产量, 发挥井筒应有的产能水平。 2、振动影响 图形分析:泵深超过800m时抽油杆会发生有规律的振动,一 般不会影响泵效,振动引起悬点载荷叠加在正常工作产生的曲 线上,由于抽油杆柱的振动为阻尼振动,所以出现逐渐减弱 的波浪线。 管理措施:一般不考虑振动影响,如果冲次加大后,振动幅度 变大,就导致功图失真,上下死点有小尾巴出现,泵效低,这 时需要对油井进行综合评估,减小冲次建立合理制度。 3、供液不足 图形分析:供液不足为油田常见工况,当泵充满系数小于0.6 时,可以认为深井泵的工作制度不合理,泵的排出能力大于油 层的供液能力,造成沉没度太小,液体充满不了泵筒。 管理措施;主要进行油层改造,改善供液条件,机抽参数,对于 泵挂较深井可采取长冲程,小泵径、慢冲次,泵挂相对较浅的 井,在井况及抽油设备允许情况下,加深泵挂深度,以求得最 大泵效。 4、泵工作正常,油稠时的情况。 图像分析:油稠,使摩擦等附加阻力变大,造成上负荷线 偏高,下负荷线偏低,同时,油稠可能使得凡尔开关比6B63 常时滞后,凡尔和凡尔座配合不严密,造成较大漏失。 管理措施:对于稠油井,主要对进泵液体降粘,定期地向 油田区块注入降粘剂,采取环空加热措施,并采用反馈抽 稠泵机抽。

油井实测示功图解释大全

六、解释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 A-驴头位于下死点 D点卸载终止点 C-驴头位于上死点AB-增载线 CD-卸载线 B-吸入凡尔打开,游动凡尔关闭点增载终止点 λ+λ-冲程损失(抽油杆伸长及油管缩短之和) D-固定凡尔关闭,游动凡尔打开点 BC-活塞冲程上行程线也是最大负荷线 AD- 下行程线也是最小负荷线 B1C-光杆冲程 OA-抽油杆在液体中重量 AB1-活塞以上液柱重量ABCD-抽油泵所做的功

七、实测示功图的解释 (1) 图1为其它因素影响不大,深井泵工作正常时测得的示功图。这类图形共同特点是和理论示功图的差异不大,均为一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2) 图2为供液不足的典型示功图。理论根据:活塞下行时,由于泵内没有完全充满,游动凡尔打不开,当活塞下行撞击到液面游动凡尔才打开,光杆突然卸载。该图的增载线和卸载线相互平行。 (3) 图3为供液极差的典型示功图。理论根据:活塞行至接近下死点时,才能接触到液面,使光杆卸载,但由于活塞刚接触到液面,上冲程又开始,液体来不及进入活塞以上,所以泵效极低。 (4) 图4为气体影响的典型示功图。理论根据:在活塞上行时,泵内压力降低,溶解气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由于气体膨胀,给活塞一个推动力,使增载过程变缓。当活塞下行时,活塞压缩泵内气体,使泵内压力逐渐增大,直到被压缩的气体压力大于活塞以上液柱压力时,游动凡尔才能打开。因此,光杆卸载较正常卸载缓慢。卸载线成为一条弯曲的弧线。

(5) 图5为“气锁”的典型示功图。所谓“气锁”是指大量气体进入泵内后,引起游动凡尔、固定凡尔均失效,活塞只是上下往复压缩气体,泵不排液。 (6) 图6为游动凡尔漏失的典型示功图。当光杆开始上行时,由于游动凡尔漏失泵筒内压力升高,给活塞一个向上的顶托力,使光杆负荷不能迅速增加到最大理论值,使增载迟缓,增载线是一条斜率较小的曲线。卸载线变陡,两上角变圆。 (7) 图7为游动凡尔失灵,油井不出油的典型示功图。图形呈窄条状,整个图形靠近下负荷线。 (8) 图8为固定凡尔漏失的典型示功图。示功图的特点:反应在卸载时,右下角变圆,卸载线与理论负荷线夹角变小,漏失越严重夹角越小。图形左下角变圆,漏失越严重,此角越圆滑。 (9) 图9为固定凡尔严重漏失,油井不出油的典型示功图。图形呈窄条状,且接近理论上负荷线。

抽油机系统合理动态控制图研究

抽油机系统合理动态控制图研究 X 袁 月 (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榆树林油田,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 要:从影响抽油机井泵效的因素出发,推导出动态控制图数学模型、边界条件,结合各区块原油物性及地质条件,细化了各区域边界,分别绘制出各类区块的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对泵效实行分区管理,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治理控制图中不合理井。 关键词:抽油机;泵效;各类区块;控制图 中图分类号:T E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0—0003—02 以往在计算和管理抽油机井泵效时,全油田统一用一个动态控制图模板,其边界条件已不能有效反映抽油机井的实际工作状态。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动态控制图,结合油田各个区块原油物性及地质条件,2011年重新分区块对抽油机井建立动态控制图边界,对泵效进行分区管理。根据计算发现二类区块、三类区块、稠油区块和注气区块四个区块数值差别较大,从而绘制出四种动态控制图,以便对问题井重点分析研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泵效。1 泵效的计算 影响泵效的因素有冲程损失、泵充满程度、漏失量以及余隙体积等。即 G 泵效=G 冲程损失G 充满程度G 漏失量G 余隙体积(1)G 冲程损失=1-DQ L 2Es 〔1D +1d 〕×10-1 (2) 将油田原油溶解系数R =2.0m 3/(m 3MPa )和气液比C =Q K (1-f w )代入上式有: G 充满程度= P 沉 (1-0.1R)P 沉+0.1Q K(1-f w ) (3) G 泵漏失=(1-G 间隙漏)(1-G 凡尔漏)油田所采用的抽油泵大多为U 32的二级泵,下泵深度取1700m 计算,得出G 间隙漏=0.012,G 凡尔漏=0.05。 1.4 余隙体积对泵效的影响 G 余隙体积=1-(1-f w )(K-K g )B g h/s (4)将(2)、(3)、(4)式代入(1)式,得油田泵效理论表达式: G 泵效 = [1-DQ L 2 E s 〔 1D + 1d 〕×10 -1 ]  [ P 沉 (1-0.1R)P 沉+0.1Q K(1-f w ) ] [1-(1-f w )(K -K g )B g h/s]G 间隙漏 G 凡尔漏(5) 油井泵吸入口压力即沉没压力表达式: P 沉=P 套+h 沉×[1×f w +(1-f w )×0.8581]×0.0098 (6) [参考文献][1] 张振华等.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保护方法[J].钻井液与完井液,1999,(5).[2] 顾军等.裂缝性储层保护技术与钻井完井液[J ].油田化学,2007,(1).[3] 李克向.保护油气层钻井完井技术[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4] 蒋海军,鄢捷年.裂缝性储集层应力敏感性试 验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0. [5] 崔迎春,等.裂缝性油气储层保护技术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3,(12). [6] 虞海法,等.水平井无固相甲酸盐保护储层钻井完井液技术[J ].钻井液与完井液,2008, (5). Technology of Dr illing Fluids f or For mation Protectionof fr actured reservoir T ANG Qing-ming 1,LIAN G Da-chuan 1,YAN G Li 2,WEI Feng -juan 1 (1.Southwest Petr oleum U niversity,Xindu in Sichuan; 2.T 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Southwest Petroleum Branch,Deyang in Sichuan) Abstr act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field application suggest that the invasion of liquid and solid of dr illing fluids into fractures are the main factors for damage to fractur ed reservoir .T 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damage for fractured reservoir and various drilling fluids used for formation protection ar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in this ar ticle . K y F ;F ;D f 3  2012年第10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 X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袁月(—),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本科,主要从事采油工程机采管理工作。 e wor ds:ractured reservoir ormation pretection r illing luids :2012-04-10 :1984

抽油机井典型示功图分析及应用

2011年第03期 抽油机井典型示功图分析及应用 孙 浩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 黑龙江大庆 163414 摘 要:利用示功图对井下生产状况进行分析时,必须要全面了解油井的情况(井下设备、管理措施、目前产量、液面、油气比以及以往的生产情况等),才能对泵的工作状况和故障原因做出正确的判断,可诊断抽油机井是否正常生产,并提出了地面示功图的发展方向,为油田开发现场分析诊断提供可借鉴性依据。 关键词:抽油机 示功图 应用 发展 一、典型示功图分析 典型示功图是指某一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其形状代表了该该因素影响下的基本特征。虽然实际情况下有多种因素影响示功图的形状,但总有其主要因素。所以,示功图的形状也就反映着主要因素影响下的基本特征。 (1)正常功图。动载荷和摩擦载荷不大,充满良好,漏失较小的正常功图,较接近于理论静载荷示功图。见图1。 图1 图2 图3 图4 (2)气体影响。由于在下冲程结束前,泵的余隙内残存一定数量的溶解气和压缩气,上冲程开始后泵内压力因气体的膨胀而不能很快降低,使固定阀打开滞后,加载变缓。余隙越大,残余的气量越多,泵口压力越低,则固定阀打开滞后的越多,则线越长。下冲程时,气体受压缩,泵内压力不能迅速提高,使游动阀滞后打开,卸载变缓。泵的余隙越大,进入泵内的气量越多,示功图卸载线的上凸抛物线越明显,见图2。 (3)泵充不满。当沉没度过小,供液不足,使液体不能充满泵筒时示功图特征是,下冲程中悬点载荷不能立即减小,只有当柱塞接触到液面时才迅速卸载。所以,卸载线较气体影响的卸载线(左凸形抛物线)陡而直。有时,因柱塞撞击液面(液击)在抽油泵上会造成很高的冲击应力,使卸载线出现波浪。快速抽吸时往往因液击发生较大的冲击载荷使图形变形严重。见图3。 (4)泵漏失。泵漏失主要包括排出部分漏失,吸入部分漏失和排出和吸入同时漏失。排出部分漏失:上冲程时,泵内压力降低,柱塞两端产生压差,使柱塞上面的液体经排出部分不严密(游 动阀及柱塞间隙),漏失到柱塞下部的泵筒内,漏失速度随柱塞下面压力减小而增大。当漏失量很大时,由于漏失液体对柱塞的“顶脱”作用很大,上冲程的载荷远低于最大载荷,固定阀始终是关闭的,泵的排量为零,见图4。吸入部分漏失:下冲程开始后,由于吸入阀漏失使泵内压力不能及时提高,延缓卸载过程。下冲程后半冲程中因速度减小,当小于漏失速度时,泵内压力降低使游动凡尔提前关闭,悬点提前加载。当固定凡尔漏失严重时,游动凡尔一直不能打开,悬点不能卸载,功图在下载荷线以上,接近上载荷线漏失图,见图5。吸入和排出部分同时漏失:吸入部分和排出部分同时漏失的示功图是分别漏失图形的叠加,在上下载荷线之间,近似于椭圆形。 图5 图6 图7 图8 (5)带喷井。在抽吸过程中,游动凡尔和固定凡尔处于同时打开状态,液柱载荷基本上不能作用于悬点。示功图的位置和载荷变化的大小取决于喷势的强弱以及抽吸液体的粘度。见图6。 (6)抽油杆柱断脱。抽油杆断脱后的悬点载荷实际上是断脱点以上的抽油杆柱重量,只是由于摩擦力,才使上下载荷线不重合。图形的位置取决于断脱点的深浅。见图7。抽油杆断脱位置比较深的示功图可能类似于带喷井的示功图,但带喷井的泵效高、产量高,而断脱井泵效和产量较低,甚至为零。抽油杆柱断脱的位置可根据公式(1)计算:L=hf d /((1-ρL /ρr )q r ),(1) 式中:L—自井口算起的断脱点深度,m;f d —测示功图所用动力仪的力比,N/mm;h—示功图中线至基线的距离,mm;q r —每米 抽油杆在空气中的自重,N/m。

2018年油水井三级动态分析理论试题

. 2018年油水井三级动态分析理论试题 (操作员级) 题目出自《2008版采油地质工》题库,单选题160道,判断题40道,时间为2小时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计160道题,每题0.5分,共80分) 1、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两者是相互依赖的,岩石风化以后易于()。 (A)风化(B)剥蚀(C)搬运(D)沉积 2、当蜡从油流中析出来附着在管壁上,使管壁内径缩小,影响生产,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将其清除,这就是()。 (A)结蜡(B)防蜡(C)刮蜡(D)清蜡 3、根据形态和成因,层理可分为()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和波状层理。 (A)斜直(B)水平(C)垂直(D)波痕 4、压力恢复曲线产生续流段的原因有()等。 (A)油井关井是地面关井(B)井中液体具压缩性(C)密封边界、断层干扰(D)A和B 5、某潜油电泵井的流压较高,但泵效低,即泵的排液能力丧失,该井位于动态控制图的()。 (A)参数偏小区(B)参数偏大区(C)生产异常区(D)待落实区 6、抽油机井三相流测井的重点是测量()情况。 (A)体积流量、密度(B)体积流量、含水(C)体积流量、密度、含水(D)体积、密度、含水 7、油嘴的作用是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控制油层的合理(),调节油井产量。 (A)流饱压差(B)地饱压差(C)生产压差(D)总压差 8、由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分布面积很广,约占地表岩石面积的75%。 (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D)火成岩 9、聚合物驱现场聚合物溶液粘度应()方案聚合物溶液粘度。 (A)小于(B)小于等于(C)大于(D)大于等于

10、分离器靠重力沉降原理只能除去100μm以上的液滴,它主要适用于( )阶段。 (A)碰撞(B)聚集(C)分离(D)沉降 11、机采井定压放气阀装在()的一侧。 资料Word . (A)生产阅门(B)套管阅门(C)总阀门(D)回油阀门 12、采油井水淹状况资料可直接反映()及储量动用状况。 (A)剩余油(B)原始含油饱和度(C)残余油(D)束缚水 13、内径600mm且有人孔的分离器日产量计算公式为:Q=( )/量油时间。 (A)9780(B)7329 (C)181035(D)21714.9 14、粘土岩的分布范围广泛,约占沉积岩总量的()。 (A)30% (B)70% (C)50% (D)80% 15、在四季变化显著和高寒地带,岩石裂隙中的水反复冻结和融化,使岩石裂隙不断扩大,直到把岩石劈开崩碎,因此称为()作用。 (A)冰劈(B)温度(C)冰模(D)破碎 16、抽油机井油管结蜡后通过( ),降低了油流阻力,能使油井产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A)调冲程(B)热洗(C)放气(D)调冲次 17、石油( )的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和石油的化学成分。 (A)粘度(B)透明度(C)凝固点( D)质量 18、在现场简易鉴定干气与湿气的方法之一就是将天然气点燃,仔细观察火焰颜色,若为( )色即为干气。 (A)蓝(B)绿(C)红( D)黄 19、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的参数偏大区的井( ),表明供液能力不足,抽吸参数过大。 (A)流压低、泵效低(B)流压低、泵效高(C)流压高、泵效低(D)流压高、泵效高 20、注水井压力表的压力值应在使用压力表量程的()范围内。 (A)0-1/2 (B)1/3-2/3 (C)1/3-1/2 (D)1/2-2/3 21、压力表的实际工作压力要在最大量程的()之间,误差较小。

动态控制图区域界限的修正与调整

动态控制图区域界限的修正与调整 X 李 进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采油厂,黑龙江大庆 163853) 摘 要: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实质上反映了抽油机井供排协调关系,表现在具体参数上就是地层的流动压力同抽油泵泵效之间的协调关系,被广泛的应用在抽油机井的动态管理上。但随着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原有的区域界限无法满足精细管理的需要,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着重分析了各区域界限确定的理论依据,对区域界限进行了修正,并添加了合理流压界限。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标准能更准确地反映抽油机井供排协调关系,能够更好的指导宏观生产管理。 关键词:动态控制图;最低流压;区域界限 中图分类号:T E 3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9—0064—021 问题的提出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是宏观管理抽油机井的工具和手段,它直观的反映了抽油机井供排协调关系,把地层的供液能力同抽油泵的排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在具体参数上就是地层的流压同抽油泵泵效之间的协调关系,被广泛的应用在抽油机井的生产管理和方案设计上。目前,我厂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是以小队为单位绘制的,这种绘制方法仅从地面的油井所属上予以划分,未详细考虑开采层位、地层压力、流体物性、油井参数等情况的差异性,指导意义有限。另一方面现有合理泵效界限的确定并没有分区块的进行考虑,而是统一的界定为9.9%,过于笼统。同时供液能力界限是在合理泵效界限已知的情况下,反推得到的,所以供液能力界限的确定也缺少针对性。 为了更好的发挥动态控制图指导生产管理的作用,提高抽油机井管理水平,满足精细管理的需求,本文对我厂动态控制图的区域界限进行了调整和修正,引入最低流压界限,使动态控制图更具指导意义。 2 动态控制图区域界限的修正与调整2.1 按(油田)区块绘制动态控制图 点,范围比较大,一旦考虑不周造成返工,工程量也是很大的。一个人经验,如果信号传输用光纤就不必太多考虑电磁干扰这个问题,但是光线的熔接要好,否则会造成线路不通,设计系统容量时一定要根据厂区发展留有一定的余量,如后期会不会扩建、有无重要设备增加等,这样一旦后续在需要增加监控点工作量就会大大减少,施工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就不再赘述,专业的施工队伍一般都能够注意到。3 结束语 化工厂的监控系统看似简单,但其中的施工与管理却需要一个完善成熟的方案和科学的管理方 法,否则会给维护人员带来繁重的工作量。个人所见只是行业之内浅浅的一瞥,希望大家共同积累经验,使化工厂的监控系统更加成熟,可靠。 [参考文献] [1] 宋衍茹,李云海.油田视频监控系统的现状分 析及建议[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8,(27).[2] 时婧婧.基于网络视频服务器的远程视频监控 系统[J]产品设计与实现,2009. [3] 化工厂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J ]天津亚 安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Abstr act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is a kind of T 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which is important for chemical factor y automation,so,set a economic applicable and perfect function of the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is great.In this paper ,although the language is simple but the summar y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and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details is clear ly ,make the thought clear ly . K y f y V y T S 64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年第9期  X 收稿日期35 e wor ds:C hemical actor ideo monitor ing s stem ransmission tor age :2012-0-1

(完整word版)抽油机井常见故障的判断方法与分析步骤

二、抽油机井常见故障的判断方法与分析步骤 抽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故障,采油工人在巡回检查中必须及时发现,分析判断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除故障并及时观察效果,总结经验,以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 (一)抽油井故障的判断 1.利用示功图 示功图是目前检查深井泵工作状态的有效方法。根据对示功图的分析可判断砂、蜡、气等对深井泵的影响,能判断泵漏失、油管漏失、抽油杆的断脱、活塞与工作筒的配合状况,以及活塞被卡等故障。应用示功图时还必须结合平时油井管理中积累的资料(如油井产量、动液面、砂面、含砂情况,抽油机运转中电流的变化及井下设备 的工作期限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2.试泵法 这种方法是往油管中打入液体,根据泵压变化来判断抽油泵故障。试泵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把活塞放在工作筒内试泵,若泵压下降或没有压力,则说明泵的吸入 部分和排出部分均漏失。另一种方法是把活塞拔出工作筒,打液试泵,如果没有压力或压力升不起来,则说明泵的吸入部分漏失严重。 3.井口呼吸观察法 这种方法是把井口回压闸门、连通闸门都关上,打开放空闸门,用手堵住放空闸门出口,也可以在放空处蒙张薄纸片,这样凭手的感觉或纸片的活动情况,也就是观察抽油泵上、下"呼吸"情况来判断泵的故障。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油井不出油且上行时出气,下行时吸气,说明固定阀严重漏失或进油部分堵塞。 (2)油井不出油,且上行时稍出气,随后又出现吸气现象,说明主要是游动阀漏失。 (3)上行程时出气大,下行程时出气小,这种现象说明抽油泵工作正常,只是油 管内液面低,油液还未抽到井口。 4.井口憋压法 憋压法是通过抽憋和停憋两种情况来分析和判断抽油泵的工作状况、油管漏失等。该方法是目前油田现场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是:抽油机运行中关闭回压闸门和连通闸门,然后在井口观察油管 压力变化情况(最高憋到2.5MPa) ,从压力上升情况可以分析判断井下故障,称为抽 憋(应注意压力超过2.5MPa时必须立即打开回压闸门);当抽憋压力达到2.5MPa时停抽,再憋10~15min,观察压力的下降情况称为停憋,若压力不变或略有下降,说明没有 漏失;若压力下降明显,说明有漏失,压力下降越快,说明漏失越严重。 (1)上冲程时压力上升较快,下冲程时压力不变或略有上升,说明泵的工作状况 良好。 (2)上冲程时压力上升较快,下冲程时压力下降,经抽油数分钟后,压力变化范 围不变。这种情况说明游动阀始终关闭打不开,说明泵内不进油。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①固定阀严重漏失或完全失效;

抽油机井憋压判断及分析

抽油机井憋压判断及分析 【摘要】:措施是根本,管理是保障。憋压是抽油机机井日常管理重要措施之一,是保证油井正常生产的最基本操作,小措施制定偏差或操作不当,直接影响实施效果,使得油井不能正常生产,生产潜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油井憋压就好比“中医大夫给人把脉”一样,要想做到手到病除,就必须严把操作关,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细心记录,认真分析,就能够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措施。为油井管理助一臂之力。本文通过对油井憋压数据的变化情况,结合液面、功图,对油井出液情况及泵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为油井稳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油井憋压油井管理资料分析措施 一、前言 井口憋压是油井上一种现场检验油井出油情况的方法,我们现场用的较多,是每天必须做的一项小措施,每天对油井至少憋压1-2次,主要判断油井的出液情况和泵是否工作正常,但是油井出液不好或不出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憋压必须是有目的的,也必须按操作步骤严格执行,以免造成事故。 1、井口憋压:主要用来检验抽油泵各阀的工作状况,是通过在抽油机运转和停抽状况下,通过关回压阀门憋压的方式,各测一条压力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来判断泵的工作情况及油井的出液情况。 二、憋压的原理、目的 1、憋压的目的:1)、验证油管、泵是否漏失、出液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手段。 2)、憋压后产生的瞬时卸压,可将油管中或管线中的软蜡带走,使之不易沉积在管壁上。 3、油井憋压的理论依据 ~ 当深井泵的工作状况完好,阀不漏失时,每当一个冲程结束,泵将压进管腔

内一定量液体,压力上升,液体压缩;同时,抽油杆将发生弹性伸长;柱塞与衬套间隙漏失速度随着柱塞上下压差的增大也将有所增加。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管腔内由气的体积比较小,压力随时间变化关系,主要表现为液体压缩的增压关系与抽油杆弹性伸长的增容不得缓压及间隙漏失缓压关系的结果。 三、憋压操作及注意事项 1、憋压操作步骤: 1)、关压力表阀门,更换量程合适的压力表,打开压力表阀门,记录初始压力表读数。 2)、关闭回压闸门开始憋压。 3)、记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值,当压力升到一定值时,停抽10min,观察记录压力降随时间的变化值。 4)、打开回压闸门泄压,换回原来的压力表,恢复正常生产。 5)、将井号、憋压时间、压力数据等内容填入有关资料,并画出憋压曲线,根据压力判断泵、管漏失情况、出液情况。 2、注意事项 1)、憋压时压力值不超过压力表量程2/3 ; ] 2)、压力上升值不低于1MPa; 3)、读压力值时,眼睛、指针、刻度成一条垂直于表盘的直线; 4)、憋压时井口不能有渗漏,憋压时人站在阀门侧面。 5)、憋压时,所用的压力表必须经标定合格; 四、憋压资料分析 1、上冲程时油压增高而下冲程时油压稍稳定或略有下降,说明泵工作正常。

抽油机示功图实例

抽油机示功图实例 1、泵正常工作 图像分析:供液充足、泵的沉没度大、泵阀基本不漏 失~泵效高~游动阀尔和固定阀尔能够及时开、闭~柱塞 能够迅速加载和卸载。 管理措施:此类井供液充足~沉没度大~仍有生产潜 力可挖~可以将机抽参数调整到最大~以求得最大产量~ 发挥井筒应有的产能水平。 2、振动影响 图形分析:泵深超过800m时抽油杆会发生有规律的振动~一般不会影响泵效~振动引起悬点载荷叠加在正常工作产生的曲线上~由于抽油杆柱的振动为阻尼振动~所以出现逐渐减弱的波浪线。

管理措施:一般不考虑振动影响~如果冲次加大后~振动幅度变大~就导致功图失真~上下死点有小尾巴出现~泵效低~这时需要对油井进行综合评估~减小冲次建立合理制度。 3、供液不足 图形分析:供液不足为油田常见工况~当泵充满系数小于0.6时~可以认为深井泵的工作制度不合理~泵的排出能力大于油层的供液能力~造成沉没度太小~液体充满不了泵筒。管理措施;主要进行油层改造~改善供液条件~机抽参数~对于泵挂较深井可采取长冲程~小泵径、慢冲次~泵挂相对较浅的井~在井况及抽油设备允许情况下~加深泵挂深度~以求得最大泵效。 4、泵工作正常~油稠时的情况。 图像分析:油稠~使摩擦等附加阻力变大~造成上负荷线 偏高~下负荷线偏低~同时~油稠可能使得凡尔开关比6B63 常时滞后~凡尔和凡尔座配合不严密~造成较大漏失。 管理措施:对于稠油井~主要对进泵液体降粘~定期地向 油田区块注入降粘剂~采取环空加热措施~并采用反馈抽

稠泵机抽。 5、油井出砂 图形分析:油层出砂~细小的砂粒将随着油流进入泵 内~造成活塞在工作筒内遇阻~使活塞在整个行程中 增加了一个附加阻力~上冲程时附加阻力使光杆负荷 增加~下冲程时~附加阻力使光杆负荷减少~并且由 于砂子具有流动性~使其分布在泵筒内各处多少不同~ 致使光杆负荷在很短时间内发生多次急剧的变化~严 重时会造成固定凡尔~活塞卡死~造成油井停产。 管理措施:对出砂油井~一方面应保持油井平稳生产~ 减少停井次数和时间~放套气也应平稳运行~另一方 面采取油层防砂~加筛管~砂锚~对油井经常洗井等措施~延长抽油设备的使用寿命。 6、气体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