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道德层次及其人性基础

论道德层次及其人性基础

论道德层次及其人性基础
论道德层次及其人性基础

论道德层次及其人性基础

摘要:儒家伦理道德和西方功利主义道德观分别是对中西方的历史和现代产生重大影响的两种伦理思想,它们对塑造中西方的社会政治和群体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事实证明,两种伦理思想都难以为人类社会找到现实的依托和理想的归宿。其原因在于,它们没有建立在完整的人性基础上。基于此,笔者试图从人性的角度对道德的层次性做一个论述。

关键词:伦理道德功利主义道德人性道德层次

道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是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国家兴旺与发达的命脉,因而对道德的重要性应该是无可争辩的。但问题的关键是道德应该以什么为基础,这是研究道德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但同时也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困扰着人类并为此争论不休的一个论题。笔者认为,道德毫无疑问应该以人性为基础,中国的儒家伦理道德和西方的功利主义道德观之所以由盛而衰,就是因为没有完整把握丰富的人性,其人性基础都是不稳固的,因而不可避免的会走入困境。

一、中西方两种道德观及其困境

(一)中国:儒家伦理道德

从中国近代起一直到今天,如何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道德文化是一直论争不断的,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争论的一个热点。吴安春认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体系真正的终极关怀是个体的安身立命问题,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易于人们认同和实践。她指出,儒家的人生论是以道德智慧成就来解释人生价值的,其最高追求是道德人格达成和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这与道家所追求的逍遥与洒脱的人生境界和佛家所追求的和谐、圆通与永恒的宗教境界是相通的。程颢的<<秋日>>诗, 把儒家的真性、道家的飘逸、佛家的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闲来无事不从容, 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十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吴安春认为,人到了这个境界,体悟到自己的生命与宇宙的生生不息精神是贯通融合的,他就会自觉地过着奉献人类的积极生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黎鸣在<<中国人性分析报告>>的封面上指出:“主张人性本善的中国人,却让绵延几千年的封建皇权制度为自己造出了一个非常缺乏人道、非常不善的官场化社会;而主张人性本恶的西方人,近500年来竟创造出了一个科学、民主、自由,相对而言更富裕、更尊重人道的社会。这个巨大的悖论是怎样产生的呢? ”他在书中围绕这个问题对儒家伦理道德提出了尖锐的批评①。他认为,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之所以源远流长,其源就是人性善。人性善蛊惑了中国人几千年,使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渗透进了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使传统的中国人格深深打上了主奴意识的烙印。

正如吴安春所述,中国的传统道德重视个体的安身立命问题,其精髓是道德智慧。但黎鸣所指出儒家伦理道德所具有的欺骗性及其危害性的确指出了儒家伦理道德的要害:建立在人性善这一基础上的儒家伦理道德最大的困境就是无法对人自然性中邪恶的一面进行制约。郑玄注《礼记·曲礼下》“拟人必于其伦”句曰:“伦,犹类也。”因此伦理可以理解为同类之间的道理。何谓同类?《孟子·滕文公上》曰:“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谓之五伦或五常,其中父子夫妇兄弟都是家庭成员,而君臣是父子关系的扩张,朋友则主要是兄弟关系的延伸,所以五常究其实都是由血缘关系组合的,伦理也变成了有血缘关系的所谓同类人之间的行为准则。五常以外的人则为异类,所谓“不伦”则“不类”,对他们则不必讲究伦理纲常,要么使之顺我,要么则亡之。所以浩浩一部封建王朝发展史就变成一部家族之间的斗争史。因为这样的“熟人社会”缺乏一个凌驾于宗族势力以上的全体社会成员公认的共同行为准则,所以常常有一些家族,朋党甚至个人为了私利而不惜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演出了一场又一场闹剧和惨剧。

(二)西方:功利主义道德

17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有句名言:人对人是狼。18世纪初的孟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提出:私恶、利己是幸福之源,一旦私恶不再存在,社会即使不完全毁灭,也必定衰败。1789年,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创始人,英国法学家边沁出版了《道德与立法的原理绪论》一书,提出:政治、立法和道德应当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上,这就是功利原则,或称最大幸福原则。1863年,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发表《功利主义》一书,系统阐述了功利主义的道德理论,成为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坚持了功利主义的个人主义底线,认为社会的最终价值只能是个人的幸福和个性的自由发展;但他同时指出:要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需要对个人的自由做出限制,没有限制就会导致霍布斯所说的人与人的战争状态。快乐不仅有量的差别,更重要的是有质的差别。人们应当首先挑选精神上的、道德情操的快乐,“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总比做一个满足的傻子要好。”穆勒还强调,功利主义所认为行为上是非标准的幸福并不是行为者一己的幸福,乃是一切与这行为有关的人的幸福,因而功利主义包含着对利他主义的肯定。他同时指出,只要世界还很不完善,还不足以保证每一个人的幸福,那么,自我牺牲也就是“人间所能见到的最高美德”。

霍布斯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对人就像狼一样”,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不断斗争。这种人性论是不全面的,它把人降低为“丛林世界”里的一个动物,而忽视了人类从诞生以来理性的不断成长和文明的进化。虽然霍布斯面对利益相争带来的危害提出了一系列的“自然法”进行限制和规约,在此基础上边沁和穆勒也提出以社会的“最大幸福”为原则,而且穆勒所强调的自我牺牲精神更是与中国传统道德所颂扬的“舍生取义”相契合,但是,归根到底,功利主义是以人趋乐避苦的利己本性为基础的,因而在实践中总有导致极端利己主义的危险。就算人们能意识到这种危险,从而自觉限制自己的利益追求或通过契约来进行规范,但没有一种更高的道德理想引领人们的思想,功利主义无论如何都无法为人们建立一个令人眷恋的精神家园。另外,功利主义所谓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也可能导致对少数代表正义的人的不公正的伤害,正如当代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所假设的一样:如果设想在有12个人的社会中,10个人是虐待狂,这10个人

将从虐待其他两个人中得到快乐,那么根据功利主义原则,为了社会的最大功利,那两个人就应该接受虐待。这显然是违背道德的。

二、道德的人性论基础

“道德”源自拉丁文的“mores”一词,表示“习惯”或“风俗”的意思,我国现行的伦理学教科书也一般将道德定位为“社会规范”。从“道德”一词的汉语词源学意义上看,“道”本义为人行走的道路,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本义与“得”相通,老子的《道德经》曰:“德者,得也”,宋代朱熹也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所以,有人把道德理解为人在实践活动中显现出来的一种“品性”。笔者认为,道德既指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又指内在的品德修养,二者统一,方为道德。两种界定都离不开人这一主体,因此,要正确认识道德,就必须正确认识人和人性。

什么是人性?人性如何?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今中外人们对此作了不同的定义和界说,都难有结论,人性成了一个最简单同时又最复杂的问题,让人觉得貌似昭昭,实则昏昏。比如,单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就一直争论不休。中国思想史上除了孟子的性善论作为儒家的正统思想,传播广泛,影响深远以外,还有荀子及其门徒李斯、韩非子等的人性恶,告子的人性无善无恶,以及董仲舒、王充等的人性善恶兼有的观点。在西方,除基督教的原罪说以外,欧洲思想家奥古斯丁、霍布斯等,皆持人性恶的观点;性善论者,则有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和启蒙运动时期的卢梭。持性有善有恶观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主张性无善恶的,以英国近代思想家洛克的人心白纸说为典型。

从理论上说,一些人有善的品质或善的行为,进而推断人性就是善的,这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因为这是不完全归纳,忽略了与之不同甚至相反的现象。同理,性恶论也是不成立的。而性无善无恶或善恶兼有论似乎避免了绝对化,但并没有回答人性是什么或人性如何这个高度抽象的问题。其实,从上述关于人性的不同界说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人性是丰富的。“人性”一词,按字面去理解,就是指“人之性”,《汉语大词典》上对“性”的解释中有:“人的本性;事物的性质或性能;生命、生机;性情、脾气;身体、体质”[1]几种。按照这样的理解,人之“性”是极其丰富的,既包含生而具有的部分,也包含后天改造的部分。如果只从生而具有的原始状态去探求人性,那人性就纯然是一种生物性,这种界定既抹煞了人之为人的本质,也是毫无意义的。我国当代哲学界也普遍认为:人的精神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一并构成了人性的完整结构。如王坤庆教授说:“人性的构成有三个维度——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既有实然的存在依据,又有应然的发展可能性。”[2]

人生而具有自我保全和自我发展的生物本性,但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尊重他人生存与发展权利的必要性。但人的生物本性是不会消除的,因而人的这种自然性与社会性总是处于矛盾斗争中。解决这一冲突的根本方法只能依靠人性中的第三个属性,即精神性。正是有了精神世界的不断改造和提升,人类的发展史,就成了“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的历史,因而发展出一部人类文明史。“人的本质是对生命意义的精神性的企求。”[3]惟其如此,人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我们可以说,人性因其生物本能的驱使而具有作恶的倾向,但社

会化了的人在精神的指引下会不断的追求文明,追求和谐的善的境界。道德的功能正在于抑制恶的行为——这是道德关注的正确起点,发扬善的精神——这是道德追求的终极目标。中国的儒家伦理道德只注重“扬善”,而功利主义则只强调“抑恶”,它们都没有完整把握丰富的人性,因而不可避免的会走入困境。

三、道德层次论

道德植根于人性,否则只是一种虚无的假设。既然人性是丰富的,具有一定层次的,道德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近年来我国伦理学及教育学界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传统的道德观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多种关于道德层次的不同描述。如吴新文教授认为:“道德可以被区分为底线道德、基本道德、积极道德与理想道德。”[4]并认为前两者属于“义务”和“责任”的范围,是“被要求的道德”,而后两者属于“善行”和“美德”的范围,是“被提倡的道德”。因此,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道德分为三个层次,既基本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并指出要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笔者在此仍从人性的角度,结合学校教育对道德层次论作一阐述。根据人性的三个属性,道德相应具有三个层次:

(一)个体的利益和权利

既然人作为一种生物,具有存在与发展的本性,那么道德必须首先尊重人的生存与发展权,否则就是“非道德”。虽然在自然状态下,人未必真如霍布斯所言的像狼一样,但的确如其他生物一样具有物质欲望和趋乐避苦的本性。因此,道德绝不能无视人的这种自然本性。功利主义伦理观最闪光的地方就是找对了人性的起点,并因此对人性的这种自然本性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保障。这也正是刺激西方经济与社会获得大发展的原因所在。而我国很长时期内常常把一些圣德如“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等等拿来作为常德进行普及。追溯起来,这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分不开的。《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开篇即提到孟子跟梁惠王说“何必曰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典型的儒者对“义”和“利”的认识的生动概括。儒家主张“义”高于“利”,就难免以一种高调的圣人道德来要求普通民众,这种道德固然十分高尚和美好,却无法成为多数人的行为。历代统治者利用儒家的伦理道德,以天子和圣人自居,大力宣扬“克己复礼”、“安贫乐道”、“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等等圣德。其实天子自己做不到,普通老百姓也做不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西方个人主义精神渗透下的中国,继续推行单一的高尚的道德更是违背客观规律和现实情况。

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德育的道德性。随着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我国已在法制层面对学校教育进行了规范。但就学校德育而言,对德育本身进行“道德性”追问,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德育发展本身的内在需要。道德性审视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角有助于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构建,只有道德的德育才能培养出道德的人。调查表明,目前中小学仍然存在大量以“关心教育学生”为借口,大肆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如私自或强行拆看学生信件或日记,

罚站罚抄书等等。这样的德育本身就是缺乏道德性的,因为它是对个体权利的漠视和不尊重。

(二)共同的社会规范

人具有自然性,这是社会规范之所以必要,而人具有社会性,这是社会规范之所以可能。毫无疑问,如果每个人都“自私自利”而且毫无节制,这个社会将真正成为一片充满欲望和残酷斗争的丛林世界,人类文明将不复存在,并终将走向毁灭。所以,社会需要一种规范,以约束个人的自然冲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纷争。从另一方面来说,人虽然具有追逐私利的自然本性,但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人会逐渐意识到在享受自身权利的同时,尊重他人的权利是必须而且必要的,否则自身利益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在主观上得到人们的认同,在客观上成为一种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些社会规范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因而是道德最核心的部分。杨曾宪说:“从道德的自我践履和律己难度或从道德的社会功能即利群程度讲,现实道德是有常德、美德、圣德层次之分的。”[6] 他认为,最具有道德约束功能的便是常德,美德尤其是圣德不具有道德普遍性,这正是美德之所以为“美”圣德之所以为“圣”的原因所在。

现代社会公德以尊重他人独立生活方式和公共利益为原则,而如前所述,这正是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所缺少的。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言简意赅,导向鲜明,是每个公民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最基本的东西,也是最艰难的东西。建设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系,并使之内化为中国人的性格,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工程,但也是一个能够使我们永久受益的工程。在此过程中,学校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教育学生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任。学校德育应该努力达成学生对基本规范的认同和遵守。

(三)崇高的精神境界

古罗马作家朗吉努斯在《论崇高》中论述了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即渗透在作品中的作家的道德力和想象力,从此“崇高”便成为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后康德把崇高感和道德情操联系在一起,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这一命题,明确肯定道德感和崇高感是相通的。席勒也认为道德的安全感体现了人之为人的特质,他把崇高分为观照的崇高和激情的崇高,前者指人和自然之间处于一种静观之中,自然的威力只是使想象力发现一种可怕的东西,但人较少地受到自然的胁迫,而后者指自然的威力作为一种导致人毁灭的威力客观地提供给我们时,正是人的道德和精神使人产生内心的超越,从而凸现人的尊严和自由——“这就是人性的最高飞腾!实在的痛苦转化为崇高感”。

虽然西方的崇高理论主要是从美学范畴来探讨的,但这种理论从一开始就把对人类心灵意义的叩问作为自己的鹄的,因而崇高已不仅仅是一个和优美相对应的美学范畴的问题了,在今天,它更多地涉及到了人和人的生存境域的问题。而这,恰恰也是道德所关注的。卢梭在《社会契约论》开篇就说“人生来是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矛盾冲突使人处于无奈和焦虑中,用弗洛姆的话就是:“人诞生为人便意味着他脱离了自然的家,割断了与自

然的关系,这种断绝使他感到害怕……只有当他找到新根之后,他才在这个世界上感到安全和自在。”[7]这个新根就是人的精神。中国有强调人生境界追求的文化传统,从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再到现代新儒家,都很重视人生境界的追求。冯友兰提出,中国哲学史的“真精神”就是境界说,人生境界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从冯友兰对四种境界的意义界定中,很容易发现,自然境界恰好与道德发展的无律阶段相符合,功利境界与他律阶段相符,道德境界与自律阶段相符,而天地境界正是自由境界”[8]。这与皮亚杰等人所阐述的个体道德发展的完整顺序是恰好相符的,其中的天地境界或自由境界与美学中的崇高乃是暗合的。

值得注意的是,崇高的精神境界应该具有一种“个体享用性功能”。南京师大的鲁洁教授就提出,德育具有个体享用性功能,即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而这种需要和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这在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那里就是一种“高级需要的满足”,他指出:“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其实,关于这一点,边沁也有论述。在他看来,每一个行动或冲动的力量完全在于与之相关联的快乐与痛苦,对快乐的追求和对于痛苦的避免是人的行为的最深层动机;边沁甚至认为,人类的其他一切义务、正义、责任、德性,都是与快乐和痛苦相关的,一旦从它们那里抽掉了快乐与痛苦的因素,它们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我国以前常常把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仅仅看作有利他人和社会的善举,而且将之作为一种常德进行普及,而忽略了这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是少数人在追求人性的完善和自由时的一种超越。比如,面临生与死的选择,所有的人都有保全性命的本能;但有的人能以自身精神的强大而战胜对死亡的恐惧和因眷恋生命而产生的痛苦,毅然选择保全他人而牺牲自我,在这一刻,主体真正体验到的是一种人的尊严感和自由感。因此,学校德育应该包含对崇高精神境界的倡导,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其拔高作为一种强制的规范。

当代著名的伦理学家麦金太尔在其《德性之后》一书中详尽地阐述了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物质生活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危机。如何在“物质进步”与“道德沉沦”的大裂变中弥补二者的裂痕,重建人类道德生活家园?麦金太尔认为,道德权威的丧失是当代全球性的严重道德危机和道德无序与混沌状态的真正根由,只有重建道德权威,才能避免道德裂变与道德游移,也才能促进人类从现实的状态、现实的人性向理想的状态、本质的人性发展。功利主义只找对了正确的起点,但善的精神才是道德真正的追求和归宿,恰如100

多年前,康德老人满怀激情地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人性本善与道德责任

人性本善与道德责任 李景林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课程前言 田桐(主持人):学术前沿,思想对话,欢迎收看《世纪大讲堂》系列节目“儒学与当代中国”。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后,经历了不同方向的发展,而思孟学派是孔子以后儒家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那么思孟学派的特征是什么?思孟学派的人性论对于儒家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它对于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念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又对于当今的道德教育有什么样的启发?有关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荣幸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李景林先生,他来为我们解读《人性本善与道德责任——思孟学派的人性论及其文化意义》,有请。 解说:李景林,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儒学、道家哲学、中国文化等。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曾获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多种教学科研奖励;主持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学术研究项目。 田桐:李老师,可能《三字经》大家都很熟悉,那么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那么它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不是同一而出的? 李景林(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人之初,性本善,这个观念是实质上是孟子提出来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在《论语》里边的,其实这两个是相关联的。性相近,习相远,这个“性相近”其实是讲人作为一个类的类型。人之初,性本善,其实在《孟子》里边没有这个话,性相近,习相远在《论语》里边是有的。人之初,性本善其实在《孟子》里边它这个话就是“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那“性本善”这个观念,到了宋代我们看大家基本上都使用这样一个观念。其实这个“性本善”说的是非常准确的,那这个“性本善”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要把这个人类这个类性,人作为一个类的这个类性它的内容给说出来,这是孟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我觉得这个奠定了中国文化教养的基础,它的教化的

中西方人性理论对比分析

中西方人性理论对比分析 一、西方人性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的观点最早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他认为经济现象是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之有利于他人,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泰勒制是其典型的代表,这个经济理论对应的管理方法就是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人,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的中国和西方,这种人性假设下对应出现的管理政策确实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对应的是中国政治上的稳定,西方经济利润的增加。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理论的片面性也更加凸显,这种人性假设的实质是把人看作一种单纯的动物,无视和抹杀了人的社会性。在这种人性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管理措施,不可能真正、持久地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激发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 (二)“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是梅奥总结了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社会人”的观点认为,工人不是机械被动的动物,对工人劳动积极性产生影响的也绝不是只有经济报酬,工人还有一系列社会的、心理的需求,比如对尊重的需求等。这种“社会人”假设的观点类似于孟子“性善论”中的观点,将人性向好的一面去看,不再片面地将人性看作追求利益者,而是把人的社会需要看作人类行为的动机,“社会人”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在劳动中与其他人交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同,这就给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由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马斯洛提出。他认为:“人拥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的、安全的、爱与归属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其目标就是自我实现,竭尽所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利用自己的天资和能力,使自己变得完美。该理论比较客观地分析了人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立体的个体,个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西方哲学思想中的人本主义思想,重视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他强调发挥人的潜能与价值,由此也推动了现代“以人为本”的管理。 (四)“复杂人”假设 美国行为学家沙因对人性进行了归类,并且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种之外,又提出了“复杂人”假说,即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需要和不同的能力,工作的动机不仅有复杂性而且有不确定性,人的许多动机安排在各种重要的需求层次之上,这种动机阶层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也是不一样的。人可以依照自己的行为动机、工作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应。沙因基本上将人性的各种情况作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归纳,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时代任何人的万能管理方式。 二、中国早期人性假设 (一)“性善论” 首先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认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就是仁义礼智,这些不是从外部给予我的,而是我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的。[1]在管理学的角度上,孟子的“性善论”主张管理者应该施以仁政,因为人的本心是善的,是好的,所以管理者应加以引导,使其顺应自己的统治。 (二)“性恶论” 荀子作为“性恶论”的代表,他的思想与孟子截然相反。“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否定性善是与生俱来的,认为人生来是恶的,肯定性恶是人的固有的本质,主张对人的管理办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点教学内容

职业道德 绪论 一、道德是做人的基础 1.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道德是区别人与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3.由于经济关系、阶级利益的不同,存在统治阶级的道德和被统治阶级的道德。 4.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 二、法治与得治相结合是治国的重要方略 1.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2.两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两者区别:1)从道德和法律的产生、发展来看,道德要比法律的产生早的多,而且最终将代替法律,成为唯一的行为规范。2)从依靠的力量来看,二者也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道德则不是由国家强制执行的。3)道德和法律作用的范围不同。两者关系:1)从作用上看,德治于法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内容上有相互重叠部分。3)有相互转换、相互作用的关系。 三、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传统美德的民族 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2.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4)仁以待人,以礼敬人5)诚实守信,见利思义6)公忠为国,反抗外族侵略7)修身为本,严于律己。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市场经济是一种手段,它在经济发展中主要起一种资源配置的作用。 2.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3.特征:范围上的有限性;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式上的多样性。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正面影响:1)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它激励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从而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性道德观念2)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它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从而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性道德观念,从而增强了人们的竞争道德观念。社会主义提倡在竞争上合作、在合作基础上鼓励竞争的道德观念3)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导向的经济,要求人们义利并重,从而增强了人们义利并重的道德观念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极为重视科技的经济,它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学习科学技术,这就增强了人们学习创新的道德观念。 5.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1)抓职业道德建设,关键是抓各级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2)是一总体工程,要在全社会各行各业抓好职业道德建设,在总体上形成一个良性循环3)职业道德建设迎合个人利益挂钩4)要站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抓职业道德建设5)把职业道德建设同建立和完善职业道德监督机制结合起来,并和相应的奖罚、教育措施相结合。 职业道德与企业的发展 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企业文化:它是一个企业的经营之道、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作风、企业礼俗、员工科学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企业环境、企业规章制度以及企业形象等的总和,是在一定环境中,全体职工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资成果和精神成果的表

人性·道德的反思——莎士比亚悲剧人物的深度解读

在世界文学史上,最能代表莎士比亚戏剧水平的是他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和刻划。他结合社会背景及其本人的主观感情意识,深入刻画了悲剧人物在殊途同归走向人生悲剧的过程中的性格内蕴和行动路线,揭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风貌和社会现实的某些特征。本文就莎翁后期著名戏剧巨作入手,从人性的灵与肉、道德等角度重新解读,感悟对社会进步发展起不可磨灭推动作用的因素。 众所周知,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巨匠,他笔下的人物可谓活灵活现,震撼感人。莎氏的四大悲剧人物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每当人们通过这些剧中主人公的言行,体悟到了人性光明和黑暗两个方面,唤醒了超道德的崇高精神,对建设和谐社会将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一、对人性层面的质疑与拷问 俗话说得好:“一样的米养百样的人”,说明人的复杂多样性。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有喜剧也有悲剧。所谓喜剧就是有一个快乐的结局,这是不言而喻的。悲剧就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并以及其悲惨命运为结局的艺术形式,它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莎士比亚的第一阶段主要以喜剧为主,而第二个时期则以写悲剧为主。后期他共写了七部悲剧、四部喜剧和一些十四行诗,数量只有第一时期的半,却极为重要。为什么?因为他在这一时期的思想和艺术都更加成熟了,而且他毕生最重要的四部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都在这一时期诞生的。 人是灵(思想灵魂)与肉(自然身体)的高度统一体,其中的“肉”就是自我意识主体,首先必须作为一种属于人的自然实体而存在,之后才有精神的灵性和社会的本质。在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对人的这种本质的重新发现和重新认识,此阶段戏剧艺术家们创作的作品多为性格悲剧,而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也多体现在人格人性层次性与矛盾性方面,他那时的人物形象不是高大全而是活生生的“圆形人物”,且都有性格缺陷。虽然如此,他的悲剧及悲剧中人物之所以耐人寻味就是它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我认为以下四个元素或多或少是悲剧的魅力所在。第一,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第二,人性的缺点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悲剧。第三,对所谓命运的无可奈何。第四,悲剧人物理想人格的彻底破灭,通常以悲剧人物的死亡而告终。在《奥塞罗》中明显的悲剧元素就是奥塞罗性格的缺陷,只要是人总会有些嫉妒心的,这是人之常情,更是人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自己妻子的爱本来就不放心,在这种情况下他对黛丝德摩娜又爱又恨又怕。最

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的人性论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1) (一)时代的要求 (1) (二)继承与创新 (2) 二、孟子人性论的内容 (2) (一)何为人性 (2) (二)人性的本质 (2) 三、孟子人性论的意义 (2) (一)对当时的意义 (2) (二)对当代的意义 (3) 参考文献……………………………………………………………………………… 4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各派思想纷纷出现,儒家思想也在那个时候诞生了,孟子作为儒家大师之一,他的思想的产生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在孔子基础上的发展,更是自身对儒家思想的一次创新,对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初步完成了对儒家思想的构建,而且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找到了理论依据,即人性本善,并且在善的基础上使“仁”的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不仅促进了当时儒家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孟子;人性;善;和谐社会 Abstract: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 period of ancient Chinese ideology and culture, political ideas, Confucianism also at that time was born, mencius as one of the Confucian master, his thought is not only the request of the ages, but also in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Confucius is an innovation of Confucianism itself,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thought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not only did he initially completed the building of Confucian school, and find the core of the Confucian "benevolence" as theoretical basis, namely human goodness, and on the basis of good make "benevolence" to further expand the thought of, not 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 China also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words:Mencius; Human nature; Good; A harmonious society 浅谈孟子人性伦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一)时代的要求 孟子生活在东周战国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纷乱复杂,政治上无非是各个诸侯国之间你打我拒,目的就是为了扩大疆土、富国强兵、称雄天 下,然而伴随它产生的各派的思想对于诸侯就复杂的多了,究竟那个可以令他们实现目标,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这样描写孟子与孟子所处的时代的,“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时之时,秦用商君,富国疆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 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 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 伦”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职业道德

xx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职业道德 一、职业 职业是指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从事承担特定社会责任、具有特定义务的相对稳定的工种,通俗表示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一定的职业是从业者获取生活来源、扩大社会关系和实现白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职业集中地体现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三大要素: 责、权、利。 责: 每种职业都意味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即职责。这些职责是职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其社会职能的具体化,其中就包括一定的社会道德职能和责任。 权: 每种职业都意味着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利,即职权。职权不论大小都来白社会,是社会整体和公共权利的部分。 利: 每种职业都体现和处理着一定的利益关系。在实现职业分工的社会里,职业劳动是为社会创造经济、政治、文化效益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个人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二、xx (一)xx的内涵 道德是人类生活所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宣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白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因此,道德是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中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与标准。道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

标志。 (二)xx的功能 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的功能是道德对人类白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功效及其意义。道德以白己特殊的职能和特有的方式,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生活,表现出巨大的能动作用,道德社会价值正是通过道德功能加以实现的。道德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xx的认识功能: 在现实社会中,道德能帮助人们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白然之间的关系。所以,道德的认识功能立足于解决一个知”的问题。在这一 层面,道德是一种认知,是人们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认识白我和创造人生的指南,从而正确地选择白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xx的调节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立足于解决一个行”的问题。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白己的周围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和联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 在非对抗性的矛盾范围内,就需要道德加以调节,即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白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个人与家庭成员之间、个人与朋友之间、个人与领导之间、个人与集团之间乃至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它以应该怎样”为尺度。来衡量和评价人们行为的现状,并力图使人们的行为现状符合于应当”的尺度。 xx的评价功能: 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评价 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人们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善”与恶”而实现的。 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从而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人们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xx的服务功能: 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又反过来为产生它的社会经济关系服务。所以,

道德困境中的人性冲突求求你表扬我

道德困境中的人性冲突 ——评电影《求求你,表扬我》 《求求你,表扬我》(黄建新导演),讲述的是一个打工仔杨红旗(范伟饰),因父亲是劳模,特别期待能受一次表扬。于是他到报社讲述自己如何解救一名险被强奸的女大学生欧阳花(陈好饰)的事迹,可没有人信他,他不断四处讲述,终于引起报社重视,派记者古国歌(王志文饰)进行调查。正当事情要水落石出,女大学生出面阻止,面对女孩的声誉和民工的心愿,记者不知如何取舍。在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经历着灵魂的拷问。影片以对现实的陈述和小人物的关注展开了对人性的分析和社会批判。 在这个电影中,大部分人都在因为不同的原因和目的而成为撒谎者,少数的诚实者在这个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且更可悲的是.由于看到太多谎言这些诚实者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怀疑,就像古国歌对女友米依说的抓捕犯人的事情也充满怀疑一样。欧阳花为了不受影响,后来又意图情挑古国歌摆平此事,但是最后却由于西区惯犯的落网而鸡飞蛋打。同样,为证明自己确实救过人,为了给患有肺癌时日无多的爸爸一个交代,杨红旗拼命在证实自己,但是,他也一直挣扎在孝道和道义之间。黄建新精心布设了村支书的笑容、葬礼的仪式等一系列不合理的细节,铺垫出了第二个结局“杨胜利没死且和儿子一起去了北京”,在这个结局中.杨红旗为村里的利益默许了村支书的谎言.且还参加了虚假的葬礼。于是杨红旗得到了村里和报纸的双份表扬、村里免费打开了知名度、杨胜利老汉因为儿子得到表扬而心情愉快病情好转,大家似乎皆大欢喜,但是古国歌却无法理解自己做了什么把一个诚实的见义勇为者逼成了撒谎者。片中出现的其他看似无关紧要的配角,也都在不同侧面表现着社会浮夸和谎言成为风尚。村支书决定撒谎,因为他知道撒谎可能给村民带来更大利益:句号扮演的警察决定撒谎,因为如果说出粉巷曾发生过恶性治安事件,派出所的综合治理标兵单位就会泡汤:唯一说真话要求得到表扬的杨红旗也被归于其中得不到信任,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由于道德沦丧而造成“我们不敢去相信别人”的悲哀。 这部影片表面上展示了一出略带苦涩的黑色幽默“想在影片中表述生活中不可判断的东西.所以选择了荒诞这种表达方式”。但是,实际上,它展示的是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各种意识形态的碰撞、冲击和融合的混沌的状态。社会各个阶层,面对着社会的变革,特别是经济大潮下的道德困境,其意味更值得研究。道德困境,正是《求求你,表扬我》的核心所在。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在这个个人价值全面抬头(却并不健全)的动荡年代,道德成为一种艰难的选择。《求求你,表扬我》的主角包括民工、大学生和报社编辑,这一次的道德问题也似乎与时代无关,成为人人难以自保的陷阱。至此,黄建新已经完全走出中期作品社会图景式的风貌,似乎正走进一个更为开阔的地带。黄建新就是给我们显示道德标准多元化带给整个中国社会的茫然失措。黄建新说过:“我经常对某些东西判断模糊,当无法概括一件事的时候,只能用表述的方式,就像这部电影,要求表扬的范伟、一心想挖掘真相的王志文以及不想让别人知道事实怕影响前途的陈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都没有错,这就是一个悖论,到最后每个人都背离了原始的初衷。尤其在现实生活中,实用主义已经代替了理想主义,不知道我的片子能否表达一些。”作为一个民工,范伟身上负载了太多的符号意味:他是一个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孝子,他又是一个社会最底层的民工,一个38岁的老光棍,最深刻的感受到了社会阶层的差距,以及金钱给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摘要:中国和西方人性论存在许多差异,其中最能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中人性论分野的是整体和谐论与二元对立论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以及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相信“人皆可成尧舜”,认为人的灵与肉是和谐统一的,人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从而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和等级主义、专制人治、清官情结、明君情结。西方认为人本身具有两极对立性,人自身具有灵与肉、理性与感性、天使的一面与野兽的一面,两者常常冲突,人并不必然趋善,人性有其局限性、脆弱性、需要外在的他律性,从而直接导致西方文化的自然主义,并成为西方平等、民主、法治思想的基础。 关键词:人性论整体和谐二元对立 法国18世纪着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曾指出的,“适合于人的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它应当告诉人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给自己提出的目的,以及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而对你的目的,这就是全部道德学的撮要。”因此,人性问题对于伦理学的特殊意义就在于人性理论是任何道德学说的理论前提。 一、中国人性论 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的理论主要表现在人性善恶上,其观点繁纷复杂,张岱年先生把我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善恶的理论划分为六种:“( 1)性善论———孟子,后来的宋明理学以 及王夫之、颜元、戴震都主性善论。(2)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后来王安石亦主性无善恶。( 3)性恶论———荀子。(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后来董仲舒、扬雄亦主此说。(5)性三品论———王充、韩愈。(6)性二元论———张载讲天地与气质之性,程颢、程颐讲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朱熹讲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朱门弟子讲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把这些观点归纳一下,实际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和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后来关于人性善恶的思想都是对这三种观点的发挥或综合。

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

职业道德内容概要 绪言 第一节道德是做人的基础 1.1道德的内函 人类脱离的动物界,人就有了道德。 早期原始社会,便生产了道德的萌芽。 道德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抽象的道德。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1.2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 第二节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治国的重要方略 2.1道路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人类社会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两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保障个人与社会正常秩序的第二道防线。 2.2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1、从生产、发展来看,道德比法律产生的早的多,而且最终将替代法律,成为唯一的规范。道德在原始社会就有了,而经过了几十万年以后,社会分裂为统治阶级才产生了法律。任何被统治阶级都不可能有自己的法律。阶级社会的历史上:一种法律体系独立,多种道德体系并行。2、从依靠的力量来看,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执行的,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良心、教育感化、典型示范等唤起人们的知耻心,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判断力来进行调控的。3、道德和法律作用的范围不同。法律只干涉人们的违法行为,而道德对人行行为所干涉的范围要广泛得多、深入的多。 2.3把道德和法律、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1、从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来看,德治与法治,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从道德和法律的内容来看,二者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3、道德和法律有相互转换、相互作用的关系。从道德和法律产生发展来看,奴隶社会刚出现时,有些法律规范就是从原始社会的道德习惯转化来的,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互相转化的现象更为普遍。 第三节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传统美德的民族 3.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3.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4、仁以待人,以礼敬人。 5、诚实守信,见利思义。 6、公忠为国,反抗外族侵略。 7、修身为本,严于律已。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4、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区别: 1、从社会性质上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从属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一种体制一种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一种体制服种手段。 2、从所有制来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其主体是私有制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 3、从分配制度上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实行的是以按资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形式;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摘要:中国与西方人性论存在许多差异,其中最能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中人性论分野得就是整体与谐论与二元对立论得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以及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相信“人皆可成尧舜”,认为人得灵与肉就是与谐统一得,人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从而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得泛道德主义与等级主义、专制人治、清官情结、明君情结。西方认为人本身具有两极对立性,人自身具有灵与肉、理性与感性、天使得一面与野兽得一面,两者常常冲突,人并不必然趋善,人性有其局限性、脆弱性、需要外在得她律性,从而直接导致西方文化得自然主义,并成为西方平等、民主、法治思想得基础。 关键词:人性论整体与谐二元对立 法国18世纪著名得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曾指出得,“适合于人得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它应当告诉人什么就是人,什么就是人给自己提出得目得,以及达到这个目得得方法、而对您得目得,这就就是全部道德学得撮要。"因此,人性问题对于伦理学得特殊意义就在于人性理论就是任何道德学说得理论前提。 一、中国人性论 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得理论主要表现在人性善恶上,其观点繁纷复杂,张岱年先生把我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善恶得理论划分为六种:“( 1)性善论—-—孟子,后来得宋明理学以及王夫之、颜元、戴震都主性善论。(2)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后来王安石亦主性无善恶、( 3)性恶论-——荀子、(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后来董仲舒、扬雄亦主此说。(5)性三品论-—-王充、韩愈。(6)性二元论—-—张载讲天地与气质之性,程颢、程颐讲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朱熹讲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朱门弟子讲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把这些观点归纳一下,实际上最具代表性得就是孟子得性善论、荀子得性恶论与告子得性无善无不善论、后来关于人性善恶得思想都就是对这三种观点得发挥或综合。 孟子发展了孔子得人性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乃人之异于禽兽者,因此人性体现在人得社会道德本性上,而不就是自然本能上。孟子并非完全忽视人得本能欲望,只就是她认为这不就是人得本质。孟子认为告子得瞧法会混淆人、犬、牛等各种动物得区别,她从人与动物区别得角度来论述性。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人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性就是善得,她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就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就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有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孟子并不认为人生来就就是正人君子,只就是认为人性内天生含有善得因素,如果不受环境得阻碍,加上自身加强学习、修身养性,人之善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出来、孟子一方面认为“人皆可成尧舜”;但另一方面她又认识到大多数人实际上就是成不了尧舜得。她认为人都先天存有“仁义礼智”四种善良本性得因素,但就是一般人并不能保持并光大这些人性之光,仍然等于禽兽,只有少数圣人君子能保持并光大这些人性之光、因此孟子在政治上寄希望于君贤臣忠民顺,以正君为本。“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下》)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人以某种希望与尊严,也造就了为数较少得明君清官,但却为人治、专制等级制提供了合理化得基础。 荀子就是中国性恶论得代表,其性恶论得基本观点就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荀子认为人得自然本能导致人求私存利,而个人追求私利物欲就是社会纷争与动乱得根源、因此,她认为,人性只能逆(即改造)而不能顺,只能化不能因。因此,社会才有必要建立起严密得礼法制度来改造约束人性之恶。她认为人虽然有求利求乐之恶端,但同时人还有智能,因此任何人通过学习礼法与道德修养都可以成为圣人。“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是判断人们职业行为优劣的具体标准,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反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规定了我们今天各行各业都应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的五项基本规范,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其中,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它是贯穿于全社会共同的职业道德之中的基本精神。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因为集体主义贯穿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始终,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关系的最根本的准则,也是衡量个人职业行为和职业品质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职业活动获得成功的保证。 一、道德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它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是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又是对人们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的标准。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化,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1.职业道德特点 职业道德与一般的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有自己的特征。第一是行业性,即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第二是连续性,具有不断发展和世代延续的特征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第三是实用性及规范性,即根据职业活动的具体要求,对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用条例、章程、守则、制度、公约等形式做出规定。第四是社会性和时代性,职业道德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职业佬",不是离开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而独立存在的。随着时代的变化职业道德也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当时社会道德的普遍要求,具有时代性。 2.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职业道德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它能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员工的责任心、良好的知识和能力素质及优质的服务是促进本行业发展的主要活力,并且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一种新型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而产生、形成和发展,是社会主义职业活动不断完善和经验的总结。

中国古代人性论

中国古代的人性论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我们便有了一个会思维的发达的大脑,于是就喜欢对感知的事物刨根究底,从而做出一个结论性的解释。一些先哲把研究的视角对准了自己和同类,于是提出了“我是什么?人是什么?”的问题,先哲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于是纷纷著书立说,用自己的观点解释人和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古典人性观,这些人性观的一些观点至今还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人性的存在是以道德的存在为前提的,善恶这两个范畴是与人的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的,是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的结论,善即符合某种道德,恶即违背某种道德。如果没有道德主体的人善恶的分别也没有了意义,离开了道德善恶也就无从界定,所以人性善恶的问题也就是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思想家们的眼里,人性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固有的某种规定性,他在逻辑上先于善恶,善恶是其属性,这样,人性的善恶就成为道德主张的逻辑前提。人性论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如果没有确定的人性论主张,道德的确立就缺少了根基。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一般本质的思想观点,先秦是人性论的繁盛时期,探讨人性的理论很多。当时关于人性的学说可谓是各有特色,对人性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他们围绕人性的善恶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局面时常出现,但他们异中有同,形成了中国人性理论的总体特征。其中虽然有很多思想与我们现在的思想不相协调,也不乏值得我们借鉴的有益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性论的思想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等学说。 孟子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他是我国最先主张性善论的思想家, 孟子认为讨论人性要推求其所以然,这个所以然是什么呢?他并未明言,他举例说,禹治水的成功在于利用了水向低处流的规律,因势利导,于是水就安然无事了。天虽然高,星辰虽然远,但一千年后冬至的日期还是可以推算出来的。同样人性也是有其规律,这就是一心向善,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在孟子看来,人性向善就是人性本善,孟子论性善,一出言便立意甚高。孟子所说的善即人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下)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孟子认为教育首先是要通过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要求人们存心养性,“求其放心”,把失去的善找回来并扩充之。其次,孟子还十分重视教师对人性追求善的作用。他曾明确指出,“教人以善,谓之忠”、“夫子教人以正”(《孟子·离娄下》)由此,孟子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荀子由于主张人性恶,故他注重化性为伪,通过教育使人为善。“伪”是人为、加工的意思,在这里主要就是指教育,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才会使人变善,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同时荀子也强调环境教育在人性善恶转化中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基于此,他强调“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使自己在优良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使自己符合圣王之道,以达到善的目的。另外,荀子还提供了积习致善的方法。通过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达到“涂之人可以禹”的境地。 当然,除此之外,二人的人性论在一些细节上亦有相似之处,比如孟子的“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与荀子“顺是”的类似,孟子寡欲思想同荀子节欲思想的相似等。 第二种观点 相异之处: 1、立论的基础不同。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产生性善、性恶这两种相对立观点的根本原因,因此,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2、实践的不同。(1)道德实践的目的不同,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找回失去的善端;而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2)“道德实践过程的不同,孟子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回善心,因而主张顺着人性扩充;荀子则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恶性,建立善性,因此主张逆着人性去修善。” (3)培养德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孟子强调培养道德要先自律而后推己及人,鼓励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而荀子则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及学时择人择地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知识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每题1分,共16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共8分) 1.下列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道德十分稳定,它不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B)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 (C)社会不能对每一个人的行为都能够做出自己的道德评价 (D)动物与人一样,具有很明确的道德要求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是()。 (A)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C)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D)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是()。 (A)顶礼膜拜(B)全盘肯定(C)一概否定(D)综合创新 4.古罗马思想家贺拉斯说过这样一句话:“对朋友应视其有一天可能会变成你的敌人,对敌人应视其有一天可能会变成你的朋友。”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A)所有的人都是靠不住的,你只能相信自己 (B)朋友也是敌人,敌人也是朋友,不要刻意分辨敌人和朋友 (C)把握人的发展变化,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 (D)任何人都不会有永恒的朋友,只会有永恒的敌人 5.关于从业人员爱岗敬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强调爱岗敬业会剥夺人们选择职业的自由和权利 (B)人们倾向于选择物质待遇高的岗位,说明待遇是爱岗敬业的基础

(C)敬业不一定要体现在爱岗上,也不一定体现在工作上 (D)爱岗敬业有助于员工在某一领域成为行家里手 6.以下关于诚实守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诚实守信即无论说了什么话,都应一丝不苟地兑现 (B)诚实守信的人偶尔吃亏,但符合人的长远发展的需要 (C)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讨价还价,违背了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要求(D)做人不求诚实守信,但做事需要一诺千金 7.下列关于节俭的说法中,你能够认可的是()。 (A)做人节制做事俭,朋友少来感情远 (B)节俭消费不超前,日文银可成山 (C)生活上水平,节俭断难行 (D)吃不光,喝不光,勤俭节约闹心慌 8.关于创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B)只有真正做出科学技术发现或发明,才是真正的创新 (C)对于一般的从业人员而言,干好工作即可,没有必要强调创新(D)创新需要区分工作领域,服务行业不存在创新的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共8分) 9.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道德的适用围比法律广 (B)道德规是保障社会正常秩序的第一道防线,法律是第二道防线(C)一切道德可以干预的事务,法律同样能够发挥作用 (D)建设法制社会需要法律,不需要道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