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市通信接入基础设施规划规范初稿(最终版)

深圳市通信接入基础设施规划规范初稿(最终版)

深圳市通信接入基础设施规划规范初稿(最终版)
深圳市通信接入基础设施规划规范初稿(最终版)

深圳市通信接入基础设施规划规范

(试行本)

前言

为了适应深圳经济特区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提高通信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宽带提速及“三网融合”工作,结合深圳通信接入基础设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旨在进一步规范深圳市民用建筑通信接入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经济、合理地预留和使用通信资源,规范通信接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本市通信行业宽带提速和“三网融合”工作有序、持续发展。

本规范共分六章和三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范围;术语和定义;业务预测;通信机房;通信管道;附录A;附录B;附录C等。

本规范由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委员会、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负责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有关资料和意见向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委员会、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反映,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目次

1 总则 (1)

2 范围 (3)

3 术语和定义 (4)

4 规范性引用文件 (6)

5 业务预测 (8)

6 通信机房 (12)

7 通信管道 (19)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23)

附录B 片区汇聚机房及小区总机房平面示意图 (24)

附录C 单体建筑机房平面示意图 (25)

1总则

1.0.1为适应信息社会和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规范深圳经济特

区通信接入基础设施规划编制,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及技术水平,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通信发展的有关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满足行政审批要求,制定本规范。1.0.2规划或预留通信接入基础设施时,应贯彻集约建设、适

度超前的原则,实现资源共享、优化配置。通信接入基础设施必须满足多家通信运营商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通信运营商的要求。

1.0.3通信接入基础设施规划应与现有通信网络结构相结合,

需满足多家通信运营商经营多项通信业务的需要。

1.0.4通信接入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应符合当前通信信息技术

发展方向,具备先进性和通用性。

1.0.5通信接入基础设施包括通信机房、通信管道及相关的配

套设施。通信接入基础设施是建筑单体、整体开发片区以及市政道路等建设项目必须配备的基础设施,由住宅建设方建设完成后对所有通信运营商平等开放。

1.0.6通信机房包括片区汇聚机房、小区总机房、单体建筑机

房、移动通信基站机房,是各通信运营商提供三网融合业务的通信生产用房,需满足通信设备对荷载、层高、电源、

1

接地、配套管线等技术要求。

1.0.7通信管道包括市政管道、引入管道、小区内地下管道、

配线管网。

1.0.8分区规划阶段应确定各区域的用户数量;详细规划阶段

应按相关专项规划落实各层级机房的位置。

1.0.9通信接入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的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

2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民用建筑通信接入基础设施的业务预测原则,片区汇聚机房、小区总机房、单体建筑机房、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及通信管网等设施的规划设置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深圳经济特区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等规划阶段使用。

3

3术语和定义

3.0.1 有线通信用户 wire communication user

通过有线连接方式实现电话、宽带上网和视频等业务的用户,包括固定电话用户、宽带业务用户、有线电视及其它视频业务用户。

3.0.2 固定通信用户 fixed communication user

采用固定连接方式使用固定电话业务、宽带数据业务、视频业务(不含有线电视)的通信用户。

3.0.3 有效移动通信用户effective mobile communication user

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实现移动电话和移动宽带上网的用户,不包括闲置的移动电话卡号等。

3.0.4移动通信用户普及率 popularize rate of mobile phone

每百人拥有的移动电话数。

3.0.5 片区汇聚机房 area convergence room

用于汇聚片区内各小区总机房各类通信业务的机房,主要附设在建(构)筑物内。

3.0.6小区总机房 central communication room

建筑楼宇或多栋建筑组成的建筑群体中安装公共通信设备的专用房间。

4

3.0.7 单体建筑机房 single building communication room

单体建筑内安装公共通信设备的专用空间。

3.0.8 移动通信基站机房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room

用于安装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室内覆盖系统设备、室外一体化基站设备的专用房间。

3.0.9移动通信基站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一般由天线、无线和有线设备、传输系统等组成。

3.0.10宏基站 macro base station

在蜂窝式移动通信网中,用于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的收发信设备及天、馈线称作宏基站。

3.0.11 室内分布系统 indoor distribution system

为了补充室外型基站信号覆盖不足、不稳定或为了提高话务量的吸收,设置于建筑物内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的收发信设备及天、馈线。

5

4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被引用的条文即成为本规范的组成部分。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GB/T 50853-201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3年版)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6-2012)

《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T 5003—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 50689-2011)

《有线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T 5139-2005)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373-200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 5102-2010)

《住宅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 1384-2005)

6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T 1051-2000)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88)

7

5业务预测

5.0.1 通信业务应包括移动通信业务、有线通信业务等;其中

有线通信业务包括固定通信业务、有线电视业务。

5.1移动通信用户预测

5.1.1 移动通信用户应以规划的常驻人口数为基数,按忙时有

效移动用户普及率进行预测。

5.1.2 有效移动通信用户普及率宜按每百人90-120部选取。

5.1.3 对于高速公路、快速路等交通干道,宜按忙时的最高车

速、车流量、每辆车平均载客数等指标,并按普及率的

高值预测移动通信用户数。

5.2有线通信用户预测

5.2.1 固定通信用户分区规划阶段采用综合指标法和分类用地

用户密度法进行预测,并相互校验。综合指标法以规划

的常驻人口数为基数,预测指标可按每百人50-70个用

户,平均每用户1-2个光纤端口预测。分类用地用户密

度预测指标宜符合表5.2.1-1的规定。

表5.2.1-1 分类用地固定通信用户密度预测指标

用地类别分类用地固定通信用户密度预测指标(光纤端口/公顷)

居住用地(R)250~500

8

用地类别分类用地固定通信用户密度预测指标(光纤端口/公顷)

商业服务业用地(C)200~400

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GIC)70~210

工业用地(M)100~200

物流仓储用地(W)30~60

交通设施用地(S)10~20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20~50

绿地与广场用地(G)5~10

发展备用地(E9)>200

5.2.2固定通信用户详细规划阶段采用单位建筑面积用户密度

法进行预测,预测指标宜符合表5.2.2-1的规定。

表5.2.2-1 单位建筑面积固定通信用户密度预测指标

用地类别(大类)用地类别

(中类)

单位建筑面积固定通信用户

密度指标(光纤端口/百平方

米)

居住用地(R)一类居住用地(R1)0.8~1.2 二类居住用地(R2)0.9~1.8 三类居住用地(R3)1~2 四类居住用地(R4)0.3~0.6

商业服务业用地

(C)

商业用地(C1)0.8~1.6 办公用地(C2)2~5 商务公寓用地(C3)1~2 旅馆业用地(C4)0.8~1.2 游乐设施用地(C5)0.5~1

9

用地类别(大类)用地类别

(中类)

单位建筑面积固定通信用户

密度指标(光纤端口/百平方

米)

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

(GIC)行政管理用地(GIC1) 1.5~3.0 文化设施用地(GIC2)0.6~1.2 体育用地(GIC3)0.2~0.5 医疗卫生用地(GIC4)1~1.6 教育用地(GIC5)0.8~1.2 宗教设施用地(GIC6)0.4~0.6 社会福利用地(GIC7)0.4~0.7 文化遗产用地(GIC8)0.1~0.2 特殊用地(GIC9)0.1~0.2

工业用地(M)新型产业用地(M0)2~5 普通工业用地(M1)0.6~1.2 特殊工业用地(M2)0.4~0.8

物流仓储用地

(W)

物流用地(W0)0.5~1.0 普通仓储用地(W1)0.2~0.5 特殊仓储用地(W2)0.2~0.5

交通设施用地

(S)

对外交通用地(S2)0.2~0.4 轨道交通用地(S3)0.2~0.4 交通枢纽用地(S4)0.5~1 交通场站用地(S5)1~2 其它交通设施用地(S9)1~2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0.2~0.5

注:(1)以上分类指标已考虑用地混合使用产生的影响。

(2)对于本表未包含的如绿地与广场用地、城市道路用地和发展备用地应采用分类用地有线通信用户密度预测指标计算。

10

5.2.3有线电视用户包括住宅类用户和非住宅类用户。有线电

视用户数量,住宅类用户应按100%入户率进行预测,非

住宅用户按10%入户率进行预测。平均每户按2个端口

测算。

11

6通信机房

6.0.1 通信机房用于设置有线通信、移动通信等接入网设备,

分为片区汇聚机房、小区总机房、单体建筑机房、移动

通信基站机房。

6.0.2 通信机房应能同时满足多家通信运营商的使用需求,建

筑面积应按不同片区和小区的特点和用户微观分布,确

定含广电在内的通信接入基础设施机房。

6.0.3 通信机房应满足以下环境要求:

1 应选择在环境安全、便于维护、便于安装空调及接地装置的区域。

2不应选择在有易燃易爆品、污染气体、强电磁场、强震动源、强噪声源及其它危害通信及配线系统正常操作或运行因素的场所附近。

3不应与变配电室、水泵房及水池相毗邻,不应设置在卫生间、厨房等易积水的房间的正下方,小区总机房内不得有水管、燃气管、消防喷淋设施等与通信无关的其它管线通过。

4 应满足消防的有关要求。

12

6.1片区汇聚机房

6.1.1 片区汇聚机房应以中远期通信业务预测为基础,符合下

列条件之一应规划一个片区汇聚机房,当预测的业务量

超出下述条件时,应按需规划多个片区汇聚机房,且每

个机房应分别位于不同的通信业务中心。

1 预测有线通信用户端口数每达到2万端口时,需设置一个片区汇聚机房。

2 城市建设密度一区和二区每10公顷-20公顷设置一个片区汇聚机房;密度三区和四区每30公顷-50公顷设置一个片区汇聚机房;密度五区和六区每60公顷-80公顷设置一个片区汇聚机房。

6.1.2 片区汇聚机房应附设在办公区、大型居住区等建筑内,

尽量靠近通信业务中心以及城市道路上通信管道,满足

通信管线双路由接入的要求。

6.1.3 对于重建或改造地区原来设有片区汇聚机房的,仍应规

划片区汇聚机房。

6.1.4单个片区汇聚机房所需的建筑面积宜不小于200平方米,

可由1个或多个矩形房间组成,最小机房应不小于40

平方米,房间最小宽度宜大于4米;片区汇聚机房宜设

置在建筑物的首层,应做好防水措施;宜靠近本建筑物

的线缆入口处、进线间和弱电间。

13

6.1.5机房所需的配套设施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应根据进驻通信运营商的机房设备实际情况,引入相应容量的380V交流双回路电源。防雷接地应符合《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 50689-2011)》的要求。

2 机房净空应不小于3.2米,荷载大于6KN/m2。

6.2小区总机房

6.2.1新建、改造、重建的多栋建筑组成的小区,应设置小区

总机房,且满足多家通信运营商的接入需求。

6.2.2应按小区总建筑面积要求或有线通信端口数量要求设立

小区总机房,机房面积应符合表6.2.2-1的规定:

表6.2.2-1 小区总机房设置标准

小区总建筑面积S(平方米)有线通信端口数L(个)机房面积(平方米)S≤40000 L≤1000 ≥50 40000<S≤150000 1000<L≤4000 ≥60

150000<S≤450000 4000<L≤12000 ≥80

6.2.3对于小区总建筑面积超过45万平方米或有线通信用户端

口数量超过6000端口的特大型小区,应结合分期建设计

划或城市道路围合的区域进行功能划分,分多个区域设

置小区总机房。每个区域的小区总机房分别按照6.2.2

条中要求设置。

6.2.4小区总机房应符合以下要求:

14

1 小区总机房平面形状宜为矩形,房间最小宽度宜大于3米。

2 机房净空应大于2.6米,荷载应大于6KN/m2。

3 当应设置多个小区总机房时,每个机房应分散设置在各区域中心位置,并应满足通信管线双路由接入且进出方便的要求。各机房应通过弱电竖井、桥架、小区通信管道等通道相互连通。

4 小区总机房宜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应做好防水措施。机房应通过小区通信管道与市政通信管道连通。

6.2.5 小区总机房的配套设施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应提供引入380V交流双回路电源的配电箱,箱体应具有供多家通信运营商引接的电源开关及安装相应数量电能计量表

的空间,交流引入容量按30-60kW考虑。防雷接地应符

合《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

50689-2011)》的要求。

6.3单体建筑机房

6.3.1 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单体应设立单体建筑

机房,

6.3.2应按单体建筑面积要求或有线通信端口数量要求设立每

单体建筑机房应满足多家通信运营商的接入需求。单体

建筑机房,机房面积应符合表6.3.2-1的规定:

15

表6.3.2-1 单体建筑机房设置标准

单体建筑面积S(平方米)有线通信端口数L(个)机房面积(平方米)1000≤S<5000 L<200 10

5000≤S<20000 200≤L<500 10-40

20000≤S<40000 500≤L<1000 40-50

6.3.3 对于超高层的建筑和占地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超大型

建筑,如存在功能分区则按功能分区预留对应的机房数,

如没有功能分区,则根据建筑和用户分布情况按需设置,

宜布置在避难层内。

6.3.4 单体建筑机房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机房平面形状宜为矩形,房间最小宽度宜大于3米。

2 机房净空应大于2.6米,荷载应大于6KN/m2。

3 宜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裙楼内,应做好防水措施。

4应满足通信管线进出方便的要求,宜靠近进楼管道一侧并接近竖井或竖向暗管的位置。各机房应通过弱电竖井、桥架、小区通信管道等通道相互连通。

6.4移动通信基站机房

6.4.1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分为附设式基站机房和独立式基站机

房。

6.4.2 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及设施应满足多家通信运营商的需求,

并应符合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相关要求。新建和已

16

深圳市城市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深圳市城市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送审稿) 深圳市规划国土局 深圳市城市规划研究所 一九九八年八月

编制说明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深圳市政府于1998年7月1日正式颁布了《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规划法》)为基础,根据深圳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总结了深圳十几年城市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成果,并借鉴了香港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初步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规划立法为手段、以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为目标的五层次规划体系。期间,为配合《条例》制订与实施,市规划国土局规划处于1997年7月委托我所着手《深圳市城市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的编制工作,经过一年的研究,于1998年7月基本完成初步成果,以下就本次工作的基本思路及存在的问题作简要说明。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以下简称《编制办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4.《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 二.结构体系的比较分析 深圳市的城市规划体系自上而下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全市城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分区规划、法定图则及详细蓝图。与《规划法》所规定的规划阶段相比较,全市城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实质上均属于总体规划范畴;分区规划与《规划法》的分区规划基本一致,但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在内容深度及重要性上均有所加强;法定图则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控制层次上相同,但在具体内容、表达方式及编制审批程序上有较大差别;详细蓝图基本类同于修建性详细规划,但主要作为规划管理的内部工作图则,较为偏重于对城市设计及工程规划的控制与引导。 次区域规划层次的增加,缘于深圳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十几年来深圳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特区内,特区外围已进入高速城市化的进程。1993年,原宝安县撤县建区,全市城市总体规划将规划区范围扩展到全市域,但由于特区内外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水平上的巨大差异,许多问题很难在一个层面上解决,因

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正式印发《北京市5G及未来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9年-2035年)》(下称《规划》),《规划》从规划管控和实施保障两方面,设计实施路径,重点解决5G基站建设难题。《规划》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共同组织北京铁塔公司等相关单位共同编制。 《规划》分总则、规划目标及原则、北京市5G基础设施总体规划、重点区域基站布局规划、近期建设方案和规划实施保障等六部分。《规划》坚持近期为主,展望未来的原则,规划了由通信局房、管道和移动通信基站组成的5G基础设施体系,明确了基站规划设置标准、基站选址与建设原则,细化了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等重点区域基站布局规划,提出了近期建设方案。下一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将做好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的协调合作,组织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与铁塔公司落实《规划》,全力做好5G基础设施建设。 《青岛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就组织实施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区(市)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规划》的重要性,把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二、各区(市)政府要在控规落地、市政用地选址、建筑物同步建设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推进机制,确保《规划》落实到位。 三、通信管理、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和规划、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合作,积极推进《规划》实施,共同做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工作,巩固和提升我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 四、《青岛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7-2035年)》由市通信管理局负责印发。

深圳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房建类)报建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深圳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房建类)报建 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海洋局) 2018年12月

目次 1总则 (1)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2) 2.1一般规定 (2) 2.2图纸要求 (2) 2.3设计说明 (4) 2.4总平面图 (5) 2.5建筑平面图 (7) 2.6建筑立面图 (9) 2.7建筑剖面图 (9) 2.8专篇 (10) 3临时建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13) 3.1图纸要求 (13) 3.2设计说明 (14) 3.3总平面图 (14) 3.4建筑平面图 (15) 3.5建筑立面图 (16) 3.6建筑剖面图 (16) 4附则 (17)

1总则 1.1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 (国办发[2018]33号)、《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管理规定》(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310号)、《深圳市社会投资建设项目报建登记实施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311号),进一步提升建设工程审批办理服务水平和办理效率,明确建设项目办理的相关技术要求,指导和规范建设项目申报技术文件和图纸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本技术规定以国家、广东省、深圳市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基础依据,结合深 圳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管理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3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设项目申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适用本技术规定。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2.1一般规定 2.1.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报建文件应符合选址意见书、用地预审意见、用地规划 许可证(规划设计要点),以及相关城市规划和标准的要求。 2.1.2编制单位应具备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资质并由注册建筑师主持设计。 2.1.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报建图纸深度应满足《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有关方案设计阶段的要求,同时应满足本技术规定的要求。 2.1.4经核准的总平面图、建筑专业的各层平面图、各向立面图、各主要剖面图 和核增建筑面积专篇的图纸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附图。 2.1.5《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经核准的总平面图由审批部门在其官方网站予 以公布。 2.1.6《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图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建设单位 应当提出申请。涉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各项规划指标及经核准的 总平面图变更的,主办部门应当在委员会或管理局网站或主要媒体、管理 局办公大厅、建设项目现场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必 要时,可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的方式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 2.1.7建设项目原则上应当按宗地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于建设规模 较大、周边情况复杂确需分期建设的项目,建设单位可以申请分期建设。 申请分期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的,公共配套设施必须先行报建及建 设,首期报建时应提供本宗地的总平面图、分期建设示意图及首期建筑设 计相关图纸,此后各期报建时应提供经核准的本宗地的总平面图及该期建 筑设计相关图纸。 2.1.8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项目一年内未开工建设的,《建设工 程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确需延期的,应当在期限届满三十日前提出延 期申请,但构成土地闲置的,须先进行闲置土地处理。 2.2图纸要求 2.2.1装订和份数要求 1.设计文件包括文本和技术图纸两部分,其中文本为A3图幅,装订成册,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课程作业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 概况简述 学院名称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及班级土管1班姓名何建明学号201131160707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 一、基本情况与修编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市规划国土委对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于今日公布新一轮总规。 专家表示,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指导城市建设的根本性蓝图。在特区进入第二个发展的30周之际,本轮总规充分体现了以全球视野谋划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承担了在全国率先探寻城市转型路径的重要使命。它的公布,必将以城市转型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土地的高效利用,加快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引领国家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对深圳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规划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改革和创新,探索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路径。 2、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3、提升城市在区域和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4、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更好地服务香港,支持香港繁荣稳定,在粤港澳合作中发挥先行、先导、先试的示范作用。 5、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综合调控职能,统筹协调城市发展。 三、城市性质 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四、城市职能 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践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的示范区。 2、国家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服务基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3、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

(完整版)城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导则--H-1020v2(1)

城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导则 编制单位: 二〇一五年二月

前言 为深入贯彻《“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国发 [2013]31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 [2013]36号),指导各城市开展通 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有序推进城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通信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协调发展,特编制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有: 1、总则; 2、通信需求预测; 3、通信局所规划; 4、移动通信基站规划; 5、通信管道规划; 6、近期规划; 7、环境保护; 8、保障措施; 9、基础资料收集; 10、规划成果。 本导则在编制过程中,得到 XX、XX、XX的大力协助,在此深表感谢。 本导则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建议和有关资料提供 给 XX(地址:), XX(地址)。以便在今后修改时参考和吸纳。 本导则主编单位: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

目录 1总则 (1) 1.1适应范围 (1) 1.2规划范围和期限 (1) 1.3规划目标 (1) 1.4规划指导思想 (1) 1.5规划编制依据 (2) 1.6规划效力 (3) 2通信需求预测 (4) 2.1预测指标 (4) 2.2预测说明 (4) 3通信局所规划 (6) 3.1通信局所现状 (6) 3.2通信局所需求预测 (6) 3.3通信局所规划原则 (6) 3.4规划方案 (8) 4移动通信基站站址规划 (8) 4.1移动基站现状 (9) 4.2移动基站规模预测 (9) 4.3移动基站规划原则 (9) 4.4移动基站规划方案 (10) 5通信管道规划 (11) 5.1通信管道现状 (11) 5.2通信管道需求预测 (11) 5.3通信管道规划原则 (11)

2007-2020年深圳市宝安区生态区建设规划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1条规划背景 为贯彻落实《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生态区建 设实施办法》(深宝府【2007】1号),缓解宝安区社会经济发展、资源 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各类矛盾,顺利实现建设环境优美的 国家生态区的发展目标,遵循国家《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 纲(试行》、《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要求,编 制本规划。 第2条规划性质 本规划是指导宝安区生态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城区总体规划的修编以及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提 供指导和依据。 第3条法律效力 本规划提交宝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后,由宝安区人 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宝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执行。 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与措施应纳入宝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实 施。 本规划为开放性规划,应定期评估实施情况,不断进行补充与完善。第4条规划范围 宝安区行政辖区内的全部陆域及近岸海域,总面积712.95 km2,包括 光明新区和新安、西乡、福永、沙井、松岗、石岩、观澜、龙华、大 浪和民治十个街道。

第5条规划时限 鉴于本规划编制主要目的,规划时间范围确定为2007~2020年,规划 的基准年确定为2006年。规划近期为2007~2010年,规划中期为 2011~2015年,规划远期为2016~2020年。以规划基准年为基础,以 规划近期为重点。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6条指导思想 以建设和谐社会、绿色城市为目标,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运用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和 环境的关系,以人为本,以自然生态、环境支撑、生态经济、资源保 障、生态社会、能力保障六大体系建设为重点任务,走绿色生产、生 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7条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高效原则、循环经济原则、针对性原则、便于 操作原则。 第二节规划控制目标与指标体系 第8条规划控制目标 持续推进生态区建设工作,构建绿色城区。 ——经济发展: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清洁生产企业和通过ISO14000认 证企业比例不断提高。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单位能耗、水耗持续 降低,2010年和2020年单位GDP能耗分别控制在0.5吨标煤/万元、 0.4吨标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分别控制在20 m3/万元和 16 m3/万元。 ——生态环境保护:严格保护生态用地,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保持在40.62%,不断提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指标;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2010年和2020年COD排放量分别控制在 排放量控制在1240吨。加大环保投入,全面16700吨和9600吨,SO 2 提升环境质量,2010年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远期进一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 (2016-2020年)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我国物联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成为全球物联网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广泛应用,培育壮大新动能成为国家战略。当前,物联网正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为推动物联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制定信息通信业“十三五”规划物联网分册。 本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编制而成,是指导物联网产业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回顾及面临形势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国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推广、产业协调发展和政策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

效。 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加强顶层设计,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成立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统筹协调和指导物联网产业发展。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加强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应用示范等工作,积极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推进示范区和产业基地建设。中央财政连续四年安排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物联网被纳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支持范围。各地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多层次、全方位推进地方物联网发展。 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已形成包括芯片、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运营、应用服务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十二五”年复合增长率为25%。公众网络机器到机器(M2M)连接数突破1亿,占全球总量31%,成为全球最大市场。物联网产业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聚集发展的格局,无锡、重庆、杭州、福州等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涌现出一大批具备较强实力的物联网领军企业,互联网龙头企业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新兴力量。物联网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日渐完善,初步建成一批共性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投融资、标识解析、成果转化、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

陕西省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行动计划

陕西省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加快我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水平,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 2018年,全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总体目标为:“双提升双下降双覆盖”主要指标明显提高,“四大工程”加快实施,“十项重点任务”稳步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12月底前,全省固定宽带平均可用下载速率同比提升15%,全省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提升至80%。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明显下降,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下降30%。全省电信普遍服务全部完成,实现省内所有行政村光纤全覆盖,城区、重点区域及公共场所4G网络覆盖率基本达到100%。 (一)光网支撑能力提升工程。 12月底前,全省新增光缆6万公里。互联网省际出口总带宽由17T提升至195T,西安市直联点网间带宽提升至470G。切实提升用户上网体验,西安、宝鸡、咸阳、延安、商洛市固定宽带平均可用下载速率同比提升16%,铜川、渭南、榆林、汉中、安康市同比提升14%。

(二)光网城市质量提升工程。 12月底前,城市既有住宅小区光纤改造381处,新建楼宇光网覆盖率基本达到100%。新增光纤到户端口85万个,全省总数超过1700万个。新增光纤到户230万户,全省总数达到1000万户。 (三)移动网络覆盖工程。 12月底前,全省新建基站5829个,开放公共区域站址4735处。新增4G基站7404个,其中农村新增4G基站479个。加快实施5G 基站规划。新建移动网络室内分布系统1564个。新增4G用户380万户,4G用户总数超过3400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超过100%。 (四)IPv6部署推进工程。 12月底前,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系统、省级新闻及广播电视媒体网站系统、超大型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互联网骨干网、广电骨干网、骨干网网间互联体系、城域网和接入网、LTE网络及业务,新增网络设备、固定网络终端、移动网络终端等领域要全面支持IPv6部署,逐步推进IPv6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 二、重点任务

深圳绿地系统规划

深圳绿地系统规划--

————————————————————————————————作者: ————————————————————————————————日期: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指导深圳市绿化建设项目的安排,加强全市绿化工作的规划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深圳 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 003-2005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技术纲要办法(试 行)》和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结合深圳市的 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项目的规划范围为深圳市行政辖区,包括深圳经济特区(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和宝安区、龙岗区,总面积20 20平方公里。 第三条本规划的期限为2004-2020年。 第四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图纸以及说明书组成。 第五条根据深圳实际情况,建设由“区域绿地—生态廊道体系—城市绿地”组成的城市绿地系统。与此相对应,本次规划所指的绿地, 既包括城市建成区内各项绿化用地,也包括建成区外对生态环 境改善起积极作用的林地、园地、耕地、牧草地、水域等各类 生态绿地,前者主要对应于各级城市绿地的分类规划,后者纳

入区域绿地和生态廊道体系范畴。 第六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全市绿色开敞空间总的建设指引。在规划期限内,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与绿色开敞空间相关的规划、 绿化及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其他各种类型的开 敞空间规划应与此相协调,实现城市生态空间资源合理保护与 有效利用的“双赢”。 第二章目标和原则 第七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1、全面提高城市绿化质量,优化绿地布局结构,提高绿地配置 和养护水平,丰富城市景观效果,缓解深圳乃至区域的快速城市 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实现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 2、加强对区域和城市生态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态绿地、沿海滩 涂、河流水系、各类湿地的保护和绿化建设,实现区域生态环境 的共保、共建和共享,维护城市和区域的生态安全。 第八条建设生态城市,推进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 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设国际化城市和现代化中心城市的 发展目标,以及建设高科技城市、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区域性

加快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工作方案

加快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工作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X政函〔X〕9X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水平,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X年底,全县固定宽带网络下载速率提高至12Mbps,新增光缆总长度1698.1 公里,新增光纤入户端口24348 个,城市住宅小区光纤覆盖率达到99%,新建4G基站总数105个,免费开放公共区域站址1个,全县城区、重点区域及公共场所4G网络深度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一)提升光纤网络支撑能力。到X年底,全县新增光缆总长度1698.1 公里,其中移动公司590 公里、联通公司60 公里、广电网络公司901 公里、电信公司147.1 公里。新增光纤到户端口24378个,其中移动公司10990个、联通公司X个、广电网络公司3500个、电信公司7888个。互联网出口总带宽由100G提升至300G。切实提升用户上网体验,全县固定宽带网络下载速率提高至12Mbps。 (_)提咼全光网城市质量。到X年底,城区既有住宅小区光纤改造 率达到69%,光纤到户用户总数达到0.75 万户,光纤到 户城市家庭具备100Mbps 接入能力。光网用户接入带宽全部免费提升至

20Mbps以上,50Mbps以上用户超过46%。 (三)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到X 年底,全县行政村光纤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完成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建设,县广电网络公司负责完成全县18 个未通宽带行政村的光网宽带建设工程和3 个行政村的光网宽带改造升级工程。 (四)加快移动网络覆盖。全县城区、重点区域及公共场所 4G网络深度覆盖率达到95%以上。移动4G信号农村覆盖率达到95%;电信4G信号农村覆盖率达到61.58%;联通4G信号农村覆盖率达到18%。 二、重点任务和分工 (一)按照省市制定的网络架构优化方案,做好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及时升级固定宽带用户接入节点和骨干网节点设备,强化网络流量疏通能力。加快实施光纤入户工程,既有小区基本实现“光进铜退” 。大力推进电信普遍服务项目,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要按照全市基站布点专项规划,优先布局我县城区、重点区域和公共场所的物理站址。加快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全力消除楼宇内部、电梯、地下场所等移动 网络盲点。(县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铁塔公司、广 电网络公司负责) (二)X年7月底前组织完成全县通信基站布点专项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大通信市场监管力度,规范电信企业竞争行为,充分发挥“12300”用户申诉平台的作用,按照法定程序调解用

从深圳城市通信工程看专项规划发展

从深圳城市通信工程看专项规划发展

从深圳城市通信工程看专项规划发展 1通信工程专项规划编制内容及主要作用 分析2000——2010年间深圳市完成的各项通信工程专项规划的时间点分布情况,可以将这十年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起步、高速发展和补充完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完成的通信工程专项规划层次、类型、数量等均不一样。 1.1第一阶段(2000.2004年):起步阶段 1.1.1完成的项目 第一阶段仅编制了《深圳经济特区通信管网专项规划》,覆盖范围为福田、罗湖、南山和盐田四区,总规划面积39 1.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0%;涵盖的通信业务种类有电信固定网、数据网、移动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微波通信网、通信管道网等。该规划总结了现状通信管道的备用管孔原则和以光缆为主要传输介质的通信管道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各类通信业务发展需求量,规划布局各通信网的局址(主要包括电信固定网、数据网、移动网、有线电视网局址等)和管道系统。 1.1.2规划作用

作为深圳市编制的第一个通信工程专项规划,该规划对深圳市通信的发展发挥了规划先导的作用,为深圳市各类城市规划提供了通信设施规划依据,有效指导了深圳市经济特区内通信设施及管道网的建设。该规划也存在一些不足,最为主要的是没有划定各类局址的用地红线,未能及时控制用地。 1.2第二阶段(2005.2007年):高速发展阶段 1.2.1完成的项目 第二阶段3年时间内共编制了4项通信工程专项规划,分别为《宝安区通信管网专项规划》、《龙岗区三组团通信管网详细规划》、《深圳市东部滨海地区通信管网专项规划》和《深圳市(信息科技论文发表--论文发表向导网江编辑加扣二三三五一六二五九七)信息管道及机楼“十一五”发展规划》(以下分别简称《宝安专项》、《龙岗专项》、《滨海专项》和《“十一五”规划》)。《宝安专项》、《龙岗专项》’和《滨海专项》的覆盖范围为深圳经济特区以外的地区,涵盖的通信业务种类与《特区专项》一致。这3项规划以深圳市《组团规划》成果为依据,结合现状机楼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2004年3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4]53号发布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1 总则 1.0.1 为实现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三章第十二条以及其他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与准则。 1.0.2 本标准与准则以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深圳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 在深圳市行政区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标准与准则执行。 1.0.4 深圳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 本标准与准则解释权属深圳市人民政府。 第一部分城市用地 2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2.1 城市用地分类 2.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2.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他相关因素。 2.1.3 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1大类、53中类、80小类。 2.1.4 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1.5 城市用地分类代号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采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各增加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2.1.6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2.1的规定。 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湘潭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责任分工表

附件5 湘潭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责任分工表序 号 责任单位职责工作内容 1 市发改委价格指导隧道内通信设施基站、机房租用费予以监督和价格指导。对市政建设单位在城市新区道路共建通信管道出租和出售价格予以监督和价格指导;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作为国有企业资产应保值增值,对因征地拆迁、城乡建设等造成的通信设施迁移和损毁,制定补偿指导价或提供置换资源指导;制定公共资源双向开放使用的价格指导 2 市经信委统筹协调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 3 市城乡规划局规划审批负责将通信管道、杆路、通信基站和铁塔、通信机楼、机房等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依法及时办理规划许可证,加快基站等网络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审批工作。批准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等所属的建筑设施向宽带网络、移动基站建设开放 4 市国土资源局用地审批将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用地纳入公用事业用地审批范畴,加快项目用地预审和审批,优化通信基站、宽带建设审批流程,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加快权证办理 5 市住房和 城乡建设局 湘潭县、湘乡 市、韶山市住房 和城乡建设局 执行光纤到户 标准 落实房地产开发企业执行《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设施建设标准》(DBJ43/003-2012),建筑红线内管道、暗管、光缆、分 纤设施、设备间、小区机房等通信设施及广电网络配套实施必须同步建设,建筑物天面必须预留通信设施或基站设备安装位 置,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及广电网络配套设施投资纳入总造价,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弱电集成公司等向基础电信企业收取建 筑红线内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代建费。核发建设工程许可证时严格把关,加强联合监督,同时要求通信网络及广电网络作为交 房条件写入《商品房买卖合同》 强化管理 落实公共楼宇向通信企业开放,加强管理物业服务企业、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加强物业服务企业对物业服务收费的监督, 制止物业服务企业、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在基础电信企业建设、改造宽带网络时,索要高额入场费的不正当行为和其它阻挠 光纤到户建设的行为 — 1 —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版图文稿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 准则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2004年3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4]53号发布 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1 总则 1.0.1 为实现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三章第十二条以及其他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与准则。 1.0.2 本标准与准则以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深圳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 在深圳市行政区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标准与准则执行。 1.0.4 深圳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 本标准与准则解释权属深圳市人民政府。 第一部分城市用地 2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2.1 城市用地分类

2.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2.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他相关因素。 2.1.3 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1大类、53中类、80小类。 2.1.4 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1.5 城市用地分类代号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采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各增加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2.1.6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2.1的规定。 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表2.1

深圳市宝安区生态区建设规划

深圳市宝安区生态区建设规划 (摘要) 图2:公园系统建设。

图4: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 图3:污水集中处理厂布局。

一、总则 (一)规划背景 为贯彻落实《深圳市宝安区人 民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全面推进 生态区建设实施办法》(深宝 府【2007】1号),缓解宝安 区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与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各类 矛盾,顺利实现建设环境优美 的国家生态区的发展目标,遵 循国家《生态县、生态市建设 规划编制大纲(试行)》、《生 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 标(修订稿)》要求,编制本 规划。 (二)规划性质 本规划是指导宝安区生态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城区总体规划的修编以及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提供指导和依据。 本规划提交宝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后,由宝安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宝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执行。规划提出的目标与措施应纳入宝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实施。 (三)指导思想 以建设和谐社会、绿色城市为目标,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以人为本,以自然生态、环境支撑、生态经济、资源保障、生态社会、能力保障六大体系建设为重点任务,走绿色生产、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图1:生态网络与生态节点。

(四)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高效原则、循环经济原则、针对性原则、便于操作原则。 (五)规划时限 规划基准年:2006年;规划近期:2007-2010年;规划远期:2011-2020年。 二、规划目标 全面创建阶段(2007~2010年):在近年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关于生态区建设的指标要求,大力开展环境优美街道创建工作,完善污水收集系统,保护饮用水源,对污染严重的河流进行综合整治,建设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绿地系统,修复采石场、园地,发展生态经济,推行资源节约和利用,加强环境宣传,使得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有一个根本的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确保规划期末全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区的考核指标基本满足要求,完成生态区创建任务。 调整提升阶段(2011~2015年):继续深入推进生态区建设工作,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森林公园,发展生态经济,使各指标达到考核要求,基本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 优化完善阶段(2016~2020年):全面完成全区骨干绿色通道和生态节点建设工作,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进一步削减,经济发展模型实现根本性转变;城市环境全面改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使宝安区建设成为生态区建设的典范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三、生态环境 功能区划 (一)生态功能区划 根据宝安区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系统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因素进行生态功能区划,以明确各生态区域的主导生态功能、资源利用的优劣势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向,以及环境整治的方向和途径,为城市空间布局、资源合理利用、产业优化布局、生态

深圳光明新区生态城市规划实践

光明新区是新旧城市并存的区域,这在我国城市发展中很具代表性。光明新区的“绿色城市”建设将是一个渐进、演化的过程,她并不依赖于新理念、新技术和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是通过观念的变化,以规划管理部门与地方行政部门的协同工作,引导市场,影响市民,向着环境更友好、资源更集约、可持续繁荣的方向改善现状、转型提升。从这个角度判断,光明绿色城市实践对全国同类城市发展将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回顾过去30年,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快速成长为拥有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书写了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与此同时,深圳始终坚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不断探索生态城市的实践,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逐步建成了比较良好的城市环境,并获得了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以及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全球环境500佳”称号,取得了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双重成就。根据中国社科院城市竞争力课题组报 深圳光明新区生态城市规划实践 告,深圳城市竞争力已连续3年位列内地城市第一。 在快速发展压力下,深圳同样遭受了土地、能源、资源、人口的多重压力。2005年,深圳以科学发展观为抓手,果断提出“效益深圳”的转型战略,以资源节约、再生循环为重心,积极推行交通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用地模式转型,成为国内较早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特别关注 □ 深圳市规划局 王 唐绍杰 张一成荣凡 ■深圳光明新区现状

2007年,为缓解特区内的发展压力,促进特区内外一体化,深圳提出光明新城、大运新城、龙华新城和坪山新城“四大新城”发展计划。其中,光明新城以光明高新区为依托,定位为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新城。总结过往发展经验和教训,深圳市委市政府做出重大决议,在光明新城基础上成立光明新区,以行政机制、管理模式的创新,扩大新城辐射带动能力,协调区域发展,探索转型期城市化的更优规划建设模式,并对其他新城、其他地区发展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选择光明新区 新区总面积156.13km2,辖光明和公明两个街道办。自然环境条件优越,茅洲河及其支流水系穿城而过,有一定的城镇发展基础,已建设用地已达49.04km2,大多集中在茅洲河以东。由于早期特区外以街道为主体的低标准发展,呈现特区外城镇蔓延式发展的典型风貌,包括以“三来一补”工业主导的用地构成、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公共配套设施严重缺乏、城市特色缺失以及巨大的河流防洪治污压力。土地存量有一定的相对优势,约29.59km2,但分割严重,2km2以上的规模化用地已严重不足。 综上,光明新区并没有突出的资源优势,但是是深圳具备转型发展潜力的典型城区,其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正是深圳特区外城镇正在或即将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应该正视的是,光明新区并不具备可与天津中新生态城、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比拟的政策支撑,而是深圳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先锋城市”(《深圳2030》提出的城市发展目标)的自觉探索,来自于30年“深圳经验”的总结与反思,是在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全球应对环境问题的大环境下的再起步。光明新区必须结合自身发展条件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转型建设和常态进化之路,同时符合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和社会和谐的总体方向,才能对深圳形成实验意义,对国内其他地区提供示范。 面向生态城市的具体实践 深圳市规划局从2005年起,以光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为起点,开始了对“深圳远见”的持续研究。光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以创新的开放工作方式,汇集和凝聚上百国内外规划专家和设计人员的经验和智慧,提出了深圳需要建设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城市”。规划原则为:延续自然和文脉、紧凑的城市形态、人性化的空间尺度、环境负荷低的运行系统、可持续繁荣的经济体系以及和谐、多元、融合的社会环境。配合相关规划研究和行动,以其具体的建设结果逐步形成“绿色城市”的样板和标准。  2007年,《光明新区规划》启动,延续上述规划原则和目标,深化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相关内容,统筹相关专项规划和研究,进一步将“绿色城市”的发展目标向指导实施操作的规划体系推进。 总的来说,光明新区的“绿色”是广义的“绿色”,包含了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三维内涵,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观”。针对光明新区新旧并存的发展现状,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必须转变传统思路,从单一的以增量土地管理向盘活存量土地、提升土地产出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转变生活方式、体现绿色文化的多元发展模式转变。新区之“新”将着重体现于新的“绿色内涵”,具体包括: 1、新的生态结构:保护生态安全,合理利用自然,塑造对自然低冲击的人工环境; 2、新的生活方式:以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交通为主导、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健康生活、绿色消费,社会和谐共融; 3、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先进,结构多元,经济增长平稳快速高效,尽量利用当时、当地资源,不侵占未来资源; 4、新的生长方式:尊重现状,延续文脉,实现物质空间有机的新陈代谢,人口素质逐步提升,展现绿色城市文化。 为进一步具体化新区“绿色目标”,提供绿色理念的导向性工具、比较性工具和描述性工具,新区规划管理部门正在会同新区管理部门编制新区“绿色指标”。《光明新区规划》综合国内外评价生态城市的相关指标,国家生态市、县评价标准,参考香港、新加坡等城市的现状值和近期目标,建议新区应建立涉及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区域协调发展五方面的目标指标系统,其中绿色出行比例、再生水资源利用率、绿色建筑比例、新能源利用等应为控制性指标,自然生态协调、区域政策协调、社会文化协调、区域经济协调等为引导性指标。 目前,新区正在推进各项专项规划、出台相关管理政策落实各项指标,如《光明新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提出实现70%的公交分担率、《光明新区再生水利用及雨洪利用专项规划》以污水回用率50%为目标、《光明新区绿色建筑示范建设管理试行办法》将使新区32km2的绿色建筑示范区内绿色建筑比例达80%以上,建筑节能50%。 光明新区“绿色城市”规划 落实深圳新版总规修编,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和区域角色,光明新区定位为深圳绿色城市示范区、深圳重要的城市副中心;创新型高新产业基地及其配套服务区;承接香港、辐射东莞的生产性服务中心以及深港大都会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规划期末(2020年) 新 ■ 绿色城市理想的空间模型

加快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加快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X年底,全市固定宽带网络下载速率提高至14Mbps,新增光缆总长度1.6万公里,新增光纤入户端口10.54万个,城市住宅小区光纤覆盖率达到99%,新建4G基站总数1377个,免费开放公共区域站址13个,全市城区、重点区域及公共场所4G网络深度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一)提升光纤网络支撑能力。到X年底,全市新增光缆总长度1.6万公里,达到40.8万公里。新增光纤到户端口10.54万个,达到52.04万个。互联网出口总带宽由100G提升至300G。切实提升用户上网体验,全市固定宽带网络下载速率提高至14Mbps。 (二)提高全光网城市质量。到X年底,城市既有住宅小区光纤改造率达到69%,光纤到户用户总数达到19.8万户,光纤到户城市家庭具备100Mbps接入能力。光网用户接入带宽全部免费提升至20Mbps以上,50Mbps以上用户超过46%。 (三)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到X年底,全市行政村光纤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完成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建设,完成全市272

个未通宽带行政村的光网宽带建设工程及801个行政村的光网宽带改造升级工程,其中:X区未通村55个,升级村190个;X县未通村38个,升级村177个;X县未通村41个,升级村89个;X 县未通村12个,升级村92个;X县未通村61个,升级村117个;X县未通村37个,升级村99个;X县未通村28个,升级村37个。 (四)加快移动网络覆盖。到X年底,全市新建4G基站总数1377个。新增移动网络室内分布系统45个区域。免费开放公共区域站址13个,其中:X区9个,X县1个。全市城区、重点区域及公共场所4G网络深度覆盖率达到95%以上。移动4G信号农村覆盖率达到95%;电信4G信号农村覆盖率达到61.58%;联通4G信号农村覆盖率达到18%。 二、重点任务和分工 (一)按照省上制定的网络架构优化方案,做好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及时升级固定宽带用户接入节点和骨干网节点设备,强化网络流量疏通能力。加快实施光纤入户工程,既有小区基本实现“光进铜退”。大力推进电信普遍服务项目,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要按照全省基站布点专项规划,优先布局我市城区、重点区域和公共场所特别是X区的物理站址。加快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全力消除楼宇内部、电梯、地下场所等移动网络盲点。(X电信公司、X移动公司、X联通公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