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夜间施工方案

夜间施工方案

夜间施工方案
夜间施工方案

芜湖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第九项目分部土方回填夜间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12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1.2编制依据 (2)

二、夜间施工措施 (2)

2.1夜间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2)

2.2夜间施工机械准备工作 (2)

2.3夜间施工期间的照明 (3)

2.4夜间施工方法及作业时间安排 (3)

2.5其他 (4)

三、噪音控制 (4)

3.1噪声的控制措施 (4)

3.2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 (4)

3.3建立夜间值班制度 (4)

四、夜间施工安全 (5)

4.1夜间施工安全教育 (5)

4.2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5)

4.3安全监督检查 (5)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芜湖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梦溪路车辆基地接轨于梦溪路站西侧咽喉,段址位于宁芜高速以东、沪渝高速以北、赤铸山东路以南、梦溪路以西合围区域,东侧为规划新建单轨车辆工厂,地块较为方正,宽度约570m,长度约1300米。段址所在区域地势较为平坦、沟渠较多,自然地面高程为5至8米,现为苗木种植区,局部分布有民居,对外交通衔接条件较好。本地块规划为商业用地及居住用地。

场地

位置

场地交通位置图

本工程土方回填采用素土及级配砂石回填。

综合库、列检棚、检修库、工程车库等单体建筑,独立基础和轨道检查坑施工完毕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即可进行基槽回填和房心回填。房心回填第一步从基坑底部回填至基础顶标高,第二步从基础顶回填至地框梁底,第三步回填至室内地坪装修做法设计标高。

综合楼、公寓、浴室、食堂等建筑单体,在基础施工完毕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即可进行基槽回填和房心回填。房心回填第一步从基坑底部回填至基础顶标高,第二步从基础顶回

填至地框梁底,第三部回填至室内地坪装修做法设计标高。

1.2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J220-2002);

(2)《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1-2001;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46-2005;

(6)《建筑施工安全检验标准》JGJ59-99

二、夜间施工措施

为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文明管理、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做到不扰民,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2.1夜间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1)测量放线时保证各遍放线的误差不超过允许值,夜间施工区域白天放好控制桩;

(2)白天布置好夜间施工区域的夯点布置,并用白灰或塑料袋子标出夯印;施工严格执行工艺参数,落距,击数,最后两击控制标准要求;

(3)掌握近期的天气情况,尤其对降雨进行监测,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各班组考虑工期、工程质量等因素,需要夜间作业的班组,班组长应提前做好有关工作,包括:作业部位、作业人数、照明安排、值班负责人安排、职工安全技术交底情况等。

(5)夜间施工必须遵照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严禁盲目施工,不准安排体弱、带病、疲劳及一切不适合夜间作业的工人进行施工。

2.2夜间施工机械准备工作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保证夯机具有足够的安全施工距离;夜间施工期间拟投入满足区域的强夯机械,以保证施工进度;

(2)施工期间油料提前预定(柴油),确保设备正常施工;

(3)夜间施工,为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现场人员配备反光背心,设置明显警戒线及标识牌。

(4)施工机械加强维护、保养,对加水、加油润滑部件勤检查,勤更换,防止设备损坏;

(5)严格执行定机定人制度,机械维修人员要坚守岗位;设备故障,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尽快修复,并作好相应的记录。

(6)对于工期不紧(非网络图关键路线)的工序,尽量不安排夜间施工。

(7)对于工期较紧(网络图关键路线)的工序,需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日、夜班分班,并适当缩短夜间作业班组的作业时间,安排夜间作业人员适当的休息时间,并提供夜餐,减轻夜间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2.3夜间施工期间的照明

(1)为保证夜间施工人员视野开阔,采取局部照明措施。本工程采用镝灯作为主要照明工具,固定布置在施工场地适当位置,保证整个施工场地均有较好的照明。

(2)采用碘钨灯作为临时可移动照明灯具,用于重要施工部位,作为对固定式照明的补充。

(3)强夯机夜间施工自身配备照明设施,机车带3个车用大灯,一个用于探照主杆及背绳等设施,另外两个探照车前方为司机及施工人员提供照明。

(4)充分考虑施工安全问题,不能安排交叉施工的工序在夜间进行。

(5)夜间施工辅助人员配备手电筒,用以检查强夯机周边情况。

(6)夜间施工,施工单位必须事先向周边社区告示夜间施工情况和降低噪声措施,按规定减少噪声排放,而且不得将强光照明灯直接照射居民窗户。

2.4夜间施工方法及作业时间安排

(1)施工方法

1)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时的技术参数、安全参数;

2)施工前,检查场地平整度和表面硬度应满足重型施工设备安全行走要求,雨后还应注意场地情况,因湿滑和场地松软时夜间应停止施工。

3)夜间施工测量采用夯机自备照明和施工现场添加的镝灯作为主要照明灯具来完成夯沉量测量记录,必须保证夜间施工期间照明充足。必须在场地适当位置装足够的照明设备,保证施工场地有较好的照明以达到夜间测量记录的要求,保证夜间施工有良好的照明条件。

采用手电筒作为临时可增加的移动照明灯具,用于工人进行夜间施工作业。夜间施工严格按设计施工参数击数控制标准控制。

(2)施工时间计划安排

强夯施工时间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在天气、场地地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早晨天亮(大概6点)准时开夯,夜间施工至11:30停止作业(强夯作业时间随天气、场地情况调整)。

2.5其他

(1)施工人员不可在现场喧哗、吵闹;

(2)强夯机司机与指挥工之间通过协调好,夜间施工注意安全;

(3)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有计划的安排工作。

(4)机械保养或维修不在夜间进行。

三、噪音控制

3.1噪声的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a、通过统筹安排,合理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深夜高噪音施工的时间和次数;

b、在某些特殊时期内,如高考前夕,现场不安排施工;

c、车辆进出现场,专人指挥,减少或不鸣笛;

d、强夯机械夜间施工减少噪音,在是施工区域适当挖设减震沟或夜间离居住区远的地方施工。

3.2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

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监测,采取专人管理的原则,根据测量结果,凡超过噪声标准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3.3建立夜间值班制度

夜间施工值班除施工强夯机组劳务队伍人员外,项目部至少保证1人管理人员值班,值班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现场的安全生产、控制来往车辆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巡查夜间施

工照明设施的配备情况;项目部对值班人员实行考核制,对值班期间发生的所有安全事故负直接责任。

四、夜间施工安全

4.1夜间施工安全教育

(1)对全体职工进行技术安全教育。结合工程任务在施工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配备好安全防护用品。

(2)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规程的教育:对变换工种及临时参加生产劳动的人员,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

(3)特殊工种(包括:电气、起重、焊接、机械等工种)经有关部门专业培训,考核发证后进行操作。

(4)采用新设备、新机具时对操作人员进行机械性能、操作方法等安全技术交底。

4.2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1)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从项目经理到操作人员管理和各施工环节做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做到横向到边,人人负责。

(2)从事施工安全管理与操作的人员,应有从业资格证书和安全操作许可证,持证上岗。特种行业的从业人员还需按规定参加安全操作考核,取得相关主管部门核发的《安全操作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3)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建设部《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文件精神。

(4)严格执行业主和监理工程师针对本工程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时通报安全生产情况。

(5)落实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奖罚制度,做到责任到人,管理到位,奖惩分明。

4.3安全监督检查

(1)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

(2)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

(3)安全检查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

(4)项目部实施月检制度,在项目经理领导下,HSE部组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每月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

(5)HSE部实施周检制度,在HSE经理领导下,HSE部专职安全员组织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机组负责人每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

(6)机组实施日检制度,各机组负责人每日施工前需对本机组的安全作业状态进行检查。

(7)班组实施交接班安全检查制度。

(8)实施管理人员夜间巡视检查,夜间值班登记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