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南大学960道路及交通工程复习提纲

东南大学960道路及交通工程复习提纲

东南大学960道路及交通工程复习提纲
东南大学960道路及交通工程复习提纲

东南大学

960道路与交通工程

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本章节包括7个知识点,交通工程学的定义、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交通工程学在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及其发展过程、我国的交通现状、我国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这7个知识点在基础复习阶段必须全部掌握。

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内容,深入理解教材中的各个定义与概念,并及时参阅其它相关的专业书籍,初步掌握交通工程学科的基本研究理论,熟悉相应知识点,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注意易错点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

【知识点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

交通工程学是交通工程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理论,是从道路工程学科中派生出来的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它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个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

交通工程学是从道路工程学分化出来的,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道路交通;交通工程学主要解决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科学问题。

【知识点2】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

1.交通特性分析技术;2.交通调查方法;3.交通流理论;4.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5.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6.道路交通管理技术;7.交通安全技术;8.静态交通系统规划;9.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10.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

【例题1】(1994)(2006)简述交通工程学研究的内容

【知识点3】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

交通工程学科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学科,它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把人、车、路、环境、资源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进行研究,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双重特点。

1.系统性

交通工程学最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就是系统工程原理,以系统工程原理来认识和解决交通问题是交通工程学科发展最显著的特点。

2.综合性

交通工程学科中的“五E”①工程(Engineering)②法规(Enforcement)③教育(Education)④能源(Energy)⑤环境(Environment)。

浅析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

浅析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09T14:42:03.7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作者:付丽娜 [导读] 机动车在市场上的保有量的增加,在我国许多大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已成为正常现象,交通问题的产生也越来越多。 黑龙江省宏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肇东市 151100 摘要: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复杂而精细,本文简要介绍了道路与交通工程分析的作用、目的和步骤,对模型的建立和运行以及如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进行了阐述,总结了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分析;总结;依据 前言 机动车在市场上的保有量的增加,在我国许多大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已成为正常现象,交通问题的产生也越来越多。引起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的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失衡,所以需要针对交通系统进行分析和解决。 1 基本概念 1.1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复杂而庞大,在规划、设计和修建时往往要涉及数以亿计的资金投入,而营运管理中每天都关联着数千辆车辆直接或问接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工程系统分析是探讨规划、设计、修建和营运管理工程系统的方法,其任务就是为管理部门提供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选择最佳方案的分析工具。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就是针对道路与交通工程规划、设计、修建和营运管理问题的特点综合系统分析方法论、优化技术、微观经济概念预测方法和决策理论等学科知识,进行资源配置和方案选择的方法。 1.2 工程系统分析的步骤。系统分析作为决策者的一个有力工具,对决策者改善政策、制定质量以及实施有效领导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其基本步骤如下: (1)明确目标:在进行系统分析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系统和系统范畴进行明确定义,清楚了解系统的环境以及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等;接着就是对反映系统行为、性能或者性状的数据进行大量采集,选择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对现有系统的性能和状态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时,通过数据分析的利用加以实现;完成评价后,应该调查并预测现有系统当下和将来的需求,并与现有的系统实际状态和使用系能进行类比,进一步使得现有系统存在问题的内容和范围都有所确定。根据这些分析依据来对现有系统开展价值分析,讨论后确定接受度高且实现性强的系统整改的目标和目的。 (2)可选方案的提出:按照系统的问题和所定的目标及目的对多个可能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筛选,多次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从众多改进法方案中筛选出可行性较高的方案。 (3)选择方案的分析评价:在上一个步骤中已经完成了各项方案的分析,因此这时应该依据按照表征系统的行为、性状和特征模拟所得到的一个或数个模型细致的技术、经济政治可行性分析,对系统实施后的各种状态进行计算分析。 (4)方案的选择与决策:完成系统分析后,系统分析员需要将结构化分析结果用概述的形式传给决策者,说明评定指标和标准,表明系统目的和目标的确立依据,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案并对各方案实施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在讨论中系统分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5)方案实施和反馈:系统分析结果的验证是在确定方案实施过程中和结束后需要进行的基本步骤,验证的结果是分析方法和分析选用参数修整完善的基本依据,后期新方案和性政策推荐可以以此为构建基础并适时推出。 1.3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道路与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修建和后期运作管理是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主要对象。这些问题的基本特征与微观经济概念预测法、系统分析方法论、技术优化、决策理论等相结合就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最佳方案的选择的依据基础。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庞大而复杂,投入甚大,各管理部门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最佳解决方案的选择是工程系统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 2 模型的建立与运行 模型是将系统和问题的全貌以立体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决策者的一种工具,通过直观的呈现各种问题来加强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在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的分析过程中模型是必不可少的。模型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分析员能够根据具体模型来分析各种各样的变量、因素以及关系之间是如何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通过分析来推测可能对系统产生影响的各种行为、性状、性能等,进一步对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对方案进行必要的完善。所以,模型的建立是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分析的重中之重,其建立和运行步骤如下:初步设计、根据现有数据初步证实、通过模型预测新情况、根据实际偏差改进模型。 3 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 3.1 线性规划与图论。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的一个分支,运筹学会通过运用图解法、人工变量法、单纯形法等求解方法来将所分析的问题具体呈现出来。通常情况下,使用线性规划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根据任务要求,采用最省资源的方式完成工作;第二个目的是根据被限定的资源,采用最佳方案经济有效地完成任务。 同时,作为运筹学另一个分支的图论则是以“图”的形式来反映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系统以及管理问题,其最优结果通过数学方法求得。通过情况下,要分析完成某项任务的最少时间、最省费用、最短距离等,都可以通过图论的方法来进行。 3.2 网络技术。这里所说的网络技术跟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网络技术不同,作为图论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的表示方法有箭线图和顺序图,主要工作第一步是对承接的工作展开项目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绘制出与预期要求相符的网络图,若通过分析绘制得到的网络没有达到预期要求目标,分析人员就可以结合时间、资源、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对原图进一步调整优化,以达到最终的满意效果,在施工组织和施工计划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用到网络技术。 3.3 预测与决策。预测与决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预测是以某件事物的历史资料为依据,采取科学的方法和逻辑推来对该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并对估计结果进行客观评价,然后再调对人们的行动进行调节引导;而决策则是指在众多可选方案中选择出可行性最佳的执行方案。 3.4 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在道路工程中,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用到技术经济评价,技术经济评价是对成本和效益动态计算并最终得出定量评价依据的一种手段,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有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来说明某个方案的优劣。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考研真题

东南大学历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51 试题名称:交通工程学基础 1992年: 一.在一条长度为24公里的干道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观测到汽车100辆通过,设车流是均匀连续的且车速V=20公里/小时,试求流量(q)、时距(h t)、空距(h d)、密度(K)以有第一辆汽车通过此干道所需时间(t)[以分钟或小时计均可]。(15分) 二.某路段10年的统计,平均每年有2起交通事故,问此路段明年发生事故5起的概率是多少?又某交叉口骑自行车的人,有1/4不遵守红灯停车的规定,问5人中有2人不遵守交通规定的概率是多少?(15分) 三.某交叉口信号周期为40秒,每一个周期可通过左转车2辆,如左转车流量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受阻),如有延误,试计算占周期长的百分率,无延误则说明原因(设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20分) 四.试说明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的定义及区间平均车速与时间平均车速的关系。(15分) 五.简述交通事故的定义与主要指标并就其是否合理予以简评。(15分) 六.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与主要作用。(20分) 1993年: 一.何谓行车延误、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影响延误的因素是什么? 二.简述起讫点调查的目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三.我国的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何特点? 四.某高速公路拟建立收费站。已知车辆是随机到达收费站的,其到达率为2000辆/小时,每辆车交费所需时间符合平均时间为6秒的指数分布。在采用多路排队多通道服务情况下,请用具体计算指标比较说明在应该收费站设2个、4个及6个收费口的效果。五.已知某十字交叉口,其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分别供左转专用、直行和直右混行; 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分别供直左混行和直右混行。车种比例,大车:小车=2:8,车头时距为2.65秒。信号灯周期为125秒;绿灯时间,东西向为70秒,南北向为50秒。路口折减系数取0.9。东西方向的左转车与右转车分别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和10%;南北方向的左转车与右转车各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设该交叉口不影响对向直行车的左转交通量为134辆/小时;直右车道上允许的右转交通量为185辆/小时。请按停车线法计算应该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1994年: 一.简述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何谓“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第30小时交通量“?请扼要阐明交通量的分布特性。 三.某停车场,到达车辆数是50辆/小时,停车场的服务能力为80辆/小时,其单一的出入道能容纳5辆车,问此出入道是否合适? 四.若在5公里长的公路上随机40分布辆汽车,求任意500米路段上有5辆以上的概率。五.何谓高速公路合流部分、分流部分的通行能力?应如何计算?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 习题2-1 解:⑴ 小时交通量: h 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 ⑵ 5min 高峰流率: h Q /27845 60 2325辆=? = ⑶ 15min 高峰流率: h Q /268415 60 )220219232(15辆=? ++= ⑷ 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929.04 6712493 15=?=PHF 习题2-2 解:已知: % 26.131326.0082.03086.17082.086.1730 ,/h 1500C ,/d 50000AADT 3 .13.11==-?=-====--x K x 辆辆 设计小时交通量: h K AADT DHV /66301326.050000100辆=?=?= 车道数: 42.41500 6630 1=== C DHV n 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 如果6.0=D K ,3.5=n 。

习题2-3 解: 1000606 100 =?= 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 .3206.3=?== 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2.120 24===V S t h 习题2-4 解: s t n t i i 5)3.56.47.44.53.59.42.51.58.47.40.52.50.59.41.58.4(16 1 1161=+++++++++++++++==∑= h km s m t ns V n i i S /72/2080 100 161 ==?= = ∑= h km V n V i i t /16.726.1154161 )9.673.786.767.669 .675.732.696.700.756.760.722.690.725.736.700.75(16 1 116 1=?=+++++++++++++++==∑=

(整理)交通工程学知识点.

一、填空题 (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之路标志 (2)、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它包括三种形式: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 (3)、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出入量法、摄影法两种。 (4)、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其内容包含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分,且不断丰富。 (5)、交通工程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 (6)、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汽车的行驶速度的提高,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周界感减少。 (7)、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或加速度、最大爬坡能力 (8)、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是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 (9)、泊松分布理论适用于交通流量小,驾驶员随意选择车速,车辆到达时随机的判断依据是 ()() 1=x E x D (10)、高速公路是自成系统的一种公路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 (11)、构成交通三要素是指人车路 (12)二项分布理论适用于拥挤交通流,驾驶员自由行驶机会少,车辆到达数在均值附近波动。判断依据 为 ()() 11<-=P x E x D 13、 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4、 人们把1930年美国成立的交通工程师协会作为交通工程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15、 根据延误发生的原因可以把延误分为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和控制延误。 16、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空气阻力、滚动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 17、 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 18、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安全、迅速、舒适、经济地完成交通运输任务;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它的探索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9、 驾驶疲劳:是指作业者在连续作业一段时间以后,劳动机能的衰退和产生疲劳感的现象。驾驶人员在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以及驾驶操作效能下降的现象称为驾驶疲劳。 20、 第30位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30位小时交通量。 21、 85%位速度: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 度,即是说大于85%

[整理]交通工程学题库11版计算题

1、已知行人横穿某单行道路所需的时间为9秒以上,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410辆/小时,且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试问:①从理论上说,行人能横穿该道路吗?为什么?②如果可以横穿,则一小时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有多少?(提示:e=2.718,保留4位有效数字)。 解:①从理论上说,行人不能横穿该道路。因为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Q=410Veh/h ,则该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 - 410 3600 3600Q h t 8.7805s/Veh , 而行人横穿道路所需的时间t 为9s 以上。由于- t h (8.7805s )9s 的数量,即可得到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按均匀到达计算,1h 内的车头时距有410个(3600/8.7805),则只要计算出车头时距t h >9s 的概率,就可以1h 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 负指数分布的概率公式为:3600 /)(Qt t e t h P ->=,其中t=9s 。 车头时距t h >9s 的概率为:025.13600 9410718.2718 .2)9(-÷?-=>=t h P =0.3588 1h 内的车头时距t h >9s 的数量为:3588.0410?=147个 答:1h 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为147个。 2、某信号控制交叉口周期长度为90秒,已知该交叉口的某进口道的有效绿灯时间为45秒,进口道内的排队车辆以1200辆/小时的饱和流量通过交叉口,其上游车辆的到达率为400辆/小时,且服从泊松分布,试求:1)一个周期内到达车辆不超过10辆的概率;2)周期到达车辆不会两次停车的概率。 解:题意分析:已知周期时长C 0=90 S ,有效绿灯时间G e =45 S ,进口道饱和流量S =1200 Veh/h 。上游车辆的到达服从泊松分布,其平均到达率=400辆/小时。

(整理)交通工程学知识点.

一、填空题 (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之路标志 (2)、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它包括三种形式: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 (3)、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出入量法、摄影法两种。 (4)、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其内容包含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分,且不断丰富。 (5)、交通工程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 (6)、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汽车的行驶速度的提高,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周界感减少。 (7)、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或加速度、最大爬坡能力 (8)、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是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 (9)、泊松分布理论适用于交通流量小,驾驶员随意选择车速,车辆到达时随机的判断依据是 ()() 1=x E x D (10)、高速公路是自成系统的一种公路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 (11)、构成交通三要素是指人车路 (12)二项分布理论适用于拥挤交通流,驾驶员自由行驶机会少,车辆到达数在均值附近波动。判断依据为 ()()11<-=P x E x D 13、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4、人们把1930年美国成立的交通工程师协会作为交通工程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15、根据延误发生的原因可以把延误分为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和控制延 误。 16、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空气阻力、滚动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 17、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 18、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安全、迅速、舒适、经济 地完成交通运输任务;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它的探索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9、驾驶疲劳:是指作业者在连续作业一段时间以后,劳动机能的衰退和产生疲劳感的现象。驾驶人员在 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以及驾驶操作效能下降的现象称为驾驶疲劳。 20、第30位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 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30位小时交通量。 21、85%位速度: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 度,即是说大于85%位车速的车 辆其速度值大大超过85%位车速,离散性高,使交通流不稳定,所以在交通管理工作中应以85%位速度作为制定最大限制车速标准的参考值。 22、道路服务水平:指道路使用者根据交通状态,从车速、舒适、方便和经济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程度 23由于法规、教育、工程、环境和能源这五词的英文开头都是E ,交通工程学简称五E 科学 24、驾驶员反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反应的复杂程度、驾驶员训练情况。心理生理状况、疲劳影响、疾病或酗酒等。 25、汽车的性能参数主要包括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最小转弯半径、通过性、操纵稳定性、制动性和舒适性等。 26、交通量的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特性叫交通量的分布特性 负指数分布应用于车流密度不大。车辆到达随机性较大的情况。 一个排队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服务窗。 输入过程:确定型输入、泊松分布、厄兰分布。

东大版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与考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交通定义:广义交通是运输与邮电的总称。 狭义交通专指运输,即人和物在空间上的移动。 什么是交通工程学?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立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的一门技术科学。 交通工程学研究范围: 1. 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人、车、路、交通流特性) 2. 交通调查方法(交通量、速度、密度、出行、延误等) 3. 交通流理论(交通流三参数的关系、交通流动力学特征等) 4.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路段、交叉口、公交线路、线网) 5.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需求预测、规划方案、评价) 6. 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交通法规、TSM、TDM、交通组织、点线面交通控制等) 7. 交通安全技术(事故发生机理、事故预防、安全设施) 8. 静态交通系统规划(停车需求预测、停车场规划与设计、停车管理等) 9. 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合理结构、交通环境污染、交通能耗等) 10. 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智能交通系统ITS)

交通工程学科的性质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性质 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 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 交通工程学科的综合性: 5E:工程,法规,教育,能源,环境 6E:5E+经济 交通工程学科的产生 诞生标志——1930年美国交通工程师学会成立。 第二章:交通特性 道路交通三要素: 人、车、路 交通流特性三参数: 流量、速度、密度

交通特性分析的意义 进行交通规划、交通设施设计、交通运营、交通管理的基础。 交通系统中人的组成: 出行者,交通规划、设计、管理与运营者,交通系统的决策者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视觉特性:视力,视野,色感 反应特性:信息刺激→感觉→知觉→判断→操作→汽车运动表现选择特性:选择的基本行为,影响出行选择的要素 车辆交通特性: 动力性能: 1.指标: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能力; 2.影响道路的几何设计与通行能力。 制动性能: 1.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2.制动方向稳定性 3.制动性能与停车视距 道路基本特性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实验1

实验一网络技术在道路交通工程应用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网络技术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掌握WinQSB软件绘制计划网络图,计算时间参数,求关键路线;同时,学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根据工期及工序关系,为每个工序定义最早开始和结束日期、最迟开始和结束日期,形成顺序的网络逻辑图,找出关键路径。通过对关键路径的时间压缩和对非关键工序的资源调配,达到压缩工期和资源平衡的目的。 三、实验内容 网络技术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每人一台计算机、WinQSB软件 五、实验步骤 例题1:某项工程由11项作业组成(分别用代号A,B,……,J,K表示),其计划完成时间及作业间相互关系如表7-1所示,要求编制该项工程的网络计划并计算其时间参数。 表7-1 实验操作步骤 1、运行“PERT_CPM”,出现图1所示界面 图1 2、运行file菜单下的new problem 命令,出现图2所示界面。

图2中各项目含义: Problem Type(问题类型)如下: Deterministic CPM : 确定型关键路线法 Probabilistic PERT : 概率型网络计划技术 Data Entry Format ——选择数据输入是以矩阵或图形输入 Select CPM Data Field ——Normal Time 正常时间 Crash Time 赶工时间 Normal Cost 正常费用 Crash Cost 赶工费用 3、求例1,则①Problem Title 后给文件命名,Number of Activities 后给出作业数‘11’,Time Unit 后给出时间单位‘day ’,②Problem Type 选择’Deterministic CPM ’,③ Select CPM Data Field 选’Normal Time ’,④ 输入界面如图3所示,OK 确定后出现输入矩阵如图4 所示, 图2 图3

2003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试题

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交通工程学》考试题 一、 何为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各有什么用途?两者有何关系?12’ 二、 何为交通密度,有何用途?主要调查方法有哪些?12’ 三、 何谓交通需求管理?何谓交通系统管理?各有哪些主要策略?16’ 四、 非平衡交通分配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10’ 五、 何谓OD 调查?简述主要调查类别及各自的调查方法?16’ 六、 高速公路单向车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公式为: P HV W i B D f f f N c v C C ?????=)( 试说明各个符号的含义。14’ 七、 在交通连续流模型中,假定流速V 与密度K 之间的关系式为2)1(bK a V -=, 试依据两个边界条件,确定系数a 、b 值,并导出速度与流量,以及流量与密度的关系式。10’ 八、 写出流动观测车法计算交通量、平均行程时间、平均车速的公式,并说明 表达式中各自参数的含义。10’

2004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在交通调查区域中预估到其中几个交通区的交通发生和吸引量将有大量的变化,此外, 若干现状还未任何出行的交通区也将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交通需求预测采用何种交通分布方法较为合适?__ a重力模型法b弗雷特法 c平均增长率法d均衡增长率法 2.某双向两车道公路,2003年5月13日星期二测得日交通量为14770辆/日,五月份月变 系数为0.98,星期二的日变系数为0.97,设计小时系数为0.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双向需修成__。 a二车道b四车道 c六车道d八车道 3.道路交通流中车头时距统计分析可用__来描述。 a 二项分布 b 负指数分布 c 泊松分布d负二项分布 4.一批驾驶员按一试车方案各以同一速度沿道路驾车行驶,分别用雷达测速计和在道路上 行驶的行程时间记录,两种方法计算各自的车速及平均车速。如对所有车辆行驶的速度由车上经校正的示速表表明并不一样,则下列答案正确的是__。 两种方法所得的平均车速相同 b. 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 前者小于或等于后者 5.交通标志设计的三要素是__。 a.颜色、形状、图案 b. 相位、周期、绿信比 c. 流量、速度、密度 d. 颜色、形状、图符 6.实际停放车累积次数与车位容量之比称为__。 a. 停车密度 b. 停放车指数 c. 停放周转率 d. 停放饱和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何谓OD调查?简述主要调查类别与方法。 2.简述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3.何谓车辆换算系数?你认为对于路段、信号交叉口、环形交叉口,该系数如何求算较为 合理? 4.影响交织区交织运行的参数有哪些? 5.何谓服务水平,其分级是按什么指标划分的?你认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双车道二级 公路、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评价分析用什么指标合理?设计时各应采用何种服务水平等级? 6.SCOOT、SCA T、TRANSYT系统的优化参数及其各自优化原理? 三、计算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在一条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公里/小时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公里/小时行驶,其余40%则以100公里/小时行驶,一观测车以70公里/小时的稳定车速随车流行驶5公里时,有17辆车超越观测车(指超越观测车数减去被测试车超越数),在观测车以同样速度逆车流行驶5公里时,迎面相遇的有303辆车,试问: a. 车流的平均车速和流量是多少?(12分) b.试求有多少辆车以100km/h行驶的车超越观测车?(6分)

最新交通运输工程学知识点

第1章绪论 1.1.1交通运输的要素构成(了解): 1.载运工具 2.站场 3.线路 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5.设施管理系统 6.信息管理系统 1.1.2 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重点) 1.铁路运输:适于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也适宜承担中长途旅客运输。 2.公路运输:在中短途运输中的效果比较突出。 3.水路运输:适合担负时间要求不太强的大宗、廉价货物的中长距离的运输 4.航空运输:适宜担负各大城市之间和国际间的快速客运以及期刊邮件等对时效性要求高和昂贵精密急需货物的运输。 5.管道运输:非常适宜流体能源(天然气、原油等)的运输。 注:结合后面几章还介绍了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09年10年均考过】1.1.3五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评价(p4表格)(了解) 1.2.3 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10年考过】 1.专门化{运输工具专门化、运输方式专门化} 2.大型化 3.高速化 4.环保化 5.智能化 1.3.1性质和特点 1.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 (1)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国民经济系统具有基础性 (2)对空间、低于、时间具有较强依附性,即不可挪动性 (3)对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贡献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 (4)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可替代性 2.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p11了解) (1)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 (2)运输生产过程不改变劳动对象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只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并不创造新产品。 (3)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同时运动的,它创造的产品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生产中被消耗掉。 (4)运输产品计量的特殊性。 (5)交通运输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 1.3.2 (阅读理解记忆) 1.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P12)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结构之一。 运输业和各个国民经济部门有着紧密联系,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2.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P13) (1)交通运输是实现流通的物质手段 (2)交通运输时开发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和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纽带。 (3)交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部门,又是工业生产的巨大市场,是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龙头产业。 (4)交通运输业在国防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5)上缴税利所占比例大 (6)交通运输是国际间交流的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考试大纲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考试大纲

目录 第一部分考试讲明5 一、考试性质5 二、评判目标5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5 1、答卷方式5 2、答题时刻5 3、试卷结构5 第二部分考查知识范畴6 一、绪论6 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6 2、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畴与特点6 3、交通工程学科的产生与进展6 4、我国的交通工程现状及进展趋势6 二、交通特性6 1、人车路的差不多特性6 2、交通量特性6 3、行车速度特性7 4、交通密度特性7 三、交通调查7 1、交通量的调查7 2、车速调查7 3、交通密度调查7 4、行车延误调查7 5、通行能力调查7 6、起讫点调查(OD调查)8 四、道路交通流理论8 1、交通流特性8 2、概率统计模型8

3、排队论模型8 4、跟弛模型8 5、流体理论模型8 五、道路通行能力分析8 1、概述9 2、高速公路差不多路段通行能力9 3、高速公路交错区段通行能力9 4、高速公路互通立体交叉匝道的通行能力9 5、双车道一样公路路段通行能力9 6、都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9 7、道路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9 8、公共交通线路的通行能力9 9、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9 六、道路交通规划10 1、都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总体设计10 2、都市交通规划中的基础信息调查10 3、都市交通需求进展推测10 4、都市道路网络布局规划方案设计10 5、都市道路网络布局方案交通质量评判10 6、都市道路交通规划方案综合评判10 7、公路网规划方法简介10 七、交通安全10 1、概述11 2、交通事故的调查与处理11 3、交通事故分析11 4、安全评判11 5、交通安全预防11 八、都市道路交通治理11 1、道路交通治理目的、分类及治理策略11

最新东南大学960道路与交通工程复习提纲

东南大学960道路与交通工程复习提纲

东南大学 960道路与交通工程 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本章节包括7个知识点,交通工程学的定义、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交通工程学在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及其发展过程、我国的交通现状、我国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这7个知识点在基础复习阶段必须全部掌握。 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内容,深入理解教材中的各个定义与概念,并及时参阅其它相关的专业书籍,初步掌握交通工程学科的基本研究理论,熟悉相应知识点,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注意易错点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 【知识点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 交通工程学是交通工程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理论,是从道路工程学科中派生出来的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它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个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 交通工程学是从道路工程学分化出来的,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道路交通;交通工程学主要解决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科学问题。 【知识点2】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 1.交通特性分析技术;2.交通调查方法;3.交通流理论;4.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5.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6.道路交通管理技术;7.交通安全技术;8.静态交通系统规划;9.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10.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 【例题1】(1994)(2006)简述交通工程学研究的内容 【知识点3】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

东大版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与考点整理资料

第一章:绪论 ?交通定义:广义交通是运输与邮电的总称。 狭义交通专指运输,即人和物在空间上的移动。 ?什么是交通工程学?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立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的一门技术科学。 ?交通工程学研究范围: 1. 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人、车、路、交通流特性) 2. 交通调查方法(交通量、速度、密度、出行、延误等) 3. 交通流理论(交通流三参数的关系、交通流动力学特征等) 4.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路段、交叉口、公交线路、线网) 5.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需求预测、规划方案、评价) 6. 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交通法规、TSM、TDM、交通组织、点线面交通控制等) 7. 交通安全技术(事故发生机理、事故预防、安全设施) 8. 静态交通系统规划(停车需求预测、停车场规划与设计、停车管理等) 9. 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合理结构、交通环境污染、交通能耗等) 10. 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智能交通系统ITS) ?交通工程学科的性质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性质 ?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

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 ?交通工程学科的综合性: 5E:工程,法规,教育,能源,环境 6E:5E+经济 ?交通工程学科的产生 诞生标志——1930年美国交通工程师学会成立。 第二章:交通特性 ?道路交通三要素: 人、车、路 ?交通流特性三参数: 流量、速度、密度 ?交通特性分析的意义 进行交通规划、交通设施设计、交通运营、交通管理的基础。 ?交通系统中人的组成: 出行者,交通规划、设计、管理与运营者,交通系统的决策者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视觉特性:视力,视野,色感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研究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研究 庞大、复杂、精细是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的三大基本特征,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言,该系统的涉及面较广。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的目的、作用以及步骤进行分析,总结出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的主要内容,同时对相关模型的建立和运用进行了阐述,通过综合分析和总结,提供了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理论依据。 标签: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分析;总结;依据 1 基本概念 1.1 工程系统分析的定义。简单点说,工程系统分析就是对工程项目规划、项目设计、工程施工以及后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核心问题分析时所采取的分析方法。为了保证分析过程中能够被理解得更为透彻,核心问题通常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就是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比如要想获得某个系统预定的目的,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劳动力、能源、资金材料以及设备等等资源进行经济、合理的有效配置;第二种则是如何进行方案选择的问题,系统目标和目的的实现是方案选择所要满足的首要条件,在此前提下,再结合方案设计来进行分析评价,最终选择出最佳方案。系统分析将设计更有效实现预定目的、目标的新系统或者改进现有系统的工作效率及效能作为目的,在系统分析的运用过程中往往可以收获到如下成效:影响决策者的决策过程,使其在决策过程中能够在系统面临多种选择的前提下考虑充分;资源分配的引导,保证各种稀缺且成本高昂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影响支出情况,保证预定目标达成时的消耗和支出量最小化;促进决策者目标设定制度规定和落实以及合理分配资源等各方面的决策能力得以提升;影响决策时间,将不同决策策略的有效分析提供给决策者。 1.2 工程系统分析的步骤。系统分析作为决策者的一个有力工具,对决策者改善政策、制定质量以及实施有效领导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其基本步骤如下:(1)明确目标:在进行系统分析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系统和系统范畴进行明确定义,清楚了解系统的环境以及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等;接着就是对反映系统行为、性能或者性状的数据进行大量采集,选择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对现有系统的性能和状态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时,通过数据分析的利用加以实现;完成评价后,应该调查并预测现有系统当下和将来的需求,并与现有的系统实际状态和使用系能进行类比,进一步使得现有系统存在问题的内容和范围都有所确定。根据这些分析依据来对现有系统开展价值分析,讨论后确定接受度高且实现性强的系统整改的目标和目的。(2)可选方案的提出:按照系统的问题和所定的目标及目的对多个可能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筛选,多次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从众多改进法方案中筛选出可行性较高的方案。 1.3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道路与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修建和后期运作管理是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主要对象。这些问题的基本特征与微观经济概念预测法、系统分析方法论、技术优化、决策理论等相结合就是实现资

东南大学2007-2008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

页脚内容 1 (2007-2008年)东 南 大 学 考 试 卷 课程名称 交通工程基础 姓 名 学 号 适用专业 交通.道路.运输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00分钟 一、 填充题(20分,每空1分) 1. 交通工程学是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交通工程学把 人、车、路、环境 视 为一个整体,用 自然 的方法研究复杂的 社会 现象。 2. 路段的瓶颈处的交通状流态常用累计交通量(纵轴)-时间(横轴)曲线图来表示,流入与流 出曲线所包络的面积表示 所有车辆延误时间 ,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水平线段表示 某个车辆的延误 ,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竖直线段表示 某个时点的排队车辆数 。 3. 在重力模型中,两区之间的出行数与两区之间的行程时间(或费用、距离等)成_反__比。 5. 由跟车理论知,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的三个特性是_制约性、滞后性和传递性 _。 6. 交通密度与速度关系模型通常有Greenshields 模型、Grenberg 模型、Underwood 模型等, 其中Greenshields 模型的形式是 V =V f (1-K/K j ) 。 dk dq

8.道路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纽带,其功能可以归纳为交通功能、城市空间划分 功能和土地利用诱导功能。 9.公共汽车从B点出发到E,行走距离3.4km,共花费了11.61分钟时间。中途经过两个 交叉口和三个停靠站,经过两个交叉口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51分钟、3.21分钟,经过三个停靠站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47分钟、0.66分钟、0.41分钟。由此可以得出,停车时间是 5.26s ,行使时间691.34s ,行驶速度是 4.92m/s ,行程速度是 4.88m/s 。 10.空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调和平均值,时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二、选择题(10分,每空1分;在填写相应的字母) 1.设M/M/1系统的利用系数为ρ,则在系统中有n个顾客的概率为 A 。 A. ρn(1-ρ) B. ρn-(1-ρ) C. ρn+(1-ρ) D. ρn/(1-ρ) A.0 B. 堵塞密度 C. 1 D. 临界密度 3.用于出行分布预测的平均系数法的公式为__B__。 A.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 B.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 C.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 D.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 页脚内容2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设计题目交通系统分析应用程序设计姓名 专业年级交通工程2009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日期2012 年7 月6 日

评语 指导教师: 2012年月日目录

1 线性归划 (3) 1.1 模型及分析 (3) 1.2 Matlab求解方法 (3) 1.3 Lingo求解方法 (4) 2 运输规划 (6) 2.1 模型及分析 (6) 2.2 Lingo求解方法 (8) 3 整数规划 (9) 3.1 模型及分析 (9) 3.2 Lingo求解方法 (9) 4 图与网络分析 (11) 4.1 模型及分析 (11) 4.2 Matlab求解方法 (11) 5 预测分析 (12) 5.1 模型及分析 (12) 5.2 R软件求解方法 (16) 5.3 Excel求解方法 (17) 6 参考资料 (18) 1 线性规划

实例:某桥梁工地用一批长度为8.4m 的角钢(数量充分多)制造钢桁架,因构造要求需将角钢截成三种不同规格的短料:2m 、3.5m 、4m 。这三种规格短料需求量分别为100根、50根、50根。试问怎样截料才能使废料最少。 1.1 模型分析 这个问题是线性规划中的截料优化问题,经过分析后可以知道该批角钢有六种截法如表1所示 钢材截取方法 表1 长度 根 数 截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2m 2 2 0 0 0 4 3.5m 1 0 1 0 2 0 4.5m 0 1 1 2 0 0 废料长(m ) 0.9 0.4 0.9 0.4 1.4 1.4 所以上述问题下列数学模型来表达: x x x x x x z 4.04.14.09.04.09.0min 654321+++++= ?? ???????≥=+ +=++=++且为整数0 ,,,,,502502100422s.t.654321432531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该问题为线形规划问题,为求得最优解,下面分别用Matlab 和Lingo 求解。 1.2 用Matlab 方法求解 该问题化为标准模型如下所示。 cx z =min ?? ?? ???≤≤=≤UB LB b x A b Ax x 11s.t.. 用命令:[x ,fval]= =linprog (c ,A ,b ,A1,b1,LB ,UB )在MATLAB 中

东大版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解答教学教材

东大版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部分:交通工程学课后思考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 ●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 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 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 ●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 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 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 ●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 ●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 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 ●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 题? 特性: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分析原因: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部分,是进行合理的交通规划、设计、营运、管理与控制的前提。 ●2-2略 ●2-3交通量的类型、定义及表示方法。交通量有哪些交通特性?研究这些特性有什么 意义? 类型: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行人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周平均日交通量等 特性:时间分布特性、空间分布特性、构成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