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学者披露:我找到了杀害郁达夫的凶手

日本学者披露:我找到了杀害郁达夫的凶手

日本学者披露:我找到了杀害郁达夫的凶手
日本学者披露:我找到了杀害郁达夫的凶手

1945年8月29日晚,著名作家郁达夫失踪之后,社会流传着多种有关郁达夫下落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被日本宪兵杀害了。但日本学者铃木正夫不相信这种说法,由此展开调查,调查结果令他自己都大吃一惊--郁达夫的的确确是被日本宪兵杀害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全世界宣告了无条件投降,但当时的苏门答腊岛仍然在日军控制之下,各报都不敢报道这一消息。郁达夫从广播中收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非常高兴,立刻向各地难友报告。郁达夫带着胜利的喜悦,已经在考虑如何为祖国的复兴贡献力量。他先召集当地的华侨,组成一个欢迎联军凯旋的筹备委员会。 1945年8月29日晚上八时许,郁达夫(当时化名赵廉)正在家中和蔡清竹等三位华侨商谈事情,突然走进来一个印尼青年,大约二三十岁模样,身穿便服,操一口马来语,要求郁达夫出去商谈一下,郁达夫毫不提防地出去了,几分钟后,又回屋向三位华侨招呼道:“我出去一会就来,你们请坐一下。”话后郁达夫连衣服也没有换,穿着睡衣和木屐,便随那青年出去了。三位华侨一直等到深夜11点,仍不见郁达夫回来,曾分头几处去寻找,都没有找到。第二天清晨,行将临产的郁达夫后来的夫人陈莲有,再四处托人寻找,也没有找到。郁达夫从此一去不复返。后来经过调查,那天郁达夫的情况是这样的:那天晚上,郁达夫和那个印尼青年一起走到中华街,进入一家咖啡馆座谈,其间似乎有过争执。出了咖啡店,两人又走向一条偏僻的小路。在那里预先停放了一辆小汽车,有两个日本人守侯着,待郁达夫和青年上了车,汽车便开走了。时间大约是1945年8月29日晚上约9时。接着,社会各界对郁达夫的下落产生了多种猜测。铃木正夫自学生时代就很喜欢郁达夫的作品,对他的失踪自然也很关注,但他认为,郁达夫对日本有很深的理解和挚爱,而且日本人对他也不感到生分,这样的一个人,在日本人手里惨遭横死,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也不想置信的。为了查清郁达夫被害真相,自70年代初,铃木正夫三次只身下南洋,作了广泛的调查,寻访了许多当时和郁达夫有过直接接触的以原宪兵为主的日本人,直至追寻出那个下令杀害郁达夫的凶犯。铃木正夫最后得出结论,郁达夫确实是被日本宪兵征用为翻译,最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赤道正下方的偏僻之地,因而遗骸埋在何处至今仍然不得而知。铃木正夫历时多年时间,最终找到了当年下令杀害郁达夫的宪兵班长A,并于1985年9月9日让这位凶手向他说出了杀害郁达夫的真相。 1985年9月9日下午,铃木正夫来到东日本新干线某车站咖啡厅与A见了面。铃木正夫当时见到的 A的模样是:头发已经完全变白,但不愧为剑道5段,看上去不觉得他已是个75岁高龄的人,仍是精神矍铄的样子。在经过一系列交锋之后,A终于横下心承认:“责任在我,是我对几个部下下令绑架并处决赵廉(即郁达夫)的。” A表示,1945年8月29日,他下令杀害了郁达夫的当天,就从他的部下那里得到了郁达夫已经被绑架、扼死的复命。但他不知道郁达夫的遗体是被如何处置的。 A是1943年5月左右到印度尼西亚的武吉丁宜的日本宪兵分队任职,一直继续到战争结束。他的职务是班长,处于直接指挥队员的地位。 A任职期间,郁达夫已不在日本宪兵队干翻译了,然而,每当需要准确无误的翻译时,还是需要找他的。为什么日本宪兵要杀害郁达夫呢?因为郁达夫在国内一直是一个坚定的抗日作家,又是新加坡文化界坚定的抗日领袖,来到苏门答腊岛避难后,又掩护救助过不少华侨和当地居民。特别是被迫在武吉丁宜日本宪兵分队当通译时,亲眼目睹了日本宪兵的种种暴行。而且日本宪兵早已经查清,这位赵廉不是真的赵廉,而是大名鼎鼎的中国著名作家郁达夫。郁达夫是以“暴露一切”闻名的作家,如果活下来,日本宪兵的罪行必将毫无遗漏地被他无情揭露出来,这些都将成为日本宪兵在战后国际法庭受审时的最主要的证据。同时,日本宪兵怕用枪杀人会发出枪声,用刀怕留下血痕。于是日本宪兵把惨无人道的暴行演绎到极至--把郁达夫活活掐死。 A在日本战败后的第二年夏天,由军医安排,作为曾经得过肺病的人,用了很多假名字,乘医院的船回国。回国后,他曾经两次被负责战后处理的官厅叫去,但两次都不是追查和他直接有关的事情。结果没有被指定为战犯。铃木正夫希望他在报刊上能够直接把事实真相说出来,但他没有这样做。至于直接杀害郁达夫的几个宪兵,当时就逃走了,或者被日本宪兵杀害

了。

郁达夫《沉沦》观后感

读《沉沦》后有感 郁达夫的《沉沦》讲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遭遇,通过“一个病的青年忧郁症的解剖”( 郁达夫《〈沉沦〉自序》),揭示主人公内心灵与肉、伦理与情感、本我与超我矛盾冲突。与郁达夫其他的小说作品一样,《沉沦》是一篇“注重内心纷争苦闷”的现代抒情小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因此,小说大胆而深刻的揭示任务复杂而丰富的心理活动。 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就写到“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使整篇小说透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奠定了一种悲的基调。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主人公“他”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作为一个留日中国学生的代表。透过他的经历和思想感情使我们生动的看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留日华人的心理状态和对祖国的失望的情感。他是一个支那人,自始至终都有这样的自卑阴影笼罩在他身上。正是这样长期的压抑造成他性格的忧郁,心理的变态。一方面,他希望他的同学来对他讲一些闲话,但同时,他又认为他们是仇敌,这样一种充满矛盾、挣扎的心理。日本人对支那的仇视、欺侮终使他发出感慨:“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在隐忍过去了。”强烈的表达了希望祖国富强起来的感情和对祖国现状的不满和失望。 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虚幻的,聊以自慰。每被别人欺侮时,总把自家家兄拿出来作比,且把兄长待他刻薄的事细细回想,把自家的好处列举出来,仿佛内心就能获得一种安慰,舒畅起来。“他觉得悲苦的中间,也有无穷的甘味。”这不禁让人想起阿Q的精神胜利法了。而造成这种变态心理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祖国积弱的现状,使他遭受歧视,同时它自身的自卑和忧郁也导致了心理的残疾。而他也需要在不相容、仇恨中来减轻自卑,从中缓解苦闷。 而小说中作者对于性的描写也显得大胆而开放。在日本女生面前的羞赧,在被窝里的邪念,看到“伊扶”的裸体,到最后去妓院,是一种沉沦。“我已经变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他早年在中国接受传统文化及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对性带有罪恶感,然而同时,性欲是天性。他在二者之间挣扎。作者在此处抨击了封建的礼制对人性的扼杀,向封建发出挑战。 而他对于自然有着近乎变态的迷恋,与世隔绝,与他人决不相容。更加导致他的敏感,也就愈加加深了他的仇恨。对身处异乡的他,个人的苦闷感和寂寞感代表了当时一群留日知识分子的心理,然而这之中又夹杂了他们想要冲破苦闷、摆脱寂寞的抗争以及对人生的思考。然而这些青年又有着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 总的来说,通过主人公在留日的经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近乎心灵独白式的写法把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活生生完全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我们看到人物内心的冷寂、灰暗、忧郁。沉沦表现了一种对社会的黑暗的控诉。然而“沉沦”并非只是沉沦,更多的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人性的觉醒和挣扎。

郁达夫文学作品特点

郁达夫先生的作品特点创作风格 文学创作阶段特色,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920—1933);中期(1933—1938);晚期(1938—1945)。 早期:1920—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1933—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1938—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 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 首先,郁达夫强烈地表现出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 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 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 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 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文学创作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在郁达夫作品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其作品中的《感伤的行旅》《归航》可以看

郁达夫《沉沦》赏析教案

沉沦 一、重点难点 1.重点:“惊人”的选材,大胆的描写。 2.难点:性苦闷的描写折射出的时代病。 二、背景材料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幼时曾在嘉兴、杭州读中学。1913年留学日本,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科。曾和郭沫若、成仿吾等发动组织“创造社”。1922年回国,先后主编过《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月刊》和《洪水》等,并在北 京大学、武昌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任教。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抗战爆发后他投身救亡活动,1938年在香港、南洋群岛一带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太平 洋战争爆发后,任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委员会执委兼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主编《星州日报》。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是五四以来很有影响的一位作家。1921年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小说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他的作品大多采用第一人称的“自叙传”的写法,表现出反对封建道德和抒发爱国思想的主题。散文成就较高,文笔优美,感情 真挚,格调清丽。游记散文笔墨清婉,常将写景状物与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结合起来。现存十二卷本《郁达夫文集》行世。 三、内容分析 1.主题。 作品大胆描写了一个留日学生寻求爱情和友谊而不得,身处异域感受到民族歧视,因 此产生孤独、忧郁、苦闷和变态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主人公的自卑、屈辱及希望祖国早日富 强的迫切愿望。 2.人物形象 《沉沦》的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零余者”形象。一方面,他有个性解放、民族复兴和 社会进步的要求与愿望;另一方面,他的性格之中又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诸多弱点,染有一定程度的“时代病”,这使他终于由精神上的沉沦而走向生命的毁灭。 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现实对于富于正义感及合理愿望的主人公的“压迫”是其“忧郁症”产生的主要原因,这种“忧郁症”无疑包含着对社会黑暗的强烈不满; 第二,主人公个体的情感苦闷和不幸遭遇与对祖国贫弱的哀伤紧密交织,表现了强烈 的爱国主义思想; 第三,作品展现了主人公孤芳自赏、耽于忧郁、空有愤激、短于行动的性格弱点,对“五四”时期以及之后对知识分子都有一定的警策作用。

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

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范文,欢迎阅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一:《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体会散文形神的辩证关系,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鉴赏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导学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秋天呢?“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

读到的是壮丽。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郁达夫呢?我们来看他的散文《故都的秋》。(板书) 二、文本解读 1、作家作品。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艺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曾在北大,中山大学等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积极宣传抗日。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等。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达夫全集》《达夫游记》《郁达夫选集》等。 2、写作背景。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

郁达夫_私小说和_他_叙事_李杭春

郁达夫: 私 小说和﹃他—叙事﹄ 李杭春 私小说是日本现代小说史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小说力量,甚至在那个东夷小岛始终被尊为“纯文学”的正宗,田山花袋、葛西善藏、佐藤春夫……这些为郁达夫所熟知和崇拜的名家就都是私小说作家。所谓私小说,即汉译的“自我小说”,一般情况下可以理解为第一人称自传体小说,其基本精神是生活与作品的一致性,标榜艺术即是生活,生活也是艺术,因而从作品看,私小说特别强调作家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作品往往直接以作家个人的自我生活为素材,直接书写作家一己的生命体验;而在作家本人,也有相当充分的献身艺术的准备和自我暴露、自我解剖的勇气, 在必要的时候,他们往往能够脱除一切包装和伪饰把自己的人性之弱暴露在文学作品中,从而也是暴露在大众面前。 郁达夫无疑是赞同并且履行私小说的这些文艺论点的。他称自己的创作为“自叙传”小说。在《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一文中,郁达夫写道:“我觉得`文艺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作家不仅要“尊重自己一己的体验”,“作家的生活,应该和作者的艺术紧抱在一块”,而且,“作品里的Individuality (个体———引者注)是决不能丧失的”,“作家的个体,是无论如何,总须在他的作品里保留着的”,郁达夫

这样几次三番地重申着自己的创作主张,重申着艺术真实与生活经验、作家个体的紧密联系,确定无疑地表明了他与日本私小说的精神联系。 可以设想,在私小说中,选择第一人称“我”展开叙述应该是顺理成章的,并且会令创作者得心应手。而事实上,私小说(即“我”小说)这一称谓本身就已经直观地表明了叙述人“我”的必然在场,它应该符合的是“我—叙事”模式而不是其它。日本作家创作的私小说基本上也遵循这一模式。但是在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中,这样的叙事方式却并不是全部。或者说,自叙传小说而以“我—叙事”的,仅仅只是郁达夫小说中的一小部分。我们甚至可以大致地对郁达夫小说作这样一种划分:凡主人公的性格较为激进、情感较为升华的作品,如《血泪》、《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茑萝行》等等,往往直接以第一人称“我”的叙事方式出现;而但凡有性情感伤忧郁苦闷颓废甚至较多病态的主人公的文本,却总是以“他—叙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虽然这些主人公也一样带有许多郁达夫个人生活的烙印,却不容置疑地被称作“文朴”、“于质夫”、“伊人”,或者干脆以“他”命之,而很少以“我”的身份和形象出场。这样的划分自然很不科学,但似乎极少有例外的,除了《迷羊》。乍一看,《迷羊》中的“我”似乎是一个例外,但小说的“后叙”却告诉我们这是某位病人的一篇忏悔录,这个“我”当然只是这位病人,而与真正的“我”———在A地的一个专门学校里教书的先生———无关。写作私小说而竭力回避“我”的出现,这在郁达夫小说中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事实上,“我”也好,“他”也好,他们都是带有鲜明郁达夫个人色彩的人物。从体貌特征看,我们看到《银灰色的死》中的“他”:“从他面上左右高出的颧骨,同眼下的深深陷入的眼窝看来,他定是一个清瘦的人”;《茫茫夜》于质夫:“一副平正的面上,加上一双比较细小的眼睛,和一个粗大的鼻子,就是他的肖像了”;《南迁》伊人:“清瘦的面貌,和纤长的身体”,几乎都是郁达夫形象的翻版;而性情的忧郁、孤独、卑怯、多情、近乎病态的敏感更是“他”们与作者一致的共性,甚至连精通英语德语这些细节都反映在“他”身上,以至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证实这些人物这些故事大多是私小说所推崇的艺术与生活高度一致的结果,或者说,就是作者的生活和他的艺术紧抱在一块的结果。 而郁达夫在小说中之所以以“他”取代“我”,尤其在那些大胆直率表白“性的苦闷、生的苦闷”的小说中更是如此,恐怕更多的原因在当时的社会环境。虽然郁达夫一直抱着“我只求世人不说我对自家的思想取虚伪的态度就对了,我只求世人能够了解我内凡的苦闷就对了”(《写完了〈茑萝集〉的最后一篇》)的信念写作,但事实上,心思格外敏锐的郁达夫何尝没有意识到“故国的许多奇波骇浪”,“社会的许多暗箭明创”(《〈鸡肋集〉题辞》),和在“人少畜生多”的环境下饱尝的“碰壁,碰壁,再碰壁”的滋味,这一切便成了“现在的噤若寒蝉的畏缩的由来”(《忏余独白》),因而,由“他”取代“我”,未尝不是这种“噤若寒蝉”的“幽闭状态”下的一种突围方式,未尝不是对“那些维护风化的批评家”发放的“半脸微笑的嘲叽”(《〈鸡肋集〉题辞》):看哪,这些苦闷、颓唐都是“他”们的,与我无关;或者说,都是人物的,与作者无关……就象《迷羊》的“后叙”告诉大家———那个“我”是“他”,不是我。 但从叙事学意义上,我们却不得不肯定“他—叙事”方式的运用对于自叙传小说所产生的独特的叙事效果。 我们以《沉沦》为例。虽然《沉沦》不能代

沉沦

简析《沉沦》主人公“他”的性格特征。 答:多愁善感、孤僻自卑是《沉沦》中患有忧郁症的主人公“他”的性格特点。他才华横溢有无所作为,他自视清高,又苦闷感伤。他常常一个人独自跑到人迹罕至的山腰水畔去读诗流泪,顾影自怜;当他处在稠人广众中时,又感到比一个人在冷清的地方还有孤独;路上遇到日本女学生,他也会因为自己是支那人而不敢同他们交谈。这种孤僻于自卑,使“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着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 对爱情如饥似渴的追求是主人公忧郁症的一种特殊表现。在他看来,只有爱情才能滋润他干涸的心田。可是,他的孤僻自卑的性格又使他的追求被压抑,被扭曲,而以变态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至一步一步走向道德的沉沦。当他最后选择海洋作为自己的归宿,以洗涤道德沉沦的污秽时,当他向这多难的世界告别时,他以深情的目光凝望着遥远的祖国,喊出了令人心碎的声音“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这与其说是追求爱情的悲剧,不如说是弱国子民的悲剧。 郁达夫在其散文《零余者》中说:“我是一个真正的零余者!”“生在这里,世界和世界上的人类,也不能受一点益处,反之,我死了,世界和社会也没有一点损害。” 这个“零余者”、“多余人”的感受,给他的创作暗示了一个主题和一种渲泄内心情感的方式,使他从自我的忧郁情绪出发,描绘,甚至夸饰“多余人”的种种病态心理。 (一)精于描绘主人公的痛苦和孤独 《沉沦》主人公总爱自愁自怜,他穷困潦倒,被社会主流意识所轻蔑抛弃,身受经济的和精神的多重压迫,既孤傲不群,又怜才自卑。因此,“在常人感受到五分痛苦的地方”,他所感到的痛苦非增加到十分或十二分不可。这些增加了的痛苦,不但属于主人公,也属于郁达夫及其读者,融合了一代青年的心声。这就不难解释万人争阅《沉沦》的现象了。 主人公的孤独痛苦表现在诸多方面,大至在作品中有如下线索: 与世人绝不相容——敏感于别人的目光——在稠人广众之中,感到更孤独——仇恨日本人——仇恨中国人——仇恨自己的兄长。 在与人的相处之中,他将自己的痛苦和孤独转嫁了,于是与所有人对立,气量极其狭小。这正是他自卑的一种体现,他需要在不相容、疏远和仇恨中减轻自己在众人面前的自卑感,从而缓冲自己的孤独、苦闷。 作家夸饰了这种孤独与痛苦,在主人公与世人间设置了一层厚厚的屏障,从而将这种情绪推向绝境。当主人公无法承载这种孤独痛苦的时候,他就找寻着解脱的途径。 (二)着力揭示主人公对自然的病态眷恋。 作品中,当主人公的心灵已经走向死角,并几乎没有解脱的可能的时候,他走向自然,在美丽、清新,充满活力的自然中,抛弃颓丧,恢复满身的力气。在自然的默示之下,忘掉仇恨,宽恕一切。在此,大自然显然已成为主人公的情人,它是一个能够与主人公达到默契的生命。主人公对自然的依恋已发展成了病态,成了主人公逃避现世的世外桃源。 (三)浓墨渲染主人公的性变态心理和行为 作家通过对主人公在性方面的巨大压抑和苦痛,把一个“弱国子民”人不人鬼不鬼的可怜形象揭示得淋漓尽致。无疑是要求对于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正当权利的肯定和尊重,要求“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但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这种迫切的要求最终转化为对爱情如饥似渴的追求和对女人肉体的神往和拥有。 但主人公心中有一种对性的不洁感,这与他的道德伦理观发生了剧烈的冲突,更加剧了他内心的矛盾。

郁达夫小说主题思想及风格转变与个人经历

郁达夫小说主题思想及风格转变与个人经历 车丽丽汉(一)中文与传媒系 摘要:郁达夫小说创造经历了由自传体小说向现实主义转变的复杂过程.从处女作《沉沦》,到《薄奠》、《春分沉醉的晚上》,再到最后一篇小说《出奔》基本可以反映郁达夫小说主题思想及风格的转变。其小说思想渐显深刻化以及反映现实的客观性日益加强,与他个人经历不无关系。社会现实的变化、人生阅历的积淀成为其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人生经历主题思想艺术风格 正文:一、留学日本。1913年9月,郁达夫随长兄东渡日本,开始了长达近10年的留学生活。早起接触西洋的文学和 日本的私小说,他的文学创造深受其影响。他曾回忆说:“在高等学校住了的四年,共计所读的俄德英日的小说,总有一千部内外。”【1】也曾记得:“葛西善藏小说二短篇,仍然是好作品,感佩得了不得。”【2】另一方面,他受到日本社会对弱国子民的歧视。由于历史的原因,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读的是西洋的书,收的是东阳的气”【3】加上郁达夫个人在当时对于纯洁爱情的极高期望和现实中受到的屈辱的矛盾,、民族尊严、个人屈辱唤起的的内心复杂情愫。这就产生了浪漫主义小说的风格和小说主题。 《沉沦》无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主人公“他”是一个“病态”的留学生。一方面,他渴望拥有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的爱情,对爱情和别人的尊重有很高的期望;另一方面,因“弱国子民”身份而受到歧视,让本来性格胆怯懦弱的“他”在异国他乡倍感孤独、空虚,导致性情更为内敛、自闭。“他”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受到心理上的打击,而这种打击在“他”过于敏感的内心影射后更加的浓重,从而形成严重的心理“忧郁症”。但是,“他”却只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弱小祖国造成的悲剧,苦闷的时候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外在因素。当因胆怯得不敢与日本女学生讲话而懊恼,妓女问“他”来自哪里的时候,“他惭愧不已,全身发起热来,他的眼泪又快滚下来了。”【4】心里呐喊“中国啊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他”完全忽视了自身的性格悲剧,在“他”发出呐喊时,实际上反映出在现实的打击和内心受挫的双重作用下,寻找到的出路和生活的光明就是依靠祖国的强大和命运的垂青。对于外部因素的过分期望,对于自身性格缺陷不作任何的反思和剖析,这是“他”这个人物性格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他”走向“沉沦”的根本原因。小说暴露了“五四”一代青年的通病,他们孤独、敏感、自闭,虽然有愤世嫉俗的豪情,对现实的不满,但又缺乏坚强的意志和行动的力量,只能沉迷酒色、自怨自艾、忧郁感伤,最终“恨恨而死”。 二、回国。1922年,郁达夫回国,1923年在北京任教,1925年入武昌示范大学当文科教授,接触到城市里劳苦大众,看到了社会的乌烟瘴气,阴谋与残酷,倍感心情沉重,对现实有一定的认识和思考。此时的作品要沉重和凝练的多,视角也转向被压迫的劳动人民。这一时期,郁达夫在小说里塑造的人物形象有较为明显的变化,他的笔伐转向国内劳苦大众。《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是较为典型的两篇,小说描绘出下层女工、车夫的悲惨生活及其坚韧的意志和淳朴的人格,表现出对下层劳动者生活的遭遇的同情,流露出对现实不满的情绪。《春风沉醉的晚上》里的“陈二妹”是孤苦伶仃、处境凄苦的烟厂女工;《薄奠》里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为了生计苦苦挣扎的车夫。另有《茑萝行》反映中国贫苦夫妻的凄惨遭遇。《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陈二妹”虽然在工厂里被资本家残酷压榨,但他不仅请我吃面包和香蕉,还劝我戒掉香烟;这一形象是对资本家残酷剥削的沉重控诉.相较于《沉沦》

日本文学对郁达夫的影响

日本文学对郁达夫创作的影响摘要: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魅力并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家。他的早期创作比较明显地受到了日本自然主义的影响,这充分体现在其作品中的自叙传色彩自我告白的行文方式以及富有日本传统物之哀韵味的感伤情绪上。同时郁达夫又超越了日本自然主义非社会的狭隘的自我世界发出了对社会、时代的呐喊。关键词:郁达夫在日本多年受日本文尤其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日本的自然主义文学大致兴起于明治末期,其作品主要取材于家个人的私生活注重表现日常活的消极、阴暗面反对概括集中和典型化强调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平板地摹写抛弃一切人工的修饰,赤裸裸地展露人的野性和丑恶。郁达夫对日本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田山花袋、葛西善藏等屡有论及,对他们那种描写上事无巨细、坦露自我的文风可谓深得要领无论在他的小说取材和具体的描写方法上我们都能够很容易地看出受其影响的痕迹。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生前命途多外身后毁誉不一,至今在文学史上似乎仍未能给他一个恰当的地位。但郁达夫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可谓独具风格,独树一帜,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最近几年,不断有研究和评介郁达夫作品的论文问世,使人耳目一新。郁达夫那种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很多论文都探讨了这一重要问题,有人将之归为作家的个人气质;有人说他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郁达夫受日本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特别是“自我小说”这一日本所特有的文学形式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格。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些浅见,以供研究时参考.达夫正在日本留学。关于《沉沦》的写作过程,郁达夫曾说: 写《沉沦》各篇的时候,我已在东京的帝大经济学部里了。那时候生活程度很低,学校的功课很宽,每天读小说之暇,大半就在咖啡馆找女孩喝酒,谁也不愿意用功,谁也想不到将来会以小说吃饭.所以《沉沦》里的三篇小说,完全是笔墨游戏,既无真生命在内,也不曾加以推敲,经过琢磨的.记得《沉沦》那一篇东西写好之后,曾给几位当时...... 文学的交流总是双向的。中日双方的学者都承认,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很大,但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否认这一事实,即日本文学也对中国文学产生过影响,尤其是在“五四”时期,这种影响更为明显。郭沫若就指出过:“中国文坛大半是日本留学生建筑成的。创造社的主要作家都是日本留学生,语丝派的也是一样……就因为这样,中国的新文艺是接受了日本的洗礼的。”①可以说,中国现代文学正是在中外文学猛烈撞击的情况下建立起它的大厦的,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许多作家都曾留学国外,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各国文学的影响,郁达夫也不例外。综观他的小说创作,不难发现,他所受的外国文学的影响是广而杂的,俄、德、英、法等国的文学都曾对他的创作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还有来自日本文学的影响。日本作家葛西善藏、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等人都曾是郁达夫喜爱的作家,备受其推崇。从1911年到1922年,郁达夫在日本度过了十余年的青春岁月。在日本的这段生活和体验,给他的小说创作带来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时值日本大正时代(1912—1926),从时间上来说,日本大正时代大致相当于中国“五四”前后;从思想方面来看,这也正是要求“两性解放”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世纪末的各种文艺思潮此消彼长、竞相争妍之际。耳濡目染,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明显地受到日本大正文艺思潮的影响,从而带有日本大正都市文化的品格。他的小说不是从中国农村土壤里生长出来的,而是从大学生课堂的周围生出来的。这一事实规定了他小说创作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郁达夫的文学创作实践是日本东京帝大出身者的文学,是日本大正时期都市文化的产物。日本大正时期,自然主义文学思潮风行。但是,日本自然主义不同于欧美的自然主义。在输入的过程中,日本学者与作家误解了自然主义一词的本来含义,发展成了貌似写实主义实质却是浪漫主义的一种文学思潮。“私小说”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出现的最典型的日本式的文学样式。“私”是日语中“我”的中文字,由此引出了“自我小说”的概念。简单的说,所谓“自我小说”就是作者把自己......(郁达夫自小孤独,十八岁独身一人在日本求学,过着一种思乡受歧视的生活。郁达夫曾说:“因别离而生的那一种无可奈何之情,因贫困而来的那一种优郁哀伤之感,更因孤独而起的那一种离合幻妙之思,竟

郁达夫《故都的秋》与老舍《想北平》的异同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老舍的《想北平》都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两位作者都以极真挚和细腻的笔触抒写了对古都北平的爱,但是,细细品味,两人对北平这个古老都市的体会和感受实际上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简单地说就是郁达夫写的是“眼中”的北平而老舍写的却是“心中”的北平。 一、“眼中”的北平 郁达夫出生于江南,他对北平有一种外乡人似的新鲜好奇,因为南方的秋“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气”,所以,他“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想饱尝这故都的秋味,可以说,他是以赏玩家的身份欣赏北平的,“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里一坐”,郁达夫就是这样悠然惬意地开始欣赏北平。既然是欣赏风景,所以,首先,他选择的是符合自己审美情趣的景物。郁达夫是一位敏感多情的作家,在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为了谋生,他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他的心已被一种“悲凉”的情愫充斥,即便是面对他所喜爱和眷恋的北平的秋景时,他也是带着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所以,他不会选择恢宏的皇家宫殿园林,不会选择热闹的前区,不会选择优美的名胜古迹,他选择的是“一椽破屋”、“蓝色的牵牛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这些“清、静、悲凉”,但却投合他心境的景物。 其次,为了在欣赏风景时有多方面美的感受,郁达夫积极调动各种感官捕捉故都的秋味,然后又将这种种感觉细腻地描绘出来,使读者也跟着他欣赏这一幅幅古都的秋的美丽画卷。这些画卷中他着上了碧绿、蓝、灰、青、淡绿、微黄等清新淡雅的冷色调,尽管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鲜艳夺目,没有“吹落黄花满地金”的金黄灿烂,但它们带来的视觉享受并不逊色。试想这样幅画面:天空是碧蓝辽阔的,天与地之间,或出现一两只灰色的驯鸽,地上点缀着蓝色的牵牛花、淡绿微黄的枣子,谁能不从中感受到故都秋的美、秋的情趣呢?然后,作者又从摒弃皇城人海的热闹喧哗,敏感的听觉捕捉到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衰弱的残声”,都市闲人的“缓慢悠闲的声调”,再加上“息列索落”的雨声,这些独特的音响合奏出一曲新“秋声赋”,秋的悲凉此时是阵阵袭来,故都独特的秋味就更浓了。然而,都达夫仍不放弃寻觅,他踏上“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的落蕊,感受着那“一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郁达夫是那么全方位地感受着北平的秋,欣赏着北平的秋! 二、“心中”的北平 老舍与郁达夫不同,他生在北平,长在北平,他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和北平血脉相连。老舍给我们描绘北平,不会像郁达夫那样带着观赏者与风景之间的间隔感,北平在他眼里呈现出来的也不是客观的风景,而是与“我心灵相黏合的”物我交融的记忆,“每个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个思念中有个北平”。他不是客观地冷静地观赏,他完全是用心在倾诉,倾诉整熬二十年来观察到的北平,感悟到的北平,享受到的北平。所以,他写的北平,更注重写出“我”——“一个贫寒的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热爱依恋北平的人对北平的种种感觉。 首先,北平是安适的。这种安适感,老舍用了一个深情的比喻,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它可以让“我”“面向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蜒”,“快乐地坐一天”。这种安适感甚至让四大历史都城都黯然逊色,如巴黎,或太“热闹”,或冬“旷”,还有“许多地方使入疲乏”,如果让“我”住在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疾苦”,而只有北平,“完全安适”,“让我无所求也无所怕”。 其次,北平是自由的。北平以其宽大的胸怀容纳它的子民,“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北平没有城市的人流拥挤、建筑林立,北平人也不会被压挤被冲击被围追,它“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北平以其合理的布局,留下了都市难得的空闲,也孕育出一代文豪——老舍。 再次,北平是自然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曾是多少中国文人渴望的理想的生活境界,而老舍不用去“桃花源”寻觅这种境界,北平,这个古老的都城.让老舍享受到了这种“清福”。花草蔬菜果子是那么便宜,更可贵的是“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诗似的美丽”,“果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这哪是都城的生活,这简直就是在大自然的环抱中,随处可以看到生机勃勃的植物,随时可以品尝到如此新鲜的水果蔬菜。北平的自然感,让老舍远离了城市的拥挤、压抑、疲乏,心灵得到真正的放飞,那种“悠然见西山”的感觉,即使是陶渊明再世也会自叹不如的。 “眼中”的北平和“心中”的北平,缘自于两位作家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对北平不同的感情,但是,它们都是美的,都是真的北平!

郁达夫与《沉沦》

郁达夫与《沉沦》 郁达夫与创造社 代表性作家,代表性作品 通过郁达夫了解创造社,通过《沉沦》来了解郁达夫;精读作品-作家——社团 多产,游记、旧体诗,小说 两种方式:当时影响;经典作品 《沉沦》从当时影响看,与狂人日记对比,沉沦出来后,对整个青年一代,都有影响,故事(买沉沦的故事) 经典地位:自叙传的文学,自我抒发,自我分析的感伤色彩的代表作,首推沉沦,从影响从内含价值看,沉沦都是那个时期最有影响的作品,司马长风,鲁迅、郁达夫,鲁迅……流派色彩;而郁达夫则是创造社。 一个作品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分两个方面:思想内容,风格艺术特点;五四的总体的思潮:个性解放,反封建,当然,沉沦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与五四思潮一致,体现了个性,写的是个人,反对封建主义,那么这个个人是谁呢?那么大家看看这个主人公是谁?小说一个是第三人称,一个是第一人称,沉沦必然的属于第一人称,是不是所有的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小说都是一样,沉沦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文言小说中的余,通俗小说中以我叙述也不少,那么我们先看看小说,他分几节,他的性格特点…… 鲁迅《苦闷的象征》——写我的苦闷:生的苦闷,青春期的我,性的苦闷。生和性的苦闷,结合就是一个人青春苦闷。 对我的生活的自我暴露,这种暴露有他的某种自然状态,如自慰等,然后又极端的自责。没钱,最大安慰的是浪漫派诗歌,纵酒、嫖娼,特殊的表达的方式,精神的狂飙突进向上,社会的现实压着人向下,现在看来做作,实际上在当时时一种自然。 各种苦闷,对一个意志力不强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压力。这个人不是一个英雄,“我”是一个个人化私人的东西,理解五四,并不是了解每一像战士一样的人物,这种我,如果写成日语,就成“私”,我个人的私人的小说写成,而私小说又恰恰是那个时期,佐藤春夫,谷启润一郎,而郁达夫又是中国那时期的人的中国私小说。 《沉沦》还有一个文本,那就是《沉沦》集,沉沦既是一部小说,《沉沦》在《沉沦》集中最有代表性,《沉沦》在郁达夫的作品中代表,郁达夫又在创造社中最有代表性。 读文学要由点——线——面,五四的面,又上下运动,从古代到现当代。 不仅要讲单个作品的意义,小说集的意义,作家、流派、时期、文学发展的长河的东西。方法论:由作品-作家-流派-时代-整个史,看他如何承前启后,讲沉沦,是要讲一部活的文学史。 总结八节的内容,小说没有故事,思想,情绪,漫游的行踪,小说的时间(让学生去弄)八节,八个人,穿起来。简洁。十个字概括。文字不是越多越好。历史的本领,俗称史笔,有力量。无名的,符号的。整个小说,都是“我”,“我”的小说。形象和主题产生的方法。 艺术上讲,私小说,个人的小说,个人发展到青春期,必然会有苦闷,如何慰藉,一个自然,一个是哭,泪的文学。郁达夫的感伤,是自然,找爱情,找了文字,文学,找了应该浪漫主义的诗人,我们找浪漫主义,总要找积极浪漫主义,如鲁迅的拜伦,反抗,恶魔的;还有消极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就是华兹华斯,他们都有浪漫,浪漫主义就是反抗,狂人的反抗,狂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 李海龙 20102410314 10级汉语言文学3班我们都知道,郁达夫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以自我抒情小说为主,代表了自我抒情小说的最高成就,其在1921年10月于创作社成立后出版的小说《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也是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在本书中,作者大胆的抒发了“性的苦闷”,抒写出人的本能欲望得不到正当满足的苦痛,借此抨击了封建的陈腐的道德对人性合理发展的压抑。本篇小说采用自叙传的形式,作者在此着重抒发自己的情感,整篇小说充满着感伤的抒情格调,开掘了人的灵魂深层的感情。那么郁达夫的抒情小说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它的影响和意义又何在呢?我们且先来看看他的抒情小说的特点,总结如下: 一、采用自叙传的写法,大胆的进行自我暴露,思想真诚,言语坦承,内容透明。 如在《沉沦》中,作者毫不掩饰的书写着人的性欲,情欲,用酣畅的笔调表现出人的本能,用这样的方式追求人的性欲的解放,用感伤的语言抨击封建道德的伪善性,将人的自然本能和心理透明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文章结构不以情节变化为线索,而以情感变化为依托。 郁达夫大部分小说为抒情小说,这就决定了其小说的结构依据人的情感变化来安排,通过情感的变化反映社会的凄凉和人的悲哀。郁达夫在《沉沦》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并不具体,但却通过抒情的手法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将内心的所悟所感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宣泄。 三、语言的感情色彩浓烈。 郁达夫在小说的写作中使用大量的感叹词放纵感情的流淌,在语言上不讲究含蓄,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只要能抒发情感,任何语言都是其小说创作所必需的,如《沉沦》最后主人公自杀前的话语“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哪里受苦呢!”集中体现了郁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关于其中心,课文自读提示和教参都作了明确的分析和界定,认为“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浑然一体”,“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并且,为了增进学生对此的理解,自读提示和教参还注意联系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指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家移居杭州的个人生活背景。其实,郁达夫在文中流露的情感,固然跟当时的背景有关,也跟作家一生的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有关,还跟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当时的背景因素前已提及,本文即就后两点作些补充性的联想与阐释。一、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作家赞美自然风物,抒发情感,其格调无非是热烈高亢、平和淡远和忧郁低沉三者之中各有选择侧重而已。而郁达夫偏偏持最后一种心态来描绘故都秋色,这和他的身世命运以及性格情趣是分不开的。作为一篇以真实为内核的散文,《故都的秋》所反映的这种清静悲凉心境和郁达夫一生的身世命运以及由此形成的性格情趣是紧密相连的。首先,从身世命运来看。“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郁达夫”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86版),后来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先与结发妻孙荃,后与王映霞。作者注),再有两次丧子之痛(见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记耀春之殇》),此外,郁达夫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先后目睹了晚清腐败、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亲自经受了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的威慑(1933年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过上流连山水的隐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现消沉即由此而来。作者注),最后亲历抗日烽火,在南洋为日本宪兵秘密杀害。这样的一生,是悲凉的。其次,从性格情趣来看,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忧伤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在创作上的情趣倾向。他在亲撰的系列自传中说:“儿时的回忆,谁也在说,是最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第一,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又说:“又因自小就习于孤独,困于家庭的结果,怕羞的心,畏缩的性,更使我的胆量,变得异常的小。”少年时代就沉浸在“水一样的春愁”里。(以上引自《郁达夫自传》,江苏文艺96版)日本十年留学生活,使郁达夫的性格继续生长发育着,自伤之中又添了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及由此而来的自卑感,这一点,在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有明显流露,如小说集《沉沦》和《茑萝集》,都充满了感伤情绪乃至带有颓废色彩。他在1920年写给新婚妻子孙荃的一首诗中说:“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一样伤心悲薄命,几人愤世作清谈。何当放棹江湖去,芦荻花间结净庵。”其实,作者这时才24岁。回国后,他说:“1922年,在日本的大学毕了业,回国来东奔西走,为饥寒所驱使,竟成了一个贩卖知识的商人……1923年的秋天,一般人对我的态度改变了,我的对于艺术的志趣,也大家明白了……就说我是一个颓废者,一个专唱靡靡之音的秋虫。”(《〈鸡肋集〉题辞》)为了更明确地显示郁达夫这种性格情趣,我们不妨来看在1923年写的《还乡后记》(《郁达夫散文全编》浙江文艺90版)中的一段文字:“ ……只教天上有暗淡的愁云蒙着,阶前屋外有几点雨滴的声音,那么围绕在我周围的空气和自然的景物,总要比现在更带有些阴惨的色彩,总要比现在和我的心境更加相符。若希望再奢一点,我此刻更想有一具黑漆棺木在我的旁边。最好是秋风凉冷的九十月之交,叶落的林中,阴森的江上,不断地筛着渺蒙的秋雨。我在凋残的芦苇里,雇了一叶扁舟,当日暮的时候,在送灵枢归去。小船上除舟子而外,不要有第二个人,棺里卧着的若不是我寝处追随的一个年少妇人,至少也须是一个我的至亲骨肉。我在灰暗微明的黄昏江上,雨声淅沥的芦苇丛中,赤了足,张了油纸雨伞,提了一张灯笼,摸到船头上去焚化纸帛。”

郁达夫沉沦读后感汇编

郁达夫沉沦读后感 《沉沦》是2009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郁达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郁达夫沉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的阅读。 郁达夫沉沦读后感一大家一直都说《沉沦》这篇文章好,怀着崇敬、好奇的心理,我一口气读完了它。可读完之后,留给我的却是几分忧伤,几分气愤,还有几分迷惘…… 文章的主人公是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诗人。按当时的情况来说,他的条件是很不错的,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去学习,甚至可以去留学。但谁想到,这些令大多数中国青年眼红的条件却让他一步步沉沦。我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没用的人,是一个懦夫!作为一个男子汉,却不能说到做到,做为一个炎黄子孙,却不能为祖国争光。明明在心里痛骂那些沉迷酒色、俗事的人,自己却同样不能抵制住她们的诱惑或者不如说是他自己的“想入非非”。羡慕别人的交际广,人缘好,而自己却不学着去做,还在背地里把人家当成是仇敌,认为别人故意这样对他,甚至把这件事归咎于祖国……最后终于跳海自杀了。我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他是个极不争气的人。我觉得他最不争气的一点就是把什么事都归咎于国家,一遇到挫折、困难就说:“祖国啊,你什么时候富强起来啊?你快强大起来啊……”“祖国,这是你害我的!”说真的,他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一个国家、民族不能富强,他

的子民同样不能够抬起头来做人!可是,我们也应该想一想,国家的强大就是需要全体国民的努力啊――如果大家都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负责,那国家怎么才能强大呢?有付出才能有获得,如果大家都来拿国家的,那国家往哪拿?这个简单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明白,更何况一个留学生。可是既然懂得这一个道理,他就应该更加努力,更加刻苦的啊,为什么,他还是一再沉沦…… 不说他了,就拿我们现在来说,学了那么久的知识,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按理说我们应该运远强大于欧美、日本等“小辈”啊,可是为什么,在那些“小辈”面前,我们还得忍气吞声?为什么对人家的经济还是望尘莫及?中华民族是个聪明的民族,脑力方面并不比别人差!我们之所以不能富强,就是因为中国有太多只懂拿国家的人啊!难道这个道理大家真的不明白? 郁达夫沉沦读后感二本对郁达夫的东西没什么了解。无意中,看到一句这样的评价:在当时的中国,需要鲁迅这样铁骨铮铮的为人民疾苦疾呼的斗士,需要郭沫若这样讴歌自然,讴歌生命的人……郁达夫却是另外的一种方式,他的《沉沦》一出,给当时的中国文坛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大致意思就是这样)。郁达夫是谁,《沉沦》又是讲什么的?我好奇了。我去找了来看。 这越读越是熟悉,小时候应该有看过它改编的电影——当时的感觉应该是除了片尾那句“中国,你为什么不强大起来,啊!”

郁达夫先生的作品

早期:1920—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1933—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1938—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

首先,郁达夫强烈地表现出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文学创作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在郁达夫作品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其作品中的《感伤的行旅》《归航》可以看出其拼命地发泄一个人的本能,竭力要在病态中满足自我。这种情感和行为显然具有消极性,这是郁达夫文学作品中不健康的内容,但却绝不是反动的内容,绝不是与时代思潮格格不入的情调。郁达夫主要是以这种病态来发泄一个从封建礼教羁绊中觉醒了而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的苦闷。这种不健康的色彩下面仍有着五四“人的发现”所寄寓的积极的意味。 郁达夫自然地慨叹自己生不逢时,郁达夫将他的所有不幸,所有烦恼,所有悲苦,一齐倾向这个黑暗的军阀混战时代,向一个不人道的制度发出了一个哀鸣着的青年的控诉,表现了显而易见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倾向,这种倾向虽不能说很深刻,但鲜明的态度、强烈的情绪却也给这种倾向涂上了积极战斗的色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