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是校级优先发展学科,设立在动物科学学院。

一、学科基础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干学科,承担动物营养学、饲料学、饲料添加剂学、饲料卫生学、饲料质检学、饲料生产工艺学、牧草生产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该学科成立50多年来,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坚持教学、科研与生产服务相结合,逐步完成课堂教学、教学实习、科研实践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科研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动物科学生产和应用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在完成教学任务、学科建设的同时,应用现代饲料配合技术,在动物营养、饲料配合及新饲料的开发、饲料安全生产及动物规范化生产等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二、研究方向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一是饲料安全快速检测的研究,本研究方向以现代分子免疫、细胞工程、分子标记、集成芯片等为技术平台,在研究主要药物分子结构和免疫原性的基础上,合成人工抗原,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建立杂交瘤细胞系,制备高价、敏感、特异的mAb,应用mAb研制出快速检测ELISA试剂盒、试纸条和蛋白芯片等产品,并使之标准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建立完善的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体系,更加有效的治理其非法使用,保障饲料安全及动物性食品的食用安全;二是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的非常规能量、蛋白质饲料资源和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功能性多糖,能有效提高饲料原料的产量和利用率,这对于提高我国畜牧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应对贸易壁垒,增加

畜禽产品出口份额,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三是动物分子营养的基因表达研究的研究。本研究提出将营养的研究引伸到分子调控水平。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揭示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机理、功能和规律,并用分子技术评价动物的营养需要量、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对各种生理机能的影响。特别是将分子水平将营养素与基因表达的调控研究相结合,研究小分子营养物质对消化吸收性能及其繁殖性状基因表达的调控从而揭示家畜家禽的生长与繁殖调控机制是本学科点的突出特色。目前承担有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5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新乡市科技攻关项目等14项。

三、研究成果

五年来,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发表学术论文178篇,获各类科研成果4项,出版专著或主编教材6部。

四、技术力量

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7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6人。该学科有良好的试验研究设备和实践基地,有动物疾病诊断研究室、动物疾病防治研究所及两所动物医院。有粗纤维测定仪粗脂肪测定仪、鼓式预混机、超低温冰箱、电视显微镜、生化超微量酶标分析仪、CO2培养箱、电子分析天平、倒置生物显微镜、投射式电子显微镜、PCR 仪、凝胶成像系统、超速离心机等仪器设备,可进行饲料卫生、质量检验、动物分子营养的基因表达等方面的研究。

50多年来,该学科以社会需要和服务社会、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积极服务于河南省的畜牧业生产,科技服务辐射河南省及周边省市,为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周边省市的畜牧业发展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 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而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积淀、思维品质、能力表现、科学思想以及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观念 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 2.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其中,学科思想方法属于科学思维的范畴,是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3.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是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实验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4.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STSE等要素。 2017年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内容,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考查要求”,落实物理考试大纲的考核要求,强化能力立意,引导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2017年高考考纲的修订和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要求物理教学要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要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分析、综合能力,提升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关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关注生产、生活,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价值观的融合和表现就是核心素养。

小学科学课外活动记录

活动 内容 万花制作万花筒 活动过程 1、在万花筒的底层你可以使用两个手电筒的玻璃片来间隔一些彩色的碎玻璃渣或者添加一些彩色透明的碎胶片,最外层的玻璃片最好选用磨砂的玻璃,实在找不到可以在里面衬上一层硫酸纸 2、万花筒的中间主要是用三片镜子玻璃制作的等三角柱体(镜面一律向内互相反射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图案) 活动效果 快举在眼前看看,能看到什么?哇!能看到外面的东西哪!这就是它的神奇之处,一般的万花筒只能看到里面的东西,这个神奇的万花筒还可以看见外面的景色呢! 科学课外活动记录表 时间3 周 地 点 实验 室 组 别 科技辅导 教师 赵月平参加 人员 小组成员 活动 内容 鸡蛋浮起来 活动过程1.在玻璃杯中倒入多半杯水。 2.把鸡蛋轻轻放入玻璃杯中,观察发现鸡蛋沉入水中。 3.在水中放入盐,观察发现随着食盐的放入,鸡蛋渐渐上升,最后浮出水面。 因为鸡蛋的密度大于清水的密度,造成鸡蛋所受的重力大于水对鸡蛋的浮力,所以鸡蛋在清水中要下沉。

活动 内容 带电的气球 活动过程1、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观察发现摩擦后的气球可以吸在头发上。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活动效果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后生电,气球和头发分别带上了正、负不同的电荷,因异性电荷相吸,所以气球和头发会吸在一起。 科学课外活动记录表 时间5 周 地 点 实验 室 组 别 科技辅导 教师 王翠英参加 人员 小组成员 活动 内容 热胀冷缩 活动过程1、把装满开水的杯子盖拧紧了后,很难打开,但放到冷水中泡泡就很 容易打开了。 2、学生说说其中的原理。 3、说说生活中可以利用这一现象解决的一些难题。 活动 效果 学生明确了热胀冷缩的原理。理解了自然界中热胀冷缩的现象。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最新版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3.12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阅读科技类报刊杂志活动地点实验室 活动过程: 1、教师为学生准备科技类报刊杂志,并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 2、给学生说明注意事项,分发科技类报刊杂志。 3、学生开始阅读,作好记录。 4、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感受。 5、通过阅读把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学生通过阅读科技类报刊杂志,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锻炼了学活动反思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学生提出的一部分问题我不能准确的回答,还需努力!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3.26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科技知识竞赛活动地点实验室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分头收集资料。 2、整理资料,准备知识竞赛题。

3、开始活动,采取抢答,必答的方式。 4、小组评比,总结活动情况。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同活动反思 时丰富科学知识。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4.9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活动地点实验室 活动过程: 1、五年级同学讲解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所需材料以及简单的制作步骤。 2、分组准备材料,并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3、教师适时指导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小组互评作品。 5、完善作品。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与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锻炼了动手、动脑、互相合活动反思 作的能力。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4.23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科学幻想手抄报活动地点实验室 活动过程: 1、根据学习科学课本的知识,利用网络或科技类报刊杂志搜集资料。 2、学生大胆设计创新,自由发挥制作手抄报。 3、展览手抄报。

最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与高考五种能力要求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与高考五种能力要求 一、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教育部2014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确立了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向。核心素养从学习结果界定了未来人才形象,“意见”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通过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逐步内化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具有物理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物理教学育人价值,指向物理教学的根本目标,指导物理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它科学地回答了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以它为指导,各个学科教育的核心素养也相继公布,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分四个维度: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基于高中物理学科特点及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参考已有研究成果,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界定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界定既体现了物理学科本身属性所特有的物理观念、科学精神的追求,又呈现了物理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品质的具体要求。四个维度分别如下: 1.物理观念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内化的从物理学角度 出发对客观世界的概括性认识。 2.科学思维是以物理学视角认识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内在联系的方式; 是基于经验事实的抽象概括,具体运用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过程;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 3.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类似于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探究行为过程中形成 的综合性能力,因而其表现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并在活动中的到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13745-2009)

目次 目次.............................................................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1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学科分类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学科分类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学科分类代码体系的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编码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7学科分类代码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110 数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130 力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140 物理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150 化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160 天文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170 地球科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180 生物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190 心理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210 农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220 林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230 畜牧、兽医科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240 水产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310 基础医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320 临床医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330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340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350 药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360 中医学与中药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410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错误!未定义书签。413 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416 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420 测绘科学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430 材料科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440 矿山工程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450 冶金工程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460 机械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470 动力与电气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480 能源科学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490 核科学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

对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的思考 路尔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逐渐向以个人终身发展、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转化,核心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深化的新目标,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学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物理的核心素养是什么?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物理教学是什么样的关系?物理教学中如何转移到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最重要的目标?这就是我今天与各位老师交流的内容。 一、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什么是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我认为是学生在接受高中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科学基础知识、关键能力、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集中体现的带有物理特征的品质。 正因为这样,按学生素养发展的自然顺序,有三个层次: 1、物理的核心知识:指核心概念、核心规律、重要物理实验、重要的思维方法 2、物理的核心能力:指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 3、物理科学品质:学生对科学兴趣、态度、情感、价值观,具备的科学精神、合作意识。 在这三个层次中,核心能力、科学品质才是物理教学最本质

的追求,是核心素养中最具活性的部分,因为它们是学生进入社会以后适应环境、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是它们的形成必须以核心知识形成过程为载体,以核心知识的掌握为基础。 二、核心素养与物理教学。我校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一个人,发展每一个人”。为什么要尊重每一个人?发展每一个人?这不仅是从伦理层面而说的,更是从生命的层面而讲的:每一个生命,不仅是现实的存在,更是历史的存在。因为每一个生命秉承了百万年发展的结晶,传递远古的信息,荷载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本能,它精美无比,神奇无双,我们要深深敬畏它,尊重它,作为一教育工作者,我们还要提升它,发展它;这不仅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讲,更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讲:在当下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还要为未来学生进入社会以后能够获得尊重、获得自主发展做好准备。物理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的核心知识,形成核心能力,拥有科学的兴趣、态度,合作意识,为学生进入社会后自主发展、更好的发展做准备。 三、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策略。 1、让学生重演物理知识的发生过程。波利亚说:“在教一个科学的分支(或一个理论.一个概念)时,我们应该让孩子重蹈人类思想发展中的那些最关键的步子,当然我们不应该让他们重蹈过去的无数个错误,而仅仅是重蹈关键性步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

学科分类与代码 共设5个门类、58个一级学科、573个二级学科、近6000个三级学科。 学科分类代码是基于一定原则对现实科学体系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并以符合逻辑的排列形式表述出来且赋予代码的一种学科。《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是科学发展、教育、科技统计、学科建设等方面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鉴于学科分类在科学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联合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际组织与世界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学科分类体系标准化工作,纷纷制定相应的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 《学科分类与代码》使用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92。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disciplines。 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科技统计。 本标准的分类对象是学科,不同于专业和行业,不能代替文献、情报、图书分类及学术上的各种观点。 3. 相关术语: 3.1 学科: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3.2 学科群: 学科群是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每个学科群包含了若干个分支学科。 4. 分类原则: 4.1 科学性原则: 根据学科研究对象的客观的、本质的属性和主要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联系,划分不同的从属关系和并列次序,组成一个有序的学科分类体系。 4.2 实用性原则: 对学科进行分类和编码,直接为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科研经费、科技人才、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统计和管理服务。 4.3 简明性原则: 对学科层次的划分和组合,力求简单明了。 4.4 兼容性原则: 考虑国内传统分类体系的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并注意提高国际可比性。 4.5 扩延性原则: 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具有高度动态性特征,应为萌芽中的新兴学科留有余地,以便在分类体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得到扩充和延续。 4.6 唯一性原则: 在标准体系中,一个学科只能用一个名称、一个代码。 5. 分类依据: 本标准依据学科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目标等五方面进行划分。 6.编制原则: 6.1 本标准所列学科应具备其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展开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的问世等条件。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以“核心素养”来统领。实际上,核心素养也属于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 核心素养是对国家教育总体目标的具体化,是高中课程体系和各学科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纠正过去教育的偏差,比前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更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 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领衔,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研究成果中,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总框架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和文化修养三个领域、十项核心素养指标,如以下方框图所示。 在“核心素养体系”的整体框架基础上,提出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共有四个维度:物理观念和应用、科学思维和创新、科学探究和交流、科学态度和责任。各维度主要包含的各要素形成如下的学科素养体系。 在即将颁布的新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上述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达成水平都提出了参考评价指标,每个维度都划分为从“水平一”到“水平五”共五个等级。 由于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所提出的关键指标的是通过各学科教学都可以育成,也是学生的发展最重要的东西。因此高中物理所提出的核心素养的各个要素,实际上也都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例如:核心素养体系中的“语言”素养的概念,就不再是语文、外语等语言学科所专有,这一概念的特点是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远超了语言学科的范畴。高中物理教育在“语言”素养的培养上,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与交流”素养为“核心素养体系”服务,侧重培养学生有机运用文字语言、代数语言、图形语言和图像语言表述物理问题,力求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地把自己的研究或思考结果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 核心素养对一个人的影响不是单一显现的,而是以整合的方式予以表现。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也不是彼此孤立地发挥作用,也是在一个人身上整体表现出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指出:核心素养总框架中所罗列的一系列具体指标,它们是一个整体,各项指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只不过在不同情境下各指标表现的程度有所不同。 三、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核心素养与能力是有所区别的。能力既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是后天形成的。核心素养则是可教、可学的,是后天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是连续性的,也是具有阶段性的,学校教育不能错过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时期。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期的特点,错过了关键期就很难弥补”。因此,高中教育就要抓住这一阶段的关键期,有效促使每一个学生达成这一阶段应该达到的核心素养目标。 高中物理教学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 目标。在此阶段的物理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2]。 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整个教育阶段中慢慢形成。为了培育高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应侧重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最新学科分类号查询

学科分类与代码 自然科学(一) 《学科分类与代码》使用说明 1、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92)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科技统计。其分 类对象是学科,不同于专业和行业,不能代替文献、情报、图书分类及学术上的各种观点。在本分类体系,尤其在工程与技术科学分类体系中,出现的学科与专业、行业、产品名称相同,但其涵义不同。 2、本标准仅对一、二、三级学科进行分类。一级学科用三位数字表示,二、三级学科分别用 两位数字表示,一、二级学科中间用点隔开,代码结构为X X X〃X XXX,例如570〃2520,其中570为一级学科,25为二级学科,20为三级学科。 3、本标准共设58个一级学科,分别选用“XX学”、“XX科学”、“XX科学技术”、“XX工程”、 “XX工程技术科学”五种名称。排列顺序是:自然科学,代码为110~180;农业科学,代码为210~240;医药科学,代码为310~360;工程与技术科学,代码为410~630;人文与社会科学,代码为710~910。 4、本标准对某些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及某些特殊学科的处理方法: (1)分类表中的“信息科学”是指小概念,不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的 理论和技术部分,其性质与数学类似,排列在数学之后,考虑其发展前景,设为一级学科。“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都以“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为基础理论,很难分开,故暂列在一类。 (2)“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管理学”三个一级学科属综合学科,本学科列在自然 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 (3)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心理学”列入“生物学”下二级学科。“地理学”列入“地球科学” 下二级学科,“人文地理学”入“地球科学”,属特例。 (4)“印刷、复印技术”入“460〃55专用机械工程”下,为三级学科,属特例。 (5)“仪器仪表技术”入“机械工程”学科。通用的或自然科学中的“仪器仪表技术”学科集 中列在“仪器仪表技术”下;专用的分别入其有关学科。 一级学科:3位数XX X;二级学科:5位数XX X〃X X;三级学科:7位数XX X〃X XX X。 一级学科:110 数学

科学兴趣小组计划、总结、活动记录、名单

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 科技教育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终身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应进行符合其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的科技教育,而对青少年来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特殊时期,正处在智力开发阶段,最敏感、最容易接受新知识。抓好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对增长他们的科技知识,培养他们的科技素养,养成实事求是、顽强刻苦、勤于钻研的科学态度和习惯非常重要,对于人的一生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小学阶段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关键不在于结果,而重在过程。在科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意识,培养一种精神,能使一个人终生受益。从国际教育的比较来看,在科技教育上,我们大多数亚洲国家更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西方国家则更重视引导学生参与探索科学的过程,通过探索式学习,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想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重视学生的科技教育,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中小学抓起,努力抓好中小学生的科技教育。 二、活动措施 1.做好报名、时间和地点确定工作 初步设定科学兴趣小组人数约20人以内,由科学老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三、四年级的学生中,让学生自由报名,学校再根据各班的报名人数从中选出,活动地点设置在科学实验室,时间为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 2.加强管理 为能更好地完成兴趣小组活动的学习目标,必须做到认真备课,耐心辅导,全面关心爱护学生,管理组织教育好学生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守纪,讲究卫生,珍惜学习的机会和爱护学校的实验仪器。 3. 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过程中只适时的指导。 4. 以学生动手为主,理论教育为辅。

5.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的实验方法、科学的思维、科学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设计、制作小作品。 6. 加强学生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的思想,鼓励学生在制作和实验时有效利用废弃物。 三、活动内容 ①专题讲座 ②小实验 ③小发明、小制作 ④科学小论文和调查报告等活动。 四、评价 1.每次上课前让点名名,下课后,将自觉打扫卫生的学生名字记录下来,在学期中、结束时,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发喜报)。 2.举行科学创新作品制作和实验技能展示,表彰优秀的学生(发喜报)。

科学课外活动记录

课 外 活 动 记 录 活动日期 主题 制作万花筒 目的 知道万花筒的秘密 重点 知道万花筒的秘密 活动方式 小组活动 活动器材 制图用的类似于磨砂玻璃的半透明纸等 过 程 与 内 容 1、在万花筒的底层你可以使用两个手电筒的玻璃片来间隔一些彩色的碎玻璃渣(间隔1CM 即可以利于彩色玻璃渣的流动),或者添加一些彩色透明的碎胶片,(最好用手工剪切一些具有几何形状的---不一定需要规则的形状,米粒大小即可),最外层的玻璃片最好选用磨砂的玻璃,实在找不到可以在里面衬上一层硫酸纸(制图用的类似于磨砂玻璃的半透明纸,其功能主要是为了透光性好。) 2、万花筒的中间主要是用三片镜子玻璃制作的等三角柱体(镜面一律向内互相反射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图案),三条小镜子镜面向内用胶带粘贴捆好。 3、万花筒的目镜也使用相同半径的手电筒玻璃片,一片等大的圆形纸板在圆心处挖出一个直径1CM 的圆孔作目镜。 4、三角镜子柱装入纸筒内卡紧, 纸筒的一端是两片玻璃组成的空心小盒子,里面放入彩色的碎玻璃渣胶片渣等,直通的另一端是目镜。最后就是美化外壳了,可以随自己的想象力用美丽的包装纸包裹,这样一支奇妙的万花筒就制作好了,很好玩的,可以带给你很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开心感觉。 小 结 结 一般的万花筒只能看到里面的东西,这个神奇的万花筒还可以看见外面的景色呢

课 外 活 动 记 录 活动日期 主题 食品卫生知识 目的 培养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重点 培养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方式 小组活动 活动器材 相关材料 过 程 与 内 容 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如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最好是喝白开水。 小 结 结 通过学习,学生的个人卫生好了许多。学生吃零食的现象 少了许多。锻炼身体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核心素养理念下物理教学的思考

核心素养理念下物理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理教学;素质教育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新一轮课程改革告诉我们,成功的物理教学应实现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整合。2015年10月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成分,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4个方面的要素构成[1]。 那么,怎样才能在物理教学中更好地贯彻核心素养教育,把核心素养教育落到物理学科教学中?基于目前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和物理学科的实际特点,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现就对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几点思考。 1 物理教学要促进学生哲学思考 首先,以物理学的发展史教育人。物理学的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战胜谬误的历史,是一代接一代科学家艰苦奋斗的历史。例如,“经典力学之父”牛顿“如果我能看的更远,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的名言让学生学会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及实事求是的态度;法拉第十年磨一剑的事迹让学生体会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居里夫妇为提

炼放射性元素镭而甘愿受放射性辐射损害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科学家为造福人类敢于献身的精神……物理教学中让学生重温这些历史,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研究物理的方法,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学到科学家坚忍不拔、敢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实现立德树人。 其次,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人。对科学家的评价我们还是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往往强调事情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事情的另一方面。例如,在介绍伽利略、牛顿、开普勒、法拉第、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的贡献时,我们都非常正面地评价他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但在谈到亚里士多德时,我们可能更多地当作“反面教材”,忽视他的贡献,甚至“嘲笑”他。其实,在教学中提及亚里士多德的一些错误观点时也不妨进一步指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马克思称他是最博学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用客观、科学的态度去评价一个人,从而懂得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人。 2 物理教学要启发学生的学科思维 马云曾说:“一个人最需要学习的其实不是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学习如何学习是让学生从“知识”层而上升到“智慧”层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的物理教学往往重知识、轻过程,重结论、轻实践,在这样的教育下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思维定势,容易一叶障目,不见物理学的“森林”。 例如,在“力的分解”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力的分解方法,然后

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 1、物理观念 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 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形成经典物理的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能用其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具有现代物理的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能用这些观念描述自然界的图景。 2、科学思维 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具有建构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能正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运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3、实验探究 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实验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具有实验探究意识,能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与假设;具有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实验探究方案,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实验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与能力,能准确表述、评估和反思实验探究过程与结果。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STSE等要素。

中国二级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二级学科分类代码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同义词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 110数学 110.11数学史 110.14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 110.17数论 110.21代数学 110.24代数几何学 110.27几何学 110.31拓扑学 110.34数学分析 110.37非标准分析 110.41函数论 110.44常微分方程 110.47偏微分方程 110.51动力系统 110.54积分方程 110.57泛函分析 110.61计算数学 110.64概率论 110.67数理统计学 110.71应用统计数学 110.74运筹学 110.77组合数学 110.81离散数学 110.84模糊数学 110.87应用数学 110.99数学其他学科 120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20.10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基础学科 120.20系统学 120.30控制理论 120.40系统评估与可行性分析 120.50系统工程方法论

120.60系统工程 120.99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其他学科130力学 130.10基础力学 130.15固体力学 130.20振动与波 130.25流体力学 130.30流变学 130.35爆炸力学 130.40物理力学 130.45统计力学 130.50应用力学 130.99力学其他学科 140物理学 140.10物理学史 140.15理论物理学 140.20声学 140.25热学 140.30光学 140.35电磁学 140.40无线电物理 140.45电子物理学 140.55等离子体物理学 140.60原子分子物理学 140.65原子核物理学 140.70高能物理学 140.75计算物理学 140.80应用物理学 140.99物理学其他学科 150化学 150.10化学史 150.15无机化学 150.20有机化学

最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2.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逻辑关系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以“核心素养”来统领。 3.物理核心素养 (1)物理观念 内涵:“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描述: ①形成经典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并且能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②初步具有现代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能用于描述自然界的图景。 (2)科学思维 内涵:“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 描述: ①具有构建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

②能正确使用物理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③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使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 ④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3)科学探究 内涵:“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实验版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七个要素的重新概括)“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与合作等要素。 描述: ①具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 ②具有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实验探究方案,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 ③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实验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 ④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和能力,能准确表达、评估和反思实验探究过程与结果。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内涵:“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 描述: ①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 ②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能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 ③在进行物理研究和物理成果应用时,能遵守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 ④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热爱自然,珍惜生命,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745-2009》,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5月6日发布,2009年11月1日实施。以下为摘录该标准的主要内容:{TOC} 本标准代替GB/T 13745-1992《学科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与GB/T 13745-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前言、引言和附录A; ──在标准的结构和格式编排方面,按照GB/T 1.1-2000的规定进行了更新; ──对学科代码的形式作出了修改,取消了十进制分类符号的点“.”,以便于信息处理; ──增设了“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等3个一级学科群,调整二级学科“心理学”为一级学科; ──增设了“医学史”、“重症医学”、“光学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等39个二级学科,调整“天文地球动力学”等13个三级学科为二级学科,变更了“生物工程”、“仪器仪表技术”等10个二级学科的类别归属; ──增设了“基因组学”、“月球科学”、“术语学”等337个三级学科,调整“传染病学”等4个二级学科为三级学科,变更了“密码学”等65个三级学科的类别归属; ──取消了“理论统计学”等4个二级学科及“普通心理学”等25个三级学科; ──调整变更各级学科名称67项,如“货币银行学”更名为“金融学”等。 上述关于学科增减、变更的详细资料见附录A。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小林、邢立强、江洲、孙广芝、刘学英、刘植婷、史立武。 本标准于1992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引言== 人类的活动产生经验,经验的积累和消化形成认识,认识通过思考、归纳、理解、抽象而上升为成知识,知识在经过运用并得到验证后进一步发展到科学层面上形成知识体系,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的知识体系根据某些共性特征进行划分而成学科。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这里“相对”、“独立”和“知识体系”三个概念是本标准定义学科的基础。“相对”强调了学科分类具有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独立”则使某个具体学科不可被其他学科所替代,“知识体系”使“学科”区别于具体的“业务体系”或“产品”。本标准中出现了一些学科与专业、行业、产品名称相同的情况,是出于使学科名称简明的目的,其内在涵义是不同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